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在数字打样中的应用——IRIS数字打样系统

色彩管理在数字打样中的应用——IRIS数字打样系统

一、色彩管理在数字打样中的应用——IRIS数字打样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汤艺美,卢志扬,陈港能[1](2021)在《浅析数字打样中的印刷色彩管理》文中认为详细分析数字打样中色彩管理的概况,提出色彩管理的应用途径、存在问题与完善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印刷行业的数字打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金志敏[2](2013)在《印刷色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对于印刷企业来说,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印刷出来的产品与客户提供的原稿或样张颜色不一致或差别很大,从而遭到客户的投诉,印刷企业自身也遭受不小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还有信誉损失。如果不能解决这种颜色不准的问题,势必会造成客户的流失,影响经济效益和企业长远发展。如何解决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呢?引入色彩管理系统,就能有效解决印刷色彩不准的问题。本文从印刷色彩管理的的概念、目的和作用、系统组成入手,结合显示器、数码打样机等具体印刷设备的校准探讨色彩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并针对当前色彩管理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诸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首先,通过印刷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印刷色彩不准的问题,引入色彩管理的概念,阐述色彩管理的目的和作用,实现印刷品和原稿达到颜色的基本一致,即所谓的“所见即所得”。另外,对色彩管理的系统组成等方面进行研究。其次,在对于印刷色彩管理手段和技术的研究上,通过计算机显示器的颜色校准和数码打样机的色彩校准等技术的研究,详细阐述了色彩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即所谓的“3C”过程,就是校正(Calibration),特性化(Characterization)和转换(Conversion)。为了使得最终的印刷品与客户提供的原稿、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字文件以及客户签字认可的样张,在颜色上保持一致,就必须对显示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这三大类设备进行颜色校准和色彩管理。最后,论文通过案例介绍了色彩管理在企业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展望。提出科学的对于印刷色彩管理的定义与作用,并且这种管理是不断发展的,要不断适应时间及不同需要变化的,并且把印刷色彩管理系统当作企业管理保证生产质量与企业信誉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印刷的质量,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久生命力。色彩管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需要先进设备和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才能将色彩管理的效力发挥到最佳。

胡媛,乔良,许英震[3](2011)在《数字印刷机在数字打样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数字印刷机,特别是生产型数字印刷机开始进入传统印刷企业。其印刷品质已经接近或略超过胶印,从而为商业印刷企业,特别是以高中档彩色印刷产品为主

吕倩[4](2011)在《数字打样的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根据印刷色彩学、印刷质量控制以及印刷工艺原理,对数字打样技术的原理、类型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了数字打样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印品质量的主要控制要素,并对CTP系统的线性补偿原理进行了介绍。对数字打样的质量进行控制必须首先保证印刷质量,使印刷品的质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得到了稳定状态的印刷特性文件,色彩管理才能发挥作用。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做好了色彩管理并不能确保每次进行数字打样的样张保持与标样良好的匹配。而在每次打样时使用ECI2002等色表对数字打样进行质量控制时,由于色块太多,工作量很大,不能快速地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和改进,而且如果要进行多次匹配,会对纸张和墨水造成大量浪费。本文结合国际标准及色彩再现原理制作小测控条,研究使用小测控条对真网点数字打样质量进行日常控制的可行性。本文中使用GMG色彩管理及数字打样软件进行网点打样。对数字打样进行色彩管理后便可以进行常规打样,收集小测控条的测量数据,计算色差,然后使用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确定标准印张和数字样张的映射关系。通过测量及计算结果对原色及二次色、灰平衡、色调再现和层次复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标准印张和数字样张的映射关系确定色彩参数文件的修正方案,对数字打样进行优化。主要以色差作为评价指标,将优化后的测量数据与GMG软件的4维色彩空间转换引擎技术进行循环校正的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将小测控条作为验证数字样张质量和改进局部偏差的方法具备其可行性。

李永慧[5](2010)在《浅谈数码打样的实施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打样系统已成为印刷工艺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印刷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数码打样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了数码打样的实施过程。

汶建龙[6](2009)在《面向出版的多源地图数据数字打样审校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打样技术已由传统的模拟打样逐步进入到数字打样阶段,然而受多源地图数据复杂性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在国内特别是在我军地图出版领域,地图数字打样却迟迟未能实现真正取代传统打样的目的。围绕这一难题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不同的地图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不同的印前数据重组方案,并在此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印前数据二次重组方案,大大提高了多源地图数据到印前数据转换的效率和质量。2.提出了基于屏幕和硬拷贝的数字打样审校技术方案,运用色彩控制机制、线划控制机制以及软件审校机制等技术方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数字打样技术的地图图面效果表示与内容审校方法。3.采用基于黑箱技术的颜色转换模型,建立了数字打样审校过程中的颜色控制机制,实现了打样看到的颜色效果与印刷后的颜色效果的高度一致性。4.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线划质量控制模型,在现有数字硬拷贝打样技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把影响打样与印刷效果的一些客观条件及环境因素纳入了考察范畴,解决了数字硬拷贝打样样张与印刷品之间线划宽度变形过大的问题。5.提出了三种基于屏幕的分色版审校模型,通过这三种审校模型的综合应用,有效的解决了地图印前数据中的颜色分版错误的问题。6.设计并建立了基于关系模型的印刷设色数据库,为印前数据的二次重组以及彩色合版数据能顺利实现入库校验创造了条件。7.联系课题实际,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屏幕和硬拷贝的数字打样审校平台,并采用交互式操作界面设计,方便了审校过程的实现和审校结果的灵活查看。

刘诗德[7](2009)在《数码打样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数字化为标志的当今出版印刷技术,已全面从传统的模拟或模数混合工艺向全数字化生产工艺转变,色彩管理与数码打样是全数字化印刷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较详尽地阐述了色彩管理与数码打样的基本理论以及质量控制技术,结合苏州影像图集、地理图集、专用地图等研究项目,在四色印刷打样质量控制和地图专色数码打样色彩匹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首次提出了匹配印刷实地密度标准的线性化控制模式和逆向色彩匹配法获取印刷特性文件,对地图专色数码打样进行了四色分量修正与色度逼近校正方法,并建立了地图专色打样转换模型。本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测绘系统内首次构建了基于ICC标准的数码打样质量控制机制,为测绘生产单位各部门之间搭建了色彩一致性的标准平台,提出并实现了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解决方案。(2)对数码打样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首次提出使用匹配印刷实地密度标准的控制方法进行输出设备的基本线性化和逆向色彩匹配法获得印刷特性文件等创新式控制手段与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可靠的验证。通过对数码打样校正,部分单位数码打样与印刷的平均色差做到了ΔE ab=1NBS左右,达到很好的色彩匹配效果。(3)在CTP印前系统数码打样环境和EFI XF数码打样软件环境下进行专色打样色彩匹配的研究,分别采用了CMYK修正和L*a*b*逼近法提高专色数码打样颜色匹配效果,最终专色数码打样平均色差做到了ΔE a*b=1NBS左右,达到了专色打样很好的颜色匹配效果,并建立了基于特定环境的专色数码打样转换算法。(4)设计了用于长期监控印刷特性的颜色控制条,建立了长效的印刷特性跟踪反馈机制,并准实时更新数码打样环境。(5)分析了建立测绘行业标准印刷ICC特性文件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6)在数码打样阶段性和总体评价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讨,提出了评价方法与指标,制定了数码打样整体评价色差标准。

孙红光[8](2009)在《基于数字化流程的色彩管理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印刷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色彩管理是确保开放式、网络化、数字化印刷生产流程中色彩信息在不同软件和硬件设备之间准确转换和传递的关键技术。因此,基于数字印刷流程的色彩管理规范化研究成为彩色印刷复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重研讨了基于ICC色彩管理的原理和实施方法,深入分析了整个数字化印刷流程中的色彩管理技术并进行了实验应用研究。通过规范化的色彩管理实现了色彩信息在输入、显示和输出设备之间的准确再现,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数字化印刷流程的色彩管理及设备特性文件的检测和编辑优化的实施方案,并探讨了实施规范化色彩管理的色彩复制效果,提出了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色彩管理效果和设备特性文件的模型,实现了特性文件的优化和数字化印刷流程色彩管理的规范化。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验证了数字印刷流程进行色彩管理的必要性和方案的可行性,所提出的设备特性文件的检测和优化方案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对印刷企业在数字印刷流程中进行准确、有效的色彩复制具有指导意义。

房曦[9](2009)在《包装印刷数字打样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包装印刷领域中。数字打样作为数字化印刷作业流程中的一种非常关键的技术,以其高速度、高质量、低成本的优势,具有逐渐代替传统打样的趋势。我国数码打样技术还处于逐步成熟及推广阶段,特别是在包装印刷的应用方面。在此条件下进行包装印刷数字打样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根据包装印刷的特点,主要选择白卡纸作为承印材料,通过Best color专业打样系统进行数字打样实验。利用色度学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将数字打样样张中四色梯尺的密度值拟合成一次曲线,判定创建的线性化是否成功;并根据色差数据值,生成相应的色差分布曲线;分析时采用分光密度计测量数字打样样张的基本参数,分光光度计自动测量数字样张和胶印样张的色度值,提高其精度和准确性。实验主要内容:(1)同种承印材料、同样墨量、不同线性化对数字打样的影响;(2)不同承印材料、各自合适的线性化及墨量对数字打样的影响;(3)与模拟胶印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检测色差,使得数字打样效果尽量模拟印刷效果。(4)根据包装印刷的特点,针对包装印刷中专色进行研究。通过对各自输出样张的比较,结合绘制的色差图,利用色差分析方法对影响数字打样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为今后进行数字打样研究时,能够更好地降低色差和提高视觉效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专色打样的研究中,尽管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能很好地反映专色阶调的模拟仿真效果,但仍对包装印刷的数字打样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房曦,黄颖为[10](2009)在《数字打样中色彩管理的实施研究》文中认为引言数字打样作为数字化印刷作业流程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对推动数字化印刷作业流程的应用,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的生产需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数字打样及其核心色彩管理系统进行

二、色彩管理在数字打样中的应用——IRIS数字打样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色彩管理在数字打样中的应用——IRIS数字打样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2)印刷色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色彩管理的基本概念
    1.2 色彩管理系统的组成
    1.3 色彩管理的实施过程
        1.3.1 设备校准
        1.3.2 设备特征化
        1.3.3 转换色彩空间
    1.4 主流色彩管理系统简述
    1.5 色彩管理在印刷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第2章 与印刷色彩管理相关的几个概念
    2.1 色彩的本质
    2.2 光源的光谱特性
    2.3 色彩模式和色彩空间
第3章 印刷色彩管理的系统组成与实施应用
    3.1 印刷色彩管理的系统组成
        3.1.1 色彩管理的发展历程
        3.1.2 色彩管理的系统组成
    3.2 印刷色彩管理的实施过程
    3.3 印刷色彩管理的具体应用案例
        3.3.1 Photoshop 中的色彩管理
        3.3.2 屏幕软打样中的色彩管理
        3.3.3 数码打样中的色彩管理
第4章 印刷色彩管理目前存在的困难与前景展望
    4.1 印刷色彩管理目前存在的困难
        4.1.1 对印刷色彩管理认识不足
        4.1.2 技术瓶颈和投资成本限制色彩管理进一步推广
        4.1.3 印刷工艺标准化问题
    4.2 印刷色彩管理前景展望
        4.2.1 色彩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数字化工作流程落地生根
        4.2.2 色彩管理软件开放化、系统化,色彩管理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
        4.2.3 企业“三化”水平不断提高,色彩管理应用开花结果
        4.2.4 色彩管理理念和技术越来越先进
第5章 结语
    5.1 本论文主要内容总结
    5.2 本论文研究性工作及其结论或应用效果总结
    5.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数字印刷机在数字打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印刷机实现数字打样的技术关键
    1. 色域匹配
    2. 色彩管理软件
    3. 打样材料、速度和成本
    4. 技术可行性和实现易用性
二、数字印刷机在数字打样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稳定性
    2. 产品类型的约束
    3. 色彩管理软件的选择
    4. 印刷材料
三、总结

(4)数字打样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数字打样技术概述
        2.1.1 真网点数字打样技术
        2.1.2 数字打样的核心技术
        2.1.3 数字打样技术的优势
        2.1.4 数字打样的色彩管理
    2.2 CIE L*a*b*颜色空间及色差公式
        2.2.1 CIE L*a*b*颜色空间
        2.2.2 色差ΔΕ
    2.3 颜色测量
    2.4 观察条件
    2.5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质量控制
    3.1 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
        3.1.1 CTP 技术概述
        3.1.2 CTP 网点补偿原理及方法
        3.1.3 CTP 质量控制的基础
    3.2 印品质量影响要素及控制
        3.2.1 实地密度
        3.2.2 网点增益
        3.2.3 印刷相对反差
        3.2.4 灰平衡
        3.2.5 叠印率
    3.3 数字打样的质量标准
    3.4 进行数字打样前的质量控制要素
        3.4.1 打印机因素
        3.4.2 打印墨水因素
        3.4.3 纸张因素
    3.5 数字打样颜色测控条的选择与改进
        3.5.1 原色和二次色
        3.5.2 中性色
        3.5.3 色调再现
        3.5.4 阶调复制
        3.5.5 参考值的选择
    3.6 数字打样测试版的设计
第四章 数字打样质量控制的实现
    4.1 印制标准样张
        4.1.1 实验设备及参数设置
        4.1.2 CTP 的线性化
        4.1.3 印制标准样张
    4.2 数字打样的色彩管理
        4.2.1 实验设备及参数设置
        4.2.2 打印机的线性化
        4.2.3 色彩参数文件的生成与测量
    4.3 数字打样的优化
        4.3.1 色域评价
        4.3.2 中性色
        4.3.3 色调再现
        4.3.4 阶调复制
        4.3.5 色彩参数文件的优化
        4.3.6 实验结果分析
        4.3.7 小测控条的局限性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6)面向出版的多源地图数据数字打样审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打样是地图印刷出版过程的必经环节
    1.2 地图数据多源化对打样的影响
    1.3 地图数字打样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3.1 打样技术的发展及数字打样技术的形成
        1.3.2 地图数字打样技术的特点
        1.3.3 地图数字打样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多源地图数据分析与出版重组
    2.1 多源地图数据出现的原因
        2.1.1 获取手段的多样化
        2.1.2 空间实体描述的多语义性
        2.1.3 存储方式的多样性
    2.2 多源地图数据的类型及特点
    2.3 出版对地图数据的要求
    2.4 多源地图数据重组为出版数据的技术方案
        2.4.1 几个概念说明
        2.4.2 基于通用制图软件的出版数据重组技术方案
        2.4.3 基于专业制图软件的出版数据重组技术方案
        2.4.4 基于GIS 系统的出版数据重组技术方案
        2.4.5 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印前数据二次重组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屏幕和硬拷贝的数字打样审校机制的建立
    3.1 基于屏幕和硬拷贝的数字打样审校技术方案的建立
        3.1.1 基于屏幕和硬拷贝的数字打样审校技术方案的提出
        3.1.2 基于屏幕和硬拷贝的数字打样审校技术方案的建立
    3.2 颜色控制机制的实现
        3.2.1 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
        3.2.2 颜色控制机制与实现方法
    3.3 数字硬拷贝打样线划控制机制的实现
        3.3.1 BP 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3.3.2 BP 神经网络存在的问题
        3.3.3 BP 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
        3.3.4 改进后的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3.3.5 数字硬拷贝打样线划控制机制的实现
    3.4 屏幕审校机制的实现
        3.4.1 颜色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4.2 分版审校算法的构建
        3.4.3 分版审校机制的实现
        3.4.4 审校结果的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审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的背景
    4.2 系统的设计原则
    4.3 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应用条件
    4.4 系统的设计思路
    4.5 系统的总体结构
    4.6 系统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6.1 数据准备模块
        4.6.2 色彩管理模块
        4.6.3 数字打样审校模块
        4.6.4 数字打样审校结果处理模块
        4.6.5 数据维护模块
        4.6.6 实用工具模块
    4.7 系统应用分析
        4.7.1 应用实例的选择
        4.7.2 应用实例出版问题分析
        4.7.3 应用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5.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5.3 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7)数码打样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
        1.1.2 CTF 和CTP 技术
        1.1.3 CTP 流程下的数码打样
        1.1.4 国内外数码打样技术的发展现状
    1.2 测绘生产单位印前工艺现状
        1.2.1 测绘行业地图印刷的特点
        1.2.2 测绘生产单位印前工艺现状
        1.2.3 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
第二章 颜色空间描述与计算
    2.1 颜色空间描述
        2.1.1 印刷色彩管理中颜色空间构成
        2.1.2 RGB 色空间
        2.1.3 CMYK 颜色空间
        2.1.4 XYZ 颜色空间
        2.1.5 L*a*b*颜色空间
        2.1.6 色差计算
    2.2 设备颜色空间计算
        2.2.1 输入设备颜色计算
        2.2.2 显示设备颜色计算
        2.2.3 输出设备建模与颜色计算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色彩管理理论与数码打样技术
    3.1 色彩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3.1.1 色彩管理原理
        3.1.2 色域
        3.1.3 ICC 特性文件
        3.1.4 ICC 色彩管理的实施
        3.1.5 PostScript 色彩管理
        3.1.6 Windows 新型色彩管理机制WCS
    3.2 数码打样技术
        3.2.1 数码打样理论、技术和服务三位一体
        3.2.2 数码打样与传统打样比较
        3.2.3 RIP 前与RIP 后数码打样
        3.2.4 数码打样色域匹配
        3.2.5 设备ICC 特性的创建与数码打样设置
        3.2.6 数码打样误差原因分析
    3.3 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解决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色印刷数码打样质量控制研究
    4.1 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1 需求问题
        4.1.2 测试设备配备问题
        4.1.3 数码打样质量控制技术问题
    4.2 四色印刷数码打样关键步骤质量控制
        4.2.1 标准印刷样张质量控制
        4.2.2 印刷网点扩大补偿控制
        4.2.3 匹配印刷实地密度标准的设备基本线性化
        4.2.4 逆向式色彩匹配法获得印刷ICC 特性文件
        4.2.5 数码打样校正
    4.3 影响数码打样质量的其它因素
        4.3.1 数码打样设备对打样质量的影响
        4.3.2 数码打样墨水对打样质量的影响
        4.3.3 数码打样纸张对打样质量的影响
        4.3.4 标准印刷样张对数码打样的影响
        4.3.5 测量重复精度
        4.3.6 印刷标准样张要求
        4.3.7 样张测量时间
    4.4 数码打样应用案例
        4.4.1 数码打样文件准备
        4.4.2 CTP 印前实验室数码打样环境建立
        4.4.3 《苏州影像图集》数码打样环境建立
        4.4.4 南京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环境建立
    4.5 建立测绘行业标准印刷ICC
        4.5.1 建立标准印刷ICC 的优越性
        4.5.2 标准印刷ICC 建立的可行性
        4.5.3 标准印刷ICC 建立实施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图专色数码打样质量控制研究
    5.1 基于CTP 印前系统的专色打样控制
        5.1.1 目前印前系统专色数码打样瓶颈
        5.1.2 地图专色数码打样精确匹配方案
    5.2 建立基于四色数码打样环境的专色打样模型
        5.2.1 专色数码打样模型建立构思
        5.2.2 专色数码打样模型建立
        5.2.3 专色数码打样模型分析与适用范围
        5.2.4 精细专色转换模型构想
    5.3 色度逼近法进行专色数码打样控制
        5.3.1 专色定义及打样输出
        5.3.2 专色打样色度校正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数码打样质量比较与评价
    6.1 基本线性化质量评价
    6.2 数码打样设备ICC 特性文件评价
    6.3 印刷ICC 特性文件评价
        6.3.1 印刷ICC 与国际标准ICC 进行比较评价
        6.3.2 印刷网点扩大曲线评价
    6.4 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总体质量评价
        6.4.1 质量评价色差标准
        6.4.2 部分测绘生产单位数码打样总体评价
    6.5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本文总结与进一步工作
    7.1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7.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7.3 本课题研究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数字化流程的色彩管理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内容和目的
        1.3.1 课题内容
        1.3.2 课题主要目的
2 色彩及色彩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色彩及色彩空间
    2.2 颜色容差
    2.3 颜色转换和颜色匹配
    2.4 色彩管理概述
        2.4.1 色彩管理
        2.4.2 基于ICC的色彩管理
3 基于ICC的数字印刷流程设备色彩管理的规范化应用研究
    3.1 显示设备色彩管理的规范化
        3.1.1 显示器在校准之前的准备工作
        3.1.2 显示器的校准
        3.1.3 调校屏幕色及特征化
    3.2 输入设备色彩管理的规范化
    3.3 输出设备色彩管理的规范化
        3.3.1 数码打样的色彩管理
        3.3.2 数字印刷机的色彩管理
        3.3.3 CTP制版印刷的色彩管理
4 数字印刷流程设备色彩管理的质量评价方法
    4.1 常用的测试图像和实验色靶
    4.2 显示设备特性文件的质量评价
        4.2.1 检查显示器的校正
        4.2.2 检查显示器特性文件的精度
    4.3 输入设备特性文件的质量评价
        4.3.1 主观评价
        4.3.2 客观评价
        4.3.3 输入特性文件的编辑和优化
    4.4 输出设备特性文件的质量评价
        4.4.1 主观评价
        4.4.2 客观评价
5 数字印刷流程色彩管理的实现
    5.1 显示设备色彩管理的实现
        5.1.1 实验设备和条件
        5.1.2 实验原理
        5.1.3 实验方法
    5.2 输入设备色彩管理的实现
        5.2.1 实验设备和条件
        5.2.2 实验原理
        5.2.3 实验方法
    5.3 输出设备色彩管理的实现
        5.3.1 色彩管理在数码打样中的应用
        5.3.2 色彩管理在数字印刷机中的应用
        5.3.3 色彩管理在CTP输出印刷中的应用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包装印刷数字打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背景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目的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目的
2 理论分析
    2.1 数字打样
    2.2 色彩管理
        2.2.1 色彩管理的核心要素
        2.2.2 色彩管理的实施步骤
    2.3 色差公式
3 实验
    3.1 实验准备
        3.1.1 实验设备及材料
        3.1.2 实验样张的设计
    3.2 输出设备的线性化校正实验
    3.3 线性化对数字打样的影响实验
    3.4 纸张对数字打样的影响实验
    3.5 与ISO模拟胶印样张对比实验
    3.6 专色打样实验
4 数据结果与分析
    4.1 数据处理方法
        4.1.1 最小二乘法
        4.1.2 回归分析
        4.1.3 R~2判定系数
    4.2 数据结果
        4.2.1 线性化数据
        4.2.2 不同线性化打样样张的对比
        4.2.3 不同纸张打样样张的对比
        4.2.4 打样样张与ISO模拟印刷样张的对比
        4.2.5 专色打样样张与专色印刷样张的对比
    4.3 数据分析
        4.3.1 线性化分析
        4.3.2 不同线性化对数字打样的影响
        4.3.3 不同纸张对数字打样的影响
        4.3.4 打样样张的色彩还原性分析
        4.3.5 专色样张效果分析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色彩管理在数字打样中的应用——IRIS数字打样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数字打样中的印刷色彩管理[J]. 汤艺美,卢志扬,陈港能. 丝网印刷, 2021(10)
  • [2]印刷色彩管理研究[D]. 金志敏. 齐鲁工业大学, 2013(09)
  • [3]数字印刷机在数字打样中的应用[J]. 胡媛,乔良,许英震. 印刷杂志, 2011(12)
  • [4]数字打样的质量控制研究[D]. 吕倩. 江南大学, 2011(08)
  • [5]浅谈数码打样的实施过程[J]. 李永慧. 中国包装, 2010(10)
  • [6]面向出版的多源地图数据数字打样审校技术研究[D]. 汶建龙.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03)
  • [7]数码打样质量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D]. 刘诗德.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01)
  • [8]基于数字化流程的色彩管理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孙红光.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9]包装印刷数字打样的研究[D]. 房曦.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10]数字打样中色彩管理的实施研究[J]. 房曦,黄颖为. 今日印刷, 2009(02)

标签:;  ;  ;  ;  ;  

色彩管理在数字打样中的应用——IRIS数字打样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