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宇宙中的火流星

观测宇宙中的火流星

一、从宇宙中观测火流星(论文文献综述)

陈康[1](2021)在《星空盛装舞会》文中指出宇宙是一个浩瀚无边、纷繁杂乱的舞台,有繁星似锦的银河和遥远的河外星系,有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太阳和地球的兄弟们,有永远飞速远去的恒星,有能够吞噬一切的黑洞,也有密度小得可怕的中子星、膨胀的红巨星和逐渐收缩的白矮星。但这一切都远比不上星空中那些翩翩起舞的彗星、热情奔放的流星或者是奇幻的极光来得那样动人心魄。

宋媛媛[2](2020)在《一场流星雨的正确打开方式》文中指出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听到新闻里报道某某流星雨的时候,兴奋地想象着流星划过夜空时的美丽场景,然而夜晚来临你却对着天空仰望许久一无所获?那么新闻报道错了吗?当然不是。要欣赏一场流星雨,你事先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查阅流星雨预报,了解每年都有几场固定的流星雨以及它们的特点等。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流星雨的神秘面纱,教教大家如何与流星雨来一次完美的约会。

龚自正,李明,陈川,赵长印[3](2020)在《小行星监测预警、安全防御和资源利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在历史上经常发生,多次导致地球环境灾变和生物灭绝,是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重大潜在威胁之一,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近地小行星是近期太空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最有价值的目标之一,也是远期太空探索"天然的跳板",是人类增进与展示新技能的试验场,是太空航海时代大国开疆扩土、争取战略资源、竞相抢占的"太空岛屿",必将引领、催生地月经济圈、地外天体采矿、太空制造等太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开辟航天事业新时代.开展小行星研究,将深化人类对太阳系和宇宙乃至生命起源与演化等最根本也最前沿科学问题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御问题,也是国际宇航界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之一,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是大国必争的战略和技术制高点.开展近地小天体监测预警防御研究,在攸关全球安危的重大事件面前掌握自主决策权,履行大国义务、体现大国担当,不仅是树立、提升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争夺我国在国际航天事务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必须举措,而且是人类保护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体现.因此,其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本文系统梳理、评述了小行星监测预警、安全防御、资源利用领域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归纳了所涉及的前沿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及相关法规与国际合作问题.分析了我国在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基于我国发展需求分析,从顶层布局、系统规划、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工程实施、政策法律构建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系统性地提出了我国的发展目标与建议.中国正在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在小行星监测预警、安全防御、资源利用相关问题上应该有大国思维,有长远眼光,须尽快从各个层面开展行动.

本刊综合[4](2018)在《从宇宙到原子——趣谈物理学》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10月的某天,国内外天文圈不约而同地卖起了关子,纷纷声称有大事宣布,却又个个神秘兮兮、守口如瓶。网友纷纷猜测,难道是发现外星人了?10月16日,谜底揭晓,这件大事并不是外星人来袭,而是天文学家首次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并合的新型引力波及其伴随的电磁信号。因为此次引力波事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天文学家使用大量地面和空间望远镜进

陆璐[5](2017)在《《流浪地球》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科幻小说是随工业文明崛起而诞生的文学体裁,众多优秀的西方科幻作品在被译成中文后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同时,尽管在当代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土科幻作品,但人们对中国科幻小说英译的关注度仍然相对较低。一方面,准确、地道、流畅的英语译文将会为优秀中国科幻作品走向世界发挥巨大的助力作用。而另一方面,科幻文本在词汇上具有自创式术语词众多、科学术语密集的特点,这给翻译造成了一定困难;在句法上,由于中英文表达习惯的差异,也有一些在汉英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难点。这些都需要译者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来处理。本文是关于中国科幻代表作家刘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汉译英翻译项目的报告。针对中文科幻小说英译过程中自创术语多这一特点,译者在本项目执行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以确保术语翻译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同时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对《流浪地球》的翻译过程进行梳理分析,探究结构转换在科幻文本汉译英过程中的作用,试图为中国科幻作品走向世界做些有益的尝试。

陈重威[6](2017)在《走近彗星》文中研究指明彗星向来让人类着迷。几个世纪前吸引人的,是它们划过天际时的发光尾巴;如今更令人着迷的则是彗星给地球带来生命的"种子"这一可能性。最着名的彗星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肯定不会再像我们的先辈们那样,把彗星看作是不吉祥的"扫帚星"了。如果有人问你最熟悉哪颗彗星,想必你会脱口而出:"哈雷"彗星。这颗由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05年首先测定其运行轨道,并准确预言它将于1758年回归的彗星,确实曾引起地球人极大的

夜猫子[7](2014)在《天空的烟花:流星雨(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星雨从哪里来?彗(huì)星是宇宙中的旅行家,它们有固定的星际旅行路线。当它们来到太阳附近时,就会受到太阳的"剥削"。太阳会从彗星身上"抓"走一些碎屑,当这些碎屑一头撞进地球的大气层时,就形成了流星雨。所以,能看到美丽的流星雨,我们必须感谢彗星和太阳呢。

Liz Kruesi,Shea[8](2014)在《2013十大太空故事》文中指出美国《天文学》杂志评选出2013年十大太空故事(发刊时"嫦娥三号"尚未发射),我们不会忘记在这一年出现了两颗明亮的彗星以及百年一遇的流星爆炸——对于空间科学而言,2013年无疑是一个丰收年2013年大部分的天文头条都涉及到了宇宙中最极端的天体和事件,例如黑洞、高能宇宙线以及宇宙的开端。不过,行星科学也不甘示弱。近期,美国《天文学》杂志评选出2013年十大太空故事。

Ken Croswell,Shea[9](2014)在《黑夜中的畅想——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文中研究指明有时,天文学中最简单的问题却是最难回答的……太阳又下山了。玫瑰色的云在头顶上浮动,朱红与金黄又一次出现在地平线上。家里都点上了灯,餐桌上蜡烛隐隐作亮,在晚霞的映衬下,街边的路灯就像是项链上的珍珠闪闪发光。黄昏越来越暗,星星出现了,它们一如既往地出现在这墨黑的穹顶之上。但是为什么夜空是黑的呢?这是一个简单得也许只有孩子才会问的问题,父母对此也许会不屑一顾,但是宇宙学家爱德华·哈里森(Edward Harrison)却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许

袁玉骝[10](2013)在《读易见天心——地球生命新视野》文中研究表明《周易》的阴阳哲学观是宇宙统一理论的基础,是解读地球生命体诞生、发展、变化直至终结的密码。太阳系诞生论和地球生命假说是一个哲学范畴内的命题,与神创论、进化论、泛生论不同的生命起源说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来源于母宇宙,起源于地球胎里的生命体,繁衍在海洋母液中。从地球的脊骨——大洋中脊处涌出的轻者上升、浊者下沉的地幔岩浆即是地球生命体的太极,太极所生两仪即新洋壳,四象对应岩石四象、地壳四象等,八卦对应地球八大板块和岩石八层序列等。以走向基本呈S型的大洋中脊为界,地球分为两个半球——太极图准确而形象地描绘出地球生命体的画像,刻画了太极神鱼的构造、形态、颜色。以太平洋中脊为脊骨,从南极到北极形成一条较大的黑色神鱼;以大西洋、印度洋中脊为脊骨,从北极到南极形成一条相对较小的白色神鱼。地球生命体拥有防御、信息、新陈代谢、散热、神经等诸多子系统。地球生命假说是人类面临哲学思维和科学发展的前奏,认识地球生命是人类认识宇宙、生命的第一步。

二、从宇宙中观测火流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宇宙中观测火流星(论文提纲范文)

(1)星空盛装舞会(论文提纲范文)

慧舞九天揽星空
星坠如雨耀苍穹
谁持彩练当空舞

(2)一场流星雨的正确打开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
流星雨的观测
北半球“三大流星雨”
    象限仪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
    双子座流星雨
其他值得欣赏的流星雨

(3)小行星监测预警、安全防御和资源利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危害、机遇与挑战
    1.1 近地小行星
    1.2 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频发
    1.3 小行星飞掠事件频繁
    1.4 小行星撞击地球:灾难与福祉相依,挑战与机遇并存
2 小行星监测预警
    2.1 小行星监测预警技术
    2.2 监测预警现状
        2.2.1 国外监测预警现状
        2.2.2 我国监测预警现状
    2.3 监测预警趋势与我国差距
        2.3.1 监测预警技术趋势
        2.3.2 我国的差距
3 小行星撞击防御
    3.1 小行星撞击风险评估
    3.2 防御技术
        3.2.1 核爆防御技术
        3.2.2 动能撞击防御技术
        3.2.3 引力牵引技术
        3.2.4 太阳光压技术
        3.2.5 拖船技术
        3.2.6 激光烧蚀驱动技术
        3.2.7 质量驱动技术
        3.2.8 离子束偏移技术
    3.3 防御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差距
        3.3.1 防御技术发展趋势
        3.3.2 我国的差距
4 小行星资源利用
    4.1 小行星探测概况
        4.1.1 美国小行星探测计划
        4.1.2 ESA小行星探测任务
        4.1.3 日本小天体探测任务
        4.1.4 我国小天体探测任务
    4.2 资源利用现状
        4.2.1 小行星的资源与开发成本分析
        4.2.2 国外状况
        4.2.3 国内状况
    4.3 小行星资源利用发展趋势与国内差距
        4.3.1 发展趋势
        4.3.2 我国的差距
5 小行星有关的政策法律与国际合作问题
    5.1 小行星有关的国际法现状
    5.2 小行星有关的法律与国际合作建议
6 前沿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
    6.1 小行星监测预警方向
    6.2 小行星撞击防御方向
    6.3 小行星资源利用方向
7 发展目标与建议

(5)《流浪地球》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INTRODUCTION
    1.1 Liu Cixin and The Straying Earth
    1.2 Management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 PROCEDUR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1 Pre-Translation: Text Analyzing
    2.2 Translating
    2.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and Refining
3.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3.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Terms
    3.2 Difficulties Caused by Linguistic Differences
4.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THE DIFFICULTIES
    4.1 Term Banks for Term Translation and Management
        4.1.1 Consistency of terms
        4.1.2 Correct translation of terms
    4.2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for Translation Techniques
        4.2.1 Introdcution to translation shift theory
        4.2.2 Structure shifts in C-E translation of The Straying Earth
5. CONCLUSION
    5.1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5.2 Limi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Translation Practice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TT in Alignment with ST
Appendix Ⅱ Glossary

(9)黑夜中的畅想——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论文提纲范文)

从彗星到宇宙学
渡鸦的述说
深入奥伯斯佯谬
宇宙的能量危机

(10)读易见天心——地球生命新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一、《周易》:宇宙统一理论的基础
二、太阳系诞生论
三、生命的来源与起源
四、地球生命体的脊骨———大洋中脊
五、地球生命体的形象:太极图
六、寻找地球生命体的遗传基因
七、地球生命体的子系统
    (一)地球的皮肤———活土壤
    (二)地球防御系统
    (三)地球信息系统———生命极光
    (四)地球的“血液”———水系统
    (五)物质循环与新陈代谢———地球生命体区别于非生命行星的重要标准
    (六)地球生命体的散热系统
    (七)地球的特殊条件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八)地球的神经与生理学特性
八、结语

四、从宇宙中观测火流星(论文参考文献)

  • [1]星空盛装舞会[J]. 陈康. 集邮博览, 2021(05)
  • [2]一场流星雨的正确打开方式[J]. 宋媛媛.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0(Z2)
  • [3]小行星监测预警、安全防御和资源利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J]. 龚自正,李明,陈川,赵长印. 科学通报, 2020(05)
  • [4]从宇宙到原子——趣谈物理学[J]. 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8(01)
  • [5]《流浪地球》翻译报告[D]. 陆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6]走近彗星[J]. 陈重威. 今日中学生, 2017(Z1)
  • [7]天空的烟花:流星雨(上)[J]. 夜猫子. 红领巾(快乐萌芽), 2014(09)
  • [8]2013十大太空故事[J]. Liz Kruesi,Shea. 大众科学, 2014(03)
  • [9]黑夜中的畅想——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J]. Ken Croswell,Shea. 求知导刊, 2014(01)
  • [10]读易见天心——地球生命新视野[J]. 袁玉骝.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标签:;  ;  ;  ;  ;  

观测宇宙中的火流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