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迷人的个性

如何打造迷人的个性

一、如何塑造迷人的个性(论文文献综述)

丁赛伦[1](2021)在《果戈理的乌克兰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НиколайВасильевичГоголь,1809-1852)是俄罗斯19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剧作家、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的民族性传统,开创了俄罗斯文学中的“果戈理时期”。代表作品《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钦差大臣》、《死魂灵》等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坛的经典作品。果戈理于1809年出生于乌克兰,作家对自己的故乡情感深厚,并且认为自己是具有乌克兰气质的俄罗斯作家。果戈理的创作中不乏与自己的故乡——乌克兰相关的作品:长诗《汉斯·古谢加顿》(1829)、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1831和1832)和《密尔格拉德》(1835)。其中《狄康卡近乡夜话》(以下简称《夜话》)一经出版,就受到广泛关注。《密尔格拉得》继承了《夜话》的乌克兰主题和怪诞风格。俄罗斯科学院1981年出版的《俄罗斯文学史》第21章果戈理专题中,将《夜话》和《密尔格拉德》称为“果戈理的乌克兰小说”1,并认为果戈理给《密尔格拉德》加了个副标题《狄康卡近乡夜话续》不是偶然的,“作家以这种方式强调了两个集子之间思想艺术上的统一以及它们本身连续成集的原则”2。乌克兰迷人的自然、文化传统与习俗、民间口头文学、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等,都生机勃勃地呈现在果戈理早期创作的文学世界里。此外,我们认为,果戈理将两部小说集以乌克兰的两个地名命名,的确突出了小说的地域性。乌克兰小说就是以乌克兰作为地域中心的小说。两部小说集竭力呈现了俄罗斯帝国充满古老传统和民间传说的南部边陲省份乌克兰的社会图景。鉴于此,我们将《狄康卡近乡夜话》和《密尔格拉得》作为地域小说进行整体研究,以期深入探究果戈理乌克兰小说创作的实质与意义。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原因与目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意义及其学术价值。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包括以下三章,其中第1章研究果戈理乌克兰小说的创作背景,分为2节:第1节从果戈理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生平经历等方面研究果戈理与乌克兰文化的渊源,以及作家对历史学的广泛研究为其创作打下的基础。第2节,根据当时俄国的文坛风尚,赫尔德的民族观对作家的影响,以及当时的欧洲民族主义运动的思潮,分析果戈理的《夜话》和《密尔格拉得》的创作背景,以及果戈理选择这两部小说初入文坛的缘由。第2章研究两部作品中的乌克兰元素,分为3节。第1节研究《夜话》和《密尔格拉得》中的乌克兰自然书写;第2节研究乌克兰小说中的民俗文化,从饮食文化、歌舞兴趣、宗教信仰等几方面入手;第3节单独研究作品中的乌克兰民间口头文学——歌谣、传说等,分析作家如何通过口头文学这种艺术形态来体现乌克兰民族文化。第3章研究两部小说集中的人物塑造,研究其中的群体形象:乌克兰哥萨克、地主群体和其他市民形象。通过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为分析等角度,分析不同群体的人物形象,分节顺序也与作家的情感发展演变一脉相承。通过分析人物,我们可以更全面了解作品,更能直观感受乌克兰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民族气质,以及作家对社会民族发展的态度及思考。第三部分为结语,对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乌克兰小说是果戈理文学世界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通过对《狄康卡近乡夜话》和《密尔格拉得》的整体研究,我们可以窥见果戈理笔下神秘、欢乐、充满异域风情的乌克兰世界。本文的研究是对果戈理乌克兰文本研究的尝试与探索,希望能够对研究果戈理的彼得堡文本,古希腊文本起到一种参照作用。

王凤羽[2](2021)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喜剧电影作为最具活力和最具有民众基础的电影类型之一,始终在电影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上世纪80年代为中国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创作的一个新的发展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喜剧电影作品,其电影理论对推动中国农村喜剧电影繁荣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主要以从文化语境角度对电影“叙事分析”、“人物分析”、“审美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作为切入点,运用电影学、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尚未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因此,文章运用喜剧理论,对于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第一章着眼于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基本概况。从概念的界定和建国以来作品的梳理来对基本概况进行叙述。通过厘定喜剧、喜剧电影、农村题材电影的相关概念,从而发现农村题材喜剧电影概念的界定是农村题材电影和喜剧电影概念的提取合并;80年代中国处于社会经济变革时期,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语境给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发生机会。第二章为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类型分析。在概况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电影文本内部,从题材分类的角度将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类型划分为改革喜剧、爱情喜剧、生活喜剧。该时期的农村题材喜剧从针砭时弊和抚慰人们心灵的“伤痕电影”走向多元化发展。第三章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进行分析。从叙事主题和叙事策略两方面进行。纵观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作品,发现在改革开放这种特殊的社会语境下促使其产生歌颂农村新生活和揭露农村残留弊病的叙事主题。指出单一的叙事模式链,二元对立叙事手法、贴近现实的叙事风格等对当时受众群体来说都是有效的叙事策略。第四章是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人物分析。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多元化的农民形象的塑造,改变了以往农村题材喜剧片在人物塑造时的概念化、平面化的特点,变得更加关注农民的真实生活和心理诉求,同时人物喜剧性格和趣味性的人物语言为电影增添了喜剧性。第五章通过上述概况与三方面的分析,总结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审美特征。喜剧电影审美是从审美主客体两方面进行的,本文从笑的发生机制与电影本体固有的特性来分析其审美特征。以此产生了不协调状态下触发的笑;在笑声中传达主流意识形态;温情、乐观、昂扬的喜剧风格;张扬的歌颂与贬抑的讽刺;大众化的审美取向五项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独特的审美特征。文章将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全面的梳理了其发展脉络,并对其分类、叙事、人物进行归纳总结,深入剖析了其审美特征。文章的不足之处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研究的层面较为单一,在研究角度上存在局限性。

刘雯娴[3](2021)在《诺罗敦·西哈努克电影研究》文中认为诺罗敦·西哈努克是一位深受柬埔寨人民敬仰和爱戴的国王,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位着名电影导演。在西哈努克创作生涯的早期阶段,他就开启了柬埔寨电影的黄金时期,对柬埔寨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西哈努克的电影一般都选择柬埔寨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作为外景,爱情包裹下的个人爱国主义的故事配以西哈努克谱写的背景音乐和柬埔寨的古典舞蹈。他用电影向观众展现了柬埔寨悠久的几千年文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美丽的人文地貌。作为国家元首,他所拍摄的电影作品无疑也是他在政治上维持勤政爱民的形象、稳定民心和发表自己政治看法的一种艺术形式。从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他对柬埔寨独立民主、人民幸福的美好寄托,也可以看到他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坚决态度。本文试图对诺罗敦·西哈努克的电影进行研究,分析西哈努克电影的创作风格、美学价值和传播特点,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西哈努克导演电影的独特之处,尤其是其创作的影片主题背后潜移默化传达出的爱国主义情感,以期对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带来新启示。本文引言部分就研究的缘起评述了关于学术界对这一选题的相关研究也做了详细的研究综述,对选题的学术界研究价值和社会实践价值分别做了论述,并对选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本文的第一部分对诺罗敦·西哈努克的导演生涯进行回顾。西哈努克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极高的成绩,电影创作方面也有着个人爱国色彩和塑造王室形象的特色。本文的第二部分试图从西哈努克电影中的剧作特点、视听语言特点以及电影中的表演三个方面来探究西哈努克导演的创作风格,电影创作清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以及柬埔寨的人文风光。本文的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从艺术性、商业性和思想性三个方面分析西哈努克电影的美学价值,展现西哈努克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塑造完美国王形象的愿景。本文的第四部分针对西哈努克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进行探究。分析其在国际传播和国内传播的特点,发现西哈努克电影传播的思想与其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论文结语总结了西哈努克电影的特点,分析了其拍摄电影的目的,以及其对东南亚电影导演的相关研究产生的积极意义。西哈努克所拍摄的影片对于爱国主义思想的传达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这对于如何在电影创作之中更好融入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吸引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注入导演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感,给予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对爱国思想的启示。

杨欣傲[4](2021)在《基于场景理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创意阶层就业偏好与场景建设研究 ——以成都市东郊记忆和西村大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能体现特定生活方式的场景舒适物或活动正在重新定义城市。搭建由不同文化与价值观构成的场景成为吸引并留住创意阶层的重要手段。我国西部地区相比于东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滞后,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创意阶层的就业偏好与园区场景表现的关联,对于促进西部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成都市东郊记忆及西村大院文化创意产业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得数据信息、问卷及访谈数据和官方资料,并基于场景理论,以满足创意阶层的就业需求及提升场景吸引力为目标,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场景建设提出建议及策略。首先运用场景理论中的场景研究方法分析了东郊记忆与西村大院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场景建设情况。其次使用因子分析法及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了创意阶层的就业偏好,并讨论了个人属性对其就业偏好的影响以及创意阶层的就业偏好对其认知园区场景的影响。最后,结合创意阶层的理想工作场景与氛围,提出了相应改进策略。创新尝试在于从研究者与创意阶层两种视角观察文化创意产业园场景的差别,并讨论其缘由。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东郊记忆与西村大院的场景建设凸出了公共性以及在地性的特点,存在舒适物业态功能比例失衡、场景游览体验不佳等共性问题。东郊记忆园区场景为非理性、非功利性、鼓励自我表达、睦邻、非正式的以及矜持的;西村大院园区场景为企业的、功利主义、以及遵从的。创意阶层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场景表现与实际场景存在细微差异。(2)东郊记忆与西村大院的创意阶层均具有年轻化、本地化的特点。户外场景、茶饮店、咖啡店及艺术表演区以及睦邻的、本土的、平等主义与鼓励自我表达的场景中更能吸引创意阶层。创意阶层对公共服务、生活成本、工作待遇、工作性质上具有较高需求。创意阶层的家乡所在地对城市及个人尺度上的就业偏好有较大影响;性别和收入对园区尺度和个人尺度的就业偏好有较大影响。(3)创意阶层的就业偏好影响了创意阶层对场景表现的认知,即创意阶层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场景表现与实际场景存在差异。创意阶层的就业及工作需求对其主观认知中偏好的场景子维度具有影响。在东郊记忆园区中,共有本土的、国家的、传统的、领袖魅力、迷人的、越轨的、爱炫的共7种场景子维度受到创意阶层的择业偏好影响;在西村大院园区中,共有企业的、传统的、迷人的、睦邻的、正式的、爱炫的共6种场景子维度受到创意阶层的择业偏好影响。(4)关于场景建设的建议包括:一是从满足创意阶层的就业偏好角度,建议园区合理设置公共空间及活动并推动艺术行业与其他文化创意行业形成合作以增强本土的、睦邻的、平等主义、领袖魅力与鼓励自我表达等对创意阶层具有正向作用的场景子维度的表达。同时,场景建设应设置适宜的舒适物,尊重创意阶层个性化与多样化。二是从提升场景游览价值角度建议园区从舒适物的改造、举办活动及吸引人群三个方面着手,注意提升整体场景和谐度、增强场景内部的关联性及参与性,依托园区发掘场景的文化特色。此外,园区应丰富文创休闲娱乐项目,适当调整区域功能,强化场景的吸引作用。

张美娟[5](2020)在《泰国当代作家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创作研究》文中提出格莎娜·阿素信原名苏甘雅·春拉斯,是泰国当代女作家。1958年首次在《女性》上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迷路的鸟》,并以其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独特的艺术手法受到读者欢迎。从此,格莎娜笔耕不辍,为泰国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作为获奖最多的女作家,她享有“小说女王”的美誉,并在1988年获得泰国“国家艺术家”称号。格莎娜创作初期取材多以爱情和家庭为主,后来一步步向现实主义靠拢反映社会问题。50多年来,其作品早已成为反映泰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得到当代文学家和批评家的高度赞誉,曾获得东盟文学奖,两次斩获东南亚条约组织文学最佳奖,并多次获得泰国图书发展委员会颁发的年度小说奖,其多部作品也被改编成影视剧。对此,本文拟对格莎娜·阿素信的作品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采用文献细读法、文本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深入了解她的创作历程和作品影响力,对其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进一步挖掘作品是如何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梳理和归纳了当下对格莎娜·阿素信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正论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格莎娜的生平,涉及她的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婚姻生活等方面,其次梳理了她的创作历程和获奖情况。另外,通过分析探讨不同时期作品的发展演变,发现格莎娜的创作不仅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变化,还与泰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以婚恋故事和家庭关系为题材,渐渐地把创作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并开始向现实主义靠拢,写出揭示社会黑幕的作品。第二章主要探讨格莎娜作品的主题思想。笔者研究发现,受其自身经历和当时社会状况的影响,格莎娜小说的主题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类:对婚恋问题的思考、家庭关系的探讨、人性的探讨与审视、社会问题的反思。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格莎娜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格莎娜是一位注重塑造女性人物形象的作家,她成功地塑造出各类女性的悲剧命运。而男性形象的独特性和自我察觉的心理状态则大多是借助女性视角来展现的。另外,格莎娜笔下还塑造了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来展现现实社会的残酷。第四章分析了格莎娜作品的艺术特征。格莎娜小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一是叙事技巧的艺术魅力,主要包括多元的叙事视角、多元的叙事策略及叙事结构艺术;其二是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包括词语运用技巧和修辞手法;最后是独特的意象世界,格莎娜擅长运用意象来表达主题或者作为小说标题。第五章论述了格莎娜作品的价值与意义。格莎娜小说具有悲喜交融、知识性与文学性融合的审美价值,作品生动再现了社会政治形态,强调了女性存在的价值,对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考,具有强烈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三部分结语:总结归纳论文的主要内容。笔者希望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加深读者对泰国女作家格莎娜以及泰国文化社会生活的认识,并致力于给其他研究泰国文学的同仁提供素材,扩充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泰国文坛作一些有意义的贡献。

程诗雅[6](2020)在《场景视角下的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历史街区的保护模式从单纯的物质性保护转变为融合各因素的综合性保护,并且越来越重视文化的推动作用。如何在保护的同时利用其特色优势进行发展成了当前的主要问题。场景理论提出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将城市空间、文化设施等看作能够体现文化和价值的场景,吸引人们去进行文化参与、文化消费,进而推动区域发展。场景理论所强调的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与历史街区的发展不谋而合,所以本文在场景视角下对历史街区展开研究和分析。首先进行历史街区的国内外现状的分析和有关场景发展动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依据场景理论的研究体系,对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进行客观结构层面和主观认识层面的分析。其中,引入了旅游学中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因街区中游客数量众多,此方法通过对游记高频词的分析,能更清晰的了解到各要素层面的感知重点与弱点,再结合问卷分析法对于场景中价值维度的衡量,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可信度。通过分析调研,进而得到现阶段八大关历史街区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社区层面、设施层面、人群层面、活动层面和价值层面提出场景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的策略,达到促进历史街区保护发展的目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使更多人关注到历史街区的保护,为街区能够完整持续的发展贡献力量。

王锦秋[7](2020)在《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塑造研究 ——以西安回坊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品牌化成为目的地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利器。山于品牌个性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对特定目的地的快速联想和定位评价,越来越多的目的地期望通过挖掘、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在旅游资源同质的目的地中脱颖而出。美食旅游资源由于制作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模仿,其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而具有多元异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市场中极具资本潜能,将两者结合的目的地如何挖掘潜力、打造品牌呢?基于此,本文选取既有民族宗教特色的回民生活区,又是全国有名的美食旅游地——西安回坊,作为案例研究地,拟从文献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实证检验和管理建议等方面,对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塑造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及其塑造等相关文献的学习梳理,归纳整理出了目的地品牌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明确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塑造的三大主体,探究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塑造路径,揭示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塑造机理。以西安回坊为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获取目的地品牌投射个性与感知个性,开发与检验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量表,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品牌个性维度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检验品牌个性维度对旅游意向的影响程度以及熟悉度在品牌个性与旅游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异域”、“兴奋”、“真诚”及“活力”属于西安回坊四个品牌个性维度,且均对旅游意向有显着正向影响,说明品牌个性维度构建路径的合理性;(2)四个维度中,“异域”最大程度地涵盖了回坊美食旅游地品牌投射个性,且对旅游意向的预测能力最强,其投射个性词汇说明民族宗教文化是西安回坊个性化的重要武器;(3)熟悉度对“异域”和“活力”与旅游意向关系分别有正向与负向的调节作用。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文针对西安回坊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塑造提出三点管理建议:(1)树立品牌意识,挖掘隐性文化旅游资源;(2)增强旅游体验,创新营销美食旅游地特色;(3)深化“异域”,提高“兴奋”与“活力”,保持“真诚”。期望通过本研究,能为具有类似资源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塑造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张可[8](2020)在《夜间灯光秀对城市品牌个性的感知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国内游客的旅游需求日渐多样化,而旅游形式也从简单的“观光游”向复合型的“旅游+各类深度体验”的形式转变。旅游发展的深层次走向,大众旅游者在旅游全过程中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形式的游览和单一化的旅游消费已很难达到游者的期待和满意。近年来,深圳福田广场灯光秀单日吸引25万的人流量,故宫“紫禁城上元之夜”一票难求等都展现了大众对于夜间旅游产品的宠爱。随之而来的夜游带动旅游目的地夜经济发展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深圳中心区灯光秀的热火,也使得深圳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在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本文通过对深圳市潜在旅游者的感知调查,尝试探索历史很短但名气很大的“深圳”,它的城市品牌形象和个性的游客感知差异有哪些?它的城市品牌个性的指标是如何提炼的?它的品牌个性维度感知结构体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它在潜在旅游者自我一致性和行为意向的关系中又是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因此,根据上述问题的提出,本文以品牌个性、自我一致性及认知-情感三大理论为研究依据,以深圳市中心区灯光秀为研究对象,应用网络文本分析、实地调研考察、焦点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调研方法,力图找到不同类别群体游客之间由于夜间灯光秀观看前后的情感差异而引起感知差异,并通过对回收的数据样本运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探索出城市品牌个性的结构体系和结构模型的变量关系。研究发现:(1)深圳市城市品牌个性的感知结构体系由创新因子、实干因子和纯真因子三个维度及17个个性词汇指标构成;(2)受访者在看过灯光秀后,对深圳市的城市形象感知评价中的生态、经济、文化、居民、城市形象推广和城市整体形象七方面均有提高;对深圳市城市品牌个性的感知评价中,积极的品牌个性词汇的评价分值升高,而消极的品牌个性词汇的评价分值都有一定幅度的下降;(3)由于受访者人口特征和行为特征的不同,都会引起城市品牌个性和自我一致性中的部分题项产生显着差异;如“早鸟”和“夜猫子”存在差异性行为偏好,以及潜在旅游者归属地的不同都会引起自我一致性产生显着的感知差异;(4)对研究中构建的概念模型及关系进行假设验证,得到深圳市城市品牌个性会对自我一致性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自我一致性会对潜在旅游者的行为意向产生显着影响,自我一致性在纯真因子影响行为意向的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在结尾对于如何设计优质的城市夜间灯光秀类型产品,以及针对如何打造独特的深圳市城市品牌个性提出了相关对策。一座城市品牌个性的外在呈现是游客进行目的地选择时至关重要的参考条件之一,而深圳市也通过夜间灯光秀的良好契机迎来了城市夜间旅游的效益乘数效应。坐拥双区战略的资源优势背景下,中心区灯光秀也将作为展示国内经济水平和旅游形象国际化的媒介窗口,因此,深圳市也更需重视城市形象与品牌个性的打造,优良的城市形象可反哺粤港澳大湾区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蓝图,独特的城市品牌个性也可展现深圳市作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卓越水平。

易菲[9](2020)在《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将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上海作为研究起点,通过电影影像来透视近代的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并以影像下的女明星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早期影像与时尚观念的关系、影像衍生的电影刊物对时尚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影像中女明星的时尚元素、时尚设计的演变历程,以及影像牵引的时尚潮流和时尚消费等问题。1896-1949年,上海电影经历了一个从植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摩登”观念通过欧美电影传入上海,营造出一个新的时尚文化。20世纪20-40年代是上海电影繁荣发展时期,致使电影明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论文通过近代上海影片等影像资料,呈现上海近代都市典型生活形态的“样本”,并运用学科交叉视角,解读近代设计的时尚观念,探析都市生活与时尚设计的发展特性,从中发现影像下的明星不仅是近代时尚娱乐的产物,也是上海时尚文化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她们留下的图像、影像和文字资料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全新的都市时尚生活场景。而影像作为一种视角,还原了近代上海时尚生活,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研究发现,电影与时尚设计、时尚文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影像下女明星的时尚设计来看,服装款式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设计风格、穿着理念都带有明显的西方烙印;从影像下时尚潮流与时尚演变的构建来看,时尚文化对上海时尚工业和时尚消费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论文从影像下女明星的角度来解读近代上海时尚,不仅可以了解近代上海时尚文化的进程和都市时尚生活方式,更能深刻地反映上海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时尚价值观、消费体系的变迁及其对中国时尚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张澍琼[10](2020)在《“十七年”我国反特片中的女特务形象研究》文中指出反特片,是我国十七年电影中极具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一种类型片,它具有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色彩。反特片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的原因,除了具有从侦探片继承来的悬疑惊悚元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便是银幕中夺人眼球的女特务。在这些反特片中,大部分影片中存在女特务这种反面形象,正面女性形象大都以中性化或男性化的方式塑造的。女特务这一反面形象主观上有着政治宣传意义,但客观上这种女性的形象满足了当时受众匮乏的娱乐欲。本文以反特片中具有特殊身份的女性,即女特务为研究对象,研究十七年电影刻画的女特务形象,分析十七年电影刻画女特务角色的方式,并探寻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如此刻画的原因。反特片在突出主人公英雄主义精神的同时,女性形象却处于被异化的地位。“好人角色”中的女人往往都是隐去女性特征,呈现出“中性化”的形象。反观“坏人角色”为代表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女特务,往往夺人眼球的地方在于过大的突出甚至异化女性特征,塑造蛇蝎美人形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利用身份隐藏于普通百姓中的女特务,和正面女性角色一样带有的“去性别化”,甚至是“男性化”倾向,被塑造成又老又丑形象。十七年反特片对于其中的女性角色,尤其是女特务角色的塑造是脸谱化、扁平化、妖魔化的,女性角色在影片中的地位成为了附属品和牺牲品。“女特务”作为一种电影类型中的女性形象,改变了早期电影中的女性的附属地位,逐渐地成为影片故事叙述的主要人物,甚至成为第一反面角色,表现出女性对于自身主体性的不断探索,以及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女性角色在影片中的转变过程,经历了一系列自觉或不自觉的身体革命和社会变革,这种变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异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政治和文明发展的矛盾性与危机。反特片中对女特务形象的异化描写,不仅体现出了女性在影视作品中地位和功能的转变,也体现出了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女性社会地位、家庭地位的影响,以及女性自身个体意识的变化。本文分为四章对我国十七年反特片中的女特务形象进行研究。第一章梳理了“十七年”中国反特片的女特务形象特征;第二章论述了“十七年”中国反特片的女特务形象建构;第三章进行了“十七年”中国反特片的女特务形象的意识形态分析;第四章提出了“十七年”中国反特片的女特务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与启示。本文力图梳理“十七年”时期反特片对女特务形象的塑造,分析其中将女性角色丑化、地位弱化和身体异化的原因,呼吁对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全面塑造和对女性角色的关注。

二、如何塑造迷人的个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塑造迷人的个性(论文提纲范文)

(1)果戈理的乌克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1.绪论
    1.1 .选题原因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
2.果戈理乌克兰小说的创作背景
    2.1 .果戈理与乌克兰文化
    2.2 .果戈理与乌克兰小说的创作
3. 《狄康卡近乡夜话》和《密尔格拉得》中的乌克兰元素
    3.1 . 《狄康卡近乡夜话》和《密尔格拉得》中的乌克兰自然书写
    3.2 . 《狄康卡近乡夜话》和《密尔格拉得》中的乌克兰民俗文化
    3.3 .果戈理乌克兰小说中的民间口头文学
        3.3.1 果戈理乌克兰小说中的民间传说
        3.3.2 果戈理乌克兰小说中的民间歌谣
    3.4 .小结
4.果戈理乌克兰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4.1 .乌克兰哥萨克
    4.2 .乌克兰地主
    4.3 .其他典型人物
    4.4 .小结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学术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发展概况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建国以来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发展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 改革喜剧
    第二节 爱情喜剧
    第三节 生活喜剧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分析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主题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叙事策略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人物分析
    第一节 人物身份的设置
    第二节 人物诉求表达的喜剧化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不协调状态下触发的笑
    第二节 在笑声中传达主流意识形态
    第三节 温情、乐观、昂扬的喜剧风格
    第四节 张扬的歌颂与贬抑的讽刺
    第五节 大众化的审美取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诺罗敦·西哈努克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 课题研究的创新
    五、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诺罗敦·西哈努克生平概述
    第一节 作为国家元首的西哈努克
        一、青年时期(1941-1953)
        二、中年时期(1954-1979)
        三、老年时期(1979-2004)
        四、 “太王”时期(2004-2012)
    第二节 作为艺术家的西哈努克
        一、担任国王和首相时期的创作(1941-1970)
        二、流亡和复兴时期的创作(1970-2004)
        三、 “太王”时期的创作(2004-2012)
第二章 西哈努克导演的创作风格
    第一节 西哈努克电影的剧作特点
        一、人物形象
        二、人物关系
        三、故事类型
        四、情节结构
    第二节 西哈努克电影的视听语言特点
        一、舞台式摄影风格
        二、基于高棉传统民族风格的美术设计
        三、民族化的音乐风格
    第三节 西哈努克电影中的表演
        一、西哈努克电影中表演的特殊性
        二、西哈努克电影中表演风格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 艺术、商业与思想的“三性”融合:西哈努克电影的美学价值
    第一节 西哈努克电影的艺术性
        一、叙事中的情感移情
        二、民族文化的融入改造
    第二节 西哈努克电影的商业性
        一、对商业电影体系的东方式改造
        二、对自我的“明星”包装
        三、传统民间故事的公共“IP”的属性及类型化创作
        四、制片模式
    第三节 西哈努克电影的思想性
        一、爱国主义
        二、阶级和谐
        三、民族主义
第四章 西哈努克电影的传播特点
    第一节 全盛时期(1970 年之前)
        一、国际传播
        二、国内传播
    第二节 衰亡时期(1970-1989)
        一、国际传播
        二、国内传播
    第三节 再复兴时期(1989-至今)
        一、国际传播
        二、国内传播
结语 西哈努克电影对中国主旋律影片创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创作年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基于场景理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创意阶层就业偏好与场景建设研究 ——以成都市东郊记忆和西村大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进展
        1.2.3 研究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场景理论
        1.3.2 创意阶层理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5.1 资料来源与调研方法
        1.5.2 分析方法
    1.6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1.6.1 代表性分析
        1.6.2 研究区概况
第二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场景的基本特点与场景表现
    2.1 园区场景建设的基本特点与共性问题
        2.1.1 场景建设的基本特点
        2.1.2 场景建设中的共性问题
    2.2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舒适物种类与分布
        2.2.1 东郊记忆园区的舒适物种类与分布
        2.2.2 西村大院园区的舒适物种类与分布
    2.3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场景表现
        2.3.1 东郊记忆中场景表现
        2.3.2 西村大院中场景表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创意阶层就业工作的场景偏好
    3.1 创意阶层就业工作的场景偏好
        3.1.1 东郊记忆中创意阶层的场景偏好
        3.1.2 西村大院中创意阶层的场景偏好
    3.2 创意阶层的个人属性及其对就业偏好的影响
        3.2.1 东郊记忆园区个人属性对就业偏好的影响
        3.2.2 西村大院园区个人属性对就业偏好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创意阶层偏好对场景认知的影响
    4.1 创意阶层对园区场景的认知
        4.1.1 东郊记忆中创意阶层对园区场景的认知
        4.1.2 西村大院创意阶层对园区场景的认知
        4.1.3 两种视角下园区场景表现出现差异的原因
    4.2 创意阶层的就业偏好对园区场景认知的影响
        4.2.1 东郊记忆创意阶层的就业偏好对园区场景认知的影响
        4.2.2 西村大院创意阶层的就业偏好对园区场景认知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场景建设探索
    5.1 场景作用机制
    5.2 文化创意产业园场景建设探索
        5.2.1 创意阶层就业工作偏好对场景建设的启示
        5.2.2 提升场景游览价值的策略探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创新尝试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泰国当代作家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一章 格莎娜·阿素信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格莎娜·阿素信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第二节 格莎娜·阿素信的创作与创作发展
第二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主题思想
    第一节 婚恋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家庭关系的探讨
    第三节 人性的探讨与审视
    第四节 社会问题的反思
第三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女性形象
    第二节 男性形象
    第三节 知识分子形象
第四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叙事技巧的艺术魅力
    第二节 富于特色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独特的意象世界
第五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审美价值
    第二节 社会价值
    第三节 文化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场景视角下的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街区保护模式的转变
        1.1.2 场景理论提供研究新视角
        1.1.3 青岛历史街区保护必要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历史街区的保护研究
        1.2.2 场景理论的发展动态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场景
        2.1.2 历史街区
    2.2 理论基础
        2.2.1 场景理论的研究体系
        2.2.2 场景理论的核心要义
    2.3 场景理论与历史街区
        2.3.1 场景与历史街区的关系
        2.3.2 场景要素与八大关的对应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八大关历史街区客观结构层面分析
    3.1 分析步骤与方法
        3.1.1 分析步骤的设计
        3.1.2 分析方法的选取
    3.2 数据收集整理
        3.2.1 网络文本数据
        3.2.2 问卷调研数据
    3.3 客观结构层面要素分析
        3.3.1 街区整体分析
        3.3.2 设施空间分析
        3.3.3 人群的基本情况分析
        3.3.4 活动要素分析
    3.4 客观结构层面问题分析
        3.4.1 街区空间存在的问题
        3.4.2 人群层面存在的问题
        3.4.3 活动层面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八大关历史街区主观认识层面分析
    4.1 基本框架设计
        4.1.1 确定评价因素内容
        4.1.2 构建语义差异量表
    4.2 场景价值维度分析
        4.2.1 建筑空间价值维度分析
        4.2.2 花园绿地空间价值维度分析
        4.2.3 生活服务类空间价值维度分析
        4.2.4 日常活动类价值维度分析
        4.2.5 特色艺术活动类价值维度分析
    4.3 主观情感态度分析
        4.3.1 积极情感态度分析
        4.3.2 消极情感问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场景视角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
    5.1 保护更新原则
        5.1.1 整体性原则
        5.1.2 文化性原则
        5.1.3 关联性原则
        5.1.4 参与性原则
        5.1.5 特色性原则
    5.2 场景视角下的保护更新策略
        5.2.1 社区层面——场景运营、内在关联、强化维度
        5.2.2 设施层面——分类建设、特色营造、品牌塑造
        5.2.3 人群层面——传播价值、文化参与、创意聚集
        5.2.4 活动层面——挖掘代表、区分季节、加强识别
        5.2.5 价值层面——优先保护、挖掘文脉、融入体验
    5.3 保护更新设计手法
        5.3.1 文化空间的功能拓展——功能置换以及功能复合
        5.3.2 文化小品及标识设计——系统化、特色化的设计
        5.3.3 文化体验与空间融合——步行、传统及艺术体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7)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塑造研究 ——以西安回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目的地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1.1.2 美食旅游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1.1.3 西安回坊成为“美食”代名词
    1.2 研究意义和方法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路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美食旅游的概念
        2.1.2 品牌个性的概念
        2.1.3 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概念
        2.1.4 目的地品牌投射个性与感知个性的概念
        2.1.5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熟悉度理论及应用
        2.2.2 旅游凝视理论及应用
    2.3 文献综述
        2.3.1 美食旅游研究现状
        2.3.2 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现状
        2.3.3 目的地品牌个性塑造研究现状
    2.4 研究述评与总结
3 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塑造主体与路径
    3.1 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的塑造主体
        3.1.1 美食经营者——投射个性
        3.1.2 媒体营销者——投射个性
        3.1.3 旅游者——感知个性
    3.2 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的塑造路径
        3.2.1 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塑造
        3.2.2 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检验
    3.3 本章小结
4 西安回坊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塑造
    4.1 西安回坊概况
        4.1.1 西安回坊的历史沿革
        4.1.2 西安回坊的民族性和宗教性
    4.2 西安回坊美食旅游地品牌投射个性
        4.2.1 美食经营者投射个性
        4.2.2 媒体营销者投射个性
    4.3 西安回坊美食旅游地品牌感知个性
        4.3.1 研究设计
        4.3.2 旅游者感知品牌个性
    4.4 西安回坊美食旅游地品牌投射个性与感知个性对比
    4.5 西安回坊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维度构建
        4.5.1 研究设计及步骤
        4.5.2 目的地品牌个性词汇表
        4.5.3 目的地品牌个性量表
    4.6 本章小结
5 西安回坊美食旅游地品牌个性检验
    5.1 西安回坊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旅游意向检验
        5.1.1 研究假设
        5.1.2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5.2 熟悉度调节作用检验
        5.2.1 研究假设
        5.2.2 验证假设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1 研究结论
        6.1.2 管理建议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7个品牌个性词汇汇总表
附录二 西安回坊品牌个性及旅游意向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夜间灯光秀对城市品牌个性的感知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夜间旅游及相关概念研究进展
    2.2 城市形象研究进展
    2.3 品牌个性研究进展
    2.4 自我一致性研究进展
    2.5 游客行为意向研究进展
3.城市形象与品牌个性的感知结构体系构建
    3.1 理论依据
    3.2 研究设计
    3.3 数据分析
    3.4 深圳市城市品牌个性感知结构体系
4.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4.1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与研究假设
    4.2 模型构建
5.分析与讨论
    5.1 研究区选择
    5.2 正式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5.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4 结构方程分析与假设检验
    5.5 结果与讨论
6.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行业启示与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9)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课题相关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相关概念
    四、研究路径与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旧交织:影像里的时尚观念植入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时尚交织
        一、“摩登”观念的兴起
        二、“摩登”与“时尚”的嬗变
    第二节 国际化都市的时尚诉求
        一、洋时尚的本土化过程
        二、洋时尚的冲突与认同
    第三节 新旧交织中的时尚业态
        一、转型期下的时尚社交
        二、墨守成规的反对质疑
        三、蠢蠢欲动的时尚动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颠覆传统:影像派生的时尚文化传播
    第一节 电影刊物的时尚媒介传播
        一、争奇斗艳的时尚专刊
        二、丰富多彩的时尚图像
        三、人尽皆知的时尚传播
    第二节 欧美电影的时尚文化载入
        一、好莱坞时尚文化的传入
        二、中西交融的时尚价值观
    第三节 明星效应下的时尚思潮
        一、明星身份的认同
        二、时尚模仿的狂热
        三、明星制造的时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霓裳舞动:影像繁衍出的时尚元素创新
    第一节 服饰文化的转型演变
        一、繁花似锦:旗袍的黄金年代
        二、走向奢华:服装款式百变化
    第二节 妆容配饰的魅力吸引
        一、面目一新:潮流元素影响
        二、自我创新:华丽风格塑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性缤纷:影像潮流牵引的时尚主义
    第一节 时尚潮流的新发展
        一、广告:明星价值的体现
        二、国货:时尚工业的促进
    第二节 新女性身份的新定义
        一、自由空间的拓展
        二、都市生活的主导
    第三节 时尚消费的新模式
        一、全新的消费观
        二、充足的消费能力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1 :《上海画报(上海1933)》封面女郎一览表
    附录2 :1937年《时代电影(上海)》的《国货明星点将录》
    附录3 :图注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致谢

(10)“十七年”我国反特片中的女特务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关于“特务”与“反特片”概念辨析
第一章 “十七年”中国反特片的女特务的形象特征
    第一节 女特务的外在形象
        一、外貌
        二、语言
        三、行为
    第二节 女特务的内在形象
        一、性格
        二、情感纠葛
第二章 “十七年”中国反特片的女特务形象建构
    第一节 欲望形象建构
        一、女性主体的欲望诉求
        二、女性客体的欲望引导
    第二节 暴力形象建构
        一、暴力产生的诱因和牺牲品
        二、女性施暴者的异样美感
    第三节 情感形象建构
        一、自我认知
        二、爱情追求
        三、家庭牵绊
    第四节 底层形象建构
        一、生存空间
        二、商业娱乐的消费对象
第三章 “十七年”中国反特片的女特务形象的意识形态分析
    第一节 女特务的政治符码功能
        一、反特片诞生的政治背景
        二、邪恶的反面典型
        三、正面女性“去性别化”宣传
    第二节 女特务的娱乐文化价值
        一、女特务对性与性别缺失的补偿
        二、情感因素的重要承担者
        三、角力和解题元素的助力者
第四章 “十七年”中国反特片的女特务形象塑造的问题与启示
    第一节 主体塑造女特务形象存在的问题
        一、女特务身体观看的异化
        二、女特务角色自我认知的艰难
    第二节 受众认知对女特务形象塑造的启示
        一、丰富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二、加强角色内心矛盾刻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十七年”中国反特片清单(1949-1966)
附录二: 涉及女特务的“十七年”反特片信息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如何塑造迷人的个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果戈理的乌克兰小说研究[D]. 丁赛伦. 浙江大学, 2021(08)
  • [2]20世纪80年代农村题材喜剧电影研究[D]. 王凤羽. 扬州大学, 2021(09)
  • [3]诺罗敦·西哈努克电影研究[D]. 刘雯娴.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场景理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创意阶层就业偏好与场景建设研究 ——以成都市东郊记忆和西村大院为例[D]. 杨欣傲. 兰州大学, 2021(12)
  • [5]泰国当代作家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创作研究[D]. 张美娟.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6]场景视角下的青岛八大关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研究[D]. 程诗雅.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7]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塑造研究 ——以西安回坊为例[D]. 王锦秋.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夜间灯光秀对城市品牌个性的感知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D]. 张可. 暨南大学, 2020(08)
  • [9]影像里的摩登生活 ——探析近代上海都市时尚生活与时尚设计(1896-1949)[D]. 易菲.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十七年”我国反特片中的女特务形象研究[D]. 张澍琼. 扬州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如何打造迷人的个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