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沙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一、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素沙地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周灵[1](2020)在《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引起了土地退化、植被减少、沙尘天气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开展我国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于遏制该区域土地荒漠化、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甘肃省民勤县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程度最严重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沙尘暴物质基础的四大发源地之一。本文选取2001—2015年民勤县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首先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了民勤县15年来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其次利用气候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进行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民勤县土地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显着。在时间上,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总面积从2001年的15532.88km2减少到2015年的15212.44km2,非荒漠化面积从2001年的301.13km2增加到2015年的610.56km2,表明民勤县土地荒漠化整体上得到初步遏制。在空间上,民勤县土地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县域内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以及荒漠-绿洲过渡带,非荒漠化分布在民勤绿洲内部,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程度总体在降低,尤其在荒漠-绿洲过渡带荒漠化逆转现象明显。第二,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主要受到气候因素(主要包括降水、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和人为因素(主要是包括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牲畜存栏数等)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2001—2015年,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其次是气候因素。第三,在土地荒漠化防治方面,为了进一步强化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效果,在未来的治理过程中优化民勤县产业结构,加大林沙产业的发展;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农林牧的有机结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土地荒漠化防治过程中的技术支撑。

娜木日[2](2020)在《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生态研究的多种方法中,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互相作用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宏观生态研究的新分支。它是将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岩石和土壤作为景观构成的五种因素,并将以它们所构成整体景观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对景观格局分布、形成和变化的研究,理解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格局形成、分布和变化的作用。景观格局分析则是景观生态学重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深入研究景观格局特征将有助于理解人一地关系,有利于对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RS与GIS的联合,成为了探究景观格局特征、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的有效分析手段。研究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特征,分别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多角度进行景观格局影响因素分析,有利于了解自然和人文因素在景观格局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进行分区,深入了解不同分区的景观格局形成深层原因,对本地区人地关系的优化、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应用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以苏尼特右旗为研究区,利用2017年Landsat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考查和社会统计数据,选用生态意义较明确的景观特征指数,从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定量解析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并从多角度探讨了苏尼特右旗不同景观格局形成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⑴研究区以环境资源景观为主,草地是控制性景观,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以上。⑵研究区三大景观类型中,环境资源和残留景观虽然面积大,但破碎度高。⑶自然因素中不同地貌、水文、植被和土壤类型区景观化程度不高,各类景观分布比例不均匀。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口密度和实际载畜量对景观格局具有明显作用。⑷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向干旱地区扩张行为的最根本驱动力。中北部多样化残留景观区水资源开采利用难度最低而历史时期人类最先向这一分区扩张。原有的草原生态系统开始无法修复原始生态景观,逐渐沙化,形成大面积的沙地景观,长时间高强度持续的人为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以沙地景观为基质的多样化景观;地下水的资源局部特定区域提取条件好,较容易利用的南部破碎化人文景观区吸引后期扩张的人,随之农田、聚落等人为引入景观大量增加,原有的基质景观严重破碎化,出现大面积的裸土景观;出现现代取水抽水技术后开采中南部破碎化草地景观区的深层地下水,形成了现代镇和村落,草原景观的基质上也嵌入了很多分散不均的人为引入景观;地下水埋藏深,水资源奇缺的东北部单一草原景观区是目前干扰最轻,基本保持了荒漠草原景观的完整性,成为仅剩的接近自然生态景观区。可利用水资源是人们行为的最根本的驱动因子,人的行为又是改变原生自然景观结构与格局的直接原因,从而导致景观格局区域差异的这一研究结果在牧民中进行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

欧云[3](2018)在《基于GIS的风景单元识别与制图研究 ——以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旅游休闲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绿色环境、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在此背景之下,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风景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在21世纪成为生态旅游的热点,在旅游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旅游发展给森林公园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益,但也对森林风景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冲击。如何在保护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和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开发风景资源旅游,使森林公园得到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风景评价是有效进行保护地管理的基础,是保护与开发自然风景资源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对风景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森林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代风景评价按过程大致可分为风景调查、风景单元识别与制图、风景资源描述、打分评价等阶段。其中,风景单元的识别与制图尤其重要,它是风景评价的前期支撑,为评价提供了基本对象,在传统森林公园风景单元识别与制图中,往往是规划者从自身对风景的价值认识出发对风景客体进行经验识别,采用点的方式表述风景。此方法存在以下两个弊端:其一,每个人对风景的感知千差万别,使得风景单元识别产生差异,继而导致风景评价的结果不一,甚至与实际情况偏差甚远;其二,经验判定的景点空间边界模糊不清,导致后期保护和利用的边界不定,不利于森林公园有效管理。基于以上背景,为克服这些弊端,本文从人可感知到的地表景观特征要素出发,基于视觉可识别及GIS技术可识别结合的研究视角,应用景观空间异质性原理和景观制图技术,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及方法,以黄岗梁森林公园为研究载体,对风景单元识别及制图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景观空间异质性原理,从视觉可识别及GIS技术可识别角度出发,在理论上提出了风景单元的特征异质性识别系统,并采用矩阵模型,进行了风景单元种类推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景单元识别系统按空间形态特征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风景单元三维向量空间组合层次,可分为地貌基本层、水平覆盖层、垂直覆盖层三种类型,他们之间可实现组合;第二层次为风景单元构成要素层次,是三维向量空间变化的特征与形态细分,共可分为22类。第一层次内部即第二层次具有空间的排它性,共存在166种风景单元理论种类。其次,依据风景单元异质性划分层次及类型,及风景单元组合原理研究,以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讨论了风景单元识别及风景单元制图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可实现视觉可识别及GIS技术可识别的有效统一,以及风景单元划分操作的简单化与空间化制图。

沈关东[4](2017)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演变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了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发展和治理比较典型的地区——毛乌素沙地作为研究区,利用研究区2000~2014年的气温、降水数据,2000年、2004年、2008年和2012年的四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分析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沙漠化演变趋势。运用马尔柯夫预测模型结合2000年和2012年的沙漠化土地变化情况对研究区未来的沙漠化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得出了如下结论:(1)2000到2012年,植被覆盖度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不大;时间变化上,低植被覆盖度、较低植被覆盖度、中植被覆盖度和较高植被覆盖度呈降低趋势,高植被覆盖度不断增加,且增长幅度明显。2000年到2010年期间,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如下:林地、草地和其它土地面积增加,而耕地、水域和沙地面积则逐年减少;在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转化为草地的土地面积最大,转化为沙地的土地面积最小,说明研究区的土地利用逐渐趋于合理化,植被覆盖明显增加,沙漠化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改善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并不大。沙地在各县区均有分布,其中神木县和榆阳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广。(2)自2000年到2012年的13年间,极重度土地沙漠化、重度土地沙漠化、中度土地沙漠化和轻度土地沙漠化面积均呈现降低趋势,而属于正常状态的潜在土地沙漠化面积则呈现增长趋势,且增长幅度较为明显。在所有沙漠化土地中,仅有32984.96ha转化为极重度沙漠化土地,52098.54ha转为重度沙漠化土地,103141.57ha转化为中度沙漠化土地,304630.67ha转化为轻度沙漠化土地,而有904780.61ha转化为潜在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在空间上的分布局势是:极重度、重度、中度土地沙漠化主要分布在神木县西北部、榆阳区中部和北部;轻度、潜在土地沙漠化分布比较广泛,遍布除神木县西北部、榆阳区中部和北部的全区域。(3)对研究区2000~2014年的年平均NDVI值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进行相关系数计算,NDVI值与气温的相关性并不显着;而NDVI值与降水都呈现增长态势,且二者之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可见,气候因子中的降水对沙漠化的变化具有显着影响。(4)通过马尔柯夫模型对沙漠化土地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发现在预测期内研究区的极重度土地沙漠化、重度土地沙漠化、中度土地沙漠化及轻度土地沙漠化面积呈现下降趋势,而潜在土地沙漠化面积则不断增长。沙漠化土地总体状况良好,土地沙漠化逆转趋势明显,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得到不断改善。

师庆东,王智,贺龙梅,师庆三,阿斯姆古丽·阿纳耶提,刘曼,常顺利[5](2014)在《基于气候、地貌、生态系统的景观分类体系——以新疆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景观分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景观规划、管理等应用研究的前提条件,目前尚没有具有适普性的景观分类体系。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一种发生学分类方法,即景观带——基于气候的一级指标(温度带,反映纬度地带性)、景观区——基于干旱指数的二级指标(干湿区,反映经度地带性)、景观类——基于垂直地貌的三级指标(山地和平原,反映垂直地带性)、景观型——基于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四级指标(反映自然生态系统特征和人类活动)的四级景观分类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对新疆地区进行了景观分类,将新疆地区划分为3个景观带、4个景观区、2个景观类、11个景观型。该分类体系与地理景观学派除在自然景观分类系统不同之外,将人工景观指标引入了景观发生学分类。为研究景观分类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对新疆地区景观的成因、景观演变规律、景观恢复与修复标准等提供了背景参考。

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6](2014)在《于田绿洲沙漠化—盐渍化系统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认为绿洲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核心场所,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聚焦点,也是易遭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景观类型之一。近些年以来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和高强度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剧了本来就很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绿洲失去了人类‐自然耦合系统平衡和生态环境稳定的发展形势,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威胁。于田绿洲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大,并且人类生产规模在不断地扩大,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幅度在不断地增强,因而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绿洲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因此,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来探究绿洲生态环境时空动态演化过程及其自然和人文驱动因子,有益于绿洲生态环境退化监测及防治决策的提出,从而为绿洲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于田绿洲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所在、出现原因及对彼此的响应,有助于缓解人地矛盾,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关系的优化和调控方案的建立具有现实价值;本文中利用野外调查和统计资料,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区沙漠化,盐渍化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得出了自然、人文和自然人文共同因子在绿洲沙漠化,盐渍化动态演变中的贡献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把研究区看作为一个大系统,分析其中的自然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选取各子系统相应的指标,确定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于大系统演变的影响,构建于田绿洲沙漠化,盐渍化动态演化模型,为绿洲持续发展提出了优化方案;选取研究区沙漠化、盐渍化问题较突出的,典型的奥托格拉克乡和喀尔克乡,利用实地调查法和农户调查法,对两乡生态环境人文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人文因子空间分布,最后得出两乡人文因子影响的不同之处;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两乡沙漠化、盐渍化系统模拟和分析,并对于两乡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了优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于田绿洲沙漠化、盐渍化过程中,人文因子的贡献率为54.37%,自然因子的贡献率为19.8%,自然和人文因子共同作用的贡献率为18.87%。在于田绿洲沙漠化、盐渍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因子和自然人文共同作用处于较低水平,而人文因子的作用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人口,农业人口,粮食总产量和畜牧头数量的作用最大,人口增长和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增强对于田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2.建立水资源、人口、耕地和GDP子系统耦合模型可知,从各因子未来20年变化情况来看,耕地、人口、GDP和人均GDP呈连续增加,而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从此可总结,水资源子系统控制整个绿洲大系统,其对各个子系统的影响最大。在未来的20年之内,水资源总量逐渐减少,难以满足耕地灌溉水需求,甚至达不到用水定额最低限度;生态用水同样呈减少趋势,其被其它领域所占用等情况,严重影响绿洲生态环境,经济增长与发展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使绿洲走向崩溃,最后阻碍绿洲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实现于田绿洲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立了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控优化方案;为了实践此优化方案,首先要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平稳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要保证科学利用水资源,减少盲目开荒和传统、漫灌的灌溉方式,高效利用灌溉水,增加改善节水灌溉设施的投资,减少单位农业产量所耗掉的水量;3.用实地调查法,农户调查法和统计法对奥托格拉克乡沙漠化、喀尔克乡盐渍化人文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可得知,喀尔克乡生态环境问题比奥托格拉克乡更为严重;在奥托格拉克乡农户经济活动引起绿洲与沙漠接壤在一起,给绿洲生态环境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在喀尔克乡,因农户过度的开采利用地下水,灌溉方式的不妥当,灌溉排水的不流畅,加剧了绿洲盐渍化。

魏婷婷[7](2011)在《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发生与发展已给我国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青海共和盆地是我国西部荒漠化比较严重地区之一。荒漠化不仅表现为植被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也伴随着土壤的退化。本研究在植被数量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退化梯度的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特征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区荒漠化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景观分类系统,并对1977、1987、2000、2005年四期遥感影像进行遥感解译与景观制图,分析了各时期的景观格局及动态,最后进行了研究区荒漠化驱动因素的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共和盆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禾本科、菊科、藜科和豆科植物为主。研究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以多年生草本最多,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灌木、半灌木最少;按照水分生态型分类,旱生植物最多,其次是中生植物。(2)研究区草地分为五种类型:有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群落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群落Ⅱ)、有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群落Ⅲ)、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群落Ⅳ)、未退化草地(群落Ⅴ)。分析了有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到未退化草地五种草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特征。从群落Ⅰ到群落Ⅴ,各指标并不是单一的增减。群落结构从简单趋于复杂,再到简单。群落盖度逐渐增加。群落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群落Ⅰ、Ⅱ、Ⅲ、Ⅳ逐渐增加,到群落Ⅴ有所回落。土壤0-20cm、20-40cm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趋势从高到低,依次为群落Ⅴ、Ⅳ、Ⅱ、Ⅲ、Ⅰ。并提出了研究区荒漠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植被指标和土壤指标两类,植被指标包括盖度、生物量;土壤指标包括有机质含量、物理性粘粒含量。(3)在植物群落分析及荒漠化分级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应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荒漠化土地的景观分类系统。并对1977、1987、2000、2005四期影像进行了景观制图。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1977年以来共和盆地的景观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流动沙地不断蔓延,草地向退化方向发展,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景观破碎化,异质性程度提高。研究了不同时期各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变化规律及各景观要素类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发现各景观要素在相互转移过程中活跃度不同;研究区景观要素的转化发展主要模式是:未退化草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草地→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有明显沙化特征的退化草地→流动沙地。这为研究区科学高效的实施生态治理提供了依据。(4)流动沙地2000-2005年间的扩展速度比前两个时段都要快,有明显沙化特征的退化草地2000-2005年间的扩展速度比前一个时段有所降低;无明显沙化特征的中度退化草地和无明显沙化特征的轻度退化草地扩展速度一直在下降,在2000-2005年间变为负值;而未退化草地面积减少的速度也在不断下降。说明尽管近些年采取了退牧还草、围栏封育等生态治理措施,但是共和盆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虽然有所减缓,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本研究表明,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共和盆地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必须加大生态治理的力度,而且要加强对流动沙地的治理。(5)分析了共和盆地荒漠化的成因,认为,在几十年的时间尺度上,荒漠化的扩张是气候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叠加的结果,人为因素贡献率高。这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泰君[8](2010)在《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评价 ——以毛乌素沙地乌审召为例》文中指出沙地生态系统具备高的生产力、可观的生物量、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及重要的社会与经济作用,沙漠化引起的生态系统崩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是生态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沙地生态恢复已经成为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恢复评价是生态恢复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和总结恢复方法与效果的必须手段。合理、科学地评价某一生态恢复区的恢复效果对于掌握恢复成果,监测与评估恢复进展,阐明自然及人为影响因子的作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毛乌素沙地是我国水热条件良好、人口较多且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区域之一。鉴于毛乌素沙地对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毛乌素沙地成为我国最早、最全面、最系统的生态恢复区域之一。本文以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乌审召镇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3S”技术应用等多种手段,从植物群落(种类组成、覆盖度、密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呼吸)两个方面评价了该区域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恢复措施的恢复效应,同时,从景观尺度对生态恢复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探讨。进而,建立了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群落的乔木层或灌木层生物量、覆盖度增加,飞播群落与油蒿类型个体密度也增加;草本层多以一二年生草本占优势,且随着恢复年限增加,大部分群落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增加,部分群落均匀度则有所降低。群落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微生物呼吸值均有所增加,且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微生物呼吸变化复杂。2)综合评价表明:同一群落类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综合生态效应增加。不同恢复措施间有差异,总的来说,乔木群落、柠条群落与油蒿群落的综合评价值均高于沙地飞播与沙柳群落类型。3)1986年以来,各种人工恢复植被类型斑块数、斑块面积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各植被类型斑块的复杂度增加,除柠条斑块外,最大斑块指数均增大;农田、低湿地、水体、盐碱斑与流动沙地类型斑块面积均减少,工矿地面积则增加。乌审召镇植被覆盖度大面积增加,流动沙地面积减少,但景观异质性增大,破碎化化程度加剧。该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毛乌素沙地多种生态恢复措施的效应,深入认识同一群落在不同恢复年限的植被与土壤特征,结合区域景观组分与格局变化分析,为科学评价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效应提供依据。

边振,张克斌[9](2010)在《我国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准确、全面、及时的荒漠化评价有助于人类制订有效的治理措施。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基准3方面评述了我国近30 a来荒漠化评价的研究成果,指出以景观生态学原理和遥感技术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目前仍存在指标选择标准不明确,分级阈值确定存在主观性和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等问题。评述了欧氏距离法、沙漠化程度指数等评价模型的优点和不足,指出近年来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和3S技术结合,逐步向多尺度、定量化和简便快捷发展,但仍需对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介绍了荒漠化基准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可以将荒漠化治理的目标作为基准。

许端阳[10](2009)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 ——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它作为极其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引起的土壤质量下降、土地资源减少以及沙尘暴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尽管我国的沙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体上其形势依然严峻。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力作用研究是沙漠化研究的基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两个主要驱动力,在不同尺度下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土地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评价,对于沙漠化治理和沙漠化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是准确评价沙漠化动态过程、研究沙漠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以及制定沙漠化防治对策与战略的基础。探索有效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突破目前的研究瓶颈,不仅能够丰富沙漠化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澄清目前沙漠化研究中的一些误区,而且能为区域和国家尺度上沙漠化防治对策与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鄂尔多斯高原为典型研究区,在系统分析近30年来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特征变化的基础上,建立沙漠化的定量监测以及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最终对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进行多尺度研究。论文以定量研究为主线,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沙漠化过程中驱动力作用研究进行突破,主要取得了以下的成果和结论:1、建立基于Landsat数据的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定量监测方法。从沙漠化引起的地表特征变化入手,选取NDVI、MSDI以及Albedo三个指标分别代表沙漠化地表的植被丰度、景观格局以及地表微气候条件,来进行沙漠化定量监测。针对Landsat数据特点,在提出各个指标的反演算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植被类型区以及遥感影像获取的时间,建立了基于决策树模型的沙漠化定量监测方法。根据精度检验的结果,该方法监测精度较高,可以准确地用于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的监测研究。2、1980-2005年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趋势呈一种逆转与发展同时存在,但是逆转整体大于发展的态势。在1980-1990年间,逆转的沙漠化土地在鄂尔多斯高原分布相对分散,而发展的沙漠化土地的空间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杭锦旗东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与荒漠草原的过渡区域、准格尔旗西部的温带禾草草原区域、以及鄂托克前旗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区。在1990-2000年间,沙漠化逆转的土地面积略高于沙漠化发展的土地面积,明显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集中分布在伊金霍洛旗西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与温带禾草草原的过渡区以及鄂托克前旗西部的温带落叶灌丛区;而沙漠化发展的土地主要集中在达拉特旗、杭锦旗、准格尔旗、乌审旗以及东胜。在2000-2005年,该时段年均沙漠化的逆转面积最大,逆转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东胜这三个旗县的大部分地区;而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伊金霍洛旗以及鄂托克前旗西北部的温带落叶灌丛与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的建立。选择净初级生产力NPP为衡量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公共指标,利用潜在NPP以及潜在NPP与实际NPP的差值来衡量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通过拆分复杂的沙漠化驱动力过程,根据沙漠化逆转和发展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NPP变化趋势之间的可能情景,构建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定量评价方法。在建立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对评价过程中所需的数据进行量化,其中用CASA模型来模拟实际NPP,并在CAS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潜在NPP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实际NPP以及定量评价结果的验证,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定量评价方法可以用于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评价。4、不同时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1990年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是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逆转的主要原因,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逆转面积的89.45%;人类活动则是沙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占总发展面积的83.93%。在1990-2000年时间尺度下,人类活动是沙漠化逆转的主导因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逆转面积的90.04%;而气候变化则主导了该时期的沙漠化发展,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发展面积的91.20%。在1980-2000年时间尺度下,人类活动是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逆转的主要原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逆转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逆转面积的93.02%;而气候变化则是导致沙漠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气候变化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发展面积的85.77%。1980-2005年时间尺度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导致了鄂尔多斯高原的沙漠化逆转,其中气候变化主导的沙漠化逆转面积略大,占59.71%;而对于沙漠化发展,人类活动则是该时间尺度下的沙漠化发展的主导因素,以人类活动为主导因素的发展的沙漠化土地占总发展面积的62.35%。5、不同空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1980-2005年时间尺度下,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主导的沙漠化逆转面积均呈增加的趋势,直到旗县尺度达到最大;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主导的沙漠化发展以及评价过程中的误差面积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直到旗县尺度减低为0。

二、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素沙地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素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国内研究进展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简要评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一、核心概念
        (一)土地荒漠化
        (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二、基础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环境状况
        (二)社会经济状况
    二、数据来源
        (一)基础数据
        (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
        (三)气象数据
第三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
    一、土地荒漠化现状
        (一)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
        (二)荒漠化面积变化特征
        (三)总体动态变化趋势
    二、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特征
        (一)土地荒漠化时间序列分析
        (二)土地荒漠化空间格局分析
第四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影响因素分析
    一、气候因素
        (一)年降水量
        (二)年均气温
        (三)年均风速
        (四)年日照时数
    二、人为因素
        (一)经济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一)分析方法
        (二)分析结果
第五章 民勤县土地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一、改善土地利用方式
        (一)保障耕地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林地生态化建设
        (三)提高草地生态经济效益
    二、优化产业结构
    三、提升人口素质
        (一)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二)提升人口素质
    四、强化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景观格局内涵及意义研究现状
        1.2.2 景观格局理论研究现状
        1.2.3 景观格局研究方法现状
        1.2.4 我国草原景观格局研究现状与发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数据、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的理论基础
    2.1 景观生态学的干扰理论和异质性理论
    2.2 行为和感应地理学理论
    2.3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 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社会经济情况
    3.2 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信息的提取
        3.2.1 苏尼特右旗景观分类体系的构建
        3.2.2 苏尼特右旗景观类型信息的提取
        3.2.3 苏尼特右旗景观指数的计算
    3.3 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3.3.1 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分析
        3.3.2 苏尼特右旗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3.3.3 结论
4 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貌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1.1 不同地貌类型区
        4.1.2 地貌类型区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4.1.3 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4.1.4 地貌类型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2 水文环境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2.1 不同水文地质类型区
        4.2.2 水文地质类型区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4.2.3 水文地质类型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4.2.4 水文地质类型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3 植被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3.1 不同植被类型区
        4.3.2 植被类型区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4.3.3 植被类型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4.3.4 植被类型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4 土壤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4.4.1 不同土壤类型区
        4.4.2 土壤类型区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4.4.3 土壤类型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析
        4.4.4 土壤类型区的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4.5 不同经济要素的景观格局
        4.5.1 景观格局主要影响因子以及相互关系
        4.5.2 结语
5 行为地理学理论指导下的不同景观格局成因研究
    5.1 景观类型综合分区研究
        5.1.1 综合分区的目的
        5.1.2 综合分区的原则
        5.1.3 综合分区的方法
        5.1.4 综合分区的结果
    5.2 行为地理学理论指导下的不同类型区景观格局研究
        5.2.1 南部破碎化人文景观区
        5.2.2 中南部破碎化草地景观区
        5.2.3 中北部多样化残留景观区
        5.2.4 东北部单一草地景观
    5.3 实证研究
        5.3.1 问卷内容和样本情况
        5.3.2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苏尼特右旗景观类型遥感解译精度验证表
    景观类型遥感解译精度验证野外工作照片
    关于苏尼特右旗的牧民对景观格局理解与解释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基于GIS的风景单元识别与制图研究 ——以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风景单元
        1.3.2 景观单元
        1.3.3 景观单元与风景单元词义辨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总结
        2.1.1 景观异质性原理
        2.1.2 景观制图理论
    2.2 国外景观异质性分类与景观制图研究综述
        2.2.1 按照学派来分
        2.2.2 按照分类系统来分
    2.3 国内景观异质性分类与景观制图研究综述
        2.3.1 国内景观生态异质性分类研究综述
        2.3.2 国内景观制图研究综述
        2.3.3 我国风景资源识别与制图探讨
    2.4 本章小结
3 风景单元识别系统构建
    3.1 风景单元覆盖结构及特征
        3.1.1 构建原则
        3.1.2 风景单元覆盖结构
    3.2 风景单元覆盖要素及特征
        3.2.1 地貌特征结构层
        3.2.2 水平覆盖特征结构层
        3.2.3 垂直覆盖特征结构层
    3.3 风景单元覆盖类型与特征
        3.3.1 单个特征结构形成风景单元
        3.3.2 两个特征结构形成风景单元
        3.3.3 三个特征结构形成风景单元
    3.4 本章小结
4 黄岗梁森林公园景观调查与景观制图
    4.1 黄岗梁森林公园概况
        4.1.1 克什克腾旗基本概况
        4.1.2 森林公园概况
        4.1.3 森林公园基础条件
    4.2 黄岗梁森林公园景观调查
        4.2.1 调查目的
        4.2.2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4.2.3 调查结果
    4.3 GIS空间分析技术
    4.4 基础数据获取与制图处理
        4.4.1 数据来源
        4.4.2 图像数据资料的处理
        4.4.3 文字数据资料的整合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GIS的森林公园风景单元识别与制图探讨
    5.1 GIS制图方法使用介绍
        5.1.1 制图方法选用及软件介绍
        5.1.2 数据完善及表格字符解译
    5.2 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单元识别与制图探讨
        5.2.1 单个特征结构层形成风景单元
        5.2.2 两个特征结构组合成风景单元
        5.2.3 三个特征结构层构成风景单元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类表
    附表2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分类表
参考文献
致谢

(4)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演变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漠化
        1.2.2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
        1.2.3 沙漠化影响因子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数据获取
    2.3 数据处理与方法
        2.3.1 数据处理
        2.3.2 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
        2.3.3 沙漠化与气候因子相关关系分析
        2.3.4 沙漠化演变趋势预测模型
第三章 沙漠化演变趋势分析
    3.1 NDVI植被指数提取
    3.2 NDVI估算植被覆盖度
        3.2.1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
        3.2.2 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
    3.3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
        3.3.1 土地利用类型时间变化
        3.3.2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3.4 土地沙漠化趋势
    3.5 小结
第四章 沙漠化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4.1 温度对沙漠化的影响
    4.2 降水对沙漠化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沙漠化趋势预测
    5.1 确定转移矩阵
    5.2 随机过程检测
    5.3 沙漠化未来趋势预测结果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气候、地貌、生态系统的景观分类体系——以新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类体系及分类命名规则
    1.1 原则与方法
        1.1.1 分类原则
        1)发生学原则
        2)地域分异原则
        3)主导因子原则
        4)等级性原则
        5)人为干扰原则
        1.1.2 分类技术
        1)等级顺序划分和合并法
        2)地理相关分析法
        3)主导标志法
        4)叠置法
    1.2 分类体系
        1)一级景观带———气候分类指标
        2)二级景观区———干旱分类指标
        3)三级景观区———垂直地貌分类指标
        4)四级景观型———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分类指标
    1.3 分类命名规则
2 新疆地区概况与数据
    2.1 分类区概况
    2.2 数据及数据处理
3 新疆地区景观分类
    3.1 新疆地区景观带的划分
    3.2 新疆地区景观类的划分
    3.3新疆地区景观型的划分
    3.4 新疆地区景观分类体系
    3.5 景观分类图的编码
4 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
    4.2讨论

(6)于田绿洲沙漠化—盐渍化系统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荒漠化研究
        1.2.2 沙漠化和盐渍化国内外研究
        1.2.3 系统动力学国内外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资源条件
    2.5 土壤与植被
    2.6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于田绿洲沙漠化、盐渍化影响因子分析
    3.1 于田绿洲生态环境动态演变特征
    3.2 遥感影像处理及绿洲土地利用变化
    3.3 绿洲沙漠化成因及其危害
        3.3.1 沙漠化现状
    3.4 绿洲盐渍化成因及其危害
        3.4.1 耕地盐渍化现状
        3.4.2 于田绿洲地下水埋深和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
    3.5 于田绿洲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影响因子分析
        3.5.1 自然因子分析
        3.5.2 人文因子分析
    3.6 于田绿洲沙漠化、盐渍化影响因子定量分析
第四章 于田绿洲沙漠化、盐渍化系统动力学模拟研究
    4.1 系统动力学简介
        4.1.1 系统动力学概念
        4.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4.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4.1.4 系统动力学应用软件
    4.2 于田绿洲沙漠化、盐渍化系统动力学建模
        4.2.1 人口子系统
        4.2.2 经济子系统
        4.2.3 耕地子系统
        4.2.4 水资源子系统
        4.2.5 模型检验
        4.2.6 绿洲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方案模拟
        4.2.7 模拟方案结果分析
第五章 于田绿洲东部沙漠化、西部盐渍化人文影响因子分析
    5.1 于田绿洲奥托格拉克乡与喀尔克乡概况
        5.1.1 奥托格拉克乡概况
        5.1.2. 喀尔克乡概况
    5.2 绿洲沙漠化、盐渍化人文影响因子进行对比分析
        5.2.1 两乡人口及人口结构
        5.2.2 两乡农户受教育水平
        5.2.3 耕地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
        5.2.4 两乡农民纯收入和农业生产
        5.2.5 农户用水、用电和用肥情况
    5.3 系统分析于田绿洲东西部沙漠化、盐渍化影响因子
        5.3.1 奥托格拉克绿洲沙漠化影响因子反馈环关系及系统优化
        5.3.2 喀尔克绿洲盐渍化影响因子反馈环关系及系统优化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及发表论文情况

(7)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荒漠化评价研究进展
    1.2.1 荒漠化的概念
    1.2.2 国外荒漠化研究进展
    1.2.3 国内荒漠化研究进展
    1.2.4 荒漠化评价基本问题的探讨
    1.2.5 荒漠化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1.3.1 景观异质性
    1.3.2 景观格局
    1.3.3 等级理论
    1.3.4 尺度
    1.3.5 干扰
    1.3.6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1.3.7 景观动态研究进展
    1.3.8 干旱、半干旱区的景观动态研究
1.4 青海共和盆地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关键科学问题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土壤
    2.1.4 植被
    2.1.5 水文
    2.1.6 沙地的形成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调查
    3.1.1 样方设置
    3.1.2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
    3.1.3 植被生物量调查
    3.1.4 土壤调查及土壤样品处理
3.2 植被与土壤数据处理
3.3 遥感数据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3.4 景观格局分析
    3.4.1 景观组成结构及变化
    3.4.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5 社会经济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四章 共和盆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数量分类
4.1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4.1.1 科、属、种组成
    4.1.2 物种的生活型组成
    4.1.3 物种的水分生态型组成
4.2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
    4.2.1 重要值的计算
    4.2.2 植物群落基本特征
    4.2.3 分类结果验证
4.3 小结 第五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
5.1 概述
5.2 植被退化梯度分析
    5.2.1 不同退化梯度的植物群落
    5.2.3 不同类型群落植被特征
    5.2.4 不同退化梯度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5.3 荒漠化评价指标
    5.3.1 荒漠化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5.3.2 荒漠化评价指标的因子分析
    5.3.3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5.4 小结 第六章 共和盆地景观分类与制图
6.1 概述
6.2 景观分类系统
    6.2.1 景观分类的原则
    6.2.2 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6.2.3 景观要素类型的基本特征
6.3 解译标志的建立
6.4 景观制图
6.5 小结 第七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景观动态分析
7.1 共和盆地景观动态
    7.1.1 景观要素类型面积变化
    7.1.2 景观格局变化
7.2 共和盆地草地景观动态分析
7.3 景观要素的时空动态分析
7.4 荒漠化发展状况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共和盆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8.1 自然因素对荒漠化扩张的影响
8.2 社会经济因素对荒漠化扩张的影响
8.3 荒漠化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8.4 当地发展生产的建议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1.1 植物群落特征
    9.1.2 景观动态
    9.1.3 景观格局和景观过程
    9.1.4 荒漠化的原因
9.2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评价 ——以毛乌素沙地乌审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毛乌素沙地研究历史
        1.1.2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实践
        1.1.3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评价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1.2 恢复生态学及生态恢复
        1.2.1 恢复生态学及其研究范畴
        1.2.2 恢复生态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地位及现状
        1.2.3 生态恢复相关理论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生态恢复实践
        1.3.2 国内生态恢复实践
        1.3.3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1.3.4 生态恢复景观评价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毛乌素沙地自然地理概况
        2.1.2 乌审召镇社会、经济与气象资料
    2.2 数据获取与分析
        2.2.1 野外样方调查与实验室处理
        2.2.2 土壤调查与实验室处理
        2.2.3 野外调查信息综合
    2.3 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
        2.3.1 空间数据来源
        2.3.2 遥感数据处理
        2.3.3 植被类型图解译
    2.4 植被数据统计
        2.4.1 草本层植被特征值计算
        2.4.2 乔木、灌木植被特征计算
第三章 乌审召植被恢复效应研究
    3.1 群落的物种构成
        3.1.1 建群种生物量、盖度变化
        3.1.2 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化
    3.2 群落草本层多样性变化
第四章 乌审召土壤恢复效应研究
    4.1 同一恢复措施土壤环境变化分析
        4.1.1 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化
        4.1.2 土壤微生物
        4.1.3 土壤微生物呼吸
    4.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环境比较
        4.2.1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养分比较
        4.2.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微生物分析
        4.2.3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微生物呼吸变化
    4.3 土壤恢复效应相关性
第五章 生态恢复景观生态效应评价
    5.1 景观指数及其意义
    5.2 景观生态效应分析
        5.2.1 景观结构变化
        5.2.2 景观异质性变化
第六章 生态恢复效应综合评价
    6.1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的选取
        6.1.2 评价方法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6.1.4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综合效应评价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生态恢复植被效应
    7.2 生态恢复土壤效应
    7.3 生态恢复景观效应
    7.4 生态恢复综合效应评价
    7.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图

(9)我国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
2 荒漠化评价方法
3 荒漠化基准的确定
4 问题与讨论

(10)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 ——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
        1.1.2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学术背景
        1.1.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沙漠化概念及我国沙漠化问题研究概况
        1.2.1.1 沙漠化概念
        1.2.1.2 我国沙漠化问题研究概况
        1.2.2 沙漠化监测与评价
        1.2.2.1 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1.2.2.2 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方法
        1.2.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驱动力研究
        1.2.3.1 气候变化对沙漠化的影响
        1.2.3.2 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
        1.2.3.3 驱动力定量评价方法
        1.2.4 沙漠化研究中的尺度问题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1.3.3.1 技术路线图
        1.3.3.2 主要数据来源
        1.3.3.3 主要研究方法
        1.3.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沙漠化驱动力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与水文
        2.1.2 地形与地貌
        2.1.3 土壤与植被
        2.1.4 社会经济状况
    2.2 鄂尔多斯高原的沙漠化问题
    2.3 沙漠化驱动力系统构成
    2.4 近30年来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驱动力系统特征
        2.4.1 气候变化特征
        2.4.1.1 降水
        2.4.1.2 温度
        2.4.1.3 风速
        2.4.1.4 太阳辐射
        2.4.1.5 干湿状况
        2.4.2 人类活动特征
        2.4.2.1 人类活动的显性层面
        2.4.2.2 人类活动的隐性层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定量监测及时空演变
    3.1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
        3.1.1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选取的原则
        3.1.2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3.1.3 沙漠化定量监测指标的反演
        3.1.3.1 遥感影像的选择
        3.1.3.2 指标反演方法
    3.2 沙漠化定量监测方法
        3.2.1 决策树法介绍
        3.2.2 决策树模型建立
    3.3 沙漠化监测结果精度评价
    3.4 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时空演变
        3.4.1 1980-1990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
        3.4.2 1990-2000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
        3.4.3 2000-2005年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4.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的概念框架
    4.2 评价所需数据的处理
        4.2.1 沙漠化数据的处理
        4.2.2 矢量数据的栅格化处理
        4.2.3 NDVI数据的处理
    4.3 实际和潜在NPP计算
        4.3.1 实际NPP的计算
        4.3.1.1 APAR的估算
        4.3.1.2 光能利用率的估算
        4.3.2 潜在NPP的计算
        4.3.2.1 潜在NPP的FPAR计算
    4.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定量评价方法建立
    4.5 评价方法的验证与不确定性分析
        4.5.1 CASA模型的精度验证
        4.5.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相对验证
        4.5.3 评价方法的不确定性
    4.6 与其他模型方法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的多尺度研究
    5.1 不同时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5.1.1 1980-1990年和1990-2000年时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5.1.2 不同时间跨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5.2 不同空间尺度下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化过程中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相对作用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6.4 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沙质荒漠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素沙地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周灵.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苏尼特右旗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娜木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基于GIS的风景单元识别与制图研究 ——以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 欧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4]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演变趋势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D]. 沈关东. 西北大学, 2017(04)
  • [5]基于气候、地貌、生态系统的景观分类体系——以新疆地区为例[J]. 师庆东,王智,贺龙梅,师庆三,阿斯姆古丽·阿纳耶提,刘曼,常顺利. 生态学报, 2014(12)
  • [6]于田绿洲沙漠化—盐渍化系统动力学模拟研究[D]. 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 新疆大学, 2014(02)
  • [7]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D]. 魏婷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8]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评价 ——以毛乌素沙地乌审召为例[D]. 李泰君. 内蒙古大学, 2010(01)
  • [9]我国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J]. 边振,张克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01)
  • [10]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沙漠化过程中相对作用的定量研究 ——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D]. 许端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沙化土地景观分类与制图——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