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一、试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宋波[1](2021)在《公路工程施工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思路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公路行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数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促进我国公路运输水平进一步提高,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使用过程中,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难以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公路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工作,优化施工中的人文因素,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主要就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思路进行探究分析。

孙晓青[2](2020)在《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公路交通作为拉近人员和物资时空距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与此同时,公路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工程废弃物,特别在穿越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地区,可能需要挖掘隧道或修建桥梁等施工方式,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土石方的挖填作业。如果开挖量与回填量不平衡,就需要对土方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迁移,在此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废弃土石方。本文针对公路施工弃方材料绿色化再利用问题,从生态学视角出发,提出集成弃方材料再利用的动静态数学模型、弃方材料再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和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一体三柱”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再利用路径方案,并结合实际数据开展绿色施工背景下的山区公路弃方材料再利用实证研究。首先,对弃方材料再利用现状与理论基础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宁夏山区公路施工的S60西吉至会宁(宁甘界)公路工程A5合同段项目的概况,并结合绿色施工难点和影响因素,确定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构建了集成弃方材料分类、弃方再利用的静动态数学模型、弃方材料再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和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一体三柱”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再利用路径方案。其中弃方材料动静态调度模型,综合考虑了施工区地形地貌特征及弃方材料再利用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缓冲区模型和分类调度模型相结合方式构建而成;而生态容量评价方法和效益分析方法则从生态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为宁夏山区公路施工弃方材料再利用的生态学效应和经济学效用的定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基于宁夏南部山区公路施工的项目实际情况,分析项目弃方产生原因及其分类,提供了传统以经济指标衡量的弃方处理方法;然后,以绿色施工为依托,利用项目数据,验证设计的动静态调度模型;并从弃方再利用耕地容量和生态容量、黄土制砖方案弃方再利用的经济效益、弃方再利用导致的生态赤字与生态补偿等方面,分析弃方再利用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合对比以经济学指标为导向,计算兼顾生态学指标的弃方材料再利用经济效益测度方法的成本情况,并探讨了新方法与传统弃方再利用评估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为其他施工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刘朝阳[3](2020)在《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涉及因素多、资金大、周期长,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核心要素,而对这些因素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控制是目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建设的现实特点,结合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力求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多目标的协调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1)针对目前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与控制体系框架。体系框架包括目标模块、宏观环境、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模块,其中目标模块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包括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四个部分,宏观环境、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应用是系统运行的保障和基础。这一框架体系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诸多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描述,为深入研究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为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管理理论。(2)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双层嵌套质量链,构建了施工过程链的系统动力学质量控制模型。以施工环节为重点,分析了包括决策、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等环节的外层质量链;对施工环节进行细分和设计,嵌套了内层质量链。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因果回路图,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反馈耦合关系,绘制了高速公路项目质量控制存量流量图,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识别敏感变量,有效提高施工过程质量链控制效果。(3)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评价模型,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循环调控体系。将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为环境影响因素和主体控制因素,构建了环境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进行了环境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主体、对象及要素的综合分析,结合贝叶斯网络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构建了包括环境影响因素评价、主体能力优化和项目进度调控的多环节高速公路项目进度控制循环调控体系。为高速公路项目的进度控制提供了方法支持。(4)基于模糊关联模型和挣值法,构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两阶段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素,运用模糊相关知识建立了基于数据统计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高速公路成本预测评价指标。测算了与样本高速公路成本的贴近度和模糊关联度,构建了成本预测的模糊关联模型,进而对拟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涵洞)、路面工程等进行成本估算。在此基础上运用挣值法从项目绩效管理角度出发,选择按固定时间段节点和按建设里程碑节点设置检测点的方式,对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工期的两要素进行成本偏差分析和控制,提出了成本管理建议。(5)构建了包含状态监测、风险评估和响应决策的多层次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防范与预警体系。在状态监测模块中,利用多源信息共享、交换和融合技术,对实体和信息源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获取和融合优化。在风险评估模块中,分析了基本事件失效原因的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利用事故树分析法计算了各基本事件的失效概率和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在响应决策模块中,基于静态和动态指标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并根据环境情况和事态变化对项目建设的安全水平做出状态预测和决策响应。为高速公路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6)基于效益理论与平衡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模型。针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多目标特点构建了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多级协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基础效益、复合效益及平衡指数进行协调性综合评价,考虑多目标影响度的复杂性,将协调度评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协调度评价,第二阶段是将质量-进度-成本作为整体再加入安全目标进行协调度评价。对RX高速15个标段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协调评价,提出了促进多目标协调管理的对策建议。

吴崑[4](2019)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技术与植物选择研究 ——以京承高速为例》文中认为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基础交通建设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在高速公路等基础交通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为了改善这一环境问题,亟需对高速公路边坡环境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建设是恢复高速公路周边生态,保护高速公路边坡的重要技术手段。本课题通过对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绿化建设进行研究,首先对北京高速公路及边坡植物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介绍,重点分析京承高速(三期)周边边坡植物种植类型及生长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和高速公路建设现状,深入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总结了当前京承高速公路边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京承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建设的改进方案和具体优化措施,初步成了普遍适用于北京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植被建设的总体设计及种植方案。本研究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北京地区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及植被方案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后期工程改造或建设中如何选择更加合适的植物种类以充分发挥边坡植物在高速公路建设运行中的作用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参考。

王圆圆,关一村,李其琛[5](2019)在《对公路建设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分析》文中提出面对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的拥有数量增加给道路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公路建设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在机动车数量上的增加,更多的是环境因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在工程建设中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由于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所以在公路建设中应该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基于此,文章主要探究了公路建设中的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韩建力[6](2019)在《公路建设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公路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居民汽车持有量不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里建设一方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各种影响。公路建设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才能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陈艾[7](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认为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陈巍[8](2016)在《环境保护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更加先进化、规模化。建设一条公路的时间逐渐缩短,公路建设的质量不断提升,而环境保护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渐有变坏的趋势。为应对环境因为经济发展而恶化的原因,国家相继出台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公路在经济运输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何在公路的建设前期工作中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提高公路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是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要求。文章重点探讨环境保护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中的运用,以供参考研究。

曾厚波[9](2016)在《山西高速公路建设中主要环保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取近3年建成的分布于晋北、晋中和晋南的5条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利用各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调查成果,梳理山西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从政策、管理、技术、科研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

杨明,余杰,许张亮[10](2010)在《谈谈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文中指出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为了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该文结合中国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现状,针对公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从拟建期和施工期两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

二、试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公路工程施工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思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1.1 公路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1.2 运营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 公路绿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3 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思路的构建
    3.1 进行公路建设施工的合理规划
    3.2 进行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的完善
    3.3 切换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设计与建设的统一
    3.4 加强对施工中人为活动的监管力度
结语

(2)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施工弃方材料绿色利用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绿色施工理念理论与方法
        2.1.1 绿色施工管理方法
        2.1.2 绿色施工技术与环境保护理论
        2.1.3 绿色施工质量与进度控制理论
    2.2 弃方材料动静态调度理论与方法
        2.2.1 弃方材料的动静态调配基本概念
        2.2.2 弃方材料静态调度模型
        2.2.3 弃方材料动态调度模型
        2.2.4 弃方材料再利用动静态调度模式方法
    2.3 公路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理论
        2.3.1 公路生态容量的几个基本概念
        2.3.2 公路废弃方材料再利用与生态容量的关系
        2.3.3 兼顾生态容量评价的弃方再利用施工效益测算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宁夏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弃方再利用方案设计
    3.1 项目介绍
        3.1.1 项目基本情况
        3.1.2 宁夏山区公路施工特点
    3.2 绿色施工对宁夏山区公路弃方材料再利用的影响及实施难点分析
        3.2.1 有无绿色施工要求的弃方处理策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2 绿色施工背景下弃方材料再利用难点分析
    3.3 绿色施工宁夏山区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3.3.1 绿色施工背景下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3.3.2 弃方材料再利用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3.4 宁夏山区公路弃方材料绿色再利用方案
        3.4.1 “一体三柱”组织架构
        3.4.2 弃方材料分类及处理
        3.4.3 弃方材料动静态调运
        3.4.4 弃方材料再利用生态评价与效益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弃方再利用方案在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的实证分析
    4.1 传统项目管理下的弃方处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4.2 本项目建设中的弃方分类
    4.3 宁夏公路建设中弃方与利用的静动态平衡分析模型测试
        4.3.1 静态调度模型验证
        4.3.2 动态平衡调配模型验证
    4.4 宁夏山区高速公路弃方利用对生态容量的影响评价方法验证
        4.4.1 弃方利用对耕地容量的影响
        4.4.2 弃方再利用的生态容量计算
        4.4.3 黄土制砖的方案进行弃方材料再利用
        4.4.4 生态赤字与生态补偿
    4.5 绿色施工的效益及其影响分析方法测试
        4.5.1 绿色施工下弃方再利用施工效益评价参数说明
        4.5.2 基于兼顾生态容量评价的传统方案与绿色施工方案对比分析
    4.6 决策建议
    4.7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1.1.2 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综述
    1.3 创新点
    1.4 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基础理论
    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特点
        2.1.1 高速公路及建设投入
        2.1.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
        2.1.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2.2 项目管理理论
        2.2.1 项目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2.2.2 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2.3 系统分析模型与方法
        2.3.1 多目标协同管理
        2.3.2 系统动力学
        2.3.3 贝叶斯网络
        2.3.4 模糊关联模型
        2.3.5 事故树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管理系统分析
    3.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管理体系
        3.1.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目标
        3.1.2 多目标管理体系概念框架
    3.2 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核心要素及关系分析
        3.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目标的核心要素分析
        3.2.2 以项目安全目标为基础的质量-进度-成本关联关系分析
    3.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宏观环境分析
        3.3.1 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3.3.2 高速公路建设土地政策
        3.3.3 高速公路建设金融政策
        3.3.4 高速公路建设产业政策
        3.3.5 高速公路建设法律法规
    3.4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运行机制分析
        3.4.1 组织协调机制
        3.4.2 信用评价机制
        3.4.3 利益分配机制
        3.4.4 信息共享机制
        3.4.5 绩效考核机制
    3.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新技术应用
        3.5.1 隧道监控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
        3.5.2 桥梁施工和监测智能化设备提升了工程质量
        3.5.3 物料出入库监测系统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3.5.4 智能压路机系统提高了施工质量
        3.5.5 无人机监测测绘技术提高了监测水平
        3.5.6 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综合监控平台提高了管理效率
    3.6 本章小结
4 高速公路项目质量链协调优化与控制管理
    4.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影响因素与质量链构成
        4.1.1 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1.2 高速公路项目质量特征分析
        4.1.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链的构成与管理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施工过程质量链风险传递与仿真分析
        4.2.1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过程质量风险关系模型的构建
        4.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动力学流量图设计
        4.2.3 施工质量链控制流程与仿真
    4.3 质量链动态控制策略优化分析
        4.3.1 质量动态控制策略与优化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
    5.1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体系分析
        5.1.1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原则
        5.1.2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要素的组成
        5.1.3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主体与环境因素分析
        5.1.4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循环调控流程
    5.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关键影响因素评价
        5.2.1 贝叶斯网络结构构建
        5.2.2 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
        5.2.3 关键因素提取与评价
    5.3 RX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案例分析
        5.3.1 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5.3.2 进度偏差分析
        5.3.3 进度影响因素再评定
        5.3.4 进度计划方案调整
    5.4 本章小结
6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研究
    6.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6.1.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成本影响因素
        6.1.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成本构成分类
        6.1.3 建设期成本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6.2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预测模糊关联模型设计
        6.2.1 模糊关联样本的选取条件
        6.2.2 模糊关联模型设计
    6.3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预测与控制两阶段管控
        6.3.1 RX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6.3.2 基于模糊关联模型的项目成本预测
        6.3.3 基于挣值法的项目成本控制
    6.4 本章小结
7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7.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分析
        7.1.1 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7.1.2 安全风险分类分析
        7.1.3 典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7.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7.2.1 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结构设计
        7.2.2 安全风险预警工作流程
    7.3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监测
        7.3.1 多源信息融合及安全风险信息获取
        7.3.2 高速公路建设多源信息风险监测模型
    7.4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评估
        7.4.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机制
        7.4.2 事故树在桥梁施工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7.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预警与决策
        7.5.1 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安全预警分析
        7.5.2 安全风险的智能决策响应
        7.5.3 基于风险源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7.6 本章小结
8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
    8.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评价指标的构建
        8.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8.1.2 多目标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8.1.3 目标管理水平分项评价
    8.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模型
        8.2.1 协调度评价原理
        8.2.2 高速公路多目标协调评估模型构建
        8.2.3 目标间协调度的二维系统矩阵
    8.3 实证研究
        8.3.1 RX高速项目概况
        8.3.2 项目评价指标的考核评价
        8.3.3 多目标管理协调度计算
        8.3.4 促进多目标协调的对策建议
    8.4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技术与植物选择研究 ——以京承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概况
        1.2.1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必要性
        1.2.2 国外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概况
        1.2.3 国内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概况
        1.2.4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绿化的功能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概述
    2.1 高速公路边坡的主要特点
    2.2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主要措施
    2.3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种植的目的和意义
    2.4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的选择标准
        2.4.1 选择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的主要原则
        2.4.2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应用列表
    2.5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2.5.1 气候条件
        2.5.2 土壤条件
    2.6 边坡植物种植的设计原则
        2.6.1 复合性
        2.6.2 本土性
        2.6.3 持久性
    2.7 边坡的绿化设计方案
    2.8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方案设计流程
        2.8.1 合理控制植物种子与最终植物状态的比值
        2.8.2 周边环境调查
        2.8.3 优化植物组合
        2.8.4 后期维护
        2.8.5 避免发生草地退化方案
    2.9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种植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2.9.1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种植的常见技术
        2.9.2 特殊边坡的植物种植手段
        2.9.3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种植的管理措施
    2.10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种植的优缺点
        2.10.1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种植的优点
        2.10.2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种植的缺点
第3章 京承高速公路及边坡植物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
    3.1 北京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区域自然环境特点
    3.2 京承高速(三期)概述
    3.3 京承高速(三期)边坡及植物调查
    3.4 京承高速公路边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4章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建设的优化建议
    4.1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种植的相关建议
        4.1.1 加大边坡生态防护的资金投入
        4.1.2 引进边坡植物种植新技术
        4.1.3 合理选择边坡植物的种类
    4.2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种植的具体优化措施
        4.2.1 一般土坡和下坡面的应用
        4.2.2 防冲刷生态护坡技术的合理运用
        4.2.3 高次团粒边坡绿化技术的使用
        4.2.4 防治边坡草手段的应用
    4.3 京承高速三期边坡植物建设的具体优化措施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对公路建设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3 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4 结语

(6)公路建设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环境保护概述
2 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现状
3 公路建设中的环保措施
4 结语

(7)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四、简要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山西高速公路建设中主要环保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保问题
2 高速公路建设阶段环保问题原因分析
3 相关对策措施及建议

四、试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公路工程施工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思路分析[J]. 宋波. 中国住宅设施, 2021(08)
  • [2]绿色施工背景下宁夏山区公路施工中弃方材料再利用路径研究[D]. 孙晓青.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D]. 刘朝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技术与植物选择研究 ——以京承高速为例[D]. 吴崑. 天津大学, 2019(06)
  • [5]对公路建设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分析[J]. 王圆圆,关一村,李其琛. 山东工业技术, 2019(08)
  • [6]公路建设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分析[J]. 韩建力. 山东工业技术, 2019(05)
  • [7]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8]环境保护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中的运用[J]. 陈巍. 工程技术研究, 2016(08)
  • [9]山西高速公路建设中主要环保问题及对策研究[J]. 曾厚波. 山西交通科技, 2016(01)
  • [10]谈谈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J]. 杨明,余杰,许张亮. 公路与汽运, 2010(06)

标签:;  ;  ;  ;  ;  

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