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探讨

锦州市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探讨

一、锦州城市污水资源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金永亮[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事业发展视域下的锦州地区社会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利事业不仅关乎农业的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对农业的灌溉、旱涝灾害的防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用水安全、人们生产生活安全、生态环境等也与水利息息相关。在水利实践的过程中还发生了管理体制的变革、产生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水利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考察水利事业的发展对研究社会变迁是非常有益的。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支持下,在锦州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开放以来锦州地区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经济方面、人居方面和生态方面也随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本文以水利事业发展为视角,考察研究锦州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情况,并从这一过程中总结经验启示,以期对锦州和相似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经济方面主要对农业经济和农田水利进行论述。干旱是制约锦州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节水型农业,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都获得极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人居方面主要对用水安全、防洪能力和思想观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提高供水能力、治理水污染、防氟改水等方法保障了城乡用水安全。受处于河流下游地理位置的影响,洪涝灾害成为锦州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而各种社会原因加重了洪涝灾害的影响。通过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的发展方式,锦州的防洪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人民生产生活安全得到了保障。锦州水利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引发了社会发展观念和人民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适应了社会发展形势。生态环境方面选取对大凌河和小凌河的治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大凌河、小凌河及附近的环境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环境的需要,锦州多次对这两条河进行治理,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将锦州打造成为宜居城市,提升了人们生活幸福感。

杨角[2](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吕亮国,尹新正,袁亚林,刘磊,秦光垒,邬惠竹[3](2019)在《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污泥处理热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近年来我国污泥处理研究的发展现状,理清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了1970~2018年以"污泥处理"研究的文章有1 485篇,应用热点分析方法,借助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得出可视化图谱。通过Citespace得到我国污泥处理研究关键词图谱、作者图谱、组织机构图谱及研究前沿。我国污泥处理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目前关于污泥处理研究热点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含油污泥、土地利用、浓缩脱水、处理处置;污泥处理处置由治理环境污染转变为资源化;我国污泥处理研究机构和领军人物主要集中在市政设计院,分布在华东、华北地区,研究组织较单一。

谭笑[4](2019)在《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锦州市是辽宁省重要工业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辽宁省的56%,约为全国的19%。随着城市迅速发展,原本稀少的水资源量变得更加紧缺,水资源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锦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开展2011~2017年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评价,进行锦州市2020~2025年需水量预测及承载力评价,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途径。(1)在收集了锦州市降水量、水资源量和用水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锦州市水资源量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在保证生态需水的条件下,基于虚拟水和“社会—经济—生态”的角度,对锦州市2011~2017年需水量进行分析。2011、2012、2013和2016年锦州市虚拟水赤字>0,水资源社会和经济压力指数>1,生态压力指数均<0.3,表明水资源量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未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生态环境用水对水资源供应压力较小。2014、2015和2017年锦州市虚拟水赤字<0,水资源社会和经济压力指数均<1,生态压力指数均<0.3,虽然生态环境用水对水资源供应压力较小,但水资源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可能造成不可更新的水资源被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依据评价指标筛选原则,结合专家意见,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筛选出9个关键因子,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水资源承载力状态细分为五个等级,设计和拟定了9项单项指标的五级分级标准值,为评价模型定量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状态提供了标准。依据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筛选原则,通过对多种评价方法优缺点及适用性对比分析,筛选出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3)应用YAAHP软件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建立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以评价指标和水资源承载力分级标准为依据,对2011~2017年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及综合分析,2012年水资源承载力较强,评价结果为IV级;2011、2013、2016和2017年水资源承载力一般,评价结果为Ⅲ级;2014和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较弱,评价结果为Ⅱ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综合分析结果差异性较大,层次分析法主观性较强,但评价结果与综合分析结果一致,可作为参考,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比综合分析结果稍微偏低,但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主观赋权带来的误差。因此,主成分分析法更适用于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4)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锦州市2020~2025年不同水文年下需水量预测及水资源量分析。丰水年和平水年时,水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需求;枯水年时,水资源量不足以满足城市的生产生活、消费和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水资源供给压力较大。并依据锦州市发展规划对2020和2025年需水量进行预测,将两种需水量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差较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锦州市2020和2025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水资源承载力较弱。根据评价结果,给出水资源优化配置途径,提高水资源承载力,保障生态环境用水,完善生态环境建设。

刘一杨[5](2019)在《地铁工程水资源可利用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出现,城市交通、空间压力亦越发明显。如今城市开始向集约化、立体化的空间扩展,地铁工程发展迅速,一定程度减轻了社会环境与城市生态的负担。然而地铁工程的建设往往会破坏城市地下含水层储水结构,造成大量水资源泄处。现有对此类水资源的处置方式通常是简单沉淀处置后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这种方式在造成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又加重市政污水管网系统排水负荷,若循环利用水资源,既可以系统解决地下水处置问题,又可以缓解城市快速发展导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探究水资源与地铁工程的相互关系,建立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判断地铁工程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在保证安全供水的前提下,将地铁工程水资源作为一种城市限定用途水源加以利用。通过对地铁工程水资源的特性调研及可利用价值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成都平原地铁工程施工期与运营期水资源有所区别,其中施工期水资源主要包括:管井/基坑降水、生活废水及施工过程的含水层渗水;运营期水资源主要包括地面冲洗废水、生活污水及地铁工程结构渗水。通过分析,上述水资源中具备回用可靠性的为施工阶段的管井/基坑降水、运营阶段的结构渗水与清洗废水。(2)通过识别各类水资源回用路径,以回用路径对水资源特性要求为评判依据,结合环保效益及水资源环境等情况,确定施工现场、环卫绿化、工业企业循环、运河湖泊补换水源等是地铁工程水资源(管井/基坑降水)较适用的水资源回用的途经。(3)选用模糊数学方法及多属性效用理论建立两步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可有效评价及选择地铁工程水资源可利用价值及其适配回用路径。(4)以本研究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成都地铁七号线九里堤站的管井/基坑降水水资源可利用性进行评价,判断该类水资源利用价值为“优”,其最佳回用路径为施工现场用水及环卫绿化用水。

骆敏[6](2018)在《桑德品牌生态系统演进过程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品牌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了企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品牌进行的二维研究,将品牌管理提升到战略管理高度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推动企业品牌管理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品牌可持续发展、品牌生态系统演进、品牌整体营销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还需要进行科学、合理和细致的分析。本论文围绕“桑德”品牌展开,从桑德品牌生态演进过程、演进路径、生态系统着手,以置身于桑德工作中的亲身经历为底板,研究了品牌从个体转向群体、从单一系统转向生态系统、从有限焦点转变到广阔视野,从而展示了经营者是如何推动品牌识别、品牌生态系统识别和品牌关系经营逐步发展的。本论文还引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品牌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论述,对桑德品牌的研究融入了业务的发展、产品的经营和环境的更迭,重在将品牌研究打造成一个“示范模型”,而非画一个“空中楼阁”。此外,本论文透过采集桑德品牌25年的发展足迹,以时态性和动态性为维度,研究了品牌在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时期所应对的系统,展现了品牌内部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协作、创新和竞争创造的活动机制,突出了品牌内部关系和外部环境相结合后产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宫徽[7](2017)在《基于“碳源浓缩-氮源回收”的新型污水资源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向未来的城市污水处理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污水的资源化处理。以活性污泥为基础的传统主流工艺以曝气强化供氧方式促进微生物转化有机污染物为CO2,并通过能量、物质密集投入的方式去除氮、磷元素,在资源循环、能源回收方面显示出内源性弊端。本论文摒弃传统模式,提出基于“碳源浓缩-氮源回收”的新型污水资源化工艺。工艺核心在于“碳源浓缩”单元浓缩富集污水碳源有机物,实现碳氮磷分离。浓缩碳源可通过厌氧产甲烷方式回收能量,从而提高污水处理过程的能量自给率。同时,氮源回收技术避免了传统处理工艺对氮源的“破坏性去除”,可改善社会氮循环的可持续性。论文研发污水碳源混凝/吸附强化膜浓缩技术。中试结果表明碳源实现高效浓缩,COD截留率达到85.6±3.6%。分离后的碳源浓缩液产甲烷潜力达到210230mLCH4/gCOD,性能优于剩余污泥。浓缩碳源形成的吸附性泥饼层起到预过滤保护作用,减缓不可逆膜污染,同时提高有机物截留率。构建百吨级反应器实现工艺单元放大,开展生产性验证实验。采用“吸附性泥饼层模式+低通量长期运行方式+脉冲曝气+维护性化学反洗”的污染控制手段,在HRT 1h,SRT 24d工况下,在一个月连续运行过程中跨膜压差维持在15 kPa以下,实现膜污染有效控制。针对氮源浓度低、回收难的限制,提出“膜浓缩+反渗透”新型短流程双膜工艺。中试结果表明,工艺出水水质高,达到地表水体Ⅲ类水标准(除TN外),高效去除新兴微污染物(去除率91.5%以上);能量产耗比(49.2%)显着高于传统双膜法产耗比(18.5%)。研究离子交换技术用于氮源回收。污水中二价钙镁离子相对一价铵根离子具有优先吸附竞争性是主要限制。利用膜电容去离子技术选择性去除二价钙镁离子,可提高后续离子交换树脂对氨氮的回收效果。氨氮穿透体积从57.6±5.8 BV上升到156.6±27.6 BV,树脂再生频率明显降低。同时,再生液中铵根比例上升、单位周期内回收氮源总量提高40.0%。基于物料平衡和化学计量学的模型评估表明,碳源浓缩单元能提升工艺产能、降低工艺能耗,其效率对实现完全能量自给起决定性作用。目前高效碳源浓缩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望成为污水处理的标准步骤,本论文研发的碳源强化混凝/吸附膜浓缩技术对推动污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王一帆[8](2016)在《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东北三省由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传统发展定位,多年来形成了以重工业和资源型产业为支撑的规模庞大,资金、劳动力密集,高消耗和高污染为主要特点的经济增长格局。如今,东北三省面临经济下滑、产能过剩、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推进东北三省的发展,《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规划(2013-2022年)》中强调“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幅度提高资源产出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东北三省实现经济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依据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东北三省的循环经济进行效率评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污染物减排为研究侧重点,在效率评价过程中加入污染物这一非期望产出项,结合数据包络分析各模型特点,最终选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东北三省内部地级行政区展开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遵循数据包络分析指标选择要求,最终确定3项投入指标和3项产出指标。文中利用2009-2013年东北三省35个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进行内部效率评价,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各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不佳,循环经济效率平均值仅为0.378。同时,各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效率值波动性较大,除常年达到DEA有效的地区,只有通化和锦州等少数地区实现效率值稳定上升趋势,其余各地都出现效率值的反复,发展状况不稳定。结合2013年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数据,对技术效率进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解,求得评价单元的规模收益,并给出相应非DEA有效单元投入和产出冗余率。结果显示,循环经济效率劣势地区普遍存在循环经济技术水平落后,管理和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此外,能耗和水耗过量已成为现阶段东北三省内部引发效率损失的首要原因。以2013年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投入和产出指标作为聚类变量,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实现东北三省内部区域划分。东北三省循环经济优势地级行政区多为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而循环经济中等和劣势地级行政区则集中表现为重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在东北三省内部循环经济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外部性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在我国所处地位。由于涉及样本单元和决策单元的对比分析工作,最终选择含非期望产出的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予以实现。省级行政区对比中,选取2009-2013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循环经济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含非期望产出的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实现外部效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形成了由东南沿海省份向西北内陆省份推进的优势到劣势地域分布特点。东北三省现阶段处于我国中等偏下水平,黑龙江、吉林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较为接近于华东地区、中南地区的优势省份,辽宁省则更为接近于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大部分省份。此外,省级行政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除能耗、水耗过量外,东北三省二氧化硫排放过量问题也十分突出。地级行政区对比中,选取2013年我国16个省会城市循环经济数据作为对比样本,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实现外部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海口、福州等效率优势省会城市多分布于东南沿海省份,随效率值递减逐渐向中部、西北内陆省会城市延伸,评价结果和省级行政区结果基本相符。东北三省地级行政区中绥化和大庆两地优势突出,循环经济效率水平接近于东南沿海省会城市。而葫芦岛、抚顺、鞍山和本溪由于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和资源回用等多方面问题导致评价结果处于全国最低水平。此外,东北三省地级行政区循环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性。东北三省内、外部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结果表明,外部诸多因素对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推进存在影响作用。循环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将从效率评价结果入手,选取13项解释变量,以及循环经济效率1项被解释变量。由于循环经济效率为介于0和1之间截断数据,最终选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用以实现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对循环经济效率呈现显着正相关性,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东北三省应积极推行以循环为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增大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投入,提升循环经济技术水平以及管理和运营效率,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源消费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非农业人口占比对循环经济效率所呈现显着负相关性,明确了东北三省需在城镇化推进、生态环境改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在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加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结构性调整,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重点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以及污染物的治理和减排,有效消除外部相关影响因素对循环经济的负向制约性。针对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目前,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处于我国中等偏下水平,内部存在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性。如何提升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就需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战略,以政府监督管理为保障,通过地区经济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城镇化融合等手段,实现过剩产能的化解,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效率的提升,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改善。通过多领域的互融共通,为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提供有平台、有创新、有保障的良性发展环境。

龚春辰[9](2014)在《铁路含油污泥焚烧资源化处理研究》文中认为摘要:铁路含油污泥是铁路含油废水污水处理的副产品,不仅产生量大,而且成分极其复杂,如若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随着铁路行业的发展,由于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科学、有效地解决含油污泥处理难题对铁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焚烧工艺被世界各国认为是污泥处理中的最佳实用技术之一。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该工艺已日渐成熟,它以处理速度快,减量化程度高,能源再利用等突出特点而着称。但是目前对铁路含油污泥的焚烧处理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首先通过调研了解了目前铁路行业含油废水和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其次从油污泥的特性分析入手,全面分析了其pH、含水率、含油率、热值、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及热特性分析等。结果表明:铁路含油污泥的pH值位于6.5-9,含油率为4%~20%,高位热值为5830~19510kJ/kg,热值上限甚至高于一些地区的燃煤热值。相比于煤炭的固定碳燃烧,铁路含油污泥中挥发份含量高,剧烈燃烧的温度在380℃左右,与燃煤的剧烈燃烧温度450℃相比,焚烧温度低,有利于资源化利用。基于铁路含油污泥的特性数据基础,考虑铁路污水处理场污泥处理、处置现状,结合铁路的固有特点,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后对铁路含油污泥采取掺入燃煤中焚烧法处理处置。最后通过焚烧实验,研究了铁路含油污泥的燃烧特性、气体污染物排放特性、灰渣特性等,实验结果表明在铁路含油污泥焚烧的污染排放值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23485-200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国家标准》(GB/T24602-2009)中的要求,并且废渣也符合《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标准中的要求。最终得出若采用焚烧法处理铁路含油污泥既能够充分利用了其中的二次资源,并且还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具有安全环保性。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得到的数据和结论,为铁路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付先龙[10](2013)在《盘锦市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研究》文中提出盘锦市位于辽宁省沿海地区,为缺水城市,城市污水具有高盐度特点。为了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将盘锦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火力发电厂等企业。根据污水厂运行现状与未来回用途径,确定该工程规模为:(1)9万吨/天达到GB/T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中要求的水质指标的循环冷却水;(2)1万吨/天达到GBT50109-2006《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中要求的水质指标的高压锅炉补给水。本文结合了盘锦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水质以及城市水资源、环境等现状,分析讨论了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回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可行性。通过对去除污水中高盐度等重点污染物方法与城市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以及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的调查,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条件,采用“澄清+介质过滤+超滤+一级反渗透”工艺,其出水达到火电厂循环冷却水用水标准;采用“二级反渗透+电除盐(EDI)”工艺,其出水达到回用于锅炉补给水用水标准,确定该工程主要处理构筑物尺寸、设备型号以及技术参数等并进行经济性分析。此工程的实施可在节水与环保方面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是向现代节水型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回用工程可减少对辽河的排污量,对辽河流域环境的改观提供了积极的贡献;城市污水回用弥补了火电行业对新鲜水的过量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二、锦州城市污水资源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锦州城市污水资源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事业发展视域下的锦州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改革开放以来锦州地区水利事业发展概况
    (一)锦州地区水利事业发展条件
    (二)锦州地区水利事业发展情况
        1.起步阶段(1978 年至1984 年)
        2.发展阶段(1985 年至2000 年)
        3.成熟阶段(2001 年至2011 年)
        4.完善阶段(2012 年至今)
    (三)锦州地区水利建设的成就及地位
        1.水利建设的成就
        2.水利建设的地位
二、经济方面的变迁
    (一)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
    (二)农田水利管理的完善
    (三)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人居方面的变迁
    (一)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二)防洪能力得到提高
    (三)思想观念的变迁
四、生态方面的变迁
    (一)对小凌河的治理
    (二)对大凌河的治理
五、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事业发展下锦州地区社会变迁的启示
    (一)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是重要保障
    (二)综合协调是发展方向
    (三)绿色发展是重要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污泥处理热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污泥处理研究文献数据统计
    1.1 检索文献年度分布分析
    1.2 高频关键词图谱分析
    1.3 作者分析
    1.4 作者机构分析
    1.5 研究前沿分析
2 污泥处理研究热点分析
    2.1 城镇污水处理厂
    2.2 含油污泥
    2.3 土地利用
    2.4 浓缩脱水
    2.5 处理处置
3 结论

(4)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2.3 国内研究进展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锦州市区域概况及水资源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河流水系
        2.1.5 生态环境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耕地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概况
        2.3.1 降水量分析
        2.3.2 水资源量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锦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需水量分析
    3.1 锦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2 用水结构分析
    3.2 现状年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3.2.1 基于虚拟水赤字的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3.2.2 基于“社会—经济—生态”的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方法筛选
    4.1 水资源评价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
        4.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评价指标分级
    4.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筛选
        4.2.1 评价方法筛选原则
        4.2.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4.2.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筛选
    4.3 本章小结
5 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评价
    5.1 数据来源
    5.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2.1 主成分分析法模型的构建
        5.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5.2.3 各主成分求解
        5.2.4 评价结果分析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3.1 层次分析结构建立
        5.3.2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5.3.3 权重确定
        5.3.4 评价结果分析
    5.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5.4.1 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
        5.4.2 隶属度的确定
        5.4.3 评价结果分析
    5.5 三种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锦州市2020~2025年需水量预测及承载力评价
    6.1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2020~2025年需水量预测
        6.1.1 灰色预测GM(1,1)模型
        6.1.2 灰色预测模型建立
        6.1.3 预测模型检验分析
        6.1.4 锦州市2020~2025年需水量预测
    6.2 不同情景下的锦州市2020~2025年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6.2.1 基于虚拟水赤字的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6.2.2 基于“社会—经济—生态”的需水量与水资源量对比分析
    6.3 基于锦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2020和2025年需水量预测
        6.3.1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6.3.2 锦州市2020年和2025年需水量预测
    6.4 两种需水量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6.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锦州市2020和2025年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6.5.1 数据标准化处理
        6.5.2 各主成分求解
        6.5.3 评价结果分析
    6.6 水资源优化配置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地铁工程水资源可利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地铁工程发展与水资源
        1.2.2 城市污水回用价值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铁工程水资源构成及水质特征调查
    2.1 典型地铁工程的选取及调查方案确定
        2.1.1 典型地铁工程的选取
        2.1.2 现场调查方案确定
        2.1.3 水资源分析方法确定
    2.2 成都地铁一号线1期工程调查
        2.2.1 工程概括
        2.2.2 工程水资源分析
    2.3 成都地铁七号线九里堤路口站调查
        2.3.1 工程概括
        2.3.2 工程水资源分析
    2.4 成都地铁七号线城北客运站调查
        2.4.1 工程概括
        2.4.2 工程水资源分析
    2.5 调查工程水质分析
        2.5.1 水化学特征分析
        2.5.2 水质特征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资源循环利用途径识别
    3.1 水资源可利用途经调查
    3.2 水资源可利用途经适用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铁工程水资源可利用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指标内涵说明及分级标准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1 评价及指标量化方法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评价步骤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地铁工程水资源可利用评价
    5.1 指标量化结果
    5.2 可利用价值评价结果
    5.3 可利用途径评价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桑德品牌生态系统演进过程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桑德集团品牌生态演进过程
    2.1 桑德集团概况
    2.2 桑德集团创始人文一波介绍
    2.3 工业废水治理起家,创建“桑德”品牌
    2.4 引领污水处理市场,创建“桑德国际”品牌
        2.4.1 BOT助推桑德引领市政污水市场
        2.4.2 开创村镇污水治理新模式
    2.5 业务渗入固废领域,创建“启迪桑德”品牌
        2.5.1 走进固废
        2.5.2 固废特色
    2.6 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创建“合加环境”品牌
        2.6.1 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建设环保装备基地
        2.6.2 完善环卫产业链,研发制造环卫专用车
    2.7 进军再生市场,创建“桑德再生”品牌
        2.7.1 知难而进,入局再生市场
        2.7.2 多业务领域发力再生市场
        2.7.3 线上助力再生市场
    2.8 发展新能源业务,创建“桑顿新能源”品牌
        2.8.1 桑顿新能源的诞生
        2.8.2 坚持就是胜利
        2.8.3 探索新模式——电池云
    2.9 开拓环卫业务,创建“桑德环卫”品牌
        2.9.1 环保新风口——环卫
        2.9.2“好嘞”助推新环卫
        2.9.3 智慧环卫新模式
第三章 桑德公司品牌生态系统演进过程分析
    3.1 分析思路
    3.2 分析过程
        3.2.1 桑德品牌个体与品牌基因分析
        3.2.2 桑德品牌生态位分析
        3.2.3 桑德品牌种群与品牌族群分析
        3.2.4 桑德品牌协同分析
第四章 桑德公司品牌生态系统形成动因分析
    4.1 品牌生态系统理论
        4.1.1 品牌生态系统
        4.1.2 品牌生态系统发展阶段
    4.2 分析过程
        4.2.1 主导品牌培育阶段(1993—2002 年)
        4.2.2 品牌族群形成阶段(2002—2015 年)
        4.2.3 多品牌协同共生阶段(2010-今)
        4.2.4 开放式生态系统形成阶段(2016—今)
    4.3 分析结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桑德集团组织结构图以及启迪桑德业务领域
附录B:桑德系生态圈
致谢

(7)基于“碳源浓缩-氮源回收”的新型污水资源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污水处理行业百年历程概述
        1.1.2 生态文明理念下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行业:历史变革期
        1.1.3 国际视野下的污水处理行业发展需求与理念
        1.1.4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1.2 污水资源化处理
        1.2.1 全面资源化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必然发展方向
        1.2.2 以碳源浓缩为手段,以厌氧技术为核心的污水资源化处理新模式
        1.2.3 污水资源化处理的创新探索
        1.2.4 基于“碳源浓缩-氮源回收”的新型污水资源化工艺
    1.3 碳源浓缩技术研究进展
        1.3.1 碳源浓缩技术发展概述
        1.3.2 基于膜过程的高效碳源浓缩技术
    1.4 氮源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1.4.1 氮源回收的必要性分析
        1.4.2 基于离子交换的氮源回收技术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实际污水的碳源混凝/吸附强化膜浓缩过程研究
    2.1 引论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际污水的水质情况
        2.2.2 混凝/吸附强化膜浓缩反应器
        2.2.3 混凝/吸附强化膜浓缩反应器的运行条件
        2.2.4 水质指标测试方法
        2.2.5 膜污染分析方法
    2.3 混凝/吸附耦合膜过滤过程的短期优化研究
        2.3.1 无混凝/吸附条件下污水直接过滤浓缩时膜污染情况
        2.3.2 混凝/吸附过程对膜污染控制的强化效果
        2.3.3 混凝/吸附过程对碳源浓缩的强化效果
    2.4 混凝/吸附强化膜浓缩连续运行效果研究
        2.4.1 碳源的截留去除
        2.4.2 碳源的浓缩富集与质量衡算
        2.4.3 碳源浓缩液的物化/生化性质
    2.5 混凝/吸附强化膜浓缩过程中的氮/磷物质流分析
        2.5.1 氮元素(TN/氨氮)的截留与富集
        2.5.2 磷元素(P)的去除
    2.6 混凝/吸附强化膜浓缩过程长期运行中的膜性能分析
        2.6.1 反应器长期运行跨膜压差与通量变化
        2.6.2 混凝/吸附强化膜浓缩过程中吸附性泥饼层的形成及污染物构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源混凝/吸附强化膜浓缩过程中吸附性泥饼层对膜性能的影响
    3.1 引论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超滤杯装置
        3.2.2 基于模拟碳源浓缩液形成泥饼层的实验设计
        3.2.3 基于实际碳源浓缩液形成泥饼层的实验设计
        3.2.4 测试方法
    3.3 模拟碳源浓缩液所形成吸附性泥饼层对膜性能的影响
        3.3.1 吸附性泥饼层对污染物截留率的影响
        3.3.2 吸附性泥饼层对膜通量的影响
    3.4 实际碳源浓缩液形成吸附性泥饼层对膜污染的影响
        3.4.1 实际取样获得的污水碳源浓缩液水质
        3.4.2 吸附性泥饼层对于过滤通量和阻力的影响
        3.4.3 基于ATR-FTIR和AFM的膜污染物分析
        3.4.4 吸附性泥饼层对膜过滤性能的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源强化膜浓缩反应器工艺单元的放大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污水水质情况
        4.2.2 强化膜浓缩反应器生产性试验装置
        4.2.3 测试方法
    4.3 污水碳源强化膜浓缩反应器(规模100吨/日)的运行效果
        4.3.1 碳源富集效果与碳流分析
        4.3.2 工艺流程中氮元素的去除
    4.4 污水碳源强化膜浓缩反应器(规模100吨/日)的膜污染分析
        4.4.1 各运行阶段不同工况下的膜污染规律
        4.4.2 反应器的能耗分析
        4.4.3 碳源混凝/吸附强化膜浓缩过程的膜污染理论:“吸附性泥饼层污染控制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碳源浓缩-氮源回收”模式的“膜浓缩+反渗透”新型短流程双膜组合工艺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中试污水水质情况
        5.2.2 中试反渗透装置系统
        5.2.3 中试反渗透系统的操作方式
        5.2.4 测试方法
    5.3 “膜浓缩+反渗透”新型短流程双膜工艺中试研究
        5.3.1 常规污染物的去除
        5.3.2 反渗透工艺单元膜通量及能耗分析
        5.3.3 “膜浓缩+反渗透”新型短流程双膜工艺的技术经济特性
    5.4 新型短流程双膜“膜浓缩+反渗透”工艺的微污染物去除研究
        5.4.1 工艺微污染物总体去除效果
        5.4.2 膜浓缩单元的微污染物转化规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碳源浓缩-氮源回收”模式下基于离子交换的氮源资源化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摇瓶实验测定氨氮吸附容量
        6.2.2 “碳源膜浓缩-氮源离子交换”实验装置与进水水质
        6.2.3 “碳源膜浓缩-MCDI预处理-氮源离子交换”实验
        6.2.4 分析方法
    6.3 “碳源膜浓缩-氮源离子交换回收”污水资源化模式研究
        6.3.1 氮源回收吸附剂研究:离子交换树脂与沸石对比
        6.3.2 “碳源膜浓缩-氮源离子交换回收”工艺模式的探索分析
    6.4 氮源离子交换回收强化技术研究
        6.4.1 “碳源膜浓缩+MCDI+离子交换树脂”工艺模式研究
        6.4.2 “碳源膜浓缩-氨氮离子交换富集-多元素结晶”污水极限全资源回收模式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碳源浓缩”模式的污水资源化工艺模拟与评估
    7.1 引论
    7.2 模型的建立方法
        7.2.1 模型采用的模拟水质
        7.2.2 模拟对象:基于不同碳源浓缩及脱氮过程的10种污水处理工艺组合
        7.2.3 各个工艺单元物料平衡的基本原则
        7.2.4 模型中能耗分析的方法
        7.2.5 模型中碳流/能流分析的方法
        7.2.6 模型中氮流分析的方法
    7.3 模拟工艺模型的建立
        7.3.1 “传统AO-无初沉池”工艺组合
        7.3.2 “初沉+AO”工艺组合
        7.3.3 “A(B)+AO”工艺组合
        7.3.4 “强化碳分离+AO”工艺组合
        7.3.5 “初沉+AO+侧流Anammox”工艺组合
        7.3.6 “A(B)+AO+侧流Anammox”工艺组合
        7.3.7 “强化碳分离+AO+侧流Anammox”工艺组合
        7.3.8 “初沉+侧+主流Anammox”工艺组合
        7.3.9 “A(B)+侧+主流Anammox”工艺组合
        7.3.10 “强化碳分离+侧+主流Anammox”工艺组合
    7.4 基于模型结果的模拟工艺能耗对比分析
        7.4.1 碳源浓缩单元对能耗的影响分析
        7.4.2 脱氮单元对能耗的影响分析
        7.4.3 碳源浓缩单元与脱氮单元对提高能耗水平的影响对比
    7.5 基于模型结果的模拟工艺碳流/能流对比分析
    7.6 基于模型结果的模拟工艺的N流对比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2.2 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结构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循环经济
        2.1.2 循环经济效率
    2.2 循环经济理论
        2.2.1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
        2.2.2 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基础
        2.2.3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2.2.4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的推行
    2.3 生态经济理论
        2.3.1 生态经济理论的产生
        2.3.2 生态经济理论的内涵
        2.3.3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相关性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
        2.4.3 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进展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循环经济思想
    2.5 效率评价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模型方法
    3.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3.1.1 数据包络分析简介
        3.1.2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概念
        3.1.3 数据包络分析基本模型
        3.1.4 数据包络分析SBM模型
        3.1.5 广义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3.2 聚类分析方法
        3.2.1 相似性度量
        3.2.2 系统聚类分析方法
    3.3 回归分析方法
        3.3.1 Tobit回归分析方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4.1 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
        4.1.1 东北三省自然资源基础
        4.1.2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
    4.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
        4.2.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4.2.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2.3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运行成效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5.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分析
        5.1.1 评价模型的选择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5.1.3 评价指标的释义及数据来源
        5.1.4 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5.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区划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6.1 省级行政区层面循环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6.1.1 循环经济效率的省际比较
        6.1.2 循环经济效率的区域比较
    6.2 地级行政区层面循环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6.3 对比结果的内容效度
        6.3.1 省级行政区层面结果分析
        6.3.2 地级行政区层面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的影响性分析
    7.2 计量模型
    7.3 影响因素的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7.3.1 影响因素的选取原则
        7.3.2 影响因素的选取
        7.3.3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7.4 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对策
    8.1 全文总结
        8.1.1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总结
        8.1.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对比总结
        8.1.3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影响因素总结
    8.2 东北三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8.2.1 加速地区经济改革步伐
        8.2.2 加强城镇化的有机融合
        8.2.3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8.2.4 提高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理及资源化
        8.2.5 深化各级政府的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铁路含油污泥焚烧资源化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铁路含油废水处理概况
        1.2.1 铁路含油废水的来源
        1.2.2 含油废水的特点
        1.2.3 含油废水的危害
        1.2.4 含油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1.2.5 铁路含油废水处理现状
    1.3 含油污泥处理方法概述
        1.3.1 铁路含油污泥的产生与危害
        1.3.2 铁路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原则与目标
        1.3.3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1.3.4 铁路含油污泥处理现状
    1.4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3 课题研究内容
        1.4.4 关键技术问题与创新点
        1.4.5 技术路线
2 铁路含油污泥特性分析
    2.1 铁路含油污泥的取样
    2.2 含油污泥的特性分析方法
        2.2.1 pH值
        2.2.2 含水率
        2.2.3 含油率
        2.2.4 灰分
        2.2.5 热值
        2.2.6 重金属
        2.2.7 热分析(TG、DTG、DSC分析)
    2.3 铁路含油污泥样品的性质特性
        2.3.1 铁路含油污泥的pH值
        2.3.2 铁路含油污泥的含水率
        2.3.3 铁路含油污泥的含油率
        2.3.4 铁路含油污泥的高位热值
        2.3.5 铁路含油污泥与煤样的工业特性与元素分析
        2.3.6 铁路含油污泥的重金属含量
        2.3.7 含油污泥的热分析(TG、DTG、DSC分析)
        2.3.8 煤样的热分析(TG、DTG、DSC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铁路含油污泥焚烧处理技术研究
    3.1 焚烧处理技术标准
        3.1.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3.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1.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国家标准(GB/T 24602-2009)
    3.2 焚烧处理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焚烧方法与测定方法
        3.2.2 氯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3.2.3 焚烧后烟气中重金属结果分析
        3.2.4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结果分析
        3.2.5 烟气黑度及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焚烧结果分析
        3.2.6 有机物焚烧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经济效益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盘锦市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水资源状况
        1.1.1 全球水资源现状
        1.1.2 我国水资源供需与污染现状
        1.1.3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1.2 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1.2.1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发展
        1.2.2 城市污水水质
        1.2.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1.3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利用情况
        1.3.1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及利用发展
        1.3.1.1 国外污水深度处理利用现状
        1.3.1.2 国内污水深度处理利用现状
        1.3.2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后利用途径
        1.3.3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1.3.3.1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任务
        1.3.3.2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1.3.4 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后再生利用中的问题
    1.4 沿海地区高盐度城市污水特点及处理概况
    1.5 课题来源、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第2章 盘锦市水资源以及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2.1 城市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城市人口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自然资源
    2.2 盘锦市水资源利用中突显的问题
    2.3 城市污水管网敷设与排水规划
    2.4 盘锦市第一污水厂概况
        2.4.1 厂址与厂区布置
        2.4.2 建设规模
        2.4.3 处理工艺
        2.4.4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第3章 盘锦市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研究
    3.1 深度处理回用途径选择
    3.2 深度处理回用规模
    3.3 深度处理回用工艺的选择
    3.4 深度处理再生利用工艺流程以及出水效果分析
第4章 工程设计与效益分析
    4.1 工艺设计参数与主要构筑物尺寸
    4.2 工程效益分析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四、锦州城市污水资源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事业发展视域下的锦州地区社会变迁研究[D]. 金永亮. 渤海大学, 2021(02)
  •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污泥处理热点研究[J]. 吕亮国,尹新正,袁亚林,刘磊,秦光垒,邬惠竹. 给水排水, 2019(S1)
  • [4]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的锦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D]. 谭笑.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地铁工程水资源可利用性评价研究[D]. 刘一杨.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桑德品牌生态系统演进过程的案例研究[D]. 骆敏.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7]基于“碳源浓缩-氮源回收”的新型污水资源化工艺研究[D]. 宫徽. 清华大学, 2017(02)
  • [8]东北三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王一帆. 吉林大学, 2016(08)
  • [9]铁路含油污泥焚烧资源化处理研究[D]. 龚春辰.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10]盘锦市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研究[D]. 付先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锦州市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