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在即,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探索

入世在即,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探索

一、WTO加入在即,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周红芳[1](2021)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文中提出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发展。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开放性和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特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大国竞合博弈愈演愈烈,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逆全球化从经贸领域蔓延至科技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科研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等方面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微观层面的开放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制约,全球科技在开放与保护的较量中艰难前行。但是从长远来看,全球化仍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势。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和数字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会推动全球化向前发展。科学从本质上讲是无国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人类共同的智慧。随着全球化研发和生产的发展以及跨国学术研究网络的出现,科学的发展愈发是一个全球合作的过程。从我国国内创新情况看,开放水平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彰显了高层次创新和高水平开放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但是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耗散结构理论、熊彼特创新理论、制度经济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等理论知识,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纵贯式结构,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提出对策建议。在全文中,坚持以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②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什么,有哪些创新活动?它的基本特征、体系目标、运行环境是怎样?作为最鲜明的特征,开放度该如何衡量?③如何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在梳理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构成要素、主要特点、建立原则、运行机制和运行环境等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随后论文根据马克思对创新形式的划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实践分析框架:生产力层面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创新。在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中,三大创新活动表现为: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在体系中,科学创新是基石,技术创新是关键,制度创新是保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根据以上分析框架,论文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创新活动进行定性分析,对创新开放度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新冠疫情下逆全球化形势对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最后根据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等主要国家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开放是经济增长的外在环境。开放式创新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开放式创新,国家层面的开放式创新研究并不充分,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既有理论上的重要性,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必要性。第二,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建立起来的全面而开放的创新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和经济各部门、公共与私有机构之间相互作用,对内要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对外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体系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等特征,有内向型开放和外向型开放两种模式。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第三,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可以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进行。科学创新的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活动国际化、科研成果国际化实现,国家应注重对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加大对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跨国并购和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研发国际化,根据马克思全球化理论,要注意区分研发国际化的双重影响,趋利避害。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通过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实现。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要在全球实现创新资源的配置,还会受到国际规则的影响。中国应该增强国内外规则的协调性,主动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提升国际治理的能力。第四,从知识开放、技术开放、资本开放、人才开放和制度开放五个要素分析,中国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水平十分有限,创新要素跨国流动水平不高,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借鉴美国、日本等创新强国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中国应从科学创新开放、技术创新开放、制度创新开放以及三大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升创新开放度,利用全球资源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第五,从新中国时期的巴统协议,冷战时期的瓦森纳协定,到中美贸易战,再到疫情期间中美科技领域部分脱钩,美国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从未停止。新形势下中国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应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不同国别不同领域科技合作,探索更加柔性,更加灵活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主动引领全球治理良性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陈宇[2](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邓亚兰[3](2018)在《基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都需要大量兴建房屋和基础设施等,建筑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2016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93567亿元[1](数据为所有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数据,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比2015年增长7.09%,建筑行业总产值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随着“一带一路”、技术创新等国家战略的提出,我国建筑工程领域不断扩张,建筑行业出现了一系列如大型化、复杂化、国际化及工业化等新的发展趋势。在这些新的发展趋势下,现代工程管理不再仅仅是对传统的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约束目标进行管理控制,而是需要工程管理人才能够理解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整体性与复杂性,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与团队中熟练应用基础性的技术与管理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够认知工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日益提高,提升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养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需求是当前工程管理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论文旨在通过对建筑行业工程管理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为我国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及发展提供参考。论文首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了解建设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现状与培养模式,梳理归纳各自的特点,在所掌握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所需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然后通过对业内专家和建筑行业专业人士实施深度访谈和调研,了解当前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专业人士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看法和要求,对当前形成的工程管理综合素质结构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业内人士进行问卷调研,收集研究当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因子分析法进行归类总结工程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体系,得出个人品质素养、专业技能、个人职业发展能力、专业学科知识及应用、基础学科知识及应用这五个维度上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重要指标排序,为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修订提供参考。论文针对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工程管理教育在为社会输送人才过程中一定程度的与行业脱节的问题,对国内外建筑行业发展及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研究,广泛征集业内人士的意见,深入了解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下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论文强调了工程管理类专业培养体系的建设应该基于建设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从行业发展需求的角度建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素质培养体系,使学生的课程培养体系及培养计划更具有针对性。

文宇[4](2013)在《天津大学工程管理本科教育改革及其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适应建筑业高速发展的需求,更完善、更有效的方法来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成为迫切需要,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培养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兼有经济和法律知识和背景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我国工程管理学科设置时间较晚,作为一个在多个较窄口径的专业基础上归并而来的具有宽口径的,横跨工程技术、管理技术、经济学、法学等多个学科平台的复合型专业,工程管理本科教育还存在许多弊病。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搞好工程管理本科教育,培养适应新形势工程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天津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之一,工程管理专业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具备很强的专业优势,是教育部的示范专业。本文应用案例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对天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从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科研驱动教学、师资培养与对外交流等方面对天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工程管理专业具有注重产学研结合和知识创新、不断改革进取和创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培养目标明确和专业定位准确、走差异化办学道路以及注重工管文化建议和学生全过程参与管理等特色。

孙久艳[5](2012)在《高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教改分析及实践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职教学必须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的教育理念,按照社会需要人才为培养导向。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和专业课程,进行构建、整理、提炼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性人才。教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模块,培养学生建筑工程计价计量的专业技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提出教学改革方法与教学导向,探索出符合高职教育新的教学理念。

王园园,朱晓蕊[6](2011)在《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文中研究说明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承包商以及投资主体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关系到市场竞争的规范化以及科技水平的进步等等。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探讨了如何推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让建筑行业融入到全球经济当中。

高静[7](2011)在《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工程计价工作的实践性、动态性、地区性特点给高校的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厘清工程造价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笔者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构建了工程造价课程改革的三维结构图,并提出建立以"课程改革委员会"为中心的多视角课程改革模型,以期改善目前工程界和教育界分离的工程类课程教育难题。

赵亭[8](2011)在《工程估价课程实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认为在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中,应针对工程估价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情况,进行一些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重点培养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易旭明[9](2011)在《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文中提出产业理论认为提升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提升生产要素、创立良好市场环境、扩大国内需求、致力制度创新,那么当下影响电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应该是制度创新。众多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带来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体制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策制度决定着包括电视产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众多学界、业界人士从理论的角度、实践的角度作出过各种解释,提出了各种不乏价值的制度创新建议,但是政策与实务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以及从不同学科理论研究电视产业得出的结论之间巨大的缝隙还远未弥合。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方法,通过详细考察我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中的系列重大制度创新步骤、分析当下的数字时代制度创新的收益成本,并深入分析了电视产业相关主体各种“需要”和“需求”,就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变迁的决定因素、作用机制、未来变迁方向等问题得出以下观点:一、中央党政机构、地方党政机构、电视台、广告商、投资者以及观众等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是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行动团体”,这些“行动团体”之间的博弈推动着中国电视制度变迁的过程。市场需求变动是影响制度创新“行动团体”行动收益的直接原因;国内外制度环境变化是影响制度变迁“行动团体”行动成本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同时影响着制度创新行动的收益与成本。根据电视产业制度创新对各个利益主体的调整关系,本文粗略地将创新分为“增量型”制度创新和“存量型”制度创新。“增量型”制度创新由于对原有相关者的既定利益基本不减少,其它相关者利益得到增加,所以制度创新行动相对顺利;“存量型”制度创新则是对既有的利益格局进行一定的调整,此类制度创新则推进缓慢。大致来说,中国电视产业制度创新模型可以表示如下: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将带来持续的潜在收益,这将成为电视产业利益相关者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的持续动力。“增量型”制度创新将持续、较快地进行,尤其是在新媒体相关业务领域,在意识形态较弱的节目制作领域及其他文化产品生产领域;“存量型”制度创新进展将相对艰难,尤其是在传统电视业态中,在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节目领域。但是在实力特别强和特别弱的地区,在市场需求紧缩的时机中,在善于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制度创新企业家”出现的地方,“增量型”制度创新也能取得突破。制度环境的持续变革也将持续改变“行动团体”的行动成本和行动动力。随着中国共产党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中,在传统合法性资源基础上经济绩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源的强化,随着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制度环境总体是有利于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的。但是制度环境变革的速度却充满着不确定性、甚至变革的方向也在短期内也存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我国党政机构对意识形态宣传的认知和需要、对舆论失控风险成本的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利益相关者行动博弈结果的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存量型”制度创新短期内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从中长期来看加速产业制度创新趋势不可逆转。电视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需求的满足,但是有购买力的需求并不等于观众的全面“需要”。我国目前满足观众更高需要的政治节目、公共节目供应不足,并且相关制度创新在“路径依赖”的格局中处于“无人行动”的窘境。本文论证上述观点的过程是这样的:导论部分介绍了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价值相对混乱的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梳理了电视产业尤其是电视制度及的研究文献以及新制度次级行动团体配合制度创新行动电视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预期纯收益变动初级行动团体采取制度创新行动经济学理论基础,阐述了核心概念等。第一章则考察了中国电视创建初期的制度——事业制度,通过详细介绍这种制度决策、执行的过程,并分析了这种制度的特征以及原因。不如此详尽、深入的地察中国电视制度的事业起源,就难以充分理解中国电视产业制度今天的本质。第二章考察了广告经营制度、“四级办”、有线电视制度等“增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经过,并介绍了这个过程中相应的人事、财务制度,以及上海、湖南、贵州制度创新的个案。这些制度创新的过程都是渐进的、边际突破的过程,是各个主体对创新行为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第三章考察了“治散治滥”、“集团化”、“制播分离”等“存量型”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分析了其中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权衡。第四章从生产能力、消费模式、规模经济等角度分析了数字技术的巨大产业潜能,分析了电视产业制度的瓶颈,论证技术革命对党政机构、电视台、投资商等主体的各种利益会带来改变,他们制度创新的成本收益从而行动动力会发生改变,“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决策、实施过程也充分说明了这种利益权衡的存在。第五章则更深入的分析了观众复杂的需要结构和以购买力来衡量的市场需求变动,分析了党政机构对政权合法性的深层需要,从而分析了党政机构制度创新行动的动力及其变迁。本文提出判断电视制度效率的最终标准,是否利于全面满足包括有购买力的市场需求和没有购买力的收视需要,并分析了电视产业化的效率及其边界。结语部分则集中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从国家“赶超战略”实施、政权合法性巩固对宣传有着内在需要的高度论述我国电视宣传任务,这是认识我国电视政治宣传目标及其变动规律有效、有深度的观点创新;(二),在清晰界定外延的基础上,从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收益权衡解释历史上的电视产业制度创新,相对于以往文献仅仅从市场利益的角度论述更有解释力,也有创新价值;(三),从社会原因、技术原因导致电视节目“私人产品”属性强化,从而解释我国电视产业化的原因,论述产业化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这是对我国传媒经济研究一个基本概念的理论创新。

刘元芳,蔡彬清[10](2009)在《工程造价人才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现状,并借鉴R ICS、PAQS对于工料测量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要求;提出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研究思路,进而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标准、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得出本研究成果: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主要课程设置的新方案。

二、WTO加入在即,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加入在即,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我国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
        1.4.2 具体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2.1 思想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2.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思想
        2.1.3 简要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2.2 开放式创新理论
3 构建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客观依据
    3.1 理论依据
    3.2 历史依据
    3.3 现实依据
4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
    4.1 基本概念
        4.1.1 国家创新体系
        4.1.2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4.1.3 相关概念辨析
    4.2 构成要素
        4.2.1 行为主体因素
        4.2.2 投入和产出因素
        4.2.3 环境因素
    4.3 主要特点
        4.3.1 开放性
        4.3.2 系统性
        4.3.3 流动性
        4.3.4 安全性
    4.4 建立原则
        4.4.1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
        4.4.2 坚持两种创新资源和两个市场相结合原则
        4.4.3 坚持体现本国国情与符合国际规范相结合原则
        4.4.4 坚持开放合作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原则
    4.5 目标体系
        4.5.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4.5.2 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4.5.3 提升本国在全球创新网络竞争力
    4.6 创新活动
        4.6.1 科学创新
        4.6.2 技术创新
        4.6.3 制度创新
        4.6.4 三大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4.7 体系运行
        4.7.1 运行模式
        4.7.2 运行机制
        4.7.3 运行环境
        4.7.4 演化路径
    4.8 开放水平的测度
        4.8.1 创新开放度的影响因子
        4.8.2 创新开放度衡量指标体系
5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一: 科学创新
    5.1 创新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
        5.1.1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主体
        5.1.2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人员的聚集地
        5.1.3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产出地
    5.2 创新形式:科学研究国际化
        5.2.1 人才培养国际化
        5.2.2 科研活动国际化
        5.2.3 科研成果国际化
    5.3 基于巴斯德象限的科学研究国际化
        5.3.1 国际大科学研究
        5.3.2 “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
6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二: 技术创新
    6.1 创新主体:企业
        6.1.1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6.1.2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6.1.3 企业是技术发明的主体
    6.2 创新形式:研发国际化
        6.2.1 建立海外研发中心
        6.2.2 实施跨国并购
        6.2.3 建立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6.3 研发国际化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双重影响
        6.3.1 有利影响
        6.3.2 不利影响
7 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维度三: 制度创新
    7.1 创新主体:政府
        7.1.1 政府是国家科技计划的制定者
        7.1.2 政府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导者
        7.1.3 政府是相关政策法规的实施者
    7.2 创新形式: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7.2.1 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
        7.2.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7.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7.3 国际规则对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
        7.3.1 影响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国际规则
        7.3.2 相关国际规则变化趋势
        7.3.3 对中国建设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的启示
8 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8.1 发展历程
        8.1.1 探索阶段(1949年—1977年)
        8.1.2 起步阶段(1978年—1991年)
        8.1.3 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2011年)
        8.1.4.深度融合阶段(2012年至今)
    8.2 创新活动
        8.2.1 以高校科研院所科学研究国际化为核心的科学创新
        8.2.2 以企业研发国际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
        8.2.3 以政府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制度创新
    8.3 开放水平测度
        8.3.1 国际比较
        8.3.2 总体评价
    8.4 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
        8.4.1 逆全球化下的挑战
        8.4.2 开放合作是大势
        8.4.3 中国优势
        8.4.4 应对策略
9 国际经验和重要启示
    9.1 国际经验
        9.1.1 美国经验
        9.1.2 日本经验
        9.1.3 德国经验
        9.1.4 以色列经验
    9.2 重要启示
        9.2.1 正确认识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关系
        9.2.2 正确认识自主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关系
        9.2.3 正确认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
        9.2.4 正确认识局部开放和全面开放的关系
        9.2.5 正确认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9.2.6 正确认识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的关系
        9.2.7 正确认识向发达国家开放和向发展中国家开放的关系
        9.2.8 正确认识完善国内创新环境与进—步扩大创新开放的关系
10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二、研究问题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留学和留学生
        (二)来华留学生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五、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七、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三)相关借鉴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三)相关借鉴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三)相关借鉴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三)相关借鉴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3)基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总结分析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1.4.2 研究建设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总结未来可能发生的创新变革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1.4.3 调研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存在问题,构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知识能力体系
        1.4.4 确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构建培养体系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工程管理专业的形成与发展
    2.1 我国建筑业的形成与发展
        2.1.1 古代建筑阶段(1840年以前)
        2.1.2 近代建筑阶段(1840—1949年)
        2.1.3 建筑产业的形成和成长阶段(1949年一1957年)
        2.1.4 曲折及整顿阶段(1958一1978年)
        2.1.5 解放思想和改革探索阶段(1978-1991年)
        2.1.6 建筑业市场化改革创新阶段(1992-2000年)
        2.1.7 融入国际市场,推进机制创新阶段(2001-2008年)
    2.2 建筑业发展现状
        2.2.1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2.2.2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增加
        2.2.3 建筑行业创新投入不足,缺乏创新能力
        2.2.4 小结
    2.3 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2.3.1 国际化趋势
        2.3.2 新型建筑工业化趋势
        2.3.3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2.4 工程管理专业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2.4.1 海外工程管理专业的起源及发展
        2.4.2 国内工程管理专业的起源及发展
3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调查
    3.1 调查思路
    3.2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指标体系构建
        3.2.1 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规格
        3.2.2 基于文献研究法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梳理
        3.2.3 基于工程管理专家访谈的指标筛选
    3.3 问卷设计
        3.3.1 问卷内容
        3.3.2 问卷预调查
    3.4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评价
        3.4.1 问卷回收情况
        3.4.2 问卷信度检验
        3.4.3 问卷效度检验
        3.4.4 数据描述
        3.4.5 因子分析
    3.5 小结
4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
    4.1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分析
        4.1.1 区分维度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分析
        4.1.2 综合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分析
    4.2 培养目标
    4.3 课程设置
        4.3.1 课程设置建议
        4.3.2 课程设置案例
    4.4 教学方法
    4.5 师资队伍
5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文章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专家访谈提纲
    C.调查问卷

(4)天津大学工程管理本科教育改革及其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过程的现状
        1.2.3 天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发展历程
    2.1 工程管理专业大事记
    2.2 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2.3 工程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
    2.4 工程管理专业的科研状况
    2.5 工程管理专业师资培养与对外交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程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3.1 天津大学课程建设措施
        3.1.1 优化知识结构,构建“宽、精、丰”的课程体系
        3.1.2 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
        3.1.3 强化激励机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3.1.4 做好技术保障,严把申报材料质量关
    3.2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精品课程建设
        3.2.1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建设目的和内容
        3.2.2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建设方法与建设过程
        3.2.3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的建设成果与特色
    3.3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精品课程建设
        3.3.1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建设目的和内容
        3.3.2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建设方法与建设过程
        3.3.3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的建设成果与特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教学改革
    4.1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4.1.1 课程改革的目的
        4.1.2 改革内容及实施计划
        4.1.3 课程改革的成果
    4.2 全过程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课程设计改革
        4.2.1 课程改革的目的
        4.2.2 改革内容及实施计划
        4.2.3 课程改革的成果
    4.3 工程风险管理课程改革
        4.3.1 课程改革的目的
        4.3.2 改革内容及实施计划
        4.3.3 课程改革的成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关系
    5.1 教学和科研是辩证统一的
    5.2 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策略
        5.2.1 从学校层面上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路
        5.2.2 从学部层面上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措施
        5.2.3 教师个体层面上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途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的学生参与
    6.1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基本概况
    6.2 工程管理系鼓励学生全过程参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6.2.1 科研项目和企业咨询的全过程参与管理
        6.2.2 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全过程参与管理
        6.2.3 学生自治参与专业品牌建设
    6.3 学生全过程参与管理的成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高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教改分析及实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筑工程造价教学课程思考
    (一) 建筑工程造价教学课程内容
    (二) 提高工程造价教学实践课程的措施性分析
二、建筑工程造价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分析
    (一)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定位
    (二)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
三、建筑工程造价工作岗前模块教学法
    1.建筑工程造价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2.建筑工程造价员岗前模块教学

(6)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造价不能反映竞争机制的要求, 与市场脱节
    1.2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受到限制, 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2 建筑工程造价的改革措施
    2.1 划清部门的职责
    2.2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市场行为监督保障系统
    2.3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管理

(7)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工程造价课程的历史沿革
    二、工程造价课程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 强化了学科的“显学”特征, 弱化了理论积淀
        (二) 泛网络化应用, 弱化了基本技能
        (三) 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目标相分离
    三、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方案
        (一) 系统工程之于教育科学
        (二) 系统工程指导下的课程改革框架
        (三) 工程造价课程改革的系统设计
        1.确立课程改革的原则
        2.课程改革的内容
        3.课程改革的系统模型
结语

(8)工程估价课程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加强工程估价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三、工程估价实践教学目前主要的制约因素
    1. 外部环境因素。
    2. 实习经费因素。
    3. 主观认识上,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4. 教学方式上,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密切。
四、结合学校自身特点, 增强工程估价实践教学
    1. 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
    2. 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3.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9)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背景扫描:令人“纠结”的中国电视
    二 研究对象:中国电视产业制度
    三 问题提出:制度变迁的因素、趋势
    四 选题意义:实践探索理论探讨
    五 文献综述:成果众多矛盾突出
    六 研究方法:历史、文本及制度理论
    七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性评述
    八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电视事业制度起源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电视概况
        一 中国电视诞生
        二 曲折发展之路
        三 电视任务与内容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军管制度
        一 制度环境剧变
        二 极“左”的电视任务、内容
        三 电视建设进展
        四 电视工作者与观众
        五 个案透视电视制度
    第三节 “两年徘徊”时期电视制度
        一 制度环境变革
        二 电视任务、内容
        三 观众需求扩张
    第四节 电视事业制度均衡分析
        一 制度环境基础
        二 早期电视制度特征
        三 需求均衡评析
第二章 “增量型”制度创新
    第一节 广告经营制度创新
        一 电视需求的扩张与转型
        二 广告产生过程
        三 持续争议、持续创新
        四 制度均衡分析
    第二节“四级办”的扩张之路
        一 需求扩张加速
        二 “初级行动团体”制度决策
        三 “次级行动团体”制度实施
        四 政策与对策
        五 制度博弈非均衡
    第三节 有线电视的兴建与“收编”
        一 市场需求升级
        二 有线电视兴建
        三 有线电视政策变迁
        四 制度均衡分析
    第四节 产业增长中的制度均衡
        一 财政、人事制度变迁
        二 聚焦制度创新个案
        三 制度均衡分析
        四 “增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第三章 “存量型”制度创新
    第一节 “治散治滥”、“集团化”
        一 电视节目需求背景
        二 “治散治滥”的决策与实施
        三 “集团化”的决策与实施
    第二节 “制播分离”制度创新
        一 制播分离决策“走走停停”
        二 制播分离实施“因地制宜”
    第三节 产业整合中的制度均衡
        一 制度环境变更
        二 制度均衡分析
        三 “存量型”制度创新主导因素
第四章 新技术下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数字电视的产业潜能
        一 生产能力提升
        二 消费模式拓展
        三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四 世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
    第二节 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及政策
        一 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历程
        二 传统电视产业进入蜕变期
        三 中国数字电视制度瓶颈
        四 制度瓶颈的产业症状
    第三节 “三网融合”制度创新的博弈
        一 “三网融合”的提出、纷争、停滞
        二 “三网融合”的缓慢演进
        三 国家强力推动三网融合
        四 “三网融合”中的利益权衡
    第四节 数字时代中国电视制度成本收益权衡
        一 党政机构制度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二 国有电视台制度成本收益分析
        三 投资商执行制度成本收益比较
        四 潜在收益与行动团体
第五章 “需要”、“需求”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观众为什么需要电视?
        一 理论中的观众需要
        二 生理型收视需要
        三 社会型收视需要
        四 发展型收视需要
        五 收视需要的结构
        六 收视需要的变化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社会需要
        一 电视的功能与效果
        二 观众收视需要结构
        三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
        四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第三节 社会转型中“需要”与“需求”
        一 观众需要与需求变动
        二 党政机构宣传需要变革
        三 电视台利益与需要
        四 社会投资机构需要
    第四节 “产业化”:满足需要的效率与边界
        一 制度效率取决于产品属性
        二 电视事业制度效率评价
        三 产业制度提升效率原因
        四 产业化及其社会边界
        五 观众需要满足了吗?
结语 制度窘境——如何走出“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WTO加入在即,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论[D]. 周红芳. 四川大学, 2021
  • [2]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研究[D]. 邓亚兰. 重庆大学, 2018(04)
  • [4]天津大学工程管理本科教育改革及其特色研究[D]. 文宇. 天津大学, 2013(01)
  • [5]高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教改分析及实践教学研究[J]. 孙久艳.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 [6]探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J]. 王园园,朱晓蕊. 科技创新导报, 2011(32)
  • [7]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探索[J]. 高静. 高教论坛, 2011(08)
  • [8]工程估价课程实践问题研究[J]. 赵亭.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07)
  • [9]中国电视产业的制度变迁与需求均衡[D]. 易旭明. 上海大学, 2011(11)
  • [10]工程造价人才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配置研究[J]. 刘元芳,蔡彬清. 福建建筑, 2009(08)

标签:;  ;  ;  ;  ;  

入世在即,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