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大字报反陶铸的一段话

一张大字报反陶铸的一段话

一、一张反对陶铸大字报的出笼经过(论文文献综述)

龚荣勇[1](2017)在《“文革”时期的福建大串连运动研究(1966-1967)》文中研究说明串连是点燃全国文化大革命之火的一种特殊措施。由于置身于全国大串连的背景下,福建的大串连具有全国大串连的共同色彩,同时作为对台前线,也具有区域的独特性。本文从现存“文革”时期的档案、口述史料以及相关出版物出发,分步骤地对“文革”时期福建大串连的进程进行解构,从大串连这一整体事件的宏观角度分析出福建省大串连的独特性,即对台前线独特性、明显的阶段性两大特征。从参与者这一微观角度进行考量,得出以学生为主体、目的类型多样的特征。运用权威主义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理论,分析串连参与者在检阅和造反中凸显出的群体特征,并从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角度总结大串连运动的破坏性并剖析其影响,以期为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国民提供历史启迪。

章涛[2](2016)在《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建制运动,知识分子改造对当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第一,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知识分子改造运动是毛泽东现实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构想中关键的一环,与当代中国前三十年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建构紧密相关,也与八十年代中国二度现代性转型有直接联系。因此,改造虽然以政治运动的面目出现,但其承担的历史和思想内涵要远远大于革命的暴力规训,涉及的关于知识、意识形态的曲折想象,也远非"反智主义"可以概括;第二,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来看,改造可以被视作某种"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一一它上承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启蒙、自我忏悔的内在要求,下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精英的群体性失语。换句话说,改造运动的发生是知识分子主体与意识形态客体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它对当代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后的主体重建具有延续性的影响。最后,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说,极端化的改造运动毫无疑问是应该被否定的,但如何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对"知识分子改造"进行知识性的梳理,而不是无视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制度建设的基本需要与无可避免的矛盾,将对制度、革命和政治权力的反思简而化之地推向对整个社会体制乃至于意识形态的否定,则不但关系到我们今天是否能还原历史语境,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部逻辑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结论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把握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灵史。基于此,本论文将从制度的建构,主体身份的认同,文本阐释三个角度,考察知识分子改造这一政治事件在"历史现场"与"文学想象"两个话语场中呈现的各异面貌。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从马恩原典和党关于知识分子管理、培养和批判的史料的互读中,对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理论资源及其历史误读做了耙梳。同时,也对这种误读所造成的种种悖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的阐释。最后,结合新时期的文艺政策,探讨了知识分子改造在"文革"后的"承继"与"变体"。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以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当代"前三十年"为界,梳理知识分子在时代语境变迁下的不同文化人格状态与生存处境。同时,对运动的发生、发展和主要釆取的方法、模式作出必要的交代。第二章从制度的建构入手,探讨组织化的单位结构和意识形态化的批判体制对知识分子改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前者以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式,为改造的顺利进行提供外部条件,而后者则通过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方式,推行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范式与文化逻辑。但制度又是以人为根本的,或者说思想改造的悖谬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怀揣着不同目的进入"制度"的知识分子。因此,本章还以专节讨论了掌握话语权的"中心作家"在运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呈现历史本身的复杂面。第三章承接第二章的体制研究,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作家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立场的迁移。在"前三十年",知识分子大多全盘接受了意识形态的改造要求,自觉成为革命宣传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但是,这种身份认同的原因又是极其多样的,当个人的因素参杂进来时,就需要我们分别分析。八十年代以后,集权政治指挥下的破坏性改造被指认为"历史错误"而得到逐步纠正,归来者们随之通过叙述悲惨的改造经验,来重新建构启蒙者的言说身份,但在这一过程中,创作主体和主流话语又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同构关系。直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知识分子越来越走向个体立场,他们所表现出了身份认同才真正趋于多元化。第四章和第五章转入对文本的具体考察,分别从知识分子形象建构与审美范型流变两个角度,讨论当代文学中改造题材的叙事流变。在这部分中,笔者没有从狭义的"形象分析"和"审美范式"角度阐释作品,而是力图在形象学、叙事学与思想史、文化史的中间建立起一套动态平衡的阐释机制,不只告诉读者有哪些形象和叙事手法,更要从这些表征性的符码背后找到不同时代话语留下的文化印记。结语一定程度上跳脱出"前三十年"意义上的"改造"概念,思考后现代语境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和重归精神高地的可能性,并从专业化和道德化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改造"要求。

莽东鸿[3](2016)在《“文革”大批判的特点》文中研究表明从批"三家村"到"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大批判贯穿了整个"文革"。大批判的主要特点如下。大方向、大目标由毛泽东、中共中央确定大批判的大方向、大目标,是由毛泽东、中共中央确定的。以批判刘少奇来说,最早的不点名批判,是毛泽东的文章《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其次是戚本禹的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这也是经过毛泽东审定的:该文发表的前七天,毛泽东审阅了此稿,称赞"写得很好"。根据毛泽东的要求,此文又经过中共中央的讨论。戚本禹说:

喻频莲[4](2016)在《“两报一刊”评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特殊年代的一种非常规媒体现象,“两报一刊”评论极具个案研究的价值,是当代新闻史研究不可绕过的一个对象,是修当代新闻史尤其是“文革”新闻史的客观需要。而在当代新闻史研究中,“文革”新闻史为敏感地带,研究亦为薄弱地带,以“两报一刊”评论为对象的本体研究,至今尚付阙如。本研究走出的这一小步,旨在突破盲点,而完整准确地呈现“两报一刊”评论这份历史遗产,尚任重道远。本研究重点有二:一是通过考察在“领袖——媒体——民众”的政治控制模式下,“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面貌及其宣传运作的动态过程,还原“两报一刊”评论的真实历史面目;二是通过梳理舆论权威主体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再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变化轨迹,厘清“两报一刊”评论从形成到终结的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本研究正论部分共有五章,研究思路总体上遵循纵的历史发展观,即依循“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展开,第一章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渊源,即舆论权威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的演化过程;第二、三、四章是对特殊历史时空下的“两报一刊”评论的本体研究;第五章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终结,即舆论权威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的演化过程。第一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形成主要考察“两报一刊”评论的前身“一报-刊”评论在特殊历史情境中,应形势所需演变为“两报一刊”评论的过程。第二章“两报一刊”评论的生存基础主要就更集中化的宣传体制、更权力化的新闻媒体两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两报一刊”评论的生存基础本质上是一个更一律的舆论环境。第三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内容从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议题分析入手,厘清“两报一刊”评论宣传内容共时性存在的内部逻辑以及历时性流变的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报一刊”评论背离实际的表达的虚伪性,及其顺应新的客观现实的表达流变。第四章“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路径主要从新闻媒体宣传路径、组织化宣传路径两方面就“两报一刊”评论宣传路径的特殊性展开分析,并通过考察具体议题沿着这两条路径展开宣传的概况,以窥全貌。第五章“两报一刊”评论的终结考察了困于表达僵局的“两报一刊”评论舆论威权渐渐折损,被新的舆论权威“特约评论员”文章取代的退场过程。通过以上五章分析,本研究最后结论是:从甚嚣尘上的喧哗到止于无力的静默,“两报一刊”评论有着其内在的历史逻辑性。具体说来是:“两报一刊”评论诞生伊始,即建立起了超越文本的舆论威权的符号价值,在“领袖——媒体——民众”的政治控制模式中,“两报一刊”评论被赋予了宣达“最新指示”的政治权力,具有无上的威权,作为重要的权力角色,参与到政治权力的运作中。凭借举国权威媒体的齐声呐喊和如毛细血管般延伸到每一个单位的组织化宣传网络,“两报一刊”评论将领袖的政治意志传达到每一个民众。提出和论证“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一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成为“两报一刊”评论的重要政治任务。随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实践越来越难以继续,意识形态与实践的严重背离,使以维护“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己任的“两报一刊”评论逐渐陷入到表达的困境。新的舆论权威“特约评论员”文章横空出世,名声鹊起,承担起新的“改革”意识形态的启蒙任务,“两报一刊”评论权威折损,最终失守,退出政治的舞台,淡出民众的日常生活。其终结,正如其出场一样,都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贺敬之,李向东[5](2016)在《风雨答问录(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向东(以下简称"李"):首先感谢您能抽出较多时间接受我的采访。贺敬之(以下简称"贺"):我在创作上和工作上,都没有做出什么值得特别重视的成绩,你为什么对我产生了采访的兴趣呢?李:最早知道您的名字,是通过您的诗歌。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回延安》;在学习雷锋的年代读到过《雷锋之歌》;后来号召城市青年

任卫新[6](2015)在《文革:《革命造反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我们说红卫兵是巴黎公社的后代,那么,伴随我们度过艰苦岁月的《革命造反歌》就是国际歌的儿子。红卫兵决不是历史舞台上来无影去无踪的匆忙过客,最最最起码的,在她的身后久久地回响着"革命造反歌"的余音。歌声就是炸弹和旗帜,在严酷的搏杀中,在扞卫党的事业、扞卫毛泽东思想的事业中,终于,一支红卫兵自己的歌诞生了。它号召"拿起笔,做刀枪",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冲杀;它把毛主席的声音"造反有理"告诉人民;它告诉党,红卫兵是工人阶级的儿子。

郝怀明[7](2015)在《批判“资反路线”和陶铸的倒台》文中提出"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派路线",是在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受到阻遏的情况下,毛泽东在1966年10月专断地提出来的。周恩来去找毛泽东,说党内历来提路线问题,都是说"左"倾右倾,没有"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以下简称"资反路线")这样的提法,这样提合适吗?毛泽东坚持自己的看法,周恩来保留意见,他在以后多次接见群众代表的讲话中反复强调犯"资反路线"错误是认识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宋毅军[8](2014)在《刘少奇与邓小平在“文革”初期的工作组事件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谈到和刘少奇的关系时说:毛泽东在1953年底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之后,高岗活动得非常积极。"他用拉拢的办法,正式和我谈判,说刘少奇同志不成熟,要争取我和他一起拱倒刘少奇同志。我明确表示态度,说刘少奇同志在党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从总的方面讲,刘少奇同志是好的,改变这样一种历史形成的地位不适当。在长期争取政权的革命斗争中,邓小平和刘少奇的直接工作关系并不很多,只是1952年邓奉调到中央工作以后,两个人的直接工作关系才多了起来。"文革"初期的"工作组事件"

邢恩源[9](2013)在《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文中研究表明柯庆施于“文革”之前主政上海及华东十余年,是建国以后毛泽东最为赏识的地方领导人之一。1949年后,柯庆施先后担任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1953年初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1954年10月调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从1956年起,柯庆施的政治生涯开始如日中天,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备受瞩目:他积极支持毛泽东对“反冒进”的批评,严厉指责所谓的“右倾保守主义”。1957年在上海贯彻毛泽东“引蛇出洞”反右方针,成为反右派运动主将。同年12月因发表《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得到毛泽东的夸奖。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柯庆施语出惊人地提出:“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大力树立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他全力支持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在1958年夏天放出华东钢铁产量八百万吨的“大卫星”,对毛泽东要求当年全国钢铁产量达到“一 0七0”万吨起了决定性影响。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他首创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口号。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一方面对“大跃进”百般维护,另一方面严厉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他对刘少奇有关大跃进运动的总结报告表示不满,并希望继续跃进;1963年,为响应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重新倡导的“阶级斗争”,提出“大写十三年”口号,在华东迅速掀起现代戏运动,为“文革”的爆发奠定了广泛的舆论氛围和群众基础。此后,他与江青合作在上海打造“文化革命的试验基地”,并提携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基本形成了日后上海“文革”的政治构架。在他的大力支持与运作下,上海成为“文革”爆发的重要策源地。柯庆施的举动深得毛泽东的赏识,地位也随之不断攀升。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当选中央委员。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上他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60年开始担任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解放军南京军区第一政委,同时继续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成为响当当的华东“第一人”。1965年初升任国务院副总理。关于柯庆施的学术研究很具有典型意义。他是当时中共地方党政负责人中的一员,其表现出的政治姿态带有某种普遍性,只是更加突出和激烈而已。随着毛泽东“继续革命论”理论的变相发展,中共的执政主旨思想越来越急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急于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共中央及地方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主动或被动地遵循毛泽东的指导思想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党内大环境的制约下,柯庆施一方面揣摩毛泽东的心态,一再表达迎合性的极“左”言论,进而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彻底贯彻毛泽东所提出的各项“左”的政治方针,一直冲在历次政治运动的最前沿。但是,不可否认,在柯庆施的身上又充满了秉承“左”的路线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党性原则相互之间的矛盾。作为建国后在地方上最积极支持和拥护毛泽东极“左”路线的代表,柯庆施在1956—1965年间之所以能够飞黄腾达,说明了他的实际行动完全符合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毛泽东政治思想在地方上的具体实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共党内,政治生态已经很不正常,整个社会在“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贺旻旻[10](2013)在《图像政治 ——1961-1969年美术作品中的刘少奇形象》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社会、政治呈现“非常态”,美术作品作为意识形态的显性表达也受到了政治运动的深刻影响。这个时期的图像世界,不仅仅是当前大多数美术史研究者为我们描绘的“红海洋”与“昨日神话”,还有一个在叙述中常常被忽视的群落——“大批判”图像,它们数量庞大,内容驳杂,通过“工业化”的创作来表达“政治化”的主题。本文通过对1961-1969美术作品中出现的刘少奇形象及文革开始后群众性报刊中的“大批斗”图像进行梳理,希望能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窥探特殊历史年代里,在美术史和思想史的双重结构之中,美术话语的群众性发生、大众传播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在总结目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论文从第二章开始,通过阐述主流美术话语对“安源工人运动”的描绘入手,辨析从1961年开始到文革之初,政治人物被“树立”与被“打倒”的过程。刘少奇原本作为国家主席的形象被颠覆,历史功绩被抹杀,同时毛泽东形象被无限拔高,成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最重要的图像符号,政治宣传对图像的选择成为美术作品的指南针。接下来的章节重点描述文革初期(1966-1969)刘少奇图像是如何被重新“阐释”和被“扭曲”的过程:群众漫画中刘少奇作为“群丑之首”形象的发生和传播是为开始,群众性报刊将刘定义为“中国的赫鲁晓夫”、“伸向文艺界的黑手”和“落水狗”及这些话语在美术作品中以图像的形式体现是为高潮。最后,通过群众性报刊中的连环画为例探讨这段时期内文艺作品的叙述模式:以阶级斗争为纲,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再演绎”。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图像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呈现特殊的“审丑”模式,成为一种承载特定寓意和象征的图解性符号。尤为不寻常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图像制作过程中鲜有“批判者”出现,绘图者被狂热的政治运动遮蔽了行踪,美术话语呈现出的史无前例的“大众化”倾向。美术史上,作品的风格与意义总是随历史的沿革而变化,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美术强烈的风格转变,正说明图像本身并非独立于社会之外,相反拥有强烈的“入世”倾向,这种倾向在社会变革时期显得尤为明显。

二、一张反对陶铸大字报的出笼经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张反对陶铸大字报的出笼经过(论文提纲范文)

(1)“文革”时期的福建大串连运动研究(1966-196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研究之回顾
    三、研究方法、史料来源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福建大串连运动的背景与原因
    一、左倾错误的不断积累和“文革”的爆发
    二、毛泽东发动“文革”的现实需求
    三、学生渴望投入革命实践
    四、中央“文革”小组与大串连的兴起
第二章 福建大串连运动的进程解构
    一、福建革命师生赴京串连
        (一) 正规的赴京:从省委组织赴京到增加名额
        (二) 非正规的赴京:从诉求批判到拦车赴京
        (三) 接受检阅:从接待到检阅
    二、省外、省内串连
        (一) 串连范围的扩大:福建师生赴各地串连
        (二) 南北革命师生的大汇合:外省师生入闽串连
        (三) 追寻革命的足迹:徒步:串连
    三、对于串连层面的透视:从中央到省委再到群众
        (一) 中央层面
        (二) 地方层面
        (三) 群众层面
第三章 福建大串连的特征分析
    一、宏观特征
        (一) 对台前线独特性
        (二) 阶段性明显
    二、微观特征
        (一) 以中学生为主体
        (二) 串连目的多样
        (三) 群体心态明显
第四章 福建大串连带来的若干思考
    一、大串连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危害
    二、大串连对文化教育带来的危害
    三、大串连对人民社会生活造成的直接危害
    四、历史的借鉴:为民主法治提供反面教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担任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发生与反思
    第一节 阶级话语的错位与知识分子的改造悖论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梳理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思想溯源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自我改造与延安文艺整风的发生
    第二节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方法与形式
第二章 文学制度的建立与思想改造的展开
    第一节 文学组织的建立与改造的外部保障
    第二节 文学批评制度的建立与改造的内部操作
    第三节 "中心作家"与改造的话语权
第三章 知识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创作立场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改造运动中政治身份的多重认同路径
    第三节 新启蒙立场的生成与思想改造的余音
    第四节 个体化的历史叙述与其内在矛盾
第四章 文化语境的变迁与文学形象的转向
    第一节 改造叙事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难以消弭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苦难:从革命的殉道者到权力的受难者
    第四节 人民:历史主体的建构与退场
第五章 时代嬗变下改造叙事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叙事的"去政治化"与日常生活的呈现
    第二节 暴力的现代性诠释与审美的偏误
    第三节 审父叙事与知识分子受难神话的解构
结语 未完成的知识分子"自我改造"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后现代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二节 由文本到现实:另一种意义的"自我改造"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4)“两报一刊”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重要概念阐释
        一、“两报一刊”
        二、“两报一刊”评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主体性文献
        二、背景性文献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思路、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形成
    第一节 “一报一刊”评论:“两报一刊”评论的缘起
        一、“一报一刊”评论的出现
        二、“一报一刊”评论的特殊规格
        三、“一报一刊”评论的舆论转向
    第二节 从“一报一刊”评论到“两报一刊”评论
        一、《解放军报》比肩“一报一刊”的政治资本
        二、《解放军报》与“一报一刊”联合署名的政治修辞
        三、“由乱而治”:“两报一刊”评论的舆论基调
        四、“两报一刊”评论的基本样态
第二章 “两报一刊”评论生存的基础
    第一节 更集中化的宣传体制
        一、“文革”前的宣传体制
        二、“旧”宣传体系的瘫痪
        三、“新”宣传中枢:特殊小组
    第二节 更权力化的新闻媒体
        一、“夺权”:新闻媒体的集中化
        二、“越位”:新闻媒体的权力化
        三、“宣达”:“两报一刊”评论的权力角色
第三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内容
    第一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主要宣传议题
        一、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二、论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合法性
        三、舆论审判党内阶级敌人
        四、指导秩序重建
        五、关切世界革命形势发展
        六、扞卫毛泽东思想的一元化领导
        七、指导军队建设
    第二节 背离实际:“两报一刊”评论表达的虚伪性
        一、虚构的两条路线斗争史
        二、虚假的革命胜利
        三、虚无的理想政治社会图景
    第三节 顺应现实:“两报一刊”评论表达的流变
        一、“天下大治”表达的流变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表达流变
第四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路径
    第一节 “文革”时期宣传网络的重建
        一、新闻媒体宣传网络从失范到规范
        二、组织化宣传网络的常规与非常规
    第二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新闻媒体宣传路径
        一、“对版面”:报刊宣传的一律
        二、“今晚广播,明日见报”制度化
        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播造势
        四、新闻媒体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宣传议题再阐发
    第三节 “两报一刊”评论的组织化宣传路径
        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二、单位政治学习小组
        三、基层民众对“两报一刊”评论的学习与讨论
第五章 “两报一刊”评论的终结
    第一节 “两报一刊”评论舆论威权的折损
        一、新的舆论阵地开辟:《理论动态》创刊
        二、新的舆论阵线联盟的形成
    第二节 从“两报一刊”评论到特约评论员文章
        一、“特约评论员文章”的地位赋予
        二、“两报一刊”评论的退场
结语:“两报一刊”评论的历史逻辑性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博、硕士学位论文
    四、资料汇编类
    五、外文资料
附录
    一、“一报一刊”评论目录
    二、“两报一刊”评论目录
    三、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5)风雨答问录(一)(论文提纲范文)

1.初进北京
2.第一次被批判
3.荣获斯大林文艺奖金
4.出访民主德国, 拜访布莱希特
5.横祸飞来
6.在一次次受批判中一次次放声歌唱
7.关于《雷锋之歌》
8.关于《西去列车的窗口》
9.难忘的广州会议
10.“文革”十年“三进宫”
11.从“投石问路”到“落井下石”

(7)批判“资反路线”和陶铸的倒台(论文提纲范文)

“资反路线”遭“炮轰”,部内渐起“批陶”声
风云突变,陶铸落难
江青、陈伯达联手倒陶,中宣部大乱特乱

(8)刘少奇与邓小平在“文革”初期的工作组事件中(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神秘的“理论工作小组”去北大活动 ; 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按照惯例一致决定派出工作组去引导;毛泽东虽然同意了派工作组,心里还是有不同想法。
刘少奇主持会议搞了“八条”,邓小平态度鲜明 :“开个十万人大会,一杆子插到底。”北大工作组连夜写了《北京大学文化革命简报》(第九号);刘少奇代表中央批示 :中央认为北大工作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毛泽东认为此时谈民主集中制“不合时宜”;刘少奇义正辞严 :“这个搞法不成,我们这里有材料!”邓小平怒不可遏 :“党委垮了,工作组没有了,党的领导在哪里?”

(9)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去世后的哀荣
        一、病逝成都
        二、超乎常规的葬礼
        三、死因重提
    第二节 出身和早期经历
        一、出身
        二、新潮学生
    第三节 家庭和工作作风
        一、简朴的家庭生活
        二、勤恳的工作作风
第二章 早期生涯
    第一节 峥嵘岁月
        一、见到列宁
        二、年轻的共产党员
        三、在“王明路线”时期
    第二节 延安整风之中
        一、与刘少奇“结怨”
        二、延安整风的开展
        三、被“抢救”
    第三节 石家庄的“试验田”
第三章 在南京的日子
    第一节 主政南京
        一、刘少奇的一封电报
        二、接管南京
        三、基层政权的建立
        四、恢复生产
        五、推动城市转型
    第二节 江苏省委书记任上
        一、中共高层“过渡”时间上的分歧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
    第三节 推行农业合作化
        一、“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二、为江苏互助合作运动打下基础
        三、推行统购统销工作
第四章 在上海初显身手
    第一节 初露锋芒
        一、入主上海
        二、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三、上海的“对资改造”
        四、“论十大关系”对上海的影响
    第二节 关于反右运动
        一、整风运动
        二、鼓励鸣放
        三、反右主将
        四、上海反右派风暴
第五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
    第一节 柯庆施与大跃进运动兴起
        一、“主要矛盾”问题
        二、乘风破浪
        三、批评反冒进
        四、无限崇拜
        五、“急先锋”
    第二节 城市大跃进的楷模
        一、上海进入“大跃进”
        二、“一0七0”指标的提出
        三、大炼钢铁
        四、“技术革命”
        五、“全国一盘棋”
    第三节 上海农村人民公社化
        一、推波助澜
        二、大办人民公社
        三、短暂的纠“左”
        四、不服输
第六章 庐山会议后的继续跃进
    第一节 庐山会议
        一、再度转向
        二、上海反右倾斗争
        三、打击刘顺元
    第二节 继续跃进
        一、工业再跃进
        二、“救命稻草”
        三、“穷过渡”
    第三节 跃进的代价
        一、更上层楼
        二、保钢
        三、农村危局
        四、不糊涂的糊涂账
第七章 七千人大会前后
    第一节 坚守最后的阵地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二、不同的反思
        三、最后的“社会主义阵地”
    第二节 分裂的开始
        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二、中央高层重心的偏移
        三、为毛泽东辩护
    第三节 重提“阶级斗争”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二、上海的阶级斗争之弦
        三、“四清”运动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的试验基地
    第一节 倡导现代戏
        一、“大写十三年”
        二、华东各地贯彻
        三、毛泽东的支持
    第二节 “文革”前华东现代戏高潮
        一、华东成为现代戏的海洋
        二、全国现代戏高潮的出现
        三、高潮的背后
        四、柯庆施的文艺“四清”运动
    第三节 柯庆施与“文革”的发动
        一、与江青合作
        二、提携张春桥、姚文元
        三、关于“评海瑞罢官”的争议
结语
附1 1954 年—1965年上海市委主要领导
附2 1949 年以后柯庆施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10)图像政治 ——1961-1969年美术作品中的刘少奇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与路径
第二章 被“树立”的与被“打倒”的
    第一节 历史人物的变换:关于安源大罢工
        一 两幅油画:《刘少奇同志与安源矿工》与《毛主席去安源》
        二 三个人物:李立三、毛泽东与刘少奇
    第二节 历史主题的变迁:从安源到井冈山
        一 两幅油画:“下矿井”与“上井冈山”
        二 一件像章:关于“毛泽东思想源头”的图像表征
第三章 被“阐释”的与被“扭曲”的
    第一节 群众性漫画中的刘少奇形象
        一 《群丑图》与“彻底砸烂刘邓反动路线”漫画展(1967)
        二 《群丑图》翻版与革命大批判漫画参考资料
        三 作为“党魁”的刘少奇
        四 作为“千夫指”的刘少奇
    第二节 红卫兵小报中的刘少奇形象
        一 “中国的赫鲁晓夫”
        二 “伸向文艺界的黑手”
        三 刘少奇与“刘少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刘少奇“外传”
    第一节 连载作品《刘修外传》
    第二节 《鬼魂丑行图——刘少奇访问印度尼西亚电影新编漫画》
    第三节 作为“第一夫人”的王光美形象
        一 “旗袍”与“军装”
        二 《王光美丑史》
第五章 余论
    第一节 图像中的审丑模式
    第二节 图像中的寓意和象征
    第三节 图像中隐藏的批判者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附录1 批斗刘少奇大事记
附录2 《人民日报》关于刘少奇的报道
附录3 《人民日报》关于刘少奇访问印尼的报道(1963.4)
附录4 《刘修外传》文字
附录5 《新北大》图版目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一张反对陶铸大字报的出笼经过(论文参考文献)

  • [1]“文革”时期的福建大串连运动研究(1966-1967)[D]. 龚荣勇. 福建师范大学, 2017(12)
  • [2]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D]. 章涛. 浙江大学, 2016(07)
  • [3]“文革”大批判的特点[J]. 莽东鸿. 党史博览, 2016(05)
  • [4]“两报一刊”评论研究[D]. 喻频莲.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5]风雨答问录(一)[J]. 贺敬之,李向东. 时代文学, 2016(01)
  • [6]文革:《革命造反歌》[J]. 任卫新. 词刊, 2015(09)
  • [7]批判“资反路线”和陶铸的倒台[J]. 郝怀明. 炎黄春秋, 2015(03)
  • [8]刘少奇与邓小平在“文革”初期的工作组事件中[J]. 宋毅军. 党史博采(纪实), 2014(02)
  • [9]柯庆施与中国当代政治[D]. 邢恩源. 南京大学, 2013(01)
  • [10]图像政治 ——1961-1969年美术作品中的刘少奇形象[D]. 贺旻旻.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8)

标签:;  ;  ;  ;  ;  

一张大字报反陶铸的一段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