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五十年回顾与反思——“新中国文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专题回顾之一

文论五十年回顾与反思——“新中国文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专题回顾之一

一、文论五十年的回顾与反思——“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专题综述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艳[1](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牟方磊[2](2019)在《开放与突破——新时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建构与研究回瞻》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建构与研究密集指向以下论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内涵界定、历史分期、发展线索;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思想资源、建构路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问题意识、思维方式、话语方式、方法论问题;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理论基点、重要体系、重要学科、热点问题;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成绩、缺憾、最新发展;等等。围绕以上论域,学界在基本文献的审读、历史语境的还原、理论和文化影响因子的探寻等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新时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建构与研究之成绩体现为研究视野多样而灵活,具有鲜明的反思性;研究成果丰厚而扎实,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研究范式有效而多元,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但在研究的全息性体系性专门性、对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历史经验"的深入挖掘、还原文献的历史语境和凸显文献当下语境的融合等方面,新时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之建构研究还有待深化与拓展。

赵仕蕾[3](2019)在《论柳青的“新世界”想象》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中国的“想象共同体”中,现代国家想象与现代化实践彼此同构,但90年代以来,文学中“乌托邦”的失落造成了理想书写的当下困境。柳青作为从五四走来,亲历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代共和国作家”,他在多种思想资源的影响与指导下,进行着“新世界”的想象与创作。本文运甩“论从史出”的方法,从柳青的小说文本、文艺评论、思想札记及社会史料等方面探入,刀图将作家放置在文学、现实、历史三维的场域下进行分析,梳理出柳青“新世界”想象的生成、演变之脉络。文章由绪论、结语与四个章节构成。绪论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梳理柳青研究的历史脉络。第一章分析“新世界”想象的内部生成,即柳青在三重思想资源的影响下完成着目身人格与世界观的塑造,在“三个学校”理论的指引下确立了创作原则;第二章以《种谷记》等小说为例,论述“新盎界”想象的最初实践及作者的反思、改良过程,概括柳青早期作品甲“新人”的特征与理想玍活图式的雏形。第三章分析《创业史》中“新世界”想象的发展,三要表现为民间、革命与启蒙三重思想资源的调和,柳青将“劳动”作为连接新旧世界的通道,从而塑造了成熟的社会主义新人,描绘出物质与精神层面进一步发展的合作化生活图式,到达其““新世界”想象”的探索高峰。第四章对柳青“新世界”想象的未完成性进行当下的审视。第一部分以柳青对改霞的矛盾性评价及新时期合作化想象的失落,呈现出作家的现实困境;此外,通过《创业史》的文本修改与柳青的晚年思考,表现出作家言身的思想困境,在内外因作用下导致了柳青书写的断裂。第二部分以柳青的争鸣史切入,上升至合作化小说现代性与悲剧性的思考。结语部分以新世纪的两部长篇小说为例,讨论当下文学中“新人”的塑造与理想书写的问题,并对柳青及其“新世界”书写进行了总体性的评价。太文旨在拉开一定距离的今天,平心静气地讨论文学与政治、创作与批评、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努力为我们当下文学中的理想主义书写开拓新的思路。

寇鹏程[4](2017)在《《文学评论》六十年“头条”:一段学术史》文中研究指明《文学评论》办刊60年的"头条"文章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的一段学术史。在头条的作者策略上,大多为国内知名的文学研究者;在头条的内容上,文学理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这几大板块的头条文章,大体反映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界的研究视域与科研水平,涵盖了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话题,引领了文学研究的导向;同时,多次以编辑部名义发表的头条文章也反映出中国特色的学术刊物之路与文学研究发展之路。

陈实[5](2017)在《伪满洲国童话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伪满洲国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殖民者将童话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和文化侵略的一种工具,指派或倡导作家创作一种将“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等殖民宣传植入其中的童话,意在教育和影响青少年。同时,一些爱好童话创作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附逆”“迎合”“解殖”等姿态,发表了数量不可忽视的童话作品,并在伪满洲国后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从探究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开始,对伪满洲国的童话概念进行梳理,以这一时期公开出版的童话作品为线索,分析殖民者如何利用童话进行“未来国民”的塑造,分析伪满洲国童话写作的两种分流与多重向度,以此呈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一刊”“一报”“一人(作家)”的案例形式,对伪满洲国的童话创作进行从平台到作家的全面分析。这三个案例将以实证的方式具体对应第一章中提出的“两种分流及多重向度”:第二章以《满洲学童》作为案例,代表着殖民者的“植入与控制”。对《满洲学童》杂志及其所刊部分童话的考述,将重现伪满洲国“植入式童话”这一创作现象,揭露殖民者对儿童刊物的把控与设置,探讨他们利用童话来虚构乐土的实质。同时,以该杂志上“抗击英美”的童话为例,更深层次分析“献纳文体”的时代寓意,探究童话作家真心与无意的迎合,以此重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纠结与挣扎;第三章以《泰东日报》作为案例,展示两种分流之中较为复杂的“中间层”,这里包含了“把控”“游离”“解殖”等多种形式的童话创作,且“把控”下有“附逆”“合作”“迎合”,“游离”中有“自觉与不自觉”“自我与时局”,“解殖”时有“消解与挣扎”。这些童话创作分流中的多重向度,正是隐藏于《泰东日报》这类报刊的文艺栏目之中。同时本章将着重分析《泰东日报》文艺副刊所掀起的“童话热潮”,并以此追溯伪满洲国时期“关东州”特殊童话土壤与作家源流的形成过程;第四章以伪满洲国时期着名童话作家杨慈灯为案例,将他作为童话作者中“游离与解殖”的代表。该章对杨慈灯的生平进行考证,梳理他在公开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分析其军旅作品与童话作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论述其童话创作中的两个向度。以此展现游离于殖民者“官方意识”之外的童话作家的生存与创作情况;第五章是对伪满洲国“满系”“日系”“蒙系”“俄系”“鲜系”作家多语系、多族群童话创作情况的考察,尽可能地呈现童话创作的交汇处与多样性,以期从伪满洲国各语系及族群童话写作的幻想、植入与附和之中,探究殖民者倡导的“植入式童话”与作家主观意识形态之间“同与异”的撕扯与张力。结语部分则探讨日本殖民者如何全面立体地渲染“新大陆”“新满洲”,如何将“苦海”虚构为“乐土”,并重点分析童话作为“解殖文学”的重要价值。对伪满洲国童话的研究,将再现这一时空的童话写作现象,弥补这一时期童话史料的缺失,衔接童话研究的断层,为中国文学史提供多样性的参考,与其他殖民地文学研究互为烛照、补充与参考,暴露日本殖民者培养“未来国民”的文化殖民计划,从儿童文学参与文化殖民的角度提出新思考,同时也将为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学、外国文学、翻译文学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万水[6](2016)在《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对学界"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呼应,本文从活跃于1980年代并且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份文艺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思潮》入手来考察1980年代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这份刊物在当时影响巨大,它所刊发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共22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共9篇。本文认为在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联和作协是文学体制的执行性实体机构。《当代文艺思潮》作为甘肃省文联主办的刊物,其性质当属文学体制的一部分。本文将《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大致分为四个类别:理论文本、史论文本、评论文本与方法论文本。在理论文本方面,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关于左翼文学理论的讨论,通过开辟"马列文艺思想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纪念《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等专栏,刊发了相当一部分对已有结论提出商榷和另辟蹊径的文章,这些文章给传统左翼文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一个多元共生局面的形成。其次,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用"启蒙人道主义"代替了"阶级论",迅速突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抑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窠臼,将人道主义认同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以是否表现了完整的"人性"为标准来对当代文学进行重新审视。但是,《当代文艺思潮》所倡导的"人道主义"难以突破"启蒙人道主义"的局限。再次,关于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对创作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重尊重,体现了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以及对文学研究本体性的回归。又次,关于"实践美学"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人学、人类学本体论研究思路和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以上讨论构成了一个倡导"人的觉醒"的系列。今天来看,《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高扬人的价值的文章,无疑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变革,使之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文章也几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二元对立思维的窠臼。最后,关于"现代主义"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国外文艺思潮之窗"栏目以及刊发如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等文章推动了 "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在史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就当代文学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回顾与展望——评论家笔谈、答问》以及围绕它们所组织的一系列文章参与了"进化论"和"断裂论"的文学史观在1980年代的形成与传播。在新时期文学应该承续五四文学还是"十七年"文学的问题上,《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各执一词,特别是主张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的文章不可避免地跌入了"本质主义"和"整体主义"的陷阱。在评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表现出比同时期的同类刊物更加大胆的特点。但也留下了缺乏时间距离而产生的"沉淀"性不足的缺憾。但是,对以王蒙的作品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的肯定,对以刘索拉、徐星的作品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的深入分析,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寻根文学"的关注,对新锐批评家的重视,对青年批评家的提携,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它们都体现了文学观念在1980年代中期发生的巨大变革。在方法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文艺学与社会科学"、"美学与文艺学的现代化问题"、"文艺学、美学与其他科学"、"文艺学与现代科学"、"文艺新百科"等栏目刊发了一系列研究文章,给予庸俗社会学研究方法以沉重的打击,打破文学艺术研究方法单一的局面,唤醒了文艺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但也存在着生硬"横移"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过高估计方法的作用的弊端。通过对《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我们发现:1980年代的文学观念远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单质化、纯粹化。至少是左翼文学观念与"新启蒙"文学观念并存。"新启蒙"文学观念应该处于主潮的位置,它在1980年代的形成是"体制"内变革的结果。作为"新启蒙"文学观核心观点的文学的人学属性和文学的自律性,在1980年代中期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却缺乏反思。传统左翼文学观并没有对"新启蒙"文学观形成打压之势,相反,持左翼文学观的人士在对待"新启蒙"文学观的时候,大多数是采取交流和探讨的态度,而且对"新启蒙"文学观的一些核心观点,他们也是接受的。

杨小兰[7](2015)在《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对象是1949—1966年间的中国当代文学。论文以重回文学现场的方式,通过考察“十七年”社会生活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十七年”文学体制、文学思潮、文学批评、文学叙事以及文学审美的具体历史形态展开回顾与重新观照,试图从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联中探寻“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的生成过程及其具体表现,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十七年”文学的经验、教训进行有价值的总结。本论题的提出,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讨论“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时,确立了当代社会历史与当代文学的互动关系,但在对文学“自律”与“他律”之间是如何转化与互动的,缺乏整体性的研究。在“十七年”这样一个国家政治与文学创作高度统一的时期,文学自然而然被视为是意识形态表达的工具和手段,但与此同时,意识形态对文学话语的改造与规训是不可能绝对与纯粹的,创作主体的审美本能、文学自在的审美惯性,都使“十七年”文学具有了相应的审美特性。对“十七年”文学史而言,需要通过关注那些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来透视当代文学史的复杂变迁,谛听文学史内部生长的声音,辨析它挣扎的过程。“十七年”文学体制受到了左翼文学及延安文学体制的影响,经由第一次文代会而逐步建立起来。“十七年”文学体制使文学与政治处于高度的同构状态,但体制化时代的文学创作并不是也不可能完全高度统一。以文艺政策为例,在主导性文艺政策日趋激进的历史背景下,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依然出现了政策性的调整,这些调整使国家意志的控制有所松动,一体化的文艺观与知识分子间的紧张关系也有所缓和,短暂地为文学“释放”出了有限的空间。而从文学刊物的角度来看,包括《文艺报》、《人民文学》在内的一些文学刊物在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着高度的一致的同时,也在某些特定时刻和特殊问题上体现出有别于其“政治性格”的“文学性格”来。它们在国家和文学之间形成了拉力与应力的关系。新中国的建立改变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风貌,形成了一个以“歌颂”美学为特征的创作思潮,在这一思潮之下涌现出了很多为政治而抒情的诗人。胡风、鲁藜、绿原、何其芳在其诗歌中都抒写了对于新政权的欢呼与认同,但同时也流露出现实生活的矛盾和诗人内心中的游移。而作为当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十七”年文学围绕“现实主义”的概念、创作方法、表现形式展开了长期的讨论,这些讨论深化了现实主义的内涵,纠正了现实主义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无论是这一阶段的小说,还是舞台上出现的“第四种戏剧”,均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段、风格语言等方面呈现出一些可贵的突破,体现了文学创作向传统现实主义回归的趋向。“十七年”时期,一些自觉遵守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自律性的理论家、批评家尽管总是与以政治话语为主的美学批评出现意见上的分歧或冲突,但他们还是利用文艺政策的倡导方向与文学创作自身的审美要求开展批评活动,使当时的文学批评发挥了有利于创作的作用。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对于作家主体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的张扬,对文学独立性的扞卫,在“十七年”的文学视野中无疑具有挑战的意味;而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方法、思路及成果依然是当代“红学研究”的重大收获;巴人的《论人情》、王淑明的《论人性与人情》、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等纠正了此前文学意识形态中以阶级性取代人性的阶级论的思维定势,重新确立了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导地位。从文学叙事的角度考察十七年主流文学话语中隐现的审美自律性,我们看到小说《红日》不仅描写了革命军队辗转千里的征战过程,还在于写出了英雄将士战争间隙中的日常生活和极其生动的音容笑貌。正是这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历史内涵。而以《铁道游击队》为代表的一些具有通俗文学特质的小说,在民间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夹缝中,寻找到了一条融合的发展路径,也展示了小说叙事本来就需要曲折生动的传奇性和文学自律性的审美张扬的巨大魅力。小说《红旗谱》讲述了身负历史使命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中国乡土社会变革的关系,改写了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青春之歌》作为讲述小资产阶级成长的“成长小说”,在革命与阶级斗争的话语背后,潜存着一种女性话语,而郭小川的一部分诗作和陈翔鹤的小说及“潜在写作”以比较隐蔽或委婉的方式把作家对生活的体会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融入了文本中,带着自身的困惑和思考坚持创作,这些写作构成了十七年文学话语纷繁多样的景致。从艺术形式及语言两个角度来考察十七年文学的审美自律性,会发现十七年长篇小说对传统章回体小说的扬弃与改造既为探讨小说的“民族形式”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又为当时的文学创作带来多样的审美体验。而在语言方面,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以更成熟的本土化实践丰富了新文学的语言内涵,并在语言的雅俗结合、口语化以及与生活的一致性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赵树理即是其中一位优秀代表。

张颖[8](2014)在《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文中研究表明文学经典的相关讨论自1980年代以来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逻辑出发就文学经典问题展开长期对话,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至今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仍有着巨大的话语容量和探讨空间。但在现有的讨论中,许多研究忽视了“文学经典”问题在国内出现的语境,同时缺乏对较长时段的文学经典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是由西方文化研究带来的伪问题还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节点、“文学经典”作为评价标准是否还具有适用性、当下文学研究是否进入了“后经典时代”以及文学经典的戏仿大话是经典的“终结”还是“新生”等问题至今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学经典理论建构亟待完善。近四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与其身处的媒介文化语境直接相关。以媒介体制、技术和传播内容等为主要因素的媒介文化是文学经典在当代传播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文学经典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对论争的发生及发展、论争方式与形态、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梳理,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文化语境和总体状况,系统分析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得失,进而阐明文学经典在当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描述和总结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论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动态和立体的分析。第一章,中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从中西“经典”词源流变分析入手,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对西方文学经典研究谱系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思考国内文学经典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国内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进行历史回溯,并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中媒介文化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出现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二章,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主要讨论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为中心的相关论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1980年代的报刊出版等活动共同决定了媒介文化的精英化和启蒙性的特征,并参与到了以启蒙话语为主要价值指向、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为中心、以作品重读和文学史重写为主要形式的文学经典论争过程。当代文学的写作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及理论的大量翻译都参与到了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的过程中,与潜滋暗长的大众文化一同构成了对经典建构的挑战。在官方/民间/精英、古代/现代/当代、中国/西方等多组力量的对比与互动中,19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以继承和颠覆的传统。第三章,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主要讨论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1990年代的文学经典研究在文学研究学院化和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以视觉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经典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文学经典在不断扩展其影响范围的同时,其标准和文本的权威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文学经典的合法地位已不再单纯地借由文学史来确立,文学批评的转型、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加剧,制约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变得多元而复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经典建构的努力。第四章,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本章在以社会文化的媒介化为总体特征的语境中分析2000年以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性力量,开启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电子媒介传播,推动社会文化走向了媒介化、全球化。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将关注点转向了当代文学,在媒介的推动下,以层出不穷“文学事件”为主要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关于文学经典认知的混乱。同时,带有总结性和建构性的文学经典研究活动以当代文学60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件为契机展开;另一方面,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展开了本土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探索,文学经典作为文学和文化价值判断的体系重获理论活力。结语,文学经典的理论重构。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价值意义及不足,强调了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重建是理解和解决文学经典论争的关键。对文学经典理论的重建应该充分考虑其本土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借鉴现有的理论资源,在社会媒介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从文学经典理论、文学经典秩序和文学经典阐释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经典理论和实践体系。

闫春宇[9](2014)在《人性清流濯心田—孙犁人道主义文学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史,孙犁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极具特色的个案。作为受主流政治领导和规约的主流文学作家,孙犁适度地协调了文学的政治性和文艺性这两条标准,使他的作品兼具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的双重特质。具体说来,是因为他在服从和响应主流文艺方针的同时,又在文学创作中保持了相对独立的个性,他的作品总能给予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赋予读者一种人文的温情。孙犁作品中彰显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很早就为研究者所注意,文学是人学,它承载着揭示普遍人性的使命,文学展现人性之美给读者以启迪,文学揭批人性之恶给人以警戒,它引导人们萌生“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的那种热切的向往和崇高的理想”①。孙犁的作品无论是从人物塑造、审美品格、叙事语言上都因打上人性的烙印而显得真实可感、温婉可亲。孙犁及其作品在文学研究领域和社会各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推崇的根源就在于他对阶级性的意识形态话语进行了扬弃,始终坚持用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话语进行创作。本文的基本结构由绪论、论文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其中论文主体部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着眼于作家本体研究、文本研究、作家比较研究。上编是作家本体论。孙犁力主人人平等,期望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可以消弭,他自身就是一个具有仁爱、悲悯、真诚等典型的人道主义特质的人。上编从作家本体论的角度来探寻孙犁人道主义文学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既能呈现出作为个体的孙犁的精神世界,又能揭示出作为文学创作主体孙犁的心路选择。第一章主要对“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这个全文紧紧围绕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详尽阐释。第一节对中国传统的由善恶二元构成的人性观和西方的人性观进行了梳理,然后揭示了文学与“人性”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为全文阐发孙犁文学创作中闪烁的人性光辉做了理论铺垫;第二节全面回顾了人道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并着重介绍了人道主义文学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从学统渊源、身世生平来找寻孙犁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孙犁是一个农民意识很重的文人,作为农民的他对故乡和家十分依眷,故乡与家对他性格的养成也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孙犁生活的父慈、母爱、妻贤的家庭环境赋予他一颗仁者之心,家国同构的理念又让他热盼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能够早日到来;此外,作为知识分子的孙犁从小就接受了中国古典文学、五四新文学和西方社会科学的浸染,因而能够自觉地与封建思想的糟粕进行隔离,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丰盈的人文气息。患病中、“文革”中以及晚年孙犁的人生观和创作方式都因内在身体条件和外在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重大转向,回顾孙犁的病史,观察孙犁在“文革”中的表现,评述他在晚境中先奋笔着述后缄默不语的变化,可以找寻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为何在中老年时期得以深化与完善的原因。第三章论述的是人道主义思想形塑下的孙犁所具有悖论式特点的文化人格。运用中国人人格结构“大七”模型分析可以发现,孙犁的人格具有的特点是:真挚却不放恣、孤僻却不孤傲、淡泊却不遁世,表现为“真—慎、独——合、出——入”的三对向度,这三对向度其中的每一极又在孙犁身上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文学是作家人格的投射,所以孙犁文化人格的这种独特性也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上。孙犁文化人格中的这些悖论式组合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又使他能够适度协调文学的政治性和文艺性的双重标准,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现实的功用价值和形而上的审美价值,也使他自身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一个独特的存在。人道主义思想对其人格具有形塑作用,反过来,孙犁的人格也体现出了诚挚、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胸怀众生疾苦等具有人道主义关怀的思想。中编是基于孙犁的文本而展开的论述。孙犁曾说:“我主要的经历,时代的主要面貌,凡是在我心里印象深刻的东西,我差不多都写到文章里去了。有的是散文,有的是回忆,有的是小说……”①因而要全面地解读孙犁体现人性论的人道主义思想,必须要全面地解析孙犁的文学作品。第四章主要论述的是孙犁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因素即:亲水情结和水的意象。阅读孙犁的作品,可以发现其中包含着典型的“水情结”、“女性情结”、“故乡情结”、“抗日情结”和“童年情结”等情结,他的作品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作品频繁地出现关于诸如湖淀、河流、溪涧等水域及其相关风情人物的描写,这一话语书写现象突显出孙犁无意识中的“故乡情结”、和谐论的美学观念与在追求真善美意旨上的功利主义文学价值观。“水”可以说是孙犁进行人性化写作的一个具体场域,“水”这一意象贯穿了孙犁一生的写作历程,可以把其看作开启孙犁精神世界的一扇窗户,解读孙犁文学创作实绩的一把钥匙。第五章主要论述的是孙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孙犁擅长写女性,也偏好写女性,是因为他在女性身上发掘了人性中许多的美好和崇高的特质。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孙犁描写女性主要着眼于观察她们在时代风云中和个人情感中的表现:孙犁笔下战争中的女性具有顾全大局、勇敢乐观、温柔贤良等传统的美德,同时她们作为个体自觉参与到战争中的独立意识也开始觉醒;孙犁笔下的女性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婚恋自由,并且多具有忠贞不渝的贞节观,她们的婚恋有志同道合式的、两小无猜型的,也有日久生情式的,孙犁通过对女性婚恋的描写完成了对人性中的丰富情感世界的探秘。通过论证可以发现孙犁的女性观就是把女性看作人性美与善的化身,但同时,他描写女性也具有男权中心文化的局限,譬如把女性形象过分理想化,对待女性的某些不足之处不够容忍等。第六章论述的是孙犁在文学创作中是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来完成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书写的。孙犁不仅在创作中对现实主义原则及方法严格遵循,同时对现实主义理论也进行了探索和整合。孙犁的现实主义文学路线是通过对人道主义的真、善、美的追寻来实现的,鲁迅以及文学研究会作家和党的文艺政策都对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着一定的影响,孙犁十分注重通过现实主义手段来实现文学对道德的宣教和对政治的宣传,因而他的文学思想体系中的现实主义是跟功利主义纠葛在一起的。第七章论述的是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张力是如何体现在孙犁和孙犁的创作上的。孙犁及其作品中透露出的对建立现代国家的向往和对工具理性的支持体现了鲜明的启蒙现代性特色,但同时他却对现代国家中的市场经济体系非常拒斥;孙犁及其作品对压抑人自由和幸福的不公正制度和待遇进行了批判,对受压迫和受损害对象的生存状态给予了深切关注和深刻同情,表现出了明显的审美现代性特征,但孙犁却对集中体现审美现代性的现代主义文艺派别持反对态度。因而,现代性精神虽然显见于孙犁的为人处事及其创作,但又表现得不甚完满。下编是作家比较研究。考察与孙犁同为一个文学阵营的作家群体、与孙犁风格相近的作家以及师承于孙犁的作家,可以有助于比较清晰的观察到孙犁在文学坐标系中的地位和影响,有助于对他进行一个比较客观的文学史评价。第八章主要把孙犁与同他文学风格相近的沈从文做对比。首先评析了他们共同的人性崇拜观念:他们都善于从普通人的身上发掘人性的美好,但沈从文所表现的人性多为天然蒙昧的,而孙犁则多表现时代风云中的人性;他们无论是从景色描写上还是人物塑造上都体现出诗化的品格,沈从文是一个毕生追求文学纯粹艺术性的作家,孙犁的作品也曾因为所谓的“小资情调”受到过批判,他们在文学史的评价都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复而又受到高度重视的过程;此外,通过考察沈从文和孙犁作品中的女性倾向,可以看出他们都擅长塑造形神俱美的女性形象,但沈从文的女性观有着天然原始的倾向,而孙犁的女性观则偏重理性;沈从文和孙犁的婚恋状况也影响了他们的创作,他们作为作家张扬的情感激流最终被理智和道德所驯顺,他们都对妻子敬爱有加,妻子也成了他们的创作原型。第九章主要是通过对孙犁与同为解放区作家代表的赵树理和丁玲从创作风格上与文学史评价上的比对,来突显孙犁倾力对人性人情进行开掘的文学创作特色。首先,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各界对赵树理作品的评价,可以看出赵树理的创作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农民语言风格的,不同于孙犁在作品中所诗意表达出的人性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其次,通过梳理丁玲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丁玲的作品从早期的个性张扬到后来的被革命话语所规训,其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丁玲相比,孙犁一直保持自己追求美好人性的创作原则,在遵从自己内心的前提下,在人性、阶级性、时代性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那个尺度。第十章主要考察了在孙犁的影响下形成的“荷花淀派”作家及在孙犁扶持下成长起来的后辈作家的创作特点。孙犁虽然没有公开承认过“荷花淀派”,但是一批后辈作家如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甚至是荷派外围的铁凝和贾平凹都曾在创作道路上接受过孙犁的指导和帮助,深得孙犁的文学创作神韵。他们的作品因袭了孙犁作品清新淡雅的格调,走现实主义创作路线,多着眼于对乡村世界之美的发掘,擅长描写人性和人情的动人;他们的作品也在孙犁的基础上进行了逾越,向多维度的生活空间进行拓展。孙犁是一位中国当代文坛的前辈级作家,他发扬无私的人道主义精神,把自己宝贵的创作经验和文艺理论积淀通过面谈、书信等形式与后辈作家进行分享,教给他们为文和为人的道理,在他影响和培育下而成长起来的一批后辈作家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孙犁穿越不同的政治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坛发展期,依然受到主流价值观的持续肯定,其在文学史上的评价也越来越高,跟其他解放区作家相比,孙犁这种长久的艺术生命力是罕见的,因而对这种“孙犁现象”的开掘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文学理论价值和接受美学意义。通过对孙犁的个案分析,也可以打通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之间的壁垒,观察二者共通的艺术旨趣,观察文学经典化的历程。本选题的开展,可以探寻出坚持怎样的创作观,才能使作品具有历久弥新的内涵,可以给当今文学创作界和文学评论界予以一定程度的启示。同时,孙犁具有人文主义光辉的清正为人在当代有被“道德失范”倾向侵蚀的文坛和社会也具有积极的榜样作用。

朱彩梅[10](2014)在《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文中认为1976年以来的云南汉语新诗是以区域划分的一个诗歌群体,其成员在诗歌精神与探索意向上的多维实践,对汉语诗歌写作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意义和诗学启示,但却一直没有得到诗学界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本文力图通过历史还原、文本细读、诗学追问、文化访谈、人类学考察等方法,来厘清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发展的进程,分析、阐释其艺术成就,使云南汉语诗歌从被遮蔽的状态中凸显出来。论文绪论部分包含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正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简要梳理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的发展进程。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云南诗歌从“民族与边地”浪漫书写直接进入后现AI写作作,90年代形成与全国诗人对话的格局,21世纪初诗坛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态势变化。第二章论述全球化语境下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及其写作意义。主要从云南地域文化中深入挖掘汉语新诗原生性、神秘性、包容性等元素生发的文化土壤,结合诗歌潮流、诗人群体及饶阶巴桑、哥布等具体诗人的文本特性,对始终贯穿于云南汉语新诗发展脉络中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之诗意表达进行分析、评述。第三章紧扣诗歌的“当代性”,结合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李森的“形而中”、“纯粹写作”等诗学,对云南诗人所具有的“当代意识”,其对“当代生活”的诗性表达,以及探索当代话语方式的语言自觉,进行宏观与微观阐释。第四章综合“本土性”与“当代性”特征,着重分析四位重要诗人的诗学理念、写作特色及其对中国当代新诗写作的价值与意义:于坚通过拒绝隐喻来复活隐喻,在写作中寻回日常生活的神性,使汉语回到有活力的“雅”;海男对云南地方史的个体性书写,打开了抒情诗又一个新的维度;雷平阳基于故乡大地“云南”、“昭通”的现代经验书写,为当代汉语诗歌的地域写作提供了别样的方法与路径;李森在“语言的隐喻和对隐喻的消解”中打通“形而上”与“形而下”,寻求“在”与“思”同时映照的“形而中”之路,在汉语中触摸诗性的大地,打开了当代诗歌书写的一种新的可能性。第五章针对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中普遍存在的囿于地域、自发写作倾向及技艺锤炼不足的现象,从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写作的自发与自觉、诗意与诗艺三个方面对此进行批判,进而指出诗人应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难度,提高自我的语言意识,在持续性写作中锤炼技艺,激活现代汉语感受世界、表达人类普遍精神的能力。总之,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作为中国当代诗歌重要的一部分,于坚、海男、李森等诗人拒绝向单一的符号系统妥协,不断突破当代诗歌语言和想象方式的变革,拓展了诗歌语言和表现领域,其文本具有根植于云南大地、山川、河流与文化的异质性,推动了当代诗歌自由创造、多元并立的艺术创新局面的出现,给当代诗人提供了前行的经验和动力。他们以具体的创作实践及基于实践提出的诗学命题,充实、丰富着中国当代汉语诗歌的探索,对当代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启示意义。

二、文论五十年的回顾与反思——“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专题综述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论五十年的回顾与反思——“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专题综述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第五章 结语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开放与突破——新时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建构与研究回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内涵界定、历史分期与发展线索
    (一)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内涵界定
    (二)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历史分期
    (三)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发展线索
二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建构路径与现实基础
    (一)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
        1. 以马列文论为底基
        2. 以西方文论为底基
        3. 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底基
        4. 以中国近现代文论为底基
    (二)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建构路径
    (三)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现实基础
三新时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问题意识、思维话语方式与方法论问题
    (一)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问题意识
    (二)新时期以来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思维方式
    (三)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话语方式
    (四)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方法论问题
四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理论基点、重要体系、重要学科与热点问题
    (一)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理论基点
    (二)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重要体系
    (三)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重要学科
    (四)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热点问题
五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成绩、缺憾与最新进展
    (一)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成绩与缺憾
    (二)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最新进展

(3)论柳青的“新世界”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2. 柳青研究70年述评
第一章 “新世界”想象的内部生成与创作原则
    1. “新世界”想象的思想来源
    2. “三个学校”的创作原则
第二章 “新世界”想象的早期实践
    1. 具有新品格的人物出观
    2. 理想生活图式的初步呈现
第三章“新世界”想象的探索高峰
    1. 新人形象的成熟
    2. 《创业史》宇理想生活图式的发展
第四章 未完成的“新世界”想象
    1. “新世界”想象的现实困境
    2. 作家的个人困境
    3. “新世界”想象的当下审视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文学评论》六十年“头条”:一段学术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过《文学评论》“头条”的学者
二“头条”内容的格局
三编辑部的十九次“头条”发声

(5)伪满洲国童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第一节 伪满洲国文学史料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第一章 伪满洲国童话写作与“未来国民”的塑造
    第一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
    第二节 何为伪满洲国的童话
    第三节 “未来国民”的塑造
    第四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勃发
    第五节 童话创作的多重向度
    余论
第二章 《满洲学童》与“植入式童话”
    第一节 殖民者的想象与读物把控
    第二节 《满洲学童》的“精神强化”与“植入式童话”
    第三节 童话中“鬼畜米英”的修辞与实践
    第四节 童话“击灭米英”的时代寓意
    第五节 献纳文体:童话真心与无意的迎合
    余论
第三章 《泰东日报》童话:在形式与立场之间
    第一节 《泰东日报》“童话土壤”的形成
    第二节 辽东半岛“童话的热潮”
    第三节 形式与立场——童话复杂的边界
    余论
第四章 杨慈灯童话的两个向度
    第一节 杨慈灯小传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现实之昼与童话之夜
    第三节 两个向度:奇幻讽刺与幽暗控诉
    余论
第五章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第一节 虚实与浮沉——中国作家的童话创作
    第二节 描绘与把持——“日系”作家的童话创作
    第三节 失语与掺杂——“鲜系”“俄系”文人的无奈
    第四节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余论
结语: “乐土”的建构与解构
    第一节 “王道乐土”的立体虚构
    第二节 作为“解殖文学”的童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满洲学童》现存原刊目录(共82本)
附录二: 1931-1945年《泰东日报》所刊童话作品目录索引
附录三: 1931-1945年杨慈灯作品目录
附录四: 1945-2017年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论文目录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体制内的革新者——《当代文艺思潮》概况
    第一节 《当代文艺思潮》发生场域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来龙去脉与编者、作者群体
    第三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风雨人生"
    第四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编刊思路与栏目设置
第二章 左翼文学理论探讨——《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一)
    第一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马列文论研究的趋势
    第二节 反映论文学观与典型理论的作用和时代命运
第三章 人的觉醒——《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二)
    第一节 人道主义讨论
    第二节 "主体性"与"向内转"
    第三节 实践美学与凡俗的文学观
第四章 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命运——《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三)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第五章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革新——《当代文艺思潮》之方法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1982-1984:"方法论热"的预热
    第二节 1985-1987:"方法论热"的升温及其余绪
第六章 断裂进化与继承传统——《当代文艺思潮》之史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进化论"与"断裂论"的文学史观
    第二节 左翼传统与五四传统
第七章 作家、作品、批评家评论——《当代文艺思潮》之评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作家、作品评论
    第二节 对评论家的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当代文艺思潮》总目录(1982-1987,共三十三期)
附录二:《当代文艺思潮》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文章一览表
后记

(7)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十七年”文学:意识形态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研究的方法与视角
    四、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十七年文学体制的生成
    第一节 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
        一、左翼文学形态与延安文学体制
        二、当代文学体制的形成及表征
    第二节 十七年文艺政策的调整、变更
        一、双百方针的确立执行
        二、文艺八条与政策调整
    第三节 文艺刊物的文学自觉——以《文艺报》和《人民文学》为例
        一、刊物自觉与理论争鸣:《文艺报》的文学性格
        二、文学政治与政治文学:《人民文学》的文学突破
第二章 十七年文学思潮的回荡
    第一节 歌颂美学中的另类声音
        一、歌颂中的象征意味:为诗受难的胡风
        二、抒发“小我”的感情:绿原和鲁藜
        三、诗性的审美追求:何其芳的文化人格
    第二节 “现实主义”思潮及其“广阔道路”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争议
        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多元景观
        三、“第四种戏剧”:打破“概念化”的审美实验
    第三节 写真实与“干预生活”
        一、“干预生活”:作为一种口号的提出
        二、“干预生活”文学的主张及其价值取向
        三、突入生活禁区的创作实践
第三章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自觉性
    第一节 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的合理性
        一、作家主体精神与创造性的张扬
        二、主观战斗精神与作家的主导性的提出
        三、作家的感情与文学的独立性的扞卫
    第二节 俞平伯、胡适“新红学”真知灼见
        一、话语垄断式的文艺争鸣
        二、俞平伯的红学见解与批评价值
    第三节 人道主义文学观的大胆提出
        一、文学的禁区与阶级性标签
        二、人性与人情:剪不断,理还乱
        三、“文学是人学”:人道主义文学观
第四章 十七年文学叙事的超越性
    第一节 史诗叙事与叙事超越
        一、日常视野下的战争史诗
        二、英雄史诗的传奇性
    第二节 革命语境中的知识分子叙事
        一、乡土革命中的知识分子精神谱系
        二、成长历程中的女性话语
    第三节 集体话语中的个人叙事
        一、“战士诗人”的心理裂痕
        二、历史小说的“无名”表达
        三、“潜在写作”:对文学惯性的自觉坚守
第五章 十七年文学审美的自律性
    第一节 形式创新与再造
        一、民族风格与有意味的形式
        二、旧章回体形式的吸纳与改造
        三、通俗化形式与民间大众趣味
    第二节 语言的审美实践
        一、泛普化语言操作中的个性差异
        二、本土化的语言实践
        三、赵树理语言艺术的个案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宄生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中心问题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溯源
    第一节 什么是“经典”
        一、汉语中的“经典”流变
        二、西方“经典”流变
    第二节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
        一、俗语文学:现代经典的建构
        二、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
        三、回归正统:经典的重评与重构
        四、文化与社会:文学经典研究的范式转变
        五、“拓宽”还是“扞卫”:文学经典的危机
    第三节 国内“五四”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颠覆与重构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二、媒介文化:新时期新问题
第二章 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第一节 文学经典论争:作为问题的凸显
        一、“经典”一词在研究中的使用
        二、作品“重印”、“重评”中渐次展开的文学经典研究
        三、“重写文学史”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
    第二节 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与文学经典论争场域的重建
        一、1980年代社会分化中的媒介转型
        二、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
        三、出版活动的复苏与文学话语场域的重建
    第三节 以出版为依托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一、以史料挖掘重启文学经典研究
        二、以“重评”展开的文学经典讨论
        三、以“重写文学史”确立的现代文学经典
        四、在“影响的焦虑”中被质疑的文学经典
        五、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竞争
    第四节 文学经典的解构性话语力量的潜滋暗长
        一、“人民”话语中的大众
        二、通俗文化中的大众话语权
        三、文学期刊的分流与启蒙话语的分化
第三章 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介文化转型
        一、媒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二、媒介功能拓展与分化
        三、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转变
        四、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向
    第二节 文学研究转型与文学经典论争的学术语境
        一、“经典”作为研究话语使用的总体状况
        二、文学经典论争主体的转变
        三、不断重写的文学史中文学经典的变动
        四、文学批评的转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
        五、激活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西方理论话语
    第三节 “百年文学经典”建构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选本引发的经典论争
        二、“文学大师”之争
        三、“百年文学经典”之争
    第四节 媒介文化大众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
        一、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冲击:以金庸小说经典化为例
        二、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文本的冲击: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之争
        三、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价值的冲击
第四章 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第一节 文化媒介化
        一、信息网络化
        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三、媒介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境遇
    第二节 关于当代文学经典的论争
        一、“大师事件”引发的时代与经典关系论争
        二、“伟大的中国小说”:作家参与下的当代文学经典论争
        三、被“炮轰”的文学界:媒介对文学经典论争的策划和影响
        四、当代文学60年回顾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反思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与理论探索
        一、文学经典“危机”
        二、文化研究引发的文学经典理论反思
        三、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结语:文学经典理论的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人性清流濯心田—孙犁人道主义文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途径
上编 孙犁人道主义文学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第一章 人道主义文学思想在中国的衍变
        第一节 关于“人性论”的辨析
        一、中国传统的人性观
        二、西方社会的人性观
        三、人性与文学
        第二节 人道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一、“人道主义”的历史渊源
        二、人道主义文学思想在中国的兴起
        三、人道主义文学思想在中国的曲折发展
    第二章 孙犁人道主义文学思想成因探析
        第一节 早期接受与学知体系
        一、家庭的温情滋养
        二、中西文学文化的感召
        三、家国意识和民主观念
        第二节 疾病遭逢中的隐匿
        一、孙犁病因的历史脉络探究
        二、“十年荒于疾病”的心理焦虑期
        三、“十年废于遭逢”的“文革”压抑期
        第三节 幻灭后的重生
        一、孙犁“幻灭感”产生的诸多因素
        二、无言沉默后的爆发与重生
        三、潮起潮落过后的人生悲凉
    第三章 孙犁人格向度和限度
        第一节 真挚却不放恣(真——慎)
        一、孙犁之真
        二、孙犁之慎
        第二节 孤僻却不孤傲(独——合)
        一、孙犁之独
        二、孙犁之合
        第三节 淡泊却不遁世(出——入)
        一、孙犁之出世
        二、孙犁之入世
中编 孙犁人道主义文学的艺术表现
    第四章 孙犁人道主义萌生之所:魅力水乡
        第一节 滹沱河之水与孙犁的“故乡情结”
        一、滹沱河在孙犁创作体系中的地位
        二、滹沱河作为故乡象征的符号意义
        第二节 白洋淀之水与孙犁的审美旨趣
        一、白洋淀景色与抗战活动状摹
        二、白洋淀叙写体现的美学特色
        第三节 海河之水与孙犁的文学价值取向
        一、海河作为城市文明代表的存在意义
        二、海河描写与文学审美性的流失
    第五章 孙犁人道主义文学的凸显: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战争中的女性
        一、承载传统美德的温柔贤惠型女性群像
        二、坚强独立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
        第二节 爱情婚姻中的女性形象
        一、婚姻中的女性
        二、爱情中的女性
        第三节 孙犁女性形象塑造的创作心理透视
        一、孙犁的女性观
        二、孙犁男性视角下的创作局限
    第六章 孙犁人道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
        第一节 孙犁现实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真、善、美
        一、现实主义与生活的关系
        二、现实主义之“求真”
        三、现实主义之“扬善”
        四、现实主义之“弘美”
        第二节 孙犁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功利性
        一、文艺的道德感召力
        二、文艺性与政治性
    第七章 孙犁人道主义文学中现代性的探寻与缺失
        第一节 西方现代性理论和中国的现代性语境
        一、“现代性”的基本释义
        二、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话语中的孙犁
        一、对建立民主国家的热求
        二、礼赞工业化,拒斥商业化
        第三节 审美现代性话语中的孙犁
        一、那些在“不公”眼光中生存的女性
        二、黄鹂——呼唤自由人性的尖厉之啼
        三、对现代主义的排斥
下编 孙犁在20世纪文学坐标系中的地位及影响
    第八章 孙犁与沈从文:殊途同归的人道主义追求
        第一节 孙犁与沈从文的人性崇拜观念比较
        一、人性美的张力
        二、诗化的艺术境界
        三、文学史对孙犁与沈从文的评价变迁比较
        第二节 孙犁与沈从文作品的女性倾向比较
        一、精心塑造形神俱美的女性形象
        二、沈从文、孙犁的女性意识比较
        三、孙犁与沈从文的婚恋情感选择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第九章 孙犁与解放区作家:人道主义的缺位与书写
        第一节 孙犁与赵树理:解放区文学双葩的文学道路选择
        一、延安时期的赵树理与孙犁
        二、建国后对赵树理与孙犁的评价及影响
        三、新时期以来对赵树理与孙犁的评价变迁
        第二节 孙犁与丁玲:人性、阶级性、时代性的纠结与释放
        一、人道主义是孙犁与丁玲共同的文学初心
        二、丁玲与孙犁在“阶级性”凸显时代的不同选择
    第十章 孙犁与“荷花淀派”及文坛新秀:因袭与超越的文学传承
        第一节 “荷花淀派”对孙犁的因袭与逾越
        一、“荷花淀派”的历史探源
        二、乡村世界的诗意书写——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三、人道主义精神的彰显——善与美的极致体现
        四、以孙犁为基石的逾越——崭新多元生活维度的拓展
        第二节 平生不解藏人善
        一、孙犁培养、提携后辈的思想脉络及现实状况
        二、孙犁对后辈作家的深远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界定
    二 地域文学及云南汉语新诗研究综述
    三 本文的突破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发展概观
    第一节 云南文学发展及当代诗歌概况
    第二节 艺术突围:中国80年代新诗潮中的云南诗歌
    第三节 多元并存:九十年代诗歌状态
    第四节 深入探索:21世纪初新诗创作态势
第二章 云南汉语新诗的“本土性”
    第一节 云南地域文化与汉语新诗的“本土性”特征
    第二节 “民族特色”的诗意表达
    第三节 “地域特色”的诗意表达
第三章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第一节 诗歌的“当代性”
    第二节 语言自觉及诗艺探索
    第三节 云南汉语诗歌的“当代性”
第四章 在“本土性”中生发“当代性”的诗人创作论
    第一节 于坚:激活现代汉语表达世界的能力
    第二节 雷平阳:基于故土的质朴之真与失真
    第三节 海男:对云南的个性书写及抒情的节制
    第四节 李森:当代汉语诗歌书写的可能性
第五章 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诗歌审视
    第一节 接通地气与超越地域
    第二节 写作的自发与自觉
    第三节 诗意与诗艺
结语
附录一:诗人访谈(于坚、雷平阳、海男、李森、艾泥等)
附录二:云南诗歌纪要(1976.1—2013.12)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文论五十年的回顾与反思——“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专题综述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2]开放与突破——新时期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建构与研究回瞻[J]. 牟方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论柳青的“新世界”想象[D]. 赵仕蕾. 浙江大学, 2019(01)
  • [4]《文学评论》六十年“头条”:一段学术史[J]. 寇鹏程. 文学评论, 2017(04)
  • [5]伪满洲国童话研究[D]. 陈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6]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D]. 万水.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7]意识形态话语下的文学审美张力 ——十七年文学自律性研究[D]. 杨小兰. 兰州大学, 2015(01)
  • [8]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9]人性清流濯心田—孙犁人道主义文学论[D]. 闫春宇. 山东大学, 2014(11)
  • [10]1976年以来云南汉语新诗研究[D]. 朱彩梅. 云南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文论五十年回顾与反思——“新中国文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专题回顾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