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湿热证研究进展与方向

中医湿热证研究进展与方向

一、中医湿热证的研究进展及其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詹建都[1](201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西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文在以广州作代表的岭南区域,采取回顾性研究的分析方法,研究由呼吸道病毒诱发AECOPD患者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等特征,通过总结相关理论,从而为降低COPD患者因呼吸道病毒诱发急性加重的概率及AECOPD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根据呼吸道病毒检测,将373名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AECOPD而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部收治入院的患者,分成病毒阳性组和病毒阴性组,采取Excel表格记录其住院期间的一般情况、检验检查项目及四诊等中西医资料,整理后创建数据库,运用SPSS18.0进行统计检测,以期获得呼吸道病毒诱发AECOPD患者的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等特征。结果:1.研究表明在373名AECOPD患者中,有32名患者为病毒阳性感染,所占比例是8.58%;32名病毒阳性患者总共检测出了 34株病毒,此中占第一、二位的是副流感病毒18例(4.83%),乙型流感病毒10例(2.68%);同时在一年四季中,春季的病毒检出数最多(14株,41.18%);2.通过对比病毒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发现在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淋巴细胞百分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提示病毒感染与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可能有关。3.中医证型方面,病毒阳性组(4.69%)与病毒阴性组(44.28%)占首位的证型都是痰湿困肺型。结论:1.呼吸道病毒感染是AECOPD的重要诱因,临床医生在收治AECOPD患者时应重视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检测及治疗。同时COPD患者应注意在春季等流感季节做好防护,防止因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AECOPD。2.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及淋巴细胞百分比可能是AECOPD患者病毒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改善患者的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与淋巴细胞百分比,有助于AECOPD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3.病毒阳性组与病毒阴性组占首位的证型都是痰湿困肺型,提示岭南地区在AECOPD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临床医生不仅要重视祛湿的药物及外治法,还要注重健脾法与温脾法的运用。

吴星星[2](2016)在《衡先培教授辨治内分泌疑难病证思路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浅析衡先培教授辨治内分泌疑难病证的临床思路,分为三个方面:理清证候本源是准确辨治的关键;辨证为本、病证结合以确保治疗思路清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并认为临床应衷中参西。

王涛[3](2016)在《两种不同方法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根据中兽医学湿热泄泻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特点,应用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和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两种方法,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比较观察各组大鼠临床症状、血液学、血液流变学、病理组织学、细胞因子和肠黏膜分泌型黏膜免疫蛋白A(SIgA)等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这两种方法所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为建立符合中兽医学理论和临床实际的湿热泄泻模型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方法建立的大鼠模型都表现为精神倦怠,懒动嗜卧,拱背扎堆,被毛杂乱、泛黄无光泽,采食和饮水减少,肛周红肿灼热,便溏、粪便黄褐色、恶臭,肛周和尾根粘有稀便,舌苔黄腻和体重下降等临床症状,符合中兽医学对湿热泄泻的临床特征描述。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较以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模型大鼠腹泻更剧烈、腹泻持续时间更长;体温变化则由于大肠杆菌的作用,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大鼠模型较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模型极显着升高(P<0.01)。2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与空白组相比,其体内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目极显着升高(P<0.01),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数目显着升高(P<0.05),全血粘度在1s-1、5s-1和10s-1切变率显着升高(P<0.05),在100s-1和200s-1切变率差异不显着,血浆粘度在1s-1、5s-1和30s-1切变率显着升高(P<0.05),在200s-1切变率差异不显着;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与空白组相比,其体内的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数目极显着升高(P<0.01),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目显着升高(P<0.05),全血粘度在1s-1、5s-1和100s-1切变率极显着升高(P<0.01),在200s-1切变率显着升高(P<0.05),血浆粘度在1s-1、5s-1和30s-1切变率极显着升高(P<0.01),在200s-1切变率显着升高(P<0.05)。3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与空白组相比,血清IL-1β、IL-2、IL-6和肠黏膜SIgA的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显着升高(P<0.05);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与空白组相比,血清IL-1β和IL-6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血清IL-2、肠黏膜SIgA含量、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显着升高(P<0.05)。4两种方法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都表现为肝脏肿大,胆囊充盈,肝脏表面粗糙无光泽,颜色淡黄,肝小叶坏死,肝索排列混乱,肝细胞变性坏死。胃鼓气明显,胃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肠壁变薄,肠管内充满暗黄色稀薄恶臭的内容物,黏膜上皮细胞肿胀,部分坏死脱落,炎性细胞浸润。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较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模型大鼠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更严重。综上所述,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和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两种方法均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大鼠临床表现为精神倦怠、被毛杂乱泛黄、肛周红肿灼热、便溏、粪便黄褐恶臭和舌苔黄腻等特征,以及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脾指数、胸腺指数、IL-1β、IL-2、IL-6、SIgA含量的显着性升高和胃、肠、肝脏等脏器明显的病理变化。高糖高脂+高温高湿+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主要表现为体内剧烈的炎症反应和胃肠道黏膜损伤,而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的大鼠湿热泄泻模型主要表现为剧烈腹泻和血液粘度升高。

李蓉[4](2016)在《基于小鼠外感寒湿模型探讨外感寒湿伤脾机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寒邪和湿邪共同致病,即为寒湿之邪。寒、湿之邪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从中医传统理论角度探讨外感寒湿致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对外感寒湿致病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外感寒湿模型,探讨外感寒湿伤脾的致病机理和散寒祛湿法对外感寒湿的治疗作用。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寒邪、湿邪的致病特点,探讨外感寒湿致病伤脾的致病途径、病机和治法。2.实验研究:45只SPF级昆明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下称正常组):昆明小鼠15只,常规室温(15-20℃)喂养。(2)外感寒湿组(下称模型组):昆明小鼠15只,连续7天每天中午12:00-16:00将小鼠置于温度为(4±0.5)℃、湿度为90%±2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4h,其余时间按常规室温饲养。按0.13ml/10g标准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药物组(下称治疗组):昆明小鼠15只,连续7天每天中午12:00-16:00将小鼠置于温度为(4±0.5)℃、湿度为90%±2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4h,其余时间按常规室温饲养,根据人与小鼠体表面积换算,按0.13ml/10g体重标准每天给予加减肾着汤灌胃。取血后颈椎脱臼处死存活动物。无菌条件下收集小鼠结肠粪便,留取小鼠小肠组织。观察小鼠生存状态、分析小鼠体重变化、平板计数肠道细菌,采用病理组织学观察小肠病理结构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肠AQP-4、PAR-2、MAPKp38蛋白表达情况,采用Bio-Plex悬液芯片技术检测血清il-4、il-6、il-10、il-11、tnf-α、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观察小肠aqp-4、par-2、mapkp38、nf-kb、myd88、tlr4蛋白表达。3结果3.1理论探讨外感寒湿的致病途径分析:寒邪、湿邪共同作用人体而致病,寒湿致病的症状表现,寒湿客表则恶寒,肢厥;阻于经络则全身关节冷痛浮肿,拘急;寒湿直中脾胃,阻滞气机,则见濡泻、呕逆、胸腹痞满。寒邪客内,阻滞气血津液的运行可致水湿内生,从而使原来单纯的寒证变成寒湿证;湿邪阻滞阳气日久,使阳气损伤,以致阳气不足,阳虚生内寒或素体阳虚感受湿邪,亦使单纯的湿证,变成寒湿之证。外感寒湿致病的病机分析:外感寒湿共同作用,寒伤脾阳,影响脾主运化功能;寒湿之邪进一步损伤肾阳,肾阳不足,则无力温煦脾阳,进而加剧寒湿;寒湿之邪进一步作用于人体,损伤一身之阳,阴阳痹阻、营卫不和、体表阳气不足,温养气化失常;寒湿之邪共同作用人体,易使气机不畅,影响脾胃气机,寒湿之邪郁阻三焦,水道不利。3.2实验结果小鼠一般状态观察:正常对照组小鼠口唇红润,耳朵、尾巴呈淡粉色,毛发顺滑有光泽,食量正常,体重逐渐增加,反应灵敏;模型组毛发食量减少,体重减轻,疏松粗糙、晦暗无光泽,同时出现趾(指)关节肿大、足背皮肤水肿、破溃、烦躁不安,撕咬打斗,肛周秽浊,大便不成形或稀便,呼吸粗重等外湿侵袭的症状,取材前模型组出现了精神萎靡,嗜卧,懒动,神疲,关节拘急等症状。治疗组症状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介于正常组和模型组之间。小鼠体重组间比较结果:入组时,经统计学处理,各组小鼠体重组间比较无差异;实验结束时,正常组(30.42±1.72)小鼠体重高于模型组(25.64±1.2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27.26±1.17)小鼠体重高于模型组(25.64±1.2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正常组(7.23±0.72)小鼠结肠段大肠杆菌计数低于模型组(8.49±0.7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7.24±0.36)小鼠大肠杆菌计数低于模型组(8.49±0.7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正常组(6.23±0.94)小鼠结肠段乳酸杆菌计数高于模型组(4.66±0.4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正常组(5.68±0.69)小鼠结肠段双歧杆菌计数高于模型组(4.99±0.4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正常组小鼠的肠黏膜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轮廓清晰,染色鲜明,排列规则。模型组小鼠的肠黏膜结构损伤程度较重,小肠绒毛部分断裂,上皮细胞肿胀,肠黏膜下层有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小鼠的肠黏膜结构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小肠绒毛少部分断裂,上皮细胞肿胀,肠黏膜下层也伴见炎性细胞浸润。aqp-4、par-2、mapkp38蛋白iod值结果:正常组(20.99±2.84)、治疗组(17.71±0.77)的小肠aqp-4蛋白的iod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14.7±1.4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正常组(8.62±1.55)、治疗组(13.22±1.19)的小肠par-2蛋白的iod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16.76±1.2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1。正常组(8.62±1.55)、治疗组(13.22±1.19)的小肠mapkp38蛋白的iod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16.76±1.2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1。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结果:正常组(166.95±85.56)血清il-4含量高于模型组(70.51±22.4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正常组(26.11±14.33)血清il-6含量低于模型组(69.61±33.1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正常组(73.23±26.17)血清il-10含量高于模型组(36.14±22.4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正常组(51.43±25.35)、治疗组(80.59±34.91)血清ifn-γ含量低于模型组(138.19±58.8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小鼠小肠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正常组(0.49±0.14)高于模型组(0.36±0.1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小鼠小肠组织par-2蛋白的表达,正常组(0.18±0.13)、治疗组(0.45±0.06)低于模型组(0.52±0.24),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小鼠小肠组织mapkp38蛋白的表达,正常组(0.12±0.08)、治疗组(0.29±0.15)低于模型组(0.45±0.1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小鼠小肠组织nf-kb蛋白的表达,正常组(0.32±0.11)、治疗组(0.35±0.07)低于模型组(0.54±0.1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小鼠小肠组织myd88蛋白的表达,正常组(0.09±0.08)低于模型组(0.32±0.1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小鼠小肠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正常组(0.21±0.10)低于模型组(0.44±0.1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差异,p<0.05。4.结论本研究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寒邪、湿邪的致病特点,分析外感寒湿致病的病机是外感寒湿直接伤脾阳、外感寒湿进一步损伤肾阳、最终外感寒湿伤一身之阳,影响脾主运化功能和脾胃气机,导致体内水液代谢障碍、脾主运化功能失常等表现。对外感寒湿的治疗要从散寒祛湿立法。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外感寒湿模型。模型组小鼠出现体重下降、肠道菌群失调、小肠炎性反应、组织结构紊乱、水液代谢障碍、免疫系统紊乱等多个方面的改变,符合外感寒湿致病的病理表现。模型组小鼠出现的肠道菌群紊乱、小肠炎性反应、组织结构紊乱等变化,可能是外感寒湿损伤脾阳,影响脾主运化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之一。模型组小鼠出现的水液代谢异常,可能是外感寒湿损伤脾阳,阻滞脾胃气机、影响水液代谢的生物学基础之一。模型组小鼠出现的免疫系统紊乱可能是外感寒湿损伤脾阳甚至一身之阳,影响免疫机能的生物学基础之一。模型组小鼠上调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可能是外感寒湿致病的分子机制之一。以散寒祛湿立法的加味肾着汤改善了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肠道菌群失调、小肠炎性反应、组织结构紊乱、水液代谢障碍、免疫系统紊乱的状况,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可能是散寒祛湿法立法立法的加味肾着汤治疗外感寒湿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颜志诚[5](2013)在《台北地区外感热病证治特点与湿热体质人群调查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次研究通过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调查研究,总结分析台北地区的外感热病的患者的各种病历资料及调查台北人群中医体质情况,分析与外感热病与临床病种的相关性,以期能大体上对台北地区外感热病的证型规律、发病时间特点、外感热病患者的症状群、中药、方剂使用的相关特点,以及湿热质人群与血脂四项、免疫指标相关性的认识。研究方法:首先通过调查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台北市五个地区的(松山区、大安区、木栅区、内湖区、北投区)中医诊所的当地的(外地人除外)外感病患者100例外感热病的筛选纳入,对纳入的外感热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分组分析(对照组:暑温证和风温证,实验组为湿温证),分析各种证型在发病时间、外感热病患者的症状群、用药规律等方面研究;最后通过300例体检者中医体质调查,选取各100例湿热质人群及与非湿热质人群进行抽血检验检查:血脂四项、免疫指标(IgA、IgM、IgG、C3、C4)的对照比较,总结出血脂四项以及免疫指标(IgA、IgM、IgG、C3、C4)与湿热质的相关性和联系性。结果:(1)纳入研究的外感热病的100例患者根据不同外感病的表现,中医辨证诊断为湿热证共有49例,占49%;诊断为风温证共有22例,占22%;诊断为暑温的共有29例,占29%。(2)100例外感热病患者当中,分别对其症状出现到就诊的时间及病程时间的长短进行统计。其中湿热证的患者从起病到就诊的时间平均为14.5-16.9天左右,病程天数平均为35.9-47.8天。风温证的患者从起病到就诊时间平均为8.3-10.1天,病程为21.3-27.1天;暑温证的患者从起病到就诊时间平均为4.1天,病程平均为10.5天。(3)纳入的49例外感热病湿热证的患者中,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有14例(28.6%);诊断为胃肠型感冒有10例(20.4%);诊断为急性胃肠炎有20例(40.8%);泌尿系感染3例(6.1%);细菌性痢疾2例(4.1%)。22例风温证患者当中,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有14例(63.6%),炎有8例(36.4%);诊断为泌尿系感染4例(13.8%);诊断为胃肠型感冒有15例(51.7%);诊断为流行性感冒有10例(34.5%)。(4)本研究病例的中药运用统计共出现了147种药物,总频次2039次,涵盖了《中药学》分类中除收涩药、涌吐药、拔毒生肌药、驱虫药之外的17类药物,其中用频率由高到低前10位依次为清热药,化湿药,解表药,化痰止咳,理气药,补气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补阴药,凉血药。(5)纳入本研究100例外感热病患者主要辩证分型为湿热证、风温证、暑温证三种不同证型,使用的中药共147种。其中使用排前15味中药从高到低依次为:黄芩(12.1%),黄连(9.9%),藿香(9.5%),黄柏(7.8%),苍术(7.6%),茯苓(7.1%),桑叶(6.4%),香薷(5.0%),厚朴(4.6%),金银花(4.2%),连翘(3.9%),杏仁(3.6%),玄参(3.4%),鱼腥草(3.3%),薏苡仁(3.2%)。(7)100例湿热质患者与100例非湿热质人群进行抽血实验检验对照比较,其中血脂四项(TC、TG、 HDL-C、LDL-C)比较方面,其中HDL-C两组间比较P>0.0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距不明显,TC及TG两组间比较P<0.0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变化,有明显差距,LDL-C两组间比较P<0.0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变化,有极明显差距。(8)100例湿热质患者与100例非湿热质人群进行抽血实验检验对照比较,在免疫指标(IgA、IgM、IgG、C3、C4)比较方面,其中C4两组间比较P>0.0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距不明显;IgA、IgG及C3两组间比较P<0.0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变化,有明显差距,IgM两组间比较P<0.0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性变化,有极明显差距。结论:(1)台北地区的特有的地理环境,台北地区居民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台北地区受到湿热气候的影响,决定了该地区容易滋生湿热外邪,湿热之邪容易缠绵难化。加上该地区居民因脾阳受伤,脾胃失运,易生痰湿,且台湾地区水产丰富,膏粱厚味为脾胃酝酿湿热提供了条件,因此总体来说中医体质分类以湿热证居多。(2)台北地区的外感热病患者中属于暑温证得发病最急,症状来势较为凶险,但病程最短,其次是风温,而湿热证患者的发病程度最为缓慢,(3)本研究病例的中药运用统计共出现了147种药物,总频次2039次,其中用频率由高到低前10位依次为清热药,化湿药,解表药,化痰止咳,理气药,补气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补阴药,凉血药。(4)在对本研究100例外感热病患者诊治过程中,共使用的中药共147种。其中使用排前15味中药从高到低依次为:黄芩(12.1%),黄连(9.9%),藿香(9.5%),黄柏(7.8%),苍术(7.6%),茯苓(7.1%),桑叶(6.4%),香薷(5.0%),厚朴(4.6%),金银花(4.2%),连翘(3.9%),杏仁(3.6%),玄参(3.4%),鱼腥草(3.3%),薏苡仁(3.2%)。(5)本研究100例外感热病主要辨证为湿热证、风温证、暑温证三种不同外感证型,最常使用的方剂前10位前后依次为:龙胆泻肝汤,甘露消毒丹,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新加香薷饮,黄连解毒汤,三黄泻心汤,清暑益气汤,竹叶石膏汤,甘露饮,秦艽鳖甲散。(6)台北地区的湿热质人群在免疫指标(IgA、IgM、IgG、C3、C4)方面,其中检测指标C4与非湿热质人群差距不明显;IgA、IgG及C3明显高于非湿热质人群,差距有显着性意义。(7)台北地区的湿热质人群在血脂四项(TC、TG、 HDL-C、LDL-C)方面,其中检测指标HDL-C与非湿热质人群差距不明显:在TC、TG及LDL-C明显高于非湿热质人群,差距有显着性意义。

王珍[6](2011)在《口洁漱对湿热证患者口腔病证及舌象光谱学表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以我院消化科病房及门诊中有口腔病证的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用清热祛湿、芳香化湿为法组方的导师经验方口洁漱进行治疗,并以临床常用含漱药银连含漱液作为对照,观察两者药物疗效及其对比;在证实可见红外反射光谱法对舌象评估可行性的基础上,用光谱法对药物作用前后的舌象进行观测,从舌象的光谱学表现对其进行相关的临床疗效评价,并以此分析推理口洁漱可能的作用机制,明确口洁漱的临床疗效,从而确立以清热祛湿、芳香化湿为法局部治疗口腔病证的思路和方法,验证红外可见反射光谱法在舌诊客观化研究中的分类、量化评价作用。方法:1.不同舌象的光谱学表现研究该部分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常见的不同舌象表现的患者,采集其舌象的光谱学信息。经专业处理,结合统计方法分析不同舌色、苔色、苔厚的光谱学图谱表现及数据特征。2.口洁漱的临床疗效研究该部分研究采用随机、阳性对照、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湿热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4例,治疗组给予口洁漱(岗梅根30g、薄荷30g、藿香15g、儿茶10g、丁香5g)治疗,对照组给予银连含漱液治疗。疗程均为5天,对受试病例进行用药前后临床主观症状、舌象光谱仪表现的观察。结果:1.不同舌象的光谱曲线波动趋势不同,有各自的特征表现,可以此相互区分。舌色的光谱学曲线波动程度由大到小为:紫舌>红舌>淡红舌>淡白舌;苔色的光谱学曲线的波动程度由大到小为:浅黄>中黄>焦黄;苔厚的光谱学曲线较舌色、苔色均较为平滑,波动趋势由大到小为:厚苔>薄苔。2.症状改善:口洁漱门诊组在口干、口苦、口臭、口腔热气感、舌痛、牙龈出血、牙龈肿痛、咽干、咽痛等多种病证症状上与治疗前比较,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口洁漱门诊组在口腔热气感、牙龈出血、舌痛、牙龈肿痛、咽干、咽痛症状上,优于口洁漱病房组和银连含漱液门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研究的舌象光谱学分析、一阶微分图谱分析及苔厚的分析结果为:口洁漱门诊组治疗后光谱图、一阶微分图谱及以苔厚分析的结果反映到传统舌象描述为:舌红程度减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苔黄程度变浅,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苔厚程度亦变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口洁漱门诊组舌尖及舌中光谱学数据反映了该组向平滑曲线方向的改变较明显,与口洁漱病房组和银连含漱液门诊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舌中位点Sp02表现:应用口洁漱的患者舌中位点的光谱学测算血氧饱和度在用药后明显增高,与银连含漱液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红外可见光谱法可以用于不同舌色、苔色等舌象要素的分类量化,不同舌象在光谱图上有差异性表现,可以此进行舌象的光谱学诊断和对比。2.口洁漱门诊组患者症状改善、光谱图像曲线变化及舌中位点的血氧饱和度测算值较另外两组明显,反映了用口洁漱的临床有效性。症状改善与色谱仪测算的各种光谱数据变化结果一致,验证了红外可见光谱法作为一种客观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麦健明[7](2010)在《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候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上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山地区冬春季节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资料,总结归纳其中医证候特点,探讨本病冬春季节的证候分型,为分析中山地区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候特点提供参考,为指导中山地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反馈信息修正的方法,设计外感发热患者中医证候观察表;收集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间来中山市中医院急诊内科就诊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192例的中医四诊信息。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建立证候四诊信息数据库,运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研究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病例共192例,通过运用流行病学原理及数理统计,结合临床,初步认为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分为3型比较适合临床:以风热犯表证,为89例,占46.35%,寒热夹杂证,55例,占28.65%,风寒束表证,48例,占25.00%。各分型有不同程度的挟湿证候:风寒束表证挟湿18例,占37.50%,风热犯表证挟湿54例,占60.67%,寒热夹杂证挟湿26例,占47.27%。结论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辨证分为三型: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和寒热夹杂证。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表证为主,其次为寒热夹杂证,风寒束表证较少;寒热夹杂证的提出丰富了中医感冒辨证分型的内容;初步体现了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证候分布特点,为指导中山地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

程善廷[8](2008)在《新香冲剂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证毒方效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人类的常见、多发病,约80%以上由病毒引起,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城区儿童患病率为86.8%,学生病假的73.0%均是由其造成的,因此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意义重要。目前西医西药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多对症处理;中医中药在退热和抗病毒方面有一定优势,临床研究报道颇多。但对岭南具有兼挟湿证特点的外感发热证候却鲜有深入系统的研究报道。本课题根据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治疗病毒性高热的经验结合岭南气候特点以清热解表祛湿为法选药研制成新香冲剂,对其方证毒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目的:观察新香冲剂治疗岭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辩证属湿热郁表证、风热袭表证的临床疗效,探讨效关系;通过实验室病毒抗体检测,分析证型与病毒分布相关性。研究方法: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门诊、留观及发热门诊患者120例,西医临床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为湿热郁表、风热袭表证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就诊卡号末尾数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证型按1:1纳入各组。治疗组予新香冲剂口服(1袋/次,3次/日,共2日),对照组予抗病毒口服液(1支/次,3次/日,共2日),观察体温开始下降时间、首次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降至正常时间以及恶寒、汗出、咳嗽、咽痛、鼻塞、头痛、身困重、身酸痛、口渴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并对其中108例患者进行血清病毒抗体检测。研究结果:1.总体疗效:新香冲剂组对恶寒、鼻塞、头身困重、身酸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但抗病毒口服液组退热较新香冲剂组迅速(P<0.05);两组体温首次降至正常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体温改善程度、总有效率、其他伴随症状改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证效关系:新香冲剂对热郁表证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风热袭表证(73.3%),但两证型总有效率差异无显着性。治疗后湿热郁表证在开始退热时间,头身困重、身酸痛等伴随症状的改善优于风热袭表证(P<0.05)。3.方效关系:湿热郁表证型内新香冲剂组与抗病毒口服液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新香冲剂组在开始退热时间、体温首次降至正常时间较抗病毒口服液组短,但无统计学意义:新香冲剂组对身酸痛、头身困重症状改善优于抗病毒口服液组(P<0.05)。4.证毒关系湿热郁表证型与风热袭表证中病毒频数分布差异无显着性(P>0.05)。5.药物安全性临床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见局部以及全身性不良反应或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1.新香冲剂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辨证属湿热郁表证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退热迅速,可以明显改善头痛、鼻塞、头身困重、身酸痛等症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2.湿热郁表证与风热袭表证中流感A/B、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等病毒频数分布无显着性差异。

席娜[9](2007)在《中医湿热病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热病邪导致的疾病,涉及非常广泛,在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中均可见之。湿热所致病证临床上以身热缠绵,胸脘痞闷,四肢困倦,小便短而黄赤,口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为主症。由于其致病具有广泛性、病机复杂、病程长、缠绵难愈、治疗困难的特点,因而一直备受关注,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进行辨证论治,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优势。因此,系统地总结整理湿热的相关文献,深入探究湿热的内生机理,将有助于提高现代中医临床对湿热病的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献综述从三个方面梳理总结了相关文献对湿热为病的认识。第一方面,从古代对湿热的源流探微的角度,追溯了从先秦到明清中医湿热理论的发展和湿热病丰富的临床实践;第二方面,以现代医学对湿热病的客观化研究的角度,展现了实验室运用传统理论复制动物模型,对湿热病在病理、生化、免疫等层面的本质探讨和临床上检测湿热病人的各项指标和免疫功能、自由基水平、微量元素水平等之间的关系;第三方面,结合湿热的一些具体病证,反映了湿热病目前的临床情况。论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湿热病因、病机、病理变化的角度条分缕析地整理和总结了有关湿热病的古今论述,比较完整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研究,初步展示了湿热机理的本质所在。既比较完整地继承了前贤对湿热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又从现代文献例如实验室研究、临床治疗的角度对湿热机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整理和完善。借此希望对湿热病因病机的中医理论有所发展和创新。第二部分,重点从临床角度对湿热病因病机进行文献研究。主要是以临床常见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胃炎、肾小球肾炎为例对湿热机理进行探讨。湿热发病涉及传统中医上焦、中焦和下焦,力求有代表性地论述湿热病病因病机的同时,还详细地论述了上述三个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用药等内容,通过完整的论述进一步说明湿热病因病机对临床治疗用药的重要指导意义。第三部分,在全面分析总结湿热发病机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湿热病的临床症状、辨证要点、治疗方法、治疗用药。在辨证上,首辨病因,次辨病位,后辨湿热轻重,审查病邪再进行临床施治。在治疗用药方面,为了进一步探索药物、病机、病证之间的关联性,以明清时期大量的湿热病医案提供基础数据,运用统计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找到了药物与症状、药物与病机以及病机和症状之间的对应定量关系,进而挖掘“方、药、证”之间的相关性,这为寻找病机与病症的对应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为进一步发现药物–病机–病症之间可能存在的配伍规律提供了线索,是一个探索性的尝试。冀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的辨证用药,这将对今后有关湿热病和湿热体质的研究奠定文献学的基础。

胡聪[10](2006)在《新香冲剂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论背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据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统计,以发热就诊的病人占急诊门诊总数的40%左右,其中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约就占其中的80%以上。岭南地区由于其地域特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表现易见挟湿症状,现代研究发现成人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症状与湿具有一定相关性,认为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兼湿证。西医对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抗病毒治疗及退热对症治疗,中医药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法多样,疗效确切,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资料亦表明,中药抗病毒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许多清热解毒中药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通过适当的配伍,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文献显示,目前对于岭南地区外感热病多挟湿证的特点无系统研究,缺乏有效的中成药制剂。本课题根据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经验方采用清热解表祛湿法制作的新香冲剂,具有清热解表祛湿的功用。旨在观察新香冲剂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研制、开发治疗岭南地区多挟湿证之外感热病的速效、高效、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作好前期研究工作。 目的 观察新香冲剂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中医辨证属湿热郁表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 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病例共120例按进入临床的先后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新香冲剂治疗外感发热中医辨证属湿热郁表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临床安全性评价。 结果 新香冲剂组和板蓝根冲剂组开始退热时间分别是2.588、3.290小时,体温首次降至正常时间为7.396、17.415小时,完全退热时间为9.108、9.883小时,新香冲剂组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板蓝根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新香冲剂组退热效果优于板蓝根冲剂组。新香冲剂组治疗后体温完全恢复正常者17例,对照组7例,两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提示治疗组降温更完全,对于发热程度的改善更明显。两组治愈率分别为21.7%、6.7%,总有效率分别为83.3%、68.3%(P=0.0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新香冲剂组疗效优于板蓝根冲剂组。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新香冲剂有重要不良反应,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结论 新香冲剂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湿热郁表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退热作用平稳而缓和,可以明显改善咽痛、头痛、头身困重、身酸痛、乏力等临床闰状。且服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可作为岭南地区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辨证为湿热郁表证之中医治疗的有效方药。

二、中医湿热证的研究进展及其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湿热证的研究进展及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流行病学
        1.1.2 病因研究
        1.1.3 发病机理
        1.1.4 治疗现状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1.2.1 病因病机
        1.2.2 辨证论治
    1.3 岭南地域的中医特征
        1.3.1 岭南的地理特征
        1.3.2 岭南地域人群的体质特点
        1.3.3 岭南地域的发病特点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患者来源
        2.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临床资料的收集
        2.2.2 病毒感染检测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AECOPD患者病毒检出情况及病原谱分布
        2.3.2 AECOPD患者病毒阳性与季节的分布
        2.3.3 病毒阳性与阴性患者相关临床特征分析
        2.3.4 病毒阳性患者的因素Logistic分析
        2.3.5 病毒阳性与阴性患者中医辨证分型
        2.3.6 分析与讨论
        2.3.7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2)衡先培教授辨治内分泌疑难病证思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辨治重在理清证候本源
    1.1 证候的多样性
    1.2 证候的隐匿性
    1.3 证候的复杂性
2 辨证为本病证结合
    2.1 辨证施治
    2.2 辨证与辨病结合
3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3.1湿热缠绵
    3.2 气机郁滞
    3.3 痰瘀互结
    3.4 五脏失衡
    3.5 虚实夹杂
4 病案举例
5 结语

(3)两种不同方法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湿热泄泻概述
        1.1 湿热泄泻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
        1.2 湿热泄泻的现代研究
    2 湿热泄泻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3 中兽医学治疗湿热泄泻的优势
    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高温高湿+高糖高脂+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
        1.3 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模型判定
        1.6 样品采集
        1.7 制作病理组织切片
        1.8 IL-1β、IL-2、IL-6 和SIgA测定
        1.9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特征
        2.2 采食量
        2.3 饮水量
        2.4 尿量
        2.5 体重
        2.6 体温
        2.7 腹泻指数
        2.8 血液学
        2.9 血液流变学
        2.10 胸腺指数和脾指数
        2.11 IL-1β、IL-2、IL-6 和SIgA含量
        2.12 病理组织学观察
    3 讨论
第三章 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
        1.3 仪器
        1.4 实验方法
        1.5 模型判定
        1.6 样品采集
        1.7 制作病理组织切片
        1.8 IL-1β、IL-2、IL-6 和SIgA测定
        1.9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特征
        2.2 采食量
        2.3 饮水量
        2.4 尿量
        2.5 体重
        2.6 体温
        2.7 腹泻指数
        2.8 血液学
        2.9 血液流变学
        2.10 胸腺指数和脾指数
        2.11 IL-1β、IL-2、IL-6 和SIgA含量
        2.12 病理组织学观察
    3 讨论
        3.1 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番泻叶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的探讨
        3.2 两种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方法的比较
全文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4)基于小鼠外感寒湿模型探讨外感寒湿伤脾机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脾主运化的生理机制
        1.1 脾主运化水谷
        1.2 脾主运化水液
    2.寒邪和湿邪的致病特点
        2.1 寒邪的致病特点
        2.2 湿邪的致病特点
    3.外感寒湿伤脾的病理机制
        3.1 外感寒湿的致病途径
        3.2 外感寒湿伤一身之阳,影响脾主运化功能
        3.2.1 外感寒湿易直接伤脾阳,影响脾主运化功能
        3.2.2 外感寒湿进一步损伤肾阳,加剧脾阳损伤
        3.2.3 外感寒湿损伤脾阳、肾阳,最终损伤一身之阳
        3.3 外感寒湿阻滞脾胃气机,影响水液代谢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
        2.实验试剂
        3.实验器材
        4.实验药物
    实验方法
        1.小鼠外感寒湿模型的制备
        2.取材和标本的处理
        3.肠道细菌平板计数
        4.小肠病理组织学观察
        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肠AQP-4、PAR-2、MAPKp38蛋白表达
        6.BIO-PLEX悬液芯片技术检测血清IL-4、IL-6、IL-10、IL-11、TNF-Α、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
        7.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观察小肠AQP-4、PAR-2、MAPKP38、NF-KB、MYD88、TLR4蛋白表达
        8.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
        1. 外感寒湿对小鼠生存状态的影响
        2.外感寒湿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3. 外感寒湿对小鼠结肠段菌群计数的影响
        4.外感寒湿对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学影响
        5.外感寒湿对AQP-4、PAR-2、MAPKP38蛋白IOD值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
        6. 外感寒湿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7. 外感寒湿对小鼠AQP-4、PAR-2、MAPKP38、NF-KB、MYD88、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
第三部分 讨论
    1.外感寒湿动物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1.1 外感寒湿小鼠模型的构建
        1.2 外感寒湿小鼠模型的评价
    2.外感寒湿伤脾的机制探讨
        2.1 模型小鼠小肠结构、肠道菌群紊乱是外感寒湿影响脾主运化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2.2 模型小鼠AQP-4 蛋白下调是外感寒湿阻滞气机、影响水液代谢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2.3 模型小鼠肠道炎性反应是外感寒湿损伤脾阳、影响脾主运化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2.4 模型小鼠免疫网络紊乱是外感寒湿损伤脾阳甚至一身之阳、影响免疫机能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2.5 模型小鼠TLR4/NF-ΚB信号通路上调表达可能是外感寒湿致病的分子机制之一
    3.加味肾着汤对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台北地区外感热病证治特点与湿热体质人群调查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湿热证基础理论研究
        1.1.1 湿热证的概念
        1.1.2 祖国医学对湿热证的研究历史
        1.1.3 湿热证的病因、病理
        1.1.4 湿热证的现代研究
        1.1.5 湿热证的客观研究进展
    1.2 台北地区湿热证病种分布特点
        1.2.1 从湿热偏重角度分型
        1.2.2 以三焦为分型依据
        1.2.3 杂病湿热证
        1.2.4 台北的地理与气候特点
        1.2.5 台北地区与湿热证相关的病种分析
    1.3 台北市地区治疗湿热证的常用治法
        1.3.1 宣气化湿法
        1.3.2 苦温燥湿
        1.3.3 苦寒燥湿清热
        1.3.4 淡渗利湿
        1.3.5 清热燥湿,化湿热
        1.3.6 芳香化湿,宣湿郁
        1.3.7 醒脾助运,开湿浊
        1.3.8 运脾泻脾,除湿热
        1.3.9 疏肝理气,助湿运
        1.3.10 活血通络,行湿癖
        1.3.11 酸甘化阴,防燥热
第二部分 台北地区外感热病的证治特点研究
    2.1 调查方法
        2.1.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标准
        2.2.5 观察指标
        2.2.6 统计学方法
    2.3 研究结果
        2.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2.3.2 发病季节
        2.3.3 台北地区外感热病不同外感病的表现
    2.4 台北地区湿热证患者症状特点
        2.4.1 发热
        2.4.2 恶寒
        2.4.3 头痛或头晕困重
        2.4.4 汗出
    2.5 脾胃症状
    2.6 舌象及脉象
    2.7 抽搐、昏迷
    2.8 台北外感热病与现代医学疾病的关系
    2.9 台北地区外感热病用药规律研究
        2.9.1 总体药物分类及总数
        2.9.2 具体中药分布规律
        2.9.3 临床用药与不同外感类型的关系
        2.9.4 临床用药与年龄关系
        2.9.5 临床用药情况
        2.9.6 台北地区外感热病方剂使用情况
第三部分 台北人群湿热体质调查及与血脂与免疫指标相关性研究
    3.1 体质调查方法
    3.2 湿热体质与血脂与免疫指标相关性研究
        3.2.1 研究对象
        3.2.2 纳入标准
        3.2.3 排除标准
        3.2.4 剔除标准
        3.2.5 观察指标
        3.2.6 统计学方法
        3.2.7 研究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
    4.1 中医体质类型分类
    4.2 台北地区所纳入研究外感热病不同外感病的表现
    4.3 台北地区外感热病患者不同外感病的表现
    4.4 台北地区治疗外感热病的中药使用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口洁漱对湿热证患者口腔病证及舌象光谱学表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湿热证基础理论研究
        1.1 理论渊源
        1.2 概念
        1.3 病因、病理
        1.4 湿热证分型
        1.5 治则治法
        1.6 治疗禁忌
    2 湿热证客观化研究
    3 湿热证舌象客观化研究
    4 舌诊客观化研究进展
        4.1 湿热证客观化研究的方法
        4.2 光谱学在舌诊研究中的应用及优点
        4.3 光谱仪对舌诊研究中涉及的医学指标
第二部分 湿热证口腔病证的临床调查研究
    1 口腔病症人群观察
    2 口腔病证常用药物及存在问题
    3 湿热证口腔病症发生率及改善意愿调查
    4 湿热证口腔病证的主要表现
第三部分 临床实验研究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信息采集方案
        2.2 实验方案
        2.3 资料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舌象光谱学表现
        3.2 症状诊断描述
    4 讨论
第四部分 口洁漱疗效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信息采集方案
        2.2 治疗方法及临床判定标准
        2.3 主要检测仪器及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资料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3 临床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分析
        3.2 临床疗效比较
        3.3 舌象光谱学表现对比分析
        3.4 舌象色度学表现对比分析
        3.5 舌苔厚度的分析
    4 结论
第五部分 讨论
    1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中医诊疗客观化研究
    2 红外可见反射光谱法技术应用于舌诊的可靠性及发展前景
    3 口洁漱应用于湿热证口腔病证疗效机理的理论探讨
第六部分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7)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候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上篇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外感热病的古代文献研究
        一、外感热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外感热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 外感热病的病因
        (二) 外感热病的发病
        三、外感热病的主要辨证方法
        (一) 六经辨证
        (二) 卫气营血辨证
        (三) 三焦辨证
    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现代文献研究
        一、西医对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一) 病因
        (二) 流行病学
        (三) 致病机理
        (四) 西医治疗现状
        二、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现代中医文献研究
        (一) 病因病机
        (二) 辨证体系
        (三) 辨证分型
        三、岭南外感热病特点的研究
        (一) 地理、气候特点以及体质因素
        (二) 发病特点
        四、结语
中篇 临床研究
    一、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的
        (二) 病例来源
        (三) 诊断标准
        (四) 纳入标准
        (五) 排除标准
        (六) 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二) 发病特点
        (三) 证候分析
    三、讨论
        (一) 一般情况分析
        (二) 发病因素
        (三) 证候分析
    四、结论
下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新香冲剂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证毒方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中医文献研究
        (一) 病因病机
        (二) 辨证方法
        (三) 治法的发展
        (四) 中药及其制剂的研究
        (五) 给药途径研究
        (六) 针灸治疗
    二、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一) 病因
        (二) 致病机理
        (三) 诊断
        (四) 治疗
    三、岭南温热病特点的研究
        (一) 地理、气候特点以及体质因素
        (二) 发病特点
        (三) 治疗特点
    四、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病例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一) 新香冲剂的选方依据
        (二) 研究结论
        (三) 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中医湿热病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湿热病证的渊源和发展
        1 秦汉时期
        1.1 湿与热
        1.2 湿热致病
        1.3 湿热与脾胃的关系
        1.4 湿热为病的治疗
        2 唐宋元时期
        3 明清时期
        3.1 明代
        3.2 清代
        3.2.1 叶天士
        3.2.2 薛生白
        3.2.3 吴鞠通
        3.2.4 王孟英
        3.2.5 其他医家
        4 近代
    文献综述二 湿热病证的客观化研究进展
        1 病理变化
        2 证候实质
        2.1 微量元素
        2.2 复合营养素
        2.3 免疫功能和自由基
        2.4 代谢变化
        2.5 生化基础
        2.6 血流变化
        3 脾胃湿热病证
        3.1 脾胃湿热的发病机制
        3.2 脾胃湿热与 Hp 感染
        3.3 脾胃湿热的胃动力学改变
        3.4 脾胃湿热证的免疫
        3.5 脾胃湿热证与炎症
        3.6 脾胃湿热证的血流变化学
        3.7 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内能量代谢
        3.8 其他
    文献综述三 湿热病证的临床应用
        1 热熏蒸肝胆所致的病毒性肝炎
        2 湿热阻滞中焦所致的消化性胃溃疡
        3 湿热内盛、肺失宣降导致的咳嗽
        4 湿热内蕴所致的糖尿病
        5 湿热郁结导致的高脂血症
        6 湿热病邪导致的尿路感染
        7 湿热导致的湿疹
        8 湿热所致的肾小球肾炎
        9 湿热证与痤疮
        10 湿热与不明原因的发热
第二部分 湿热病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
    1 湿热病病因
        1.1 外因
        1.1.1 季节气候
        1.1.2 五运六气
        1.1.3 地理环境
        1.2 内因
        1.2.1 饮食
        1.2.2 情志
        1.2.3 劳役
        1.2.4 他脏累及
        1.3 内外因的关系
    2 湿热病病机
        2.1 湿热之邪的感受途径
        2.2 湿热病受病部位和病机中心是中焦脾胃和阳明太阴经
        2.3 湿性重浊,氤氲阻气
        2.4 湿热病邪的从化与中气盛衰、个人体质关系密切
    3 湿热内生的病理表现
        3.1 湿阻
        3.2 热蕴
        3.3 气滞
        3.4 血瘀
        3.5 气虚
    4 现代医学对湿热内生机理的认识
第三部分 湿热病因病机的临床研究
    1 动脉粥样硬化湿热病机的认识
        1.1 高血压病
        1.2 高脂血症
        1.3 糖尿病
    2 慢性胃炎的湿热病因病机
        2.1 湿重于热
        2.2 湿热并重
        2.3 热重于湿
    3 肾小球肾炎病因病机探析
第四部分 湿热病的诊断、辨证、治法
    1 临床表现
        1.1 发病特点
        1.1.1 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1.1.2 病证多样,形式不
        1.1.3 发病季节
        1.1.4 具有传染性
        1.2 临床症状体征
        1.2.1 基本证候
        1.2.2 特征性证候
    2 辨证规律探讨
        2.1 首辨病因,明确纲领
        2.2 次辨病位,审察病邪之深浅
        2.3 再辨舌
        2.4 后辨湿热轻重
    3 治法探讨
        3.1 治则:湿热夹杂,分解湿热,重在理气
        3.2 论治法,当分表里上下
        3.2.1 湿热在表
        3.2.2 湿热在里
        3.3 治疗禁忌
第五部分 治疗用药规律探寻
    1 统计方法
        1.1 收录范围及标准
        1.2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结论与意义
    4 存在的问题
    5 今后研究的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新香冲剂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古代文献研究
        一、外感热病的源流
        二、外感热病病因及初期病机
        三、外感热病的常用治法
    第二节 现代文献研究
        一、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现状
        二、西医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现状
        三、周仲瑛教授对外感热病的研究
第二部分 岭南地区发病及用药特点的研究
    一、岭南的地理、气候特点
    二、岭南地区人群的体质特点
    三、岭南地区的发病特点
    四、岭南地区的用药特点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一、病例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一、新香冲剂的选方依据
    二、新香冲剂的临床疗效评价
    三、存在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医湿热证的研究进展及其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西医研究[D]. 詹建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衡先培教授辨治内分泌疑难病证思路浅析[J]. 吴星星.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4)
  • [3]两种不同方法建立大鼠湿热泄泻模型的比较研究[D]. 王涛.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4]基于小鼠外感寒湿模型探讨外感寒湿伤脾机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李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台北地区外感热病证治特点与湿热体质人群调查分析研究[D]. 颜志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6]口洁漱对湿热证患者口腔病证及舌象光谱学表现的影响研究[D]. 王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7]中山地区冬春季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候探讨[D]. 麦健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8]新香冲剂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证毒方效研究[D]. 程善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 [9]中医湿热病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D]. 席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新香冲剂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研究[D]. 胡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标签:;  ;  ;  ;  ;  

中医湿热证研究进展与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