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患者胃镜下胃动力学的观察与测量

胃下垂患者胃镜下胃动力学的观察与测量

一、胃下垂患者胃镜下胃动力学观察及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彭薇淇,尚文璠,陈其城,蒋志[1](2020)在《胃下垂的常见中医分型与胃肠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胃下垂的常见中医分型与胃肠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胃下垂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证型分为肝胃不和组30例和脾虚饮停组24例。选取同期25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胃十二指肠同步测压,比较三组的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周期的时程和振幅指数、消化期的远端胃振幅指数(Amplitude Meal Index,AMI),胃肠收缩类型以及病史资料。结果:肝胃不和组胃痛、便秘的症状发生率高于脾虚饮停组(P <0.05)。脾虚饮停组胃内振水音、餐后腹胀的症状发生率高于肝胃不和组(P <0.05)。消化间期,肝胃不和组、脾虚饮停组的MMC周期Ⅲ相时程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 <0.05),且脾虚饮停组的MMC周期Ⅲ相时程小于肝胃不和组(P <0.05)。脾虚饮停组的十二指肠通道、空肠通道Ⅲ相振幅指数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和肝胃不和组(P <0.05)。消化期,肝胃不和组和脾虚饮停组胃幽门十二指肠协同收缩(APDCC)和胃幽门十二指肠收缩(PDC)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孤立幽门压力波(IPPW)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结论:胃十二指肠同步测压可在一定程度上鉴别胃下垂肝胃不和、脾虚饮停两种中医分型,相比正常人群,脾虚饮停证在胃肠动力学指标、临床症状上更具有特异性。

张培铭[2](2020)在《慢性胃炎的针灸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及体表敏化点/区分布规律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古代针灸医家对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相关胃腑病在选经选部配穴方面的经验,并用感觉测痛仪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G患者体表敏化点/区分布规律,为现代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慢性胃炎的针灸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先确定目标古代文献(库)、检索词、纳入和排除标准,再结合机检与手检整理成数据库,后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探析古代针灸医家对本病选经配穴方面的经验。第二部分为慢性胃炎体表敏化点/区分布规律观察: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CG患者,并与同期同年龄段无重大疾病或复杂基础疾病的健康人对照,按预定探查策略,采用感觉测痛仪进行痛觉测定,记录两组敏化点/区位置及敏化特点,再以叠加分布图展示CG患者体表敏化点/区分布特点,并比较敏化率较高的体表敏化点/区与健康人相应区域的压痛阈的差异。结果:1第一部分:纳入符合要求的条文2243条,覆盖治疗慢性胃炎的腧穴共224个,选经多与胃腑紧密相关,尤重视膀胱经、脾、胃经及任脉;既注重病变局部选穴,又重视远端取穴,尤其是下肢腧穴;诸症均最常选取足三里、内关、中脘、公孙、太白,胃脘痛多取梁门-陷谷为代表的同经经穴组合,气机上逆诸症则多取内关-公孙组合;特定穴中五输穴运用最多见,其次为募穴;特定穴配伍上诸症均以内关-公孙的关联性最强,主症不同配伍有所侧重。2第二部分:敏化点/区数量及分布规律:128名受试者中,有83名发现敏化反应(64.84%)。其分布趋势为:(1)部位:下肢部最密集,其次为腹、背部。(2)神经节段:T4-T10最密集,其次为L4-L5、T11-T12。(3)经脉:胃经例数最多,其次为任脉、膀胱经、脾经。(4)穴位:足三里、梁门、中脘、胃俞最多见,敏化率均>18%。仅出现1次的腧穴有17个(13.28%)。(5)敏化形式:以压痛最常见,其次为结节、条索。(6)敏化点/区压痛阈:在敏化频率最高的前13个腧穴中,胃炎组的压敏出现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对应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胃炎组以上13穴压痛阈均值及中位数均比健康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古代医家针治CG相关胃腑病症注重辨症辨经,取穴重视远近结合,善用特定穴。2 CG患者体表存在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敏化点/区,其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3.古今对本病的体表敏化点/区及选穴认识既有内在关联,又存在一定差异。

张昊龙[3](2019)在《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措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为胃癌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一类。通过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术后发生PGS病患的临床信息,阐明引起胃癌根治术后PGS的危险要素及其应对方案,为提高PGS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 015例行胃癌根治术病患的临床信息,按术后是否出现PGS把他们分成PGS组(实验组,n=39)和无PGS组(对照组,n=976)。根据临床经验及相关参考文献,选取可能引起PGS的因素,将2组患者按年龄、性别、术前有无幽门梗阻、有无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 g/L)、手术方案(开腹或腹腔镜)、术中重建形式(Billroth I or Billroth II)和手术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IBM SPSS 18.0对数据实施χ2检验,确定各要素是不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确定可能引起PGS出现的影响要素,将其中有意义的数据再依次实施Logistics回归分析,研究这些要素对PGS发生的影响。在治疗上将PGS组39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心理干预治疗组,采用独立t检验观察2组病患平均治愈时间上有无差异性。结果:通过回顾性研究全组39例PGS病患相关的临床信息,PGS出现概率为3.84%(39/1 015)。其中≥56岁的病患PGS出现概率和<56岁的病患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男性病患的PGS出现概率与女性病患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术前患有幽门梗阻的病患PGS出现概率高于术前不存在幽门梗阻的病患(P<0.05);有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ALB<30 g/L)的病患PGS出现概率高于无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的患者(P<0.05);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病患PGS出现概率高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病患(P<0.01);采用毕I式吻合的病患PGS出现概率低于采用毕II式吻合的病患(P<0.01);手术时长≥4 h的病患PGS出现概率与手术时长<4 h的病患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Logistics分析的结论与χ2检验结论相符合,提示术前幽门梗阻、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开腹手术及毕II式吻合是影响PGS出现的高危因素。在治疗中,心理干预组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PGS的出现与多种原因有关,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根治术后PGS的出现与患者年龄和性别等原因无关,并且手术时间的长短对PGS的发生影响不大。与有无术前幽门梗阻、有无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手术方案和术中重建形式有关。术前幽门存在梗阻、ALB<30 g/L、开腹手术和毕II式吻合是影响PGS出现的高危因素,而ALB>30 g/L、腹腔镜手术和毕I式吻合可作为术后预防PGS发生的保护因素。PGS是一种功能性疾病,目前对其治疗措施可采用综合性保守治疗,所有PGS病患主要采用综合性保守治疗的方式,经过胃肠降压、促胃动力药物、加强营养等联合方案后均可治愈出院,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治疗能够使PGS的治愈时间缩短,缩减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甘海苹[4](2017)在《《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痞满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痞满的方药进行总结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痞满证用药的配伍规律。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搜索出主治痞满的方剂1001首,计算机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方剂的证型分布、核心药对以及新组处方,总结中医药防治痞满证的方剂配伍规律。结果:治疗痞满证的证型统计,以脾胃湿热证方剂最多,其次依次是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和寒热错杂证。在用药频次统计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有陈皮、甘草、木香、白术、茯苓、党参、干姜、人参、肉桂、厚朴,药物分类以温中补虚药、理气药、燥湿化痰药、健胃消食药出现频次高,四气统计以温、平性药出现频次高,五味以辛、苦味药出现频次高,归经以脾、胃、肺经药居多。治疗痞满证的方剂药物组方分析得出常用药对有陈皮和甘草、陈皮和木香、陈皮和白术、白术和甘草以及人参和甘草;关联最密切的药组有槟榔与木香,神曲与陈皮,甘草、厚朴与陈皮;新方组合分析候选出新处方有厚朴-苍术-甘草-巴豆,白术-人参-干姜-肉桂-细辛-附子-花椒,莱菔子-麦芽-山楂-紫苏子-白芥子,川芎-白芷-防葵-羌活-防风,黄芩-生石膏-栀子-黄连,肉桂-人参-干姜-吴茱萸-细辛-花椒等。结论:综合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用药规律:理气燥湿是治疗痞满的治则,温中补虚是治疗痞满的根本,降逆止呕、消食除胀是治疗痞满的主要方法,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痞满的作用和机制。

陈毅菁[5](2014)在《痞证中医证型与胃动力学相关性的三维彩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痞证患者(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在三维彩超检查下的胃排空功能、胃窦收缩运动功能,探讨痞证及其中医证型与胃运动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痞证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为痞证的临床诊断和辨证施治服务。方法:利用三维彩超检查胃运动功能的方法,观测健康人和痞证患者(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的胃排空表现、胃窦收缩运动功能,记录拟定的监测指标(胃排空率、胃半排空时间、胃全排空时间、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运动指数),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痞证及其中医证型与胃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完成研究的病例共101例,其中肝胃不和组33例、脾胃湿热组32例、脾胃虚弱组36例;健康对照组30例。研究检测前对各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进行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分析如下:(1)健康人胃半排空时间为(49.13±1.87)min,胃全排空时间为(104.00±3.85)min,胃窦收缩频率为(3.85±0.45)次/2min,胃窦收缩幅度为(0.30±0.02),胃窦运动指数为(1.17±0.15)。(2)痞证患者胃排空功能、胃窦收缩运动功能均明显低于健康人:①痞证患者与健康人各时间点的胃排空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分别于饮入胃肠显影剂后30min、45min、60min90min120min所测得的痞证患者胃排空率均明显低于健康人(P<0.01);②痞证患者胃半排空时间为(67.63±11.76)min、胃全排空时间为(126.29±8.74)min,均明显长于健康人(P<0.01);③痞证患者的胃窦收缩频率为(2.45±0.85)次/2min、胃窦收缩幅度为(0.21±0.03)、胃窦运动指数为(0.54±0.24),均明显低于健康人(PP<0.01)。(3)痞证各中医证型间胃排空功能、胃窦收缩运动功能存在显着差异:①痞证各中医证型与健康人胃排空率大小依次为:健康人>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②痞证各中医证型间胃排空时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P<0.01);各中医证型的胃半排空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脾胃虚弱型(81.42±6.86min),脾胃湿热型(63.88±3.51min),肝胃不和型(56.24±2.59min):胃全排空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脾胃虚弱型(134.25±5.86min),脾胃湿热型(126.28±5.65min),肝胃不和型(117.61±4.62min)。③痞证各中医证型间胃窦收缩运动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各中医证型的胃窦收缩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肝胃不和型(3.36±0.41次/2min),脾胃湿热型(2.41±0.43次/2min),脾胃虚弱型(1.64±0.54次/2min);胃窦收缩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肝胃不和型(0.24±0.01),脾胃湿热型(0.23±0.01),脾胃虚弱型(0.17±0.01);胃窦运动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肝胃不和型(0.81±0.11),脾胃湿热型(0.55±0.10),脾胃虚弱型(0.28±0.09)。(4)痞证各症状分级间胃排空功能、胃窦收缩运动功能比较:①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轻度组的胃排空功能、胃窦收缩运动功能高于重度组(P<0.01);②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轻度组胃全排空时间小于中度组,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指数均高于中度组(P<0.01),而两组胃排空率、胃半排空时间和胃窦收缩幅度无明显差异;③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中度组的胃窦收缩频率、胃窦运动指数高于重度组(P<0.01),而两组胃排空率、胃排空时间(胃半排空时间、胃全排空时间)和胃窦收缩幅度均无明显差异。结论:1、痞证患者的胃运动功能明显低于健康人。2、痞证中医证型与胃运动功能之间关系密切,各中医证型与健康人胃运动功能大小依次为:健康人>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3、痞证症状分级与胃运动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4、三维彩超可有效检测痞证患者的胃运动功能,是一种简便、实时、安全无创、可重复操作的方法。

有为[6](2013)在《姜树民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经验及心得的总结》文中研究表明胃炎,按照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其中慢性胃炎根据胃镜下的表现又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又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三类。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为当今社会常见病多发病,其诊断多依靠胃镜及病理学检查。CAG病情反复而缠绵难愈,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又有胃癌癌变的危险。CAG每年的癌变率为0.5-1%[1],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癌前状态之一,患者往往十分痛苦,身患疾病的同时要承担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此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西医西药尚无确切效果,中医中药对症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姜树民教授师承国医大师李玉奇,秉承“以痈论治”治疗脾胃病的思想,从事中医药治疗脾胃病临床及研究工作三十载,对CAG总结出一套系统而有效中医治疗方法,疗效颇佳,笔者有幸在临床跟随姜教授学习,现将经验总结于下。

王丽[7](2011)在《CSG脾虚与湿热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微观变化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此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有:慢性不规则的上腹隐痛、腹胀、嗳气等,尤以饮食不当时明显,部分患者可有反酸,偶有呕吐等表现,其病因有:细菌、病毒及毒素、吸烟、某些药物、刺激性食物、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胆汁及十二指肠液反流、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心身因素等。该病在祖国医学中属“胃脘痛”、“痞满”、“嘈杂”、“吞酸”等范畴,病因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临床主要可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血瘀型等不同证型。本研究采用证病结合动物模型,复制西医的病(慢性浅表性胃炎)和中医的证(脾虚证和湿热证),探索同一疾病不同证型在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方面相关指标的差异,探讨中医证的本质。目的:建立慢性浅表性胃炎证病结合模型大鼠,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证病结合模型大鼠在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方面的差异,根据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同一疾病不同证型在能量代谢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微观层面上的依据。材料与方法:1.采取病证模型同时复制的方法,将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2ml生理盐水,其余30只按体重每天灌5%水杨酸钠溶液10ml/kg·d,第一阶段造模时间为三周。三周后,将这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单纯CSG组、湿热CSG组、脾虚CSG组。每组大鼠在每天灌胃5%水杨酸钠溶液10ml/kg·d的同时,单纯CSG组不给其它处理因素,湿热CSG组用200g/L的蜂蜜水自由饮用,隔日灌服10ml/kg·d白酒,与白酒隔日灌服10ml/kg·d油脂。脾虚CSG组用破气苦降与饥饱失常法造脾虚模型,用小承气汤(大黄12g、厚朴15g、枳实9g)换算成动物剂量浓缩后10ml/kg·d日一次灌胃,隔日半量饮食,自由饮水,第二阶段造模时间为二周。模成后取材。2.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病理变化。3.进行实验指标的检测:以比色法测各组大鼠胃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含量;以ELISA法测各组大鼠胃组织细胞色素C(Cyt-C)含量;以TUNEL法对各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检测;以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UCP2mRNA表达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mRNA表达情况。结果:1.造模后大鼠一般状态改变:湿热CSG组大鼠:前期体重增长较快,后期逐渐变缓,嗜睡懒动,纳呆少饮,大便或干或软,毛发疏松粗糙,甚至毛发竖立,晦暗无光泽,肛温较前比较有升高;脾虚CSG组大鼠:大便稀溏,肛周有污物,纳呆,食量减少,毛发枯槁、萎靡、咪眼、拱背、体重增长较缓,肛温较前比较有降低。造模后各组大鼠体重增加数值比较:正常组>单纯CSG组>湿热CSG组>脾虚CSG组。其中,脾虚CSG组与其它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与正常组及单纯CSG组比较,P<0.01,与湿热CSG组比较,P<0.05。湿热CSG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肛温增加数值比较:湿热CSG组>单纯CSG组>正常组>脾虚CSG组,其中脾虚CSG组与其它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单纯CSG组及湿热CSG组比较,P<0.01,与正常组比较,P<0.05。造模后各组胃粘膜上皮细胞病理情况:正常组:胃粘膜正常,结构层次清楚,上皮结构完整,无损伤,粘膜腺体排列整齐,腺腔整洁,粘膜层无炎细胞浸润;单纯CSG组:胃粘膜固有层可见轻度的炎细胞浸润,粘膜下层可见血管扩张、充血;脾虚CSG组:粘膜缺损、脱落、坏死,粘膜固有层可见炎细胞浸润;湿热CSG组:粘膜缺损、脱落、坏死,粘膜固有层可见较多炎细胞浸润。四组大鼠胃粘膜炎症组织病理学积分比较:正常组<单纯CSG组<脾虚CSG组<湿热CSG组,正常组与其它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CSG组与脾虚CSG组比较,P<0.05,与单纯CSG组比较,P<0.01。2.各组大鼠的SDH含量变化由多至少为:湿热CSG组>正常组>单纯CSG组>脾虚CSG组。其中,湿热CSG组与其它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单纯CSG组及脾虚CSG组比较,P<0.01;脾虚CSG组与其它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正常组与单纯CSG组比较未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胃组织细胞胞浆中Cyt-C含量由多至少为:脾虚CSG组>湿热CSG组>单纯CSG组>正常组。其中,脾虚组CSG组与其它三组比较,各组均P<0.01;正常组与单纯CSG组比较, P<0.05,正常组与湿热CSG组比较,P<0.01;单纯CSG组与湿热CSG组比较,P>0.05。4.各组大鼠胃组织UCP2mRNA表达由强至弱为:脾虚CSG组>单纯CSG组>正常组>湿热CSG组。脾虚CSG组与其它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与单纯CSG组及正常组比较,P<0.05,与湿热CSG组比较,P<0.01。5.各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排列顺序为脾虚CSG组>湿热CSG组>单纯CSG组>正常组。其中,正常组与其它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CSG组与湿热CSG组比较,P<0.05,与单纯CSG组比较,P<0.01。三个模型组较正常组Bcl-2mRNA表达均降低,脾虚CSG组Bcl-2mRNA表达最低,与其它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单纯CSG组比较,P<0.05,与正常组及湿热CSG组比较,P<0.01。结论:1.根据大鼠的一般状态观察,包括大鼠外观、饮食、体重、大小便、皮毛、精神状态、活动情况、肛温等,具备脾虚证及湿热证的证候特点。根据胃粘膜病理情况,模型三组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特征。用此种方法可以复制出慢性浅表性胃炎证病结合模型。2.SDH活性在湿热CSG组中及脾虚CSG组中含量的不同,体现了湿热证与脾虚证在同一疾病状态下(慢性浅表性胃炎)能量代谢方面的差异。3.脾虚CSG组大鼠胃细胞胞浆内Cyt-C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三组,体现了脾虚时,可能出现细胞膜通透性增高,Cyt-C可由线粒体进入胞浆内,导致胞浆内Cyt-C含量增高。此亦反映了脾虚时将会导致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异常,ATP缺乏,能量产生不足。4.脾虚CSG组胃组织UCP2mRNA表达明显高于其它三组,推测脾虚CSG组ATP生成下降,而湿热组胃组织UCP2mRNA表达下降,从而产生更多ATP,起到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这与先前的实验二及实验三体现的脾虚CSG组能量代谢障碍、湿热组CSG组能量代谢亢进相一致;但在本实验中UCP2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探讨。5.各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排列顺序为脾虚CSG组>湿热CSG组>单纯CSG组>正常组。湿热CSG组胃粘膜炎症反应明显,细胞凋亡增多,而脾虚CSG组为虚证,胃粘膜功能减退,细胞凋亡增加。根据凋亡调控基因Bcl-2mRNA表达情况可以发现,Bcl-2mRNA的表达与凋亡过程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其与各组大鼠的凋亡指数呈负相关。6.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证型大鼠在能量代谢与细胞凋亡方面具有相关性,能量代谢障碍与细胞凋亡指数较高呈现一致性,而细胞色素C在能量代谢及凋亡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梁嘉恺[8](2010)在《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与Th1/Th2平衡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一、文献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论治思想的精华所在,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的常见证型之一。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受损是脾胃湿热证发生的内在根本,而湿邪、热邪则为机体受外在侵袭后疾病形成的条件,内因、外因相互结合,共同促进湿热证的形成。其病性上属于实证,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失调的征候。而至现代,学者们借助各种先进的医学技术手段,从胃形态学、胃动力学、胃肠激素、炎症因子与保护因子、免疫化学、细胞内能量代谢及微生态等方面对脾胃湿热证作进一步的阐述,对其中西医理论本质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幽门螺杆菌(Hp)作为消化系统疾病最为重要的致病因素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相关研究表明,在Hp感染相关胃病中,以脾胃湿热证占比例最多,肝胃不和、瘀血内阻等以实证为主要类型亦为重要。Hp相关性胃病尤其在炎症活动期,其临床、病理表现上亦被证明与脾胃湿热证致病特点相类似。另一方面,各种临床观察和药理研究表明,治疗脾胃湿热证的中药及方剂亦对Hp的根除有着明显的疗效。综上所述,脾胃湿热证与幽门螺杆菌(Hp)密切相关,部分学者提出Hp感染应属中医的“邪气”范畴,在致病性质上与湿热病邪是同等的。幽门螺杆菌(Hp)经过近30年的研究发展,认为其致病机理可分为Hp在胃黏膜上的定植、Hp自身引起的胃黏膜损害、宿主免疫应答介导的胃黏膜损伤以及宿主因素等几大方面,但还仍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表明,Hp感染导致胃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大量浸润CD4+T细胞为主要类型的淋巴细胞。CD4+T细胞在功能上,代表着具有调控T淋巴细胞增殖与免疫能力的一类T细胞,故亦被称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Th)。按照目前的主要分类,辅助性T淋巴细胞可分化为Th1和Th2两种类型。在生理条件下,机体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发生偏离,机体就会趋向疾病状态。Th1细胞占优势时所介导的反应,表现在清除多种致病原,主要控制感染发展,倾向于引起严重的病理改变;Th2细胞占优势时主要反映的是抑制备病理产物或机体反应,造成疾病慢性发展的建立。研究表明Th1/Th2细胞平衡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而对Th1/Th2细胞平衡与Hp相关胃病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的争论热点,在最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倾向于Th1和Th2两种细胞的协同发挥对Hp相关胃病起到保护性免疫作用。在中医学上,学者们亦通过对中药、中药方剂的疗效进行研究,发现各种疾病、不同症状及不同的治疗手段所表现出Th1/Th2细胞平衡变化存在着差别,证明Th1/Th2细胞的动态平衡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和相关性。Th1/Th2细胞平衡学说与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的思想有着统一所在,无疑成为了阐述中医理论本质和指导临床治疗的新亮点,研究前景广阔无限。二、临床实验研究研究目的:通过检测人体外周血IFN-γ、IL-12、IL-4、IL-10的表达,从整体上分析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与Thl/Th2平衡的相关性,并设立脾胃湿热证热重于湿组、湿热并重组、湿重于热组三个亚型以及脾气虚证组进行对照,探讨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发生的病理机制,说明不同证型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加强脾胃湿热证的现代研究,完善脾胃本质的探讨,以及提高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实验方法:1、中医证型属脾胃湿热证和脾气虚证的胃病患者,其中脾胃湿热证52例(热重于湿9例,湿热并重21例,湿重于热22例),脾气虚证15例,并招募正常志愿者1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2、各组受试对象均需于局部消毒后由专业护士抽取外周血4ml,进行人血清的制备。3、采用安速Hp血清快速检测方法进行Hp感染判定。4、采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各组血清IFN-γ、IL-12、IL-4、IL-10的表达。结果:1、一般情况各组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具有可比性。2、Hp感染情况脾胃湿热证组、脾气虚证组Hp感染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但脾胃湿热证组与脾气虚证组比较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Hp阳性、Hp阴性两组间各主症积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3、不同证型各组指标外周血的表达关系IFN-γ、IL-12表达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IL-4表达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较正常对照组降低;IL-10呈低水平表达,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IL-12、IL-4、IL-10脾胃湿热组表达均比脾气虚组升高。但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脾胃湿热证组各亚型之间的比较IFN-γ、IL-12、IL-4、IL-10表达均呈现为湿热并重组>热重于湿组>湿重于热组,但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组各亚型IFN-γ/IL-4、IL-12/IL-4的比较外周血浓度和荧光强度则呈现不同的趋势,外周血浓度IFN-γ/IL-4表现为湿热并重组>湿重于热组>热重于湿组,IL-12/IL-4表现为湿热并重组>热重于湿组>湿重于热组;而荧光强度IFN-γ/IL-4则表现为热重于湿组>湿热并重组>湿重于热组,IL-12/IL-4表现为湿热并重组>热重于湿组>湿重于热组。5、Hp感染与Th1/Th2平衡的关系脾胃湿热证组中Hp阳性和Hp阴性组比较,IFN-γ的表达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降低,IL-12的表达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升高,IL-4、IL-10的表达Hp阳性组较Hp阴性组降低。但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与IFN-γ、IL-12、IL-4、IL-10表达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1、脾胃湿热证胃病患者临床主要症状积分与Hp感染未见明显相关性。2、脾胃湿热证的实证性质可能体现了Th1/Th2平衡中Th1免疫反应为主导的病理机制,Th1/Th2平衡也可能初步体现出人体正气强弱的情况。3、脾胃湿热证患者湿热并重亚型可能较热重于湿、湿重于热亚型更加偏移于Th1/Th2平衡中Th1主导的免疫反应。4、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Th1/Th2平衡未见明显相关性。

柴剑波[9](2009)在《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建立与相关性方剂对其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探究其证侯变化规律及物质基础,阐明寒热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的作用机制及方证相应规律,为临床辨治溃疡病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以“病证结合”模式之中医证型研究提供方法学新途径。方法及内容采用经典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同时施加“寒热”因素(冰水、0.3 mol/LNaOH,8%干辣椒粉的60%乙醇混悬液)创建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观察寒热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所创建模型的方证相关性影响。幽门结扎术后18h处死各模型及给药组大鼠,测定各模型及给药组大鼠溃疡指数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8(IL-8)、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胃组织匀浆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脑组织匀浆检测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1)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热证:SOD活力降低,MDA、NO、iNOS含量升高,IL-8、INF-α表达量增加,Gas含量升高,EGF、TGF-a含量降低,NE、5-HT含量升高。大黄黄连泻心汤能提高其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炎性因子IL-8、TNF-a产生,减少NO及NOS合成,刺激胃黏膜EGF、TGF-a释放,降低NE、5-HT合成,抑制Gas分泌。其防治作用的机制可能主要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刺激生长因子释放及调整中枢神经系统有关。(2)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证: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NO、TNOS含量降低,ET含量升高,NO/ET比值降低,TNF-α表达量增加,Gas含量升高,EGF、TGF-a含量降低,5-HT含量升高。理中丸可提高其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NO含量,降低ET含量,协调NO/ET比例关系,刺激胃黏膜EGF、TGF-α释放,抑制Gas分泌,降低TNF-a含量,提高交感-肾上腺髓质机能活动而降低5-HT含量。其防治作用的机制可能主要与增强抗氧化能力、调节胃肠激素、增强胃黏膜血流、抑制炎症反应、刺激生长因子释放及调整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结论(1)采用“寒热因素”(冰水、0.3mol/LNaOH,8%干辣椒粉的60%乙醇混悬液)结合幽门结扎法可成功建立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2)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在抗氧化能力、胃黏膜血流、炎症因子、胃泌素、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等“微观辨证”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3)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在寒热病证结合模型上体现了不同的证治效应,对相应的寒热证模型有选择性,体现了相应方治疗相应证的证治规律,是一种方证相应的实验结果。本研究可为中医证型本质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为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及实验基础。

赵鹏[10](2008)在《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痞满病及其对胃动力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意义痞满是中医脾胃病常见病证,脾胃虚弱是其重要病机,根据该病症状特点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数学者通过对痞满病患者胃电参数、移行性运动复合波、胃肠激素的研究,发现痞满病患者存在胃肠动力障碍的情况因不同的中医证型而异,脾胃虚弱型以胃电节律过缓为主,其MMC中Ⅱ相、Ⅲ相缩短,Ⅰ相延长,脾胃虚弱型患者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表现为胃肠动力低下。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痞”、“胃痛”范畴,该病症状缺乏特异性,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国内外研究表明该病患者大多数有胃排空延迟,并认为胃动力减低是其主要改变。胃电节律紊乱(慢波异常)是胃肠动力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胃电参数与血浆胃动素含量的相关研究显示胃动素与胃电参数平均振幅和频率呈正相关关系。这类患者胃排空延迟的同时,血中胃动素水平明显降低。因此研究健脾理气方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胃电参数的影响、研究其对血浆中胃肠动力相关因子的改善情况、研究其对中医脾虚证候群的疗效可以客观的阐明健脾理气方的促胃肠动力作用,进一步分析其促胃肠动力作用与中医证候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揭示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痞满病的可能机理,为进一步用中医药的方法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研究依据,为健脾理气方的进一步开发及研究提供具体研究事例及资料。研究方法本课题包括文献研究、临床研究两大部分。文献研究主要从中西医两方面系统对痞满病、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电参数研究、胃肠动力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整理及综述。临床研究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健脾理气方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中医证候群的疗效;研究其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胃电参数的改善情况:研究其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血浆中胃肠动力相关因子的改善情况;综合以上临床研究来观察、验证健脾理气方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中医证候群的疗效及促胃肠动力作用,并分析各观察指标改善之间的相关性,阐释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痞满病的可能的现代医学机理。研究结果文献研究对痞满病的历史源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病理、胃肠动力特点;胃电参数的研究进展;胃肠动力相关因子MTL、CGRP、NO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思路及研究基础。健脾理气方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中医证候群的疗效结果:治疗中期(2周)疗效:在治疗中期(2周),健脾理气方组患者与香砂六君子组患者痞满、脾虚证候群中的胃脘或脘腹胀满、嗳气反酸、食少纳呆、舌苔及脉象等项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P<0.01—P<0.05),且健脾理气方组好转程度优于香砂六君子组(P<0.05),两组患者证候群中其余各项指标的疗效均不明显。治疗全程(4周)疗效:治疗4周后,健脾理气方组患者证候群中除恶心呕吐外,余各项证候均较治疗前、治疗中期显着好转(P<0.01—P<0.05)。香砂六君子组患者证候群中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面色萎黄、排便无力四项证候疗效不明显,余各项证候均较治疗前、治疗中期显着好转(P<0.01—P<0.05)。健脾理气方组证候群中胃脘或脘腹胀满、嗳气返酸二项疗效非常显着优于香砂六君子组(P<0.01),食后腹胀加重、胃脘疼痛、食少纳呆、口淡不渴、舌质、舌苔、脉象等项证候疗效显着优于香砂六君子组(P<0.05)。结果表明健脾理气方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的疗效与疗程有关,在四周内疗程越长疗效越好。治疗4周后健脾理气方组证候痊愈率31.3%,显效率46.9%,有效率18.8%,无效率3.1%;香砂六君子组证候痊愈率22.6%,显效率22.6%,有效率45.2%,无效率9.7%,经统计学处理,健脾理气方组证候疗效优于香砂六君子组(P<0.05)。健脾理气方组证候群总改善率96.9%,无效率3.1%;香砂六君子组证候群总改善率90.3%,无效率9.7%,两方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均有较好疗效,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P>0.05)。健脾理气方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胃电参数影响的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餐前胃电参数之DF、DP、N%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T%、B%、DFIC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餐后胃电参数中DF、DP、N%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T%、B%、DFIC、DPIC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餐前胃电参数中观察组之DP、N%较对照组非常显着升高(P<0.01);T%、B%、DFIC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1—P<0.05);DF、DPI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餐后胃电参数中观察组之DP、N%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T%、B%、DFIC、DPIC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1—P<0.05)。因此,经过四周治疗后健脾理气方能够显着改善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胃电节律,并且疗效优于香砂六君子组。健脾理气方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血浆中胃肠动力相关因子的影响: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MTL浓度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1),血浆CGRP、NO浓度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浆MTL浓度非常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浆NO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CGRP浓度非常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经过4周治疗后健脾理气方可显着升高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血浆胃动素浓度,显着降低其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浆NO浓度,且升高与降低的程度较香砂六君子组更加显着。研究结论本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观察组及对照组药物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两组药物对改善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的脾虚证候群、改善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胃电节律、有效调节其血浆胃肠动力相关因子均有一定的疗效,而且健脾理气方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香砂六君子组。本课题研究证实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痞满病疗效确切,痞满病患者中医证候群的改善与现代医学胃电参数、胃肠动力相关因子的改善相一致,从而推断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痞满病的机理之一可能是通过改善该病患者的胃电参数及胃肠动力相关因子来实现的。

二、胃下垂患者胃镜下胃动力学观察及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下垂患者胃镜下胃动力学观察及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胃下垂的常见中医分型与胃肠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分组方法
    1.4 检查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肝胃不和组、脾虚饮停组的症状比较
    2.2 消化间期三组MMC周期及各相时程比较
    2.3 消化间期三组MMC周期各通道Ⅲ相振幅指数比较
    2.4 消化期三组远端胃振幅指数及胃肠收缩类型比较
3 讨论

(2)慢性胃炎的针灸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及体表敏化点/区分布规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 言
第一部分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针灸古代文献数据挖掘
    1 研究对象
    2 数据准备
        2.1 数据采集
        2.2 数据筛选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数据库的构建
        2.3.1 构建原始表
        2.3.2 构建布尔型关联分析数据库(事实表)
        2.4 数据预处理
    3 数据挖掘
        3.1 数据挖掘系统
        3.2 数据挖掘操作方法
        3.2.1 筛选关联规则
        3.2.2 绘制关系网络图
    4 第一部分技术路线图
    5 结果与分析
        5.1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相关症状的规律分析
        5.1.1 常用经脉选取情况分析
        5.1.2 常用部位选取情况分析
        5.1.3 腧穴运用情况分析
        5.2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不同类型症候的选经配穴分析
        5.2.1 频次分析
        5.2.2 关联分析
        5.3 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特定穴运用情况分析
        5.3.1 特定穴归经情况分析
        5.3.2 特定穴分布部位情况分析
        5.3.3 特定穴类别分布及组合情况分析
        5.3.4 特定穴选穴及配伍情况分析
第二部分 慢性胃炎患者敏化点/区的体表分布规律探查
    1 观察对象
    2 受试者入选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脱落标准
        2.5 剔除标准
    3 观察方案
        3.1 试验用具及设备
        3.2 探查方案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资料
        4.2 敏化点/区的数量及分布
        4.3 敏化形式
        4.4 敏化点区压痛阈值
    5 统计学方法
        5.1 频次及频率统计
        5.2 压痛阈比较
    6 第二部分技术路线图
    7 结果与分析
        7.1 观察对象招募情况及基线比较
        7.2 敏化点/区分布情况
        7.3 敏化点/区压痛阈的改变特点
第三部分 讨论
    1 古代医家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相关病症的特点探析
        1.1 注重胃腑相关经脉的运用
        1.2 注重“局部、近部、远道”的联合配穴
        1.3 注重特定穴的运用
        1.3.1 多种特定穴穴性的交叠整合运用
        1.3.2 针灸治疗胃腑病症常运用脾胃经五输穴
    2 慢性胃炎敏化点/区/带分布规律探讨
        2.1 部位及神经节段敏化现象体现内脏-躯体相关性
        2.2 经脉及腧穴敏化现象体现脏腑-经脉相关性
    3 慢性胃炎敏化点/区/带分布的古今认识具有内在关联性
    4 个人体会
        4.1 古今对胃腑病症针灸的辨治特点及优势
        4.1.1 古代针灸医家重视病-症-经-证有机结合
        4.1.2 现代临床对本病的选穴更加多元化
        4.2 古今互鉴、守正创新对临床治疗本病具有深远意义
    5 总结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临床观察表
    2 综述一 慢性胃炎的中医药文献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 综述二 慢性胃炎腧穴敏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词表
绪论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理论基础
        1.1.1 胃正常解剖及生理功能
        1.1.2 胃动力学基础
        1.1.3 胃运动形式
        1.1.4 胃排空及胃排空障碍
    1.2 术后胃瘫综合征诊断及治疗
        1.2.1 PGS诊断标准
        1.2.2 PGS检查手段
        1.2.3 PGS治疗措施
    1.3 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1.3.1 PGS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1.3.2 PGS治疗及护理进展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临床资料
    2.3 研究对象分组
    2.4 PGS治疗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PGS的影响因素
        3.1.1 基本生理因素
        3.1.2 围手术期相关因素
        3.1.3 手术因素
        3.1.4 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3.2 PGS患者的治疗
        3.2.1 PGS治疗措施
        3.2.2 PGS患者预后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PGS发病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
    4.2 PGS诊断
    4.3 PGS治疗及护理原则
    4.4 PGS预防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4)《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痞满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痞满的认识和研究现状
    1.中医学对痞满的认识和研究现状
        1.1 痞满病名
        1.2 痞满病因病机
        1.2.1 痞满病因
        1.2.2 痞满病机
        1.3 痞满症状
        1.4 痞满诊断标准
        1.5 痞满诊断依据
        1.6 痞满治则治法
        1.7 痞满辨证论治
        1.7.1 辨证要点
        1.7.2 证治分类
    2.现代医学对痞满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2.1 现代医学对痞满概念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痞满病因的认识
        2.3 现代医学对痞满病理变化的认识
        2.3.1 胃镜下观察
        2.3.2 胃电频率降低
        2.3.3 胃肠动力障碍
        2.4 现代医学对痞满的治疗现状
        2.4.1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2.4.2 胃酸的抑制
        2.4.3 促胃肠动力药
        2.4.4 胃粘膜保护剂
        2.4.5 中西医结合治疗
        2.4.6 饮食保健
二 《中医方剂大辞典》防治痞满用药规律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数据来源
        2.2.纳入和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建立数据库
        3.2.数据预处理
        3.2.1 证型分布的统一
        3.2.2 中药药名的统一
    4 研究结果
        4.1《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痞满总规律
        4.1.1 证型统计
        4.1.2 药物频次统计
        4.1.2.1 单味药统计
        4.1.2.2 药性统计
        4.1.2.3 现代药理研究统计
        4.1.2.4 四气统计
        4.1.2.5 五味统计
        4.1.2.6 归经统计
        4.1.3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统计
        4.1.3.1 药物组合频次统计
        4.1.3.2 药物组合关联规则统计
        4.1.4 基于熵聚类的方剂组方规律统计
        4.1.4.1 药物间关联度统计
        4.1.4.2 药物核心组合统计
        4.1.4.3 新处方统计
        4.2《中医方剂大辞典》各个证型治疗痞满规律
        4.2.1 脾胃湿热证
        4.2.1.1 频次统计
        4.2.1.2 四气统计
        4.2.1.3 五味统计
        4.2.1.4 归经统计
        4.2.1.5 常用药对统计
        4.2.1.6 候选新处方
        4.2.2 脾胃虚弱证
        4.2.2.1 频次统计
        4.2.2.2 四气统计
        4.2.2.3 五味统计
        4.2.2.4 归经统计
        4.2.2.5 常用药对统计
        4.2.2.6 候选新处方
        4.2.3 肝胃不和证
        4.2.3.1 频次统计
        4.2.3.2 四气统计
        4.2.3.3 五味统计
        4.2.3.4 归经统计
        4.2.3.5 常用药对统计
        4.2.3.6 候选新处方
        4.2.4 寒热错杂证
        4.2.4.1 频次统计
        4.2.4.2 四气统计
        4.2.4.3 五味统计
        4.2.4.4 归经统计
        4.2.4.5 常用药对统计
        4.2.4.6 候选新处方
三 讨论
    1.证型分析
    2.药物频次分析
        2.1 单味药分析
        2.2 药性分析
        2.3 现代药理研究分析
        2.4 四气分析
        2.5 五味分析
        2.6 归经分析
    3.药物组合和关联规则分析
        3.1 常用药对分析
        3.2 关联性分析
    4.药物关联度、核心组方和新处方分析
四 结论
    1.理气燥湿是痞满的首要治法
    2.温中补虚是治疗痞满的根本
    3.降逆止呕、消食除胀是治疗痞满的有效方法
    4.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痞满的作用和机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痞满的研究进展
    一、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有效方药
    五、其他治法
    六、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痞证中医证型与胃动力学相关性的三维彩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选择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仪器与试剂
        2.3 检查前准备
        2.4 检查方法
    3.指标测定
        3.1 一般项目
        3.2 三维彩超检测指标及计算
        3.3 安全性观测指标
    4.质量控制
    5.统计方法
第二章 结果
    1.一般情况
    2.受试者基本资料比较
        2.1 健康人与痞证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2.2 痞证各中医证型基本资料比较
        2.3 痞证不同症状分级基本资料比较
        2.4 痞证各中医证型间症状分级比较
    3.三维彩超检测结果
        3.1 胃排空功能指标比较
        3.2 胃窦收缩运动功能指标比较
    4.安全性观测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祖国医学对痞证的认识
    2.痞证与胃动力学相关性研究
    3.三维彩超评价胃运动功能的研究
    4.研究结果分析
        4.1 健康受试者胃动力学三维彩超指标分析
        4.2 痞证与胃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4.3 痞证中医证型与胃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4.4 痞证症状分级与胃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5.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姜树民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经验及心得的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病因病机
    1.1 情志所伤
    1.2 饮食所伤
    1.3 药毒所伤
    1.4 禀赋不足、久病内伤、年老体虚
    1.5 外邪侵袭或它病所致
2 病位及特点
3 教授心得
    3.1 “痈”
    3.2 “痞”
    3.3 “萎”
4 分型
    4.1 肝胃郁热型
    4.2 湿热壅滞型
    4.3 痰瘀阻络型
    4.4 脾胃虚弱型
    4.5 胃阴不足型
5 常用药对及经验
6 调养
    6.1 饮食有节
    6.2 调畅情志
    6.3 信守中医
    6.4 既病防变
7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CSG脾虚与湿热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微观变化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脾气虚证及脾胃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及现状分析
    综述二 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同证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实验一 CSG 脾虚与湿热模型大鼠胃粘膜病理改变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实验二 CSG 脾虚与湿热模型大鼠胃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实验三 CSG 脾虚与湿热模型大鼠胃组织细胞色素C(Cyt-C)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实验四 CSG脾虚与湿热模型大鼠胃组织UCP2mRNA表达的实验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实验五 CSG 脾虚与湿热模型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 Bcl-2mRNA 表达的实验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综合讨论
    1 CSG 脾虚与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2 CSG 脾虚与湿热模型大鼠在能量代谢方面微观指标的异同
    3 CSG 脾虚与湿热模型大鼠在细胞凋亡指标上的异同
    4 能量代谢与细胞凋亡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5 创新点
    6 存在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与Th1/Th2平衡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脾胃湿热证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一、脾胃湿热证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二、脾胃湿热证现代病因病机的研究
        三、脾胃湿热证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第二节 幽门螺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Hp在胃黏膜上的定植
        二、Hp自身引起的胃黏膜损害
        三、宿主免疫应答介导的胃黏膜损伤
        四、宿主因素及其他致病机制
        五、总结与展望
    第三节 Th1/Th2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
        一、Th1/Th2平衡与Hp相关胃病
        二、Th1/Th2平衡与中医的相关研究
        三、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介绍
    第四节 回顾与评价
第二章 临床实验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与材料
    三、结果
第三章 讨论
    一、选题依据探讨
    二、实验方法的探讨
    三、实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性
    三、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建立与相关性方剂对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消化性溃疡证侯的现代研究概述
        (一)中医"证"的现代研究
        1 中医学对"证"的认识
        2 中医"证"的现代诠释
        3 "微观辨证"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的关系
        (二)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
    综述二 胃溃疡寒热证及方证相关性研究
        (一)"方证相应"理论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运用
        1 "方证相应"理论的内涵
        2 "病证结合"理论的内涵
        3 "方证相应"理论在病证结合实验研究中的运用
        4 "方证相应"理论在病证结合临床研究中的运用
        (二)胃溃疡寒热证现代研究
        1 胃寒热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方证相应对比研究
        2 胃寒热证客观化研究
实验研究
    前言
    研究思路
    研究路线
        一、实验材料及药物制备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用药
        (三)主要试剂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二、实验方法
        (一)造模方法
        (二)分组与给药
        (三)实验取材
        (四)检测指标及方法
        (五)统计学方法
        三、实验结果
        (一)胃寒热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胃黏膜形态肉眼观察及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其相关性影响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溃疡指数的影响
        (三)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SOD活力、MDA含量的相关性影响
        (四)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胃组织EGF、TGF-a含量的相关性影响
        (五)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NO、NOS含量的相关性影响
        (六)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ET含量的相关性影响
        (七)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NO/ET比值的相关性影响
        (八)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8、TNF-α含量的相关性影响
        (九)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Gas含量的相关性影响
        (十)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脑组织NE、5-HT含量的相关性影响
    讨论
        一、胃病寒热辨证的理论探讨
        (一)病邪的阴阳属性是寒热辨证的根本
        (二)胃的生理特性是寒热辨证的内在生理基础
        二、实验性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评价
        (一)创建实验性胃溃疡寒热证模型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实验性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动物模型探讨
        1.寒热方剂对创建病证结合模型的药效学佐证实验
        2.寒热方剂对所创建病证结合模型的机理佐证实验
        三、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本质探讨
        (一)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抗氧化能力方面的客观化分析
        (二)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胃黏膜血流方面的客观化分析
        (三)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炎症反应方面的客观化分析
        (四)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在神经递质方面的客观化分析
        (五)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在胃泌素方面的客观化分析
        (六)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在生长因子方面的客观化分析
    小结
        四、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抗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作用机制探讨
        (一)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治机理与方义分析
        1.证治机理
        2.方义分析
        (二)理中丸证治机理与方义分析
        1.证治机理
        2.方义分析
        3.关于方名
        4.关于剂型
        (三)作用机制探讨
        1.减少氧自由基对胃粘膜侵害
        2.抑制神经递质NE、5-HT释放
        3.减少Gas分泌
        4.促进生长因子合成
        5.改善胃黏膜血流
        6.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将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10)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痞满病及其对胃动力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痞满病的文献研究
        1.1 痞满病名的文献研究
        1.2 痞满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
        1.3 痞满病辨证论治的文献研究
        1.4 痞满病的胃肠动力学相关研究进展
    2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及胃动力表现
    3 胃肠动力的相关文献研究
        3.1 胃肠道的生理运动
        3.2 胃肠道平滑肌的电生理活动
        3.3 正常胃电图检测及胃电频谱表现
        3.4 胃电节律紊乱
        3.5 中医脾胃病证患者胃电频谱表现及中医药干预对其影响
    4 胃肠动力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4.1 胃动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4.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进展
        4.3 血浆NO对胃肠道动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促胃肠动力药物的研究进展
        5.1 胆碱能类激动剂
        5.2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5.3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5.4 伊托必利
        5.5 胃动素受体激动剂
        5.6 其他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试验一 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试验方案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 疗效评价
    试验二 健脾理气方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胃电参数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试验三 健脾理气方对脾虚气滞型痞满病患者血浆中胃肠动力相关因子的影响
        1 研究对象
        2 仪器、材料与方法
        3 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5 结论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 临床病例观察表
    附录三 随机数字表
    附录四 典型病例胃电图波形
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胃下垂患者胃镜下胃动力学观察及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胃下垂的常见中医分型与胃肠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 彭薇淇,尚文璠,陈其城,蒋志. 中医临床研究, 2020(16)
  • [2]慢性胃炎的针灸古代文献数据挖掘及体表敏化点/区分布规律观察[D]. 张培铭.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措施[D]. 张昊龙. 吉林大学, 2019(11)
  • [4]《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痞满的用药规律研究[D]. 甘海苹.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痞证中医证型与胃动力学相关性的三维彩超研究[D]. 陈毅菁.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4(10)
  • [6]姜树民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经验及心得的总结[D]. 有为.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7]CSG脾虚与湿热模型大鼠胃粘膜组织微观变化的对比研究[D]. 王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12)
  • [8]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与Th1/Th2平衡的相关研究[D]. 梁嘉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9]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的建立与相关性方剂对其影响的研究[D]. 柴剑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11)
  • [10]健脾理气方治疗脾虚气滞型痞满病及其对胃动力影响的临床研究[D]. 赵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胃下垂患者胃镜下胃动力学的观察与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