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美元撑起2003年风险投资业

10亿美元撑起2003年风险投资业

一、10亿美元托起2003创投业(论文文献综述)

雷江平[1](2020)在《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劳动关系,从组织发动工人运动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通过“一化三改”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劳动关系领域出台了有关劳动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险、社会福利和工会制度等一整套劳动关系政策,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双方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作为重要社会关系的劳动关系的发展,更需要不断化解在劳动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劳动关系的基本方向和目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期实践,对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进行了初探,分析了问题,解剖了案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目标和对策措施。本研究的主体一共有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诸如劳动关系及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和指标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等进行解读。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的逻辑,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呈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实践探索的分析,在对不同历史阶段劳动关系实践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章是本文分析的经验基础。第四部分探索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的中国化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提出,最后总结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历史地位。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形成的原因,问题主要来自制度体系、协商机制等方面,而形成的原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人代际更替、新媒体广泛应用,以及“三新”就业模式带来的挑战等。第六部分主要分析地方或基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典型案例,并以此探讨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工会如何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或劳动关系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七部分主要分析面对新挑战或障碍,结合案例分析,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针政策调整和具体的实施对策。总之,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如法律法规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关系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纲领性文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更需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王思晴[2](2019)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发展缓慢,两级分化发展严重。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博弈愈演愈烈,世界各国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国际形势发生变革与调整,世界各国协同发展的意愿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深化与加强。新时期为回应世界性发展难题与时代发展要求,作为两千多年来中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文化、宗教、民族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符号丝绸之路,被赋予新的特质与内涵,作为一种解决式的政策方案被重新发展与定义。2013年9月、10月,中国政府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合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领导人在继承古代海陆丝绸之路历史遗迹之上所勾勒的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是一项兼顾国内外长期发展的包容性战略平台。“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与贯彻落实并非坦途,有西方大国以歪曲的意识形态对其百般诋毁的掣肘;也有文化迥异的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所产生的负面传播效果,这些都成为战略实施的障碍。习近平曾多次在重大外交场合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要想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利用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这些集体印象建立社会共识、夯实民意基础才是题中之意。国家战略的实现,坚实的社会民意基础和国际认同是关键。新闻作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在发挥框架效应对受众产生影响方面作用重大。新闻框架通过报道什么与不报道什么来影响新闻信息生产,进而对受众认知产生影响。因此,媒体如何运用好新闻框架对“一带一路”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使得沿线受众接受和认同“一带一路”,做好人心上的保障,这是本研究探索的最终目的。据此,为提升我国党报外宣媒体“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效率,更好的把握新闻报道传播规律,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落实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传播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采取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三者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新闻框架为理论基础,选取《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2018年“一带一路”对外报道样本644份,以坦卡特的“框架清单”分析取向为研究路径对这644份报道进行量化的框架分析,归纳出《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框架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不足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带一路”报道的国际传播策略,并对对外报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本文分为绪论、6个章节以及结论,共8个部分:第1章,绪论。在研究背景与价值,以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指明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探寻论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2章,“一带一路”与新闻框架概述。通过梳理“一带一路”的概念、政策演进过程、“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意义,明确“一带一路”的基本思路。而新闻框架则是先从框架理论的溯源开始,再对新闻框架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阐述新闻框架分析的路径,并明确本研究所采取的分析路径。第3章,《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首先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概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新闻框架在“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中的重要性。第4章,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这一部分是对研究流程做详细的介绍,包括样本的选择、样本选择的原因、样本提取方法的解释、以及具体研究类目的建构和研究原因。根据研究设计,从报道数量、版面位置、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新闻标题、词汇分析等七个类目对2013年-201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进行框架分析。第5章,《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势。根据第4章中的样本分析数据归纳出优势主要包括,通过报道数量和版面位置的议程优先设置彰显主题重要性、多以通讯体裁讲述“区域建设成果展示与经贸合作”故事、新闻标题短小精悍直接揭示新闻主题、话语修辞积极正面,紧扣主题。第6章,《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根据数据总结出不足之处在于:信源多样化不足导致民众话语弱化、深度报道偏少导致信息深度不足、主题多元化不足导致舆论厚度不足、文化类报道偏少导致文化传播弱化。并从国际环境层面、国家层面和新闻机构层面去分析不足的原因。第7章,优化《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路径和发展趋势。这部分主要是针对报道存在的问题探索对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注重消息来源和报道主题的平衡性和多样性,加强深度报道的运用,以民众的接近性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传播,加强传播丝绸之路的文化与历史。并把握“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发展趋势:注重新旧媒体的优势互补,共同合作、运用VR和可视化等新传播手段、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体系。结论,将前面几个部分贯穿、归纳,研究得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结论。

吴杨艳[3](2019)在《基于O2O的SD院线商业模式转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升级,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电影文化产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中的一部分,当下已经被行业人士高度关注起来。尤其是新世纪以后,影院数量大幅增长,电影票房一路上扬,中国文化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2003年之后开始,中国的电影票票房飞速发展,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36.9%,十年间增长二十多倍,如此的增速在其他经济领域并不多见。至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已媲美全球最大的北美市场,凭其体量和高速几乎以一己之力托起了全球电影市场。大型互联网公司已经充分嗅到了电影行业在互联网发展的巨大商机,纷纷出手进行产业布局。2013年全国票房只有约25%来自与互联网销售,而至2017年第二季度,用户在线购买电影票占比高达78.2%,农历新年期间的网上电影票占比高达90%。互联网对传统院线行业的营销和产品规则进行了颠覆,电影产业制作、放映、营销、发行、开发各个环节被重塑了。互联网公司参与到了电影制片和发行等相关环节占据了一定行业地位,并趋于主流化,各大电商平台快速对电影产业链进行整合。SD院线依托母公司浙江省电影公司于2002年6月成立,系国有独资企业,以影院直营和加盟的方式,利用“SD院线”品牌,通过连锁经营向电影观众提供电影娱乐消费服务,是全国排名前十的跨区电影院线之一,在浙江本地市场的平均市场占有率超33%,拥有显着的地区经营优势,但与万达、大地等院线的规模和实力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浙江作为全国电商大省,全省的电子商务占比达到全国的一半左右,而杭州更是由于阿里巴巴的带动发展,电子商务网站的数量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杭州的O2O发展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SD院线急需加快与互联网整合速度与力度,大力发展属于自己的互联网电影模式,通过转变经营模式,提高经营效率,逐步植入互联网基因,稳固在电影行业的产业地位,为旗下影院及更多的影院提供有效的营销服务和管理功能,使中国电影市场的电子商务领域更加有序地发展。本文基于作者的工作实践,从SD院线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经营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市场大环境下SD院线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从而对SD院线向O2O商业模式转型做出较科学、合理、准确的市场判断与经济效益分析,以期提高如SD院线在内的传统院线的互联网创新能力,促进SD院线线下经营向O2O经营模式的转变。首先,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综述法对O2O模式、院线经营、传统零售向O2O转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认真研究互联网及O2O相关理论,吸取国外优秀经验启示;其次,针对SD院线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经营情况及对在线票务市场现状、互联网营销模式进行分析,从线上票务、排片定价、票房利润、会员体系、影片宣发等方向,分析SD院线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形成因;第三,基于SWOT模式,分析SD院线向O2O商业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对SD院线转型的方向进行研究;第四,分析SD院线转型的实施策略,如何实现转型及相关营销策略分析,对SD院线转型落地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最事,评估和预测转型后的市场规模和转型带来的经济效益,及对转型后遇到的新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李燕[4](2018)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与资源。配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正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既要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性作用,也要强调要发挥市场在文化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渐进式文化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为测算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检验产业政策和金融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制度背景。有鉴于此,在现实背景、理论分析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有的融资模式和发展现状出发,采用2012年至2016年的相关数据,通过DEABCC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测算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静态和动态效率,并深入分析了二者的时空演变格局。然后,采用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政策与金融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共计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三章为中国文化金融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概况;第四章测算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格局;第五章分析了产业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第六章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第七章为本文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研究结论如下:首先,银行贷款是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政府资金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虽然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但文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仍然不足。其次,采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测算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静态和动态效率。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静态效率来看,测算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总体均值为0.633;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最高,融资效率均值为0.845;从规模报酬变动情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整体上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分行业来看,文化制造业融资效率最高,融资效率均值为0.504。由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静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格局可知,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波动幅度较小,文化制造业与文化批发与零售业的融资效率出现小幅的下降,文化服务业的融资效率稳步上升。从省际空间分布可以看出,融资效率较高的地区仍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文化制造业。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的动态效率来看,总体上融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提高了1.6%。从细分行业来看,文化制造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位于0.45%至0.47%之间;文化批发与零售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上升0.8%;文化服务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增加了19.3%。其中,东部地区文化服务业融资全要素生产率上升了16.1%,中、西部地区分别为9.7%和29.2%。由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动态效率的时空演变格局可知,总体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动态效率波动幅度较小,但文化服务业在观测期内波动较为明显,并且全要素生产率值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分地区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各动态效率值在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幅度更大。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效率在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但从融资效率增长率来看,中、西部地区融资效率增长率高于东部地区。并且,文化服务业融资效率增长最为迅速。再次,研究考察了产业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有助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效率。相较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尤其是财政支出)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这一现象存在明显的行业与地区差异:从细分行业来看,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均有助于提升文化服务业的融资效率;分区域分析,东部地区产业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较弱。在中、西部地区,产业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最后,研究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这种影响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金融创新有助于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效率,金融发展深度与金融发展规模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有待加强,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对金融深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关系以及金融规模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十分有限,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金融创新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效率,且这一现象在文化服务业尤为突出。研究结论支持继续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文化金融创新以及强化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以缓解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约束和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效率,实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徐锦熹[5](2018)在《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这一综合性研究方法,对中国与美、英等西方国家在艺术金融发展进程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特征加以分析,以求为中国艺术金融的创新发展,以及全球艺术金融的融合交流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成果。综上,本文的研究首先在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架构与创新点进行了阐述。对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同时对艺术金融与艺术产业、金融产业的关系,以及产业金融视角下的中国艺术金融特征分析等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比较研究方法的特征要素以及中西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本文的正文部分首先通过对中西方艺术金融视角下的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中西方艺术金融的发展主体构成,以及中国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历史路径研究,分析了中西方艺术金融历史路径下的发展体系特征。其次,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支撑体系的差异化研究,分别对艺术基金、艺术银行、艺术保险、艺术证券,以及“平台+互联网”下的艺术金融模式等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创新动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后,本文基于发展动力分析所得出的研究成果,结合对艺术金融不同主体的案例比较研究,以运营机制为基础,以图表对比为依据,分析了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差异化运营特征。最后,有关中西方艺术金融的管理体制比较研究部分,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艺术金融的财政、税收支持等外部政策性比较研究,对比分析了现阶段中国艺术金融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对西方以往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发展进程中的差异性总结,以求从经验差异中寻求未来发展启示。

陈芳,余晓洁[6](2017)在《中国创新之问》文中提出今日中国,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奔腾刷新了"中国速度","中国天眼"拓宽了"中国维度"。而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更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还有已经领先全球的超级计算机、量子卫星……高精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出现。一轮新的科技创新热潮为何能如火如荼席卷神州大地?

王征洋[7](2017)在《中国宏观债务的市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当增长的收入通过日益提高的负债融资杠杆转向资产投资时,经济整体的负债水平和资产投资规模都迅速提高。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相对滞后,我国投资资产同质、结构单一,资产价格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市场资产长期价格预期系统下降,经济整体的实质性债务负担将比名义性债务负担更快速增长。鉴于此,中国宏观的债务风险严重程度如何,以及我国当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避险政策,这些不仅是政府部门应该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应当引起经济学界重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即围绕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建立理论及实证模型,系统研究了中国经济在收入超常规增长、经济增长转型下经济增速下调、债务杠杆加速增长、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化四者构成的宏观债务市场风险及我国可采取的对策。文章通过详实的数据,细致剖析了我国经济当前的总体债务水平以及债务结构,并在金融不稳定假设的理论框架下,从主权部门自身资产风险市场价值波动所测试的主权部门债务风险和从商业银行体系预期金融风险极值损失所测试的金融系统债务风险两个角度,分别利用现金流折现法及系统性或有权益分析法对我国宏观债务的市场风险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最后,通过对国际、国内去杠杆的案例研究,并在剖析我国债务快速上升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化解我国当前债务风险可能的政策选项。本文对我国宏观债务市场风险的量化分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结论。一方面,通过对主权部门资产的市场风险价值进行估值,本文发现,2011年-2014年,在假定的中等偏高风险参数的敏感度测试下,我国主权部门的资产风险市场价值已逼近对应年份主权部门总负债的水平,且此种逼近程度在逐年上升。而在设定的高风险极端情况的压力测试下,我国主权部门则会陷入资产市场风险价值低于负债的困境,即处于所谓"明斯基时刻"。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判断,我国主权部门的预期债务风险已经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出现可能的金融危机时在市场违约风险交替传染机制中所面临的极值损失的测试,本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预期极值损失在市场出现重大风险时会急剧上升。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期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的冲击,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近70%的10家上市银行中至少1家银行违约破产的概率接近30%;在99.9%的置信水平下,10家银行联合违约的预期资产极值损失接近5万亿人民币的量级。2015年下半年当我国金融市场面临"钱荒"危机时,10家银行中至少1家银行违约破产的概率达到10%;在99.9%的置信水平下,10家银行联合违约的预期资产极值损失达到3万亿人民币的量级。根据这一结果判断,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在面临市场震荡时实际上已较为脆弱,假定金融危机爆发,国家必须出手填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缺口以防止金融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的代价也将较为高昂。本文认为,我国化解当前债务风险的政策选择有:实施更为有效和定向准确的财政政策,托底实体经济的长期增长;强化国有资产的资本市场化运作,从国家的角度弱化对市场化运作的国家主权部门资产的直接管理,建立起通过资本市场灵活投资配置机制来调控其国家控股比例的机制;实施更为结构化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大型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杠杆的快速增加;大力发展直接股权融资,推进市场化的债转股、贷转股等资产证券化进程。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方法创新。本文优化了系统性或有权益分析模型(SCCA)构建多元极值分布函数的方法,采用student-Tcopula函数刻画银行间的相依结构,从而对涵盖整体金融市场风险的商业银行资产的市场价值在预期金融危机条件下的极值损失进行了估值,进而用以评估我国整体经济体系预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为更好的贴近我国主权部门实际,本文优化了自由现金流模型(FCFF)中相关参数的核算方法,进而从衡量我国主权部门资产市场风险价值的角度来评估主权部门的预期债务风险。第二,理论应用创新。本文重构了承担国家债务风险的我国主权部门风险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risk-adjusted balance sheet),并通过选取各类市场化资产估值的合理风险参数创新性地将金融估值的一般模型(现金流折现模型)应用到我国主权部门资产市场价值的测算中。同时,考虑到市场风险估值参数值核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敏感度多情景分析方法测算了估值的置信区间,并根据估值的结果来研判国家债务风险及其预警状况。

彭顺勇[8](2015)在《从公募到非公募:徐永光与他的慈善公益之路》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当代慈善公益事业虽历经坎坷曲折,但仍破浪前行。一方面,思想认识上的误解与偏见、制度上的阻碍与制约、慈善意识的薄弱和慈善法律的缺失、慈善不良事件的频发和公信力的滑坡等困绕着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2008年“全民慈善”开启,2011年“微公益”勃兴,慈善公益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现已进入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慈善法律制度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基金会准入门槛降低;慈善体制改革被更多人关注,改革的顶层设计也蓄势待发;慈善公益行业自律性和规范性增强,优胜劣汰、平等竞争、透明公开的趋势已不可阻挡,现代管理体系建设愈显紧迫;公众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慈善、奉献爱心的意愿日益增加,而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公众全方位监督成为现实;打造慈善公益事业升级版成为历史和时代的双重使命。徐永光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作为当代中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道路上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仅富有慈善眼光,更有煌煌慈善业绩。他生长在一个“人人谈慈善色变”的敏感时代,政府排斥慈善,民众敌视慈善,社会不容慈善,而他却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慈善必将大兴。贫困的出身、坚强的意志、爱心的积淀以及贫困儿童那渴望的目光,最终促使他辞官从善,在慈善领域开创了人生全新的历史篇章。他热衷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一次次纠正世人对慈善事业的误解和偏见。他先后创办了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南都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等公益事业,在新中国复杂的制度环境与慈善土壤中探索自己的“希望”,在公募与非公募基金会的夹缝中寻求民间慈善公益的生存之道。从庙堂到民间的慈善公益人生,见证了当代中国慈善公益事业60多年的沧桑巨变。可以说,他是我国公募基金会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非公募基金会的开拓者之一,他致力求索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的康庄大道,一路走来,风光无限好。本研究分导论、正文、结论三大块。导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动态、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等。正文部分有五章:第一章,宏观分析徐永光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的背景。一方面概述中国当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概况,使本研究有活水为源,有深根为本。一方面梳理徐永光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的个性特色。通过对徐永光苦涩的童年、早期职业生涯和人生经历、共青团中央时期的成长与感悟等的分析,引出徐永光走慈善公益之路的个性特色。第二章,剖析徐永光的公募慈善之路。在对徐永光与青基会、希望工程以及中华慈善总会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官办慈善的实际运作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剖析徐永光的非公募慈善之路。通过对徐永光与南都基金会以及中国基金会中心网的分析,探讨非公募慈善事业发展的优势与空间,以及在现有体制下如何培育我国非公募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如何进一步促使其发展壮大。第四章,解读徐永光的慈善公益思想。对徐永光的慈善公益之路进行反思,分析他的成败得失,研究一个个体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自己的价值;对徐永光的公益慈善思想全方位解读,探析他的慈善公益思想形成与演变的轨迹,研究他的慈善公益思想对当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慈善路上特立独行的徐永光。对徐永光做一个总体性的评价,在中国当代慈善公益领域,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一个言行如一的人,一个勇于实践的人,一个积极探索的人,一个追求卓越的人,但也受时代的局限,其慈善实践和思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解析他慈善公益人生有何特点,他的选择与坚持有什么意义,他的探索与开拓对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有何影响,他的慈善公益人生的不可复制性与独特性给予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通过对其慈善公益之路的探析,挖掘徐永光不一样的优势或过人之处,探寻他的慈善公益之路对当代慈善事业的启示。结论部分:徐永光在官民之间游走了二十多年,从团中央到官办的慈善机构再到纯粹的民间基金会,他遵从的心的召唤、他寻求真正的突破,他思考更卓越的慈善理念,他坚持做社会需要的慈善事业,他走出了一条特立独行的慈善公益之路!他对慈善事业进行顶层设计,注重行业引领;他对我国慈善公益体制改革、制度建设、民间公益、财富归属、社会创新、文化理念以及组织治理等诸方面进行着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毫无疑问,他是各类基金会普遍认可的领袖式人物,是中国当代公益慈善界重量级人物。作为中国当代慈善公益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用他一生的经历揭示了中国当代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当代慈善公益事业由公募慈善一枝独秀的状态走向公募与非公募慈善二者并存,但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公募慈善仍将占主导地位;二是完善以“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民间运作、行业发展、制度规范、全民参与”的慈善公益机制和“法律规范、政府监管、组织善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宣传、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慈善公益组织发展生态环境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三是民营化、法制化、系统化、专业化、普及化的慈善公益事业终将成为主流,但当前对慈善立法要持谨慎态度。

林琳[9](2013)在《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 ——国际经验借鉴与我国的路径选择》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运用金融手段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认同和成功实践,碳金融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亮点。碳金融的历史可以分为1998—2004年的早期探索阶段和2005年以来的逐渐成熟阶段。目前,国际金融机构初步形成了基于配额市场的碳交易,以及基于项目市场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三种碳金融基本模式。西方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构建碳金融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在政策的支持和“低碳”意识的引导下,我国已经形成碳市场快速发展、交易平台不断增多、金融机构广泛参与、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局面。虽然我国金融机构在开展碳金融业务时还受到业务种类单一等内部因素的制约及市场、信用等客观风险的影响,但实证研究证明了金融机构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对此,我国可以尝试走一条循序渐进的“中国式路径”,并由政府部门引导、金融机构配合和监管机构监督来共同实现。我国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审时度势开展与低碳减排相关的新业务。对于不可避免的碳金融风险,我国金融机构应从碳金融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等全方位着手关注并控制好碳金融业务的各种潜在风险。

熊英[10](2013)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风险投资分析》文中指出农业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源,已经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国家大力扶持“三农”、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大背景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对我国来说更加具有特殊的含义,因为农业是国家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在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手段快速发展的今天,育种、种植/养殖、加工、储藏、流通、销售等农业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在不断发生改变,生物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不一而足的先进技术手段,正在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着颠覆性的再造,过去分散、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加快向集约化、工业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链上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我国农业全局发展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好目前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融资难题,从而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这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再次腾飞的重要路径,也将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对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为顺应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正融入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随着农产品加工业引入风险投资实践的不断发展,其理论研究也开始从早期的必要性呼吁阶段逐步转向多角度、更全面的深入探讨阶段。本文正是以研究农产品加工业引入风险投资为主题,阐述了风险投资的特点、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相关案例对此进行分析,文章全面剖析了农产品加工业引入风险投资的作用、存在问题,并对此给予相关建议。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言,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意义、目的、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第二章是关于风险投资的相关情况叙述,介绍了风险投资的概念、特征、运作机制及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等内容。第三章中主要讲述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引入风险投资的历史机遇、引入风险投资的作用以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第四章是全面分析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引入风险投资的成功案例,更加具体地讲述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该如何与风险投资实现对接。最后一章则是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如何利用好风险投资提出相关意见,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得出文章主要结论。

二、10亿美元托起2003创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亿美元托起2003创投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简评
    三、研究逻辑与方法
        (一)研究逻辑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劳动关系
        (二)劳动关系冲突
        (三)和谐劳动关系
    二、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海外的发展
        (三)其它劳动关系理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逻辑分析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逻辑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属性所决定的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所决定的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历史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高目标
        (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方针
        (三)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逻辑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探索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探索过程
        (一)“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二)调整劳资关系: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三)建立制度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实践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成效
        (一)职工合法权益逐步得到保障
        (二)职工参与制度逐步建构与完善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健全
        (四)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逐步建立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经验
        (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
        (二)多方参与,以工会为主体
        (三)以劳资和谐为核心理念
        (四)以协商协调为主要手段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探索
    一、理论探索的基本过程
        (一)和谐劳动关系命题的提出
        (二)和谐劳动关系理论的基本形成
        (三)和谐劳动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
    二、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逐步确立
        (二)在宏观层面,积极创新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三)在中观层面,加强区域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四)在微观层面,大力推进劳动争议“大调解”机制建设
        (五)在操作层面,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风险评估机制
    三、理论成果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
        (二)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
        (三)理论成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四、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
        (一)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二)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剖析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一完备的劳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
        (二)三方协商机制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三)冲突事件破坏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三)经济下行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四)农民工群体和职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五) “三新”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六)新媒体广泛应用和外部势力渗透的影响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案例分析
    一、实验探索:正在形成的地方/基层经验
        (一)激活基层工会: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
        (二)培育社会组织:狮山树本产业家园
        (三)前端化解冲突:广州市海珠区“三方联调中心”
    二、有效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选择
        (一)劳资冲突的化解与路径选择
        (二)实践探索实现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逻辑
    三、适应与变革:中国工会在开放中演进
        (一)演进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局限
        (二)在变革中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完善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对策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一)以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以互利双赢为目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以法治方式为抓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二、进一步完善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一)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策体系
        (二)完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三)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四)推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价值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价值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4.2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话语分析法
    1.6 论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1.6.1 论文研究的重点
        1.6.2 论文研究的难点
第2章 “一带一路”与新闻框架概述
    2.1 “一带一路”概述
        2.1.1 “一带一路”的概念
        2.1.2 “一带一路”的政策演进
        2.1.3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意义
    2.2 新闻框架概述
        2.2.1 框架的定义
        2.2.2 新闻框架的定义
        2.2.3 新闻框架分析的路径
第3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
    3.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概述
        3.1.1 对外报道定位
        3.1.2 栏目设置
    3.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
        3.2.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特点
        3.2.2 新闻框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中的作用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样本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新闻媒体的选择
        4.1.2 时间段的选择
        4.1.3 样本的采集
    4.2 类目建构说明
    4.3 类目明细
    4.4 样本分析
        4.4.1 对外报道数量(年报道量、季度报道量)
        4.4.2 版面位置
        4.4.3 对外报道体裁
        4.4.4 对外报道主题
        4.4.5 消息来源
        4.4.6 新闻标题
        4.4.7 词汇分析
第5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势
    5.1 以报道数量和版面位置提升议题的显着性程度
    5.2 以通讯体裁讲述“区域建设与合作”故事
    5.3 以单题、实题直接揭示新闻事实
    5.4 以积极正面的话语修辞实现意义框架的生产
第6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不足及原因
    6.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不足
        6.1.1 信源多元化不足导致民众话语弱化
        6.1.2 深度报道偏少导致信息深度不够
        6.1.3 主题多元化不足导致舆论厚度不足
        6.1.4 文化类报道偏少导致文化传播弱化
    6.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存在不足的原因
        6.2.1 国际环境层面:国家利益单维化影响话语多样性
        6.2.2 国家层面:政治主导影响主题多元化
        6.2.3 新闻组织层面:新闻常规影响民众视角显性化
第7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化路径及趋势
    7.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优化路径
        7.1.1 注重平衡报道,打造信息的多样性
        7.1.2 加强深度报道的运用,提升对外报道水平
        7.1.3 注重民众视角,打造传播内容的接近性
        7.1.4 传播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唤醒文化记忆
    7.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发展趋势
        7.2.1 形成新旧媒体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
        7.2.2 运用VR、可视化等新传播手段
        7.2.3 构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体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闻报道样本明细

(3)基于O2O的SD院线商业模式转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二章 院线行业及SD院线现状分析
    第一节 院线行业在线票务现状分析
    第二节 SD院线经营现状
    第三节 SD院线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章 SD院线SWOT分析
    第一节 基于SD院线自身情况的SWOT分析
    第二节 SWOT分析结论
    第三节 向O2O商业模式转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四章 SD院线向O2O商业模式转型的实施策略
    第一节 SD院线O2O商业模式分析
    第二节 商业模式转型步骤及目标
    第三节 基于O2O的营销模式
第五章 SD院线O2O商业模式转型效果评估
    第一节 在O2O商业模式下的市场规模预测和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思考
结论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6 论文的创新点
2 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新经济增长理论、文化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
        2.1.1 新经济增长理论:文化经济的奠基石
        2.1.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衍生和辨析
    2.2 产业融合理论、文化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
        2.2.1 文化金融:文化创意与金融融合发展
        2.2.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特征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财务效率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资本结构选择
        2.3.2 财务效率理论与企业融资效率
        2.3.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3.1 中国金融制度分析
    3.2 中国文化金融市场分析
    3.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规模概况
    3.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融资模式及发展现状
        3.4.1 政府财政扶持
        3.4.2 风险投资
        3.4.3 银行贷款
        3.4.4 企业债券融资
        3.4.5 股票上市融资
        3.4.6 并购重组
        3.4.7 其他融资方式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测算
    4.1 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内涵及测算方法
    4.2 样本选择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静态效率的测算
        4.3.1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静态效率测算结果的总体分析
        4.3.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静态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
    4.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动态效率的测算
        4.4.1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动态效率测算结果的总体分析
        4.4.2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动态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
    4.5 本章小结
5 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5.1 理论框架
        5.1.1 财政政策
        5.1.2 金融政策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
        5.3.2 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5.3.3 描述性统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基准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5.4.2 按区域分组的回归结果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5.5 产业政策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提升的启示
    5.6 本章小结
6 金融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
    6.1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6.1.1 金融发展与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
        6.1.2 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
    6.2 研究设计与样本描述
        6.2.1 研究模型
        6.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3 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6.3.1 金融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6.3.2 知识产权保护调节作用的回归结果分析
    6.4 进一步讨论
    6.5 资本市场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提升的启示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架构与创新点
    四、关于研究方法的阐释
    五、研究范围及相关问题说明
    六、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一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历史路径下的发展体系研究
    第一节 艺术金融视角下的当代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
        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带动艺术金融领域创新
        二、西方艺术品市场繁荣促使艺术品财富管理备受关注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下的发展主体构成
        一、中国艺术金融发展体系的构建
        二、主要发达国家(地区)艺术金融发展体系的演变
    第三节 中国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历史路径研究
        一、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基金发展的基本路径
        二、以民间艺术租赁业务为依托的中国艺术银行发展历史
        三、以私人银行业务为基础的中国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发展脉络
        四、以传统财险公司为核心的中国艺术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五、以文交所为主要载体的中国艺术产业证券化发展探索
        六、国内“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发展创新路径
    第四节 西方艺术金融发展路径的差异化分析
        一、欧美主要国家艺术基金发展的历史轨迹
        二、西方艺术银行以及银行机构艺术金融发展历史
        三、以安盛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保险服务的发展进程
        四、欧美主要国家艺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溯源
        五、美国“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创新轨迹
    第五节 不同历史路径下的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
        一、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构成的相似性特征
        二、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体系构成的差异化表现
        三、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运营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比较
第二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的支撑体系研究
    第一节 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多元化支撑体系分析
        一、政府财政支持体系是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主要支撑
        二、艺术品融资担保是中国艺术金融发展的次要支撑
        三、企业资本上市为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四、艺术品市场指数为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指明未来趋势
        五、艺术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国艺术金融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第二节 西方艺术金融支撑体系的差异化分析
        一、以市场化导向为主的美国艺术金融发展现状
        二、以财政和税收扶持为主的英国艺术金融发展导向
        三、以“文化例外”原则为基础的法国艺术金融管理模式
        四、UCC、SBA为美国艺术金融抵押贷款筑牢制度保障
        五、市场指数分析为西方艺术金融价值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第三节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支撑体系比较
        一、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支撑体系的相似特征
        二、中西方艺术金融支撑体系发展进程中的差异性表现
第三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动力的差异化研究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基金发展的动力机制区别
        一、中西方艺术类基金的组成类别异同
        二、中西方艺术品投资基金的管理架构与运作流程
        三、中西方艺术品投资基金的运营机制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银行发展动力的比较
        一、西方艺术银行的运营主体、业务类别与运营模式规范
        二、中国艺术银行运营主体对于西方模式的借鉴吸收
    第三节 中西方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的不同探索
        一、中西方银行艺术金融业务运营模式之间的差别
        二、中西方银行机构开展的艺术赞助活动的运营模式区别
    第四节 中西方艺术保险发展动力的差异化走向
        一、以财险公司为依托的中国艺术保险评估方式与类别划分
        二、中国艺术保险的保价机制、风险管控与运营手段
        三、西方艺术保险针对不同投保人的评估特点与理赔原则
        四、西方艺术保险发展动力不同于中国的差异性分析
    第五节 中西方艺术证券发展的差别性机制
        一、西方艺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创新动力
        二、中国艺术品证券化交易模式的独特性
        三、中国文化产权类证券交易模式的原创性
    第六节 中西方“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创新发展
        一、中国“平台+互联网”下艺术众筹的发展体系构成
        二、中国艺术众筹发展现有运营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基于P2P网贷模式的中国艺术网贷运营现状
        四、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艺术众筹的运营模式差异
        五、美国艺术众筹在运营机制与监管模式方面的优势所在
第四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主体的案例对比分析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基金发展的案例比较
        一、中国营利性艺术基金的案例研究——“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基金
        二、西方营利性艺术基金案例研究——英国铁路养老基金(BRPF)
        三、中西方营利性艺术基金管理架构与投资模式分析
        四、中国非营利性艺术基金案例研究——中国国家艺术基金
        五、西方非营利性艺术基金案例研究——美国国家艺术捐赠基金(NEA)
        六、中、美非营利性艺术基金之间的异同之处
    第二节 中西方艺术银行发展案例的同异性
        一、西方艺术银行案例研究——加拿大与澳大利亚艺术银行
        二、中国艺术银行案例研究——台湾艺术银行
        三、中西方艺术银行典型性案例的主体差别性
    第三节 中西方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的实例分析
        一、西方银行艺术金融业务案例研究——美国花旗银行艺术金融业务
        二、中国银行艺术金融业务案例研究——潍坊银行艺术品质押融资
        三、基于个案对比下的中西方银行机构艺术金融业务异同
    第四节 中西方艺术保险发展的个案研究
        一、中国艺术保险案例研究—国泰产险、平安财险
        二、西方艺术保险案例研究——法国安盛公司(AXA)
        三、中西方艺术保险业务发展的关联性案例分析
    第五节 中西方艺术证券发展的案例对比分析
        一、中国艺术品证券化案例研究——天津文交所“艺术品份额化”交易
        二、西方艺术资产证券化案例研究——美国电影版权证券化融资
        三、中西方艺术资产证券化个案发展模式之间的主要区别
    第六节 中西方“平台+互联网”模式下的艺术金融创新案例
        一、中国艺术众筹案例研究——众筹网
        二、西方艺术众筹的案例研究——美国Kickstarter网站
        三、中西方艺术众筹个案研究下的差异性创新比对
        四、中国艺术网贷发展的案例研究——艺金所、艺融网
        五、西方艺术网贷运营的案例研究——英国Borro公司
        六、基于国内外艺术网贷案例对比基础上的特征分析
第五章 中西方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发展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中西方艺术金融的政策支持比较
        一、中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回顾
        二、西方主要国家金融支持艺术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与产业特征
        三、中国艺术金融政策支持的共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中国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体制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
        二、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产业准入制度受到限制
        三、经济支持政策不完善,产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
        四、产业法制保障体系不完善,法律效力层次偏低
    第三节 西方艺术金融管理体制的创新性经验总结
        一、通过间接与直接财税优惠政策,促进艺术金融发展
        二、通过FCPA限制艺术品犯罪行为
        三、依靠BATG的交易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市场利益各方和谐发展
        四、欧盟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艺术家追续权的维护
    第四节 西方艺术金融管理体制创新对于中国的启示意义
        一、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力度,优化艺术金融投融资环境
        二、完善艺术金融税收体系,增强税收政策的针对性
        三、为中国艺术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提供扶持
        四、建立面向艺术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
        五、改革现有教学体制,健全复合型艺术金融人才培养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花旗银行全球艺术银行业务访谈整理
致谢

(7)中国宏观债务的市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可能的创新和未来可继续研究的方向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
        1.4.2 研究不足和未来继续研究的方向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分析框架及研究基础
    2.1 金融不稳定理论的思想逻辑
        2.1.1 金融不稳定理论的思想框架
        2.1.2 金融不稳定理论的历史演变
    2.2 金融不稳定理论的核心内容
        2.2.1 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决定
        2.2.2 三种融资类型下经济主体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
        2.2.3 金融不稳定与经济波动
    2.3 基于金融不稳定理论的实证模型选择
        2.3.1 实证模型选择的理论逻辑
        2.3.2 实证模型的选择:现金流折现法以及系统性或有权益分析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宏观债务的特征描述:基于资产方的分析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1.1 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与逐步完善
        3.1.2 我国金融体系不断深化的数据指征
    3.2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增长
        3.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3.2.2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呈现滞后特征
    3.3 金融发展滞后背景下资产价格的高速增长
        3.3.1 我国金融产品单一且数量有限
        3.3.2 金融产品单一背景下资产价格快速增长
    3.4 资产价格高速增长下中国债务杠杆的快速提升
        3.4.1 经济整体的债务杠杆快速上升
        3.4.2 债务风险预警指标呈恶化态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宏观债务的特征描述:基于负债方的分析
    4.1 中国债务的结构分析
        4.1.1 债务集中在非金融国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
        4.1.2 居民及金融部门债务快速增长
    4.2 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的国际比较
        4.2.1 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高于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
        4.2.2 实体经济杠杆率结构的国际比较
    4.3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长预期出现系统性下滑
        4.3.1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
        4.3.2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预期经济增长率出现系统性下滑
    4.4 我国宏观债务风险的定性研判
        4.4.1 我国宏观债务风险的总体特点
        4.4.2 我国宏观债务风险的跨部门传递机制
        4.4.3 本文宏观债务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宏观债务市场风险的量化研究:主权部门债务风险评估
    5.1 我国主权部门资产风险市场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5.2 金融不稳定理论关于债务风险的动态模型
        5.2.1 债务风险动态模型构建基础:经济单位投融资类型的分类
        5.2.2 债务风险动态模型构建:单个经济单位
        5.2.3 债务风险动态模型构建:将经济作为一个整体
    5.3 风险调整后的主权部门资产负债表
        5.3.1 不同研究团队对我国主权部门净资产估值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
        5.3.2 主权部门资产变现能力是衡量其债务风险承受能力的关键因素
        5.3.3 主权部门风险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
    5.4 我国主权部门资产内在风险市场价值的评估:数据来源与估算方法
        5.4.1 主权部门资产的分类
        5.4.2 市场营运类资产的估值方法及数据来源
        5.4.3 非营运类资产的估值方法选择
    5.5 基于资产风险市场价值的我国主权部门债务风险分析
        5.5.1 我国主权部门资产的内在风险市场价值
        5.5.2 我国主权部门资产内在风险市场价值的敏感度测试
        5.5.3 我国主权部门资产内在风险市场价值分析
        5.5.4 基于资产风险市场价值的我国主权部门债务风险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宏观债务市场风险的量化研究:银行业维系的经济整体债务风险评估
    6.1 基于SCCA方法测度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性
        6.1.1 SCCA方法是测度系统性风险的前沿方法
        6.1.2 测度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性
    6.2 SCCA方法的思想逻辑
        6.2.1 SCCA方法的发展脉络
        6.2.2 SCCA方法的基本思想
    6.3 SCCA方法的模型设定
        6.3.1 利用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CCA方法计算单个公司的预期损失
        6.3.2 利用Student-T Copula估计系统性违约风险的联合预期损失
    6.4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其特征
        6.4.1 样本选择
        6.4.2 数据选取
    6.5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1 单个银行违约风险分析
        6.5.2 银行业系统性违约风险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美日化解债务风险的历史经验及教训
    7.1 去杠杆的不同路径及相应效果
    7.2 美国(2008年-至今)成功去杠杆的经验
        7.2.1 美国(2008年-至今)去杠杆的背景及结果
        7.2.2 美国(2008年至今)去杠杆的政策路径
    7.3 日本(1990年至今)失败去杠杆的教训
        7.3.1 日本(1990年至今)去杠杆的背景及结果
        7.3.2 日本(1990年至今)去杠杆的教训
    7.4 去杠杆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7.4.1 去杠杆国际经验的适用性
        7.4.2 去杠杆国际经验对我国化解债务风险的启发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化解当前债务风险可能的政策选择
    8.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债务快速上升的原因
        8.1.1 货币及财政政策推动了债务的快速上升
        8.1.2 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以及高额的融资成本推高了债务杠杆
        8.1.3 我国的高储蓄率为债务高杠杆奠定了基础
    8.2 1998-2002年我国化解债务风险的历史经验
        8.2.1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我国经济的困境
        8.2.2 1999-2002年我国化解债务风险的对策
        8.2.3 1998-2002年我国化解债务风险的历史经验
    8.3 化解我国债务风险政策选择的基本框架
    8.4 化解我国当前债务风险可能的政策选择:宏观视角
        8.4.1 实施更为有效的财政政策,托底经济增长
        8.4.2 实施更为结构化的货币政策,控制杠杆的快速增加
        8.4.3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8.5 化解我国当前债务风险可能的政策选择:微观视角
        8.5.1 坚持市场化方向,着力推进债转股、贷转股
        8.5.2 大力推动过剩产能去化,坚决淘汰僵尸企业
        8.5.3 推动债务重组,降低债务成本
        8.5.4 加快推进国企改革,降低国企杠杆率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我国主权部门市场营运类资产市场价值测算
致谢

(8)从公募到非公募:徐永光与他的慈善公益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研究动态
        二、概念解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的背景
    第一节 探索慈善公益之路的时代背景
        一、中国当代的慈善公益思想
        二、中国当代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掠影
    第二节 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的个性特色
        一、家庭情况和早年生活
        二、职业生涯与人生阅历
        三、早期的社会认知与实践
第二章 公募慈善公益之路
    第一节 创办青基会
        一、毅然辞职创办青基会
        二、内外环境推动青基会的发展
        三、创新思维筹募善款
        四、青基会的组织运转
        五、中国青基会的发展
    第二节 希望工程之曲折
        一、希望工程的诞生与发展
        二、《壹周刊》风波(1994)
        三、希望工程在风.浪尖中成长
        四、希望工程与五个温州人
        五、青基会与希望工程
    第三节 筹办中华慈善总会
        一、出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
        二、召开“中华慈善大会”
    第四节 走上公益慈善之路的动因
        一、温州务实重商文化的熏陶
        二、时代公益之光的魔力
        三、开拓慈善新事业的渴望
第三章 非公募慈善公益之路
    第一节 创办南都基金会
        一、南都基金会的酝酿与发展
        二、新公民计划——第二个“希望工程”
    第二节 筹办中国基金会中心网
        一、创立基金会中心网的时代背景
        二、创立基金会中心网的历程
        三、基金会中心网的组织运作
        四、基金会等级评价体系的诞生与运作
        五、中国基金会中心网成立的划时代意义
    第三节 走上非公募基金会之路的原因
        一、个人兴趣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中国慈善环境的新变化
第四章 慈善公益思想的探索与思考
    第一节 对中国式富人慈善的批评
        一、中国式富人慈善的现状
        二、中国式富人慈善的困境
    第二节 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
        一、我国慈善体制的形成与发展困境
        二、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慈善公益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一、慈善观的形成与演化
        二、慈善理念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慈善路上特立独行的徐永光
    第一节 慈善公益人生的特点
        一、以善为业:辞官从善创新人生
        二、重在突破:慈善路上两弃两创
        三、追求卓越:慈善思想不断丰富
    第二节 慈善路上的选择与坚持
        一、做社会需要的慈善事业
        二、注重顶层设计行业引领
    第三节 慈善领域的探索与开拓
        一、冲破体制开拓勇进创善路
        二、鼓励创办家族慈善和投资社会企业
        三、主张慈善回归民间
    第四节 慈善实践与慈善思想的局限性
        一、慈善实践的局限性
        二、慈善思想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 ——国际经验借鉴与我国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碳金融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碳金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碳金融的起源和概念
    第二节 碳金融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国际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的现状
    第一节 碳金融发展的历程回顾
    第二节 国际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的成效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模式与问题
    第四节 借鉴与启示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第一节 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第三节 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业务对低碳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因素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促进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战略探讨
    第二节 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节 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的业务选择
    第四节 我国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的风险防范对策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1 国际碳金融体系发展历程
附录2 国际主要开发银行的碳金融实践
附录3 我国碳金融交易平台的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风险投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风险投资的概况
    2.1 风险投资的概念及运作机制
        2.1.1 风险投资的概念
        2.1.2 风险投资的形成背景
        2.1.3 风险投资的特征
        2.1.4 我国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
    2.2 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现状
第三章 农产品加工业与风险投资结合情况
    3.1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3.1.1 取得的成绩
        3.1.2 存在的问题
    3.2 引入风险投资的机遇
    3.3 农业引入风险投资的现状
    3.4 引入风险投资的作用
    3.5 引入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福建圣农引入达晨创投
        4.1.1 融资方介绍
        4.1.2 融资原因
        4.1.3 投资公司介绍
        4.1.4 双方合作过程
        4.1.5 投资获利
        4.1.6 案例评析
    4.2 凯雷投资安信地板
        4.2.1 融资方介绍
        4.2.2 投资公司介绍
        4.2.3 双方合作过程
        4.2.4 风险投资的作用
    4.3 德太投资云南红酒业
        4.3.1 融资方介绍
        4.3.2 投资公司介绍
        4.3.3 德太投资云南红的理由
        4.3.4 融资后云南红酒业的发展规划
        4.3.5 案例评析
    4.4 案例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10亿美元托起2003创投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雷江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2]《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对外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D]. 王思晴.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3]基于O2O的SD院线商业模式转型策略研究[D]. 吴杨艳.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4)
  • [4]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效率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5]当代中西方艺术金融发展比较研究[D]. 徐锦熹. 上海大学, 2018(03)
  • [6]中国创新之问[J]. 陈芳,余晓洁.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7(11)
  • [7]中国宏观债务的市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D]. 王征洋. 南京大学, 2017(08)
  • [8]从公募到非公募:徐永光与他的慈善公益之路[D]. 彭顺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9]金融机构碳金融发展 ——国际经验借鉴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 林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10]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风险投资分析[D]. 熊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标签:;  ;  ;  ;  ;  

10亿美元撑起2003年风险投资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