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灭活疫苗免疫反应观察

乙脑灭活疫苗免疫反应观察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反应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福良[1](2021)在《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行性日本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是威胁人类尤其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猪被认为是乙脑流行环节中的“放大宿主”,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可在猪体内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明显的病毒血症。此外,日本乙型脑炎病毒还可以通过蚊子在猪群之间进一步传播,对中国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日本乙型脑炎的防控不仅需要疫苗的有效防疫,也需要简便、快捷、准确的诊断与检测。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c Ab)具有高度特异性的优点,基于单抗而建立的日本乙型脑炎抗原抗体诊断方法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进行了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较为温和地纯化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双重凝胶层析方法,与病毒原液相比,双重凝胶层析纯化后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回收率和总蛋白去除率分别为61.04%和99.71%,HCP和BSA去除率分别达到98.72%和99.72%,表明在经过膜包超滤浓缩及琼脂糖凝胶分子筛层析(TFF-SEC)后,进一步进行Capto TMCore700层析能够获得纯度更高、完整性更好,且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生物学活性的病毒颗粒。以TFF-SEC-Capto TMCore700纯化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粒子作为抗原,采用IPMA、IFA和间接ELISA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了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抗体外(Vero细胞系)筛选的试验方法。研究共筛选到5株单克隆抗体:29E3、29F8、4B4、2F2和36A6,其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在1:800~1:1600之间;接种小鼠后,制备的腹水效价在1:5.12×105~1:2.56×106之间。类和亚型鉴定表明,4B4和36A6为Ig G1类,29E3、29F8和2F2为Ig G2α类,29E3、29F8和2F2轻链为κ链,4B4和36A6轻链为λ链。稳定性测定试验表明,五株杂交瘤细胞均能稳定、持续分泌特异性抗体。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29F8和2F2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JEV的E蛋白。应用纯化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了可用于检测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胶体金试纸。试纸条特异性强,检测极限约可达103~104TCID50/100μL,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临床上多种样品检测。研究进一步优化了各种检测条件,并对临床检测日本乙型脑炎病毒阴性、阳性血清临界值进行了判定,建立了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抗阻断ELISA检测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1600倍稀释的阳性血清,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抗体外筛选方法,并获得5株能稳定、持续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成功建立了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抗阻断ELISA检测方法。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2](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中华预防医学会[3](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中华预防医学会[4](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 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 借鉴国内外经验, 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 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 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5](2021)在《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疫苗和预防接种工作知情提出了要求,对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内容作出了规定。本共识以该法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经验,阐述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发展和形式,制定了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标准流程和信息、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原则以及各疫苗知情同意书格式,为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人员在预防接种服务中参考。本部分共识包括总则以及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乙型脑炎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内容。

李国华[6](2020)在《西尼罗病毒病重组乙型脑炎病毒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文中认为西尼罗病毒病(West Nile virus disease,WND)是由西尼罗病毒(WNV)经蚊虫叮咬感染动物和人的、以西尼罗热(WNF)和西尼罗脑炎(WNE)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人兽共患传染病。自1999年在美国纽约暴发以来,每年均有动物和人感染发病。据美国动植物卫生检验局(APHIS)统计,2002年美国确诊了12 527例马匹感染,为历史最高。针对传染性疾病,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之一。当前已有4株上市的马用西尼罗病毒疫苗。其中3株是灭活疫苗,1株为含有西尼罗病毒结构基因的金丝雀痘病毒活疫苗(该活疫苗在体内不能复制)。虽然4株疫苗经免疫后均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但是马匹均需要在首免后每年加强免疫一次,才能持续获得免疫保护,疫苗成本和人力成本随之增加。因此,急需研制一种免疫1~2次即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的西尼罗病毒活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疫苗株(JEV SA14-14-2)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与WNV同科同属,是建立西尼罗病毒嵌合株活疫苗的优良载体。JEV SA14-14-2安全性高,自1989年JEV SA14-14-2上市以来,经过30余年的免疫接种,该疫苗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有效控制了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的流行。其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同科同属,基因组结构相似,西尼罗病毒嵌合株候选疫苗容易构建成功。WNV NY99株导致的西尼罗脑炎(WNE)致死率高,严重威胁动物和人的生命健康。虽然我国在2011年从尖音库蚊体内分离到了西尼罗病毒,但还未有动物感染发病报道,因此选用危害较大的WNV NY99株进行疫苗研究。目的:建立JEV SA14-14-2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以JEV SA14-14-2为载体,构建含有西尼罗病毒pr MΔE基因的嵌合株病毒ChiVax-WN01,并验证其免疫原性,为研制经济高效的马用西尼罗病毒候选疫苗奠定基础。方法:(1)JEV SA14-14-2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本研究采用蚀斑纯化法,利用BHK-21细胞经3轮纯化获得JEV SA14-14-2蚀斑单克隆,并利用BHK-21细胞扩繁病毒。提取病毒RNA并反转录成c DNA,通过PCR方法分11段扩增病毒全长c DNA,分别连入p EASY-Blunt克隆载体测序。利用DNAStar和DNAMAN比对并拼接病毒全长基因组序列,获得JEV SA14-14-2全基因组c DNA序列。(2)建立JEV SA14-14-2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利用DNAStar软件分析JEV SA14-14-2序列,选取4个单克隆酶切位点将病毒基因组全长分为5段(F1~F5)。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T7 promoter序列、HDVr序列、T7 terminator序列和内含子序列,分段连接5个片段,构建含有病毒全长c DNA的感染性克隆质粒p FLJEV。通过Lipofectamine 3000将p FLJEV转染BSR T7/5细胞拯救病毒。通过蚀斑形态、生长曲线和病毒核酸复制能力鉴定并比较拯救毒和母本毒的生物学特性。(3)西尼罗病毒嵌合株候选疫苗ChiVax-WN01构建与鉴定。基于JEV SA14-14-2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将WNV NY99株(DQ211652)的prMΔE基因替换JEV SA14-14-2的pr MΔE基因,构建含有WNV NY99 pr MΔE基因的嵌合株感染性克隆质粒p ChiVax-WN01。利用Lipofectamine 3000将p ChiVax-WN01转染BSR T7/5细胞拯救病毒。鉴定并比较嵌合株病毒ChiVax-WN01的生物学特性。(4)西尼罗病毒嵌合株ChiVax-WN01安全性与实验免疫研究。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经腹腔分别注射105~101 PFU嵌合株病毒ChiVax-WN01和JEV SA14-14-2母本毒,连续观察15 d,统计小鼠存活率,分析病毒对小鼠神经侵袭性。分别经颅内注射100 PFU嵌合株病毒ChiVax-WN01和100 PFU JEV SA14-14-2,连续观察15 d,统计小鼠存活率,分析病毒对小鼠的神经毒性。为验证ChiVax-WN01免疫原性,以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分别腹腔接种100 PFU JEV SA14-14-2、100 PFU ChiVax-WN01和PBS,接种后1 d、3 d、5 d、7 d和9d分别取各组小鼠的血浆、脑、肝、脾、肺和肾,利用蚀斑法检测病毒在血液的增殖水平和内脏的分布。通过微量中和试验测定小鼠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通过ELISpo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中分泌IFN-γ、IL-2和IL-4细胞的数量。结果:(1)获得JEV SA14-14-2全长序列,Gen Bank序列号为MK585066。(2)成功构建出JEV SA14-14-2感染性克隆质粒pFLJEV,转染拯救出在病毒滴度、生长动力学特征和蚀斑形态方面与母本病毒无明显差别的子代病毒,经电镜超薄切片可观察到完整病毒粒子。(3)成功构建出嵌合株病毒感染性克隆质粒p ChiVax-WN01,成功拯救出子代病毒ChiVax-WN01,电镜观察可见包装完整的病毒粒子。(4)神经侵袭性试验表明ChiVax-WN01组小鼠存活率均为100%,与JEV SA14-14-2组和PBS组无差别。神经毒性试验表明ChiVax-WN01组小鼠存活率为50%,有神经毒性,JEV SA14-14-2组和PBS组小鼠存活率100%。病毒在内脏分布情况表明,ChiVax-WN01接种后各个时间点内脏中均未检测到病毒滴度。嵌合株病毒ChiVax-WN01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效价为1:90,并可显着提高IFN-γ和IL-2分泌细胞在脾淋巴细胞中的比例。以上结果表明,西尼罗病毒嵌合株候选疫苗ChiVax-WN01腹腔接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成功建立JEV SA14-14-2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并基于该系统构建构建了ChiVax-WN01,且ChiVax-WN01在小鼠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王欣[7](2020)在《猪源GⅠ JEV弱毒株SD-F120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亚洲地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播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和扩增宿主。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JE在猪群中的流行相当普遍,感染后虽不会导致较高的死亡率,但会导致公猪睾丸炎和妊娠母猪流产,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采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和病毒分离等实验室技术对上海市奉贤区某猪场疑似感染JE的病猪样品进行检测,从流产胎儿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JEV,命名SD12株,并对其全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构建遗传进化树,鉴定为GⅠ JEV。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鼠感染模型,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动态分布,测定病毒滴度及生物学特性并对其分子进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鉴于目前我国GⅠ/Ⅲ JEV共同流行的趋势,为快速、高效检测临床和实验样本中的JEV载量及其基因型,本研究通过对WHV、DENV、ZIKV和GⅠ/Ⅲ JEV毒株序列比对分析,设计特异的探针,建立了区分GⅠ/Ⅲ JEV的Taq Man RT-q PCR方法。经验证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特异性,为后续试验研究建立基础。迄今为止没有针对乙脑病毒的特异性抗病毒疗法,疫苗免疫仍是唯一重要且有效的防控措施。我国用于免疫种猪群的JE疫苗是基于SA14-14-2株研发的HW1鼠脑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的SA14-14-2减毒活疫苗,均属于GⅢ乙脑疫苗。SA14-14-2株为20世纪50年代的分离株SA14株的致弱毒株,基因组核苷酸和氨基酸与新流行毒株差异明显,且由于不同毒株的毒力差异较大,亟需评估其对新流行毒株的中和能力。本研究通过SA14-14-2弱毒疫苗株免疫小鼠后,分别感染致死剂量的GⅢ JEV NJ28株和GⅠ JEV SD12株,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小鼠发病和死亡情况以及中和抗体水平等评价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免疫两周后经NJ28感染的小鼠生存率为100%,但经SD12株感染的小鼠生存率为90%,相应的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普遍偏较低。基于GⅠ JEV SD12株经BHK-21细胞传代,病毒空斑纯化和动物实验筛选一株弱毒株命名SD-F120株,本研究通过小鼠免疫模型,依据临床症状及小鼠发病和死亡情况以及组织病毒载量评估其对小鼠的安全性,通过检测其对NJ28株和SD12株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估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SD-F120对小鼠是安全的,免疫两周后能够完全保护被NJ28株和SD12株感染的小鼠,空白对照组和免疫组小鼠生存率均100%,感染对照组小鼠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及死亡,生存率为0%,表明SD-F120对GⅠ/Ⅲ JEV强毒株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开展猪的免疫保护试验建立了前期数据。通过开展小公猪体内免疫实验,依据临床症状、病毒血症、组织病变及排毒情况等评估其安全性。通过攻毒保护实验,检测猪血清样本的抗体及中和抗体水平,评估SD-F120弱毒株对感染SD12株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其中感染对照组出现睾丸红肿、神经兴奋等症状,而经SD-F120免疫接种的猪没有出现JE相关临床症状,且产生的病毒血症低,无排毒现象。5.0 Lg PFU的SD-F120单剂次免疫后7天中和抗体可超过保护水平(1:10)达到1:20,14天最高可达到1:113,对照组中和抗体水平小于1:10。表明SD-F120弱毒株对小公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王纯玉[8](2019)在《辽宁地区猪源乙型脑炎病毒血清学调查及主要基因遗传变异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与太平洋西部地区,每年约有数万人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病死率在25%左右。乙型脑炎是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猪是乙型脑炎病毒的重要贮存宿主和增殖宿主,也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乙型脑炎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也可引起公猪急性睾丸炎或不育,疾病通常在“蚊-猪-蚊”等动物间循环。辽宁省猪源乙型脑炎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开展猪源乙型脑炎病毒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测了解辽宁省部分地区乙型脑炎病毒在宿主动物猪体内的感染情况,通过对猪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解析我省猪源乙型脑炎病毒毒株的基因型以及主要基因变异和遗传进化,为进一步防控猪群和人的乙型脑炎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采集猪血清样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型脑炎病毒血清IgG抗体检测,检测抗体阴性的猪血清样本进行细胞培养(抗体阳性说明机体已感染,感染后病毒被抑制中和,不能再分离出病毒),从病变的细胞中提取病毒RNA,并采用猪乙型脑炎病毒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对阳性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乙型脑炎病毒相关参考株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乙型脑炎病毒遗传进化树。结果:1、2018年,在辽宁省部分地区共采集347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乙型脑炎病毒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乙型脑炎病毒血清IgG抗体阳性数为195份,阳性率为56.2%,为确定猪群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情况提供了数据基础。2、在152份猪血清乙型脑炎病毒IgG抗体阴性样本中分离出一株GⅠ型乙型脑炎病毒,将经RT-PCR鉴定乙型脑炎病毒获得的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用DNAStar等生物学软件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国内外乙型脑炎病毒代表毒株E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7.3%-99.3%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1.0%-99.8%之间,其中与疫苗株SA14-14-2的E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8%,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7.2%。该毒株与疫苗株SA14-14-2的E基因编码Domain区有13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Domain区段外有1个氨基酸位点变异。这是我省首次从猪血中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为宿主动物猪源乙型脑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研发乙型脑炎疫苗,保障人畜健康,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结论:辽宁省猪群乙型脑炎感染率较高,应加强猪群的血清学检测,以便及时掌握猪群乙型脑炎感染情况。分离到的GⅠ型乙型脑炎病毒与疫苗株SA14-14-2的E基因相比共有14个氨基酸位点变异,提示该次分离到的猪源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部分核苷酸发生变异,该结果为研究乙型脑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止乙型脑炎的发生与流行,保证人畜健康,促进公共卫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刘颖[9](2019)在《基于AEFI信息管理系统的EV71疫苗上市后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目的:1.分析某省EV71疫苗上市2年内EV71疫苗接种情况及EV71疫苗相关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情况,了解EV71疫苗相关AEFI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2.分析某省6-12月龄儿童EV71疫苗与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进行联合接种后AEFI发生情况,比较EV71疫苗单独接种、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联合接种后AEFI发生率的差异,为EV71疫苗今后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科学证据。方法:1.EV71疫苗接种数据源自某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从该系统中收集该省2016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的EV71疫苗接种资料。EV71疫苗相关AEFI数据源自该省《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EFI信息管理系统》,从该系统中收集该省2016年8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的EV71疫苗相关AEFI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省EV71疫苗接种的季度、地区、人群、疫苗类型分布情况,EV71疫苗相关AEFI的季度、地区、人群分布特征,以及AEFI类型和疫苗接种后发生AEFI时间间隔。2.从某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该省6-12月龄儿童的疫苗接种数据,根据系统登记的疫苗接种日期,将目标人群分为3组,分别为6-12月龄儿童EV71疫苗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联合接种组、EV71疫苗单独接种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单独接种组。根据3组中疫苗接种信息和对应的疫苗相关AEFI数据,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调整疫苗接种者的性别、年龄、EV71疫苗上市间隔、接种季度等因素,分析疫苗单独接种和联合接种后发生AEFI的差异情况。结果:1.该省EV71疫苗接种人群情况:该省EV71疫苗上市2年内,共有836,934人接种该疫苗,接种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4:1.00。接种人群集中在6-36月龄组。该省14个地市EV71疫苗累计接种率最高为22.43%,最低为9.81%,不同地市间EV71疫苗接种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EV71疫苗接种高峰主要集中在3-8月,10月至次年2月为接种低谷。2.该省EV71疫苗接种相关AEFI的发生情况:接种人群中男性AEFI发生率高于女性(57.60/10万vs 51.77/10万),男女AEFI性别比为1.11:1.00。不同年龄接种人群中,以6-24月龄组AEFI发生率最高,AEFI发生率为56.07/10万-59.45/10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AEFI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各地区中AEFI发生率最高为134.28/10万,最低为13.88/10万。不同地区间AEFI发生率有显着性差异(P<0.001)。AEFI发生存在两个明显的季节高峰,主要为第2、3季度。EV71疫苗相关AEFI以一般反应较为常见,其次为异常反应,AEFI发生率分别为84.24/10万和9.92/10万,偶合症和待定较少。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哭闹和食欲不振,其发生率为16.73/10万-84.24/10万;异常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发生率为9.20/10万。EV71疫苗相关AEFI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天内。3.6-12月龄儿童EV71疫苗与NIP疫苗联合接种情况:6-12月龄儿童EV71疫苗NIP疫苗联合接种31,410人次。EV71疫苗与NIP疫苗联合接种中,以EV71疫苗与MPV-A联合接种为主,二者联合接种13,723人次,占全部联合接种人次的43.69%。4.6-12月龄儿童EV71疫苗与NIP疫苗联合接种AEFI发生情况:在调整接种人群性别、月龄、EV71疫苗上市间隔、疫苗接种季度等因素后,与EV71疫苗单独接种相比,当EV71+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联合接种时AEFI发生风险增加3.29倍(RR=4.29,95%CI:2.21-7.86);与EV71疫苗单独接种相比,EV71+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JEV-L)联合接种时AEFI的发生风险增加1.96倍(RR=2.96,95%CI:1.48-5.33);与JEV-L单独接种相比,EV71+JEV-L联合接种AEFI发生风险降低44.00%(RR=0.44,95%CI:0.24-0.73)。同EV71疫苗与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EV71疫苗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inactivated vaccine,JEV-I)、EV71疫苗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A)联合接种相比,尚未发现AEFI发生风险与EV71或相应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单独接种AEFI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所有P>0.05)。结论:通过对某省EV71疫苗上市2年内AEFI发生情况的分析发现,该疫苗相关AEFI高发季节为2、3季度;男性比女性高发,AEFI发生年龄集中于6-24月龄。EV71疫苗相关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6-12月龄儿童中,与EV71疫苗单独接种相比,EV71疫苗与MR、JEV-L联合接种后,会增加AEFI发生风险。未发现EV71与JEV-I、Hep B、MPV-A联合接种后增加AEFI风险的证据。

吴祖雄[10](2017)在《猪乙脑灭活疫苗研制及免疫效果的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主要通过三代缘库蚊进行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一般呈散发、隐性感染,感染率高,死亡率低,处于妊娠期的怀孕母猪表现为发热、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公猪出现睾丸炎和不育等现象,极大程度上损害了现代化养猪业的经济利益。JEV感染人后,患者表现为发热、意识模糊、强直性抽搐等症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对猪JE的控制不但能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益,减少损失,而且可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为筛选出更有效、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猪用JE疫苗,本论文将猪源JEV分离株JEV/GD株在Vero细胞上进行增殖,开展病毒增殖条件、病毒灭活条件的优化,确定GD株在Vero细胞上培养的细胞培养液中最佳血清含量为10%、维持血清浓度为2%;最佳接毒剂量为1%、细胞接毒密度为60%80%;最佳接毒方法是异步接毒且收毒时间为90h;灭活条件是0.1%的甲醛灭活24h。结果显示,通过本研究优化条件获得的病毒液TCID50达到107.9/mL。利用收获的病毒液,严格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制备出了猪JEV/GD株油乳剂灭活疫苗,为JE疫苗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为了更好评价JEV/GD株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对5头5周龄的小公猪进行人工感染实验,评价感染小公猪临床发病特征和病毒血症,初步建立了GD株雄性小公猪的人工感染模型。结果表明,JEV/GD株人工感染仔猪后,体温升高至40.5℃左右,部分仔猪出现神经症状、食欲不良、睾丸肿大。剖检发现,发病猪脑充血、脑积液增多,睾丸不同程度充血,附睾和精索充血。采用RT-PCR方法,分别对攻毒后0 d、7 d、9 d、11 d、13 d、15 d、21 d、28 d仔猪血清样品进行病毒血症的检测,结果显示攻毒组和对照组的样品血清中未能检测到JEV病毒。JEV/GD株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表明,抗原含量高的疫苗免疫仔猪抗体产生较早,最早14 d能检测出JEV抗体,免疫后21 dJEV抗体转阳率增高,免疫后35 d抗体阳性率最高,二次加强免疫后JEV抗体水平大幅度提高。说明了该灭活疫苗免疫猪如果仅免疫一次,抗体水平低,第二次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且持续期长。由此可知,本研究制备的猪JEV/GD株油乳剂灭活疫苗有着良好的免疫原性、安全性高、抗体持续期长等特点和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反应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反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日本乙型脑炎研究进展
        1.1 日本乙型脑炎流行病学
        1.1.1 日本乙型脑炎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情况
        1.1.2 日本乙型脑炎在中国境内流行情况
        1.1.3 家畜感染日本乙型脑炎情况
        1.1.4 日本乙型脑炎感染体征和症状
        1.2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1.2.1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病原学
        1.2.2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1.2.3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机理
        1.3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检测方法
        1.3.1 病毒分离鉴定
        1.3.2 分子生物学方法
        1.3.3 血清学方法
        1.4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疫苗
        1.4.1 鼠源性乙脑灭活疫苗
        1.4.2 细胞源性乙脑灭活疫苗
        1.4.3 SA14-14-2 减毒活疫苗
        1.4.4 嵌合减毒活疫苗
        1.4.5 其他疫苗
    第二章 单克隆抗体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究进展
        2.1 单克隆抗体
        2.1.1 杂交瘤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
        2.1.2 早期单克隆抗体的缺点和可能的替代发展
        2.1.3 抗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2.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究进展
        2.2.1 胶体金颗粒的制备机理
        2.2.2 免疫层析试纸结构
        2.2.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猪病检测中的应用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在BHK-21 细胞中动态增殖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
        3.2.1 阳性质粒鉴定结果
        3.2.2 荧光定量PCR方法的评价
        3.2.3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在BHK-21 细胞中的动态增殖
        3.3 讨论与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的双重层析纯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
        4.2.1 Sepharose4FF凝胶过滤层析
        4.2.2 Capto~(TM) Core 700 层析
        4.2.3 病毒回收和浓缩
        4.2.4 残留宿主细胞蛋白(HCP)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测定
        4.2.5 电子显微镜检查
        4.2.6 纯化病毒的免疫原性分析
        4.3 讨论与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
        5.2.1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感染Vero细胞
        5.2.2 小鼠免疫后血清效价测定
        5.2.3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克隆
        5.2.4 单克隆抗体的特性鉴定
        5.3 讨论与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胶体金试纸条研制与应用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
        6.2.1 透射电镜扫描
        6.2.2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抗饱和度测定
        6.2.3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抗标记最佳条件
        6.2.4 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多抗IgG纯化及最佳拦截浓度
        6.2.5 胶体金结合垫(金垫)的筛选
        6.2.6 样本结合垫(样品垫)的筛选及确定
        6.2.7 样品稀释液的最佳条件优化
        6.2.8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的批量生产及性能测试
        6.3 讨论与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阻断ELIS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方法
        7.2 结果
        7.2.1 单抗腹水纯化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
        7.2.2 包被抗原和酶标单抗工作浓度
        7.2.3 封闭液
        7.2.4 封闭时间与温度
        7.2.5 待检血清作用时间及温度
        7.2.6 2F2-HRP作用时间
        7.2.7 底物作用时间
        7.2.8 临界值
        7.2.9 特异性和敏感性
        7.2.10 重复性
        7.2.11 临床应用
        7.3 讨论与分析
        7.4 小结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论文提纲范文)

1 总 则
    1.1 预防接种知情
        1.1.1 预防接种知情权
        1.1.2 预防接种同意权
        1.1.3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
    1.2 预防接种告知
    1.3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
        1.3.1 框架概述
        1.3.2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自身特点的双向性
        1.3.3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关系的二重性
        1.3.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和决策关系的决定性
        1.3.5 受种者选择和疫苗犹豫
    1.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意义
        1.4.1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获益
        1.4.2 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或接种单位获益
    1.5 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过程
        1.5.1 告知时机
        1.5.2 告知方式
    1.6 预防接种告知内容
        1.6.1 疫苗所预防疾病
        1.6.2 疫苗简介和接种建议
        1.6.3 预防接种禁忌
        1.6.4 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置
        1.6.5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1.7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
        1.7.1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推荐
        1.7.2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流程
    1.8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
        1.8.1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的内容
        1.8.2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与宣传推广的区别
        1.8.3 自愿选择和费用自理
        1.8.4 同时接种和优先接种
        1.8.5 同效替代
    1.9 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推荐格式
2 乙型肝炎疫苗
    2.1 疫苗针对疾病
        2.1.1 病原学
        2.1.2 临床特征
        2.1.3 流行病学特征
    2.2 疫苗简介
        2.2.1 疫苗免疫原性
        2.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2.2.3 疫苗安全性
    2.3 接种建议
        2.3.1 免疫程序
        2.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2.3.3 接种禁忌
    2.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2.4.1 常见不良反应
        2.4.2 罕见不良反应
        2.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2.5 注意事项
        2.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2.5.2 特定事项
3 卡介苗
    3.1 疫苗针对疾病
        3.1.1 病原学
        3.1.2 流行病学特征
        3.1.3 临床特征
    3.2 疫苗简介
        3.2.1 疫苗效果
        3.2.2 疫苗安全性
    3.3 接种建议
        3.3.1 免疫程序
        3.3.2 接种禁忌
    3.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3.4.1 常见不良反应
        3.4.2 罕见不良反应
        3.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3.5 注意事项
4 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
    4.1 疫苗针对疾病
        4.1.1 病原学
        4.1.2 临床表现
        4.1.3 流行病学特征
        4.1.4 消灭脊灰进展
    4.2 疫苗简介
        4.2.1 疫苗免疫原性
        4.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4.2.3 疫苗安全性
    4.3 接种建议
        4.3.1 免疫程序
        4.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4.3.3 接种禁忌
    4.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4.4.1 常见不良反应
        4.4.2 罕见不良反应
        4.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4.5 注意事项
        4.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4.5.2 特定事项
5 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
    5.1 疫苗针对疾病
        5.1.1 病原学
        5.1.2 临床表现
        5.1.3 流行病学特征
    5.2 疫苗简介
        5.2.1 疫苗免疫原性
        5.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5.2.3 疫苗安全性
    5.3 接种建议
        5.3.1 免疫程序
        5.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5.3.3 接种禁忌
    5.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5.4.1 常见不良反应
        5.4.2 罕见不良反应
        5.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5.5 注意事项
        5.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5.5.2 特定事项
6 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
    6.1 疫苗针对疾病
        6.1.1 病原学
        6.1.2 临床特征
        6.1.3 流行病学特征
    6.2 疫苗简介
        6.2.1 疫苗免疫原性
        6.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6.2.3 安全性
    6.3 接种建议
        6.3.1 免疫程序
        6.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6.3.3 接种禁忌
    6.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6.4.1 常见不良反应
        6.4.2 罕见不良反应
        6.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6.5 注意事项
7 乙型脑炎疫苗
    7.1 疫苗针对疾病
        7.1.1 病原学
        7.1.2 临床表现
        7.1.3 流行病学特征
    7.2 疫苗简介
        7.2.1 疫苗免疫原性
        7.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7.2.3 疫苗安全性
    7.3 接种建议
        7.3.1 免疫程序
        7.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7.3.3 接种禁忌
    7.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7.4.1 常见不良反应
        7.4.2 罕见不良反应
        7.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7.5 注意事项
        7.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7.5.2 特定事项
8 脑膜炎球菌疫苗
    8.1 疫苗针对疾病
        8.1.1 病原学
        8.1.2 临床表现
        8.1.3 流行病学特征
    8.2 疫苗简介
        8.2.1 疫苗免疫原性
        8.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8.2.3 疫苗安全性
    8.3 接种建议
        8.3.1 免疫程序
        8.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8.3.3 接种禁忌
    8.4 注意事项
        8.4.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8.4.2 特定事项
9 甲型肝炎疫苗
    9.1 疫苗针对疾病
        9.1.1 病原学
        9.1.2 临床特征
        9.1.3 流行病学特征
    9.2 疫苗简介
        9.2.1 疫苗免疫原性
        9.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9.2.3 疫苗安全性
    9.3 接种建议
        9.3.1 免疫程序
        9.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9.3.3 接种禁忌
    9.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9.4.1 常见不良反应
        9.4.2 罕见不良反应
        9.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9.5 注意事项
        9.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9.5.2 特定事项

(5)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论文提纲范文)

1 总则
    1.1 预防接种知情
        1.1.1 预防接种知情权
        1.1.2 预防接种同意权
        1.1.3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
    1.2 预防接种告知
    1.3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理论框架
        1.3.1 框架概述
        1.3.2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自身特点的双向性
        1.3.3 预防接种知情和告知关系的二重性
        1.3.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和决策关系的决定性
        1.3.5 受种者选择和疫苗犹豫
    1.4 预防接种知情告知的意义
        1.4.1 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获益
        1.4.2 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或接种单位获益
    1.5 预防接种告知方式和过程
        1.5.1 告知时机
        (1)事先告知
        (2)接种时告知
        1.5.2 告知方式
        (1)面对面告知
        (2)信息化途径告知
        (3)反复多次告知
        (4)对特别重大利害关系条款的强调告知
        (5)其他必须要注意的事项
    1.6 预防接种告知内容
        1.6.1 疫苗所预防疾病
        1.6.2 疫苗简介和接种建议
        1.6.3 预防接种禁忌
        1.6.4 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处置
        1.6.5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1.7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
        1.7.1 预防接种告知和知情同意过程推荐
        1.7.2 预防接种知情同意流程
        (1)确认受种者信息
        (2)介绍预防接种相关政策
        (3)告知标准的信息
        (4)核实健康状况
        (5)解答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相关问题
        (6)确认知情同意
        (7)存档知情同意书
    1.8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
        1.8.1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的内容
        1.8.2 非免疫规划疫苗知情告知与宣传推广的区别
        1.8.3 自愿选择和费用自理
        1.8.4 同时接种和优先接种
        1.8.5 同效替代
    1.9 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推荐格式
2 乙型肝炎疫苗
    2.1 疫苗针对疾病
        2.1.1 病原学
        2.1.2 临床特征
        2.1.3 流行病学特征
    2.2 疫苗简介
        2.2.1 疫苗免疫原性
        2.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2.2.3 疫苗安全性
    2.3 接种建议
        2.3.1 免疫程序
        2.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2.3.3 接种禁忌
    2.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2.4.1 常见不良反应
        2.4.2 罕见不良反应
        2.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2.5 注意事项
        2.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2.5.2 特定事项
3 卡介苗
    3.1 疫苗针对疾病
        3.1.1 病原学
        3.1.2 流行病学特征
        3.1.3 临床特征
    3.2 疫苗简介
        3.2.1 疫苗效果
        3.2.2 疫苗安全性
    3.3 接种建议
        3.3.1 免疫程序
        3.3.2 接种禁忌
    3.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3.4.1 常见不良反应
        3.4.2 罕见不良反应
        3.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3.5 注意事项
4 含脊髓灰质炎成分疫苗
    4.1 疫苗针对疾病
        4.1.1 病原学
        4.1.2 临床表现
        4.1.3 流行病学特征
        4.1.4 消灭脊灰进展
    4.2 疫苗简介
        4.2.1 疫苗免疫原性
        (1)Sabin-IPV
        (2)Salk-IPV
        (3)bOPV
        4.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1)IPV
        (2)bOPV
        4.2.3 疫苗安全性
        (1)IPV
        (2)bOPV
    4.3 接种建议
        4.3.1 免疫程序
        4.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IPV
        (2)bOPV
        4.3.3 接种禁忌
        (1)IPV
        (2)OPV
    4.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4.4.1 常见不良反应
        (1)IPV
        (2)bOPV
        4.4.2 罕见不良反应
        (1)IPV
        (2)bOPV
        4.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IPV
        (2)bOPV
    4.5 注意事项
        4.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1)IPV
        (2)bOPV
        4.5.2 特定事项
        (1)IPV
        (2)bOPV
5 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
    5.1 疫苗针对疾病
        5.1.1 病原学
        5.1.2 临床表现
        (1)百日咳
        (2)白喉
        (3)破伤风
        5.1.3 流行病学特征
        (1)百日咳
        (2)白喉
        (3)破伤风
    5.2 疫苗简介
        5.2.1 疫苗免疫原性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5.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5.2.3 疫苗安全性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破伤风疫苗
    5.3 接种建议
        5.3.1 免疫程序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3.3 接种禁忌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5.4.1 常见不良反应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破伤风疫苗
        5.4.2 罕见不良反应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DTaP
        (2)DTaP-IPV/Hib
        (3)DT
        (4)破伤风疫苗
    5.5 注意事项
        5.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1)DTaP
        (2)DTaP-Hib
        (3)DTaP-IPV/Hib
        (4)DT
        5.5.2 特定事项
        (1)DTaP
        (2)DTaP-IPV/Hib
        (3)DT
        (4)破伤风疫苗
6 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
    6.1 疫苗针对疾病
        6.1.1 病原学
        6.1.2 临床特征
        6.1.3 流行病学特征
    6.2 疫苗简介
        6.2.1 疫苗免疫原性
        (1)MMR
        (2) MR
        (3) MuV
        6.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6.2.3 安全性
        (1)MMR
        (2)MR
        (3)MuV
    6.3 接种建议
        6.3.1 免疫程序
        6.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6.3.3 接种禁忌
    6.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6.4.1 常见不良反应
        6.4.2 罕见不良反应
        6.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6.5 注意事项
7 乙型脑炎疫苗
    7.1 疫苗针对疾病
        7.1.1 病原学
        7.1.2 临床表现
        7.1.3 流行病学特征
    7.2 疫苗简介
        7.2.1 疫苗免疫原性
        (1)JE-L
        (2) JE-I
        7.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1) JE-L
        (2) JE-I
        7.2.3 疫苗安全性
        (1) JE-L
        (2) JE-I
    7.3 接种建议
        7.3.1 免疫程序
        (1)JE-L
        (2)JE-I
        7.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 JE-L
        (2) JE-I
        7.3.3 接种禁忌
        (1) JE-L
        (2) JE-I
    7.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7.4.1 常见不良反应
        (1) JE-L
        (2) JE-I
        7.4.2 罕见不良反应
        (1) JE-L
        (2) JE-I
        7.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JE-L
        (2)JE-I
    7.5 注意事项
        7.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7.5.2 特定事项
        (1) JE-L
        (2) JE-I
8 脑膜炎球菌疫苗
    8.1 疫苗针对疾病
        8.1.1 病原学
        8.1.2 临床表现
        8.1.3 流行病学特征
    8.2 疫苗简介
        8.2.1 疫苗免疫原性
        8.2.2 疫苗保护效力或效果
        8.2.3 疫苗安全性
    8.3 接种建议
        8.3.1 免疫程序
        (1)MPV-A和MPV-AC
        (2)MPCV-AC
        (3)MPV-ACYW
        8.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8.3.3 接种禁忌
    8.4 注意事项
        8.4.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8.4.2 特定事项
9 甲型肝炎疫苗
    9.1 疫苗针对疾病
        9.1.1 病原学
        9.1.2 临床特征
        9.1.3 流行病学特征
    9.2 疫苗简介
        9.2.1 疫苗免疫原性
        9.2.2 疫苗效力或效果
        (1) HepA-L
        (2) HepA-I
        9.2.3 疫苗安全性
        (1)HepA-L
        (2)HepA-I
    9.3 接种建议
        9.3.1 免疫程序
        (1)HepA-L
        (2)HepA-I
        9.3.2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1)HepA-L
        (2)HepA-I
        9.3.3 接种禁忌
        (1)HepA-L
        (2)HepA-I
    9.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9.4.1 常见不良反应
        (1)HepA-L
        (2)HepA-I
        9.4.2 罕见不良反应
        (1)HepA-L
        (2)HepA-I
        9.4.3 极罕见不良反应
        (1)HepA-L
        (2)HepA-I
    9.5 注意事项
        9.5.1 疫苗接种慎用情况
        (1)HepA-L
        (2)HepA-I
        9.5.2 特定事项
        (1)HepA-L
        (2)HepA-I

(6)西尼罗病毒病重组乙型脑炎病毒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主要缩略词
第一篇 绪论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西尼罗病毒病概述
        2.1 病原学
        2.2 流行病学
        2.3 临床症状
        2.4 病理变化
        2.5 致病机制
        2.6 诊断
        2.7 防治措施
    3 西尼罗病毒病疫苗研究进展
    4 黄病毒科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
        4.1 黄病毒科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发展概述
        4.2 黄病毒科病毒反向遗传系统的构建策略
        4.3 黄病毒科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的难点
        4.4 黄病毒科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应用
    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一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全长序列测定与比对
        1 材料
        1.1 细胞、病毒与细菌
        1.2 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JEVSA14-14-2单克隆制备
        2.2 JEV SA14-14-2 cDNA制备
        2.3 JEVSA14-14-2测序引物设计
        2.4 目的基因扩增
        2.5 重组质粒构建与鉴定
        2.6 测序与比对序列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毒蚀斑筛选结果
        3.2 目的基因扩增结果
        3.3 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3.4 全基因组序列比对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1 材料
        1.1 细胞、病毒、细菌与质粒
        1.2 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JEVSA14-14-2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策略
        2.2 pACYC177载体改造
        2.3 JEVSA14-14-2引物设计
        2.4 JEV cDNA各片段扩增
        2.5 JEVSA14-14-2感染性克隆构建
        2.6 病毒拯救
        2.7 拯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载体改造及各片段扩增结果
        3.2 JEVSA14-14-2感染性克隆鉴定结果
        3.3 拯救病毒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
        4 讨论
        4.1 感染性克隆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2 感染性克隆各元件作用
        4.3 体外转录体系和体内转录体系比较
        5 小结
    第三章 西尼罗病毒嵌合株ChiVax-WN01的构建及鉴定
        1 材料
        1.1 细胞、病毒、细菌与感染性克隆
        1.2 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pChiVax-WN01感染性克隆构建
        2.2 ChiVax-WN01病毒拯救
        2.3 ChiVax-WN01生物学特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KLM片段扩增与鉴定
        3.2 pACYC177-KLM和pChiVax-WN01构建与鉴定
        3.3 ChiVax-WN01病毒拯救与生物学特性鉴定
        4 讨论
        4.1 黄病毒多聚蛋白切割位点
        4.2 西尼罗病毒嵌合株ChiVax-WN01生物学特性
        4.3 内含子对病毒拯救的影响
        4.4 体外转录系统和体内转录系统比较
        5 小结
    第四章 西尼罗病毒嵌合株ChiVax-WN01的实验免疫研究
        1 材料
        1.1 病毒和细胞
        1.2 试验动物
        1.3 试剂
        1.4 器具
        2 方法
        2.1 神经侵袭性试验
        2.2 神经毒性试验
        2.3 体重及体温变化试验
        2.4 病毒在小鼠体内分布试验
        2.5 微量中和试验
        2.6 ELISpot IFN-γ、IL-2和IL-4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神经侵袭性试验
        3.2 神经毒性试验
        3.3 体重和体温
        3.4 病毒内脏分布
        3.5 微量中和试验
        3.6 IFN-γ、IL-2和IL-4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果
        4 讨论
        4.1 西尼罗病毒嵌合株ChiVax-WN01的安全性
        4.2 西尼罗病毒嵌合株ChiVax-WN01的免疫原性
        4.3 西尼罗病毒嵌合株ChiVax-WN01神经毒性
        5 小结
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猪源GⅠ JEV弱毒株SD-F120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1.1 乙型脑炎病毒概述
        1.2 乙型脑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功能概述
        1.3 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型及其转变研究概述
        1.4 乙型脑炎病毒疫苗研究与使用概述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GⅠ JEV分离、鉴定与分子特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RT-PCR鉴定
        2.2 病毒分离
        2.3 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试验
        2.4 LD_(50)和TCID_(50)
        2.5 序列分析
        2.6 遗传进化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GⅠ/Ⅲ JEV TaqMan 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TaqMan RT-qPCR标准曲线
        2.2 TaqMan RT-qPCR特异性检验
        2.3 TaqMan RT-qPCR的灵敏度和重复性
        2.4 临床样本检测
    3 讨论
第四章 GⅠ SD12 在 C57BL/6 小鼠体内感染模型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GⅠ JEV SD12 感染C57BL/6 小鼠的临床症状
        2.2 GⅠ JEV SD12 感染C57BL/6 小鼠的生存曲线
        2.3 GⅠ JEV SD12 感染C57BL/6 小鼠的脑组织病理切片
        2.4 GⅠ JEV SD12 感染C57BL/6 小鼠的组织病毒检测
    3 讨论
第五章 JEV SD-F120 株在小鼠体内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GⅠ JEV SD12 株在小鼠体内感染剂量筛选
        2.2 GⅢ JEV NJ28 株在小鼠体内感染剂量筛选
        2.3 GⅢ JEV SA14-14-2 株在小鼠体内交叉保护
        2.4 GⅠ JEV SD-F120 株在小鼠体内交叉保护
        2.5 GⅠ JEV SD-F120 株在小鼠体内安全性
        2.6 GⅠ JEV SD-F120 株在小鼠体内免疫原性
    3 讨论
第六章 JEV SD-F120 株在猪体内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GⅠ JEV SD-F120 株在猪体内安全性
        2.2 GⅠ JEV SD-F120 株在猪体内免疫原性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辽宁地区猪源乙型脑炎病毒血清学调查及主要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乙型脑炎病毒的概述
    1.2 乙型脑炎的流行情况
    1.3 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及易感者
    1.4 乙型脑炎病毒的病原学特性
    1.5 乙型脑炎病毒的结构、功能及基因型
    1.6 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机理
    1.7 乙型脑炎的症状及危害
    1.8 乙型脑炎的诊断与防治
    1.9 乙型脑炎的疫苗
    1.10 试验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辽宁地区猪源乙型脑炎病毒血清学调查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猪血清样本
        2.2.2 血清样本检测
        2.2.3 结果判定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辽宁地区猪源乙型脑炎病毒分离及基因测序分析
    3.1 试验材料
        3.1.1 主要仪器
        3.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3.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3.1.4 细胞系
    3.2 试验方法
        3.2.1 细胞培养
        3.2.2 样本处理
        3.2.3 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3.2.4 乙型脑炎病毒RNA提取、RT-PCR鉴定和基因测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细胞病变
        3.3.2 RT-PCR鉴定结果
        3.3.3 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E基因测序结果
        3.3.4 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与疫苗株SA14-14-2的E基因差异分析
        3.3.5 乙型脑炎病毒分离株系统进化树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AEFI信息管理系统的EV71疫苗上市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EV71疫苗上市后疫苗接种情况及安全性评估
    前言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流程
        1.3 统计学分析
        1.4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EV71 疫苗接种流行特征分布
        2.2 EV71 疫苗相关AEFI流行特征分布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6-12月龄儿童EV71疫苗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联合接种安全性评估
    前言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流程
        1.3 统计分析
        1.4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6-12 月龄儿童EV71 疫苗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联合接种概况
        2.2 6-12 月龄儿童EV71 疫苗与MR联合接种与单独接种AEFI发生比较
        2.3 6-12 月龄儿童EV71 疫苗与HepB联合接种与单独接种AEFI发生比较
        2.4 6-12 月龄儿童EV71 疫苗与JEV-L联合接种与单独接种AEFI发生比较
        2.5 6-12 月龄儿童EV71 疫苗与JEV-I联合接种与单独接种AEFI发生比较
        2.6 6-12 月龄儿童EV71 疫苗与MPV-A联合接种与单独接种AEFI发生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猪乙脑灭活疫苗研制及免疫效果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JE的概况
        1.1.1 JE的流行特点
        1.1.1.1 JE地域分布
        1.1.1.2 JE季节及易感动物分布
        1.1.2 JE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1.3 JE的防控
        1.1.3.1 灭蚊
        1.1.3.2 疫苗接种
        1.1.4 JEV病原学研究
        1.1.4.1 JEV分类及分型
        1.1.4.2 JEV培养特性及理化性质
        1.1.4.3 JEV基因组结构
        1.1.5 JEV结构蛋白特点
        1.1.6 JE检测技术手段
        1.1.6.1 JE分离鉴定诊断
        1.1.6.2 JE血清学方法诊断
        1.1.7 JE疫苗研究现状
        1.1.7.1 JE鼠脑灭活疫苗
        1.1.7.2 地鼠原代肾细胞灭活疫苗
        1.1.7.3 JE Vero细胞灭活疫苗
        1.1.7.4 JE弱毒疫苗
        1.1.7.5 JE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种毒株及细胞
        2.1.2 相关的主要试剂和酶类
        2.1.3 相关试剂的配备
        2.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5 细菌的培养基
    2.2 方法
        2.2.1 培养Vero细胞及建立基础细胞库
        2.2.1.1 复苏Vero细胞
        2.2.1.2 Vero细胞的的传代
        2.2.1.3 冻存Vero细胞
        2.2.2 JEV/GD株的增殖培养
        2.2.3 JEV/GD株种子批的建立
        2.2.4 JEV/GD株病毒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_(50))的测定
        2.2.5 JEV/GD株培养条件优化
        2.2.5.1 细胞培养液、维持液血清浓度的确定
        2.2.5.2 细胞接毒剂量的测定
        2.2.5.3 接毒时细胞密度的测定
        2.2.5.4 病毒接种方式的测定
        2.2.5.5 病毒收获时间的确定
        2.2.6 JEV/GD株外源病毒的检测
        2.2.7 JEV/GD株灭活条件的改进
        2.2.8 JEV/GD株乳化条件优化
        2.2.9 JEV/GD株的无菌检验
        2.2.10 JEV/GD株疫苗的质量检验
        2.2.11 JEV/GD株疫苗物理性状检测
        2.2.12 JEV/GD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的确定
        2.2.13 猪JEV仔猪攻毒模型研究的建立
        2.2.14 JEV/GD株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试验
        2.2.15 猪JEV/GD株血清抗体水平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猪JEV/ GD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3.1.1 工作细胞库、基础细胞库的建立
        3.1.2 Vero细胞培养液血清浓度的确定
        3.1.3 Vero细胞维持液血清浓度的确定
        3.1.4 JEV/GD株接毒剂量的确定
        3.1.5 JEV/GD株接种时细胞最佳密度的确定
        3.1.6 JEV/ GD株接种方式的确定
        3.1.7 JEV/ GD株收获时间的确定
    3.2 JEV/GD株灭活疫苗的研制
        3.2.1 JEV/GD株外源病毒检测
        3.2.2 JEV/GD株病毒半数细胞感染量( TCID_(50))的测定
        3.2.3 JEV/GD株灭活条件的优化
        3.2.4 JEV/GD株的无菌检验
        3.2.5 JEV/GD株疫苗的质量检验
    3.3 JEV/GD株灭活疫苗动物实验
        3.3.1 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
        3.3.2 对雄性小公猪的致病性
        3.3.2.1 阴性猪的筛选和分组
        3.3.2.2 临床症状
        3.3.2.3 解剖病理变化
        3.3.2.4 病毒血症的检测
        3.3.3 猪的免疫效力实验
        3.3.3.1 JE抗体阴性猪的筛选
        3.3.3.2 JE抗体阴性猪的分组和免疫方案
        3.3.3.3 猪血清JEV抗体检测
4 讨论
    4.1 JEV/GD株的繁殖培养与优化
    4.2 JEV/GD株灭活疫苗的制备
    4.3 JEV/GD株对雄性仔猪的致病性
    4.4 JEV/GD株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
5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免疫接种反应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D]. 张福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实用预防医学, 2021(04)
  • [3]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02)
  • [4]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02)
  • [5]预防接种知情告知专家共识(上)[J].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21(02)
  • [6]西尼罗病毒病重组乙型脑炎病毒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实验免疫研究[D]. 李国华. 石河子大学, 2020(04)
  • [7]猪源GⅠ JEV弱毒株SD-F120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D]. 王欣. 长江大学, 2020(02)
  • [8]辽宁地区猪源乙型脑炎病毒血清学调查及主要基因遗传变异分析[D]. 王纯玉.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9]基于AEFI信息管理系统的EV71疫苗上市后安全性评价[D]. 刘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猪乙脑灭活疫苗研制及免疫效果的评价[D]. 吴祖雄.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乙脑灭活疫苗免疫反应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