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的三重形态与会计改革

现代经济的三重形态与会计改革

一、试论现代经济的三重形态及会计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许金叶[1](2022)在《管理会计理论如何形成》文中认为"科学知识如何形成"是困扰人类至今且未能真正解决的"知识论难题"。与所有科学知识相比,作为面向未来会计,管理会计有强"不在场"特征,"管理会计理论如何形成"则是管理会计理论必须解决的"管理会计知识论难题"。想象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殊的心智品质,能够解决"不在场"形成知识的问题;因果思维又能够解决想象力中脱离现场的幻想、虚构等负面消极问题。本文以企业作为管理会计知识的生长点,借鉴社会学想象力成果,特别是社会学想象力中反事实思维与反事实推理,提出管理会计想象力中超事实思维与超事实推理,综合构成管理会计的方法论,解决管理会计的"知识论难题",丰富管理会计面向未来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武慧波[2](2020)在《中国近现代国库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库制度是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工具。1908年以后,中国国库制度历了四次大规模变迁。研究国库制度变革举措,剖析变迁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系统梳理国库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总结国库制度为改革进程承担成本和提供发展激励的实践逻辑,客观评价近现代国库制度绩效、展望未来国库改革方向,是构建契合中国改革发展实践国库理论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本论文以时代发展为顺序,从制度内容和发展路径角度出发,尽量客观详实地还原国库制度演变历史,对不同时代国库制度建设成果给予客观评价。本论文归纳了国库制度和中央银行建设成果,阐明了不同时代国库制度改革的举措,描述了国库制度运行流程,力求客观还原国库制度演变历史原貌。本论文分析了国库制度变迁路径,总结了国库制度变迁规律,系统评价了不同时代国库制度建设绩效。本论文提出,现代国库制度是实现国家治理的必要手段,在总结近现代中国国库制度变迁经验基础上,提出指导现代国库制度改革的启示性建议。推进现代国库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另一方面要深入总结中国近代以来的实践经验。本论文将国库制度置于中国从自然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阐述不同时代国库制度的概念和内涵,揭示国库制度内涵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客观规律。本论文通过回顾国库制度变迁历史,分析国库制度变迁的时代背景,从历史角度探寻制度变革的客观必然性,揭示出财政压力是国库制度变迁的源动力。本论文通过考察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库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量化分析国库制度运行绩效,从实证角度揭示了国库制度改革的内在规律。本论文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近代国库形态及制度演变。本章在对中国传统国库制度演进和制度特点进行了介绍。叙述了晚清启动近代国库改革的社会背景,总结了晚清采取的试编财政预算、改革户部银行、委托银行代理国库等筹建代理金库制的措施,分析了晚清近代国库制度变迁主要特征。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学界和政界关于西方中央银行理论、统制经济和统制金融思想的研究。叙述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吸取北京政府经验基础上,创建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制度、构建综联国库运行机制、颁布战时《公库法》等新举措。分析了这个时期国库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对金融统制下中央银行实力变化、《公库法》创新国库运行机制、战时四联总处和地方公库网络铺设、国库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量化与实证研究。第二章是现代国库形态及制度演变。本章叙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国库实践、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制度、计划经济国库运行机制建设的新举措。分析了这个时期国库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对国库制度支持经济建设成果、计划经济国库理论发展、人民银行代理国库制度内容,计划国库运行机制僵化问题进行了量化与实证研究。介绍了学界和政界关于公共财政理论、集中收付理论、现代国库理论的研究和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关于国库功能定位的争论。叙述了在完成分税制改革基础上,财政收入机制调整、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等新举措。分析了这个时期国库制度变迁的主要特征,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库参与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变革问题进行了量化与实证研究。第三章是近现代代理国库银行体系变迁。本章从近代以来代理国库银行入手,介绍了晚清大清银行,北京政府时期中、交通银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和新中国人民银行的制度设计,代理机构的设置和金融网络的变迁。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的突出问题。从发行货币数量统计角度,分析了晚清外资银行占压国库存款问题。从代理银行营业风格转变角度分析了中、交银行的准中央银行职能发挥和与外资银行“促进与压迫”关系问题。从战时中央银行职能发挥角度,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联总处设置与存款集中问题。从人民银行与财政机构在国库体制中定位角度,分析了“代理与经理”国库问题。第四章是近现代国库法制体系建设。本章从近现代国库制度变迁历程中国库制度设计原则,国库制度框架体系,代理国库银行法律层面对国库法律制度进行梳理。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库法》和公库法制系统进行了重点论述。第五章是结论章节。本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总结了近现代国库制度的变迁特征,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国库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从动因、路径、模式、方向等角度阐述变迁规律,对近现代国库制度变迁西方经验借鉴和中国化发展现象进行探讨。第二部分提出了近现代国库制度变迁对当下国库制度改革的启示性建议。

于丽春[3](2020)在《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组织活动中,通过合作能够提升组织效率、服务质量,而合作缺失,则会带来服务质效的下降。政府组织亦如此,即政府部门间合作与否会对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社会转型带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升治理能力加以解决;其次,发展经济的压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提高办事效率;再次,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满足公众需求;最后,信息化的推进,要求通过政府部门间合作打破传统的“碎片化”运行模式。在具体实践中,我国政府逐步加强对政府部门间合作问题的关注,并通过“大部制”改革、跨部门协调机制等方式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大部制”改革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但没有形成顺畅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关系;建立协调机制对高效推动特定跨部门事项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推动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容易带来机构林立,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长效性、内生性不足等问题。并联审批是伴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而产生、发展的一种促进审批效率提升的运行方式,外在形式上,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微观切口;内在本质上,并联审批通过流程优化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避免了组织机构变动和新的机构设置,有助于形成长效性、内生性的合作机制,是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一个必要切口。所以,基于现实问题与实践考量,本研究聚焦并联审批这一运行方式,对其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分析。那么,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通过何种机制、何种路径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这构成了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首先,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与合作困境共存,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探索有助于破解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难题。在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的场域内,政府部门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二是经济、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而政府部门间合作是应对以上挑战的必然选择。合作需求是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逻辑起点,其形成源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实现更高效率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是形成合作需求的直接原因;第二,提升政府整体效能以获得更大效用,是形成合作需求的深层原因。虽然,政府部门间合作具有理论上的基础和实践中的需求,但是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的政府部门间合作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产生合作困境。主要体现在“权责壁垒”使政府部门间整体性价值缺失、增加沟通成本、阻碍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使审批流程破碎、审批标准不一,导致合作执行难。那么,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为何?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是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前者表现为,政府部门的“自利”导致部门间目标各异、政府部门的“利他”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后者表现为,分散化审批、流程破碎、信息不畅致使部门间行动不一致。但分化的组织结构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其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其次,并联审批作为探索政府部门间合作微观且必要的切口,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并联审批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相对成熟阶段,其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各政府部门从简单的联合办公逐步转化为相互合作的过程。进一步地,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体现在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之中。第一,并联审批的形成过程包含了政府自身改革因素,以及来自群众和企业的经济社会因素,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也体现在政治和经济社会方面。政治方面,并联审批是产生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方式,目的在于提升政府的审批效能;经济社会方面,并联审批是相对于串联审批的一种高效运行的审批方式,强调各审批部门的共同推进;基于以上方面,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并联审批的执行过程,强调一个部门或者窗口向申请人收取申请材料,通过后台并联式运行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各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提出意见,对符合要求的申请送达审批结果。为达此要求,并联审批基于组织载体进行集中审批、以优化流程为运行前提、以信息科技为技术支撑,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从最终效果来看,并联审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表现为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的联合行动、增进了公共价值。但是,政府组织结构的分化不可避免、政府部门间的利益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调和,这决定了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限度。最后,为了化解合作困境,实现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需要对政府部门间的目标和行动进行一致性协调。第一,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在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宏观背景下,跨部门行政审批中的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合作,并联审批在不改变原有制度设置和职能划分的基础上,以审批事项为中心,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第二,通过组织、流程和技术三个方面,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组织方面,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局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组织载体;流程方面,审批流程的整体化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运行前提;技术方面,电子政务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是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技术支撑;以此为基础,并联审批促进了传统上以政府部门为核心的“职能驱动型”服务模式向以审批流程为核心的“流程驱动型”服务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通过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并联审批促进了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本文最后一章,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对前文的理论分析部分进行验证。第一,从合作需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引发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但是,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存在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即“权责壁垒”导致形成合作难、“分割式”审批导致合作执行难;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在于相关部门间的目标不一致、行动不一致,分化的组织结构则是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第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不动产登记已经从简单的部门联合办公转化为部门间的相互合作,与此同时,从其形成过程和执行过程来看,具有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形成、行动一致生成的优势;并且,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也因分化的组织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限度。第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具体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维度;以及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具体包括组织载体、运行前提和技术支撑。综上,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政府部门间合作困境的生成逻辑包括生成机理和深层诱因两个层面;第二,并联审批促进了政府部门间合作,但面对合作困境生成逻辑的不同层面,其有效性与有限性并存;第三,基于目标一致和行动一致构建的分析框架,能够对并联审批如何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进行解释,而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是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路径。

高磊[4](2020)在《犯罪成立的行政前置要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骆雪[5](2019)在《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对于一个无文字民族来说,社会经验的延续主要靠文化的口头传承,山歌也因此成为布依族社会记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沟通媒介。作为本土文明的产物,布依山歌是布依本土社会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文化符号和概念,它自布依族群的口中唱出,反映出族群过去以及现在的人情道德、生活形态、风俗习惯和制度文化等,并在乡村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已然内化为村民的生活方式、情感结构以及观念意识,为民众制造出在生活中所依赖的意义世界。然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主义的话语下,这一分析无文字落后民族的犀利工具、代表着中国软实力的乡土民间文化却被认为是愚昧与落后的。在早期发展传播学的强势影响下,在中国乡村社会传播的研究中往往只见外来文化及力量不见本土文化及其活动主体。于是在这样的研究语境中,许多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及其活动,即所谓的传统媒介及其活动,没有被纳入中国乡村传播学的主流视野中。这在布依山歌的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较少,显示出布依山歌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就现有的成果来看,研究的学术视野较为狭窄,仅仅停留在浅层的分析上,在这样的分析中,“人”的视角是完全缺乏的,即完全把歌谣与创造和实践它的本土社会以及广大民众及其生活现实脱离开来的。随着现代化的渗透,农民得以“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和意义系统被不断改变和重构,乡村社会也相应开始出现价值荒漠化,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乡土社会中文化的解体,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内蕴的意义和价值随现代性的加深而逐渐消失殆尽。但是在广大布依族地区,作为族群传统之一的布依山歌依旧活跃于布依族群的生活世界里,并发展成为布依社会在如今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传统文化代表形式,那么布依山歌为何能够在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得以持存?本文通过对黔中地区布依族村寨进行的为期八个月的田野考察,顺着当今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趋势,透过回到布依山歌这一布依族群传统文化的本体,在文化持有者、历史以及社会的互动中考察布依族群是如何阐释和实践自己的文化,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维系并发展乡土社会原生态的文化表达,形成“吾土吾民”在民族文化传播与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一些解决路径上的思考。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两章,主要是针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意义、文献回顾、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作一番背景性的交代。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由第三、四、五三章组成。该部分从文化的内生性出发,围绕布依社区文化持有者的具体实践与日常生活、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动态、立体地把握布依山歌的本质。第三章引用“叠写传统”这一分析概念来探究布依族群在本土的“生活世界”中是如何通过山歌来言说历史,以构建其在不同特定时段所依赖的意义世界,将布依山歌“置身历史情境”来看其传播历程以把握当地社会与文化在稳定性与变迁性方面的全貌。第四章遵循格尔兹研究宗教象征符号的分析范式,从世界观和精神气质两方面来解码当地社会的传播文本――布依山歌所包含的“意义模式”。第五章借助互动与关系视角,采用“主体——实践”的情景、过程式研究范式,通过关注当地村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声音实践,即布依山歌的传播活动,从“流动的歌声”中看到“流动的社会关系”进而看到村庄的社会网络以及蕴藏在其中的社会结构和秩序。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一方面是对前面分析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总结,从“实践范式”出发对布依山歌作一番“实践化理解”。这一番“实践化理解”遵循以“物化”来理解媒介的思路来探讨布依山歌这一传统媒介,将布依山歌看作是布依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城”,其中所含的人,技术,权力,资本,记忆等传播要素在这一“行动场城”中彼此汇集和互嵌,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和建构。同时,由于乡土中国是在自身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中不断发展,因而社会、人以及文化在其中得以再生产,并且由于有人的参与及实践,这样的再生产就不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性地改变和创新。因此,布依山歌在现代社会的持存与转变也就映射出了布依族群在社会发展中对自身文化实践的主体性:首先,他们总是在自身社会文化体系中体会和理解时代、社会的发展。其次,他们又利用传统创造新的实践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糅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实践,布依社会的“主体”得以始终“在场”,少数民族社会的逻辑与机制也在新形式下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对布依族群的传统文化——布依山歌在当代发展话语下如何传播进行了思考,从突出族群的主体性、形成价值维度的“复合表达”以及发扬容纳多元的文化传统三方面提出布依山歌传播的策略建议。本文遵循以乡村作为研究中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布依山歌传播的研究来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观照;另一方面,从传播学的角度严密考察布依族群对山歌的文化实践,既能深入细致地窥见族群成员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理解当地社会及其文化的运行结构和整体机制,又能丰富和扩展布依山歌的研究,进而看到传播学本土化的一种有效实现途径。

李林[6](2017)在《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文中认为战争经济支持力建设是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战略地位。一直以来,战争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国民经济对战争的支持保障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与军事话语权。对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全面考察和精确度量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的基本前提,也是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军事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通过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以下简称“SNA”)对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系统、综合、全面测定,以理论分析与实证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战争经济支持力进行全面研究,是应对当前我国复杂军事斗争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应时应景之策。本文以新宏观主义的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理论为切入点,凭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的经济数据与核算工具,分别探讨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货币形态及生成方式。运用新宏观经济学、国防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围绕“战争经济支持力的构成及生成方式”、“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以及“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评估及实证”等问题展开研究。战争物资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是国民经济支撑战争的的重要物质基础。战争物资的筹集和调运能力直接影响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物质基础,主要通过动用战略物资储备、征收征用企业物资、采购市场物资以及战争物资紧急扩产等方式进行筹集,以公路调运、铁路调运、航空调运、水路调运及混合调运的方式进行物资调运。战争物资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主要包括增强物资军事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物资合理储备。从经济流量核算的角度,运用GDP核算数据分别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生产结构、收入结构以及使用结构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说明。从经济存量核算的角度,运用资产负债核算数据分别按照机构部门分类和非金融资产分类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说明。研究表明:我国经济总量和规模较大,非金融资产总量较大并且稳步提升,说明我国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物资动员潜力巨大。战争费用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货币形态,是国民经济支撑战争的主要经济来源。战争费用的盈缺不仅决定战争的胜负和可持续时间,还对国民经济产生“双刃性”影响。战争费用主要通过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政策这“三驾马车”进行筹措。战争费用的筹措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主要包括影响社会资金配置路径和社会经济稳定。以国内视角运用资金流量核算数据分别从资金所属部门、资金流量项目以及资金流量性质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说明。以国际视角运用国际收支核算数据分别从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分析战争经济支持力,并结合近期数据加以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金融机构、住户部门、非金融企业、政府部门等部门的可动员资金潜力较大,且外汇储备体量较大,表明我国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资金动员潜力很大。产业动员是国民经济转化为战争支持力的关键环节,是战争经济支持力生成的主要方式。战时产业动员涵盖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其主要特点是动态性、经济性以及技术性。战时动员会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向满足战争需求转变、战争所需产品优先增长、生产要素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等。影响战时产业动员能力的主要有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发展水平、军事需求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等因素。战时产业动员生成战争经济支持力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实施快速动员提高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总量”、通过武器装备跨越发展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质量”以及通过提升平战转换率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效率”等来实现。运用投入产出核算进行战时动员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表明投入产出核算能有效表现战时经济关系、解决战时结构性经济问题,模拟战时经济的连锁波及效应。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评估及实证研究是指导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工作的现实依据,是打赢现代战争的内在要求。本文引入区域经济和局部战争的概念,将实证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区域战争经济支持力,以南部战区下辖的六省份为例,凭借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分别从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分别建立GM-AHP-PCA模型、GM-AHP模型以及IOA-LP模型,用以评估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通过运算分析分别给出南部战区六省份的排名,最后通过适当假定和标准化处理得到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综合实力排名。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涵盖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的战争经济支持力复合型指标体系。研究表明:六省份的物资动员潜力排名顺序为广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海南;资金动员潜力排名为广东>湖南>云南>广西>贵州>海南,其中广东2015年的资金动员潜力达到52097亿元;产业动员能力可以从选定的12个核心动员产业的动员量和动员率来考察,不同省份同一核心动员产业的动员量和动员率会有所不同,同一省份不同核心动员产业的动员量和动员率也会有所不同。综合考虑物资动员潜力、资金动员潜力以及产业动员能力,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综合实力排名为:广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海南。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实证评估的基础上,以增强战争经济支持力为最终目的,分别从“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以及“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三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赵彬[7](2016)在《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下研究三重形态与会计变革模式》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现代经济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再对我国的会计改革的历程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立足于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为我国的会计改革提供一个适合的发展道路。

张小秋[8](2016)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开展的前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是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键步骤,也是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明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义基础上,全面的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认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现状,找出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具体构想,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亦是主要步骤。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义探究。这部分既是文章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讨论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归属问题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什么”的问题。在经历对相关概念追本溯源的解读以及排除众异之后,我们厘清思维并将教育者定位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将教育者定义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有着特定的语境: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即教育者施教的过程中。因此,本文不存在否认学生的能动性的问题,并且在整个研究中始终强调和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明确了主体的归属之后,本章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与特点、地位与价值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概括。第二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重要环节,因为明确角色既能够让外界清晰的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要性,也能够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本章首先阐述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角色定位的必要性,继而对以往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中存在的偏差进行全面阐释,即说明现象、分析原因及总结危害。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进行了分别的解读。第三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核心内容,具备全方位的素质是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必要条件,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会为我们从这些方面着手来强化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做好铺垫。本章首先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结构的确立的依据,然后遵从这些依据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概括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情感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七个主要范畴,并逐一对这些范畴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予以解读。此外,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各项素质范畴之间的的结构与关联予以剖析。第四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现状检视。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重点内容,因为只有认清实际,才能够立足于实际,谋求更好的发展。本章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把握,一方面,对当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另一方面,对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在基于现实问题基础上进行了归因与反思。第五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整体构想。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关键内容,更是在前面研究内容基础上的升华。本章首先从把握发展走向和明确建设思路两个方面说明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具体要求。然后提出了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培养培训的一体化、制度规范的完善化、体制机制的健全化、教育培植的自主化四个维度。最后强调要提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即要注意实现他们义务与权利相互对等、满足他们源自人性的正当需求及关照他们精神世界的成长发展。

易仲芳[9](2013)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文中指出置身于20世纪20至40年代复杂动荡的政治格局和恶劣严竣的社会环境中,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不仅没有走向衰亡,反而迅速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成为民国时期公认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学术机构,并在其时的经济学界发挥着积极的示范效应和领军作用。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之所以能很快从众多学术机构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应时顺势,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办学宗旨,以“务实应用”为科教理念,以“中国化”为学术特色,并与工、商、农、学、政及国外学术机构密切互动合作,共同服务社会,推进学术,产生了丰硕的“中国化”学术成果,赢得了广泛的国际性声誉:社会调查“独开风气之先”,指数编制享誉中外,“出版物驰名全球”,建言献策触动朝野。本文以时间演变为经,地点变更为纬,“学术中国化”为主题,截取1927年—1949年的南开经济研究所为研究区间,将考察重点放在群体活动最为频繁、最具影响力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建国前创立、发展、繁荣、衰退四个时期(1927—1949年)的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其成败得失进行总结评价,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简介欧美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并对中国经济学留学人员群体及中国经济学研究机构的建立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时间和地点的变换,分四个阶段介绍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各阶段人、财、物资源配置情况及学术活动、学术成果进行基本介绍。第二章主要厘清“学术中国化”核心定义,引介“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评判标准,阐明南开经济学人、时人及今人对“学术中国化”的主要认知,及作者本人对“学术中国化”内涵的自我理解,进而为下文探讨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活动作好前期概念与学理上的铺垫工作。第三章主要对南开经济研究所指数调研、工商调研、“三农”调研等社会调研活动进行介绍,并结合西方社会调查方法,总结南开经济研究所“实证调研方法”、“计量方法”、“教授负责制”、“项目负责制”等社会调查“中国化”的特色和优势。介绍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说明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作用与地位。第四、五、六、七章主要探索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学术思想和经济理论,分类介绍其“中国化”学术活动与学术成果。其中第四章主要探讨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工业思想和理论。本章对比英、法、苏、美等工业强国“工业革命”历程及“工业化”路径选择,结合韦伯等人工业建设理论与主张,阐明南开经济学人对于中国“工业化”的认知,探讨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资本因子”面前对外来经验与模式的态度,评析方显廷工业重心思想演变,并总结陈振汉对韦伯等人西方“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第五章结合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相关理论和改造手工业有关思想,借鉴美、加、意等欧美国家合作组织模式和经验,介绍南开经济学人何廉、方显廷等人改造“三农”思想,发展乡村工业、农业合作的有关思想与理论,总结其改造“三农”的“中国化”特色与亮点,肯定方显廷、吴知提出的区别于步赫卡尔等人的乡村工业演变制度路径更适合中国国情。第六章探索南开经济学人在苏德成功经济模式面前认知态度,简析其“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计划自由经济”思想与理论的演变路径,总结其“中国化”的“混合经济”和“计划自由经济”模式,阐明南开经济学人运用西方经济学理立足中国实情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保护”、“外汇合理统制”以及财税改革的主张,并结合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欧文·费雪与霍曲莱的货币学说、皮古现款差额理论等,总结南开经济学人的“中国化”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与理论。第七章主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举措和思想。首先对“轮回教育”风波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洋化”教育问题进行简要总结,进而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土货化”教育方针、“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与理念进行解析。第八章分析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教研环境,研究其与工、商、农、学、政社会各界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第九章围绕“得”、“失”、“同”、“争”四个方面对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的活动与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在学科建设的推进;“失”在学理构建中理论缺失;“囧”在教研环境的不到位;“争”在于学术思想上的四次大辩论。“结语”对私立南开经济研究所的成功之“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其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应时顺势”,适应了时代与社会大变革的需求,顺应了政府谋求经济建设的大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建所宗旨、“中国化”学术理念及“实用至上”的服务原则;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发展是部不老的“传奇”,时至今日仍叶繁枝茂,学术生命如日中天。重翻其建国前这部尘封的历史,深挖其“学术中国化”的活动和成果,探索其历百折而不衰的“秘籍”,于昔于今,价值非凡,意义深远。

郭小兵[10](2012)在《民国《财政评论》(1939-1948)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财政评论》是民国时期一份以财政金融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专业性权威刊物,发表了许多经济学家财政金融方面的学术成果。《财政评论》的刊行为中国经济理论界探讨中国的财政经济问题、传播与借鉴国外的经济理论尤其是财税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财政评论》自1939年元月创刊至1949年停刊,历时十年之久,经过了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两个阶段,且其所涉内容庞杂,既有对财政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的研究和介绍,也有对国内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可以说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因此,本文选取《财政评论》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对该期刊的梳理和归纳,对民国特别是战争条件下的财政及经济思想有所认识。民国时期尽管在所有制方面与我们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民国又是一个为中国未来的思想与制度建设而服务的“创造前提的阶段”,研究民国经济思想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立足于民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应用现代经济学和史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财政评论》本身及其所体现的主要经济思想,全面地回顾、分析、解剖民国后期的经济思想,以期能为今天的经济思想研究提供借鉴与启迪。文章首先对《财政评论》的总体概况进行了分析。1939年元旦,民国期刊《财政评论》(1939-1948)在抗战的炮火声中创刊于香港,到1948(1948年第19卷只出版1-3期)年共计出版发行19卷,为月刊的形式进行出版,每卷6期,共计111期。《财政评论》以“进化论”为哲学理论基础,以“民生史观”作为发展观,以古典、新古典为研究范式,秉承“不急不随”的学术立场,以渐进与改良为其政策取向,对于经济问题的分析较少有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而更加崇尚价值中立的原则是其一贯的宗旨与办刊方针。《财政评论》的作者群体涉及十分广泛,其中不乏有各经济学界名人和政界要员。《财政评论》虽然以“财政”命名,但它涉及的研究主题甚为广泛,是一本以财政金融为特色的综合类学术期刊,其文章涉及经济学诸多领域,其反映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思想史、经济理论与流派、财政学、金融与贸易问题、国际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工业化问题等。在对《财政评论》的整体框架描述之后,作者对《财政评论》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实现民族独立和实现以工业为核心的现代化,这两个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的思考与研究是渐进的,是随着经济现实的发展而发展的。《财政评论》的内容也大体围绕这一时期的主题来编排期刊。战时阶段,无论是税制改革还是统制经济的实施,抑或专卖的实施都是服务于战时的财政与经济的;战后无论是国际贸易问题还是金融领域的信托问题的探讨,都是围绕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可以说工业化是战后学者共同的理论指向。因此,本文的主体内容即围绕此“两大主题”,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以“专题”的形式对于《财政评论》所涉及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第二章基于战时经济的角度分析《财政评论》体现出的财政思想,分别探讨了战时财政论、自治财政论、战时公债政策、战时租税政策以及在战时被国民政府特别倚重的战时专卖制度。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当时的学者们运用和借鉴西方财税理论对于战时财政所提出的观点,对国民政府解决战时财政困难、筹措战费从而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尽管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学者们能够提出利用战争时机着力推进直接税,进而改造我国的租税体系的思想相当可贵的。第三章对《财政评论》中文章体现的公共财政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新公债哲学的评介、分税制改革思想、公共财政与宪政、财政管理与监督思想。其中两个方面的评介最为重要,一是民国财政学界分税制改革的思想,另一个是民国时期宪政与财政关系的思想,对于它们的讨论可以为今天公共财政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启发。除此之外,本章还关注了公共领域非常重要的问题——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问题,民国时期这方面的制度许多是开创性的,正是学者们的思想推动了民国时期财税制度的变革。第四章主要对《财政评论》的税收问题进行了考察。本章首先评介了租税原则与中国税制,租税原则是税收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了瓦格纳的租税原则将社会公平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甚至凌驾于财政原则之上,主张累进税率,他的租税原则论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很大,其思想特别受到民国经济学人的关注与钟爱,直接催生了我国民国时期的直接税改革,十分注重税收公平是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共同的价值观,这一点与上述思想不无关系。其次对民国时期税制改革的两种目标模式做了剖析,近代中国在税制目标模式的选择上直接税为主体的模式的提出体现了税收公平与财政的现代化特征,但“双主体”的选择反映了民国税制改革思想逐步趋于理性与现实。第三节是税收改革思想分论,笔者重点选择了该期刊中关于直接税中的遗产税、间接税中的关税思想作为分析对象。主要是考虑遗产税在均平方面特殊的意义,加之在当今的中国遗产税也是呼之欲出,或许可以提供借鉴;近代中国税收制度与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关税自主,该期刊所体现的思想可以代表民国学者的共同特征,即努力寻求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的结合点,而骨子里却倾向于保护关税。第五章是总结概括《财政评论》中体现的货币金融思想,该期刊涉及金融问题的文章很多,主要是货币数量论、购买力平价说、通货膨胀问题、信托问题。在对这些介绍和评价西方经济思想的文章进行的梳理和总结中,可以使我们看到民国时期的经济学者对于国外理论所持的态度是一种的“批判的接受”,这也是每一位学者所需要的治学态度;另外,民国时期的学者们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对现实的经济状况和问题也十分关注,适时的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与意见,对于解决战时出现的诸如通货膨胀、国际货币制度、法币币值等问题均有所裨益。第六章对于战后国际贸易理论与思想作了梳理与总结;主要包括外汇政策与汇率问题、贸易政策与制度问题、国际收支问题。从理论视野的角度来看,国民政府后期的对外贸易研究的视野更加广阔。现代贸易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如关税问题、汇率问题、对外贸易政策等,在该时期的对外贸易研究中均有涉及。特别是关税与汇率两个问题,在这一时期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知识界和学者们对于对外贸易政策所持的主张不尽相同,但无论是主张自由贸易的还是主张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即仅仅将贸易政策视为服务于中国工业化目标的手段,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都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发展民族经济作必须采取的手段。政策只是手段,而发展才是目的,无论是自由还是保护,都要服务于发展工业这一根本目标。第七章是对《财政评论》所涉及的其他经济问题进行评述,主要是工业化思想以及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模式选择的论争,重点述评了统制经济与计划经济思潮以及对计划经济思潮的反思,特别介绍了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对于工业发展优先顺序的考虑符合中国国情的,他们认为,中国工业发展应该秉承“轻重工业应该同时并进”,应该说很好地处理了轻重工业的辩证关系。但学者们对于工业化过程中处理国营与民营的关系时,对于国营企业的弊端和效率认识不足,他们的这种主导思想决定了他们国营化的政策取向,这点尤其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第八章是文章的结语部分,笔者对《财政评论》进行了总体总结与评价,进而得出借鉴与启示。笔者分析了《财政评论》积极影响因素,即它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以及现实启示,同时也考察了《财政评论》存在的局限性,以期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

二、试论现代经济的三重形态及会计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现代经济的三重形态及会计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管理会计理论如何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盲人摸象”及其启示
二、“知识论难题”及其解决思路的回顾
    1.“知识论难题”: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的焦点。
    2. 想象力:解决“知识论难题”的切入口。
    3. 超越在场而切中不在场:想象力解决整体性知识的核心问题。
三、社会学想象力:走出社会学困境的出路
    1. 社会学想象力的诞生。
    2. 因果推理:想象力有效发展的保障。
四、超事实思维与超事实推理,综合构成管理会计的方法论
    1. 管理会计知识的生长点是企业而不是高校。
    2.“管理会计想象力”思维框架。
    3. 超事实思维和超事实推理:管理会计的因果思维与因果推理。

(2)中国近现代国库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人民银行代理国库制度相关研究
        (三)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研究
        (四)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概念界定
        (一)金库、公库、国库
        (二)现代国库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近代国库形态及制度演变
    第一节 传统国库制度的演变
        一、传统国库及其制度演变
        二、传统国库制度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国库制度产生的条件
        一、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二、社会环境动荡复杂
        三、国库制度的思想理论准备
    第三节 近代国库制度的开端
        一、西方财政预算制度的引入
        二、国库机构设置的变化
        三、国库运行体制的创新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近代国库制度的健全
        一、国内政治格局对国库制度提出新要求
        二、统制经济与统制国库思想的出现
        三、健全中的国库制度构成及其变化
        四、《公库法》出台后国库收支程序的创新
        五、地方公库网的建成
第二章 现代国库形态及制度演变
    第一节 红色革命政权下的国库探索
        一、中华苏维埃的国库实验
        二、抗日革命根据地国库银行发展
        三、解放区国库区域化问题
    第二节 苏联模式下的“中央计划经济国库”
        一、新中国计划经济国库制度的沿袭
        二、苏联模式影响下的计划国库制度改造
        三、计划经济人民银行代理国库模式的固定
        四、计划经济人行国库与财政的互动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国库制度的完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库制度构成及变化
        二、跨时代的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变革
第三章 近现代代理国库银行体系变迁
    第一节 近代政府银行代理国库金融体系
        一、清末大清银行代理国家金库银行体系
        二、北京政府时期“中交两行”复合代理金库银行体系
    第二节 近现代中央银行代理国库金融体系
        一、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代理国库金融体系
        二、新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银行体系
    第三节 代理国库银行体系变迁中的几个特殊问题
        一、外资银行对晚清国库资金的占压问题
        二、代理国库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与压迫”关系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战时四联总处的代中央银行职能
        四、人民银行与财政国库的“经理”与“代理”之争
第四章 近现代国库法制体系建设
    第一节 近代国库制度框架设计
        一、晚清《统一国库章程》初步搭建了近代国库制度框架
        二、南京临时政府提出了专业国库管理机构设计
        三、北京政府对国库制度设计的创新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国库法制体系
        一、《公库法》的出台
        二、以《公库法》为核心的国库法制体系
        三、《公库法》推行中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近现代中央银行代理国库法律制度
        一、北京政府时期中、交银行代理国库法律制度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
        三、新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法律制度
结论
    第一节 近现代国库制度变迁分析
        一、近现代国库制度变迁的特点
        二、近现代国库制度变迁要素分析
        三、不同时代条件下国库制度的区别、联系与变迁逻辑
        三、国库制度变迁中的国际经验借鉴与中国化发展
    第二节 国库变迁经验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一、建设现代化国库要尊重变迁客观规律
        二、建设现代化国库需要完善顶层设计
        三、建设现代化国库需要科学设置资金收支流程
        四、建设现代化国库需要稳步放大政策工具效应
        五、建设现代化国库需要完善中央银行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相关研究
        (二)并联审批相关研究
        (三)既有研究的启示与可供拓展的空间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概念界定
        (二)并联审批的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二)无缝隙政府理论
        (三)协同学
    三、分析框架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政府部门间合作需求、困境及其生成逻辑
    一、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发生场域、需求与困境
        (一)合作的发生场域: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
        (二)合作需求的形成
        (三)合作困境的外在表现
    二、合作困境的生成机理:基于目标和行动的解释
        (一)目标不一致
        (二)行动不一致
    三、合作困境的深层诱因:分化的组织结构
        (一)纵向关系:瓦解政府部门间合作意愿
        (二)横向关系:削弱政府部门间合作动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其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一)并联审批的萌芽阶段(2001年以前)
        (二)并联审批的发展阶段(2001-2012)
        (三)并联审批的相对成熟阶段(2013年以来)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一)形成过程:有利于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执行过程:有利于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三、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效性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有限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并联审批:跨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目标一致的形成
        (一)政治维度
        (二)经济维度
        (三)社会维度
    二、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行动一致的生成
        (一)组织载体
        (二)运行前提
        (三)技术支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案例分析:以J省不动产登记改革为例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需求、困境及生成逻辑
        (一)合作需求
        (二)合作困境
        (三)生成逻辑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及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与效果
        (一)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的发展历程
        (二)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优势
        (三)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的效果
    三、并联审批促进不动产登记改革中政府部门间合作的实现
        (一)目标一致的形成
        (二)行动一致的生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不动产登记改革案例相关材料收集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语境及缘由
        1.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2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布依族研究综述
        1.2.2 布依山歌的研究
        1.2.3 现有布依山歌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1.3.1 乡村传播学:乡村文化传播的本土化
        1.3.2 研究方法:民族志调查
    1.4 研究路径
第二章 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
    2.1 布依族传统历史与文化
        2.1.1 布依族的族源与族称
        2.1.2 布依族的历史发展
        2.1.3 布依族的民间文化
    2.2 布依山歌传播的民间现实形态:拐吉村与拐吉村的山歌
        2.2.1 拐吉村概述
        2.2.2 拐吉村的山歌
第三章 叠写的传统:布依山歌的地方传播史
    3.1 1953年以前:“传统”的想象
        3.1.1 定位身份:家谱的追溯
        3.1.2 族群传统的“在地化”:布依山歌的学唱
        3.1.3 “拟制”的族群文化实践:传统的想象与再造
    3.2 1958—1990:政治话语与社区记忆
        3.2.1 国家的力量:自然村落到社会主义集体社会
        3.2.2 布依山歌的社会主义表达
        3.2.3 歌声串起的社区记忆
    3.3 1990——至今:现代化与山歌听觉的现代性
        3.3.1 布依山歌传播的式微
        3.3.2 自制山歌录像碟:信息社会中村民听觉经验的变革
    小结
第四章 可供解读的文本:布依山歌传播的意义模式
    4.1 地方性知识与地方的世界:布依山歌描绘的“乡村图景”
        4.1.1 《砍牛经》与“老祖公”:宗教经典中的大宇宙与小世界
        4.1.2 情歌对唱文本中的“阴阳相合”
        4.1.3 村庄山歌文本中的“生态整体性”表达
    4.2 地方的语言与地方的人群:山歌所散发的族群精神气质
        4.2.1 山歌中的地方语言与族群的道德隐喻
        4.2.2 山歌中地方语言的审美特征与村民的审美意识
        4.2.3 村庄山歌中地方语言所折射的族群文化性格
    小结
第五章 歌声的流动:声音实践中的社会网络
    5.1 “声临其境”:村庄山歌传播的仪式化场景
        5.1.1 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场景
        5.1.2 生命过渡的仪式化场景
        5.1.3 历法/节庆的仪式化场景
    5.2 声音实践中家庭系统的互动
        5.2.1 从自由到个人主义:布依山歌与村庄青年的恋爱和择偶
        5.2.2 微信里的对歌:布依山歌传播中的夫妻互动
        5.2.3 走下神坛:布依山歌传播中的亲子关系
    5.3 声音实践中的社群互动
        5.3.1 身份的交融:“声音共同体”的时代
        5.3.2 关系的区隔:山歌演唱队与社群边界
        5.3.3 “礼物经济”还是“商品经济”:社群关系的变与不变
    5.4 声音实践中的“国家—社会”
        5.4.1 传统节庆歌会:乡野自生的文化空间
        5.4.2 “被发明的传统”:舞台节日的国家发明
第六章 结论:族群传统·文化实践·发展
    6.1 布依山歌: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域”
    6.2 发展话语下布依山歌该如何传播
附录
    附录一:田野笔记摘选
    附录二:田野调查图片选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
        1.2.2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方法
    1.4 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1.4.1 基本思路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视角下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分析框架
    2.1 战争经济支持力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
        2.1.1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基本范畴界定
        2.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演进
    2.2 国民经济核算与战争经济支持力互动的一般分析
        2.2.1 国民经济核算适应于战争经济支持力分析的特点
        2.2.2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国民经济流量核算与存量核算
    2.3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分析框架
        2.3.1 “两人前后齐步走”——实物循环与货币循环
        2.3.2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分析
        2.3.3 战争经济支持力生成的主要方式
        2.3.4 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的框架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实物形态:战争物资
    3.1 战争物资的理论分析
        3.1.1 战争物资内涵及其动员
        3.1.2 战争物资的筹集与调运能力分析
        3.1.3 战争物资筹集与调运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
    3.2 战争物资的流量核算——GDP核算
        3.2.1 战争物资GDP核算的一般机理
        3.2.2 战争物资与GDP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3.2.3 战争物资GDP核算的数据分析
    3.3 战争物资的存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
        3.3.1 战争物资资产负债核算的一般机理
        3.3.2 战争物资与资产负债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3.3.3 战争物资资产负债核算的数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货币形态:战争费用
    4.1 战争费用的理论分析
        4.1.1 战争费用内涵及资金动员
        4.1.2 战争费用的主要筹集方式
        4.1.3 战争费用对战争局势和国民经济的影响
        4.1.4 资金动员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影响路径
    4.2 战争费用的国内资金核算——资金流量核算
        4.2.1 战争费用资金流量核算的一般机理
        4.2.2 战争费用与资金流量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4.2.3 战争费用资金流量核算的数据分析
    4.3 战争费用的国际资金核算——国际收支核算
        4.3.1 战争费用国际收支核算的一般机理
        4.3.2 战争费用与国际收支核算的逻辑关系分析
        4.3.3 战争费用国际收支核算的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生成的主要方式:产业动员
    5.1 战时产业动员的理论分析
        5.1.1 战时产业动员内涵及产业结构变化
        5.1.2 影响战时产业动员能力的因素剖析
    5.2 产业动员生成战争经济支持力的途径分析
        5.2.1 通过实施快速动员提高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总量”
        5.2.2 通过武器装备跨越发展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质量”
        5.2.3 通过提升平战转换率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生成“效率”
    5.3 战时动员产业的经济关联分析——投入产出核算
        5.3.1 投入产出核算的一般机理
        5.3.2 战时动员产业的投入产出系数分析
    5.4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投入产出核算功能剖析
        5.4.1 投入产出核算是表现战时经济关系的基本方法
        5.4.2 投入产出核算能有效解决战时结构性经济问题
        5.4.3 投入产出核算能有效模拟战时经济的连锁波及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评估及实证研究—以南部战区为例
    6.1 区域经济与局部战争
        6.1.1 区域经济与局部战争的内涵
        6.1.2 区域经济与局部战争的逻辑关系
        6.1.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局部战争的影响
        6.1.4 南部战区六省经济发展的情况梳理
    6.2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物资动员潜力评估
        6.2.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6.2.2 主成分分析模型
        6.2.3 结果分析
    6.3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资金动员潜力评估
        6.3.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6.3.2 层次分析模型
        6.3.3 结果分析
    6.4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产业动员能力评估
        6.4.1 理论前提及基本条件
        6.4.2 投入产出规划模型
        6.4.3 结果分析
    6.5 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对比分析及综合评价
        6.5.1 对南部战区六省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对比分析
        6.5.2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总体评价
        6.5.3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动员潜力评价
        6.5.4 对战争经济支持力的产业动员能力评价
    6.6 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构建
        6.6.1 构建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意义
        6.6.2 构建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原则
        6.6.3 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的框架结构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增强战争经济支持力的对策建议
    7.1 促进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
        7.1.1 强化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观念
        7.1.2 建立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体制
        7.1.3 改进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手段
        7.1.4 制定战争经济支持力融合发展法规
    7.2 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实战保障能力建设
        7.2.1 实现经济动员实战需求对接
        7.2.2 促进经济动员力量结构优化
        7.2.3 注重国民经济动员平战衔接
        7.2.4 坚持经济建设贯彻国防需求
    7.3 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评估体系
        7.3.1 完善战争经济支持力调查统计体系
        7.3.2 构建战争经济支持力系统理论模型
        7.3.3 加强战争经济支持力决策系统设计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一 平均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代码
附录二 主成分分析代码
附录三 物资动员潜力总得分计算代码
附录四 产业动员能力计算代码
附录五 战争经济支持力标准化得分代码

(7)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下研究三重形态与会计变革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经济发展环境和会计改革的现状
二、基于现代经济发展环境我国会计改革存在的问题
    1. 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
    2. 法律制度的制约
    3. 会计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三、在现代经济发展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会计改革的措施
    1. 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2. 深化会计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和措施
    3. 完善会计准则
四、结语

(8)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义探究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归属
        (一)对“主体”的辞源分析与意义解读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归属的争论
        (三)教育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与特点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特点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与价值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价值
第二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的必要性
        (一)外部环境变化带来新挑战
        (二)实践效果提升的紧迫需要
        (三)建构和谐师生关系的诉求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的偏差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偏差的表现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偏差的原因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偏差的危害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职能
        (一)宏观视角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
        (二)微观视角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
第三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确立的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规范的指引
        (二)新常态下社会发展新特点的要求
        (三)源于教师职业内在特殊性的规定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属性的规范
        (五)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需要
        (六)教育主体的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的基本范畴
        (一)政治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二)思想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三)知识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四)情感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五)道德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六)能力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七)身心素质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
    三、主体素质的各个范畴之间的结构与关联
        (一)各个范畴之间结构的决定要素
        (二)各个范畴之间具体的结构关联
第四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现状检视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发展机制日益健全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教学理念亟待更新
        (二)知识学问素养亟需增强
        (三)情感认同水平亟待提升
        (四)德行品质修养有待强化
        (五)能力技巧修为亟需加强
        (六)身心健康水平需要提高
        (七)形象魅力修炼有待提升
    三、基于现实问题基础上的归因与反思
        (一)传统思想与现实观念之间的矛盾
        (二)外部的高要求与保障不足的矛盾
        (三)自身发展愿望与发展实际的矛盾
第五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整体构想
    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具体要求
        (一)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走向
        (二)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思路
    二、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培养培训的一体化是根本抓手
        (二)制度规范的完善化是有利保障
        (三)体制机制的健全化是有效规约
        (四)教育培植的自主化是有力驱动
    三、提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
        (一)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义务与权利相互对等
        (二)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源自人性的正当需求
        (三)关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精神世界的成长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回顾与学术综述
    三、研究时段的说明与研究的困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与可能创新点
第一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组织发展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创立的背景与前提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创立及其发展(1927.9-1949.1)
    小结
第二章 “学术中国化”社会认知、内涵与评判标准
    一、“学术中国化”社会认知
    二、“学术中国化”概念厘定
    三、“学术中国化”两个层面的评判标准
    小结
第三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及其“中国化”特色与优势
    一、民国时期的社会调研概况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研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社会调研的“中国化”特色与优势
    小结
第四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工业“中国化”之途径探索与抉择
    一、工业化思潮的兴起与南开经济学人“工业化”的主要认知
    二、南开经济学人“资本因子”的权衡与论争
    三、方显廷“工业重心”的思想演变
    四、陈振汉关于“工业区位”理论的传承与创新
    小结
第五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农业“中国化”之体系改造与建构
    一、何廉“三农”主张与农业合作理论
    二、南开经济学人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三、南开经济学人的乡村工业理论与实践
    小结
第六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中国化”经济发展之路的思辨与扬弃
    一、南开经济学人“统制(计划)经济”思想与“计划自由经济”主张
    二、南开经济学人关于国际贸易与外汇问题的研究
    三、南开经济学人关于财税问题的研究
    四、南开经济学人的货币金融与物价管制思想
    小结
第七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教育“中国化”之模式改革与创新
    一、教改的缘起:“轮回教育”风波
    二、风波的背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实用性致上:“教育中国化”探索
    小结
第八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之互动合作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国民政府的互动合作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工商企业的互动合作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农业的互动合作
    四、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学术界的互动合作
    小结
第九章 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得失冏争
    一、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得:学科推进
    二、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失:学理构建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冏:教研环境
    四、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之争:学术“论剑”
    小结
结语
    一、逆境崛起:时局面前的抉择
    二、“中国化”:南开南开经济研究所的学术宗旨
    三、内外兼重:一流团队建设与多元融资渠道
附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民国《财政评论》(1939-194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四、论文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财政评论》的概况分析
    第一节 《财政评论》的办刊始末、刊物发行与办刊方针
        一、创办始末
        二、刊物发行
        三、办刊方针
    第二节 《财政评论》的办刊特色与所处地位
        一、办刊特色
        二、所处地位
    第三节 《财政评论》的作者简况
        一、特约撰述人情况
        二、作者群体
    第四节 《财政评论》栏目设置、研究领域与文献统计分析
        一、栏目介绍
        二、研究领域与文献统计
第二章 《财政评论》关于战时财政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战时财政论
        一、战时财政体制的建立与演进
        二、关于国家战时财政论
        三、关于地方自治财政论
    第二节 关于战时财政措施的研究
        一、关于战时租税与公债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战时专卖制度的研究
    第三节 《财政评论》关于战时财政理论与政策的评介
        一、关于战时源泉论的评介
        二、关于周期性平衡财政政策的评介
    小结
第三章 《财政评论》关于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西方公共财政思想评介
        一、关于公债新哲学的评介
        二、关于国家信用的述评
    第二节 分税制财政体制及其改革思想评析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确立与演变
        二、《财政评论》分税制改革思想
    第三节 关于宪政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讨论
        一、基于宪政视角的公共财政思想
        二、关于宪政条件下财政与经济制度的讨论
        三、关于宪政与财政监督之关系的讨论
        四、关于宪政与课税权关系的讨论
        五、关于租税政策与民主政治的讨论
    第四节 关于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的讨论
        一、关于超然主计制度的讨论
        二、关于财政管理与监督系统之公库制度的讨论
        三、关于财政监督之审计制度的讨论
    小结
第四章 《财政评论》关于税收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租税原则的讨论
        一、关于租税原则的评介
        二、关于租税原则与中国税制的讨论
    第二节 关于税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讨论
        一、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目标模式论
        二、直接税和间接税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论
    第三节 税制改革思想分论
        一、关于直接税之遗产税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间接税之关税问题研究
    小结
第五章 《财政评论》关于金融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财政评论》关于西方金融理论与学说的评介
        一、关于货币数量论的评介
        二、关于购买力评价说的评介
    第二节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
        一、关于通货膨胀与汇价关系的讨论
        二、关于通货膨胀与利率的讨论
        三、关于各主要国家战时通货膨胀治理的比较研究
        四、关于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信托与国民经济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信托与工业化的讨论
        二、关于信托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讨论
        三、关于信托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小结
第六章 《财政评论》关于贸易理论与实务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外汇政策与汇率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战后工业化期间的汇率高低的争执
        二、基于外汇市场开放条件下的外汇政策的讨论
        三、关于汇率修改的标准与汇率修订原则的探讨
    第二节 关于贸易政策和制度问题的讨论
        一、关于战后国际贸易趋势的预测与分析
        二、战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思想主张
        三、关于具有机动性的计划贸易政策主张
        四、战后实行对外贸易保育政策的主张
    第三节 关于国际收支的讨论
        一、关于战后国际收支状况的讨论
        二、关于对外贸易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四个阶段的讨论
        三、关于贸易平衡的方法
    小结
第七章 《财政评论》关于其他经济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工业化问题的讨论
        一、关于工业化过程之中的经济制度安排的议论
        二、关于工业化的资本问题的讨论
        三、有关工业化过程中的国营与民营的争论
    第二节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模式选择的论争
        一、基于民生主义下计划经济与自由主义的讨论
        二、关于民生主义体制、资本主义体制、统制经济、计划经济的讨论
        三、关于自由的计划经济的主张
        四、关于统制经济的讨论
        五、对于统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质疑与反思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关于《财政评论》的评价与总结
        一、《财政评论》的学术贡献
        二、《财政评论》的积极影响
        三、《财政评论》的现实启示
        四、《财政评论》的局限性
    第二节 反思、借鉴与警示
        一、历史的反思
        二、当前值得借鉴的方面
        三、当前可以得到的警示
参考文献
    一、期刊类文献
    二、着作类文献
    三、学术论文类文献
附录一:《财政评论》文章索引(按照作者分列)
附录二:《财政评论》主要作者群体简况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附件

四、试论现代经济的三重形态及会计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管理会计理论如何形成[J]. 许金叶. 财会月刊, 2022(02)
  • [2]中国近现代国库制度变迁研究[D]. 武慧波. 河北师范大学, 2020
  • [3]并联审批促进政府部门间合作研究 ——基于目标和行动的维度[D]. 于丽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4]犯罪成立的行政前置要件研究[D]. 高磊. 东南大学, 2020
  • [5]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D]. 骆雪. 上海大学, 2019(02)
  • [6]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战争经济支持力研究[D]. 李林.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7]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下研究三重形态与会计变革模式[J]. 赵彬. 现代经济信息, 2016(20)
  • [8]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D]. 张小秋.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9]南开经济研究所“学术中国化”研究(1927-1949年)[D]. 易仲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10]民国《财政评论》(1939-1948)研究[D]. 郭小兵. 武汉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现代经济的三重形态与会计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