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活动断层抗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研究

市区活动断层抗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研究

一、Study on Anti-Disturbance and High-Resolution 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of Active Faults in Urban Regions(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明,李明,费书民,张志相,高嘉琳[1](2021)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山前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应用——以巍山—长山南坡断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探测山前隐伏断裂复杂困难的特点,以巍山—长山南坡断裂为例,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高密度电法勘探等地球物理方法并结合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资料,对巍山—长山南坡断裂的隐伏段的准确位置和活动性进行研究,确定断层的准确位置和产状等。研究结果表明,巍山—长山南坡断裂在唐山市区的隐伏段为S倾的正断层,倾角约78°,断距约3 m,上断点埋深约19 m;该断裂在市区的隐伏段为中更新世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

彭远黔,朱坤静,冉志杰,张璇,王皓[2](2021)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活动断层中的应用——以邯郸市活动断层探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可以获取深度十米至几十米的浅层地层反射信号,且大部分反射剖面均可较清楚地揭示出浅部断层位置和断层特征,地震数据处理是准确识别近地表活动断层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有效途径。本文应用邯郸市活动断层浅层地震资料,运用多途径、分步骤的去噪技术和方法,压制干扰,极大地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并对活动断层的典型剖面进行重点研究和验证。

商世杰[3](2020)在《雄安新区及邻区主要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与地层矿物组成研究》文中指出雄安新区是由党中央和国务院2017年决定设立的国家级建设新区。为了更好的规划大量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计划建设的六条铁路、四个火车站,完善六条高速公路,以及其他配套城市基础设施。对雄安新区及邻区开展详细的隐伏断裂活动性调查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主要隐伏断裂进行了具体位置和基本形态野外调查,并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了隐伏断裂的数量、位置、状态、延深情况和上断点埋深等。此外,基于综合地球物理解译结果布置一系列钻孔进行断裂精确探测,并通过钻孔岩芯编录,建立钻孔联合剖面,研究了断裂的具体活动时代,同时对不同层位地层进行了以XRD粉晶衍射物相分析为主的矿物组成研究。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查明了保定-石家庄断裂(F1)的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SE,倾角45°75°,形状为上陡下缓的铲状,上断点埋藏深度为350m。另外还发现,F1的次级断裂F1-1,其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SE,倾角45°75°,同样为上陡下缓的铲状,上断点埋藏深度为360m。(2)查明了徐水-大城断裂(F2)的产状为:走向NWW-SEE,倾向S,倾角70°,形状为上陡下缓的铲状,上断点埋藏深度为240m。其次级断裂F2-1的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N,倾角70°,形状为上陡下缓的铲状。(3)查明了容城断裂(F3)的产状为:走向NE-SW,倾向SE,上断点埋藏深度为370-685m之间。(4)钻孔探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台上村附近新近纪地层厚度为410-530m,其中F1断裂下盘410m、F1断裂与F1-1断裂之间440m、F1-1断裂上盘530m;崔庄镇附近新近纪地层厚度为710-760m,其中F2断裂下盘710m、F2断裂上盘760m;容城附近新近纪地层厚度为680-720m,其中F3断裂下盘680m、F3断裂上盘720m。(5)断裂活动性研究结果显示,保定-石家庄断裂(F1)第四纪无活动,最新活动时期为新近纪,其滑动速率为0.02mm/a;徐水-大城断裂(F2)第四纪早-中更新世均有活动,早更新世的滑动速率为0.02mm/a,中更新世的滑动速率为0.01mm/a;容城断裂(F3)第四纪无活动,最新活动时代为新近纪,其滑动速率为0.016mm/a。(6)第四纪地层界面附近矿物组成主要分为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平均含量为58.76%,以蒙脱石、伊利石为主,平均含量为53.41%,高岭石、绿泥石含量较少,平均含量为5.35%;碎屑矿物以石英为主,平均含量为26.23%,其他碎屑矿物含量较少,分别为钾长石(5.32%)、斜长石(3.57%)、方解石(2.05%)、白云石(4.06%)。(7)通过在不同钻孔中第四系全新统底部地层界面、上更新统底部地层界面、中更新统底部地层界面、下更新统底部地层界面附近取样,对样品的矿物组成和百分比含量进行研究,发现在地层界面附近的矿物组成和百分比含量无较大变化,验证了地层划分的准确性。除此之外,钻孔联合剖面中显示出地层界面深度也无较大差异,由此判断保定-石家庄断裂(F1)未引起第四纪地层错段,F1断裂第四纪以来不活动。

朱国军,袁洪克,侯黎华,酆少英,秦晶晶,韩健,王宏伟,刘增祺,王景红[4](2020)在《浅层地震资料揭示的驻马店地区上蔡岗断裂浅部构造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已有资料显示上蔡岗断裂为隐伏逆断层,为研究上蔡岗断裂浅部构造特征,笔者跨断裂开展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探测,获得4条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本文根据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并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对上蔡岗断裂浅部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上蔡岗断裂为1条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东的逆断层,在岗地中部存在1条次级断层,与主断层呈反y形构造,与岗地地表形态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驻马店市地震危险性评价及城市规划提供地质和地球物理学依据。

罗磊[5](2019)在《噪声成像技术在济南市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重要城市和城市群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下一阶段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主要目标。然而,许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地质情况不明,地下空间资源禀赋不清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和延缓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南倚泰山-沂山凸起,北临齐河-广饶断裂,是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是着名的泉城。多年以来,由于缺少有效的探测技术手段,无法确定泉水的“源、运、储”,因此制约了地铁建设和其他地下空间利用,亟待查清楚控制泉水的断裂、岩体和主要地层的空间分布,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依据。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源层析成像技术,与传统的地下空间探测方法相比,密集台阵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不需要特定震源,通过提取台站对之间的格林函数进行成像,可快速获得地下2 km以浅的精细S波速度结构,具有成本低、污染小、结果可靠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在人文干扰严重的环境下依然能获取有效的地下结构信息,日益得到了地球物理工作者的青睐。在济南市中心城区布设87台短周期三分量EPS便携式数字地震仪。仪器动态范围120db,可以更好的测量反射性能较差的介质;采样率100Hz,数据分区块分时间段连续一个月左右不间断采集;其中第一区块49台、第二区块38台,分别采用网格状和线状的台站布设方式(台站间距为1-2km和0.15-1km)。首先将单台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互相关计算与叠加,获得了较高信噪比的面波信息,之后采用直接利用基阶群速度频散曲线反演的反演方法,取得了研究区内1km以浅的横波速度结构。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技术有效的识别了研究区内两条断裂及分析了其下部的横波速度结构特征,初步厘定了研究区的构造格局,刻画了研究区内主要岩体和地层的空间展布情况。噪声成像技术所获得的研究区内的横波速度结构,为济南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直接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噪声成像技术在人文干扰严重的城区能够获取有效的地下结构信息,克服了传统地球物理方法在城区特别大城市难以获得有效信息的不足,有望成为城市地下空间调查的主要方法。为全国其他城市开展的城市地下空间调查提供了借鉴和指示。

桂昊[6](2019)在《基于能量频率属性的城市道路隐伏病害地震快速探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内城市道路地面塌陷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但现有的探测技术对于解决此类问题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加大对城市地下隐伏病害快速探测技术的研究是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基于能量频率属性的城市道路隐伏病害地震快速探查,通过理论分析、正演模拟及现场试验探测,取得了如下认识:(1)地震波的能量衰减特性以及频散特性对地下空洞响应较为敏感,验证了利用地震波的频散特性与能量衰减特性在探查城市道路隐伏病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地震波的能量衰减特性对地下空洞尺寸与填充物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利用地震波的能量衰减特性探测效果较为理想。而对与地下空洞埋深的变化,探测效果并不理想。(3)地震波的频散特性对地下空洞尺寸与埋深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利用地震波的频散性探测效果较为理想。而对与地下空洞填充物的变化,探测效果并不理想。(4)地震波的能量衰减特性以及频散特性可以用于地下空洞异常区的探测,并且地震波频散特性整体上优于能量衰减特性,其特征更明显和易辨,是判别地下空洞的有效特征。(5)结合正演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了利用地震波的频散特性与能量衰减特性在探查城市道路隐伏病害探查中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图30表2参考文献93

梁宽[7](2019)在《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生代初期(50Ma),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其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持续楔入作用,致使青藏高原块体大幅度的缩短隆升,形成了现今世界最大最高的高原。在这样的推挤和楔入作用下,青藏高原至今仍在持续不断的向外扩张,但在高原隆升造山的前陆位置,高原的扩张则受到多个相对稳定的刚性地块的阻挡,如高原北部的塔里木盆地、阿拉善块体、东北缘的鄂尔多斯块体,以及东缘的四川盆地。在高原与刚性块体的接触带上往往发育了崇山峻岭,以及密集的活动断裂带,如龙门山断裂带等。但高原的隆升和扩张的影响并不仅限于高原内部和高原边界,也可以通过其与这些刚性块体的相互作用,被传递到更远的区域而转化为多种多样的构造活动。我们将这种与高原非直接接触,却因高原扩张而产生的构造活动称之为青藏高原扩张的远程效应,例如新生代塔里木盆地北部天山的活化。本文研究区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地处青藏高原、阿拉善和鄂尔多斯三大块体相互作用的区域,距离青藏高原块体往北东方向扩展的最前缘三关口-牛首山-罗山一带,约50-450km,是研究青藏高原块体往北东方向扩展的远程效应的极佳位置。那么,青藏高原往北东向的扩展对研究区产生怎样的远程的影响?这些影响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体现?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实现的呢?研究区主要发育了河套、吉兰泰、乌海和银川四个主要的活动盆地,以及阿拉善隆起、贺兰山隆起和鄂尔多斯隆起。本论文在总结前人对于银川盆地和河套盆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乌海盆地内部主要断裂的几何展布、活动方式、滑动速率等方面进行精细的研究,得出乌海盆地的精细结构。同时,本文重新厘定了河套盆地北边界狼山-色尔腾山山前断裂的滑动速率及断层转折处构造演化模式。通过对比河套盆地、乌海盆地和银川盆地的几何结构、活动方式,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研究区现代应力场资料、GPS观测数据和断层的活动特征,获得了较为完善的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活动构造图像,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晚更新世至今的构造变形特征,探讨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以及其与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张的关系。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深/浅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乌海盆地内黄河隐伏断裂是由两条平行的、近南北走向的正断层组成。其中东支断裂为一条向西倾的正断层,大约在深度1.21.5km左右归并到向东倾的西支断裂上;西支断裂在剖面上表现为东倾的正断层,大约在深度810km左右终止于边界断裂桌子山西缘断裂上。东、西断裂在剖面上呈“Y”字形分布,组成盆地内地堑型的沉降中心。乌兰乡钻孔揭示东支断裂上断点埋深约为26米,通达大街钻孔揭示西支断裂上断点埋深约为50.5米,二者共同揭露了黄河隐伏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四次古地震事件(E1-E4),发生时间分别为25.6±0.11 ka BP,39.5±0.45–41.7±0.57 ka BP,58.25±7.13 ka BP和111±1.21 ka BP。黄河隐伏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其活动模式符合特征地震的发震模式,周期为16.32±3.51 ka,同震位错为2.0-2.8米。断层的平均垂向滑动速率为0.12-0.17mm/a。根据分析,断层的活动模式多样,既有东支断裂或西支断裂的单独破裂,也有它们联合活动。因黄河隐伏断裂的离逝时间已经大于特征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我们认为黄河隐伏断裂(YRF)现今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作为乌海盆地的东边界断裂,桌子山西缘断裂在剖面上主要表现为西倾的正断层。在乌海盆地北部的千里山一带,盆地的控盆边界断裂仍表现为正断层,在盆地中发育北西向的逆断层和霍洛图背斜。我们在断裂的中部和南部选择四个点,根据同一湖相地层在断层两侧的垂直落差,计算出桌子山西缘断裂晚更新世中期(70ka)以来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5±0.2至1.0±0.2 mm/a。在断裂中部的凤凰岭一带,断层的垂直滑动速率最大,这与乌海盆地的沉降中心一致。我们根据三道坎断层剖面上发育的擦痕,估算桌子山西缘断裂的右旋滑动速率为1.1-5.8mm/a。断层上盘软弱岩层往北北东方向的运动受盆地北部山体的阻挡,形成了NW向逆断层和霍洛图褶皱。由于断层的水平滑动速率对于理解区域构造运动特征的重要性,我们建议对该断层的水平滑动速率做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同一湖相地层在断层两侧的垂直落差计算得知:北东走向的狼山山前断裂距今65 ka以来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1.8±0.2至3.2±0.2mm/a。断层中段的青山镇一带断层的垂直滑动速率达到最大,并向两侧减小。在临河凹陷的西北角,北东走向的狼山山前断裂与东西走向的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转折处以呈阶梯状的多个断层段相连;而在临河凹陷东北角,东西走向的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西段与北西走向的断层东段转折处以发育大型三角状的转换斜坡的方式过渡。根据计算,我们得出研究区鄂尔多斯西北缘以阿拉善块体北部为参照的块体相对运动的几何图像。鄂尔多斯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速率为1.31±0.15mm/a,方向为SE143.7°。贺兰山块体相对于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速率为0.132±0.012mm/a,块体运动方向为SE123°。巴彦浩特块体相对于阿拉善块体北部往NEE76°方向运动,速度为0.231±0.022mm/a。总体来看,在青藏高原对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往北东向的强烈的差异性挤压作用下,研究区的变形以银川-乌海-吉兰泰-河套盆地所形成的“S”型拉张区为主。同时,阿拉善块体内部次级块体间产生相对运动,但运动幅度较小。

高坤[8](2019)在《江西九江-靖安断裂九江段新构造期活动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江西九江地区位于扬子板块、秦岭-大别山造山带、华南造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北东向郯庐断裂带、赣江断裂带和北西向襄樊-广济断裂带的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震多发于断裂交汇的部位,因此有必要对九江地区断裂活动性进行研究。本论文以九江-靖安断裂九江段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总结前人成果资料基础上,针对该断裂带九江段进行了详细的遥感解译与地表调查与研究。野外地质调查确定该区的上新生界主要包括:大姑组、进贤组、叶家垄组、新港组、联圩组、鄱阳湖组。采用遥感、钻探、物探、构造节理分析等多种手段,获取了九江-靖安断裂九江段的新构造期间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1)遥感结果显示,该断裂带的九江段表现出清晰的地表构造形迹,在莲花镇附近可见第四纪沟谷地貌沿断裂展布。(2)跨断层的第四系联合钻孔剖面进一步初步限定了断裂错动第四纪不同时代地层的可能断距最大为31m,计算得到第四纪平均滑动速率为0.02mm/a。(3)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和大地电磁法(MT)联合使用,物探剖面显示的断层位置与地表调查结果吻合很好,并揭示断层的深部延伸性很好。(4)通过地表对第四系中的共轭剪节理进行统计,得出该地区的现代应力场方向主要为北东东向,与震源机制解显示的构造应力场基本一致,指示现今构造应力场与新构造期的构造应力场具有明显的继承性。(5)初步的动力学分析认为,该区是在扬子板块受菲律宾板块、太平洋板块的北西向及印度洋板块北东向的挤压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代北东东-近东西向挤压的应力场。在此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北东向的断裂更容易发生滑动并导致强震活动。因此,九江-靖安断裂带是该区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价应该重点关注的第四纪活动断层带。

李玉辉[9](2018)在《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地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对城市活断层危险性的评价工作,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其中,浅层人工地震勘探工作的探测效果最好,在城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城市背景环境干扰大的特点,为了准确识别活断层,就需要通过提高分辨率、提高信噪比、改进资料采集和处理手段等方法来解决。根据多个地区的实践经验可以得出,缩短道间距、选用合理的采集和处理方法都能提高地震反射的分辨率,从而识别出浅层活动断层。

赵斌,刘财,韦庆海,鹿琪,石金虎,余中元,孙海峰[10](2018)在《基于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技术的大庆地区近地表构造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对于大庆地区的地质构造研究成果仅局限在深部构造上,该地区从未开展过针对近地表隐伏断裂的探查工作.本文采用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方法,查明了克山—大安断裂嫩江组以上地层的详细地层信息以及断裂的展布形态;同时,在主干断裂上覆的背斜构造中,发现了许多次级断裂,这些次级断裂在前人的成果中并未提出过,并且在本区的断裂-褶皱构造体系中,次级断裂的活动特性同样受主干断裂活动的影响;然后通过钻孔验证,证实了浅层反射地震勘探结果的可靠性,并且确定了次级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最后综合编制了松辽盆地长垣隆起地区浅层地质模型,并讨论了本地区的构造体系受晚白垩纪以来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构造特征.本次研究中的方法和成果可为大庆市城市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选址和大庆油田安全高效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可为其他地区开展近地表断裂探查提供借鉴和参考,为本地区浅层地质构造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填补该地区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探构造研究的空白.

二、Study on Anti-Disturbance and High-Resolution 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of Active Faults in Urban Regi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Anti-Disturbance and High-Resolution 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of Active Faults in Urban Regions(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山前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应用——以巍山—长山南坡断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测区勘探条件
2 高密度电法勘探
3 浅层地震勘探
4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勘探和综合解释
5 结论与讨论

(2)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活动断层中的应用——以邯郸市活动断层探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邯郸地区地质构造概况
2 浅层地震勘探
    2.1 测线布设
    2.2 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
3 浅层地震数据处理
4 浅层地震剖面特征及其断层解释验证
    4.1 测线CXXK04
    4.2 测线YNXK2-2
    4.3 测线CXXK2-6
5 结论与讨论

(3)雄安新区及邻区主要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与地层矿物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隐伏断裂活动性探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和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环境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层概述
        2.2.2 区域岩浆活动特征
        2.2.3 构造单元及基本特征
        2.2.4 区域主要断裂
        2.2.5 区域地震活动性
    2.3 深部构造背景
        2.3.1 区域重力、航磁异常特征
        2.3.2 地层物理性质
        2.3.3 断裂深部特征
    2.4 区域构造演化序列
第三章:隐伏断裂综合地球物理探测
    3.1 探测方法
        3.1.1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
        3.1.2 浅层地震勘探
        3.1.3 高密度电阻率法
    3.2 测线布置
        3.2.1 保定-石家庄断裂地球物理探测测线布置
        3.2.2 徐水-大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测线布置
        3.2.3 容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测线布置
    3.3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处理
    3.4 保定-石家庄断裂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3.5 徐水-大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3.6 容城断裂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第四章:钻探及钻孔联合剖面
    4.1 钻孔布设位置
    4.2 区域地层对比
    4.3 保定-石家庄断裂钻孔及联合剖面
        4.3.1 XSZK01 钻孔岩性描述
        4.3.2 XSZK02 钻孔岩性描述
        4.3.3 XSZK10 钻孔岩性描述
        4.3.4 XSZK11 钻孔岩性描述
        4.3.5 XSZK03 钻孔岩性描述
        4.3.6 保定-石家庄断裂钻孔联合剖面
    4.4 徐水-大城断裂钻孔及联合剖面
        4.4.1 XSZK09 钻孔岩性描述
        4.4.2 AXZK06 钻孔岩性描述
        4.4.3 AXZK07 钻孔岩性描述
        4.4.4 AXZK04 钻孔岩性描述
        4.4.5 徐水-大城断裂钻孔联合剖面
    4.5 容城断裂钻孔及联合剖面
第五章:第四纪地层矿物组成
    5.1 样品采集与处理
    5.2 实验数据处理
    5.3 实验结果
    5.4 结果分析
第六章:讨论
    6.1 保定-石家庄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
    6.2 徐水-大城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
    6.3 容城断裂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
第七章:结论与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7.2.1 存在的问题
        7.2.2 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浅层地震资料揭示的驻马店地区上蔡岗断裂浅部构造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测线位置与工作方法
2 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与解释结果
    2.1 SCG1测线
    2.2 SCG2测线
    2.3 SCG3测线
    2.4 SCG4测线
    2.5 上蔡岗断裂浅部构造特征
3 结语

(5)噪声成像技术在济南市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噪声成像层析技术发展与现状
        1.2.2 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 主要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自然地理背景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文
        2.2.3 济南泉水
    2.3 济南中心城区地下空间探测的地质条件
        2.3.1 断裂构造及其活动性
        2.3.2 第四纪地层
        2.3.3 基岩地层
        2.3.4 岩浆活动
3 噪声层析成像技术简介
    3.1 背景噪声分类
    3.2 背景噪声成像基本原理
        3.2.1 模式均分假设
        3.2.2 时间反转对称理论
        3.2.3 稳相近似理论
        3.2.4 反射响应同传输响应的关系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单一台站数据预处理
        3.3.2 互相关与叠加
        3.3.3 频散曲线测量
        3.3.4 质量控制
        3.3.5 面波层析成像
    3.4 小结
4 济南市背景噪声数据处理
    4.1 观测资料
    4.2 单台数据预处理
    4.3 互相关计算与叠加
    4.4 频散曲线提取
    4.5 小结
5 济南市三维横波速度结构研究
    5.1 射线路径分布
    5.2 三维横波速度结构
    5.3 空间分辨率检测
    5.4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能量频率属性的城市道路隐伏病害地震快速探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2 城市道路隐伏病害地震快速探查技术原理概述
    2.1 城市道路隐伏病害地球物理探查基础
        2.1.1 城市道路塌陷主要成因
        2.1.2 城市道路隐伏病害地球物理探查基础
    2.2 地震波能量衰减特性基础理论
        2.2.1 地震波能量衰减特性
        2.2.2 地震波衰减基础理论
        2.2.3 地层品质因子Q估算方法概述
    2.3 地震波频散特性及提取方法
        2.3.1 地震波传播特性
        2.3.2 均匀介质中地震波波频散特性研究
        2.3.3 层状介质中地震波频散特性研究
        2.3.4 频散曲线的提取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道路隐伏病害勘探数值模拟
    3.1 粘弹性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原理
        3.1.1 粘弹性波动方程理论
        3.1.2 正演模拟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格式
        3.1.3 正演模拟的震源实现及边界条件
    3.2 城市道路隐伏病害勘探数值模拟
        3.2.1 城市道路隐伏病害理论地质模型建模
        3.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3 地下空洞尺寸数值模拟及响应特征分析
        3.3.1 地下空洞不同尺寸地质模型建模
        3.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4 地下空洞埋深数值模拟及响应特征分析
        3.4.1 地下空洞不同埋深地质模型建模
        3.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5 地下空洞填充物数值模拟及响应特征分析
        3.5.1 地下空洞不同填充物地质模型建模
        3.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城市道路隐伏病害勘探现场试验研究
    4.1 现场试验工作布置
        4.1.1 仪器设备
        4.1.2 测线布置与试验参数
    4.2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2.1 试验数据处理
        4.2.2 探测成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银川盆地
        1.2.2 河套盆地
        1.2.3 乌海盆地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乌海盆地内黄河隐伏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滑动速率研究
    2.1 区域构造简介
    2.2 研究方法
        2.2.1 深地震反射剖面
        2.2.2 浅层地震勘探(SSE)
        2.2.3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2.2.4 第四纪测年
    2.3 乌兰乡钻孔联合剖面
        2.3.1 剖面布设简介
        2.3.2 运用层序地层学划分和对比地层
        2.3.3 断层几何形态和活动参数
    2.4 通达大街钻孔联合剖面
        2.4.1 剖面布设
        2.4.2 层序地层学法对比钻孔地层
        2.4.3 断层WYF活动证据和最新活动参数
    2.5 讨论
        2.5.1 结果可信度分析
        2.5.2 黄河隐伏断裂的古地震序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桌子山西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滑动速率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无人机摄影测量
        3.1.2 钻孔资料收集
        3.1.3 海拔高程的校正
        3.1.4 垂直滑动速率的计算
        3.1.5 第四纪测年
    3.2 桌子山西缘断裂的地质地貌特征
        3.2.1 千里山段地质地貌特征
        3.2.2 凤凰岭段地质地貌特征
        3.2.3 岗德尔山段地质地貌特征
        3.2.4 二道坎段地质地貌特征
    3.3 讨论
        3.3.1 桌子山西缘断裂不同区段垂直滑动速率对比
        3.3.2 桌子山西缘断裂运动学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狼山-色尔腾山山前地貌特征与断层滑动速率研究
    4.1 区域构造背景
    4.2 狼山-色尔腾山山前地貌面发育特征及其形成年龄
    4.3 狼山山前地貌特征及其垂直滑动速率计算
        4.3.1 三贵补隆点(Site1)地貌特征
        4.3.2 狼山山前断裂垂直滑动速率估算
        4.3.3 狼山山前断裂与色尔腾山山前西段转折处构造演化特征
    4.4 色尔腾山山前地貌特征及西段与东段转折处构造演化特征
        4.4.1 团结嘎查点(Site2)地貌特征
        4.4.2 乌不浪口地质地貌特征
        4.4.3 神华北地质地貌特征
        4.4.4 德岭山地质地貌特征
        4.4.5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西段与东段转折处构造演化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构造活动特征
    5.1 研究区内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5.1.1 河套盆地及其周缘断裂
        5.1.2 乌海盆地及其周缘断裂
        5.1.3 银川盆地及其周缘断层
        5.1.4 吉兰泰盆地及其周缘断裂
        5.1.5 其它断裂
    5.2 鄂尔多斯西北缘主要断层滑动速率对比
    5.3 鄂尔多斯西北缘构造变形特征
    5.4 研究区内块体的相对运动
        5.4.1 鄂尔多斯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的运动
        5.4.2 贺兰山块体与鄂尔多斯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5.4.3 巴彦浩特块体相对于阿拉善块体北部运动
        5.4.4 巴彦乌拉山块体与贺兰山块体相对运动
        5.4.5 贺兰山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
        5.4.6 研究区各块体相对阿拉善块体北部的运动
    5.5 鄂尔多斯西北缘GPS速度场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6.1 研究的主要认识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工作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参加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8)江西九江-靖安断裂九江段新构造期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项目依托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新构造”研究现状
        1.3.2 前人地质研究成果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完成情况
第2章 区域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元古界-中生界
        2.2.2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
第3章 遥感影像解译特征
    3.1 活动断裂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3.2 影像解译结果
第4章 第四系钻孔勘探与构造剖面
    4.1 第四系钻孔联孔剖面
        4.1.1 典型钻孔剖面
        4.1.2 联合钻孔剖面
    4.2 构造剖面
第5章 地球物理特征
    5.1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技术方法
    5.2 大地电磁测深
        5.2.1 大地电磁测深主要方法
        5.2.2 大地电磁测深的解译结果
    5.3 浅层地震
        5.3.1 浅层地震基本原理与应用
        5.3.2 浅层地震工作方法
        5.3.3 浅层地震解译结果
第6章 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6.1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6.2 共轭剪节理统计
    6.3 现代应力场与动力学分析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面临的形势
2 应用技术方法
3 基本原理
4 提高分辨率的技术手段
5 结语

(10)基于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技术的大庆地区近地表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概况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3 典型地震剖面成果解译
    3.1 高分辨率浅层反射地震勘探特征分析
    3.2 南三路测线
    3.3 南二路测线
    3.4 北二路测线
    3.5 北三西路测线
    3.6 钻探验证结果分析
    3.7 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成果
4 讨论
5 结论

四、Study on Anti-Disturbance and High-Resolution 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of Active Faults in Urban Regions(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山前隐伏断裂探测中的应用——以巍山—长山南坡断裂为例[J]. 赵建明,李明,费书民,张志相,高嘉琳. 地震工程学报, 2021(05)
  • [2]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在活动断层中的应用——以邯郸市活动断层探测为例[J]. 彭远黔,朱坤静,冉志杰,张璇,王皓. 中国地震, 2021(03)
  • [3]雄安新区及邻区主要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与地层矿物组成研究[D]. 商世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4]浅层地震资料揭示的驻马店地区上蔡岗断裂浅部构造特征[J]. 朱国军,袁洪克,侯黎华,酆少英,秦晶晶,韩健,王宏伟,刘增祺,王景红. 震灾防御技术, 2020(01)
  • [5]噪声成像技术在济南市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 罗磊.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能量频率属性的城市道路隐伏病害地震快速探查技术研究[D]. 桂昊.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7]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研究[D]. 梁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02)
  • [8]江西九江-靖安断裂九江段新构造期活动特征研究[D]. 高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 李玉辉. 能源与环保, 2018(12)
  • [10]基于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技术的大庆地区近地表构造特征研究[J]. 赵斌,刘财,韦庆海,鹿琪,石金虎,余中元,孙海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8)

标签:;  ;  ;  ;  ;  

市区活动断层抗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