海底排水系统分析研究

海底排水系统分析研究

一、潜艇疏水系统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倪先胜,梁来雨,刘俊,汪汀,董根金,孙叶义[1](2021)在《国外潜艇特种作战模式及趋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潜艇作为国外海军发达国家水下重要武器,承担着战备巡航、对敌威慑的重要作用。随着国际总体态势的不断变化和技术不断发展,潜艇被赋予了更多任务和功能,特种作战技术即是其中之一。本文首先对国外潜艇水下特种作战模式进行逐一梳理,归纳总结了国外潜艇水下特种作战主要装备型式;分别对特种作战舱、干式遮蔽舱和干式蛙人输送艇等进行详细分析,给出了相关设计系统组成。最后,结合国外潜艇特种作战模式现状,对其下一代潜艇特种作战发展进行趋势分析。

常倩倩[2](2020)在《船用推进汽轮机高低压缸功率分配研究》文中指出船舶蒸汽动力装置具有单机功率大、寿命长、可靠性高及操纵方便等诸多优势,在研发设计中,科研人员不仅关注汽轮机的全速工况下的指标参数,还关注其低速工况下的运行情况。本课题以船用双缸汽轮机在低速工况时的高低压缸输出功率占比为目标,研究如何使功率比在低速工况下得以重新分配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对目标汽轮机的基本结构、运行特性及主要设计参数进行初步的叙述和分析,并对高低压缸通流级数调整、低压设置部分进汽级、调整配汽规律、自高压缸抽汽补入低压缸、系统废汽补入低压缸这5种方案分别进行了说明和一维热力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各个方案的优劣及对船用推进汽轮机组或主动力系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方案都存在其优缺点,热力上较为理想的方案可能存在结构问题,结构容易实现的方案在热力方面有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次,根据一维计算的结果,选择比较容易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调整配汽设计方案和系统废汽补入低压缸的设计方案进行试验设计及验证,第一种方案共制作了2组试验件凸轮,第二种方案设置了DN100和DN150两种管径的补汽管道。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处理,验证了一维热力设计的可靠性,同时证明了以上两种方案皆具有很强的工程可行性,满足设计要求。最后,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可以被应用于运行的研究方案——利用“回汽”方式降低低压汽轮机的做功能力,由于该方案无法进行一维的热力计算,故对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时设置了4个可对比的运行工况。从计算结果来看,这种方法使倒车级消耗了低压汽轮机的输出功,进入倒车级的蒸汽被反向旋转动叶做功。本文通过一维热力计算、整机试验、三维仿真计算,对所提出优化船用推进汽轮机低速工况时高低压缸功率比值的几种方案进行设计、工程可行性验证,若后续国内船用推进双缸汽轮机组在研制设计时有此方面的需求,则本研究可以为相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郑煜[3](2019)在《大尺度无人潜艇的应急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水下自主航行器的高速发展,其航行时间越来越长,任务要求越来越复杂,航行风险越来越高。为了保证自航模高效、可靠地完成复杂的航行任务,如何在出现子系统故障和危险时提高自航模的航行稳定性和生命力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的领域。赋予自航模故障诊断、高效决策和可靠应急动作的功能可大大提高其生命力。本文着眼于大尺度无人潜艇的应急控制技术的研究和验证。大尺度无人潜艇已超出AUV的尺寸范围,更加接近于潜艇的尺度。相比于大尺度AUV,其具备更大的惯性和更快的航行速度,无人艇航行状态的改变会因此产生时延,对控制效果提出更高的要求。相比于潜艇,全自主的模式带来更多独特的挑战,比如实时性要求,大负荷情况下高效决策要求。为此,本文设计了一套智能、高效的应急控制方法。首先,本文针对无人潜艇的航行特性进行分析,评估航行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基于分析,本文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实时监控框架,对于大规模系统具有可靠的监测能力;在诊断、推理方面,对艇载系统的故障完成故障树建模和分析,然后提出一种含权故障树匹配推理机制,可对大量故障快速分级;在决策机制方面设计了一套专家系统,融入有限状态机,提升其实时处理大量、持续变化的输入事件的能力;在动作执行方面采用操舵上浮、短路吹除、抛载三种应急上浮措施,以实现无人潜艇高可靠性自救。最后,本文对应急单元进行建模与仿真,验证了、单故障诊断功能、故障融合诊断功能、应急优先级设置功能和应急升级功能四个主要的控制功能。

胡振江[4](2019)在《单级单吸式离心泵叶片裂纹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单级单吸式离心泵作为传动系统和疏水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工作环境非常复杂,容易出现失效性故障。其中叶片裂纹故障发生概率较高,严重制约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本文根据单级单吸式离心泵叶片裂纹的故障机理和模式,提出了一种融合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的离心泵叶片裂纹故障诊断方法。此预测模型可提前察觉叶片的早期裂纹,防止其继续发展。论文基于离心泵叶片故障裂纹的故障机理,通过对离心泵的振动、轴心轨迹以及流量进行定性分析,确立对其裂纹故障进行诊断所需采集的信号。介绍了PCA以及GMM模型的数学原理,设计了一种结合两种方法优势的离心泵叶片裂纹故障诊断模型。同时,拟定了模型的训练方案和测试方式。为验证模型的诊断效果,论文设计了离心泵组实验系统,并模拟了离心泵的各种工况。利用加速度、位移、流量和电流传感器监测其运行状态,采集离心泵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数据信号。利用采集的数据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训练得到PCA和GMM模型的特征参数。在对离心泵裂纹故障的原始数据进行诊断测试时,以这些参数为基础的分类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党伟[5](2019)在《变压力工况下吸收压力脉动蓄能器组优化设计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缩短液压元件寿命、降低系统可靠性、恶化人机环境等问题的主要因素,压力脉动影响了液压技术的应用。泵控液压系统多在变压力工况下运行,其压力脉动情况更为复杂,解决变压力工况下的压力脉动吸收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典型的变工作压力—水下航行器疏水系统为背景,设计了蓄能器组,并优化了其在变压力工况下的压力脉动吸收性能,达到性能全局均衡最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了蓄能器数学模型,研究了蓄能器各结构参数与蓄能器个数对压力脉动吸收性能的影响,并用多个隔膜蓄能器替换常规单个蓄能器,设计了一个结构紧凑的蓄能器组。其次,对蓄能器组中各隔膜的充气压力参数进行优化,使蓄能器组对变压力工况下压力脉动的吸收性能达到全局均衡最优化。优化过程中,本文以模拟退火算法(SA)为主,遗传算法(GA)为辅建立混合优化算法。通过对比总结了蓄能器组的性能规律,并在混合优化算法中引入伪适应度评价标准,并调整了变异概率,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最后,搭建蓄能器组试验平台,开展了压力脉动吸收性能测试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达到了蓄能器组吸收压力脉动性能全局均衡最优的预期结果。本文对变压力工况下吸收压力脉动蓄能器组的优化设计和研究,可为变压力工况下的压力脉动的控制提供一种途径。

曹宇棽[6](2019)在《密闭空间中植物无土栽培装置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密闭空间内种植高等植物,是目前航天和潜艇研发领域研究的重点。在航天器内的植物种植体系研究较多,大部分为土壤或基质培育体系,也有少数植物-尿液复合培养体系的报道,这些体系均占地较大且需要复杂的供能和管道设备。在潜艇内的高等植物种植体系目前尚没有成熟的先例。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为潜艇设计并制造一种的密闭空间植物无土栽培装置体系,该体系可以在潜艇内无土培育生菜,提供新鲜可食用的蔬菜,同时实现尿液的循环利用,改善密闭空间内部人员的生存环境,并且可成为潜艇内的一种辅助供氧方式。方法:(1)设计并制作植物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包括以imec膜技术为基础的核心板、装置支架和尿液净化装置。在组建好完整的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后,验证该体系可以在潜艇相同条件(25℃C~30℃C,白色荧光灯)下培育生菜20 d以上。(2)在不同定植密度条件下(16孔/核心板和25孔/核心板),在无土栽培装置上培育生菜,检测生菜的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确定无土栽培装置核心板的最佳定植密度。(3)构建尿液净化装置,对收集的男性尿液进行净化,测定净化前后尿液的氨氮和无机盐含量来评估装置的净化能力;使用不同配比的净化尿液和山崎生菜营养液组成的混合营养液(净化尿液含量依次为0%、20%、40%、60%、80%、100%)培育生菜,测定生菜的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考查混合营养液中净化尿液含量对无土栽培生菜的影响。(4)利用特制的OTC群落光合-呼吸测定仪,测定不同光源(红、蓝、白荧光灯)和不同定植密度条件(16孔/核心板和25孔/核心板)下无土栽培装置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探究利用该体系进行植物培养是否可以成为潜艇内的一种辅助供氧方式。结果:本研究构建了包括核心板、装置支架、尿液净化装置三部分组成的植物无土栽培装置体系。核心板(30cm×30cm×2cm)包括imec膜袋、底座和顶盖,imec膜袋固定在底座和顶盖之间,底座和顶盖是由7075T6航空铝和亚克力板材经机械加工制成,并设计了 16孔/核心板和25孔/核心板两种定植密度;一个装置支架承托3块核心板,通过支架的旋转可以设定无土栽培装置的最佳追光位置,获得最大光照强度;尿液净化装置是以椰壳活性炭和混床型离子交换树脂为填充物的过滤柱。整个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占地体积仅为0.007225 m3。构建的植物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可以类似潜艇空间环境条件下(25℃~30℃,白色荧光灯)培育生菜20 d以上。核心板的最佳定植密度为25株/核心板,每块核心板可以提供40 g新鲜生菜。该密度培育下生菜的主要营养指标,可溶性蛋白含量为4.84mg/g FW,可溶性糖含量为181.96mg/g FW。与常规土培对比,核心板培养生菜的各项营养指标均略低,但仍符合食用要求。构建的尿液净化装置一次可以净化1L尿液,所得净化尿液无色无嗅,对原尿液无机盐的清除率达99.9%以上(净化后尿液中可溶性固体总量4.5 mg/L,可溶性盐含量9.0 μs/cm),氨氮清除率达99.7%以上(净化后尿液中氨氮含量3.63 mg/L)。结果表明净化后的尿液可以作为无土栽培装置体系的营养液补充液。混合营养液培育生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净化尿液在混合营养液中占比的上升,生菜的发育受到抑制,含20%净化尿液组为混合营养液的最佳配比。在该配比下,所得生菜鲜重和纯营养液(即0%净化尿液组)相比上升了 23.2%,但可溶性蛋白含量(3.70 mg/g FW)和可溶性糖含量(100.65mg/g FW)与纯营养液培养相比有所降低。不同光源和定植密度条件下植物无土栽培体系净光合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红色荧光灯照射下,25孔核心板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最高,达0.120 mg/(cm2.h),高于同条件下城市草坪群落的净光合作用速率(-0.0569 mg/(cm2.h)),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供氧补充方式。本研究设计并构建的密闭空间内植物无土栽培装置体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经济环保,节能高效。本体系的构建对实现潜艇内的高等植物种植有现实意义,且为探索密闭空间内无土培养对植物生理状况的影响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王华伟[7](2019)在《舰船用海水柱塞泵振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舰船疏水系统是保障舰船安全性和生命力的重要系统,其一般采用海水柱塞泵作为动力源。然而,海水柱塞泵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烈的振动噪声,严重影响了舰船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因此,分析海水柱塞泵振动产生机理并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对于增强舰船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模态分析是柱塞泵振动特性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在对海水柱塞泵振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传递率的柱塞泵工作模态分析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识别出海水柱塞泵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峰值,然后调整海水柱塞泵支撑刚度以避开共振、减小压力脉动以降低振动峰值,从而减小海水柱塞泵振动。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海水柱塞泵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了海水柱塞泵运动部件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仿真分析了海水柱塞泵的振动源及其振动频率,进而得出海水柱塞泵的振动机理。2)基于模态分析理论和柱塞泵工作原理,本文提出一种压力激励下基于传递率的柱塞泵工作模态分析方法,并运用所提出的方法对海水柱塞泵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对比分析海水柱塞泵振动频率、固有频率和振动峰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水柱塞泵在其固有频率处会产生共振,可通过改变海水柱塞泵固有频率及减小压力脉动两方面减小其振动。3)为避免海水柱塞泵共振,可通过调整橡胶隔振器刚度以改变海水柱塞泵的固有频率。在海水柱塞泵橡胶隔振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橡胶隔振器刚度对海水柱塞泵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橡胶隔振器刚度与海水柱塞泵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了橡胶隔振器刚度、压力工况与海水柱塞泵振动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橡胶隔振器刚度对海水柱塞泵振动的影响规律。4)根据蓄能器组对海水柱塞泵压力脉动的抑制机理,提出了一种集成蓄能器组海水柱塞泵的结构,以减小压力脉动及振动,并对蓄能器组充气参数(包含充气容积、充气压力)和压力工况等关键参数与海水柱塞泵压力脉动、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5)基于橡胶隔振器刚度和蓄能器组的研究成果,在多压力工况海水柱塞泵压力脉动均较小的基础上,试验分析了不同橡胶隔振器刚度对海水柱塞泵振动的影响,得到了最小海水柱塞泵振动下的橡胶隔振器刚度,此时海水柱塞泵振动降低了4.7dB/(1.0μm/s2)。本文通过海水柱塞泵模态分析,以及橡胶隔振器刚度和压力脉动对海水柱塞泵振动影响研究,表明合理的橡胶隔振器刚度和蓄能器组充气参数,可有效减小海水柱塞泵在多压力工况下的振动。论文中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为柱塞泵的减振降噪开拓思路,具有实际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马忠贤[8](2019)在《舰船用TA23钛合金板材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TA23钛合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近α型透声钛合金,名义成分:Ti-2.5Al-2Zr-1Fe,具有优异的冷成形性能和焊接性能,主要应用于舰船构件的制造。本文以12mm厚TA23钛合金板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弯曲性能等主要技术指标,研究了合金元素、板材轧制工艺、板材热处理工艺对TA23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合金成分配比、控制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参数后,可生产出高质量的TA23钛合金板材。TA23钛合金板材随合金元素质量百分数的增加,强度显着提高,塑性变化不大;随轧制火次和终轧温度的增加,强度略有提高,塑性变化不大;随热处理温度的增加,强度逐渐减小,塑性逐渐增大。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中,合金成分配比为Al:2.8%、Zr:2.1%、Fe:1.1%、O:0.13%、Si≤0.02%、C≤0.01%、N≤0.01%、H≤0.008%;板材开坯温度为(α+β)/β相转变温度以下40℃,终轧温度为(α+β)/β相转变温度以下100℃;热处理制度为710℃/1h740℃/1h。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可生产出高质量的TA23钛合金板材,热处理后显微组织为均匀的α+β两相区组织,抗拉强度不小于756MPa、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不小于618MPa、断后伸长率不小于23.5%,断面收缩率不小于45%,冲击吸收能量不小于83J,弯曲角可达180o。研究内容紧扣工业生产实际,为TA23钛合金板材优化出了最佳生产工艺控制参数;研究结果为TA23钛合金板材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践指导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贺军[9](2017)在《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方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针对舰船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的特点,结合世界海军的发展方向和需求,本文将研究目标锁定在前苏联夭折的“乌里扬诺夫”级航空母舰,通过借鉴核电站和蒸汽动力舰船的设计经验,参考国内外公布的核动力舰船资料等手段,以今天的技术水平分析“乌里扬诺夫”号航母动力系统的部分技术参数,并据此对目标图像的二回路系统开展方案分析和初步设计。在研究中,主要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对二回路系统方案以及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并以理论分析结论来验证核动力装置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二回路系统功能划分及主要系统原理研究、二回路系统相关设备分析、二回路系统热平衡分析等内容。由于研究目标的特殊性,特别是水面核动力舰船设计,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参考资料很少,本研究中的设计方案和数据均来自对国外舰船及核电站资料的分析和理解。研究中采用经验分析,理论计算,对比分析等方法,并融合了舰船设计可靠性、先进性等理念,希望可以为水面舰船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设计提供原理性参考。

汪正清,陈小邹,王楠,支平[10](2015)在《潜艇疏水系统发展趋势探讨》文中提出为了深入探究潜艇疏水系统未来技术发展路径,本文从保障性和生命力2个基本使命任务出发,对系统全深度和大流量设计特点认真进行总结,对国内、外现状进行多方面综合对比。通过调研和统计分析,现实存在污水量大和收集难等问题,长期运行当中噪声高和隐蔽性差。本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疏水系统总体需求和功能要求,论证指出了系统设计原则、配置标准和计算方法,对声隐身疏水和洁净排放的技术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结论证明,合理采取"以日常舱底疏水为主、兼顾水上应急疏水和水下应急救生","疏排分离、噪声匹配"的分级设计有实际意义,推动新技术应用和集成互联是增强传统系统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手段。

二、潜艇疏水系统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潜艇疏水系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船用推进汽轮机高低压缸功率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课题背景
        1.1.2 研究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汽轮机优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增大低压汽轮机功率分配的方案研究
    2.1 船用双缸主汽轮机概述
        2.1.1 主汽轮机组结构特点
        2.1.2 主汽轮机组运行特性
        2.1.3 主汽轮机组设计热力参数
    2.2 研究方案
        2.2.1 改变高低压缸通流级数
        2.2.2 低压缸设置部分进汽级
        2.2.3 调整配汽规律
        2.2.4 自高压缸抽汽补入低压缸
        2.2.5 系统废汽补入低压缸
    2.3 各方案总结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种方案的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系统介绍
        3.2.1 主机系统本体
        3.2.2 辅助系统配置
        3.2.3 测量系统
    3.3 调整配汽规律试验
        3.3.1 试验件
        3.3.2 试验过程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系统废汽补入低压缸试验
        3.4.1 补汽结构
        3.4.2 试验过程
        3.4.3 补汽流量的计算
        3.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减小低压汽轮机功率分配的方案研究
    4.1 引言
        4.1.1 前述方案的说明
        4.1.2 一种运行方案的提出
    4.2 数学物理模型
        4.2.1 基本控制方程
        4.2.2 方程离散
        4.2.3 湍流模型
    4.3 数值模拟
        4.3.1 几何结构
        4.3.2 网格划分
        4.3.3 计算设置
    4.4 计算结果分析
        4.4.1 倒车级整体计算性能参数
        4.4.2 蒸汽流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大尺度无人潜艇的应急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无人潜艇应急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研究难点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大尺度无人潜艇应急控制方案研究
    2.1 大尺度无人潜艇航行特性与风险性分析
    2.2 应急控制逻辑设计
    2.3 应急系统组成与功能
    2.4 应急监测功能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含权故障树推理和有限状态机的专家系统
    3.1 故障树分析方法原理
    3.2 专家系统的原理
    3.3 无人潜艇功能分析及故障树建模
    3.4 双输入控制专家系统实现
    3.5 本章小结
4 应急上浮动作执行系统功能设计
    4.1 应急操舵功能设计
    4.2 短路吹除上浮功能设计
    4.3 全自动抛载功能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应急系统程序设计
    5.1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5.2 有限状态机嵌入式软件实现
    5.3 核心控制模块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试验验证
    6.1 仿真模型搭建
    6.2 仿真结果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4)单级单吸式离心泵叶片裂纹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离心泵叶片裂纹特性分析
    2.1 离心泵叶轮结构
    2.2 叶片裂纹及其故障机理
    2.3 叶片裂纹故障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叶片裂纹故障诊断数学模型
    3.1 特征提取器数学模型
    3.2 特征分类器数学模型
    3.3 特征分类器参数求解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系统搭建及故障注入
    4.1 实验对象及其性能参数
    4.2 实验台设计与安装
    4.3 故障注入及数据采集
    4.4 本章小结
5 实验数据分析
    5.1 基于PCA的故障特征信号分析
    5.2 基于GMM的特征点聚类分析
    5.3 数据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变压力工况下吸收压力脉动蓄能器组优化设计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2 蓄能器组吸收压力脉动特性分析
    2.1 脉动特性分析
    2.2 蓄能器吸收压力脉动数学模型
    2.3 蓄能器组初步设计
    2.4 蓄能器组特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蓄能器组参数优化
    3.1 组合优化算法选择
    3.2 混合优化算法改进
    3.3 优化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蓄能器组吸收压力脉动试验
    4.1 蓄能器组样机研制
    4.2 吸收压力脉动试验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密闭空间中植物无土栽培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密闭空间内植物的种植
        1.1.1 密闭空间内植物种植的意义
        1.1.2 密闭空间内植物种植应用实例
    1.2 密闭空间内部尿液等水资源净化处理方式
        1.2.1 航天器内尿液一般净化处理方式
        1.2.2 航天器内尿液处理与植物种植结合体系
        1.2.3 潜艇内尿液净化处理方式
    1.3 密闭空间内光源及氧气供应方式
        1.3.1 密闭空间光源
        1.3.2 密闭空间氧气供应方式
    1.4 imec膜技术
        1.4.1 imec膜技术简介
        1.4.2 imec膜应用实例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生物材料
        2.1.2 实验试剂和试剂盒
        2.1.3 实验仪器和原料
        2.1.4 试剂的配制
    2.2 植物无土栽培装置体系的设计、制作与安装
        2.2.1 核心板的设计与制作
        2.2.2 装置支架的设计与制作
        2.2.3 尿液净化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2.2.4 植物无土栽培装置体系的整体安装
    2.3 实验方法
        2.3.1 生菜的育苗
        2.3.2 imec膜种植生菜预实验
        2.3.3 生菜在无土栽培装置核心板上的定植和培养
        2.3.4 定植密度对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培育生菜影响实验
        2.3.5 混合营养液不同配比对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培育生菜影响实验
        2.3.6 光源和定植密度对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净光合作用速率影响实验
        2.3.7 生菜生长状态指标测定
        2.3.8 生菜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9 生菜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2.3.10 生菜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2.3.11 生菜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3.12 生菜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3.13 生菜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3.14 净化尿液pH值、溶解性固体总量和可溶性盐浓度的测定
        2.3.15 净化尿液氨氮含量的测定
        2.3.16 生菜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
        2.3.17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核心板实物图及相关参数
    3.2 装置支架实物图及相关参数
    3.3 尿液净化装置实物图及相关参数
    3.4 生菜育苗的结果与分析
    3.5 imec膜种植生菜预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3.6 定植密度对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培育生菜的影响
        3.6.1 定植密度对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培育生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3.6.2 定植密度对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培育生菜营养指标的影响
    3.7 混合营养液不同配比对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培育生菜的影响
        3.7.1 尿液净化装置净化尿液能力检测的结果与分析
        3.7.2 混合营养液不同配比对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培育生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3.7.3 混合营养液不同配比对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培育生菜营养指标的影响
    3.8 定植密度和不同光源对无土栽培装置体系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舰船用海水柱塞泵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分析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2 海水柱塞泵结构特性及振动机理
    2.1 海水柱塞泵结构特性研究
    2.2 海水柱塞泵振动激励源分析
    2.3 海水柱塞泵运动学仿真
    2.4 本章小结
3 海水柱塞泵模态分析
    3.1 模态分析理论
    3.2 海水柱塞泵模态分析
    3.3 海水柱塞泵模态分析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橡胶隔振器刚度对海水柱塞泵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4.1 海水柱塞泵隔振模型
    4.2 橡胶隔振器刚度对海水柱塞泵振动特性影响分析
    4.3 橡胶隔振器刚度对海水柱塞泵固有频率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蓄能器组对海水柱塞泵压力脉动及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5.1 蓄能器组对海水柱塞泵压力脉动抑制机理
    5.2 蓄能器组抑制海水柱塞泵压力脉动仿真
    5.3 蓄能器组对海水柱塞泵压力脉动及振动特性影响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海水柱塞泵振动特性试验分析
    6.1 试验测试系统
    6.2 试验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Ⅱ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8)舰船用TA23钛合金板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舰船用钛合金简介
        1.1.1 钛合金在舰船领域的应用优点
        1.1.2 舰船用TA23 钛合金的特点
    1.2 舰船用钛合金应用需求分析
    1.3 国内外舰船用钛合金研究现状
        1.3.1 俄罗斯舰船用钛合金
        1.3.2 美国舰船用钛合金
        1.3.3 日本舰船用钛合金
        1.3.4 我国舰船用钛合金研究
    1.4 国内与国外舰船用钛合金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目标
2 实验方案及方法
    2.1 实验方案
    2.2 合金成分设计
        2.2.1 合金成分设计方案
        2.2.2 计算法验证合金成分设计
        2.2.3 实验验证合金成分设计
    2.3 板材轧制工艺
        2.3.1 开坯加热温度的选择
        2.3.2 终轧温度的选择
        2.3.3 轧制火次的设计
    2.4 板材热处理工艺
    2.5 实验方法
        2.5.1 显微组织的观察
        2.5.2 拉伸性能的测试
        2.5.3 冲击吸收能量的测试
        2.5.4 弯曲性能的测试
3 TA23 钛合金成分优化
    3.1 计算结果
    3.2 实验验证
        3.2.1 化学成分检验
        3.2.2 轧制吨位
        3.2.3 显微组织
        3.2.4 拉伸性能
        3.2.5 弯曲性能
    3.3 本章小结
4 轧制工艺对TA23 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1 轧制火次对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1.1 轧制火次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4.1.2 轧制火次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4.1.3 轧制火次对弯曲性能的影响
    4.2 轧制温度对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2.1 轧制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4.2.2 轧制温度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4.2.3 轧制温度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4.2.4 轧制温度对弯曲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热处理工艺TA23 钛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1 热处理工艺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5.2 热处理工艺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5.3 热处理工艺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5.4 热处理工艺对板材弯曲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7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工程硕士学习阶段的研究成果

(9)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核动力舰船的优势
    1.3 船用核动力装置概况
        1.3.1 核动力潜艇
        1.3.2 航空母舰
        1.3.3 核动力破冰船
        1.3.4 “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1.4 研究对象的假定
    1.5 “乌里扬诺夫”的假想图像
2 二回路系统功能划分及主要系统原理
    2.1 舰船动力型式发展
        2.1.1 蒸汽动力装置
        2.1.2 内燃机动力装置
        2.1.3 燃气轮机动力装置
        2.1.4 核动力装置
    2.2 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特点
        2.2.1 二回路系统与蒸汽动力系统的共通性
        2.2.2 二回路系统与蒸汽动力系统的差异性
    2.3 二回路系统划分
    2.4 主要系统原理
        2.4.1 主蒸汽系统
        2.4.2 辅蒸汽系统
        2.4.3 低压蒸汽系统
        2.4.4 凝给水系统
        2.4.5 汽封抽气系统
        2.4.6 海水系统
        2.4.7 疏水系统
        2.4.8 蒸汽排放系统
        2.4.9 造水系统
        2.4.10 泄放水系统
        2.4.11 循环水系统
    2.5 主要系统设计要求分析
        2.5.1 机动性设计要求
        2.5.2 主辅蒸汽系统设计要求
        2.5.3 低压蒸汽系统设计要求
        2.5.4 蒸汽排放系统设计要求
        2.5.5 汽封抽气系统设计要求
        2.5.6 凝给水系统设计要求
        2.5.7 泄放水系统设计要求
        2.5.8 造水系统设计要求
        2.5.9 循环水系统设计要求
    2.6 二回路系统简图
        2.6.1 美国舰船二回路系统原理
        2.6.2 俄罗斯“北极号”二回路系统原理
        2.6.3 乌舰二回路系统原理
    2.7 本章小结
3 二回路系统相关设备分析
    3.1 反应堆及一回路
        3.1.1 反应堆类型
        3.1.2 反应堆容量
        3.1.3 蒸汽发生器
        3.1.4 分析结果
    3.2 主汽轮机组
        3.2.1 主汽轮机主要参数分析
        3.2.2 主冷凝器主要参数分析
        3.2.3 分析结果
    3.3 汽轮发电机组
        3.3.1 配置方案分析
        3.3.2 容量分析
        3.3.3 汽轮机主要参数分析
        3.3.4 辅冷凝器主要参数分析
        3.3.5 分析结果
    3.4 汽轮辅机
        3.4.1 主辅循环水泵
        3.4.2 主辅凝水泵
        3.4.3 给水泵
        3.4.4 除氧器
        3.4.5 主辅抽气器
        3.4.6 汽封抽气器
        3.4.7 造水装置
        3.4.8 泄放水蒸发器
        3.4.9 减压阀组
        3.4.10 分析结果
    3.5 日用蒸汽
        3.5.1 日用蒸汽方案优劣性分析
        3.5.2 乌舰日用蒸汽方案
    3.6 本章小结
4 二回路系统热平衡分析
    4.1 热平衡分析目的及方法
    4.2 热平衡分析的边界选取
    4.3 耗汽量平衡分析
    4.4 低压蒸汽平衡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束语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潜艇疏水系统发展趋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系统原理
2设计思想
    2.1满足总体性能与系统功能新要求
        2.1.1以日常舱底疏水为主
        2.1.2兼顾水上应急疏水
        2.1.3兼顾水下应急救生
    2.2着力实现舱底污水疏干高效能
    2.3适应声隐身疏水和污水洁净排放新趋势
        2. 3. 1声隐身疏水
        2.3.2舱底污水洁净排放
3计算方法
    3.1应急疏水系统估算
    3.2舱底疏水系统估算
    3.3隔舱进水流量修正公式
4结语

四、潜艇疏水系统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外潜艇特种作战模式及趋势分析[J]. 倪先胜,梁来雨,刘俊,汪汀,董根金,孙叶义. 舰船科学技术, 2021(09)
  • [2]船用推进汽轮机高低压缸功率分配研究[D]. 常倩倩.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20(02)
  • [3]大尺度无人潜艇的应急控制技术研究[D]. 郑煜.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4]单级单吸式离心泵叶片裂纹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胡振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4)
  • [5]变压力工况下吸收压力脉动蓄能器组优化设计和研究[D]. 党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密闭空间中植物无土栽培装置的研究[D]. 曹宇棽.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舰船用海水柱塞泵振动特性研究[D]. 王华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舰船用TA23钛合金板材工艺研究[D]. 马忠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方案设计研究[D]. 贺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10]潜艇疏水系统发展趋势探讨[J]. 汪正清,陈小邹,王楠,支平. 舰船科学技术, 2015(07)

标签:;  ;  ;  ;  ;  

海底排水系统分析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