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肝移植的临床进展

辅助肝移植的临床进展

一、辅助性肝移植临床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谢闰鹏,谷明旗,张凤博,姜洪池[1](2022)在《肝移植手术技术的现状和展望》文中认为随着终末期肝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肝移植手术作为有效治疗手段,其安全性和疗效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肝移植技术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多年来,经过广大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肝移植技术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研究者们相继开展了劈离式肝移植、无缺血肝移植、异种肝移植、多米诺肝移植、肝切除联合Ⅱ~Ⅲ段部分肝移植的延期全肝切除、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及磁吻合等肝移植技术,为扩大供者池、提高肝移植疗效、改善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本文就肝移植手术技术的探索与发展、创新与改进方面进行综述和展望,以期为肝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朱志军[2](2020)在《辅助性肝移植的技术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辅助性肝移植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肝移植方式,但在肝移植开展的早期已经被不断尝试[1]。这是因为辅助性肝移植在保留全部或部分患者自体肝脏的基础上植入移植肝脏[2],这使得供体肝脏处于辅助地位,即使因为排斥反应或并发症导致移植物功能不良,患者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自体肝脏,

向波[3](2020)在《早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肝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单发≤2cm肝癌称为微小肝癌,2-5cm肝癌称小肝癌,单发、≤5cm肝癌为Ia期,通常我们把单发≤5cm肝癌称为早期肝癌。早期肝癌治疗效果好,肝癌的治疗主要在于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目前关于手术切除与消融治疗的疗效比较及肝癌治疗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有较多研究,但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的比较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较少见,因此本次研究分析早期肝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些指导。目的比较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对早期肝癌治疗的治疗效果,分析早期肝癌治疗后影响复发及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到2014年6月之间在南方医院接受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主要纳入初次治疗接受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的单发(≤5cm)的肝细胞癌患者分析。结果单发、≤5cm的肝癌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消融、肝移植治疗后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明显区别(p=0.392)。三种治疗的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无复发生存时间(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均不全相等(p<0.001),肝移植治疗后患者的DFS及RFS优于手术切除及消融治疗(p<0.001、p<0.001),手术切除及消融治疗后患者的DFS及RFS无区别(p=0.285、p=0.267)。三种治疗相比,在首次治疗的住院花费、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消融优于手术切除及肝移植,手术切除优于肝移植(所有p<0.001)。在整个治疗流程中,三种治疗的总住院次数、总治疗相关住院次数及总治疗相关住院时间、花费均不同(所有p<0.01);消融治疗与手术切除相比,患者的住院次数更多(p<0.001),总治疗花费和住院时间无区别(p=1.000,p=0.156);肝移植与手术切除及消融相比住院时间及治疗花费仍更高(所有p<0.001),但治疗肿瘤的住院次数少(两者p<0.01)。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比手术切除及消融治疗严重(两者p<0.001),手术切除与消融治疗相比无区别(p=1.000)。手术切除及消融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有饮酒史、肝炎病毒感染及年龄≥60岁,治疗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和较高的Child-Pugh评分。手术切除后行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改善患者的预后(OS、DFS、RFS均无明显区别,所有p>0.1)。1年内复发的患者累积总生存时间和复发后生存时间均差于1年后复发的患者(两者p<0.005)。结论肝移植治疗早期肝癌的无复发生存优于手术切除及消融治疗,但总生存无区别并且并发症严重、住院时间最长。消融治疗与手术切除相比疗效相似、费用及并发症无区别,但治疗次数多。手术切除后辅助性介入治疗不改善患者预后。高龄、饮酒病史、肝炎病毒感染是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和消融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高龄、Child-Pugh分级高是患者手术切除和消融治疗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手术切除及消融治疗后1年内复发的患者预后更差。

田全发[4](2020)在《双重动脉血供模型的建立及对大鼠肝再生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建立一种稳定、成功率高的显微镜下大鼠68%肝切除+肝双重动脉血供(liver dual arterial blood supply,LDABS)的动物模型。2.在动物模型基础上,分离肝脏线粒体,阐述肝双重动脉血供对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1.纳入研究大鼠76只,分为训练组(40只)、造模组(36只)。训练组模拟手术操作,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模型组行显微镜下制备大鼠68%肝切除(肝左叶和中叶)+肝双重动脉血供手术,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计算造模成功率和1w存活率。2.将雄性、清洁级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三组,即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O组)、68%肝切除组(partial hepatectomy,PH组)、68%肝切除结合双重动脉血供组(PH+LDABS组,简称LDABS组)。每组动物模型术后按照时间点0、12、24、72、120和168h取材;通过提取肝脏线粒体,测线粒体膜电位、呼吸链酶浓度以及ATP酶分析来探索LDABS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1.通过训练组模拟操作,渡过学习曲线。造模组手术时间为65.3±6.56min,血管吻合时间11.1±2.53min。术中无明显副损伤,出血量0.6±0.21m L。术后24h造模成功率100%(36/36),术后1w造模成功率88.9%(32/36);造模成功大鼠术后状态良好。2.(1)与SO组相比,PH组肝脏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在术后12h升高,在1-3天有所降低,但均无显着差异;与PH组相比,LDABS组肝脏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在处理后第3天膜电位有所上升,但无显着差异。(2)与PH组相比,LDABS组在术后12-168h线粒体呼吸链酶I水平均有所升高,其中12h和72h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LDABS组在术后12-72h线粒体呼吸链酶Ⅱ、Ⅲ水平均有所升高,但无显着差异。(3)与PH组相比,LDABS组Ca2+Mg2+-ATP酶含量水平在术后0-120h变化不明显,无显着差异;术后168h明显低于PH组,有显着差异;与SO组相比,LDABS组在术后24h Ca2+Mg2+-ATP酶水平升高明显,有显着差异;与SO组相比,PH组在术后0h Ca2+Mg2+-ATP酶含量水平明显低于SO组。在Na+K+-ATP酶含量水平方面,LDABS组术后12h达到峰值,此后在各个时间段含量减少;与PH组相比,LDABS组在术后0h明显升高,具有明显差异。结论:1.显微镜下制备大鼠68%肝切除+LDABS模型操作较为复杂,但通过一定时间显微技能训练后,该模型成功率高、可重复性强,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肝再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和肝移植等中应用奠定基础。2.LDABS通过线粒体呼吸链酶I在肝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LDABS有一定的代偿肝损伤能量代谢的功能,可在更早的阶段通过能量代谢促使肝细胞再生,且使肝再生所需的能量代谢的峰值提前。

朱志军[5](2018)在《辅助性肝移植的适应证、术式及前景》文中研究表明辅助性肝移植是一种特殊的肝移植方式,即在保留全部或部分患者自体肝脏的基础上植入移植肝脏[1]。辅助性肝移植最初采用异位辅助性肝移植的方式植入供体肝脏。1964年Absolon等[2]对1例1岁的胆道闭锁患儿实施了首例辅助性肝移植,但患儿仅存活了13 d。1988年Terpstra等[3]报道了一种特殊的辅助性肝移植术式,移植物的血流与原位肝移植相似,包括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1例

朱志军,曾志贵[6](2015)在《辅助性肝移植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辅助性肝移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演绎,其技术上逐渐成熟,主要适应证也逐步扩大。回顾了辅助性肝移植的历史,介绍了辅助性肝移植的适应证,包括代谢性肝脏疾病、暴发性肝衰竭、高致敏的肾移植、肝切除小肝综合征的预防等;总结了辅助性肝移植的主要手术方法及热点难点,在既往的经验基础上,将其创新应用于代谢性疾病行相互交叉辅助性肝移植,认为其在治疗代谢性肝脏疾病中有独特的优势。

李军,任建军,张俊晶,乔建梁,孟兴凯[7](2015)在《异位辅助性肝移植门静脉动脉化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肝移植供肝短缺这一世界难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移植学者的关注。鉴于此,异位辅助性肝移植应运而生,其概念是指在保留部分或整个原肝的情况下,将供肝的全部或部分植入受者原肝位置以外的移植方法。而对于门静脉条件差需要肝移植的患者,供肝门静脉如何重建成为一大难点。因此,有学者提出门静脉动脉化(PVA),即通过建立动脉和门静脉或其分支之间的通路,以增加动脉血或代替门静脉血灌注肝脏的方法。笔者就异位辅助性肝移植PVA的研究背景与现状,供肝植入位置,血管重建及重建后的血流动力学机制与肝脏再生进行深入探讨。

高丹[8](2014)在《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相对简便、可重复的,具有一定治疗时间窗的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为研究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以及有关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理论工具。方法使用异氟烷和氧气吸入全身麻醉,在第一肝门阻断的情况下使用丝线结扎切除小鼠约82%体积的肝脏以及胆囊,只留小鼠肝脏中叶的右侧部分,其中常温下第一阻断肝门时间为15和25分钟。结果当第一肝门阻断时间为25分钟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小鼠术后48小时的生存率为22.2%,术后7天的生存率仅为16.6%,术后小鼠肝脏组织HE染色显示形态紊乱,大量炎症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剩余肝细胞发生明显凋亡,术后肝细胞严重水肿坏死,肝小叶结构紊乱。术后6h、24h和36h三个时间点中血浆ALT、AST、TB和血氨浓度相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用小鼠第一次建立了一种联合肝切除和温缺血导致的、可重复的、操作简便、无生物危害性的小动物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同时此模型不仅可以应用于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研究,也可以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本身的病理生理和分子机制的研究。第二部分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治疗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目的利用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和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两个模型,通过实验观察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对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C57小鼠左外叶肝脏作为肝移植供体,使用4℃肝素生理盐水灌注供体肝脏,顺利取下后,门静脉采用22G袖套套入并用11-0线捆绑缝合,供肝的胆管使用PE材质的空心管套入后固定以备胆肠引流,供肝放入4℃的HTK中保存。建立C57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后作为受体,供肝门静脉套入受体门静脉,供肝流出道静脉与受体的肝上下腔静脉左侧用11-0prolene线行端侧吻合。移植肝体积约占受体肝的35%。术后观察7天生存率、肝功能指标、自身肝细胞凋亡、供肝和自身肝再生等情况。结果急性肝功能衰竭组小鼠术后48小时的总体生存率为13.6%(3/22),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组的术后48小时生存率为81.8%(27/33),两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在术后的结果对比中,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组血浆中的ALT、AST、TB和血氨浓度与急性肝功能衰竭组相比有明显的降低,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组的自身肝细胞的凋亡有显着的降低,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组的自身肝比急性肝功能衰竭组的自身肝细胞坏死和肝小叶结构紊乱程度明显减轻,而且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组的自身肝在供肝的支持下,发生明显的肝细胞分裂和再生。结论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作为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机制是在一定体积的辅助肝脏的支持下,通过减少自身肝细胞的凋亡、促进自身肝再生,恢复肝脏功能等途径来提高生存率,同时供肝在移植后会迅速发生再生,也对肝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尤楠,刘卫辉,季茹,窦科峰,陶开山[9](2012)在《脾窝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治疗遗传代谢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当前,在临床上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遗传代谢性肝病通常指由于遗传性酶缺陷所致物质中间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肝脏形态、结构和(或)功能的病变,常伴有其他器官的损害。目前认为,这类肝病的发生机制有酶缺陷导致代谢底物或衍生物蓄积、代谢产物减少或缺如、正常的次要代谢途径开放产生的副产品蓄积、膜转运功能异常、反馈抑制作用消失以及药

周景师,窦科峰[10](2012)在《辅助性肝移植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肝脏是单一而非成对的脏器,所以常规的肝移植要切除患者全部失去功能的病肝,代之以功能完善的供体全部或者部分肝脏,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时至今日,肝移植的1年存活率接近90%,5年存活率接近70%,数十万患者因此而获得重生,成效卓着[1]。但是,对那些一定条件下可恢复的肝衰竭或者肝脏某些特定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言,其自身肝脏有恢复功能的机会或者尚存大部

二、辅助性肝移植临床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辅助性肝移植临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肝移植手术技术的现状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移植手术技术的探索与发展
2 肝移植手术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2.1 劈离式肝移植
    2.2 无缺血肝移植
    2.3 异种肝移植
    2.4 多米诺肝移植
    2.5 肝切除联合Ⅱ~Ⅲ段部分肝移植的延期全肝切除
    2.6 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
    2.7 磁吻合技术
3 小结

(3)早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数据收集
    1.4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
    2.1 概述
    2.2 基线资料
    2.3 接受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后的生存分析
    2.4 住院治疗期间相关数据比较
    2.5 影响治疗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的因素的分析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成果
致谢

(4)双重动脉血供模型的建立及对大鼠肝再生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肝脏双重动脉血供动物模型的建立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References
第二部分 双重动脉血供对大鼠肝细胞再生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References
文献综述 肝脏双重动脉血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References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内蒙古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书

(6)辅助性肝移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辅助性肝移植的历史
2辅助性肝移植的手术适应证
3辅助性肝移植外科技术
4辅助性肝移植热点问题

(8)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的建立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治疗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衰竭的实验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不同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的制作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生阶段发表和参与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辅助性肝移植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辅助性肝移植的早期发展
二、辅助性肝移植的发展现状
三、辅助性肝移植的分类
四、辅助性肝移植的适应证
    1. 可逆性急性肝衰竭:
    2. 遗传代谢性肝病:
    3. 小体积供肝:
    4. 慢性肝衰竭:
五、辅助性肝移植的禁忌证
    1. 肝脏恶性肿瘤:
    2. 某些遗传代谢性肝病:
    3. 有明显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急性肝衰竭:
    4. 其他禁忌证:
六、辅助性肝移植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保证供肝肝血窦正常灌注压:
    2. 受体肝与移植肝竞争:
    3. 术后移植肝的监测:
    4. 移植后两个肝脏的处理:
七、辅助性肝移植的未来展望

四、辅助性肝移植临床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移植手术技术的现状和展望[J]. 谢闰鹏,谷明旗,张凤博,姜洪池. 器官移植, 2022
  • [2]辅助性肝移植的技术思考[J]. 朱志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06)
  • [3]早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D]. 向波.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4]双重动脉血供模型的建立及对大鼠肝再生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D]. 田全发.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5]辅助性肝移植的适应证、术式及前景[J]. 朱志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8(08)
  • [6]辅助性肝移植的研究进展[J]. 朱志军,曾志贵.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12)
  • [7]异位辅助性肝移植门静脉动脉化的研究进展[J]. 李军,任建军,张俊晶,乔建梁,孟兴凯.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5(09)
  • [8]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D]. 高丹.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9]脾窝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治疗遗传代谢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 尤楠,刘卫辉,季茹,窦科峰,陶开山.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2(08)
  • [10]辅助性肝移植的理论与实践[J]. 周景师,窦科峰.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2(01)

标签:;  ;  ;  ;  ;  

辅助肝移植的临床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