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休养七招

农户休养七招

一、让农民休养生息的七点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燕[1](2021)在《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研究 ——以S省Y县为例》文中认为闲暇生活是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闲暇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质量,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21世纪以来,“闲暇”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研究的推进,部分学者将视线定格在“教师闲暇”的研究上,并有学者对“教师闲暇生活”进行研究和探索。研究教师的闲暇生活,不仅能探析教师闲暇生活的现状,促进闲暇和教师教育相关理论的发展,而且能为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本研究首先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闲暇生活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及闲暇生活的价值进行了梳理,以此作为本研究的起点。其次,基于已有研究,确定闲暇时间、闲暇活动方式、闲暇态度、闲暇生活影响因素等四个调研维度,并根据调研维度设计了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现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再次,采用问卷、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S省Y县五所农村初中学校教师的闲暇生活现状进行了调研,进而归纳其闲暇生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访谈资料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立足于农村地区及学校的实际,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质量。研究发现,闲暇时间不足、对闲暇时间的需求旺盛;闲暇活动类型单一、闲暇活动与专业发展相关性弱;闲暇生活价值认知偏差、闲暇生活满意度低等是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个层面出发,分析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问题的成因:从宏观层面来看,制度缺乏和资金不足使得教师闲暇生活缺乏保障;从中观层面来看,工作超量和关注度低使得教师无暇顾及闲暇生活;从微观层面来说,时间不足与意识淡薄使得教师闲暇生活缺乏动力。最后,笔者从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问题及成因出发,提出形成国家制度保障、学校氛围营造以及个人主动学习等策略,期望多方共同努力,以提高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质量。

庞硕[2](2021)在《河北省季节性休耕政策背景下农户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成为全球最大的地下漏斗区,农业用水资源浪费严重。为科学建立可复制、推广和持续耕地保护机制,2016年原农业部等1 0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提出了针对华北地区季节性休耕试点。目前,河北省季节性休耕工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已有文献研究和本文调研研究,发现季节性休耕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参与季节性休耕的农户对政策的认知不足,对落实季节性休耕政策持消极被动的态度;季节性休耕补贴标准固定统一、补偿方式单一、不确定性较高;季节性休耕治理措施不到位、监管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和农户相关。农户作为土地的使用者、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季节性休耕需要重点考虑农户的意愿和需求。已有研究表明,从农户角度解读季节性休耕问题也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分析地下水漏斗区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行为及其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激励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促进季节性休耕目标的多重实现。本文首先对河北省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河北省用水结构和种植结构处在一个较不协调的状态,为此进行季节性休耕的调研分析。通过宏观的调查发现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的调整是季节性休耕的主要方式。在河北省地下水综合治理的措施中,季节性休耕作为种植结构调整得主要方式。根据农户行为理论分析,农户对某个事物的行动意愿和行为受农户本身对政策的态度、直觉行为以及主观规范的影响。因此,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的农户季节性休耕行为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经过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发现问卷量表设计规范有效。然后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变量间的路径系数,结合模型适配度检验和直接间接效应检验,我们发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分别对农户的季节性休耕意愿和季节性休耕行为选择具有正向影响;此外,农户的季节性休耕意愿在农户对季节性休耕政策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农户季节性休耕行为选择中起到一定作用。通过对模型结果以及调研结果的分析,发现以下结论:第一,河北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上升,农业灌溉用水比例高;第二,河北省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协调度处于较不协调的状态;第三,河北省季节性休耕政策实施效果明显;第四,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的意愿强烈;第五,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行为符合“认知-意愿-选择”路径。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第二,加强休耕政策宣传,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第三,设置复耕保险措施,建立多元休耕补偿机制;第四,探索横向转移支付,完善休耕资金保障机制;第五,培育休耕相关产业,实现季节性休耕可持续。

吴莹[3](2020)在《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研究》文中认为无锡市阳山镇的“田园东方”项目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是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其发展深受各方关注。国家赋予它的一个战略定位是:希望它能够成为长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首先提出增长极理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奠基石,是不平衡发展的凭据。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通过一个或者几个“增长中心”向其他产业或地区传导,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本文运用增长极理论来研究阳山田园综合体的发展。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田园综合体和增长极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且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为后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然后对阳山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及增长极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阳山田园综合体虽然在区位交通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管理技术水平低下、融资渠道单一、项目知名度小、建设用地供需困难以及农业产业衔接不紧密、产居矛盾突出等。最后,提出了促进阳山田园综合体增长极建设的对策建议,认为需要从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技术水平、拓宽融资渠道、提升项目知名度、解决建设用地供需、加强农业产业融合以及协调好产居矛盾等方面入手,最终形成阳山田园综合体增长极,辐射整个长三角洲城市群。本文研究阳山田园综合体建设“长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过程中借助资金、人员和技术的引入,促进阳山地区的增长极极化效应,而在极化效应的影响下,阳山地区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得到提升,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阳山地区开始形成扩散效应,带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本文通过运用增长极理论对阳山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进行剖析,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王宇涵[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黔北瓮坪村经济转型的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黔北瓮坪村经济转型的研究,基于对作物的变迁、农民的身份以及企业的介入作为分析和探讨的三个路径,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作为自然与人文因素概述的历史文化背景。文中通过从作为粮食作物的“水稻”生产转向“高粱”作为经济作物的生产方式的转变所形成不同的耕种知识经验进行比较,试图透过作物的变迁,认识其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的转型,尤其是农民生活的改变和国家的政治经济走向。酿酒业作为企业的进入,进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生产,对地方地景、生活与生产以及社会组织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扮演着“农民与工人”双重身份的村民,在面临乡村共同体不断被打破与重组以及以工人身份进入酒厂将其劳动力商品化的转变过程中,始终在进行着不断的调适和重建其价值体系。本文试图说明:第一,农民的角色转换并没有挣脱传统农业中通过劳动力付出获得收获的生产方式,而是在面对市场时转变了劳动力的性质,即是通过其劳动力商品化来获取酬劳;第二,酿酒业作为依赖地理环境、原材料以及劳动力等因素的企业,本文案例试图作为工业化在内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可行性的参考,为内地农村工业化的研究提供了例证;第三,经济的振兴和地方的转型,离不开政府作为国家机构对农民和企业的干预,政府、企业、农民三者协调合作是整个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将作物作为生计转型研究的核心要素,通过其知识经验变化的研究,认识地方面对国家和市场不断调整土地与劳动的过程,反观农村社会受企业作为经营主体的影响所呈现出逐渐被卷入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并进行反思,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这一研究对解决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城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物质文化研究以及内地农村工业化建设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刘彩霞[5](2019)在《征管实践视域下土地增值税立法问题探讨》文中提出2019年3月20日,财政部条法司公布2019年财政部立法工作安排,包括力争年内完成土地增值税法等的部内起草工作,并及时上报国务院。5月,财税部门起草的《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在内部征求意见。作为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为保持经济稳定,《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基本平移了现行的《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征税范围、计税方式、税率等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拟在审视当前土地增值税制度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就土地增值税立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一、当前土地增值税制度存在的不足

刘程程[6](2017)在《安徽省耕地休养生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心问题,而其中的耕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增加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粮食安全”一直都是国家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点,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主动适应农业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国于2014年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了新的经济背景下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并提出了有计划的实施耕地资源休养生息,提高耕地质量,从而提高耕地地力及耕地产出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达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部地区面临着中部崛起战略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双重机遇,经济增长势头迅猛,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然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背后的代价是耕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超负荷利用、化肥的大量施用和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等,进而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新问题,如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耕地资源污染、耕地地力疲乏和耕地利用效率低等。为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挖掘耕地自身潜力,维持区域粮食安全,以科学技术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耕地休养生息政策是必然选择。安徽省是中部地区的重要农业大省,又是全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因此,论文以中部地区核心代表安徽省作为研究区域。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安徽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其次从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两个方面分析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和成效、保护现状和成效;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耕地利用与保护存在的问题;重点是结合安徽省实际,分别研究安徽省五大农业自然区,即皖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如何实施耕地休养生息;最后提出建立健全安徽省耕地休养生息的体制机制,即建立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立耕地质量养护机制、建立耕地污染预警与防控机制。

谷中原[7](2007)在《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利用农村社区资源,从事各种涉农产业的经济部门。从经济史角度看,农业是人类创造出来并不断完善的为自己提供农产品的生产模式;从经营形态来看,农业具有多种经营模式和经营手段;从生产本质看,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农业的多功能性表现为农业同时具有人文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农业多功能的显现是一个从潜功能向显功能转变的漫长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农业经营形态逐渐地从单功能转向有限功能、从有限功能转向多功能。多功能农业的兴起不仅是因为人类对农业功能认识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系统中的农业要素的结构资源发生了变革。可以说,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意志要素的协同变革直接导致了多功能农业的兴起。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同的特质,从其自然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对自然的依赖性、生产的地域性、社会圈与自然圈的融合性;从人文性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人类强干预性、维护地域文化、人文关怀、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的特点;从生产特点来说,多功能农业具有开放性经营、需要高素质经营主体、效率空间增大、标准化生产、经营效益复合性等特点。多功能农业体系目前主要由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能源农业、都市农业等经营模式和产业构成。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冲突与同一并存现象直接决定着我们必须制定一个满足“四效合一”、“四能皆备”、“三农发展”的综合性要求的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为多功能农业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由经营性指标、功能性指标、效益性指标、发展性指标构成,是考核多功能农业项目的特性、产生、运行过程以及社会价值的评价标准。为了推动传统农业向多功能农业转变和推动多功能农业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和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发展意图,建立起一种经营者与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多功能农业具有全面的、可持续的、内发性的推动“三农发展”的效能。就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多功能农业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转变农业经营形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途径,推动着农业经济发展。就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来说,多功能农业从促使农民现代化、充分利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等维度,推动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相比而言,多功能农业与工具改造运动、土地关系调整、乡镇企业、农民区际流动等在我国陆续出现的动力因素不同,具有内涵发展、综合发展、人文关怀、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农村发展的可靠动力。既然多功能农业具有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发展效能,世界上的每个国家不能错过推动农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应该用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对策积极回应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姜长青[8](2006)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脉络特别是新时期经济工作的起步和发展,围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这一主题,对这次经济调整的国内外背景,经济调整的过程,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调整和改革开放起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贡献:这次经济调整的背景,特别是国际环境变化的背景对这次经济调整有何影响?这次经济调整何时结束?这次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有何关联?这次经济调整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确立有何影响?与中国的对外开放又有何关系?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本选题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创新点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等。论文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的背景分析。这次经济调整是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时代主题的转换、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重新审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构成了中国进行经济调整的国际背景;国内政局的重大变化、经济上的急躁冒进及其所带来的困难,对建国以来历次经济调整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苏联模式的反思,是本次经济调整的国内背景;而思想路线以及基本经济理论的拨乱反正,则为本次经济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章经济调整的过程分析。这次经济调整从开始提出到调整的基本结束前后延续了约五年时间左右。本章以这次经济调整的发展顺序为主线,把这次国民经济调整分为经济调整的酝酿和提出、第一个阶段调整、第二个阶段调整以及调整的基本结束等四个大的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经济形势作了一些评论。第三章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本次经济调整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了重要的转变。本章从经济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战略措施的转变等几个主要方面来予以论述。第四章经济调整和中国改革开放起步之间的关系。本次经济调整开始,就提出了改革的任务;而这次经济调整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对外开放的产物,同时又给对外开放以很大的影响。本章从这次国民经济调整与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

陈桂棣,春桃[9](2003)在《中国农民调查》文中认为为自己哭泣,我们感慨。为他人哭泣,我们感动。为农民哭泣,我们感谢。多少年如一日为中国农民哭泣,我们感奋。作家陈桂棣夫妇,耗时三年,访遍安徽乡村,收集的材料和废弃的手稿,几近等身。其中艰难曲折,难以想象。听他俩哭述农民的命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眼泪。

宛金泉[10](2003)在《再谈学习列宁《论粮食税》的现实意义(二)》文中认为 坦率地说,国有企业如若继续推行股份制,其实质亦是在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和手段。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时说:"我记得1998年,我在伦敦参加亚欧会议,与正在伦敦的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见面时,他第一句话就问我,‘你们中国的私有化搞得怎么样了?顺利吗?’我当时吃了一惊,我说布什先生,中国不搞私有化,我们搞的是股份制。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多种形式之一。……老布什接着说:‘不管你怎么说,反正我们两个都认为应该这样做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共识,各自表述,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股份制讲的是一种企业的组织形式,而公有制讲的是企业的性质。经济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是根本无法

二、让农民休养生息的七点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农民休养生息的七点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研究 ——以S省Y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闲暇”研究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1.1.2 教师闲暇生活研究的缺乏
        1.1.3 国家重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1.1.4 研究者个人的兴趣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教师闲暇生活的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3.2 关于闲暇的研究
        1.3.3 关于农村教师闲暇生活的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闲暇
        1.4.2 闲暇生活
        1.4.3 农村
        1.4.4 初中教师
    1.5 研究设计
2 闲暇生活的相关理论探索
    2.1 闲暇生活的理论基础
        2.1.1 哲学理论基础
        2.1.2 社会学理论基础
        2.1.3 心理学理论基础
        2.1.4 经济学理论基础
    2.2 闲暇生活的特征
        2.2.1 闲暇时间的自由性
        2.2.2 闲暇活动的休闲性
        2.2.3 闲暇态度的两面性
        2.2.4 影响因素的多重性
    2.3 闲暇生活对教师的价值
        2.3.1 促进“个体人”的自我成长
        2.3.2 促进“职场人”的专业发展
        2.3.3 提升“社会人”的整体素养
3 调查的设计与调查实施
    3.1 调查的设计
        3.1.1 调查目的与调查工具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3 访谈提纲的设计
    3.2 调查的实施
        3.2.1 资料的收集
        3.2.2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人口学变量分析
        4.1.1 性别与婚姻情况
        4.1.2 年龄与教龄情况
        4.1.3 其他基本情况
    4.2 闲暇时间的现状
        4.2.1 闲暇时间总量
        4.2.2 用于专业发展的闲暇时间
        4.2.3 对闲暇时间的需求
        4.2.4 分析与讨论
    4.3 闲暇活动的现状
        4.3.1 闲暇活动方式的总体情况
        4.3.2 闲暇阅读的情况
        4.3.3 利用互联网的情况
        4.3.4 闲暇消费情况
    4.4 闲暇态度现状
        4.4.1 对闲暇生活的价值认识
        4.4.2 闲暇生活的规划情况
        4.4.3 闲暇生活满意度分析
    4.5 人口学各变量与闲暇生活各变量的交叉分析
        4.5.1 不同教龄教师闲暇时间总量的差异性分析
        4.5.2 不同婚姻状况教师闲暇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4.5.3 不同性别教师闲暇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4.5.4 分析和讨论
    4.6 闲暇生活影响因素分析
        4.6.1 闲暇生活影响因素的总体情况
        4.6.2 学校、社区开展文体活动的情况
        4.6.3 学校可供教师使用的闲暇资源
5 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的问题分析
    5.1 闲暇时间
        5.1.1 闲暇时间总量不足
        5.1.2 对闲暇时间的需求旺盛
    5.2 闲暇活动
        5.2.1 闲暇活动类型单一
        5.2.2 闲暇活动与专业发展相关性弱
    5.3 闲暇态度
        5.3.1 对闲暇生活的价值认知存在偏差
        5.3.2 闲暇生活满意度低
6 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问题的成因分析
    6.1 国家和社会层面
        6.1.1 教师收入水平低,闲暇生活保障不足
        6.1.2 农村社区与学校分离,外部支持缺乏
        6.1.3 闲暇制度不健全,活动引导不足
        6.1.4 闲暇教育缺乏,闲暇知识欠缺
        6.1.5 经济水平和地理位置制约,闲暇活动单调
    6.2 学校层面
        6.2.1 经济水平制约,基础设施不完善
        6.2.2 相关规章缺失,闲暇活动积极性低
        6.2.3 管理水平落后,忽视教师生活
    6.3 教师个人层面
        6.3.1 工作和家庭挤占,闲暇时间不足
        6.3.2 闲暇认知模糊,知识储备不足
        6.3.3 职业规划不清,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7 提高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质量的策略
    7.1 国家和社会层面
        7.1.1 出台相应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7.1.2 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经济发展
        7.1.3 适当增加编制,提升教师待遇
        7.1.4 增设闲暇课程,普及闲暇知识
    7.2 学校层面
        7.2.1 制定相关规章,关注闲暇生活
        7.2.2 合理分配工作,推进教师“减负”
        7.2.3 完善学校设施,拓展活动空间
        7.2.4 征询教师意见,创新闲暇活动
    7.3 教师个人层面
        7.3.1 树立闲暇意识,重视闲暇生活
        7.3.2 学习闲暇知识,规划闲暇时间
        7.3.3 融入农村社区,丰富闲暇活动
        7.3.4 提升专业水平,践行终身学习
结语:情系农村,悄然绽放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调查问卷 Y县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访谈提纲 Y县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现状的访谈提纲
    附录3:部分访谈资料
    附录4:部分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附录5:部分学校照片
致谢

(2)河北省季节性休耕政策背景下农户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休耕的政策目标研究
        1.4.2 休耕补偿标准研究
        1.4.3 季节性休耕规模研究
        1.4.4 农户休耕意愿和行为研究
        1.4.5 研究评述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5.1 相关概念界定
        1.5.2 理论基础
    1.6 创新点
2 河北省种植结构、用水结构协调性分析
    2.1 河北省水资源供求矛盾分析
        2.1.1 水资源供需紧张
        2.1.2 种植业水资源供需不平衡
    2.2 河北省种植结构变动分析
        2.2.1 河北省种植结构变化情况
        2.2.2 主要季节性休耕区种植结构变化情况
    2.3 河北省用水结构变动分析
        2.3.1 河北省用水结构变化情况
        2.3.2 主要季节性休耕区用水结构变化情况
    2.4 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协调度分析
        2.4.1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2.4.2 河北省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协调性分析
        2.4.3 主要季节性休耕区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协调性分析
3 河北省季节性休耕政策实施现状
    3.1 季节性休耕政策实施情况
        3.1.1 季节性休耕范围
        3.1.2 季节性休耕补贴标准
        3.1.3 季节性休耕实施效果
    3.2 农户认知与季节性休耕意愿分析
        3.2.1 调研范围
        3.2.2 农户对季节性休耕政策的认知情况
        3.2.3 农户对季节性休耕政策采纳意愿情况
        3.2.4 农户对季节性休耕政策补贴标准满意情况
        3.2.5 农户季节性休耕期内从事活动情况
        3.2.6 农户对季节性休耕类型偏好情况
4 季节性休耕区农户行为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说
        4.1.1 模型构建
        4.1.2 研究假说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2.1 样本来源
        4.2.2 农户样本特征
        4.2.3 农户季节性休耕判断描述性统计
    4.3 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
        4.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4.3.2 模型适配度检验
        4.3.3 假说检验与结果分析
        4.3.4 研究结果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河北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上升,农业灌溉用水比例高
        5.1.2 河北省种植结构和用水结构协调度处于较不协调的状态
        5.1.3 季节性休耕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5.1.4 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的意愿强烈
        5.1.5 农户参与季节性休耕行为符合“认知-意愿-选择”的路径
    5.2 对策建议
        5.2.1 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5.2.2 加强休耕政策宣传,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
        5.2.3 设置复耕保险措施,建立多元休耕补偿机制
        5.2.4 探索横向转移支付,完善休耕资金保障机制
        5.2.5 培育休耕相关产业,实现季节性休耕可持续
参考文献
附录 河北省农户对季节性休耕政策的意愿及选择分析
作者简介
致谢

(3)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田园综合体的研究
        1.2.2 关于增长极理论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田园综合体概述
        2.1.1 田园综合体的基本内涵
        2.1.2 田园综合体的运营模式
        2.1.3 田园综合体的特征
        2.1.4 田园综合体的构成要素
    2.2 增长极理论概述
        2.2.1 增长极的概念
        2.2.2 增长极的分类
        2.2.3 增长极形成途径和形式
        2.2.4 增长极作用机理
    2.3 田园综合体相关理论基础
        2.3.1 循环经济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产业融合理论
第三章 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发展及增长极要素分析
    3.1 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建设现状
        3.1.1 建设背景
        3.1.2 总体规划布局
        3.1.3 特色景观设计
    3.2 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2.1 基础配套设施不足
        3.2.2 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3.2.3 融资渠道较单一
        3.2.4 项目知名度较小
        3.2.5 建设用地供需困难
        3.2.6 农业产业衔接不紧密
        3.2.7 “产业”与“居住”矛盾突出
    3.3 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增长极形成的优势分析
        3.3.1 区位和交通优势
        3.3.2 政府政策支持优势
        3.3.3 资源禀赋条件
        3.3.4 吴文化的发源地
第四章 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增长极的战略定位
    4.1 打造产业增长极,加快自主创新
    4.2 长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4.3 建设以农业为主导性产业,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
第五章 促进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增长极形成的对策
    5.1 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增长极形成的战略原则
    5.2 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增长极形成的几点建议
        5.2.1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
        5.2.2 提升管理技术水平
        5.2.3 拓宽融资渠道
        5.2.4 提升田园综合体项目知名度
        5.2.5 解决项目建设与发展用地供需问题
        5.2.6 加强农业产业融合
        5.2.7 协调好“产业”与“居住”的矛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改革开放以来黔北瓮坪村经济转型的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经济活动的现代性转型研究
        1.3.2 中国乡村经济转型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因素
    1.1 “地利”:地理空间的有利条件
        1.1.1 赤水河畔的人文景观
        1.1.2 土地利用与水利灌溉
    1.2 “天时”:时间与机遇
        1.2.1 改革开放“新政策”与“新开始”
        1.2.2 意外之“喜”与“忧”
    1.3 “人和”:内与外的结合
        1.3.1 关键人物——陈星国
        1.3.2 农民的生活与劳动力
    小结
第二章 从“以粮为纲”到“以酒为业”
    2.1 传统农业生产活动
        2.1.1 农作活动
        2.1.2“民以食为天”之水稻栽种
    2.2 农工之间
        2.2.1 家庭手工业
        2.2.2 外出务工潮
    2.3 酒业的扎根与升级
        2.3.1 私营小酒厂的“生”与“灭”
        2.3.2 高粱普种
        2.3.3 企业“规模化”与农民“进厂热”
    小结
第三章 传统-现代的“共度”与“互补”
    3.1 农民身份与态度的转变
        3.1.1 农民与工人的角色扮演
        3.1.2 农民经济态度
    3.2 以“乡土”为转型根基的社区
        3.2.1 失地农民与在地农民
        3.2.2 乡村共同体的破坏与重构
    3.3 面对世界市场的乡村企业
        3.3.1 外来人员的流入
        3.3.2 内地农村工业化的价值与实践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征管实践视域下土地增值税立法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土地增值税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税制设计复杂,违背税收效率原则,征纳成本高
    (二)成本分摊规定模糊,税企争议大,影响税企和谐
    (三)房屋转让价格偏低,调整难取证,实操难度大
二、土地增值税立法建议
    (一)简化土地增值税税制设计
    (二)增加土地增值税的确定性
    (三)增加土地增值税的可操作性

(6)安徽省耕地休养生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主要数据来源
    1.6 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点
        1.6.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耕地保护
        2.1.2 休耕
        2.1.3 耕地休养生息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2.2.2 供需平衡理论
        2.2.3 节约集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生态系统平衡理论
3 安徽省耕地资源现状分析
    3.1 安徽省耕地资源现状
        3.1.1 耕地资源现状
        3.1.2 耕地资源结构和布局
    3.2 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状况分析
        3.2.1 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3.2.2 安徽省耕地资源保护状况分析
    3.3 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3.3.1 耕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3.3.2 耕地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4 安徽省耕地休养生息实施方案
    4.1 皖北平原
        4.1.1 皖北平原区自然概况
        4.1.2 主要农作物
        4.1.3 耕地休养生息实施方案
    4.2 江淮丘陵
        4.2.1 江淮丘陵区自然概况
        4.2.2 主要农作物
        4.2.3 耕地休养生息实施方案
    4.3 沿江平原
        4.3.1 沿江平原区自然概况
        4.3.2 主要农作物
        4.3.3 耕地休养生息实施方案
    4.4 皖南山区
        4.4.1 皖南山区自然概况
        4.4.2 主要农作物
        4.4.3 耕地休养生息实施方案
    4.5 大别山区
        4.5.1 大别山区自然概况
        4.5.2 主要农作物
        4.5.3 耕地休养生息实施方案
5 建立健全安徽省耕地休养生息的体制机制
    5.1 建立耕地生态补偿机制
    5.2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
    5.3 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5.4 建立耕地质量养护机制
    5.5 建立耕地污染预警与防控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动因
        1.1 学术研究目的
        1.2 研究的现实基础与学理基础
    2 文献回顾
        2.1 对传统农业理论的回顾
        2.2 对多功能农业相关理论的回顾
        2.3 对社会和农村社会发展理论的回顾
        2.4 文献评价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框架
        3.2 对研究框架的具体说明
        3.3 核心概念
        3.4 人文主义研究视角
        3.5 使用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4.1 研究的创新点
        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的多功能性
    1 农业具有人文功能
        1.1 农业的生命保障功能
        1.2 农业的文化孕育与传承功能
    2 农业具有生态功能
        2.1 农业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2.2 农业的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3 农业具有经济功能
        3.1 农业的产业基础功能
        3.2 农业为国家提供财源的功能
        3.3 农业的提供能源功能
        3.4 农业的创汇功能
    4 农业具有社会功能
        4.1 农业的容纳社会剩余劳力功能
        4.2 农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功能
    5 农业功能显现过程
        5.1 农业功能在不同社会形态的显现
        5.2 农业功能的显现是潜功能向显功能的演变过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功能农业兴起之因与经营体系的确立
    1 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变迁过程
        1.1 社会形态划分举例
        1.2 社会形态划分模型的借用
    2 社会系统的经济要素进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2.1 社会生产模式变化促使农业转变经营模式
        2.2 农业地位小部门化迫使农业扩大基础地位内涵
        2.3 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是对社会经济要素转型的积极回应
    3 社会主流思想演化促使多功能农业兴起
        3.1 人类社会的三种主流思想
        3.2 人本主义思想的主流地位的确立
        3.3 人本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体现
        3.4 人本主义思想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4 社会意志进步要求多功能农业兴起
        4.1 现时代市民的生活追求需要农业进行多功能化经营
        4.2 现时代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建立生态农业体系
        4.3 工业社会的人类高层需求呼唤多功能农业的兴起
    5 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的确立
        5.1 有限功能农业的缺陷
        5.2 多功能农业对有限功能农业的超越
        5.3 当代社会的多功能农业经营体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功能农业的特质
    1 多功能农业的自然特点
        1.1 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1.2 生产经营的地域性
        1.3 社会圈与自然生物圈的融合性
    2 多功能农业的人文特点
        2.1 人类强干预性
        2.2 维护与创造地域文化
        2.3 人文关怀性
        2.4 借用文化活动形式发展农业
    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特点
        3.1 经营模式的开放性
        3.2 经营主体的高素质性
        3.3 标准化生产
        3.4 效率空间的扩展性
        3.5 经营效益的复合性
        3.6 经营类型的矛盾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实物商品经营类——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能源农业
    1 有机农业
        1.1 有机农业的涵义与发展有机农业的理论根源
        1.2 有机农业经营状况及经营结构
        1.3 有机农业的功能表现
        1.4 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2 生态农业
        2.1 生态农业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基础
        2.3 生态农业经营特点、现状与结构
        2.4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2.5 生态农业的功能表现
    3. 能源农业
        3.1 能源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3.2 能源农业的经营特点
        3.3 能源农业的经营结构
        3.4 能源农业的功能表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服务商品经营类型—旅游农业、文化农业
    1 旅游农业
        1.1 旅游农业的定义与发展
        1.2 旅游农业的经营特点
        1.3 旅游农业经营结构
        1.4 旅游农业的功能表现
    2 文化农业
        2.1 文化农业的定义与兴起
        2.2 文化农业经营类型
        2.3 文化农业的经营特点
        2.4 各种文化农业经营形式成因
        2.5 文化农业的功能表现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功能农业体系的综合经营类型——都市农业
    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1.1 都市农业概念的提出
        1.2 都市农业的定义
    2 都市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根源
        2.1 城市生态恶化是都市农业产生与发展的生态致因
        2.2 现代市民对田园生活方式的追求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精神致因
        2.3 保障食物安全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生理致因
        2.4 农民富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经济致因
    3 都市农业经营特点
        3.1 都市农业具有区位优势
        3.2 都市农业是高投入的集约化农业
        3.3 都市农业具有特殊的经济结构
        3.4 都市农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4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4.1 都市农业分类
        4.2 都市农业的经营结构
    5 都市农业的功能表现
        5.1 具有满足市民食物需求的功能
        5.2 具有促进城郊第三产业发展的功能
        5.3 具有提高经营者收入的功能
        5.4 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
        5.5 具有服务都市的综合性社会功能
        5.6 具有向市民传播农业文化的功能
        5.7 具有强身健体功能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多功能农业的评价体系
    1 建立多功能农业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1.1 消解多功能农业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1.2 适应工业社会对农业生产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1.3 提高多功能农业生产水平的需要
        1.4 对多功能农业实行科学管理的需要
    2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2.1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2.2 多功能农业的多级评价指标
        2.3 多功能农业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及权重确定
        2.4 多功能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表
    3 多功能农业评价方法
        3.1 立项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
        3.2 经营者自我评价与管理者评价相结合
        3.3 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
        3.4 单指标评价与指标体系评价相结合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机制
    1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的内在冲突
        1.1 农业经营者的转成和经营行为
        1.2 农业管理者的转成和管理行为
        1.3 多功能农业转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冲突
    2 两种多功能农业的转成与发展路径
        2.1 市场自为型路径
        2.2 政府计划型路径
        2.3 两种路径的差异与效能缺陷
    3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
        3.1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机制的涵义
        3.2 管理者—经营者良性互动过程
        3.3 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的运行
        3.4 利用经营者—管理者良性互动机制发展多功能农业问题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1 农业经济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1.1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手段变量
        1.2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效率变量
        1.3 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商品化变量
        1.4 农业经济发展的经营形式变量
        1.5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量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效能
        2.1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2.2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3 多功能农业的生产商品化效能显着
        2.4 多功能农业促使农业经济转变经营形式
        2.5 多功能农业具有推动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效能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性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3.2 具有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可靠性强的特征
        3.3 具有提高农业比较利益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1 农村社会发展的变量分析模式
        1.1 农村社会发展的农民进步分析变量
        1.2 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分析变量
        1.3 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分析变量
    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效能
        2.1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民群体进步的效能
        2.2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区公共事业发展的效能
        2.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水平提高的效能
    3 多功能农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
        3.1 具有内涵发展的特征
        3.2 具有综合发展的特征
        3.3 具有人文关怀的特征
        3.4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对策
    1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
        1.1 保证国民食物安全
        1.2 为中国成功工业化提供保障
        1.3 维护中国社会稳定
        1.4 改善生态环境
        1.5 保护中国农业文化
        1.6 推动新农村建设
    2 中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对策
        2.1 用农业多功能性观念重新定位农业
        2.2 处理好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国家计划调节的关系
        2.3 实施多功能农业与传统农业协调发展策略
        2.4 加速农户生产的劳动分工和经营模式转变
        2.5 创造农民学用科技的社会环境和运行机制
        2.6 培养农村经济能人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结语
    1 研究的基本结论
        1.1 多功能农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1.2 多功能农业是与有限功能农业存在重大区别的新型产业
        1.3 发展多功能农业应该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1.4 多功能农业是一种具有强大发展效能的新型产业
        1.5 各国应确立本国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目标和策略
    2 推动多功能农业研究的建议
        2.1 建构大型理论和扩展研究领域
        2.2 加强中国多功能农业问题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2004-2007)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8)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选题的意义
    二、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一) 本选题以往研究的不足
        (二)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四、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经济调整的国内外背景分析
    一、经济调整的国际背景分析
        (一) 世界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变是经济调整的重要时代背景
        (二)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经济调整的重要原因
        (三) 中国对世界认识的新变化也是促使经济调整的重要原因
    二、经济调整的国内背景分析
        (一) “文革”结束后经济恢复及其存在的问题是经济调整的根本原因
        (二) 以往经济调整经验的总结和对苏联模式的反思是经济调整的历史原因
        (三) 四个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重新认识为经济调整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章 国民经济调整过程研究
    一、国民经济调整的酝酿和调整任务的提出
        (一) 国民经济调整的酝酿
        (二)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提出
    二、国民经济调整的第一个阶段
        (一) 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
        (二) 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
    三、国民经济调整的第二个阶段
    四、国民经济调整目标的实现和调整的结束
第三章 经济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一、经济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
        (一) 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从“左”的错误向实事求是转变,强调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二) 经济建设从重生产到重生活的转变
    二、经济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的转变
        (一) 经济调整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
        (二) 经济调整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的转变
    三、经济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变
    四、经济调整与经济发展战略措施的转变
        (一) 从粗放式发展方式到集约式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 从重视精神鼓励作用到重视物质利益的转变
        (三) 从闭关自守、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到各方面对外开放的转变
第四章 经济调整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经济调整为改革创造了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一) “文革”结束后国内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
        (二) 经济调整与社会政治稳定局面的获得
    二、经济调整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一) 经济调整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二)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确立
    三、经济调整与对外开放的起步
        (一) 经济调整与经济特区的兴建
        (二) 经济调整与利用外资及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
结束语:对本次中国经济调整的两点思考
    (一) 经济调整与中国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
    (二) 本次经济调整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论文参考文献
后 记

(9)中国农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在现实与目标的夹缝中
第一章殉道者
    1骚动的路营村
    2案惊中央
第二章恶人治村
    1一切,发生在五分钟内
    2可怕的村霸
    3悲剧还在延伸
    4第四种权力,你在哪里
第三章漫漫上访路
    1享受冷漠
    2感受温差
    3天高皇帝远
    4上访有罪
    5逼上梁山
第四章天平是怎样倾斜的
    1怪圈
    2税费如牛毛达标价更高
    3龙多作旱
    4城乡分治与马太效应
第五章弄虚作假之种种
    1罕见的电报
    2可敬的领导
    3骗你没商量
    4火爆三个月
第六章寻找出路
    1税费改革第一人
    2进了一回中南海
    3两个县委扩大会
    4冒出一个新兴镇
    5墙内开花墙外香
第七章天降大任
    1知音
    2不争论,干给他们看
    3改与不改就是不一样
    4难忘阜阳会议
    5报告进入最高决策层
    6“十三号文件”诞生
    7是非功过凭青史
    8中国农民的福音
第八章破题
    1迟到的“新闻”
    2两份“内参”
    3南极人的喜泪
    4天下第一难题
    5一号议案
    6寄希望于安徽
第九章敢问路在何方
    1市场不相信眼泪
    2在辉煌与富足的背后
    3小岗村的忧虑
    4中国改革正在过大关
    5跳出黄宗羲定律
并非尾声大幕正在拉开

四、让农民休养生息的七点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初中教师闲暇生活研究 ——以S省Y县为例[D]. 陈小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河北省季节性休耕政策背景下农户行为研究[D]. 庞硕.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3]基于增长极理论的无锡阳山田园综合体研究[D]. 吴莹.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以来黔北瓮坪村经济转型的人类学考察[D]. 王宇涵.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5]征管实践视域下土地增值税立法问题探讨[J]. 刘彩霞. 党政干部论坛, 2019(08)
  • [6]安徽省耕地休养生息研究[D]. 刘程程.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2)
  • [7]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 谷中原.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
  • [8]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经济调整研究[D]. 姜长青.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9]中国农民调查[J]. 陈桂棣,春桃. 当代, 2003(06)
  • [10]再谈学习列宁《论粮食税》的现实意义(二)[J]. 宛金泉.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03(03)

标签:;  ;  ;  ;  ;  

农户休养七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