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生命周期的制约因素

论企业生命周期的制约因素

一、论企业寿命周期的制约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1](2019)在《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A股上市高技术企业(制造业)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高技术企业支持力度,高技术企业已成为构建我国创新发展体系的重要环节。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技术企业的市场环境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和未知风险,大量企业采取加快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来积极应对挑战,不少高技术企业选择了技术多元化策略。尽管学术界近20年来持续关注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问题,但研究结论仍未达成一致:一些学者实证验证了技术多元化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少部分学者实证检验发现技术多元化负向影响企业绩效,还有其他学者研究认为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本文认为上述研究结论未达成一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状态。学者们统一将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简单化处理,没有考虑企业是否处于“穷困”状态、业务经营是否处于良性发展阶段。二是将技术多元化作为整体变量研究,缺乏分析不同结构的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从知识关联角度来看,技术多元化可以划分为相关技术多元化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两种类型。企业实施技术多元化过程中,不仅要增强核心技术相关联领域的能力(即实施相关技术多元化),也要探究非核心技术领域(即实施非相关技术多元化),而不同结构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本研究从财务困境、企业决策者心理期望以及“穷困”状态持续性等三个角度,将处于“穷困”状态的高技术企业划分为财务穷困状态企业、期望落差状态企业以及组织下滑状态企业等三种类型“穷困”状态企业。按照三种类型“穷困”企业界定和测度标准,结合中国国家统计局印发的《关于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的通知》,从3616家国内全部A股上市企业中严格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三种“穷困”类型高技术企业(制造业)。通过分析样本企业技术多元化状况发现,2012-2016年间三种“穷困”类型高技术企业(制造业)中超过91.5%的企业实施了技术多元化。本文实证研究表明:(1)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呈现非线性关系。当企业处于财务穷困状态和组织下滑状态时,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呈现负相关,当企业处于期望落差状态时,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呈现正U型关系。这与前期学者研究认为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负相关或者倒U型关系的结论不同。(2)相关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呈现部分非线性关系。当企业处于期望落差状态时,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呈现正U型关系;当企业处于组织下滑状态、财务穷困状态时,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不显着。(3)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呈现负向关系。无论企业处于财务穷困状态、期望落差状态、组织下滑状态,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都呈现负相关。(4)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在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之间发挥着部分正向调节作用。对处于财务穷困状态、组织下滑状态的企业,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对处于期望落差状态企业,企业核心技术能力调节作用不显着。(5)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之间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对处于财务穷困状态、期望落差状态、组织下滑状态企业,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都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6)对于同类“穷困”企业,在影响关系相同前提下,采取不同技术多元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不同。具体而言,对处于财务穷困状态和组织下滑状态的企业,技术多元化、非相关技术多元化都与企业绩效负相关;但在提升相同水平的前提下,实施技术多元化企业绩效降低的幅度要小于实施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企业绩效降低的幅度。对处于期望落差状态的企业,技术多元化、相关技术多元化都与企业绩效呈现正U型关系;但在到达正U型拐点之前,在提升相同水平的前提下,实施技术多元化企业绩效降低的幅度要比相关技术多元化企业少;在到达拐点以后,在提升相同水平的前提下,实施技术多元化企业绩效提升的幅度要比相关技术多元化企业少。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为客观全面反映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关系,本研究打破了以往大多数研究以“财务困境”来单一界定企业“穷困”的假设,还从决策者心理期望感受和企业“穷困”状态持续性角度出发,将处于期望落差以及组织下滑等状态的“穷困”企业也纳入到本文研究所指“穷困”状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丰富了前期关于“穷困”企业范畴,也为学者后续研究“穷困”状态企业提供理论借鉴。二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力探讨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影响关系,填补了当前文献在此方面的缺失。现有大量文献在企业“正常”经营状态下,分析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的财务绩效的影响效应,尚未有文献从“穷困”状态下开展相关研究。同时,本研究认为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产生众多分歧,就是因为前期研究均假定企业始终处于恒定状态下而开展的相关研究所导致,故本文主要从财务穷困状态企业、期望落差状态企业以及组织下滑状态企业等三类“穷困”状态企业入手研究,拟进一步丰富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结论;并以文中“穷困”状态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前期关于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分歧结论进行统一。三是进一步研究相关技术多元化、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三种类型“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影响关系,拟进一步丰富相关技术多元化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研究情境。探索性将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作为调节变量,开展核心技术能力、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技术多元化与三种类型“穷困”状态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以期为国内A股上市且处于三种“穷困”状态的高技术企业(制造业)开展技术多元化提供理论借鉴。

周伟凤[2](2019)在《XS煤炭公司转型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传统资源型行业遭遇生存危机,绿色清洁环保型企业才是国家社会所需。作为煤炭行业,长期的脏乱差早已经被列入改革之列,尤其是山西地区,作为以煤炭为经济支柱的省份,也在积极进行转型改革。从2010年12月开始,山西就被国家确立为“资源型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可见国家对于煤企改革的要求力度和山西省进行改革的决心。XS公司是山西省众多煤企中一支不大不小的企业,比起国企规模与实力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加上其集体经济的企业性质,在转型改革上属于先锋部队和领头雁。面对有限的开采年限和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煤炭企业,只有改革创新、调整方向才能适应时代需求,谋求生存发展,所以多年前,企业就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尝试转型发展。今天,在政策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下,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实施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内在发展要求。本文以XS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实施多元化战略转型为主要研究问题。从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运用战略管理相关理论、转型理论、多元化战略理论,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分析遭遇的风险和机遇,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进行详细的剖析,然后根据结果选择了适合企业发展所需的转型战略——多元化战略,同时提出促进其顺利转型的保障措施。本文在选题上,选择自己所在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一点还是很有意义的,加上XS公司的集体经济性质,在转型战略研究上还有别于其他研究的。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XS公司继续开展多元化战略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正确方向,保障主体煤炭企业经济平稳发展,做好转型项目良好后盾,同时着力在转型项目上进行创新发展,打破固有阻碍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可以有效推进转型项目健康、顺利发展,帮助企业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本文对作者自己所处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发展进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时效性,虽然是自己的企业,了解的情况更详尽,发现的问题也最具体,各方面描述都是最近阶段,但是当下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速度迅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信息更迭瞬息万变,只有不断紧跟社会需求与时代发展,持续展开分析研究,才能让企业不至于被时代抛弃,被市场淘汰。

李苗苗[3](2019)在《政府补贴与风险投资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独占工具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活动的参与者,对国家技术创新主体战略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为国家创新活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研发与生产,而技术创新活动由于其风险高、周期长、创新成果不确定性等因素,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方能完整地实现市场化与商业化进程,占有较高的创新独占性成果。所谓创新独占性是企业保护创新成果防止被模仿和占有创新收益的能力,创新者并不一定是获利者,创新独占性程度的强弱与企业创新绩效密切相关。所以,创新者与市场最终受益者并不是一致的,这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独占性工具的选择有关。独占性工具顾名思义,是一种“使用工具”,是企业防止创新成果外泄、创新收益减少的一种保护方式,解决的是创新收益无法独占的现象。独占性工具是由企业自发使用,并用于企业的各项创新性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以外在可编码性的形式存在,如专利,也可以是以隐蔽状态存在的,如商业秘密。针对上述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政府与市场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即政府补贴与风险投资活动。但是政府与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支持与帮助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创新成果外溢的现象。政府补贴措施的公开性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行为实现了可编码性,企业的创新成果被迫向大众公开,使得企业失去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增加了被竞争对手的模仿的可能性,同时,也滋生了专利买卖等行为的发生。风险投资的活动使得外部企业可以轻易获取企业核心机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企业从创新中获益的可能性。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新活动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各种独占性工具进行创新活动的保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分为IPRs独占性工具与非IPRs独占性工具。由于各个企业接受到的资金补助方式的的不同,独占性工具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研究风险投资与政府补贴对中小企业独占性工具选择的影响,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地应对未来可预见的风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独占性保护工具,减少信息外泄现象的发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本文从政府补贴与风险投资的角度研究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独占性工具选择的影响作用,其中政府补贴分为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并在其中加入了创新性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政府补贴与风险投资的相关文献综述梳理整合的过程,提出了相关性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并根据变量设置了回归分析模型,采用随机发放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样本企业在2016-2018年的问卷数据,利用问卷所得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回归的方法对上述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最终得到了相应结论,提出相关具有实践性质的可行性意见。政府补贴与风险投资均对IPRs独占性工具的选择具有积极的影响,政府补贴对非IPRs独占性工具的影响作用不明显,而风险投资能够减弱企业对这类型独占性工具的选择,创新性越强,对非IPRs独占性工具选择的影响作用越大。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内容提出的背景与研究结果的理论性及现实性意义,并简单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本文不同于以往论述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第三章是理论分析假设和研究设计,包括相关假设的提出、样本的选取与问卷的设计、变量的界定与赋值、模型的设定;第四章是实证分析,对问卷结果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与描述性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第三章的假设进行验证与实证分析,对结果进行解释;第五章是研究结论与建议主要是根据第四部分的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归纳,得出与第三章假设相对应的结果。根据已有结果,对现有企业提出实质性建议。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缺陷进行分析与讨论,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曹伟[4](2019)在《企业生命周期节点下社会责任对信用风险的缓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企业信用发展的突破点,促进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向前迈进。然而信用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信用风险事件的频发,尤其是长生生物“假疫苗”事件、e租宝倒闭以及娱乐圈“阴阳合同”事件等,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造成了严重影响。作为我国传统行业中体量最大的制造业,受到的冲击巨大,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可以给予利益相关者积极向上的信号,而且可以带来资本优势帮助企业形成良好的信用循环体系,进一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所以如何使企业恰当地履行社会责任,降低信用风险,发挥企业信用价值,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内容,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社会责任对信用风险缓释效应关系是开展中国制造业质量分析的一个重要维度。文章以制造业为例,融入生命周期因素,动态考察不同节点企业社会责任对信用风险的缓释效应。论证不同生命周期节点下制约信用风险缓释效应的关键社会责任因子,进行逻辑关系分析,构建各生命周期节点下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并提出相应优化路径和解决策略。首先,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文献,明确企业生命周期、社会责任和信用风险的内在联系,找出关键连接点,结合相关理论依据,证实三者的潜在关联。其次,分析制造业整体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和信用风险的现状,定位问题所在,探索关键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定性分析社会责任对信用风险的内在驱动因素。然后,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视角,选取债权人、股东、消费者、供应商、员工、政府和社会七个维度的17个财务指标,从资本、商业、管理三个性质进行划分,形成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4-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1320个样本,采用综合指标评分法划分为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三个子样本,进行对照。紧接着在进行描述性统计后,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确认各生命周期节点制约信用风险的关键社会责任因子,用来构建Logistic信用风险简化模型,并加以评价和检验。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提出各生命周期节点的信用风险缓释路径和针对资本信用、商业信用、管理信用的缓释策略,发挥企业信用价值,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李要辉[5](2019)在《P2P平台运营寿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从企业生存的视角探讨了P2P平台经营情况、P2P行业发展水平、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影响P2P平台运营寿命。具体而言,本文首先使用AHP方法构建了指标研究体系,随后构建了层次回归模型作为本文的分析框架,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加以分析,最后得出了一些对当前P2P平台发展和政府监管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的结论。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构建了选择干部模型。模型研究表明:在研究影响选择干部的因素时,可以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对影响目标问题的因素计算组合权向量,最终做出最优化选择。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截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1777家P2P平台运营数据、行业数据及宏观经济数据对P2P平台的运营寿命进行了研究,运用AHP方法对数据指标进行处理,建立层次回归模型,然后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究指标数据对P2P平台运营寿命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上线时间、平台死亡前一个月行业综合利率、平台死亡前一个月行业的累计资金净流入、平台死亡前一个月PPI对P2P平台运营寿命为负向影响;平台死亡前一个月M2、平台死亡前一个月行业的平均借款期限、平台死亡前一个月行业的累计贷款余额、平台死亡前一个月CPI、平台死亡前一个月PMI对P2P平台运营寿命为正向影响;从影响因子的影响力度来看,一方面,上线时间、平台死亡前一个月M2、平台死亡前一个月行业的平均借款期限对P2P平台运营寿命的影响力度比较大,另一方面,其它因子对P2P平台运营寿命也有影响,但是影响力度都比较小。基于上述结论,论文提出为了延长P2P平台运营寿命,平台不仅要重点关注国家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央行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应加快产品创新和市场布局;还要关注产品的借贷期限,做好产品的风险控制;另外,由于P2P平台上线时间越早,其运营寿命越长,死亡率越低,政府监管部门重点监控的对象应该是新成立的P2P平台。

谢广营,徐二明[6](2017)在《P2P网贷企业寿命影响因素研究——来自718家企业的经验数据》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新兴制度创业行业而言,合法性根基较弱,生存问题至关重要。以网贷之家统计的718家跑路P2P网贷企业数据为基础,分析其寿命影响因素,为P2P网贷企业、政府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和借款人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注册资本、上线时间、跑路时间、跑路前1月股票指数、跑路前2月存款利率、跑路前1季度GDP均与企业寿命显着相关。层次回归模型中,上线时间、跑路前2月存款利率、跑路前1季度GDP对企业寿命有负向影响,而跑路时间则对企业寿命呈正向影响。在控制其它四个变量的条件下,注册资本与跑路前1月股票指数对企业寿命影响不显着。

李业玲[7](2016)在《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推动第一产业发展以及吸收农村人口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内部技术、管理、资金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层次低、寿命短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本文以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寿命为研究对象,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成本理论、竞争力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区位理论以及国家干预理论等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从企业性质、企业注册资本和企业行业类别等角度对收集到的62648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影响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的模型,并对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测算,从而发现各要素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的影响程度,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以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寿命。通过对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的研究可以看出:(1)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不断壮大,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发展速度快,但企业平均寿命低,仅为5.69年。对企业存活率研究发现,山东农产品加工企业存活率低,36%的企业存活时间不足3年,59%的企业存活时间不足5年;(2)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显着。两次经济危机时期,都造成了一大批企业的死亡,企业税收等其他优惠政策的实行,都促进一大批企业的注册成立;(3)除外部的经济环境外,企业性质对企业寿命的影响最明显,在企业注册资本和行业类别一定的条件下,内资非私营企业的寿命明显高于其他三类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影响企业的寿命,在注册资本500万以下时,企业寿命随着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而增加,当企业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时,企业注册资本对企业寿命的影响不显着,再增加注册资本不会提高企业的寿命,反而会使得企业的寿命有轻微的下降;不同行业类别的企业之间,企业寿命存在差异,对于竞争较激烈的行业,企业寿命较短。针对影响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的因素,分别从政府角度、企业角度、金融机构角度和其他主体角度,提出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的可行性建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序发展。

周南南[8](2010)在《中国企业生命表的编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寿命,特别是企业寿命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在中国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对企业寿命的研究和其他研究一样,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但由于长期以来学术界缺少对企业寿命测度的必须的数据资料,小范围的测算虽有,但可靠程度也必然大打折扣。目前对于一定范围内企业寿命的系统测算还是空白的,本文从国内外有关企业寿命的理论研究为切入点,意在形成有中国企业寿命影响因素以及企业寿命测度方法的理论体系,以期对中国企业寿命的系统测度进行工作指导。首先,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企业寿命研究与人口生命研究是相通的,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待企业,把企业看做一个像人一样的生命体,把人口生命表的构造方法应用于企业生命表的编制,利用曾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过的企业寿命数据的相关信息,编制企业生命表,借此了解企业的平均寿命和死亡高峰期,反映地区间企业的生存状况,为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次,本文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来度量和考察中国企业寿命的影响因素。中国企业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环境因素在趋向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变化。企业应尽可能利用各方面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发展自身实力,规避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外部因素。

刘沛[9](2010)在《基于企业DNA的企业寿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处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大多数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几年,甚至更短,只有少数企业才能长期生存。针对这个现象,管理学界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试图解开企业寿命的秘密。其中,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研究企业问题成为近年新兴视角之一。广大学者将企业视作生物体,试图通过企业DNA的研究来解释企业寿命问题。本文运用生物学和企业管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论,重点对企业DNA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企业DNA模型,并对其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内部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延长企业寿命的路径,最终给出促使企业健康发展的对策。首先,本文提出了企业DNA模型是由互补的双链和四类遗传基因所构成,即双链为经营与管理,遗传基因为经营理念、核心技术、创业精神与运行机制。其次,从构成要素的完整性角度分析了企业DNA结构特点,按照是否完全具备四类遗传基因将其划分为完整DNA与缺失DNA;阐述了企业DNA的功能特点,并就其对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性地论证了企业DNA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关系。再次,基于企业DNA模型,研究其构成要素对企业寿命的影响。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企业长寿路径,在企业DNA功能作用下,分析了企业DNA在企业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的外在表现及作用机制。最后,结合企业DNA模型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以及对企业寿命的影响,提出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朱相平[10](2009)在《交易费用视角下的企业生命周期演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有很多视角,目前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成果中最有影响的有企业生命周期仿生—进化论、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企业生命周期归因论、企业生命周期对策论等。阐述了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化机理,分析了企业边际弹性、企业的决策与管理、资本结构、技术创新、产品市场容量、制度创新等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并在技术创新、强化主业、注重企业家作用以及产业转型等方面给出了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的建议。

二、论企业寿命周期的制约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企业寿命周期的制约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A股上市高技术企业(制造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穷困”状态企业界定及分类
        1.3.1 “穷困”状态企业界定
        1.3.2 分类一:财务穷困状态企业
        1.3.3 分类二:期望落差状态企业
        1.3.4 分类三:组织下滑状态企业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及章节安排
        1.5.1 研究方法
        1.5.2 章节安排
    1.6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6.1 研究难点
        1.6.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源基础理论
        2.1.2 企业知识基础理论
        2.1.3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2.1.4 演化经济学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多元化概念及测度
        2.2.2 技术多元化的动因
        2.2.3 技术多元化模式划分及测度
        2.2.4 技术多元化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
        2.2.5 核心技术能力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3.1 分类一:关于财务穷困状态企业研究假设
        3.1.1 技术多元化与财务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关系
        3.1.2 相关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财务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关系
        3.1.3 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调节效应
        3.1.4 产权保护力度的调节效应
    3.2 分类二:关于期望落差状态企业研究假设
        3.2.1 技术多元化与期望落差状态企业绩效关系
        3.2.2 相关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期望落差状态企业绩效关系
        3.2.3 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调节效应
        3.2.4 产权保护力度的调节效应
    3.3 分类三:关于组织下滑状态企业研究假设
        3.3.1 技术多元化与组织下滑状态企业绩效关系
        3.3.2 相关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组织下滑状态企业绩效关系
        3.3.3 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调节效应
        3.3.4 产权保护力度的调节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4.1 三类研究样本选择与技术多元化特征分析
        4.1.1 财务穷困状态企业
        4.1.2 期望落差状态企业
        4.1.3 组织下滑状态企业
        4.1.4 三类“穷困”状态企业技术多元化特征分析总结
    4.2 研究变量
        4.2.1 因变量
        4.2.2 自变量
        4.2.3 调节变量
        4.2.4 控制变量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与研究发现
    5.1 分类一:关于财务穷困状态企业实证分析
        5.1.1 研究模型
        5.1.2 数据来源
        5.1.3 描述性分析
        5.1.4 回归分析
        5.1.5 内生性再检验
        5.1.6 稳健性检验
        5.1.7 小结
    5.2 分类二:关于期望落差状态企业实证分析
        5.2.1 研究模型
        5.2.2 数据来源
        5.2.3 描述性分析
        5.2.4 回归分析
        5.2.5 内生性再检验
        5.2.6 稳健性检验
        5.2.7 小结
    5.3 分类三:关于组织下滑状态企业实证分析
        5.3.1 研究模型
        5.3.2 数据来源
        5.3.3 描述性分析
        5.3.4 回归分析
        5.3.5 内生性再检验
        5.3.6 稳健性检验
        5.3.7 小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
        6.1.2 研究结论讨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XS煤炭公司转型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线路图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企业转型相关理论概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
    2.2 战略转型理论
        2.2.1 企业转型界定
        2.2.2 企业战略转型动因与必要性
        2.2.3 企业战略转型条件与可行性
    2.3 多元化战略转型理论
        2.3.1 多元化战略概述
        2.3.2 多元化战略的分类
        2.3.3 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好处与弊端
3 XS煤炭公司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分析
    3.1 XS煤炭公司基本概况
    3.2 XS煤炭公司发展历史
    3.3 当前面临的内外形势
    3.4 当前存在问题分析
        3.4.1 外部面临问题
        3.4.2 内部发展问题
4 XS公司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布局
    4.1 XS煤炭公司SWOT分析
        4.1.1 优势分析(Strengths)
        4.1.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4.1.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4.1.4 威胁分析(Threats)
    4.2 XS公司发展适合的战略选择
        4.2.1 利用SWOT分析图表分析四种组合策略
        4.2.2 XS公司战略选择
    4.3 XS公司转型发展的战略布局
        4.3.1 保障主导产业平稳发展
        4.3.2 加快转型项目投产达效
5 XS公司转型发展的战略保障措施
    5.1 实施转型发展的整体保障措施
    5.2 辅助产业保障措施
        5.2.1 转型项目——酒店保障措施
        5.2.2 转型项目——地毯保障措施
        5.2.3 转型项目联合发展保障措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访谈问卷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政府补贴与风险投资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独占工具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科技型中小企业
        2.1.2 政府补贴
        2.1.3 风险投资
        2.1.4 创新性
        2.1.5 创新独占性工具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政府补贴的国内外研究
        2.2.2 风险投资的国内外研究
        2.2.3 独占性工具的国内外研究
    2.3 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章 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
    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1 政府补贴对独占性工具选择的影响
        3.1.2 风险投资对独占性工具选择的影响
        3.1.3 创新性对独占性工具选择的影响
    3.2 变量设计
        3.2.1 自变量设计
        3.2.2 因变量设计
        3.2.3 控制变量设计
    3.3 问卷设计与调查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调查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样本特征分析
        4.1.2 研究变量描述性分析
    4.2 信效度分析
        4.2.1 信度分析
        4.2.2 效度分析
    4.3 回归分析
        4.3.1 政府补贴对独占性工具选择的影响
        4.3.2 风险投资对独占性工具选择的影响
        4.3.3 创新性对独占性工具选择的影响
    4.4 分析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小企业创新独占性机制选择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4)企业生命周期节点下社会责任对信用风险的缓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社会责任关注度
        1.2.2 企业信用问题
        1.2.3 制造业转型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依据
    2.1 企业社会责任
        2.1.1 社会责任界定
        2.1.2 社会责任评价指标
    2.2 企业信用风险
        2.2.1 企业信用风险内涵
        2.2.2 企业信用风险控制
    2.3 企业生命周期
        2.3.1 企业生命周期划分
        2.3.2 企业生命周期特征
    2.4 企业生命周期与社会责任
    2.5 企业生命周期与信用风险
    2.6 社会责任与信用风险
    2.7 理论依据
        2.7.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7.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7.3 社会契约理论
        2.7.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和信用风险驱动因素
    3.1 制造业发展动态
    3.2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
        3.2.1 整体情况
        3.2.2 局部问题
    3.3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
        3.3.1 企业信用风险问题
        3.3.2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
    3.4 驱动因素
        3.4.1 宏观层面
        3.4.2 微观层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4.1 研究假设
    4.2 指标设计和有效性分析
        4.2.1 指标体系设计
        4.2.2 指标共线性检验
        4.2.3 指标有效性分析
    4.3 模型分析
        4.3.1 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
        4.3.2 Logistic回归模型
        4.3.3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信用风险缓释实证分析
    5.1 样本设计
    5.2 变量设定
        5.2.1 企业生命周期
        5.2.2 企业社会责任
        5.2.3 企业信用风险
    5.3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3.1 资本信用评价指标
        5.3.2 商业信用评价指标
        5.3.3 管理信用评价指标
        5.3.4 相关变量指标
    5.4 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的信用风险缓释研究
        5.4.1 企业社会责任计量
        5.4.2 构建信用风险缓释模型
        5.4.3 实证分析
    5.5 关键因子的Logistic模型实证研究
        5.5.1 确定关键因子
        5.5.2 构建Logistic简化模型
        5.5.3 简化模型的评价
        5.5.4 简化模型的检验
    5.6 实证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企业信用风险缓释路径及策略
    6.1 企业信用风险缓释路径分析
        6.1.1 企业信用风险总体分析
        6.1.2 企业信用风险缓释路径
    6.2 企业信用风险缓释策略
        6.2.1 宏观视角
        6.2.2 微观视角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局限性及展望
        7.2.1 研究局限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P2P平台运营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提出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生命周期的文献综述
        2.1.1 产品生命周期的相关文献
        2.1.2 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文献综述
    2.2 企业寿命的文献综述
        2.2.1 企业寿命相关文献综述
        2.2.2 企业生存相关文献综述
        2.2.3 企业寿命定量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3 互联网金融的文献综述
    2.4 P2P网络贷款的文献综述
        2.4.1 P2P借贷风险的相关文献综述
        2.4.2 P2P网络贷款平台风险相关文献综述
    2.5 P2P现有文献述评
3 P2P运营机制和发展历史及现状
    3.1 P2P网络贷款的运营机制
        3.1.1 P2P的运营框架
        3.1.2 P2P的借款方
        3.1.3 P2P的投资方
        3.1.4 P2P的监管方
        3.1.5 P2P的运营技术
    3.2 国外P2P的发展历史
    3.3 国内P2P发展历史及现状
        3.3.1 我国P2P发展历史
        3.3.2 我国P2P发展现状
4 理论模型与研究设计
    4.1 理论模型
        4.1.1 基准方法AHP
        4.1.2 属性层次模型(AHM模型)
    4.2 实证设计
    4.3 数据处理
    4.4 多元线性回归
    4.5 研究假设
5 P2P平台运营寿命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基于全样本视角的实证分析
        5.2.1 模型设定和回归结果
        5.2.2 回归方程总体线性的显着性检验
        5.2.3 残差分析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P2P网贷企业寿命影响因素研究——来自718家企业的经验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
四、实证研究
     (一)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二) 分层回归模型
五、结论与启示

(7)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企业成本理论
        2.2.2 竞争力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区位理论
        2.2.5 国家干预理论
3 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特征分析
    3.1 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分析
        3.1.1 企业数量不断扩大
        3.1.2 企业存活率低
        3.1.3 企业寿命较短
    3.2 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分析
        3.2.1 企业所有制分类
        3.2.2 企业发展现状
        3.2.3 企业寿命特征
    3.3 不同规模企业寿命基本情况
        3.3.1 企业规模界定
        3.3.2 企业发展现状
        3.3.3 企业寿命特征
    3.4 不同行业企业寿命分析
        3.4.1 行业分类
        3.4.2 企业发展现状
        3.4.3 企业寿命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4.1.1 变量选择
        4.1.2 数据来源
    4.2 模型选择
        4.2.1 多元回归模型
        4.2.2 虚拟变量
    4.3 实证分析及结果
        4.3.1 建立回归模型
        4.3.2 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4.3.3 注册资本500万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节
5 延长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的建议
    5.1 政府角度
        5.1.1 保持政策和法规的相对稳定性
        5.1.2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政策支持
        5.1.3 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5.1.4 加强行业引导
    5.2 企业角度
        5.2.1 融资与降低成本并举,解决资金不足难题
        5.2.2 变革人才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5.2.3 根据不同行业的竞争情况,理性选择进入的行业
    5.3 金融机构角度
        5.3.1 解决信息不对称,建立关系型融资模式
        5.3.2 加快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
        5.3.3 推进利率市场化
    5.4 其他措施
        5.4.1 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
        5.4.2 大力发展担保机构
        5.4.3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企业
    5.5 本章小节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中国企业生命表的编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企业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一、企业生命表的编制步骤
    二、企业年龄别死亡率和死亡概率
        (一) 伐尔死亡概率法
        (二) 寇尔死亡概率法
        (三) 指数死亡概率法
        (四) 三种计算死亡概率方法的比较
第三章 中国企业生命表的编制
    一、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二、全国企业生命表
    三、各区域及各省市企业生命表
    四、三次产业企业生命表
    五、行业门类企业生命表
    六、行业大类企业生命表
第四章 企业寿命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理论分析
        (一) 企业所有制结构因素的影响
        (二)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 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
        (四) 企业规模的影响
        (五) 宏观经济效益的影响
        (六) 地区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一) 理论指标的选取
        (二) 理论指标的统计检验
        (三) 统计建模实证分析
    三、结论
第五章 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企业长寿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二、本文的不足及其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基于企业DNA的企业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资料获取方法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 DNA 研究
        2.1.1 企业DNA 概念
        2.1.2 企业DNA 模型
        2.1.3 企业寿命研究
    2.2 生物 DNA 研究
        2.2.1 遗传学理论
        2.2.2 分子生物学理论
        2.2.3 生物DNA 模型
    2.3 企业 DNA 与企业寿命研究
第3章 企业DNA 模型构建
    3.1 企业DNA 构成要素
        3.1.1 企业 DNA 双链
        3.1.2 企业 DNA 遗传基因
    3.2 企业 DNA 结构与特点
        3.2.1 企业DNA 模型结构
        3.2.2 企业DNA 特点
    3.3 企业DNA 内部关系
        3.3.1 双链之间关系
        3.3.2 遗传基因之间关系
        3.3.3 企业DNA 双链与遗传基因
第4章 企业DNA 与企业寿命
    4.1 遗传基因与企业寿命
        4.1.1 经营理念是延长企业寿命的行为指针
        4.1.2 核心技术是保持企业持久的关键基础
        4.1.3 创业精神是实现企业长寿的动力源泉
        4.1.4 运行机制是驱动企业发展的内在保证
    4.2 企业长寿路径
        4.2.1 企业成长路径
        4.2.2 企业成熟路径
        4.2.3 企业转型路径
第5章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对策
    5.1 树立先进经营理念,培育企业竞争优势
    5.2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能力
    5.3 培养提升创业精神,激发创造企业活力
    5.4 完善企业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5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实施企业创新经营
    5.6 加强企业管理创新,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5.7 搞好人才队伍建设,保证企业永葆青春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交易费用视角下的企业生命周期演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文献综述及其评析
    (一)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起源
    (二) 现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
        1.企业生命周期仿生—进化论。
        2.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
        3.企业生命周期归因论。
        4.企业生命周期对策论。
    (三) 简评
二、交易费用视角下的企业生命周期演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企业生命周期演化思路的提出
    (二) 企业生命周期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三、主要启示和建议

四、论企业寿命周期的制约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多元化与“穷困”状态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A股上市高技术企业(制造业)的实证分析[D]. 李浩.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2]XS煤炭公司转型发展战略研究[D]. 周伟凤. 山西大学, 2019(01)
  • [3]政府补贴与风险投资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独占工具选择研究[D]. 李苗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4]企业生命周期节点下社会责任对信用风险的缓释效应研究[D]. 曹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5]P2P平台运营寿命研究[D]. 李要辉.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6)
  • [6]P2P网贷企业寿命影响因素研究——来自718家企业的经验数据[J]. 谢广营,徐二明.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7(07)
  • [7]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寿命研究[D]. 李业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8]中国企业生命表的编制及影响因素分析[D]. 周南南.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
  • [9]基于企业DNA的企业寿命研究[D]. 刘沛. 沈阳理工大学, 2010(02)
  • [10]交易费用视角下的企业生命周期演化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J]. 朱相平. 山东经济, 2009(02)

标签:;  ;  ;  ;  ;  

论企业生命周期的制约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