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品种×环境相互作用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品种×环境相互作用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一、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环境互作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姚金保,张鹏,余桂红,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1](2021)在《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及试点鉴别力分析》文中认为为评价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试点鉴别力,采用AMMI模型对2018—2019年度长江中下游(江苏省农科院科企)小麦联合体品种区域试验15个品种在22个试点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品种,V)、环境效应(E)和基因型(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V×E)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其中,环境效应占总变异的90.63%,基因型(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占3.89%,基因型效应仅占0.84%。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中IPCA1、IPCA2、IPCA3、IPCA4和IPCA5合计解释了81.21%的互作平方和。15个参试品种中,V3(农麦161)、V4(宁麦1529)和V10(宁麦资16306)属于高产稳产型品种;V2(华麦1405)、V5(襄麦46)和V6(光明麦1526)产量较高,但稳定性较差;V1(宁1526)、V8(宁15219)、V9(宁1625)和V15(对照扬麦20)稳产性好,但产量较低;V13(信麦165)产量低且稳定性差。在22个试点中,E1(江苏南京)、E2(江苏常熟)、E18(浙江海宁)、E21(河南平桥)、E22(上海崇明)对品种的鉴别力较强;E8(江苏高邮)、E16(湖北随县)和E4(江苏泰州)对品种的鉴别力较弱。由AMMI双标图及互作效应值分析可知,品种对试点具有特殊适应性,V10(宁麦资16306)不仅高产稳产性好,而且适应性较广。

张恒[2](2021)在《39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长白落叶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其生长迅速、材质优良,且抗逆性强,是重要的纸浆材和建筑用材。本研究以龙江县错海林场、加格达奇、带岭凉水和尚志帽儿山等4个代表性试点的39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林为对象,对其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和碳储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对4个地点的10个长白落叶松种源的胸径和保存率进行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原因,不同地点胸径和保存率的环境方差分量分别为97.45%和96.72%(P<0.01)。不同地点不同种源胸径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4.65~28.51 cm,保存率的变化范围为20.61%~93.33%。不同地点胸径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2.470~17.786和2.942~3.830,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492~0.63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胸径、保存率和材积之间彼此正相关,且三者均与试验点经度和年均降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保存率和材积均与试验点纬度(等效纬度)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林木生长受到试验点海拔和年均温度的影响不显着。通过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模型)分析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胸径的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显示的环境因素产生的变异占总变异的94.47%,同时,IPCA1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占种源与环境交互作用的70.71%。大海林、白刀山、白河和天桥岭种源被选为稳产和高产种源,同时确定了每个地点的最佳适生种源。(2)对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种源的木芯年轮宽度进行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胸径地点与种源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地点内不同种源之间差异也达极显着水平。不同林龄胸径的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均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568~0.883,均属于高遗传力。不同林龄胸径早-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点胸径生长早晚期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可以进行早期选择。不同地点胸径连年生长量变化趋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波动,且凉水和帽儿山两地受到疏伐的影响较大。不同地点胸径生长与气候相关性显示,温度和降水对长白落叶松的径向生长具有重要影响,错海地点林木径向生长与当年8月温度显着正相关,而与上一年5月和1 1月温度及12月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加格达奇地点的径向生长与当年6月温度显着负相关,而与降水量显着正相关,与上一年1月降水量显着负相关;凉水地点径向生长主要受到当年7月温度的影响(正相关),而帽儿山地点则主要受到上一年降水量的影响(负相关)。(3)对不同地点不同种源木材性状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在地点和种源之间均达显着差异水平,地点内种源之间均达显着差异水平,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053%~27.365%和1.559%~21.113%,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332~0.996,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不同木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木材密度与纤维宽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与纤维素含量之间显着负相关;纤维长与纤维宽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与半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显着正相关,与木质素含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纤维宽与纤维素含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半纤维素含量与纤维素含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半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均与木质素含量之间呈显着负相关,木质素含量与灰分含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同时,本研究分析了木材性状与试验点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木材性状表现为试验点纬度及海拔方向上的变异,同时受到年均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最后,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在每个地点筛选出2个木材性状优良的种源,作为特定地点推广种植的首选材料。(4)对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含碳量、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长白落叶松含碳量在不同地点和种源之间均达极显着差异水平,在地点内不同种源之间差异表现为极显着水平。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种源含碳量、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36.7~463.4 g/kg,78.079~631.352 kg和34.8~286.9 kg。含碳量的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855~0.944,属于高遗传力。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含碳量与试验点经度、海拔和年均降水量显着正相关,而与试验点年均温度显着负相关;生长性状与种源含碳率之间达显着正相关水平。最后,每个地点筛选出2个优良的高固碳种源,作为特定地点重点推广种植的首选材料。

姚金保,张鹏,余桂红,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3](2021)在《江苏省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文中提出为客观评价多点试验中小麦新品种(系)籽粒产量的稳定性、适应性以及试点辨别力,探明适合江苏省小麦多点鉴定试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方法,采用AMMI模型对2018-2019年度江苏省淮南区试A组15个小麦品种(系)和淮北区试C组14个小麦品种(系)分别在12个试点的籽粒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组试验中,基因型效应(G)、环境效应(E)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均达到极显着水平。环境效应分别占淮南和淮北处理平方和的89.55%和70.71%,基因型效应分别占3.10%和12.89%,互作效应分别占7.35%和16.19%。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中两条显着的主成分轴分别解释了淮南60.54%和淮北56.53%的互作平方和。在本年度特定的气候条件下,15个淮南小麦品种(系)中,宁红1479、金丰1701和盐麦0816属于高产稳产品系;14个淮北小麦品种(系)中,保麦1702、淮核16174属于高产稳产品系。12个试点中,淮南以南通、扬州和金湖试点的分辨力最强;淮北以响水、徐州和宿豫试点的分辨力最强。由AMMI双标图及互作效应值分析可知,两组试验的高产品系对某些试点具有特殊适应性。

吴小敏[4](2020)在《基于农艺性状信息的石阡县优质稻品种筛选研究》文中指出为助力石阡县成功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同时也为了解决当前石阡县优质稻市场品种较少,种子市场杂乱,优质品种老化,且没有适合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种植的品种,更没有适合创建品牌的优质稻米品种等现状问题。本研究根据优质稻谷国家标准(GB/T17891-2017),选取国标3级以上优质稻品种14个与石阡县当地种植的优质稻中优169为对照进行区域试验。依据石阡县的海拔差、经纬跨度、地形、地貌等特点,采用信息技术中的BIGEMAP技术进行试验地选点,在县域东部、西部、北部、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选取试验地点6个(即本庄镇乐桥村、石固乡公鹅村、大沙坝乡任家寨村、龙井乡孔石化村、聚凤乡各旧村、五德镇地印村),根据参试品种在2018年和2019年度在各试验点的不同农艺性状表现,包括出苗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以及有效分蘖数、穗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和抗逆性,并对这些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特别是对产量与有效分蘖数、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相关分析,再对各品种的抗倒伏、抗稻瘟病、抗稻曲病、抗纹枯病性状进行分析。分析发现:(1)丰产、稳产且抗性能力强的品种有宜香优2115、F优498,可在石阡县域范围大面积种植;(2)丰产抗性能力较强但不稳产的品种有德优4923、绿优4923、德优4727、Y两优585、蓉18优2348,该5个品种可在部分区域选择性种植,但不能在全县范围大面积推广;(3)宜香优1108、宜香优2168、晶两优华占这三个品种具有丰产性,但不稳产、抗性能力弱,该3个品种的只能在石阡部分区域种植,且注意防治病害;(4)荃优822、内5优39、川优6203、晶两优534这4个品种的丰产性较低抗逆性能力较弱,不适宜在石阡县域范围推广。综上所述,可在石阡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有宜香优2115和F优498,将此品种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控制措施要求种植,达到优质稻谷和优质稻米质量安全,并可将该两个品种作为石阡县的优质稻米品牌打造,在助力石阡成功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同时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王远征[5](2020)在《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直立穗型是北方粳稻实现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直立穗型基因(DEP1)可以调控水稻穗部形态,通过增加枝梗数来控制每穗粒数及着粒密度,同时可以调控对氮素的吸收与代谢,广泛应用于北方粳稻高产品种中。目前针对直立穗型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品种间,但不同遗传背景及生态条件下,DEP1基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效应尚未达成共识,同时DEP1基因在群体水平的高产机理仍有待于深入探究。本研究构建以秋田小町及辽粳5为遗传背景的DEP1近等基因系(AKI-dep1,AKI-DEP1,LG 5-dep1和LG 5-DEP1),分析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基因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以及年份、地点、氮肥水平对DEP1基因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均表现为穗部形态直立,每穗粒数显着增加,穗数和千粒重也有所增加,从而显着提高了籽粒产量,AKI-dep1比AKI-DEP1增加了12%,LG 5-dep1比LG 5-DEP1增加了6%。此外,dep1穗长和株高显着降低,二次枝梗数显着增加,一次枝梗数亦有增加的趋势;辽粳5背景株系抽穗期明显延迟1周左右。DEP1的外观品质均优于dep1,dep1均表现为籽粒宽度增加因而长宽比显着降低,同时显着增加了垩白粒率以及垩白度。辽粳5背景株系的直链淀粉含量都显着高于秋田小町背景株系;2对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间和基因型间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均无显着差异。DEP1基因对水稻加工品质、食味品质等的影响因遗传背景的不同而表现不同,AKI-dep1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低于AKI-DEP1,LG 5-dep1与LG 5-DEP1间的加工品质则没有显着差异。AKI-dep1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AKI-DEP1,LG 5-dep1与LG 5-DEP1并无显着差异;食味值表现为AKI-DEP1>AKI-dep1>LG 5-dep1、LG 5-DEP1。总的规律是抽穗期、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主要由遗传背景决定,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二次枝梗数、千粒重和产量主要受DEP1基因型影响,而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性状是由遗传背景和基因型共同调控,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影响机制因组合而异。将上述2对近等基因系材料分别于2016和2017年种植在中国沈阳和日本京都,分析研究两地温度及太阳辐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研究表明,沈阳2016年和2017年的自抽穗期到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分别为21.6℃和20.9℃,低于京都日平均气温28.8℃(2016)及27.9℃(2017),而两地的年际间日平均气温差异不显着。在沈阳2种遗传背景的dep1株系抽穗期均较DEP1株系早3-5天。在京都辽粳5背景dep1株系抽穗期略早于DEP1基因群体,而秋田小町背景DEP1株系抽穗期早于dep1株系。两地AKI-dep1和AKI-DEP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67吨/公顷及6.13吨/公顷,LG 5-dep1和LG 5-DEP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66吨/公顷及6.58吨/公顷,年份、地点间差异不显着,dep1株系平均产量为6.67吨/公顷,显着高于DEP1株系的6.13吨/公顷。dep1的作用可以增加穗数及每平方米穗粒数从而增加收获指数,但降低了千粒重。dep1基因型与DEP1基因型在产量的比值及在生物产量上的比值与抽穗前15天到抽穗后25天这40天内日平均辐射呈显着正相关,说明等位基因dep1的有效性取决于太阳辐射的有效性。本试验研究表明,等位基因dep1型始终对水稻物质形成有积极作用,但却需要在高的太阳辐射下才能对与水稻源产生积极影响。分析氮肥用量对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以及RVA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氮肥用量下近等基因系的各品质性状表现不同。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株系籽粒长宽比值均表现出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即中等肥力水平下外观品质表现最优。LG 5-DEP1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长宽比值增幅最大,受氮肥影响最显着。糙米率、精米率以及整精米率都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出现了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AKI-dep1高施氮量下糙米率显着高于不施氮肥情况,AKI-DEP1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在中等肥力作用下增长幅度最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中氮素的积累增加,从而导致近等基因系的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值指标均表现出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高施氮量下近等基因系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低于不施用氮肥的处理。RVA质谱中消减值与冷浆黏度随着氮肥的施用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陈专专[6](2020)在《水稻ALK和Wx不同等位基因组合的品质效应及其对高温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ALK和Wx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两大关键基因,分别控制稻米的糊化温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GT)和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AC)。这两个基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多个等位变异是导致稻米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这两个基因的等位基因的不同组合之品质效应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稻米品质形成的理解,并为优质稻米育种实践提供指导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对399份水稻种质的ALK基因进行测序进一步明确了ALK基因的序列差异,利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明确了ALK基因的功能位点,此外,还利用238份国际稻水稻群体及分子标记鉴定,明确了ALK等位基因在不同水稻亚种中的分布情况,其次通过构建近等基因系验证ALK主要等位基因的功能差异及其对稻米品质(糊化温度)的效应。同时将ALK和Wx基因的主要等位变异进行聚合,利用近等基因系进一步验证ALK和Wx基因主要等位变异的不同组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此外,还利用灌浆期高温处理实验探究了不同ALK和Wx基因等位变异组合株系的品质形成对高温响应的异同。这些研究可以为全球变暖大环境下的优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栽培稻中主要存在三种ALK基因的等位变异,即控制稻米低GT的ALKa(737-Met,781-Leu)和ALK(737-Val,781-Phe),以及控制高 GT 的 ALKc(737-Val,781-Leu)。其中 ALKa和ALKb原被归为同一类SSIIaj。本研究分析了ALKa和ALKb在399份水稻品种中的分布情况,其中63.2%的ALKa(A-GC)存在于粳稻中,而91.3%的ALKb(G-TT)存在于籼稻中。进化分析表明ALK基因的这两个低GT等位变异是分别由控制高GT的等位基因ALKc独立进化而来的。这两个ALK等位基因中的氨基酸替换导致基因的表达量降低,但是,ALKb的GT要低于ALKa,也就是说,ALK中Phe/Leu要比Met/Val的等位变异类型对GT的降低效应更显着。反映GT的热力学参数(To、Tp、Tc、△Hgel)受淀粉结晶区精细结构的影响,DSC结果表明热力学特性与短支链(DP 6-11,Degree of Polymerisation)的含量有关,而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应的结晶区比例无关。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PC)和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的淀粉精细结构分析表明,相对于其它两个ALK近等基因系水稻,NIL(ALKb)稻米淀粉的短链(DP6-12)和中间链(DP13-21)明显减少。由于支链淀粉中DP>10的部分易与蛋白质和脂类形成双螺旋结构进而导致高糊化特性,这正是淀粉精细结构影响GT的主要原因。2.将不同Wx等位基因(Wxa、Wxb和wx)与ALK等位基因(ALKa和ALK)进行聚合,创建了含有ALK和Wx基因不同等位变异组合的近等基因系。含Wxb近等基因系稻米的胶稠度(Gel Consistency,GC)极显着高于wx和Wxa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高AC的Wxa背景下两个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的胶稠度都极显着降低。在非糯材料中,GT较高的ALKc近等基因系稻米的胶稠度数值要高于GT较低的ALKa型的近等基因系。3.在相同的Wx背景下,ALKc型稻米的GT极显着高于ALKa型;在相同的ALK背景下,wx和Wxb型稻米的GT差异不大,而Wxa型稻米的GT极显着低于wx型和Wxb型的近等基因系。这表明在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材料中,稻米GT与AC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4.稻米的RVA(Rapid Viscosity Analyzer)谱分析结果表明,Nip-Wxa背景下ALK基因近等基因系稻米的崩解值较小,消减值较大(食味较差);Nip-Wxb和Nip-wx背景下的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的崩解值较大,消减值较小(食味较好)。在相同Wx背景下,ALK等位基因主要影响稻米RVA谱的起浆温度,但对稻米崩解值和消减值的影响不显着。这部分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这两个品质相关主效基因的等位变异对不同稻米品质性状的效应,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主要受Wx基因控制,糊化温度和淀粉粘滞性受ALK和Wx基因共同调控。5.在灌浆结实期高温条件下生长的稻米普遍表现出难以糊化的特征,因而稻米热力学特性的改变可能是导致高温条件下稻米蒸煮食用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结果表明,ALKc型稻米的糊化温度受灌浆期高温的影响要小于ALKa型的稻米,GT与AC对高温的响应呈负相关,这可能由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合成过程中相关淀粉合成相关酶类(Starch Synthesis Related Enzymes,SSREs)对底物的竞争导致的。在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Nip-Wxb背景下,高温条件下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常温条件下的样品;而糯稻Nip-wx背景下,高温条件下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则较常温条件有所上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可知ALKc的近等基因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受高温影响的变化幅度要大于ALKa的近等基因系。高温条件下,两种Wx遗传背景下的ALKa型稻米的胶稠度减幅较小,而ALKc型稻米的胶稠度减幅较大。灌浆结实期高温对稻米淀粉的链长分布和淀粉粒形态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高温处理后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支链淀粉中的A链和短B链含量下降,长B链比例增加,这可能是高温条件下稻米GT上升的主要原因。

吴世雄[7](2019)在《不同产地东北红豆杉幼苗迁地保护生长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对东北红豆杉宽甸、本溪、和龙、汪清和穆棱5个产地幼苗的保存率、地上和地下性状等15个生长特征进行了测定,试验分别在山东、北京、辽宁3个地点观测4年生苗,利用表型性状和原产地生态因子相关性研究,揭示了东北红豆杉地理变异规律,并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5个产地分为三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山东和辽宁试验点,汪清产地幼苗表现最好,宽甸产地幼苗表现最差。在北京试验点汪清产地表现最好,和龙产地表现最差。东北红豆杉在北京适应表现最差,在山东适应表现最好。2、多点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冠幅、最长侧枝长、当年抽梢长、总根长、根表面积、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和总干重的净生长量在产地间和地点间以及产地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均表现出极显着(P<0.01)的差异,侧枝数和根体积的净生长量在产地间和地点间表现出极显着(P<0.01)的差异,根平均直径和比根长在地点间表现出极显着差异,说明各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强烈。从方差分量来看,苗高、地径、冠幅、当年抽梢长和最长侧枝长以及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和总干重的生长量在地点间的方差分量远大于其他差异来源,说明地点效应对东北红豆杉生长影响最大。3、东北红豆杉苗高、当年抽梢长、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总干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性状与原产地经纬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东北红豆杉呈现明显经纬变异规律,随经纬度的增加,苗高、当年抽梢长、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总干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等性状生长更好。原产地年降雨量少的东北红豆杉在山东、北京和辽宁试验点上幼苗长势比较好,根系也比较发达。4、对于生长良好且稳定的穆棱产地幼苗适合在3个试验点进行大面积迁地保护;对于生长良好而相对不稳定性的汪清产地幼苗可在山东烟台和辽宁本溪适宜地区进行重点迁地保护;宽甸产地幼苗在3个试验点都表现最差且保存率低不适合迁地保护。5、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汪清产地幼苗在3个试验点表现最好,宽甸产地幼苗表现最差。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5个产地东北红豆杉被分为汪清和穆棱产地为一组,宽甸产地为二组,和龙和本溪产地为三组。

刘晶[8](2019)在《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筛选出光合性能强和氮素利用率高、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高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并确定其在甘肃省的栽培条件和适应性。本研究以6个小黑麦种质(C17、C19、C22、C24、C31、石大1号)为试材,于2016-2017年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GGE双标图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小黑麦种质的光合性能和氮素利用及分配,并研究了光合性能强、氮素利用率高、生产性能最佳种质的栽培条件及适应性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6个参试小黑麦种质中新品系C31和C19的光合性能较优。随生育时期推移,小黑麦光合性能相关指标(除气孔限制值外)先增加后减少,但最高值所处的生育时期各异;随着生育时期推移,气孔限制值先减少后增加,抽穗期最低。出苗后54 d参试小黑麦种质的叶面积指数最大,叶面积指数与干草产量、枝条数显着正相关,粗蛋白含量极显着正相关,消化率显着负相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评价表明,有机物积累和小黑麦感病性对光合性能有显着影响。2.分蘖期-开花期小黑麦根系、茎秆、叶片的全氮含量逐渐降低,根系、茎秆、叶片干物质产量和氮素产量逐渐增加;分蘖期-孕穗期不同器官氮素分配比例为叶片>茎秆>根系,抽穗期-开花期的分配比例为叶片>茎秆>花序>根系。参试的6个小黑麦种质中,C31和C19的氮利用率较高。孕穗期对饲草型小黑麦氮素产量和氮素分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小黑麦种质的氮利用效率,再次是开花期根系氮素产量高低。3.(1)C31的干草产量(15514.92 kg·hm-2)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24的干草产量(11270.50 kg·hm-2)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石大1号的株高(152 cm)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31的枝条数(745.42万枝·hm-2)最高,除了与C17(681.25万枝·hm-2)无显着性差异外,显着高于其他种质;通过参试小黑麦种质营养品质比较可知,C24的CP含量(12.36%)显着高于其他种质,C24的NDF(55.38%)含量最低,与C22之间无显着差异,显着低于其他种质。C24的ADF(36.20%)含量最低,显着低于C17、C19。C24的DMD含量(63.08%)显着高于其他种质(2)小黑麦品系C31在甘肃省合作试验点(兰州大学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和兰州试验点(甘肃农业大学牧草试验地)均适合,但在合作试验点表现更佳;C17适合于合作点,C19适合于兰州点,石大1号和C22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值较低,不适合在兰州点和合作点生长。4.筛选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31最适合的栽培条件,本研究利用3因素(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降雨量)5水平的中心复合试验响应面设计法,研究了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对饲草型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构建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31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三元二次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对饲草型小黑麦的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均有显着影响(P<0.05),降雨量×氮肥施用量交互作用对小黑麦干草产量有显着影响(P<0.05),降雨量×种植密度交互作用对小黑麦干草的营养品质有显着影响(P<0.05)。(2)三元二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降雨量与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间的回归模型高度显着(P<0.01)。(3)小黑麦新品系C31适合在生长季降雨量为318 mm-325 mm的合作地区生长。(4)生长季降雨量为322.07 mm时,小黑麦新品系C31的干草产量最高,营养品质最佳。在此降雨量下,氮肥施用量为289.17 kg N·hm-2,种植密度为579.40万基本苗·hm-2,模型预测小黑麦干草产量为16732.50 kg·hm-2,干草营养品质的最大值为0.71。本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5.为筛选甘肃省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小黑麦品种(系)和甘肃省最适宜种植小黑麦的试验点,本试验以4个小黑麦种质(新品系P2,新品系P4,石大1号小黑麦品种,中饲1048小黑麦品种)为材料,于2014—2015年研究了上述种质在甘肃省不同试验点(临洮,玛曲,夏河,合作,肃南县马蹄乡和肃南县康乐乡)开花期的干草产量、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干物质消化率,其中临洮点有灌溉条件,其他试点无灌溉条件,为雨养区。利用方差分析、隶属函数法和GGE(基因型和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双标图法,对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参试的4个小黑麦种质中,品系P2的干草产量最高(12831.74 kg·hm-2),营养评价值最高(0.67),在临洮点和玛曲点具有广阔推广利用前景;品系P4的干草产量较高(10764.78 kg·hm-2),营养评价值较高(0.5);石大1号和中饲1048由于营养评价值低或干草产量低,在甘肃省6个试验点表现均不理想,不适合种植。(2)6个试点中,临洮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127.92 kg·hm-2)较高(位居第2),营养评价值(0.51)最高;玛曲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072.19 kg·hm-2)较高(位居第3),营养综合评价值(0.50)较高(位居第2),肃南马蹄乡小黑麦的干草产量(14230.00kg·hm-2)最高(位居第1),营养综合评价值(0.47)较差(位居第4),其他3个试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均较差;综合6个试验点小黑麦的干草产量和营养评价值,临洮和玛曲为种植小黑麦最理想的区域。研究将为评价小黑麦种质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表现及适宜种植区域提供了简便有效的分析手段,可以为小黑麦种质鉴定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周立宏[9](2016)在《稻田微气候及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气象条件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境因子,而小气候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作用更直接。为了研究稻田中的小气候特征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多个直立、半直立和弯曲穗型品种,在水稻齐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分别用HOBO (HO8-007-02)温湿度采集器记录水稻群体冠层顶以上20cm、群体中植株2/3高度和植株1/3高度的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数据,在水稻灌浆中期测定不同群体中的光照度,并调查株形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收获后测定产量和品质。分析了不同穗型水稻群体中温度、湿度、光照度的分布、变化情况及差异,并对稻田小气候与株形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水稻群体中上部光强减弱得快,下部减弱较慢;太阳高度角较高时上下减弱的速度差异不大。不同品种群体中1/3高度处光照度仅在中午时差异稍大,10时之前和14时之后差异很小。多数弯穗群体中的透光率明显低于其它品种。直立穗和半直立穗群体之间透光率差异不大。2.各品种水稻群体中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趋势一致,与大气中的温湿度变化趋势相同。不同穗型水稻群体中的温湿度差异主要是在晴天的白天。白天水稻群体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相对湿度相反,最高温度和最低相对湿度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大约在午后13时左右,早于大气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3.群体中湿度的脉动变化大于温度,露点温度的脉动又大于相对湿度,且日变化不如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规律明显。不同水稻群体中温度的差异小于湿度,从水稻齐穗至成熟,晴天不同品种群体中的相对湿度和露点差异均为极显着,温度差异从8月中旬灌浆期开始显着,到9月中旬已为极显着。4.白天群体下部1/3高度的温度低于上部活动面,温差最大可以达到4℃以上;群体活动面温度一般低于冠层以上的大气温度,晴天中午时比较接近。湿度随高度的变化相反,下部湿度高于上部,中午相对湿度相差约20%。冠层以上大气的湿度低于冠层内。夜间群体中各高度的温度和湿度基本一致,相对湿度均为100%,不同高度温湿度达到一致的时间大约为19时-次日7时,不同时期会有所差异。5.在水稻灌浆结实期的8月至9月中旬,常规稻弯穗品种群体中的温度低于直立、半直立穗品种,相对湿度一般高于直立、半直立穗品种,而直立和半直立穗品种之间的差别不大。在9月下旬,水稻已近成熟,各品种的衰老进程不同,群体中的温湿度对比状况会发生改变。但杂交稻与常规稻品种有所不同,群体中的温湿度与其它品种之间的温度对比没有太明显的规律。6.光照与植株性状的关系较温湿度更为密切,其中穗颈角、叶颈角和穗长对光照度的影响最大。灌浆期的群体温湿度与株高和穗部性状相关较为显着。后期剑叶叶片温度与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呈二次的抛物线,说明存在适宜温度范围。7.水稻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平均温度与穗数显着负相关,湿度与穗数为显着正相关。2/3高度的光照与穗数呈显着负相关。湿度与谷草比为负相关,与成穗率为正相关。光照与产量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关系,中午前后的光照与产量的关系比早晚大,2/3高度的光照影响大于1/3高度。群体中平均透光率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对产量性状与小气候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穗长、穗数对小气候因子关系影响较大,小气候因子则对成粒率影响较大。灌浆期温度、齐穗期相对湿度、2/3高度光照度这几个小气候因子较易影响产量性状。8.群体中的温湿度对碾磨品质的影响较明显,并且灌浆期的温度影响最大。光照对多数品质指标都有影响,但影响比较大的是整精米率、粒长和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垩白率和蛋白含量与透光率之间基本是正相关,整精米率、食味值和直链淀粉含量与透光率均为负相关。

陈霞[10](2013)在《应用AMMI模型分析若干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文中提出水稻的生长过程受水分、光照、温度、地形地貌等多种环境因子及肥料、密度、秧龄、种植方式等栽培因子的共同制约,因此水稻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动态性变化显着,表现型受环境因子作用产量波动很大。基于5个超级稻品种6年和6个试点不同生态条件下田间种植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应用变异分析法、相关分析法、通径系数分析法和AMMI模型分析了基因与环境互作关系,探讨了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环境(试点、年份)下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变异、稳定性以及环境辨别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量性状及产量变异:品种产量性状(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与产量的变异幅度、变异系数随品种而异。淦鑫203为产量变异最大,千粒重变异最小;淦鑫688为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变异大,有效穗变异最小;陆两优996为有效穗变异大,千粒重变异最小;Y两优1号、两优293为穗总粒数变异大,千粒重变异最小。年份、试点间均以Y两优1号变异系数之和(CV有效穗+CV穗总粒数+CV穗实粒数+CV结实率+CV千粒重+CV产量)最大(62.07%、76.66%),最小为淦鑫203(33.56%、31.03%)。不同品种同一性状变异之和以产量、穗总粒数变异最大,千粒重变异最小。对产量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年份、试点产量差异均达到显着或者极显着水平,年份品种间的变幅为8698.56(2010年)9527.12(2008年)kg·hm-2,试点品种间的变幅为8613.71(桂林D6)9324.76(浏阳D5)kg·hm-2,产量波动水平比较大。2.产量性状及产量相关、通径分析:参试超级稻品种的产量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均达极显着水平,性状与产量、性状与性状之间相关性随品种而异。通径系数分析同样表明,水稻产量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促进作用和性状间间接促进作用都随品种而异。3.产量性状及产量稳定性、判别力分析:基因、环境、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或者极显着水平。联合方差分析表明,基因是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变异的主要原因,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产量、结实率变异的主要原因。采用AMMI模型对产量性状及产量进行稳定性分析表明,Y两优1号、两优293两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稳定性较差,淦鑫688产量及产量稳定性表现中等,淦鑫203、陆两优996两品种产量及产量稳定性表现较好;同时,变异幅度小,产量稳定性好的品种其产量构成因素也比较稳定;变异幅度大,产量稳定性差的品种其产量构成因素也不稳定;说明超级稻产量性状的稳定性与产量的稳定性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即产量构成因素的稳定性是产量稳定性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判别力最高试点为浏阳,最低为桂林。

二、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环境互作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环境互作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及试点鉴别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联合方差分析、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和AMMI模型分析
    2.2 AMMI双标图分析品种稳定性和试点鉴别力
    2.3 稳定性参数评价品种稳定性和试点鉴别力
    2.4 品种的特殊适应性
        2.4.1 AMMI双标图法
        2.4.2 互作效应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2)39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1.3 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选育进展
    1.4 长白落叶松木材性状研究进展
    1.5 落叶松的碳汇研究进展
    1.6 林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研究进展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本研究技术路线
2 长白落叶松种源生长性状稳定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试验材料
        2.1.3 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各性状变异分析
        2.2.2 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2.2.3 AMMI模型分析不同种源生长稳定性
        2.2.4 不同种源适应性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长白落叶松种源径向生长过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年龄段长白落叶松胸径方差分析
        3.2.2 不同年龄段长白落叶松胸径遗传变异参数分析
        3.2.3 不同年龄段长白落叶松胸径相关性分析
        3.2.4 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胸径连年生长量变化规律
        3.2.5 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胸径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长白落叶松种源木材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各性状方差分析及遗传变异参数
        4.2.2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木材性状均值分析
        4.2.3 长白落叶松木材性状相关性分析
        4.2.4 长白落叶松木材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4.2.5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多性状综合评价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长白落叶松种源碳储量遗传变异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统计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含碳量方差分析及遗传变异参数
        5.2.2 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种源含碳量遗传变异参数
        5.2.3 不同地点不同种源长白落叶松含碳量、生物量及碳储量均值
        5.2.4 长白落叶松生长性状与含碳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5.2.5 长白落叶松含碳量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2.6 不同地点长白落叶松高固碳种源筛选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江苏省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系)产量的AMMI模型分析
    2.2 参试品种(系)的稳定性分析
        2.2.1 AMMI双标图分析
        2.2.2 稳定性参数法
    2.3 试点鉴别力分析
        2.3.1 AMMI双标图法
        2.3.2 鉴别力参数法
    2.4 品种(系)的特殊适应性
        2.4.1 AMMI双标图法
        2.4.2 互作效应分析
3 讨 论
4 结 论

(4)基于农艺性状信息的石阡县优质稻品种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优质稻品种筛选研究现状
        1.1.1 国外优质稻品种筛选研究现状
        1.1.2 国内优质稻生产及品种筛选研究现状
        1.1.3 贵州省优质稻生产情况
        1.1.4 石阡优质稻生产概况与存在问题
    1.2 水稻农艺性状组成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1.2.1 农艺性状组成因素
        1.2.2 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品种及其来源
        2.1.1 选种标准
        2.1.2 确定参试品种
    2.2 试验地选点
        2.2.1 选点依据
        2.2.2 BIGEMAP简介
        2.2.3 确定试验地点
        2.2.4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2.3 试验设计
    2.4 调查测定项目
        2.4.1 分蘖动态及生育期记载
        2.4.2 病虫害、倒伏情况
        2.4.3 考种方法
        2.4.4 小区产量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农艺性状信息
        3.1.1 生育期
        3.1.2 产量信息
    3.2 产量信息因子分析
        3.2.1 有效分蘖数分析
        3.2.2 穗粒数分析
        3.2.3 穗实粒数分析
    3.3 相关分析
        3.3.1 产量与有效分蘖数的相关分
        3.3.2 产量与穗粒数的相关分析
        3.3.3 产量与穗实粒数的相关分析
        3.3.4 产量与结实率的相关分析
    3.4 抗逆性分析
        3.4.1 抗倒伏力分析
        3.4.2 抗稻瘟病分析
        3.4.3 抗稻曲病分析
        3.4.4 抗纹枯病能力分析表
    3.5 确定丰产、稳产品种
        3.5.1 Franics-Kannenberg模型简介
        3.5.2 丰产、稳产品种
    3.6 相关性分析
        3.6.1 产量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3.6.2 Pearson分析法和显着性双侧检验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生态环境对水稻的影响
    1.2 直立穗型水稻生理生态特性
    1.3 直立穗型水稻与氮素利用效率
    1.4 直立穗型水稻品质研究进展
    1.5 水稻直立穗型基因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
第三章 遗传背景对DEP1 基因产量及品质表型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3.1.4 水稻品质性状的测定
        3.1.5 水稻蒸煮品质性状的测定
        3.1.6 RVA特性研究
        3.1.7 水稻食味值的研究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EP1 基因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3.2.2 DEP1 基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DEP1 基因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产量相关项目测定
        4.1.4 气候因子测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气温及太阳辐射
        4.2.2 生育期
        4.2.3 DEP1 基因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DEP1 基因型效应与太阳辐射和温度的相互作用
    4.3 结论与讨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氮肥水平对DEP1 近等基因系品质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品质性状测定
        5.1.4 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测定
        5.1.5 水稻食味值的研究
        5.1.6 水稻RVA特性研究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5.2.2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近等基因系ECQs的影响
        5.2.3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基因RVA特性的影响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6)水稻ALK和Wx不同等位基因组合的品质效应及其对高温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稻米品质性状及其遗传调控
        1.1.1 稻米品质性状的评价
        1.1.2 稻米成分对理化品质的影响
        1.1.2.1 淀粉组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1.2.2 淀粉热力学特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1.2.3 胶稠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1.2.4 淀粉粘滞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1.3 稻米理化品质的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1.1.3.1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调控研究
        1.1.3.2 稻米糊化温度的遗传调控研究
        1.1.3.3 稻米胶稠度的遗传研究
        1.1.3.4 稻米粘滞性的遗传研究
    1.2 水稻胚乳淀粉的合成及其调控
        1.2.1 水稻胚乳淀粉的合成
        1.2.2 水稻胚乳淀粉合成的调控
    1.3 稻米糊化温度及其遗传调控
        1.3.1 稻米糊化温度
        1.3.2 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因素
        1.3.2.1 品种选择对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
        1.3.2.2 支链淀粉结构对糊化温度的影响
        1.3.3 稻米糊化温度的遗传调控
        1.3.3.1 主效基因的克隆
        1.3.3.2 ALK基因等位变异类型及其效应
    1.4 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4.1 灌浆结实期气温对稻米淀粉品质的影响
        1.4.1.1 环境温度对稻米淀粉粒结构的影响
        1.4.1.2 环境温度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1.4.1.3 环境温度对稻米支链淀粉结构的影响
        1.4.1.4 环境温度对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
        1.4.1.5 环境温度对稻米胶稠度的影响
        1.4.1.6 环境温度对稻米粘滞性的影响
        1.4.2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第2章 ALK基因等位变异的遗传解析及其效应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水稻材料及生长条件
        2.2.1.1 水稻材料
        2.2.1.2 引物
        2.2.1.3 质粒构建与水稻转化
        2.2.1.4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2.2.2 水稻样品的制备
        2.2.2.1 米粉
        2.2.2.2 淀粉
        2.2.3 DNA抽提及分子标记开发
        2.2.4 稻米糊化特性的测定
        2.2.5 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2.2.6 稻米胶稠度的测定
        2.2.7 稻米粘滞性的测定
        2.2.8 稻米食味值的测定
        2.2.9 稻米淀粉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2.2.10 稻米淀粉链长分布的测定
        2.2.11 RNA提取和反转录
        2.2.12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4211 (G/A)和4342 (GC/TT)是ALK等位变异的两个主要功能差异位点
        2.3.2 ALK等位基因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及其在栽培稻中的分布
        2.3.3 抑制不同ALK等位基因表达对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
        2.3.3.1 转基因材料的创建及分子鉴定
        2.3.3.2 抑制ALK基因表达对糊化特性的影响
        2.3.4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鉴定
        2.3.5 ALK等位变异对糊化特性的影响
        2.3.6 ALK等位变异对淀粉精细结构的影响
        2.3.7 ALK等位变异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2.3.8 ALK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对表达量
    2.4 小结与讨论
        2.4.1 ALK基因的等位变异导致稻米糊化特性差异
        2.4.2 同为SSIIa~j型的ALK~b与ALK~a在籼粳稻间的分布存在差异
        2.4.3 ALK基因导致支链淀粉结构差异进而改变糊化特性
        2.4.4 ALK等位变异对稻米粘滞性有影响
第3章 Wx与ALK等位基因不同组合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DNA抽提及标记的建立
        3.2.3 样品准备与处理
        3.2.4 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3.2.5 稻米胶稠度的测定
        3.2.6 稻米粘滞性的测定
        3.2.7 稻米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3.2.8 稻米食味值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鉴定
        3.3.1.1 基因型鉴定
        3.3.1.2 农艺性状考察
        3.3.2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3.3.3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3.3.4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胶稠度的影响
        3.3.5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3.3.6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粘滞性的影响
        3.3.7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食味值的影响
        3.3.8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粗蛋白的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3.4.1 表观直链淀粉与胶稠度主要受Wx基因影响
        3.4.2 糊化温度主要受ALK基因影响,也受Wx基因调控
        3.4.3 稻米RVA特性受Wx和ALK等位基因组合影响较大
第4章 结实期高温影响不同ALK等位基因表达及品质形成的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高温处理和取样
        4.2.3 稻米籽粒外观特性的测定
        4.2.4 稻米理化品质的测定
        4.2.4.1 样品准备与处理
        4.2.4.2 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4.2.4.3 稻米胶稠度的测定
        4.2.4.4 稻米粘滞性的测定
        4.2.4.5 稻米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4.2.5 高温对淀粉结构的影响
        4.2.5.1 淀粉粒扫描电镜观察
        4.2.5.2 淀粉X-射线衍射
        4.2.5.3 淀粉红外衍射
        4.2.5.4 淀粉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4.2.5.5 淀粉链长分布的测定
        4.2.6 RNA提取和RT-PCR分析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高温对ALK等位基因表达的影响
        4.3.2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4.3.3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4.3.3.1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4.3.3.2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籽粒灌浆程度的影响
        4.3.3.3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籽粒外观的影响
        4.3.4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4.3.4.1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米粉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4.3.4.2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米粉胶稠度的影响
        4.3.4.3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米粉粘滞性的影响
        4.3.5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4.3.5.1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淀粉颗粒形态的影响
        4.3.5.2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淀粉晶体特性的影响
        4.3.5.3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淀粉精细结构的影响
    4.4 小结与讨论
        4.4.1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4.4.2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4.4.3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不同产地东北红豆杉幼苗迁地保护生长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林木地理变异研究现状
        1.1.1 林木的地理变异及其形成机理
        1.1.2 林木地理变异一般模式
        1.1.3 国内外地理变异研究现状
    1.2 红豆杉植物研究概况
        1.2.1 红豆杉生长和生理变异
    1.3 东北红豆杉研究进展
        1.3.1 东北红豆杉的地理分布
        1.3.2 东北红豆杉相关进展
    1.4 林木引种适应性评价
        1.4.1 林木引种成功标准
        1.4.2 林木引种适应性评价方法
        1.4.3 林木引种稳定性分析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方法
        2.3.1 试验地设置
        2.3.2 地上生长指标测定
        2.3.3 根系性状测定
        2.3.4 生物量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2.4.1 方差分析
        2.4.2 稳定性评价
        2.4.3 环境因子数据来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地幼苗适应性分析
        3.1.1 不同产地幼苗的保存率
    3.2 东北红豆杉各试验点产地性状的差异研究
        3.2.1 地上生长指标产地差异分析
        3.2.2 根系性状和苗木生物量的产地差异分析
    3.3 东北红豆杉地理变异趋势及其气候因子分析
        3.3.1 地上生长指标与原产地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3.3.2 地上生长指标与原产地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3.3.3 苗木根系与原产地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3.3.4 苗木根系与原产地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3.3.5 东北红豆杉幼苗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3.4 产地与地点互作分析
        3.4.1 东北红豆杉幼苗生长性状的多地点联合分析
        3.4.2 各试验点产地间多重比较分析
        3.4.3 产地稳定性分析
    3.5 不同试验点东北红豆杉生长指标综合评价
        3.5.1 不同试验点东北红豆杉地上地下生长指标主成分分析
        3.5.2 聚类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东北红豆杉产地的保存率
        4.1.2 东北红豆杉产地性状变异情况
        4.1.3 东北红豆杉产地相关关系
        4.1.4 东北红豆杉幼苗的综合评价
        4.1.5 东北红豆杉迁地保护的相关建议
    4.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光合性能
        2.1.1 叶面积指数
        2.1.2 光合生理指标
        2.2 氮素利用和分配
        2.2.1 氮效率指标
        2.2.2 氮效率的决定因素
        2.3 小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2.4 小黑麦的栽培技术研究
        2.5 小黑麦的适应性研究
    3 研究内容
        3.1 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研究
        3.2 饲草型小黑麦的氮素利用和分配
        3.3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3.4 饲草型小黑麦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3.5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4 研究目标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合性能
        2.1.1 小黑麦种质间光合性能的差异
        2.1.2 不同生育时期间小黑麦光合性能的差异
        2.1.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光合性能的差异
        2.2 小黑麦开花期叶面积指数与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关系
        2.3 小黑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时期的确定
        2.4 光照和温度对小黑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5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分析
        2.5.1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第1 主成分
        2.5.2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第2 主成分
        2.6 基于光合性能的饲草型小黑麦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光合性能差异分析
        3.2 光合性能指标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3.3 小黑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时期的确定
        3.4 光照和温度对小黑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5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综合分析
        3.6 基于光合性能饲草型小黑麦综合评价
    4 结论
第三章 饲草型小黑麦的氮素利用和分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含量
        2.1.1 小黑麦种质间不同器官平均氮含量的差异
        2.1.2 生育时期间小黑麦不同器官平均氮含量的差异
        2.1.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小黑麦不同器官氮含量差异
        2.2 氮素产量
        2.2.1 小黑麦种质间不同器官平均氮素产量的差异
        2.2.2 生育时期间小黑麦不同器官平均氮素产量的差异
        2.2.3 小黑麦种质×生育时期交互作用间氮素产量差异
        2.3 不同生育时期饲草型小黑麦种质氮素分配的规律
        2.4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综合分析
        2.4.1 饲草型小黑麦开花期氮素产量主要影响因素
        2.4.2 饲草型小黑麦主成分分析
        2.5 基于氮利用效率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分类
        2.5.1 小黑麦种质间的差异
        2.5.2 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氮含量的差异分析
        3.2 氮素产量的差异分析
        3.3 不同生育时期饲草型小黑麦种质氮素产量分配的规律
        3.4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主要影响因素
        3.4.1 饲草型小黑麦开花期氮素产量主要影响因素
        3.4.2 饲草型小黑麦氮素分配主要影响因素
        3.5 基于氮利用效率饲草型小黑麦种质分类
    4 结论
第四章 饲草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括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相关指标
        2.1.1 试验点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2.1.2 小黑麦种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2.1.3 试验点×种质交互作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株高和枝条数的差异
        2.2 小黑麦营养品质相关指标
        2.2.1 试验点间小黑麦营养品质的差异
        2.2.2 小黑麦种质间营养品质的差异
        2.2.3 试验点×小黑麦种质交互作用间营养品质指标的差异
        2.3 小黑麦种质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3.1 建立标准品种和供试种质的各项性状
        2.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2.3.3 关联系数、关联度和权重
    3 讨论
        3.1 不同试验点间小黑麦种质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3.2 小黑麦种质间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3.3 小黑麦种质和试验点交互作用间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分析
        3.4 小黑麦种质的综合评价
    4 结论
第五章 饲草型小黑种质的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草产量
        2.2 营养品质
        2.3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2.4 小黑麦新品系适应性分析
        2.4.1 全局范围内小黑麦新品系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最优条件的筛选
        2.4.2 局部范围内小黑麦新品系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最优条件的筛选
        2.5 小黑麦新品系适应性验证
    3 讨论
        3.1 降雨量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品质影响
        3.2 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影响
        3.3 种植密度对小黑麦干草产量与品质影响
    4 结论
第六章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小黑麦种质和试验点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草产量
        2.1.1 单因素间小黑麦干草产量的差异
        2.1.2 试点×种质作用间小黑麦干草产量的差异
        2.2 营养品质
        2.2.1 单因素间小黑麦营养品质的差异
        2.2.2 试点×种质交互作用间小黑麦营养品质指标的差异
        2.3 综合评价
        2.4 小黑麦种质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平均表现及稳定性
        2.4.1 干草产量的平均表现和稳定性
        2.4.2 营养品质的平均表现和稳定性
        2.5 小黑麦种质最佳种植区域的筛选
        2.5.1 干草产量
        2.5.2 营养品质
        2.6 小黑麦种质与环境的优选
    3 讨论
        3.1 高产优质小黑麦种质的筛选
        3.2 小黑麦种植区域的筛选
    4 结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1 研究总结
        1.1 饲草型小黑麦光合性能研究
        1.2 小黑麦氮素利用和分配
        1.3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栽培条件优化筛选
        1.4 饲草型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研究
        1.5 基于隶属函数法和GGE双标图的饲草型小黑麦种质适应性评价
        1.6 整体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9)稻田微气候及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气象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2.3 光温互作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1.3 气象条件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1.3.1 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
        1.3.2 温度和湿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1.3.3 光照和水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1.4 稻田小气候特征的研究现状
        1.4.1 水稻群体中的微气候特征
        1.4.2 插秧方式对水稻群体微气候的影响
        1.4.3 水稻株型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 不同穗型水稻群体中的光照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稻群体内光照度的日变化特征
        2.2.2 水稻群体内光照度的垂直变化
        2.2.3 不同品种群体内的透光率
第三章 不同穗型水稻群体中的温湿度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稻群体内温度变化特征
        3.2.2 水稻群体内湿度变化特征
        3.2.3 群体内温度与光照度的关系
第四章 稻田小气候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水稻品种的茎叶特征
        4.2.2 不同水稻品种的穗部性状特征
        4.2.3 群体内温湿度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4.2.4 群体内光照与株型性状的关系
第五章 稻田小气候与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与产量性状
        5.2.2 群体内温湿度与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关系
        5.2.3 群体内光照与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关系
        5.2.4 水稻产量性状与小气候典型相关分析
第六章 稻田小气候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水稻品种的品质分析
        6.2.2 群体内光照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6.2.3 群体内温湿度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水稻群体内的温湿度
        7.1.2 水稻群体内的光照
        7.1.3 产量和品质与微气候
        7.1.4 关于栽培措施和遗传因素的问题
    7.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10)应用AMMI模型分析若干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品种稳定性、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研究
    1.2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的概念与评价
        1.2.1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概念
        1.2.2 品种稳定性、适应性评价
    1.3 作物稳定性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分析方法
        2.3.1 变异系数分析
        2.3.2 Duncan’s 新复极差多重比较进行检验
        2.3.3 相关分析和通径系数分析
        2.3.4 AMMI 模型分析
    2.4 产量性状记载标准
    2.5 数据分析
第三章 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变异、相关和通径分析
    3.1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和产量变异分析
    3.2 试验品种产量 Duncan’s 新复极差多重比较
    3.3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间的相关性
    3.4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间的通径系数
第四章 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稳定性和环境判别力分析
    4.1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显着性测验
    4.2 回归模型与 AMMI 模型分析
    4.3 试验品种稳定性分析
    4.4 试验品种稳定性参数 Di值分析
    4.5 试点判别力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小结
    5.1 讨论
        5.1.1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变异性
        5.1.2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相关、通径分析
        5.1.3 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及产量稳定性、环境判别力分析
    5.2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品种×环境互作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及试点鉴别力分析[J]. 姚金保,张鹏,余桂红,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 [2]39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D]. 张恒.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江苏省小麦品种(系)籽粒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J]. 姚金保,张鹏,余桂红,马鸿翔,杨学明,周淼平,张平平. 麦类作物学报, 2021(02)
  • [4]基于农艺性状信息的石阡县优质稻品种筛选研究[D]. 吴小敏. 贵州大学, 2020(01)
  • [5]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王远征.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水稻ALK和Wx不同等位基因组合的品质效应及其对高温的响应[D]. 陈专专. 扬州大学, 2020(01)
  • [7]不同产地东北红豆杉幼苗迁地保护生长特性研究[D]. 吴世雄.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饲草型小黑麦的光合性能、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研究[D]. 刘晶.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9]稻田微气候及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周立宏.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4)
  • [10]应用AMMI模型分析若干超级稻品种产量性状稳定性[D]. 陈霞.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品种×环境相互作用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