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发展”大篇——河东区基础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抓好“发展”大篇——河东区基础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河东区基础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贵[1](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事关当下,决胜未来的重大战略考量。在当前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党的自身建设重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和重要。进入新时代,中国在综合国力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种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因素接踵而至,党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执政考验;在国内,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高质量成为新常态,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触动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风险挑战不断增多。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新时代之前一段时间存在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致使部分党员干部腐败变质、党的优良作风变味,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遭遇了严重的危险和考验,党的自我革命的提出正是顺应时代要求,党的治理实践的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回应。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精髓的忠实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对党的自身建设的深刻理论总结;汲取了苏联共产党兴衰变幻的惨痛教训,借鉴了域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理的经验;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积累的重要理论探索、实践总结,这些形成了党自我革命重要的理论资源。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作为新时代党自身建设重要理论探索,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彰显治党的时代要求。党的自身建设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下,直面问题,刮骨疗毒、去腐生肌,在自我净化、完善、革新与提高的革故鼎新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促进党的建设全方位的革新,始终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效用,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把党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变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党思想的探索,体现了相应的理论特质,是党自身建设理论的创新探索。自知方能知不足。党加强自身建设必须以直面危机、审视问题为现实基础,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敢于创新、打破禁锢、典型示范、勇于实践熔铸到党自身建设的科学认识中去。理论创新是最基础的创新。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回归政党政治本色,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坚持内外兼修,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在优良政治文化的熏陶和培育中,形成更高层级文化强党之路。自我革命是敢于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显着标识,塑造了新时代革命者、人民利益的实现者和维护者的光辉形象。党的自我革命理论还必须落到实处方能发挥效用。党是永远的革命者,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政治领导、强化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矫正领导干部权力观和利益观,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建设,以规矩定方圆,用革命手段把反腐败进行到底,构建起党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动机制,让党的自我革命有着明确的目标使命,在社会的变化中校准自我革命的航向,运用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联合力量,扎紧“制度笼子”、浇筑为政失范“堤坝”,久久为功、方得始终。党的自我革命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效长久之策,要始终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长用多用批评和自我批评锐利武器,形成党“惩治-纠偏-育新”的全过程自我革命新机制。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时代出卷,党的自我革命是最好的答卷,凝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建理论,保证党的生机活力,避免陷入“成功者陷阱”,回答了党“继续成功”的未来之问。理论以回答现实之需为要。十八大以来,党通过大刀阔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让党心归位,民心聚拢,党的执政地位更为稳固,人民政治参与度、认同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强大政党领导的强国之路,必将未来可期。

李辰洋[2](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一直是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关键词。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到要求全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等等,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都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分为五节,主要论述了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文章预期的创新点并对研究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括界定,从整体上奠定了文章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相关阐释。本章分为四节,主要论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同时,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直接来源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借鉴。第三章至第七章,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的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纵向展开,首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论述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归纳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而深刻剖析其中展现的重要价值和时代内涵,最后根据习近平相关论述总结提出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幸福的路径措施。第八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以前述章节的分析和论述为基础,深刻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现出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第九章,结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性转化和现实性内需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需要。

张子涵[3](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望,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一直以来,消除贫困都是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对我国长期以来贫困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特色扶贫道路,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精准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其他国家贫困治理模式的总结与借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与创新。精准扶贫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扶贫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历经四代主要领导人,四个主要发展时期,到今天依托国内国际大环境和历史背景而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该理论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扶贫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新时代我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精准扶贫理论的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第一要义是“两个确保”,核心思想是精准扶贫,基本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根本方法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该理论提出了解决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两步走”战略;形成了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领导责任体制,精准识别、协调统一的工作组织体制,扶贫资金、各种资源的稳定投入体制,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制,广开渠道、严格标准的监督考核体制;形成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精准方略是有效之策,社会动员是聚力之举,群众奋斗是内生动力的脱贫攻坚经验;培育出以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实干精神,自力更生、敢闯敢干的奋斗精神,各方参与、众志成城的帮扶精神,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同舟共济、携手合作的互助精神为代表的中国扶贫精神。这一理论包含人民性、全面性、科学性、创新性、绿色性等鲜明的特征。精准扶贫理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扶贫思想,指导着中国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为世界人权保障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历史发展,精准扶贫理论必然会在人类反贫困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罗志鹏[4](2020)在《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文中认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人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不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集体意识产物。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关乎国家、社会与人民共同繁荣的大事。近年来,云南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强省,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大理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门问题,也是民族理论与政策可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与政策,以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开展的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着重调查与研究关于大理历史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从民族文化传播的视角,将大理历史文化放在当前主流文化传播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大理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并以各种形式的媒介传播形式来展现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实际开展状况,凸显其对大理历史文化对外传播的社会价值与现实作用。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具体分析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在进行大理历史文化传播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思路,以期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播事业的发展。本文共有三大亮点。一是将民族文化特别是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问题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联系起来,结合当前国家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背景,重点关注民族文化力量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影响与作用。二是通过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以及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深入研究和探讨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问题,了解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对传播大理历史文化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并针对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思路。三是新时期国内以公益讲座形式进行民族文化传播,也存在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如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开展的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几乎每周风雨无阻的坚持,持续三年多坚忍不拔的精神,深得民众喜爱的大众传播,在云南乃至全国都实属罕见,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其经验可为各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具体的、先进典型的、有推广价值的案例。

龚媛[5](2020)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昆明市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扶贫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近年来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脱贫问题一直都制约着我国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工作放在及其重要的位置上,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精准扶贫政策,旨在将更多的力量放在解决最需要解决贫困的地区上。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盛景举世瞩目。同时,城市水源保护区又是以生态保护为主,因为移民搬迁政策的实施导致水源地区的贫困情况与一般偏远贫困地区有所不同,在当前国家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探究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昆明市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近年来的扶贫效果评价及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实践方案,有助于对正确处理好城市水源保护区经济落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及问题,基于此本文选取了昆明市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为对象,对扶贫效果评价及后续发展问题展开研究和评价,并且找到适合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量身定做”不同的水源地区经济、文化、生态、发展的保障措施,以便更好地在我国广大的水源保护区进行推广。

陈文林[6](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地位、发展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等的认识不断深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应对社会公正新情况、新问题的行动指南。它对于有效解决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和有力克服在公正问题上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形成新时代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开创和谐文明公平正义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毛泽东公正观以及西方社会公正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理论基石、理论准备和有益借鉴。中国传统公正观的整体主义思维方式、防止两极的中庸思维方法、“民本,”、“均平”、“抑高举下”等重要思想,有许多值得吸取的科学合理成分,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文化因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强调要从生产方式本源来认识社会公正,应当把保障人民平等权利、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公平正义的根本目的,把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根基。毛泽东公正观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方向、道路和制度及其在权利和经济利益上的平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准备。西方社会公正观重视个人权利,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在实现个人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方面也有不少合理成分,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有益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文化和社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题与理论内容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经历了从形成到丰富、再到新发展的历史过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一脉相承,不断推进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四重基本内涵,即发展是前提,共同富裕是目标,人民民主、按劳分配和适度平衡是基本原则,制度建设是保障,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形成。江泽民、胡锦涛逐步把公平正义提升到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历史任务和本质要求层面,指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主张通过建设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反腐败、治党、保护人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极大丰富。习近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纳入到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既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和结构,又在实践中通过整体性战略谋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和方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实现了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理论认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即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它们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理论系统。从公平正义的地位看,中国共产党在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西方对公平正义的定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责任。从公平正义的目标看,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提出了公平正义的远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从公平正义的规则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经济视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和基础;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作为处理发展经济与促进社会公平这两个社会主义重大任务关系的基本原则;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三位一体”视为公平正义的运行性规则;并以共享规则、短板规则和兜底规则的相互补充和密切配合,促进平等和实现共同富裕。从公平正义的覆盖领域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和政策已经全面覆盖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领域全覆盖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从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条件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法治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体制机制。从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看,引导人民形成公平正义共识,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理性、有序、渐进追求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了方向。

于璇[7](2019)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困境与治理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连接义务教育和高中后教育的衔接纽带。然而,在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普通高中教育仍是薄弱环节,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诸多难以破解的现实困境,不仅影响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更影响了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和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本研究从“经验、问题和对策”三个层面及“供需、经费、均衡、质量”四个维度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对湖北、陕西、贵州、河南、甘肃、四川、云南7省14个贫困地区30所普通高中学校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客观必然性、政策变迁历程、取得的经验成就、存在的困境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总体经历了重点发展、调整稳定、着力扩大规模以及迈入普及发展新阶段的发展脉络,并取得了显着成就,具体表现在普及水平持续提升、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显着改善、免费教育逐步推行、贫困地区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机会继续扩大。第二,当前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在资源供给、经费保障、均衡发展以及内涵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深层次的现实困境。在资源供给方面,教育规模供给不足,办学条件薄弱,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难以满足贫困地区家长和学生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在经费投入和保障方面,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投入不均衡,普通高中举债办学,贫困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成本负担较重。在均衡发展方面,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在内涵发展方面,优质生源大量流失、师资队伍建设薄弱以及辍学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也始终困扰着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社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低重心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的制约,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贫困文化的桎梏和家庭教育功能缺失,以及教育精准扶贫机制不完善等。基于以上发现并结合现代治理理论,本研究提出了推进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治理路径和策略:一是加强普通高中立法,构建和完善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法制体系;二是扩大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缓解供求失衡的现状;三是构建长效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力度;四是提高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满足贫困地区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五是健全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提升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精准扶贫成效。

郑一[8](2019)在《学科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挑战着教育和教师教育系统,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培养质量是回答时代叩问的关键。学科教育教师是未来教师的教师,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关系到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格养成。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工程中,学科教育教师是核心力量、也是亟待建设的队伍。专业自我是学科教育教师对于“我是谁”和“我应该是谁”的感知和确认,是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行为和专业决策的内部罗盘。学界普遍认同专业自我是理解学科教育教师和促进学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研究在国内外都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就一些基本问题达成共识。我们力图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视域回答两个问题:(1)学科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是什么?(2)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鉴于研究的探索性和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我们采取多个案研究方法,主要的数据收集手段是访谈。研究以米德的自我理论和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了分析框架,以话语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五名个案教师的访谈数据。研究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结论。1.学科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是以学科专业自我为本体、以亲和专业自我为边界、以组织专业自我为意义来源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学科教育教师的学科专业自我呈现出四种类型特征:教育学思维型、技术思维型、学术思维型、学科思维型;亲和专业自我呈现出五种类型特征:和善交往型、模糊封闭型、理论引领型、互动合作型、团队领导型;组织专业自我呈现出三种类型特征:能动平衡型、组织尊从型、契合发展型。2.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专业知能、评价体系和个人品性。专业知能是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轴心影响因素。专业知能全面的学科教育教师呈现出融合型的专业自我;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师呈现出实践者专业自我;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呈现出研究者专业自我。专业知能精深,专业自我显稳健气质;相反,专业自我显封闭气质。评价体系是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外部调控因素。以科研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形塑了学科教育教师的研究者专业自我,但加剧了教师教育实践与科研之间的张力,是产生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困境的主要原因。个人品性是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内部协调因素。女性特质突出的学科教育教师呈现出和谐的专业自我;被动服从特质的学科教育教师呈现出弱势的专业自我;研究者特质的学科教育教师呈现出强势的专业自我;追求完美特质的学科教育教师呈现出活力的专业自我;领袖型特质的学科教育教师呈现出创造的专业自我。

姜梁[9](2018)在《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无人机系统作为新兴高端装备,是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载体,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典型代表,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强国防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装备。研究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研究成果较多,但针对无人机行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相对较少,尤其在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复杂作用机理、融合度综合评价方面的研究甚少,相关问题研究亟待解决。本研究基于军民融合、协同管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和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仿真、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评价体系、推进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理论的扩展和完善,而且有助于为中国无人机行业以及其它行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梳理了本论文需要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阐述了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概念,详细分析了其内涵,揭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复杂属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采用扎根理论深入地挖掘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要素,建立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素模型,实证研究确定了4种关键影响因素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为后续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及评价体系提供指标依据。结果表明:军民融合政策是前提,企业管理机制是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技术融合是基础。再次,分析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研究应用的可行性,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的因果回路图以及各主要变量间相互关系,构建了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Vensim PLE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的引入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军民融合的理论研究。然后,基于德尔菲方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了指标权值。并对三家典型代表的无人机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水平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无人机国有企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客观量化的评价。最后,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从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管理机制、人才队伍和技术融合四个层面深入探讨和提出了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

邓文平[10](2018)在《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文中提出论文的主旨是探究新发展理念“新”在哪里,揭示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良性互动的产物,是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时代潮流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新发展理念对于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发展理念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社会有机体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和公平正义理论。论文以先总后分的形式展开,探究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创新,以发掘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部分是对新发展理念的总体把握,第二至第六部分逐一探讨五大发展理念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作出了怎样的丰富和发展。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产物。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原有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转换发展方式日益迫切,必须确立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它的理论基础,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是它的直接理论来源,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它的思想借鉴。新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有机整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创新发展理念是党中央顺应国际创新发展潮流和国内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持续发展动力的要求而提出的。它内涵丰富,是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阐明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创新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文化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协调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协调发展理念是时代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协调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协调发展理念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认识、创新协调的实践路径、扬弃“局部发展论”三个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绿色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世界生态文明发展潮流和国内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产物,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源泉。绿色发展理念从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倡导绿色国家绿色GDP、阐明绿色发展道路三个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开放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的丰富发展。开放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的需要,开放发展理念内涵丰富。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是开放发展理念理论基石。开放发展理念从强化了对外开放战略地位、赋予了对外开放新内容、深化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三个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共享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现实基础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平正义的不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共享发展理念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而且从明晰公平正义的价值定位、确立增进人民福祉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明确实现公平正义的具体思路三个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正义论。

二、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河东区基础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河东区基础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党自我革命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时代背景
        一、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新挑战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三、政党治理的现实状况对党自我革命提出新发展
    第二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党自身建设的论述
    第三节 自我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历程
        二、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主义政党成败的经验教训
        三、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
    第一节 把握自我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目标体系: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
        二、外在压力: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意志
        三、内生动力: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四、行为体系:“四个自我”否定中实现肯定
    第二节 党自我革命的时代要求
        一、根本原则: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基本要求:党的建设全方位自我革命
        三、关键环节:加强反腐倡廉与干部队伍建设
        四、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第三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的理论特质
    第一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显着特点
        一、与时俱进直面问题的时代性
        二、哲学高度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三、破解难题的革命性和实践性
    第二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创新探索
        一、党建理论的新认识
        二、治党文化的新探索
        三、政党形象的新塑造
第四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深化探索
    第一节 增强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自我革命的根本途径
        一、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地位
        二、树立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三、夯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根基
    第二节 健全党的外在约束是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
        一、坚定不移反腐败是自我革命的强力抓手
        二、构建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协同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保证
        三、健全监督执纪问责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有效方式
    第三节 构建长效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持久保障
        一、建立学习与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
        三、构建党全过程自我革命机制
第五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自我革命的理论意义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
        三、探索了长期执政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生机活力的路径
    第二节 自我革命的现实意义
        一、引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方向
        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人民政治认同感
        三、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1.5.1 人
        1.5.2 人民
        1.5.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概述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2.1.1 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2.1.2 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1.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社会条件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2.2.2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入关键期
        2.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2.3.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
        2.3.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思想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借鉴
        2.4.1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2.4.2 理论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的论述
    3.1 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发展
        3.1.1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实践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实践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主要内容的论述
        3.2.1 人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主体
        3.2.2 人民是权力运行的监督主体
        3.2.3 人民是文艺事业的参与主体
        3.2.4 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评价主体
        3.2.5 人民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推动主体
    3.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价值的论述
        3.3.1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
        3.3.2 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3.3.3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3.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路径的论述
        3.4.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3.4.2 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3.4.3 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4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
    4.1 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4.1.1 毛泽东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发展演变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基本内容的论述
        4.2.1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稳固人民立场的物质基础
        4.2.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引党的人民立场的科学发展
        4.2.3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增强人民立场的思想底蕴
        4.2.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党的人民立场的话语体系
        4.2.5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推动党的人民立场落地落实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价值意蕴的论述
        4.3.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4.3.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4.3.3 人民立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追求
        4.3.4 人民立场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4.4 习近平关于巩固人民立场实践路径的论述
        4.4.1 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党的领导各项体制机制
        4.4.2 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4.4.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人民立场主体责任
        4.4.4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人民立场的时代内涵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论述
    5.1 人民利益论的历史发展
        5.1.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5.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基本内容的论述
        5.2.1 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大逻辑保障人民经济利益
        5.2.2 健全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利益
        5.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人民文化利益
        5.2.4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利益问题
        5.2.5 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人民生态利益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价值内涵的论述
        5.3.1 实现人民利益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5.3.2 实现人民利益凸显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美好体验
        5.3.3 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了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的全面均衡
    5.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利益具体途径的论述
        5.4.1 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5.4.2 推进从严治党压实为民服务责任制
        5.4.3 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民利益评价体系
        5.4.4 营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的政治生态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的论述
    6.1 人民共享论的历史发展
        6.1.1 毛泽东人民共享思想的初显与贡献
        6.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共享思想的历史发展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主要内容的论述
        6.2.1 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6.2.2 共享领域和内容要涉及人民发展的各方面
        6.2.3 共享是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
        6.2.4 共享要在人民健康和安全领域持续加码
        6.2.5 共享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基本特征的论述
        6.3.1 人民共享权利的公平性
        6.3.2 人民共享过程的共建性
        6.3.3 人民共享自身的科学性
    6.4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重要价值的论述
        6.4.1 坚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6.4.2 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享发展理念
        6.4.3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理想追求和使命初心
7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
    7.1 人民幸福论的历史发展
        7.1.1 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7.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基本内容的论述
        7.2.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7.2.2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7.2.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7.2.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论重要价值的论述
        7.3.1 为人民谋幸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7.3.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
        7.3.3 为人民谋幸福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的科学指导
    7.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幸福措施保障的论述
        7.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前提
        7.4.2 明确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实践指向
        7.4.3 营造各方联动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障
        7.4.4 筑牢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根本遵循
8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及重大意义
    8.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8.1.1 突出人民性,以清醒头脑保持对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
        8.1.2 注重根本性,以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重点
        8.1.3 强调权益性,以坚决扞卫人民各项基本权利为保障
        8.1.4 着眼现实性,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抓手
        8.1.5 指明方向性,以净化社会风气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为导向
        8.1.6 明确实践性,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
        8.1.7 凸显规范性,以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实现人民安定团结为目标
        8.1.8 秉承时代性,以不懈奋斗创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最终归宿
    8.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8.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8.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9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述评
        1.3.1 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主要内容的梳理
        1.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精神的总结
第2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形成逻辑
    2.1 精准扶贫的理论逻辑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2.1.2 其他国家贫困治理模式的总结与借鉴
        2.1.3 中华民族传统救济思想的提炼与创新
    2.2 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
        2.2.1 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
        2.2.2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现实需求
        2.2.3 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
    2.3 小结
第3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嬗变
    3.1 中国革命、建设时期的制度保障扶贫理论
        3.1.1 土地革命与改革运动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
        3.1.2 农业机械化与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1.3 社会保障兜底贫困生活
    3.2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改革发展扶贫理论
        3.2.1 改革发展破困局
        3.2.2 大力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
        3.2.3 走向共同富裕
    3.3 十三届五中全会后的开发扶贫理论
        3.3.1 实施扶贫攻坚计划
        3.3.2 提出扶贫开发理论
        3.3.3 萌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
    3.4 新世纪的协调扶贫理论
        3.4.1 坚持以人为本,赋予反贫困新内涵
        3.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拓反贫困新路径
        3.4.3 建成全面小康,描绘反贫困新目标
    3.5 小结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主要内容
    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科学内涵
        4.1.1 价值目标是共同富裕
        4.1.2 第一要义是“两个确保”
        4.1.3 核心思想是精准脱贫
        4.1.4 基本标准是“两不愁三保障”
        4.1.5 根本方法是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4.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两步走”战略
        4.2.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理论关系
        4.2.2 通过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4.2.3 对接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4.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制度保障体制
        4.3.1 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领导责任体制
        4.3.2 精准识别、协调统一的工作组织体制
        4.3.3 扶贫资金、各种资源的稳定投入体系
        4.3.4 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制
        4.3.5 严格标准、渠道多样的监督考核体制
    4.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经验及精神
        4.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基本经验
        4.4.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精神
    4.5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鲜明特征
        4.5.1 彰显人民性
        4.5.2 体现全面性
        4.5.3 注重科学性
        4.5.4 富有创新性
        4.5.5 兼具绿色性
    4.6 小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意义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的理论意义
        5.1.1 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5.1.2 创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
    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实践意义
        5.2.1 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遵循
        5.2.2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5.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世界意义
        5.3.1 为世界人权保障提供了中国经验
        5.3.2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与政策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
    二、习近平关于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三、云南关于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
第二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发展概况
    一、创办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文化载体
        (一)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平台设立
        (二)学术交流与对外交往
        (三)各级党委与政府的支持
    二、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实践策略
        (一)丰富公益讲座内容,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二)形成雄厚的讲师力量与讲座资源库
        (三)深入挖掘社会资源,融入资源共享洪流
    三、创办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初心
        (一)创办者的个人初心
        (二)大理市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共同初心
第三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传播的主要内容
    一、英雄及历史人物
    二、滇西抗战史实
    三、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
    四、地方民俗风情
第四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传播的各种形式
    一、利用传统媒介,拓展文化广度
        (一)报纸
        (二)书刊
        (三)广播
        (四)电视
    二、善用新兴媒介,挖掘文化深度
        (一)网站
        (二)微信
        (三)微博
        (四)影视
    三、巧用特殊媒介,彰显文化厚度
        (一)民族文化研讨会
        (二)交流推介会
第五章 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的经验提升
    一、提高大理历史文化的传播效率
        (一)利用传播媒介,发挥渠道优势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顺应文化传播的新要求
    二、打造民族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
        (一)突出传播非遗项目
        (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三)积极了解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
    三、塑造大理地区的文化形象
        (一)助推旅游产业,打造品牌传播
        (二)增加对外互动,提升传播人的影响力
    四、提升民族文化的服务保障
        (一)建立健全文化服务体系
        (二)加强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
        (三)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昆明市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扶贫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国内外扶贫效果评价研究
        (二)关于国内扶贫效果及发展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水源区生态保护及后续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水源保护区扶贫效果评价与可持续发展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水源保护区
        二、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及移民搬迁
        三、扶贫效果及脱贫标准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
        一、扶贫效果评价理论体系
        二、国外目前比较成熟的扶贫模式概述
        三、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 效果评价的基础与前提
        一、水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水源保护区扶贫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性
第二章 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扶贫效果评价分析
    第一节 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扶贫效果评价的基本内容
        一、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基本概况
        二、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扶贫历程
        三、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扶贫效果特点
    第二节 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扶贫效果评价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三、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第三章 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节 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传统发展模式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一、产业结构单一缺乏产业的深层次开发
        二、基础设施滞后
        三、民生问题突出
    第二节 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相互制约
        一、发展模式缺乏规划引领且先天开发范围受条件制约
        二、中心发展滞后周边乡村发展分散化
        三、特色产业培育困难
        四、人为活动因素影响大但监督体制不完备
    第三节 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基础薄弱政策执行力不足
        一、发展政策普及宣传不到位
        二、可持续发展模式固化
        三、扶贫及可持续发展政策不配套及落实不到位
        四、靠财政资金补偿扶持但力度小缺口大
第四章 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体制约束
        一、模式层面固化与可持续开发不相宜
        二、体制因素对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经济落后程度的影响
    第二节 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保障与防护的缺失
        一、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二、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多依靠财政资金且惠及面小
        三、水源区级别和管护范围多方面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第三节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缺陷
        一、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定位出现偏差
        二、可持续发展决策缺少独立有效的评估系统和问责机制
        三、可持续发展工作缺乏社会群体力量的支撑
第五章 优化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打破松华坝水源区固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一、第一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生态都市农业转变
        二、构建农户农业发展的风险保障体系
        三、注重需求、赋权于民创新调整水源区扶贫开发模式
    第二节 立足生态保护打造松华坝水源区新兴产业替代模式
        一、推进无污染、甚至能促进生态保护的产业建设
        二、探索水源区在可控范围内发展适度休闲生态旅游
        三、加快周边农村互帮互助共建特色产业及服务流通网点
        四、集中搬迁优先安置,开展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
    第三节 全面提升松华坝水源区的民生保障质量
        一、积极落实移民搬迁住房安置
        二、实施水源地区教育扶持
        三、制定健康特惠政策到户到人
        四、建立基础保障扶持体系
    第四节 加大各级财政补助扶持力度
        一、应保尽保水源区农村居民补偿补助及保障资金
        二、争取省、市批准水源保护区继续享有第三板块政策待遇
        三、探索可持续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四、引入多方资金渠道并与市场化机制相结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
        1.1.1 选题理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1 历史的方法
        1.4.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4.3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1.5 基本概念
        1.5.1 公正
        1.5.2 公正观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
    1.6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问题指向
    2.1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成就
    2.2 社会各领域的不公正问题
        2.2.1 区域、城乡、行业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2.2.2 腐败问题
        2.2.3 民生问题
        2.2.4 生态正义问题
    2.3 思想领域的错误公正观
        2.3.1 平均主义的公正观
        2.3.2 效率至上的公正观
        2.3.3 个人权利至上的公正观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思想来源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民族文化渊源
        3.1.1 中国古代公正观
        3.1.2 中国近代公正观
        3.1.3 中国传统公正观评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基础
        3.2.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思维
        3.2.2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
        3.2.3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逻辑进路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准备
        3.3.1 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公正的根本保障
        3.3.2 权利平等是社会公正的主要内容
        3.3.3 按劳分配、利益兼顾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重要借鉴
        3.4.1 批判视域下的新自由主义公正观
        3.4.2 借鉴视域下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历史发展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4.1.1 经济依据
        4.1.2 制度依据
        4.1.3 文化依据
        4.1.4 社会依据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
        4.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主题的变化
        4.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内容的变化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形成
        4.3.1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公正的根本前提
        4.3.2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和目标
        4.3.3 人民民主、按劳分配、适度平衡是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
        4.3.4 制度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丰富
        4.4.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
        4.4.2 从严治党、保护人权、民主法制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大举措
        4.4.3 实现科学发展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前提
        4.4.4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新发展
        4.5.1 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理论剖析
        4.5.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践探索
        4.5.3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内在结构
    5.1 社会公平正义的地位论
        5.1.1 社会主义本质体现论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
        5.1.3 中国共产党执政责任论
    5.2 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论
        5.2.1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党认识公平正义发展阶段的理论武器
        5.2.2 远期目标论
        5.2.3 阶段性目标论
    5.3 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则论
        5.3.1 发展经济论
        5.3.2 效率公平统一论
        5.3.3 “三位一体”论
        5.3.4 共享论
        5.3.5 短板论
        5.3.6 兜底论
    5.4 社会公平正义的领域全覆盖论
        5.4.1 城乡区域公平
        5.4.2 收入分配公平
        5.4.3 教育公平
        5.4.4 社会保障公平
        5.4.5 公民权利公平
    5.5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论
        5.5.1 党的领导保障论
        5.5.2 制度保障论
        5.5.3 法治保障论
    5.6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论
        5.6.1 共识论
        5.6.2 改革论
        5.6.3 环境论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价值意蕴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理论价值
        6.1.1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成果
        6.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凝聚力量
        6.2.2 为迎接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
        6.2.3 为走出公平正义困境指明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困境与治理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贫困地区
        二、中西部贫困地区
        三、普通高中教育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第五节 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一、结构安排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重视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必然性
    第一节 从人力资本理论透视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减贫功能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脉络及理论贡献
        二、人力资本视域中的贫困研究
        三、人力资本视角下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减贫功能和应然选择..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与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弱势补偿
        一、多元视角下的教育公平理论研究
        二、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
        三、教育公平视角下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补偿的路径
    第三节 教育治理现代化与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治理的实践趋势
        二、我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审视
        三、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三章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变迁及发展成就
    第一节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变迁
        一、重点导向时期(1949-1980)
        二、普职调整时期(1980-1998)
        三、规模扩张时期(1998-2005)
        四、普及攻坚时期(2005 至今)
    第二节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成就
        一、普及水平持续提升
        二、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三、办学条件显着改善
        四、免费教育逐步推行
        五、升学通道继续拓宽
第四章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供需矛盾困境
        一、规模上的供不应求加剧入口困难
        二、办学资源紧缺导致“大班额”现象突出
        三、办学条件薄弱难以满足基本办学需求
        四、社会对优质资源的渴求激化资源短缺矛盾
    第二节 经费保障困境
        一、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与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二、经费投入占比偏低,面临学段“倒挂”现象
        三、经费投入不均衡,贫困地区内部差异显着
        四、举债办学现象普遍,学校债务问题突出
        五、贫困家庭普通高中教育成本负担较重
    第三节 均衡发展困境
        一、城乡之间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失衡
        二、示范校与非示范校之间发展失衡
    第四节 内涵发展困境
        一、优质生源大量流失
        二、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三、辍学现象尚未改善
第五章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社会基础薄弱,普通高中发展先天不足
        一、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气候灾害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影响
        二、薄弱的社会基础条件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制约
    第二节 贫困程度深,经济发展滞后,普通高中发展缺乏经济基础
        一、贫困是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贫弱的经济状况影响政府财政投入和家庭的支付能力
    第三节 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重心过低,普通高中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一、低重心的基础教育管理格局使县级政府成为普通高中的领导者
        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难以承担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重任
    第四节 法律规制不健全,普通高中发展缺乏法制规范和保障
        一、法制供给不足导致多元主体的行为失范和利益受损
        二、政策执行偏差:普职结构政策的地方博弈
    第五节 贫困文化桎梏,家庭教育功能缺失,普通高中发展缺乏良好的环境氛围
        一、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贫困文化制约机制
        二、家庭教育缺失对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高中教育的影响
    第六节 教育精准扶贫机制不健全,普通高中教育扶贫功效有待加强
        一、教育精准扶贫理念的非系统性
        二、教育精准扶贫推进中的粗放式
        三、教育精准扶贫中多元主体的缺失
第六章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治理路径
    第一节 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立法,构建和完善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法制体系
        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立法的新时代背景
        二、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立法的价值取向和重点内容
        三、构建和完善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制度体系
    第二节 扩大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缓解供求失衡的现状
        一、扩充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资源
        二、合理规划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布局
        三、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资源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创新作用
    第三节 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力度
        一、建立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生均拨款制度
        二、明确各级政府普通高中教育投入主体责任,构建政府间分担机制
    第四节 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满足中西部贫困地区对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
        一、师资素质转型:加强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师队伍建设
        二、组织机制转型: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和良性互动机制
        三、战略思路转型:推动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第五节 健全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提升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精准扶贫成效
        一、转变教育扶贫思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实践
        二、提升关键环节成效,建构精准化的教育精准扶贫治理机制
        三、建全贫困资助体系,保障贫困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合法权利
        四、发挥政府“元治理”的核心主体作用,构筑多元协同参与的教育精准扶贫格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西部贫困县(区)教育局调查表
附录二 校长、教育行政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三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校领导卷)
附录四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五 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学科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学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三、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初步提出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问题表述与初步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内涵、影响因素与形塑策略
    第一节 教师教育者专业自我的内涵
        一、概念辨析
        二、基本属性
        三、内容范畴
    第二节 教师教育者专业自我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影响
        二、组织机构环境的影响
        三、个体层面的影响
        四、教师教育者专业自我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形塑教师教育者专业自我的策略
        一、支持教师教育者的自我研究
        二、提供高质量的入职培训
        三、帮助教师教育者建立专业关系网络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米德自我理论的思想要旨及其对本研究的贡献
        一、自我形成于社会活动过程
        二、自我是主我与客我的统一体
        三、自我与自我能动性
        四、米德自我理论视域下学科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
    第二节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思想要旨及其对本研究的贡献
        一、意识生成与活动过程的统一性
        二、维果茨基的个体活动系统结构模型
        三、恩格斯特罗姆的共同体活动系统机构模型
        四、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域下学科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
    第三节 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分析框架
        一、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维度结构
        二、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影响因素结构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进一步阐释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取向
        二、个案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个案选择与确定
        一、D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
        二、个案选择的考虑与个案基本情况
    第四节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一、数据收集
        二、数据分析
第五章 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内容
    第一节 H老师专业自我的内容
        一、H老师的学科专业自我:教育学思维型学科教育教师
        二、H老师的亲和专业自我:和善交往型学科教育教师
        三、H老师的组织专业自我:能动平衡型学科教育教师
    第二节 S老师专业自我的内容
        一、S老师的学科专业自我:技术思维型学科教育教师
        二、S老师的亲和专业自我:模糊封闭型学科教育教师
        三、S老师的组织专业自我:组织尊从型学科教育教师
    第三节 B老师专业自我的内容
        一、B老师的学科专业自我:学术思维型学科教育教师
        二、B老师的亲和专业自我:理论引领型学科教育教师
        三、B老师的组织专业自我:契合发展型学科教育教师
    第四节 W老师专业自我的内容
        一、W老师的学科专业自我:学科思维型学科教育教师
        二、W老师的亲和专业自我:互动合作型学科教育教师
        三、W老师的组织专业自我:能动平衡型学科教育教师
    第五节 L老师专业自我的内容
        一、L老师的学科专业自我:学术思维型学科教育教师
        二、L老师的亲和专业自我:团队领导型学科教育教师
        三、L老师的组织专业自我:契合发展型学科教育教师
    讨论与分析: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三维建构
        一、学科专业自我: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本体建构
        二、亲和专业自我: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边界建构
        三、组织专业自我: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意义建构
第六章 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H老师专业自我的影响因素
        一、H老师的专业知能与融合型专业自我
        二、H老师在与制度环境互动中形成了专业自我能动性
        三、H老师的女性特质与专业自我和谐
    第二节 S老师专业自我的影响因素
        一、S老师的专业知能与实践者专业自我
        二、S老师在与制度环境互动中形成了专业自我困境
        三、S老师被动服从特质与专业自我弱势
    第三节 B老师专业自我的影响因素
        一、B老师的专业知能与研究者专业自我
        二、B老师在与制度环境互动中形成了专业自我矛盾
        三、B老师研究者特质与专业自我强势
    第四节 W老师专业自我的影响因素
        一、W老师的专业知能与融合型专业自我
        二、W老师在与制度环境互动中形成了专业自我超越
        三、W老师追求完美特质与专业自我活力
    第五节 L老师专业自我的影响因素
        一、L老师的专业知能与引领型专业自我
        二、L老师在与制度环境互动中形成了专业自我的分离
        三、L老师的反思者特质与专业自我的明智
    讨论与分析: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影响因素的一轴两翼
        一、专业知能: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轴心影响因素
        二、评价体系: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外部调控因素
        三、个人品性: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内部协调因素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内容
        二、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建议与思考
        一、给学科教育教师赋能,保证专业协商的可能性
        二、重视专业自我的作用,鼓励学科教育教师的自我研究
        三、实施高质量的入职培训,打下学科教育教师专业自我的柱石
    第三节 研究反思
        一、关于研究范围
        二、关于个案的代表性
        三、关于研究工具的限制
        四、关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9)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军民融合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军民融合相关研究现状
        1.3.3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现状
        1.3.4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结构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第2章 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概念界定
    2.1 军民融合理论要点
        2.1.1 军民融合的概念
        2.1.2 军民融合的核心要义
    2.2 协同管理理论
        2.2.1 协同与协同组织
        2.2.2 协同管理特性
    2.3 扎根理论
        2.3.1 扎根理论介绍
        2.3.2 扎根理论的思路
    2.4 系统动力学
        2.4.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原理
        2.4.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模型特征
    2.5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2.5.1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2.5.2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键影响因素
    3.1 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3.1.1 研究方法
        3.1.2 实施步骤
    3.2 范畴提炼和模型构建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式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3 模型阐释分析
        3.3.1 军民融合政策
        3.3.2 企业管理机制
        3.3.3 人才队伍建设
        3.3.4 技术融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用机理
    4.1 建模方法
        4.1.1 系统动力学建模原则
        4.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4.1.3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4.1.4 系统动力学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2 模型构建
        4.2.1 建模目的
        4.2.2 系统边界
        4.2.3 系统框架结构
        4.2.4 系统模型构建
    4.3 仿真与分析
        4.3.1 参数的初始量化
        4.3.2 模型有效性校验
        4.3.3 仿真结果和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评价体系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指标体系要素构建
    5.2 体系评价方法
        5.2.1 评价权重设定
        5.2.2 模糊评价方法
    5.3 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5.3.1 实例简介
        5.3.2 评价过程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推进策略
    6.1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的基本要素
    6.2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推进策略
        6.2.1 建立标准制度衔接的政策体系
        6.2.2 建立统一规范的行业组织管理体系
        6.2.3 建立准确清晰的工作运行体系
    6.3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企业管理机制推进策略
        6.3.1 企业多元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
        6.3.2 企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策略
    6.4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策略
        6.4.1 构建完备人才队伍体系
        6.4.2 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6.4.3 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6.4.4 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6.5 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技术融合推进策略
        6.5.1 技术融合创新体系建设
        6.5.2 安全防护技术应用
        6.5.3 军民共享通信网络技术融合
        6.5.4 军民融合基础技术发展
        6.5.5 军民融合技术标准发展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一)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创新之处
        (一)主要的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发展理念的科学解读
    一、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溯源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
        (二)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直接理论来源
        (三)现代西方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借鉴
    三、新发展理念的历史地位
        (一)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二)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章 创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
    一、创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创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特征
        (二)创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动力论
        (二)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
    三、创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丰富
        (一)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二)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四)文化创新是促使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章 协调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一、协调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协调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特征
        (二)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有机体理论
        (二)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三、协调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丰富
        (一)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认识
        (二)创新了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三)扬弃了“局部发展论”
第四章 绿色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特征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二)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三、绿色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
        (一)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
        (二)倡导提升绿色GDP建立“绿色国家”
        (三)阐明了绿色发展道路
第五章 开放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
    一、开放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开放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特征
        (二)开放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交往理论
        (二)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交往思想
    三、开放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的丰富
        (一)强化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地位
        (二)赋予了对外开放全新的内涵
        (三)深化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
第六章 共享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正义论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共享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特征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正义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正义理论
        (二)党的历代领导集体的公平正义思想
    三、共享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丰富
        (一)明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定位
        (二)确立了增进人民福祉的公平正义价值取向
        (三)明确了实现公平正义的具体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四、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河东区基础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D]. 王贵.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研究[D]. 张子涵.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研究 ——以大理历史文化百场公益讲座为例[D]. 罗志鹏. 大理大学, 2020(06)
  • [5]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昆明市盘龙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扶贫效果研究[D]. 龚媛.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正观研究[D]. 陈文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困境与治理路径研究[D]. 于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学科教育教师的专业自我形成研究[D]. 郑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中国无人机行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研究[D]. 姜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10]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D]. 邓文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抓好“发展”大篇——河东区基础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