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意象的理想追求——评《我愿做激流……》

现代诗歌意象的理想追求——评《我愿做激流……》

一、现代诗歌形象的理想追求——评《我愿意是急流……》(论文文献综述)

宋兰[1](2020)在《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诗歌特别是外国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施行,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在诗歌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阅读。接受美学将读者提到了文本解读的核心地位,认为读者参与了文本阅读的过程并有主动建构意义的作用,这与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不谋而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2017年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外国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中学教学中却没有引起师生充分的重视。本文以中学外国诗歌及教学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接受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提供解决当前中学外国诗歌教学存在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的意义、接受美学与中学外国诗歌结合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部分是中学语文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归因。首先对语文教材选入的外国诗歌做分类统计,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从初中和高中调查并呈现中学外国诗歌的教学现状。最后根据外国诗歌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总结。第二部分分析将接受美学引入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首先概述接受美学中三个重要理念,即“读者中心论”、“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其次分析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目的,以引出将接受美学中的基本理论与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目的之间的契合。第三部分是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语文外国诗歌教学策略。这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从接受美学的三个重要理念展开策略分析。首先强调“读者”的地位,从“教”、“学”、“教学方式”上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然后从文化的交流,文本与读者的有效对话、“群诗”阅读教学中探讨怎样提升学生的“期待视野”。然后是抓住“召唤结构”,从本文的具体化和在“否定”中填补空白两个方面展开。最后是结论部分,主要总结外国诗歌的教学情况及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接受美学在中学外国诗歌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可能涉及的整个教育活动的设想。

全苗苗[2](2020)在《信息技术在中职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行业迎来了新的春天。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断地被引入语文学科的教学实践,颠覆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固有生态。现阶段,我国已经初步迈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探索基于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教学,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了当前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将信息技术引入中职诗歌教学意在解决中职诗歌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诗歌学习兴趣不浓,基础较差,教师诗歌教学水平不高,教学评价缺位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搜索、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对学生及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所掌握的当前中职诗歌课堂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具体提升策略,意在提升中职诗歌教学的效果,努力让学生读得懂,学得进,品得出味道,感受得到诗歌学习的乐趣。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叙述了研究缘起。通过对当前中职诗歌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的分析,确定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中职诗歌教学效果这一研究方向。同时,对当前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诗歌教学融合的探索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打好基础。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理论阐释。主要是对信息技术以及中职诗歌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下的诗歌教学目标。第三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包括对中职诗歌教材选编现状的分析和中职诗歌课堂的教学实际调查分析,归纳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普遍问题及其原因。第四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具体策略。针对当前中职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拓展、教学过程与手段的创新和教学评价的优化等角度,探究信息技术在中职诗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第五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教学实例与反思。旨在为信息技术在诗歌教学上的应用研究提供一些实践性的参考。

邢琪[3](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提出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梁钰[4](2020)在《教材编写视角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注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文教材是学校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沟通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媒介。作为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之一,注释是语文教材研究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人们已经考察过古诗文以及现代文的注释问题,唯独对现代诗歌的注释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因此现代诗的注释问题成为教材编撰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环节。不同文体的注释状况研究既有利于为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教学参考,触发不同视角的关注与反思,又有助于培养师生独立解决教学中所遇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搭建文本在阅读与理解之间的桥梁。同时,不同文体注释的研究也为教材科学合理地编写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诗歌的注释具有特殊性,为了更为系统地了解现代诗注释研究的现状,笔者以教材的使用频次和使用范围为基准,选择其中六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版本的现代诗的注释现状以及不合理的编写方式与编排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写作框架如下:第一章介绍高中语文现代诗的注释内容。分别从诗歌创作的注释、诗歌内容的注释、诗歌教学的注释这三个层面逐自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第二章介绍高中语文现代诗的注释方式。首先根据注释在文中位置的不同对现行注释进行了分类,其次针对注释所展现类型的不同进行了详细地说明,最后对注释编写的弹性,如注释的详略与难易进行研究。第三章介绍高中语文现代诗的注释原则。主要从现代诗注释的编写与编排,基于现行教材的教学提出解决的建议。着眼于现行教材中的现代诗注释编写与编排方式上存在的不足,从注释的准确性、系统性、审美性等方面分别进行系统地阐述,希望能够促进教材编撰的规范化。第四章旨在为前三章所提出的关于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注释的内容、方式以及原则所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注释优化案例。笔者将六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频率最高的三篇现代诗歌篇目为案例,希望通过新旧不同注释案例之间的对比,能够为教学活动带来更大的便利与启示。在前四章注释研究与注释案例展示的基础上,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教材在现代诗注释内容的编写与编排上提出建议。强调编者作注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注释与课文内容的相关性。

陈远平[5](2020)在《中学语文舒婷诗歌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舒婷崛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其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切。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神女峰》《秋夜送友》《无题》等,其文兼质美,契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选文的要求,又因诗歌中蕴含的语文教学价值益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吸引了多个版本语文教材编写者的目光,被现行多版本语文教材所选,最新的全国部编版七年级教材中也选入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诗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已具有教学材料的典范性,并逐渐成为教师教学解读与学生学习的对象,舒婷诗歌中蕴含的语文教学价值也将成为一代人的的精神记忆。论文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第一章梳理舒婷诗歌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情况,探究舒婷诗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原因:语文课程标准的价值导向、舒婷诗歌的现代文学地位也为其入选语文教材创造了条件,以及舒婷诗歌本身所具有的语文教学价值。第二章分析了中学语文教材中舒婷诗歌的教学现状,其值得借鉴之处有重视意象内涵的探究、重视以读促学、比较阅读的运用以及对舒婷诗歌的价值导向正确等,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创作主体性欠缺、忽视原始理解、语言分析泛化及不重视背诵积累等问题,进而提出舒婷诗歌的教学策略:整体把握舒婷诗歌教学特点,打破舒婷诗歌语言陌生化;以读品诗,获取舒婷诗歌审美感受;运用“记忆产生效应”背诵诗歌;开展专题研习,拓展延伸的教学策略。第三章根据前文提出的舒婷诗歌的教学策略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初中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高中则以《致橡树》为例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并将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另外舒婷诗歌是中国现代诗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舒婷诗歌教学研究的到一些有益于现代诗教学的启示即根据根据文本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文本解读要指向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科学结合原始理解。总之舒婷诗歌是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诗歌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学语文教材中舒婷诗歌的教学,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爱情观、人际观、爱国情怀等。舒婷属于现当代诗歌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同样也具有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特点,对她的诗歌教学进行研究分析不仅有利于她的诗歌的教学,对其他中国现当代诗歌教学都有一定的启示。

杨绍军[6](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刘姣玲[7](2019)在《网络影视课件在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国进行教育改革以来,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大势所趋。随着中职教育在国家教育中逐步兴起,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网络影视资源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一部分,其形象直观的特点深受中职学生喜爱。教师将优秀的影视作品与语文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语文课堂氛围,将两者进行综合,也在很大程度上响应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笔者以网络影视课件学的基础理论为基本,对湘潭市一所中职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设计了一个将影视资源与中职语文教材相结合的教学案例,旨在更好地将网络影视课件应用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本文共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内容进行论述,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较少,网络影视课件在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处于发展阶段。第二章,通过对“网络影视课件学”进行简单介绍,从建构主义认识论、接受美学理论、人本主义认识论分析网络影视课件应用于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为第三章的问卷调查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笔者于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职学院展开问卷调查,深入探究同学对于影视资源的喜爱程度和学习制作影视资源课件的态度,便于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与内容,为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真实的数据。第四章,笔者将网络影视课件以及教师制作影视课件的方法与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爱情诗两首》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为网络影视课件在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第五章,本研究的结论部分,分析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展望以及进一步需要改进的方向。本研究是对网络影视课件在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究,关注时事热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创新性,能为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提供教学参考。

刘云湘[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作品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无数优秀诗歌流传千古,闻名遐迩。诗歌因其语言含蓄凝练,情感丰富饱满,韵律和谐优美,有着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教材是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重要场域,即使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播工具出现,但教科书在时代进程中仍旧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对诗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所以研究语文教科书中的诗歌作品选编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以新时期来的人教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研寻教材中诗歌作品的变化趋向与规律,旨在为诗歌选编构建一个结构化图谱,为今后的语文教科书的诗歌选编提供参考。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明确了研究对象。并对国内外“语文教材”“诗歌选编”等相关方面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指出目前的相关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并点明本论文的意义,确认研究目标。第二部分统计整理了新时期以来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不同版本的诗歌篇目,发现教科书的恢复时期,教学大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处于首要地位,诗歌选编也严格遵循大纲要求;教科书的探索时期不仅在制度上寻求多样化,诗歌选编也注重多元性;教科书的多样时期,对时代精神的反映、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视。第三部分量化统计了新时期以来教材中诗歌共有篇目与独有篇目,并进行个例分析,解答为何一些篇目出现的次数寥寥,后来直接退出了教材的舞台;为何一些篇目犹如教材中的“常青树”,教材改动数次但依然被保留。第四部分给语文教材诗歌选编提出建议:第一,教材选编诗歌时应重视诗歌作品的典范性,选择经典并能对学生起引导作用的诗歌,同时要保证诗歌内容的丰富性,诗歌形式的多样性;第二,要与时俱进,并且要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现状,与此同时也要以学生为本位,贴近学生生活。第五部分为结语,梳理了全文的研究思路,并进一步认识了新时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诗歌选编对于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意义。

潘婷[9](2019)在《袁水拍三四十年代抒情诗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代诗歌的历史上,产生了相当数量的诗歌流派,涌现了无数的优秀诗人,我们的文学史已经有了详备的研究与评价。但我们的文学史对于上世纪三十年代踏入诗坛的袁水拍而言,关注还是过于少一些。袁水拍,字光楣,笔名“水拍”取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诗句“朱旗画轲一百尺,五有长江水拍天”之意。1938年,当中国开始陷于连绵不断的民族战争之中时,年仅22袁光楣开始了他的现代新诗创作。文学史中的他以“马凡陀”的面貌被人所熟知,代表作品是《马凡陀的山歌》,是一个擅长辛辣讽刺的讽刺诗人、山歌诗人。在袁光楣以讽刺诗人“马凡陀”的身份闻名诗坛之前,他还以抒情诗人“袁水拍”存在过,并留下了抒情诗集《人民》《冬天,冬天》《沸腾的岁月》等。但这一部分诗歌却鲜少有人关注,这对于全面客观地认识袁光楣是十分不利的。同时,袁水拍的抒情诗刻画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整体面貌和人民的生存状态,并且从新诗写作的尝试方面做出了独有的努力。因此,如果我们仅仅关注作为”马凡陀”的讽刺诗人、山歌作者袁光楣,于他本身的诗歌创作无疑是不公平的,于现代诗歌也是留有缺憾的。袁水拍的抒情诗歌数量不多,刨去40年代末开始创作的讽刺诗歌,仅有88首诗歌存世,但这为数不多的诗歌却有着丰富的内涵。本论文主要从袁水拍诗歌创作的整体历史背景、诗歌创作内容主题、艺术特色三个层面来全方位考量袁水拍三四十年代的抒情诗歌创作,在论文最后会以结语的形式对袁水拍抒情诗的价值进行讨论。首先,袁水拍的抒情诗创作开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抗日战争的爆发直接影响了诗人的创作焦点。另外,从袁水拍的诗歌文献整体来看,他的抒情诗创作实际上是对自己诗歌创作原则的践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抗战的爆发直接影响了中国诗人们创作理念的改变,而对于袁水拍而言,抗战的爆发贯穿了他整个的诗歌创作生涯,因此,在诗歌内容上无疑也会对此有所呈现。其次,袁水拍的诗歌创作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袁水拍的诗歌注重对三十时年代旧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进行描画,描画过程中显露出诗人对当时历史语境的诗性反思。第二,袁水拍的抒情诗十分关注在那个年代里挣扎于战争、政权、生死之间的生命存在,因此在他的抒情诗中出现了一大批遭受磨难的中国人群像。第三,袁水拍将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经历的抗日战争纳入到抒情诗的透视范围中,与当时很多直面抗日战争场面的诗人不同,袁水拍对战争的关注主要表现为对战争的后遗症进行描绘。第四,袁水拍在创作抒情诗时,是一个心怀天下,更着眼全球的年轻人,他的抒情诗关涉到了许多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抗争与生存,由于历史的限制,袁水拍对世界的关怀实际上也围绕着反法西斯战争展开,着重关注那些在战争中遭受苦难而又积极抗争的民族。再有,袁水拍的抒情诗歌从艺术特色上来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界熟知的讽刺诗语言简明畅快,这种语言风格在袁水拍一开始进行抒情诗创作时就已经存在。第二,袁水拍的诗歌创建了自己的意象体系,并且从意象的整体勾画方面呈现了独具特色的诗歌画面。第三,抒情诗歌注重个人化的情绪表现,诗歌中经常呈现的是“小我”的形象,但袁水拍的抒情诗却从一而终地关注着整个国家民族和国民整体,塑造了一个心怀天下民众疾苦的“大我”抒情主人公形象。论文的最后将袁水拍抒情诗的价值进行了结论式的陈述。纵观袁水拍抒情诗的创作整体面貌,论文从以下几个层面对袁水拍的抒情诗歌进行了文学史层面的评价。第一,在新诗的流变过程中,现实主义一直是一支大旗,袁水拍抒情诗就从现实主义的层面进行了探索。诗歌中对于现实的强烈关注和反思对新诗的现实主义风格进行了深入。第二,袁水拍的抒情诗在抒情方式上与二三十年代的初期白话抒情诗不同,在整个诗坛提出抒情的放逐”之后,袁水拍用诗歌进行了艰难的回应和探索。总体来看,袁水拍抒情诗的创作现实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给我们还原了历史面貌,从创作内容上进行对历史的诗性叩问,因此在诗风上具有了特殊的个人风格,这些风格使得袁水拍在新诗的发展史具有了无可替代也不可磨灭的地位价值。

王鑫[10](2019)在《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在文艺交流和创作实践中开启了一个新阶段。延安时期戏剧、电影、美术、音乐领域所孕育的艺术作品,在开拓了延安文艺形式、承载着延安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了多元化本土艺术资源向世界传播的新方向;在文学实体的双向译介行为之外,延安时期扩展出了“文学旅行”或“观察笔记”等表现形式的“域外作家的延安书写”新路径;1940年代中期以来,丁玲、赵树理、周立波等延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域外学界收获了广泛传播与可观成果,进入了对外输出与域外研究的新高潮。故此,我们可以说,延安时期首次启开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双向、多元、平等的文学交流与对话的新历程。如今,对于世界文学范围的延安文艺形态的研究进行适当清理、重新反思与有效回应,是十分必要的。在文化文学的互动与交汇中,是时候重启对于延安文艺的跨时空与跨文化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话语资源有所助益。本文呈“导言”,正文六个章节,“结语”等,分别讨论了“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延安艺术作品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域外作家在延安”、“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延安重要作家的域外研究”以及“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第一章,将延安时期取得的丰厚的文学成就放置在世界传播与研究的视野中作一概览,从总体上廓清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进程、特征及其所集中的问题。域外学界涉及译介传播与评论研究两大方面,结合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以详实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归纳与简述。第二章,关于延安时期取得的多元的艺术成就,以戏剧、电影、美术、音乐四大领域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情况为讨论对象,追溯现代以来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沿革,以及延安艺术作品在域外引发的反响。择取延安各艺术门类的典型成果作为域外研究的核心内容,诸如歌剧与电影形式的《白毛女》、延安木刻、《黄河大合唱》,力图挖掘延安艺术为世界所带来的新资源。第三章,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来延安的大批域外作家所创作的延安文本,及其触及并自觉传播的延安精神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时空的基本线索论述这批域外的延安文学作品,研讨其中蕴含的叙述主题与审美意味。通过域外观察者的延安叙述,映现出延安精神对其文学观与世界观的深层影响,以此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第四章,由于域外学界的丁玲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故而将丁玲的域外研究作为再研究的典型个案,分别论述域外丁玲研究中的“真实性问题”、“两极断裂论”与“情感研究问题”;着重讨论梅仪慈的丁玲研究,在意识形态话语与隐喻书写等方面的新发现;此外,以女性文学研究、作家传记研究与人文心理学研究为视角,力图开掘域外丁玲研究中的新可能。第五章,围绕域外学界对于延安重要作家赵树理与周立波的研究成果展开讨论。分析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下的赵树理,以及日本延安文艺研究的复杂境遇;并在“声音媒介”的传播方式与“文化自信”的执着守护中透视赵树理的文学态度。域外学界的周立波研究呈现出不同的评价趋向,针对农民语言与农民意识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强化了作家在创作中的主体性延伸。第六章,进一步从理论的层面对域外延安文艺研究进行反思与回应,讨论了“回心型”文学传统与文学“抒情传统”为延安文艺研究所带来的理论资源;进而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和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分析域外延安文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政治与文学二元论”的典型论调为反思对象,从关于文学创作与作者形象意义上的“崇高”概念,揭示出献身革命的延安作家在其自我崇高化历程中的复杂性,并以此重构延安文艺所带来的积极的精神重生与文化重建价值。总之,对于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再研究,需要以关系研究为前提,辩证理解域外研究者的理论尝试与思维局限,反思学界为延安文艺与“政治话语”之间建立的必然关系,将延安文艺从“政治话语”的唯一背景中解脱出来,进而发现延安文艺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所提供的革命文化资源与现代性张力。

二、现代诗歌形象的理想追求——评《我愿意是急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诗歌形象的理想追求——评《我愿意是急流……》(论文提纲范文)

(1)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方法和主要观点
    四、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及问题归因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选入外国诗歌的情况统计
    第二节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及访谈
    第三节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第二章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引入接受美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接受美学”及其核心理念
    第二节 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目的
    第三节 接受美学对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启示
第三章 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策略
    第一节 重视读者地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二节 利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期待视野
    第三节 抓住“召唤结构”,填补文本意义空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西风颂》教学设计
附录2:中学各版本外国诗歌选入情况
附录3: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致谢词

(2)信息技术在中职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信息技术
        二、中职诗歌教学
    第二节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下的诗歌教学目标
        一、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三、诗歌教学要关怀学生情感成长,构筑美好精神家园
    第三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第四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价值意义
        一、富化课程教学资源
        二、活化课堂组织形式
        三、优化诗歌教学效果
第二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职诗歌教材选编现状
        一、中职诗歌教材选文内容分析
        二、中职诗歌教材选文特点分析
    第二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四、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五、问卷数据分析
    第三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信息技术呼声高,实际使用水平低
        二、学生自制力不足,信息学习素养低
        三、学校重视度不够,信息化建设推进不力
第三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具体策略
    第一节 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时代步伐
        一、教师加强信息化教学素养
        二、学生提升信息化学习能力
        三、学校推进信息化环境建设
    第二节 联动教学内容,深化课堂教学
        一、诗歌教学资源丰富化
        二、资源呈现形式多元化
    第三节 创新教学过程与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一、开展信息化的吟诵教学,让学生“动口”
        二、构筑立体化的诗歌意境,让学生“动心”
        三、创设交互式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动手”
    第四节 优化教学评价,加强师生互动
        一、使用测评辅助工具,实时记录,过程评价
        二、使用互动交流工具,妙趣横生,多方评价
第四章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案例与思考
    第一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案例
        一、《国殇》教学设计
        二、《国殇》教学反思
    第二节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诗歌教学的思考
        一、把握学情基点,凸显职教特色
        二、把握学科基点,培养诗歌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旨趣
    二、研究成果述评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四、论文架构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一、经济的现代化
        二、文化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现代化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小结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小结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六、《中庸》周刊
        七、国文学会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小结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一、发现自我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教材编写视角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注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高中语文现代诗的注释内容
    第一节 针对诗歌内容的注释
    第二节 针对诗歌教学的注释
    第三节 针对诗歌创作的注释
第二章 高中语文现代诗的注释方式
    第一节 注释的位置
    第二节 注释的类型
    第三节 注释的弹性
第三章 高中语文现代诗的注释原则
    第一节 注释的准确性
    第二节 注释的系统性
    第三节 注释的审美性
第四章 注释优化案例及教学价值
    第一节 原版教材现代诗注释案例
    第二节 优化后的现代诗注释案例
    第三节 优化现代诗注释的价值与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学语文舒婷诗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舒婷诗歌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舒婷诗歌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舒婷诗歌
    第三节 舒婷诗歌入选原因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舒婷诗歌教学现状与策略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舒婷诗歌教学现状
        一、值得借鉴之处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舒婷诗歌教学策略
        一、整体把握舒婷诗歌教学特点
        二、以“象”入诗,打破舒婷诗歌语言陌生化
        三、以读品诗,获取舒婷诗歌审美感受
        四、运用记忆“产生效应”背诵诗歌
        五、开展舒婷诗歌专题研习,拓展延伸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舒婷诗歌教学实践与启示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舒婷诗歌教学实践
        一、初中语文教材舒婷诗歌教学实践——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
        二、高中语文教材舒婷诗歌教学实践——以《致橡树》为例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舒婷诗歌教学实践启示
        一、树立具体篇章意识
        二、文本解读指向教学
        三、结合原始理解
        四、借鉴名师教学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网络影视课件在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络影视课件的定义以及理论研究
    2.1 网络影视课件的定义
        2.1.1 网络影视课件的相关概念
        2.1.2 网络影视课件引入中职课堂的意义
    2.2 网络影视课件学的理论基础概述
        2.2.1 建构主义认识论
        2.2.2 接受美学理论
        2.2.3 人本主义理论
第三章 影视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与分析
    3.1 湖南中职学校语文教材、教学目标分析
        3.1.1 语文教材特色
        3.1.2 中职学生情况分析
    3.2 影视资源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运用现状调查
        3.2.1 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3.2.2 存在的问题及引发的思考
第四章 影视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4.1 影视资源课件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应用
        4.1.1 利用影视资源,进行情境教学
        4.1.2 观看影视资源,进行模仿训练
        4.1.3 借助影视资源,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4.1.4 影视资源辅助,提高基本文字功底
    4.2 网络影视课件语文教学案例设计
        4.2.1 教材分析
        4.2.2 学情分析
        4.2.3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立
        4.2.4 教法确定
        4.2.5 教学过程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的不足
    5.3 展望和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影视资源辅助语文教学应用调查问卷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作品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研究动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及相关理论
        一、研究对象及内容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作品的变动轨迹
    第一节 教科书的恢复时期
    第二节 教科书的探索时期
    第三节 教科书的多样时期
第二章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作品的选编变动统计分析
    第一节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作品的选编变动统计分析
        一、选文总体稳定:共有篇目统计分析
        二、选文稳中有变:独有篇目统计分析
    第二节 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分析
        一、教材选文编选来源分析:多元化趋势
        二、教材选文创作方法分析:现实主义为主转为兼而有之
        三、教材选文价值取向分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兼容
第三章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作品的反思与评价
    第一节 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之典范性与多样性
    第二节 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标准之时代性与适切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的学术论文和项目目录)

(9)袁水拍三四十年代抒情诗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状况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袁水拍抒情诗研究背景
    2.1 袁水拍抒情诗创作的历史背景
    2.2 袁水拍抒情诗的原始文献与版本情况
    2.3 袁水拍抒情诗的创作主张
第三章 袁水拍抒情诗创作内容
    3.1 时代历史的诗性反思
    3.2 生命价值的诗学表达
    3.3 家国情感的抗争诉说
    3.4 世界视野的个性关怀
第四章 袁水拍抒情诗的艺术特色
    4.1 简明有力的语言风格
    4.2 朴实丰富的意象呈现
    4.3 “大我”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4.4 “新抒情”的艺术尝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成果
    第一节 延安文艺的世界译介与交流概观
        一、延安文艺作品在世界的译介情况
        二、本土作家与延安文艺的世界传播
    第二节 延安文艺在世界的研究概况
        一、延安作家作品在世界的研究成果
        二、海外的中国文学史出版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艺术在世界的传播与研究
    第一节 延安戏剧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戏剧的发展与变革
        二、域外作家笔下的延安戏剧
        三、杰克·贝尔登笔下的《白毛女》
        四、德克·博迪笔下的歌剧《白毛女》
        五、歌剧《白毛女》在世界
    第二节 延安电影在世界
        一、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沿革与变迁
        二、抗战电影的域外传播
        三、域外电影人在延安
        四、延安电影的发展
        五、《白毛女》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延安美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美术事业发展
        二、中国美术作品的早期域外传播
        三、抗战木刻在世界
        四、中国革命木刻对日本的影响
    第四节 延安音乐艺术在世界
        一、中国共产党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黄河大合唱》的域外传播与接受
        三、延安革命歌曲在世界
        四、延安音乐思潮对日本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作家在延安
    第一节 书写延安的域外视点与研究现状
        一、书写延安的三个维度
        二、域外延安书写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美国作家的延安书写
        一、第一阶段:1936-1939
        二、第二阶段:1939-1949
    第三节 其他域外作家的延安文本
        一、其他域外记者的延安文本
        二、其他国际友人的延安文本
    第四节 不同时空下的域外延安书写
        一、各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域外书写
        二、延安时期前后的域外书写
    第五节 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化意蕴
        一、域外延安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文化缘起
        二、域外延安文本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延安走向世界的丁玲
    第一节 丁玲作品研究与译介述评
        一、丁玲的创作与本土研究述评
        二、丁玲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域外丁玲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一、真实性问题:作者与人物
        二、两极断裂论:文学创作“转向”
        三、情感研究:政治追求与爱情追求
    第三节 梅仪慈的丁玲研究
        一、“意识形态”再认识及其局限
        二、“冲击—反应”论的移植和再造
        三、“隐喻”书写:疾病与空间
    第四节 域外丁玲研究的其他可能
        一、女性文学研究与丁玲小说研究
        二、作家传记研究与丁玲的政治生涯
        三、人文心理学研究视角下的丁玲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要延安作家的域外研究
    第一节 赵树理研究在世界
        一、赵树理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海外赵树理研究的主要话题
        三、日本“人民文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四、“听觉”与“声音”媒介视野下的文学传播
        五、作为“文化自信”守护者的赵树理
    第二节 周立波研究在世界
        一、周立波作品的域外译介与研究概况
        二、域外周立波研究的不同趋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引发的反思与回应
    第一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一、“回心型”文化与延安文学
        二、“情本体”与“抒情”传统
    第二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损耗”与局限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
        二、“现代性”复杂而单一的面孔
        三、文化差异与接受误区
    第三节 域外延安文艺研究的思考与回应
        一、“政治与文学二元论”与“冲击—反应”论
        二、“想象的共同体”与“崇高”
        三、“崇高”与崇高化自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现代诗歌形象的理想追求——评《我愿意是急流……》(论文参考文献)

  • [1]接受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外国诗歌教学研究[D]. 宋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2]信息技术在中职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全苗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4]教材编写视角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注释实践研究[D]. 梁钰.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5]中学语文舒婷诗歌教学研究[D]. 陈远平.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7]网络影视课件在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姣玲.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作品选编研究 ——以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D]. 刘云湘.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9]袁水拍三四十年代抒情诗创作研究[D]. 潘婷. 延边大学, 2019(01)
  • [10]世界视域中的延安文艺[D]. 王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现代诗歌意象的理想追求——评《我愿做激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