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大厦室内设计

南天大厦室内设计

一、南天大厦室内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倪晓琪[1](2021)在《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户外空间是师生进行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大学校园各类活动与功能。西安市作为高校云集的城市,其高校占比在国内位列前茅,由于西安市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迫使师生无法在校园户外空间做长时间的逗留及活动。校园生态环境的质量密切影响师生们的健康状态,在校园户外空间中营建合适的风、热、湿环境,一方面可以提供利于师生休憩、学术交流、娱乐活动的场所,激发校园的活力;另一方面也利于营建绿色校园,推动可持续发展,保障师生身心健康。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及高校校园景观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了校园景观微气候研究仍不够完善;其次,阐明了校园景观微气候的概念,分析相关设计案例,证明微气候在校园户外空间设计中的必要性;之后,以西安市长安路一带高校为调研主线路,将调研的高校户外空间划分为全开敞型、半开敞型、半围合型以及全围合型四种,经现场实测以及后期分析后发现半开敞以及半围合空间相较于全开敞、全围合空间更能满足人体舒适度需求。全开敞空间设计时要考虑到改善遮荫,热辐射强度大的问题,此类型空间适合作为入口景观区和文体活动区;半开敞空间由于内部风环境作用明显,适合作为生态休闲区;半围合空间设计时需改善热舒适区域分散,不便利用的问题,其适合设计为教学科研区以及学生生活区;全围合空间微气候环境较差,建议少进行全围合空间设计,若无法避免此种情况可以适当的增加楼间距从而增设通风口进行引风改善微气候。最终,选取代表性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作为校园微气候改造对象,对其有问题的户外空间进行实测及Envi-met软件模拟,对实测及模拟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优化后的西建大户外空间微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案,同时借助软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希望本文能够为今后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提供参考,能够引起相关的设计人员从微气候、生态可持续的角度对于校园景观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促进景观设计向着适宜性、生态性、科学性以及参数化的角度发展。

庄泳浩[2](2021)在《加建连廊双层梯道一体化结构设计及分析》文中提出通过加建连廊将城市公共设施与商业大厦有机联通,将人流引入商场,提升商场人气,建立复合化商业空间,在一线城市已越来越普遍。广州市寺右新马路天桥与既有南天广场大厦之间需加建连廊,工程项目结合平面、立面及既有结构安全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将加建连廊的双层梯道进行一体化结构设计,尽量不影响商业大厦的人行流线、使用空间及外部景观,最大限度地发挥加建连廊的作用。同时,采用预制钢结构,结构轻巧、外形美观,施工便捷,对商业运营影响小,既突出市政工程的快速化优势,又体现房建工程的个性化特点。

龚滢[3](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杨颖[4](2020)在《“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研究 ——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例》文中认为城镇化加速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城市空间的紧缺与粗放,国内大多高端信息产业区在此规划下诞生,加之道路空间对机动车通行功能的偏斜,进一步压缩了街道活动空间,使得高端信息产业区成为街道生活空间不足的典型代表。同时,由于高端信息产业区在建设标准、产值贡献、产业模式及人群特征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街道场所功能及街道空间品质的提升更加迫切。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存量潜力空间补充街道活动空间成为高端信息产业区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突破红线关注于红线外空间对于街道空间补充的作用,成为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和解决街道活动空间不足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六个章节,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相关基础研究,首先对突破红线相关的街景设计和高端信息产业区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明确本文在既往研究中的位置及应发展的方向。其次对本文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突破红线相关的街景设计理论进行分析,提炼借鉴之处;第二部分(第三章)是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研究,通过对高端信息产业区的典型代表——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红线内外空间现状及街道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分析街道问题的成因,明确突破红线对解决街道生活空间缺失问题的必要性。其次通过调研、采访及问卷明确影响高端信息产业区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并形成弹性判定的方式,得出高端信息产业区突破红线下的外向型、中性型及内向型的三种空间属性分类,为区域街景设计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第三部分(第四章)为突破红线导向下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策略的提出。在突破红线下空间属性分类的基础上,首先提出街景设计的原则及目标,其次通过空间规划更新策略、空间整治设计策略及一体化街景设计的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升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品质;第四部分(第五、六章)为突破红线导向下上地信息路街景设计实践,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信息路为例进行街景的改造设计,并对全文进行总结反思。通过对突破红线导向下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高端信息产业区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得出高端信息产业区在突破红线下的空间属性分类。(2)提出针对于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的策略。在街道规划层面策略更新下,对红线内、外空间进行设计提升,最终通过内外空间整合形成一体化街景,解决区域街道空间不足的问题,弥补高端信息产业区街道景观提升研究的缺失。

张转转[5](2020)在《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的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特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大力开发成为土地扩张导致的必然趋势,同时伴随着室外景观逐步向室内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环境。地下商业空间景观能够帮助特大型城市更好地实现立体化发展,结合景观手法和新兴技术手段,改善地下商业空间环境,优化地下商业空间的舒适性和吸引力,满足顾客和工作人员的多样需求,提高地下商业空间的受欢迎度的同时协助城市向下发展。本研究以特大型城市的地下商业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特大型城市及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的相关概念及研究进行总结,肯定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提炼最新研究观点,为之后的实践展开提供理论基础;再次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对南京市德基广场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现状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和深入剖析;最后将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设计方法进行整合,总结出适宜多种地下商业空间类型的景观设计内容,并以南京市新街口德基广场二期地下商业空间为设计场地进行景观改造方案展示,拓展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地下商业空间中通过融入生态理念、突出本土文化、丰富城市活动、优化空间物理环境等策略,不仅可以改善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环境,为公众营造舒服的购物体验,同时,可以扩大地下商业空间功能范围,丰富参与人群的活动类型,让地下商业空间成为城市公民乐于接纳并享受在其中的场所,且拥有比室外更适宜的环境条件。在地下空间开发热潮背景下,通过发现并总结的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的相关问题和提出相关策略以及设计方法、设计内容,为今后地下商业空间中融入景观提供理论参考,转变以往人们对地下商业空间闭塞、空气质量差、商业性强等印象,进而提高地下商业空间利用率,同时为未开发的地下商业空间提供景观依据,最终有效帮助特大型城市实现纵向发展。

陈钰灵[6](2020)在《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规划与建筑设计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满足当代老年人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促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重要渠道。目前老年大学的建设速度远不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因此对老年大学的规划建设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以深圳市社区级老年大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从老年人的身心需求、行为模式等方面出发,通过对老年大学的规划建设现状进行调研以及对老年大学建筑校舍内和教室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出老年大学规划布局、建筑设计两个层面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城市角度上,从社区老年大学规划布局不合理与社区老年大学和周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互动两个方面,解析了社区老年大学规划布局上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的角度上,笔者结合调研案例从社区老年大学在社区内存在感薄弱的方面出发,解析了社区老年大学在社区内选址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建筑角度上,结合案例对社区老年大学的外部出入口形态、功能配置、各功能空间的使用现状以及平面流线进行分析,解析呈现了建筑设计层面上的社区老年大学存在的问题。针对社区老年大学规划、建筑设计两个层面存在的问题,笔者选取两个案例对之前的分析进行印证并为之后的设计建议提供依据。笔者综合校舍内老年人的行为模式和空间评价结果,了解老年人对社区老年大学的空间需求,提出社区老年大学室内空间设计的弹性化、多功能化设计原则,并基于此认为社区老年大学应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而不仅仅停留在学习需求。最后,基于当前“资金、政策、场地限制”的社区老年大学规划建设现状,提出了解决社区老年大学现状问题的对策建议,在规划设计层面,主要从优化社区老年大学空间选址布局、改善周边城市空间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在建筑设计层面,笔者提出应结合老年大学依附建筑的实际情况增强建筑外部空间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建筑平面多功能化、功能配置多元化、改善室内空间氛围的优化策略。最后,笔者还提出了社区老年大学运营管理方面的支持配合做法建议。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丰富对老年大学类型的研究,对今后深圳乃至全国的社区老年大学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王巧良[7](2020)在《绿墙植物特性与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墙面绿化是城市立体绿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国新型墙面绿化正进入加速发展和推广阶段,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绿墙案例,但也存在着景观效果单一、养护成本高昂的情况。熟悉和掌握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观赏特征,进行绿墙植物景观优化设计是当下新型墙面绿化发展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杭州、上海、南京三座城市50处绿墙进行实地调研,并对调研样本进行美景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部分优秀案例进行植物景观量化分析,得出绿墙植物景观设计相关指导性结论,最后通过案例优化改造成果验证研究结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50处调研案例共统计植物101种,隶属于46科72属,大部分植物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但植物观赏性较缺乏,尤其缺少含花、果、芳香等多重观赏性的植物。室内绿墙大多为自然式设计,植物形态丰富度、质感丰富度和景观层次感较好;而室外绿墙大多采用模纹式、几何式设计,植物种类丰富度、植物观赏性、色彩丰富度要高于室内绿墙。绿墙技术形式以种植袋式和骨架模块式为主,其次为种植笼式、种植毯式、插杯容器式、种植盒式和网格牵引式。2、构建绿墙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得到3个影响公众审美喜好的重要影响因子,模型为SBE=-1.642+0.122×生长状况+0.118×色彩丰富度+0.45×整体协调性。3、得出室内外绿墙植物景观设计建议。室内绿墙要尽量选择水分需求相近,且具有一定耐阴性的植物,若空间尺度较小,建议采用自然式设计手法,植物色彩搭配要以同类色和类似色植物为主,要选择4种及以上叶形的植物,小、中、大型叶类植物和细、中、粗质型质感植物的运用比例尽量控制在约3:5:2,并达到3个及以上的多层次植物景观。室外绿墙要尽量选择水分需求中性偏耐旱、喜光或喜光耐半阴的耐寒植物,室外空间较开敞,建议使用模纹式、几何式、绿屏式设计手法,植物色彩搭配要以类似色为主,色相差控制在90°以内,选择3种及以下的叶形的植物,小、中型叶类植物和细、中型质感植物的运用比例尽量控制在约4:6,并以矮层植物运用为主,形成相对柔和层次感的绿墙植物景观。4、依据上述结论,对5处室内外绿墙进行植物景观改造,改造前后的美景度评价结果验证了本研究的设计模式结论。本研究结果能为今后城市新型墙面绿化植物景观设计提供相应的植物搭配最优区间值和运用比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指导性。

史可昕[8](2020)在《郑州地区屋顶绿化植物景观调查与美景度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步,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一方面为人们带来的是生活的便利,但另一方面环境破坏问题也日益严峻。绿化用地日渐减少的今天,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更适用于现代社会使用的绿化手段,于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第五立面——屋顶,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建筑屋顶进行绿化建设既能增加绿化面积又能节省空间,因此屋顶绿化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绿化手段。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部分,针对本次研究的目的、背景、意义等问题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对屋顶绿化的概念、类型、作用做出分析;第三部分,通过现场调研的形式对郑州地区3个市辖区内的26处屋顶绿化场所进行调查,总结出屋顶绿化的类型以及使用的植物品种,并通过现场情况指出屋顶绿化的现存问题;第四部分,针对郑州地区屋顶绿化植物景观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美景度评价,将所得出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作为美景度值,随后根据实地情况筛选了11个评价因子,并对其进行评分,最终使用SPSS22.0软件,构建郑州地区屋顶绿化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模型,得出各个因子对美景度的影响值并将数据代入模型得出26处屋顶绿化场所的美景度排序;第五部分,根据模型总结出郑州地区屋顶绿化植物造景的发展对策,为屋顶绿化植物景观设计在未来的运用作出理论指导;第六部分,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郑州市新蒲大厦屋顶绿化进行改造设计;第七部分,论文的总结。

程元泽[9](2019)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2008中国第一条京津冀城际铁路投入运营以来,中国高速铁路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由于京津冀城际铁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以及空前的人流聚集,许多城市都借机加入高铁建设大军,以此拉动城市的经济发展,疏散旧城区庞大的人流。然而目前在建的众多高铁新城却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对此各级政府和部门都高度关注,尝试寻找解决办法。同时随着城市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兴起和应用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习惯,在不久的将来,数据技术会被运用到解释各类城市现象的领域中,并且逐渐渗透到城乡规划学科,城市设计学科当中,以此来提高人们理性解决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和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上述研究背景尝试从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角度入手,借鉴前人对高铁新城和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相关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运用提出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同时以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作为实证研究,为今后提升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方面提供参考和建议。整篇文章研究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回顾前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高铁新城的相关理论和公共空间活力相关研究,对高铁新城公共空间进行界定;对高铁新城公共空间的活力进行表述,阐述大数据分析的技术组成以及应用于城市管理和城市设计方面所带来的优势。第二部分(第三章)评价体系建构。主要指出了传统公共空间评价体系的缺点,分析了影响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的要素,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将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分成物质环境,精神需求,人群活动等三个维度,据此构建出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第三部分(第四章)实证研究。首先选取苏州高铁新城为研究对象,并对评价体系中的因子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苏州高铁新城活力评价的分值,以及现阶段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在物质环境,人群活动,精神需求方面的表现,找出了现今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不足的原因;其次将大数据的活力评价体系与传统活力评价体系相比,发现相较于传统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具有视角更广,数据更精确的优势;最后本文根据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结果与权重值将评价指标划分为4种类型,提出了重点优化“高关注度-低满意度”因子,持续维护“高关注度-高满意度”因子,渐进提升“低关注度-高满意度”和“低关注度-低满意度”因子等活力优化建议,并介绍了每个建议的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技术指导。

徐磊[10](2019)在《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研究 ——以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设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高,但伴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食品安全等问题状况频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渴望绿色的消费方式。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促使人们改变以往传统的消费方式,鼓励人们更多的去体验绿色生态的消费模式,在此背景下为人们营造接近大自然生态环境,提供绿色有机食品的生态餐厅逐渐成为消费的主流。然而,许多餐厅虽冠以“绿色”、“生态”的标签,但在设计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苍白无力,其内部的景观设计元素之间也缺乏联系与内涵,许多景观设计师对于什么是绿色生态还没有充分理解和认识,导致大量的“非生态”餐厅的涌现。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刻不容缓。论文根据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对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意义等展开论述,对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进行概述,分别从国内和国外两条主线对生态餐厅的起源、发展现状、类型等进行系统的陈述。对西安、北京地区具代表性的生态餐厅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其现状总结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此确立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分析生态餐厅内部空间要素,从功能类型、空间特质、构成要素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餐厅内部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即空间、造景、人文、工程等要素。同时参考了设施园艺学、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空间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学等理论知识,构建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规划体系,提出了将二者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及其详细的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策略和方法,为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将上述提出的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原则运用到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的设计实例中。对其所在区位、选址、空间布局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的详细设计方案,对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最后,提出自己的论证观点,即建设综合性、多样化,集“吃住行游购娱”多种功能于一体,“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态餐厅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南天大厦室内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天大厦室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微气候变化的挑战
        1.1.2 高校校园户外空间建设需求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户外空间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进展
        1.4.2 国外户外空间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进展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6 论文研究方法
2.高校户外空间微气候设计相关基础研究
    2.1 微气候相关概念研究
        2.1.1 微气候概念
        2.1.2 微气候的构成要素
        2.1.3 风景园林要素与微气候的联系
        2.1.4 热舒适评价指标
    2.2 微气候测试与模拟技术
        2.2.1 微气候实测
        2.2.2 Envi-met软件模拟
    2.3 高校户外空间相关概念
        2.3.1 户外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3.2 大学校园户外空间
    2.4 国内外校园户外空间微气候适应性设计案例
        2.4.1 寒冷地区校园
        2.4.2 夏热冬冷地区校园
        2.4.3 夏热冬暖地区校园
    2.5 本章小结
3.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市校园户外空间现状研究
    3.1 西安市区位气候特征
    3.2 西安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微气候调研分析
        3.2.1 全开敞型空间
        3.2.2 半开敞型空间
        3.2.3 半围合型空间
        3.2.4 全围合型空间
    3.3 高校校园户外空间微气候问题汇总
        3.3.1 全开敞型空间缺乏遮荫,热辐射强度大
        3.3.2 半开敞型空间不便利用,热舒适区分散
        3.3.3 半围合型空间通风不畅,风环境需加强
        3.3.4 全围合型空间缺乏日照、采光有待补充
    3.4 本章小结
4.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市校园户外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1 优化设计目标与原则
        4.1.1 设计目标
        4.1.2 设计原则
    4.2 西安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微气候优化策略
        4.2.1 全开敞型空间增加遮荫面积,调节场地内温度
        4.2.2 半开敞型空间合理选择植物,整合热舒适区域
        4.2.3 半围合型空间调整建筑方位,改善场地风环境
        4.2.4 全围合型空间调整绿地格局,提高场地热舒适
    4.4 本章小结
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微气候实测与模拟
    5.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调研分析及总结
    5.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微气候实测
        5.2.1 实测前期准备
        5.2.2 实测结果汇总及成因分析
    5.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微气候模拟
        5.3.1 模拟前期准备
        5.3.2 Envi-met模拟结果汇总
    5.4 微气候模拟数据及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户外空间优化设计
    6.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户外空间微气候改良方案
        6.1.1 全开敞型空间优化方案
        6.1.2 半开敞型空间优化方案
        6.1.3 半围合型空间优化方案
        6.1.4 全围合型空间优化方案
    6.2 微气候优化设计方案模拟验证
        6.2.1 优化前后Envi-met模拟结果及对比
        6.2.2 优化前后SSD指数对比
    6.3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Ⅰ 西建大雁塔校区冬季实测数据汇总
        测点1-3 冬季实测数据
        测点4-5 冬季实测数据
        测点6-8 冬季实测数据
        测点9-10 冬季实测数据
    附录Ⅱ 西建大雁塔校区测点 4-测点 10的ENVI-MET秋季模拟结果
        测点 4-测点 10 温度模拟结果统计
        测点 4-测点 10 湿度模拟结果统计
        测点 4-测点 10 风速模拟结果统计
    附录Ⅲ 图表索引

(2)加建连廊双层梯道一体化结构设计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总体思路
3 梯道影响因素
    3.1 平面因素
    3.2 竖向因素
    3.3 既有大厦结构
    3.4 景观及地面空间利用
4 梯道设计
    4.1 基本原则
    4.2 下部结构设计
    4.3 上部结构设计
    4.4 细节设计
    4.5 梯道排水设计
5 计算分析
6 施工过程及建成效果
7 结语

(3)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4)“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研究 ——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突破红线导向下相关街景设计研究综述
        1.3.2 高端信息产业区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红线
        2.1.2 高端信息产业区
        2.1.3 街景
    2.2 概念间关联性分析
        2.2.1 红线对街景设计的影响与作用
        2.2.2 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的重要性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完整街道理论
        2.3.2 共生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突破红线下的街道空间属性研判
    3.1 上地街道空间现状分析
        3.1.1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概况
        3.1.2 上地街道红线内外空间现状分析
    3.2 上地街道使用者特征及行为模式调研
        3.2.1 上地街道使用者特征分析
        3.2.2 上地街道使用者行为模式调研
        3.2.3 相关利益者诉求分析
    3.3 现状问题成因分析
        3.3.1 规划阶段方向性偏失
        3.3.2 空间分配与利用不当
    3.4 突破红线的必要性与契合性
        3.4.1 存量发展的政策导向
        3.4.2 存量空间整合的潜力
        3.4.3 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3.4.4 一体化系统的重要性
    3.5 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及判定方法研究
        3.5.1 突破红线的复杂性分析
        3.5.2 突破红线的影响因素研究
        3.5.3 突破红线的判定方法研究
    3.6 突破红线下的空间属性分类
        3.6.1 外向型
        3.6.2 中性型
        3.6.3 内向型
    3.7 本章小结
4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策略研究
    4.1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街景设计原则
        4.1.1 完整性原则
        4.1.2 人本位原则
        4.1.3 公共性原则
    4.2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街景设计目标
        4.2.1 环境形象提升
        4.2.2 多维弹性设计
        4.2.3 健康活力生活
    4.3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空间规划更新策略
        4.3.1 优化道路通行效率
        4.3.2 合理布局停放设施
        4.3.3 完善公共空间体系
    4.4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空间整治设计策略
        4.4.1 红线外空间改造设计策略
        4.4.2 红线内空间整合优化策略
        4.4.3 红线内外空间一体化整合策略
    4.5 突破红线导向下的一体化街景保障机制
        4.5.1 权属相关的红线外空间
        4.5.2 无关权属的红线内空间
    4.6 本章小结
5 突破红线导向下上地信息路街景设计实践
    5.1 信息路红线内外空间现状
        5.1.1 红线内空间现状
        5.1.2 红线外空间现状
    5.2 街道规划层面的指导与影响
        5.2.1 打通路网连通性
        5.2.2 合理布局停车场
    5.3 信息路红线外空间突破程度分类判定
        5.3.1 客观物质条件判定
        5.3.2 主观利益方意愿修正
        5.3.3 信息路红线外空间突破程度分类
    5.4 信息路突破红线下的一体化街景设计
        5.4.1 红线外空间的改造设计
        5.4.2 红线内空间的整合优化
        5.4.3 一体化街景的过渡衔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图片索引
附录-Ⅲ表格索引
附录-Ⅳ调研问卷

(5)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的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横向发展带来土地危机
        1.1.2 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发展趋势
        1.1.3 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基本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相关概念与研究
    2.1 特大型城市相关概念与研究
        2.1.1 特大型城市
        2.1.2 城市病
        2.1.3 城市双修
        2.1.4 城市“绿色慢行交通”可持续发展理念
        2.1.5 “文化城市”转型理念
    2.2 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相关概念与研究
        2.2.1 地下空间
        2.2.2 地下商业
        2.2.3 地下商业空间景观
        2.2.4 地下生境
        2.2.5 地下城与双层城市
        2.2.6 “文化消费”
        2.2.7 “体验消费”
        2.2.8 “景观都市主义”理念
    2.3 本章小结
3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的相关问题分析
    3.1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生态系统不可持续
        3.1.1 生境营造匮乏
        3.1.2 雨水收集循环空白
        3.1.3 空气置换流动阻滞
    3.2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文缺失
        3.2.1 公共空间界面缺乏本土文化体现
        3.2.2 休闲空间雕塑小品缺乏历史文化体现
    3.3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肌理布局破碎
        3.3.1 营业空间断点式零散型布局
        3.3.2 交通空间瞬时性人流存在安全隐患
        3.3.3 空间缺乏景观引导性
    3.4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网络系统混乱
        3.4.1 “地上——地下”的贯通可达性弱
        3.4.2 沉浸式体验差
    3.5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不足
        3.5.1 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包容性弱
        3.5.2 极端气候条件下活动的容纳性不足
        3.5.3 忽视消费者线性物理体验感受
        3.5.4 工作人员缺乏对室外空间时间、气候状态的感知
4 特大型城市地区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的设计策略及方法
    4.1 设计策略
        4.1.1 构建地下生态系统,加强生态体系建设
        4.1.2 深化本土文化体现,渲染地下人文气息
        4.1.3 整合地下空间秩序,实现交通有序对接
        4.1.4 建设地下商业生活圈,强化网络系统趣味性
        4.1.5 营造融合共享空间,满足多种防御性活动
        4.1.6 改善地下物理条件,营造地下体验氛围
        4.1.7 展现室外环境状态,加强对室外感知度
    4.2 设计方法
        4.2.1 营造地下循环生态系统
        4.2.2 增加人文展示空间
        4.2.3 商业、交通、景观一体化
        4.2.4 横纵双向自然氛围渲染
        4.2.5 增加活动空间“跨年龄化”
        4.2.6 营造空间五感体验
        4.2.7 增加天井景观
    4.3 本章小结
5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景观设计内容
    5.1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生态系统设计
        5.1.1 生境花园设计
        5.1.2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
    5.2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文设计
        5.2.1 展示空间设计
        5.2.2 雕塑小品设计
    5.3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景观布局设计
        5.3.1 营业空间布局整合设计
        5.3.2 公共空间线性景观设计
    5.4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网络系统设计
        5.4.1 中庭空间垂直景观设计
        5.4.2 “森林”廊道设计
    5.5 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
        5.5.1 亲子活动空间设计
        5.5.2 中老年活动空间设计
        5.5.3 天井空间设计
6 特大型城市南京市德基广场地下商业空间景观设计实例
    6.1 区位概况
    6.2 景观设计思路
        6.2.1 考虑空间特殊性
        6.2.2 恢复地下商业空间的城市职能
        6.2.3 优化地下商业空间体验感
        6.2.4 多角度出发满足多样人群需求
        6.2.5 打破传统商业模式,缓解地下商业空间与公众的矛盾
    6.3 设计方案
        6.3.1 线性空间设计
        6.3.2 中庭空间设计
        6.3.3 中老年活动空间设计
        6.3.4 亲子活动空间设计
        6.3.5 天井空间设计
    6.4 方案展示
        6.4.1 线性空间设计
        6.4.2 中庭空间设计
        6.4.3 中老年活动空间设计
        6.4.4 亲子活动空间设计
        6.4.5 天井空间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录
附录2 表录
附录3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6)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规划与建筑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与老年大学相关的设计规范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规划建设发展现状概述
    2.1 深圳市人口老龄化分析
        2.1.1 人口数量分析
        2.1.2 人口结构分析
        2.1.3 人口分布形态分析
    2.2 深圳市老年大学建设现状
        2.2.1 老年大学类型分析
        2.2.2 社区老年大学布局分析
    2.3 深圳市老年人教育需求分析
        2.3.1 老年人普遍需求特征
        2.3.2 老年教育需求特点
        2.3.3 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需求与特征分析
        2.3.3.1 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执行现状
        2.3.3.2 老年群体反馈需求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规划布局分析
    3.1 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建筑形式
        3.1.1 嵌入建筑类型
        3.1.2 嵌入建筑比重
    3.2 社区老年大学规划布局不合理
    3.3 社区老年大学布局与其他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缺乏互动
        3.3.1 社区老年大学借用周边医疗设施困难
        3.3.2 社区老年大学借用周边文化设施困难
        3.3.3 社区老年大学借用周边体育设施困难
        3.3.4 社区老年大学借用周边公园绿地困难
    3.4 社区老年大学在社区内存在感薄弱
        3.4.1 社区老年大学位于居民区深处
        3.4.2 社区老年大学位于城中村街区深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建筑设计分析
    4.1 社区老年大学出入口形态
        4.1.1 独立设置出入口
        4.1.2 共用出入口
    4.2 社区老年大学功能配置分析
        4.2.1 课程设置
        4.2.2 功能构成
        4.2.3 各功能空间使用现状
        4.2.4 功能配置及流线问题分析
    4.3 社区老年大学室内环境分析
        4.3.1 建筑内部公共环境
        4.3.2 建筑内部功能环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案例分析
    5.1 选取原则
    5.2 选取对象
    5.3 调研对象分析
        5.3.1 招商街道四海情老年大学建筑概况
        5.3.2 布吉街道老年大学建筑概况
    5.4 行为观察调研
    5.5 问卷分析
        5.5.1 基本信息
        5.5.2 课程选择及功能配置需求
        5.5.3 空间环境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空间设计对策建议
    6.1 规划层面建议
        6.1.1 服务人口布局
        6.1.2 优化空间选址
        6.1.3 改善社区老年大学周边社区环境
        6.1.4 提倡社区老年大学功能混合利用
    6.2 建筑层面设计建议
        6.2.1 强化社区老年大学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6.2.2 优化社区老年大学内部公共空间环境
        6.2.3 建筑空间设计及功能配置建议
        6.2.4 改善室内空间氛围
    6.3 运营管理的支持配合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附录A 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地址信息一览表
附录B 老年人对于老年大学的态度访谈
附录C 社区老年大学问卷调查原文
致谢

(7)绿墙植物特性与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概念解析
        1.2.2 绿墙的作用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绿墙发展概况
        1.3.2 绿墙技术形式概况
        1.3.3 绿墙植物应用概况
        1.3.4 绿墙植物景观设计概况
        1.3.5 植物特性与植物景观相关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新型墙面绿化现状调研分析
    2.1 调研区域概况与调查方法
        2.1.1 调研区域选择与概况
        2.1.2 调研实践与地点
        2.1.3 调研内容
    2.2 绿墙现状调研结果与分析
        2.2.1 植物种类应用
        2.2.2 植物种类应用频度分析
        2.2.3 植物生长习性分析
        2.2.4 植物观赏性分析
        2.2.5 绿墙技术形式分析
        2.2.6 绿墙植物景观效果分析
    2.3 绿墙现状总结与建议
        2.3.1 现状总结
        2.3.2 优势
        2.3.3 提升空间
3 新型墙面绿化植物景观视觉审美评价
    3.1 评价样本
    3.2 评价方法
        3.2.1 评判方式
        3.2.2 评判者
        3.2.3 照片的拍摄与选取
        3.2.4 问卷编制
        3.2.5 问卷收回和处理
    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3.3.1 美景度得分值的标准化处理
        3.3.2 美景度评价结果
        3.3.3 景观因子分析
        3.3.4 绿墙植物景观评价模型
    3.4 评价结论与意义
        3.4.1 评价结论
        3.4.2 评价意义
4 植物特性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1 植物生长习性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1.1 室内植物生长习性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1.2 室外植物生长习性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2 植物色彩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2.1 色彩原理
        4.2.2 植物色彩与室内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2.3 植物色彩与室外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2.4 植物色彩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小结
    4.3 植物形态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3.1 植物形态与室内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3.2 植物形态与室外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3.3 植物形态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小结
    4.4 植物质感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4.1 植物质感原理
        4.4.2 植物质感与室内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4.3 植物质感与室外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4.4 植物质感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小结
    4.5 植物层次感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5.1 植物层次感与室内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5.2 植物层次感与室外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5.3 植物层次感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小结
    4.6 植物特性与绿屏式绿墙植物景观设计
    4.7 绿墙植物景观构图设计
    4.8 植物特性与绿墙植物景观设计总结
        4.8.1 绿墙植物生长习性选择
        4.8.2 绿墙植物色彩运用
        4.8.3 绿墙植物形态运用
        4.8.4 绿墙植物质感搭配
        4.8.5 绿墙植物景观层次感营造
        4.8.6 绿墙植物景观构图设计
5 基于植物特性的绿墙植物景观优化改造
    5.1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植物墙优化改造
        5.1.1 改造前现状分析
        5.1.2 优化改造策略
    5.2 南京紫东生态会议中心外部植物墙优化改造
        5.2.1 改造前现状分析
        5.2.2 优化改造策略
    5.3 其他案例绿墙优化改造简述
        5.3.1 杭州绿城国际社区大厅植物墙优化改造
        5.3.2 杭州高扬国际酒店北侧植物墙优化改造
        5.3.3 杭州电力物资大楼植物墙优化改造
    5.4 绿墙植物景观改造前后公众视觉审美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讨论
    6.1 研究总结
    6.2 讨论与展望
        6.2.1 创新点与不足
        6.2.2 后续的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郑州地区屋顶绿化植物景观调查与美景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外发展现状
        1.3.2 国内发展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法
        1.5.3 综合分析法
        1.5.4 总结归纳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屋顶绿化概述
    2.1 屋顶绿化概念
    2.2 屋顶绿化的类型
        2.2.1 按建筑高度划分
        2.2.2 按建筑功能划分
        2.2.3 按空间位置划分
    2.3 屋顶绿化的作用
        2.3.1 生态效益
        2.3.2 社会效益
        2.3.3 经济效益
3 郑州地区屋顶绿化调查与分析
    3.1 研究地概况
        3.1.1 郑州地区区位概况
        3.1.2 郑州地区自然环境条件
        3.1.3 郑州地区社会环境概况
    3.2 调查范围及方法
        3.2.1 调查目的
        3.2.2 调查方法
        3.2.3 调查范围
    3.3 郑州地区屋顶绿化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郑州地区屋顶绿化类型
        3.3.2 郑州地区屋顶绿化植物统计分析
        3.3.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3.4 郑州地区屋顶绿化的优势
        3.3.5 郑州地区屋顶绿化现存问题
4 郑州地区屋顶绿化植物造景美景度评价
    4.1 评价对象
    4.2 评价方法与步骤
        4.2.1 美景度评价法(SBE法)
        4.2.2 照片拍摄
        4.2.3 照片的筛选
        4.2.4 美景度问卷调查
    4.3 美景度值计算方法
    4.4 美景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4.5 评价因子的选取
    4.6 景观因子量化值与美景度值评分结果
    4.7 评价模型构建
    4.8 评价结果分析
        4.8.1 因子分析
        4.8.2 屋顶绿化植物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5 郑州地区屋顶绿化植物造景发展对策
    5.1 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的影响因素
        5.1.1 光照环境
        5.1.2 风环境
        5.1.3 水环境
        5.1.4 温度环境
    5.2 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的参考原则
        5.2.1 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5.2.2 选择生长速度适中且绿化覆盖度较大的植物
        5.2.3 以人为本的植物选择原则
    5.3 屋顶绿化建设改进建议
        5.3.1 植物配置建议
        5.3.2 植物养护建议
        5.3.3 植物与景观营造建议
6 实践应用与总结
    6.1 项目概况
        6.1.1 区位分析
        6.1.2 周边环境分析
        6.1.3 人群分析
    6.2 场地现状分析
    6.3 设计内容
        6.3.1 总平面图
        6.3.2 功能分区
        6.3.3 植物种植原则
        6.3.4 植物品种选择
7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数据的兴起改变城市管理
        1.1.2 高铁站建设对城市的影响
        1.1.3 大数据对于解决城市问题方式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高铁新城公共空间
        2.1.2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
    2.2 公共空间活力相关研究
        2.2.1 公共空间活力理论研究
        2.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 高铁新城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2.3.1 高铁新城公共空间理论
        2.3.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4 公共空间评价相关研究
        2.4.1 公共空间评价理论研究
        2.4.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5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组成
        2.5.1 数据来源
        2.5.2 大数据分析工具
    2.6 大数据运用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设计的影响
        2.6.1 大数据介入对城市管理产生的积极效应
        2.6.2 大数据运用和倡导下的新型城市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建构
    3.1 传统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
        3.1.1 评价体系的类型及特征
        3.1.2 传统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数据特点分析
        3.1.3 综合评价方法分析
        3.1.4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传统评价体系的缺点
    3.2 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建构分析
        3.2.1 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要素构成
        3.2.2 基于大数据的活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3.3 评价方法的选取和层次结构的确立
        3.3.1 评价方法的说明
        3.3.2 评价内容的说明
        3.3.3 层次结构的确立
    3.4 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因子的选取
        3.4.1 共性因子的滤出
        3.4.2 特性因子的滤出
        3.4.3 完整的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
    3.5 评价因子的释义及关联论证
        3.5.1 物质环境
        3.5.2 人群活动
        3.5.3 精神需求
    3.6 确定权重及划分评价等级
        3.6.1 专家打分初步确定权重
        3.6.2 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权重
        3.6.3 计算结果与等级划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4.1 苏州高铁新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1 苏州高铁新城概况
        4.1.2 核心启动区概况
        4.1.3 核心区所存在的问题
    4.2 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分析
        4.2.1 物质环境维度分析
        4.2.2 人群活动维度分析
        4.2.3 精神需求维度分析
    4.3 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结论
        4.3.1 活力评价结果总结
        4.3.2 与传统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对比结果
    4.4 评价结果反馈于苏州高铁新城城市设计
        4.4.1 根据评价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
        4.4.2 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提升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建议
    5.3 理性反思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

(10)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研究 ——以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实践意义
        1.2.1 目的
        1.2.2 实践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餐厅室内景观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发展理念
        2.1.2 生态餐厅
        2.1.3 室内景观设计
    2.2 生态餐厅发展概况
        2.2.1 国外生态餐厅的起源与发展
        2.2.2 国内生态餐厅的起源与发展
    2.3 国内外生态餐厅室内景观典型案例分析借鉴
        2.3.1 国外生态餐厅案例分析
        2.3.2 国内生态餐厅案例分析
    2.4 生态餐厅实地调研
        2.4.1 食上未央生态养生园温室餐厅
        2.4.2 北京红太阳生态餐厅
        2.4.3 陕西富平天成园生态餐厅
    2.5 生态餐厅室内景观存在的问题总结
        2.5.1 景观造假
        2.5.2 景观植物的选择错误
        2.5.3 景观养护管理不当
        2.5.4 室内环境设计与生态学原则脱节
        2.5.5 室内环境设计未秉承可持续发展观战略要求
        2.5.6 室内景观设计植物的机械化堆砌
        2.5.7 景观缺乏创意,文化内涵有待挖掘
3 生态餐厅室内景设计要点解析
    3.1 生态餐厅室内景观的功能类型
        3.1.1 生态功能
        3.1.2 美学功能
        3.1.3 对人心理改善功能
        3.1.4 营造空间方面的功能
    3.2 生态餐厅环境的空间特性
        3.2.1 空间的开放性
        3.2.2 空间的秩序感
    3.3 生态餐厅的设计要素
        3.3.1 空间要素
        3.3.2 造景要素
        3.3.3 文化要素
        3.3.4 工程要素
    3.4 生态餐厅室内生态因子
        3.4.1 绿色生态理念
        3.4.2 生态基本条件(餐厅适宜环境)
4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餐厅景观设计体系构建
    4.1 生态餐厅景观设计相关理论解析
        4.1.1 设施园艺学
        4.1.2 景观生态学
        4.1.3 景观美学
        4.1.4 环境空间学
        4.1.5 环境心理学
        4.1.6 建筑物理学
    4.2 绿色发展理念下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原则
        4.2.1 功能性原则
        4.2.2 生态性原则
        4.2.3 以人为本原则
        4.2.4 因地制宜原则
        4.2.5 地方性原则
        4.2.6 艺术美原则
    4.3 空间环境意向定位
        4.3.1 主题的确定
        4.3.2 地域文化的体现
    4.4 功能空间形态
        4.4.1 空间界定
        4.4.2 界面处理
        4.4.3 陈设布置
        4.4.4 景观形态
    4.5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餐厅景观设计
        4.5.1 植物景观设计
        4.5.2 水景观设计
        4.5.3 山石景观设计
        4.5.4 园路景观设计
        4.5.5 光环境设计
    4.6 生态技术的运用
        4.6.1 水的循环利用
        4.6.2 环保型装修材料的运用
        4.6.3 清洁型能源利用
5 绿色发展理念视域下的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景观规划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位置
        5.1.3 环境条件分析
        5.1.4 餐厅主体结构概况
        5.1.5 目标定位
        5.1.6 规划原则
    5.2 景观规划设计
        5.2.1 总体规划
        5.2.2 分区规划
        5.2.3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5.2.4 水景观规划设计
        5.2.5 山石景观规划设计
        5.2.6 园路规划设计
    5.3 生态餐厅运营模式的构想
        5.3.1 生态餐厅经营模式
        5.3.2 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南天大厦室内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气候的西安市高校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倪晓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加建连廊双层梯道一体化结构设计及分析[J]. 庄泳浩. 中国市政工程, 2021(02)
  • [3]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4]“突破红线”导向下的高端信息产业区街景设计研究 ——以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例[D]. 杨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特大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的设计策略研究[D]. 张转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深圳市社区老年大学规划与建筑设计初探[D]. 陈钰灵. 深圳大学, 2020(10)
  • [7]绿墙植物特性与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王巧良.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8]郑州地区屋顶绿化植物景观调查与美景度评价研究[D]. 史可昕.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9]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苏州高铁新城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D]. 程元泽.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10]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餐厅室内景观设计研究 ——以西安曲江“世纪莲音”生态餐厅设计为例[D]. 徐磊.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南天大厦室内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