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配位超分子晶体的结构性质及其在壳聚糖催化氧化裂解中的应用

金属配位超分子晶体的结构性质及其在壳聚糖催化氧化裂解中的应用

一、金属配位超分子晶体的结构特性及在催化氧化裂解壳聚糖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洋[1](2021)在《MFI型金属杂原子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性能》文中认为环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各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多元醇、药品、食品添加剂、农药等下游产品。环境友好的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制备环氧化物的主要方法。研究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且稳定性高的烯烃环氧化催化剂一直是催化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以MFI型钛硅分子筛(TS-1)为代表的金属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被广泛用于包括丙烯环氧化反应在内的多种选择催化氧化反应中,具有环氧选择性高、双氧水(氧化剂)利用率高等特点。然而这类微孔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对环状烯烃如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性能相对较差,催化剂的活性、环氧选择性及双氧水利用率都无法满足实际工业生产的需要。一些含Mo、W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通常具有较为优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性能,但这类配合物催化剂通常是以均相的形式参与反应的,存在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不易循环利用等问题。将这类金属原子(离子)引入到分子筛骨架或孔道中构筑出金属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被认为是获得高性能多相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的有效方法。通过采用在分子筛水热合成体系中添加金属杂原子前驱体的方法,研究人员已经合成出一些含Mo、W等金属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然而,由于Mo、W等金属离子半径(或原子半径)较大、且通常处于高价态,很难被引入到分子筛的骨架或孔道中,容易与分子筛晶体发生相分离,而导致所合成的金属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能并不理想。本论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尝试在MFI型分子筛水热合成体系中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酒石酸(TA)等添加剂的方式,合成了系列含W、Mo或W-Sn金属杂原子的MFI型分子筛催化剂,并通过环己烯与双氧水的烯烃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结合多种表征技术对分子筛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别是金属杂原子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并与烯烃环氧化性能进行了关联,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偏钨酸铵为钨源、五水合四氯化锡为锡源、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直接水热法合成了系列钨锡双金属MFI型分子筛(WSn-MFI)。合成体系中钨源和锡源的加入量对分子筛的形貌、粒径大小和结晶度有较大的影响;所合成的WSn-MFI分子筛中W的含量很低(0.06 wt%),表明水热合成过程中仅有极少量W物种被引入到分子筛中,而Sn的含量则相对较高,达到3.5 wt%以上,主要以四配位的骨架Sn O4和骨架外Sn O2物种形式存在于分子筛中。在以H2O2为氧化剂的环己烯的环氧化反应中,WSn-MFI分子筛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性能明显优于单金属W-MFI和Sn-MFI分子筛。在优化的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和环氧选择性分别可达90%和85%以上,且催化剂经简单的过滤、洗涤后,即可重复使用,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和稳定性。分子筛中Sn(Ⅳ)物种与W(Ⅵ)物种之间存在的协同效应是WSn-MFI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主要原因。2.分别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酒石酸(TA)或乙酰丙酮(acac)为辅助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W-MFI分子筛。添加适量配体能够得到结晶度较高的MFI型分子筛,样品中的W含量分别为0.34 wt%(W-MFI-EDTA)、0.30 wt%(W-MFI-TA)和0.19 wt%(W-MFI-acac),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合成的W-MFI-ref(0.10 wt%),说明上述配体均能通过与W配位调节其水解和缩聚的速率,使更多的W物种被引入到分子筛中;Raman等表征结果证实W-MFI-EDTA中存在相对多的骨架W物种,而其它分子筛中骨架外WO3团簇的含量则相对较高。几种分子筛均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其中W-MFI-EDTA和W-MFI-TA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初始活性,在优化的条件下环己烯转化率可达90%,环氧选择性达88%;循环实验结果表明,W-MFI-EDTA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而W-MFI-TA的活性则逐渐降低。结合各种表征结果可以推断出,骨架W物种和骨架外W物种(WO3簇)均可作为烯烃环氧化反应的活性中心,但骨架外WO3簇在反应过程中并不稳定,容易发生活性组分流失,而骨架W物种则具有很高的结构稳定性,是W-MFI-EDTA催化剂的主要活性中心。3.以原位形成的Mo-EDTA配合物为钼源、TPAOH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系列Mo-MFI-n沸石(n代表初始Si/Mo投料比)。结果表明:EDTA的存在有利于在分子筛骨架和孔道中引入更多的Mo物种,Mo-MFI-50中的Mo含量可达0.24 wt%,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Mo-MFI分子筛(0.07 wt%);EDTA2-独特的配位能力使其在分子筛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调节Mo物种的释放率,并与硅物种缩合的速率匹配,从而使更多的Mo物种被引入到分子筛骨架中;此外,仍有少量Mo以MoO3团簇的形式分布在分子筛的孔道内或孔口附近。以H2O2为氧化剂的环己烯环氧化反应考察了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能,发现Mo-MFI-50催化剂能够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有效地将环己烯转化为相应的环氧化物,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循环性。在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9h时,环己烯转化率和环氧化物选择性分别高达93%和82%,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水热法合成的含Mo分子筛。Mo-MFI-n分子筛中的骨架Mo物种是环氧化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处于分子筛孔道和孔口附近的骨架外MoO3团簇也对催化剂性能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魏哲宇[2](2021)在《无机配体支撑的金属催化剂在醇的催化转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

韩秀萍[3](2021)在《锑基或钛基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抗生素的降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水体污染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规模化养殖业的快速增多,全球抗生素消费量持续增长,导致大量的抗生素被排放到环境中,通过多种方式进入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光催化氧化技术能够将水体中的抗生素直接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或小分子物质,可避免抗生素在水体中存留过久而产生毒害。锑基材料和钛基材料均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活性,但也存在带隙宽及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等缺点,使其光催化降解效率不理想。本论文围绕水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环境问题,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光催化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可行性,选择锑基和钛基光催化材料,通过形貌调控、稀土元素掺杂和半导体复合等方法对其进行改性,以罗丹明B(RhB)和几种抗生素为模型污染物,对所制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取得如下创新成果:1.以SbCl3为原料分别采用水热法和醇解法制备了斜方晶相和立方晶相Sb2O3光催化剂,探讨了不同晶相结构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150 min时,斜方晶相Sb2O3(Ⅱ)和立方晶相Sb2O3(Ⅰ)对RhB的降解率分别为57.01%和96.80%。立方晶相Sb2O3(Ⅰ)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更优,将其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LVF)和磺胺吡啶(SPY)的光催化降解,紫外光照射150 min时,降解率分别为80.30%和66.16%。2.以Sb2O5和KSb(OH)6为锑源,以壳聚糖为形貌调控模板,分别制备了BaSb2O6(Ⅰ)、BaSb2O6(Ⅱ)、BaSb2O6(Ⅲ)、Pr-BaSb2O6和TrO2/BaSb2O6五种光催化剂。表征结果发现,这五种催化剂均为六方晶相结构,且具有不同的形貌,BaSb2O6(Ⅰ)为不规则颗粒状,大小40-50 nm;BaSb2O6(Ⅱ)为层状球形,直径约8μm:BaSb2O6(Ⅲ)为球状“花朵”型,直径约10μm;Pr-BaSb2O6为粒径60-80 nm分散的颗粒状:TiO2/BaSb2O6具有片层相互“交叉”形貌,粒径约800 nm。以壳聚糖为模板进行形貌调控时,BaSb2O6的比表面积由0.61 m2/g增大至101.75 m2/g,在相同条件下,对RhB的降解率由73.09%提高至83.07%。与BaSb2O6(Ⅱ)相比Pr-BaSb2O6的禁带宽度由4.70 eV减小为3.52 eV,对RhB的降解率由73.09%提高至94.02%。Pr-BaSb2O6对LVF、盐酸四环素(TCH)及磺胺嘧啶(SD)三种抗生素的降解率分别为从94%、90.84%和77.31%。与BaSb2O6(Ⅱ)相比,在相同条件下,TiO2/BaSb2O6光催化剂对RhB的降解率提高至94.46%。TiO2/BaSb2O6对LVF、TCH及SD三种抗生素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降解率分别达100%、100%及98.21%。通过对降解液质谱检测分析,提出了LVF、TCH和SD三种抗生素的可能降解路径,并对TiO2/BaSb2O6光催化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3.以 KSb(OH)6为锑源,分别制备了 SrSb2O5(H2O)4(Ⅱ)和 Pr-SrSb2O5(H2O)4 两种光催化剂。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具有立方晶相结构。以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100 min时,SrSb2O5(H2O)4(Ⅱ)对 RhB 的降解率分别为 95.01%和 54.36%。与 SrSb2O5(H2O)4(Ⅱ)相比,Pr-SrSb2O5(H20)4的光催化性能有所提高,在相同条件下,对RhB的降解率分别为64.24%和98.91%。通过对降解液的质谱分析,提出了在紫外光照下Pr-SrSb2O5(H2O)4对的RhB降解途径。Pr-SrSb2O5(H2O)4对LVF、TCH、SD三种抗生素均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紫外光照射100 min时,降解率分别为92.21%、93.32%和74.52%。4.以 KSb(OH)6 为锑源,分别制备了立方晶相的 CaSb2O5(OH)2(Ⅱ)和 Pr-CaSb2O5(OH)2光催化剂。结果表明,CaSb2O5(OH)2(Ⅱ)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01.60 m2/g),分别以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100 min时,对RhB的降解率为96.64%和74.59%。与CaSb2O5(H2O)4(Ⅱ)相比,Pr-CaSb2O5(H2O)4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有所提高,在相同条件下,对RhB的降解率分别为84.24%和98.29%。Pr-CaSb2O5(OH)2对LVF、TCH和SD三种抗生素也具有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紫外光照射100 min时,降解率分别为93.48%、98.65%和72.38%。通过对TCH降解液的质谱分析,提出了 Pr-CaSb2O5(OH)2对TCH的可能降解路径。5.以钛酸正丁酯和钨酸铵为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法分别制备了 TiO2纳米纤维和5%WO3/TiO2复合纤维,并将这两种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降解RhB和制氢。实验结果表明,可见光照射180 min时,TiO2纳米纤维对RhB的降解率为71.70%;紫外光照射5 h时,产氢量为321.3 μmol。与TiO2纳米纤维相比,5%WO3/TiO2复合纤维的光催化性能有显着增强,在相同条件下,5%WO3/TiO2复合纤维对RhB的降解率为95.40%,产氢量为464.5μmol,对 LVF、TCH 和 SD 的降解率分别为 86.94%、79.84%和 66.31%。根据 UV-vis DRS数据结合光催化实验结果,提出了 5%WO3/TiO2复合纤维的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

孙娜娜[4](2021)在《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多孔有机笼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提出多孔有机分子材料是多孔材料的一类,它们具有离散的分子结构,分子之间可通过超分子作用紧密地相连而组装成固态多孔结构。多孔有机笼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是一类离散的分子化合物,它们具有规则的三维骨架结构、永久的分子空腔和窗口、分子间堆积而形成的孔道、可观的比表面积以及结构的可修饰性,能够溶解于多种溶剂中,便于材料的可再回收利用和可再加工,这些特点赋予它们在吸附与分离、负载纳米粒子、识别探针以及能源储存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为了增加多孔有机笼的多样性和功能性,引入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基本构筑单元,并将它们应用到选择性荧光响应、非均相催化有机反应和气体选择性吸附等不同领域,对多孔有机笼来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所取得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多孔有机笼得益于其明确的多孔结构,已经成为选择性地容纳各种各样的客体分子和超细金属纳米粒子的研究目标,并已用于催化各种有机反应。而由于缺乏这种多功能性的有机笼,基于有机笼和超细金属纳米粒子的两种不同催化活性位点来协同催化有机反应的材料几乎还没有被研究探索,因此,开发新型的多功能有机笼对基于有机笼的协同串联催化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5,5’-(苯并[c][1,2,5]噻二唑-4,7-二基)二异丁醛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合成了管状结构的多孔有机笼(MT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MTC1能够通过荧光性质选择性地识别二价钯离子,检测限达到38 ppb。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也表明有机笼与二价钯离子之间存在有效的络合作用。采用硼氢化钠还原含有MTC1和醋酸钯的溶液得到了负载在有机笼上尺寸约为1.9~3.1 nm的超细钯纳米粒子,且纳米粒子尺寸随着醋酸钯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增长的趋势。当醋酸钯与有机笼摩尔比为1:5时,得到的复合材料(Pd@MTC1-1/5)中的钯纳米粒子尺寸约为1.9±0.4nm。催化性能研究表明:MTC1本身能够光催化氧气分子产生超氧自由基并催化苯硼酸类化合物转化成苯酚类化合物;在硼氢化钠存在时,负载的超细钯纳米粒子能够催化4-硝基苯酚还原成4-氨基苯酚;它们的复合物Pd@MTC1-1/5又可以通过串联催化反应将4-硝基苯硼酸经过4-硝基苯酚中间体转化成4-氨基苯酚。另外,随着负载的钯纳米粒子尺寸的增大,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明显不同,并得到了 4,4’-二硝基-1,1’-联苯副产物,表明有机笼和负载的钯纳米粒子之间存在协同催化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也表明多功能有机笼可以用于识别金属离子、模板生长超细纳米粒子和与纳米粒子一起协同催化串联反应。(2)受多孔有机笼具有明确的多孔结构而能够克服非均相催化中均相催化剂因聚集而失活的问题,以及高氧化还原电位的多环芳烃(PAHs)又能够驱动许多光氧化还原反应的启发,本文通过1,6-芘-5,5’-二异苯甲醛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构建了一种新型含有芘基团的多孔有机笼(PyT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相邻PyTC1分子中的环己胺与芘单元之间存在C-H…π相互作用。对比PyTC1固体材料与其溶液状态的电子吸收光谱,芘发色团的电子吸收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现象。由于在晶体结构中未发现π-π相互作用,进而排除了J-聚集诱导的固体吸收红移现象。此外,有机笼三分之一结构的参照物PyTM和基本单元芘的单晶结构也发现了分子间存在C-H…π相互作用,并且对比样品的固体和溶液的电子吸收光谱,它们均存在吸收红移的现象。种种实验数据结合理论模拟数据揭示了弱的分子间C-H…π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固体材料的电子吸收光谱发生红移。该研究工作完全不同于前人总结的固体材料的电子吸收光谱红移现象只归因于J-聚集。由于PyTC1固体材料的电子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使得该材料能够高效快速地非均相可见光催化苯硼酸衍生物需氧羟基化的反应。(3)为了提高多孔有机笼结构与功能的附加值,多种化学后修饰合成有机笼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据我们所知,通过外部刺激来对多孔有机笼进行的后修饰合成却尚未被报道过。本文通过光致变色的二噻吩乙烯衍生物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构建了光响应性的多孔有机笼(PPO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有机笼外消旋体之间存在罕见的多重C-F…H-C氢键作用和范德华作用力,且可组装成超分子拓扑结构。基于二噻吩乙烯基的光响应性质,PPOC-1的溶液和薄膜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照射下均表现出可逆的光致变色行为。此外,在紫外光照射下,氮气吸附实验揭示了晶态PPOC-1外消旋体的比表面积从495.0 m2 g-1下降到379.0 m2 g-1。更加有趣的是,将经紫外光照射后的PPOC-1外消旋体分散在1,4-二氧六环中加热处理后,核磁谱学数据表明有机笼分子结构恢复到初始状态,气体吸附数据也表明其孔隙结构恢复到光照之前的状态。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核磁谱学数据以及理论模拟数据,定量分析了 PPOC-1外消旋体中二噻吩乙烯基单元的光异构化比值。该研究工作通过引入光响应性分子开关和外部刺激创建了一种无损且精确的多孔有机笼后修饰合成方法。(4)因多孔有机笼具有固有的空腔和分子间组装成的孔隙结构而在选择性气体吸附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有机笼在改善气体吸附量和选择性吸附方面仍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两种不同链长度的联苯四醛前驱体与环己二胺的亚胺缩合反应分别构建了两种管状多孔有机笼(三联苯TPTC1和二联苯NC1)。各种谱学技术和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它们的结构。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揭示了这两种有机笼外消旋体结构具有相同数目和种类的N和O原子,却拥有不同尺寸的空腔结构。根据气体吸附实验和理想吸附溶液理论计算(IAST),表明它们均可用来选择性吸附甲烷、乙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但相对于三联苯TPTC1,联苯链长度越短的二联苯NC1因具有较小的孔径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而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气体吸附量和吸附选择比以及较低的吸附热。

邵元超[5](2021)在《具有连通介孔孔道的单晶多级孔MFI分子筛的合成、机理研究和催化应用》文中认为分子筛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学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并且在很多大宗工业催化中担任重要催化剂或者催化载体的角色。但是由于分子筛属于微孔材料,孔径小于2 nm,在催化过程中极易造成扩散限制;并且分子筛骨架内部大量的活性中心无法参与到催化活动中,造成活性中心的浪费;分子筛狭长的孔道容易造成积炭失活,以及孔径过小无法实现大分子催化,这些原因导致分子筛无法进一步应用。多级孔分子筛是具有双模态孔径分布的分子筛材料,由分子筛微孔和二级孔隙(介孔或大孔)组成,二级孔的引入使分子筛的性能缺陷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扩散限制还是积炭的频率。第一部分介绍了单晶多级结构钛硅分子筛的合成,通过引入二氧化碳将分子筛原料转化为固态水凝胶,然后高温结晶,通过这种固相转化的方法合成多级结构TS-1-CO2。通过催化反应与普通分子筛的催化结果进行对比,反映出二级孔隙引入对催化结果的影响。通过XRD、SEM、TEM、FTIR等手段对结晶过程各个时间段表征,总结出多级结构形成的机理。第二部分将固态转化法拓展到ZSM-5分子筛的合成中,成功合成多级MFI结构铝硅分子筛Z-3,与合成的不同二氧化碳通入量的样品进行对比,总结出二氧化碳的通入对多级结构的影响。将多级结构MFI分子筛Z-3应用到聚乙烯降解中,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催化降解中,液体收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三部分采用后处理的方法在TS-1-CO2母体基础上采用中空切割策略选择性地蚀刻每个较小的纳米晶体的内部以形成中空的纳米晶体,从而形成具有短微孔通道的双模介孔多级孔分子筛。在分子筛内部形成大的空穴,在纳米晶体之间存在贯穿的孔道,即为双模介孔多级孔分子筛。这种沸石具有较短的孔道有利于催化反应时反应物的扩散,使得反应物更容易与活性位点接触,提高催化效率,在1-己烯环氧化反应中转化率在目前报道的材料中是最高的。

吴道[6](2021)在《海藻酸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离子染料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印染废水的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未经处理的印染废水直接排放至自然环境中,不仅会对水体中的动植物造成危害,有害物质更会通过生物链的传递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是从海洋中的褐藻或绿藻等藻类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分子表面存在丰富的官能团,海藻酸钠能与金属离子或小分子有机物交联形成凝胶,是负载其他材料的良好载体,其复合材料常被作为吸附剂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中。本研究以海藻酸钠为原料,利用其凝胶性质,以氯化钙(CaCl2)为交联剂,结合磁性Fe3O4、壳聚糖(Chitosan,CTS)、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分别制备了三种磁性凝胶球,即Fe3O4@SA/Ca、Fe3O4@SA/GO和Fe3O4@SA/CTS,采用XRD、SEM、FT-IR、VSM和XPS等测试手段对Fe3O4@SA/Ca、Fe3O4@SA/GO和Fe3O4@SA/CTS的形貌结构、元素含量、比表面积和磁性能等进行表征分析,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 MB)及碱性品红(Basic Fuchsun CB)阳离子染料作为吸附对象,并研究影响因素如p H、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污染物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合等温线及动力学模型探究其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SA、CaCl2、Fe3O4为原材料制备了磁性凝胶材料Fe3O4@SA/Ca,并进行了XRD、SEM、FT-IR、BET等表征,Fe3O4与SA的成功结合,并且其纯度较高几乎不含其它杂质,也具备多种官能团,具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较低的剩磁值,表明其具有超顺磁特性,在吸附实验完成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迅速达到固液分离,在反应温度为25℃,p H=8,吸附剂投加量1.0 g/L,MB的浓度为100mg/L,反应时间为480min,对MB的去除率达到了93.9%,吸附量达到89.1mg/g。吸附动力学数据满足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吸附等温线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五次连续的脱附再生实验证明Fe3O4@SA/Ca吸附剂在0.1mol的HCl下脱附再生,有着很好的可重复利用性。(2)以SA、CaCl2、Fe3O4、GO为原材料制备了磁性凝胶材料Fe3O4@SA/GO,并进行了XRD、SEM、FT-IR、BET、XPS等表征,表征结果证明Fe3O4@SA/GO成功制备,并且其纯度较高,且吸附剂吸附MB前后官能团十分稳定,具备多种官能团,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吸附实验完成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迅速达到固液分离,在反应温度为25℃,p H=9,吸附剂投加量1.0g/L,MB的浓度为100mg/L,反应时间为300min,对MB的去除率达到了92.4%,吸附量达到94mg/g。吸附动力学数据满足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吸附等温线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不同p H下,Fe3O4@SA/GO对混合液中的MB吸附优于CB,在p H为9时,对MB的吸附量为86.18mg/g,对CB的吸附量为17.02mg/g。五次连续的脱附再生实验证明Fe3O4@SA/GO吸附剂在0.1mol的HCl下脱附再生,有着很好的可重复利用性。(3)以SA、CaCl2、Fe3O4、CTS为原材料制备了磁性凝胶材料Fe3O4@SA/CTS,并进行了XRD、SEM、FT-IR、BET、XPS等表征,证明Fe3O4@SA/CTS吸附剂的成功合成,Fe3O4@SA/CTS为球形,表面凹陷不平,具备多种官能团,有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吸附实验完成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迅速达到固液分离。在MB或CB初始浓度为1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g/L,MB的p H为11或CB的p H为8,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240min,转速为180 r/min,水样体积为100 m L的条件下,MB和CB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可以达到91.8%和21.4%,88.6mg/g和22.6mg/g。吸附动力学数据满足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吸附等温线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不同p H下,Fe3O4@SA/CTS对混合液中的MB吸附优于CB,在p H为9时,对MB的吸附量为82.57mg/g,对CB的吸附量为36.57mg/g,同时Fe3O4@SA/CTS有着良好的吸附循环性能。

胡兴[7](2021)在《基于g-C3N4复合材料构建比色免疫分析及其在CEA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在所有的肿瘤标志物中,癌胚抗原(CEA)是最常被研究和检测的一种,它与多种类型的癌症相关。CEA是一种分子量约为200 k Da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参与细胞粘附,在细胞识别和相互作用中起调节作用,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广谱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在肿瘤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诸多的检测方法中,比色免疫分析法因成本低、操作简便与可视化检测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等特性在免疫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多的活性结合位点、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这使得它在比色免疫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基于g-C3N4二维材料分别制备g-C3N4/Ce O2、g-C3N4/Cu O、g-C3N4/Fe3O4复合材料构建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于CEA的定量检测,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g-C3N4与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g-C3N4/Ce O2复合纳米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g-C3N4/Ce O2材料发生电子跃迁,形成光生空穴h+,进而h+催化氧化TMB变为蓝色氧化TMB(TMBOX)。基于此原理,以g-C3N4/Ce O2作为标记物,构建了可见光激发的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来检测CEA。研究结果表明,在0.5 ng/m L到8.0ng/m L范围内,显色体系的吸光度与CEA浓度呈线性相关,最低检测限为0.088 ng/m L。(2)以三聚氰胺与硝酸铜为原料,高温煅烧制得g-C3N4/Cu O复合材料,通过壳聚糖(CS)将抗体交联在复合材料表面,构建了夹心式免疫分析体系。由于g-C3N4/Cu O复合纳米材料优异的光催化特性,使其催化氧化TMB形成蓝色氧化TMB(TMBOX)。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比色免疫分析的吸光度与CEA浓度在0.001-20 ng/m 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最低检测限为0.001 ng/m L。该免疫传感器具有更宽的检测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3)以g-C3N4与Fe Cl3为原料,乙二醇作为溶剂与还原剂,通过水热法制得g-C3N4/Fe3O4复合材料,将其作为标记物,在96孔板中构建了夹心式比色免疫分析用于CEA的检测。在浓酸条件下,g-C3N4/Fe3O4分解生成Fe3+,Fe3+与水杨酸钠反应可以形成紫色络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该显色体系的吸光度与CEA浓度在0.001ng/m L到50 n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LOD)为0.001 ng/m L,且该比色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特异性与抗干扰性。

王孟珂[8](2021)在《基于荧光金属纳米簇的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在生物酶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生物酶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其引导的专一且高效的催化反应维持着机体的正常运行。一些重要生物酶的异常表达已被研究证实与某些恶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生物酶常常被作为相关临床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因此,亟待建立低成本、简便、快速、准确的生物酶分析方法,为相关疾病的医学诊断和精准治疗做贡献。在检测生物酶的众多方法中,荧光方法由于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固有优势,在生物酶传感领域脱颖而出。构筑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的荧光分析方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选择具有优异性能的荧光材料作为荧光探针。近年来,金属纳米簇(如Au、Ag、CuNCs)是纳米材料研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一类新型荧光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优异且独特的光学、化学和电学性质,比如超小的尺寸、固有的磁性、高的催化活性、强发光性能等,金属纳米簇在生物分析和成像、医学诊断和治疗、能源、催化、电子设备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地,金属纳米簇的荧光性能极佳,它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同时它简单易行的合成策略、低的生物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使其成为一类极有前景的荧光探针,被广泛应用在荧光检测、pH和温度传感、细胞或活体成像等方面。在本论文中,我们基于金属纳米簇优异的荧光性能,结合荧光检测方法的优势,通过制备不同荧光性质的金属纳米簇来作为荧光探针、对金属纳米簇进行后修饰、结合其他新颖材料等,构建一系列荧光传感平台,用于多种重要生物酶的高效、便捷、灵敏分析,并且实验结果证实了我们所设计的检测策略在实际复杂生物样本中也表现出良好的分析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我们首先简要介绍了金属纳米簇的研究背景,然后围绕其合成、荧光性质以及基于其荧光性质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地讨论和总结,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基于鱼精蛋白桥连的金纳米簇(AuNCs)与聚集态的金纳米粒子(AuNPs)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我们建立了一种简便、无标记、灵敏的胰蛋白酶荧光检测方法。鱼精蛋白可以诱导AuNPs的聚集,并通过静电作用将AuNCs与聚集态的AuNPs连接起来。与分散的AuNPs相比,聚集态的AuNPs的紫外-可见吸收带与AuNCs的发射光谱有较大的重叠。因此,聚集态的AuNPs可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猝灭AuNCs的荧光。在胰蛋白酶存在下,鱼精蛋白被催化水解,使AuNPs无法聚集,并打破AuNPs与AuNCs之间的连接,从而抑制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过程,使AuNCs的荧光恢复。体系中AuNCs的荧光强度的变化与胰蛋白酶的含量直接相关。因此,根据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对胰蛋白酶进行测定,线性范围为5–5000 ng m L–1,检出限为1.9 ng m L–1。该体系也被用于检测胰蛋白酶抑制剂。同时,我们将该方法应用于人尿液和商业多酶片样品中胰蛋白酶的检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第三章,我们基于分裂适配体修饰的AuNCs和AuNPs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作用,构建了一个用于腺苷脱氨酶测定的荧光传感平台。三磷酸腺苷的核酸适配体被设计分为两个片段(P1和P2)。P1的5′-端通过酰胺键与AuNCs连接(P1-AuNCs),P2的3′-端通过Au–S键与AuNPs连接(P2-AuNPs)。在三磷酸腺苷存在下,三磷酸腺苷与分裂适配体(P1和P2)的特异性结合使P1-AuNCs和P2-AuNPs连接在一起,因此,通过从P1-AuNCs到P2-AuNPs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过程,P1-AuNCs的荧光被P2-AuNPs显着猝灭。加入腺苷脱氨酶后,三磷酸腺苷被转化为三磷酸次黄嘌呤核苷,释放出P1和P2,导致体系荧光恢复。因此,通过系统荧光强度的变化,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分裂适配体的荧光传感平台并用于腺苷脱氨酶的检测。检测体系中P1-AuNCs的荧光强度与腺苷脱氨酶浓度在2–120 U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2 U L–1。同时,通过对人血清中腺苷脱氨酶的检测,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样品中腺苷脱氨酶检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第四章,我们以组氨酸为模板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设计了一种简便、低成本、绿色的方法合成了荧光银纳米簇(AgNCs)。此外,我们提出一种制备生物质衍生的负载铁的含N多孔碳(Fe/NPC)的新策略。通过结合Fe/NPC的仿氧化酶活性与AgNCs的荧光特性,我们构建一种用于检测乙酰胆碱酯酶的新型荧光和比色双信号传感体系。Fe/NPC因具有仿氧化酶活性,能催化无色的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氧化为有明显紫外吸收的氧化产物(ox ABTS)。生成的ox ABTS又可通过内滤效应有效地猝灭AgNCs的荧光。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硫代胆碱水解产生硫代胆碱,硫代胆碱能有效抑制Fe/NPC对ABTS的氧化作用,导致体系的紫外吸收降低,同时AgNCs的荧光恢复。通过体系荧光和比色两种检测模式,乙酰胆碱酯酶的检出限可分别低至0.0032和0.0073 U L–1。此外,该双信号检测平台被用于人红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第五章,我们基于原位生成具有双荧光发射的石墨烯量子点-铜纳米簇(GQDs-CuNCs)纳米杂化材料,设计了一种用于T4多聚核苷酸激酶分析的比率荧光法。首先用带有氨基修饰的单链DNA(ss DNA)修饰GQDs(GQDs-ss DNA),然后与其互补的DNA链杂交形成双链DNA(ds DNA)功能化的GQDs(GQDs-ds DNA)。GQDs-ds DNA表面的ds DNA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CuNCs模板剂来原位合成GQDs-CuNCs纳米杂化材料,其中CuNCs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在594 nm处。当GQDs-ds DNA的ds DNA通过T4多聚核苷酸激酶磷酸化,然后通过λ核酸外切酶降解产生单核苷酸和GQDs-ss DNA后,由于缺乏有效的ds DNA模板剂,GQDs-CuNCs中荧光CuNCs的形成受阻,而在这个过程中,纳米杂化材料中GQDs在446 nm处的荧光几乎不受影响。因此,以CuNCs作为输出信号,GQDs作为参比信号时,可以通过体系荧光强度比(F594/F446)的变化来监测T4多聚核苷酸激酶,检测范围为0.01–10 U m L–1,检出限为0.0037U m L–1。此外,我们使用该方法在细胞裂解液中对T4多聚核苷酸激酶进行检测,验证了该方法在复杂样品中的实用性。第六章,我们通过整合银离子(Ag+)修饰的金纳米簇(Ag-AuNCs)和邻苯二胺,构建了一个用于超灵敏检测碱性磷酸酶的比率荧光传感平台。通过对AuNCs简单的Ag+-修饰,AuNCs的荧光强度显着提高。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底物抗坏血酸-2-磷酸酯转化为抗坏血酸。然后,利用KIO3和抗坏血酸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I–和脱氢抗坏血酸。通过I–与Ag+结合和I2对Ag-AuNCs的氧化刻蚀聚集作用,I2/I–能显着地猝灭Ag-AuNCs在600 nm处的荧光。同时,脱氢抗坏血酸与邻苯二胺反应生成具有荧光的喹喔啉衍生物,其在438 nm具有明显的荧光发射。因此,通过监测体系荧光强度比(F438/F600)的变化可以实现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灵敏检测,所建立的方法对碱性磷酸酶的检出限为0.0035 U L–1。此外,我们将该方法用于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七章,我们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李飞[9](2021)在《基于柱芳烃的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由病原体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已经成为影响全人类健康安全的一大威胁,并且在第三世界国家范围内造成了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抗生素的发现及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细菌性疾病及感染的问题。然而,由于传统抗生素的长期和过度使用,促使了具有抗生素抗性的细菌的进化,并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威胁公共健康安全,例如水源、食物和牲畜等。因此,开发新型有效、安全且不易造成细菌耐药性的抗菌策略和方法是势在必行的。近些年来,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科研人员们通过合理的设计,利用超分子大环分子作为构筑基元通过自组装的策略构筑了一系列的功能性纳米材料。其中共价自组装不仅具有合成步骤简便易行,过程中不需要模板的参与,制得的组装体结构稳定且尺寸可控等优点,而且诸多的外围具有多重反应基团的分子都能够作为构筑基元参与共价自组装。而超分子大环分子一方面具有优异的主客体化学性质,另一方面更可以通过化学修饰实现在不同位点的官能化基团的引入。因此可以作为共价自组装的理想构筑基元。依据这一设计理念,我们利用不同位点官能化修饰的柱[5]芳烃作为构筑基元,通过共价自组装的策略制备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纳米组装体,并基于这些纳米组装体,进一步发展得到光动力学抗菌纳米材料、化学动力学抗菌纳米材料和高选择性光热抗菌纳米材料等一系列用于克服细菌感染的功能化材料。1.基于柱[5]芳烃构建光动力学抗菌纳米材料光动力学治疗(PDT)通过光敏剂在适当激发光源照射下产生活性氧(ROS)而发挥作用,近些年来在抗菌领域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但大多数光敏剂都具有难溶于水、在生理条件中易聚集而使ROS产生效率减低等缺点,从而导致抗菌效率受到极大影响。在本章工作中,我们选用Zn-吡啶卟啉作为光敏剂,与苯环相连上下位置双位点溴基取代的柱[5]芳烃(BMCP5)作为连接基元,通过共价自组装构筑了带正电的单层聚合物纳米薄片。纳米薄片在生理条件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并且展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优异的结合能力。此外由于BMCP5的空间尺寸效应和片层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纳米片能够很好地抑制卟啉基元的分子间聚集。纳米薄片在白光光照下能够高效地产生单线态氧(1O2),展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光动力学杀灭效果。还可以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将修饰有乙二醇的季铵盐衍生物与柱[5]芳烃复合,从而使纳米片具有更优异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2.基于柱[5]芳烃构建化学动力学抗菌纳米材料化学动力学治疗(CDT)是一种通过引发芬顿或类芬顿反应将过氧化氢(H2O2)转化为高氧化性羟基自由基(·OH)的治方疗法。但芬顿或类芬顿反应常常会受到H2O2含量以及p H值的限制,内源的H2O2含量和p H环境常常无法达到最佳的反应条件,因此极大地影响了CDT的效果。葡萄糖氧化酶作为一种天然酶,能够高效地催化氧化葡萄糖产生H2O2和葡萄糖酸,通过纳米技术将CDT与葡萄糖氧化酶结合能够很好地克服H2O2含量以及p H值的限制。在本部分工作中,我们选用侧面桥连亚甲基部位全溴基修饰的柱[5]芳烃(BDMP5)作为构筑基元,二胺分子为柔性交联剂,通过共价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得到了聚合物微米胶囊,制备的聚合物微米胶囊不仅能够实现对Fe3O4纳米粒子的包覆,还可以进一步在胶囊外表面进行甲基化修饰而赋予其正电性。正电性的微米胶囊能够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对葡萄糖氧化酶进行吸附,葡萄糖氧化酶与Fe3O4纳米粒子能够协同组成具有级联催化性质的反应器。当葡萄糖存在时,反应器能够发生级联催化将生成的H2O2转化为·OH,从而实现对大肠杆菌的高效的化学动力学杀灭。此外,将修饰有甘露糖的季铵盐衍生物与柱[5]芳烃进行复合,能够进一步增加微米胶囊的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并且由于甘露糖与大肠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对大肠杆菌的化学动力学杀灭效果。3.基于柱[5]芳烃构建高选择性光热抗菌纳米材料光热治疗(PTT)通过光热转换剂在光源照射下将光能转换为热能,引起局部产生高温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进而发挥作用。苝二酰亚胺(PDI)能够选择性地被大肠杆菌还原生成在近红外区具有良好吸收的自由基阴离子并实现光热转换。但由于PDI化学结构的原因,使得它极难溶于水,并且在溶液中会发生π-π堆积而导致自由基阴离子的淬灭,从而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在本章中我们同样选用BDMP5为构筑基元,两侧叔胺修饰的苝二酰亚胺作为交联剂,通过共价自组装构筑得到正电的单层纳米薄片。纳米片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能够吸附大肠杆菌被高效还原生成自由基阴离子。由于BDMP5的空间尺寸效应和片层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纳米薄片可以有效抑制PDI基元的π-π堆积并避免自由基阴离子的淬灭。由于自由基阴离子在近红外区的良好吸收,因此在808nm近红外光照射下能够实现有效光热转换并产生高温,实现对大肠杆菌的选择性光热杀灭。

冯唐略[10](2021)在《碳化聚合物点调控过渡金属基材料的纳米结构及其电解水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高的能量密度和环境友好的特性,氢能被认为是一种有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从而解决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清洁可再生能源。电化学裂解水,作为一种效率高、选择性好、反应过程易于操控获取氢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为了实现高效稳定的电化学裂解水制氢,开发有效的析氢和析氧电催化剂来加速水的解离动力学过程至关重要。经过近些年的发展,研究者发展了许多优异的过渡金属基裂解水电催化剂,然而这些催化材料通常面临诸如导电性和稳定性较差,催化功能单一,甚至成本高等问题。碳化聚合物点(CPDs)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电子性质,以及优异的稳定性,因此在调控过渡金属基电解水材料的纳米结构和催化活性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具体来说,CPDs表面丰富的结构位点能提供高密度的金属结合位点,即为过渡金属基材料提供界面修饰和支撑,因此优化催化过程中间体反应动力学,甚至降低贵金属用量;CPDs优异的电子给体-受体特性在调控催化剂的组分方面有重要作用,并且还能促进催化剂的电子转移动力学过程。这些结构和电学特性使得CPDs在增强过渡金属基电解水催化材料的活性和稳定性方面有极大的潜力。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旨在利用具有丰富结构位点和优异电子给体-受体特性的CPDs与金属基材料形成界面电子耦合作用,对过渡金属基材料的电子结构、组分和形貌进行调控,从而发展高效稳定的电解水催化剂。具体来说,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在第二章中,我们利用高氮、氧含量的CPDs强的金属配位能力和独特的还原(氧化)特性,原位构建了氮掺杂碳包覆钴纳米粒子(N-C@Co NPs)和CPDs负载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粒子(CPDs@Co3O4NPs)复合电解水催化剂。本部分工作揭示了CPDs能充当钴基纳米粒子形成和结晶的纳米模板,从而赋予催化剂独特的形貌和键合结构;详细研究了CPDs和钴基材料增强催化剂活性的协同效应。CPDs@Co3O4NPs催化体系进一步验证了CPDs在调控过渡金属基材料的组分、形貌和界面结构以及催化活性的通用性。所得N-C@Co NPs电催化材料展示良好的析氢和析氧性能,CPDs@Co3O4NPs表现出高效稳定的析氧性能。在第三章中,我们利用CPDs丰富的金属结合位点,即不仅可以继承前驱体中掺杂的Co离子,也可以与外源的Ru原子耦合,从而发展了一种高效稳定且p H通用的Ru Co@CPDs全裂解水电催化剂。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原子Co对Ru的合金化和采用CPDs进行界面修饰能通过强的电子耦合作用分别对Ru的本体和界面电子结构进行合理调控,即改变Ru的化学结构和价态,从而优化催化剂的电子转移动力学以及水的解离动力学。我们发展的电催化剂在较宽的p H范围内展现出高效稳定的析氢和析氧活性。该工作使Ru Co首次获得了高效稳定的p H通用全裂解水性能,同时建立了原子水平上化学价态和电子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在第四章中,我们利用金属离子掺杂CPDs表面丰富的金属结合位点和独特的电子受体(辅助氧化)特性,发展了CPDs耦合的Ru O2基电解水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催化剂具有丰富的电荷转移通道以及高的Ru O2结晶性,且原位掺杂的锰增加了材料中晶格氧含量和氧空位,从而赋予催化剂优异的析氧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中掺杂的Ru-Ru原子排列不仅能协同增强Ru O2的析氧性能,还能充当析氢活性位点。优化的催化剂展示出高效稳定的p H通用电化学析氧性能,以及在碱性介质中表现出优异的析氢性能。综上所述,本论文旨在通过CPDs的结构设计,充分发挥其界面修饰和支撑特性对过渡金属基材料的形貌、组分和电子结构进行调控,从而实现其高效稳定的电解水催化过程。本论文建立了制备高效稳定的CPDs与过渡金属基复合电催化剂的普适性策略,为拓展CPDs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金属配位超分子晶体的结构特性及在催化氧化裂解壳聚糖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配位超分子晶体的结构特性及在催化氧化裂解壳聚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MFI型金属杂原子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掺杂MFI型分子筛的主要制备方法
        1.2.1 湿法浸渍
        1.2.2 离子交换
        1.2.3 同构取代
        1.2.4 包埋
        1.2.5 化学气相沉积
    1.3 同构取代金属掺杂MFI及其催化反应
        1.3.1 单金属的同构取代
        1.3.2 双金属对MFI型分子筛的同构取代
    1.4 MFI型分子筛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催化剂制备方法
    2.4 催化剂的表征与测试
        2.4.1 粉末X射线衍射(XRD)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2.4.3 紫外可见光谱(DRUV-vis)
        2.4.4 氮吸附脱附实验(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4.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2.4.8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CP-OES)
        2.4.9 拉曼光谱表征(Raman)
        2.4.10 NH_3-TPD表征
    2.5 催化反应评估
第三章 双金属WSn-MFI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品与材料
        3.2.2 Sn-MFI、W-MFI、WSn-MFI分子筛的合成
        3.2.3 催化性能试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催化剂表征
        3.3.2 WSn-MFI催化环己烯环氧化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W-MFI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配体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
        4.2.2 W-MFI分子筛的制备
        4.2.3 催化剂催化性能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催化剂表征
        4.3.2 W-MFI对环己烯环氧化催化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Mo-EDTA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环己烯环氧化中的催化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
        5.2.2 Mo-MFI分子筛的合成
        5.2.3 催化环己烯环氧化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Mo-MFI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5.3.2 Mo-MFI-n对环己烯环氧化的催化性能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锑基或钛基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抗生素的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体环境中抗生素的去除方法
        1.2.1 吸附法
        1.2.2 生物法
        1.2.3 高级氧化法
    1.3 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3.1 固相法
        1.3.2 水热/溶剂热法
        1.3.3 模板法
        1.3.4 微乳液法
        1.3.5 溶胶-凝胶法
        1.3.6 静电纺丝法
    1.4 光催化剂性能增强策略
        1.4.1 构建异质结
        1.4.2 元素掺杂
        1.4.3 形貌调控
        1.4.4 多元复合
    1.5 光催化技术降解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1.5.1 磺胺类抗生素(SAs)
        1.5.2 四环素类抗生素(TCs)
        1.5.3 喹诺酮类抗生素(QNs)
        1.5.4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Ls)
    1.6 锑基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6.1 氧化锑
        1.6.2 锑酸盐
    1.7 二氧化钛基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8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8.1 研究思路
        1.8.2 研究内容
    1.9 技术路线
    1.10 本论文的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3 样品表征技术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能谱(EDS)分析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3.5 BET比表面分析
        2.3.6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分析
        2.3.7 光电流和交流阻抗分析
        2.3.8 质谱分析
    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2.4.1 模型化合物的选择
        2.4.2 光催化实验
3 不同形貌Sb_2O_3的调控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研究
    3.1 前言
    3.2 制备方法
        3.2.1 醇解法
        3.2.2 水热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制备条件对Sb_2O_3晶型的影响
        3.3.2 制备条件对Sb_2O_3形貌的影响
        3.3.3 制备条件对Sb_2O_3吸光性能的影响
        3.3.4 制备条件对Sb_2O_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BaSb_2O_6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制备方法
        4.2.1 BaSb_2O_6光催化剂的制备
        4.2.2 改性BaSb_2O_6光催化剂的制备
        4.2.3 TiO_2/BaSb_2O_6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aSb_2O_6光催化剂
        4.3.2 改性BaSb_2O_6催化剂
        4.3.3 TiO_2/BaSb_2O_6
    4.4 本章小结
5 SrSb_2O_5(H_2O)_4与CaSb_2O_5(OH)_2的制备及其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制备方法
        5.2.1 SrSb_2O_5(H_2O)_4光催化剂的制备
        5.2.2 Pr-SrSb_2O_5(H_2O)_4的制备
        5.2.3 CaSb_2O_5(OH)_2光催化剂的制备
        5.2.4 Pr-CaSb_2O_5(OH)_2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XRD分析
        5.3.2 XPS分析
        5.3.3 形貌及EDS分析
        5.3.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5.3.5 UV-vis DRS分析
        5.3.6 光催化降解性能
        5.3.7 光电流和阻抗分析
        5.3.8 光催化机理分析
        5.3.9 稳定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WO_3/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抗生素性能研究
    6.1 前言
    6.2 制备方法
        6.2.1 TiO_2纳米纤维的制备
        6.2.2 WO_3/TiO_2纳米纤维的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XRD分析
        6.3.2 SEM分析
        6.3.3 XPS分析
        6.3.4 UV-vis DRS分析
        6.3.5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6.3.6 光催化性能
        6.3.7 光电流分析
        6.3.8 光催化机理分析
        6.3.9 稳定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多孔有机笼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多孔有机大环化合物
    1.2 多孔氢键基有机框架化合物
    1.3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
        1.3.1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设计
        1.3.2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合成
        1.3.3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拓扑结构
        1.3.4 多孔有机笼化合物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 实验试剂
        2.1.1 试剂的纯化方法
        2.1.2 所用试剂的名称、纯度及生产厂家
    2.2 实验仪器
3 多功能有机笼的合成及其纳米粒子复合物串联催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测试说明
        3.2.2 合成路线
        3.2.3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晶体结构表征
        3.3.2 选择性荧光响应性质研究
        3.3.3 负载金属纳米粒子性质研究
        3.3.4 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性质研究
        3.3.5 超细纳米粒子复合物催化串联反应性质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芘多孔有机笼的合成及分子间作用诱导吸收红移和催化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测试说明
        4.2.2 理论模拟计算
        4.2.3 合成路线
        4.2.4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晶体结构表征
        4.3.2 谱学性质表征
        4.3.3 光催化性质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二噻吩乙烯多孔有机笼的合成及可逆调节孔隙结构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测试说明
        5.2.2 吸附选择性计算
        5.2.3 理论模拟计算
        5.2.4 合成路线
        5.2.5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晶体结构表征
        5.3.2 光致调控谱学性质研究
        5.3.3 光致调控孔隙结构性质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联苯多孔有机笼的合成及其选择性气体吸附性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测试说明
        6.2.2 吸附选择性计算
        6.2.3 合成路线
        6.2.4 合成与基本结构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晶体结构表征
        6.3.2 孔隙结构性质研究
        6.3.3 选择性气体吸附性质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具有连通介孔孔道的单晶多级孔MFI分子筛的合成、机理研究和催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分子筛
        1.1.1 分子筛的发展历史
        1.1.2 分子筛的应用
        1.1.3 分子筛的局限性
        1.1.4 .多级结构分子筛
    1.2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固相转化法合成多级结构TS-1分子筛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与试剂
        2.2.2 仪器及测试条件
        2.2.3 多级结构MFI钛硅分子筛的制备
        2.2.3.1 固相转化法合成多级结构TS-1分子筛
        2.2.3.2 不同钛含量的多级结构TS-1分子筛制备
        2.2.3.3 不同模板剂用量的多级结构TS-1分子筛制备
        2.2.3.4 1-己烯环氧化反应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固相转化法合成TS-1多级结构分子筛
        2.3.2 转化过程和结晶机理
        2.3.3 催化反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相转化法合成多级结构ZSM-5分子筛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仪器及测试条件
        3.2.3 固相法合成多级结构ZSM-5分子筛
        3.2.3.1 不同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的合成
        3.2.3.2 不同二氧化碳通入量下的ZSM-5分子筛的合成
        3.2.4 ZSM-5催化塑料降解
        3.2.4.1 ZSM-5催化高密度聚乙烯(HDPE)降解
        3.2.4.2 ZSM-5催化低密度聚乙烯(LDPE)降解
        3.2.4.3 ZSM-5催化聚丙烯(PP)降解
        3.2.4.4 ZSM-5催化聚苯乙烯(PS)降解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规律比ZSM-5分子筛的合成
        3.3.2 不同二氧化碳通入量下的ZSM-5分子筛的合成
        3.3.3 塑料降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短微孔道的双模介孔多级结构分子筛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后处理法合成短微孔道的双模介孔多级结构分子筛
        4.2.4 1-己烯环氧化反应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6)海藻酸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离子染料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印染废水概述
        1.2.1 印染废水的污染现状
        1.2.2 印染废水水质特点
        1.2.3 印染废水的危害
        1.2.4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1.3 海藻酸钠综述
        1.3.1 海藻酸钠来源以及结构
        1.3.2 海藻酸钠凝胶化原理
        1.3.3 海藻酸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氧化石墨烯概述
        1.4.1 氧化石墨烯简介
        1.4.2 氧化石墨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壳聚糖概述
        1.5.1 壳聚糖的性质
        1.5.2 壳聚糖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1.6 磁分离技术
    1.7 研究目的以及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化学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2.2.2 SA/Ca凝胶球的制备
        2.2.3 Fe_3O_4@SA/Ca凝胶球的制备
        2.2.4 Fe_3O_4@SA/GO凝胶球的制备
        2.2.5 Fe_3O_4@SA/CTS凝胶球的制备
        2.2.6 亚甲基蓝的测定
        2.2.7 碱性品红的测定
        2.2.8 吸附实验
        2.2.9 脱附再生实验
    2.3 分析方法
        2.3.1 去除率及吸附量的计算
        2.3.2 吸附等温模型
        2.3.3 吸附动力学
    2.4 表征方法
        2.4.1 扫描电镜(SEM)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2.4.3 热重分析(TGA)
        2.4.4 X射线衍射仪(XRD)
        2.4.5 X射线电子能谱仪(XPS)
        2.4.6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
        2.4.7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第三章 Fe_3O_4@SA/Ca凝胶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3.1 引言
    3.2 吸附剂的表征
        3.2.1 XRD分析
        3.2.2 SEM分析
        3.2.3 FT-IR分析
        3.2.4 BET分析
        3.2.5 VSM分析
    3.3 不同因素对Fe_3O_4@SA/Ca吸附MB的影响
        3.3.1 pH对Fe_3O_4@SA/Ca吸附MB的影响
        3.3.2 吸附剂投加量对Fe_3O_4@SA/Ca吸附MB的影响
        3.3.3 反应时间对Fe_3O_4@SA/Ca吸附MB的影响
        3.3.4 MB初始浓度对Fe_3O_4@SA/Ca吸附影响
    3.4 Fe_3O_4@SA/Ca吸附MB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方程研究
        3.4.1 Fe_3O_4@SA/Ca对MB的吸附等温线方程研究
        3.4.2 Fe_3O_4@SA/Ca对MB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研究
    3.5 吸附再生实验
    3.6 吸附机理探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e_3O_4@SA/GO凝胶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4.1 引言
    4.2 所制备材料的表征
        4.2.1 XRD分析
        4.2.2 SEM分析
        4.2.3 FT-IR分析
        4.2.4 BET分析
        4.2.5 VSM分析
        4.2.6 TGA分析
        4.2.7 XPS分析
    4.3 不同因素对Fe_3O_4@SA/GO吸附MB的影响
        4.3.1 pH对Fe_3O_4@SA/GO吸附MB的影响
        4.3.2 吸附剂投加量对Fe_3O_4@SA/GO吸附MB的影响
        4.3.3 反应时间对Fe_3O_4@SA/GO吸附MB的影响
        4.3.4 MB初始浓度对Fe_3O_4@SA/GO吸附影响
    4.4 Fe_3O_4@SA/GO吸附MB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方程研究
        4.4.1 Fe_3O_4@SA/GO对MB的吸附等温线方程研究
        4.4.2 Fe_3O_4@SA/GO对MB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研究
    4.5 不同pH下共存染料对Fe_3O_4@SA/GO吸附性能的影响
    4.6 吸附再生实验
    4.7 吸附机理探讨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Fe_3O_4@SA/CTS凝胶球对亚甲基蓝及碱性品红的吸附研究
    5.1 引言
    5.2 所制备材料的表征
        5.2.1 XRD分析
        5.2.2 SEM分析
        5.2.3 FT-IR分析
        5.2.4 BET分析
        5.2.5 VSM分析
        5.2.6 XPS分析
    5.3 不同因素对Fe_3O_4@SA/CTS吸附MB或CB的影响
        5.3.1 不同pH下对Fe_3O_4@SA/CTS吸附MB或CB的影响
        5.3.2 不同吸附剂投加量下对Fe_3O_4@SA/CTS吸附MB或CB的影响
        5.3.3 反应时间对Fe_3O_4@SA/GO吸附MB或CB的影响
        5.3.4 MB 或CB初始浓度下对Fe_3O_4@SA/CTS吸附MB 或CB的影响
    5.4 Fe_3O_4@SA/CTS吸附MB或CB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方程研究
        5.4.1 Fe_3O_4@SA/CTS对MB或CB的吸附等温线方程研究
        5.4.2 Fe_3O_4@SA/CTS吸附MB或CB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研究
    5.5 不同pH下共存染料对Fe_3O_4@SA/CTS吸附性能的影响
    5.6 吸附再生实验
    5.7 吸附机理探讨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g-C3N4复合材料构建比色免疫分析及其在CEA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意义
    1.1 肿瘤和肿瘤标志物
        1.1.1 肿瘤
        1.1.2 肿瘤标志物及分类
    1.2 癌胚抗原(CEA)的研究意义与研究进展
        1.2.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2.2 电化学免疫分析法
        1.2.3 光电化学免疫分析法
        1.2.4 荧光免疫分析法
        1.2.5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1.2.6 比色免疫分析法
    1.3 比色免疫分析
        1.3.1 比色免疫分析的原理
        1.3.2 比色免疫的研究进展
    1.4 二维材料在免疫体系中的应用
        1.4.1 2D石墨烯
        1.4.2 2D氮化硼
        1.4.3 金属二硫化物
        1.4.4 2D MOFs
        1.4.5 2D g-C_3N_4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 g-C_3N_4/CeO_2复合纳米材料构建光激发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于 CEA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g-C_3N_4/CeO_2的制备
        2.2.4 Ab_2-g-C_3N_4/CeO_2共轭物的制备
        2.2.5 MB-Ab_1的制备
        2.2.6 CEA的比色免疫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g-C_3N_4/CeO_2材料的表征
        2.3.2 显色体系构建及其机理研究
        2.3.3 实验条件优化
        2.3.4 比色传感器对CEA的检测
        2.3.5 比色传感器的特异性、干扰性、重复性、稳定性
        2.3.6 回收率实验
    2.4 结论
第3章 基于 g-C_3N_4/CuO复合纳米材料构建光敏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于 CEA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g-C_3N_4/CuO材料制备
        3.2.4 Ab_2-CS-g-C_3N_4/CuO共轭物的制备
        3.2.5 Ab_1标记的MB的制备
        3.2.6 CEA的比色免疫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C_3N_4/CuO复合纳米材料的表征
        3.3.2 显色体系构建及其机理研究
        3.3.3 实验条件优化
        3.3.4 比色传感器对CEA的检测
        3.3.5 比色传感器的特异性、干扰性、重复性、稳定性
        3.3.6 回收率实验
    3.4 结论
第4章 基于 g-C_3N_4/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构建比色免疫分析方法用于 CEA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g-C_3N_4纳米材料的制备
        4.2.4 g-C_3N_4/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4.2.5 g-C_3N_4/Fe_3O_4-Ab_2共轭物的制备
        4.2.6 比色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C_3N_4/Fe_3O_4纳米材料的表征
        4.3.2 显色体系构建及其机理研究
        4.3.3 比色免疫分析的条件优化
        4.3.4 CEA的检测
        4.3.5 比色免疫分析的选择性、重复性、稳定性
        4.3.6 回收率实验
    4.4 结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荧光金属纳米簇的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在生物酶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纳米簇的概述
    1.2 金属纳米簇的合成
        1.2.1 刻蚀法
        1.2.2 模板法
        1.2.3 配体交换法
        1.2.4 金属置换法
    1.3 金属纳米簇的荧光性质
        1.3.1 尺寸效应
        1.3.2 配体效应
        1.3.3 结构效应
        1.3.4 合金效应
        1.3.5 聚集诱导发射
    1.4 基于金属纳米簇荧光性质的应用
        1.4.1 离子检测
        1.4.2 药物检测
        1.4.3 生物分子检测
        1.4.4 温度和pH传感
        1.4.5 荧光成像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及研究意义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簇/金纳米粒子的荧光分析方法用于胰蛋白酶的灵敏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AuNCs的制备
        2.2.4 AuNPs的制备
        2.2.5 胰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检测
        2.2.6 人尿液和多酶片中胰蛋白酶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uNCs的表征
        2.3.2 胰蛋白酶检测机理及可行性分析
        2.3.3 条件优化
        2.3.4 胰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检测
        2.3.5 选择性实验
        2.3.6 人尿液和多酶片中胰蛋白酶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分裂适配体修饰的金纳米簇构建检测腺苷脱氨酶的荧光传感平台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AuNCs和P1-AuNCs的制备
        3.2.4 AuNPs和P2-AuNPs的合成
        3.2.5 腺苷脱氨酶的测定
        3.2.6 人血清中腺苷脱氨酶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材料的表征
        3.3.2 传感平台的设计原理
        3.3.3 P2-AuNPs和 ATP对 FRET体系的影响
        3.3.4 条件优化
        3.3.5 腺苷脱氨酶的定量测定
        3.3.6 选择性研究
        3.3.7 人血清中腺苷脱氨酶的测定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银纳米簇/铁掺杂的多孔碳的传感平台用于乙酰胆碱酯酶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AgNCs的合成
        4.2.4 NPC和Fe/NPC的制备
        4.2.5 乙酰胆碱酯酶及其抑制剂的测定
        4.2.6 人红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的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gNCs的合成与表征
        4.3.2 NPC与 Fe/NPC的合成与表征
        4.3.3 Fe/NPC的仿氧化酶性质的研究
        4.3.4 双信号检测平台的构建
        4.3.5 条件优化
        4.3.6 乙酰胆碱酯酶及其抑制剂的检测
        4.3.7 特异性研究
        4.3.8 人红细胞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铜纳米簇纳米杂化材料的比率荧光方法用于T4多聚核苷酸激酶的检测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GQDs-ds DNA的制备
        5.2.4 GQDs-CuNCs和 CuNCs的合成
        5.2.5 T4 多聚核苷酸激酶的检测
        5.2.6 细胞裂解液中T4 多聚核苷酸激酶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GQDs、CuNCs和 GQDs-DNA的表征
        5.3.2 T4 多聚核苷酸激酶检测机理
        5.3.3 条件优化
        5.3.4 T4 多聚核苷酸激酶的定量检测
        5.3.5 选择性研究
        5.3.6 细胞裂解液中T4 多聚核苷酸激酶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银离子修饰的金纳米簇用于碱性磷酸酶的荧光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2.3 AuNCs和 Ag-AuNCs的制备
        6.2.4 碱性磷酸酶的比率荧光分析
        6.2.5 人血清样品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AuNCs和Ag-AuNCs的表征
        6.3.2 比率荧光传感平台的构建
        6.3.3 条件优化
        6.3.4 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6.3.5 特异性实验
        6.3.6 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6.4 本章小结
    6.5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柱芳烃的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细菌感染及抗菌材料概述
    1.2 抗菌材料分类
        1.2.1 抗生素
        1.2.2 阳离子聚合物
        1.2.3 壳聚糖
        1.2.4 多肽
        1.2.5 金属抗菌材料
        1.2.6 光动力学抗菌材料
        1.2.7 化学动力学抗菌材料
        1.2.8 光热抗菌材料
    1.3 自组装策略
        1.3.1 超分子自组装
        1.3.2 共价自组装
    1.4 柱芳烃
        1.4.1 柱芳烃的合成
        1.4.2 柱芳烃的官能化
        1.4.3 柱芳烃的主客体识别
        1.4.4 柱芳烃的自组装研究及抗菌应用
    1.5 立论依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柱[5]芳烃构建光动力学抗菌纳米材料
    2.1 序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光动力学抗菌纳米片的构筑
        2.3.2 光动力学纳米片的结构及形貌表征
        2.3.3 光动力学纳米片的稳定性探究
        2.3.4 光动力学纳米片与细菌的结合
        2.3.5 光动力学纳米片光学性质和产生O_2能力
        2.3.6 纳米片的光动力学抗菌性能
        2.3.7 纳米片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柱[5]芳烃构建化学动力学抗菌纳米材料
    3.1 序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级联催化反应器的构筑
        3.3.2 微米胶囊的结构及形貌表征
        3.3.3 微米复合物的催化能力
        3.3.4 级联催化反应器产生·OH能力
        3.3.5 反应器的化学动力学抗菌效率
        3.3.6 微米胶囊的细胞毒性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柱[5]芳烃构建高选择性光热抗菌纳米材料
    4.1 序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光热抗菌纳米片的构筑
        4.3.2 光热纳米片的结构及形貌表征
        4.3.3 光热纳米片与细菌的结合
        4.3.4 光热纳米片的光学性质
        4.3.5 自由基阴离子产生和光热转换
        4.3.6 纳米片的光热抗菌性能
        4.3.7 纳米片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碳化聚合物点调控过渡金属基材料的纳米结构及其电解水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碳化聚合物点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应用
        1.2.1 碳点的分类和碳化聚合物点的简介
        1.2.2 碳化聚合物点的合成
        1.2.3 碳化聚合物点的丰富结构
        1.2.4 碳化聚合物点的性质
        1.2.5 碳化聚合物点的应用
    1.3 过渡金属基电解水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过渡金属基析氢(HER)电催化剂
        1.3.2 过渡金属基析氧(OER)电催化剂
    1.4 碳化聚合物点基电解水催化剂的发展现状
        1.4.1 纯碳化聚合物点电催化剂
        1.4.2 碳化聚合物点与过渡金属基化合物复合电催化剂
        1.4.3 碳化聚合物点基的无金属复合电催化剂
    1.5 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碳化聚合物点调控钴基材料的纳米结构和电解水性能
    2.1 引言
    2.2 碳化聚合物点调控钴纳米粒子的纳米结构和电解水性能
        2.2.1 实验部分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碳化聚合物点的合成和表征
        2.2.2.2 N-C@Co NPs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和表征
        2.2.2.3 N-C@Co NPs复合催化剂的电解水性能
    2.3 碳化聚合物点调控Co_3O_4的纳米结构和电化学析氧性能
        2.3.1 实验部分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CPDs@Co_3O_4NPs复合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2.3.2.2 CPDs@Co_3O_4NPs复合催化剂的电解水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碳化聚合物点耦合钌钴合金用于高效稳定宽p H范围电化学全裂解水.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o-CPDs的合成和表征
        3.3.2 Ru Co@CPDs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3.3.3 Ru Co@CPDs催化剂的电化学全裂解水性能
        3.3.4 理论计算研究催化剂的结构和动力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化聚合物点耦合二氧化钌基高效稳定电解水催化剂的设计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碳化聚合物点的合成和表征
        4.3.2 CPDs耦合RuO_2基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4.3.3 CPDs耦合RuO_2基催化剂的电化学全裂解水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金属配位超分子晶体的结构特性及在催化氧化裂解壳聚糖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MFI型金属杂原子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性能[D]. 张浩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2]无机配体支撑的金属催化剂在醇的催化转化中的应用[D]. 魏哲宇.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3]锑基或钛基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对水环境中抗生素的降解研究[D]. 韩秀萍.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具有光响应活性的多孔有机笼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孙娜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5]具有连通介孔孔道的单晶多级孔MFI分子筛的合成、机理研究和催化应用[D]. 邵元超.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6]海藻酸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离子染料的吸附研究[D]. 吴道.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7]基于g-C3N4复合材料构建比色免疫分析及其在CEA检测中的应用[D]. 胡兴.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8]基于荧光金属纳米簇的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在生物酶检测中的应用[D]. 王孟珂. 吉林大学, 2021(01)
  • [9]基于柱芳烃的纳米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飞. 吉林大学, 2021(01)
  • [10]碳化聚合物点调控过渡金属基材料的纳米结构及其电解水性能[D]. 冯唐略.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金属配位超分子晶体的结构性质及其在壳聚糖催化氧化裂解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