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石膏ESR测年的初步研究

干旱地区石膏ESR测年的初步研究

一、干旱地区石膏ESR测年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兆颖[1](2021)在《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是正在发育的青藏高原和正在破坏的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构造转换带,也是青藏高原最新的、正在形成的组成部分。该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隆升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动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及活动规律方面,而对区域沉积特征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清水河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后缘,紧邻六盘山造山带,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序列齐全,以河湖相粉砂、黏土、冲积扇砾石层以及风成黄土沉积为主要沉积特征,能够完整的记录相邻六盘山构造带中段最新隆升的历史。本论文以盆山耦合理论为指导,在清水河盆地中选择代表性剖面,系统开展沉积学、年代学和环境学相结合的基础地质研究。以晚更新世-全新世多个典型剖面为基础,光释光和碳十四测年相结合,建立起有精确年代数据支撑的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序列。在沉积旋回框架的制约下,恢复不同演化阶段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在地层岩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剖面古气候指标研究,建立起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两期古湖发展、消亡的过程及消亡模式,探讨其与构造、气候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可以为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的沉积演化历史提供可靠的地层学、年代学和环境学证据。研究认为:(1)清水河盆地主要由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水洞沟组以及全新世河湖相三套地层组成,并且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与水洞沟组之间,以及水洞沟组与全新世沉积层之间均为侵蚀不整合接触;(2)萨拉乌苏组沉积起始时间约为144~120 ka B.P.,而沉积结束的时间约为50 ka B.P.,水洞沟组沉积时代约为25~15 ka B.P.,清水河盆地内全新世沉积开始时间约为14~11 ka B.P.,晚更新世两期不整合面对应的沉积间断分别发生在~50-25 ka B.P.和~15-11 ka B.P.;(3)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清水河盆地内以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相和滨浅湖相沉积体系为主。晚更新世水洞沟期,清水河盆地内以冲积扇、河流相、泛滥平原和滨浅湖相沉积为主,物源体系与萨拉乌苏沉积时期基本一致。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沉积时期,湖盆经历了早期的波动后,彻底退出了清水河盆地,盆地内发育冲积扇、泛滥平原、河流相和沼泽相沉积,物源体系与萨拉乌苏组和水洞沟组保持一致;(4)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古气候演变过程与全球气候演变过程基本一致,在145~75 ka B.P.处于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5阶段,而在75~58 ka B.P.和25~15 ka B.P.则处于相对寒冷干旱的气候背景,分别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4和MIS2阶段。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以相对干旱的气候为主,在~14 ka B.P.和~7-6 ka B.P.处于相对短暂的温暖湿润气候背景;(5)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频繁且显着的构造抬升,造成了清水河盆地内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与水洞沟期之间的沉积间断(~50-25 ka B.P.),以及水洞沟期与全新世之间的沉积间断(~15-11ka B.P.),两期沉积间断驱动了清水河盆地的发展、消亡过程。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晚更新世(~58-25 ka B.P.)的构造抬升驱动了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古湖的解体。晚更新世末(~14-11 ka B.P.)的构造抬升则驱动了清水河盆地内湖泊沉积体系的彻底消亡,进入了全新世河流体系演化阶段。同时,晚更新世寒冷干旱的气候背景(深海氧同位素MIS2阶段)以及全新世期间相对干旱的环境也是湖盆萎缩的重要原因。构造与气候之间具有协同演化的关系,共同驱动了清水河盆地内古湖的发展与消亡过程。

赵希涛,杨艳,贾丽云,胡道功,李维东,张耀玲,林旭[2](2021)在《论晚期共和古湖时代、演化过程及其与地壳运动和黄河发育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海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新生代期间形成的北西西—南东东走向构造盆地,由西北部的茶卡小内流盆地,中部非典型的达连海内流盆地和东南部被黄河及其支流深深切割的外流盆地三部分组成。该盆地中充填了上、下两套厚度普遍均在200~300 m间,而最厚部分可达500~600m的相互叠置的共和组与曲沟组河湖相地层。由这两套湖相地层所重建的古湖被分别称为早期和晚期共和古湖。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基于共和组湖相地层而重建的晚期共和古湖。石英热活化法ESR测年结果表明,湖相共和组地层开始形成于(4.31±0.40) Ma之前,持续到(2.58±0.20) Ma/(2.54±0.20) Ma之后的上新世时期。以尕玛羊曲村附近为顶点的黄河扇三角洲相两套均厚逾200m砾石层中之上砾石层,形成于(3.15±0.30)—(3.07±0.30)Ma之间,其前缘水下三角洲相砾石层为(2.91±0.25) Ma,而来自北部山前的同期洪积砾石层则为(2.97±0.27) Ma,表明晚期共和古湖在(3.07±0.30)Ma与(2.91±0.15)Ma之间的上新世晚期达到其最盛期。此时,湖面高度达到其最大值海拔(3 160±10) m左右,古湖是一个面积近7 000 km2、深逾300 m的大型外流的淡水深湖。黄河在尕玛羊曲附近注入古湖,并由盆地东北角的尕海以东流出,经唯一通道古多隆河流入贵德古湖。当古湖面上升到超过共和与贵德两盆地的基岩分水岭时,黄河在现今的龙羊峡位置切割出新的河道——龙羊峡,从而导致了早更新世初古多隆河因"截弯取直"而非"溯源侵蚀"被废弃,开始了黄河逐步下切、T21到T16形成与共和古湖逐渐消亡的过程。共和古湖经历了茶卡盆地开始与古湖主体分离,中部湖区与东南部湖区分离、排干和东南部湖区被完全泄空等3个阶段。这一过程是随着中国区域地壳运动性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而发生的。此时,共和盆地及邻近盆地,甚至中国第一、二大地势阶梯上的大多数盆地,除银川—河套盆地与汾渭盆地等个别盆地外,都由差异性升降的盆-山运动转为整体性的隆升运动。发生于共和盆地的这一运动,曾被徐叔鹰等命名为"恰卜恰(共和)运动",只是其所指的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但这一名称被李吉均等改称为"共和运动",作为青藏运动的延续,意指黄河于10或15万年前因该运动而切穿龙羊峡,溯源至共和盆地。作者建议保留原"恰卜恰(共和)运动"的名称与基本含义,而该运动发生时间的争议仍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

殷天涛[3](2020)在《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南缘,邻近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吐-哈地区,为一天山内部山间盆地,自晚第四纪以来,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在特有的气候、物源、构造条件下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地层、矿床特征等方面;截止目前,仍有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该地区富集的盐类矿产其物源来自哪里?其在成盐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变化?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期次气候变化,该地区盐矿成盐所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盐矿成矿理论,以及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以AMS14C测年、碎屑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气候环境指标等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进一步分析了盐矿成矿环境、成因,并对相关气候环境以及成盐作用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库米什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经分析得出库米什盆地约35000a B.P.开始化学沉积,自14860a B.P.~至今主要由两层石盐组成,即14860a B.P.~8150a B.P.的粒状石盐层以及8150a B.P.至今的表层盐壳。2.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盆地周缘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的碰撞事件及岩浆活动: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段主要涉及加里东期,海西期,通过与周缘构造事件进行对比,表明海西期的碎屑锆石物源受控于南天山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等事件,成为库米什盆地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3.研究区自晚更新世-至今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古气候、古环境指标揭示自下部粒状石盐层至表层盐壳,虽间有冷湿气候,但总体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蒸发浓缩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结合稀土元素,推测研究区记录了风成沉积,这为干旱化提供了证据。4.研究区盐类富集受控于区域气候、构造、物源等条件:综合分析盐矿成因,成盐初期,在冷湿、干旱波动气候条件下,盆地周缘盐类矿物质运移至盆地低洼处开始富集,后期在强烈蒸发干旱气候环境下,致使盐类物质不断富集成矿。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自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区成盐作用与晚第四纪冰期与冰期结束后的干旱气候(间冰期)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在14860~8150a B.P.间有冷湿气候,而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快速回暖,趋向干旱,下部重硫同位素、咸水环境可能是对冷湿气候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的响应。

沈利军[4](2020)在《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文中认为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时代最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大陆高原。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历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青藏高原内部新生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过程对了解高原新生代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盆地可很好的反映出其隆升变化情况,因而在研究隆升过程中,很有必要分析这些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和演化机制。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沉积了完整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良好场所,其新生代地层保存了良好的高原隆升记录,是对青藏高原隆升最直观的反映。本文对北羌塘盆地始新世唢呐湖组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碎屑锆石U-Pb年龄、孢粉等综合研究,查明唢呐湖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建立北羌塘盆地新生代地层演化格架,讨论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状态。论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与认识:(1)本文通过岩相学、沉积构造等指标,详细划分了唢呐湖组沉积相。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是一套以细碎屑岩为主的陆相沉积,底部为辫状河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发育正粒序韵律沉积,可见冲刷面及交错层理,中部为滨湖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上部为浅湖亚相,出露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薄层状石膏,顶部为蒸发盐湖环境,出露石膏、硬石膏,可见薄层泥岩,部分地区因盐类的析出和淡水的注入,还可见沉积含膏藻灰岩。整体为一套从辫状河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最后转变为干旱盐湖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层。(2)本文通过最小碎屑锆石U-Pb年龄(59.57±9.21Ma)和孢粉组合特征(Distachya),对唢呐湖组沉积时代进行了厘定。北羌塘唢呐湖组沉积于始新世—渐新世早期(51~28Ma),其沉积时代及沉积环境与可可西里盆地雅西措组类似。(3)本文通过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CIA,A–CN–K等)对比研究,确定了唢呐湖组古气候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及物源区特征。唢呐湖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少部分为中性火成岩物源,且物源区风化作用弱,其构造背景为大陆相关的裂谷环境,沉积时为半干旱—干旱的古气候条件。(4)本文通过碳氧同位素研究及硫同位素研究,计算了唢呐湖组沉积时的古海拔,并对其古湖泊环境进行研究。在唢呐湖组沉积时期,北羌塘盆地古海拔约为2830m+715/-862m,总体处于半开放—半封闭的浅水氧化的湖泊环境中,盐度较高。(5)本文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碎屑锆石经历的构造热事件进行了说明。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经历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包括新太古—古元古代的构造热事件(2224~2668Ma),中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拼合热事件(1581~1929Ma),新元古的Rodinia超大陆聚合热事件(622~1198Ma),泛非运动构造热事件(422~578Ma),古特提斯样闭合热事件(204~269Ma)和中特提斯洋俯冲热事件(103~179Ma),结合唢呐湖组沉积期羌塘盆地为内陆湖泊沉积,表明其锆石的再旋回特征;3件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直方图的类似性,说明唢呐湖组物源较为稳定,没有较大的变化。(6)本文对唢呐湖组综合研究,通过沉积学的方法,对该时期的青藏高原隆升状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阶段性抬升的特征,并将其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北羌塘盆地在古近纪已均为陆相环境:1)古新世至始新世—挤压造山阶段(康托组沉积时期>51Ma),沉积河流相红色磨拉石岩性组合,整体表现为差异隆升;2)始新世—相对稳定抬升阶段/整体抬升(唢呐湖组沉积时期51~28Ma),沉积湖泊相细碎屑岩、膏岩及含膏藻灰岩,盆地内部地形高差较小,青藏高原整体稳定抬升;3)始新世末渐新世早期—快速隆升(鱼鳞山组火山岩<28Ma),岩石圈地幔拆离、深部物质上涌使地壳发生快速抬升。

李金锁,刘喜方,牛新生,商斌,李国臣[5](2020)在《西藏羌北高原多格错仁盐湖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环境演化记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西藏藏北高原多格错仁盐湖湖岸3101cm高度剖面进行地形地貌、地层沉积特征、矿物学特征及粒度、频率磁化率等气候环境变化指标的分析研究发现,整个剖面反映出大致6个较大的气候变化过程:233.3kaBP~223.5kaBP气候波动较大,总体趋势气候趋于干冷,期间出现过两次较温暖气候,之后气候逐渐变冷;在223.5kaBP~213.6kaBP总体变化为气温大幅度上升,但在期间有一次较大的相对冷干过程;213.6kaBP~170kaBP之间总体变化气候趋于变冷,中间有2次明显的气候变暖湿过程及两次冷干过程;170kaBP~117.1kaBP气候转为明显湿热;117.1kaBP~75.6kaBP气候变化趋势明显降低;75.6kaBP~56.7kaBP气候又明显上升达到湿热状态。以上气候波动规律与极地冰芯记录及深海氧同位素记录的古气候波动规律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本盐湖区与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区的CH0310钻孔及青海湖南岸二郎剑阶地的QH-86钻孔所揭示的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的分析对比,发现西藏羌北的多格错仁盐湖区与青海的察尔汗盐湖区及青海湖湖区在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迁存在极好的可比性,说明青藏高原的气候演化在中晚更新世以来基本具有一致性,在时间上的微小超前与滞后具有区域上的细微变化,说明气候变迁在不同的区域又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张波[6](2020)在《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文中研究表明西秦岭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鄂尔多斯和华南地块的过渡区,晚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构造背景下,受东昆仑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龙门山断裂围陷的西秦岭造山带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动,形成显着的构造地貌,并在先存构造的基础上发育走向NWW和NE两组活动断裂。其中,NWW活动断裂系(白龙江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和临潭-宕昌断裂)是研究西秦岭构造变形的关键,对讨论块体过渡区的相互作用、东昆仑断裂东端的构造转换和东延终止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西秦岭造山带的三条NWW断裂为研究目标,通过宏观构造地貌分析和断裂新活动特征定量研究,分析西秦岭造山带和三条NWW断裂的长期构造变形,研究活动断裂的几何图像、活动性质、活动速率、古地震等定量参数,结合深部结构、大地构造、地震学、测绘等多学科资料,构建区域构造模型,讨论东昆仑断裂东端的构造转换和终止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跨区域的宏观构造地貌显示:西秦岭以迭山山脉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的长期构造抬升、河流下切显着强于北侧,白龙江流域受到由南向北的构造掀斜。第二,跨断裂的垂向宏观构造地貌显示:白龙江断裂的长期垂直分量较小,形成线性河谷和沟谷;光盖山-迭山断裂的垂向宏观地貌显着,断裂两侧垂直落差明显,形成迭山山脉和主夷平面、山间盆地、山前剥蚀面的边界,主夷平面发生数百米的垂直位错和1°-3°的构造掀斜;临潭-宕昌断裂的垂向宏观地貌明显,主夷平面的最大垂直位错约500 m,同时发生明显的构造掀斜。跨NWW断裂系的水系发生同步左旋拐弯,显示三条断裂具有长期的左旋走滑;左旋位移均明显大于垂直位移;位移峰值区均位于断裂中段。第三,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考察、活断层填图、古地震探槽、差分GPS和无人机摄影测量、14C和OSL测年等方法,定量研究三条断裂的几何展布和运动学特征,得到如下结果。白龙江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和中段发生15°的顺时针旋转,中段和东段形成左阶阶区,阶区内发育武坪拉分盆地。西段呈帚状散开的形态,至少包括三条散开的分支;中段平直,线性较好;东段包括南支和北支,北支又包括两条次级分支。坪垭和葛条坪剖面显示东段北支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上新世-早更新世以来该分支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04-0.11 mm/a。光盖山-迭山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和中段以腊子口左阶阶区分隔,中段和东段以化马左阶拐弯过渡,各段分为南麓和北麓断裂,包含2-3条次级分支;西段从裸露基岩山和森林穿过,遥感图像显示晚第四纪坡积物上发育断层陡坎和断层沟槽等新活动迹象;中、东段南麓断裂为1:50000填图段,新活动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在黑峪寺、老庄村和布陀村限定左旋滑动速率分别为2.6-4.4 mm/a(未剔除最新事件的同震位错)、<0.72±0.34 mm/a、<0.67±0.19mm/a,老庄村点垂直滑动速率为<0.13±0.03 mm/a,结合前人结果,认为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整体左旋速率约1 mm/a,垂直活动速率<0.5 mm/a;在巴盖村、下湾村和中牌村三个点限定4次古地震事件,分别是1385-2100 a BP、2765-3320a BP、12775-13005 a BP和18495-32950 a BP。临潭-宕昌断裂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向西张开,东段帚状散开,中段形态收敛;完善了断裂的几何图像,发现了夏河断裂,该断裂与2019年夏河Ms5.7地震密切相关;首次发现断裂全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在贡恰村发现全新世断层陡坎并限定一次古地震2090-7745 a BP,在东段分支——木寨岭断裂的峪谷村、哈冶口发现全新统被断错;断裂整体以左旋走滑为主,局部段由于构造转换以逆冲为主,中段一条分支全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0.86-1.10 mm/a,东段主断裂全新世早期以来的左旋速率为0.86-1.65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5-0.10 mm/a,东段分支断裂——禾驮断裂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左旋速率为0.47±0.15 mm/a,临潭-宕昌断裂的整体左旋速率约为1-2 mm/a。第四、区域构造模型和变形分配在东昆仑-西秦岭过渡区,NWW断裂系与东昆仑断裂左阶过渡,与NE断裂系交切过渡,在西秦岭内部形成多个次级块体。应变由次级块体向东传递或转换,调节西秦岭的内部变形。白龙江块体和岷县块体的东边界高度积累应变并以巨大地震(1654年天水南8级地震、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释放,而二者之间的次级块体沿边界断裂继承并继续向东传递应变至秦岭主造山带。区域地质剖面、小震剖面和深部结构显示,三条NWW断裂均向北倾,塔藏断裂、白龙江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组成白龙江构造带,是若尔盖盆地向西秦岭造山带的俯冲带,临潭-宕昌断裂向深部延伸归并到陡立、南倾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陇中盆地向西秦岭造山带的高角度俯冲带。综合宏观构造地貌、地表活动断裂及构造转换关系、深部结构等资料,认为西秦岭造山带总体上由南部的白龙江构造带、北部的西秦岭构造带共同控制,若尔盖盆地、陇中盆地向西秦岭的相向俯冲是西秦岭造山带的构造背景。万年尺度(活动构造研究)和十年尺度(GPS、区域构造应力场、小震分布)的构造变形研究显示,NWW断裂系以左旋走滑为主,白龙江构造带的左旋走滑源于东昆仑断裂的东端效应,临潭-宕昌断裂的左旋走滑可能与西秦岭北缘断裂相关。三条NWW断裂的晚第四纪左旋速率分别为1-2 mm/a、~1 mm/a、1-2 mm/a。若尔盖盆地东、西两侧,东昆仑断裂的滑动速率衰减1-3 mm/a,衰减值与白龙江断裂(1-2 mm/a)、光盖山断裂(~1 mm/a)的走滑相当。考虑到白龙江断裂、光盖山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以左阶过渡,阶区内发育一系列活动断层,说明白龙江构造带和东昆仑断裂带可能在深部相连,白龙江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参与分配东昆仑断裂的左旋走滑。东昆仑东端无剩余左旋分量分配到北侧的临潭-宕昌断裂。东昆仑断裂东端的变形既向东传递,又向北传递。向东传递时,变形被塔藏断裂及其东侧的横向构造(虎牙断裂和岷江断裂)吸收,形成强烈隆起的岷山和频繁发生的大地震。向北传递到白龙江断裂和光盖山-迭山断裂,变形主要被哈南-稻畦子断裂吸收并以巨型地震释放,可能有很小的分量传递到两当-江洛断裂,甚至到秦岭北缘断裂。东昆仑断裂东端形成帚状散开的构造形态,断裂终止于西秦岭造山带。

李维东[7](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马振华[8](2020)在《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文中提出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之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印度板块向北的持续楔入作用对整个亚洲大陆的地貌、水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起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以夷平面、河流阶地为代表的层状地貌面,这些层状地貌面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区域地貌演化信息(是重建地貌发育、演化过程的良好载体),而且层状地貌面具有分布面积广、高度相对稳定等特点,能为确定高原的隆升时间和幅度提供证据。同时河流系统是层状地貌面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且河流系统是对构造-气候变化响应非常敏感的地貌单元,因此水系演化研究是地表过程-构造-气候之间的耦合研究的理想切入点。祁连山作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是高原隆升扩展研究的关键区域,祁连山东段夷平面、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序列完整、分布广泛、保存较好,是重建区域地貌演化与隆升历史、探讨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耦合的理想材料。尽管该区域的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但是缺乏对完整层状地貌序列的年代学约束,对于水系格局演化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选择祁连山东段达坂山夷平面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为研究对象,在详尽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通过对达坂山夷平面上覆新生代沉积物两个平行钻探岩芯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内大通河和湟水阶地序列、年代学及物源等综合分析,建立了祁连山东段多级层状地貌面的年代框架,重建了区内大通河、湟水的物源变化,探讨了祁连山东段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地貌-水系演化过程以及水系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获得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1)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夷平面厚层风化壳上覆沉积物于8.1–7.5 Ma开始接受河流环境沉积,6.7–6.4 Ma开始堆积风成红粘土,表明8 Ma以前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构造相对稳定的夷平时期,达坂山夷平面于8 Ma停止发育,6.5 Ma加速隆升。根据由夷平面、河流阶地构成的完整层状地貌面序列的高程及年代框架,重建了6.5 Ma以来的区域下切速率历史,揭示祁连山东端达坂山地区晚中新世以来经历了阶段性加速隆升过程。而祁连山东端隆起时间晚于祁连山西段及中段,指示新近纪祁连山构造活动存在向东扩展过程。(2)大通河在下游八宝川盆地河桥段发育有8级阶地,其中最高阶地形成年代为1081 ka;大通河在中游门源盆地发育有5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424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湟水在民和段发育有10级阶地,其形成年代分别为1405 ka(T10)、1081 ka(T9)、866 ka(T8)、621 ka(T7)、424 ka(T6)、337 ka(T5)、243 ka(T4)、130 ka(T3)、14 ka(T2),T1形成于全新世。大通河河桥段阶地序列物源在T6与T5以及T3与T2之间发生了两次显着变化,指示1100 ka大通河主要流经下游白垩系及新生代红层区域,此后大通河不断溯源侵蚀,于620–420 ka贯通门源盆地,并在130–60 ka袭夺现今门源盆地以上流域。大通河流域数字地貌形态分析显示黑河与大通河分水岭一直向大通河一侧迁移,具有未来黑河袭夺大通河上游流域的趋势。湟水民和段T10以来阶地物源未发生明显变化,指示1400 ka之前湟水已切穿老鸦峡、溯源至湟水中上游地区,使古湟水东流。(3)湟水、大通河阶地的形成是构造-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决定了河流阶地的形成时间,而构造隆升为河流的长期下切提供了驱动力与空间,合适的地表隆升速率是阶地形成的必要条件。大通河及祁连山内其他河流的演化过程证明,更新世以来祁连山的不断隆升控制了大通河1100 ka以来纵向河不断发育的过程,当山体隆升速率大于横向河侵蚀速率时,将迫使河流偏转,纵向河发育;随着山体进一步隆升,由于与周边地形高差不断增大,增强了横向河的侵蚀能力,使得横向河切穿山体,袭夺纵向河。而气候变化决定了水系重组发生的时间,在暖湿的间冰期,降水的增多和大量冰雪融水加大了河流的侵蚀能力,促进了水系重组。

李剑[9](2019)在《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水平裂缝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表新近纪地层普遍发育一类与隆升剥蚀有关的水平裂缝,指示了柴达木盆地乃至青藏高原北部第四纪以来的构造隆升活动。论文利用野外露头和岩心资料,采用样品测试分析、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手段,阐明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水平裂缝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形成机理及其主控因素,为该区第四纪以来的构造隆升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该区水平裂缝的倾角小于15°,具有6类剖面形态和4种末端形态,裂缝中普通有石膏晶体垂直于裂缝壁向中心生长,为典型的I型拉张裂缝,其发育程度、规模和充填脉宽度与岩性、沉积构造、埋深和剥蚀程度密切相关。裂缝充填脉的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分析表明,水平裂缝主要在1.09Ma—1.44Ma和0.26Ma—0.33Ma两期形成。根据水平裂缝的扩张脉特征、发育规律和研究区构造环境分析,水平裂缝主要由于构造挤压导致的地层快速隆升剥蚀产生的垂向诱导拉张应力作用下形成,不同深度水平裂缝的形成受剥蚀速率和剥蚀厚度两个关键因素控制。根据理论推导、卸载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建立了在卸载过程中水平裂缝密度、开度、长度与拉张应力之间的定量关系,水平裂缝的开度与长度比与拉张应力成正比,与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平方成反比,并受侧向挤压、裂缝组合样式和充填度的影响。结合研究区的实际地质条件,推断柴达木盆地西部自第四纪以来经历了两次脉冲式的快速隆升和剥蚀构造事件,早期的隆升速率大致为0.27m/a,晚期的平均隆升速率大致为0.45m/a;早期的隆升剥蚀厚度大致为1350m,早期的隆升剥蚀厚度大致为3100m。

赵希涛,贾丽云,胡道功[10](2018)在《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内蒙河套地区的多次野外调查和多个横穿黄河河谷剖面的测量,热释光(OSL)与电子自旋共振(ESR)年龄样品的采集和测定,以及与黄河上中游其它河段和长江及中国其它河流河段的对比,从而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发现与认识:(1)河套地区不仅包括了具有多期湖泊发育,堆积了厚达数千米的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的断陷盆地,而且在其北侧的阴山山脉南麓,特别是南侧的鄂尔多斯高原北缘,还保存着拔河高度可达300m或更高的黄河9级阶地(T1~T9)。其中,T1的拔河高度2~12m,为内叠的堆积阶地,由松散的砂砾层组成,沿黄河及其支流均有分布。T2至T4,拔河高度分别为12~45m,28~80m和60~115m,阶地高度有自下游向上游变小的趋势。这些阶地大多分布在河套盆地之内,往往以河套古湖的湖相沉积为基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缘,有时以三趾马红土或古近纪地层甚至基岩为基座,在阴山南麓,则以湖相地层、古近纪地层或基岩为基座,往往缺少三趾马红土。河套古湖的湖相沉积往往呈海拔1080~1100m的湖积台地出现,如在托克托东南表现最为明显。在湖积台地之上,有时能见到马兰黄土覆盖,其底部甚至有隐约的古土壤层S1出现。T5至T8,拔河高度分别为75~160m,130~200m,170~260m和250~295m,也有下游高差大、上游相对较小的趋势。组成阶地的砾石层或砂砾石层,有时与含1至多条古土壤的黄土互层,而以三趾马红土或古近纪地层甚至基岩为基座。有时在阶地沉积或三趾马红土之下,保存有河流相的砾石或砂砾石层,部分已被钙质胶结而成为砾岩或砂砾岩,显然是古黄河的沉积物。T9阶地我们只在黑赖沟剖面的两个地点发现,其拔河高度为290~315m,且下伏含有多达22层白色钙质结核层的三趾马红土的基座。(2)ESR与OSL测年结果表明,阶地的时代贯穿了整个第四纪时期。其中,T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T2至T4分别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中期和早中期;河套古湖沉积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T5~T9分别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中期、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和早期。在黄河T5~T8之下,特别是其基座的三趾马红土之下所发现的古黄河的砾石层、砂砾层或胶结的砂砾层,其所夹砂层的石英热活化法ESR年龄测定结果为中新世或上新世。(3)研究表明,自新近纪以来,黄河不仅一直存在于强烈下沉的河套盆地,而且也徘徊在与其相伴的、长期持续但具有不同隆升幅度的阴山山脉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之间。这表明,即使在河套断陷的成湖时期,无论是断陷湖还是堰塞湖,黄河不仅可以从一端注入湖泊并从其另一端流出,而且河道也可以在湖泊的一侧或两侧流动。这就是河湖共存。(4)作者在对黄河整个上-中游及部分其它河段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还发现,自新近纪早中期以来,黄河就是一条上、下游贯通的古老大河,尽管古黄河的遗迹已受到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不同特征的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发生了巨大的破坏与变动,使其保存状况和连续性远不如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古黄河遗迹。(5)湖泊与河流是可以共存的。黄河并非泄空了某个断陷盆地(如三门古湖、河套古湖、贵德古湖、共和古湖等)才开始出现的,也不是第四纪以来因溯源侵蚀而逐段贯通的。黄河干流所流经的众多断陷盆地,可以多阶段成湖,也可以多次泄空;河道可以像现今梯级开发的水库而与古湖呈串珠状相连,也可以流经其旁与之并列;但黄河始终存在。(6)黄河自中新世早中期形成以来,可以深深地切割隆升地段的高山高原低山丘陵,形成沿途许多巨大的峡谷与多级河流阶地,也可以不断地充填所途经的强烈断陷地段的盆地谷地平原,形成巨厚的晚新生代地层,但黄河则始终存在,甚至在不同时期均能保留其大体呈抛物线状的河流纵剖面。(7)新近纪以来,黄河不仅一直存在于强烈下沉的河套盆地,而且也徘徊在与其相伴但具有不同隆升幅度的阴山山脉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之间。这表明,它不仅在不同河段可以同时穿越许多个隆升的高原山地和沉降的盆地平原,而且同一河段也可以游荡在隆升的山地或高原及下沉的平原或盆地之间。河套地区就是一个河湖多阶段共存的典型范例。(8)作者综合对黄河、长江等中国大型水系干流河谷发育问题的初步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几点想法供今后研究加以重视:(1)黄河与长江等中国其他典型的大型河流应该都是古老的,并且大多至少形成于中新世早中期,这就是中国河流的古老性。但因研究程度限制,目前对这些河流的最初发育情况并不清楚。(2)在河流的长期发育过程中,会由于内外动力的原因(如构造升降运动、断裂活动、地震、冰川作用、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等),在某一或某几个河段,会有一段或几段或长或短的时期,有构造湖或堰塞湖发育,但因河流规模巨大,始终能穿过这些湖泊或者在其旁流过,这就是河湖共存论。用湖泊贯通或河流袭夺解释中新世以来就已经存在的黄河、长江和中国其他河流是近期形成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而要寻找黄河和中国其他河流的起源,是否由袭夺而来的问题,则至少要在中新世初或之前的古近纪去解决。(3)一条源远流长的大型河流一旦形成,由于其水量充沛,侵蚀与堆积能力很强,一般的内外动力作用都是难以阻挡的:它能穿过强烈活动的构造带并侵蚀切割因构造引起的隆升地段,在高山高原低山丘陵上形成峡谷或多级阶地;也能在长期下沉的盆地谷地平原中,不断地充填堆积,形成巨厚的冲积层,即使在其流经地区会有多段不同性质与幅度的升降运动不断地改变其纵剖面,但每条河流除其源头段的小河或冲沟外,在其绝大多数时段,都会大体保存其抛物线状的形状。受到调查研究程度的限制,目前仍无法完整地勾绘新近纪不同时期古黄河的位置和恢复其演变历史,也因缺少对河套断陷中的晚新生代地层的详细研究及其与断陷之外受到构造变动的古黄河沉积物的对比研究,而无法恢复其确切的升降运动幅度与速率,这些都期待能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二、干旱地区石膏ESR测年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地区石膏ESR测年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位置与交通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区域构造特征
    2.4 区域地层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序列
    3.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3.2 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和水洞沟组沉积序列及时代
    3.3 晚更新世以来马兰黄土及时代
    3.4 全新世沉积层及时代
    3.5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综合地层序列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演化及构造意义
    4.1 岩相古地理重建
    4.2 构造意义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背景
    5.1 古气候指标综合分析
    5.2 晚更新世以来清水河盆地古气候变化对比分析
    5.3 构造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2)论晚期共和古湖时代、演化过程及其与地壳运动和黄河发育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共和古湖研究简史与恰不恰(共和)运动的提出
2 区域自然环境与地质背景
    2.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3 地貌与沉积特征和共和古湖分期
    3.1 盆地周缘的高山与极高山
    3.2 山前倾斜台地、湖底平原与共和古湖分期
        3.2.1 曲沟组地层与早期共和古湖
        3.2.2 共和组地层与晚期共和古湖
    3.3 黄河扇三角洲与黄河阶地
        3.3.1 黄河扇三角洲
        3.3.2 黄河阶地
4 晚期共和古湖重建
    4.1 晚期共和古湖最盛期的湖泊范围和最高湖面
    4.2 晚期共和古湖最盛期的水深与湖底地形
5 晚期共和古湖的演化过程及其ESR年龄测定
    5.1 年龄样品采集与测试
    5.2 古湖的发育时代
    5.3 演化与消亡过程及环境特征
        5.3.1 古湖发展期
        5.3.2 古湖最盛期
        5.3.3 古湖消亡期
6 共和古湖演化、黄河发育与区域地壳运动的相互关系
7 结论

(3)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自然地理
    2.2 地层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矿床特征
3 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3.1 沉积特征
    3.2 物源分析
4 库米什盆地表生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4.1 ~(14)C测年原理
    4.2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4.3 分析结果
    4.4 地层时代讨论
5 晚第四纪盐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5.1 样品与方法
    5.2 分析结果
    5.3 矿物学分析
6 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
    6.1 元素地球化学
    6.2 硫同位素
    6.3 碳、氧同位素
    6.4 卤水化学分析
    6.5 古盐度分析
7 成矿机制及气候响应
    7.1 成矿物质来源
    7.2 成矿环境
    7.3 盐矿成因
    7.4 成盐作用对气候的响应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1.2.2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研究现状
        1.2.3 拟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2.1.2 羌塘盆地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2 区域地层
        2.2.1 古近系
        2.2.2 新近系
        2.2.3 第四系
第3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3.1 地层沉积特征
    3.2 岩石特征及矿物学特征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4.1 地球化学特征
        4.1.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4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2 碳、氧同位素特征
        4.2.1 实验结果及数据可靠性
        4.2.2 成岩蚀变分析
        4.2.3 古高程计算
        4.2.4 古湖泊环境
        4.2.5 古湖泊盐度
    4.3 硫同位素特征
        4.3.1 分析测试及实验结果
        4.3.2 硫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5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研究及孢粉研究
    5.1 碎屑锆石研究
        5.1.1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5.1.2 Th、U比值分析及锆石特征
        5.1.3 锆石测试分析结果
        5.1.4 年龄数据讨论
    5.2 孢粉研究
        5.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5.2.2 孢粉分析结果
        5.2.3 孢粉组合划分及气候特征
第6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演化及其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6.1 唢呐湖组沉积环境研究
    6.2 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附录

(5)西藏羌北高原多格错仁盐湖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环境演化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湖岸阶地地貌及剖面沉积特征
3 年代确定
4 环境变化转换指标
    4.1 粒度
    4.2 磁化率
5 粒度、磁化率记录与深海氧同位素、南极冰芯记录的气候波动对比
6 多格错仁盐湖与其邻区气候变化的对比
    6.1 与柴达木盆地进行比较
    6.2 与青海湖进行对比
7 结论

(6)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科学问题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获得的成果及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宏观地貌分析
    2.2 断裂几何图像和新活动特征研究
        2.2.1 多源遥感影像综合解译
        2.2.2 野外考察和探槽开挖
        2.2.3 晚第四系测年
        2.2.4 高分辨率地貌测绘
    2.3 区域构造模型建立
第3章 区域时间标尺
    3.1 夷平面
        3.1.1 夷平面的分级
        3.1.2 夷平面的时代
    3.2 剥蚀面
    3.3 河流阶地
    3.4 冲沟阶地
    3.5 研究区域时间标尺
第4章 宏观地貌
    4.1 地形地貌参数
    4.2 流域地貌参数
        4.2.1 流域不对称度
        4.2.2 面积高程积分
    4.3 区域条带剖面
    4.4 小结
第5章 断裂宏观地貌
    5.1 与断裂相关的宏观地貌
        5.1.1 横跨白龙江断裂系的山脊点剖面
        5.1.2 横跨临潭-宕昌断裂的山脊地形剖面
        5.1.3 跨区域的地形剖面
    5.2 水系位错
    5.3 小结
第6章 活动断层几何展布、新活动特征与活动速率
    6.1 白龙江断裂
        6.1.1 几何展布
        6.1.2 新活动特征及活动速率
        6.1.3 小结
    6.2 光盖山-迭山断裂
        6.2.1 几何展布
        6.2.2 活动性质和时代
        6.2.3 古地震研究
        6.2.4 滑动速率
        6.2.5 小结
    6.3 临潭-宕昌断裂
        6.3.1 几何展布
        6.3.2 新活动特征
        6.3.3 滑动速率
        6.3.4 小结
第7章 区域构造模型与变形分配
    7.1 活动断裂几何图像
        7.1.1 西秦岭NWW断裂系几何图像
        7.1.2 西秦岭NWW断裂系与东昆仑断裂、贵德断裂的构造转换
        7.1.3 NWW断裂系与NE断裂系的构造转换
    7.2 地表断裂的深部延伸与深部构造背景
        7.2.1 地质剖面特征与断裂的深部延伸
        7.2.2 研究区深部结构与断裂向深部延伸
    7.3 区域构造模型
        7.3.1 区域构造模型
        7.3.2 白龙江断裂与光盖山-迭山断裂、塔藏断裂的关系
        7.3.3 临潭-宕昌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
第8章 西秦岭内部变形分配与东昆仑断裂东延问题
    8.1 西秦岭内部变形分配
    8.2 东昆仑断裂东端构造转换与东延问题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研究成果
    9.2 存在的问题
    9.3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表1 14C测年结果
附表2 OSL测年结果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8)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层状地貌面成因
        1.2.1.1 夷平面
        1.2.1.2 河流阶地
        1.2.2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1.2.3 水系格局演化研究方法
        1.2.3.1 地质地貌学方法
        1.2.3.2 物源示踪方法
        1.2.3.3 历史记录与现代观测
        1.2.3.4 数字地貌参数与模拟研究
        1.2.4 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与水系演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1.4.1 论文工作量
        1.4.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构造
        2.1.2 研究区地层
    2.2 自然地理概况
        2.2.1 地貌特征
        2.2.2 气候植被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分析
    3.1 层状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3.1.1 磁性地层学
        3.1.1.1 基本原理
        3.1.1.2 样品采集与测试
        3.1.2 生物地层学
        3.1.3 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
    3.2 环境代用指标研究方法
        3.2.1 粒度
        3.2.2 元素地球化学
    3.3 水系演化研究方法
        3.3.1 物源分析方法
        3.3.2 数字地貌参数
第四章 达坂山夷平面与年代学研究
    4.1 达坂山夷平面特征
    4.2 夷平面上沉积物特征与沉积演化
        4.2.1 岩性特征
        4.2.2 沉积演化阶段划分
    4.3 生物地层学
    4.4 磁性地层学
        4.4.1 岩石磁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4.4.2 古地磁测试结果与分析
        4.4.3 磁性地层划分与地层年代
第五章 大通河、湟水阶地序列与年代学研究
    5.1 大通河八宝川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5.1.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5.1.2 最高级阶地(T8)年代
        5.1.2.1 古地磁样品采样与测试
        5.1.2.2 磁性地层年代与T8阶地年代
        5.1.3 东岸T3阶地年代
    5.2 大通河门源盆地阶地序列与年代
        5.2.1 阶地序列与阶地分布
        5.2.2 阶地年代学研究
    5.3 湟水民和段阶地序列与年代
        5.3.1 阶地序列
        5.3.2 阶地年代学研究
第六章 大通河、湟水水系演化
    6.1 大通河、湟水流域概况
    6.2 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重建
        6.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6.2.1.1 潜在源区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6.2.1.2 河桥阶地序列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6.2.2 重矿物组合
        6.2.3 砾石岩性成分
        6.2.4 现代大通河水系演化历史
    6.3 大通河水系未来演化趋势分析
    6.4 湟水水系演化
第七章 讨论
    7.1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地貌演化
    7.2 晚新生代祁连山东段的隆升
        7.2.1 祁连山的向东扩展
        7.2.2 祁连山东段的加速隆升
    7.3 祁连山东段河流演化对构造-气候的耦合响应
        7.3.1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7.3.2 造山带水系演化与构造-气候的耦合
        7.3.2.1 构造对水系演化趋势的控制
        7.3.2.2 气候变化对水系重组时间的控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索引
附录二 表索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水平裂缝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缝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2 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研究现状
        1.2.3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构造运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
        2.1.1 构造位置
        2.1.2 构造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特征
    2.4 石油地质特征
第3章 水平裂缝的发育特征
    3.1 水平裂缝的产状
    3.2 水平裂缝的形态
    3.3 水平裂缝的微观特征
    3.4 水平裂缝的参数分布
    3.5 水平裂缝的充填性
第4章 水平裂缝的分布规律
    4.1 水平裂缝发育程度随地层剥蚀量的变化规律
    4.2 水平裂缝发育程度随埋藏深度的变化规律
    4.3 水平裂缝发育程度随岩性的变化规律
    4.4 水平裂缝发育特征随沉积构造的变化规律
第5章 水平裂缝的地质成因分析
    5.1 水平裂缝的形成时间
        5.1.1 裂缝的切割限制关系
        5.1.2 裂缝充填矿物电子自旋共振精确测年
    5.2 水平裂缝形成的应力状态分析
        5.2.1 I型裂缝尖端应力场
        5.2.2 不同边界应力状态下I型裂缝扩展路径
    5.3 水平裂缝的地质成因
        5.3.1 I型裂缝的破裂准则
        5.3.2 水平裂缝的地质成因
第6章 水平裂缝形成的地质条件
    6.1 单轴卸载过程中诱导应力的变化
        6.1.1 不同卸载方式的岩石破裂特征
        6.1.2 不考虑应力松弛状态的裂缝尖端的诱导应力
        6.1.3 考虑应力松弛状态的裂缝尖端的诱导应力
    6.2 单轴卸载过程中诱导拉应力的控制因素
        6.2.1 不同岩性的单轴加、卸载物理模拟实验
        6.2.2 单轴卸载过程中的诱导拉张应力的控制因素
    6.3 地层隆升剥蚀过程中应力的变化规律
        6.3.1 地层隆升剥蚀过程中的地应力变化规律
        6.3.2 地层隆升剥蚀过程中诱导拉张应力的变化规律
    6.4 水平裂缝形成的地质条件
第7章 水平裂缝参数与应力的定量关系
    7.1 水平裂缝密度、开度和长度与应力的定量关系
        7.1.1 水平裂缝初始破裂的应力计算
        7.1.2 水平裂缝形成以后的应力计算
    7.2 其它因素对水平裂缝参数的影响
        7.2.1 裂缝发育模式对水平裂缝开度的影响
        7.2.2 裂缝充填性对对水平裂缝开度的影响
        7.2.3 早期充填裂缝形态对水平裂缝开度的影响
        7.2.4 侧向挤压应力对水平裂缝开度的影响
第8章 水平裂缝对柴西地区新生代隆升的响应
    8.1 研究区水平裂缝应力及发育深度计算
        8.1.1 研究区水平裂缝应力计算
        8.1.2 研究区水平裂缝发育深度计算
    8.2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隆升过程
        8.2.1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构造演化
        8.2.2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四纪隆升与剥蚀参数计算
        8.2.3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隆升特征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河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地质背景
    1.1地理环境
    1.2地质背景
2黄河中上游暨内蒙河套段河谷发育史研究述评
    2.1中国黄土地层研究的进展
    2.2黄河中上游暨内蒙河套段河谷发育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2.3作者对黄河中上游河谷发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3黄河阶地和下伏砾石层的分布与特征, 代表性剖面及其时序判断
    3.1黄河阶地与下伏砾石层的发现及其时序判断的若干标志
    3.2代表性黄河河谷横剖面记叙
        3.2.1磴口剖面
        3.2.2查干敖包剖面
        3.2.3黑赖沟剖面
        3.2.4哈什拉川剖面
        3.2.5大路剖面
    3.3河套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的基本特征和时序判断
4样品采集、年龄测定与地层时代
    4.1样品采集
    4.2测年方法:光释光和电子自旋共振, 侧重介绍石英热活化法
    4.3测年结果
    4.4黄河低阶地与“河套古湖”的发育时代
    4.5黄河中-高级阶地与下伏古黄河沉积及其它地层的形成时代
5讨论
    5.1黄河河套段新近纪以来的河谷发育与河湖共存问题
    5.2黄河上、中游新近纪以来的河谷发育史:湖泊贯通还是河湖共存?
    5.3长江及中国其它河流河谷形成的古老性与河湖共存之实例
6结论

四、干旱地区石膏ESR测年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D]. 马兆颖.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论晚期共和古湖时代、演化过程及其与地壳运动和黄河发育的关系[J]. 赵希涛,杨艳,贾丽云,胡道功,李维东,张耀玲,林旭. 地球学报, 2021(04)
  • [3]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D]. 殷天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4]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D]. 沈利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西藏羌北高原多格错仁盐湖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环境演化记录[J]. 李金锁,刘喜方,牛新生,商斌,李国臣. 地质学报, 2020(10)
  • [6]西秦岭NWW向断裂系的几何图像与变形分配[D]. 张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7]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8]晚中新世以来祁连山东段层状地貌及水系演化[D]. 马振华. 兰州大学, 2020(01)
  • [9]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水平裂缝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研究[D]. 李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10]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J]. 赵希涛,贾丽云,胡道功. 地质学报, 2018(04)

标签:;  ;  ;  ;  

干旱地区石膏ESR测年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