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整细晶粒金刚石砂轮的新方法——软弹性修整法

一种修整细晶粒金刚石砂轮的新方法——软弹性修整法

一、A New Method for Dressing Fine Grain Diamond Wheels——the Soft-Elastic Dressing Method(论文文献综述)

何铨鹏[1](2020)在《金刚石磨粒ECD机械热化学修平修齐机理及光滑磨削过程控制》文中研究说明表面光滑磨削依赖于金刚石磨粒的出刃等齐性,但是,砂轮表面分布的微磨粒出刃形貌不规则且无法被在线识别,难以在过程中控制加工质量。因此,提出金刚石砂轮的电火花接触放电(ECD,Electro-Contact Discharge)修平修齐方法,即在微磨粒出刃高度间产生脉冲放电,由扬起切屑将放电热传递至磨粒切削界面,使金刚石磨粒刃端石墨化,达到机械热化学修平修齐,并控制脉冲放电能量,实现金属材料表面光滑磨削的过程可控。研究关键是:复合磨粒切削的机械去除、脉冲放电的物理烧蚀和金刚石磨粒石墨化的热化学去除等原理,在微秒微米时空内控制金刚石磨粒机械热化学去除的热量,对磨粒出刃高度和修平面积进行在线监控。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别建立放电热与切削热耦合的磨粒温度场和放电间隙与工艺参数协同的磨粒出刃高度模型,研究脉冲放电特性和金刚石磨粒石墨化温度的关系,并分析金刚石磨粒刃端的机械热化学修平性能。结果表明:恒流放电模式可通过放电间隙控制脉冲放电能量,产生稳定的电火花放电热,融合切削热可达到铁介质诱导的石墨化温度750℃,比电弧放电提高磨粒修平效率112%,达到8238μm3/min。(2)建立磨粒修平形貌关联的磨削力和工件温度场模型,研究磨粒微切削碾压磨削机理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修平面积增大,金刚石磨粒散热增强且接触压强减小,可防止其刃端石墨化磨损和工件表面应力集中,使磨削的表面粗糙度减小60%。磨粒微切削碾压作用效果与材料性质相关,采用修平修齐的粗金刚石磨粒可实现钛合金和模具钢光滑干磨削,比CBN磨粒干磨削分别减小表面粗糙度43%和75%,达到598和78 nm。(3)基于金刚石磨粒石墨化温度,研究磨粒刃端传热与散热间动平衡,建立金刚石磨粒修平面积的控制模型。结果表明:修平面积增大使金刚石磨粒的机械热化学去除率从0.018 nm/圈逐渐减小至零,在磨削过程中保持磨粒出刃高度和修平面积稳定,而CBN磨粒会快速磨损使出刃高度减小至0。(4)通过动态追踪金刚石磨粒修平修齐的机械热化学去除率,构建光滑磨削过程的金刚石磨粒修平修齐在线监控模型。结果表明:在恒流放电模式和临界工艺参数下,利用脉冲放电流电压波形可精准监控到金刚石砂轮环面的磨粒出刃形貌特征,金刚石磨粒出刃高度和修平面积的追踪误差分别为4.6%、4.2%。

孟瑶[2](2019)在《目的论视角下《爆款文案》(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渗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无论是中国的微信、微博还是国外的Facebook和Instagram。刚开始的时候人们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而现如今新媒体平台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演变成了一个营销平台。人们使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购物,或是在一些新媒体平台上买一些课程以此来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新媒体平台上的营销文案就显得尤为重要。该译文原材料《爆款文案》属于呼唤性文本夹带一些信息型文,实用性强,旨在告诉读者如何去写出可以使顾客产生购买欲望的文案。作者翻译了原材料的前三章,共计30000字。目的论可以使翻译标准变得多元化,而多元化可以使我们的翻译更加贴近于生活和实际。基于该理论的三原则,即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笔者从词的层面、句的层面以及语篇的层面出发,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以及词类转换法、省略法、合译法等翻译技巧对原文本中出现的特色词汇、长难句、无主语句以及语篇等进行翻译。笔者在此次翻译实践中体会到:信息型文本实用性比较强,在词的层面要化抽象为具体;在句的层面要更加注重长难句、无主语句等的翻译;在语篇的层面要更加注重上下句的连贯和衔接。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作者希望通过从三个层面对于翻译实例的分析达到准确传递信息的目的,也希望此翻译报告可以对今后诸如《爆款文案》一类的信息型文本的英译起借鉴和参考意义。

栗正新,余威,王丽晶[3](2019)在《金刚石磨具磨粒出刃高度的测试与调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金刚石磨具具有磨削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加工工件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模具制造、电子器件、光学材料、医疗器件、石材加工等领域。磨具中起磨削作用的是出露的磨粒,磨粒突出结合剂表面的高度称之为出刃高度,磨具只有具备适宜的出刃高度时才能发挥最佳的磨削性能。因此,出刃高度的检测与调控技术对高性能磨具的制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金刚石磨具出刃高度的评价参数、检测方法及调控技术,分析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李庚卓[4](2019)在《先进硬脆材料的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化学机械抛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得益于其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性能,以先进陶瓷、光学玻璃以及新型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硬脆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先进光电行业。然而,其内部原子主要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连接,材料对外呈现出极高的硬度和低的断裂韧性,为磨粒加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无论是传统的金刚石磨削或者基于游离磨粒的化学机械抛光都无法同时兼顾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三维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器件集成度越来越高,对超薄硅晶圆和高导热氮化铝陶瓷的需求也日益剧增。在这一背景下,亟需针对这两种典型硬脆性材料开发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平坦化方法用来取代金刚石磨削和化学机械抛光。本文通过选择适当的结合剂将软质磨粒固结成块来实现固结磨粒干式化学机械抛光。这种方法一方面能获得较高的材料去除速率,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碱性磨浆的环境污染。与传统的金刚石磨削相比,使用可以与工件发生化学反应的软磨粒还可以大大减少亚表面损伤。椭圆超声振动也被引入干式加工过程用以解决排屑困难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了材料去除效率和加工质量。针对这种新型的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化学机械抛光方法,本文以压电陶瓷材料的逆压电效应为原理,设计制作了一款椭圆超声振子,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四轴专用椭圆超声抛光平台。此外,本文还指明了软质磨粒和工件材料在摩擦学能量作用下发生的黏着磨损和摩擦化学反应磨损为主要的材料去除机理,椭圆超声振动的存在可以使磨粒运动轨迹呈规律的空间螺旋线,进一步有助于材料的去除。本文以单晶硅和氮化铝陶瓷为加工对象,从有利于促进摩擦化学反应发生的角度为两种材料选定了固结磨粒磨头配方,进而开展椭圆超声振动辅助固结磨粒抛光实验。加工实验结果表明:与金刚石磨粒砂轮相比,软质磨粒磨头可以大幅度改善工件的表面质量,但材料去除速率较低,固结磨粒磨头的损耗也比较严重。而椭圆超声的存在明显提高了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改善了排屑效率,减轻了固结磨粒磨头的损耗。

朱明晔[5](2018)在《功能语境重构与文学翻译 ——四部译着的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基于《失物守护者》、《高窗》(节选18个章节)、《沙郡年纪》(节选9个章节)以及《典型的日子》(节选14个章节)四部译着的翻译报告(其中,《沙郡年纪》与《典型的日子》收录在同一本散文集《自然,万物最美的姿态》中)。笔者作为以上四部文学着作的译者,选择了它们作为翻译报告的分析对象,以便使自己的翻译研究更具普适性,为文学翻译提供一些可鉴之处。《失物守护者》(原名The Keeper of Lost Things)是英国作家露丝·霍根(Ruth Hogan)2017年出版的畅销小说,以幽默细腻的笔触用两条主线勾勒出一幅人与物品之间的复杂网络,以一个个失物背后的故事道出了物品对于人的意义,歌颂了人心的真善美。《高窗》(原名The High Window)是美国着名推理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的“硬汉侦探”系列之一,讲述了私家侦探菲利普·马洛受雇调查一桩稀有金币失窃案。《沙郡年纪》(原名A Sand County Almanac)是美国着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散文集,记述了作者远离现代生活、居于乡间农舍的所见所闻,和他横跨美国大陆的旅行经历。《典型的日子》(原名Specimen Days)是美国着名诗人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自传体散文集,描述了作者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崇高敬意与热爱。在翻译过程中,笔者选择了功能语境重构理论作为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翻译完成之后,笔者依据前人的研究和自身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了文学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在本报告中,笔者将首先概述此次任务的基本情况、译前准备工作和整个翻译过程;然后对功能语境重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根据前人的研究和此次翻译实践的体会,结合实例分析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功能语境重构方法,也即在进行言内语境重构时采用要素添加、要素删减、要素重组和要素替换等改适转换,进行言外语境重构时采用归化或异化的文化翻译方法,以期为日后的文学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前者是语言使用中涉及到的政治、道德、科技、社会等文化背景的总和,后者包括交际的参与者及其行为和周边环境。两者处于示例化渐变群的两端:情景语境处于实例端,文化语境处于潜势端。文化语境由情景语境示例,是所有潜在的或实际的情景语境的总和。此外,语境还可分为言外语境(也即非语言文化)和言内语境(包括语义系统等方面),那么,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则分别由言外和言内文化语境以及言外和言内情景语境构成(王彦清、赵桂英,2011)。翻译就是从源语语境到目的语语境的重新构建,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使用者会对源语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并在译语语境中对其进行再加工,其间必然涉及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转换。又因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处于同一层面,前者是后者的总和,所以,一部译作的产出就是一个情景语境重构的过程,受到文化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基于此,笔者将功能语境理论和语境重构理论结合,使前者为后者提供分析层面,后者为前者提供分析方法,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共同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分析发现,文学翻译的过程就是对原文的言外和言内情景语境进行重构的过程,译者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原文语境中的要素和信息,并将其在译语语境中进行筛选和重组,以传播原文思想内容,实现读者接受度最大化。进行言内情景语境重构时,面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的情景语境,译者会对原文内容进行要素增加、要素删减、要素重组、要素替代等改适转换(van Leeuwen&Wodak,1999),以便忠实传递原文信息,并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行文规则。进行言外情景语境重构时,译者在充分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采用异化或归化的文化翻译策略,以达到译介外来文化的目的,或使译文更加贴近译语读者认知的目的,最终形成一个介于源语语境和译语语境之间的新语境,以便使源语语境中的信息和要素更好地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功能语境重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并为文学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Mulenga Kabwe[6](2016)在《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低膨胀玻璃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玻璃材料在目前和今后的创新应用中被广泛需求。然而,加工符合结构和表面要求的玻璃却面临诸多困难。硬脆本性使它们很难用传统方法来实现精密加工,即不产生破碎和明显的亚表层影响。因此,高昂的材料加工成本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在本研究中,提出了利用混合加工工艺(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来解决目前玻璃加工难题的方法。为了评价这种混合磨削工艺,必须将它与目前常用的传统磨削工艺进行对比。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将超声振动与材料去除机理结合起来,通过在本加工工艺中施加一个轴向超声振动,可以降低磨削温度并减少砂轮磨损,同时获得传统磨削无法达到的高表面质量。在本研究中检验了该假设。本研究旨在介绍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低膨胀光学玻璃的新知识。低膨胀玻璃主要应用于航天领域,例如哈勃望远镜的光学玻璃镜片,这主要是由于它优良的材料性能,本文中将会对其进一步分析。这种玻璃也在半导体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多种加工工艺被用于玻璃加工,然而,绝大多数非常耗时,例如抛光。该方法可以实现所需的无内部损伤的表面,然而耗时长的因素使得加工成本高昂,因此无法满足快速精密加工的需求。本文简要综述了本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使用DEFORMTM软件尝试仿真了整个实验,建立了已有的模型,但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得到仿真结果。通过磨削实验来对比传统磨削工艺和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工艺。采用了安装在平面磨床上的高速空气电主轴(磨轴)来进行这两项工艺实验。当进行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实验时,利用磨轴内的压电式换能器来输出所需的振动。对于两项工艺实验,都分析了表面粗糙度、亚表层损伤、磨削力信号、声发射信号和砂轮磨损。讨论并给出了研究结论:相对于传统超精密磨削工艺而言,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工艺获得了更好的表面精度、更低的亚表层损伤并降低了45%的磨削力,这是由于超声振动磨削时砂轮与工件的周期性分离。声发射信号分析表明它与材料去除率存在正比例关系,而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工艺得到了更高的材料去除率。

高尚[7](2013)在《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工艺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产品对高性能、多功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需求推动了集成电路(IC)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对IC封装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叠层三维立体封装技术由于其空间占用小,电性能稳定、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封装整体厚度不变甚至减小的趋势下,要增加堆叠层数,必须对各层硅片进行背面减薄,且要求减薄硅片具有高面型精度、无表面/亚表面损伤。目前,采用金刚石砂轮的超精密磨削技术在硅片的背面减薄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硅片尺寸和原始厚度的增大以及减薄厚度的减小,超精密磨削减薄技术面临着表面层损伤、弯曲/翘曲变形、加工效率等问题。因此,面向IC封装技术对超薄硅片的需求,以提高硅片表面层质量、面型精度和减薄效率为目的,本文深入研究了金刚石砂轮磨削减薄硅片的亚表面损伤特性、变形机理和崩边规律以及采用软磨料砂轮的机械化学磨削技术,对于实现硅片的高效率、低损伤、超薄化磨削加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硅片旋转磨削的磨粒切削深度数学模型,推导出磨粒切削深度与磨削参数、砂轮尺寸及硅片表面径向位置的数学关系,指出磨粒切削深度随着砂轮粒径、砂轮进给速度、硅片转速和硅片表面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砂轮周长、砂轮齿宽和砂轮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采用角度截面显微观测法研究了金刚石砂轮磨削硅片的亚表面损伤深度沿硅片径向和周向的分布及光磨对磨削硅片亚表面损伤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磨削参数对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影响,并基于建立的磨粒切削深度数学模型分析了相应规律的产生原因。研究表明,无光磨条件下磨削硅片的亚表面损伤深度沿周向在<110>晶向处大于<100>晶向,沿径向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大;光磨条件下磨削硅片的亚表面损伤深度沿整个硅片表面几乎是均匀的,且光磨后的硅片亚表面损伤深度小于无光磨条件下磨削硅片;随着砂轮粒度的减小、转速的增大及进给速度的减小,亚表面深度明显地减小,但硅片转速对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影响较小。(2)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金刚石砂轮磨削减薄硅片过程中砂轮、真空吸盘与硅片间的作用力情况,揭示了硅片磨削减薄后发生变形的机理。基于圆形薄板弯曲变形理论建立了弹性小变形范围下的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变形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硅片磨削减薄的变形量与亚表面损伤层深度、表面层加工应力、减薄厚度及单晶硅自身力学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并通过试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随着硅片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增大、减薄厚度的减小及表面层加工应力的增大,磨削减薄硅片的变形相应的增大,硅片变形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相同。(3)通过硅片磨削减薄试验研究了崩边形状和尺寸沿硅片圆周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砂轮粒度、减薄厚度、磨削方式和砂轮进给速度等磨削参数等崩边尺寸的影响,并基于单晶硅的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和工件旋转法磨削硅片的磨削力特征揭示了崩边规律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沿硅片圆周位于<100>晶向的崩边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位于<110>晶向的崩边形状为矩形,但崩边尺寸沿硅片圆周不同晶向处没有明显的变化;随着砂轮粒度的减小、减薄厚度的增大及砂轮进给速度的减小,减薄硅片的崩边尺寸相应的减小,且顺磨方式减薄硅片的崩边尺寸小于逆磨方式减薄硅片。(4)针对金刚石砂轮磨削硅片的表面层损伤问题,提出采用软磨料砂轮的机械化学磨削技术。根据单晶硅的材料特性,研制了用于硅片磨削的CeO2、Fe2O3和MgO三种软磨料砂轮,并研究了软磨料砂轮的修整方法。通过检测硅片表面粗糙度、表面/亚表面损伤、砂轮修整间隔、主轴电机电流、磨削比及材料去除率等参数,研究了软磨料砂轮的磨削性能,并与同粒度金刚石砂轮的磨削性能以及化学机械抛光(CMP)的加工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检测软磨料砂轮磨削硅片表面的化学成分分析了磨料、单晶硅和添加剂之间在磨削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建立了软磨料砂轮磨削硅片的材料去除机理模型。研究表明,软磨料砂轮磨削的硅片表面层质量远好于金刚石砂轮磨削硅片,接近于CMP的加工效果,且材料去除率高于CMP。(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粒度金刚石砂轮磨削减薄硅片的材料去除率、亚表面损伤深度、崩边和变形以及软磨料砂轮机械化学磨削的特点,提出硅片一次装夹定位条件下,依次采用#600金刚石砂轮粗磨、#3000金刚石砂轮精磨和#3000MgO软磨料砂轮机械化学磨削的硅片高效低损伤磨削减薄工艺,利用该工艺获得了磨削减薄厚度为401μm的超薄硅片。

许明明[8](2012)在《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雾状介质复合修整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在光学投影或者机器视觉的精密曲线磨床中,不能使用工作液,同时其砂轮的机械修整力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砂轮变形。对此,本文提出了雾状介质(雾状去离子水)电火花与机械复合修整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方法。该方法是一种特种加工法与传统机械修整法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金刚石砂轮修整技术,采用雾状介质减少了对液体电介质的依赖,而且独特的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修整过程中的机械修整力和修整工具的损耗。针对电火花加工技术和非导电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特点,采用砂轮表面涂覆导电材料建立电火花放电的条件,使电火花修整非导电金刚石砂轮成为了可能。本文以树脂基金刚石砂轮为研究对象,开展和完成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针对树脂结合剂的非导电性,使用表面涂覆导电性材料建立辅助放电条件,实验对比分析了砂轮表面涂覆不同辅助导电材料后的修整效果,得出砂轮表面涂覆石墨粉末具有最佳的修整效果,并实验研究了涂覆工艺,使涂覆后的砂轮具有理想的导电性能,同时也不会使石墨损耗率过大。其次,分析了雾状介质中放电加工的特点,理论推导和实验得出雾状介质中放电加工的放电间隙比液体介质和空气介质中大,则雾状介质放电有利于提高放电稳定性。最后,建立了复合修整过程中电极损耗模型。(2)建立了电火花放电机械复合修整树脂基金刚石砂轮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温度模拟分析,以环氧树脂为例,分析在高温条件下金刚石笔去除树脂结合剂的特性。并通过对理论模型分析和仿真研究,得到了不同修整参数对修整效果的影响规律,为后续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修整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3)在复合修整金刚石砂轮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了雾状介质电火花与机械复合修整树脂基金刚石砂轮实验。实验研究了极性效应、放电峰值电流、脉冲宽度等修整参数对修整后砂轮表面微观形貌,金刚石笔损耗和修整后砂轮磨削性能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修整前后砂轮磨削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微观形貌,修整后的砂轮磨削工件表面微观纹理均匀,没有凹坑和裂纹且工件表面粗糙度较低。(4)横向对比研究了复合修整法、传统的机械修整法和电火花修整法修整后砂轮的表面微观形貌、砂轮的磨削性能和磨削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得到如下结论:雾状介质电火花机械复合修整法修整后的砂轮具有最佳的表面微观形貌和砂轮的磨削性能,机械修整法修整后的砂轮效果最差,这三种修整方法对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方面无太大差距。

詹伟强[9](2010)在《铁氧体磨削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面积普及,给铁氧体产业带来了重大机遇。信息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对铁氧体器件的精密加工提出了新的挑战。铁氧体的高效生产和精密加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完成了不同磨削工艺条件下铁氧体的磨削试验,探求了铁氧体的高效精密加工途径。本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采用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对铁氧体进行了磨削试验,基于表面粗糙度评价了铁氧体的磨削质量;根据表面微观形貌分析了铁氧体的材料去除方式。用“压痕断裂力学模型”阐明了铁氧体的磨削机理。(2)采用石墨砂轮进行了铁氧体的磨削试验。研究得出了磨削力、表面粗糙度、材料去除率和表面形貌随工艺条件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石墨砂轮磨削铁氧体达到很高的表面质量。(3)为了有效控制单颗磨粒切厚实现精密磨削,制订了有序排布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制作工艺,制备了大颗粒金刚石钎焊砂轮,设计了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修整装置,并对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进行修整。分析砂轮地貌表明,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修整后具有良好的磨粒等高性。(4)对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磨削铁氧体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磨粒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磨削铁氧体的表面粗糙度可达Ra0.8μm。

洪建军[10](2009)在《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特种加工修整超硬磨料砂轮技术。该修整技术减少了对液体介质的依赖,可应用于精密磨床的在线修整;该方法拓宽了放电修整砂轮的应用范围,使得原先只适用于修整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的火花放电技术,同时适用于树脂结合剂等非导电性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修整。本文对放电去除砂轮结合剂的基本原理,砂轮表面形貌的参数控制技术等进行了研究。文章对不同放电介质影响火花放电修整金属基金刚石砂轮进行了研究。以压缩空气、水雾气、雾状乳化油三种介质为例,进行实验,详细分析了不同放电介质对火花放电修整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的修整表面形貌和修整效率的影响。针对传统电火花放电修整非导电性和弱导电性超硬磨料砂轮的局限性,在提出表面辅助细小电极法和表面涂覆导电性粉末法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简单实验来验证两种方法的实际操作有效性,最终在比较实验数据结果的基础上,决定提出表面涂覆导电性粉末方法来实验火花放电修整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的技术方案。详细分析了金刚石磨粒与结合剂两种材料热电物理性能差异,阐述了放电修整金刚石砂轮技术的蚀除金属结合剂和树脂结合剂机理。在电火花成形机床上对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进行了一系列不同工艺参数的放电修锐实验。实验研究了放电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开路电压等工艺参数对砂轮表面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表面涂覆一层辅助放电材料后在进行基于表面气中放电修整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放电修整工艺参数对砂轮表面轮廓形貌的影响规律如下:放电峰值电流是影响砂轮表面形貌的最主要因素,适合该方法修整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峰值电流为1A-3A;脉冲宽度对砂轮修整后的表面形貌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峰值电流,影响作用比较小,适合该方法修整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脉冲宽度为10μs-50μs;开路电压对砂轮表面形貌没有明显影响。

二、A New Method for Dressing Fine Grain Diamond Wheels——the Soft-Elastic Dressing Metho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New Method for Dressing Fine Grain Diamond Wheels——the Soft-Elastic Dressing Method(论文提纲范文)

(1)金刚石磨粒ECD机械热化学修平修齐机理及光滑磨削过程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属材料加工技术
        1.2.2 精密磨削技术
        1.2.3 砂轮修锐修整技术
        1.2.4 金刚石磨粒修平修齐技术
        1.2.5 磨粒出刃形貌的检测和评价技术
        1.2.6 精密磨削过程监控技术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研究内容
        1.3.3 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章 金刚石磨粒的机械热化学去除及微切削碾压磨削理论模型
    2.1 金刚石磨粒的修锐与修平修齐概念
    2.2 金刚石磨粒机械热化学去除理论模型
        2.2.1 金刚石磨粒ECD机械热化学修平修齐过程
        2.2.2 放电热与切削热耦合的金刚石磨粒温度场模型
        2.2.3 机械热化学去除率关联的金刚石磨粒修平面积模型
        2.2.4 放电间隙与工艺参数协同的金刚石磨粒出刃高度模型
    2.3 金刚石磨粒微切削碾压磨削理论模型
        2.3.1 修平金刚石磨粒微切削碾压磨削过程
        2.3.2 磨粒修平形貌关联的磨削力模型
        2.3.3 磨粒修平形貌关联的工件温度场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刚石磨粒热化学作用机制及脉冲放电性能
    3.1 金刚石磨粒ECD修平修齐实验平台
    3.2 空气、铜和铁介质作用的金刚石磨粒石墨化温度研究
        3.2.1 实验及条件
        3.2.2 金刚石磨粒石墨化形貌特征
        3.2.3 金刚石磨粒石墨化去除体积占比
    3.3 铜和铁电极的砂轮结合剂单脉冲放电去除研究
        3.3.1 实验及条件
        3.3.2 砂轮结合剂放电坑形貌特征
        3.3.3 砂轮结合剂放电去除体积
    3.4 恒压恒流转换的脉冲放电特性研究
        3.4.1 实验及条件
        3.4.2 脉冲放电特征
        3.4.3 放电参数与修平工艺参数关系
        3.4.4 电弧和电火花放电的临界转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金刚石磨粒机械热化学修平性能及微观形貌特征
    4.1 修平金刚石磨粒的微观形貌特征参数化
    4.2 金刚石磨粒机械和ECD修平的修平力与修平温度研究
        4.2.1 实验及条件
        4.2.2 金刚石磨粒修平力
        4.2.3 金刚石磨粒修平温度
    4.3 电弧和电火花放电的金刚石磨粒机械热化学去除效果研究
        4.3.1 金刚石磨粒ECD修平实验
        4.3.2 砂轮结合剂与电极表面化学成分
        4.3.3 修平金刚石磨粒微观形貌特征
        4.3.4 金刚石磨粒出刃特征参数
    4.4 金刚石磨粒的修平与修尖研究
        4.4.1 金刚石磨粒ECD修平修齐工艺应用实验
        4.4.2 不同修平方式的修平/修尖金刚石磨粒微观形貌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CD修平修齐的金刚石磨粒微切削碾压磨削性能
    5.1 修锐和修平金刚石磨粒的磨削力与磨削温度研究
        5.1.1 实验及条件
        5.1.2 工件磨削力
        5.1.3 工件磨削温度
    5.2 修平金刚石磨粒对工件表面的微切削碾压磨削效果研究
        5.2.1 实验及条件
        5.2.2 修平金刚石磨粒和修锐金刚石/CBN磨粒的磨削效果
        5.2.3 金属材料光滑磨削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光滑磨削过程的金刚石磨粒修平修齐在线监控
    6.1 金刚石磨粒修平修齐在线监控模型
        6.1.1 ECD修平修齐的金刚石磨粒出刃高度和修平面积控制原理
        6.1.2 金刚石磨粒修平修齐在线监控方案设计
        6.1.3 脉冲放电能量的多变量反馈控制流程制定
        6.1.4 金刚石磨粒出刃高度和修平面积在线评价策略制定
    6.2 脉冲放电能量控制的金刚石磨粒出刃高度和修平面积追踪研究
        6.2.1 实验及条件
        6.2.2 单颗金刚石磨粒机械热化学去除效果追踪
        6.2.3 砂轮环面修平修齐的金刚石出刃高度和修平面积追踪精度
        6.2.4 磨粒尺寸与金刚石磨粒机械热化学去除效果相关性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目的论视角下《爆款文案》(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1 Introduction
    1.1 Task introduction
    1.2 Reasons for selecting the task
    1.3 Language features for source text
        1.3.1 Vocative character
        1.3.2 Vitality of words and sentences
        1.3.3 Use of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apter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2.1 An Overview of Skopos Theory
    2.2 Utilization of Skopos Theory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Chapter3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3.2 Translation Process
    3.3 Proof-reading
Chapter4 Case Study
    4.1 Lexical level
        4.1.1 Conversion
        4.1.2 Omission
        4.1.3 Free Translation
    4.2 Syntactical Level
        4.2.1 Passive voice
        4.2.2 Combination
    4.3 Textual Level
        4.3.1 Conjunction
        4.3.2 Reference
Chapter5 Conclusion
    5.1 Main gains
    5.2 Limitations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Acknowlegements

(3)金刚石磨具磨粒出刃高度的测试与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金刚石磨具出刃高度的评价参数
2 金刚石磨具出刃高度的检测方法
    2.1 光学显微镜法
    2.2 超景深显微镜法
    2.3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2.4 激光法
    2.5 白光干涉法
3 金刚石磨具出刃高度的调控技术
    3.1 金刚石工具法
    3.2 磨削修整法
    3.3 软弹性法
    3.4 电解法
    3.5 电火花法
    3.6 激光法
4 磨粒出刃高度分布研究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先进硬脆材料的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化学机械抛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三维电子封装概述及其对硬脆性材料加工的需求
        1.2.1 超薄硅晶圆的制备
        1.2.2 高导热氮化铝陶瓷的平坦化
    1.3 单晶硅和氮化铝平坦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硅晶圆减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氮化铝陶瓷平坦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化学机械抛光方法的提出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加工原理和实验装置的设计制作
    2.1 引言
    2.2 加工原理
    2.3 二维椭圆超声振子的设计
        2.3.1 压电超声换能器概述
        2.3.2 均质等截面杆的振动模态
        2.3.3 二维椭圆超声振动的实现方法
        2.3.4 超声振子的结构和尺寸设计
    2.4 二维椭圆超声振子的制作和振动特性测试
    2.5 四轴恒压抛光平台的搭建
        2.5.1 高速旋转式真空吸盘的设计与制作
        2.5.2 抛光恒压装置的设计与制作以及抛光压力的标定
        2.5.3 实验装置集成及实验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滑动摩擦磨耗的材料去除机理
        3.2.1 基于黏着的材料去除机理
        3.2.2 基于摩擦化学反应的材料去除机理
    3.3 固结磨粒砂轮的选择
    3.4 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抛光的几何运动学分析
        3.4.1 单个磨粒运动轨迹分析
        3.4.2 单个磨粒速度特性分析
        3.4.3 单个磨粒加速度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化学机械抛光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单晶硅的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抛光实验研究
        4.2.1 固结磨粒抛光实验研究
        4.2.2 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抛光实验研究
    4.3 氮化铝陶瓷的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抛光实验研究
        4.3.1 固结磨粒抛光氮化铝陶瓷实验研究
        4.3.2 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抛光氮化铝实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功能语境重构与文学翻译 ——四部译着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原文简介
        1.1.1 原文作者简介
        1.1.2 原文内容简介
    1.2 实践目的与意义
    1.3 翻译报告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翻译文本的确立
    2.2 运用工具的准备
    2.3 翻译理论的选择
    2.4 任务计划的制定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原文的理解阶段
    3.2 译文的组织阶段
    3.3 译后校对阶段
第四章 文学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4.1 功能语境理论
        4.1.1 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
        4.1.2 功能语境理论的应用研究
    4.2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重构
    4.3 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研究
    4.4 文学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第五章 文学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过程
    5.1 言内情景语境重构
        5.1.1 要素添加
        5.1.2 要素删减
        5.1.3 要素替代
        5.1.4 要素重组
    5.2 言外情景语境重构
        5.2.1 归化策略
        5.2.2 异化策略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 原文
附录 2 译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低膨胀玻璃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Motivation,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1.2.1 Motivation
        1.2.2 Objectives
        1.2.3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1.3 Research Approaches
    1.4 Outline of dissertation
    1.5 General Review of Ultrasonic Machining
    1.6 Workpiece material: Ultra-Low Expansion (ULE) glass
        1.6.1 Making ULE glass
        1.6.2 Properties of ULE
        1.6.3 Chemical attack
    1.7 Summary
Chapter 2 Grinding principle
    2.1 Ductile regime machining
        2.1.1 Mechanism
        2.1.2 Critical cutting parameters for Ductile Regime Machining
        2.1.3 Ductile Regime Machining with Ultrasonic Vibrations
    2.2 Principle and kinematics of ultrasonic assisted grinding
    2.3 Summary
Chapter 3 Experimental Setup and Design of experiment
    3.1 Experiment performance parameters
        3.1.1 Wear of the Grinding wheel
        3.1.2 Subsurface Damage
        3.1.3 Surface roughness
        3.1.4 Material removal rate
        3.1.5 Grinding forces
        3.1.6 Acoustic emissions
    3.2 The experiment setup
        3.2.1 Grinding wheels
    3.3 Preliminary trials
    3.4 FE Simulation of UAVG
    3.5 Design of Experiment
        3.5.1 Taguchi design
    3.6 Equipment used for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3.6.1 Form Talysurf PGI 1240 (Taylor Hobson Ltd)
        3.6.2 Ultrasonic power supply
        3.6.3 Laser displacement sensor
        3.6.4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3.6.5 Grinding wheel dressing
Chapter 4 Results analysis,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4.1 Surface Roughness
    4.2 Subsurface damage analysis
    4.3 Acoustic Emission (AE) analysis
    4.4 Grinding Force analysis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work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7)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工艺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集成电路发展概述
        1.1.2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
        1.1.3 集成电路发展对硅片减薄技术的挑战
    1.2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技术概述
        1.2.1 硅片减薄技术现状与分析
        1.2.2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技术
    1.3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硅片超精密磨削工艺规律
        1.3.2 硅片超精密磨削表面层损伤
        1.3.3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的变形
        1.3.4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的崩边
        1.3.5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新技术
    1.4 论文的提出、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论文的提出与来源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硅片超精密磨削亚表面损伤的研究
    2.1 硅片旋转磨削的磨粒切削深度模型
    2.2 硅片超精密磨削亚表面损伤分布的研究
        2.2.1 试验条件与检测方法
        2.2.2 亚表面损伤深度沿晶向的分布
        2.2.3 表面损伤深度沿径向的分布
    2.3 硅片超精密磨削参数对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影响
        2.3.1 试验条件与检测方法
        2.3.2 砂轮粒度对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影响
        2.3.3 砂轮转速对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影响
        2.3.4 砂轮进给速度对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影响
        2.3.5 硅片转速对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变形的研究
    3.1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时的受力状态
        3.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2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变形的数学模型
        3.2.1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变形机理
        3.2.2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变形的弯曲方程
        3.2.3 加工应力与残余应力的理论计算
    3.3 论模型的试验验证
        3.3.1 试验条件与检测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崩边的研究
    4.1 崩边的产生原因
    4.2 崩边沿硅片圆周变化规律的研究
        4.2.1 试验条件与检测方法
        4.2.2 崩边形状沿硅片圆周的变化规律
        4.2.3 崩边尺寸沿硅片圆周的变化规律
    4.3 磨削减薄参数对崩边尺寸的影响
        4.3.1 试验条件与检测方法
        4.3.2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机械化学磨削技术的研究
    5.1 机械化学磨削原理概述
    5.2 软磨料砂轮的研制
        5.2.1 软磨料砂轮的组织设计
        5.2.2 软磨料砂轮的结构设计
        5.2.3 软磨料砂轮的制造工艺
    5.3 软磨料砂轮的修整
        5.3.1 软磨料砂轮修整方法
        5.3.2 软磨料砂轮修整试验
    5.4 软磨料砂轮磨削性能试验
        5.4.1 试验条件与检测方法
        5.4.2 结果与讨论
    5.5 软磨料砂轮机械化学磨削的加工机理
        5.5.1 机械化学磨削硅片表面成分的分析
        5.5.2 机械化学磨削硅片表面的材料去除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硅片高效低损伤超精密磨削减薄工艺
    6.1 高效低损伤磨削减薄工艺方案
    6.2 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试验
        6.2.1 试验条件
        6.2.2 结果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创新点摘要
致谢
作者简介

(8)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雾状介质复合修整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刚石工具修整法
        1.2.2 磨削修整法
        1.2.3 游离磨料修整法
        1.2.4 软弹性修整法
        1.2.5 超声振动修整法
        1.2.6 激光修整法
        1.2.7 电解修整法
        1.2.8 电火花修整法
        1.2.9 复合修整法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雾状介质复合修整树脂基金刚石砂轮的实现及相关辅助研究
    2.1 非金属结合剂砂轮的电火花放电修整原理
    2.2 砂轮表面涂覆导电性材料法的实验研究
        2.2.1 实验条件
        2.2.2 实验结果和讨论
    2.3 石墨涂层工艺研究
    2.4 雾状介质放电特点
        2.4.1 均匀介质场的电导与击穿
        2.4.2 雾状介质的电场畸变
        2.4.3 实验验证
    2.5 复合修整电极损耗的研究
        2.5.1 电火花铣削放电电极损耗理论模型
        2.5.3 电极损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修整金刚石砂轮理论模型的建立和仿真研究
    3.1 引言
    3.2 火花放电机械复合修整金刚石砂轮理论模型
        3.2.1 电火花放电修锐树脂结合剂模型
        3.2.2 放电后结合剂温度的衰减
        3.2.3 金刚石笔去除放电后的树脂结合剂
    3.3 火花放电机械复合修整金刚石砂轮的仿真研究
        3.3.1 放电电流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3.3.2 脉冲宽度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3.3.3 砂轮转速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3.3.4 其他参数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雾状介质复合修整树脂基金刚石砂轮实验研究
    4.1 实验条件
        4.1.1 修整树脂基金刚石砂轮的实验条件
        4.1.2 修整后砂轮磨削性能测量的实验条件
    4.2 极性效应对砂轮修整效果的影响
    4.3 峰值电流对砂轮修整效果的影响
    4.4 脉冲宽度对砂轮修整效果的影响
    4.5 砂轮转速对砂轮修整形貌和金刚石笔损耗的影响
    4.6 开路电压对砂轮修整形貌和金刚石笔损耗的影响
    4.7 金刚石笔的修整深度对砂轮修整形貌和金刚石笔损耗的影响
    4.8 修整前后砂轮磨削工件表面表面粗糙度和微观形貌的研究
        4.8.1 修整前后砂轮磨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对比研究
        4.8.2 修整前后砂轮磨削工件表面微观形貌的对比研究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修整法、机械修整法和电火花修整法横向对比实验研究
    5.1 实验条件
    5.2 树脂基金刚石砂轮表面形貌对比
    5.3 树脂基金刚石砂轮磨削力对比实验
    5.4 树脂基金刚石砂轮磨削后砂轮表面粗糙度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

(9)铁氧体磨削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铁氧体的分类及应用
    1.2 铁氧体的加工特性
    1.3 铁氧体的磨削加工现状
        1.3.1 铁氧体的高效磨削
        1.3.2 铁氧体的精密磨削
        1.3.3 铁氧体的复合磨削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磨削铁氧体
    2.1 试验条件
        2.1.1 试验设备
        2.1.2 工艺参数
        2.1.3 砂轮平衡
        2.1.4 砂轮修整
    2.2 铁氧体表面粗糙度
        2.2.1 工件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2.2 磨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2.3 铁氧体表面微观形貌
        2.3.1 工件进给速度对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2.3.2 磨削深度对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2.4 树脂砂轮磨削铁氧体材料去除率
    2.5 试验结果分析
        2.5.1 磨削机理
        2.5.2 分析与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石墨砂轮磨削铁氧体
    3.1 试验条件
        3.1.1 试验设备
        3.1.2 工艺参数
    3.2 石墨砂轮磨削铁氧体磨削力
    3.3 石墨砂轮磨削铁氧体粗糙度
    3.4 石墨砂轮磨削铁氧体表面微观形貌
    3.5 石墨砂轮磨削铁氧体去除率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磨削铁氧体
    4.1 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的研制
        4.1.1 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的特点
        4.1.2 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制作工艺
    4.2 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的修整
        4.2.1 修整方法及条件
        4.2.2 修整结果
    4.3 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磨削铁氧体试验
        4.3.1 试验方法
        4.3.2 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磨削铁氧体粗糙度
        4.3.3 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磨削铁氧体表面微观形貌
        4.3.4 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5.2 开展后续工作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金刚石砂轮修整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金刚石工具修整法
        1.2.2 普通砂轮修整法
        1.2.3 游离磨料修整法
        1.2.4 软弹性修整法
        1.2.5 在线电解修整法
        1.2.6 电火花修整法
        1.2.7 激光修整法
        1.2.8 激光辅助机械修整法
    1.3 金刚石砂轮修整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放电介质的 选择
    2.1 放电介质对电火花修整的影响及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液的选择
        2.1.1 放电介质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2.1.2 电火花加工过程常用放电介质种类及质量变化
        2.1.3 不同介质中电火花修整金属基金刚砂轮的影响分析
        2.1.4 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金刚石砂轮的介质选择
    2.2 气体介质的特性及通道形成机理
        2.2.1 气体介质中放电加工原理
        2.2.2 气体介质放电通道形成机理
        2.2.3 气体介质中放电加工特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法修整机理
    3.1 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砂轮基本原理
        3.1.1 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结合剂去除模型
        3.1.2 非导电性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结合剂去除模型
    3.2 电火花放电修整砂轮的热传播模型
        3.2.1 热源模型
        3.2.2 瞬时点热源的温度场
        3.2.3 运动点热源的温度场
    3.3 金刚石砂轮材料分析
        3.3.1 金刚石磨料
        3.3.2 金属结合剂
        3.3.3 树脂结合剂
    3.4 金刚石磨粒和结合剂热电物理性能
    3.5 选择性去除结合剂可行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实验研究
    4.1 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电火花修整法放电条件的建立
        4.1.1 表面辅助细小电极法实验研究
        4.1.2 表面涂覆导电性粉末法研究
        4.1.3 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法最终选择
    4.2 表面涂覆导电性粉末法放电修整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研究
        4.2.1 导电性粉末的选择
        4.2.2 实验设备及条件
        4.2.3 工艺参数的确定
    4.3 不同放电参数对修整效果的影响分析
        4.3.1 放电电流对砂轮修整表面形貌的影响及分析
        4.3.2 脉冲宽度对砂轮表面的影响及分析
        4.3.3 开路电压对砂轮表面的影响
    4.4 实验中出现问题的探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A New Method for Dressing Fine Grain Diamond Wheels——the Soft-Elastic Dressing Method(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刚石磨粒ECD机械热化学修平修齐机理及光滑磨削过程控制[D]. 何铨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2]目的论视角下《爆款文案》(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孟瑶. 燕山大学, 2019(06)
  • [3]金刚石磨具磨粒出刃高度的测试与调控研究进展[J]. 栗正新,余威,王丽晶.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2019(04)
  • [4]先进硬脆材料的椭圆超声辅助固结磨粒化学机械抛光研究[D]. 李庚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功能语境重构与文学翻译 ——四部译着的翻译报告[D]. 朱明晔.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6]超声振动辅助磨削低膨胀玻璃技术研究[D]. Mulenga Kabwe.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7]硅片超精密磨削减薄工艺基础研究[D]. 高尚.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5)
  • [8]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雾状介质复合修整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许明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2)
  • [9]铁氧体磨削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D]. 詹伟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6)
  • [10]表面气中放电辅助修整非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的研究[D]. 洪建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一种修整细晶粒金刚石砂轮的新方法——软弹性修整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