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蟹苗培育系统病原弧菌的分离与诊断

苏南蟹苗培育系统病原弧菌的分离与诊断

一、江苏南部河蟹幼苗培育系统中致病性弧菌的分离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超[1](2019)在《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的病害调查及其绿斑病病原的PCR检测方法》文中提出紫菜是我国海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栽培产量和密度的增加,紫菜病害发生严重,成为重影响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紫菜病害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病害种类和病原种类不清楚,病害发生机制不明,病害防控手段缺乏,各方面的工作亟待开展。本文初步调查了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苗期和栽培期的病害,分离鉴定了苗期贝壳丝状体的可培养微生物,进一步分析了贝壳丝状体黄斑病的发病过程和病原种类;建立了一种紫菜绿斑病病原的PCR检测方法。本论文研究结果将为我国紫菜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数据和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条斑紫菜苗期和栽培期的病害调查。从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对江苏、浙江、山东的十多个养殖场开展病害调查。育苗期间,多数育苗场都不同程度发生病害,出现黄斑、白斑、鲨皮等病征,以黄斑病最常见,其次为白斑病,有的养殖池同时发生两种病,发病严重的可导致整个养殖场绝收。发病和未发病育苗池的水质理化指标未见显着性差异。栽培期间,赤腐病、拟油壶菌病最常见。在两个发病海区鉴定了两种卵菌病原,分别为腐霉Pythium chondricola、拟油壶菌Olpidiopsis pyropia。2.紫菜育苗期可培养微生物的分析。对2017年9月及2018年10月采集的黄斑病及未发病的育苗池水和贝壳丝状体可培养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得到79属细菌571株,5属放线菌8株,未分离到真菌。可培养微生物丰度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81.28%)、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0.25%)、厚壁菌门Firmicutes(6.5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92%)。比较患黄斑病和未发病样品的细菌种类,发现患病样品分离到的弧菌科(Vibrionaceae)、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盐单胞菌科(Halomonadaceae)、假交替单胞菌科(Pseudoalteromonadaceae)、海洋螺菌科(Oceanospirillaceae)的细菌明显多于未发病样品,未发病样品的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和赤杆菌科(Erythrobacteraceae)的细菌明显多于发病样品。对上述菌株的胞外酶产生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产生酪蛋白酶、明胶酶、淀粉酶、脂肪酶、琼胶酶的有319株、377株、288株、35株、5株,未见有产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发现从患黄斑病样品分离得到的菌株多数产生酪蛋白酶、淀粉酶、明胶酶和琼胶酶酶活。3.条斑紫菜丝状体贝壳溶壳条件的筛选。生产上常用溶壳剂溶解紫菜贝壳丝状体来获取丝状体,用以观察紫丝状体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为了减少溶壳剂作用强度对丝状体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柏兰尼液和醋酸(7%、10%、15%和20%)两种溶壳剂在不同作用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溶壳效果、对丝状体形态变化和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柏兰尼液的溶壳效果最好,其作用时间为90 s时,对丝状体形态变化和损伤影响最轻。4.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黄斑病的病程观察和可疑病原的确定。将患病贝壳丝状与正常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共同培养,7天后可观察到正常贝壳出现零星几个针尖大小的黄色斑点,随着感染时间增加,黄色斑点数量逐渐增加、直径逐渐增大,一般在5-7周病斑出现爆发式增加,病斑可渐渐增大至2mm左右。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病丝状体经历棕红色、橙色、黄色的变化,最后藻丝崩解、内容物消失。从患黄斑病样品分离得到的菌株中选择17株,回接感染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和自由丝状体,有5株菌菌株(Ruegeria,Roseovarius,Marinomonas,Maribacter,Flavobacterium)能引起丝状体出现黄斑的症状。5.条斑紫菜绿斑病病原PCR检测方法的建立。针对条斑紫菜绿斑病病原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bzcY1的dnaA和dnaN基因,选择保守区设计2对简并引物pw-dnaA和pw-dnaN1,扩增片段分别为1258和1054 bp,通过16S rRNA、dnaA和dnaN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比较,确定tbzcY1属于海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marina)。选择高变区设计3对特异引物pws-dnaA2、pcs-dnaN2、pws-dnaN13,扩增片段分别为386、253、721 bp,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结果表明这3对引物均能特异性从22种其他海水细菌中检测到P.marina,其中pws-dnaA2灵敏度最高,检测下限为每反应4 CFU细菌或23.7 fg细菌基因组DNA。P.marina人工侵染条斑紫菜引起绿斑病显微症状后,3对引物均能检出该病原。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由P.marina引起的条斑紫菜绿斑病。

马文元[2](2016)在《育肥饲料中植物油和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及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所特有的淡水养殖经济品种,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性疾病的暴发给中华绒螯蟹的养殖带来极大的威胁,是制约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去,传统的抗生素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包括抗药性增加、品质下降以及环境日益污染等。为了推行健康养殖的理念,我们检测了育肥饲料中植物油和虾青素的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和免疫力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获得最适的添加量。本文通过5组(0、25%、50%、75%和100%)不同植物油替代鱼油比例饲料投喂后的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抗病能力、免疫性能的变化和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5组(0、26.60、41.62、75.35和81.37 mg/kg)不同虾青素含量饲料投喂后的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病能力、免疫性能的变化及体内可培养优势细菌数量和组成的研究,说明饲料中不同含量的油脂成分和虾青素对提高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对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以期为中华绒螯蟹的健康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投喂5组不同植物油替代鱼油比例的饲料影响育肥期中华绒螯蟹雄蟹、雌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病能力,且其对二者的影响不同。高鱼油含量有助于提高雄蟹抗病力。其中,全鱼油组存活率最高为37.5%,而25%75%植物油替代鱼油组次之,为12.5%,当100%植物油替代鱼油时存活率为0。对雌性中华绒螯蟹而言,高植物油含量有助于提高其抗病力。75%和100%植物油替代鱼油组的存活率分别为20%和40%,较0%和50%植物油替代鱼油组的10%的存活率高10%30%。组织病理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致死的雄蟹中,25%植物油替代鱼油组的肝胰腺和鳃组织的病理损伤不明显,其他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脱落和鳃上皮细胞溶解,其中全植物油组肝胰腺和鳃的病理损伤最为严重,肝胰腺肝小管变形,细胞严重空泡化,肝小管腔内出现大量脱落的细胞,鳃上皮细胞溶解,有些部位只剩下几丁质的空腔,鳃丝间隙有大量杂质和污物附着。而雌蟹中75%和100%植物油替代鱼油组,肝胰腺和鳃组织的病理损伤不明显;0%和50%植物油替代鱼油组,肝小管腔内出现大量脱落的细胞,空泡化严重,伴随鳃组织的上皮细胞加厚或萎缩,角质膜不同程度隆起,鳃叶腔扩大,鳃丝排列紊乱,鳃丝间有污物附着。在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酸性磷酸酶(acidphosphatase,acp)、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测定中发现,投喂5组饲料能够显着影响育肥期雄蟹血清和性腺中alp的活性,25%植物油替代鱼油组显着降低了血清和性腺中alp的活性(p<0.05),而对acp和sod没有显着性影响,同时,全鱼油组显着降低了雌蟹血清中sod和肝胰腺中acp的活性,而75%植物油替代鱼油和全植物油组显着提高了雌蟹血清中sod和肝胰腺中acp的活性(p<0.05)。通过对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基因的荧光定量分析发现,25%和75%植物油替代鱼油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雄蟹肝胰腺中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differentiationfactor,myd88)、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bindingprotein3,fabp3)、sod、溶菌酶(lysozyme,lzm)的相对表达量,且50%植物油替代鱼油能够显着提高肝胰腺中hc的相对表达量(p<0.05)。75%和100%植物油替代鱼油组,雌蟹血细胞中myd88的相对表达量较其他组显着提高(p<0.05)。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technology),对5组饲料投喂后的中华绒螯蟹的前肠、后肠、鳃和养殖水体内微生物进行16srrnav4区扩增,经illumina平台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sequencing)发现,中华绒螯蟹雌蟹和雄蟹体内微生物的组成相似,前肠中主要的优势菌门为柔膜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tm7、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后肠中为柔膜菌门、厚壁菌门、tm7、拟杆菌门、变形菌门5个已分类门和相当部分的未分类门。鳃中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tm7、拟杆菌门、变形菌门5个已分类菌门和部分未分类菌门。养殖水体中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蓝细菌(cyanobacteria)、thermi、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tm7和酸杆菌门。5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体内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影响不大,但对物种丰度的影响较大。2投喂5组不同虾青素含量的饲料影响育肥期雄性中华绒螯蟹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抗病力,且虾青素含量为41.62和75.35mg/kg的饲料组存活率最高,均为42%。通过对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基因myd88、caspase和sod的荧光定量分析发现,26.60和75.35mg/kg的虾青素饲料能够降低血细胞中myd88、caspase和SOD的相对表达量(P<0.05),并使肝胰腺中MyD88、Caspase和SOD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利用基础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对其肠道、鳃及养殖水体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结合16S rRNA基因同源性分析发现,在分离获得的106株细菌(登录号:KU570293KU570368,KU570370,KU570372KU570383,KU601302KU601316,KU720553)中,92株为优势菌株,其中,肠道、鳃部和水体各29、32和31株。肠道中的可培养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且B组(26.26 mg/kg)肠道内可培养细菌总数最高(1.06×108 cfu/g);E组(75.35 mg/kg)肠道中的潜在致病菌数量显着降低(P<0.05)。鳃中可培养优势菌属为柠檬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和气单胞菌属,E组(75.35 mg/kg)肠道内可培养细菌总数显着高于其他四组(P<0.05)。养殖水体中可培养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虾青素的添加对各组的可培养细菌数量无显着影响。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虾青素能够显着的影响中华绒螯蟹雄性个体肠道和鳃中的菌群构成,且虾青素含量为41.26 mg/kg时,肠道和鳃中潜在致病菌数量所占比例较高。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了育肥饲料中不同植物油替代鱼油比例和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力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确定其合适的添加量有理论指导意义,对今后益生菌的应用及健康养殖具有重要贡献。

阎斌伦,秦国民,暴增海,张晓君,毕可然,秦蕾[3](2010)在《三疣梭子蟹病原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文中研究指明从养殖病死三疣梭子蟹肝胰脏及心脏血淋巴液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分离菌对三疣梭子蟹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表型生物学性状及16S rRNA和gyrB两种基因的分子鉴定。菌株(JGX080708-1)所扩增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53bp(GenBank登录号:FJ824663),所扩增的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191bp(GenBank登录号:GQ372985);两种基因序列在NCBI通过blast检索,结果均与弧菌属细菌的基因序列自然聚类;根据分离菌的表型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1954)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Fujino et al1951)Sakazaki Nakamura and Takizawa1963]。分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安曲南等42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林可霉素敏感,对青霉素G等6种药物耐药。

董江水[4](2009)在《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对高淳二十年河蟹养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已形成的“河蟹—水草—螺蛳—鳜鱼—青虾”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开展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这一养殖模式,保证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健康持续地发展。主要内容如下:1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试验采用高淳团结圩渔场的2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分别为1.7hm2和2.9hm2,水深1.3-1.5m。采取相同放养模式和饲养方法。得出了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生长规律、体重增长的逻辑斯蒂曲线和蜕壳规律,计算出河蟹养殖过程中各月现存量,以及投饵率和综合饵料系数。高淳地区河蟹养殖投喂新鲜小杂鱼、全价配合饲料和农家料(小麦、黄豆、玉米等),综合饵料系数为:小杂鱼4.5kg+颗粒料1kg+农家饲料0.6kg。根据净增肉倍数和综合饵料系数做好全年饲料计划;根据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和每日投喂量,优化了投饵技术,提高了投喂效率,改善了水域环境,加速了河蟹生长。2放养密度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高淳县沧溪2814渔场的8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为0.67-0.8hm2,水深1.3-1.5m。幼蟹放养密度设计为3750、5250、6000、6750、7500、10500、11250、12000ind·hm-2。采取相同饲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河蟹平均育成规格(Y)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Y=215.15-0.007x(R2=0.962)(P<0.05);河蟹产量(Z)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Z=270.97+0.079x(R2=0.960)(P<0.05);河蟹成活率与放养密度的关系差异不显着(P>0.05)。可以根据市场对河蟹规格的需求,调整放养密度,达到养殖效益最大化。在幼蟹规格为120-140ind·kg-1,成活率为75%左右,平均育成规格达到170g·ind-1以上,目前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最佳放养密度不宜超过6000ind·hm-2。3螺蛳投放量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高淳县沧溪2814渔场的7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为0.67-0.8hm2,水深1.3-1.5m。螺蛳投放量设计为750、1070、2250、4500、5440、5630、6750kg·hm-2。采取相同饲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河蟹产量(Z)与螺蛳投放量(x)的关系为:Z=528.138+0.228x-0.000029x2(R2=0.959)(P<0.05):河蟹平均育成规格(Y)与螺蛳投放量(x)的关系为:Y=155.368+0.014x-0.0000017x2(R2=0.934)(P<0.05);河蟹成活率与螺蛳投放量的关系为:L=52.208+0.018x-0.0000023x2(R2=0.957)(P<0.05)。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螺蛳最佳投放量为4500kg·hm-2。

张晓君,陈翠珍,阎斌伦,房海,秦国民,徐静[5](2009)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病原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表型及分子特征》文中认为采用常规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检验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引起凡纳滨对虾幼虾发生毁灭性死亡的病原菌进行了致病性、表型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 1954)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对凡纳滨对虾、中国对虾及日本对虾仔虾均有强致病性。分离鉴定的4株副溶血弧菌具有淀粉酶、明胶酶、卵磷脂酶活性,但不具有蛋白酶、脂肪酶活性,KP溶血均呈阴性,且均具有K抗原;代表菌株(JGB080708-1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56bp,GenBank登录号为GQ205448)和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195bp,GenBank登录号为GQ205453)与副溶血弧菌的两种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可达98%以上。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林可霉素等6种药物耐药。

王祥红[6](2007)在《海洋嗜杀酵母的筛选、嗜杀因子的纯化及其基因的克隆》文中指出通过人工感染实验确定了酵母菌WCY为梭子蟹的病原菌,感染实验的梭子蟹的症状同梭子蟹“乳化病”症状相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病原酵母菌WCY为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bicuspidata)。从海洋中分离的327株酵母中筛选出13株对病原酵母WCY有抑制作用的嗜杀酵母,对其抑菌效果做了比较,其中菌株YF07b具有最佳的抑菌效果。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洋嗜杀酵母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海洋嗜杀酵母中,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普鲁兰类酵母(Aureobasidium pullulans)和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最常见,其中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的抑菌能力最强。研究了菌株YF07b的嗜杀因子在不同NaCl浓度(0%,3%,6%,8%)、温度(15,20,25,30,35℃)、pH(4.0, 4.5, 5.0, 6.0, 7.0, 8.0)值条件下的抑菌效果。嗜杀因子的最佳作用条件是NaCl浓度8%、pH为4.5,培养温度为15℃。研究了菌株YF07b的发酵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当海洋嗜杀酵母YF07b在温度为20℃,培养基中NaCl浓度为2.0%,pH为4.5时产生嗜杀因子的能力最强。分离筛选的海洋嗜杀酵母YF07b经常规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根据陆地嗜杀酵母Pichia anomala strain K的嗜杀因子(β-1,3-葡聚糖酶)的基因及相关序列设计引物克隆菌株YF07b的嗜杀因子基因序列,克隆得到的基因序列为1589bp,GenBank登录号为EF029071。与其它相关蛋白序列对比分析,确定此嗜杀因子基因的编码区(ORF框)为209 bp到1492bp。克隆基因的推导蛋白为427个氨基酸,推导蛋白与其他酵母菌相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比对,与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 Strain K)的亲缘关系最近。信号肽分析结果表明,推导蛋白的前17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嗜杀因子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和DEAE-Sepho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得到纯化,经SDS-PAGE检测得到分子量为47kDa的单一条带。纯化后的嗜杀因子有β-1,3-葡聚糖酶活性,并且纯化后的嗜杀因子仍具有抑菌活性。纯化的嗜杀因子的最适作用温度为40℃,温度在60℃以下能保持稳定;在pH4.5时嗜杀因子的酶活最高,并且嗜杀因子在pH为3.0到5.0时是稳定的;Ca2+, Co2+, K+和Mg2+对嗜杀因子的活性有激活作用,而Fe2+, Fe3+, Hg2+, Cu2+, Mn2+, Zn2+和Ag+对其活性有抑制作用;蛋白抑制剂1,10-菲罗啉,EDTA,SDS,PMSF和碘乙酸对嗜杀因子的β-1,3-D-葡聚糖酶酶活有抑制作用。嗜杀因子的米氏常数Km为1.17 mg/ml,Vmax为72.5μmol/min.mg;嗜杀因子水解海带多糖的产物为小分子的糖(单糖和双糖)。

马贵华,钟青,刘六英,陈道印,曹义虎[7](2006)在《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了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原核生物样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等的病原生物学、致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在不可忽视生态预防的前提下,重点搞好中华绒螯蟹疾病的免疫预防。

李政,王国良,金珊,陈寅儿[8](2005)在《蟹类微生物疾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蟹类微生物病包括病毒性疾病、原核生物样微生物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等的病原生物学、致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蟹类微生物病研究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许文军[9](2005)在《梭子蟹“乳化病”研究》文中提出“乳化病”是近年来梭子蟹(Povtunus trituberculatus)养殖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暴发性流行病。为了搞清浙江沿海养殖梭子蟹“乳化病”的病原,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针对该病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株的分离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组织病理研究、生理学研究以及防治药物筛选等,旨在为梭子蟹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对秋冬季海捕暂养“乳化病”病蟹(每年的10月至翌年2月低水温期)研究发现,病蟹蟹体消瘦,肌肉萎缩,在步足横切断口处有乳白色的液体流出,蟹盖内可见大量乳白色液体。从乳白色液体内能镜检出大量酵母菌样微生物,菌体大小为2.3~7.8×1.3~6.5 μm,多数呈卵圆形,细胞大多单个或成对排列,多边芽殖。另外,在病蟹肌肉、心脏、肝胰脏以及鳃等部位也存在相同菌体。该菌可生长在TCBS上形成白色菌落,在孟加拉红上形成红色菌落,经菌体形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参照Lodder[1970]的方法鉴定为假丝酵母菌属酵母菌(Candida oleophila)。人工感染试验发现,其能使健康蟹发病,且表现出与自然感染病蟹症状相似的组织液乳白色症状,各试验组在感染后5—12天内全部死亡。从感染蟹中重新分离出与感染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完全相同的菌株,表明此菌为秋冬季暂养期“乳化病”的病原。 对患有典型“乳化病”症状病蟹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病蟹体液内血淋巴数量急剧减少,血液不能凝聚,代之以大量的酵母菌;酵母菌在病蟹的肝胰腺、鳃、心脏中大量侵袭,并引起这些组织发生以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变性、坏死,某些细胞的细胞核固缩、碎裂或崩解。同时对乳化病的致病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从患“乳化病”的梭子蟹中分离肝胰腺、鳃、心肌及步足肌组织,并以健康梭子蟹组织为对照,根捌各组织中水解酶、抗氧化酶、胞内转氨酶以及MDA含量等指标为判断依据,研究三疣梭子蟹患乳化病后主要病变组织中参与防御作用的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中的不同酶均出现了酶活力的显着变化。

万夕和,彭友岐,朱建一,张美如,陆勤勤,许璞[10](2004)在《江苏沿海河蟹育苗水体中细菌种群数量变化》文中研究指明对江苏沿海河蟹育苗水体中异养菌和弧菌数变化进行了测定 ,研究了水体中细菌种群数量及河蟹幼体体内异养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河蟹育苗水体中 ,总异养菌数和弧菌数都随着幼体发育阶段的发展呈现出稳定增高趋势 ,总异养菌数从Z1期的 3.3× 10 3 cfu/ml上升至M期的 5 .2× 10 8cfu/ml;弧菌数从 7.8× 10 2 cfu/ml上升至 5 .2× 10 6cfu/ml。幼体体内的异养菌数量表现为由高而低的趋势 ,总体水平在 10 3 ~ 10 5cfu/g之间。育苗水体中异养菌组成主要包括弧菌属、假单胞菌属、发光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产碱杆菌属等

二、江苏南部河蟹幼苗培育系统中致病性弧菌的分离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南部河蟹幼苗培育系统中致病性弧菌的分离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的病害调查及其绿斑病病原的PCR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紫菜概述
        1.1.1 紫菜的分类及价值
        1.1.2 紫菜的生活史
        1.1.3 紫菜的栽培
    1.2 藻际微生物
    1.3 常见的紫菜病害
        1.3.1 细菌病害
        1.3.2 卵菌病害
        1.3.3 病毒病害
        1.3.4 附生藻类病害
        1.3.5 生物敌害
        1.3.6 生理性病害
    1.4 紫菜病原的鉴定与检测
        1.4.1 紫菜病原的鉴定方法
        1.4.2 紫菜病原的检测方法
    1.5 紫菜病害的防治
        1.5.1 防治方法
        1.5.2 病害的监测预警
        1.5.3 抗病品系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条斑紫菜病害调查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水样理化指标测定
        2.1.3 患病条斑紫菜组织病理观察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条斑紫菜育苗期病害调查结果
        2.2.2 条斑紫菜栽培期病害调查结果
    2.3 讨论
        2.3.1 条斑紫菜育苗期病害调查
        2.3.2 条斑紫菜栽培期病害调查
        2.3.3 紫菜病害防治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条斑紫菜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栽培期患病条斑紫菜微生物分离鉴定
        3.1.2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3.1.3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分离纯化
        3.1.4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鉴定保藏
        3.1.5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酶活测定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栽培期条斑紫菜病原菌分子鉴定
        3.2.2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分离鉴定
        3.2.3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酶活测定
    3.3 讨论
        3.3.1 栽培期条斑紫菜病原菌分子鉴定
        3.3.2 紫菜苗期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
    3.4 小结
第四章 条斑紫菜贝壳丝状体黄斑病病原的确定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紫菜贝壳丝状体培养
        4.1.2 溶壳剂的筛选
        4.1.3 患病贝壳丝状体与正常贝壳丝状体共培养
        4.1.4 回接感染实验确定黄斑病病原
    4.2 结果
        4.2.1 溶壳剂的筛选结果
        4.2.2 共培养感染实验结果
        4.2.3 回接感染实验结果
    4.3 讨论
        4.3.1 溶壳剂的筛选
        4.3.2共培养感染实验
        4.3.3回接感染实验
    4.4 小结
第五章PCR检测条斑紫菜绿斑病病原Pseudoalteromonas marina tbzcY1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菌株及紫菜养殖条件
        5.1.2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5.1.3 绿斑病病原Pseudoalteromonas marina tbzcY1 的分子鉴定
        5.1.4 Pseudoalteromonas marina tbzcY1的PCR特异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筛选
        5.1.5 PCR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
        5.1.6 PCR检测早期绿斑病
    5.2 结果
        5.2.1 tbzcY1 分子鉴定结果
        5.2.2 tbzcY1的PCR特异检测引物及最适PCR条件筛选结果
        5.2.3 tbzcY1的PCR特异性检测结果
        5.2.4 tbzcY1的PCR灵敏度检测结果
        5.2.5 PCR tbzcY1 检测早期绿斑病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育肥饲料中植物油和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及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中华绒螯蟹疾病的研究现状
        1.1 中华绒螯蟹
        1.2 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1.2.1 细菌性疾病
        1.2.2 病毒性疾病
        1.2.3 真菌性疾病
        1.2.4 螺原体疾病
        1.2.5 立克次氏体疾病
        1.3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1.4 其他因素
    2. 中华绒螯蟹疾病防治方法研究现状
        2.1 抗生素
        2.2 中草药
        2.3 中华绒螯蟹的健康养殖
        2.3.1 微生态制剂和肠道菌群的调控
        2.3.2 饲料添加剂
    3 不同脂肪源对水生动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4 中华绒螯蟹非特异性免疫评价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的影响
        1.1 材料
        1.1.1 养殖管理
        1.1.2 实验材料
        1.1.2.1 菌株
        1.1.2.2 主要试剂
        1.1.2.3 主要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
        1.2.2 攻毒后组织病理损伤分析
        1.3 结果
        1.3.1 攻毒实验结果
        1.3.2 攻毒后组织病理损伤分析
    2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免疫性能的影响
        2.1 材料
        2.1.1 养殖管理
        2.1.2 实验材料
        2.1.2.1 主要试剂
        2.1.2.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
        2.2.1.1 组织匀浆的制备
        2.2.1.2 测定
        2.2.2 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2.2.2.1 Trizol法提取各组织的总RNA
        2.2.2.2 反转录获得cDNA
        2.2.2.3 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
        2.4.1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4.2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
    3 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和鳃部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1 材料
        3.1.1 养殖管理
        3.1.2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优质序列的获取
        3.2.2 OTU聚类及注释
        3.2.3 物种丰度分析
        3.2.3.1 稀释曲线
        3.2.3.2 Alpha多样性分析
        3.2.4 样品群落结构分析
        3.2.4.1 样品优势群落组成分析和丰度差异性分析
        3.2.4.2 Bata多样性分析
        3.2.4.3 聚类分析
        3.2.4.4 物种相关性分析
        3.2.4.5 物种群落结构分析
        3.3 结果
        3.3.1 物种丰度分析结果
        3.3.1.1 优质序列和稀释曲线
        3.3.1.2 Alpha多样性分析
        3.3.2 样品群落结构分析结果
        3.3.2.1 各组中华绒螯蟹肠道、鳃和养殖水体优势菌群结构
        3.3.2.2 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
        3.3.2.3 物种相关性分析结果
        3.3.2.4 物种群落结构图
    4 讨论
        4.1 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4.2 对中华绒螯蟹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三章 育肥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雄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1 育肥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雄蟹抗病力的影响
        1.1 材料
        1.1.1 养殖管理
        1.1.2 实验材料
        1.1.2.1 菌株
        1.2 实验方法
        1.3 结果
    2 育肥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雄蟹免疫性能的影响
        2.1 材料
        2.1.1 养殖管理
        2.1.2 实验材料
        2.1.2.1 主要试剂
        2.1.2.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非特异性免疫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2.2.1.1 Trizol法提取各组织的总RNA
        2.2.1.2 反转录获得cDNA
        2.2.1.3 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2.3 结果
    3 育肥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雄蟹肠道和鳃部可培养细菌数量和组成的影响
        3.1 材料
        3.1.1 养殖管理
        3.1.2 实验材料
        3.1.2.1 培养基及用途
        3.1.2.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采集及细菌培养
        3.2.2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 16S rRNA序列鉴定
        3.2.3 肠道、鳃部和养殖水体可培养的优势细菌组成的比较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投喂不同虾青素含量的饲料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及鳃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
        3.3.1.1 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
        3.3.1.2 对中华绒螯蟹鳃部可培养细菌数量的影响
        3.3.1.3 投喂五组饲料的养殖水体中可培养细菌的数量
        3.3.2 投喂不同虾青素含量的饲料对中华绒螯肠道、鳃可培养的优势细菌组成的影响
        3.3.2.1 对中华绒螯肠道可培养的优势细菌组成的影响
        3.3.2.2 对中华绒螯鳃部可培养细菌组成的影响
        3.3.2.3 养殖水体可培养的优势细菌的组成
        3.3.2.4 肠道、鳃部和养殖水体可培养的优势细菌组成的比较
    4 讨论
        4.1 对中华绒螯蟹雄蟹抗病力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4.2 对中华绒螯蟹雄蟹肠道和鳃可培养细菌数量和组成的影响
总结与展望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3)三疣梭子蟹病原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菌分离
    1.2 人工感染试验
    1.3 细菌鉴定
        1.3.1 形态与菌落特征观察及理化特性检查
        1.3.2 16S rRNA
        1.3.2.1 PCR模板DNA的制备
        1.3.2.2 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的PCR扩增与测序
        1.3.2.3 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构建
        1.3.3菌种分类位置确定根据细菌形态、培养及理化特性测定的结果, 主要依据《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9th ed》[9]、《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10]及有关资料, 并结合细菌发育学分析的结果, 进行分离菌的种属分类位置判定。
    1.4 药物敏感性测定
2 结果
    2.1 病变组织中的细菌与细菌分离
    2.2 分离菌的致病性
    2.3 形态特征与培养特性
    2.4 理化性状
    2.5 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系统发育学
    2.6 菌种分类位置
    2.7 药物敏感性
3 结语与讨论

(4)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河蟹及其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1.1 栖居方式
        1.2 食性
        1.3 争食和格斗
        1.4 感觉和运动
        1.5 对温度的适应
        1.6 对光线的适应
        1.7 蜕壳
        1.8 生长
        1.9 对水质的适应
    2 河蟹养殖历史
        2.1 天然蟹的捕捞
        2.2 人工增殖期
        2.3 人工养殖期
    3 河蟹养殖现状
        3.1 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迅速增加
        3.2 养殖方式多样化
        3.3 河蟹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3.3.1 蛋白质
        3.3.2 脂类
        3.3.3 碳水化合物
        3.3.4 能量
        3.3.5 维生素
        3.3.6 矿物质
        3.4 河蟹种质研究进展
        3.4.1 形态学研究
        3.4.2 养殖及生态学研究
        3.4.3 细胞遗传学研究
        3.4.4 生化遗传学研究
        3.4.5 分子遗传学研究
        3.5 河蟹疾病研究进展
        3.5.1 病毒性疾病
        3.5.2 原核生物样性疾病
        3.5.3 细菌性疾病
        3.5.4 真菌性疾病
        3.5.5 免疫预防的研究
    4 养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河蟹种质不纯,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4.2 长江水系河蟹种质资源出现混杂现象
        4.3 病害日趋严重
        4.4 河蟹食用时期短,河蟹市场狭窄,销售区域性明显
    5 河蟹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对策
        5.1 加强河蟹天然繁育场所的保护工作
        5.2 加快河蟹原良种场建设
        5.3 加强河蟹苗种场管理,提高苗种质量
        5.4 积极推广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技术
        5.5 积极引导和推进河蟹养殖的产业化建设
        5.6 控制河蟹养殖规模,防止盲目发展
        5.7 火力开拓国内外河蟹市场
        5.8 积极开发深加工技术
        5.9 依托蟹文化节,提升河蟹的品牌效应
第二章 高淳县河蟹生态养殖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1 求实的探索,开创一流产业的先河
        1.1 首建河蟹种子工程体系
        1.2 创新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
        1.3 效益领先的战略
    2 科学的引导,构建新行业的产业链
        2.1 新产业的引导与扶植
        2.2 新产业的拓展与链接
    3 长远的思考,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3.1 生态养殖技术的改进与科学技术的支撑
        3.2 产品的环保意识与走向国际市场
第三章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1.2.1 池塘条件
        1.2.2 苗种放养
        1.2.3 种草投螺
        1.2.4 饲养管理
        1.2.5 日常管理
        1.2.6 捕捞统计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河蟹群体生长规律
        2.2 河蟹蜕壳规律
        2.3 河蟹增肉倍数
        2.4 综合饵料系数
        2.5 套养生物情况
    3 讨论
        3.1 池塘生态养殖的河蟹生长规律
        3.1.1 生长曲线
        3.1.2 蜕壳次数与增重关系
        3.1.3 高温季节河蟹的生长
        3.1.4 河蟹生殖蜕壳与丰满度的增长
        3.2 不同季节的投饲规律
        3.2.1 河蟹的生活习性与投饲时间
        3.2.2 投饲率的季节性安排
        3.2.3 不同季节的饲料组合选择
        3.2.4 高温季节和蜕壳期的减食现象
        3.3 水生生态环境的改善在饲料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3.3.1 水草种植
        3.3.2 水质与底质
        3.3.3 套养鱼、虾的增值效应
    4 小结
        4.1 全年投饵量
        4.2 每月投饵量
        4.3 投饵时间
        4.4 投饵方法
第四章 放养密度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1.2.1 池塘条件
        1.2.2 苗种放养
        1.2.3 种草投螺
        1.2.4 饲养管理
        1.2.5 日常管理
        1.2.6 捕捞统计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放养密度对河蟹产量的影响
        2.2 放养密度对河蟹平均育成规格的影响
        2.3 放养密度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放养密度对河蟹的产量的影响
        3.2 放养密度对河蟹平均育成规格的影响
        3.3 放养密度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3.4 最佳放养密度
第五章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1.2.1 池塘条件
        1.2.2 苗种放养
        1.2.3 种草投螺
        1.2.4 饲养管理
        1.2.5 日常管理
        1.2.6 捕捞统计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产量的影响
        2.2 螺蛳投放量对成蟹规格的影响
        2.3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附录
致谢

(6)海洋嗜杀酵母的筛选、嗜杀因子的纯化及其基因的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养殖蟹类病原菌
        1.1 细菌
        1.1.1 弧菌
        1.1.2 其它细菌
        1.2 真菌
        1.3 蟹类原核样微生物病原
        1.4 病毒
    2 梭子蟹养殖现状以及病害发生概况
        2.1 梭子蟹养殖现状
        2.2 梭子蟹养殖病害发生概况
        2.3 梭子蟹“乳化病”的概况
    3 酵母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与多样性
        3.1 酵母菌细胞密度
        3.2 酵母菌在河口和红树林区域的分布
        3.3 远海与深海环境中的酵母菌
    4 海洋酵母菌资源
        4.1 产纤维素的海洋酵母
        4.2 产菊糖酶的海洋酵母
        4.3 产碱性蛋白酶的海洋酵母
        4.4 产淀粉酶的海洋酵母
        4.5 产脂酶的海洋酵母
        4.6 产嗜杀因子的海洋酵母
        4.7 产植酸酶的海洋酵母
    5 嗜杀酵母和嗜杀因子的作用机理
        5.1 酿酒酵母嗜杀系统
        5.2 Ustilago maydis 嗜杀系统
        5.3 Kluyveromyces lactis 嗜杀系统
        5.4 Pichia 和Williopsis 嗜杀系统
        5.5 其它酵母嗜杀系统
        5.6 嗜杀因子的应用
        5.6.1 嗜杀酵母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5.6.2 嗜杀因子作为潜在抗真菌药物
        5.6.3 在抗水果蔬菜腐烂中的应用
        5.6.4 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5.6.5 在酵母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6 论文的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梭子蟹病原酵母菌 WCY 的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原酵母菌株
        1.2 健康梭子蟹及暂养
        1.3 培养基
        1.4 病原酵母菌的培养
        1.5 梭子蟹的病原菌感染实验
        1.6 病原酵母的菌种鉴定
        1.6.1 常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
        1.6.2 酵母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 结果
        2.1 梭子蟹人工感染实验结果
        2.2 酵母菌常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
        2.2.1 酵母菌WCY 形态特征
        2.2.2 酵母菌WCY 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
        2.2.3 酵母菌WCY 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海洋嗜杀酵母的筛选与鉴定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海洋酵母的分离
        1.3 嗜杀酵母筛选培养基
        1.4 嗜杀酵母的筛选
        1.5 嗜杀酵母的菌种鉴定
    2 结果
        2.1 海洋嗜杀酵母筛选结果
        2.2 海洋嗜杀酵母菌种鉴定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菌株YF076产嗜杀因子的发酵条件与嗜杀因子最佳抑菌条件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嗜杀酵母菌种
        1.2 嗜杀酵母活性检测培养基
        1.2.1 盐度检测培养基
        1.2.2 温度检测培养基
        1.2.3 pH 检测培养基
        1.3 嗜杀酵母发酵培养基
        1.3.1 嗜杀因子发酵基本培养基
        1.3.2 盐度实验培养基
        1.3.3 温度实验培养基
        1.3.4 pH 实验培养基
        1.4 嗜杀酵母的发酵培养
        1.5 嗜杀因子的浓缩
        1.6 嗜杀因子抑菌活性的检测
    2 结果
        2.1 盐度、温度和pH 值对嗜杀因子抑菌作用的影响
        2.2 盐度、温度和pH 值对菌株YF076 发酵产生嗜杀因子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海洋嗜杀酵母YF076 嗜杀因子基因的克隆及推导蛋白序列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嗜杀酵母菌株
        1.2 培养基和试剂配制
        1.3 酵母菌基因组总DNA 的提取
        1.4 引物设计
        1.5 嗜杀因子基因的PCR 扩增
        1.6 PCR 产物的回收
        1.7 PCR 产物的克隆
        1.7.1 连接反应
        1.7.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7.3 转化大肠杆菌
        1.7.4 阳性克隆的筛选
        1.7.5 质粒的提取
        1.7.6 阳性质粒的PCR 及双酶切验证
        1.7.7 琼脂糖电泳检测 PCR 结果及测序
        1.7.8 推导蛋白的序列分析
    2 结果
        2.1 嗜杀因子基因扩增、PCR 产物回收及转化质粒连接的鉴定
        2.2 嗜杀因子基因测序结果及分析
        2.3 嗜杀因子基因编码推导蛋白的分析
    3 讨论
        3.1 嗜杀因子的基因克隆
        3.2 嗜杀因子推导蛋白的分析
    4 小结
第六章 海洋酵母菌YF076嗜杀因子的纯化及特性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嗜杀酵母菌种
        1.2 嗜杀因子发酵培养基
        1.3 嗜杀酵母YF076 的培养
        1.4 嗜杀因子的粗酶浓缩液的制备
        1.5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1.6 嗜杀因子β-1,3-D-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1.7 嗜杀因子样品的平衡
        1.8 Sephadex G75 凝胶过滤
        1.8.1 凝胶的处理和装柱
        1.8.2 平衡
        1.8.3 上样和洗脱
        1.9 DEAE-Sepho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
        1.10 超滤浓缩收集液
        1.11 不连续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1.11.1 电泳试剂
        1.11.2 考马斯亮蓝染色试剂和方法
        1.11.3 SDS-PAGE 流程
        1.12 培养时间对嗜杀因子β-1,3-D-葡聚糖酶活力的影响
        1.13 嗜杀因子(β-1,3-D-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1.14 嗜杀因子(β-1,3-D-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 和pH 稳定性
        1.15 金属离子对嗜杀因子酶活力的影响
        1.16 蛋白抑制剂对嗜杀因子酶活力的影响
        1.17 嗜杀因子酶的动力学常数(Km 值和Vmax)的测定
        1.18 嗜杀因子水解海带多糖的产物分析
    2 结果
        2.1 嗜杀因子的纯化
        2.2 培养时间对嗜杀酵母β-1,3-D-葡聚糖酶活力的影响
        2.3 纯化嗜杀因子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2.4 纯化嗜杀因子作用的最适pH 和pH 稳定性
        2.5 不同金属离子对纯化嗜杀因子的作用
        2.6 不同蛋白抑制剂对纯化嗜杀因子酶活力的影响
        2.7 嗜杀因子的β-1,3-D-葡聚糖酶反应动力学常数(Km 值和Vmax)
        2.8 嗜杀因子海带多糖水解产物的分析
    3 讨论
        3.1 嗜杀因子的纯化
        3.2 嗜杀因子作用的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3.3 嗜杀因子作用的最适pH 和pH 稳定性
        3.4 不同金属离子对纯化嗜杀因子的作用
        3.5 不同蛋白抑制剂对嗜杀因子酶活力的影响
        3.6 嗜杀因子的β-1,3-D-葡聚糖酶反应动力学常数(Km 值和Vmax)
    4 小结
论文总结
论文的创新点与展望
    1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已完成与发表的论文与成果
致谢

(7)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毒性疾病
2 原核生物样性疾病
3 细菌性疾病
    3.1 弧菌病
    3.2 其它细菌病
4 真菌性疾病
5 存在问题
    5.1 生态预防的研究
    5.2 免疫预防的研究
6 研究展望

(8)蟹类微生物疾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蟹类病毒性疾病
2 蟹类原核生物样微生物病
3 细菌性疾病
    3.1 弧菌病
    3.2 其它细菌病
4 真菌性疾病
5 存在问题
    5.1 微生物疾病病原生物学研究
    5.2 微生物疾病病理学研究
    5.3 微生物疾病防治
6 研究展望

(9)梭子蟹“乳化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综述)
    第一部分 蟹类微生物疾病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养殖梭子蟹病害发生概况
    第三部分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梭子蟹“乳化病”病原生物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梭子蟹“乳化病”病蟹组织病理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章 梭子蟹“乳化病”病蟹几种酶活力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章 梭子蟹“乳化病”防治药物筛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江苏南部河蟹幼苗培育系统中致病性弧菌的分离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的病害调查及其绿斑病病原的PCR检测方法[D]. 杨慧超.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 [2]育肥饲料中植物油和虾青素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免疫性能及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马文元.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3]三疣梭子蟹病原副溶血弧菌的分离与鉴定[J]. 阎斌伦,秦国民,暴增海,张晓君,毕可然,秦蕾. 海洋通报, 2010(05)
  • [4]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D]. 董江水.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5]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病原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表型及分子特征[J]. 张晓君,陈翠珍,阎斌伦,房海,秦国民,徐静. 海洋与湖沼, 2009(05)
  • [6]海洋嗜杀酵母的筛选、嗜杀因子的纯化及其基因的克隆[D]. 王祥红.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3)
  • [7]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 马贵华,钟青,刘六英,陈道印,曹义虎. 内陆水产, 2006(11)
  • [8]蟹类微生物疾病研究进展[J]. 李政,王国良,金珊,陈寅儿. 水利渔业, 2005(05)
  • [9]梭子蟹“乳化病”研究[D]. 许文军.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1)
  • [10]江苏沿海河蟹育苗水体中细菌种群数量变化[J]. 万夕和,彭友岐,朱建一,张美如,陆勤勤,许璞. 江苏农业科学, 2004(03)

标签:;  ;  ;  ;  

苏南蟹苗培育系统病原弧菌的分离与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