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手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防治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手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防治研究进展

一、冠脉外科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宋欣丽[1](2021)在《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机制研究及中成药防治MIRI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且探讨其保护作用是否与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内质网应激有关。2.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使用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通过结扎左前降支30min后复灌,构建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组分别按50、100、200mg/(kg·d)灌胃处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中线粒体结构和形态变化,提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线粒体,活性氧荧光(DCFH-DA)探针法观察线粒体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变化、JC-1荧光探针法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比色法观察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形成及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经典信号通路PERK-eIF2α通路中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kinase R-like ER kinase,PERK)、p-蛋白激酶R 样内质网激酶(p-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p-PERK)、真核起始因子 2(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eIF2α)、p-真核起始因子 2(p-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p-eIF2α)相关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PERK、eIF2α中mRNA的含量。2.临床研究:通过全面搜索并筛选数据库中自建库到2021年1月1日以来发表的关于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对相关结局指标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等。研究结果实验研究:实验一:TTC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占总心肌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72%、56%、52%、31%。其中,与sham组相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组心肌梗死面积所占比例明显增加,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各剂量组和I/R组相比较,从各组心肌梗死面积所占百分比可见,龙牙楤木总皂苷各组梗死面积比值均低于I/R组,并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加,心肌梗死面积所占比值逐渐降低,统计学分析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统计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中剂量组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龙牙楤木总皂苷高剂量组结果提示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从颜色上看,sham组:大部分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呈现为蓝色;I/R组:大部分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呈现为黄褐色;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黄褐色细胞核所占比例介于sham组和I/R组之间,但呈逐渐减少的趋势。sham组细胞凋亡很不明显,可见存在少量散在凋亡细胞;具体的凋亡细胞百分比见下表。与sham组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百分比则明显增加,阳性凋亡细胞数明显升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酶联免疫法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CK-MB、cTnT含量,均有所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中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高剂量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实验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sham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基本规则,肌原纤维排列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结构完整、形态规则,线粒体内脊排列密集、结构清晰。I/R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有较大差异,可见萎缩及坏死肌细胞,肌原纤维排列紊乱;肌细胞内线粒体分布不均,部分聚集,线粒体大小及形态有较大差异,内脊大多模糊。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心肌细胞形态有一定差异,肌原纤维排列不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肿胀,内脊扩张、大多结构模糊;中剂量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稍不规则,细胞核呈长梭形,肌原纤维排列稍不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结构完整、形态规则,线粒体内脊部分结构清晰、部分模糊;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基本规则,肌原纤维排列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结构完整、形态规则,线粒体内脊排列密集、结构清晰。DCFH-DA探针法检测ROS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ROS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ROS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比色法观察ATP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ATP水平均有所降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ATP水平呈现出逐步增高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JC-1荧光探针法观察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水平均有所降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水平呈现出逐步增高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比色法观察SDH活性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SDH活性水平均有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SDH活性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实验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ERK、eIF2α的表达。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而与I/R组相比较,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的表达也没有明显改变,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ERK、p-eIF2α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PERK、p-eIF2α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PERK、p-eIF2α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P<0.01,P<0.01)。qRT-PCR 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ERK、eIF2α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ERK、eIF2α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ERK、eIF2α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P<0.01,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 sham组相比,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的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而与I/R组相比较,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的表达也没有太大差异,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ERK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PERK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PERK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eIF2α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eIF2α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eIF2α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最终纳入研究96项,中文文献92篇,英文文献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CK-MB(SMD:-1.86,95%CI:[-2.33,-1.38],I2=95%,P<0.00001);CK(SMD:-102.21,95%CI:[-129.34,-75.09],I2=100%,P<0.00001);cTnI(SMD:-0.80,95%CI:[-0.97,-0.62],I2=99%,P<0.00001),cTnT(SMD:-1.55,95%CI:[-1.8,-1.3],I2=100%,P<0.00001);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MD:-0.42,95%CI:[-0.34,-0.51],I2=45%,P<0.00001);不良事件发生率(MD:-0.28,95%CI:[-0.22,-0.36],I2=12%,P<0.00001);LVEF(SMD:-4.89,95%CI:[-3.9,-5.87],I2=86%,P<0.00001);HsCRP(SMD:-5.04,95%CI:[-6.92,-3.16],I2=99%,P<0.00001);MDA(SMD:-4.25,95%CI:[-5.22,-3.28],I2=99%,P<0.00001);SOD(SMD:-15.26,95%CI:[-10.74,-19.78],I2=99%,P<0.00001);NO(SMD:-15.26,95%CI:[-5.29,-7.51],I2=97%,P<0.00001);LDH(MD:-13.83,95%CI:[-20.31,-7.35],I2=0%,P<0.00001)。研究结论1.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酶漏出,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损伤心肌组织和线粒体结构,抑制SDH活性,同时降低ROS生成,减缓蛋白磷酸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内质网应激的过度激活有关。龙牙楤木总皂苷的保护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发挥大鼠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最适有效剂量在200mg/(kg·d)左右。2.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肯定,尤其在降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效果显着,但鉴于纳入研究数量偏少、样本量较小、方法学质量偏低,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张雯雯[2](2021)在《益气搜风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功能影响与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见于心、脑、肺、肾等人体多个重要器官,探究其病理机制,最大程度降低损伤,提高临床疗效越来越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缺血心肌再灌注(MIRI)后无复流、慢复流致使心律失常甚至再梗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血运重建治疗的临床预后,其机制涉及冠脉微循环病变。西医治疗方案尚缺乏安全有效防治冠脉微循环障碍的药物,特别是血运重建后期治疗方面,中医药能够发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特色优势,临床疗效明显,较西药治疗费用更低。目前国内关于中药单体及复方防治MIRI的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缺乏对多靶点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究。宫丽鸿教授以“风扰心络为病”理论为基础,提出益气搜风、养血解痉、通络止痛之治法,总结自身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前人古方,形成益气搜风中药组方黄芪复方,寓意补养心络亏虚之气血、搜剔内扰之毒风,以助心脉气血调和、脉道息风通络,改善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形成的组织结构与功能损伤。此法以补为通,寓通于补,通补兼施,相辅相成,补气而不留邪,剔邪而不伤正,针对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可谓标本兼治。本研究通过冠脉结扎法复制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以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益气搜风中药黄芪复方对实验大鼠内皮功能影响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蛋白与基因的表达,从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角度,探讨益气搜风中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其产生作用可能相关的机制途径,丰富风扰心络为病之理论内涵,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与益气搜风中药对模型大鼠内皮功能影响:将120只(240±20)g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培哚普利组、益气搜风中药黄芪复方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20只。根据成人(按体重60kg计算)常用剂量与实验动物用药剂量换算公式,折算出大鼠剂量,每组给予不同预处理。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均予生理盐水10 mL·kg-1灌胃;益气搜风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含黄芪复方1.8g·kg-1、3.6 g·kg-1、7.2 g·kg-1药液灌胃;培哚普利组予以含有培哚普利浓度为0.4mg·kg-1溶液灌胃。上述操作各组日1次,持续7d。第7d灌胃完毕1h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假手术组术中不结扎冠脉,余操作同其它各组;分别记录结扎30 min时与再灌注120 min时大鼠ECG情况;选取Ⅱ导联为实验中主要观察目标,以ST段变化作为心肌缺血标志;以ST段显着抬高判定结扎成功,以抬高的ST段回落幅度达1/2判定再灌注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进行取材,取材前夜(即第6d)大鼠禁食不禁水。取腹主动脉取血,静置后离心,上清液-20℃保存,用于后续实验;采血后即刻处死大鼠,无菌条件下取出心脏,经灭菌生理盐水清洗以10%甲醛固定,-20℃冻存用于后续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TXA2、PGI2、s TM、s EPCR的含量,比较各组TXA2/PGI2比值。2.益气搜风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炎症因子的影响:取已采集的各组大鼠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8、IL-6、TNF-α含量。3.益气搜风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取已采集的各组大鼠心脏组织,电子天平称取左心室心尖部位100mg,高通量组织研磨仪研磨组织,研磨好的心肌组织置于预先配制好的500ul裂解液,以12000 rpm速度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经处理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Akt、P-Akt、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定量(BCA)法测定蛋白浓度,采用ECL化学发光检测法检测,实验结果通过成像系统显示;采用RT-PCR法测定Aktm RNA、eNOS m RNA、Baxm RNA、Bcl-2 m RNA表达水平,采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引物,采用2-ΔΔct法对各样品中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Graphpad Prism 9.0.0版统计软件绘制数据分析图,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方差齐采用LSD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差异显着,P>0.05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与益气搜风中药对模型大鼠内皮功能影响:1.1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模型建立过程中各组大鼠存活情况:麻醉操作后,死亡1只大鼠;气管插管与术中行结扎、再灌注等操作时,因呼吸停止、大出血和室颤共造成37只大鼠死亡,其中假手术组5只、其他造模组32只。各组存活大鼠数量满足后续实验需求。造模情况:经心电图监测观察结扎时与再灌注后大鼠Ⅱ导联心电变化,筛除未符合ST段改变标准大鼠8只,成功造模总数59只,各组造模成功大鼠数量满足指标检测需求。1.2各组大鼠血清TXA2、PGI2水平及TXA2/PGI2比值:相较假手术组,模型组TXA2水平显着升高,PGI2水平显着降低,TXA2/PGI2明显升高(P<0.01);相较模型组,培哚普利组和益气搜风中药黄芪复方各剂量组TXA2含量均显着降低,PGI2含量显着升高,TXA2/PGI2显着下降(P<0.01);相较于培哚普利组,益气搜风中药中剂量组TXA2、PGI2含量与TXA2/PGI2均无明显差异(P>0.05)。1.3各组大鼠血清s TM、s EPCR水平: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s TM、s EPCR含量显着升高(P<0.01);相较于模型组,培哚普利组和益气搜风中药各剂量组s TM、s EPCR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相较于培哚普利组,中药各剂量组s TM、s EPCR含量升高(P<0.05)。2.益气搜风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炎症因子的影响:2.1各组大鼠血清IL-6、IL-8水平:相较假手术组,模型组IL-6、IL-8含量显着升高(P<0.01);相较模型组,培哚普利组和中药各剂量组IL-6、IL-8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相较于培哚普利组,中药中剂量组IL-6、IL-8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2.2各组大鼠血清TNF-a水平:相较假手术组,模型组TNF-a含量显着升高(P<0.01);相较于模型组,培哚普利组和中药各剂量组TNF-a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相较于培哚普利组,中剂量组TNF-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3.益气搜风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3.1各组大鼠Akt、eNOS m RNA的表达:相较假手术组,模型组Akt m RNA、eNOS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相较模型组,培哚普利组与益气搜风中药各剂量组Akt mRNA、eNOS m RNA表达均增加(P<0.05);相较于培哚普利组,益气搜风中药中剂量组Akt mRNA、eNOS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3.2各组大鼠Akt、P-Akt蛋白表达与P-Akt/Akt 比值:相较假手术组,模型组Akt、P-Akt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相较模型组,培哚普利组、益气搜风中药各剂量组Akt、P-Akt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相较于培哚普利组,益气搜风中药中剂量组Akt蛋白表达、P-Akt/Akt 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P-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3.3各组大鼠Bcl-2、Bax mRNA的表达:相较假手术组,模型组Bcl-2 mRNA、Bax mRNA表达均升高(P<0.05);相较模型组,培哚普利组与益气搜风中药各组Bcl-2mRNA表达均升高,Bax mRNA表达降低(P<0.05);与培哚普利组相比,益气搜风中药中剂量组Bcl-2 mRNA、Bax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3.4各组大鼠Bcl-2、Bax蛋白表达与Bcl-2/Bax比值:相较假手术组,模型组Bcl-2、Bax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Bcl-2/Bax比值显着降低(P<0.01);相较模型组,培哚普利组、益气搜风中药中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与Bcl-2/Bax比值均显着升高,Bax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1);相较于培哚普利组,益气搜风中药中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益气搜风中药黄芪复方能够调控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因子的表达,提示益气搜风中药复方对MIRI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可能具有保护作用。2.益气搜风中药复方能够下调大鼠IL-8、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益气搜风中药复方对MIRI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3.益气搜风中药复方能够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关键靶蛋白Akt及其下游eNOS mRNA表达水平;干预Akt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调控P-Akt/Akt平衡;同时调控凋亡因子Bcl-2、Bax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提示益气搜风中药复方改善MIRI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从而调控细胞凋亡有关。

文超[3](2021)在《三七三醇皂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及三七总皂苷对PCI心肌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实验部分通过Langendorff实验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观察三七三醇皂苷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的影响,同时探究其是否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相关的机制发挥作用。2.临床部分采用Meta分析研究方法,系统评价三七总皂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提供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1.实验部分实验一: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I/R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三七三醇皂苷组(PTSL组、PTSM组、PTSH组),各8只。对照组穿线,但不结扎冠状动脉,以K-H液持续灌流105min;IR模型组穿线并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分支30 min后松开结扎线,以K-H液复灌75 min;PTSL组、PTSM组、PTSH组穿线并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分支处30 min后,分别给予含5、10、20 mg/L三七三醇皂苷的K-H液复灌75 min。收集5组大鼠平衡灌注20 min、心肌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5min、再灌注75 min的灌流液,检测大鼠灌流液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较5组平衡灌注20 min、局部缺血30 min、再灌注15min和再灌注75 min通过多导生理仪记录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包括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以及LVESP、LVDP、+dp/dtmax与平衡末差值占比。实验二: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I/R组、PTS组、LY294002组、LY294002+PTS组,各8只。通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建立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只穿线不结扎,平衡20min后以K-H液持续灌流105 min;I/R模型组平衡20min后穿线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分支处,令左前降支局部停灌30 min,开放结扎线,K-H液复灌75 min。LY294002组平衡20min后,穿线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分支处30min,后开放结扎线,以含15 μmol/L LY294002的K-H液复灌75min。PTS组平衡20min后,穿线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分支处30min,后开放结扎线,以含10mg/L三七三醇皂苷的K-H液复灌75min。LY+PTS组平衡20min后,穿线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分支处30min,后开放结扎线,先以含15 μmol/LLY294002的K-H液复灌15min,再以含10mg/L PTS的K-H液复灌60min。收集不同时刻的灌流液测量心肌酶学指标(CK-MB、LDH),并记录不同时刻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HR、LVESP、LVEDP、LVDP、±dp/dtmax);Western-blot 检测心肌组织中 Akt、p-Akt、GSK-3β、p-GSK-3β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Bax、Bcl-2、Caspase-3的表达。2.临床部分评价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全面搜索 CNKI、WanFang Date、Sinomed、VIP、PubMed、Embase 数据库。筛选并纳入自建库到2021年1月1日以来三七总皂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后根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员5.1.0版进行评估,并对相关结局指标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1.实验部分实验一:I/R模型组再灌注15、75 min灌流液中CK-MB和LD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K-MB:(234±51)U/L 比(12±6)U/L,(203±63)U/L 比(14±3)U/L;LDH:(63.9±9.4)U/L 比(6.2±4.6)U/L,(52.1±9.5)U/L比(6.3±4.8)U/L];PTSL、PTSM、PTSH组再灌注75 min灌流液CK-MB水平和再灌注15 min LDH水平均低于IR模型组,PTSL、PTSH组再灌注75 min LDH水平均低于I/R模型组(均P<0.05)。对照组不同时刻灌流液心肌酶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I/R模型组再灌注15、75 min LVDP、+dp/dtmax 均降低,LVEDP、-dp/dtmax 以及 LVESP、LVDP、+dp/dtmax 与平衡末差值占比均升高(均P<0.05)。与I/R模型组比较,PTSL组、PTSM组、PTSH组再灌注15 min LVEDP,PTSL 组再灌注 75 min LVEDP 均降低,PTSM 组再灌注 75 min LVDP、+dp/dtmax均升高,局部缺血30 min,再灌注75 min-dp/dtmax均降低,PTSL组、PISM组、PTSH组LVESP,LVDP、+dp/dtmax与平衡末差值占比均显着降低(均P<0.05)。PTSL组、PTSH组心率在平衡灌注20 min,PTSM组在平衡灌注20 min,局部缺血30 min和再灌注15、75 min均高于IR模型组(均P<0.05)。实验二:(1)血流动力学参数:对照组HR不同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各组均不同程度上升,且I/R模型组、LY组、PTS组、LY+PTS组在再灌注75min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不同时点LVESP、LVEDP、LVDP、±dp/dtmax无明显变化,其余各组随时间延长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再灌注75min时,PTS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LY294002+PTS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与PTS组差异显着(P<0.05)。(2)CK-MB、LDH:对照组不同时点无显着变化,其余各组再灌注后心肌酶水平均较缺血30min有显着提升(P<0.05)。各组平衡20min时无明显差异(P>0.05);局部缺血30min时,各组CK-MB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组LDH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再灌注15min、75min时,各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TS组明显低于模型组,LY294002+PTS组高于PTS组(P均<0.05)。(3)Akt、pAkt、GSK-3β、pGSK-3β的表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心肌组织Akt、GSK-3β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pAkt、pGSK在PTS组中表达较模型组有显着提高(P<0.05),在应用LY294002的2组中表达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5),且LY294002+PTS 与 PTS 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Bax、Bcl-2、Caspase-3 的表达:模型组 Bax、Caspase-3 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PTS 与 LY+PTS2 组 Bax、Caspase-3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Bcl-2强阳性,模型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PTS组较模型组显着提高(P<0.05),LY294002+PTS组显着低于PTS组(P<0.05)。2.临床部分最终纳入35篇研究,研究地点均在中国,累计病例共计2963例,其中观察组1488例,对照组1475例,共涉及三七总皂苷制剂4种。统计结局指标:CK-MB、cTnT、LVEF、LVEDD、BNP、hs-CRP、IL-6、TNF-α、TC、TG、LDL-C、HDL-C、冠脉灌注 TIMI血流分级进行连续性变量的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CK-MB(SMD=-2.09,95%CI:[-3.04,-1.13],I2=97%,P<0.0001)、cTnT(SMD=-2.37,95%CI:[-3.31,-1.43],I2=97%,P<0.00001)、LVEF(WMD=3.97,95%CI:[2.58,5.36],I2=83%,P<0.00001)、LVEDD(WMD=-3.18,95%CI:[-4.33,-2.04],I2=85%,P<0.00001)、BNP(SMD=-1.89,96%CI:[-2.68,-1.11],I2=96%,P<0.00001)、hs-CRP(SMD=-1.46,95%CI:[-2.02,-0.90],I2=96%,P<0.00001)、IL-6(SMD=-1.87,95%CI:[-2.33,-1.41],I2=91%,P<0.00001)、TNF-α(SMD=-1.22,95%CI:[-1.85,-0.59],I2=94%,P<0.0001)、TC(WMD=-0.57,95%CI:[-0.87,-0.27],I2=84%,P=0.0002)、TG(WMD=-0.27,95%CI:[-0.46,-0.08],I2=84%,P=0.005)、LDL-C(WMD=-0.32,95%CI:[-0.61,-0.03],12=85%,P=0.03)、HDL-C(WMD=0.02,95%CI:[-0.13,0.17],I2=84%,P=0.75)、冠脉灌注 TIMI 血流分级(WMD=0.34,95%CI:[0.26,0.42],I2=30%,P<0.00001)。MACEs 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二分类变量的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MACEs发生率(RR=0.48,95%CI:[0.33,0.70],I2=4%,P=0.0002)、不良反应发生率(RR=0.73,95%CI:[0.51,1.04],I2=0%,P<0.08)。提示PNS制剂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PCI患者心肌存在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在改善冠脉再灌注情况、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作用显着。但是纳入研究数量偏少、样本量较小、方法学质量偏低,为进一步评价PNS制剂治疗MIRI的有效性,仍需要未来有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提供更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结论1.在大鼠离体心脏局部I/R损伤模型中,三七三醇皂苷具有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减轻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2.三七总皂苷制剂对PCI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疗效肯定,尤其是在改善冠脉灌流、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作用显着。

杨蕊骏[4](2021)在《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与lncRNA表达谱分析》文中提出[目 的]慢血流/无复流现象是影响急诊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将观察STEMI患者中慢血流/无复流组与正常复流组之间相关因素与lncRNA表达谱的差异,为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线索。[方法]1.以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并成功接受急诊PCI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建立个人档案。2.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检验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心脏彩超指标等;3.对慢血流/无复流组与正常复流组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4.急诊PCI术中,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者,随机选取10例(每组5例),经指引导管收集冠脉血样,通过高通量芯片获得慢血流/无复流组和正常复流组的lncRNA/mRNA表达谱。5.两组间差异表达的mRNAs和lncRNAs进行共表达关系网络构建,采用GO分析和KEGG分析探索潜在目标lncRNAs在慢血流/无复流现象中可能涉及的生物功能及富集通路,筛选出可能与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相关的lncRNAs。[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75例,根据TIMI血流分级分为:正常复流组40例,慢血流/无复流组35例。从两组中各选取5例进行lncRNA芯片测序及分析。2.慢血流/无复流组与正常复流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相关因素如下:术前NT-proBNP水平(P=0.025)、植入支架数量(P=0.043)、术中血压下降(P=0.015)、D-to-B时间(P=0.033)及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P=0.040)。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hs-CRP、TG、CCrE、术前用药、术前血压、术前心率、支架长度、支架直径、罪犯血管、血栓负荷评分、SYNTAX及SYNTAX-II评分、植入支架长度及直径、术后心脏彩超结果等其余基线资料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将术前NT-proBNP水平、植入支架数量、术中血压下降、D-to-B时间及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等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术中血压下降(P=0.007,B=1.710,OR=5.527)及支架数量(P=0.007,B=1.710,OR=5.527)有统计学意义,术前 NT-proBNP 水平(P=0.115,B=0.000,OR=1.000)、D-to-B时间(P=0.082,B=0.012,OR=1.012)和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P=0.512,B=0.001,OR=1.001)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慢血流/无复流组差异表达的基因中具有223个lncRNAs和79个mRNAs;其中142个lncRNAs和49个mRNAs显着上调,81个lncRNAs和30个mRNAs显着下调(变化倍数≥2且P≤0.05)。5.lncRNA靶基因最显着富集GO条目包括:自噬(GO:0006914)、自噬细胞的调节(GO:0010506)、凋亡信号通路的正调控(GO:2001235)、对生长过程的负调控(GO:0045926)等。显着富集的KEGG通路为心脏肌肉收缩、氧化磷酸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路径。6.慢血流/无复流组中 lnc-AL669831.1-11:1、lnc-AL669831.1-12:1 的下调与显着差异的mRNA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3。[结论]1.慢血流/无复流组具有更高术前NT-proBNP水平、更多植入支架数量、更多术中血压下降、更长D-to-B时间及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2.术中血压下降及植入支架数量是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3.lnc-AL669831.1-11:1 和 lnc-AL669831.1-12:1 的下调可能与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相关。

付梦婷[5](2020)在《“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及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临床发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组织会发生更严重的结构功能变化,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已有研究发现电针预处理可以减轻MI/RI,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导致针刺防治MI/RI的临床推广及应用受限。相关研究表明,MI/RI的发生发展与心室重构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心肌重构与交感神经重构两个方面。本课题组选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依据针灸“治未病”理论,运用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等技术,观察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大鼠心肌及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探讨“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MI/RI的保护作用及效应机制,旨在为针灸“标本配穴”预防和减轻MI/R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选取3月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O组)、模型组(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group,MI/RI组)、内关电针预处理组(MI/RI+PC6组)和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组(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group with acupuncture pretreatment on Neiguan,Zusanli and Guanyuan,MI/RI+AP组),每组10只。2.所有大鼠每天同时捆绑,每次捆绑时间为20min,连续7天。SO组与MI/RI组大鼠只捆绑不针刺,MI/RI+PC6组与MI/RI+AP组大鼠在每天捆绑的同时进行电针预处理治疗:MI/RI+PC6组针刺大鼠双侧“内关”穴,旁开0.3cm处皮下再浅刺一针作“内关”辅助电极;MI/RI+AP组针刺大鼠双侧“内关”、“足三里”及“关元”穴,同侧“内关”与“足三里”穴组成一对电极,“关元”穴旁开0.3cm处皮下再浅刺一针作“关元”穴辅助电极。连接HANS-200电针仪,输出波型选连续波,频率为2Hz,强度为1mA,定时20min/次,共针刺7天。3.实验第8天所有大鼠均行开胸手术,除SO组外所有大鼠左心耳和肺动脉根部下方2mm处穿缝线结扎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左室前壁心肌缺血20min,再松线恢复冠脉血供,形成再灌注40min,造MI/RI模型,SO组大鼠只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过缝线不结扎。采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测每组大鼠ST段电压振幅变化,以MI/RI组大鼠为例,如果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心电图Ⅱ导联ST段出现弓背上抬>0.2mV、松线后抬高的ST段明显回落,标志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成功。4.观察实验及造模期间各组大鼠死亡情况,计算大鼠死亡率,并在造模成功后对大鼠进行腹主动脉采血及心脏取材,用化学荧光法和生化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标志物活性氧(ROS)含量与谷胱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纤维形态分布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及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纤维分布,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1)死亡率:与SO组比较,MI/RI组大鼠死亡率显着上升(P<0.01);MI/RI+PC6组和MI/RI+AP组死亡率低于MI/RI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电图ST段电压变化:与SO组比较,MI/RI组大鼠冠脉结扎20min后ST段电压极显着性上升并>0.2mV(P<0.01),再灌注40min后ST段极显着性上升(P<0.01);与MI/RI组比较,MI/RI+PC6组和MI/RI+AP组大鼠结扎冠脉20min后ST段电压均极显着下降(P<0.01),再灌注40min后ST段均极显着回落(P<0.01);与MI/RI+PC6组比较,MI/RI+AP组大鼠冠脉结扎20min后ST段电压明显下降(P<0.05),再灌注40min后ST段电压显着回落(P<0.05)。(3)氧化应激反应标志物含量:与SO组比较,MI/RI组大鼠心肌组织ROS含量极显着性上升(P<0.01),血清GSH-PX活力极显着性下降(P<0.01);与MI/RI组大鼠比较,MI/RI+PC6组和MI/RI+AP组大鼠心肌组织ROS含量均显着下降(P<0.05),GSH-PX活力均显着上升(P<0.05);与MI/RI+PC6组比较:MI/RI+AP组大鼠心肌组织ROS含量显着下降(P<0.05),GSH-PX活力显着上升(P<0.05)。2.(1)心肌组织CTGF表达:与SO组比较,MI/RI组大鼠CTGF表达极显着升高(P<0.01);与MI/RI组比较,MI/RI+PC6组大鼠CTGF表达显着下降(P<0.05),MI/RI+AP组大鼠CTGF表达极显着下降(P<0.01);与MI/RI+PC6组比较,MI/RI+AP组大鼠CTGF表达显着下降(P<0.05)。(2)心肌组织形态学比较:心肌组织Masson染色后,与SO组比较,MI/RI组大鼠心肌明显受损,肌丝排列散乱间隙增宽,胶原纤维增粗并呈网状紊乱分布,纤维化明显;与MI/RI组比较,MI/RI+PC6组大鼠肌丝排列较整齐,仅少量增生胶原纤维,部分纤维化;MI/RI+AP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程度较MI/RI+PC6组大鼠进一步减轻。(3)CVF比值:与SO组比较,MI/RI组大鼠CVF极显着升高(P<0.01);与MI/RI组比较,MI/RI+PC6组大鼠CVF显着降低(P<0.05),MI/RI+AP组大鼠CVF极显着降低(P<0.01);与MI/RI+PC6组比较,MI/RI+AP组大鼠CVF显着降低(P<0.05)。3.(1)TH阳性纤维密度:与SO组比较,MI/RI组大鼠TH阳性纤维密度极显着升高(P<0.01);与MI/RI组比较,MI/RI+PC6组大鼠TH阳性纤维密度显着降低(P<0.05),MI/RI+AP组大鼠TH阳性纤维密度极显着降低(P<0.01);与MI/RI+PC6组比较,MI/RI+AP组大鼠TH阳性纤维密度极显着降低(P<0.01)。(2)GAP43蛋白灰度值比值含量:与SO组比较,MI/RI组GAP43表达极显着性升高(P<0.01);与MI/RI组比较,MI/RI+PC6组GAP43表达显着降低(P<0.05),MI/RI+AP组GAP43表达极显着性降低(P<0.01),MI/RI+PC6组和MI/RI+AP组GAP43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氧化应激及心电图ST段振幅的影响:电针预处理可以降低ST段弓背上抬及回落,通过减少心肌组织ROS含量,提升GSH-Px活力,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起到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对MI/RI模型大鼠心脏进行有效预防保护,且标本配穴较内关单穴疗效更佳。2.对心肌重构的影响:电针预处理能抑制CTGF的表达、降低CVF比值、减少胶原纤维含量,改善心肌组织形态,减轻心肌组织纤维病理化改变,从而有效保护心肌,且标本配穴较内关单穴效应更佳。3.对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电针预处理能抑制GAP43表达,减少交感神经的过度萌出,改善TH阳性纤维的分布密度,减少因不均一性重构导致的继发性电生理改变来防治MI/RI,且标本配穴较内关单穴疗效更佳。

张文杰[6](2020)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介入治疗(血管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及时恢复血流,缓解心绞痛,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冠心病死亡风险的有效方法,但MIRI是血流再通后常见并发症。随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广泛开展,心脏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发生缺血再灌注(I/R)损伤因此,近年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通过观察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中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的影响。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g-300g,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R组)、七氟烷后处理组(S组)。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C组)丝线只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不阻断血流观察150min;缺血再灌注组(R组)阻断血流30min再灌注120min;七氟烷后处理组(S组)于阻断30min后再灌注期即刻吸入2%七氟烷15min,其余同R组。术中记录开胸前基础值(T0),缺血10min(T1),30min(T2),和再灌后30min(T3),60min(T4),120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再灌结束后检测三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束后气栓法处死大鼠。结果1.通过结扎左冠脉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2.观察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发现T0,T1,T2时刻三组大鼠心率变化差别较小,T3,T4,T5时刻,C组心率变化不大,R组、S组与C组比较心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三组大鼠血压在T0,T1,T2,时刻组间比较变化不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血压有下降趋势,三组大鼠T3,T4,T5时刻比较随着时间推移,R组、S组血压与C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且R组与S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3.三组大鼠血清cTnI、CK-MB、LDH水平比较,R组、S组与C组比较均显着高于C组(P<0.05),R组与S组比较高于S组(P<0.05)。结论1.七氟烷后处理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血流供应。2.七氟烷后处理通过减少心肌酶的释放,改善再灌注后心肌损伤,对缺血再灌损伤的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全生[7](2019)在《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构建高脂合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模型,探讨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的保护作用。以Nrf2/HO-1通路介导的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为切入点,旨在揭示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的保护作用以及分子机制。材料与方法:1.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1)将100只大鼠随机分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脉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动物常规饲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周,其他条件相同。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每日灌服生理盐水10ml/kg,益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日灌服中药煎液10ml/kg,灌胃次数为日2次,MIRI造模前连续给药1周。各组大鼠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2小时后,原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快速取出心脏,生理盐水冲洗,冻存于-20℃,后进行心肌梗死面积测定。同时大鼠腹主动脉进行取血,后分离血清备用。心肌梗死面积测定取材剩余的心脏组织冻存于-80℃超低温冰箱中备用。(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TG、TC、HDL-C及LDL-C)。(3)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心肌酶谱水平(CK、CK-MB、HBDH及LDH)。(4)TTC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5)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6)分析各组大鼠心电图ST段及T波变化。2.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1)造模及分组同上。(2)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水平。(3)RT-q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IL-6、IL-1βmRNA表达。(4)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3.益脉颗粒通过Nrf2/HO-1通路影响高脂合并MIRI大鼠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1)造模及分组同上。(2)荧光探针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ROS的活性。(3)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MDA、SOD、GSH-px的活性。(4)RT-q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rf2、HO-1 mRNA的表达。(5)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Bax、Bcl-2、Caspase3、Nrf2及HO-1蛋白的表达。结果:1.血清血脂水平检测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益脉颗粒高剂量组可显着降低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显着升高HDL-C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2.血清心肌酶谱水平检测表明,益脉颗粒高剂量组可显着降低大鼠血清CK、CK-MB、HBDH、LDH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3.HE染色显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只有少量坏死区域,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心肌细胞间质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构清晰,能够显着改善心肌组织MIRI损伤的病理学改变。4.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发现,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减少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与模型组比较,P<0.01)。5.心电图结果分析表明,益脉颗粒高剂量可显着回降MIRI大鼠升高的ST段及T波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6.ELISA检测结果显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降低MIRI大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7.RT-qPCR法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降低大鼠心肌组织中TNF-α、IL-6、IL-1β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8.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降低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9.荧光探针法检测ROS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下调ROS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10.ELISA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升高大鼠血清SOD、GSH-px水平,显着降低MD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1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可显着升高大鼠心肌组织Bcl-2水平,显着降低Bax、Caspase3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1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可显着提高大鼠心肌组织Nrf2、HO-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13.RT-qPCR法检测结果示,益脉颗粒高剂量组能够显着提高大鼠心肌组织Nrf2、HO-1mRNA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1.益脉颗粒可以起到改善高脂合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血脂紊乱及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2.益脉颗粒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及抑制细胞凋亡来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3.益脉颗粒可以通过调控Nrf2/HO-1通路进而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郑舒馨[8](2019)在《活血化瘀治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文献分析,评价围术期活血化瘀治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施以PCI术后心肌保护的作用,为临床应用中医药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施以PCI术后心肌损伤,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材料与方法:制定文献纳入标准,通过对国内外常用数据库文献搜集,全面细致检索2008年01月-2019年1月的运用活血化瘀治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肌损伤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0评价研究质量,利用Revman 5.3计算机统计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根据笔者制定的策略共检索到824篇相关文献,经过纳入以及排除标准筛选,最终共纳入18篇文献,经质量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2.活血化瘀法治疗组患者24h及72h c Tn I值、24h CK-MB、24h及7d MDA、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活血化瘀法治疗组患者24h及7d SO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利用活血化瘀治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肌损伤可有效降低术后24h及72h肌钙蛋白I,24h CK-MB、MDA、hs-CRP值,提高SOD值及其活性,降低术后7d MDA、hs-CRP值,提高SOD值及其活性。中医药活血化瘀治法可有效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施以PCI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并升高抗氧化应激因子指标,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反应,从而保护心肌细胞,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陈佩军[9](2019)在《MicroRNA-874靶向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介导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IHD的病变基础是冠状动脉血流的减少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其病理特征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堵塞。再灌注治疗(药物溶栓、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技术)在恢复心脏缺血区域的冠脉血液供应中,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心脏缺血治疗方法。然而,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IHD治疗的主要障碍。研究发现,吸入挥发性麻醉剂七氟醚(sevoflurance,SEV)能减轻I/R损伤,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但对SEV调节的作用机制却知之甚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croRNA(miRNA)参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尤其表现在IHD方面,miRNA可以调节信号传导、心肌收缩、心脏生长和形态发生等心脏功能。它们还参与调节心肌细胞凋亡,特别是miRNA参与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和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等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前期研究发现miRNA-874(miR-874)在I/R损伤细胞中呈高表达。在寻找miR-874的下游靶标时,我们发现miR-874对JAK2/STAT3具有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临床SEV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旨在探讨经SEV预处理后,miR-874靶向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心肌I/R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盐城医院行择期心脏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6例,男性56例,女性40例,年龄50-75岁,ASA分级Ⅱ-Ⅲ级。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患者分成2组:SEV吸入麻醉预处理组(SEV组,n=48)和丙泊酚(propofol,PRO)静脉麻醉对照组(PRO组,n=48)。所有患者经随机化分组,至少使用一次研究药物、且至少一次具有用药后评价数据的病例集合。麻醉维持:SEV组于麻醉诱导插管成功后开始经挥发罐吹入SEV,根据患者血压调整SEV吸入浓度1.5-2.0%;PRO组在麻醉诱导插管成功后静脉持续泵注PRO 0.05-0.2 mg/kg.h。两组患者均采用泵注维库溴铵0.05-0.1 mg/kg.h维持患者肌松,间断静脉推注舒芬太尼维持镇痛,控制总量在1-3μg/kg。在主动脉阻断,心脏灌入停跳液,心脏泵功能停止,实施全流量体外循坏(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替代后,SEV组立即停止SEV吸入,改用与PRO组同样的方法静脉泵注PRO 0.05-0.2 mg/kg.h维持麻醉,PRO组则继续维持原方案。所有静脉麻醉药在CPB期间均从体外循环机器血泵中注入,两组患者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0-60。观察T0(麻醉诱导前)、T1(CPB前)、T2(术毕即刻)、T3(回ICU后4h)这4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同时记录这4个时间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Ⅰ(cTnI)的水平。记录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舒芬太尼的使用量以及心脏复跳情况。2、细胞与动物水平探讨SEV预处理对I/R损伤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细胞以2×105/孔的密度在六孔板中接种细胞,待细胞贴壁后,去除培养基,加入SEV。通过RT-PCR技术在细胞水平上检测正常心肌细胞与I/R诱导再损伤细胞中miR-874、JAK2/STAT3的相对表达情况。在随机选择的36只小鼠中建立心肌I/R损伤的小鼠模型(I/R小鼠)。通过腹膜内注射2%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将小鼠肢体连接到心电图(ECG)电极以监测ECG。气管插管成功后连接小动物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同时连接多参数麻醉气体监测仪,在出现呼气末二氧化碳(ETC02)波形后,设定通气参数:VT 5-7 ml/100g,RR 60 bpm,吸呼比1:2,调整呼气末二氧化碳压力(PETCO2)在13-15 mm Hg。打开左侧第四肋间隙,使用6-0可吸收缝线穿过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并阻塞血管。当心电图监测显示ST段显着升高时,冠状动脉闭塞成功。30 min后,松开缝合线,使血流再次通过血管。当心电监护仪显示ST段减少时,成功建立了心肌I/R损伤模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小鼠随机分成7组:(1)在对照组中,6只小鼠未接受任何治疗。(2)在sham组中,6只小鼠未接受模型建立,但在开胸术后用6-0非侵入性可吸收缝线缝合,通过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而不阻塞血管。(3)在I/R组中,随机选择6只I/R小鼠而不进行任何处理。(4)在SEV组中,随机选择6只I/R小鼠。在缺血30 min后,小鼠在再灌注前吸入2.8%SEV 2 min,连续5次,然后再灌注2h。(5)在SEV+AG490组中,从I/R小鼠中随机选择6只小鼠,在再灌注前5 min,静脉内注射AG490(3μg/g)。然后对小鼠进行与SEV组相同的处理。(6)在SEV+miR-874 inhibitor中,从I/R小鼠中随机选择6只小鼠。在I/R损伤前约24 h,将miR-874 inhibitor(0.2 μl/g)注射到小鼠的心肌中并关闭胸部。然后对小鼠进行与SEV组相同的处理。(7)在SEV+miR-874 inhibitor+AG490组中,从I/R小鼠中随机选择6只小鼠,在I/R损伤前24 h心肌内注射miR-874 inhibitor(0.2μl/g)并在再灌注前5 min静脉注射AG490(3μg/g)。然后对小鼠进行与SEV组相同的处理。在建立具有心肌I/R损伤的小鼠模型后,采用SEV预处理小鼠,当miR-874和JAK2/STAT3信号通路被抑制时,探索miR-874在I/R损伤中的功能机制。TUNEL染色用于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用于鉴定miR-874和STAT3之间的靶向关系,测定JAK2/STAT3信号传导途径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发现,SEV组和PRO组两组患者在心脏复跳、术中CPB时间、主动脉阻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4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MAP和HR变化无明显差异。SEV组及PRO组患者的H-FABP及cTnI水平自手术开始后至回ICU后4h逐步升高,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术毕即刻及回ICU后4 h这2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H-FABP及cTnI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SEV组均显着低于PRO组。进一步验证SEV对I/R心肌具有保护作用。2、细胞水平研究发现,SEV预处理后,随着I/R时间的延长,I/R心肌细胞中miR-874的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当miR-874的表达被激活后,可以促进I/R心肌细胞的坏死;当miR-874被抑制后,减低了 I/R心肌细胞的坏死。同样对H9C2细胞进行SEV处理,采用RT-PCR检测正常心肌细胞与I/R诱导损伤心肌细胞中JAK2/STAT3的表达水平,发现随着I/R时间的延长,I/R心肌细胞中JAK2/STAT3的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被抑制的JAK2/STAT3可以促进I/R心肌细胞的凋亡与坏死,而当JAK2/STAT3被激活后,则降低I/R心肌细胞的凋亡与坏死。3、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最初在I/R小鼠中观察到miR-874上调,然后通过抑制miR-874而改善I/R小鼠的心脏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表现为Bax降低和Bcl-2增加),同时激活JAK2/STAT3信号传导途径。STAT3是miR-874的靶基因,在抑制miR-874后STAT3上调。最后,我们发现当JAK2/STAT3信号传导途径被AG490阻断后,miR-874的作用丧失。结论通过临床研究、细胞水平及动物模型研究发现,与PRO静脉麻醉相比,用SEV吸入麻醉对患者进行心肌预处理,提高了心肺功能,降低了 cTnI和H-FABP的水平,进一步验证了 SEV预处理后对心肌I/R的保护作用,并揭示SEV能抑制I/R损伤细胞中miR-874的表达,从而保护了心脏功能。研究结果表明miR-874 inhibitor在心脏I/R损伤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在SEV预处理后,miR-874通过靶向调控JAK2/STAT3信号传导途径,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心脏I/R的损伤。本研究为miR-874 inhibitor可以通过JAK2/STAT3信号传导途径靶向调控STAT3来介导SEV预处理,减轻心肌I/R损伤提供了依据:即刻或早期给予吸入麻醉药可发挥心肌保护效应,这也为心肌I/R损伤开辟了新的治疗手段。

张兰芳[10](2019)在《瑞舒伐他汀联合地尔硫卓对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的心肌再灌注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公认的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直接PCI治疗,在最短时间内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冠脉前向血流,达到解除血管闭塞,恢复心肌再灌注的目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心肌组织再灌注并不完全,甚至无再灌注,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会严重削弱PCI的临床获益,影响患者预后。再灌注损伤目前已成为PCI治疗后最主要的不良事件,且其机制极其复杂,迄今为止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案。当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MI-PCI)中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处理,多采用血管开通后的药物/机械性治疗,属于补救性治疗。如何能在开通IRA、恢复冠脉前向血流之前进行药物干预治疗,使梗死心肌组织做出再灌注适应性调节反应,有效减轻IRA开通后心肌损伤,成为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瑞舒伐他汀作为他汀家族中的新型长效药物,其独立于调脂的多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对PCI过程中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保护作用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我中心既往进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围PCI治疗期内应用瑞舒伐他汀可使AMI患者获益。我们进一步设想,突发AMI的患者,大都既往无他汀类药物口服史,那么针对于这类患者,加大瑞舒伐他汀应用剂量,采用术前顿服并术后持续给药方案,是否会有效降低IRI风险,增加其短期获益可能,是否中远期获益呈剂量依赖,是否会增加其不良反应风险,这些问题均无确切结论。通过对无复流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学者认为血管(微血管)的痉挛收缩是最主要、最有可逆性的因素。临床及基础研究显示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卓可减弱冠脉痉挛,有效地逆转AMI患者直接PCI术的无复流现象。但目前地尔硫卓给药途径多集中于静脉应用和单纯术中冠脉口给药,而对其他给药途径研究较少。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良的冠脉给药方案,可使药物充分到达罪犯血管远端,作用更强,以期可降低IRI风险,改善远端微循环血运,增加患者获益。地尔硫卓存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等副作用,其临床应用受限。因此,寻找一种既充分发挥地尔硫卓的正向作用,提高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水平、改善心功能,又可有效降低其负向作用的安全用药方案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瑞舒伐他汀和地尔硫卓在AMI患者直接PCI治疗中的不同给药方案和给药途径,以及联合用药方案,以期建立一套更加完备的治疗方案,兼顾患者的短期获益及中远期获益,最大程度地降低再灌注损伤风险,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变“下游补救性治疗”为“上游预防性治疗”。本系列研究分为三部分,均以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探讨PCI术前顿服并术后持续应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术后无复流的预防作用、心肌组织再灌注和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量效关系;第二部分对比不同给药途径应用地尔硫卓对直接PCI治疗中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第三部分在第一二部分最优方案的基础上,对比联合用药方案与单一用药方案对于直接PCI治疗中心肌再灌注损伤及心功能的影响,以期使“强强联合”的效用最大化。第一部分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既往无他汀药物口服史的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前顿服并术后继续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术后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性及对照性的原则,选择在发病12h内行直接PCI治疗的初发急性STEMI患者。所有入选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n=30):患者于入院后尽早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顿服,术后继续口服10mg瑞舒伐他汀,每天一次,长期口服;高剂量组(n=30):患者于入院后尽早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顿服,术后继续口服20mg瑞舒伐他汀,每天一次,12周后减量改为10mg瑞舒伐他汀,每天一次,长期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cTnT在术前及术后24h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生物标志物CT-1、BNP在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及4周的变化情况;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TIMI血流分级、TMPG分级,并进行心电图检查(术后90minSTR),以间接评价冠脉再通后心肌再灌注情况;术后当天、4周及12周采用辛普森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LVEDD、LVEF)来评价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变化情况;记录术后6个月内随访过程中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的发生情况作为主要终点事件;记录所有患者其他的不良反应。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双侧P值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为保证研究结果真实客观,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基本用药情况、术前常规检查、梗死相关资料、PCI治疗相关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CI术后常规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达3级的比例(76.67%vs 86.67%,P=0.317),TMPG3级的比例(80%vs 83.33%,P=0.739),术后90分钟STR回降率(80%vs 86.67%,P=0.488),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前及术后24h两组患者的CK-MB、cTnT、CT-1及BNP水平对比均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检测的CT-1(252.44±26.39 vs140.46±18.82,P<0.001)与BNP(422.15±17.64 vs 326.79±21.25,P<0.001),以及术后4周检测的CT-1(181.67±20.13 vs 62.05±14.73,P<0.001)与BNP(128.91±18.61 vs 72.17±17.66,P<0.001)对比,高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有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PCI术后当天测量的超声心动图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4周测量的LVEDD(5.27±0.24cm vs 4.45±0.23cm,P<0.001)和LVEF(55.22±3.76%vs 58.01±4.05%,P=0.007)以及术后12周测量的LVEDD(5.31±0.34cm vs 4.47±0.25cm,P<0.001)和LVEF(61.31±3.16%vs 67.27±3.03%,P<0.001)对比,高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LVEDD有明显降低,LVEF有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MACEs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既往无他汀类药物口服史的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术前顿服并术后持续应用方案,本研究证实:可有效降低IRI风险,改善心功能,增加患者中远期获益,高剂量方案较常规剂量方案改善更加明显,证实其应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方案未见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第二部分不同给药途径应用地尔硫卓对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疗效研究目的:选择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地尔硫卓的不同给药途径对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改善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地尔硫卓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性及对照性的原则,选择在发病12h内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所有入选患者以1: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A组(n=30):术前根据患者实际血压、心率情况给予一定量地尔硫卓静脉微泵泵入(3-5μg/kg/min),术中在IRA开通前(导丝通过罪犯血管梗死部位后,球囊扩张之前,冠状动脉有前向血流时。下同)向冠脉内推注生理盐水3-5ml,地尔硫卓以(3-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24-36h;B组(n=30):术中在IRA开通前,应用指引导管预防性以弹丸式给药方式由冠状动脉口向冠状动脉内推注地尔硫卓,每次500μg至总量2 mg;C组(n=30):术前根据患者实际血压、心率情况给予地尔硫卓静脉微泵泵入(3-5μg/kg/min),术中在IRA开通前,球囊远端破口推注地尔硫卓,弹丸式给药,每次注射500μg至总量2mg,然后地尔硫卓以(3-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24-36h。PCI术后,根据造影结果记录三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数(CTFC),并进行心电图检查(术后90minSTR),以评价冠脉再通后心肌再灌注情况;以术后即刻心肌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价心肌微循环功能;分别记录术中在地尔硫卓推注前及推注后冠状动脉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及心率(HR),评价不同给药途径应用地尔硫卓的安全性;术后一周检测LVEF评价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检测PCI术后24h的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间接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主要终点事件为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MACEs发生情况;记录所有患者其他的不良反应。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双侧P值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达到3级的比例,C组高于A组和B组(76.7%vs 83.3%vs90%,P(C/A)=0.116,P(C/B)=0.448),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别;C组CTFC显着低于A组和B组(29.5±3.8 vs 28.4±3.6 vs 24.9±2.8,P(C/A)<0.001,P(C/B)<0.001),有统计学差别。三组患者PCI术后即刻FFR均值均大于0.75,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0.79 vs 0.84 vs 0.91,P(C/A)<0.001,P(C/B)<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90分钟完全性STR的比例在C组中显示出最高的趋势(76.7%vs 80%vs 90%,P(C/A)=0.116,P(C/B)=0.278),未达到统计学差别。与A、B两组对比,C组的hs-cTnI(61.2±20.1 vs58.3±15.3 vs 50.1±14.5,P(C/A)=0.019,P(C/B)=0.041)、炎症因子(hs-CRP(27.4±8.2 vs 24.5±5.5 vs 21.3±6.8,P(C/A)=0.003,P(C/B)=0.048)、白细胞计数(11.8±3.2 vs 10.4±3.1 vs 8.7±3.2,P(C/A)<0.001,P(C/B)=0.04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8%vs 71.5%vs 62.9%,P(C/A)<0.001,P(C/B)=0.016)、MPV(11.2±1.7 vs 10.5±0.9 vs 9.1±1.1,P(C/A)<0.001,P(C/B)<0.001))均为最低,PCI术后1周的LVEF(51.2±3.2 vs 54.8±4.1 vs58.5±3.6,P(C/A)<0.001,P(C/B)=0.001)最高。与A、B两组对应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术中地尔硫卓推注前及推注后测量冠状动脉内压力及心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6个月MACEs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较于其他两种用药方案,改良的罪犯血管病变远端推注地尔硫卓给药方案可使药物最充分地进入小血管床,局部微循环药物浓度高,作用更强。对PCI术后患者心肌微循环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且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和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更强。研究证实,只要准确掌握药物的用量、使用方法、给药时机,正确适当应用地尔硫卓,可有效控制其不良反应。第三部分高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地尔硫卓对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目的:选择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并改良的地尔硫卓冠脉给药方案,研究联合用药对PCI治疗中心肌再灌注损伤及心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该方案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性及对照性的原则,选择在发病12h内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所有入选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单一用药组(n=30):患者于入院后尽早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顿服,术后继续口服10mg瑞舒伐他汀,每天一次,长期口服;联合用药组(n=30):患者于入院后尽早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顿服,术后继续口服20mg瑞舒伐他汀,每天一次,连续12周后减量为10mg瑞舒伐他汀,长期口服。术前根据患者实际血压情况给予地尔硫卓静脉微泵泵入(3-5μg/kg/min),术中在IRA开通前导丝通过梗塞病变至血管远端后,球囊远端破口推注地尔硫卓,弹丸式给药,每次注射500μg至总量2 mg,然后地尔硫卓以(3-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24-36h。PCI术后,根据造影结果记录TIMI血流分级和CTFC,并进行心动图检查(术后90minSTR),以评价冠脉再通后心肌再灌注情况;术中分别在地尔硫卓推注前及推注后测量冠状动脉内SBP、DBP、MBP及HR,评价用药的安全性;检测CK-MB、hs-cTnI在术前及术后24h的变化情况,间接评价心肌损伤程度;在术前及术后24h、1周、4周,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hs-CRP,间接评价心室重构情况;术后当天、4周及12周测量LVEF来评价心功能的变化情况;记录术后6个月内随访过程中的MACEs发生情况作为主要终点事件;记录所有患者其他的不良反应。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双侧P值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CI术后,联合用药组的CTFC较单一用药组显着降低(29.71±3.21 vs 23.83±2.42,P<0.001),有统计学差异;联合用药组TIMI血流分级达到3级的比例(76.67%vs 93.33%,P=0.071)与术后90分钟完全性STR比例(83.33%vs 93.33%,P=0.129)均高于单一用药组,但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别。两组患者术前CK-MB、hs-cTnI水平相比均无明显差别;术后24h联合用药组的CK-MB(198.49±11.17 vs 169.46±9.86,P<0.001)与hs-cTnI(62.25±0.76vs 49.83±0.59,P<0.001)水平均显着低于单一用药组,达到统计学差异。术前检测的hs-CRP、NT-proBNP、MMP-9水平两组患者无差异;术后24h检测的hs-CRP(25.47±8.21 vs 20.54±5.72,P=0.009),NT-proBNP(2145.46±212.62 vs 1583.55±189.47,P<0.001),MMP-9(480.05±89.23vs 389.32±54.63,P<0.001);术后1周检测的hs-CRP(16.95±2.21 vs11.76±1.88,P<0.001),NT-proBNP(1538.58±254.84 vs 658.58±221.92,P<0.001),MMP-9(372.65±23.78 vs 293.45±19.88,P<0.001),以及术后4周检测的hs-CRP(12.51±1.63 vs 7.72±0.58,P<0.001),NT-proBNP(1278.49±189.62 vs 512.17±147.61,P<0.001),MMP-9(259.32±14.56 vs176.35±12.36,P<0.001)对比,联合用药组均有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PCI术后当天测量的LVEF无差异;术后4周测量的LVEF(55.13±1.85 vs 59.64±2.17,P<0.001)及术后12周测量的LVEF(62.84±2.29 vs 68.85±3.21,P<0.001)对比,联合用药组较单一用药组有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地尔硫卓推注前后通过有创压力导丝测量冠状动脉内压力及心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6个月MACEs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采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地尔硫卓用药方案,本研究证实:1.相较于单一用药方案,联合用药方案可使药物更迅速进入冠脉微循环,降低IRI风险,实现有效再灌注,从而改善患者的短期获益。2.相较于单一用药方案,联合用药方案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保护心肌,从而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使患者的中远期获益更加明显。3.联合用药方案未见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二、冠脉外科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冠脉外科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机制研究及中成药防治MIRI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上篇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内质网应激
        (一) 内质网应激的主要路径
        (二) 内质网应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一) 线粒体形态动力学异常
        (二)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
        (三) 活性氧产生过量
        (四) 钙稳态异常
        (五) 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1.中药复方汤剂
        2.中成药
        3.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
        4.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下篇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 实验器材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探讨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主要仪器和材料
        2 实验方法
        3.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讨论
        1 研究的临床意义
        2 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的研究基础
        3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选择
        4 研究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系统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2)益气搜风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功能影响与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与益气搜风中药对模型大鼠内皮功能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益气搜风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炎症因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益气搜风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认识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三七三醇皂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及三七总皂苷对PCI心肌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PI3K/Akt信号通路
        (一) PI3K/Akt信号通路的结构与功能
        (二) PI3K/Ak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三)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三七总皂苷与三七三醇皂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一) 三七总皂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二) 三七三醇皂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三七三醇皂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药品及试剂的配置
    实验一 探讨不同剂量PTS对大鼠离体心脏MIRI的保护作用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PTS对MIRI的作用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三七总皂苷对PCI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与lncRNA表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非编码RNA在慢血流/无复流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及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实验一 “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电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检测指标及步骤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实验二 “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检测指标及步骤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实验三 “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检测指标及实验步骤
    4 统计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6)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
2 实验分组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益脉颗粒通过Nrf2/HO-1 通路影响高脂合并MIRI大鼠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活血化瘀治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MicroRNA-874靶向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介导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SEV预处理对心肌I/R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SEV预处理后miR-874对I/R损伤作用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SEV预处理后JAK2/STAT3信号通路对I/R损伤作用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SEV预处理后miR-874靶向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心肌I/R损伤作用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五部分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科研和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瑞舒伐他汀联合地尔硫卓对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的心肌再灌注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应用地尔硫卓对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疗效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高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地尔硫卓对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冠脉外科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防治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机制研究及中成药防治MIRI的系统评价[D]. 宋欣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益气搜风中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功能影响与机制的研究[D]. 张雯雯.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三七三醇皂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及三七总皂苷对PCI心肌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D]. 文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相关因素与lncRNA表达谱分析[D]. 杨蕊骏.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5]“标本配穴”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及交感神经重构的影响研究[D]. 付梦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6]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 张文杰.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7]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D]. 李全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活血化瘀治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肌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D]. 郑舒馨.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MicroRNA-874靶向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介导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 陈佩军. 苏州大学, 2019(04)
  • [10]瑞舒伐他汀联合地尔硫卓对急性STEMI直接PCI治疗患者的心肌再灌注保护作用研究[D]. 张兰芳.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标签:;  ;  ;  

冠状动脉手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防治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