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口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河口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夏军,刘柏君,程丹东[1](2021)在《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文中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黄河保护与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黄河流域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通过分析黄河水安全现状,研讨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内涵,梳理了当前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立体化、多方位角度,探讨了黄河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思路并提出了相应建议。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水资源总量不足、洪灾频发与水沙关系不协调、水土流失严重与水生态环境脆弱、干支流水资源调控与区域供水工程不完善、流域协同管理能力薄弱。针对上述问题,从防灾减灾、水网优化、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高效利用、流域管理能力、科技保障等6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同时提出了推动战略规划、制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创新与支撑、探索制度创新、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推进法治建设等建议,为黄河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王佳凡[2](2021)在《黄三角土地盐渍化与利用匹配关系及其功能适宜性评价 ——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土地盐渍化是导致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和区域发展持续性差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土地盐渍化持续困扰着干旱半干旱和滨海地区农业生产、经济建设、生态保护和人民生活。及时准确地掌握盐渍化状况及其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匹配关系,明确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功能的适宜性,是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和科学改良合理利用盐渍化土地的基础,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河口三角洲,但受河海交汇、气候变化、不当利用等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土地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问题长期普遍存在。因此,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河口区为例,基于3S技术、野外调查、采样化验和统计分析等方法,采用遥感监督分类与空间插值相结合,精确提取土地分类信息,分析土地盐渍化与利用特征及其匹配关系,基于利用类型功能对现状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以期为国土空间合理规划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析了河口区土地利用和盐渍化特征。结果显示,河口区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耕地集中在西南部和东南部、中部少量分布,盐碱荒地集中于东北和西北部临海区,养殖水面集中在西北部和东北角近海区,建设用地在南部集中、西北以盐田为主,园林地、草地、沟渠等与耕地、建设用地交叉分布。河口区春季土壤总体上呈重度盐渍化,空间分布由西南向东、向北加重,呈强变异性。(2)探讨了河口区土地盐渍化与利用类型的匹配关系。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类型与盐渍化在空间分布和数量上均呈“总体匹配,局部不匹配”的关系。在数量匹配关系中,耕地土壤中重度以及盐土比例高达28.33%,中度超过一半,说明耕地盐渍化较为严重。同时,受各方面影响,部分耕地质量存在退化问题。2019年河口区耕地利用率仅为65.63%,这表明耕地面积数量虽大,但利用率不高。盐碱荒地中重度以上占67.85%,且区位偏僻、水源缺乏,不适于农业的开垦。60%以上的建设用地利用中度以上盐渍化土地,表明建设选址有利于轻中度土地的保护,但也有小部分建设用地选址在轻中度区域。草地中60%分布于重度以上盐渍化区。水库、河流附近的盐渍化较轻,而远离水源、地下水埋深浅的北部枣林、柽柳林地则盐渍化严重。(3)评价了基于利用类型功能的农业利用和建设利用适宜性。结果显示,河口区现状农用地中约有70%为一般适宜及以下水平,建设用地约有40%为一般适宜及以下水平。河口区现有农用地面积为8.94×104hm2,其中高度适宜农用地主要分布在仙河镇的大山村北部以及东韩村的南部,占河口区农用地面积的3.87%;较高适宜农用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三义村以及新户镇周围的立新村等,西南部地区义和镇南部的大山村等,中南部的东崔村等,占河口区农用地面积的27.42%;一般适宜农用地最西部的南王村、西华村等,偏西南部的中合堂村,中部地区的陈庄屋子、崔李村屋子,南部的姜家屋子以及中部偏南的一些土地,占河口区农用地面积的58.46%;较低适宜农用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口区的东北角,部分分布较为零散,占河口区农用地面积的10.17%;不适宜农用地分布在区域的西北角,占河口区农用地面积的0.08%。河口区现有建设用地面积为3.24×104hm2,其中高度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义和镇中部的新安村和东南村、孤岛镇的乐苑村和西苑村、仙河镇的海星村以及东营港周围地区,占河口区建设用地面积的12.17%;较高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占比最大,主要分布于义和镇的西北村和东北村、孤岛镇的镇苑村等、仙河镇的振东村等,占河口区建设用地面积的47.36%;一般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河口区区政府周围和东北部的东双屋子等,占河口区建设用地面积的34.55%;较低适宜建设用地较为零散地分布于河口区西北部的郭局村等,占河口区建设用地面积的5.79%;不适宜建设用地分布于河口区西北部,占河口区建设用地面积的0.13%。本文采用遥感结合地面调查精确提取了河口区土地分类信息,分析了土地盐渍化与利用特征及其匹配关系,并基于利用类型功能评价了现状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适宜性。建议河口区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特色园林和牧草业,探索盐碱地资源多功能利用途径,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与现实条件的匹配性,促进土地科学高效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李云龙[3](2020)在《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三角洲“由水而生、凭水扬名、借水而兴”,目前却处于“受制于水”的困局中。地表水体是该区域水资源的主要存储单元,是人类可利用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还是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关注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及生态环境效应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众多学者针对不同区域的地表水体进行了多时间跨度的变迁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地表水体变迁和驱动状况的认识。然而已有研究或是对水体变迁的生态环境效应关注较少,或是关于水体变迁驱动力分析多停留在半定性半定量阶段。此外,由于地表水体的变迁和生态环境效应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使得地表水体研究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本文以新生地理单元—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以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以地表水体变迁规律揭示、水体变迁驱动力分析和水体变迁的生态环境效应(景观格局效应和生态系统服务效应)为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能够加深人们对于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过程的认识,丰富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的理论体系,为黄河三角洲的水资源管理和水体布局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借鉴。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地表水体变迁及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进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论文特色等内容。研究进展从水体提取、水体变迁、水体变迁驱动分析和水体变迁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梳理了前人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研究区概况介绍了黄河三角洲的边界与范围、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数据处理介绍了研究数据的格式及来源,并重点描述了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提取过程。研究方法根据论文研究内容对各部分对应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主要方法包括: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模型、网络结构分析法和功能价值法等。第三章为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分析。该章从地表水体的总体变化、空间变化和地类转化角度分析了地表水体变迁规律。第四章为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动态变迁驱动力分析。本部分综合运用轨迹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根据不同水体类型,从面积增加和减少两个变化方向,进行地表水体动态变迁的驱动力分析。第五章为地表水体变迁的景观格局效应研究。通过构造地表水体网络,提取其网络结构特征指数,从整体水平和类型水平探究水体变迁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影响。第六章为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研究。主要通过生态经济学方法,估算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服务功能价值,并分析其演化趋势。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研究主要结论,客观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探讨了可深化之处。主要结论如下:(1)1986-2016年黄河三角洲面状水体增加1121.2 km2,其中,盐田养殖池增加959.6 km2,是变化最大的面状水体。线状水体长度增加了9530 km,其中,沟渠长度增加了9525.8 km,是增幅最大的线状水体。地表水体构成由河流主导逐渐向河流、盐田养殖池共同主导,而后向盐田养殖池主导转化;30年间黄河干流区面状水体增长了391.9 km2,线状水体增长了2989 km。小清河区面状水体增加了340.5 km2,线状水体增长了3119.4 km。徒骇马颊河区面状水体增加388.9 km2,线状水体增长3416 km。地表水体组成结构表现出由区域间不平衡向均衡分布的变迁趋势;耕地及滩涂是河流主要的转化地类,坑塘的交换转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1998年前未利用地和耕地是坑塘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沼泽、水库和未利用地是减少的主要去向。1998年后盐田养殖池和建设用地与坑塘的互相转化成为主要交换形式。水库主要与坑塘、耕地、未利用地发生变迁,滩涂、未利用地和耕地是盐田养殖池主要的转化对象。(2)受限于社会经济数据统计的起始年份,地表水体的变迁驱动分析从1992年开始,以2004年为中间节点,分时段展开。结果显示:(1)河流与耕地的直接转化是河流变迁的主要形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未利用地储量是影响河流变迁的关键因素;(2)2004年前水库增长受到工业发展的诱导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双重作用。2004年后提供耕地灌溉用水成为水库增长的主要驱因;(3)2004年前工业用地侵占和农业用地整合是坑塘面积减少的主要影响因子,2004年后工业用地侵占坑塘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低经济水平下的耕地扩张引发的灌溉需求是坑塘面积增长的主要诱因;(4)盐田养殖池面积增长主要受高经济收益和工业原料需求的驱动;(5)引黄灌溉是研究区沟渠长度增加的主要原因。(3)从整体景观格局来看,1986年和2016年地表水体对黄河三角洲整体景观格局表现出显着的物理分割效应,地表水体变迁增大了黄河三角洲景观的斑块密度和破碎化程度。而1986-2016年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网络格局变迁对整体景观格局变迁表现出空间集聚效应和物理分割效应综合作用。地表水体在促使研究区斑块密度增加的同时,还降低了景观的复杂程度,增强了整体景观的优势度和斑块聚合度;从景观格局的类型水平来看,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对耕地显示出空间集聚和物理分割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对沼泽和未利用地显示出环境约束和物理分割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对建设用地则显示出空间环境约束、物理割裂和空间吸引集聚综合效应。(4)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生态系统主要服务功能包括:水资源供给、物质生产、蓄洪调水、休闲旅游、生境维持、水质净化、淤积造陆7项;1986-2016间水资源供给价值增长32.16亿元,供给结构由以河流供给为主转换为以水库为主。物质生产、调蓄洪水、休闲旅游、生境维持和污染净化价值分别由6.33亿元、0.77亿元、0元、0.87亿元和0.39亿元增长至68.50亿元、1.26亿元、69.47亿元、4.89亿元、0.67亿元。淤积造陆价值下降明显,由19.05亿元下降至3.61亿元;30年间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服务功能总价值量增加了153.15亿元。水体核心服务功能变化显着,1986年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核心服务功能是水资源供给、淤积造陆、物质生产。2016年转变为美学功能、物质生产和水资源供给三项;地表水体的污染净化和调蓄洪水功能价值量有所增加,但在服务总价值中比重呈下降趋势,由0.73%和1.44%下降到0.61%和0.32%,地表水体的污染净化和洪水调蓄功能渐趋弱化和边缘化。

陈海燕[4](2020)在《东营市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201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此次新环境保护法被誉为“最严环保法”。“最严环保法”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迈入新的阶段,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随着环保法、水法、大气法、环评法等各项法律的修订颁布实施,对环境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行政执法工作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环境保护的一线执法工作,而基层的环境行政执法不同于监察支队、监察总队,需要直接面对各类复杂的环境信访问题及环境违法行为。本文通过对东营市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大环境,寻求东营市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的改进措施及实施建议。本文应用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使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环境行政执法的概念和执法依据、实施方式等,通过介绍河口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基本阐述,以及河口区的环境情况介绍,对河口区的环境行政执法现状进行了研究。在地域上,河口区因插花地多、胜利油田、济军基地等历史遗留问题,给地方政府的监管及环境行政执法带来了很大难题。近年以来,为做好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工作,相继成立河口区环境保护委员会,河口区水汽土工作办公室等环保专项部门,推行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制度。但河口环保分局目前环境行政执法人员数量不足,年龄段出现断层,环境信访量大,以及环境行政执法设备匮乏。从河口区的环境现状中,研究发现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环境行政执法职责划分不清,区直部门之间职责划分无明显界限,单位内部的职责划分不清,插花地多带来的跨区域跨部门环境问题的处理程序依然复杂;二是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人员的数量、基层配置及知识储备不足,在执法过程中专业化欠缺;三是执法强制手段不够,环保部门没有工商、税务等的执法强制手段,强制执行只能依靠人民法院,执行周期长且执行效率低。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环境行政执法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诸如网格化管理制度、环境行政执法稽查制度、监察监测垂直制度等提出的环保职责、执法方式都难以落实;另一方面政府角度对于环境保护执法的投入仍有欠缺,大部分的资金都不能用于环境行政执法建设,导致执法装备匮乏;还有就是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仍不足,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群众对环保工作的参与度了解度不高。面对东营市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监管的现实问题,针对执法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根据国家干预理论、公共管理理论等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一是负有环境监管责任的各部门单位应联合联动,确保环保职责落到实处,形成执法合力;二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基层人员的执法素质,加大执法资金的投入,改善环境行政执法装备;三是更有效的执法强制力建设,加大环保的执法强制力;四是加强环境的宣传教育,加大普法力度,加强公众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李超[5](2020)在《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扶贫开发工作放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战这场硬仗的要求。发展扶贫产业项目是造血式扶贫的重要形式,是促进贫困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逐渐被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近年来,扶贫产业项目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东营市河口区地处黄河三角洲最前沿、胜利油田腹地,辖3镇2个街道办事处,面积236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9万。河口区作为实施黄蓝国家战略核心城市的最前沿和东营港的腹地支撑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生态优势以及丰富的土地、滩涂、油气、盐卤等自然资源。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河口区充分发挥“一极两区”的战略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要求,在产业扶贫实践中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创造了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出了多种扶贫产业项目发展模式。但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需要认真研究,并研究对策解决。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扶贫产业项目的背景、意义、现状、有关理论基础和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梳理;其次,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区情区况、发展背景、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现状、前期扶贫工作进展、当前产业项目发展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通过对河口区的现状分析,指出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方面存在的产业项目结构单一、产业项目决策难度高、运行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通过深入总结国内扶贫产业项目的成功经验,从夯实产业项目发展基础、倡导产业项目治理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健全项目审批监督管理机制、做好贫困户教育与发展文章等方面提出对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东营市河口区特别是类似地区扶贫产业项目工作开展和完善提供些许的借鉴和帮助。

孙磊[6](2020)在《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海洋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生存的必要资源。其中沿海滩涂资源尤为重要,在滩涂和近岸海域开展围填海工程建设一直是沿海地区缓解用地紧张、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方式。人类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围填海常对原有岸线进行截弯取直,使海岸线长度变短,改变了沿岸的部分地形,改变了区域的潮流运动特性,引起污染物迁移规律的变化,围填海工程占用了大面的水体,减少了纳潮量,降低了海水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围填海、养殖活动、港口建设、交通运输等高强度的开发活动,给近岸海域带来了环境压力,同时近海是受陆域排放污染物最大的区域,各种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体,使近海区域的水体环境质量呈现恶化的趋势。海洋具有强大的自净能力,能够容纳大量污染物,在不会造成海洋环境不可承受的影响的前提下,海洋能够容纳的污染物量即为海洋环境容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当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超出了海洋环境容量能够承受的上限值,海洋环境与海洋功能将遭到破坏,甚至难以恢复。科学合理地确定海洋环境容量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开敞型海湾的特点,立足于实际,通过搜集实测的地形和水文数据,污染调查,分析官方发布的水质数据以及海水养殖数据。结合Delft 3D软件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海州湾的潮流动力特征、海域水环境现状及分布特征、河口水质环境现状和污染物排放条件。建立潮流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扩散模型,根据实测水文资料进行模型验证,并确定了响应系数与分担率。运用箱式模型法与分担率法来分别计算出了大范围的海州湾海域的海洋环境容量和小范围的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的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了变化机理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海州湾海域2016年比2006年平均水深增加4.6cm;研究区2016年比2006年海域面积减少34.93 km2;研究区的海水体积2016年比2006年减少0.31725 km2。海州湾水体交换量由2006年的59.1825亿m3/天减少为2016年的55.575亿m/天,减少了 3.6075亿m3/天。海州湾湾内COD浓度2006年为1.39 mg/l,2016 年增加为 1.63 mg/l;湾外 COD 浓度 2006 年为 1.205 mg/l,2016年为 1.4 mg/l。(2)2016年海州湾海域COD环境容量比2006年总计减少2765.0吨。其中静态剩余环境容量大幅减少,减少2948.44吨,占减少总量的106.63%;动态环境容量略有增加,增加值为183.35吨,占减少总量的-6.63%。(3)2006-2016年围填海引起的地形变化和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使海州湾海域COD环境总容量减少,影响率为0.198:0.802。其中,地形和水环境对静态剩余环境容量的影响率为0.16:0.84;对动态环境容量的影响率为-0.408:1.408。湾内水环境质量下降对环境容量的减少作用相对较大,对海域环境总容量的影响是围填海影响的4.05倍,其中湾内水质恶化对静态剩余环境容量的影响是围填海的5.25倍,湾内外水质差值增加将造成动态环境容量的增加,而围填海造成的净纳潮量减少导致动态环境容量减少,两者影响率绝对值为3.45倍。(4)海州湾近岸河口区5个入海河口 2006年实际排放总量为102.353吨/天,2016年为76.590吨/天;2006年理论环境容量为114.571吨/天,2016年为81.410吨/天;2006年剩余环境容量为12.218吨/天,2016年下降为4.82吨/天。(5)海州湾近岸河口区2006-2016年地形和入海排污量变化使近岸河口区COD环境总容量减少,影响率为0.363:0.637。入海排污量对环境容量变化的作用相对较大,平均为围填海影响的1.75倍。围填海对近岸河口区的影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主要通过近岸围填海工程叠加影响潮流动力场结构,进而影响水动力扩散输移能力,改变环境容量的大小。入海排污量对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影响表现为正相关。(6)海州湾2006-2016年近岸河口区COD实际排放量、理论环境容量与剩余环境容量的变化与对应关系错综复杂。实际排放量大的河口对近岸河口区理论环境容量大小起决定作用,是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研究的重点,也是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点区域。入海排污量减少将导致理论环境容量降低,但实际排放量与环境容量变化没有明确的正向或负向相关性。(7)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的环境容量平均值为98吨/天,平均为3.88吨/(天*km2);海域ECD平均值为1186.56吨/天,平均为1.17吨/(天*km2)。河口区的单位面积环境容量大于海域环境容量。水文动力条件是海域和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基本驱动力,但海域环境容量大小主要受湾内外水质差值控制,而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大小受入海排污量的值、入海排污量变化的幅度和围填海工程的影响这三者叠加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是拓展了海洋环境容量研究的空间和时间边界。(1)构建了开敞型近岸海域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体系,并据此完成了海州湾2006-2016年的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容量及其变化研究。分别利用箱式模型和分担率法计算了海州湾2006年与2016年海域环境容量与河口区的环境容量,并分析揭示了环境容量变化特征。(2)揭示了海域和近岸河口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环境容量影响因素与机理,计算得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对比研究了海州湾2006年和2016年不同空间尺度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了十年间环境容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和程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叠加累积作用,最终算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窦豆[7](2019)在《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对于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不可忽视的产业。而水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支撑。伴随城镇规模的持续扩大,人口数量急速增长,水危机已经逐渐显现。东营市立足黄河三角洲地区。虽然紧靠黄河,但却极度缺乏淡水资源。城市90%以上的用水需要靠黄河供给,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m3,仅为全国水平的11%。在面对水资源供需压力持续增涨,农业水资源被不断挤压的严峻现实情况下,为实现农业的长远,高效发展,东营市必须把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上日程。本文首先立足于水资源的基本理论的概述,以此为理论支撑界定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关概念。在深入概述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后,揭示了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运用DEA方法、Malmquist指数对全各区县进行综合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的测算分析。其次采取基于python的因子分析法,从十个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产生影响的因子中遴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因子。通过本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全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全要素生产率(指:经济生产活动在给定时间内产生的效率。即所有要素的输入量与总输出量之间的比值,简称TFP)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3%。技术进步是促进TFP增加是核心因素,技术效率次之。2.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地区间差异性较大。在东营市五个地区中,农用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由高到低的区县依次为东营区、广饶县、河口区、利津县,垦利区。从全要素生产效率来看,各地区为缓慢增长趋势,增幅差异性大。五个区县的农业水资源综合效率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正相关关系,与经济发展水平并无明显相关性。3.东营市农业生产配置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调整。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十个选定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农业配置因子、农业发展补偿因子以及农业发展规模因子。发现各因子在全市各区县间的空间差异较大。由此反映出要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就必须在东营市整体提升农业生产配置规模。总而言之,要实现研究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利用效率提升,就必须因地制宜地整体提升东营市农业生产配置规模,切实可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李奇霏[8](2018)在《胶州湾典型河口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养殖池塘土壤盐分淋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胶州湾典型河口区为研究对象,按平行海岸带、垂直海岸带和纵向剖深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不同样地土壤含盐量和多种盐离子含量,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技术,研究该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因素对其盐渍化的影响,同时,根据盐渍化情况,选出盐渍化程度最严重的养殖池塘进行盐分淋洗规律研究,以期为河口区土壤盐渍化问题提供参考,并且为进一步改善滨海盐碱土提供资料。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在水平方向上,胶州湾典型河口区土壤呈中度、重度盐渍化和盐土状态。随距海距离的增加(1.1 km内),土壤含盐量和盐渍化程度呈降低趋势,这主要受海洋盐分的影响。距入海口2.0 km范围以外的含盐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该结果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在纵向剖深上,土壤呈重度盐渍化至盐化状态,含盐量呈表聚和底聚趋势,这与气候、海洋、地下水位抬升有关。剖面阳离子中Na+为最多,Mg2+、K+次之,阴离子中Cl-为最多,SO42-次之。Na+、Cl-与含盐量的分布态势一致。除p H以外,土壤中各盐碱指标呈中等程度以及强度空间变异特点。(2)互花米草的入侵导致土壤含盐量和盐渍化程度增加,影响程度主要由植物的生理特性和生长年限决定。养殖池塘使得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这主要由养殖池塘内化学药剂的使用造成。(3)相关分析显示,土壤含盐量(St)与K+、Ca2+、Na+、Mg2+、Cl-、SO42-、HCO3-呈显着的正相关性,其中土壤含盐量(St)与Na+和Cl-的相关关系最强。土壤p H与含盐量(St)及大部分土壤可溶性盐离子间呈现极显着负相关。阴离子与阳离子相关性不同,主要的存在形式为氯化物和硫酸盐。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胶州湾河口地区盐渍化的主要盐离子是Cl-、Na+及Ca2+、Mg2+、SO42-,Na Cl和硫酸盐是通过影响含盐量(St)进而影响土壤盐渍化。(4)随着淋洗水量的增多,土壤及其淋滤液的含盐量均以指数的形式降低。出于兼顾淋洗效果和节约水资源的考虑,胶州湾养殖池塘土壤接近1:1的水土比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改良效果。随着淋洗水量的增加,土壤中Ca2+、Mg2+、K+、Na+、Cl-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这主要由离子和土壤胶体的相互作用强度所决定;土壤SO42-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与Cu SO4晶体溶解和Ca SO4沉淀溶解平衡有关;土壤CO32-、HCO3-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这与土壤离子吸附与交换平衡、Ca CO3沉淀与溶解平衡以及CO2溶解有关。土壤各盐离子脱盐率大致表现为Cl->Na+>K+>Ca2+>Mg2+>SO42->HCO3-,该结果不仅与初始含量有关,也与淋洗过程中土壤中矿物质的释放和发生的沉淀溶解平衡有关。随着淋洗水量的增加,土壤的离子组成朝良性方向发展。(5)随着淋洗水量的增加,土壤和淋滤液的p H值均增大,p H值的增加主要是由总碱度的增加而引起,与钠吸附比(SAR)关系不大。土壤脱盐过程伴随着土壤碱化现象,为此需要进一步对盐渍土脱盐过程中的碱化现象进行兼顾性的研究。对于淋滤液出现的碱化现象,需要采用灌排结合的措施。

刘凯[9](2017)在《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核心,但是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是人地系统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在典型区域人文-自然复合系统演化成为中国地理科学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未来地球”计划为人地系统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机遇的背景下,对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相互关系与综合集成研究,建立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促进典型区域人文-自然复合系统研究进一步深化,是丰富人地系统研究内容与基本范式的有效途径,并且可有效贯穿人地关系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理论指导作用。黄河三角洲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亟需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应对当前的问题与矛盾。因此,以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为案例进行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研究,不仅对于黄河三角洲规避当前的风险、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宏观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一定意义上对全球告急的三角洲降低损失和风险具有警示作用。论文主要包括8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分析了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论文特色与创新。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从人地系统、脆弱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脆弱区、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第三部分为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内涵、分类、构成与演变机理,通过这四方面分析,为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为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概况和确定依据,从范围与位置、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对黄河三角洲人地系统进行介绍,通过位于多种介质的交错带导致先天生态环境基础脆弱、经济社会活动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特征更加明显、生态环境脆弱进一步诱发人地系统脆弱性特征等因素确定黄河三角洲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第五部分为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主要运用定量方法评价了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内部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从“人”“地”和供需两个视角分析了其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第六部分为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主要运用定量方法评价了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格局演变以及导致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七部分为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主要包括典型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启示,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路、原则、基本条件、可持续发展模式。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并且指出研究不足和展望。通过上述8个部分的系统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概念、分类、构成与演变机理等基本理论问题方面: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是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的人地系统类型,具有位于生态过渡带或交错区、先天生态环境基础脆弱、后天人类开发强度大、生态脆弱性导致人地系统脆弱性等特征。对于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分类,可以差异性、动态性和典型性为目标,以综合性、主导因素、发生学、区域共轭性和相对一致性为原则,依据脆弱性出现的阶段分为先天脆弱型、后天脆弱型和未来脆弱型,依据地球表层要素组合与成因形成的类型与特点分为林草交错型、农牧交错型、荒漠绿洲交接型、青藏高原复合侵蚀型、红壤丘陵山地型、岩溶山地石漠化型、沿海水陆交接型,依据人类高强度开发导致的生态失衡状况分为生态空间减少型、资源承载力下降型、环境质量下降型、生态系统不稳定型。对于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构成,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角度,把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分解为要素、结构、功能和子系统。对于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机理,把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过程划分为形成、恶化、多方向演变三个阶段,其演变受到“人”和“地”、供给和需求等不同因素的驱动作用。(2)在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方面:1991-2015年,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形演变趋势,空间格局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但是差异有所减小;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空间格局亦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的特点;黄河三角洲“人”与“地”之间的响应指数由负响应逐步演变为正响应,响应度波动幅度较大,人地关系的稳定性仍有待提高。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是受“人”和“地”、供给和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驱动而产生的结果,石油资源与工业经济活动、要素供给和投资需求对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产生的驱动以明显的负向作用力为主,导致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综合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综合资源与生态经济活动、结构供给和制度供给对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产生的驱动以明显的正向作用力为主,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综合指数呈现上升趋势。(3)在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方面:1991-2015年,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空间格局变化并不明显,1991和2015年均呈现东部脆弱性低西部脆弱性高的空间格局。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经济子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敏感性,内部结构和外部扰动是主要原因,财政收入因素是直接原因;社会子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敏感性,国有经济和资源型产业比重高是其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子系统脆弱性是其敏感性高和应对能力低共同导致;在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敏感性成为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敏感性也成为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规避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首先要降低其敏感性。(4)在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方面:在分析典型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思路、原则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包括以国家战略为契机的高效生态经济模式、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的产业升级模式在内的SO模式,包括利用综合资源优势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经济新常态下优势产业壮大模式、强化区域合作自身竞争力提高模式在内的ST模式,包括生态文明理念下的脆弱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国家政策支持下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模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的创新驱动模式、新型城镇化带动下的特色城镇化模式在内的OW模式。

李娜[10](2016)在《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水沙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流作为承载物质从陆地到海洋输送一个重要通道,其中水沙是最基本的物质元素。人类活动对入海水沙的影响一直是国际研究关注的热点,对入海水沙的改变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河口三角洲的水资源水环境、地质、航道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本文的研究区域是长江河口区,结合地理学、水文学、泥沙动力学等学科,利用小波周期分析、趋势检验分析、跳跃分析等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长江流域干流以及入河口区水沙通量的特征,定量地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河口区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然后建立长江河口区水沙模型,讨论枯季时长江河口区的沿岸调引水工程对河口区水动力环境的影响,最后研究预测长江河口区水沙输移对未来人类活动的响应,并得到如下的主要研究结论。基于近60年长江干流三个水文站年均径流量和输沙量以及大通站月均径流量和输沙量数据,识别长江干流和入河口区的水沙通量时间序列特征。1950-2013年长江干流宜昌、汉口和大通站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主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多水时段与多沙时段呈现不同步的变化特征。相比三峡大坝前期,在三峡大坝后期(2003-2013年)长江干流的1-3月份月均径流量增加,其余月份的月均径流量减少,但12个月的月均输沙量均减少。气候变化是影响长江干流径流量周期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三峡工程的削峰补枯作用导致了长江干流枯季径流变化,同时增加了输沙量减少的程度,但这一影响在下游区域随距离三峡工程越远而逐渐变弱。长江入河口区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并且其平水年多次连续出现,而枯水年基本上以两年连续的形式出现;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多年(1950-2013)平均月径流量和月输沙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相差4.5倍和31倍;泥沙主要以细颗粒悬沙为主,其D50值随着时间变化在逐渐地变细,并且在一年内一般出现两次峰值。1950-2013年大通站年均径流量与洪季径流量在2003年之后处于少水期,但枯季径流量处于丰水期;在20年时间尺度上,大通站年均和洪季的输沙量处于少沙期,但枯季输沙量没有明显的主周期,并在短周期内没有变化。1950-2013年,大通站的枯季径流量呈现显着上升趋势(P<0.05),突变点是2003年,随之呈现显着上升趋势;但年均和洪季输沙量呈现显着下降趋势(P<0.001),其中,年均输沙量的突变点是1996年,随之呈现显着性下降趋势。人类活动是引起大通站径流量和输沙量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三峡工程对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的变化具有直接和间接性的影响作用,并且本文定量地分析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河口区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1954-2013年,降水、产流能力和产沙能力对大通站年输沙量下降的贡献率分别3.95%、-0.11%和96.16%,并且不同时间阶段影响输沙量下降的主要因子是产沙能力,降水和产流能力对其下降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人类活动是影响长江流域的产沙能力主要因素,其中流域水库建设对大通站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达到85%左右。长江流域入河口区的输沙量锐减的主要是人类活动对其产沙能力影响造成的,其中水库大坝是最主要的原因。然后,基于MIKE21FM水动力和泥模型,建立了长江河口区二维水沙模型。在长江河口区沿岸调引水工程调查的基础上,设定枯季不同情景下大通径流和沿岸调引水的组合条件。在枯季,长江河口区调引水和外海潮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通站的径流减少,长江河口区沿程的高低潮位变低和潮差增加。在枯季同一径流条件下,相比小潮期,调引水工程对大潮期的高低潮位和潮差影响更明显,使涨潮瞬时潮流界最远可上溯到南京段的上游。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河口区大通站流量、输沙量和含沙量的预测的基础上,研究未来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潮流、水沙通量的影响。到2050年,未来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汛期10月水沙输移的影响要强于枯季2月。在枯季,相比情景1,情景2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河口区沿程不同地区的高低潮位和潮差变化不一致,并且潮流界变化具有不确定性;长江入海水沙通量均减少,但增强了北支水沙倒灌南支;南港和北港的分流比较为均衡,但南港的分沙比占有优势,特别是大潮期。在汛期,相比情景1,情景2人类活动影响下长江河口区沿程潮差增加,潮流界向上游移动;长江入海水沙通量减少,并增强了北支水沙倒灌南支;大潮期和小潮期的南港分流、分沙比均占有优势。

二、河口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口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水安全现状与流域高质量发展内涵
    1.1 黄河水安全现状
        (1)水灾害状况。
        (2)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3)水生态状况。
        (4)水经济状况。
        (5)水管理状况。
    1.2 流域高质量发展内涵
2 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1)水资源总量不足是重要瓶颈。
    (2)洪灾频发与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重要威胁。
    (3)水土流失严重与水生态环境脆弱是重要疾患。
    (4)干支流水资源调控与区域供水工程不完善是重要缺陷。
    (5)流域协同管理能力薄弱是重要困难。
3 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
    (1)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减少水灾害、保障水安全。
    (2)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保障供水安全。
    (3)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保障水生态安全。
    (4)优化水资源利用模式,保障水经济安全。
    (5)提高流域管理水平,保障水管理安全。
    (6)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科学研究,提高黄河保护治理的科技支撑能力。
4 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建议
5 结 语

(2)黄三角土地盐渍化与利用匹配关系及其功能适宜性评价 ——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信息精细提取研究进展
        1.2.2 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资源
        2.1.5 社会经济状况
    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1 遥感数据
        2.2.2 野外实测数据
        2.2.3 测定土壤样品指标
        2.2.4 调查统计数据
3 河口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盐渍化特征
    3.1 河口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3.1.1 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3.1.2 河口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分析
    3.2 河口区土地盐渍化特征
        3.2.1 分析方法
        3.2.2 河口区土壤含盐量统计特征
        3.2.3 河口区土地盐渍化空间特征
    3.3 小结
4 河口区土地利用与盐渍化的匹配关系
    4.1 空间叠加分析方法
    4.2 土地利用与土壤盐渍化匹配关系
        4.2.1 土地利用与盐渍化的空间匹配关系结果分析
        4.2.2 土地利用与盐渍化的数量匹配关系结果分析
    4.3 小结
5 河口区土地利用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5.1.1 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选择
        5.1.2 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
        5.1.3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5.2 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5.2.1 农用地农业利用功能适宜性综合评价
        5.2.2 建设用地建设利用功能适宜性综合评价
    5.3 河口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议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特色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地表水体提取研究现状
        1.3.2 地表水体变迁研究现状
        1.3.3 地表水体变迁驱动研究现状
        1.3.4 地表水体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和范围
        2.1.2 自然地理条件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影像解译
    2.3 研究方法
        2.3.1 地表水体变迁分析方法
        2.3.2 驱动力分析方法
        2.3.3 景观格局效应分析方法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量估算方法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特征
    3.1 地表水体变迁的总体特征
        3.1.1 地表水体面积与长度的总体变化
        3.1.2 地表水体组成结构的总体变化
    3.2 地表水体变迁的空间特征
        3.2.1 地表水体面积与长度的空间变化
        3.2.2 地表水体组成结构的空间变化
    3.3 地表水体与其他地类的转化特征
        3.3.1 河流转移特征
        3.3.2 坑塘转移特征
        3.3.3 水库转移特征
        3.3.4 盐田养殖池转移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的驱动分析
    4.1 地表水体变迁指标体系构建
    4.2 地表水体变化轨迹构建
    4.3 1992-2004年地表水体变迁驱动分析
        4.3.1 河流变迁驱动分析
        4.3.2 水库变迁驱动分析
        4.3.3 盐田养殖池变迁驱动分析
        4.3.4 坑塘变迁驱动分析
        4.3.5 沟渠变迁驱动分析
    4.4 2004-2016年地表水体变迁驱动分析
        4.4.1 河流变迁驱动分析
        4.4.2 水库变迁驱动分析
        4.4.3 盐田养殖池变迁驱动分析
        4.4.4 坑塘变迁驱动分析
        4.4.5 沟渠变迁驱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的景观格局效应
    5.1 景观格局效应研究单元的确定
    5.2 地表水体网络结构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5.3 地表水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变迁的景观格局效应
        5.3.1 地表水体变迁的整体水平景观格局效应
        5.3.2 地表水体变迁的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的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6.1 地表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
    6.2 地表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变化
        6.2.1 水资源供给价值
        6.2.2 物质生产价值
        6.2.3 调蓄洪水价值
        6.2.4 文化美学价值
        6.2.5 生境维持价值
        6.2.6 水质净化价值
        6.2.7 淤积造陆价值
    6.3 地表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及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情况

(4)东营市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行政执法
        2.1.2 环境行政执法
        2.1.3 环境行政执法的依据和实施方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外部效应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
第3章 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现状
    3.1 河口区基本情况
        3.1.1 河口区简介
        3.1.2 河口区环境情况介绍
    3.2 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现状
        3.2.1 基层执法人员现状
        3.2.2 环境行政执法设备
        3.2.3 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对象
        3.2.4 环境行政执法依据及其执行举措
        3.2.5 环境行政执法职责划分与职能协调
        3.2.6 基层环境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
    3.3 总结
第4章 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问题
        4.1.1 执法职责划分不清
        4.1.2 执法人员数量不足
        4.1.3 基层配置不完善
        4.1.4 知识储备不完备
        4.1.5 执法强制手段不够
    4.2 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环境的公共产品特性增加了执法难度
        4.2.2 环境行政执法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4.2.3 政府对环境保护所具有外部性的协调能力不足
        4.2.4 环境知识教育不足
第5章 完善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的建议
    5.1 部门联合联动,形成执法合力
        5.1.1 政府主导,各部门环保职责落到实处
        5.1.2 联合联动,加大执法力度
    5.2 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5.2.1 加强执法机构建设,提升基层执法人员素质
        5.2.2 加大执法资金投入,改善环境行政执法装备
    5.3 更加有效的执法强制力建设
        5.3.1 警察参与执法的试行
        5.3.2 环保部门一票否决权
        5.3.3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系统的广泛应用
        5.3.4 多种执法手段并用
    5.4 多措并举推进执法制度落实
        5.4.1 建立督察的长效机制
        5.4.2 政府主导,做好制度落实的保障工作
    5.5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5.5.1 针对重点排污单位积极组织环保培训
        5.5.2 加大普法宣传加强公众环保意识
        5.5.3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户
        2.1.2 精准扶贫
        2.1.3 扶贫产业项目
    2.2 理论基础
        2.2.1 激励理论
        2.2.2 公共治理理论
第3章 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现状
    3.1 东营市河口区简况
    3.2 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的发展背景
        3.2.1 东营市河口区贫困人口分布及现状
        3.2.2 东营市河口区前期扶贫工作进展
    3.3 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的发展状态
        3.3.1 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的分布及现状
        3.3.2 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推进的组织与制度布局
        3.3.3 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的模式及经验
第4章 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存在的问题
        4.1.1 扶贫产业项目决策难度高
        4.1.2 扶贫产业项目运行不规范
        4.1.3 扶贫产业项目村级收益利用率不高
        4.1.4 扶贫产业项目结构单一
        4.1.5 扶贫主体与扶贫对象之间的衔接不紧密
    4.2 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4.2.1 基础保障不到位
        4.2.2 思想转变不及时
        4.2.3 监管考核机制不完善
        4.2.4 共享机制不健全
第5章 国内其他地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的经验借鉴
    5.1 国内其他地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经验
        5.1.1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发展苹果产业脱贫致富
        5.1.2 宁夏自治区西吉县田坪乡燕李村“全赠半返+返租代养”养殖模式
        5.1.3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上小峰村发展乡村旅游
    5.2 国内其他地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经验的启示
第6章 促进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1 夯实产业项目发展基础
        6.1.1 强化产业项目资金保障
        6.1.2 强化产业项目企业培育
    6.2 倡导产业项目治理主体多元化
        6.2.1 坚持政府主导
        6.2.2 引入第三方力量发挥作用
        6.2.3 提升企业和贫困户参与度
    6.3 进一步健全项目审批监督管理机制
        6.3.1 完善产业项目评审机制
        6.3.2 强化项目资金监督检查
        6.3.3 加强产业项目后续管护
    6.4 做好贫困户教育与发展文章
        6.4.1 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6.4.2 着力提升贫困户产业技能
        6.4.3 扶贫产业项目和生活质量两手抓
第7章 结论
注释与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内容
    附录3 河口区贫困户有关数据统计表

(6)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洋环境容量的概念
        1.2.2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1.2.3 环境容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4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象气候
        2.2.2 入海河流
        2.2.3 海洋水文
        2.2.4 地形地貌
        2.2.5 岸滩演变
第3章 海州湾2006-2016年海洋环境和开发利用状况与变化
    3.1 海岸经
    3.2 海底地形
    3.3 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情况
        3.3.1 主要入海河流径流量
        3.3.2 河流水质
    3.4 海州湾海域水环境质量
        3.4.1 2006年水环境质量
        3.4.2 2016年水环境质量
        3.4.3 水环境质量变化
    3.5 海域开发利用
        3.5.1 海城开发利用状况
        3.5.2 海城开发利用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4.1 常用方法及其适用性
    4.2 海州湾海域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4.2.1 箱式模型法
        4.2.2 海域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4.3 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4.3.1 分担率法
        4.3.2 计算步骤
    4.4 数值模拟方法
        4.4.1 Delft 3D模型
        4.4.2 模型网格与参数设置
        4.4.3 模型验证
第5章 海州湾海域2006-2016的海洋环境容量
    5.1 计算方法和计算边界
    5.2 2006年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5.2.1 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5.2.2 计算参数取值
        5.2.3 计算结果
    5.3 2016年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5.3.1 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5.3.2 计算参数取值
        5.3.3 计算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州湾近岸河口区2006-2016的海洋环境容量
    6.1 计算方法和计算边界
    6.2 2006年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
        6.2.1 数据来源和分析处理
        6.2.2 河口控制点的响应系数和分担率计算
    6.3 2016年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
        6.3.1 数据来源和分析处理
        6.3.2 河口控制点的响应系数和分担率计算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2006-2016年海洋环境容量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7.1 海域环境容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7.1.1 2006与2016年自然条件汇总
        7.1.2 计算边界条件设定与情景模拟
        7.1.3 不同情景的计算结果
        7.1.4 计算结果分析
        7.1.5 小结
    7.2 近岸河口区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7.2.1 2006与2016年自然条件汇总
        7.2.2 计算边界条件设定与情景模拟
        7.2.3 不同情景的计算结果
        7.2.4 计算结果分析
        7.2.5 小结
    7.3 海州海洋环境容量变化时空特征与对策措施建议
        7.3.1 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时空特征
        7.3.2 海州湾海洋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基础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
        2.1.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2.1.2 水资源价值观理论
        2.1.3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概念
3 东营市农用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东营市概况
        3.1.1 自然条件概况
        3.1.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3.1.3 农业发展概况
    3.2 水资源总量
    3.3 水资源利用情况
        3.3.1 供水及用水量状况
        3.3.2 地下水开发使用现状
    3.4 农业水资源灌溉现状
        3.4.1 农业灌溉用水结构
        3.4.2 农业灌溉水利工程
        3.4.3 农业水资源管理现状
        3.4.4 污染防治管理
    3.5 当前暴露的主要问题
        3.5.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3.5.2 地下水超采情况严重
        3.5.3 水资源利用低下且地区分布不均
        3.5.4 灌区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3.5.5 水生环境仍不容乐观
        3.5.6 水务一体化管理水平不足
        3.5.7 法律法规不完善
4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模型
    4.1 研究方法介绍与模型参数选择
        4.1.1 数据包络分析法
        4.1.2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
        4.1.3 模型参数选择
    4.2 变量设定与生产单元选取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4.3.1 东营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构成
        4.3.2 农业水资源利用纯技术效率解析
        4.3.3 农业水资源利用规模效率解析
        4.3.4 农业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解析
        4.3.5 基于DEA无效的DMU调整
    4.4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农业水资源效率测算
        4.4.1 东营市农业水资源效率的时间序列解析
        4.4.2 东营市农业水资源效率的空间序列解析
5 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因子
    5.1 因子分析解析与模型构建
        5.1.1 概念解析
        5.1.2 变量的选取与处理
        5.1.3 原始数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5.2 因子分析
        5.2.1 前期检验
        5.2.2 因子求解方法及提取公共因子
        5.2.3 因子旋转与命名
        5.2.4 因子得分解析
6 提高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
    6.1 重视对高效节水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
        6.1.1 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
        6.1.2 持续深入探究盐碱地改良技术
    6.2 制定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6.2.1 加速出台节水法律法规
        6.2.2 尽快建立推进地下水法律保护体系
        6.2.3 着力完善水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6.2.4 制定有关激励补偿政策
    6.3 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
        6.3.1 提高水权市场规范性
        6.3.2 综合改革农业水价
        6.3.3 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6.3.4 持续推进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
        6.3.5 鼓励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
    6.4 优化农业用水生态的保护与利用
        6.4.1 尽快落实河长制度
        6.4.2 综合开发利用盐碱地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胶州湾典型河口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养殖池塘土壤盐分淋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土壤盐渍化
        1.2.2 滨海土壤盐渍化
        1.2.3 盐分淋洗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测定和分析
        2.2.3 计算方法
        2.2.4 试验设计
第三章 胶州湾典型河口区土壤盐渍化特征
    3.1 水平方向上土壤盐渍化特征
        3.1.1 平行海岸带样地
        3.1.2 垂直海岸带样地
    3.2 纵向剖深上土壤盐渍化各指标特征
        3.2.1 含盐量
        3.2.2 盐分离子
        3.2.3 pH和ESP
    3.3 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3.3.1 互花米草样地与光滩样地
        3.3.2 养殖池塘样地与光滩样地
    3.4 土壤盐渍离子间的相关分析
    3.5 土壤盐渍化的主导因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胶州湾养殖池塘土壤盐分淋洗规律研究
    4.1 淋洗水量与土壤脱盐效果
        4.1.1 含盐量
        4.1.2 脱盐率
    4.2 淋洗水量对盐离子组成的影响
        4.2.1 各盐离子含量
        4.2.2 各盐离子脱盐率
        4.2.3 各盐离子含量占含盐量比例
    4.3 淋洗水量对土壤盐碱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标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人地系统研究
        2.1.2 脆弱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脆弱区研究
        2.1.3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
        2.1.4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生态经济理论
        2.2.6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第三章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内涵、分类、构成与演变机理
    3.1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内涵
        3.1.1 基本概念
        3.1.2 基本特征
    3.2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分类
        3.2.1 分类目标
        3.2.2 分类原则
        3.2.3 分类依据
    3.3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构成解析
        3.3.1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要素
        3.3.2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结构
        3.3.3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功能
        3.3.4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子系统
    3.4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机理
        3.4.1 演变过程
        3.4.2 驱动机制
        3.4.3 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优化调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概况与确定依据
    4.1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概况
        4.1.1 范围与位置
        4.1.2 经济概况
        4.1.3 社会概况
        4.1.4 生态环境概况
    4.2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确定依据
        4.2.1 位于多种介质的交错带导致先天生态环境基础脆弱
        4.2.2 经济社会活动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特征更加明显
        4.2.3 生态环境脆弱进一步诱发人地系统脆弱性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力
    5.1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过程
        5.1.1 指标体系
        5.1.2 数据来源
        5.1.3 研究方法
        5.1.4 评价结果
    5.2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的驱动力
        5.2.1“人”“地”视角下的驱动力
        5.2.2 供需视角下的驱动力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6.1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
        6.1.1 指标体系
        6.1.2 数据来源
        6.1.3 研究方法
        6.1.4 评价结果
    6.2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脆弱性演变的影响因素
        6.2.1 经济子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6.2.2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6.2.3 生态环境子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6.2.4 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7.1 典型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启示
        7.1.1 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7.1.2 西北干旱绿洲边缘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7.1.3 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7.1.4 南方石灰岩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7.1.5 启示
    7.2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路与原则
        7.2.1 总体思路
        7.2.2 基本原则
    7.3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条件
        7.3.1 优势(Strength)条件
        7.3.2 劣势(Weakness)条件
        7.3.3 机遇(Opportunities)条件
        7.3.4 挑战(Threats)条件
    7.4 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
        7.4.1 SO模式
        7.4.2 ST模式
        7.4.3 OW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荣誉及奖励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10)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水沙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人类活动对河口水沙影响研究
        1.2.2 研究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长江河口区水沙通量变化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长江流域概况
        2.1.2 长江河口区概况
    2.2 长江干流水沙通量变化特征
        2.2.1 水沙通量年际变化规律
        2.2.2 水沙通量年内变化规律
    2.3 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2.3.1 入河口区水沙通量变化
        2.3.2 入河口区水沙通量时间系列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影响分析
    3.1 入河口区水沙通量跳跃分析
    3.2 气候和人类活动变化
        3.2.1 气候变化
        3.2.2 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3.2.3 长江流域水库建设情况
    3.3 长江入河口区输沙量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3.3.1 泥沙特征因子归因分析
        3.3.2 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河口区输沙变化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江河口区水沙输移模拟
    4.1 模型基础
        4.1.1 MK21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4.1.2 MIKE21泥模型介绍
    4.2 模型建立
        4.2.1 模型范围与基础资料
        4.2.2 模型设置与参数率定
    4.3 长江河口区水沙输运模拟
        4.3.1 潮位验证
        4.3.2 流向流速验证
        4.3.3 悬沙验证结果
第5章 长江河口区水动力对调水工程的响应
    5.1 长江河口区抽、引水工程
    5.2 长江河口区水动力模型设计原则
        5.2.1 边界条件
        5.2.2 抽、引水原则
    5.3 长江河口区水动力变化情况
        5.3.1 情景组合
        5.3.2 河口区水动力环境对径流条件响应
        5.3.3 河口区水动力环境对调引水工程响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未来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水沙输移影响
    6.1 未来长江入河口区径流和输沙量预测
        6.1.1 长江入河口区径流预测
        6.1.2 长江入河口区悬沙量预测
    6.2 长江河口区水沙输移对未来人类活动的响应
        6.2.1 模型边界条件组合
        6.2.2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河口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水安全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J]. 夏军,刘柏君,程丹东. 人民黄河, 2021(10)
  • [2]黄三角土地盐渍化与利用匹配关系及其功能适宜性评价 ——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D]. 王佳凡.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体变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云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东营市河口区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 陈海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东营市河口区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D]. 孙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1)
  • [7]东营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 窦豆.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胶州湾典型河口区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养殖池塘土壤盐分淋洗研究[D]. 李奇霏. 青岛大学, 2018(12)
  • [9]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演变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 刘凯.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0)
  • [10]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区水沙影响研究[D]. 李娜. 南京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河口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