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企业规模经济——兼析甘肃省轻纺产业结构调整

浅谈中国企业规模经济——兼析甘肃省轻纺产业结构调整

一、我国企业规模经济问题刍议——兼析甘肃轻纺工业结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翠[1](2020)在《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开放经济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结构优化的双重影响。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新疆作为连接我国与欧亚的桥头堡,是我国向西开放的的窗口和前沿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构建了我国向西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也为新疆对外贸易与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疆应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紧密程度,实现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新疆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本文立足于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现状,探究新疆应如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促进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首先,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现状。从新疆对外贸易总体规模、外贸商品结构、外贸方式结构和外贸市场结构四个方面深入探讨新疆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及其特征,从新疆三次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探讨新疆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其特征;其次,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测评。基于结构变化效应指标,对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测度,进一步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新疆出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与分析,以评价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紧密程度;再次,新疆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测度。通过构建对数回归模型,分别对新疆分类商品进出口对三次产业比重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以测度新疆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从中剖析新疆对外贸易结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新疆产业结构对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测度。通过构建半对数回归模型,分别对新疆三次产业对分类商品进出口比重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以测度新疆产业结构对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从中剖析新疆产业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结构升级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的对策与保障措施。立足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针对二者互动升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的对策及保障措施。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新疆出口贸易结构、进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均处于“高耦合低协调”状态,“高耦合”表明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自身发展水平均较低,使两个系统间存在较强的动态关联性,二者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状态。而“低协调”表明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作用关系的紧密配合程度较低,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不紧密;(2)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着,进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难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服务化发展;(3)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由资源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即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出口贸易结构高级化,但促进作用较弱。第二产业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降低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增加了资源密集型产品进口,从而使进口贸易结构更加合理化;(4)依据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高耦合低协调”的互动状态,以及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存在的问题,通过鼓励本地特色优势产品出口,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承接和发展加工贸易和充分发挥进口商品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加快进出口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强化产业“走出去”能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对外贸易结构升级,最终实现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良性互动,优化升级。

左文韬[2](2020)在《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项目及其用地的选定,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局部上都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形态,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项目或项目集中的产业园区而言更是如此。包头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从建国初期以商业为主工业发展滞缓到“一五”时期在国家援建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一座重工业城市,经过30余年发展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设,再到工业3.0时代为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而重新选择发展路径进而实现转型发展。包头市工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地方传统工业—重工业—轻、重工业并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与此同时包头市的城市形态也经历了从点状发展到以昆青、东河区、建设路形成的两点一线式发展,再到外部延伸内部填充的发展,最后到多中心横向发展的过程。包头市的工业发展历程与城市形态的变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对19532016年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究。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等重大变革,划分三个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二十年(19782000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至今(20002016)。梳理每个时期工业发展及其在空间上的布局,研究工业发展进程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横向比较。最后,对工业及城市形态发展进行总结,揭示其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提出工业发展对策和城市空间优化策略,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启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阐述本研究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构建城市产业空间格局和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框架。第二部分,按照上述划分的历史时期,分别对工业发展进程及城市形态演变进行阐述。就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工业结构、工厂数量、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梳理,得出工业发展的动态曲线及城市形态演进轨迹,并对每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概况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19532016年间包头市工业发展及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探讨新时期新背景下城市工业发展对策,提出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对策,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工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有益建议。

郭宏毅[3](2019)在《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20年的快速增长,如今已迈入新常态,探求经济发展新动力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不论是经济发展新动力还是经济结构调整,其中分配都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合理的分配是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指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中共十六大再次明确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并且进一步说明“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十八大指出“生产要素的报酬应该由各自的生产要素市场决定”,中共十九大又一次提出通过劳动生产率上升,带动劳动报酬同步上升。这一系列关于收入分配的制度变化都是以要素分配为核心制定的,劳动要素报酬的变化,说明社会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意味着一部分人收入比例上升,另一部分人收入比例下降,而其中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代表劳动者从经济发展中分享的成果在下降。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保持着长期的低水平变动,1998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达到最高点61%,之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一路下滑,2007年达到最低点53%,2008年之后开始缓慢上升,2017年达到55%,与发达国家劳动收入份额长期保持70%左右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劳动收入份额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的合理性问题,并成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那么,与国际其他国家相同产业历史发展阶段相比,我们劳动收入份额呈现怎样的演变趋势?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为什么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相背离呈现独特的演变趋势?是什么因素影响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基于以上的疑问,我们研究发现中国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直接引导生产要素的变动,成为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我们选择在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视角下研究劳动收入份额演变。本文基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通过纵向对比、横向对比细致考察产业结构变迁历史时期中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规律和产业结构变迁对其影响,及与国外相比,表现出独特性。通过理论机制研究和实证检验,得到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性,我国不同区域和不同阶段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差异性影响,最后得到全文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具体如下:首先,界定全文的核心概念,梳理劳动收入份额演变规律,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理论。通过梳理发现,我国学者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劳动收入份额严重下降的阶段,从产业结构本身出发,将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分解为结构内效应和结构间效应。本文将完整呈现改革开放40年来劳动收入份额演变趋势,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特征和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规律,尝试从产业结构优化能力提升角度,分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探寻其深层次的原因。其次,通过对开放四十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历史透视,发现演变呈现“上升-波动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规律,产业结构变迁不同历史阶段下,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第一阶段,1978-1983年,我国处于准工业化阶段,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劳动收入份额上升;第二阶段,1984-1991年,我国进入工业化初期,经济改革重心转向城市,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多元分配模式对国有企业收入产生影响等,使劳动收入份额出现上下波动;第三阶段,1992-1998年,工业结构再次调整,轻工业快速发展,户籍制度放松,城镇化进程加快,使得劳动收入份额再次上升;第四阶段,1999-2007年,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由于工业部门重工业发展模式和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产业结构呈现失衡式发展,劳动收入份额不断下降;第五阶段,200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进入全面优化阶段,劳动收入份额开始回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英、美、日、韩、巴西五个国家对应的工业化历史阶段下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趋势的横向比较,发现各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模式呈现多样化和我国的独特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微观路径有关,也受产业结构演变宏观环境的影响,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通过产业结构进一步的优化,存在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再次,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特征,进一步讨论了产业结构演变对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微观影响机制和宏观影响环境。从微观视角出发,一是要素替代弹性机制,产业动态变化过程中,要素替代弹性的差异引起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劳动力与资本在各产业的占比及各产业的产出比重的变化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二是技术进步机制,技术进步分别在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表现为劳动偏向型、资本偏向型和可能会出现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分别产生正向、负向和不明确的影响效应。从宏观视角出发,一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数量逐渐减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区域二元经济结构,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变迁的不同阶段,其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表现出差异性;三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通过要素市场、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三方面对劳动收入份额演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现实直观的考察要进一步接受数据的检验。通过对劳动收入份额、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进行了度量,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分析了全国和东、中、西三个区域1993-2017年期间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性。另外,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国有化、全球化、人力资本、城镇化水平和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整体,以及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效应:(1)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提升;(2)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劳动收入份额起促进作用,但东部地区更显着;(3)技术进步、全球化对东部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更显着;(4)财政支出、国有化因素对中、西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有正向作用;(5)城镇化对中部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存在抑制作用。不同阶段下影响效应也存在差异性:(1)1993-1998年间,制度改革因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影响更显着;(2)1999-2007年间,技术进步、全球化因素对劳动收入份额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3)2008-2017年间,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作用明显。最后,得到本文结论,立足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和劳动收入份额演变深入、细致的分析,结合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提出政策建议:第一,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加快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避免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或缩短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时段;第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城镇化的加快、合理产业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第三,服务业增长的同时注重服务业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上升;第四,通过知识产业制度的建设,确保劳动报酬合理化,进一步推动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本文创新点如下:第一,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规律;第二,探究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阶段的差异性影响因素;第三,通过探寻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独特性,分析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两个维度衡量产业结构优化能力,并提出政策建议。

孟婧[4](2019)在《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的选址与布局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大多起到引导,甚至支配的作用,工业发展往往成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本文以青岛市为研究对象,对青岛建置以来的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索,研究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界定、目标与意义、内容与范围;并介绍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进行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为研究分析部分。首先,按时间段分别对青岛的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发展情况,并揭示出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现存的一些问题;其次,分析各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工业空间形态的特征,研究分析工业空间演变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相关性,揭示出工业空间的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并系统的分析了影响两者以及两者之间作用关系的影响因素;最后,研究分析了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并按其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分别分析其影响结果与影响机制。第三部分为研究结论部分,通过第二部分的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分析,这部分针对于现存的工业与城市空间之间的问题而提出优化建议与解决策略,并将全文研究分析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出研究结论。

肖国东[5](2019)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及空间Tobit模型的分析》文中提出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相继出台“再工业化”政策,鼓励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以便找到重振经济的新途径。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加剧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强、利用外资水平不高等问题,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正处于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渡阶段,过去粗放型增长模式所积存的诸多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也不断增强,经济新常态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传统要素的粗放型增长模型难以为继,未来我国制造业要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通过提高要素质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现实条件出发,在测度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评价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基础上,分析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破解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并提出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以推动粗放型要素驱动模式向集约型创新驱动模式转变。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及面临的形势。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出台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举措,我国制造业面临“双重”挤压,为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挑战,应推动发展速度向发展质量转变,推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通过回顾国内外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得到认同,但如何发挥要素质量的驱动作用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在量化测度和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在中观层面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指制造业内部高端要素替代低端要素的过程,即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的过程,此过程中要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技术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技术创新效率体现了技术能力在生产过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转型升级过程的集中体现。通过对技术创新和FDI技术溢出效应予以界定,并分析工业化阶段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脉络,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制造业转型升级会受到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路径依赖性的影响。从内部因素看,转型升级更多地依靠人才、技术和制度等新型要素来实现集约型发展模式。从外部因素看,调整所有制结构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的示范和竞争效应,我国制造业得以获取转型升级所需的知识、技术、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外,路径依赖性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双重作用”。第四章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新常态”成为我国制造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如何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工业化进程处于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在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基础上,制造业结构将进一步表现出技术集约化的趋势。落后产能面临淘汰,技术创新将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第五章测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采用结构超前系数测度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采用Lilien指数模型和More值测定制造业转型升级速度,前者通过考察劳动力在各行业间的转移来测度转型升级速度;后者通过考察行业结构的变动来测度转型升级速度。结构超前系数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技术密集型行业结构演进较快。Lilien指数测度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内部劳动力转移速度在加快,而行业结构矢量夹角值和行业结构变动均值测度结果均显示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较慢。第六章评价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按照时间因素的影响,从静态性和动态性角度,分析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使用Bootstrap-DEA方法逐年计算各个地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率。静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全国30个地区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静态性特征值呈现出一个逐步提高的趋势,而动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动态性特征值出现了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区域内部之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第七章实证分析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在测度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基础上,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和出口水平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影响最大,内部因素的影响程度大于外部因素,劳动力转移速度的路径依赖性强于制造业结构变动速度。在评价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基础上,鉴于效率的值仅仅在区间]1,0[之内,采用空间Tobit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和出口水平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影响最为显着,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分伯仲,而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第八章提出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鉴于实证分析结果,从三个方面提出如何提高要素质量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第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第二,为破解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依赖性,应以发展高端制造业为突破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政策支持力度。第三,为发挥外资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应深化国际产能合作,释放技术溢出效应,提升对外开放层次。结论部分。针对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给予总结。

冀晓宁[6](2019)在《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高度化关系研究 ——基于工业结构高度化不同维度的实证检验》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整体规模有了极大的提升。传统的要素驱动增长方式虽然保证了我国工业的高速增长,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使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处于中低端,盈利能力较差、附加值较低。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步入新常态,国家强调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助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作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推手;加强环境规制,以改善环境现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工业生产活动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本文从工业生产部门切入,研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高度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工业结构高度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研究的方向及存在的不足,随后归纳了与本文相关的理论,解释了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内涵,系统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工业结构高度化,技术创新对工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机制,明确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下文进行实证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对当前工业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最后利用2006-2015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回归,探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不同内涵的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本文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工业尚未实现技术密集型主导;(2)全国总体来看,技术密集型劳动生产率低于资本密集型劳动生产率,导致生产要素不能自发流向技术密集型产业;(3)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环境规制强度已突破拐点,环境规制能够有效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4)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推动不同内涵的工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提升;(5)环境规制对不同内涵的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为环境规制促进了工业结构的演进,但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整体来看,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促进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技术创新、提升我国工业结构高度化发展。

杨晶晶[7](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蒋炳蔚[8](2018)在《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核心正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度化的不断推进,必然会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到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和产能过剩等诸多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正是此类问题的缘由。放缓增速、调整结构、转换动力是寻求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此时,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应发挥其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的积极作用。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和行业间流动,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我国已着手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特别是运用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进行宏观调控。财政支出方面,灵活运用财政补贴和政府投资等手段,并逐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加强科技、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支出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例如,我国政府采购资金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和两万亿元,其在扶持本国产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和落实政府意图等方面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税收方面,我国利用税收优惠等税制改革不断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如“营改增”通过影响产业间分工协作,提升产业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带动产业结构转型;通过中间投入品的税收可抵减来影响要素成本进而积极作用制造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然而,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也曾出现过问题,如我国光伏产业在大量鼓励性财政政策支持下,不利于光伏产业长期发展的诸如骗补、拖工期等不良现象不断出现,我国于2018年又重新调整财政对于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所以,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我国的财政政策仍需不断完善。鉴于此,本文将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为背景,以产业结构转型为着力点,解析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的财政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建议。重点关注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和我国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前者要求我们理顺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后者要求我们寻求科学的产业结构转型测度指标,测度我国财政政策实际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程度,这也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本文利用200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门限回归方法分别估计我国财政支出和税收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调整效果。实证得到:其一,该阶段内滞后一期的财政支出规模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作用显着,其反向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正向作用高度化;不同的支出项目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作用方向及程度存在差异。其二,宏观税负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呈先正向后反向作用效果,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呈先反向后正向作用效果。税收结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也均具有非线性效应。其三,控制变量中投资、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指标均对产业结构转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均可作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着力点。具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内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可划分为以下五方面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1)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理论分析。首先,厘清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特点,产业结构转型内涵、规律、依据和判断标准。其次,阐明财政政策可以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依据。进而在清楚界定本文财政政策的研究范围的基础上,阐明本文所关注的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之后再分析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其他影响因素。(2)我国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路径及现状分析。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定性描述我国产业结构和财政政策各自的变迁过程,在客观事实中发掘两者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之后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和政策建议均打下基础。(3)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财政政策实际作用效果的实证检验。这部分从本文重点关注的财政支出与税收两方面对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进行测度。在确定测度产业结构转型程度的科学指标值后,通过内生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别检验我国财政支出和税收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4)典型国家和地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借鉴。这部分主要通过梳理产业结构转型中政府干预取得—定成效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它们曾经或者正在使用的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相关制度安排,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得到“精准定位政策对象”、“注重政策间协调配合”和“依托财税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这三条经验。(5)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的建议部分。这部分既包括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应遵循的客观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适用性与时效性原则,也包括分别从财政支出和税收两方面出发所提出的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财政政策的路径与措施,具体措施中又都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最后,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财税法制化进程、加强与其他经济政策包含货币政策协调四方面给出完善配套措施的建议。

朱东波[9](2018)在《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已历经40年,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为和平崛起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某种程度上,以要素投入增加为特点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也导致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产能严重过剩以及供需结构性不匹配等。学术界、舆论界等开始出现工业“劣质产业论”、“地位下降论”等观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审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阶段,是一个亟待探究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主题。为此,本文以“中国工业”为研究对象,将“绿色经济”选定为研究视角,以“结构转型”为关键词,在透视当前中国工业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工业发展进行阶段性判断,并探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金融发展路径、环境规制路径等。随后,在总结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基础上,对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的制约因素进行再分析,提出促进工业绿色转型与经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根源于结构失衡;从绿色经济的视角证实当前中国工业仍处于较低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金融发展、环境规制等是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对产业空心化的关键在于促进工业朝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转型。总结来说,本研究是按照“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国际借鉴——对策建议”的总体思路行文,注意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工业发展实践相结合,在回答中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判断问题的同时,提出了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毛培[10](2018)在《工业化视角下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文中提出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首次提出至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后,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分别对此进行了重申并对我国的工业化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意味着今后三年将成为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的关键时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入慢车道,各种问题凸显,其中产能过剩成为了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我国的产能过剩不仅存在于传统行业,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绊脚石。然而,在我国工业发展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工业投资自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按行业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整体维持在40%左右,大量新增生产能力的持续投入与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密切相关。经济新常态下,工业投资是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工业稳定增长的“压舱石”和“助推器”,更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加强这一时期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对正处于基本实现工业化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沿着“回顾近现代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当前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产能过剩的测算与分析→工业投资总量、结构、效率和红利分析→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优化作用分析”的主线深入研究我国的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问题。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工业化”、“产能”和“投资”的相关理论进行叙述,之后从工业结构演变、产能过剩成因和投资三方面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并对现有研究现状进行简单评析。第三章,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本章对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工业化进程,详细分析了各个时期和阶段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并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发展外在表现的突出特征——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重点描述,为下文研究的展开起到了铺垫作用。第四章,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测算与实证分析。本章主要由产能利用率的测算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两部分构成。在测算部分,首先对现有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进行简单梳理,之后选取超效率DEA模型对2010—2015年我国31省市和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在实证分析部分,同样从31省市和工业部门的角度进行考察,其中31省市部分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分析;当从工业部门角度进行分析时,考虑到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在2011年第三次修订的情况,此处研究范围选取2012—2015年,同时与31省市部分模型选取不同,此处根据产能利用率的数据特征基于面板Tobit模型展开,考察这一时期我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投资的效率与红利分析。依据前文结论,本章深入研究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化发展作用的动态变化,内容主要涉及总量、结构、效率和红利四个方面,其中重点对工业投资的效率和红利进行分析。总量方面考察了1953—2016年我国工业投资总量、比重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构方面主要从区域构成(东、中、西部地区)、行业集中度(高技术产业、代表性重工业占比)和资金构成角度展开分析;效率方面基于弹性和边际的计算方法主要从工业投资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就业)和环境系数(能耗、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角度进行分析;红利方面基于偏离份额法从三大产业和分省市角度分析工业投资流动对我国工业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第六章,中国工业投资与工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在前文对产能过剩和工业投资特征事实分析的基础上,本章重点考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动态变化,主要从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指标构建计算2008—2016年我国各地区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之后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这一时期工业投资对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的具体影响,此处同时探讨了工业投资影响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理。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依据相关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及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有以下三处:(1)较为全面的分析了2010年以来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具体程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现有关于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测算多集中在1978—2011年,且多是单一的从省市或工业部门角度进行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仍然较少。基于此,本文在测算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时将时间范围选为2010—2015年,并且分别从31省市和工业部门的角度进行研究。此外,众多研究将这一时期产能过剩的形成与过度投资联系在一起,认为过度投资是导致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但也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结论和观点进行陈述,缺少对工业投资的深入研究,本文在考察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工业投资展开分析,保证了分析的完整性。(2)详细考察了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发展、就业拉动、环境改善以及工业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作用的动态变化。其中工业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率部分从工业投资的“结构红利”角度出发,现有文献关于资本红利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涉及2008年以后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的研究补充和丰富了现有研究成果。(3)详细考察了2008年以来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了工业投资影响产能过剩的作用机理。现有文献多是考察投资对经济增长或产业结构的影响,考察工业结构优化的文献仍然较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工业发展开始降速,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处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最后阶段,考察这一时期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对我国当前的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0—2015年我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工业投资与这一时期的产能过剩密切相关。从分省市的角度来看,除个别地区外,这一时期我国大多数地区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中部地区的产能利用状况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能利用状况最差,产能过剩现象突出;从31省市的年均产能利用率水平来看,相较2010年的71.58%,2015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水平为79.92%,上涨了11.65%,呈逐渐改善趋势。从工业部门角度来看,除少数部门外,大多数工业部门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状况优于采矿业与电力、热水、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部门的年均产能利用率水平来看,相较2010年的61.51%,2015年的部门平均产能利用率水平为69.55%,上升了13.07%,改善趋势明显,但仍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对我国31省市和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这一时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产能利用率显着负相关,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将会降低产能利用率,出现产能过剩现象。(2)1986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投资比例整体维持在50—60%之间,中部地区在23—36%之间,西部地区仅占12—18%,西部地区的工业投资力度有待加强;1954—2015年工业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率呈下降趋势,1985—2015年能耗系数下降趋势明显,2001—2015年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系数的下降趋势表现明显,说明我国工业投资的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降低;1994—2015年期间我国工业资本流动的红利效应不明显,静态效应对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负值居多,22年时间里只有6年出现结构红利现象,这一时期工业资本生产率增长率的主要来源是各地区工业的内部增长效应。(3)2008—2016年我国各地区工业结构的不合理程度加剧,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的不合理程度较高,产能过剩现象与这一时期的工业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工业投资与这一时期工业结构的不合理程度显着正相关,工业投资的增加将使工业结构不合理程度加剧;2008—2015年我国各地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工业投资与这一时期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显着正相关,即工业投资的增加有利于地区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提高。在得到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化解产能过剩和优化工业投资的政策建议,一是提倡发展优质产能,从供给方面去除无效、低效产能,同时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产能“走出去”经营模式;二是推进工业投资端供给侧改革,注重工业投资的“公平”、“绿色投入”、“技术创新”和“适度”原则;三是加快体制改革进程,特别是政绩考核、国有企业和融资体制改革,同时要强化政府的精准调控能力,进而降低宏观调控风险;四是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投资结构优化。本文最后根据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

二、我国企业规模经济问题刍议——兼析甘肃轻纺工业结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企业规模经济问题刍议——兼析甘肃轻纺工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对外贸易结构升级
        2.1.2 产业结构升级
        2.1.3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理论
        2.2.2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2.3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发展理论
    2.3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升级机制
        2.3.1 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2.3.2 产业结构对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现状
    3.1 新疆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及现状
        3.1.1 新疆对外贸易总体规模演进及其特征
        3.1.2 新疆外贸商品结构演进及其特征
        3.1.3 新疆外贸方式结构演进及其特征
        3.1.4 新疆外贸市场结构演进及其特征
    3.2 新疆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现状
        3.2.1 新疆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及其阶段特征
        3.2.2 新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进及其特征
第四章 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测评
    4.1 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测度
        4.1.1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4.1.2 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4.1.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1.4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4.2 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性评价
        4.2.1 模型构建
        4.2.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4.2.3 耦合协调度测算及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新疆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5.1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说明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与数据说明
    5.2 时间序列的协整理论检验
        5.2.1 ADF单位根检验
        5.2.2 协整关系检验
    5.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5.3.1 分类商品进出口对第一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
        5.3.2 分类商品进出口对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
        5.3.3 分类商品进出口对第三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
    5.4 新疆对外贸易结构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新疆产业结构对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的影响
    6.1 模型构建、变量与数据说明
        6.1.1 模型构建
        6.1.2 变量与数据说明
    6.2 时间序列的协整理论检验
        6.2.1 ADF单位根检验
        6.2.2 协整关系检验
    6.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6.3.1 三次产业对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6.3.2 三次产业对进口结构变化的影响
    6.4 新疆产业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7.1 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的对策
        7.1.1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7.1.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对外贸易结构升级
    7.2 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的保障措施
        7.2.1 加深对外开放程度,优化对外贸易发展环境
        7.2.2 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构建对外贸易发展载体
        7.2.3 合理引导和利用外资,促进对外贸易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
        7.2.4 提高政府政策的整体性,促进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工业空间发展研究现状
        1.4.2 城市空间演变研究综述
        1.4.3 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变互动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带动城市向西跳跃发展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
    2.1 时代背景
    2.2 工业发展
        2.2.1 地方传统工业缓慢发展(1949-1953)
        2.2.2 “一五”时期国家援建(1953-1958)
        2.2.3 大规模建设及调整(1958-1965)
        2.2.4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
        2.2.5 小结
    2.3 城市形态演变
        2.3.1 1955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2.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2.3.3 1949-1978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主导疏解与助力中调时期(改革开放20年1978-2000)
    3.1 时代背景
    3.2 工业发展
        3.2.1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4)
        3.2.2 工业郊区化时期(1984-1990)
        3.2.3 小结
    3.3 城市形态演变
        3.3.1 1994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3.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3.3.3 1978-2000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带动和完善包头市多核心发展时期(1990-2016)
    4.1 阶段背景
    4.2 工业园区的发展
        4.2.1 稀土高新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2 装备制造工业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3 包头铝业工业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4 金属深加工园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3 城市形态演变
        4.3.1 2000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4.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4.3.3 1990年后包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包头工业空间与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协同分析
    5.1 工业空间的集聚模式
    5.2 包头市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关系
        5.2.1 工业化拉动包头市城镇水平
        5.2.2 工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关系
    5.3 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变化的作用方式
        5.3.1 带动道路空间演变及城市边缘路网的发展
        5.3.2 引导居住空间分异
        5.3.3 带动土地使用结构转型
6 产城融合背景下包头工业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6.1 政策背景
    6.2 产城融合的内涵及模式
        6.2.1 产城融合的内涵
        6.2.2 产业园区与城市的空间融合模式
        6.2.3 产城融合的发展阶段
    6.3 工业产业园内部空间结构特点
        6.3.1 交通网络体系
        6.3.2 景观生态结构
        6.3.3 产业园空间组织形式
        6.3.4 功能组织体系
    6.4 产城融合背景下包头市产业与城市发展策略
        6.4.1 交通路网规划
        6.4.2 功能空间布局
        6.4.3 政策协调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3)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劳动收入份额的内涵
        二、产业结构变迁的内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早期的劳动收入分配理论
    第二节 劳动收入份额演变规律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变迁理论
        一、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第四节 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综述
        一、微观视角下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综述
        二、宏观视角下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综述
    第五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历史透视及国际比较
    第一节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演变规律(1978-2017年)
        一、劳动收入份额测度方法修正
        二、劳动收入份额的测度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进程(1978-2017年)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测度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测度
    第三节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历史透视(1978-2017年)
        一、劳动收入份额逐年上升阶段(1978-1983年)
        二、劳动收入份额波动下降阶段(1984-1991年)
        三、劳动收入份额再次上升阶段(1992-1998年)
        四、劳动收入份额连续下降阶段(1999-2007年)
        五、劳动收入份额回升阶段(2008-2017年)
    第四节 国际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历史透视
        一、英国从工业化中期劳动收入份额稳定上升
        二、美国劳动收入份额保持长期高水平稳定
        三、日本工业化时期劳动收入份额快速上升
        四、韩国产业结构升级中劳动收入份额逐步上升
        五、巴西劳动收入份额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第五节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国际比较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微观机制分析
        一、产业动态变化—要素替代弹性变化—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二、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宏观机制分析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
        二、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
        三、制度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份额的相关性检验
    第一节 数据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第二节 VAR模型分析
    第三节 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计量模型、变量及数据
    第二节 全国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不同地区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阶段性特征描述
    第二节 1993-1998年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第三节 1999-2007年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第四节 2008-2017年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第三节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与框架
        1.5.1 研究主要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工业发展与工业空间的研究
    2.2 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2.3 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影响与作用的研究
    2.4 青岛市相关领域的研究
第3章 青岛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发展状况
    3.1 殖民时期—城市初期发展与工业基础的奠定
        3.1.1 城市的萌芽与手工业的发展(1891-1898)
        3.1.2 城市的雏形与德资主导的工业发展(1898-1914)
        3.1.3 城市的拓展与日资主导的工业发展(1914-1929)
    3.2 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加速与停滞
        3.2.1 城市的整合与华资工业的快速发展(1929-1937)
        3.2.2 城市发展的停滞阶段与工业的缓慢发展(1937-1949)
    3.3 建国初期—城市建设的探索与计划经济下的工业发展
        3.3.1 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的探索(1949-1966)
        3.3.2 城市的无序发展与工业的混乱发展(1966-1978)
    3.4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工业发展
        3.4.1 城市发展的突破与工业发展改革的探索(1978-1992)
        3.4.2 城市的跳跃发展与工业的快速发展(1992-)
    3.5 现存的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的矛盾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岛城市空间形态与工业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分析
        4.1.1 建置时期与殖民时期的组团型形态
        4.1.2 国民政府时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带型形态
        4.1.3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品”字形组团型形态
        4.1.4 21世纪初以来的多中心组团型形态
    4.2 工业空间特征分析
        4.2.1 德占时期的点状分布
        4.2.2 日占时期的块状分布
        4.2.3 国民政府时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带状分布
        4.2.4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的“品”字形组团分布
        4.2.5 21世纪初的组团型环湾分布
    4.3 影响因素分析
        4.3.1 优越的环境基础,奠定了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的优势
        4.3.2 政治变革影响下,空间建设的加速与放缓
        4.3.3 交通系统牵引下,空间的持续北拓与飞地发展
        4.3.4 规划政策指导下,工业空间引领城市空间拓展
        4.3.5 技术进步推动下,工业发展引起城市空间剧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分析
    5.1 宏观层面的影响
        5.1.1 影响城市空间整体格局
        5.1.2 引导城市空间拓展方向
        5.1.3 促进城市空间结构演化
        5.1.4 推动城市空间容量增长
    5.2 中观层面的影响
        5.2.1 引领各功能空间共生集聚
        5.2.2 带动厂城空间互嵌
        5.2.3 引导区域道路空间演变
        5.2.4 加速用地属性更替
        5.2.5 调节城市空间强度
        5.2.6 塑造区域空间肌理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策略
    6.1 老工业区合理的规划改造,优化城市空间
    6.2 发展生态工业,构建良好的生态城市
    6.3 依托现有空间基础,加强产业集聚的城市空间形态
    6.4 合理规划工业空间,建立良好城市空间形态
    6.5 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成果和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5)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及空间Tobit模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制造业转型升级
    2.1.2 技术创新内涵
    2.1.3 FDI技术溢出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工业化阶段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3.1 内部因素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式
3.2 外部因素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3.3 路径依赖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重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基础
4.1 “新常态”下如何认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4.2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4.3 我国工业化进程判断及其转型升级方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测度
5.1 转型升级测度模型
    5.1.1 转型升级方向测度模型
    5.1.2 转型升级速度测度模型
5.2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测度结果
5.3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速度测度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评价及测算结果
6.1 技术生产可能性集合及Shephard距离函数
6.2 制造业转型升级升级效率测算的Bootstrap-DEA方法
6.3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演变及差异
    6.3.1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评价的指标选择
    6.3.2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静态分析
    6.3.3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动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1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7.2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7.2.1 全域空间相关性检验的统计分析工具
    7.2.2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及选择
    7.2.3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
7.3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7.3.1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方法
    7.3.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方法的Monte-Carlo模拟
    7.3.3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速度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
7.4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Tobit模型分析
    7.4.1 空间Tobit模型的设定及估计
    7.4.2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7.4.3 实证结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8.1 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8.2 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8.3 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8.4 发挥技术溢出效应,打造产业技术优势
8.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政策支持力度
8.6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对外开放层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后记

(6)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高度化关系研究 ——基于工业结构高度化不同维度的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综述
        0.2.1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0.2.2 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0.2.3 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0.2.4 研究评述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0.4.1 可能的创新点
        0.4.2 存在的不足
1 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分析
    1.1 工业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1.1.1 工业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描述
        1.1.2 基于演进规律的工业结构高度化内涵界定
    1.2 环境规制影响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的理论
        1.2.1 传统经济学观点
        1.2.2 波特假说
    1.3 作用机制分析
        1.3.1 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1.3.2 技术创新对工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机制
        1.3.3 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高度化的作用机制
        1.3.4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工业结构高度化三者关系
2 工业结构、创新与环境规制的描述性分析
    2.1 工业环境规制现状描述性分析
        2.1.1 工业环境治理投入
        2.1.2 工业环境治理效果
    2.2 工业技术创新现状描述性分析
        2.2.1 技术创新投入
        2.2.2 技术创新产出
    2.3 工业结构高度化现状描述性分析
        2.3.1 工业比例结构
        2.3.2 工业劳动生产率
    2.4 本章小结
3 实证研究
    3.1 模型构建
        3.1.1 影响因素分析
        3.1.2 理论模型设定
    3.2 变量选取
        3.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3.2.2 解释变量的选取
        3.2.3 中介变量的选取
        3.2.4 控制变量的选取
    3.3 实证分析
        3.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3.3.2 模型分析一——纯结构演进视角
        3.3.3 模型分析二——纯产业效率视角
        3.3.4 模型分析三——结构演进与产业效率综合视角
4 结论建议
    4.1 研究结论
        4.1.1 我国工业尚未实现以技术密集型主导
        4.1.2 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反向差异
        4.1.3 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已处于“U”型曲线右侧
        4.1.4 技术创新能够有效推动不同内涵的工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提升
        4.1.5 环境规制对不同内涵的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存在差异
    4.2 政策建议
        4.2.1 政策支持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自我投入并重,克服效率反向差异导致的工业结构演进阻力
        4.2.2 创新体制机制以有效引导企业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投入,促进工业技术资本水平不断提升
        4.2.3 适度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促进工业技术创新及结构高度化
参考文献
致谢

(7)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及判断标准
        一、产业结构的内涵和分类
        二、产业结构转型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三、衡量产业结构转型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财政政策干预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依据
        一、市场失灵理论
        二、财政职能理论
        三、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传导机制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及分类
        二、财政支出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
        三、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
    第四节 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相关因素分析
        一、供给侧因素
        二、需求侧因素
        三、外部环境因素
第二章 我国产业结构与财政政策的演变路径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产业结构与财政政策的变迁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
        二、市场经济建立与市场化改革加速期(1992-2003年)
        三、科学发展时期(2004-2008年)
        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期(2009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演变路径
        一、1978-1997年:投资和税改为主,注重发展基础产业
        二、1998-2003年:民生支出和税收优惠为主,着力科技和环保产业
        三、2004-2008年:增支调税区别对待,加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2009年至今:支出结构与税制不断优化,全面转型产业结构
    第三节 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成效与问题
        一、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取得的成效
        二、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我国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财政支出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一、联立方程模型的设定
        二、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三、支出总量与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二节 我国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一、面板门限模型的设定
        二、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税收总量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四、产业税负和具体税类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四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经验借鉴
    第一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一、美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二、日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三、韩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四、台湾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第二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启示
        一、精准定位政策作用对象
        二、注重政策工具间协调配合
        三、依托财税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第五章 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应坚持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协调性原则
        三、适用性与时效性原则
    第二节 财政支出政策完善路径与措施
        一、调控财政支出总规模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第三节 税收政策完善路径与措施
        一、适度关注宏观税负
        二、优化税制结构与税制设计
    第四节 配套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三、推进财税法制化进程
        四、加强与其他经济政策包含货币政策的协调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9)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关系分析
        二、工业绿色转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第五节 研究方法、内容概要、主要创新及其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概要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与理论机制
    第一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涵分析
        一、产业、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工业绿色转型
    第二节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经验规律分析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绿色经济视角下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分析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
        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机制分析:金融发展与环境规制的视角
        一、金融发展与工业绿色转型
        二、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马克思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一、马克思两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二、马克思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
    第三节 基于四部门模型的中国工业结构问题分析
        一、对“总供求均衡”的分析
        二、基于“四部类结构均衡模型”的中国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经济视角下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的阶段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估计方法介绍
        三、核心指标设计
        四、空间相关性分析
        五、控制变量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一、工业结构升级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二、工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三、工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绿色经济的基本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异质性检验——进一步的考察
        一、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二、经济发展对工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路径的实证探究
第五章 金融发展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一、金融发展作用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效应
        二、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研发效应与外资效应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
        二、变量指标设计与指标核算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基本结果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三、金融发展影响工业绿色转型的门槛效应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纵横向拉开档次”计算过程说明如下
第六章 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工业绿色转型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第三节 计量模型、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计量模型构建
        二、变量指标设计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一、环境规制、外商直接投资及交互项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分析
        二、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进一步检验—区域异质性的考察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业空心化”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工业空心化”的典型特征
        一、“工业空心化”的内涵与界定
        二、“工业空心化”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工业空心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中国“工业空心化”问题与工业转型升级分析
        一、中国“工业空心化”的阶段性判断与分析
        二、中国“工业空心化”对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国际经验
        一、发达国家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实践分析
        二、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一、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制约因素
        二、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附录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10)工业化视角下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重点、难点、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主要创新
        1.6.4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工业化概念界定
        2.1.2 产能相关理论
        2.1.3 投资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工业结构演变相关文献研究
        2.2.2 产能过剩成因相关文献研究
        2.2.3 投资相关文献研究
    2.3 文献述评
    2.4 当前中国产能过剩形成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3章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3.1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兴起与发展
    3.2 新中国的工业化之路
        3.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工业化道路(1949—1978 年)
        3.2.2 改革开放至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工业化道路(1978—2010 年)
        3.2.3 2010 年后的工业化发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测算与实证分析
    4.1 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介绍
        4.1.1 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概述
        4.1.2 国内相关研究
    4.2 数据包络分析法与超效率DEA
        4.2.1 数据包络分析法
        4.2.2 超效率DEA模型
    4.3 中国31 省市工业产能利用率测算
        4.3.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3.2 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
    4.4 中国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测算
        4.4.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4.2 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
        4.4.3 国际比较
    4.5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1 各省市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2 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3 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考虑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投资的效率与红利分析
    5.1 工业投资的总量及结构变化
        5.1.1 工业投资总量变化
        5.1.2 工业投资结构变化
    5.2 工业投资效率分析
        5.2.1 工业投资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
        5.2.2 工业投资的环境系数
    5.3 工业投资的结构红利分析
        5.3.1 “结构红利假说”的国内外研究
        5.3.2 “偏离份额法”介绍
        5.3.3 工业投资的结构红利测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工业投资与工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6.1 工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指标选取
    6.2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6.2.1 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测算
        6.2.2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证分析
    6.3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6.3.1 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测算
        6.3.2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高级化的实证分析
    6.4 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考虑
    6.5 关于工业投资影响产能利用率作用机理的探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发展优质产能,同时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7.2.2 推进工业投资端供给侧改革
        7.2.3 加快体制改革进程,强化政府的精准调控能力
        7.2.4 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投资结构优化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我国企业规模经济问题刍议——兼析甘肃轻纺工业结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研究[D]. 李永翠.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D]. 左文韬.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3]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收入份额演变影响研究[D]. 郭宏毅. 深圳大学, 2019(09)
  • [4]青岛工业发展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D]. 孟婧.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5]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及空间Tobit模型的分析[D]. 肖国东. 吉林大学, 2019(10)
  • [6]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高度化关系研究 ——基于工业结构高度化不同维度的实证检验[D]. 冀晓宁. 辽宁大学, 2019(01)
  • [7]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D]. 蒋炳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9]中国工业结构转型研究 ——基于绿色经济的视角[D]. 朱东波. 厦门大学, 2018(12)
  • [10]工业化视角下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D]. 毛培.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浅谈中国企业规模经济——兼析甘肃省轻纺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