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酸-有机高分子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多元酸-有机高分子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一、多酸-有机高聚物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曹国洲[1](2019)在《海产品包装用纳米改性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延长海产品在运输、上架期间的保鲜时间,提高包装材料的抗菌性是主要手段,其中抗菌剂的选择及研制是关键,核心问题是抗菌剂在基材中的分散性与持久性,前者决定了抗菌性能的优劣,后者关系抗菌性能的保持时间。本文选用比较典型的无机纳米抗菌剂:纳米二氧化钛(TiO2)、纳米银(Ag)、杂多酸以及有机抗菌剂季膦盐和季铵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无机粒子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它们与基体的相容性;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将两类抗菌剂结合到一个分子中,同时发挥抗菌和增容的效果;将不同的抗菌剂进行复合使用,以期获得最优的抗菌性能和持久性,并对抗菌膜的物理性状进行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钛酸正四丁酯对TiO2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热重、红外光谱、两相沉降、接触角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H570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对TiO2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后的TiO2呈亲油性。将KH570、KH550、甲基三甲氧基硅烷、钛酸正四丁酯改性后的TiO2与聚丙烯熔融共混制成复合材料,借助热重、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改性的TiO2存在明显团聚,难以分散均匀,而改性后的TiO2在PP中分散比较均匀,其中钛酸正四丁酯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后TiO2聚集尺寸变小,表现出更好的相容性。改性后TiO2的抗菌效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KH570改性的TiO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了94.6%和83.0%,效果明显。2.选用纳米银作为抗菌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醇对其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复合膜。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纳米银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到PP中,0.4%改性纳米银的引入可使PP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大大提高,尤其是前者达到了100%的抗菌率。纳米银对复合膜的结晶行为和热稳定性影响较小,但是对动态模量影响比较大。3.将杂多酸和季铵盐/季膦盐发生反应,形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复合材料,研究其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阴离子和阳离子均对抗菌性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四苯基氯化磷与磷钨酸形成的季磷盐抗菌效果最好,8%的添加量能够获得大肠杆菌73.5%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9.7%的抗菌率,但是采用长链季铵盐改性的磷钨酸盐,抗菌效果反而比较差。虽然后者比前者更易分散,这说明抗菌效果不但与分散密切相关,同时也受抗菌剂的类型的影响。季磷盐的抗菌效果优于季铵盐,所以即使四苯基膦的相容性比长链烷基铵的略差,但其抗菌性能优于长链烷基铵类。4.将纳米银和磷钨酸盐与PP基材熔融共混制备PP复合材料,研究多种抗菌组分复合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银和磷钨酸盐在PP中表现了非常好的抑菌效果,添加0.05%纳米银和1%磷钨酸可使PP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99%以上的抗菌率,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抑菌效果。5.通过模拟迁移试验发现,纳米银在水性、酸性、酒精及油性食品模拟物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迁移,迁移趋势依次为4%乙酸>正己烷>20%乙醇>水,迁移趋势随接触时间延长,温度升高而变大。考虑到纳米粒子特殊效应引发的生物安全,开展了纳米银动物和细胞毒理试验,对纳米银的急性、亚急性及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表现为低毒级,无皮肤和致敏性;对人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随浓度增高逐渐变大,当浓度达到200μg/mL时,人乳腺癌细胞活性低于40%,这说明纳米银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6.在模拟迁移试验及纳米银粒子生物毒理学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纳米银复合抗菌膜纳米银粒子暴露量安全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纳米银包装制品的使用存在一定风险,长期使用存在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综上研究,认为纳米银改性后的抗菌膜抗菌效果相对较好,与磷钨酸盐复合共混制成的PP复合抗菌膜也获得了优良的抗菌效果,且大大降低了纳米银的添加量;纳米银迁移及毒理试验表明,长期消费纳米银复合抗菌材料具有一定风险,建议设定纳米银特定迁移限量。

陈乔[2](2017)在《吡啶膦卤化铜(Ⅰ)配合物及多酸基有机杂化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提出磷光铜(I)配合物因发光量子产率高,价廉易得,对环境友好,正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材料的热门“候选人”之一。近年来,一些具有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效应的铜(I)配合物得以设计合成。研究表明,该类配合物在室温下能通过反系间窜越(RISC)作用,有效实现三重态激子的转化和单重态激子的捕获,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理论内量子效率(IQE)可达100%。因此,设计并合成具有TADF效应的铜(I)配合物成为OLED发光材料的研究重点领域之一。将有机物修饰或复合到多金属氧酸盐(POMs)模块上,实现多酸的衍生化,可以综合多酸和有机组分各自拓扑学结构的多样性、电荷的可调变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良好的热稳定性等性质,得到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拓宽其在催化、磁性材料、光电材料和药物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在众多多酸衍生化方法中,共价杂化法具有反应选择性强、产率高以及组成结构便于确定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多酸杂化材料研究的热点。第一章绪论一方面,简要介绍了OLED的发展历程、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和发光材料的分类,重点介绍了磷光铜(I)配合物的种类及研究现状,此外还介绍了TADF材料及具有TADF效应的铜(I)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简要介绍了多酸衍生化方法及以分子间作用力的形式实现衍生化的研究现状,对基于不同构型的多酸共价杂化衍生物种类进行了归纳,重点综述了基于单缺位Keggin型和Dawson型多酸的有机硅、膦、锡、锗等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吡啶膦卤化铜(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质研究选用CuX(X=I、Br、Cl)和三(2-吡啶基)膦,采取溶剂辅助下室温固相合成法合成了系列发光卤化铜(I)双核簇合物。相关研究表明,痕量的辅助溶剂在固相合成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由两个三(2-吡啶基)膦配体桥连的、不含“Cu···Cu”相互作的双核结构在所有“CuX”系列物种中均得以形成。在室温条件下,这些配合物发射黄绿光(量子产率ФPL为4.7016.64%;最大发射波长λmax,em为520530 nm)。发射衰减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在77 K下,该配合物的发光源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三重激发态(3MLCT)产生的磷光,并有效地混合了卤素到配体的电荷转移三重激发态(3XLCT)。在室温下,其发光来源转变为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和77K下电子跃迁性质相同。第三章基于单缺位Keggin型钨酸盐有机膦共价杂化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选择两种单缺位Keggin型杂多阴离子[SiW11O39]8-和[PW11O39]7-作为多酸主体,以4(二苯基膦基)苯膦酸为有机组分,在乙腈中通过四正丁基溴化铵相转移催化合成,得到了两种基于单缺位Keggin型杂多钨酸盐的有机膦衍生物。FT-IR、NMR等测试手段表明,有机组分与多酸通过以2:1的摩尔比结合成键。通过电子光谱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杂化体系的电荷转移性质,结果表明多酸能接受共轭体系的电子,使得电子在多酸有机杂化体系内离域、传递,形成杂化体系后多酸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得以保持,且更容易得到电子被还原。这些性质表明杂化衍生物在电催化还原和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第四章基于单缺位Keggin型钨酸盐有机膦共价杂化衍生物的电催化和光催化性质研究将得到的两种杂化衍生物分别作为化学修饰剂,制备了两个化学修饰碳糊电极(CPE)。在1M H2SO4溶液中研究了这些碳糊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发现每个电极都存在着三对连续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研究并比较了该类电极在1M H2SO4溶液中对亚硝酸根离子、溴酸根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将其作为光催化剂,在400W高压汞灯照射下,通过紫外吸光度的测定与比较,研究其对亚甲基蓝(MB)催化降解速率。对照试验发现,杂化衍生物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单纯的杂多酸,且[PW11O39]7-系列的催化性能优于[SiW11O39]8-系列。

曾涛[3](2016)在《多酸基光敏材料的杂化分子自组装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香豆素这类天然产物在分子结构上同时含有六元杂环和羰基官能团,显示出极强的荧光潜能,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分子改造,即在香豆素母体分子的苯环链上共价修饰引入其他官能团,使得到的衍生物具有不同紫外吸收波长和荧光发射波长,显示出强的荧光性能。此外该类改性后的化合物可以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条件下进行可逆的光聚合反应,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将香豆素基团与各类聚合物分子相结合,形成多种系列的“光敏感型”杂化材料,从紫外光照的波长、强度、位置及时间长短等多个角度,通过改变影响聚合产物的几大因素,使得到聚合产物展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达到有效控制分子白组装的目的。多金属氧酸盐(简称多酸)是一类金属-氧簇类化合物,主要是由V、Mo、W、Nb、Ta等过渡金属元素组成,具有丰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尤其是在电荷转移方面,拥有良好的电子离域和电荷传输性能,通过构筑以共轭型有机物为配体与多酸相结合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可以将多酸广泛应用在光学发光、导电与电磁性能等方面,是一类良好的光学非线性材料。在这类化合物材料中,杂多酸阴离子作为受体来接受电子,共轭有机分子作为供体来给予电子,因而可发生给体-受体之间的电子转移。通过有机共价修饰的方法将各种功能性基团连接到多酸分子上,构筑得到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可以充分展示出多酸在不同研究领域的应用,使新型多酸功能材料的分析研究更加深入细致全面充分。本文一方面通过共价修饰的方法合成了基于Keggin型多酸的香豆素酰氯化衍生物杂化分子材料,对所得产物通过UV-Vis、FT-IR、核磁共振谱、ESI-MS (TOF)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认了结构,并利用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1H NMR和2D COSY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电子能谱(XPS)等对这种化合物在有机溶液中的光聚合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另一方面在传统Anderson型多酸对称修饰的研究背景下,尝试采用新的方法合成出不对称的杂化分子,将两种对光具有不同敏感特性的分子共价修饰在Mn-Anderson型多酸两侧,探究复杂体系的光学性能,延伸扩展了多酸在光学方面的功能化应用,更加的细致完善。基于上述研究,对这种新型多酸基杂化分子在有机溶液中的光致变色特性作进一步研究,证实了具有在紫外光下聚合和可见光下解聚的可逆光敏感特性。

王天丽,刘满红,罗利军,谭伟,王红斌,刘天成[4](2014)在《杂多酸及其盐负载载体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通过对负载型杂多酸表面作用机理的介绍,进一步概述了杂多酸及其盐负载的载体种类、制备杂多酸催化剂的负载方式及其负载后催化剂的应用,并对负载杂多酸及其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汪海艳[5](2014)在《杂多酸盐/有机配合物杂化材料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类材料兼具有机模块和无机模块的优点,在性能上往往表现出协同效应。其中,杂多酸盐/有机配合物是一类集杂多酸的刚性、尺寸稳定性和有机配合物的韧性、可修饰性于一体的性能优化互补的杂化材料。该类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学、磁学、电学及催化等领域。在催化领域,对杂多酸/有机配合物杂化材料的研究还有助于理解有机分子和氧化物表面之间的协同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可循环利用的多功能催化剂。Suzuki偶联反应是构筑C–C键,合成芳香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大多数情况下,Suzuki偶联反应使用均相的Pd(II)配合物催化剂。这不仅使贵金属Pd(II)催化剂的回收变得困难,而且,在均相催化体系中,金属Pd的聚集和沉淀还会导致催化剂活性的降低。因此,高效、高活性、可循环性能良好的多相催化剂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构建高效的杂多酸盐/有机配合物杂化材料催化的多相Suzuki偶联反应体系为目的,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制备并表征了Pd(salen)配合物与缺位硅钨酸的杂化材料Pd(salen)-POM,考察了其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和均相Pd(salen)催化剂比较,Pd(salen)-POM非均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更高。以乙醇和水为混合溶剂,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对各种Br-和I-代芳烃,包括不活泼的卤代烃和空间位阻大的卤代烃的偶联反应均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同时表现出了很好的可循环性能,在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2、制备并表征了三种不同的氮杂卡宾/杂多酸杂化材料,考察了其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硅钨酸盐与氮杂卡宾阳离子通过离子交换得到的杂化材料(iPr HCl)6SiW11PdO39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对Br-代芳烃和杂化芳烃与芳基硼酸的交叉偶联反应及芳基硼酸的自偶联反应均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回收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后活性有轻微的降低。3、将钯掺杂的杂多酸盐K6SiW11PdO39, K5PW11PdO39及K7BW11PdO39负载于离子液体修饰的分子筛SBA-15上,制备了负载型杂化材料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红外,紫外漫反射,透射电镜,ICP及BET表征;考察了其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活性,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和未负载的杂多酸盐催化剂相比,负载型杂化催化剂的活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尤其是催化剂SBA-15-Im-SiW11Pd,在室温下,EtOH:H2O=1:1(V:V)溶剂中,对Br-代芳烃和芳基硼酸的偶联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仍保持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刘丁[6](2014)在《基于{MnV13}和手性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功能性晶态固体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多金属氧酸盐是一类具有优异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无机材料,具有多样的结构和优异的分子特性,如高的负电性、氧化还原活性、可调的酸碱性和纳米尺寸结构等,使其在磁性、催化、药物等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具有特定功能的多金属氧酸盐作为建筑单元设计合成新型具有功能特性的多酸晶态固体材料成为多酸化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从分子设计的思想出发,采用{MnV13}体系、手性Dawson型和经典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簇为基本建筑块,利用分子自组装、自识别以及表面修饰、剪裁等方法,在常规水溶液中合成了21种新型的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晶态固体材料化合物,探讨了合成反应规律与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对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圆二色谱性质、吸附性能、催化性质、磁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索。1.利用[MnV13O38]7-多阴离子通过稀土离子Ln3+(La3+和Ce3+)连接形成3个新颖的三维纯无机晶态孔材料,不仅保持着无机孔材料的稳定性,而且具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功能特性。可以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氧化噻吩类硫化物,是一种制备简单、容易回收、可重复利用、具有高活性的催化剂。并且对这类晶态孔材料的气体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H[La(H2O)4]2[MnV13O38]·9NMP·17H2O (1)H[Ce(H2O)4]2[MnV13O38]·9NMP·17H2O (2)H[La(H2O)4]2[MnV13O38]·8NMP·9H2O (3)2.采用常规水溶液合成方法,以稀土离子La3+,Ce3+和Nd3+作为阳离子,烟酸配体作为保护剂和结构导向剂,得到由三个[MnV13O38]7-单体通过六核稀土簇连接形成纳米尺寸的三聚体,并通过烟酸分子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三聚体表现出很好的电催化还原亚硝酸盐的性质,磁性研究表明化合物5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尺寸的多酸晶态固体材料的模型反应,在电子、光学和磁性等领域都有着潜在的功能特性。H[{KLa2MnV13O38}3(SO4)2]·3(C6H6NO2)·57H2O (4)H[{KCe2MnV13O38}3(SO4)2]·3(C6H6NO2)·47H2O (5)H[{KNd2MnV13O38}3(SO4)2]·3(C6H6NO2)·45H2O (6)3.采用常规水溶液方法,以[MnV13O38]7-为前驱体,与稀土离子和DMF、异烟酸有机配体反应,得到了6个基于{MnV13}的有机-无机杂化晶态固体材料。化合物7-8中多酸建筑块被稀土-DMF配合物单元连接形成一维链,化合物9中的一维链进一步被K+连接形成三维结构。化合物10-11的结构相似,是由{Ln2(C6H5NO2)3(H2O)6}连接[MnV13O38]7-多阴离子形成一维扩展结构。有机配体在反应过程中起到保护剂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稀土离子的镧系收缩效应对化合物的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电催化亚硝酸盐的活性,磁性研究表明金属中心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H[{La2(DMF)5(H2O)4}{MnV13O38}]·DMF·5H2O (7)H[{Ce2(DMF)2(H2O)7}{MnV13O38}]·0.5DMF·5.5H2O (8)H2[{K(H2O)2}2{Nd(DMF)(H2O)3}{MnV13O38}]·5H2O (9)H[{La2(C6H5NO2)3(H2O)6}{[MnV13O38}]·C6H5NO2·10H2O (10)H[{Ce2(C6H5NO2)3(H2O)6}{MnV13O38}]·C6H5NO2·10H2O (11)H2.5[{Pr(C6H5NO2)(H2O)3.5}{Pr0.5(H2O)2}{MnV13O38}]·0.5C6H5NO2·10H2O (12)4.采用常规水溶液方法,以质子化的碱性氨基酸L,D-组氨酸为手性拆分试剂实现了对Dawson型手性多金属氧酸盐[P2Mo18O62]6-的化学拆分,得到了两对组氨酸修饰[P2Mo18O62]6-的对映异构体。通过对结构的比较,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比例氨基酸对[P2Mo18O62]6-多阴离子手性传递的影响。这一研究不仅解决了多酸化学中近百年来关于[P2Mo18O62]6-多阴离子的拆分问题,并为其在不对称催化、手性分离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同时发展了利用手性的碱性氨基酸对外消旋的手性多酸进行拆分新途径。H3(L-HC6H9N3O2)3[P2Mo18O62]·10H2O (13)H3(D-HC6H9N3O2)3[P2Mo18O62]·10H2O (14)H4(L-HC6H9N3O2)2[P2Mo18O62]·21H2O (15)H4(D-HC6H9N3O2)2[P2Mo18O62]·21H2O (16)5.化合物17是以Anderson型[Al(OH)6O18]3-多阴离子为建筑块,通过铜-甘氨酸配合物单元和钾离子的连接形成三维开放结构。化合物18-21中[Al(OH)6O18]3-和稀土离子连接形成一维链,通过脯氨酸分子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以化合物18为例研究这类多酸晶态固体材料在紫外光下降解罗丹明B的光催化效果。[(Gly)2Cu]K3[Al(OH)6Mo6O18]·9H2O (17)(C5H9NO2)2[La(H2O)7AlMo6H6O24]·11H2O (18)(C5H9NO2)2[Ce(H2O)7AlMo6H6O24]·11H2O (19)(C5H9NO2)2[Pr(H2O)7AlMo6H6O24]·10H2O (20)(C5H9NO2)2[Gd(H2O)7AlMo6H6O24]·10H2O (21)

张伟[7](2013)在《杂多金属化合物基可见光光致变色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对杂多金属化合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以杂多金属化合物为基础的功能性复合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得到了逐步发展,制备杂多金属化合物的功能性复合材料的新方法也不断涌现。其中,薄膜技术允许将不同种类和功能的物质按照某种需要进行复合,必将赋予薄膜材料更新的功能。因此,杂多金属化合物基光致变色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直是人们感兴趣并不断探索的研究课题。本论文针对目前国内外杂多金属化合物基可见光光致变色体系研究较少的现状,通过杂多金属化合物与有机高分子或与可见光激发的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复合,构建杂多金属化合物基可见光光致变色纳米复合薄膜体系。研究复合薄膜组成、结构与可见光光致变色性能间的内在关系。提出杂多金属化合物基可见光光致变色纳米复合薄膜体系的可能机制,从而为相关光致变色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该系列材料在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1.采用滴膜法利用氢键作用制备了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性能的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薄膜,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质。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薄膜复合薄膜的结构、光致变色性质及机理。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果表明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薄膜可见光光照前后在形貌、微结构上存在差异。FT-IR分析结果表明,Keggin结构磷钼酸分子的基本结构在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薄膜中仍然存在。AFM结果表明复合前后以及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薄膜光照前后的表面形貌发生了变化。在可见光光照下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薄膜由无色变为蓝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复合膜中发生了电子由乙基纤维素向杂多阴离子的转移,分散在乙基纤维素高分子中的磷钼酸阴离子在可见光光照射下能够被还原,生成杂多蓝。2.采用滴膜法利用氢键作用制备了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性能的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薄膜,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响应性和可逆性。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薄膜的结构、光致变色性质及机理。红外光谱FT-IR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果表明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薄膜可见光光照前后在形貌、微结构上存在差异。FT-IR分析结果表明,Keggin结构磷钼酸分子的基本结构在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薄膜中仍然存在。AFM结果表明复合前后以及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膜光照前后的表面形貌发生了变化。在可见光光照下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膜由无色变为蓝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复合膜中发生了电子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向杂多阴离子的转移,分散在聚乙烯吡咯烷酮高分子中的磷钼酸阴离子在可见光光照射下能够被还原,生成杂多蓝。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可逆光致变色性能的PMoA/SiO2/ZnFe2O4复合薄膜,PMoA分子均匀地分布在PMoA/SiO2/ZnFe2O4复合薄膜中。PMoA/SiO2/ZnFe2O4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响应性和可逆性。通过一系列测试手段研究了复合膜的结构、光致变色性质及机理。结果表明PMoA/SiO2/ZnFe2O4复合薄膜复合前后在形貌、微结构上存在差异。FT-IR分析结果表明,Keggin结构磷钼酸分子的基本结构在复合薄膜中仍然存在,在PMoA与ZnFe2O4间形成电荷转移桥。AFM结果表明复合前后以及PMoA/SiO2/ZnFe2O4复合膜光照前后的表面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在可见光光照下复合膜由无色变为蓝色,杂多酸被还原产生杂多蓝。XPS结果表明ZnFe2O4受可见光激发产生光生电子,导致磷钼酸发生光还原反应,生成杂多蓝。体系的光致变色过程是按照光生电子转移机制进行的。4.采用LBL技术制备PMoA/PAM自组装多层结构复合膜,研究复合膜的微结构及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光致变色性能及机理。PMoA/PAM LBL膜在制备过程中实现了稳步增长,并具有稳定的结构。PMoA以球形结构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体系中。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照射下复合膜均由无色变为蓝色,杂多酸分子被还原成杂多蓝,在该过程中复合膜展现了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其光致变色机理可以解释为,PMoA/PAM LBL膜经光照激发后,电荷转移桥上的酰胺基的质子氢通过该桥转移给多酸的氧原子,导致多酸八面体结构的O→Mo配体金属电荷转移键发生还原。

付巧敏[8](2012)在《铂炔基锌卟啉—多酸杂化LB膜及以共价键结合的有机—多酸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报道了以几种不同构型的杂多酸(多金属氧酸盐,POM)为无机组分,以铂炔基金属卟啉为有机组分,采用LB技术(非共价键)的方式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LB膜。用π-A曲线、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FS)、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表面光电压能谱(SPS)对LB膜的的成膜性能、结构、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以Dawson构型磷钨酸为无机组分,有机膦酸衍生物为有机组分,采用共价键结合的方式合成了未见报道的联苯基膦酸-多酸及联苯炔基膦酸-多酸的杂化产物,并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第一章绪论重点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发展概况,概述了多酸、LB膜、铂炔基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研究概况,以及Dawso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有机膦酸衍生物的研究介绍,提出了本研究的设计思想。第二章铂炔基锌卟啉配合物/多酸杂化LB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质表征分别以Keggin、Dawson、Anderson三种构型的杂多酸为无机组分,铂炔基金属卟啉化合物为有机组分,利用LB膜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LB膜。对LB膜的结构、光电性质、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能在气液界面和多酸溶液表面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的单层或多层薄膜。由于铂炔基金属卟啉有机配体是具有共轭大π键的体系,是电子供体,而多酸是良好的电子受体,组装的杂化LB膜可使不定域电子在此π键共轭体系中转移传递,故杂化薄膜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发光性及光电转换性质。第三章铂炔基锌卟啉配合物/铕取代多酸杂化LB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质表征以稀土元素铕取代多酸为无机组分,卟啉类衍生物为有机组分,利用LB膜沉积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LB膜。对LB膜的结构、光电性质、导电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也能在气液界面和多酸溶液表面形成一种稳定有序的单层或多层薄膜。两组分可形成D-π-A的供受电子体系,故表现出良好的光电性质。第四章联苯/Dawson构型杂多酸的有机-无机杂化固体的制备与表征Dawson构型磷钨酸为无机组分,有机膦酸衍生物为有机组分,采用共价键结合的方式合成了未见报道的联苯基膦酸-多酸及联苯炔基膦酸-多酸的杂化产物,并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杂化产物将有机、无机两组分的性质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结构稳定、可修饰的新型杂化化合物,由于共轭链增长室温荧光发射峰发生红移,推测杂化产物中的多酸接受部分激发态电子,导致部分荧光淬灭。

董辉[9](2011)在《纳米SiO2/有机硅原位杂化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传统的杂化方法主要是通过硅烷偶联剂对无机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使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后的纳米粒子表面由疏油性变为亲油性,从而使无机纳米粒子较容易分散到有机高分子基体中,并且通过硅烷偶联剂中的有机结构与有机高分子连段缠绕在一起,从而达到了无机纳米粒子在有机相中均匀的分散。但是经过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的纳米粒子不是与有机相主体发生化学反应,这导致了硅烷偶联改性的无机纳米粒子仍能从有机高分子集体中抽离脱落。本文通过原位生成的方法制备纳米SiO2/有机硅杂化材料,使得纳米SiO2以氢键的形式在有机硅树脂中形成纳米SiO2无机网络,并且能使无机相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有机相中。首先使正硅酸乙酯和有机硅树脂充分互溶,通过水解溶胶-凝胶法在有机硅树脂中原位生成纳米SiO2无机网络,并且由于纳米SiO2无机网络的加入,增强了涂料涂膜的韧性、耐磨、耐温和硬度等性能。本文以正硅酸乙酯、有机硅树脂、25%的氨水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SiO2/有机硅树脂原位杂化材料。再用杂化材料与环氧丙烯酸树脂和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进行复配得到无机/有机杂化涂料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正硅酸乙酯水解缩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有机硅树脂原位杂化材料,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上的3430cm-1和1645 cm-1附近的峰是Si-OH的氢键缔合作用峰,表明可能是纳米SiO2在有机硅树脂中以氢键的形式存在,间接证明了制备产物为纳米SiO2/有机硅树脂互穿网络结构。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实验水解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以N,N-二甲基甲酰胺液为溶剂,产物性能非常稳定,静止一个月未发生凝胶或交联现象。(2)有机硅树脂与纳米二氧化硅以不同比例杂化得到的杂化材料对涂膜耐磨性能、附着力和固化时间的影响,确定有机硅树脂与纳米二氧化硅的最佳杂化比例为纳米二氧化硅在有机硅树脂中的百分含量为35%;通过FIIR、SEM、TG等检测手段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从化学结构和微观结构推测杂化材料可能具有的优势。(3)对涂层的附着力、硬度、耐磨性、耐温性及抗冲击性测定,确定杂化材料在复合涂料体系中的最佳加入量为16%,耐磨性能达到最好质量损失3.3mg,硬度为6H,附着力为1级,抗冲击性为50Kg·cm;从化学键及根据微观结构特性推测解释杂化材料提高涂层的附着力、硬度、耐磨性、耐温性及抗冲击性原因。

林燕燕[10](2010)在《多酸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多酸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是一类分子基的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磁学性质,在催化、药物及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新型多酸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已成为当前材料科学中极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不仅是多酸化学应用研究的新生长点,也是合成材料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选用聚合环糊精(CDP)、8-羟基喹啉/糠醛聚合物(HQ/FF)及异烟酸等不同的有机组分,以Keggin结构的磷钨酸(HPW)作为无机组分制备了一系列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DP/HPW、HQ/FF-HPW、磷钨酸-异烟酸超分子化合物([C6H5NO2]2[PW12O40]·H20)。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循环伏安法等手段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了多酸异烟酸的超分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在上述合成研究的基础上,(1)探讨了杂化材料CDP/HPW的光致变色性;以甲基橙为探针分子详细地考察了CDP/HPW的光催化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DP-HPW具有可逆的光致变色性及紫外光高效光催化降解高浓度甲基橙溶液的能力。而且催化剂的使用稳定性良好,可多重复利用。(2)室温下,杂化材料HQ/FF-HPW较之HQ/FF的ESR信号增强了许多,材料的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以甲基橙为探针分子考察了杂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紫外光光催化性能,没有可见光光催化活性。(3)多酸异烟酸的超分子化合物晶体结构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三维微孔结构,质子化异烟酸阳离子与杂多阴离子通过氢键结合在一起。

二、多酸-有机高聚物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酸-有机高聚物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海产品包装用纳米改性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及其在海产品上的应用
    1.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1.3 纳米复合材料表征
    1.4 抗菌剂及其材料
        1.4.1 二氧化钛抗菌
        1.4.2 二氧化钛改性
        1.4.3 纳米银抗菌
        1.4.4 纳米银改性
        1.4.5 杂多酸抗菌
    1.5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抗菌膜
    1.6 纳米粒子迁移规律及生物安全性
    1.7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二氧化钛改性及其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及试剂
        2.2.2 二氧化钛的表面改性
        2.2.3 二氧化钛疏水涂层的制备
        2.2.4 PP/TiO2抗菌膜的制备
        2.2.5 分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外光谱分析
        2.3.2 热重分析
        2.3.3 两相界面实验
        2.3.4 分散稳定性测试
        2.3.5 接触角测试
        2.3.6 PP复合膜中粒子分布
        2.3.7 PP/TiO2膜热重分析
        2.3.8 PP/TiO2膜的抗菌性能分析
    2.4 小结
3 纳米银改性及其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改性纳米银的制备
        3.2.4 PP/纳米银抗菌膜的制备
        3.2.5 分析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改性纳米银的红外光谱分析
        3.3.2 改性纳米银的热重及紫外光谱分析
        3.3.3 改性纳米银的粒子形态
        3.3.4 PP/M-Ag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3.3.5 PP/M-Ag膜的紫外透过率分析
        3.3.6 PP/M-Ag膜的透光率
        3.3.7 PP/M-Ag膜的粒子分布形态分析
        3.3.8 PP/M-Ag膜的热重分析
        3.3.9 PP/M-Ag膜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3.10 PP/M-Ag膜的动态热力学分析
        3.3.11 PP/M-Ag膜的抑菌性分析
    3.4 小结
4 杂多酸改性及其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改性杂多酸的制备
        4.2.4 PP/杂多酸盐抗菌膜的制备
        4.2.5 分析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改性杂多酸盐性状
        4.3.2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红外光谱分析
        4.3.3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热重分析
        4.3.4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分散行为
        4.3.5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的抗菌性能
        4.3.6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PP膜的热重分析
        4.3.7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PP膜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4.3.8 基于短碳链的杂多酸盐/PP膜的动态热力学分析
        4.3.9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红外光谱分析
        4.3.10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热重分析
        4.3.11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分散行为
        4.3.12 基于长碳链的杂多酸盐的抗菌性能
        4.3.13 基于长碳链杂多酸盐/PP膜的热重分析
        4.3.14 基于长碳链杂多酸盐/PP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4.3.15 基于长碳链杂多酸盐/PP膜动态热力学分析
    4.4 小结
5 改性纳米银与杂多酸盐复合PP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药品及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PP复合膜的制备
        5.2.4 分析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红外光谱分析
        5.3.2 热重分析
        5.3.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5.3.4 动态热力学分析
        5.3.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5.3.6 抑菌性能分析
    5.4 小结
6 纳米银复合抗菌膜中纳米银迁移规律、生物毒性及风险评价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药品及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过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模拟物类型对迁移量的影响
        6.3.2 浸泡温度对迁移量的影响
        6.3.3 浸泡时间对迁移量的影响
    6.4 纳米银动物毒理试验
        6.4.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6.4.2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6.4.3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6.4.4 一次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6.5 纳米银细胞毒理试验
    6.6 纳米银复合抗菌膜的风险评估
        6.6.1 风险评估途径及方法
        6.6.2 纳米银危害识别
        6.6.3 纳米银不良作用与剂量
        6.6.4 食品接触制品中纳米银的暴露途径
        6.6.5 纳米银抗菌膜风险特征描述
    6.7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2)吡啶膦卤化铜(Ⅰ)配合物及多酸基有机杂化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简介
        1.1.1 OLED发展历程
        1.1.2 OLED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1.2 OLED发光材料
        1.2.1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1.2.2 高分子发光材料
        1.2.3 过渡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
    1.3 磷光铜(Ⅰ)配合物
        1.3.1 单核配合物
        1.3.2 双核及多核簇合物
    1.4 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
    1.5 多金属氧酸盐(POMs)简介
    1.6 多酸衍生化研究进展
        1.6.1 以分子间作用力实现衍生化
        1.6.2 以化学键实现衍生化
    1.7 多酸基有机共价杂化衍生物
        1.7.1 饱和型多酸
        1.7.2 缺位型或取代型多酸
    1.8 基于单缺位型多酸的有机共价修饰
        1.8.1 有机硅衍生物
        1.8.2 有机膦衍生物
        1.8.3 有机锡及有机锗等其他有机衍生物
    1.9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吡啶膦卤化铜(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2 理论计算方法
        2.2.3 合成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方法
        2.3.2 红外吸收光谱
        2.3.3 单晶结构
        2.3.4 光物理性质
        2.3.5 前线分子轨道分析
        2.3.6 热性质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单缺位Keggin型钨酸盐有机膦共价杂化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2.2 合成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方法
        3.3.2 核磁共振波谱
        3.3.3 红外吸收光谱
        3.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5 荧光光谱
        3.3.6 循环伏安法
        3.3.7 热性质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单缺位Keggin型钨酸盐有机膦共价杂化衍生物的电催化和光催化性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2 碳糊修饰电极(CPE)的制备
        4.2.3 光催化反应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PE在1M H_2SO_4溶液中的循环伏安行为
        4.3.2 CPE对pH值的依赖性
        4.3.3 CPE对NO_2~-的电催化还原
        4.3.4 CPE对BrO_3~-的电催化还原
        4.3.5 CPE对H_2O_2的电催化还原
        4.3.6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4.3.7 光催化降解机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部分化合物的NMR图
附录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多酸基光敏材料的杂化分子自组装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敏感型杂化材料
        1.1.1 用于光学开关的光敏感杂化材料
        1.1.2 用于光学数据存储的光敏感杂化材料
        1.1.3 基于无机发色团的光敏感杂化材料
    1.2 香豆素化合物
        1.2.1 简单香豆素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功能特性
        1.2.2 香豆素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1.3 多金属氧酸盐的总述及其价修饰研究
        1.3.1 多酸化合物的分类与发展概述
        1.3.2 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共价修饰
    1.4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香豆素-Keggin型多酸杂化材料的研究
    2.1 香豆素-Keggin杂化光敏材料的制备
        2.1.1 香豆素酰氯化产物的合成
        2.1.2 香豆素-Keggin的合成
    2.2 香豆素-Keggin杂化光敏材料的表征
        2.2.1 化合物1,2和SiW11-NH2,SiW11-Coumarin的核磁共振谱
        2.2.2 化合物1,SiW11-NH2和SiW11-Coumarin的紫外吸收光谱
        2.2.3 化合物2,SiW11-NH2和SiW11-Coumarin的红外吸收光谱
        2.2.4 杂化材料终产物SiW11-Coumarin的质谱分析
    2.3 香豆素-Keggin杂化光敏材料的性能研究
        2.3.1 不同光照时间下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
        2.3.2 核磁共振氢谱的变化
        2.3.3 二维核磁共振氢谱的变化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3.5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measurement)
    2.4 香豆素-Keggin杂化光敏材料的应用
    2.5 小结
第三章 香豆素-Mn-Anderson-偶氮苯杂化材料的研究
    3.1 香豆素-Mn-Anderson-偶氮苯杂化材料的合成
        3.1.1 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
        3.1.2 偶氮苯衍生物的合成
        3.1.3 香豆素-Mn-Anderson-偶氮苯终产物的合成
    3.2 香豆素-Mn-Anderson-偶氮苯杂化材料的表征
        3.2.1 各中间产物及终产物的核磁共振谱(1H NMR)
        3.2.2 各中间产物及终产物的红外吸收光谱
        3.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2.4 质谱分析
    3.3 香豆素-Mn-Anderson-偶氮苯杂化材料的光敏性能研究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变化
    3.4 香豆素-Mn-Anderson-偶氮苯杂化材料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硏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杂多酸盐/有机配合物杂化材料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杂多酸/有机配合物杂化材料概述
    1.3 杂多酸(盐)催化剂的结构及特点
        1.3.1 杂多酸(盐)催化剂的重要应用
        1.3.1.1 杂多酸作为酸碱催化剂
        1.3.1.1.1 杂多酸作为酸催化剂的应用
        1.3.1.2 杂多酸作为氧化还原催化剂
    1.4 杂多酸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1.4.1 有机配体和杂多酸通过 P 区元素的以共价键连接
        1.4.2 有机基团通过d区或f区元素和杂多酸配位
        1.4.2.1 d 区元素进入到缺位杂多酸中
        1.4.2.2 过渡金属化合物嫁接到杂多酸的表面上
        1.4.3 以共价键杂化的杂多酸杂化材料的应用
        1.4.4 杂多酸和有机配体通过静电引力相互作用
        1.4.4.1 非共价键功能化的杂多酸杂化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5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1.5.1 钯络合物固载在无机载体上
        1.5.2 钯络合物固载在高聚物上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Pd(Salen)–POM 在 Suzuki 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2.2.2 Pd(salen)–POM 催化剂的制备
        2.2.2.1 K_8[SiW_(11)O_(39)]的制备
        2.2.2.2 Pd(salen)–POM 的制备
        2.2.2.3 Pd(salen)的制备
        2.2.3 催化剂的表征
        2.2.3.1 表征仪器及方法
        2.2.3.2 结果与讨论
        2.2.4 催化性能的研究
        2.2.4.1 Pd(salen)和 Pd(salen)-POM 催化性能的比较
        2.2.4.2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4.3 底物的扩展
        2.2.4.4 催化剂可循环性能的考察
        2.2.4.5 产物结构表征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氮杂卡宾配合物/杂多酸盐催化剂催化 Suzuki 偶联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2.1 K_8[SiW_(11)O_(39)],K6[SiW_(11)PdO_(39)]的制备
        3.2.2.2 (iPr·HCl)_6SiW_(11)PdO_(39)的合成
        3.2.2.3 (iPr·HCl)Pd Mo_6_O_(19)的制备
        3.2.2.4 (iPr·HCl)Pd NH_2(CH_2)_3SiW_(11)O_(39)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表征
        3.2.3.1 测试方法
        3.2.3.2 结果与讨论
        3.2.4 催化性能的研究
        3.2.4.1 几种杂化材料催化性能的比较
        3.2.4.2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4.3 底物的扩展
        3.2.5 苯硼酸的自偶联反应
        3.2.5.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5.2 底物的扩展
        3.2.6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3.2.7 产物结构表征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离子液体修饰的分子筛负载的 Pd 掺杂杂多酸催化 Suzuki 偶联反应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催化剂的表征
        4.2.3.1 测试方法
        4.2.3.2 结果与讨论
        4.2.4 催化性能的研究
        4.2.4.1 所得杂化材料催化性能的比较
        4.2.4.2 反应条件的优化
        4.2.4.3 底物扩展
        4.2.5 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4.2.6 化合物结构表征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件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6)基于{MnV13}和手性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功能性晶态固体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多金属氧酸盐简介
    1.2 基于{MnV_(13)}体系和手性 Dawson 型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进展
        1.2.1 {Mn : V}体系多金属氧酸盐
        1.2.2 手性 Dawson 型多金属氧酸盐
    1.3 多金属氧酸盐功能性晶态固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多金属氧酸盐晶态孔材料的研究
        1.3.2 多金属氧酸盐手性化合物的研究
        1.3.3 多金属氧酸盐晶态催化剂的研究
        1.3.4 多金属氧酸盐晶态材料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1.4 选题依据和目的
    1.5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
        1.5.1 试剂
        1.5.2 测试手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MnV_(13)}纯无机孔材料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催化氧化功能的多金属氧酸盐纯无机孔材料
        2.2.1 化合物 1-3 的合成
        2.2.2 化合物 1-3 的合成讨论
        2.2.3 化合物 1-3 的结构
        2.2.4 化合物 1-3 的表征
        2.2.5 化合物的吸附性能
        2.2.6 化合物的催化性能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MnV_(13)}纳米尺寸多聚材料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MnV_(13)}建筑块和镧系阳离子构筑的多钒酸盐三聚体
        3.2.1 化合物 4-6 的合成
        3.2.2 化合物 4-6 的合成讨论
        3.2.3 化合物 4-6 的结构
        3.2.4 化合物 4-6 的表征
        3.2.5 化合物 4-6 的电化学性质
        3.2.6 化合物 4-6 的磁学性质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MnV_(13)}和稀土配合物的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MnV_(13)}多金属氧酸盐和稀土-DMF 化合物
        4.2.1 化合物 7-9 的合成
        4.2.2 化合物 7-9 的合成讨论
        4.2.3 化合物 7-9 的结构
        4.2.4 化合物 7-9 的表征
        4.2.5 化合物 8-9 的电化学性质
        4.2.6 化合物 8-9 的磁学性质
        4.2.7 本节结论
    4.3 基于{MnV_(13)}多金属氧酸盐和稀土-异烟酸化合物
        4.3.1 化合物 10-12 的合成
        4.3.2 化合物 10-12 的合成讨论
        4.3.3 化合物 10-12 的结构
        4.3.4 化合物 10-12 的表征
        4.3.5 化合物 11-12 的电化学性质
        4.3.6 化合物 11-12 的磁学性质
        4.3.7 本节结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 Dawson 型{P_2Mo_(18)}的化学拆分及手性研究
    5.1 引言
    5.2 组氨酸分子对手性多阴离子[P_2Mo_(18)O_(62)]~(6-)的化学拆分
        5.2.1 化合物 13-16 的合成
        5.2.2 化合物 13-16 的结构
        5.2.3 化合物 13-16 的表征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 Anderson 型晶态固体材料的合成、结构和性质表征
    6.1 引言
    6.2 化合物 17
        6.2.1 化合物 17 的合成
        6.2.2 化合物 17 的结构
        6.2.3 化合物 17 的表征
        6.2.4 化合物 17 的电化学性质
        6.2.5 本节结论
    6.3 化合物 18-21
        6.3.1 化合物 18-21 的合成
        6.3.2 化合物 18-21 的结构
        6.3.3 化合物 18-21 的表征
        6.3.4 化合物 18 的光催化性质研究
        6.3.5 本节结论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7)杂多金属化合物基可见光光致变色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光致变色
    1.2 无机光致变色材料
        1.2.1 过渡金属氧化物
        1.2.2 多酸化合物
    1.3 基于杂多金属化合物的复合光致变色材料
        1.3.1 杂多金属化合物/固体烷基胺光致变色材料
        1.3.2 杂多金属化合物/有机复合光致变色薄膜
    1.4 可见光光致变色材料
        1.4.1 无机可见光光致变色材料
        1.4.2 杂多金属化合物/有机复合可见光光致变色材料
    1.5 光致变色材料的应用
    1.6 选题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
        1.7.1 杂多金属化合物基可见光光致变色复合薄膜体系的构建和结构分析
        1.7.2 杂多金属化合物基可见光光致变色复合薄膜体系的性能研究
        1.7.3 杂多金属化合物基可见光光致变色复合薄膜体系变色机制研究
第2章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测试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
        2.3.2 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膜的制备
        2.3.3 杂多酸/SiO_2/ZnFe_2O_4复合膜的制备
        2.3.4 磷钼酸/聚丙烯酰胺 LBL 膜的制备
第3章 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与可见光光致变色性质
    3.1 引言
    3.2 磷钼酸/羟乙基纤维素复合膜的表征
        3.2.1 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膜的结构
        3.2.2 磷钼酸/乙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光致变色性质与机理
    3.3 小结
第4章 杂多金属化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膜的制备与可见光光致变色性质
    4.1 引言
    4.2 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表征
        4.2.1 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膜的结构
        4.2.2 磷钼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膜的光致变色性质与机理
    4.3 小结
第5章 杂多酸/SiO_2/ZnFe_2O_4复合膜的制备和可见光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磷钼酸/二氧化硅/ZnFe_2O_4复合膜的表征
        5.2.1 磷钼酸/二氧化硅/ZnFe_2O_4复合膜的结构
        5.2.2 磷钼酸/二氧化硅/ZnFe_2O_4复合膜的光致变色性质与机理
    5.3 小结
第6章 杂多金属化合物/聚丙烯酰胺多层复合膜基紫外光/可见光光致变色性质
    6.1 引言
    6.2 磷钼酸/聚丙烯酰胺 LBL 膜的表征
        6.2.1 磷钼酸/聚丙烯酰胺 LBL 膜的构建过程
        6.2.2 磷钼酸/聚丙烯酰胺 LBL 膜的结构
        6.2.3 磷钼酸/聚丙烯酰胺 LBL 膜的光致变色性质与机理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铂炔基锌卟啉—多酸杂化LB膜及以共价键结合的有机—多酸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1.2 多金属氧酸盐
        1.2.1 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
        1.2.2 多金属氧酸盐的制备方法
        1.2.3 多金属氧酸盐的应用
    1.3 Langmuir-Blodgett膜
        1.3.1 Langmuir-Blodgett膜的制备与特点
        1.3.2 LB技术的应用
    1.4 铂炔基金属卟啉类化合物
        1.4.1 卟啉类化合物的介绍
        1.4.2 铂的炔化物
    1.5 基于Dawso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有机膦酸衍生物的研究
    1.6 工作设想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铂炔基锌卟啉配合物/多酸杂化LB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质表征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制膜材料的合成
        2.2.3 LB膜的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π-A曲线
        2.3.2 原子力显微镜
        2.3.3 UV-Vis图谱
        2.3.4 荧光光谱
        2.3.5 表面光电压能谱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铂乙炔—锌卟啉基配合物/铕取代多酸杂化LB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质表征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制膜材料的合成
        3.2.3 LB膜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π-A等温线
        3.3.2 原子力显微镜
        3.3.3 UV-Vis图
        3.3.4 荧光光谱
        3.3.5 表面光电压能谱
        3.3.6 I-V曲线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联苯/Dawson构型杂多酸的有机-无机杂化固体的制备与表征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光谱
        4.3.2 核磁图谱
        4.3.3 紫外光谱
        4.3.4 荧光光谱
        4.3.5 杂化LB膜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纳米SiO2/有机硅原位杂化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
    1.2 纳米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1.3 纳米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1.3.1 溶胶-凝胶法
        1.3.2 混合法
        1.3.3 插层法
        1.3.4 原位聚合法
    1.4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结构材料
        1.4.2 电学材料
        1.4.3 光学材料
        1.4.4 生物材料
    1.5 无机/有机杂化涂料的应用
        1.5.1 防腐涂料
        1.5.2 抗菌涂料
        1.5.3 隔热涂料
        1.5.4 耐磨涂料
        1.5.5 防老化涂料
    1.6 论文研究意义
第二章 纳米Si0_2/有机硅原位杂化材料的合成
    2.1 纳米Si0_2/有机硅原位杂化材料的制备
        2.1.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2.1.2 杂化实验过程
        2.1.3 涂层性能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纳米Si0_2/有机硅原位杂化材料制备原理
        2.2.2 正交实验
        2.2.3 纳米Si0_2/有机硅原位杂化材料实验条件优化
        2.2.4 TEOS 水解时间对纳米Si0_2/有机硅杂化材料性能的影响
        2.2.5 TEOS 水解温度对纳米Si0_2/有机硅杂化材料性能的影响
        2.2.6 纳米Si0_2 含量对纳米Si0_2/有机硅杂化材料附着力及硬度的影响
        2.2.7 纳米Si0_2 含量对纳米Si0_2/有机硅杂化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2.2.8 纳米Si0_2 含量对纳米Si0_2/有机杂化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2.2.9 纳米Si0_2 含量对纳米Si0_2/有机硅杂化材料耐介质性能的影响
        2.2.10 纳米Si0_2 含量对杂化材料涂膜固化时间的影响
    2.3 纳米Si02/有机硅原位杂化材料表征
        2.3.1 红外光谱表征
        2.3.2 扫描电镜(SEM)表征
        2.3.3 TG 和DTA 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纳米Si0_2/有机原位杂化涂料的配制
    3.1 实验试剂及设备
    3.2 纳米Si0_2/有机杂化涂料的配制
        3.2.1 纳米Si0_2/有机杂化涂料配方
        3.2.2 纳米Si0_2/有机杂化涂料的制备工艺
        3.2.3 性能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杂化材料用量对涂膜柔韧性及附着力的影响
        3.3.2 杂化材料用量对涂膜抗冲击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3.3.3 杂化材料用量对涂膜耐介质性能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多酸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0.1 多金属氧酸盐概述
        0.1.1 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与特性
        0.1.1.1 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
        0.1.1.2 多金属氧酸盐的特性
        0.1.2 多金属氧酸盐的应用
    0.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0.2.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概述
        0.2.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分类
        0.2.3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方法
        0.2.3.1 溶胶-凝胶法
        0.2.3.2 共混法
        0.2.3.3 插层法
        0.2.3.4 自组装法
        0.2.3.5 静电纺丝法
        0.2.4 多酸杂化材料的合成及优异性能
        0.2.4.1 多酸杂化材料的合成
        0.2.4.2 多酸杂化材料的优异性能
        0.2.4.3 多酸杂化材料的应用
    0.3 选题思想
第1章 聚合环糊精-多酸杂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部分
        1.2.1 试剂与仪器
        1.2.2 光催化剂的合成
        1.2.2.1 聚合β-环糊精(CDP)的合成
        1.2.2.2 聚合环糊精-多酸杂化材料(CDP-HPW)的制备
        1.2.3 样品的表征
        1.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1.2.3.2 热重分析(TG)
        1.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1.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
        1.2.3.5 光催化降解性能评价
    1.3 结果与讨论
        1.3.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1.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1.3.3 热重分析(TG)
        1.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与光致变色性
        1.3.5 杂化材料CDP-HPW光催化性能
        1.3.6 CDP/HPW杂化材料光催化性能影响因素
        1.3.6.1 催化剂用量对光解效果的影响
        1.3.6.2 甲基橙初始浓度对光解效果的影响
        1.3.6.3 反应气氛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1.3.7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聚合8-羟基喹啉/糠醛-磷钨酸(HPW-HQ/FF)杂化材料的合成、表征与性能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及规格
        2.2.2 样品的制备
        2.2.2.1 聚合8-羟基喹啉/糠醛(HQ/FF)的制备
        2.2.2.2 聚合8-羟基喹啉/糠醛-磷钨酸(HPW-HQ/FF(b))的制备方法1
        2.2.2.3 聚合8-羟基喹啉/糠醛-磷钨酸(HPW-HQ/FF(a))的制备
        2.2.3 样品的表征
        2.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3.2 热重分析(TG)
        2.2.3.3 X-射线衍射(XRD)
        2.2.3.4 电子自旋共振(ESR)
        2.2.4 光催化降解性能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2 粉末X-射线衍射(XRD)
        2.3.3 电子自旋共振(ESR)
        2.3.4 热重分析(TG)
        2.3.5 光催化性能初探
    2.4 小结
第3章 新型磷钨酸异烟酸超分子化合物[C_6H_5NO_2]_2[PW12O_(40)]·H_2O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规格
        3.2.2 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
        3.2.3 样品的表征
        3.2.3.1 X-射线单晶衍射
        3.2.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2.3.3 循环伏安分析(CV)
        3.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晶体结构分析
        3.3.2 红外分析(FT-IR)
        3.3.3 循环伏安法测试(CV)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多酸-有机高聚物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海产品包装用纳米改性抗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安全性研究[D]. 曹国洲. 宁波大学, 2019(06)
  • [2]吡啶膦卤化铜(Ⅰ)配合物及多酸基有机杂化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D]. 陈乔. 湖北大学, 2017(05)
  • [3]多酸基光敏材料的杂化分子自组装及性能研究[D]. 曾涛.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4]杂多酸及其盐负载载体的研究进展[A]. 王天丽,刘满红,罗利军,谭伟,王红斌,刘天成. 云南环境研究——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 2014
  • [5]杂多酸盐/有机配合物杂化材料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研究[D]. 汪海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2)
  • [6]基于{MnV13}和手性Daw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功能性晶态固体材料的研究[D]. 刘丁.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7]杂多金属化合物基可见光光致变色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伟. 吉林大学, 2013(04)
  • [8]铂炔基锌卟啉—多酸杂化LB膜及以共价键结合的有机—多酸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D]. 付巧敏. 湖北大学, 2012(07)
  • [9]纳米SiO2/有机硅原位杂化材料的研究及应用[D]. 董辉.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9)
  • [10]多酸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D]. 林燕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多元酸-有机高分子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