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骑和西夏军装

党骑和西夏军装

一、党项骑兵与西夏武备(论文文献综述)

穆殿云[1](2020)在《元昊争霸战争述论》文中提出公元十一世纪夏景宗李元昊先后发动对唃厮啰、大宋和辽国的争霸战争,对西夏的历史走势和中国西北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元昊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指挥西夏军队多次取得重大胜利,虽然没有获得决定性的战果,但创造了小国打败大国的战争奇迹。这些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削弱了西夏的国力,恶化了西夏的生存环境,也给西夏的持续发展和未来走向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赵娜[2](2013)在《茅元仪《武备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中叶后,国家的政治、军事形势日益严峻,北部边疆不断遭到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掳掠,东南沿海自嘉靖后“倭患”横行,屡禁不止。明政府内部朋党纷争,宦官专权,士地兼并日益加剧。常年战争耗费了明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繁重的赋税、徭役使人民苦不堪言,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流民起义不断。明代严峻的政治、军事形势,大大激发了文人论兵的热情。文人入幕成为风尚,文官在政府的地位大大提升,成为军队统帅,这一时期兵学着作大量产生,茅元仪的《武备志》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编纂的。全文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前三章的内容,本文的第一章、第二章就是介绍茅元仪本人的相关情况及《武备志》诞生的时代背景。第三章主要阐述《武备志》的文献价值。《武备志》的编排非常合理、有序,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所有领域,兵法、战略、练兵、布阵、军事后勤保障、占卜、方舆等全部收录在内。虽然四库馆臣认为其“狠杂不足观”,批评其在收录过程中不加选择,片面追求广博,但是该书在文献学方面的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它保留了很多后来亡佚的作品,为后人研究相关内容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下编从第四章到第八章,主要从《武备志》的五个大类整理概括其主要内容,并从中提炼出茅元仪的军事思想。茅元仪在每类之前都有一篇序言,考镜源流,概括主旨,说明其编纂思想。类之下分若干小类及细目,文中紧要处添加夹注,并标注微妙处、紧关处、纲目、隐微处等,文上有眉批,以此来表达作者的军事思想及其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第四章为《兵诀评》,主要分析比对茅元仪收录的九部兵书与其他注家的区别,根据他的眉批、夹注、所列纲目总结概括其军事思想。茅氏推崇《孙子》,认为此书是宋代《武经七书》的核心。“自古谈兵者,必首孙武子。……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强调战前准备工作,重视对百姓、十卒的教戒,认为治军的理想状态是“治众如治寡”,认为将帅应提高个人素养,尽量使战争速战速决等。第五章为《战略考》,通过茅元仪收录的历代典型战例分析他的军事理念。《战略考》的原则是“非略弗取”、“非奇弗取”,茅元仪将战例的范畴延伸到了政治、外交、军事各个领域。《战略考》部分收录的历朝战例繁多,集中体现了茅元仪的军事思想,如主张慎战,在有绝对把握胜利的情况下才可以出兵;主张速战速决,以免激化国内矛盾;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以己之长攻敌之短;重视人才,谋士的作用不可忽略。推崇“耕战”政策,认为“奉寒暑之时则天顺”。他还从历代战略中总结出御虏之策、江防之策、剿寇之策,对明末的军事形势有很强的针对性。第六章为《阵练制》,阵法和练兵是冷兵器时代军队提升战斗力的根本方式。茅元仪在《阵练制》部分收录了大量的阵图,但其内容过于庞杂,虽然加入了历代学者的辩论,但茅元仪本人对其收录的阵法没有相关解释,暴露了他在阵法方面知识的匮乏,没有对阵法有一个客观深入的研究。第七章为《军资乘》,后勤保障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科技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后勤保障工作成为战争中最大的难题。《军资乘》部分概括了古代战争后勤的所有相关内容,十分全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也为后人研究明代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从《军资乘》的序言、纲目编排,我们可以考察茅元仪的军事理念。《军资乘》部分主要包括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个类目。这一编排顺序,直接体现了茅元仪对后勤物资重要性的理解。第八章为《占度载》,“占卜”部分对现代战争而言意义不大,但是在中国古代战争中可以起到战前动员的作用,不能全盘否定。本章重点考察“度”的部分,也就是古代的方舆学,现代的军事地理学。《占度载》涉及的方舆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人口、赋税、边塞关隘、山川河流、镇戍将领等情况,几乎包罗了古代战争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它与历代方舆学着作不同,更侧重军事方面的内容,为其后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开创了先例,是体例上的一大进步。最后的结语概括总结《武备志》的各方面成就,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武备志》各部分所反应的茅元仪的军事思想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金勇强[3](2007)在《宋夏战争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全面认识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状况,了解现代社会环境危机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当今社会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于对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探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并形成了文理协作,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格局。但从总体上看,研究范围大多集中在对历史时期的地域范围内的植被破坏、农业开发、土地垦殖、人口移民与生态环境间内在联系的考察上。对于历史时期战争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探讨尚不多见。本文通过选取宋夏战争为例,对冷兵器时代战争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综上所述,本文分以下几个部分:一、系统分析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目前,对历史时期战争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领域也比较狭窄,缺少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本文即是在前人对宋夏战争与环境变迁研究的基础上,对宋夏战争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关系做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并填补该领域研究的某些空白。二、阐述了宋夏战争的历史背景以及北宋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宋夏战争的起因,并从地貌、气候、水源、植被四个角度概况了北宋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状况。三、具体探讨宋夏战争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之问的相互关系。首先,论述了地形地貌与宋夏战争的一般关系;其次,论述了气候,水源补给与宋夏战争的关系。最后,论述了宋夏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笔者认为在北宋时期,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尽管好于今天,但它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是无法经受战争的剧烈破坏。因此,宋夏战争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频繁的灾荒,气候剧变,粮食减产,植被毁灭,黄河决口改道则是这种破坏的具体表现。并最终得出结论,宋夏战争是在西夏生存资源匮乏的生态背景下产生的,而长达数百年的宋夏战争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破坏。

杨燕[4](2003)在《《1994~2003上半年西夏论文目录索引》补遗及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索引是继黄秀兰同志辑录的《〈1 990~ 1 997年西夏文目录索引〉补遗及续》(《宁夏社会科学》2 0 0 1年第 4期 )的补充和延续 ,截至《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 ) 2 0 0 3年第 6期收录的内容 ,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字、民族、史地、人物、遗民、考古、学术动态等 1 1大类。

王大方[5](2001)在《党项骑兵与西夏武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大方[6](2000)在《党项骑兵与西夏武备》文中研究表明

刘庆[7](1994)在《“文人论兵”与宋代兵学的发展》文中认为“文人论兵”与宋代兵学的发展刘庆尽管中国历史上不乏文人论兵之事,但总的说来,兵学论坛还是被统兵将帅们长期占领着。其间一个重要原因是文人士大夫们大多自觉缺少军旅阅历,于朴刀杆棒、军阵沙场之事不甚了了,不如讲经赋诗来得容易。而像孙武、吴起、曹操这些名将,...

汤开建[8](1986)在《党项族的武技及其尚武精神》文中研究表明 党项族,又称“党项羌”,是中古时期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在公元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中,曾建立起一个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有汉、藏、维、蒙古等族的多民族政权,国号西夏,先后与宋、辽、金政权鼎足而屹立在中国土地上。在这些鼎足分立的政权中,论版图,它比北宋、南宋、辽、金等政权小;论人口,它比北宋、南宋、辽、金等政权少;论财货,它比北宋、南宋、辽、金等政权贫乏。然而,其立国时间,却比北宋、南宋、辽、金各朝的时间都长,而且,在其立国的两个世纪中,总是以一个军事强国的面目出现,南侵宋,东败辽,与强大的金王朝也时战时盟,相持

汤开建[9](1986)在《党项民俗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项族,是一个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最早出现在魏、周之际,最终消失于明代中叶,有将近千年的历史痕迹。公元十一世纪时,还建立过一个与宋、辽、金鼎足而立的夏国政权,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古代的党项族虽已消失,但对党项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考察,这对于研究党项源流、西夏社会形态、西夏文化艺术及古代民族的消亡、融合过程应有所裨益,本文旨在述,而不在作,仅将零茧棼丝,理成经纬,给民族学及西夏史研究者提供系统素材。

二、党项骑兵与西夏武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项骑兵与西夏武备(论文提纲范文)

(1)元昊争霸战争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幕拉开
二、对战唃厮啰
三、南征大宋
四、北抗强辽
结语

(2)茅元仪《武备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文章结构及思路
    四、创新点及难点
上编 《武备志》的作者、成书及价值研究
    第一章 茅元仪其人及其家学渊源
        第一节 茅元仪生平
        第二节 家学渊源
    第二章 《武备志》的成书背景
        第一节 国家内忧外患,战争频仍
        第二节 《武备志》成书的学术背景
        第三节 《武备志》的成书
    第三章 《武备志》的体例及其文献价值
        第一节 《武备志》的体例
        第二节 《武备志》的文献价值
    附:《武备志》征引书目
下编 《武备志》的内容与思想分析
    第四章 《武备志》之“兵诀评”
        第一节 “兵诀评”
        第二节 茅氏对历代兵书的注解及其与元典的异同
        第三节 茅氏“兵诀”思想
    第五章 《武备志》之“战略考”
        第一节 茅元仪所录历代典型战例分析
        第二节 茅氏的战略思想
    第六章 《武备志》之“阵练制”
        第一节 阵法与练兵
        第二节 茅氏的练兵思想
    第七章 《武备志》之“军资乘”
        第一节 《武备志》所载明代先进军事装备
        第二节 茅氏军事后勤保障思想
    第八章 《武备志》之“占度载”
        第一节 《武备志》中的占卜
        第二节 茅氏的军事占卜及战略地理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宋夏战争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宋夏战争的历史背景与北宋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状况
    一、宋夏战争的起因
    二、宋夏战争交战区域及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章 地貌与宋夏战争的一般关系
    一、地貌对宋夏双方军事行动的影响
    二、沙漠地貌在战争中的作用
    三、水文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第三章 区域气候与宋夏战争
    一、季节与战事
    二、战场气象环境对战事的影响
    三、灾荒与宋夏战争
    四、生态环境与西夏对外战争的掠夺性
第四章 宋夏战事中的水源补给
    一、西北战区淡水资源的供应方式
    二、淡水资源丰乏对战事胜负的影响
    三、水源与堡寨的区位选择
第五章 宋夏战争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晌
    一、火攻对西北地区草场的影响
    二、宋夏战争对西北边区森林的影响
    三、屯田与生态环境
    四、宋夏战争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总体评估
    五、宋夏战争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六、宋夏战争中,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1994~2003上半年西夏论文目录索引》补遗及续(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史、政治制度、法律及综合方面
二、社会经济方面
三、军事战争方面
四、文化、宗教方面
五、语言文学方面
六、民族起源与民族关系方面
七、历史地理方面
八、历史人物方面
九、西夏遗民方面
十、文物考古与文献考释方面
十一、学术动态方面

(9)党项民俗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项人的自然崇拜
二、党项人的巫师与占卜
    (一)羊髀卜
    (二)擗竹
    (三)咒羊
    (四)矢击弦
    (五)星云卜。
三、党项人的血亲复仇与和断
四、党项人的尚武与骑射
五、党项人的婚姻与丧葬
    (一)火葬。
    (二)土葬。
    (三)水葬。
    (四)天葬。
六、党项人的其他风俗
    (一)瓦屋:
    (二)土屋、板屋。
    (三)毡帐,又作穹庐。
七、后语

四、党项骑兵与西夏武备(论文参考文献)

  • [1]元昊争霸战争述论[J]. 穆殿云. 长江论坛, 2020(04)
  • [2]茅元仪《武备志》研究[D]. 赵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3]宋夏战争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 金勇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2)
  • [4]《1994~2003上半年西夏论文目录索引》补遗及续[J]. 杨燕. 宁夏社会科学, 2003(06)
  • [5]党项骑兵与西夏武备[J]. 王大方. 党建与人才, 2001(01)
  • [6]党项骑兵与西夏武备[J]. 王大方. 丝绸之路, 2000(03)
  • [7]“文人论兵”与宋代兵学的发展[J]. 刘庆. 社会科学家, 1994(05)
  • [8]党项族的武技及其尚武精神[J]. 汤开建.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1986(02)
  • [9]党项民俗述略[J]. 汤开建. 西北民族研究, 1986(00)

标签:;  ;  ;  ;  ;  

党骑和西夏军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