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分析

现代科技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分析

一、现代科技对人的心理影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国吉[1](2021)在《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的手稿》问世以来,异化理论开始系统性的得到学界的广泛的重视,它逐步走出马克思尤为关注的劳动领域,科技异化、文化异化、消费异化等理论层出不穷。这其中,尤以法兰克福学派所构建的异化理论影响力最大。总体而言,异化理论在当代依然被诸多学者所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处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们依然没能摆脱异化状态的困扰,尚未完全走向全面的自由和解放。无论是战争的创伤、工作的压迫、失业的压力、消费的诱惑,还是在科技飞速发展面前的无所适从、娱乐至死背后的精神空洞,异化如影随形得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本身正是对这种人类社会反常状态的总体写照和集中研究,并试图为人们摆脱异化困扰,走向彻底的自我解放而开具理论的药方。因此,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异化理论的构建本身就是延续并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于是,重新审视和梳理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对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逐步破解现实社会中的异化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从总体上梳理了在法兰克福学派之前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为后文的具体性研究做好铺垫,并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从学术的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分析、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不同国别学者研究范式的区别,并进一步阐释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都有长于具体人物、具体异化理论的研究而疏于系统性把握的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理论创新点与理论缺失。本文第二章从总体上对法兰克福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思想渊源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法兰克福学派成立于魏玛共和国时期,其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学术流派,法兰克福学派流行的时期,恰巧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最为突出的时期,在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相互交织的作用下,多重社会危机频频凸显,这就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凭据。其成员在吸收借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异化理论体系,这一体系本身包括对于异化概念的分析,对于异化成因的探讨以及构建消除异化的学术路径。本文第三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人的总体异化论。对精神分析的研究往往会受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偏爱,毕竟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名时期也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大行其道的时期,再加之心理学的研究本来就是部分法兰克福学派成员的专长。因此,人与自我的异化问题一直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理论家看来,人本身具有逃避自由的心理倾向,其原因则在于抽象生产本身的人格困境,如果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健全社会。人在自我异化的过程中势必带来人与他者的交往异化问题,正因为个人主义的极端偏执,导致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倾向于对他者施压,人与人的关系不再和谐统一而是走入了对抗境遇。本文第四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消费异化理论。二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到稳定发展状态,然而一系列负面社会问题随之而来,消费异化就是其中之一。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人们在消费社会中已经逐步丧失了主动选择的能力和自由,为了虚假的需要,人们不断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印证自我存在的意义,消费本身由满足人类基本物质生活的经济行为逐步转变为人们行动的终极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隐藏在消费过程背后的符号权力、景观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都是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的焦点。本文第五章重点探讨法兰克福学派科技异化理论。科技本应该是造福人类社会的工具之一,然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科技水平越是提高,工具理性越是强烈,人类就越是陷入科技主义的樊笼难以自拔。科技本身已经逐步走出“中立”的状态,开始具有了意识形态的特质。因此,科技走向了人的对立面,成为压迫和奴役人类的异己性力量,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的战争危机、生态危机的背后都可以显而易见得察觉到科技发展的推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兰克福学派深入探讨了科技发展背后的异化问题,并从工具理性、路径依赖、价值中立、意识形态等维度对科技异化展开了理论批判。本文第六章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总体上评价。本文指出,作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之一,深入挖掘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内在逻辑以及批判性的力量,对于拓展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视角,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加深对人与社会的现实问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借鉴与启发意义。与此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也要保持清醒的认知,敢于揭示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指出其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歪曲性解读与创造,看清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问题的刻意回避,以及透彻辨析其实践指向的乌托邦事实。

高欣[2](2021)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理性思辨和价值观念,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基因,为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根基、薪火相传,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并且必然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可以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发展,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必然性,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等方面看,“双创”是必须的、必要的;同时,“双创”也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和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当前,“双创”面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机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机遇等;当然,“双创”也会碰到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等一系列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双创”过程中,必须坚持批判性与继承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人文性与科技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等原则,采取不同的方式做好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的“双创”;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齐心戮力的协调机制和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通过做好国家顶层设计、融入日常社会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实现“双创”途径的多样化,切实增强其实效性;必须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规律性,严格遵循需求内驱律、实践推动律、挖掘保护律和融合创新律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双创”的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杨柳[3](2021)在《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审美追求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人对美的塑造体现在面部修饰、服装配饰等多方面。尽管人类社会早期,“以白为美”的肤色追求早已出现,但其实践途径包括产品使用始终是局限的,“美”与“白”的关联也是非必要的。直到现代,“美白”作为营销概念被确立后,美白实践才愈演愈烈。如今,美白化妆品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销产品之一,并呈现出白肤色审美“同质化”的现象和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美白消费主体大众化、美白产品种类多样化以及美白理论常识化三方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和问题,即其背后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首先,探讨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一从社会和科学技术层面分析美白需求的建构过程,分析“美白”观念的演变过程及其对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作用;二从资本与科技的互动关系,分析资本驱动与现代科技手段在美白化妆品研发创新、生产中的互动与发展;三从科技与社会、资本的互动中分析资本增值目的下科学营销方式对社会“美白”观念的刺激和美白“内卷”的循环过程。其次,揭示美白化妆品普遍化产生的问题,从健康危害、审美同质化、异化消费和社会阶层与性别不平等、生态伦理五个方面展开讨论。最后,对美白化妆品普遍化进行反思,包括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资本与科技关系、美与白的关联以及美的发展三个角度,并且提出浅层建议即倡导公众应该正确理解科学,遵循多元审美观,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反对盲目信任科学;提倡国家政府层面应该严格监管美白化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健全美白化妆品安全法律和条例,保障公众身心健康、社会有序发展。

祝浩然[4](2021)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研究》文中提出罗兰·艾默里奇(以下简称“艾默里奇”)作为好莱坞公认的“灾难片大师”,有着独特的“灾难情节”,他的灾难电影将艺术与生态完美结合,具有反思精神与人文关怀意识。本文选取艾默里奇导演的《独立日》《哥斯拉》《后天》《2012》《独立日2:卷土重来》五部代表性灾难影片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文明角度对电影主题、人物、视听、符号等方面进行解读。第一章主要对艾默里奇灾难电影和生态文明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厘清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生态观,概括了中西生态文明思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并提出本文的生态文明内涵主要包括异化、物化、控制自然、工具理性等。第二章从生态文明角度解读了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的生态主题,包括危机与灾难、祛魅与复魅以及异化。电影由生态问题出发,表现了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生态危机与生态灾难,并以此引发受众对当前生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工业文明的祛魅到生态文明的复魅,电影呈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转变,由原有的敬畏自然到控制自然再到现在的重新审视自然与人的关系。同时,电影围绕人、自然、科技三者展开,展现了三者的矛盾对立关系,以此表达其蕴含的异化思想。第三章是对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人物形象的解读。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电影主要包括掠夺者、救赎者和工具人三种人物形象。电影中资产阶级对科学技术的过渡崇拜与追求,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物化”,人类受到科技的操纵和统治,沦为科技面前的工具人。在工具理性的指使下,当权者与资本家将自然和大众视为掠夺的对象,并对自然和大众进行利己的掠夺,塑造了工具理性下的掠夺者形象。同时电影以《2012》中“方舟”和《独立日》中平民英雄借助科技力量对人类的拯救行为,塑造了科技文明下救赎者的形象。第四章是从色彩、景别、声音三方面对艾默里奇灾难的视听进行解读。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以黑色为主色调,通过黑色营造灾难的恐怖与危机感,同时将自然的反噬予以凸显,扞卫了人类主宰者的地位。电影将红色作为人类欲望的表达和灾难的预警,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和控制欲。导演运用远景镜头和近景镜头,凸显灾难面前人类的恐惧与渺小,以此表现自然与科技带给人类的反作用,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电影中音乐与音响的双重运用,烘托了灾难的氛围,将自然对人类施难的形象予以刻画,并通过对白和独白的使用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受难形象。第五章是对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自然和人类文明象征符号的解读。电影以洪水、风暴、哥斯拉、外星生物等自然象征符号来表现自然对人类的反击。同时,电影以标志性建筑、现代文明城市等人类文明的象征符号来表现“控制自然”观念下人类对自然的侵占与征服,并以科技武器和“方舟”来展现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摧残与救赎。第六章主要概括了艾默里奇灾难电影中蕴含的生态反思并提出对中国灾难电影的启示。本文通过对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的分析解读,总结了影片中蕴含的科技两面性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思想,并反观中国灾难电影,指出其存在“再现+煽情”的固有思维和对灾难感知过于局限等问题,结合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提出对中国灾难电影的启示。

孙颖[5](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刘洋[6](2021)在《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科技改变人类,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塑造未来。自20世纪起,人类真正踏入了科技时代,科技的磅礴之力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得以显露。这是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但与此同时也给人类及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值得深入思考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们特别关注科学技术,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用。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秉承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用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来取代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批判,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探究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本论文阐述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问题。在时代背景问题上,论文从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四个方面分析研究了马尔库塞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时代的轮廓。在理论渊源问题上,马尔库塞从马克思、海德格尔、马克思·韦伯以及霍克海默和阿尔多诺等多位思想家的思想中汲取养分,或继承发展、或批判摒弃,最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学技术思想。第二,论文重点分析了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思想。首先,在科技异化的具体表现上,马尔库塞提出了着名的“单向度”思想,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一切真实被和平、舒适、富足的虚假外表所掩盖,技术无形中消弭了社会的一切矛盾,使人成为现存制度的顺从者。整个社会呈现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语言领域的一体化,成为单向度的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则因否定和批判能力的丧失以及超越能力的丧失而成为单向度的人。其次,马尔库塞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科技异化的根源在于技术理性。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追求效率最大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与工具,同时也为技术理性取代批判理性提供了温床,技术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进而成为新的控制形式。最后,马尔库塞提出了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赋予技术发展新的希望。一方面,马尔库塞认为可以通过创造与现有科学技术本质不同的新技术与新科学来改变科技奴役人、控制人的现状。另一方面,马尔库塞提出了“革命新理论”,认为可以通过革命建立一个真正与人相称的新社会,从而开启人类全新的生活方式。科技异化思想是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着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突出理论贡献。马尔库塞对解决科技异化问题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究,但终因缺乏现实基础以及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而陷入了“乌托邦”。第三,论文深入研究了马尔库塞的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首先,论文梳理了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概要阐述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在此基础上揭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内在关联的历史发展脉络。其次,马尔库塞以其独特的思维构建了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其一对科技中立论的批判是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基础。其二,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在马尔库塞看来,科技的意识形态化表征着科技异化已经上升到政治高度,并且科技异化的程度与意识形态主宰地位的增强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其三,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途径大致有三种,即技术合理性证实制度合理性;技术理性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剥削与压迫;技术管理代替了政治统治。其四,马尔库塞对“真实需要”和“虚假需要”、“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组概念进行了区分,由此揭示了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操控。最后,论文将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化思想进行了比较评析,挖掘二人思想中的一致性和分歧。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拓宽了意识形态批判的视野。但是,马尔库塞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直接等同,既夸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也忽略了意识形态对现实的反作用;并且其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也没有能够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第四,论文对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进行了探究。首先,本文阐释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自然界和人的异化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异化。人类疯狂的破坏和盘剥大自然,使自然界丧失了独立的“主体”地位。马尔库塞从对“劳动”概念的解释,对“自然是人的工具”的解释,对“历史是人的真正自然史”的解释三个方面阐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提出了其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自然解放的宗旨是要解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使二者关系回归和谐与安宁。而且自然解放具有“两重性”,既要解放属人的自然,又要解放人类的外部生存世界——自然界,要把人和自然都从技术的统治和控制中解放出来。其次,在自然观的基础上,马尔库塞构建了自己的技术生态思想。马尔库塞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实质,最终提出通过建立人道化的技术世界来解决这一难题。在马尔库塞看来,尽管技术理性导致了人与社会的单向度化,但技术依然具有解放的潜能,人类需要人道化的技术来释放技术的解放潜能。人道化的技术是将理性与艺术相融合的后技术理性所引领的更高发展阶段的新技术,是可以促进技术同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新技术。最后,马尔库塞的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启示人类发展能够处理好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关系,兼顾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并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形成重大影响。但很遗憾因缺乏实践基础而流于空想,也没有能够触及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深刻批判,同样具有一定的思想局限性。第五,论文探究了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问题。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本文以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为视角,立足于中国发展现状,批判性分析了中国科技发展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的一面及其违背伦理规约的一面;同时批判性的反思中国社会呈现出的单向度化趋势,探寻国人丧失批判性、否定性的表现等等问题,深刻思考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对我国现实问题的警示和启迪意义,赋予本文一定的实践价值。作为一位时刻处于矛盾而困惑的思想状态中的思想家,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思想既表达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失望与痛恨,也呈现出对未来人的自由和社会解放的希望和憧憬,这体现了马尔库塞“悲观但不绝望”的“辩证法”。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不足和局限性不可否认,但是,马尔库塞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发现现实问题的严峻性,并努力为了改变现状而进行奋斗,这种批判精神永不过时,因为没有批判精神就没有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朱芬[7](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冯琦[8](2021)在《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丽丝·莱辛一直关注着女性的生存状况,在她的多部小说中都描写了女性境遇,甚至是边缘人的生活,承续了乌托邦思想反思现实的内核,在解构静态乌托邦的同时也在建构她理想的动态乌托邦社会,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寄予深刻的思考,揭示了科技泛滥的时代中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深切关怀。本文通过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对比分析、文化研究等方法,挖掘莱辛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的特征,竭力揭示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在其小说中的实践与发展。本文由绪论部分和五个章节组成。绪论是对该论题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该论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一章梳理辨析了乌托邦、乌托邦文学、女性主义乌托邦等概念,并分析了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溯源和理论阐释。第二章到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分别阐述了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的特征:以解构个人中心、解构人类中心为内核的解构思想;反“第二性”,重申“双性同体”,主张女性作为言说和历史主体的主体性思想;反对静态乌托邦,建构了动态乌托邦理想。莱辛强调女性真正的独立在于精神上的独立,强调主体的自我超越和对社会的责任。莱辛对怀旧式的静态乌托邦和传统“女儿国”式的女性主义乌托邦理想表示强烈的反对,她指出消极地回望过去的“女儿国”是女性主义的溃退,呼吁人们积极的行动起来打破“静态”的社会,对抗精神危机。多丽丝·莱辛在“反女权”的标签下实际潜藏着对女性主义思想的超越,已经从性别问题延展到对人类生存的关切和思考。多丽丝·莱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女性主义的范畴,不再局限于性别的场域,其思想涵盖了对人类生存的更深层思考,可以说莱辛的努力丰富了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使妇女对解放的追求转向精神解放、人类解放这一更高的层次。

吕文雪[9](2021)在《李汉荣散文研究》文中认为李汉荣,当代着名的散文家,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先后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本文主要从生态书写、地理意象、诗化特色等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李汉荣散文,并对李汉荣散文进行客观的评价。李汉荣散文具有丰富的生态意蕴,彰显李汉荣的绿色情怀。李汉荣在散文中“与天地精神往来”,追寻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的路径,具有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展现出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思想有其广博的渊源,一是缘于李汉荣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二是深受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三是来自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地理意象。通过意象统计归纳,可以发现在李汉荣散文创作中存在着意象的泛化现象,他的每一篇散文几乎都有自然地理意象和人文地理意象同时存在,表达了李汉荣对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等特点。从意象的发展流变考察,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不仅具有传统性,也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为时代性和个性化特点。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形成,受到李汉荣“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心物同构的意象构成方式和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李汉荣散文具有鲜明的诗化特色。其独特的诗性内蕴,既表现在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上,也表现在想象力的驰骋与腾飞上。李汉荣散文的诗化还表现在意象的诗化凝练上,形成了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与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两大意象系列。李汉荣散文的语言也贮满了诗意,通过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形成了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李汉荣散文的诗化,一方面是作者诗心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深受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另外,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也影响了李汉荣散文的诗化。李汉荣散文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二是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三是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李汉荣散文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如在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上呈现出模式化与定型化倾向,在散文的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在语言、抒情、取材等方面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杨紫薇[10](2021)在《现实与理想交织的圆融世界 ——张之路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之路在小说和影视领域都为中国儿童文学画上了鲜明的一笔。他的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勇敢展露,也有对宏大历史下童年回忆的深度书写;在科幻题材儿童小说中,作家对现代科技进行深度思索,通过深入浅出的少年历险故事讲述人性是如何被科技异化,又是如何走向回归。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得张之路的创作有着如此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呢?论文通过细读张之路的小说,结合主题学、叙事学、社会历史批评等文学理论,深挖张之路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题特征。张之路的小说主要有现实题材和科幻题材两类,论文第一章从张之路的现实题材小说着手分析其写作主题。此类主题呈现在三方面:其一,张之路敢于书写儿童生活的现实一面,是属于“父爱型”母题写作,对鼓励儿童勇敢面对现实有积极意义。他不回避儿童生活本真,大胆讨论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诸多人生问题。其二,张之路通过对儿童生活的细致观察书写童心的纯粹澄澈,又通过对成人世界的描写凸显儿童成长过程中面对的种种现实问题。其三,在回忆型小说中,张之路通过孩童目光还原特殊时期的社会历史,具有以小见大的历史真实感,记录下属于吉祥那一代人的珍贵回忆。第二章就张之路的幻想题材作品从三个主题特点进行分析,分别是幻想的科学性、儿童性以及幻想叙事中的人性书写。张之路的幻想小说是有的放矢的,这与他曾任物理教师有关,在幻想题材小说中他依据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儿童生存现状进行艺术创作,是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结合。张之路的幻想是充满童趣的幻想,他深谙儿童的心理需求,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写有意义且有意思的小说,是尊重儿童本位的体现。同时,张之路又能就科技给人带来的异化进行深度思考,呼吁人性的回归,显现出他质疑科技的预见性。虽然是面向儿童的写作,张之路却能深入浅出地在轻松有趣的叙事中,把对现代科技的思索娓娓道来。此外,张之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也在科幻小说中得以体现。第三章从张之路的现实与科幻题材小说的对比中找到共性与特性,探讨其小说中虚实相生的主题叙事方式。在现实与幻想的相融与对照中,其创作主题显示出一种“简单味”和“涩味”,看似是现实与幻想的“简单”勾连,可却往往蕴含着“深涩”的主题。这样的主题也影响到了人物塑造,使现实中的吉祥们有了虚幻性,幻想中的贝贝们有了现实性。最后,张之路的小说文本与电影对叙事视角的交融、对“破旧立新”的殊途同归都使得张之路的儿童文学创作在现实与幻想的交织互文中更加自洽和圆融了。

二、现代科技对人的心理影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科技对人的心理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概述
    2.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诞生背景
        2.1.1 生产活动福特主义化倾向
        2.1.2 技术主义与消费主义交织
        2.1.3 多重社会危机的频繁突显
    2.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2.3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容梳理
        2.3.1 异化的基本内涵
        2.3.2 异化的形成机制
        2.3.3 消弭异化的途径
第3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轴:人的总体异化
    3.1 自我异化的三重表象
        3.1.1 逃避自由的心理选择
        3.1.2 抽象生产的人格困境
        3.1.3 病态社会的被动接受
    3.2 人与他者交往异化的具体表征
        3.2.1 交往的疏离
        3.2.2 偏执的个体
        3.2.3 他者的掌控
第4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左翼支点:消费异化
    4.1 消费社会中的异化形态
        4.1.1 非理性的消费机器
        4.1.2 被符号化的商品
        4.1.3 主体的弱化
    4.2 异化的符号政治经济学
        4.2.1 物体系中的隐匿强权
        4.2.2 意识形态的符号压迫
        4.2.3 虚假的自我认同
第5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右翼支点:科技异化
    5.1 科技发展的反向之路
        5.1.1 科技异化的基本范畴
        5.1.2 科技异化的生成逻辑
        5.1.3 科技异化的负面效用
    5.2 新科技异化的诞生
        5.2.1 数字技术深入发展与科技异化新形态
        5.2.2 科技新异化推动下社会发展的再加速
        5.2.3 科技革新与隐私保护的冲突加剧
第6章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总体评判
    6.1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有益向度
        6.1.1 对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化
        6.1.2 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的补充
        6.1.3 对个人主体价值的深入挖掘
    6.2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的内在缺失
        6.2.1 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严重误解
        6.2.2 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忽视
        6.2.3 脱离异化道路的乌托邦式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理论成果
后记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联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脉络、构成系统、突出特色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问题的提出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语义分析
        (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践行过程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
        (一)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双创”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双创”
        (三)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双创”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双创”
        (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必须“双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然性
        (一)它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的必然要求
        (二)它是中华民族“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
        (一)历史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二)实践机遇: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三)开放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全球文化交流互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问题
        (一)自身历史局限的制约
        (二)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
        (三)世界多元文化的碰撞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原则与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原则
        (一)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人文性与科技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主要内容
        (一)器物文化的“双创”
        (二)制度文化的“双创”
        (三)道德行为文化的“双创”
        (四)人文精神文化的“双创”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遵循的规律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学理分析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特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容分析
        (一)需求内驱律
        (二)实践推动律
        (三)挖掘保护律
        (四)融合创新律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与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机制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机制
        (二)依靠人民的主体机制
        (三)齐心勠力的协调机制
        (四)实践创新的动力机制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途径
        (一)做好国家顶层设计
        (二)融入日常社会生活
        (三)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五)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及新时代发展趋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理论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实践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发展趋势
        (一)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日益凸显历史底蕴和悠久传统
        (二)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彰显文化根基和精神标识
        (三)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日益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美白化妆品的历史与现状
    2.1 美白化妆品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化妆品、护肤品
        2.1.2 美白化妆品
    2.2 美白化妆品的发展历程
        2.2.1 早期物理遮盖类美白化妆品
        2.2.2 近代洗白、漂白、防晒产品
        2.2.3 现代美白化妆品
    2.3 当代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特征及表现
        2.3.1 消费主体大众化
        2.3.2 产品种类多样化
        2.3.3 美白理论常识化
第三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过程
    3.1 美白化妆品的需求建构
        3.1.1 历史上的“美”“白”需求
        3.1.2 被重新建构的现代“美白”需求
    3.2 美白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
        3.2.1 需求拉引:资本增值
        3.2.2 美白化妆品的研发生产
        3.2.3 美白化妆品的科研团体及场所变化
    3.3 美白化妆品的营销与宣传
        3.3.1 营销的媒介——从杂志、电视、街道广告到互联网
        3.3.2 营销的话语——从心理学话语到科学话语
        3.3.3 营销的主体——从销售员到医生、专家/伪专家
第四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产生的问题
    4.1 产生身体危害
    4.2 导致审美问题
    4.3 产生异化消费问题
    4.4 加剧社会性别与阶层不平等问题
    4.5 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与动物伦理问题
第五章 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反思
    5.1 科学主义与公众理解科学
    5.2 科技与资本的关系
    5.3 美与白的关联及审美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生态文明视域下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生态文明
        1.2.2 好莱坞灾难电影
        1.2.3 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
    1.3 生态文明及其理论
        1.3.1 生态文明概念
        1.3.2 生态文明理论
        1.3.3 本文的生态文明内涵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的生态主题
    2.1 危机与灾难
        2.1.1 生态危机
        2.1.2 生态灾难
    2.2 祛魅与复魅
        2.2.1 工业文明的祛魅
        2.2.2 生态文明的复魅
    2.3 异化
        2.3.1 人的异化
        2.3.2 自然的异化
        2.3.3 科技的异化
第3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的人物形象
    3.1 工具理性下的掠夺者
        3.1.1 对人的掠夺
        3.1.2 对自然的掠夺
    3.2 科技至上的工具人
    3.3 科技文明下的救赎者
第4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的视听艺术
    4.1 色彩的运用
        4.1.1 黑色之灾难与反噬
        4.1.2 红色之欲望与警示
    4.2 景别的运用
        4.2.1 远景展现灾难恐怖
        4.2.2 近景表达人类恐惧
    4.3 声音的运用
        4.3.1 音乐、音响环境下自然的施难
        4.3.2 人声环境下人类的受难
第5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的象征符号
    5.1 自然的象征符号
        5.1.1 洪水
        5.1.2 风暴
        5.1.3 哥斯拉
        5.1.4 外星生物
    5.2 人类文明的象征符号
        5.2.1 被摧毁的标志性建筑
        5.2.2 被破坏的现代化城市
        5.2.3 带来灾难的科技武器
        5.2.4 科技赋予力量的方舟
第6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的反思与启示
    6.1 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的反思
        6.1.1 科技的两面性
        6.1.2 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6.2 艾默里奇灾难电影对中国灾难电影的启示
        6.2.1 抛弃“再现+煽情”固有思维
        6.2.2 打破灾难感知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涉及的灾难影片
致谢

(5)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三)总结评析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主要方法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6)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2.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科技时代的来临与科技负面影响的加深
        2.1.2 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对科技发展依赖性的增强
        2.1.3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政治民主化趋势
        2.1.4 批判意识的兴起与文化工业的诞生
    2.2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2.2.2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
        2.2.3 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概念的理论区分
        2.2.4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的启蒙批判思想
第3章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
    3.1 科技异化的表现
        3.1.1 虚假背后的真实
        3.1.2 单向度社会的出现
        3.1.3 单向度人的生成
    3.2 科技异化产生的根源——技术理性
        3.2.1 马尔库塞的理性观
        3.2.2 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
        3.2.3 极权主义的技术合理性
    3.3 消除科技异化的途径
        3.3.1 新技术与新科学之熵
        3.3.2 革命新理论的实践运用
    3.4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评析
        3.4.1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理论价值
        3.4.2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批判思想的局限性
第4章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
    4.1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
        4.1.1 意识形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4.1.2 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
        4.1.3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联
    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建构
        4.2.1 马尔库塞对技术中立论的批判
        4.2.2 科技意识形态化是科技异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4.2.3 科技意识形态化的途径
        4.2.4 科技意识形态对人的操控
    4.3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比较评析
        4.3.1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一致性
        4.3.2 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主要分歧
    4.4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评析
        4.4.1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理论价值
        4.4.2 马尔库塞科技意识形态化思想的局限性
第5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生态学意蕴
    5.1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自然观前提
        5.1.1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形成基础
        5.1.2 人与自然的关系
        5.1.3 马尔库塞自然观的核心内容——自然解放论
    5.2 马尔库塞的技术生态思想
        5.2.1 问题的提出—生态危机理论
        5.2.2 问题的解决—人道化的技术世界
    5.3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评析
        5.3.1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5.3.2 马尔库塞自然观与技术生态思想的局限性
第6章 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的启示
    6.1 树立完整理性的科技观
        6.1.1 正确的科技观
        6.1.2 和谐的自然观
        6.1.3 理性的消费观
    6.2 重视科技的人文与伦理内涵
        6.2.1 科技发展应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6.2.2 科技发展须加强科技伦理的规约
    6.3 塑造和培养否定性思维
        6.3.1 否定性思维与人的全面发展
        6.3.2 “否定性”丧失的现状分析
        6.3.3 积极培养否定性思维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多丽丝·莱辛与女性主义乌托邦
    (一)“乌托邦”与“乌托邦文学”
    (二)女性主义乌托邦
    (三)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溯源
二、去中心化:莱辛女性主义乌托邦解构思想的特征
    (一)解构个人中心主义
    (二)解构人类中心主义
三、反“第二性”:莱辛强调主体性意识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
    (一)对“双性同体”的再阐释
    (二)女性作为言说的主体
    (三)女性作为历史的主体
四、建“动态乌托邦”:莱辛女性主义乌托邦理想的建构
    (一)批判“怀旧”的“静态乌托邦”
    (二)超越“女儿国”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9)李汉荣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汉荣散文的生态书写
    第一节 绿色的情怀——李汉荣散文的生态意蕴
        一、“与天地精神往来”:回归自然与精神家园
        二、深沉的生态忧患意识
        三、清醒的反思批判意识
    第二节 广博的视野——李汉荣散文生态思想的渊源
        一、作家个人生命体验的灌注
        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陶冶
        三、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
第二章 李汉荣散文的地理意象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分类统计
        一、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生成机制
        二、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分类统计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的主要特征
        一、由意象统计归纳的特征
        二、从意象发展流变概括的特征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地理意象特征的成因
        一、“灵魂到场”的艺术构思方式的影响
        二、主客体“心物同构”的结果
        三、作家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李汉荣散文的诗化特色
    第一节 李汉荣散文的诗性内蕴
        一、自我真情的率性抒发
        二、深透物象的审视与哲思
        三、想象力的腾飞
    第二节 李汉荣散文意象的诗化凝练
        一、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
        二、凝结着人类智慧的乡村旧物
    第三节 李汉荣散文语言的诗化表达
        一、熨帖多样的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二、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
    第四节 李汉荣散文诗化的原因
        一、诗人诗心的延续:以诗意化的眼光观照自然万物
        二、古代山水田园派诗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深厚的土地意识的影响
第四章 李汉荣散文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妙笔生花——李汉荣散文的价值
        一、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执着叩问与对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
        二、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
        三、抵抗商业文化的喧嚣,坚守纯正的写作立场
    第二节 瑕不掩瑜——李汉荣散文的局限
        一、艺术构思和结构布局的模式化倾向
        二、偏颇的文化思想与复古的文化情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现实与理想交织的圆融世界 ——张之路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现实与历史场域中的童年叙事
    第一节 儿童生活的本真呈现
        一、直击社会现实另一面的“第三军团”
        二、凸显儿童生活的“吉祥时光”
    第二节 童心烛照的成人世界
        一、童心国度的澄澈
        二、成人思维的复杂
    第三节 中国经验的历史关照
        一、回不去的北京胡同
        二、抹不去的历史记忆
第二章 幻想与想象架构下的人性复归
    第一节 幻想的科学性
        一、有的放矢的科学性
        二、文学性与科学性的融合
    第二节 幻想的儿童性
        一、有趣味的幽默与游戏
        二、有张力的叙事技巧
    第三节 表层幻想下的深层人性
        一、透过科幻审视人心
        二、质疑科技的预见性
第三章 现实之真与幻想之虚的博弈互文
    第一节 主题的“简单味”与“涩味”
        一、现实与幻想相融的简单化
        二、现实与幻想对照的深刻性
    第二节 主题的两极与人物的塑造
        一、“贝贝”们寓幻想中的现实性
        二、“吉祥”们蕴现实中的虚幻性
    第三节 电影叙事对主题呈现的切入
        一、小说电影叙事视角的交融
        二、张之路小说与电影的“破”与“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现代科技对人的心理影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研究[D]. 国吉.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研究[D]. 高欣.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美白化妆品普遍化的STS研究[D]. 杨柳.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生态文明视域下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电影研究[D]. 祝浩然.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21(12)
  • [7]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D]. 冯琦. 延安大学, 2021(12)
  • [9]李汉荣散文研究[D]. 吕文雪.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10]现实与理想交织的圆融世界 ——张之路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题研究[D]. 杨紫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现代科技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