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世纪八卦》

61.《世纪八卦》

一、词海探珠 61.“世纪”闲话(论文文献综述)

邹建英[1](2021)在《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赵婧[2](2019)在《陈文述研究》文中提出陈文述(17711845),原名文杰,字云伯,别号退庵、颐道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三年(1798)副榜,嘉庆五年(1800)举人,官至江都知县,是清代嘉道时期着名诗人。曾以团扇诗受知于阮元,与陈鸿寿、陈甫被阮元称为“钱塘三陈”。陈文述一生作诗逾万首,着述数量繁多,着有《碧城仙馆诗钞》、《颐道堂诗选》、《颐道堂戒后诗存》、《秣陵集》、《西泠怀古集》、《西泠闺咏》、《西泠仙咏》、《颐道堂文抄》、《碧城题跋》、《碧城文隽》、《碧城诗髓》等等。陈文述着作内容丰富,能反映诸多当时文坛及社会状况,颇具文史价值。以往学界侧重于研究陈文述与清代才女的互动以及对女性的书写,对他本人的研究还相当有限,因此对他进行较为全面的个案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文献考订和研究讨论来考察陈文述的生平面貌、交游状况和诗文成就,以期深入认识他的精神世界及其所处的社会。本论文分为上下编两部分,上编主要研究陈文述的生平、交游,凡六章,下编主要研究陈文述的着作版本、诗风嬗变,凡四章。每章的内容概要如下:上编第一章《陈文述家世戚属》,从陈文述的诗文集中勾勒出其家世谱系,并绘制世系图。通过考述其父母、妻妾、晚辈的生平,来展现他的家庭关系。陈文述有大量描述家庭内部生活、涉及夫妻之情的诗文作品,十分有利于考索出其家人尤其是女性眷属的生平经历。第二章《陈文述生平经历》,陈文述的生平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成长经历与科举过程(17711805),写陈文述早年的读书经历及在京师屡试不第的过程。第二阶段薄宦生涯与海运波折(18061826),写陈文述在江南一带的薄宦生涯和尝试海运运动的得失。第三阶段入道心迹与仕进抉择(18271837),写陈文述在丧失爱子之后的心境转变与因家贫晚年再度出仕的波折起伏。最后,结合多方材料澄清了陈文述的卒年问题。第三章《幕府交游:以阮元及其幕宾为中心》,阮元是陈文述一生中最重要的伯乐和老师。以陈文述为切入点,考察他与阮元的订交过程,在阮元幕府中参与的文学活动,以及与阮元幕府中其他幕宾的来往交流,更能了解阮元幕府对于乾嘉诗学的贡献,以及“诗人幕宾”、“政客幕宾”与“学者幕宾”三者的关系。第四章《诗学交游:以苏州“桂叶书堂”为中心》,随着陈文述在江南一带遍交友人,他在苏州的“桂叶书堂”逐渐具有一定号召力。本章重点研究了陈文述与舒位、萧抡的交往经历与诗学交流,并考证陈文述与《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关系,厘清这本书的第一作者,试图理解陈文述对这部书产生的作用。第五章《书画交游:以与钱杜诗画合作为中心》,陈文述与钱杜通过诗画合作积累了深厚的友谊。本章在具体的诗画合作案例中勾画了陈文述与钱杜的交游过程,分析他们的人格思想,揭示诗人与画家特有的互动关系。第六章《疑案杂考:以顾太清“痛诋云伯”案为中心》,针对顾太清在诗中痛诋陈文述伪造题诗的疑案,结合种种文献考辩,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编第一章《陈文述着作考述》,逐一简要介绍陈文述二十八种至今流传的着作的版本与内容。第二章《早年绮丽:对“梅村体”的继承与发展》,陈文述在初学诗法阶段主要效法了吴伟业“梅村体”的诗风。本章通过解读具体诗歌,探究陈文述的叙事性七言古体诗在转韵方面对“梅村体”的继承,及在题材与写法上对“梅村体”的发展。第三章《中年求变:徘徊于用世与藻丽之间》,陈文述中年根据萧抡的建议转而追求诗歌的讽喻用世功能,重新删定早期藻丽的诗作,最后又有所反悔。本章首先对比了《碧城仙馆诗抄》与《颐道堂诗选》前五卷的异同,显示其删定过程的复杂性。其次从诗学上分析其诗观转变的意义。最后探讨他没有真正成功地转变诗风的因素。第四章《晚年入道:对李白的推崇与仿效》,陈文述晚年在诗学倾向上标举李白。本章通过分析陈文述对李白仙隐者形象的接受,在创作实践和理论评价上对李白的师法与尊崇,及其与学李诗人的交游这三方面,结合其晚年求仙问道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社会背景,论述他尊崇李白的原因和意义。

袁晓聪[3](2017)在《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文化,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玉文化和中国古代诗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之间既是一种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是一种原型与表述的关系。因此本文试着对此进行梳理和研究,并重点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彼此之间的意义关系。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史前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将美玉从石头中挑拣出来,并赋予其神秘的色彩。这种以玉为美的文化意识正是人类摆脱蒙昧混沌的内在动力。史前的灵玉崇拜观念主要来自于人对自然界的恐惧以及巫觋的有意提倡。巫以玉事神,由此形成一定的宗教仪式。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玉被融入了国家意识,并最终被列入国家典章制度。如果说史前人类对玉美的欣赏还只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之后儒家对玉美的阐释则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认识。儒家玉文化是文明时代玉文化的一种发展形态,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德玉”和“礼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均是建立在原始玉崇拜的基础上,是史前玉文化的延续。“德玉”主要是一种观念用玉,而“礼玉”则主要是一种行为用玉。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礼仪观念对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道教是本土宗教,神仙思想是它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儒家注重社会,道教则重视个人。追求长生和现世的自由,体现出道教对个体生命关怀的终极思想。道教用玉构建了一个冰清玉洁令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人们对玉的崇拜观念。食玉长生是道教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道教认为“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这种思想主要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体现了乱世中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恐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逃避现实,及时行乐的人性的弱点。道教在修行成仙的过程中,自创了很多的“玉术语”,其中有些则转变成为文学意象,是道教玉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它和传统玉文化的交汇融合主要体现在以玉造像方面。佛教是典型的像教,以突出的偶像崇拜为特色。以玉造像不仅牢牢地抓住了本土民族玉崇拜的心理,而且也以这种特殊的话语方式传达了教义。佛教的玉宝思想和玉文化也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玉是石之美者,佛教“七宝”属于更广泛意义上的玉类,不同于道教的以和田白玉为主的用玉思想。将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写入佛偈诗歌,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显着特色,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佛教与传统玉文化的交汇影响。儒、释、道对传统玉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主要是基于史前玉神物思想,是灵玉崇拜观念的延续,体现出文化和文化之间的置换变形。玉文化对古典诗歌的渗透与影响,则表现为一种观念意义的转移与创造,体现出文学的人类学关怀。《诗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其中的用玉思想直接体现了儒家玉文化观念,主要突出了玉的道德礼仪属性,是周代礼乐文明的一个反映。《楚辞》和楚巫文化密切相关,其中的用玉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儒家以玉比德思想的渗透;二是楚巫文化中灵玉崇拜观念的影响。玉和香草都和原始宗教崇拜有关,在《楚辞》中两者的内涵意义不尽相同。香草侧重于表现一种追求洁身自好的思想;而玉则更倾向于表现人物的内在美德。前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后者则是一种静态的表述。《楚辞》中的“游仙”用玉思想和道教用玉思想相似,都是史前玉神物思想的回响。可以说,《诗经》《楚辞》中的用玉思想有着比较明显的宗教文化性质,与后代文学视野下玉美学思想不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艺术也是一种语言。语言是维持社会的纽带,保存文化的载体。玉意象是诗歌和玉文化比较紧密的联系。唐诗中的涉玉诗篇多于六千首,玉意象超过三百个。这些玉意象不仅承载着史前玉文化的元话语,反过来也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起着一定的文化重构作用。唐代道教盛行,因此有很多仙道题材的诗歌作品。在这些作品的玉意象中,玉神物思想得到了比较集中的体现。同时,唐代也是一个科举取士的时代,儒家“以玉比德”的道德思想在诗歌中逐渐发展成为“以玉比才”的艺术思想,体现出社会环境变迁对语言内涵的影响。玉是权利的象征,是贵族的代表,这些思想也在一些诗歌作品中得到相应地艺术表现。以上均显示出儒、道两家玉文化对诗歌玉意象的渗透和影响。文化是要靠表述的,玉意象是史前玉文化多级编码的结果,在这个历时性的编码过程中,书写的随意性和不自觉化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临界状态。唐诗中存在着大量的这样的文化临界意象,比如以“玉树”来简称“玉树后庭花”,其中“玉树”意象的涵义已经脱离了其作为“仙树”的艺术原型意义,而融入了王朝兴衰的历史感。又比如“玉关”一词,虽然它将永久的记忆着“西玉东输”的历史场景,但在诗歌中作为一种玉意象却是边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跟玉文化相去甚远等。这些都说明了书写的权利对原型文化传播的控制作用。总而言之,唐诗中的玉意象,多以“玉×”的形式出现,玉是一个具有形容词性的词根,其中似乎蕴含着一种古老的涵义,表现出“词根暗喻”的特点。玉是古代财货的一种,是人们物质生活的标志,是富贵的象征。宋词中对精金美玉的大量描写是其富贵气象形成的原因之一。宋代城市经济高度发展,玉器作为商品大量进入流通市场,为都市人们的享乐环境提供了一定的视觉效应。其中有对“金玉建筑”的想象,有对“金玉酒器”的描写,还有对“金玉装饰”的刻画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宋词的华贵。这些描写不一定是全部真实,却也可以反映宋代词人的富贵心理。体现出一种夸饰性消费行为。玉和女性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出一种抽象观念的转移。符号意义指向客体,指向客体的某种性质。玉的温润而泽的属性,不仅是君子温柔敦厚的载体,而且也代表着女性温柔似水的角色特征。海德格尔说:“诗就是以语词的方式确立存在。”唐诗中涉及女性描写的玉意象大多表现在面部,而宋词中对女性的描写则比较细化,几乎牵扯到女性身体的各个部位,从不同侧面体现出男性眼中的女性形象。“所有的概念都有一个特点:永远承载着它们起源时的意义。”这些有关女性的玉意象充分体现了玉的最初的美学特点,即天生丽质。玉是温和、阴柔、亮丽、坚贞等的代名词,因此作为一种词汇编码符号,其所创造出来的语词多具有上述特点。文字具有沟通古今,传承文明的作用。但同时文字也把“倚玉偎香”、“怜香惜玉”等语词限制在视觉领域内,从而产生一种情感意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词婉约词风的形成。玉文化和古典诗学也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是儒家文艺思想的主要特点。儒家诗教观和文德观都是将作者品德和作品风格联系起来,提倡一种有用于世的诗文。刘勰《文心雕龙》对儒家的文德观有比较深刻的阐释。儒家玉德观和文德观并未有必然的联系,但刘勰在论述文德观的过程中,将两者相互联系,体现出一定的语言学批评的特点。从一个方面表达了他本人追求“君子之文”的意愿。《文心雕龙》中存在着大量以美玉论说文章的现象,一方面体现在品德和文章的关系上;一方面则是纯审美层面的艺术用玉。在诗文理论中表现出对玉的纯审美属性的重视,是魏晋以后诗文理论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这也正好和文学摆脱道德附属,独立性逐渐提高的大趋势相吻合。唐代诗歌繁荣,论诗形式主要有“以文论诗”和“以诗论诗”两种。玉作为一种理论符号在两种论诗方式中表现不同,前者以直接比喻为主要特点,而后者则以形象说理为主要特点。玉石关系、治玉方式以及玉美玉质等比喻论说的方式在理论表达中比较常见,表现出一定的原型意义。同时,玉作为一种文学符号也具有一定的修辞艺术,如譬喻、摹状、借代、映衬等,这些均有助于玉意象在诗歌作品中多彩的表现。

杨洁[4](2013)在《人民艺术家 ——马健翎论》文中研究表明马健翎先生是我国现代着名的秦腔剧作家,戏曲活动家,革命家,在1944年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他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马健翎先生是一位文艺界的革命斗士,他不仅创作了大量宣传革命的秦腔现代戏剧本,还领导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排演革命现代戏、送戏下乡,广播革命火种,鼓舞人民反抗压迫、抵御外侮。马健翎先生一生共创作、改编剧本50余部,可惜很多剧本散佚不存。马健翎先生是秦腔现代戏改革路上当之无愧的的拓荒者,他的秦腔现代戏多反映工农兵群众的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政治指向,他能把政治和艺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戏剧具有结构合理、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大众化等艺术特征。另外,在传统剧的改编、整理和新编历史剧方面,先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以马健翎先生的戏剧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对他的生平、创作、创作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并且探究蕴含在戏剧作品中浓郁的秦腔审美特色,对这样一位伟大的秦腔剧作家作以系统研究。第一章主要介绍马健翎先生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情况。作为一位戏剧作家,他毕生钟情于秦腔,为秦腔现代戏的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位革命家,他一生忠于国家、忠于党,淡泊名利,努力用戏曲唤起人民共同抵御外侮的决心和强烈的阶级情感;作为一位戏曲活动家,他带领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经历了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后大踏步向前,成功转型成了西北秦腔最高学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马健翎先生的革命现代戏创作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节从社会政治背景,解放区的文艺思潮、经济、文化基础方面来分析马健翎先生革命现代戏的创作背景。第二节介绍马健翎先生在革命现代戏创作中的开拓性成就,他的戏剧创作是解放区旧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旧剧改革中取得显着成绩的典型代表。第三节从政治特色、人物形象塑造、戏剧主题、关目、情节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来分析马健翎先生的革命现代戏的艺术特色。第三章对马健翎先生整理、改编的传统剧进行比较、分析。马健翎先生的整理改编剧是一种艺术再创作,他不拘泥于原剧,在保留原剧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大胆删改,改编后的戏剧删繁就简,凸显出了鲜明的戏剧主题,结构上更加紧凑,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生动。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马健翎先生戏剧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秦腔的审美特色。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秦腔蕴含着浓厚的“忠义”思想和悲壮苍凉的审美特色。马健翎先生在戏剧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忠义之士和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人物形象,凸显了秦腔大气磅礴的阳刚之美和悲壮之美。他还在戏剧中大量运用秦地方言土语,表现出秦腔粗犷质朴、真实浑厚的美学风格。马健翎先生在我国现代秦腔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赋予秦腔崭新的内容和全新的形式,使秦腔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成为了宣传民主政治,鼓舞人民团结起来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宣传工具。同时,马健翎先生为戏剧改革作出了榜样,指出了传统艺术必须要通过改革才能在现代社会找到立足点,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张小华[5](2012)在《中国楹联史》文中研究表明楹联,俗称对联,是汉语言民族以两组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为表现形式的应用性文学样式。从时间上看,至迟在公元723年已出现楹联,从催生因素来看,骈赋、律诗的文学内容与桃符的载体形式相结合催生了楹联。宋元时期是楹联的萌发时期。宋元时期楹联文献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宋代楹联多以桃符为载体,从楹联的类别看,后世多种类别的楹联在宋代已初现端倪。宋元楹联共有的特点是,它们都以五言、七言为主,杂有少量四言,表现出鲜明的诗句、摘句痕迹,可以看出唐人摘句所催生的楹联脱胎之初的鲜明印记。明代是楹联的初放时期。明代,对类书籍与楹联相互借鉴。楹联创作队伍已经呈现出细流汇成洪流之趋势。明代留存下来的作品在数量上较宋元有极大的突破,楹联种类相对丰富,出现了楹联别集。清代前期是楹联成熟时期。清初的楹联祈神求福的色彩较为浓厚。八股文经过改造后,在主题、构思、文气、用笔等方而影响着楹联的发展。清代使用楹联序言的人越来越多,楹联序言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俗语楹联将俗谚、俚语、方言等带入楹联,扩大了楹联的表现力。清代中晚期是楹联的全盛时期。清代中晚期,楹联已成为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传媒形式,别集的数量是清初的三倍。桐城古文的复兴对楹联产生了影响,楹联的句式和用词都趋于散化,这种散文化风气也推动了白话联的发展。集联迅速发展,范围涉及经、史、子、集。清代中晚期的楹联流派没有产生真正的盟主,没有提出明确的理论主张,只是相近地域的人因为地缘、业缘的关系相互影响而带有一种趋同性。这种趋同性最明显的是湖南楹联作家群,江苏、浙江、安徽的楹联作家风格的趋同性较弱。清代中晚期楹联批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有代表性的是开启楹联批评新时代的梁章钜联话系列。之后,林庆铨《楹联述录》和朱应镐《楹联新话》在保存楹联作品的同时对楹联进行考证。赵曾望《江南赵氏楹联丛话》弱化联话的文献保存功能,与民国时期的刘大白《白屋联话》、陈子展《谈到联语文学》一起勾勒出楹联批评独立化的轨迹。

黄欢[6](2007)在《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初探》文中研究指明论文《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初探》以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1723-1850)一百二十余年间人物画中表现的文士题材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当时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演进、题材特色、艺术特征和相关士阶层的社会境遇。通过对大量图本资料的收集、分类和比对,整合清代中后期文士人物造型审美范型、笔墨语言、章法形式的特征和成因,联系士阶层的思想感情,讨论了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与绘画的关系,发现当时人物画背后真实的社会功能和学术价值。全篇共四章,约十二万余字,图例一百余幅,并附有详实的《清代中后期历史文化背景及论文涉猎画家、人物生平年表》二十万字余和《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存世、着录作品年表》四万字余。本着文本细读、尊重历史的原则,从大量图本作品出发,运用了归纳的方法联系画论引出对作品动机功能、特征流变等的理论认识。论文同时使用了量化分类统计的方法,从新的视角结合文化史反思绘画史的问题,推翻了人物画自清衰落的陈见。论文得出结论:清代中后期的文士题材人物画呈现出理想化、怡情性、隐逸性、抒情性的特征,且在文士肖像题材中获得了一定的突破,另外总体上显现出平民化、个性化和诗意性的倾向。文士题材的作者虽以士阶层为主,但出现了宫廷画家的文人化、职业画家的文人化、商人追求文人化甚至隐逸化的明显变化,包括文人画家的世俗化、职业化特征也在文士题材中得到了集中的反应。因此,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的描绘,以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涉及社会精神侧面的广泛意义,和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视角,展现了其具有代表意义的真实面貌,证实了当时人物画从技法、内容、立意、功能上的新变化新特征主要源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士阶层生存状态的影响,反证出文人的仕与隐、社会责任与个人怡情、绘画功能意涵之变在文士题材的宣泄中得到了真实地呈现。重读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的图本,就是正视绘画史中可能被忽视和简单化的学术内容,从客观的角度重现时代的特殊审美样式、创作脉络和人文关照方式,是挖掘传统精神的砌基,为重建并非衰落的百年画史提供了新的研究成果。

榕培[7](2000)在《词海探珠 61.“世纪”闲话》文中提出 Y2K’s here!在一片迎接21世纪的欢呼声中,我们跨入了2000年。但是按照英美词典的说法(也是符合实际的说法),21世纪是从2001年才开始的,因为如果从0到99为一个世纪的话,那么第一个世纪就只有99年了。英语词 century(世纪)在英国出版的词典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中解释为:“A century is a period of a hundred

二、词海探珠 61.“世纪”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词海探珠 61.“世纪”闲话(论文提纲范文)

(2)陈文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陈文述的生平与交游
    第一章 陈文述家世戚属
        第一节 家世渊源
        第二节 手足情深
        第三节 妻妾之争
        第四节 家族联姻
    第二章 陈文述生平经历
        第一节 成长经历与科举过程(1771~1805)
        第二节 薄宦生涯与海运波折(1806~1826)
        第三节 入道心迹与仕进抉择(1827~1845)
    第三章 幕府交游:以阮元及其幕宾为中心
        第一节 陈文述与阮元的师生情谊
        第二节 陈文述与诗人幕宾的交游
        第三节 陈文述与学者幕宾的交游
    第四章 诗学交游:以苏州“桂叶书堂”为中心
        第一节 陈文述“桂叶书堂”交游圈概况
        第二节 陈文述与萧抡的诗学切磋
        第三节 陈文述与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关系
    第五章 书画交游:以与钱杜诗画合作为中心
        第一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交流缘起
        第二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合作三例
        第三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理论交流
    第六章 疑案杂考:以顾太清“痛诋云伯”案为中心
        第一节 《颐道堂戒后诗存》中的题诗与和诗
        第二节 遭顾太清痛诋之原因试探
        第三节 此事与“丁香花案”的关系
下编:陈文述的着述与诗学
    第一章 陈文述着作考述
        第一节 诗集
        第二节 小集
        第三节 文集
        第四节 诗文评
        第五节 词集、善书及其他
    第二章 早年绮丽:对“梅村体”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色丽而节和:陈文述对“梅村体”的继承
        第二节 世俗而炫奇:陈文述对“梅村体”的发展
    第三章 中年求变:徘徊于用世与藻丽之间
        第一节 诗集比较:从才藻之作到风人之作
        第二节 诗观转变:从藻饰到明道
        第三节 删诗改存:从反悔到迷茫
    第四章 晚年入道:对李白的推崇与仿效
        第一节 对李白仙隐者形象的接受
        第二节 对李白诗学的师法与评议
        第三节 与学李诗人的交游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文化篇
    第一章 玉文化与其他文化
        第一节 玉文化与儒家文化
        一、灵玉崇拜: 从巫到儒的演变
        二、以玉为礼: “三礼”的用玉思想
        三、儒家玉德观形成的原因
        四、儒家玉德观提出的历史意义
        五、儒家玉德观的当代启示
        六、其他比德观念举例
        第二节 玉文化与道教文化
        一、道教的“玉术语”
        二、道教诗歌与玉文化
        三、道教食玉养生文化现象
        第三节 玉文化与佛教文化
        一、玉雕佛像
        二、玉宝思想
        三、佛偈与玉文化
    第二章 玉文化与故事传说
    本篇小结
诗歌篇
    第一章 《诗经》与玉文化
        第一节 《诗经》玉文化与周代礼乐文明
        一、祭祀用玉
        二、装饰用玉
        三、馈赠用玉
        四、形容用玉
        第二节 《诗经》玉文化的意义及影响
    第二章 《楚辞》与玉文化
        第一节 《楚辞》玉文化的特点
        第二节 《楚辞》中的玉和香草意象
        第三节 《楚辞》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唐诗与玉文化
        第一节 唐诗玉意象的文化阐释
        一、“玉树”意象
        二、“玉阶”意象
        三、“玉壶”意象
        四、“玉关”意象
        第二节 不同诗人的意象阐释风格
        一、王维诗歌的玉意象
        二、李白诗歌的玉意象
        三、杜甫诗歌的玉意象
    第四章 宋词与玉文化
        第一节 玉文化与宋词的富贵气象
        一、“精金美玉”的几种富贵表现形态
        二、“精金美玉”对宋词富贵气象形成的作用
        第二节玉文化与宋词的婉约特征
    本篇小结
理论篇
    第一章 玉文化与唐宋诗学
        第一节 玉文化与唐宋诗词理论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文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二、唐宋时期诗词理论中玉文化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艺术
        一、玉字的文化释义
        二、唐宋诗词中“玉”的修辞技巧
        三、“玉”的几种艺术表现原型
    本篇小结
结语
附录 《全宋诗》中涉玉的佛教偈颂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4)人民艺术家 ——马健翎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马健翎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1.1 不懈耕耘的艺术人生
    1.2 戏剧创作情况及其创作分期
第2章 革命现代戏创作研究
    2.1 革命现代戏的创作背景
        2.1.1 社会政治背景
        2.1.2 经济和文化基础
        2.1.3 解放区的旧剧改革
    2.2 秦腔现代戏改革之路上的拓荒者
        2.2.1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领导者
        2.2.2 秦腔现代戏改革的直接引领者
    2.3 革命现代戏的艺术特色研究
        2.3.1 鲜明的政治印记
        2.3.2 生动可感的戏剧人物形象
        2.3.3 情节曲折、关目巧妙
        2.3.4 本色质朴的戏剧语言
第3章 传统戏剧改编研究
    3.1 传统改编剧的题材分类
        3.1.1 借古鉴今的历史剧
        3.1.2 抨击社会黑暗的社会剧
        3.1.3 彰显正义的悲剧
    3.2 传统改编剧主题的提升
    3.3 传统改编剧艺术特色
        3.3.1 化繁为简、紧凑布局戏剧结构
        3.3.2 去除杂质、凸显人物典型性格
第4章 马健翎先生戏剧作品的秦腔审美特色
    4.1 磅礴炽烈、慷慨激昂
        4.1.1 宣扬爱国抗日、呼唤全民抗战
        4.1.2 揭露社会黑暗、启迪人民反抗压迫
        4.1.3 纠正群众缺点、促进军民生产
    4.2 悲壮苍凉、义薄云天
        4.2.1 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忠臣义士的悲歌
        4.2.2 命运抗争、扞卫尊严——抗争者的呐喊
    4.3 质朴自然、真实浑厚
        4.3.1 秦地方言土语的运用
        4.3.2 浓郁的秦地生活气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中国楹联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楹联的界定
    第三节 楹联的起源
    第四节 楹联的分类及最早的春联
第二章 楹联的萌发时期——宋元时期
    第一节 宋元楹联概述
    第二节 宋元楹联的针孔作用及多种楹联的显现
    第三节 宋元楹联作家分述——苏轼、辛弃疾、朱熹、张栻、赵孟頫
第三章 楹联的初放时期——明代
    第一节 明代楹联概述
    第二节 李开先、徐渭、汤显祖——戏曲家与楹联
    第三节 李开先《中麓山人拙对》、担当《罔措斋联语》、乔应甲《半九亭集》、傅山 《霜红龛对联》——明代的楹联别集
    第四节 担当、陈继儒——隐逸类楹联在明代的发展
    第五节 杨慎《谢华启秀》——对类书籍与楹联的发展
    第六节 其它楹联作家——朱元璋、归庄、陈献章、王守仁
第四章 楹联的成熟时期——清代前期
    第一节 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统计分析
    第二节 清代前期楹联概述
    第三节 楹联与八股文——兼论长联泰斗孙髯
    第四节 楹联序言
    第五节 李渔——楹联序言大家
    第六节 朱彝尊——融诗文词之旨于楹联
    第七节 纪昀、阮元——名臣楹联
    第八节 王有光、缪艮——俗语楹联的代表
第五章 楹联的全盛时期——清代中晚期(一)
    第一节 清代中晚期楹联概述
    第二节 清代的集字联——楹联的案头化
    第三节 梁章钜——将理论融入创作的代表
    第四节 齐彦槐、林则徐——楹联内容厚实
    第五节 曾国藩——挽联大家
    第六节 左宗棠——雄劲浩瀚
    第七节 彭玉麟——雄浑狂放
第六章 楹联的全盛时期——清代中晚期(二)
    第一节 薛时雨——风流蕴藉
    第二节 俞樾——浙江楹联的代表人物
    第三节 王闿运——晚清湖南楹联作家的翘楚
    第四节 吴獬——兼谈白话联的发展
    第五节 钟祖棻——长联的又一高峰
    第六节 范当世——桐城文风影响下的联坛
    第七节 梁启超的集词联
第七章 楹联批评—联话
    第一节 联话概述及清代以前的楹联批评
    第二节 梁章钜联话系列——《楹联丛话》等的美学思想
    第三节 梁章钜联话系列——《楹联丛话》等的成就与影响
    第四节 林庆铨《楹联述录》、朱应镐《楹联新话》——继承与拓新
    第五节 赵曾望《江南赵氏楹联丛话》、刘大白《白屋联话》、陈子展《谈到联语文学》——楹联批评独立化轨迹
    第六节 吴恭亨《对联话》——又一部宏大的楹联批评着作
结语
附录
    附录一:今传清代楹联作者结集情况
    附录二:联话文本总貌及其整理现状和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一 楹联类
    二 文学史类
    三 学术论文类
    四 其它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SUMMARY
引言——并非衰落的百年
第一章 概述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的人物画
    第一节 论文研究之范畴和相关概念
    第二节 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之概况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之文化思想背景
第二章 清代中后期文士形象人物画的题材
    第一节 文士肖像
        一、同时期文人写真
        二、故去之人的肖像
        三、历史人物的描绘
    第二节 文士生活
        一、宴饮集会
        二、文士生活
        三、高士贤者
    第三节 历史典故
        一、文会故事
        二、史实典故
        三、传说佳话
第三章 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文士题材人物画的画面形式
        一、布白与时空
        二、配角的设置
        三、主体与衬景
    第二节 文士题材人物画的文士造型
        一、象形与传神
        二、造型与范式
    第三节 文士题材人物画的笔墨语言
第四章 结语——个性情愫的社会性回归
    一、绘画功能上的怡情性
    二、绘画表现上的诗意性
    三、绘画审美上的趋同性
附录一:清代中后期历史文化背景及论文涉猎画家、人物生平年表
附录二: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存世、着录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词海探珠 61.“世纪”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D]. 邹建英.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陈文述研究[D]. 赵婧. 上海大学, 2019(03)
  • [3]散点透视中国古代诗歌与玉文化[D]. 袁晓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4]人民艺术家 ——马健翎论[D]. 杨洁.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5]中国楹联史[D]. 张小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5)
  • [6]清代中后期文士题材人物画初探[D]. 黄欢. 中央美术学院, 2007(04)
  • [7]词海探珠 61.“世纪”闲话[J]. 榕培. 英语知识, 2000(01)

标签:;  ;  ;  ;  ;  

61.《世纪八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