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稻——Tyou 7889

优质杂交稻——Tyou 7889

一、优质杂交稻——T优7889(论文文献综述)

杨曾平,聂军,廖育林,谢坚,鲁艳红,周兴,黄科延[1](2017)在《钾对不同晚稻品种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晚稻品种在不施肥、不施钾和供钾充足条件下产量和对钾肥的吸收利用,为双季稻区不同晚稻品种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以14个晚稻品种为试验对象,测定不同生育期生物量、收获期稻谷和稻草产量以及钾含量,计算钾的吸收量。结果表明:14个晚稻品种在基础地力(CK)、不施钾(-K)和施钾(+K)条件下的产量变幅分别为5053.36813.3 kg/hm2、6000.08226.7 kg/hm2和6240.08106.7 kg/hm2。施肥和施钾的增产量分别为253.32040.0 kg/hm2和-653.3546.7 kg/hm2。不施钾和施钾处理吸钾量分别为91.7189.8 kg/hm2和104.1170.1 kg/hm2。‘丰源优272’、‘深优9586’和‘威优227’钾肥贡献率较高,分别为7.01%、6.69%和6.96%;‘丰源优299’钾肥贡献率较低,为-9.85%。供试晚稻品种中,‘丰源优272’、‘深优9586’和‘威优227’对钾素较为敏感,施钾能使这3个品种晚稻发挥更大的增产潜力;‘丰源优299’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钾,耐低钾能力较强,施钾对该品种晚稻增产潜力不大,在种植期间可以减少钾肥的施用量。

陈志伟,官华忠,潘明,毛大梅,潘润森,周元昌,吴为人[2](2016)在《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M20A的选育》文中认为以改良优质三系不育系金山A-1的稻瘟病抗性和配合力作为育种目标,利用携有抗稻瘟病基因Pi-9的金23B抗病近等基因系(04AMA-88)与携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金山B-1抗病近等基因系(04AMA-49)杂交,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杂交F4代中选择携带Pi-9的优良单株与金23A测交并转育不育系,育成抗稻瘟病、米质优、配合力好、异交率高的新不育系M20A。该不育系及其配制的杂交早稻新组合M优2155(M20A/明恢2155)于2014年5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况浩池,曾祥瑞,罗俊涛,曾正明,杨扬,陈光珍,何兴材,付均[3](2013)在《“十一五”国审适宜四川种植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特征特性分析》文中提出对"十一五"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19个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丰、抗结合较好的组合是内5优5399和T优6153,其次是川香优178。笔者提出这些杂交组合的适宜种植区域,并针对这19个组合垩白度高和结实率低的共性问题,提出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和进一步提高品质、产量的突破口。

潘润森,李齐向,陈志伟,周元昌,毛大梅,官华忠,潘明,廖伟力,林志雄[4](2013)在《优质三系杂交水稻选育的实践与思考》文中指出回顾了花优63、T优7889和花2优3301等优质三系杂交稻组合及"三好"优质杂交稻选育的实践,总结了选育优质三系杂交水稻的经验与体会,认为高档优质稻米要达到稻米外观好、米质检测结果好和米饭食味好的"三好"标准。

黄达彪,陈美容,周卫营,白玉洁,杨小飞,蔡华镇,张敏,曹榕平,许镜炜,李毓,王乃元[5](2011)在《2001~2010年福建水稻品种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分析比较20012010年福建省审定152个水稻品种的育种途径、主要不育系以及审定品种的产量、抗性、品质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三系法杂交稻组合133个,占87.5%;二系法杂交稻组合13个,占8.6%;常规稻品种6个,占3.9%。三系法仍然是当前福建省水稻育种主要方法。146个杂交稻组合使用了55个不育系,其中三系法不育系47个,占85.5%,二系法不育系8个,占14.5%;有Ⅱ-32A、龙特甫A、冈46A、D62A、谷丰A、天丰A、金23A、和SE21S等8个不育系配组5个杂交稻组合以上,是目前福建省杂交稻育种的主要不育系。稻谷单产比对照增产6%以上(含6%)、中感稻瘟病以上(含中感)、米质达三等部颁食用籼米标准以上(含三等)和直链淀粉含量在15%20%之间等4项品种性状,其中3项品种性状达标的有:Ⅱ优沈98,乐优94,eⅡ优315,Ⅱ优039,闽丰优3301,秋优125、玉优一号,江优明62、两优航2号和金农2优3号等10个品种;4项品种性状达标的有金农2优3号。

官华忠,毛大梅,潘润森,陈志伟,周元昌,傅仙玉[6](2006)在《T优7889亲本T78A和早恢89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T优7889亲本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研究表明:早恢89、T78A的播始历期(有效积温>10℃)和主茎叶片数存在极显着负相关;早恢89花时较早,开花集中,颖花开颖角度大,而T78A高峰期花时比早恢89晚1h,盛花期晚3 d;T78A的柱头外露率、柱头活力高,包茎率低。

严钦泉,朱旭东,严秋平,陈永华,陈基权[7](2006)在《2000-2005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组合)及其主要性状分析》文中认为统计分析了2000-2005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组合)在省区试中的产量、抗病性表现和优质稻品种(组合)的米质等级,总结了湖南省在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工作中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潘润森,毛大梅,陈志伟,林荔辉,官华忠,吴建梅,赵季志,周元昌[8](2005)在《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回顾了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15 a来选育的实践,总结了选育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的经验与体会。1)利用籼粳交加花药培养快速稳定技术选育三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育种难度大,成效低;2)选育优质不育系,低代品质鉴定是关键;3)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选择,应从柱头外露率和田间自然异交结实率两方面考虑;4)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性状的遗传改良选育新的不育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选育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刘文炳,张建新,罗维禄,林琼,池晓雯,蔡为铭[9](2005)在《光身杂交稻选育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美国光身稻种质资源 ,培育出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配套亲本光香A、B和光身R及光身光温敏核不育系光S ,并用其配组率先育成一批三系光身杂交稻组合 ,如光香优德 87、光香优 6 0 2、光香优 6 1 3等 ;还选配出一批非光身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如光香优 7号、光香优 1 3和光香优 6号以及两系杂交稻组合光两优 1 1 3和光两优 1 93等。光身杂交稻及其配套亲本的选育成功 ,将进一步促进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可望实现我国杂交稻育种在米质、产量、抗性和适应性方面新的突破

陈志伟,潘润森,林荔辉,祁建民,毛大梅,官华忠,陈启锋,李维明[10](2001)在《优质籼型不育系T78A的选育及利用》文中指出以地谷 B与龙特浦 B和珍汕 97B复交 ,选育出优质、柱头外露率高的株系 ,并与珍汕 97A连续多代成对回交 ,育成不育系 T78A.T78A米质优、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特性好、配合力强 .用 T78A与早恢 89、福恢 0 16、明恢 82等配制成的杂交早稻组合 T优 7889、 T优 7816、T优 7882等既高产又优质 .其中 T优 7889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应性广 ,已于 2 0 0 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二、优质杂交稻——T优7889(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杂交稻——T优7889(论文提纲范文)

(1)钾对不同晚稻品种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描述与试验设计
    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1.3 测定方法
    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钾对不同晚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2.2 施钾对不同晚稻品种钾素吸收量的影响
    2.3 施钾对不同晚稻品种钾肥农学效应、钾肥偏生产力、钾肥利用率和钾效率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2)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M20A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经过
2 主要特征特性
    2. 1 不育性
    2. 2 主要农艺性状
    2. 3 异交特性
    2. 4 稻米品质
    2. 5 稻瘟病抗性
        2.5.1分子标记检测
        2.5.2抗性鉴定
3 配组表现
4 小结与讨论

(3)“十一五”国审适宜四川种植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特征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水平
    2.2 稻米品质
    2.3 生育期和经济性状
    2.4 稻瘟病抗性
3 小结与讨论

(4)优质三系杂交水稻选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育成的优质杂交稻组合
    1.1 优质杂交稻组合花优63
    1.2 优质杂交早稻组合T优7889
    1.3 优质杂交中稻花2优3301
2“三好”优质三系杂交稻的选育
3 优质三系杂交稻选育的思考

(5)2001~2010年福建水稻品种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分类方法
        1.2.1 育种方法统计
        1.2.2 不育系分析
        1.2.3 主要品种性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种方法统计
    2.2 不育系分析
    2.3 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6)T优7889亲本T78A和早恢89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分期播种
        1.2.2 抽穗动态调查
        1.2.3 开花动态观察
        1.2.4 柱头活力测定
        1.2.5 柱头外露率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特性
        2.1.1 播始历期
        2.1.2 播始历期与有效积温
        2.1.3 主茎叶片数与有效积温
    2.2 抽穗动态
    2.3 开花习性
        2.3.1 丛开花动态
        2.3.2 日开花动态
        2.3.3 开颖角度
    2.4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率
    2.5 柱头活力
3 小结与讨论

(8)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三系不育系选育实践的回顾
    1.1 花1A的选育
        1.1.1 选育目标
        1.1.2 选育过程与效果
    1.2 T78A的选育
        1.2.1 选育目标
        1.2.2 选育过程与效果
    1.3 T55A的选育
        1.3.1 选育目标
        1.3.2 选育过程与效果
    1.4 T80A的选育
        1.4.1 选育目标
        1.4.2 选育过程与效果
    1.5 金山A-1、金山A-2的选育
        1.5.1 选育目标
        1.5.2 选育过程与效果
2 三系不育系选育的思考

(9)光身杂交稻选育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光身杂交稻育种意义
2 光身稻及其育种利用现状
    2.1 光身稻及其在常规品种选育中的利用
    2.2 光身稻的亲缘特点及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
3 光身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3.1 光身不育系光香A的选育
        3.1.1 光香A的选育经过
        3.1.2 光香A的主要特征特性
    3.2 光香A所配组合表现
        3.2.1 杂交早稻组合
        3.2.2 杂交稻中熟组合
        3.2.3 两系杂交稻组合
4 光身杂交稻研究的创新点和应用前景

(10)优质籼型不育系T78A的选育及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优质不育系T78A的选育
    1.1 T78A的选育经过
    1.2 T78A (B) 的特征特性
        1.2.1 品质
        1.2.2 育性
        1.2.3 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
        1.2.4 异交特性
2 优质不育系T78A的利用
    2.1 T优7889等系列组合的选育过程
    2.2 T78A系列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
        2.2.1 品质性状
        2.2.2 产量表现
        2.2.3 形态与经济性状
        2.2.4 生育期与适应性
        2.2.5 抗性
    2.3 T78A系列组合制种技术要点
        2.3.1 播种差期
        2.3.2 田间管理
        2.3.3 “九二○”的施用
    2.4 T78A系列组合高产栽培技术
        2.4.1 适时稀播, 培育壮秧
        2.4.2 合理密植, 插足基本苗
        2.4.3 科学管水, 合理施肥
        2.4.4 注意病虫害综合防治

四、优质杂交稻——T优7889(论文参考文献)

  • [1]钾对不同晚稻品种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杨曾平,聂军,廖育林,谢坚,鲁艳红,周兴,黄科延.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2)
  • [2]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三系不育系M20A的选育[J]. 陈志伟,官华忠,潘明,毛大梅,潘润森,周元昌,吴为人. 杂交水稻, 2016(01)
  • [3]“十一五”国审适宜四川种植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特征特性分析[J]. 况浩池,曾祥瑞,罗俊涛,曾正明,杨扬,陈光珍,何兴材,付均. 中国稻米, 2013(05)
  • [4]优质三系杂交水稻选育的实践与思考[J]. 潘润森,李齐向,陈志伟,周元昌,毛大梅,官华忠,潘明,廖伟力,林志雄. 杂交水稻, 2013(05)
  • [5]2001~2010年福建水稻品种现状分析[J]. 黄达彪,陈美容,周卫营,白玉洁,杨小飞,蔡华镇,张敏,曹榕平,许镜炜,李毓,王乃元. 福建农业学报, 2011(02)
  • [6]T优7889亲本T78A和早恢89的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研究[J]. 官华忠,毛大梅,潘润森,陈志伟,周元昌,傅仙玉. 福建稻麦科技, 2006(04)
  • [7]2000-2005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组合)及其主要性状分析[J]. 严钦泉,朱旭东,严秋平,陈永华,陈基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
  • [8]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的实践与思考[J]. 潘润森,毛大梅,陈志伟,林荔辉,官华忠,吴建梅,赵季志,周元昌. 杂交水稻, 2005(05)
  • [9]光身杂交稻选育研究进展[J]. 刘文炳,张建新,罗维禄,林琼,池晓雯,蔡为铭. 杂交水稻, 2005(01)
  • [10]优质籼型不育系T78A的选育及利用[J]. 陈志伟,潘润森,林荔辉,祁建民,毛大梅,官华忠,陈启锋,李维明.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1(03)

标签:;  ;  ;  ;  ;  

优质杂交稻——Tyou 7889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