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阔叶林间伐后群落恢复特征

常绿阔叶林间伐后群落恢复特征

一、常绿阔叶林疏伐后前期群落的恢复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吴雁南,郑英茂,王莹,韦博良,吴初平,沈爱华,陆小康,郑方东,余着成,倪健,于明坚[1](2022)在《弃管杉木林杉木数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间的关系》文中指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和动态一直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人工林弃管后演替进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也很值得研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作为我国南方林区人工栽培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用材树种之一,其人工林分布面积很大,通常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低,然而群落中杉木数量如何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迄今缺乏研究。在浙江省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不同疏伐强度和弃管时间的杉木人工林,建立了6个1 hm2长期动态监测样地,在10 m×10 m、20 m×20 m、50 m×50 m和100 m×100 m尺度下,探究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规律,分析杉木数量(多度和相对多度)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弃管前对杉木林的疏伐强度越高,演替恢复后的群落物种多样性越高。相同疏伐程度下,物种多样性随演替时间的延长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取样尺度小于100 m×100 m时,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呈极显着负相关;100 m×100 m尺度下仅杉木相对多度与3种多样性指数呈显着负相关,杉木多度与各物种多样性均无显着相关性。群落中杉木相对多度在30%以内时,通常拥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张晨玮[2](2019)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西湖风景名胜区历经70年的建设,从建国初的山荒岭秃恢复到今天的湖光山色,植物景观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绿化先行,植物造景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针对西湖风景名胜区1919年至2019年间植物景观的变迁过程展开具体研究,探索其在时间轴线上的传承与延续。首先,利用“历史照片定点重复摄影”的对比方法,分析建国前后植物景观的差异和变化对西湖景观风貌的影响。随后,通过对学术专着、统计年鉴、政府文件等多角度资料的梳理归纳,根据每个阶段的时代背景、政策导向、发展特征将建国后西湖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恢复(1949年-1957年)、开拓(1958年-1965年)、停滞(1966年-1976年)、创作(1977年-1998年)、振兴(1999年-2019年)五个阶段。最后,基于对各阶段园林建设成果和绿化发展导向的归纳梳理,总结出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变迁特征,具体有四:以绿化为先导的建设发展模式、因时代背景而变动的植物价值认知、以和谐为取向的植物配置艺术、以文化为索引的特色植物营建。在对其变迁机制的梳理研究中得出:①西湖山林植被因气候和地质的影响,于自然演进中形成了类型丰富的植物群落和差异化的镶嵌特点。而后,又在明显的人工干预下,表现出具有指向性的观赏特征。②西湖因自身固有的社会属性和开放性,极易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政治意志的变化以及公众对园林绿地使用诉求的变化均会改变西湖公共绿地的建设方向和绿化内容。西湖植物景观及其园林风貌在变迁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③在不同阶段,管理体制的变动和管理机构的改革均对西湖园林绿化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研究机构的设立及研究成果的产出也会使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树种发生显着变化,进而影响到风景点的景观建设。④文化驱动力在西湖植物景观的变迁中有明显的体现,一方面是内在传统文化对其建设方向的指引,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西方风景园林影响下植物造景形式的创新。综上,研究者以时间为索引,纵向地对新时期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内容的保护提升进行讨论:强化文化内容的输出,保持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协调与湖山环境的关系。

何九男[3](2019)在《浙江青冈天然林群落生境特征及区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了解植被生境基础之上,展开群落内生态位、种间关系研究对了解生态系统功能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浙江省青冈天然林内423个样地,运用数量生态学中的TWINSPAN分类、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进行排序,分析其生境特征、种间联结性等内容,从而探究浙江省青冈天然林群落在生境条件梯度上的分布格局与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另外,利用 MaxEnt生态位模型模拟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的适宜生物气候条件和种植区划,以期为浙江省森林质量提升、发展珍贵树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内共出现树种59科197属233种,依据重要值排序得出主要优势种依次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青冈、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木荷(Schimasuperba)、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石栎(Lithocarpusglaber)、甜槠(Castanopsiseyrei)及白栎(Quercus fabri)等。通过重要值对环境因子趋势拟合得出青冈在浙江省的典型生境为:海拔50-700m之间、坡度介于20°-45°之间,土壤类型为红壤。(2)青冈所在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大小依次为马尾松、杉木、青冈、木荷、毛竹、苦槠、石栎、甜槠、白栎、栲树,青冈的生态位宽度同马尾松和木荷位列前三,表明它们的生态适应能力相对其他树种强。青冈和马尾松、青冈和木荷的生态位重叠值均大于0.8,说明青冈与木荷、马尾松对资源利用能力具有相似性,或存在适生条件互补。种间联结初步分析显示,青冈与杉木、马尾松、木荷具有极显着正关联。种间关系上,青冈与各群丛优势种存在对光热条件的共同需求。(3)采用TWINSPAN可将研究区内青冈天然林群落分成7个群丛。CCA排序显示9个环境因子与第一轴相关性系数最高的环境因子是土壤类型,相关系数为0.2139,第二轴与海拔高度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2283。海拔、坡度及土壤类型主要影响了青冈天然林群落分布。(4)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对青冈在浙江的适宜分布区进行模拟,15次模拟的平均AUC值为0.8343,标准偏差为0.0287,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水平,预测具有较高可信度和参考价值。模拟结果显示青冈在浙江省的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浙中偏西北部地区,由北自南的白际山-天目山脉一带,千里岗-龙门山一带,会稷山一带,仙霞岭-大盘山一带及周边区域。其中,最适生的区域主要位于浙江最西北地区的天目山-白际山-龙门山三角区块。大部分的青冈分布点位于其高适生区。青冈的出现概率主要受到平均气温月较差、最干月降水量和最干季降水量、最冷季平均气温的综合影响。

冯依诺[4](2019)在《千岛湖千汾线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景道的发展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交通与风景体验并重的线性旅游载体,千岛湖环湖风景道的建设是康养千岛湖战略的重点,千汾线是千岛湖环湖风景道的最重要一段,具有示范意义。千汾线的植物景观本底主要是封山育林形成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种植群落,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是一种廊道。以景观生态学位框架,结合AHP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特征、生态学特征和心理学特征3方面内容引申出11个评价因子,得到评价指标权重,从廊道的角度进行整体评价,千汾线植物景观的具有地带性特征,绿色丰富,绿色舒适性较好,但是多样性、空间层次、色彩与季相变化存在欠缺,导致兴奋感明显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自然演替和人工促进演替原理对风景道提出优化思路。基于现场调查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征询意见,选出8个斑块进行评价,提出千汾线植物景观的色彩与季相、空间层次、整体形态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化方案。本文研究对千岛湖其他风景道、乡村景观道的植物景观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冯宜明[5](2018)在《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甘肃省沙滩国家森林公园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幼龄林和中龄林两个试验区,对封禁、卫生伐、机械疏伐(隔一伐一、隔二伐一)、生态疏伐(以下分别简称为FJ、WF、JF1、JF2、SF)5种结构调整方式后的林分空间结构(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非空间结构(年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态服务功能(土壤保育、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6年连续调查分析,旨在分析不同结构调整方式对林分结构与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林龄人工云杉林的结构调整方案和功能恢复模式。为亚高山地区人工林的科学、高效、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促进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进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构调整对林分的平均胸径、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和蓄积生长量有显着影响,SF后中龄林6年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21.5倍、14倍、18.1倍、18.2倍,幼龄林6年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4.2倍、8.4倍、10.2倍、10.4倍,效果最为明显;结构调整后幼龄林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6年生长量总体上高于中龄林,中龄林单株生物量6年增长量总体上高于幼龄林。(2)结构调整对林木隔离程度作用效果不显着,对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影响较小,林分平均角尺度值显着减小,左侧频率之和大于右侧接近正态分布,林分空间格局调整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结构调整对中龄林林分大小比和角尺度的调节作用优于幼龄林。(3)云杉中、幼龄林结构调整6a后,SF和JF2的草本和灌木群落丰富度与对照相比都显着增大;JF2灌木、草本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而群落优势度指数是最低的;同种结构调整方式后,中龄林林分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总体上均低于幼龄林。SF后中、幼龄林土壤容重变化均最大即容重最小,分别为0.5030.691g/cm3、0.6090.897g/cm3,孔隙度最大在63.0%77.0%和57.0%71.0%之间;SF表层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最高,中龄林分别是对照的3.2、3.0、2.0倍之多,幼龄林分别是对照的2.7、1.9、2.6倍多;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大。(4)结构调整后林地土壤pH值变化不明显,土壤pH值介于5.877.16之间;不同龄林土壤全量养分含量及有效养分含量差异不显着,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变化显着,有机质含量介于4.37916.976g/kg之间,全N含量介于0.536.52g/kg之间,全P含量介于0.6213.84g/kg之间,全K含量介于14.8334.32g/kg之间,WF有机质、全N、全P、全K含量均最高;林地土壤速效养分变化显着,WF速效N、速效K含量最高,JF1有效P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全K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并无减少现象。(5)结构调整后云杉中、幼龄林林分叶面积指数均有所减小,SF和JF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较大,其LAI值明显小于对照。(6)结构调整后负氧离子浓度差异显着,生态疏伐的负氧离子浓度显着高于其他结构调整方式,日变化情况表现为上午高于下午。综合分析得出,云杉人工林高效结构调整方式为:密度为3 6754 800株/hm2云杉人工幼龄林采用SF、JF2均可,经营密度宜为3 0303 240株/hm2;密度为1 6302 151株/hm2的中龄林只能采用SF以加快胸径、蓄积生长,以每公顷留存1 500株左右为宜。

崔嵬[6](2017)在《福建将乐常绿阔叶林结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常绿阔叶林是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及多功能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常绿阔叶林结构功能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揭示了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性,发现地势和海拔是影响林分结构及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地形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子。(2)揭示了主要林分类型木材生产功能的差异。比较了类型A:赤杨叶-黄樟林;类型B:栲树-苦槠林;类型C:山杜英-木荷林和类型D的材生产功能的差异。赤杨叶-黄樟林年蓄积平均生长量最高,山杜英-木荷林木材生产能力最差,人工火力楠林木材生产能力居中。(3)揭示了主要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差异。从垂直层次对不同林分类型的林冠截留能力、枯落物、土壤蓄水能力进行了比较。四种林分类型中山杜英-木荷林的平均林冠截留率最高,火力楠人工林最差。四种林分类型林冠截留率随林分年龄的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在林分年龄约48a时冠层截留率达到最大。研究枯落物曾吸水特性,发现其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现显着的指数关系。四种林分类型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大小顺序为:C>D>A>B。林分土壤蓄水能力随林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林分土壤蓄水量是其水源涵养功能主体(蓄水量比例>90%),林分整体水源涵养能力(林冠、枯落物、土壤蓄水能力和)随林龄变化规律与土壤蓄水能力相近。(4)揭示了不同生长阶段的林分生物多样性差异。全部生长阶段中,林木多样性与生物量呈现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对林木划分生长阶段后,幼龄木、中龄木的多样性与生物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而成熟木中二者为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林分在中等水平生物量及水平聚集分布的情况下具有最大的物种多样性。变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样地的全部林木,58%的林木丰富度变化是由生物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环境对于整体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当划分生长阶段时,两类因子联合解释的变异量随生长阶段的增加而增大(幼龄-中龄-成熟:34%-44%-75%),物种-生物因素的关联在林木中龄阶段形成。随时间变化,影响多样性的主导因素由生物因素向环境因素转变。(5)揭示了林分单一功能及多功能随时间变化规律。林分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随林分年龄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则相反。林分生产能力与林分年龄为显着的对数关系。林分从幼龄到中龄阶段,多样性与水源涵养能力和逐渐上升,在33 a达到最大后开始下降,在66 a处恢复上升。多样性生产能力和随林分年龄呈现对数关系,水源涵养生产能力和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二次曲线关系。同时考虑三种功能时,林分多功能和与林分年龄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二次曲线关系。

杨素萍[7](2016)在《耦合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公益林优化调整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将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生态公益林经营的好坏,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因此,经营好生态公益林对促进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三明市陈大国有林场米槠为优势树种的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实地林分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运用林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和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通过分析研究区林分树种组成、直径分布、树高分布、蓄积结构和空间结构规律,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提出林分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耦合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从择伐和补植2个角度构建生态公益林优化调整技术,以期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和优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生态公益林林分共9种树种组成,米槠为优势树种。林分直径分布整体上表现为:随直径的增大,株数逐渐减少,2cm径阶林木株数呈明显的倒J型分布,负指数拟合q值为1.38,林木径阶分布合理,符合异龄林典型的倒J型结构。林分树高整体是随胸径的增大而增高,二者曲线斜率在胸径≤30cm时较大,树高增长较快,当胸径>30cm之后,树高增速减缓。林分蓄积大致处在175.42~312.61 m3/hm2之间,小、中、大和特大径组林木蓄积比为1:3:4:2,其中蓄积的主体为26cm径阶以上的大径木,比例占到52%~72%。(2)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竞争指数和开阔比数,分析了研究区生态公益林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大小分化程度和竞争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26,空间分布格局属聚集分布;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8,接近中度混交,不同树种之间的混交度差异较大,优势树种米槠较其他树种,混交度相对较低,其株数比例占优势,故对林分平均混交度影响大;林木平均胸径大小比数为0.52,不同标准地各个等级上的分布比例呈现两极化,不同树种大小分化程度差异显着;林分平均竞争指数为4.38,主要树种竞争指数排序为木荷>杉木>苦槠>米槠>马尾松,米槠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林分平均开阔比为0.31,66%的林木生长空间不足。(3)为评价研究区林分空间结构,利用乘除法思想,通过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竞争指数和开阔比5个空间结构参数,本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表征林分空间结构的综合指数(Z)。研究区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处于0.343~0.413之间,平均值仅为0.379。(4)通过灰色关联法确定了研究区林分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竞争指数、开阔比和林分空间综合指数的关联度分别为0.841、0.852、0.791、0.782和0.842,根据关联度排序为角尺度>开阔比>混交度>大小比>竞争指数,提出了基于关联度的空间结构调整次序。(5)研究运用可持续森林经营理论,通过对研究区林分结构特征分析,提出了研究区生态公益林优化调整的经营目标,围绕经营目标从择伐和补植两个角度构建了研究区生态公益林优化调整技术:①方式以生态疏伐为主②择伐强度控制在10%~15%③借鉴结构化森林经营的思想,根据林木空间结构参数确定择伐木:当林木为聚集分布时,从角尺度>0.5的林木所在的空间结构单元中筛选;当林木为均匀分布时,从角尺度<0.5的林木所在的空间结构单元中筛选,优先选择挤在参照树同侧开阔比≤0.5、混交度≤0.5、大小比数为>0.5的林木,与保留木株距<0.5m的林木作为择伐对象。针对林分密度、郁闭度较低的林分,研究提出生态公益林均匀或局部补植技术,补植树种可以从季相的角度确定,补植营造方式以混交为主。补植位置:基于Voronoi图确定林木生长空间,采用K-均值聚类法确定补植适宜性等级,利用空间插值技术确定补植适宜区域图,补植林木间距>3m,尽量使补植木与最近四株林木保持相近的夹角,以72°左右为宜。(6)通过择伐案例和补植案例模拟,林分经营调整后林木为随机分布,角尺度处于0.50~0.52,混交度和开阔比增加10%以上,说明研究提出的优化调整技术可以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从而提高区域生态公益林的功能效益。

杨育林[8](2015)在《疏伐对低效柏木人工林生态支持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川中丘陵区种植了大面积的柏木人工林,由于初植密度过高、管理不善,林分郁闭成林后,生物多样性降低、水土流失严重,成为典型的低效林,亟需得到改造。疏伐作为低效林分近自然改造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低效林生态支持功能的有效方法,但其对低效林生态支持功能影响的具体过程、不同疏伐方式和强度下的林分生态支持功能有何差异、疏伐后林分生态支持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何科学评价低效林生态支持功能恢复的效果等,都是在对低效柏木人工林疏伐改造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该研究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了低效柏木人工林间伐和林窗式疏伐2种疏伐模式,设置15-17%、24-26%、34-36%、48-50%的4种强度间伐类型和45~55 m2、90~110 m2、140~16 Om2、190~210 m2的4种面积大小林窗式疏伐类型,以非疏伐林分为对照;通过测定物种丰富度等45个指标,全面了解了疏伐后生长2~3、11~15、20~24年3个时间段的林分生态支持功能的变化情况。此外,该研究还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疏伐林分生态支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不同疏伐类型和强度林分生态支持功能的高低。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疏伐强度林内光热湿度调节及土壤养分改良功能特征。间伐后,从极弱度到强度间伐,林内PAR增加155.44~588.92 μmol·m-2·S-1,气温升高1.10~4.01℃,空气湿度降低3.32~16.93%,土壤含水量减少2.77~12.43%;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5.11~16.47 mg·kg-2、0.40~1.07 mg·kg-2、20.70~44.21 mg·kg-2和26.06~32.59 g·kg-1,间伐强度越大,变化幅度越大。林窗式疏伐后,PAR和气温从高到低、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由低到高分别为极大林窗、大林窗、中林窗、小林窗和对照;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为中林窗>大林窗>极大林窗>小林窗>对照。(2)不同疏伐强度林分生长促进功能特性。间伐后,乔木胸径、冠幅较对照林增大,不同间伐强度林分之间,乔木高度差异不显着(P>0.05),乔木郁闭度间伐后降低;灌木高度、盖度、草本层盖度、枯落物厚度、单株柏木材积在间伐后显着提高(P<0.05)且与间伐强度呈正向相关。林窗内灌木、草本生长指标,枯落物层厚度较对照显着提高(P<0.05),中林窗内增幅最大。林分生长与环境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PAR、土壤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对林分生长质量的影响较大。(3)不同疏伐强度林下土壤种子库多样性功能特征。间伐林内土壤种子库总密度介于817~1436 seeds·m-2,对照林为500 seeds·m-2;间伐后,林下0-5 cm土层种子库密度占总密度的46.46~52.14%,枯落物层和5-10cm土层种子库密度所占比例较低。种子库科属种数,物种丰富度、均匀度Pielou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呈现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弱度间伐>极弱度间伐>对照的趋势。与对照林比较,林窗内土壤种子库总密度提高536~1110 seeds·m-2,且土壤种子库分布区系更加复杂、多样性更加丰富,中林窗内变化幅度最大。疏伐干扰后,土壤种子库禾本科、菊科、蔷薇科等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幅较大。与环境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种子库多样性与林内土壤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含量具有极强的相关性。(4)不同疏伐强度林分地表植物多样性功能特征。间伐后,地表植物科、属和种数分别增加4-13科、6~17属和7~18种;乔木、灌木和草本分别增加2~5种、2~6种和3~6种;优势种增加2-4种;均匀度Pielou指数增加0.02~0.07、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提高0.47~1.17。林窗式疏伐后较对照林,植物科、属、种数,乔、灌、草种数,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增加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且中林窗内的植物组成区系更加复杂和多样性更加丰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表植物多样性与PAR、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系数绝对值在0.8以上。疏伐林内土壤种子库与地表植物的相似系数介于12.12~26.23%,相似度较低。(5)不同生长阶段林内光热湿度调节及土壤养分改良功能变化。间伐和林窗式疏伐后林分生长2~3、11~15、20~24年,PAR和气温变化表现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空气湿度、土壤含水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聚类分析分为三类,间伐后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林窗式疏伐后生长中后期聚为一类;林窗式疏伐生长初期和中期归聚为一类;间伐对照和林窗对照聚为一类。(6)不同生长阶段林分生长促进功能变化。间伐后2~3、11~15、20~24年,乔木高度、胸径、冠幅、郁闭度,灌木高度、枯落物厚度和单株柏木材积表现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灌木盖度从高到低排序为生长中期、初期和中后期;草本盖度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林窗式疏伐后灌木和草本生长变化趋势与间伐林分一致。聚类分析分为三类,间伐生长初期、中期、林窗式疏伐生长初期、中期聚为一类;间伐中后期和林窗式疏伐中后期聚为一类;间伐对照和林窗对照聚为一类。(7)不同生长阶段林下土壤种子库多样性功能变化。间伐和林窗式疏伐后,土壤种子库总密度表现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种子库物种数、属数、科数从高到低分别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间伐和林窗式疏伐林内,种子库草本种数在生长初期最多,分别为11和13种;灌木在生长中期最多,分别为6和7种;乔木在生长中后期最多,分别为4和5种。种子库a多样性指标中物种丰富度、均匀度Pielou指数、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随植物群落的生长进程逐渐降低;优势度Simpson指数、13w多样性指数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8)不同生长阶段林分地表植物多样性功能变化。间伐和林窗式疏伐后,地表植物物种数、属数和科数表现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草本、灌木和乔木种数的峰值分别出现在生长初期、中期和中后期。疏伐改造后,地表植物丰富度、优势度Simpson指数和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均匀度Pielou指数和pw多样性指数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疏伐促进了林分垂直结构由乔木单层向乔灌草多层演替,由柏木纯林向针阔混交林分演替。疏伐林分生长进程中,地表植物与土壤种子库的相似系数表现为生长初期>中期>中后期。(9)林分生态支持功能综合评价。选择林分生态支持功能相应代表性指标,评价表明:环境调节、土壤改良、植物多样性和生长促进主成分分值在不同疏伐强度下分别介于-2.27-3.68、-3.10~2.69、-2.88~2.44、-4.37~3.09,4种生态支持功能组合为中林窗2.20最高;4种生态支持功能在间伐后各生长阶段分别介于-0.62~0.96、-1.25~9.60、-2.82~0.87、-0.9~1.54,在林窗式疏伐后各生长阶段分别介于-3.34~0.06、-0.27~1.27、-1.23~0.18、-0.84~3.49,4种生态支持功能组合最高值均出现在疏伐改造后的11~15年期间。综合分析表明,环境调节功能在极大面积的林窗式疏伐后生长初期最高,土壤改良功能在中林窗式疏伐后生长中后期最高,植物多样性功能在中林窗式疏伐后生长初期最高,生长促进功能在中林窗式疏伐后生长中后期最高,综合生态支持功能在中林窗式疏伐后生长中期最高,在实践中应根据对林分生态支持功能的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疏伐干扰模式及持续干扰的时间。

姜鹏[9](2014)在《福建杉木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图研制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杉木人工林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成败。密度调控是人工林经营的主要手段,合理的密度管理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和最大发挥森林功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杉木人工林密度调控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以构建杉木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为研究主线,构建了不同杉木树高模型,并采用Cross-validation方法对最优模型进行了筛选。分析对比了不同龄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性质,特别是土壤持水能力,为构建水源涵养密度控制图提供了前期基础。构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自然稀疏方程,并证明了方程的斜率随立地条件而改变,为不同立地下密度控制图的研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以及水源涵养密度控制图,并采用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对不同初始密度下不同采伐方式进行了模型,进而确定最优经营方案。最后,根据福建省将乐县杉木人工林当前密度状态,建立了该县杉木人工林密度预警图,并对相应密度的林分提出了基于空间结构的经营建议。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可以归纳如下:1)不同龄组土壤物理性质对比分析针对不同龄组的杉木人工林,从土壤容重、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从幼龄林到成熟林,土壤物理性质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土壤物理性质优劣顺序为: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造成近熟林的物理性差的原因可能与前不久的抚育间伐有关。2)最优树高模型的筛选在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常用的31个树高模型的基础之上,采用模型精度、模型偏度、模型拟合效率(R2)以及残差图初步筛选出4个较好的模型,但是上述指标并不能甄别最优模型。本研究采用留一验证法(Leave-One-Out Cross-Validation)最终筛选出Richard(模型23)为最优模型,并采用本模型为杉木密度控制图的树高进行精准的预估。3)不同立地条件下自然稀疏方程的研究本研究的结果有悖于自然稀疏方程关于稀疏斜率恒定不变的经典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稀疏方程的斜率随立地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指出不区分立地条件来构建林分密度控制图,会造成有偏估计,势必会造成对经营活动的错误引导。本文对不同立地建立了相应的自然稀疏方程,为将来构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密度控制图提供前提基础。4)杉木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图的研建及应用本研究针对筛选出完满立木度林分,采用RMA回归,构建了杉木林分自然稀疏线。并根据当地杉木经营的实践经验,构建了杉木林分最优生长密度上下线以及杉木林分郁闭线。此外,我们还构建了杉木优势高模型、杉木材积模型、立地指数模型作为密度控制图的辅助方程。应用密度控制图,模拟了3种常见密度下杉木林分的3种不同的经营措施(1.不进行任何经营措施;2.进行合理的抚育间伐;3.对照性抚育间伐),并获得不同经营措施下林分总收获量、林分总枯损量、林分年平均收获量等林分参数以及相应的林分年龄,为合理安排经营密度提供参考。5)杉木人工林分密度预警图研制及相应经营建议根据杉木密度控制图,将福建省将乐县杉木人工林分为高密度林分、合理密度林分、低密度林分3部分。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研建福建省将乐县密度预警图,从而实现从空间上定量描述杉木林分密度合理程度,为合理开展经营提供依据。针对高密度林分,本研究提出了基于空间结构信息的采伐木确定方法,期待对森林量化经营提供借鉴作用。

马炜[10](2013)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文中研究表明森林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碳循环最重要的碳库。人工林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目前陆地碳汇增长最主要的媒介之一。对于人工林而言,掌握其生态系统碳累积现状及时空分布规律,据此评价并预测林分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能为林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朗乡林业局东折棱河林场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多年积累的样地调查、标准木解析、生物量实测数据和含碳率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美国森林资源清查与监测体系(FIM)下圆形整群样地的抽样设计方法进行野外调查,测定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同时,在充分解析美国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及其林火与可燃物扩展模型(FFE)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嵌入长白落叶松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设定相关参数值,调校相关调整系数,模拟了人工经营措施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并有效地预估了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碳密度。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和碳密度的计算。根据野外调查和实测数据,基于相对生长法建立高预估精度的生物量模型进行植被生物量的估算,基于残体蓄积通过体积密度和腐烂率转化计算残体生物量,得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为202.843t.hm-2,包括植被活生物量156.704t·hm-2和残体死生物量46.139t·hm-2,其中乔木生物量136.225t·hm-2,所占比例达67.16%,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测定生物量不同器官组分的含碳率值,得到长白落叶松群落的平均含碳率为45.8%,其中乔木(47.6%)、枯立木(44.6%)、林下植被(44.1%)、木质残体(41.2%)和凋落物(37.4%)。测定得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9.538g·kg-1。最终研究认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空间分布序列是:土壤(91.847tC·hm-2)>植被(74.451tC·hm-2)>残体(19.029tC·hm-2),平均为185.327tC·hm-2。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年均净固碳量为5.021tC·hm-2·yr-1,乔木的年均净固碳量为3.479tC·hm-2·yr-1。(2) FFE-FVS系统基本参数、生长与收获模型和生物量估算方法的确定。本研究生成了研究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位置、林分数据和样木数据三个主要文件,编制了地位指数表和合理经营密度表,为FFE-FVS系统的运行提供地位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和树冠竞争因子等参数。构建了包括“胸径-树高”模型,树皮因子模型,胸径、树高和树冠生长模型,林分死亡率模型以及材积模型7个模型在内的长白落叶松生长与收获模型体系。在FFE-FVS系统中,确定可基于树干、干材、树枝、树冠和树根等器官组分生物量方程的乔木生物量估算方法,林下植被生物量以林龄来估算,由林分死亡率模型模拟产生的枯立木的生物量依据材积并通过腐烂率和体积密度转化得到,活立木树冠凋落、枯立木破损倒落和剩余物堆积物是粗细木质物等残体生物量来源,凋落物中L层生物量为每年所有植被凋落叶的总和,而凋落物D层生物量则为各种残体及凋落物L层经分解损失的部分。最终,将长白落叶松生长与收获模型体系与生物量估算方法嵌入FFE-FVS系统,经不断试运行和调试,实现了FFE-FVS系统的本土化。(3)应用本土化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生长以及预估森林生物量和碳密度。基于汉化的SUPPOSE窗口操作界面,以现实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为例,检验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生长的结果,通过生长量调整系数来调整胸径和树高与实测值存在的差异,保证较好的模拟精度。根据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实际经营管理,利用FFE-FVS系统模拟林分的生长发育过程,研究认为30%强度、间隔期为10年的下层疏伐是最适合当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措施。模拟得到的生物量预估值与实测值差异不大,增长趋势基本一致。最终,计算得到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预估值与实测值接近,土壤(46.61%)>植被(42.62%)>残体(10.77%)的空间分布序列也与实测结果相近,模拟效果良好。本研究实现了FFE-FVS系统在人工经营措施干扰下的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的模拟和对生态系统碳密度的连续性动态预估。本研究依据国内首次引进的美国FIM圆形整群样地技术,提出细致可行的野外调查方法和规范的基础数据处理过程,保证了碳密度预估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同时,构建的针对小兴安岭地区长白落叶松的FFE-FVS系统在模拟林分生长时运行顺畅,输出的报表内容丰富、直观,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能够满足并能指导人工林的生产经营,并预估生物量和碳密度。本研究扩充了小兴安岭地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密度研究的基础资料,对其它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现状和动态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以期为逐步为完善我国生物量和碳储量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二、常绿阔叶林疏伐后前期群落的恢复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绿阔叶林疏伐后前期群落的恢复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弃管杉木林杉木数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群落内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
    2.2 不同尺度下杉木数量和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
    2.3 不同尺度下杉木数量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3 讨论
    3.1 不同疏伐强度和弃管时间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2 不同尺度下群落的杉木数量和物种多样性
    3.3 弃管杉木林经营建议
4 结论

(2)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西湖植物景观的建设趋于成熟稳定
        1.1.2 理论背景——文化遗产价值为西湖植物景观发展带来新的视角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3.2 西湖风景园林当代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1.3.3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配置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1.3.4 西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5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历史文化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关背景概述
    2.1 杭州西湖成因概述
    2.2 杭州西湖景观特征
        2.2.1 演替交融的城湖关系
        2.2.2 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
        2.2.3 多元灿烂的人文环境
        2.2.4 杰出卓越的园林艺术
    2.3 古代西湖植物景观发展简史
        2.3.1 方兴未艾:唐宋初创期
        2.3.2 初具雏形:南宋成型期
        2.3.3 日渐式微:元代维系期
        2.3.4 兴废存亡:明代复兴期
        2.3.5 井然昌盛:清代鼎盛期
        2.3.6 破败萧条:近现代衰落期
3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风貌的差异对比
    3.1 环湖山林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3.1.1 西湖北线
        3.1.2 西湖南线
    3.2 环湖景区风景名胜点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3.2.1 苏白二堤
        3.2.2 平湖秋月
        3.2.3 中山公园
        3.2.4 曲院风荷
        3.2.5 花港观鱼
        3.2.6 三潭印月
        3.2.7 柳浪闻莺
4 建国后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建设历程梳理
    4.1 恢复阶段:探索与整治(1949年-1957年)
        4.1.1 大规模的山林绿化
        4.1.2 公共绿地与生产绿地齐开拓
    4.2 开拓阶段:调整与充实(1958年-1965年)
        4.2.1 西湖山区转向风景建设
        4.2.2 植物景观的面貌显着提高
        4.2.3 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得到重视
    4.3 停滞阶段:盲目与混乱(1966年-1976年)
        4.3.1 绿化成果受到破坏
        4.3.2 景区管理对植物风貌产生严重影响
        4.3.3 文化价值逐渐迷失
    4.4 创作阶段:传承与革新(1977年-1998年)
        4.4.1 山林风貌在重点改造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4.4.2 西湖植物景观艺术在继承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4.4.3 开创新时期植物展览的游赏形式
        4.4.4 园林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4.4.5 园林绿化的保护与管理日趋完善
    4.5 振兴阶段:深化与传扬(1999年-2019年)
        4.5.1 全面塑造西湖植物景观的特色风貌
        4.5.2 园林植物文化的传播更加开放化与多样化
        4.5.3 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5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特征与机制
    5.1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特征
        5.1.1 发展模式——以绿化为先导,从普遍绿化到重点提高
        5.1.2 价值认知——因时代而变动,从直观收益到多元化功能
        5.1.3 植物配置——以和谐为取向,形成多样与统一的对立平衡
        5.1.4 特色植物——以文化为索引,植物配置艺术从传承到创作
    5.2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机制
        5.2.1 气候和地貌的影响
        5.2.2 社会和政策的影响
        5.2.3 管理体制的影响
        5.2.4 变迁中的文化驱动力
6 结语
    6.1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6.1.1 研究的创新点
        6.1.2 研究的局限性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浙江青冈天然林群落生境特征及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天然林保护及珍贵树种研究概况
    1.2 植被群落生境研究现状
        1.2.1 植被生境
        1.2.2 生态位
        1.2.3 种间联结
    1.3 分类及排序研究现状
        1.3.1 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
        1.3.2 典范对应分析
    1.4 植被适生区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森林植被与土壤特点
    2.2 样地设置
    2.3 数据处理
        2.3.1 重要值计算
        2.3.2 生态位宽度
        2.3.3 生态位重叠
        2.3.4 种间联结
        2.3.5 TWINSPAN分类
        2.3.6 典范对应分析(CCA)
        2.3.7 GIS及MaxEnt模型处理
3 青冈群落数量分类与环境解析
    3.1 物种组成与重要值
    3.2 生境特征
    3.3 TWINSPAN分类
    3.4 典范对应分析(CCA)
    3.5 生态位宽度
    3.6 生态位重叠
    3.7 优势种种间联结
    3.8 讨论
4 青冈在浙江的适生区划及生物气候特征
    4.1 模型精度说明
    4.2 适生区预测结果
    4.3 青冈适生生物气候特征分析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千岛湖千汾线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
        1.2.1 风景道
        1.2.2 植物景观
        1.2.3 景观评价
    1.3 国内外风景道景观评价研究现状
        1.3.1 国外风景道景观评价研究现状
        1.3.2 国内风景道景观评价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景观评价法
        1.4.2 实地考察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2.1 生态文明建设
        1.5.2.2 旅游业多元发展
        1.5.2.3 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风景道植物景观评价研究理论及方法概况
    2.1 景观的基础理论
        2.1.1 景观生态学
        2.1.1.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1.1.2 格局—过程—尺度
        2.1.1.3 斑块一廊道一基质
        2.1.2 公路景观
        2.1.2.1 公路景观的含义
        2.1.2.2 公路景观的视觉特点
        2.1.3 植物群落学
        2.1.3.1 植物群落的相关概念
        2.1.3.2 森林群落的结构分层
        2.1.3.3 森林植被群落的演替
        2.1.4 森林美学
        2.1.4.1 森林美的构成和特征
        2.1.4.2 森林的审美感受
        2.1.4.3 森林美的创造
    2.2 景观的评价方法
        2.2.1 景观评价理论概况
        2.2.1.1 专家学派
        2.2.1.2 心理物理学派
        2.2.1.3 认知学派
        2.2.1.4 经验学派
        2.2.2 景观评价方法概况
        2.2.2.1 调查问卷法
        2.2.2.2 描述因子法
        2.2.2.3 心理物理学法
    2.3 本章小结
3 千汾线现状调查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千汾线景观基质
    3.3 千汾线景观廊道
        3.3.1 环千岛湖风景道(廊道)概况
        3.3.2 千汾线廊道及斑块
    3.4 本章小结
4 廊道角度的植物景观优化
    4.1 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4.1.1 评价体系的构建
        4.1.2 评价结果及分析
    4.2 植物景观质量优化
        4.2.1 基于群落次生演替的植被景观优化
        4.2.2 基于人工措施的植被景观优化
        4.2.2.1 植物群落结构优化与物种多样性提升
        4.2.2.2 景观兴奋点和道路景观序列的建立
    4.3 本章小结
5 重要斑块角度的植物景观优化
    5.1 样地D1的评价分析与优化
        5.1.1 区位和特征
        5.1.2 AHP分析结果
        5.1.3 优化思路
    5.2 样地D2的评价分析与优化
        5.2.1 区位和特征
        5.2.2 AHP分析结果
        5.2.3 改造思路与设计
    5.3 样地J1的评价分析与优化
        5.3.1 区位和特征
        5.3.2 AHP分析结果
        5.3.3 改造思路与设计
    5.4 样地J2的评价分析与优化
        5.4.1 区位和特征
        5.4.2 AHP分析结果
        5.4.3 改造思路与设计
    5.5 样地Y1的评价分析与优化
        5.5.1 区位和特征
        5.5.2 AHP分析结果
        5.5.3 改造思路与设计
    5.6 样地Y2的评价分析与优化
        5.6.1 区位和特征
        5.6.2 AHP分析结果
        5.6.3 改造思路与设计
    5.7 样地Y3的评价分析与优化
        5.7.1 区位和特征
        5.7.2 AHP分析结果
        5.7.3 改造思路与设计
    5.8 样地Y4的评价分析与优化
        5.8.1 区位和特征
        5.8.2 AHP分析结果
        5.8.3 改造思路与设计
    5.9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专家咨询表1
附录B 专家咨询表2
附录C 千岛湖千汾线植物景观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D 调查问卷打分照片
附录E 文中涉及植物名称的拉丁学名对照表
个人简介
致谢

(5)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森林经营管理研究进展
        1.3.2 林分结构调整研究进展
        1.3.3 林分结构的研究进展
        1.3.4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水文条件
    2.5 土壤情况
    2.6 植被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样地设置
        3.3.2 结构调整方式
        3.3.3 林分状态特征调查分析
        3.3.4 数据处理及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3.4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非空间结构特征
        4.1.1 密度结构特征
        4.1.2 直径结构特征
        4.1.3 树高结构特征
        4.1.4 郁闭度结构特征
        4.1.5 蓄积量特征
        4.1.6 生物量结构特征
    4.2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4.2.1 混交度结构特征
        4.2.2 大小比结构特征
        4.2.3 角尺度结构特征
    4.3 不同结构调整方式下林分生态服务功能特征
        4.3.1 植物多样性特征
        4.3.2 土壤理化特征
        4.3.3 叶面积指数特征
        4.3.4 负氧离子浓度特征
    4.4 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效果评价
5 结论与讨论
    5.1 讨论
        5.1.1 结构调整对云杉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5.1.2 结构调整对云杉人工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5.1.3 结构调整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
        5.1.4 关于云杉人工林经营的思考
    5.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福建将乐常绿阔叶林结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森林可持续经营与近自然经营
    1.2 森林功能研究现状
        1.2.1 多样性保护功能
        1.2.1.1 林分结构多样性
        1.2.1.2 物种多样性
        1.2.2 木材生产功能研究
        1.2.3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1.2.4 森林多功能研究
    1.3 次生林经营现状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采集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2.2 研究区常绿阔叶林现状
    2.3 试验地概况
    2.4 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2.4.1 标准地设置
        2.4.2 标准地调查
        2.4.2.1 多样性数据调查
        2.4.2.2 生产功能调查
        2.4.2.3 水源涵养数据调查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4.1 多样性保护功能
        3.4.2 木材生产功能
        3.4.2.1 年平均生长量与生物量
        3.4.2.2 郁闭度与叶面积指数
        3.4.2.3 林分年龄
        3.4.3 水源涵养功能
        3.4.3.1 林冠截留
        3.4.3.2 枯落物持水量
        3.4.3.3 土壤持水量
        3.4.4 林木多样性-生境关联
        3.4.4.1 生物和环境因素计算
        3.4.4.2 数理统计方法
        3.4.5 森林多功能时间变化规律
4 常绿阔叶林多样性保护功能
    4.1 林分结构与乔木多样性空间变化规律
        4.1.1 林分结构与乔木多样性随海拔变化规律
        4.1.2 林分结构与乔木多样性随地形变化规律
    4.2 乔木多样性驱动因素分析
        4.2.1 影响因子变异系数
        4.2.2 地形和水分因子独立冗余分析
        4.2.3 地形和水分因子综合冗余分析
    4.3 小结
5 常绿阔叶林生产功能与水源涵养功能特征
    5.1 常绿阔叶林生产功能
        5.1.1 常绿阔叶林林分类型划分
        5.1.2 常绿阔叶林林分龄组划分
        5.1.3 不同林分类型间生产功能差异
    5.2 常绿阔叶林林冠截留分析
        5.2.1 试验区降雨特征
        5.2.2 林内穿透雨特征
        5.2.3 林冠截留随LAI和林龄变化规律
        5.2.4 林冠最大截留量估算
    5.3 常绿阔叶林枯落物持水能力
        5.3.1 枯落物持水能力测量
        5.3.2 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计算
    5.4 常绿阔叶林土壤蓄水能力
        5.4.1 不同厚度土壤吸水速率研究
        5.4.2 水源涵养能力随时间变化规律
    5.5 小结
6 不同生长阶段林木生物多样性-生境关联
    6.1 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和空间结构因子关系
    6.2 广义线性模型与变差分解
    6.3 小结
7 常绿阔叶次生林多功能关系
    7.1 物种多样性与水源涵养功能关系
    7.2 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功能
    7.3 水源涵养与生产功能
    7.4 三种功能和随时间变化关系研究
8 研究区阔叶林多功能目标林设计
    8.1 森林功能需求分析
    8.2 目标林分的构建
        8.2.1 生物多样性保护林
        8.2.1.1 目标林分结构的确定
        8.2.1.2 林分空间结构(模拟采伐)调整
        8.2.2 水源涵养林
        8.2.2.1 目标林分结构的确定
        8.2.2.2 阔叶人工林多功能经营结构调整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2.1 林分结构差异
        9.2.2 环境因子与树木多样性
        9.2.3 生产功能评价
        9.2.4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9.2.4.1 水源涵养功能影响因素
        9.2.4.2 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异质性
        9.2.5 生物、环境因素与林木多样性
        9.2.6 变差分解
        9.2.7 单功能时间变化规律
        9.2.8 多功能时间变化规律
    9.3 创新点
    9.4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耦合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公益林优化调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1.3 项目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分结构研究进展
        1.2.2 生态公益林经营技术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标准地调查
    2.3 林分特征分析方法
        2.3.1 林分树种组成
        2.3.2 林分直径分布
        2.3.3 林分树高曲线
        2.3.4 蓄积计算
    2.4 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2.4.1 空间结构单元的确定
        2.4.2 角尺度
        2.4.3 混交度
        2.4.4 大小比
        2.4.5 开阔比
        2.4.6 竞争指数
3 生态公益林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3.1 林分非空间特征分析
        3.1.1 树种组成分析
        3.1.2 直径结构分析
        3.1.3 林分树高规律分析
        3.1.4 蓄积结构分析
    3.2 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2.1 林木空间分布分析
        3.2.2 林木隔离分析
        3.2.3 林木大小分化分析
        3.2.4 林木竞争分析
    3.3 林分空间结构综合分析
        3.3.1 构建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
        3.3.2 林分空间结构现状分析
    3.4 空间结构关联度的确定
    3.5 小结
4 林分结构优化调整技术
    4.1 优化调整目标
    4.2 优化经营内容
        4.2.1 树种组成调整
        4.2.2 直径分布调整
        4.2.3 蓄积结构调整
        4.2.4 密度调整
        4.2.5 空间结构调整
    4.3 择伐调整技术
        4.3.1 择伐方式
        4.3.2 择伐强度
        4.3.3 择伐木的确定
    4.4 补植调整技术
        4.4.1 补植方式
        4.4.2 补植树种
        4.4.3 补植营造方式
        4.4.4 补植间距
        4.4.5 补植位置的确定
    4.5 调整案例
        4.5.1 择伐方案
        4.5.2 补植方案
        4.5.3 经营效果评价
    4.6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8)疏伐对低效柏木人工林生态支持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低效林研究进展
        1.1.1 低效林的提出
        1.1.2 低效林的成因
        1.1.3 低效林的特征
        1.1.4 低效林的演替
        1.1.5 低效林的恢复与重建
        1.1.6 柏木人工林研究进展
        1.1.7 川中丘陵区低效林研究现状
    1.2 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
        1.2.1 土壤种子库研究现状
        1.2.2 土壤种子库与地表植被关系
        1.2.3 土壤种子库与受损植被的恢复
        1.2.4 疏伐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1.3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1.3.2 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数
        1.3.3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
    1.4 森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4.1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1.4.2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
        1.4.3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方法
    1.5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样地概况
    2.3 研究内容
    2.4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5 技术路线
    2.6 样地设置
        2.6.1 间伐林分样地设置
        2.6.2 林窗样地设置
    2.7 实验及分析方法
        2.7.1 光热湿度及土壤环境测定
        2.7.2 林分生长状况调查
        2.7.3 土壤种子库调查
        2.7.4 植物多样性测定
        2.7.5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疏伐对低效柏木人工林的影响
    3.1 光热湿度环境调节功能
        3.1.1 间伐林分光热湿度环境
        3.1.2 林窗光热湿度环境
    3.2 土壤改良功能
        3.2.1 间伐林分土壤养分
        3.2.2 林窗土壤养分
    3.3 光热湿度及土壤环境聚类分析
    3.4 林分植物生长促进功能
        3.4.1 间伐林分植物生长状况
        3.4.2 间伐林分单株柏木材积
        3.4.3 林窗植物生长状况
    3.5 林分生长状况聚类分析
    3.6 林分生长状况与环境相关性
        3.6.1 间伐林分生长质量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3.6.2 林窗林分生长质量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3.7 植物多样性功能
        3.7.1 土壤种子库多样性
        3.7.2 土壤种子库相似性
        3.7.3 土壤种子库多样性聚类分析
        3.7.4 土壤种子库多样性与环境的相关性
        3.7.5 地表植物多样性
        3.7.6 地表植物群落相似性
        3.7.7 地表植物多样性聚类分析
        3.7.8 地表植物多样性与环境相关性
        3.7.9 地表植物与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相关性
第四章 疏伐后不同生长阶段低效柏木人工林变化
    4.1 光热湿度环境调节功能
        4.1.1 间伐林分光热湿度环境
        4.1.2 林窗光热湿度环境
    4.2 土壤改良功能
        4.2.1 间伐林分土壤改良功能
        4.2.2 林窗土壤改良功能
    4.3 光热湿度及土壤环境聚类分析
    4.4 植物生长促进功能
        4.4.1 间伐林分生长促进功能
        4.4.2 林窗植被生长促进功能
    4.5 林分生长状况聚类分析
    4.6 植物多样性功能
        4.6.1 土壤种子库多样性功能
        4.6.2 土壤种子库物种相似性
        4.6.3 土壤种子库多样性聚类分析
        4.6.4 地表植物多样性功能
        4.6.5 地表植物群落相似性
        4.6.6 地表植物多样性聚类分析
        4.6.7 地表植物和土壤种子库相似性
第五章 疏伐林分生态支持功能评价
    5.1 林分生态支持功能评价指标选择
    5.2 林分生态支持功能评价及干扰模式构建
        5.2.1 不同疏伐模式林分生态支持功能评价
        5.2.2 疏伐后不同生长阶段林分生态支持功能评价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疏伐对林分生态支持功能的影响
        6.1.1 疏伐林分光热湿度调节和土壤改良功能
        6.1.2 疏伐林分生长促进功能
        6.1.3 疏伐林分植物多样性功能
    6.2 疏伐后不同生长阶段林分生态支持功能
        6.2.1 不同生长阶段光热湿度调节和土壤改良功能
        6.2.2 不同生长阶段植物生长促进功能
        6.2.3 不同生长阶段疏伐林分植物多样性功能
    6.3 疏伐林分生态支持功能的综合评价
    6.4 结论与展望
        6.4.1 主要结论
        6.4.2 研究创新性分析
        6.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福建杉木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图研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自然稀疏规律研究
        1.2.2 林分经营密度研究
        1.2.3 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究
    1.3 空间结构下杉木林抚育间伐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稀疏方程及密度控制图研究区域
    2.2 土壤物理性质及树高最优模型研究区域
    2.3 研究方法
        2.3.1 杉木林样地布设及土壤物理性质数据获取
        2.3.2 最优树高模型筛选
        2.3.3 完满立木度样地确定方法
        2.3.4 自然稀疏方程及拟合方法
        2.3.5 经营密度控制图及密度预警图的研制方法
        2.3.6 林分空间结构指数
        2.3.7 采伐木确定方案
3 不同龄组土壤物理性质对比研究
    3.1 土壤容重
    3.2 土壤孔隙度
    3.3 土壤持水量
    3.4 小结与讨论
        3.4.1 讨论
        3.4.2 土壤管理建议
4 基于 Cross‐validation 的树高曲线方程
    4.1 最优模型的初选
    4.2 基于 Cross‐validation 的最优模型的确定
    4.3 小结与讨论
5 杉木人工林自然稀疏方程斜率恒定验证
    5.1 立地因子与林分密度关系
    5.2 不同坡度林分自然稀疏方程
    5.3 不同坡位下林分自然稀疏方程
    5.4 不同坡度坡位组合下林分自然稀疏方程
6 杉木人工林经营密度图的研建与应用
    6.1 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构建
    6.2 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应用研究
        6.2.1 自然稀疏过程中枯损量计算
        6.2.2 低密度林分在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中应用
        6.2.3 中密度林分在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中应用
        6.2.4 高密度林分在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中应用
        6.2.5 密度控制图中应用小结
    6.3 水源涵养密度控制图的研建及应用
7 基于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的林分密度预警图研制
    7.1 杉木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预警图的研制
    7.2 基于收获预估预警图的杉木人工林经营建议
8 基于收获预估密度控制图的杉木中幼龄林抚间伐模拟
    8.1 伐前的林内竞争及空间分布格局
    8.2 采伐木的确定
    8.3 伐后的林内竞争及空间分布格局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011‐2014)
作者简介
致谢

(10)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森林碳储量研究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国际研究概况
        1.1.2 国内研究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实测法
        1.2.2 二氧化碳平衡法
        1.2.3 微气象场法
        1.2.4 生理生态模型法
        1.2.5 遥感信息模型法
    1.3 研究的不足
    1.4 展望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森林资源经营理论
    2.2 FIM清查体系
        2.2.1 美国森林清查体系发展
        2.2.2 美国森林资源清查抽样设计
        2.2.3 森林资源清查调查与数据应用
    2.3 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
        2.3.1 FVS起源与发展
        2.3.2 FVS系统结构
        2.3.3 FVS系统运行
    2.4 林火与可燃物扩展模型FFE-FVS
        2.4.1 FFE-FVS简介
        2.4.2 FFE-FVS模型
        2.4.3 FFE关键字系统
        2.4.4 FFE-FVS模型运行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地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及土壤分布
        3.1.3 气候及水文条件
        3.1.4 植被概况
    3.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概况
    3.3 社会经济条件
第四章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内容
        4.2.1 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
        4.2.2 FFE-FVS系统应用
    4.3 研究方法
        4.3.1 标准地选取与设置
        4.3.2 标准地调查
        4.3.3 生物量调查与计算
        4.3.4 室内测定及理化分析
        4.3.5 碳密度计算
        4.3.6 FFE-FVS系统应用
    4.4 总体技术路线
第五章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5.1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碳密度
        5.1.1 乔木生物量模型构建及估算结果
        5.1.2 乔木各器官含碳率
        5.1.3 乔木碳密度
    5.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层碳密度
        5.2.1 林下植被生物量模型及估算结果
        5.2.2 林下植被含碳率
        5.2.3 林下植被碳密度
    5.3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倒落残体层碳密度
        5.3.1 倒落残体生物量估算结果
        5.3.2 倒落残体含碳率
        5.3.3 倒落残体碳密度
    5.4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密度
        5.4.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5.4.2 土壤碳密度
    5.5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5.5.1 生态系统生物量
        5.5.2 生态系统平均含碳率
        5.5.3 生态系统碳密度
        5.5.4 生态系统碳密度估算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FFE-FVS系统模型构建及模拟参数设定
    6.1 基础数表编制
        6.1.1 长白落叶松地位指数表
        6.1.2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表
    6.2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6.2.1 胸径-树高模型
        6.2.2 树皮因子模型
        6.2.3 胸径生长模型
        6.2.4 树高生长模型
        6.2.5 树冠生长模型
        6.2.6 林分死亡率模型
        6.2.7 林分更新模型
        6.2.8 材积模型
    6.3 FFE-FVS基础数据
        6.3.1 基础数据文件
        6.3.2 可控变量
    6.4 FFE-FVS预估生物量与碳密度
        6.4.1 生物量估算方法及输出
        6.4.2 碳密度计算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FFE-FVS系统运行、检验及模拟效果评价
    7.1 FFE-FVS系统模拟运行
        7.1.1 模拟准备
        7.1.2 选择经营措施
        7.1.3 选择输出结果
        7.1.4 运行及结果输出
    7.2 FFE-FVS系统检验及调整
        7.2.1 FFE-FVS系统模拟结果检验
        7.2.2 FFE-FVS系统调整
    7.3 FFE-FVS系统应用及效果评价
        7.3.1 FFE-FVS系统执行经营管理措施
        7.3.2 FFE-FVS系统预估生物量
        7.3.3 FFE-FVS系统预估碳密度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介绍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常绿阔叶林疏伐后前期群落的恢复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弃管杉木林杉木数量与群落物种多样性间的关系[J]. 吴雁南,郑英茂,王莹,韦博良,吴初平,沈爱华,陆小康,郑方东,余着成,倪健,于明坚. 生态学报, 2022
  • [2]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D]. 张晨玮.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3]浙江青冈天然林群落生境特征及区划研究[D]. 何九男. 浙江农林大学, 2019
  • [4]千岛湖千汾线植物景观质量评价及优化研究[D]. 冯依诺.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调整及功能恢复模式研究[D]. 冯宜明. 甘肃农业大学, 2018
  • [6]福建将乐常绿阔叶林结构功能研究[D]. 崔嵬.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耦合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公益林优化调整技术研究[D]. 杨素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4)
  • [8]疏伐对低效柏木人工林生态支持功能的影响[D]. 杨育林. 四川农业大学, 2015(06)
  • [9]福建杉木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图研制及应用研究[D]. 姜鹏.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10]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D]. 马炜.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常绿阔叶林间伐后群落恢复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