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江泥石流区干热退化山区环境退化与植被恢复

云南小江泥石流区干热退化山区环境退化与植被恢复

一、云南小江泥石流频发区干热退化山地环境劣变与植被恢复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朱朋辉[1](2020)在《云南小江流域典型泥石流沟中底栖动物对河流地貌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上游山区河流谷地多呈V或U形,河床比降陡,水流能量大,河床多处于冲刷下切状态。在河床侵蚀下切和汛期暴雨作用下容易产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其中河床结构是山区河流中十分重要的床面微地貌形态,具有抵抗冲刷的功能。河床结构发育较好时,能有效抑制床沙的起动和输运,从而大大提高水流阻力与河床稳定性,减小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水生态产生的影响。2017年4和9月,对小江流域的5条泥石流沟及小江干流开展了系统的河流地貌、水环境及底栖动物的调查。主要为:(a)摸清该区域河床结构发育程度不同的泥石流沟中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性状的组成及空间格局;(b)探究泥石流沟各类环境因子与河床结构之间的关系;(c)揭示底栖动物现存量及其功能性状与河床结构之间响应关系。通过对河流地貌的研究,我们提出了新的河流地貌参数—凹凸度对河床结构进行定量计算。通过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功能性状及水环境状况与河床结构的研究,探究了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功能性状和环境因子对河床结构诱导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a)泥石流沟中底栖动物主要由具有风险躲避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的个体组成:(b)影响底栖动物动物的环境因子(即平均粒径、流速、流量、水深、比降)与河床结构相关关系显着;(c)5条泥石流沟中底栖动物物种数、密度及生物量均与河床结构呈显着正相关关系;(d)底栖动物的10类功能性状中,只有3类(营养习性、附着能力和漂移性)与河床结构有显着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河床结构作为多种环境因子的复合作用对象,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泥石流沟中底栖动物动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当凹凸度值为0.075左右时,更适合不同种类的底栖动物生存,更有利于维持生态稳定。此外,我们初步探索了生境异质性的评价方式。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生态脆弱区的水生态保护与管理。如:通过在山区河流中加入一些大石块改变其河床结构,努力使其凹凸度保持在0.075左右以适宜更多种类水生生物的生存。

贺静雯,刘颖,李松阳,余杭,吴建召,崔羽,林勇明,王道杰,李键[2](2020)在《蒋家沟流域不同海拔灌草层群落特征与土壤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干热河谷区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灌草层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水分之间的关系,该文选择干热河谷典型流域——蒋家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流域内海拔1 400~3 000 m范围设置样带,对样带内8个海拔梯度的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统计不同海拔梯度灌草层的物种组成,测定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和持水量,并将土壤指标与植被多样性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样地共发现灌草层植物32科77属80种,且灌草层植物群落组成、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全磷(TP)含量、土壤含水量和持水量均受海拔梯度的影响显着(P<0.05)。其中,土壤含水量、持水量、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随着海拔升高不断增加,且高海拔区域SOC含量显着高于中低海拔区域(P<0.05)。土壤TP含量与Pielou指数、土壤含水量与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数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除海拔梯度外,土壤养分、水分含量是影响植物群落灌草层组成和多样性的关键因子。

何松膛[3](2019)在《泥石流滩地利用评价与优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原始的泥石流滩地是由泥石流堆积物形成的纯自然生态系统,随着人类活动的介入,逐渐变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耦合而成的集社会要素、经济要素和生态要素为一体的复合系统。泥石流滩地在泥石流频发的生态脆弱区极易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滩地系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如何相互转化,驱动因子是什么;滩地复合系统受到的干扰强度,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韧性怎样,以及以这样的发展趋势若干年后的土地利用变化等科学问题对于滩地的安全高效的利用至关重要。本文以社会-生态系统为贯穿整个论文的主线,以泥石流滩地为对象,从滩地的人文属性和自然属性两方面,结合滩地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和系统动力学方法,评价了包含林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等集社会要素、经济要素和生态要素为一体的滩地复合系统的状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未来利用趋势。同时,通过明晰滩地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反馈机制,针对性地提出滩地系统开发利用的理念、方案及优化布局。本论文通过系统的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典型流域泥石流滩地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初步揭示了滩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及驱动力。研究表明:甘肃武都陈家坝和云南东川阿旺滩地系统均表现出耕地向建筑用地转化的趋势,该结果主要受国家政策和战略的影响导致。同时,水域面积和未利用地面积的相互转化,主要受自然驱动力(泥石流、滑坡及地震)的影响。对比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发现,自然驱动力决定泥石流滩地的最初开发类型,而不同时期的国家政策或者战略只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在特定时期的导向。(2)从恢复力的视角探讨了泥石流滩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并对典型滩地的脆弱性和可用性做了评价。结果表明:集自然-经济-社会为一体的复合滩地系统在开发利用程度较弱阶段,无论是扰动还是恢复主要表现为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社会经济系统为辅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社会恢复力和经济恢复力在系统发展的中后期承担了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主要部分。尽管如此,生态系统作为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基石,必须重视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护,加大滩地生态系统的治理和建设。研究还发现系统恢复力在可接受波动幅度内不是随时间的线性递增或者递减,而是呈起伏波动变化趋势。扰动是瞬时的、直接的结果,而应对能力是一个蓄力的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功效。(3)引入区域风险系数修正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泥石流滩地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的计算公式,并用于阿旺地区滩地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泥石流地区,水域的服务价值较大,但是由于区域范围本身较小,受到来自人为或者自然的影响极易发生与相邻土地类型之间的变换,继而造成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2012年到2018年阿旺地区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归咎于具有较大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水域面积在减少,而消耗大量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4)结合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初步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和GIS结合的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动态模拟模型。对2025和2030年滩地社会-生态系统的预测结果表明:2025年相对于2018年而言变化不大,但是2030年相对于2018和2025年,受建筑用地增加影响,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未来建设发展中需要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进行协调。(5)基于安全性及高效性的原则,构建了滩地优化布局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原理、理念框架和总体的布局方案,并对典型小流域滩地空间优化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综合考虑滩地风险安全的土地利用比其他粗放地开发无论是生态效应还是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都可观许多。尽管,该模式是滩地优化布局中较为简单的模式,但是为滩地的优化布局提供了思路案例,在后续的滩地开发利用中需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欧延升[4](2019)在《甘肃陇南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肃南部陇南山地处于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由于受地质灾害和人为破坏因素的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愈发凸显。植被恢复作为人类保护和修复脆弱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在治理水土流失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改善和恢复当地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本研究基于野外试验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对甘肃南部陇南山地武都区4种植被恢复类型(天然林地、天然草地、人工林地和人工草地)和对照样地(裸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深入探讨自然植被恢复模式(天然林地与草地)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人工林地与草地)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因子间的关系,以期为当地进一步实施植被恢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经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有差异。天然林地与其他几种植被恢复类型相比,其土壤容重最小(1.14 g·cm-3),孔隙度最大(57.37%),表明天然林地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较高,有利于土壤状况的改善。此外,自然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含水率、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均显着高于人工植被恢复模式,表明自然植被恢复更有利于土壤水分的固持和土壤碳、氮、磷元素的积累。(2)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不同。研究区内土壤β-葡萄糖苷酶、脲酶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天然林地土壤中最强,在裸地土壤中最低。自然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β-葡萄糖苷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大小平均值分别为8.98μg·g-1·h-1、16.73μg·g-1·h-1和63.37μg·g-1·h-1,显着高于人工植被恢复模式(4.27μg·g-1·h-1、9.13μg·g-1·h-1和41.61μg·g-1·h-1)。不同种类的土壤酶在自然植被恢复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样地中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在自然恢复模式下呈现出显着的相关性,而在人工恢复模式下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脲酶活性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表明了土壤酶在发挥酶促催化作用的过程中既具有专一性,也有一定的协同性。(3)土壤酶活性的大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作用密切相关。本研究中,自然及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各理化因子对不同土壤酶种类的活性作用效果不同,有机碳、全氮是影响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主要的因子,碱解氮、全氮是综合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主要因子,碱解氮是影响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子。由冗余分析结果可知,自然及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因子分别解释了85.22%和80.21%的土壤酶活性变异。pH值、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容重是影响自然恢复样地中土壤酶活性大小主要的因子,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中影响土壤酶活性主要的因子为全氮、pH值、碱解氮、容重和含水率。

杨国栋[5](2018)在《珍稀植物短丝木犀繁育系统与种子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 Rehd.)是木犀属少数春季开花的种类之一,为我国特有植物,花大而芬芳,极为美丽,20世纪初在英国、欧美等国家在园林中已有应用,但在中国尚未被开发利用。其模式产地为四川宝兴县,中国植物志曾记载其在四川、广西、福建均有分布,近年来仅在四川的西岭雪山、峨眉山、东拉山等地有所发现,其中东拉山群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自然种群。但随着野生群落生境地破坏和种子隔年萌发,生殖传播能力弱,生境呈片段化和破碎化,已处于濒危状态。本研究通过对短丝木犀种群的群落结构空间分布格局、种子萌发特性与生境异质性的关系、繁育系统以及种子传播特征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了短丝木犀在种群生态学、繁殖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等方面的生态对策及濒危原因,并提出可行的保护策略。结果如下:1.通过典型样地法对短丝木犀种群的群落特征分析表明,东拉山短丝木犀群落是以灌木和草本为主组成的高山矮林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78科144属235种,群落区系起源和组成复杂,科的水平上,主要以泛热带分布型和北温带分布型为主,属的水平上主要以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且与东亚植物区系和泛热带区系有一定联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特征。在群落结构上,短丝木犀是群落的优势种,分布集中,其中短丝木犀种群以中小径级的低龄幼树占优势,种群处于由相对稳定的演替中期向衰落型种群演化的过渡阶段。应用TWINSPAN分类和DCCA排序的方法,将东拉山短丝木犀24个野生群落可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不仅反映了该群落分类单元中的植被类型,同时指出影响东拉山短丝木犀植物群落类型及空间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短丝木犀具有喜阳和喜湿的特性,主要生长在土壤含水量较高、郁闭度较高的西南和南坡向的沟边,生态因子是影响其种群分布的重要因素。东拉山短丝木犀植物群落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山地气候的敏感关系,决定了短丝木犀的分布地范围,营养元素则直接决定了短丝木犀群落的更新繁衍方式。短丝木犀耐贫瘠和适应性较强,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条件下,林下土壤在其地上植被的干扰下继续发育,土壤的保水力、持肥力不断增强。但是由于短丝木犀的种子在自然生境下存在隔年萌发的现象,幼苗的生长不耐荫性等因素,群落自身的发育受到限制。2.短丝木犀种子属于综合休眠,有生理后熟的现象。短丝木犀种皮透水性和离体胚活力测定表明,其种皮的阻碍作用和胚乳内的抑制物是造成短丝木犀休眠的主要原因。超微结构研究表明短丝木犀种子发育初期的种子种皮表面和内部均含有蜡质,随着种子的发育成熟,蜡质积累形成蜡层,提高了种子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也对种子吸水造成阻碍。随着种子的自然成熟,薄壁细胞逐渐分化为栅栏细胞,影响了种皮透水、透气性,是造成短丝木犀种子休眠的因素之一;种子内大分子的贮藏物质也随着种子的成熟而增加,导致种子物质代谢活动降低,是短丝木犀种子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5/15℃变温层积(5℃-12h/15℃-12h)是储藏短丝木犀种子的较好方法,种子萌发对温度敏感,在温层积环境下可打破种子休眠,萌发速度显着加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用于测定变温层积过程中短丝木犀种子中内源物质含量,种子中各激素(ZT、GA3、IAA和ABA)的分离效果理想。GA3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IAA的含量在打破休眠过程影响不明显;早期还原糖的增加有利于种子的快速生长,种子形态发育后期淀粉的大量积累为体胚的形成和胚根伸长奠定了物质基础;变温层积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出现2个峰值,分别在原胚形成期期和扩大生长期。3.对24个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行统计,并对雄株和两性株的花部雌雄蕊形态、花粉粒数量和外部形态进行观察和比较;利用10对多态性微卫星(SSR)引物对24个种群中的271个候选父本的494个子代进行父本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短丝木犀的自然种群确为功能性的雄全异株,且自交亲和;并且这种繁育系统可能为两性同体与雌雄异株间的过渡类型,从雌雄同株到雌雄异株进化的一个过渡阶段。东拉山短丝木犀群落中雄性与两性植株比接近1:1。两性株花的雌蕊发育正常,而单性雄株的花具有退化雌蕊的痕迹。东拉山短丝木犀24个种群的平均有效花粉散布距离为(46.35±25.62)m,各母株的交配距离近似呈正态分布,进一步揭示出短丝木犀的异交模式。而种群内植株密度、海拔、风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影响着短丝木犀的交配方式。4.本研究调查了2015-2017连续三年鸟类对短丝木犀种子的影响,成熟的短丝木犀果实依赖食果鸟类取食果实后经消化道过程传播种子,以完成种群的更新和演替。取食短丝木犀种实的鸟类共计10种,并与6种鸟类形成了种子传播关系。红嘴蓝鹊的活动范围和传播距离都很远,但是取食频次低;黑鹎和白头鹎访问频次和取食量较大,是主要的种子传播者。取食后初停栖点与母树距离及种子潜在分布传播的分析结果表明,鸟类可以远距离扩散短丝木犀种子,可以借助鸟类实现种子传播和种群更新。

陈海鹏[6](2017)在《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 ——以横断山区小江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旨在实现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系统不再受胁迫,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可以为区域管理和决策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山地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着众多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我国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不可忽视的对象。本文以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垂直空间上权衡作用及变化为研究视角,基于云南小江流域自然、经济状况,分析区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社会经济等要素数据,筛选出影响小江流域生态功能的四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服务,碳存储、产水、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在划分垂直带谱和垂直空间子域的基础上,利用InVEST模型、ArcGIS10.2、SPSS等软件对其四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功能评估,讨论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空间叠置的方式,分析了小江流域四种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空间特征和分带差异,量化了四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益值和两两权衡关系,并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服务相对效益、综合效益垂直空间差异,对比讨论服务间两两权衡关系在各垂直带谱上的变化以及造成差异的局部因素,得出以下结果和结论:(1)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差异较大。研究发现小江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1.59Mt,产水总量为1.106亿m3,土壤保持量为51.447t,平均生境质量因子约为0.557。流域干热河谷区域,降雨少而温度高,人类活动频繁,城镇居民点集中,因此河谷区域产水量,碳储量,以及生境质量都较低,中高海拔区域,对服务功能的制约和干扰因素减少,相对而言服务功能较高,反之,高山区域,服务功能又会降低。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类型由林地转为草地或者裸地,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使得服务功能降低。(2)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占据主要地位,多以生境质量为主导服务,相互作用关系的地域垂直变化较大。生境质量主导的区域面积最大,占流域面积的33.87%;碳储量功能主导区域面积为417.19km2;产水量功能主导区域面积为370.54km2;土壤保持功能主导区域仅仅为84.05km2。两种功能共同主导的区域碳储量和生境质量面积最大;碳储量、产水量和生境质量以及碳存储、土壤保持量和生境质量共同主导面积分别为192.52km2、110.42km2;四种服务共同主导的区域面积仅为99.17km2,占流域面积不到3.3%。流域内强权衡区域主要集中南部大部分区域和北部;高协同区域面积较少,而弱协同作用主要集中在中部偏北的区域,在不同垂直带谱上,干热河谷带主要以弱协同为主,山地常绿阔叶与针叶林带以强权衡为主,亚高山针叶林带权衡与协同区域面积各占约一半,高山草甸带则以协同作用为主,尤其高协同作用。(3)小江流域整体相关性较低,而垂直带谱上相关性较为显着。利用Pe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小江流域生态系统间两两服务做相关性分析,在整个流域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两两相关性较低,都不满足显着性检验要求,而在各个垂直带谱上分别分析,服务间绝大多数相关性在p=0.05上显着,部分服务间存在相关性,但并不显着,相关性的正负也表明了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权衡协同关系,不同带谱上的差异,也验证了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垂直空间差异较大。(4)流域四种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对效益值和权衡关系直接影响着流域生态系统综合效益。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最小值为0.04,最大值为0.799。在整个流域的小江河干道,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值是最低,在流域南部和东部东西两侧的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值相对较高,但较高值相对较离散;在不同垂直带谱中,生境质量的相对效益值都较高,且在两两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土壤保持量的相对效益值较低,导致两者服务的权衡关系相对较大;产水量的相对效益值要高于碳储量;干热河谷带和高山草甸带两者综合效益值较为离散相,变化较大,而在山地常绿阔叶与针叶林带和亚高山针叶林带,生态系统服务间的综合效益值较为集中,同时也相对较为稳定。(5)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相对效益和其两两权衡关系在垂直空间上也存在差异。随着海拔的增高,除土壤保持外,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相对效益值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综合效益也不例外,土壤保持量的相对效益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并没有显着变化,反而在高海拔区域逐渐降低;碳储量和产水量,碳储量和生境质量以及产水量和生境质量的权衡值在垂直海拔高度上的变化最显着,在不同带谱中,权衡的变化趋势不同。(6)根据区域权衡/协同关系,在不同的垂直带谱内制定相应管理方案,鼓励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林木资源,有效治理小江流域水土流失、土壤酸碱化等问题,有效协调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对增加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效益,实现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陈爱民,邓浩俊,严思维,林勇明,张广帅,杜锟[7](2016)在《蒋家沟5种植被土壤分形特征与养分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运用分形模型,对云南东川蒋家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种植被类型土壤的分形维数不同,介于2.472.59,大小顺序依次为:花生>石榴>新银合欢>草地>坡柳,花生和石榴所代表的坡耕地的分形维数显着大于新银合欢、草地和坡柳所代表的植被恢复用地。2.分形维数与粘粒(<0.002 mm)、粉粒(0.0020.05 mm)的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坡耕地的粘粒、粉粒含量高于植被恢复用地。分形维数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有效磷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植被恢复用地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含量均高于坡耕地,新银合欢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含量低于坡柳和草地,花生、新银合欢和石榴的有效磷含量高于坡柳和草地。3.分形维数能够反映土壤的颗粒粒径分布及养分状况,可作为评价蒋家沟土壤结构稳定性与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蒋家沟应减少耕作,加强植被恢复,植被类型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效果较佳的草本和灌木为主。

毛剑梅[8](2015)在《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地质资源的利用从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向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求知、审美需求的转变。地质资源所蕴含的旅游价值被不断的发掘用于满足人们审美、休闲、养生、求知的需求,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对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经历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养生的阶段,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地质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制于诸多因素。本文以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旅游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对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过程及路径。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始于1936年石林名胜区管理处的成立,地质资源旅游开发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尤其是在1986年将旅游业定位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后。地质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为云南产生了可观的旅游经济价值。通过对云南地质资源环境、169个典型旅游地质景观、六大类旅游地质资源专项产品和活动、两个国家地质公园等典型旅游开发利用示例以及国内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实践及理论的研究,提出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是以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为前提,以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为核心,以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提高产业化水平,与相关产业结合形成旅游产业群(链)发展的过程。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符合地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这一动态过程包括了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市场化及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三个方面。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是将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地质资源,是产业化的前提,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地质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对地质资源的价值重构、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实践以及技术进步为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提供了条件,而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社区民众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可以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以及资源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为十个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层次分类、权重选择以及价值评价,构建地质资源旅游价值评价标准,通过评价为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通过对云南97个典型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结果显示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在观赏游憩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两个方面尤为突出,同时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地域组合较好、适游期较长为云南提供丰富多彩的观赏型、科考型、休闲度假型以及旅游购物地质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地质资源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结果,也是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前提。旅游地质资源要开发为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在旅游市场进行交换即产品化、市场化才能够实现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市场化是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核心。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开发,需要研究旅游市场需求,找到可以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市场。研究从旅游者的需求特征以及游客的集中度两个维度将旅游市场分为六类市场。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市场,可以将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类型,公园及保护区类型以及旅游购物地质产品类型等三种旅游地质资源产品。云南以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包括了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温泉旅游企业、12个温泉休闲旅游区、3个AAAAA级、27个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公园、10个国家地质公园(含二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由奇石、珠宝玉石、大理石等组成的旅游购物地质产品,这些旅游地质资源产品是云南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还需要提高资源转化和产品生产的效率。旅游地质资源的资产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旅游地质资源或者旅游地质资源经营企业作为交易对象,通过评估其价值,采用竞争型方式,使得交易对象能够为最佳经营者所持有,从而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保护。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目前主要是采取围绕经营权转让下的承包和租赁、在旅游地质资源景区内的特许经营以及引入专业经营公司加强对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等方式进行运作的。目前,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层次还有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管理体制问题突出,借鉴国内外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经验,应该进一步通过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科学规划、创新开发,创新投资方式,多方参与等途径促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

茅燕锋[9](2014)在《线域工程泥石流成因中植被影响分析及承灾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摘要:我国泥石流广泛发育且危害严重,其对公路、铁路等线域工程运营安全威胁尤为突出。目前国内外现行规范中缺乏植被对线域泥石流成因的系统论述,以致沿线生态防治工程缺乏可靠依据。本文以广州至乐昌高速公路为研究区,开展了沿线泥石流致灾过程中植被影响的分析与生态防治措施建议,本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乐广高速公路沿线多条泥石流沟的现场调查及本区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了植被在泥石流孕灾环境中的作用,重点探讨了植被对泥石流物源和水源约束的抑灾作用。(2)基于已有植被对泥石流形成条件、活动特征的研究成果,通过大瑶山隧道口泥石流灾例,进行了植被对泥石流发展、演化过程中力学性能影响的分析。基于摩擦力学理论,构建了根系加筋效果的试算方法,并对灾例中杉木对泥石流物源加固力的计算。(3)针对现场调研中松柏树未受破坏现象,构建了松柏树对泥石流物源加固作用的plaxis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松柏根系生长方向及树种间距对物源加固作用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垂直坡面生长效果最佳。同时得到加固效果最佳的松柏间距。(4)针对泥石流研究区浅根系竹子成片破坏现象,考虑了风荷载作用,参照路基病害中的翻浆冒泥病害,得到了竹子在台风暴雨作用下将加速裂缝开展及降雨入渗的破坏机理及对泥石流启动的促进作用。(5)分析并总结植被影响下泥石流对桥梁工程致灾模式,提出了植被在泥石流爆发过程中的减灾作用及其对泥石流承灾链的改变作用。针对乐广高速研究区泥石流工程实际,提出泥石流生态防治建议,为泥石流灾害防灾减灾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毕天顺[10](2014)在《东川区资源枯竭型生态特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山高坡陡、山体破碎,地质灾害频发。东川生态功能的退化不仅严重制约东川的产业转型,而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和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建立生态特区,在国内外已有成功经验,但主要是在生态、产业基础较好的良性区域的“锦上添花”,而对在生态极度脆弱、资源枯竭、转型发展滞后区域建设生态特区,鲜有理论探索和工作实践。本文基于全球生态问题走向,对东川生态、经济问题进行再认识,立足东川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凸显的现实,围绕恢复和提高东川区域内水土保持这一主导生态功能,综合考虑东川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生态环境现状及特点、历史文化特点、区位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等,科学分析东川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承载力,运用SWOT分析法对建立东川生态特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一一进行剖析,提出了分区生态保护与治理目标、任务和措施,以建成金沙江下游生态屏障工程先行先试区、解决东川发展空间不足问题等为主要内容,确定了分区保护和治理任务、生态功能保护、生态恢复与重建、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资源与环境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建设任务。通过大量的论证,本文作出了建立东川生态特区科学可行的最终结论。

二、云南小江泥石流频发区干热退化山地环境劣变与植被恢复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小江泥石流频发区干热退化山地环境劣变与植被恢复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小江流域典型泥石流沟中底栖动物对河流地貌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石流沟底栖动物研究进展
        1.2.2 山区河流河流地貌研究进展
        1.2.3 泥石流沟底栖动物与河流地貌响应关系研究进展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点布设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2.2 理化特性的测量与测定方法
        2.2.3 功能性状的划分及统计方法
    2.3 数据处理
        2.3.1 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
        2.3.2 典范对应分析(CCA)
        2.3.3 单因素方差分析
        2.3.4 回归分析
3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性状特征
    3.1 引言
    3.2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3.2.1 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
        3.2.2 底栖动物现存量空间分布
        3.2.3 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空间分布
        3.2.4 底栖动物多样性空间格局
    3.3 底栖动物功能性状
        3.3.1 底栖动物功能性状组成及相对丰度
        3.3.2 底栖动物功能性状相对丰度空间分布
        3.3.3 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3.4 讨论
        3.4.1 底栖动物现存量与历史同区域数据对比分析
        3.4.2 底栖动物现存量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3.4.3 底栖动物功能性状组成相对丰度差异分析
        3.4.4 底栖动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3.5 小结
4 泥石流沟河流地貌特征参数量化
    4.1 引言
    4.2 河床结构的测量与计算方法
    4.3 泥石流沟河床结构及环境因子空间特征
    4.4 泥石流沟微生境空间异质性量化过程
    4.5 小结
5 泥石流沟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与河流地貌的响应关系
    5.1 引言
    5.2 底栖动物现存量对河床结构的响应
    5.3 底栖动物功能性状对河床结构的响应
    5.4 泥石流沟环境因子对河床结构的响应
    5.5 讨论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蒋家沟流域不同海拔灌草层群落特征与土壤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与调查
    1.3 样品处理及分析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海拔梯度灌草层重要值
    2.2 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理化性质
    2.3 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2.4 植物群落特征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 讨论与结论

(3)泥石流滩地利用评价与优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3.1 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1.3.2 泥石流滩地利用研究进展
        1.3.3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1.3.4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权衡进展
        1.3.5 研究综述评论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总体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典型小流域泥石流滩地利用特征分析
    2.1 武都典型滩地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2.1.1 武都区概况
        2.1.2 武都典型滩地开发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2.1.3 泥石流滩地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2.2 阿旺典型滩地利用变化分析
        2.2.1 阿旺地理背景介绍
        2.2.2 阿旺泥石流滩地开发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
        2.2.3 阿旺泥石流滩地开发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基于恢复力视角的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评价
    3.1 泥石流滩地自然属性
    3.2 泥石流滩地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典型滩地恢复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3.4 滩地系统恢复力估算方法的确定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滩地系统的扰动分析
        3.5.2 滩地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3.5.3 滩地系统恢复力分析
        3.5.4 滩地系统与扰动因子关系的深入认识
    3.6 小结
第4章 典型小流域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1 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及当量因子的修正
        4.1.1 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的来源
        4.1.2 计算公式的修正
        4.1.3 当量因子的修正
    4.2 基于灾害危险分析的修正系数
        4.2.1 基于GIS和AHP的灾害危险分区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危险性分区结果
        4.2.4 流域修正系数的确定
    4.3 阿旺2012年到2018年社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
    4.4 小结
第5章 典型小流域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动态变化模拟
    5.1 模型构建思路
        5.1.1 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5.1.2 系统动力学模型(SD model)与GIS的相互结合
    5.2 系统动力学模型(SD model)模型设计及检验
    5.3 泥石流滩地系统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情景模拟
        5.3.1 滩地系统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精度检验
        5.3.2 滩地系统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预测
    5.4 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动态评估
        5.4.1 预测年份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社会-生态系统服务变化
        5.4.2 人口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型农林高效利用模式
    6.1 研究区概况
    6.2 泥石流滩地的景观生态型农林模式设定
        6.2.1 土地整理
        6.2.2 整体布局
    6.3 泥石流滩地景观生态型农林开发模式成本——收益分析
        6.3.1 经济成本——效益分析
        6.3.2 生态效益分析
        6.3.3 社会效益
    6.4 讨论
    6.5 小结
第7章 泥石流滩地社会-生态系统空间优化布局
    7.1 优化布局的指导思想、原理、理念框架
        7.1.1 指导思想、原理
        7.1.2 优化布局设计的理念框架
    7.2 总体布局方案与策略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作者简历
    学术论文
    科研项目
    会议交流

(4)甘肃陇南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植被恢复的概念及类型
        1.3.2 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3 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概况
        2.1.2 地形与地貌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4 土壤与植被特征
    2.2 野外调查采样
    2.3 实验分析方法
    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1 土壤主要物理指标
        3.1.1 土壤容重
        3.1.2 土壤总孔隙度
        3.1.3 土壤含水率
    3.2 土壤重要化学指标
        3.2.1 土壤pH值
        3.2.2 土壤有机碳
        3.2.3 土壤全氮及碱解氮
        3.2.4 土壤全磷及速效磷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下土壤酶活性特征
    4.1 土壤β-葡萄糖苷酶
    4.2 土壤脲酶
    4.3 土壤碱性磷酸酶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自然与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影响因素
    5.1 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作用
    5.2 自然及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珍稀植物短丝木犀繁育系统与种子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繁殖生物学和种群生态研究进展
        1.1.1 繁育系统研究进展
        1.1.2 传粉生物学研究进展
        1.1.3 种子传播学研究
        1.1.4 群落特征分类和环境解释研究进展
    1.2 种子生理生态的研究概况
        1.2.1 种子休眠原因探究
        1.2.2 打破种子休眠方法
        1.2.3 林木种子萌发特性与形态结构的关系
        1.2.4 林木种子萌发特性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1.2.5 种子萌发与化学物质的关系
    1.3 木犀属研究进展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短丝木犀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
        2.2.2 短丝木犀种子休眠和萌发机理
        2.2.3 短丝木犀的繁育系统特征
        2.2.4 短丝木犀种子的传播途径
    2.3 研究方法
        2.3.1 群落结构调查与分析方法
        2.3.2 种子休眠和萌发机理研究方法
        2.3.3 繁育系统研究方法
        2.3.4 种子传播途径观测
第三章 短丝木犀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
    3.1 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
        3.1.1 群落物种数量和组成
        3.1.2 群落层次结构
        3.1.3 区系地理成分
        3.1.4 生活型谱
        3.1.5 短丝木犀的种群结构
    3.2 群落结构及其环境解释
        3.2.1 群落结构类型及特征
        3.2.2 群落物种的DCCA分析
        3.2.3 环境梯度分析
        3.2.4 生态结构梯度分析
    3.3 群落土壤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3.3.1 营养元素的统计特征
        3.3.2 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趋势
        3.3.3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检验
        3.3.4 土壤营养含量的空间分布
第四章 短丝木犀种子休眠和萌发机理
    4.1 种子成熟过程中的超微结构观察
        4.1.1 种皮结构观察
        4.1.2 种子细胞壁加厚过程
        4.1.3 胚乳细胞内含物超微结构观察
    4.2 种子萌发特性及萌发条件筛选
        4.2.1 种子形态结构
        4.2.2 种子吸水特性
        4.2.3 种子萌发抑制物
        4.2.4 种子呼吸速率
        4.2.5 种子萌发条件筛选
    4.3 变温层积处理对内源物质含量的影响
        4.3.1 色谱条件筛选结果
        4.3.2 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4.3.3 代谢物质的动态变化
第五章 短丝木犀繁育系统特征
    5.1 雄全异株系统鉴定
        5.1.1 花期物候观察
        5.1.2 花粉粒形态观察
        5.1.3 雄株花部雌蕊形态观察
    5.2 父本分析与基因交流
        5.2.1 SSR多态性分析
        5.2.2 父本分析
        5.2.3 有效花粉的散布模式
        5.2.4 短丝木犀种群间的基因流
第六章 鸟类对短丝木犀种子传播作用
    6.1 取食鸟类的种类
    6.2 取食行为观察
    6.3 鸟类-种子传播系统
        6.3.1 鸟类传播效率和质量
        6.3.2 鸟类取食后初停距离
        6.3.3 鸟类对短丝木犀潜在分布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短丝木犀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
        7.1.1 群落结构的独特性
        7.1.2 群落的排序和分类
        7.1.3 群落空间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7.2 短丝木犀种子休眠和萌发机理
        7.2.1 种子成熟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
        7.2.2 种子休眠特性与萌发特征
        7.2.3 种子休眠过程中内含物的变化
    7.3 短丝木犀的繁育系统特征
        7.3.1 功能性雄全异株鉴定、维持与进化机制
        7.3.2 种群的亲本分析和花粉散布特征
        7.3.3 繁育系统结构对花粉传播的适应
    7.4 鸟类对短丝木犀种子传播作用
        7.4.1 鸟类-种子传播系统的构建
        7.4.2 短丝木犀种子的命运
        7.4.3 食果鸟类与短丝木犀的互利关系
    7.5 短丝木犀野生种群的濒危现状
        7.5.1 种群生态环境中的制约因素
        7.5.2 种子深度休眠和人为活动制约种群广张
        7.5.3 繁育生物学中的致濒因素
        7.5.4 食果鸟对短丝木犀种子的传播
    7.6 短丝木犀野生种群的保护策略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6)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 ——以横断山区小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基础
        1.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研究模型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研究方法
        1.2.4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未来研究趋势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数据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水文气候
        2.1.4 社会经济
        2.1.5 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
    2.2 小江流域垂直分带划分
    2.3 数据处理
        2.3.1 研究数据来源
        2.3.2 小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筛选
        2.3.3 InVest模型评估
        2.3.4 小江流域垂直空间子域划分
3 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及空间叠置
    3.1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
    3.2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叠置
        3.2.1 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分级
        3.2.2 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叠置
4 小江流域生态系统主导功能及服务权衡/协同的空间特征
    4.1 生态系统服务主导功能分布特征
    4.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空间分布
        4.2.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分布特征
        4.2.2 生态系统服务协同分布特征
    4.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作用分带差异
5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及权衡量化
    5.1 生态系统服务间相关性
        5.1.1 生态系统服务间整体相关性
        5.1.2 生态系统服务间带谱相关性
    5.2 多种生态系统服务间综合效益及权衡量化
        5.2.1 综合效益及权衡量化方法
        5.2.2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空间分布
        5.2.3 生态系统服务间两两作用关系
6 小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效益和权衡的垂直空间异质性
    6.1 垂直梯度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变化
    6.2 不同垂直带谱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变化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驱动因素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写作情况

(7)蒋家沟5种植被土壤分形特征与养分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与土壤取样
        1.2.2 土样测定与分析
        1.2.3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计算
        1.2.4 数据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
    2.2 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径分布的关系
    2.3 分形维数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8)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现状
        一、旅游地质及旅游地质资源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研究
        三、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
    第二节 选题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及选题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四、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地质资源旅游开发及产业化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基本类型
        一、观赏性旅游开发类型
        二、科普、科考旅游开发类型
        三、商品性旅游开发类型
    第二节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与市场化
        三、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第三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现状
    第一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环境概况
        一、地形地貌特征
        二、气候环境
        三、水文环境
        四、大地构造环境
        五、地质环境
    第二节 云南旅游地质景观概况
        一、成景作用及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二、云南特色旅游地质景观
        三、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特点
    第三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示例
        一、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二、云南腾冲国家地质公园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专项产品及活动
第四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必要性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条件
    第二节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机制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主体
    第三节 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
        一、旅游资源价值分类与评价概述
        二、地质资源旅游价值分类与评价
    第四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一、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条件
        二、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意义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标志
第五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及市场化
    第一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
        一、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概念及界定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分类
        三、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一、产品定价机制综述
        二、垄断条件下的定价
        三、竞争条件下的定价
    第三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营销
        一、需求分析及市场定位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开发
        三、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市场推广及价值实现
    第四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和市场化
        一、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的条件
        二、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原则及产品类型
        三、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市场化效益分析
第六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第一节 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条件及可行性
        一、完善的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系统是保证资产化的前提
        二、相关法律法规为资源的资产化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为资产化交易提供了平台
        四、国外资产化交易的经验
    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权及定价
        一、旅游地质资源的产权机制
        二、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价格
    第三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一、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背景及现状
        二、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问题
第七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策略探讨
    第一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升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
        三、管理体制上问题突出
    第二节 国外旅游地质资源产业化的经验
        一、立法的制度性保障
        二、专门的国家管理机构
        三、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
        四、旅游地质资源的全球保护网络
    第三节 促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策略
        一、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
        二、科学规划、创新开发
        三、创新投资方式,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高效利用
        四、多方参与,加强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保护
结论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认识
    二、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线域工程泥石流成因中植被影响分析及承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线域工程泥石流危害
        1.1.2 线域工程泥石流分布
        1.1.3 线域工程生态防治
    1.2 植被对泥石流成因影响研究现状
        1.2.1 植被抑制泥石流灾害研究
        1.2.2 植被对泥石流的致灾作用研究
    1.3 泥石流研究中存在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区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2.1 工程背景-以乐广高速沿线泥石流为例
    2.2 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2.2.1 地形地貌及沟道条件
        2.2.2 物源条件
        2.2.3 水源条件
    2.3 研究区泥石流各区冲淤特征
        2.3.1 清水区冲淤特征
        2.3.2 形成流通区冲淤特征
        2.3.3 流通堆积区冲淤特征
    2.4 泥石流致灾因素分析
        2.4.1 植被对降水调节作用
        2.4.2 植被对泥石流启动指标影响
    2.5 小结
3 植被对泥石流启动力学影响及数值模拟
    3.1 根系固土作用
    3.2 根系固坡的影响因素
        3.2.1 根系的分布形态
        3.2.2 根系的面积比
        3.2.3 根系强度
    3.3 浅根的加筋作用
        3.3.1 植被根系提高根-土复合体的强度
        3.3.2 浅根系杉木固土作用
    3.4 根系固土有限元模拟分析
        3.4.1 工况条件
        3.4.2 模拟结果
        3.4.3 结果分析
    3.5 小结
4 植被对泥石流致灾作用及承灾模式改变研究
    4.1 概述
    4.2 植被对泥石流致灾影响
    4.3 浅根系植被对泥石流致灾作用
        4.3.1 实例分析
        4.3.2 竹子在风力作用下对泥石流的启动影响
    4.4 植被对线域工程泥石流承灾链的影响
        4.4.1 线域工程泥石流区域工程泥石流区别
        4.4.2 线域工程泥石流对桥梁的致灾模式
        4.4.3 植被对泥石流承灾链影响
    4.6 小结
5 泥石流生态防治建议
    5.1 泥石流生态防治分类
    5.2 研究区泥石流的生态防治建议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东川区资源枯竭型生态特区建设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二章 生态特区理论研究综述
    2.1 生态特区的基础理论
        2.1.1 生态学理论
        2.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企业家责任
        2.1.5 生态恢复与重建理论
    2.2 本文对东川生态特区的定义
第三章 东川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3.1 东川生态环境现状
        3.1.1 林草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3.1.2 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问题严重
        3.1.3 泥石流灾害频繁
        3.1.4 矿山生态环境恶化
        3.1.5 生态移民问题突出
        3.1.6 生态性自然灾害频繁
        3.1.7 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
    3.2 严重的生态危机原因分析
        3.2.1 自然因素
        3.2.2 经济因素
        3.2.3 社会因素
        3.2.4 政策因素
        3.2.5 历史因素
第四章 东川生态建设形势及环境承载力分析
    4.1 成就
        4.1.1 环境立法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4.1.2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不断有新进展
        4.1.3 生态移民稳步推进
        4.1.4 产业转型取得突破
    4.2 严峻形势
        4.2.1 生态持续恶化
        4.2.2 产业转型乏力
        4.2.3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 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计算
        4.3.1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4.3.2 生态足迹的计算
    4.4 生态盈亏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5 生态赤字的原因分析
        4.5.1 区域生态环境恶劣
        4.5.2 区域生态空间的生产潜力较低
    4.6 东川生态环境呈加剧恶化趋势
第五章 东川生态特区建设的SWOT分析
    5.1 优势分析
        5.1.1 东川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5.1.2 长江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需求将提供有力支持
        5.1.3 东川转型发展将提供产业支撑
        5.1.4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综合效能将得到发挥
        5.1.5 生态修复体制机制和生态文化创新将提供有力保障
        5.1.6 生态修复的企业家责任将提供合格建设主体
    5.2 劣势分析
        5.2.1 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短期内将大幅下行
        5.2.2 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资金短期内难以保障
        5.2.3 历史欠帐多,环境保护压力大
        5.2.4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修复难度大
        5.2.5 部门监管能力弱,监管力度不到位
        5.2.6 企业规范少,主体责任不落实
    5.3 机遇分析
        5.3.1 国家实施“五位一体”战略
        5.3.2 东川被列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试点县
        5.3.3 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国家开发战略重心
        5.3.4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
        5.3.5 四重政策叠加为东川提供强劲后发优势
    5.4 威胁分析
        5.4.1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威胁
        5.4.2 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业转移的威胁
        5.4.3 新一轮工业化、城镇化的威胁
        5.4.4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威胁
    5.5 东川生态特区建设应注意扬长避短
第六章 东川建立生态特区的设计框架
    6.1 设计原则
    6.2 设计内容
        6.2.1 建成金沙江下游生态屏障工程先行先试区
        6.2.2 适度区划解决东川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
        6.2.3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和再造
        6.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2.5 争取系列特殊政策支持
        6.2.6 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6.3 分区保护与治理任务
        6.3.1 高山、高中山区
        6.3.2 中山坡地
        6.3.3 干热河谷
        6.3.4 矿山废弃地
    6.4 生态功能保护
        6.4.1 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保护
        6.4.2 中高山区天然草地保护
    6.5 生态功能恢复与重建
        6.5.1 中山坡地生态系统改造
        6.5.2 干热河谷坡地生态系统重建
        6.5.3 砂石荒漠化滩地农业改造
        6.5.4 泥石流综合治理
        6.5.5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
        6.5.6 资源与环境保障体系建设
    6.6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产业发展
        6.6.1 产业结构调整
        6.6.2 生态产业发展
    6.7 监管能力建设
        6.7.1 完善监督管理能力
        6.7.2 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6.7.3 增强宣传教育能力
        6.7.4 加强科研支撑能力
        6.7.5 强化政策保障能力
    6.8 生态文化建设
        6.8.1 政府生态文化建设
        6.8.2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
        6.8.3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
        6.8.4 村落生态文化建设
    6.9 东川生态特区建设的可行性
        6.9.1 东川生态特区建设必要性、急迫性凸显
        6.9.2 东川生态特区建设科学可行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云南小江泥石流频发区干热退化山地环境劣变与植被恢复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小江流域典型泥石流沟中底栖动物对河流地貌的响应研究[D]. 朱朋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2]蒋家沟流域不同海拔灌草层群落特征与土壤关系的研究[J]. 贺静雯,刘颖,李松阳,余杭,吴建召,崔羽,林勇明,王道杰,李键. 广西植物, 2020(08)
  • [3]泥石流滩地利用评价与优化模式研究[D]. 何松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9(01)
  • [4]甘肃陇南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欧延升. 兰州大学, 2019(09)
  • [5]珍稀植物短丝木犀繁育系统与种子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 杨国栋.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6]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 ——以横断山区小江流域为例[D]. 陈海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7]蒋家沟5种植被土壤分形特征与养分关系[J]. 陈爱民,邓浩俊,严思维,林勇明,张广帅,杜锟. 山地学报, 2016(03)
  • [8]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D]. 毛剑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15(12)
  • [9]线域工程泥石流成因中植被影响分析及承灾模式研究[D]. 茅燕锋. 中南大学, 2014(03)
  • [10]东川区资源枯竭型生态特区建设可行性研究[D]. 毕天顺.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云南小江泥石流区干热退化山区环境退化与植被恢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