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歌声飞出草原——一瞥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

快乐的歌声飞出草原——一瞥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

一、草原上飞出欢乐的歌——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掠影(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林[1](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汤浩岚[2](2019)在《色·恩克巴雅尔《八骏赞》指挥技法研究》文中认为色·恩克巴雅尔是一位蒙古族作曲家,曾在蒙古国国立大学学习作曲理论。他所创作的合唱作品在国内外都广受好评,并受到了高度评价。本文将从研究色·恩克巴雅尔的无伴奏合唱作品《八骏赞》出发,针对色·恩克巴雅尔作品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音乐分析等展开讨论,结合自身对指挥学习的心得、体会,深入细致地研究这部无伴奏合唱作品的指挥技法,以期对学习指挥的方法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借鉴。另一方面以观看学习不同合唱团演唱《八骏赞》的视频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不同合唱团对作品风格特点的不同处理,为更好地学习指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其他学者研究提供略微参考。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当前现有的关于色·恩克巴雅尔及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八骏赞》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包括作品的和声、旋律、织体等。第三部分笔者将对《八骏赞》的演唱版本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合唱团在演唱手法的处理上有何不同。第四部分是文章的主要部分,重点对《八骏赞》这部作品进行指挥技法研究,通过对指挥手势的设计与自己排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总结。因此,指挥应如何把握色·恩克巴雅尔的无伴奏合唱作品风格,如何带领合唱团将《八骏赞》更好地演绎出来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同时也为以后需要指挥《八骏赞》这部作品的指挥家们提供参考。

杨志敏[3](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认为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张雪辰[4](2017)在《城市剧场中的音乐记忆 ——内蒙古乌兰恰特剧院剧目研究(1954-2015)》文中提出乌兰恰特,系蒙古语、俄语音译,意为"红色剧场",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剧场,初建成于1953年,位于新城区中心文化广场南侧,是当时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公共娱乐场所。2007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乌兰恰特剧院进行了全面升级重建,成为拥有世界顶级声光设备系统的大型综合性剧院。乌兰恰特剧场在六十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既具有传统文化特征同时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演艺空间,在自治区文化史、对外交流史发展等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之作用,长期以来,乌兰恰特剧院对呼和浩特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市民文化生活都起到了指引文化方向、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论文以乌兰恰特剧院在不同历史时期上演的音乐类剧目与音乐文化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剧院各时期演出资料的梳理出发,探讨上演音乐作品的特点以及对当地音乐文化传播的价值与意义。绪论包括研究的主要内容、、现有研究成果综述、主要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主要阐述乌兰恰特剧院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第二章对乌兰恰特剧院四个时期的音乐剧目进行了详细梳理与分类;第三章对乌兰恰特剧院音乐剧目的多元表现加以分析,并从传统戏曲、蒙古族风格的音乐作品、西方经典音乐展演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语则重在总结乌兰恰特剧院音乐类作品的演出轨迹、特点以及在当地所具有的文化传播功能。

陈国平[5](2015)在《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文中提出骆一禾、海子是当代杰出诗人,他们的死结束了诗歌的1980年代。论文以骆一禾的诗论和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代诗学背景下考察其独立性和卓异品质,同时兼及骆一禾、海子诗歌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所牵涉的当代诗学问题。骆一禾是一位以诗人、诗论家和诗歌编辑的三重身份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其诗论和诗作充满了对华夏文明新生的渴望,而兼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诗人的精神成长体现了从一株青草到天路英雄的艰难历程,他从纯洁的少年心性,从水、植物和女性之美出发,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最终完成于信仰性的“无因之爱”,从而使诗人的精神达到了“万般俱在”。在这一“天路”历程中,诗人主体的“辽阔胸怀”得以充分呈现,其诗歌世界的“壮烈风景”也得以逐一展开。海子的写作在诗歌视野、诗歌抱负上一开始受到骆一禾的引导,其原生的诗才又激励了骆一禾的诗歌写作。两位诗人在精神方面存在广泛的共源、共振和共鸣,在诗学观念上存在长期的互动,文本上也存在多方面的呼应、互通、互文的现象。然而,两人在个人气质、精神构造、价值取向、诗歌心象、写作方法论上也存在深刻差异,其创作也因之各有属于自身的得与失,既不能彼此混同,更不可互相覆盖和代替。事实上,正是骆一禾和海子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其互动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骆一禾、海子的诗和诗论在1980年代的中国诗坛表现出独立、卓异的品质,同时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以“拿来主义”精神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现代感性、现代技艺、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文学史观抱怀疑态度,对后现代的“去中心”“碎片化”更取坚定批判态度,而力持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志,同时坚持诗歌对本土经验的表达。在古典与现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英雄精神与民主意识,世界视野与本土意识这些被人们普遍视为二元对立的命题上,两位诗人尤其是骆一禾都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供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回答,并最终圆融于“诗歌共时体”这一骆氏所发明的诗歌美学观念中。骆一禾、海子的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其独立的反思精神,而且为当代诗歌走出上述二元对立的迷思提供了重要动力。

刘衍青[6](2015)在《《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戏曲、曲艺、话剧作品为研究对象,在全力搜集、阅读相关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对原着与改编作品的比较,重点探讨了《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的改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主题思想的变化、人物形象的嬗变、艺术手法的运用以及戏曲、曲艺名角对改编作品的演绎等。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戏曲为主,第二部分以曲艺为主,第三部分以话剧为主,在各部分的论述中结合戏曲、曲艺、话剧的艺术特征展开论述,每一部分都对该艺术门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做了较详尽的概述。戏曲、曲艺部分,在按照时间分期的基础上,以剧种、曲种为序,对不同种类的《红楼梦》改编作品做了分类述评,并在一粟的《红楼梦书录》和胡文彬《红楼梦叙录》的基础上,补充、增添了一些作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红楼梦》戏曲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戏曲改编与时代的关系、人物形象的嬗变及戏曲名角与“红楼戏”。“概述”中述评了清代乾隆五十七年至新世纪期间,传奇、杂剧、昆剧、京剧、桂剧、粤剧、越剧、秦腔、评剧、闽剧、川剧、潮剧、吉剧、龙江剧、淮剧、上海滩簧、曲剧、锡剧、豫剧、湘剧、黄梅戏、绍剧等二十多个剧种的《红楼梦》作品,兼述其演出情况。《红楼梦》戏曲改编与时代的关系中重点阐述《红楼梦》戏曲剧目受到传统伦理、社会改良、意识形态、戏曲发展、民间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红楼梦》戏曲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清代“红楼戏”在对宝玉和黛玉形象的塑造上,既尊重原着,也有刻意的修饰、修正和无意的误读。其目的是使人物符合传统伦理的要求。民国时期宝黛钗的形象既有突破也有缺憾,突破在于强化了宝黛彼此牵挂、体贴之情。缺憾在于:(1)为了表现黛玉性情和顺、审慎知理的一面而有损其特立独行、孤高清标的个性;(2)对宝玉形象作了庸俗化的处理,融入了浪荡公子的品性。“十七年”期间的“红楼”人物形象在阶级斗争主题的支配下,刚硬有余,圆润缺失,以晴雯的剑拔弩张、袭人的阴狠恶毒为代表。新时期“红楼戏”中的人物呈现出“小人物唱大戏”的特征,刘姥姥、焦大、娇杏、妙玉等人物成为主角,或传达人间温情,或反思历史,或批判官场,或揭示人性,多以原着为基础,展示其复杂性。并让人物形象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对王熙凤、宝钗、贾雨村等人物表现出包容的态度,甚至回避小说中宝钗等人物的品质缺陷,使其具有近乎完美的人格。戏曲名角参加改编并演出红楼戏,不仅使红楼的故事得到广泛的传播,还使得《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更加动人。《红楼梦》曲艺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曲艺改编与文人及城市传媒之间的关系、《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红楼梦》曲艺的人物及《露泪缘》的成就等。概述以曲种为序,述评了评书、子弟书、弹词、广东木鱼书、南音、弹词开篇、鼓词、河南大调曲子、河南坠子、福州评话、岔曲、单弦、兰州鼓子、飏歌、广西文场、马头调、岭儿调、扬州清曲、四川清音、西府曲子、湖南丝弦、粤曲、龙舟曲、山东琴书、四川扬琴、恩施扬琴、莲花落、相声、山东平调、四川竹琴及蒙古族的乌力格尔、达斡尔族的乌春等三十多个曲种所改编的《红楼梦》曲目。《红楼梦》曲艺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曲艺大繁荣的背景下,在韩小窗、马如飞等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文人与艺人的参与创作下,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城市书坊业、唱片公司、广播电台等新旧传媒及曲艺名角的表演,对《红楼梦》曲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在“诗性叙事与书场叙事的结合”与“故事情节的铺陈与浓缩”两个方面。《红楼梦》曲艺的人物塑造别有特色,重点描摹了黛玉、宝玉、晴雯等主要人物,同时多视角地塑造了其它红楼人物。黛玉形象的塑造集中摹写她的愁情,对宝玉形象的塑造则围绕其痴情展开,在不同曲段中反复皴染、描摹这些特征。不足的是,二人形象在曲艺作品中多有世俗化的描写,如宝黛攻读“四书五经”,追求科举功名的情节等。《露泪缘》是《红楼梦》曲艺中成就最高的作品,被许多曲种移植、借鉴,该章重点分析其艺术成就。该作情节编排依托原着后四十回,却能巧妙交待前八十回的故事情节,使全篇逻辑清晰、合乎情理。人物塑造注重延续前八十回人物性格,又有独特的创造。艺术手法多样,通过用典故、穿插方言俗语、采用对比手法等,使《红楼梦》的诗意与书场的俚俗相融合。《红楼梦》话剧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概述、主题的新变、艺术手法的新奇及赵清阁《红楼梦》话剧分析等。概述中述评了民国及建国后《红楼梦》话剧的改编与演出。《红楼梦》话剧的主题不同于戏曲、曲艺,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可归纳为家庭伦理、女性婚恋、时事政治与民众苦难、以象征手法揭示民族性格的劣根性、人生反思与当代众生乱相的揭示等五个方面。《红楼梦》话剧的艺术手法以新奇的面貌而引人关注,无论是民国时期的作品还是新世纪的“先锋”话剧,都以表达方式独特或另类而与戏曲、曲艺形成对比。赵清阁是创作《红楼梦》话剧数量最多、质量较高的作家,其作品呈现出以下特点:忠实于原着的改编原则、重视舞台效果的改编技巧、改编者思想的适度表达。《红楼梦》原着的经典性为戏曲、曲艺、话剧的改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纵观《红楼梦》二百多年的改编历程,家族伦理、女性婚恋、赤子人格及对社会弊病的揭示是改编者关注的主要内容,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则贯穿了《红楼梦》的改编史。《红楼梦》改编成戏曲、曲艺、话剧等艺术形式,既扩大了原着的影响,也丰富和滋润了这些艺术形式。

范可佳[7](2015)在《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及其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四个部分,按照绪论、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对象、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主题、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方式为顺序阐述观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对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表达的两大风格和两大特征进行了概括;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论述的重点部分;第四章同时也是本文论述的难点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从对创作民歌的概念界定入手,对研究对象与范围、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与成果述评、研究设计这四个方面对该论文的绪论部分作出了阐释,作为研究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及其演变的背景资料。第二章,总结了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表达的风格,即表达中华民族地域风格与表达中华民族整体风格,从文学性和音乐性两点进一步总结了创作民歌歌词意义表达的艺术性。通过经典歌词作品来论证歌词在创作民歌中的存在价值。第三章,主要谈论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主题。根据历史时期划分成四个阶段进行讨论,即建国十七年、文革十年、改革开放时期、21世纪,并从各阶段的题材特点、传播途径两方面入手讨论了中国当代创作民歌发展历程中的时代因素对表达主题的影响。第四章,分为三个小节。第一个小节首先对表达方式的基本界定作出阐述,再根据第三章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创作民歌表达方式的特点、中国创作民歌表达方式的类型作出了总结。第二个小节结合各阶段具体歌词实例,对创作民歌发展的各阶段歌词特点及主要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寻找并总结出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表达方式的演变轨迹。第三个小节,通过从历史、文化背景、审美观念三个方面对中国创作民歌歌词表达方式演变的原因作出了分析。

张静[8](2014)在《李宝祥草原艺术人生与研究之路》文中研究说明草原文化艺术,作为我国艺术史上一朵别开生艳的奇葩,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点,它不仅对中华民族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做出突出的贡献,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保护和传承草原民间艺术,是生活在草原地区蒙古族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宝祥作为一名汉族学者,始终把传承、发展草原民间文化作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倾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对草原文化艺术的研究与创作,通过诸多专着及论文,充分体现出他对草原文化独特的思考;将草原文化的性质、内涵、外延以系统的理论知识链条贡献给当代社会,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精粹与智力支持。通过诸多以草原民间文化为素材的创作,表达了他对故乡及草原民间文化深厚的情感。李宝祥的艺术研究与创作之路为草原文化成为本地区、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的根基和底蕴,提供了理性的思考独特的见解。从而体现了他对草原文化艺术保护、研究与传播所做出的贡献。

关阳美[9](2013)在《内蒙古呼麦的地域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蒙古人中流传着一种在世界上极其特殊的演唱方法——“呼麦”,又称“浩林·潮尔”。它是蒙古族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独特之处是一个人的嗓音可以同时发出高低不同的两种声音。由于“呼麦”的发声原理,音色特征和表现方法极其罕见,因而堪称人声艺术的奇葩。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与推进,各种演唱方法、演唱形式占据着世界音乐的主流。近年来,蒙古族的“呼麦”引起了众多民族音乐爱好者和国内外研究者的大力关注和兴趣。开始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与研究。使得在我国濒临消失的呼麦艺术重新散发出勃勃生机。本文拟从地域特色研究来分析研究蒙古族声乐多声部艺术——呼麦艺术,试从文化地理学、民族音乐学的视角来分析研究中国蒙古“呼麦”艺术的地域特征。希望通过本文所进行的研究,丰富该种艺术遗产的学术成果,对其研究、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论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笔者研究本课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目前该课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一章,呼麦的概述。介绍了呼麦的发声原理及其演唱技巧进行了初步的阐释;选取了典型呼麦作品的谱例进行分析;并对呼麦的表演形式做进一步阐述。呼麦的表现内容,了解自然与风俗中产生的呼麦题材作品,以及呼麦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民族心理特征。第二章,呼麦的地域概况。本章首先介绍了呼麦的流传与发展、文化地理学中的呼麦、地域与呼麦之间的关系、时空标识下的呼麦。第三章,地域文化中的呼麦音乐。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阐释草原文化、蒙古人性格与呼麦之间的关系。并且以通辽地区的呼麦为引子,对蒙古呼麦地域特色进行尝试性阐释。本文认为,今天中国蒙古呼麦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相对集中的趋势,而演唱曲目与风格等方面则更多的受到蒙古国呼麦的影响。呼麦的地域特色,与呼麦演唱者有重要关系。呼麦演唱者所生活的地区、师承关系及其悟性与发挥都是制约呼麦地域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一种艺术形式在一地生根发芽不可避免的受到当地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地域特色自此逐渐形成。呼麦自然也不例外。在呼麦一直流传着的地区,呼麦已经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以当地的生活背景作为题材,塑造具有当地风格特点的呼麦作品。与此相应,对于呼麦的引入区而言,受到引入时间长短、演唱人员的来源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形成其显着的地域特征。在现代,以舞台艺术呈现的呼麦,其地域特色的显示,对呼麦演员的依赖则是第一位的。演唱者依据本地区的特色,创作带有地域特色的呼麦作品,也是他们对于呼麦这一门艺术的最好的继承与发扬。第四章,呼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本章首先回顾了呼麦的现状,针对当今社会文化生态的改变,分析呼麦的生存和发展,为呼麦的保护及传承提出建议和意见。

张健[10](2012)在《内蒙古“美声艺术”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声唱法是十六世纪末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形成的意大利歌唱学派,并在十七世纪内传播至意大利其他主要音乐中心。美声唱法从诞生至今已经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期间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已经成为一门被全世界认可的、流传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美声艺术”于一九一九年我国爆发五四运动后,随着当时欧洲的先进文化思想涌入中国,并受到广大音乐先驱者的推崇和喜爱。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步被国人所接受,并在声乐教育领域渐渐奠定了其主导地位。解放以后,“美声艺术”在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出现了新中国“美声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各种因素制约,“美声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文革后期、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我国的“美声艺术”体系日臻完善,无论是表演方面还是教学方面还是普及程度,都迎来了新的黄金时期。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是祖国北疆一颗璀璨的明珠。“美声艺术”作为一门外来艺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入中国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受地域局限性、载体局限性、语言文字局限性、文化局限性、物质局限性等影响,并没有在内蒙古地区迅速传播和发展。那么,要想探源内蒙古“美声艺术”的发展历程,首先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专业演出团体——内蒙古文工团谈起。内蒙古文工团的成立开创了内蒙古地区文化事业的新篇章,也为这片古老土地的艺术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内蒙古地区的“美声艺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其开创者是内蒙古文工团第一代独唱演员——敖登高娃先生。到一九四八年底,内蒙古文工团经过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又编写了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声乐教材,这是我区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声乐教材。教材较系统的介绍了当时西方的声乐理念,为处于萌芽状态的内蒙古“美声艺术”指明了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全国音乐界争论的沸沸扬扬的“土洋之争”也波及到了内蒙古,“要土”还是“要洋”?两派各执一词,据理力争。经过学习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通过认真的讨论和反思,以周戈、敖登高娃、德伯希夫等为代表的艺术家一致认为,汲取西方先进的文化艺术精髓,繁荣和丰富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事业,创作符合内蒙古各族人民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作品,势在必行。解放后,在社会急需一批优秀的专业的文艺工作者和教学者的背景之下,内蒙古师范学院和内蒙古艺术学校相继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立。由于“美声艺术”在声乐教育中有其无法代替的重要性,所以内蒙古师范学院和内蒙古艺术学校从建校伊始就十分重视“美声教学”,来自区内外的诸多教育前辈把他们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内蒙古“美声教育”事业,为内蒙古“美声艺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更为“美声艺术”的普及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革结束后特别是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内蒙古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内蒙古“美声艺术”也迎来了自己的腾飞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文艺团体规模扩大、经典剧目与优秀作品的层出不穷,而以德德玛、阿拉泰、朝鲁、那顺、乌尼特等为代表的歌唱家,让内蒙古“美声艺术”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成为享誉中外、具有内蒙古民族气息和地域特色的优秀艺术形式,“美声艺术”在内蒙古地区产生了质的飞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内蒙古“美声教学”工作也蒸蒸日上,具体表现为:教学层次不断提升、教学设施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师资梯队不断发展、教学模式的多样性、“美声艺术”的普及等等,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内蒙古“美声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正在与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水平缩小差距。文章最后,笔者得出初步结论,即:内蒙古地区的“美声艺术”要想发扬光大,必须走一条与内蒙古“本土艺术”相互融合、互融互进、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将先进的美声艺术理念、教学体系、和演唱、创作技法,运用到我们的表演、教学、演唱和创作当中,形成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美声艺术”,只有这样,内蒙古“美声艺术”才能在国内乃至国际“美声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草原上飞出欢乐的歌——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掠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原上飞出欢乐的歌——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几对概念
    四、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一、产生与确立
        二、发展与繁盛
        三、分流与多元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一、积累与沉淀
        二、传播与推进
        三、土洋之争
        四、中西结合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一、歌唱定位
        二、根植于传统
        三、军旅实践
        四、历史贡献
    小结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第一节 呼吸技法
        一、“美声”呼吸理论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第二节 共鸣技法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第三节 “哼鸣”训练
        一、“哼鸣”唱法
        二、“哼鸣”练习
        三、“哼鸣”唱高音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一、气与声和
        二、声与乐和
        三、乐与意和
    小结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第一节 语言表达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四、其他方法
    第二节 韵味呈现
        一、装饰音润腔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四、特殊的韵味
    第三节 情感表达
        一、构建歌唱情境
        二、提升歌曲内涵
        三、传达民族情感
    小结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第一节 感官享受
        一、动作手势
        二、身形表演
        三、歌唱表情
        四、三位一体
        五、高音演唱
    第二节 句法享受
        一、速度偏离
        二、力度偏离
        三、换气与顿挫
        四、个案分析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一、自由想象
        二、模拟联想
        三、通感联想
        四、情境联想
    第四节 期待视野
        一、概念的界定
        二、合法偏见
        三、视界融合
        四、效果历史
    小结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一、生活体验
        二、歌唱联想
        三、审美意象
    第二节 独创性
        一、运腔方式
        二、情感表现
        三、意象表达
    第三节 歌唱自由
        一、真善美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三、文化内涵
    小结
结语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2)色·恩克巴雅尔《八骏赞》指挥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八骏赞》的音乐特征
    2.1 《八骏赞》的创作背景
    2.2 《八骏赞》的曲式结构分析
第三章 《八骏赞》演唱版本研究
    3.1 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团
    3.2 台北爱乐合唱团
第四章 《八骏赞》指挥技法研究
    4.1 《八骏赞》的指挥手势设计
    4.2 《八骏赞》的指挥艺术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3)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第六节 现代戏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第一节 宗教品格
    第二节 民俗品格
    第三节 乡土品格
    第四节 艺术功用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结语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城市剧场中的音乐记忆 ——内蒙古乌兰恰特剧院剧目研究(1954-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二、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现有资料的掌握情况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乌兰恰特剧院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
    1.1 呼和浩特历史、文化概况
    1.2 乌兰恰特剧院历史沿革
第二章 乌兰恰特剧院不同时期的音乐剧目梳理
    2.1 初创期(1954年-1965年)
        2.1.1 代表性团体的演出情况
        2.1.1.1 内蒙古话剧团在该时期的演出情况
        2.1.1.2 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团在该时期的演出情况
        2.1.2 演出体裁
    2.2 变革期(1966年-1976年)
        2.2.1 革命样板戏
        2.2.2 歌舞类节目
    2.3 繁荣期(1977年-2003年)
        2.3.1 演出单位概况
        2.3.2 基本演出情况
    2.4 转型期(2007年-2015年)
        2.4.1 演出体裁
        2.4.2 基本演出剧目
第三章 乌兰恰特剧院音乐剧目的多元表现
    3.1 传统戏曲演出由胜至衰
        3.1.1 早期戏曲演出的蓬勃发展
        3.1.1.1 京剧
        3.1.1.2 评剧
        3.1.1.3 晋剧
        3.1.1.4 二人台
        3.1.2 戏曲演出场次的逐年下降
    3.2 蒙古族风格的音乐作品与演出
    3.3 西方经典音乐作品展演
        3.3.1 西方经典音乐作品逐年增多
        3.3.2 乌兰恰特剧院上演的西方经典音乐作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乌兰恰特2007—2015年上演剧目汇总表

(5)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2 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综述
        1.2.1 骆一禾、海子着述发表、出版情况
        1.2.2 骆一禾、海子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2章 突围与超越:骆一禾的诗论与朦胧诗、第三代诗歌
    2.1 骆一禾诗论的当代诗学背景
    2.2 诗“乃是创世的?是?字”:文明视野下的诗歌本体论
    2.3 生命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论
    2.4 诗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批评论
    2.5 语言、存在、生命的合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观
        2.5.1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觉醒运动
        2.5.2 骆一禾的语言观:语言、存在、生命的合抱与合一
        2.5.3 燃烧:语言向诗的转化
        2.5.4 “博大生命”:骆一禾诗学的灵魂
第3章 骆一禾诗歌的神性主题与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
    3.1 “天人的圣诉”:背向前人也背向后人
    3.2 “神的文字与我们垂直”
    3.3 “你是才慧的青草”
    3.4 无因之爱与必要之恶
第4章 骆一禾诗歌的时间主题与当代诗歌的历史视野
    4.1 “房间里的风景”“冷风景”与“壮烈风景”
    4.2 “三种时间澎湃而来”
    4.3 “在辽阔的中国醒来”
    4.4 “黄昏里总有什么东西在死亡”
    4.5 文明视野下的当代风景
第5章 骆一禾的“大诗”与江河杨炼的“现代史诗”
    5.1 “智力的空间”与“博大生命”
    5.2 “故我的血流穿了世界”:《世界的血》研究
    5.3 “与一切而至万灵”:《大海》研究
    5.4 听觉的欢乐: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
第6章 比较视野中的骆一禾、海子与当代诗歌批评
    6.1 当代诗歌批评中的骆一禾与海子
    6.2 骆一禾、海子诗歌的共生与互文
    6.3 大相径庭的气质、个性和写作取向
    6.4 日神与酒神:迥然有别的写作方法论
第7章 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与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
    7.1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7.2 一样意象两样情怀: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一
        7.2.1 农耕意象:两殊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关怀
        7.2.2 太阳意象:悬殊的自我镜像
        7.2.3 暴力意象:迥异的价值负载
        7.2.4 身体意象:一个“身体”两条心
    7.3 情理殊途的对立性意象: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二
        7.3.1 晨与夜:一日分两造
        7.3.2 大海与天空:最遥远的镜子
        7.3.3 血与石头:生与死的对质
第8章 结论: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评价问题
    8.1 “所有道路和血液都要被洗涤”
    8.2 圣书上卷与圣书下卷
    8.3 骆一禾、海子诗歌成就的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骆一禾、海子年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红楼梦》戏曲研究
    概述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戏曲
        第二节 民国时期《红楼梦》戏曲
        第三节 建国后《红楼梦》戏曲
    第一章 《红楼梦》戏曲的多元文化特征
        第一节 清代《红楼梦》戏曲的都市发展
        一、北京的《红楼梦》传奇
        二、扬州、上海的《红楼梦》戏曲
        三、广州的《红楼梦》戏曲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京、沪《红楼梦》戏曲的繁荣
        一、新式文人与《红楼梦》戏曲
        二、观众群体的变化与《红楼梦》戏曲
        三、传媒与《红楼梦》戏曲
        四、竞争机制对《红楼梦》编演的影响
        第三节 建国后《红楼梦》戏曲的多元文化
        一、意识形态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束缚
        二、诗意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浸润
        三、民间文化对《红楼梦》戏曲的濡染
    第二章 《红楼梦》戏曲人物形象的嬗变
        第一节 清代红楼戏人物形象
        一、黛玉形象的本色与“润色”
        二、宝玉形象的“误读”与修正
        三、设立专折(出)塑造红楼女性形象
        四、《红楼梦》人物的全景式塑造
        第二节 民国红楼戏人物形象的新变
        一、宝黛形象的微妙变化
        二、红楼丫头聪慧率真形象的再现
        三、“红楼”女性形象承载起婚恋主题
        四、贾政等人物形象的时代特点
        第三节“十七年”红楼戏人物形象的意识形态化
        一、反抗者晴雯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施恶者王熙凤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徐进等剧作家对宝玉形象的刻画
        四、“十七年”间红楼戏人物塑造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新时期红楼戏人物形象平民化
        一、宝玉成为新时期红楼戏的主角
        二、“小人物,唱大戏”
        三、对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物的“包容”
    第三章 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第一节 名角竞演红楼戏
        一、清代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二、民国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三、建国后,戏曲名角与“红楼戏”
        第二节 戏曲名角对“红楼戏”的艺术创新
        一、对红楼人物的深情演绎
        二、对红楼戏的创新演绎
中编:《红楼梦》曲艺研究
    概述
    第一章 《红楼梦》曲艺的改编与传播
        第一节 文人、艺人与“红楼梦”曲艺的改编
        第二节 名艺人对“红楼梦”曲艺传播的推动
        第三节 传媒与《红楼梦》曲艺
    第二章 《红楼梦》曲艺的叙事特征
        第一节 诗性叙事与书场叙事的结合
        第二节 故事情节的铺陈与浓缩
    第三章 《红楼梦》曲艺的人物
        第一节 黛玉愁情的反复皴染
        第二节 宝玉痴情的多面描摹
        第三节 宝黛形象的世俗化描摹
        第四节 《红楼梦》人物的多视角全面塑造
    第四章 《露泪缘》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合乎情理与逻辑的情节编排
        第二节 前八十回人物性格的延续与创新
        第三节 丰富而恰当的艺术手法
下编:《红楼梦》话剧研究
    概述
        一、民国时期的《红楼梦》话剧
        二、五十年代至新世纪的《红楼梦》话剧
    第一章《红楼梦》话剧主题的新变
        第一节 家庭伦理主题的浅俗与劝诫
        第二节 女性婚恋主题的时代意蕴
        第三节 时事政治与民众苦难主题
        第四节 民族性格劣根性的揭示
        第五节 当代众生乱相的反映
    第二章 《红楼梦》话剧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 民国《红楼梦》话剧的新奇编排
        第二节 新世纪《红楼梦》话剧的另类表达
    第三章 赵清阁的《红楼梦》话剧
        第一节 忠实于原着的改编原则
        第二节 重视舞台效果的改编技巧
        第三节 改编者思想的适度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及其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1.1 创作民歌的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问题的提出
        1.2.1 选题主旨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成果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与成果述评
        1.3.2 国外研究现状与成果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框架
        1.4.2 重点与难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对象
    2.1 创作民歌歌词意义表达的风格
        2.1.1 中华民族地域风格的表达
        2.1.2 中华民族整体风格的表达
    2.2 创作民歌歌词意义表达的艺术性
        2.2.1 创作民歌歌词的文学性
        2.2.2 创作民歌歌词的音乐性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主题
    3.1 建国十七年歌词主题——“喜迎新中国”
        3.1.1 建国十七年歌词创作的三个阶段
        3.1.2 建国十七年歌词创作的题材特点
        3.1.3 建国十七年歌词的传播途径
    3.2 文革十年歌词主题——“歌颂领袖”
        3.2.1 文革十年歌词创作的三个阶段
        3.2.2 文革十年歌词创作的题材特点
        3.2.3 文革十年歌词的传播途径
    3.3 新时期歌词主题——“改革开放新生活”
        3.3.1 改革开放时期歌词创作的三个阶段
        3.3.2 改革开放时期歌词创作的题材特点
        3.3.3 改革开放时期歌词的传播途径
    3.4 21世纪的歌词主题——“多元化”
        3.4.1 21世纪歌词创作的题材特点
        3.4.2 21世纪歌词的传播途径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方式
    4.1 表达方式的内涵
        4.1.1 表达方式的基本界定
        4.1.2 表达方式的特点
        4.1.3 表达方式的类型
    4.2 表达方式的演变轨迹
        4.2.1 第一阶段以“情景描写式”为主
        4.2.2 第二阶段以“语录宣传式”为主
        4.2.3 第三阶段以“人、事、物”描写为主
        4.2.4 第四阶段以“综合式”为主
        小结
    4.3 表达方式演变的原因
        4.3.1 历史的原因
        4.3.2 文化背景的原因
        4.3.3 审美观念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8)李宝祥草原艺术人生与研究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目的与社会价值
    三.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四. 资料搜集
    五. 章节安排
第一章 草原音乐文化环境中的李宝祥
    1.1 自幼痴迷于民族乐器
    1.2 草原艺术之情的燃起
    1.3 初展音乐艺术才华
    1.4 蒙古族传统音乐,是他创作的源泉
第二章 李宝样歌曲创作之艺术特征
    2.1 李宝祥歌曲创作的类型
        2.1.1 歌词创作型
        2.1.2 歌曲编创型
        2.1.3 词曲同创型
    2.2. 歌曲旋律之结构特征
        2.2.1 歌曲旋律特征
        2.2.2 装饰音的使用
    2.3. 歌词特征
第三章 李宝样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
    3.1 仪式音乐研究
        3.1.1 蒙古族传统婚礼仪式的研究
        3.1.2 “呼图歌沁”的调查与研究
    3.2 巴林民歌的搜集与研究
        3.2.1 巴林民歌的界定
        3.2.2 巴林民歌按内容与演绎形式的归类
        3.2.3 巴林民歌的结构特点与风格特征
        3.2.4 巴林民歌的演唱技巧与风格
    3.3 《成吉思汗军歌》的研究
第四章 李宝样《草原艺术论》之研究特色
    4.1 跨地域研究特色
    4.2 跨民族研究特色
    4.3 跨文化研究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内蒙古呼麦的地域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三、 研究内容、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呼麦的概述
    第一节 呼麦的介绍
        一、 发声原理
        二、 演唱技巧
        三、 呼麦演唱谱例分析
        四、 呼麦的表演形式
    第二节 呼麦的表现内容
        一、 自然与风俗中产生的呼麦题材作品
        二、 从呼麦作品中看蒙古民族心理特征
第二章 呼麦的地域概况
    一、 呼麦的流传与发展
    二、 文化地理学中的呼麦
    三、 地域与呼麦之间的关系
    四、 时空标识下的呼麦
第三章 地域文化中的呼麦音乐
    一、 地域文化中的草原文化
    二、 音乐文化与呼麦的关联
    三、 从呼麦艺术中透视蒙古人性格
    四、 呼麦地域特色的初步分析——从通辽市地区的呼麦谈起
第五章 呼麦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一、 现状回顾
    二、 文化生态改变下的呼麦
    三、 呼麦的传承与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内蒙古“美声艺术”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国“美声艺术”概述
    第一节 美声艺术简述
    第二节 我国“美声艺术”的渊源
        (一)、“美声艺术”传入我国
        (二) 文革前及文革时期我国“美声艺术”的状况
        (三)、文革后我国“美声艺术”的全面繁荣
    第三节 内蒙古“美声艺术”产生前夕
        (一)、内蒙古自治区概述
        (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美声艺术”未在内蒙古地区传播原因探析
第二章 内蒙古“美声艺术”的初创期(一九四六年—一九七六年)
    第一节 内蒙古“美声艺术”的产生(1946——1949)
        (一)、内蒙古文工团的建立
        (二)、内蒙古“美声艺术”的鼻祖——敖登高娃先生
        (三)、内蒙古诞生的第一本声乐教材
    第二节 内蒙古“美声艺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49——1965)
        (一)、内蒙古歌舞团引领下的内蒙古“美声表演”进一步发展
        (二)、男低音歌唱家朝鲁为代表的早期歌唱家
        (三)、内蒙古师范学院“美声教学”初露端愧一
        (四)、起步阶段的内蒙古艺术学校“美声教学”
    第三节 内蒙古美声艺术发展的瓶颈(1966——1976)
第三章 内蒙古“美声艺术”的发展期(一九七七年——当代)
    第一节 美声表演的繁荣
        (一)、文艺团体规模扩大
        (二)、经典剧目与优秀作品
        (三)、代表演员
    第二节 蒸蒸日上的“美声教学”
        (一)、教学层次的提升
        (二)、教学设施不断完善
        (三)、科学合理的师资梯队
        (四)、教学的多样性
        (五)、“美声艺术”的大力普及
第四章 新时期下“美声艺术”与内蒙古“音乐艺术”的相互融合
    第一节 长调等“民族民间声乐艺术”与“美声艺术”的相互融合
    第二节 具有蒙古族音乐文化特色的合唱艺术
    第三节 喜闻乐见的声乐作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草原上飞出欢乐的歌——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掠影(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色·恩克巴雅尔《八骏赞》指挥技法研究[D]. 汤浩岚.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3]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城市剧场中的音乐记忆 ——内蒙古乌兰恰特剧院剧目研究(1954-2015)[D]. 张雪辰. 内蒙古大学, 2017(01)
  • [5]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D]. 陈国平. 清华大学, 2015(07)
  • [6]《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D]. 刘衍青. 上海大学, 2015(02)
  • [7]中国当代创作民歌歌词意义的表达及其演变[D]. 范可佳. 西南大学, 2015(12)
  • [8]李宝祥草原艺术人生与研究之路[D]. 张静. 内蒙古大学, 2014(03)
  • [9]内蒙古呼麦的地域特色研究[D]. 关阳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10]内蒙古“美声艺术”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 张健. 内蒙古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快乐的歌声飞出草原——一瞥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