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流超声测井模拟实验研究

多相流超声测井模拟实验研究

一、多相流动超声波测井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牟腾[1](2021)在《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仪在大庆八厂的应用》文中提出为解决传统产液剖面测井技术在大庆八厂应用中受气相和出砂影响的问题,试验了不受出砂影响的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仪。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结果与低产液三相流测井涡轮流量计未砂卡时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与井口计量结果也基本一致。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能对大庆八厂井底产液、产气情况进行测量。

张洪,邱金权,王青川,甘常建,刘彦鑫,周峰[2](2016)在《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及其在青海油田的应用》文中指出在过去三相流测井中,流量的测量是油、气、水三相的总体响应,无法直接获得分相流量,影响了产出剖面测井资料的准确性。超声波-多普勒反射波法,通过发射高频超声信号并对接收到的多普勒散射信号作频域分析,获得多相流体流动截面的相态分布和速度分布,求得各相流量。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测量流体中离散相的流速;利用反射波强度测量离散相的持率,通过非集流方式,在基本不改变流体流动状态的情况下实现了气相流量测量。在青海油田应用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16井次,不仅解决了油、气、水三相同出及脱气井产出剖面测井瓶颈难题,还可以进行出砂井产出剖面测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油气田开发提供了准确的动态监测资料。

刘莘[3](2016)在《基于时空分析的CCS泄漏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减少CO2排放最具前景的新技术,然而CO2地质封存可能存在的泄漏是CCS技术面临的主要风险,因此建立CCS泄漏预警系统对保障CCS项目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CCS泄漏预警的难点在于泄漏通道较多、警兆识别难度大、泄漏模拟受影响因素多等问题。为此,论文运用GIS技术、时空数据分析、群智能算法等相关理论和技术,采用理论研究、实验模拟、数值分析、系统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对CCS泄漏预警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体包括CO2泄漏的时空分布特征、扩散模型、警兆识别、源强反算、扩散模拟等,最后设计并开发了CCS泄漏预警系统。论文主要成果与结论如下:1.建立了CO2扩散模型,分析了CO2扩散的时空分布特征。首先利用室内实验模拟不同情形(不同泄漏速率、风速)下CO2的泄漏,将获取的监测数据与已有模型(高斯、平板、盒子)计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CO2泄漏扩散模型;其次,利用室外CO2泄漏实验获取各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CO2泄漏时各传感器的响应特征及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为警兆识别奠定基础。2.建立了基于模糊聚类的CO2数据流异常检测模型。由于传统的异常检测算法不能有效识别CO2浓度监测造成的异常,因此结合CO2扩散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的CO2数据流时空异常模式检测算法。首先利用3σ规则实现自适应阈值的异常点检测,其次提取待检测滑动窗口的特征值,构建指定区间内邻居节点的时空关系矩阵,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相邻节点特征值的时空相关性并对其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识别泄漏异常概率。最后,利用室外泄漏实验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并对参数的选取进行分析,结果证明该算法检测率高、误警率较低。3.建立了基于SLOF的离线CO2空间异常检测模型。静态阈值法不能有效识别离线CO2监测数据中的局部离群点,所提算法根据CCS监测数据的空间特性,利用各监测点的经、纬度信息构建KNN图,识别各监测点的空间邻域,利用空间局部离群因子(SLOF)计算各个监测点的离群程度,并使用3σ规则作为空间异常的识别依据,最后对K值的选取进行分析,遴选出最佳K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局部异常,提高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4.建立了基于地统计学的离线CO2空间异常检测模型。考虑到传统的空间离群点检测算法中缺乏对空间自相关理论的应用,将地统计学相关理论引入空间异常检测模型的构建中。该模型首先利用趋势分析识别全局离群点,使用Delaunay三角网构建空间邻域关系,将邻域节点均值代替全局离群点,最后使用局部Moran’I作为空间异常度量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警率,且算法的运行时间不受节点数目的影响,适用于节点数目较多的面域检测。5.建立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CO2源强反演模型。考虑CCS泄漏预警系统的时间和准确性需求,采用粒子群算法反演泄漏源位置和泄漏速率。针对粒子群算法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极值且后期迭代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样性度量的自适应粒子群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粒子群算法的迭代特征,综合运用相似性度量函数和近r次适应度方差建立多样性度量方法,根据多样性不同将粒子群的迭代过程分为3种状态,在不同状态通过采取各自的改进策略(基于记忆的更新策略、初始化)改进了算法性能。该算法应用于CO2扩散模型(平板模型)的泄漏源位置和泄漏速率的估算中,效果较好。6.开发了基于GIS的CCS泄漏预警系统。通过对预警关键技术的研究,系统利用.NET技术、ArcEngine组件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C/S架构的泄露预警系统。系统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及时、准确、科学、全面地掌握封存区各类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平台化、预测预警的自动化及扩散模拟的可视化,而且为CCS预警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陈忠富[4](2014)在《水平缝油层裂缝延伸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大庆长垣喇萨杏油田薄差层是今后油田产能接替的主要对象,多年油田开发实践证明,喇萨杏油田人工裂缝多以水平缝为主,以往对水平缝延伸规律认识不够、缺乏相应压裂控制技术,难以保证压裂增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开展水平缝油层裂缝延伸及控制技术研究。本文在对地层原始地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近井筒处地应力分析,综合考虑套管、射孔、水泥环、微裂缝等条件的影响,研究形成了出现水平裂缝的判断条件;采用流-固耦合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来研究水力压裂问题,建立裂缝延伸形态的模拟预测模型;通过对典型井整个压裂过程的数值模拟,找出地质与工程影响因素与水平裂缝形态的关系,并通过大量试验以及多种裂缝测试技术进行验证。通过上述研究,最终归纳总结出喇萨杏油田水平裂缝的延伸规律,建立了水平缝油层压裂的有效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对压裂设计与施工参数的调整控制,优化裂缝改造体积,使措施增油效果大幅提高。

杜国平[5](2013)在《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隧道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论文在对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对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隧道稳定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有:①研究了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得出了纤维掺入量与试件抗折强度、抗渗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通过相似模拟实验,研究了锚杆和衬砌共同支护的径向应力分布规律,以及锚固范围内切向应力分布规律。②在分析Q系统分类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进行单层衬砌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提出的指标科学、综合性强、测试方法简单,有利于单层衬砌工法的推广应用。③以关长山隧道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单层衬砌控制位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单层衬砌对于弹性模量的适用范围,以及通过提高衬砌强度比增加衬砌厚度更有效控制隧道最大位移。④通过隧道施工现场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围岩与喷射混凝土层接触压力、喷射混凝土内应力、格栅钢架内主筋应力、锚杆轴力、围岩压力以及单层衬砌隧道收敛变形的变化规律。

张坤[6](2013)在《气液两相流光纤探针持气率计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油田开发的日益深化,油井内产生大量伴生气体,这些气相对传统集流型测井仪器的测量产生严重干扰,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如何有效准确测量油井产出剖面中气相的含量,成为油田生产测井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光纤传感器以其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油田产出剖面持气率测井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工程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基于产出剖面气液两相光学折射率相差较大的特点,设计制作光纤持气率探针,利用光纤中反射光强信号的强弱实现气相和液相的判别;利用光电池可以实现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化,通过单片机编码实现数据传输;通过使用组态王对数据进行实时趋势曲线的显示,利用SQL2008实现了实时数据存储,利用SQL2008软件求平均值的程序实现持气率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当数据存储频率达到100ms每次的时候误差率达到了10%,但是如果使用1s每次的采集频率,误差率仅为1%,在低频率采集的情况下具有低误差率的特点。

张子吟[7](2012)在《气液两相流流动噪声检测及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确定多相流的流动状态及其参数是这些年多相流研究的热点问题。近两年我国石油的需求量迅猛增长,如何提高石油的提炼率,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是研究多相流流动的具体应用。油、气、水三相流测量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分析这一问题的强力武器,而气、液两相流动机理的研究是解决三相流测量的理论基础。气液两相流动体系中的截面含气率对确定气液两相流系统的流型、气液分相流量以及管道中的摩擦压降、重力压降和惯性压降等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研究气、液两相流的参数,例如截面含气率的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气、液两相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模拟和理论分析两种手段,分别用超声波法和声发射技术对两相流各参数及其流型进行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和创新性工作:1.提出超声波法来对两相流进行研究,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流体的液面高度进行测量,分静态和动态两种情况分析,计算流体的截面含气率;2.利用声发射技术测量两相流在管道中的噪声信号,对声发射检测仪的探头获得的信号进行分析,与两相流的流型结合研究;3.设计了实验过程,确定了实验的测试对象,选定了实验装置(透明有机玻璃管)和实验系统(中压湿气测试装置),主要测定两相流液面高度和流动状下的噪声信号;4.对得到的高频数据用MATLAB中的小波函数进行处理。编写程序,处理数据,画出图像,并与实际流型比较,总结此方法的实用性和优缺点等,为下一步工作做好铺垫。

周勇,陈科贵,刘洪亮,曹和民,田建军[8](2007)在《基于实验基础上的油水两相流滑脱速度求取方法》文中提出为准确确定油水两相的产液剖面引入了滑脱模型。滑脱模型的关键在于滑脱速度的求取。通过三相流实验装置模拟井下油水两相流的流动状态,利用测井仪器记录的实验数据,总结出了滑脱速度与流量和持水率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采用指数拟合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了滑脱速度的计算方法。将该方法运用到鄯善油田的3-181井进行产液剖面解释,解释的结果完全能够达到油田的要求,并且更为准确,为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动态数据。

杨文举,陈伟中,赵乾富,蒋智格[9](2003)在《多相流动超声波测井模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田油井动态监测的实质是准确地测量各生产层位的流量和含水率,为此研制了超声波三相流量测试仪。利用该仪器测量油、气、水多相流动的各相流量,通过模拟井动态实验验证了该测井方法的可行性,适用于我国90%以上的生产井,克服了现有国产仪器不能测气和用集流伞下井测量等缺点。

二、多相流动超声波测井模拟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相流动超声波测井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仪在大庆八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测量原理与解释方法
2 测井工艺
3 应用效果
    3.1 两种测试方法对比
    3.2 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对产气井的应用情况
4 结 论

(2)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及其在青海油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测量原理
    1.1 油泡、气泡流速的测量
    1.2 仪器结构及性能指标
        1.2.1 仪器结构及性能指标
        1.2.2 仪器特点
2 模拟试验及数据分析修正
    2.1 室内试验
        2.1.1 固定水量变油量或气量的频谱图
        2.1.2 固定油量或气量变水量的频谱图
    2.2 数据分析处理
    2.3 数据修正
3 现场应用
    3.1 油、气、水同产井应用(产气量较高)
    3.2 井筒脱气井应用
    3.3 地层出砂井应用
4 结论

(3)基于时空分析的CCS泄漏预警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CCS泄漏风险及监测技术概述
    2.1 CCS技术概述
    2.2 CCS泄漏通道
    2.3 CCS泄漏的影响
    2.4 CCS动态监测技术
    2.5 CCS监测数据研究现状
    2.6 本章小结
3 CO_2泄漏时空分布特征及扩散模型的研究
    3.1 室内泄漏实验
    3.2 室外泄漏实验
    3.3 CO_2扩散模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时空异常检测的警兆识别模型研究
    4.1 近地表CO_2浓度监测概述
    4.2 基于模糊聚类的CO_2数据流的时空异常检测算法
    4.3 基于SLOF的CO_2浓度空间异常检测算法
    4.4 基于地统计学的CO_2浓度空间异常检测算法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源强反演模型研究
    5.1 粒子群算法的研究现状
    5.2 基于多样性度量的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5.3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源强反演中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CCS泄漏预警系统的开发
    6.1 系统需求分析
    6.2 系统设计目标
    6.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6.4 CCS泄漏预警系统的实现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水平缝油层裂缝延伸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概况
        1.2.1 水平裂缝延伸规律研究
        1.2.2 裂缝形态监(检)测技术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近井筒地应力分析水平缝形成条件
    2.1 原始就地应力状态
        2.1.1 静态状态下的地应力
        2.1.2 构造应变引起的地应力变化
        2.1.3 岩石地应力状态的分类
    2.2 近井筒处的地应力状态
        2.2.1 无射孔井周围的地应力分布
        2.2.2 射孔井周围的应力分布
    2.3 不同类型水力裂缝起裂的判断准则及破裂压力
        2.3.1 无射孔井的破裂压力
        2.3.2 射孔井的破裂压力
第三章 水力压裂问题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理论
    3.1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未知量
    3.2 大变形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3.2.1 单元插值函数
        3.2.2 B矩阵的推导
        3.2.3 系统平衡方程和有限元方程
        3.2.4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和有限元方程
        3.2.5 系统有限元方程
        3.2.6 ABAQUS中cohesive单元的损伤模型
        3.2.7 ABAQUS中cohesive单元的流体流动性质
第四章 水平裂缝延伸控制技术研究
    4.1 水平裂缝压裂井数值模拟建立
    4.2 水平裂缝的扩展规律及影响参数分析
        4.2.1 水平地应力差
        4.2.2 渗透率
        4.2.3 渗透率各向异性
        4.2.4 岩石弹性模量
        4.2.5 施工排量
        4.2.6 压裂液粘度
    4.3 局部地层的非均质性对水平裂缝扩展的影响
        4.3.1 基准均质模型
        4.3.2 地层局部非均质模型
    4.4 不同射孔条件下对裂缝形态影响
        4.4.1 计算参数
        4.4.2 几何及材料模型
        4.4.3 计算结果分析
第五章 水平缝延伸规律评价研究
    5.1 目前常用的裂缝形态监(检)测技术分析
        5.1.1 压裂过程中的裂缝监测技术
        5.1.2 压裂后的裂缝检测技术
    5.2 本项目确定的裂缝检测技术
        5.2.1 仪器组成
        5.2.2 原理及测试方法
第六章 应用情况、效益分析与市场前景
    6.1 裂缝预测应用情况
    6.2 裂缝控制应用情况
    6.3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5)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隧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层衬砌的定义
        1.2.2 单层衬砌支护结构设计的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1.2.3 单层衬砌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指标
        1.2.4 单层衬砌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技术路线
2 隧道单层衬砌支护稳定性分析
    2.1 隧道单层衬砌稳定性分析
        2.1.1 影响隧道毛洞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1.2 基于应力集中系数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2.1.3 基于围岩松动圈的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2.2 单层衬砌的支护作用对象及传力分析
        2.2.1 单层衬砌的支护作用对象分析
        2.2.2 单层衬砌的传力分析
    2.3 单层喷混凝土衬砌的作用机理分析
        2.3.1 喷混凝土衬砌的局部受力分析
        2.3.2 喷混凝土支护的整体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增强机理与试验研究
    3.1 纤维混凝土力学增强机理
        3.1.1 复合材料力学理论
        3.1.2 纤维间距理论
    3.2 纤维喷射混凝土试验研究
        3.2.1 原材料选择
        3.2.2 配合比的设计
        3.2.3 抗压强度试验
        3.2.4 粘结强度试验
        3.2.5 抗渗试验
    3.3 隧道纤维喷射混凝土单层永久衬砌试验研究
        3.3.1 钢纤维混凝土的增强作用机理
        3.3.2 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室内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隧道单层衬砌锚杆支护加固力学效应研究
    4.1 单层衬砌锚杆支护加固效应
        4.1.1 单体锚杆支护的加固效应
        4.1.2 群锚组合支护的加固效应
    4.2 锚杆在均质岩体单层衬砌加固效应的模型试验
        4.2.1 材料选择
        4.2.2 试验模型制作
        4.2.3 实验结果分析
    4.3 单层衬砌隧道锚杆的加固效果的数值模拟
        4.3.1 FLAC3D程序中锚杆的单元
        4.3.2 数值模拟模型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单层衬砌隧道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5.1 工程概况
    5.2 数值模型建立与力学参数的确定
        5.2.1 模型的建立
        5.2.2 力学参数的确定
    5.3 单层衬砌加固隧道稳定性的数值分析
    5.4 单层衬砌影响因素探讨
    5.5 本章小结
6 隧道单层衬砌结构受力特征现场试验研究
    6.1 隧道单层衬砌结构受力特征试验研究
        6.1.1 测试方案
        6.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6.2 隧道单层衬砌变形规律的实测研究
    6.3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现场试验与监测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C.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6)气液两相流光纤探针持气率计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井下气液两相流持气率测量传统方法研究现状
        1.2.1 电导探针法
        1.2.2 射线法
        1.2.3 超声波法
    1.3 光纤探针持气率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1.3.1 光纤持气率探针的优点
        1.3.2 光纤传感器在油田测井领域的发展趋势
    1.4 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光纤探针的结构设计与制作
    2.1 引言
    2.2 光纤探针传感器理论基础
    2.3 光纤探针测持气率原理
    2.4 光纤探针头的制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纤探针持气率系统硬件结构
    3.1 引言
    3.2 光发射部分
        3.2.1 光源的选择
        3.2.2 光纤的选择
    3.3 光接收部分
    3.4 信号处理部分
    3.5 信号传输部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纤探针持气率系统软件结构
    4.1 引言
    4.2 上位机(PC 软件)和下位机(硬件电路)的连接
        4.2.1 上位机的软件组成
        4.2.2 下位机与上位机的通讯协议
        4.2.3 上位机的程序编写
        4.2.4 SQL2008 和组态王的连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纤探针持气率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5.1 引言
    5.2 上位机与下位机数据接收测试
    5.3 实验环境
    5.4 实验过程
    5.5 实验结果及讨论
    5.6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1:单片机程序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7)气液两相流流动噪声检测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多相流简介
        1.1.1 多相流的测量
        1.1.2 多相流的流型
        1.1.3 多相流测量的主要参数
        1.1.4 测量难点
        1.1.5 多相流测量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2 多相流主要测量技术和方法
        1.2.1 气液两相流几种测量方法
        1.2.2 对多相流相分率的测量方法
    1.3 多相流量计介绍
        1.3.1 多相流量计分类
        1.3.2 全分离式多相流量计
        1.3.3 取样分离式多相流量计
        1.3.4 不分离式多相流量计
        1.3.5 多相流量计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研究工作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结构
第2章 超声波技术在多相流上的应用
    2.1 超声波技术
    2.2 超声波流量计
        2.2.1 超声波流量计结构
        2.2.2 时差式超声波流量计
        2.2.3 多普勒式超声波流量计
        2.2.4 超声波流量计的安装方式
        2.2.5 超声波流量计的特点
    2.3 超声波探伤仪
    2.4 声发射检测
第3章 实验设计
    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3.2 实验系统设计与选择
        3.2.1 超声波探伤测试
        3.2.2 声发射检测
第4章 高频数据处理与分析
    4.1 小波变换
    4.2 小波变换与流型识别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实验基础上的油水两相流滑脱速度求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滑脱模型
2 求取滑脱速度
    2.1 实验方案的设计
    2.2 实验数据分析
3 滑脱速度计算模型
4 运用实例
5 结 论

四、多相流动超声波测井模拟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仪在大庆八厂的应用[J]. 牟腾.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1(05)
  • [2]超声波-多普勒三相流测井及其在青海油田的应用[J]. 张洪,邱金权,王青川,甘常建,刘彦鑫,周峰. 测井技术, 2016(04)
  • [3]基于时空分析的CCS泄漏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 刘莘.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4]水平缝油层裂缝延伸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 陈忠富.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7)
  • [5]纤维混凝土单层衬砌隧道稳定性研究[D]. 杜国平. 重庆大学, 2013(02)
  • [6]气液两相流光纤探针持气率计的设计与研究[D]. 张坤.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6)
  • [7]气液两相流流动噪声检测及特性研究[D]. 张子吟. 河北大学, 2012(08)
  • [8]基于实验基础上的油水两相流滑脱速度求取方法[J]. 周勇,陈科贵,刘洪亮,曹和民,田建军. 测井技术, 2007(06)
  • [9]多相流动超声波测井模拟实验研究[J]. 杨文举,陈伟中,赵乾富,蒋智格.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04)

标签:;  ;  ;  

多相流超声测井模拟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