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意义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意义

一、浅谈体育教学课中准备活动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徐美园[1](2021)在《体育院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院校作为游泳运动人才培养的摇篮,对游泳运动的发展、改善学生体质以及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游泳运动的特点,使其教学受场地以及时间因素的影响较大,如何提升游泳课内教学效果以及合理安排课外练习活动是游泳教学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所探究出来的游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将游泳课内教学与课外练习活动进行融合,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在提高游泳课内教学效果以及合理安排课外练习活动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因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深刻理解“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对体育院校游泳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体育院校游泳课教学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对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实验设计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体育院校游泳教学中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游距、最终成绩,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

谢招福[2](2021)在《体育教学课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体育教学课原本是大部分学生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因为体育教学课是在操场开展也不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所以深得学生喜爱。但自从教育部门提出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课逐渐成为一门主科,教师也开始在其中加入很多强制性内容,最终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不再抱有任何兴趣。基于此,该文着重研究导致现代学生对体育教学课缺乏兴趣的相关原因,继而提出帮助体育教学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旨在帮助现代体育通过正确方式开展教学。

王生龙[3](2020)在《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巧用》文中提出本文通过体育教学课前准备活动,课中基本活动,课后结束活动这三个环节中科学合理有效运用体育游戏教学,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到教学结束的整节课中,都有兴趣进行体育活动,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保证教学的安全性、有效性、趣味性,并积极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放松学生身心,缓和学生心情,促进初中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梁丽娟[4](2020)在《体育实习生师生互动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促进学校体育开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渠道。有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作为组成体育课的两大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行为(语言/非语言行为)对体育课组织、开展与进行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师生互动行为研究对有效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国内外关于优秀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较多,但是关于实习生作为职前教师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关注较少。为了探究实习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对S大学10位实习生课堂师生互动行为进行研究。本研究选取S大学在F高中与K小学实习的10名16级本科生(5男5女)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习跟踪拍摄,通过CAFIAS(Cheffers Adaptation of the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系统观察工具对拍摄视频进行量化分析,对实习生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进行研究。研究运用文献分析、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探究体育实习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分配比例情况,为实习生如何进行高效师生互动、快速提高教学水平提出有效建议,探究实习对16级本科生的影响。研究结论:1.实习生在不同学段实习体育课师生互动行为比例不同,高中与小学师生互动行为结果相反,但高中与小学体育课互动行为中教师与学生主要表达方式一致。2.通过对比分析发现10位实习生第1节课师生互动行为比例与最后1节课师生互动行为比例有明显差异。3.通过问卷分析发现S大学2016级体育实习生教师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建议:1.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习生在面对不同学段体育课教学时应重视学生体育发展需求,优化师生互动,精讲多练,增加师生之间有效互动行为,重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掌握体育技能。2.实习生可以通过录制自身实习教学视频,结合CAFIAS师生互动量表确定实习生在本节课师生互动行为中正反馈与负反馈情况。通过分析本节课师生互动行为比例与教学内容的联系,精准定位学生水平,快速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达到高效师生互动的效果。3.学校应该增加职前教师心理学课程;有效师生互动理论课程及利用VR进行虚拟上课练习的实践课程等方面优化学生课程,促进实习生产生高效教师行为。

姜志康[5](2020)在《武术教育对初中生行为规范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问卷和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武术教育对初一年级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为武术教育在初中生行为规范培养和提升方面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以处于青春期早期阶段的初一学生为对象,在本研究中选取了河南省永城市薛湖镇第一初级中学的240名学生,年龄为12-13岁。以自然教学班为基础,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n=118)接受武术教育,对照组学生(n=122)按照学校初一年级体育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接受除武术以外的其它体育类项目的教育活动。两组受试者每周安排两节45分钟相应课程的教学,共干预16周。干预结束后考察两组学生在自评和他评行为规范上的得分差异。研究结果:(1)在实验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行为规范五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16周的相应课程干预后,实验组学生在自评行为规范上的整体得分和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有显着提升(p<0.05);对照组学生仅在维度三“遵规守纪,勤奋学习”(p<0.05)和维度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p<0.001)上的得分有明显提升,且效应量都相对较小。(2)实验组后测和对照组后测的差异比较发现,实验组后测和对照组后测在自评行为规范总得分上差异显着(p<0.001),武术教育组的总得分显着高于非武术教育组的总得分。进一步地分析表明,武术教育组在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非武术教育组在五个维度上的得分。(3)在干预教学阶段,实验组表现出规范行为的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随着干预周期的增长,实验组在各维度下表现出相应规范性行为的次数高于对照组。(4)在“勤劳俭朴、孝敬父母”维度上,性别与组别的交互效应显着(p<0.05)。简单效应分析表明,相比其他形式的体育教育,武术教育对女生在“勤劳俭朴、孝敬父母”维度上的行为影响更大。研究结论:(1)武术教育能够显着提高初中生的行为规范。(2)相比非武术教育,武术教育对初中生的行为具有更好的规范作用,而且随着干预周期的增加,初中生在五个维度上表现出相应规范性行为的次数也逐步增多。(3)无论是武术教育还是其他体育类项目的教育活动均对女生的行为更具有规范作用;但具体到“勤劳俭朴,孝敬父母”维度,相比非武术教育,武术教育对女生的行为规范影响更大。

曹萌[6](2020)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断推动素质教育和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翻转课堂的出现、慕课的兴起为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现代化创新打开了一扇窗。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应用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来,是体育教育领域的一场现代化变革,也是完成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由于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具有运动实践性,单纯的慕课教学无法满足这一特性,基于慕课的体育翻转课堂应运而生,它是既能推动体育教育现代化发展,又能保证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以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以排球教学为例,分别设计以传统体育教学课堂为基础的对照班,和以基于慕课的体育翻转课堂为基础的实验班,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探究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应用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是否会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自信心的形成等产生积极影响。本文还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探究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带来的转变,为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创新提供参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与传统体育教学课堂相比,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更能促进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互动公平,在不改变体育运动技能教学本质的情况下,体育教师角色及其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自主,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更加全面。(2)与传统体育教学课堂相比,基于慕课的体育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学习进度进行灵活的调整,最大程度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提升了教学效率。(3)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体育教学课堂,实验班学生在慕课的帮助下,能够更精准的掌握排球中每个技术动作的细节,提升运动技能,使学生获得更优异的成绩。(4)与传统体育教学课堂相比,基于慕课的体育翻转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开展教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自我定位的转变,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自信心,锻炼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邱鹏[7](2020)在《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辽西地区13所初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学习方式。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其跨界融合的模式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上优质的资源,不仅可以改善师资水平、贫富差距等教育不公平的现象,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泛在学习”。在未来的教育领域的发展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如何在中学体育课堂上合理的应用现代教育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近些年来体育研究者需要研究的课题。为了更好的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全面地了解现阶段现代教育情况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应用情况,以辽西地区13所中学作为研究对象,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进行研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发现辽西地区体育课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还存在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对于新的教学方式理解不够透彻、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不足、现阶段初中体育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不足、体育教师趋向老龄化和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业务能力较差的问题。针对现阶段初中体育课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体育教学备课的规范性、建设体育教学课上现代化教学环境、建立线上平台、完善线下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体育的“泛在学习”对策,旨在为基层学校体育课堂的现代化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可持续性发展。

郭忠义[8](2020)在《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体育中考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目的在于通过以上测试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确保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但是,即使一系列测试、考评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但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仍处于逐年不断下降的趋势,延安市也不例外。究其原因,影响因素很多,而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与实际教学的实践效果,对在校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效果,主要还是在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能否合理开展,是否具备充足必要条件。有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延安城区新区一中、新区二中、延大附中、宝塔区第一中学、宝塔区第三中学、宝塔区第四中学、宝塔区第五中学、枣园中学、延安职业技术学员附属中学、实验中学10所初中的体育负责人、体育教师及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现状及师资力量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延安市城区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影响因素,找出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改进策略。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为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延安市城区各初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体育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田径、球类、武术、操类和体育游戏以及秧歌、腰鼓等当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2.体育教学设计中的课堂时间分配比较合理,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留给结束部分的时间相对较少,教学过程略显拖拉,不重视放松整理活动。同时,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都存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类别差异,但基本趋向于合理。3.从练习密度来看,设计环节预设的练习密度均高于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安排。无论是在体育教学设计环节,还是在体育课堂实践过程中,都存在着明显的项目类别差异,课程内容不同,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所安排的练习密度也不相同;复习课的练习密度最大,综合课次之,新授课最小。4.从运动负荷来看,无论是体育教学设计环节,还是课程实践环节,准备和结束部分都以小负荷量为主,基本部分以中等负荷量为主,少数体育教师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基本部分安排较大负荷量的运动强度。体育课堂教学的运动负荷明显存在项目类型差异,田径和操类课程运动负荷较大,武术和球类课程运动负荷较小,并且各项目运动负荷均高于预期设计。5.总体来讲,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是比较有效的,取得了一定教学成效。体育师资基本合理,能够满足各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但与国家相关要求与规定仍有一定差距,这是影响延安市城区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主要因素。教学内容不能严格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场地设施条件不足对该区域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产生了较大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和学生较强的学习动机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组织的有效性。6.要提高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就应该促使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构建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新课堂教学等,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建议学校创造适宜的课堂环境,有效保障体育教学的开展;提升教师自身素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激发学生动机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学生参与度得到提升,体育教学则会更好开展,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郝青青[9](2020)在《“花样跳绳课课练”对水平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青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发展,重视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是大势所趋。进入21世纪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日渐深入人心,“趣味课课练”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中小学体育课堂中的重要组织形式。跳绳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迄今被称为“最完美的健身运动”,在跳绳运动中融入舞蹈、健美操、武术、杂技、音乐等多种新兴元素可称之为花样跳绳。跳绳具有简单易学、携带方便、成本小、对场地要求低,还具有观赏性及很好的健身价值等特点,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跳绳是练习者在摇摆的绳索中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活动,跳绳练习的形式多样,可简可繁。这是一项耗时少、耗能大的全身性锻炼活动,10分钟跳绳的消耗量相当于30分钟慢跑的效果。开展跳绳运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儿童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良好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耐力、协调性、敏锐性、准确性等,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本文借助对花样跳绳运动的干预,通过实验研究花样跳绳对水平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为花样跳绳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一些借鉴依据。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以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六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设计并实施了15周的“花样跳绳课课练”教学实验干预后,对比分析了“花样跳绳课课练”和常规的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男女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8往返跑、5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和一分钟跳绳)的差异性。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实验组实验前后男女生各项平均成绩进行纵向对比,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的男女生身高、坐位体前屈、50米×8往返跑、一分钟仰卧起坐和一分钟跳绳与男生的肺活量和50米跑的平均成绩对照实验前均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女生的肺活量和50米跑的平均成绩对照实验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男女生的体重均值对照实验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2.通过对照组实验前后男女生各项平均成绩进行纵向对比,结果表明:实验后对照组的男女生身高、坐位体前屈与男生的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对照实验前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女生的一分钟仰卧起坐平均成绩对照实验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男女生的体重、肺活量、50米跑、50米×8往返跑和一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对照实验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通过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男女生各项平均成绩进行横向对比,结果表明:实验后实验组女生一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对比对照组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男女生的肺活量、50米跑、50米×8往返跑和男生的一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对比对照组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对比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经过15周的“花样跳绳课课练”的实验干预后,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出83%的学生喜欢“花样跳绳课课练”的运动干预形式,58%的学生表示通过一学期的“花样跳绳课课练”的干预后对花样跳绳这一项运动越来越喜欢,更有65%的学生表示在以后的课余时间会一直坚持跳绳。

朱美容[10](2020)在《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体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多个文件强调幼儿体育的重要性,幼儿教师是幼儿体育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对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研究,是促进幼儿身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根据相关文献查阅,有关体育教学能力的评价多是针对大学或中小学,缺乏对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武汉市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现状的基础上,以教学评价理论、儿童发展特点、教育实践要求以及相关政策文件为理论依据,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全面性与实用性原则,初步确立武汉市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学前教育领域、体育教学以及一线优秀幼儿教师组成的15名专家,经过三轮专家调查对指标进行筛选与优化,最终构建出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武汉市当前对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评价,主要是通过课程考核以及教学比赛的形式进行。评价包括对幼儿动作的习得、表情及出汗量等方面,整体还不够全面。2.构建了武汉市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确定了 3项一级指标分别是课前教学准备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能力、课后教学评价能力;14项二级指标分别是理解掌握幼教文件的能力、制定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方案的能力等;51项三级指标分别是合理利用幼儿体育教学资源的能力、了解幼儿身心特点及现有水平的能力等。3、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Yaahp分析软件计算指标权重。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布为课前教学准备能力0.2695,课堂教学实施能力0.5969,课后教学评价能力0.1336,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更加重要。二级指标中,B5课堂组织管理能力、B6幼儿活动观察与指导能力、B1语言表达能力以及A2制定幼儿教学活动方案的能力相对其它指标更重要。4、根据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量表。根据各三级指标权重值,以及相应的评价等级计算出各指标的加权分,所有指标加权分之和即为被评价者最终得分。

二、浅谈体育教学课中准备活动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体育教学课中准备活动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院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教学模式
        2.1.2 体育教学模式
        2.1.3 课内外一体化
        2.1.4 传统教学模式
    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2.2.1 关于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概况
        2.2.2 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概况
    2.3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2.3.1 关于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概况
        2.3.2 关于体育院校游泳教学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概况
        2.3.3 关于“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游泳教学中的研究概况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录像观察法
        3.2.6 教学实验法
        3.2.7 逻辑分析法
    3.3 教学实验设计
        3.3.1 实验准备
        3.3.2 实验目的
        3.3.3 实验假设
        3.3.4 实验对象
        3.3.5 实验时间和地点
        3.3.6 实验器材
        3.3.7 实验过程
        3.3.8 实验进度设计
        3.3.9 实验流程设计
        3.3.10 实验组织形式
        3.3.11 实验条件的控制
        3.3.12 实验质量监控
        3.3.13 实验测量指标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效果分析
        4.1.1 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掌握情况分析
        4.1.2 实验组与对照组游距测试情况分析
        4.1.3 实验组与对照组最终成绩情况分析
    4.2 实验组与对照组调查情况分析
        4.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态度与兴趣情况分析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沟通与合作能力情况分析
        4.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健康锻炼习惯的情况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2 调查问卷
附录3 学生问卷评分量表
附录4 调查问卷效度评价表
附录5 教学进度表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附录6 部分原始数据
个人简历

(2)体育教学课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教学课中学生缺乏兴趣的相关原因
    1.1 主要原因
    1.2 次要原因
2 体育教学课中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策略
    2.1 通过态度调动兴趣
    2.2 通过游戏调动兴趣
    2.3 通过形式调动兴趣
    2.4 通过体验调动兴趣
    2.5 通过评价调动兴趣
3 结语

(3)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巧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育游戏的内涵及意义
二、开展体育游戏注意的问题
    (一)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二)合理有效应用游戏,把控游戏重点
    (三)保证学生安全和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四)评价学生公正、客观
    (五)及时做好总结和反思
三、游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巧用
    (一)课前巧用
    (二)课中巧用
    (三)课后巧用
四、结语

(4)体育实习生师生互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2.3 研究假设
2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体育实习生
        2.1.2 师生互动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内研究
        2.2.1.1 体育教学与有效教学
        2.2.1.2 促进体育实习生教学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
        2.2.1.3 有效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行为相关研究
        2.2.2 国外研究
        2.2.2.1 师生互动研究现状
    2.3 小结
3 研究思路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分析法
        3.1.2 系统观察法
        3.1.2.1 观察对象
        3.1.2.2 研究工具
        3.1.2.3 量化资料信度考察
        3.1.3 问卷调查法
        3.1.4 访谈法
        3.1.5 数理统计法
    3.2 研究框架
    3.3 研究流程图
4.研究结果
    4.1 体育实习生在不同学段实习课堂师生互动行为比例
        4.1.1 高中4位体育实习生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比较
        4.1.1.1 总体互动行为分析
        4.1.1.2 4位实习生体育课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个人分析
        4.1.2 小学6位体育实习生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比较
        4.1.2.1 总体互动行为分析
        4.1.2.2 6位实习生体育课课堂师生互动行为个人分析
    4.2 10位实习生第1节课与最后1节课师生互动行为对比分析
        4.2.1 高中4位实习生第1节课与考核课师生互动行为对比分析
        4.2.2 小学6位实习生第1节课与最后1节课师生互动行为对比分析
    4.3 实习生教师直接与间接影响行为问卷分析
        4.3.1 教师直接影响行为问卷分析
        4.3.2 教师间接影响行为问卷分析
    4.4 讨论与分析
        4.4.1 实习生在不同学段实习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4.4.2 10位实习生第1节课与最后1节课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4.4.3 实习生教师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行为问卷分析
        4.4.4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局限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5)武术教育对初中生行为规范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武术教育的相关研究
        2.1.1 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2.1.2 武术教育中的礼仪规范
        2.1.3 武术教育的作用及价值
    2.2 关于行为规范的相关研究
        2.2.1 行为规范的概念界定
        2.2.2 行为规范的培养和教育
    2.3 武术教育在行为规范培养中的作用
3 问卷编制
    3.1 问卷编制过程
    3.2 问卷信效度分析
    3.3 问卷各维度相关分析
4 实验设计
    4.1 被试
    4.2 测量工具
    4.3 实验流程
    4.4 教学内容和安排
    4.5 其他控制变量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武术教育对初中生行为规范的影响
        5.1.1 实验组前测和对照组前测的差异比较
        5.1.2 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的差异比较
        5.1.3 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差异比较
        5.1.4 实验组后测和对照组后测的差异比较
    5.2 武术教育对初中生行为规范上的性别差异影响
    5.3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周期内行为规范表现变化
6 讨论
7 结论
8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的创新之处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武术教育对初中生行为规范影响的实验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2 初中生行为规范调查问卷
附录 3 初中生行为规范观察记录表
附录 4 薛湖一中 七年级武术(五步拳)教案设计
附录 5 实验组授课计划表
附录 6 对照组授课计划表

(6)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互联网下的智能移动终端成为生活必需
        1.1.2 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
        1.1.3 慕课进入课堂可以更好的促进教育的公平
        1.1.4 互联网时代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
        1.1.5 基于慕课的体育翻转课堂契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文献综述
    2.1 国内相关研究
        2.1.1 国内慕课与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
        2.1.2 国内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相关研究
    2.2 国外相关研究
        2.2.1 国外慕课相关研究
        2.2.2 国外翻转课堂相关研究
        2.2.3 国外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相关研究
    2.3 文献综述述评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对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影响分析
        4.1.1 对教学方式的影响分析
        4.1.2 对体育教师角色的影响分析
        4.1.3 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分析
        4.1.4 对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
        4.1.5 对教学互动公平的影响分析
        4.1.6 对教学本质的影响分析
    4.2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与排球教学实验方案设计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假设
        4.2.3 实验对象和实验时间
        4.2.4 实验平台
        4.2.5 实验控制
        4.2.6 排球教学实验方案设计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前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4.3.2 实验组与对照组正面双手垫球技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3.3 实验组与对照组正面双手传球技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3.4 实验组与对照组扣球技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3.5 实验组与对照组发球技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4.3.6 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总成绩结果与分析
    4.4 问卷结果与分析
        4.4.1 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4.4.2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关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4.4.3 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相关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4.4.4 学生的学习意志相关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4.5 讨论与分析
        4.5.1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融入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4.5.2 学生掌握精准动作技能的分析
        4.5.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的分析
        4.5.4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分析
        4.5.5 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附录 5
附录 6
附录 7
附录 8

(7)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辽西地区13所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
        1.现代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2.学校体育教学现代化改革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外研究现状
        4.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应用现状结果与分析
    (一)辽西地区初中体育课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和态度情况
        1.主管体育校领导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认识
        2.主管体育校领导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态度
        3.体育教师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认识
        4.体育教师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体育教学的态度
        5.学校教育现代化相关文件的制定
    (二)初级中学体育课堂中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现状调查
        1.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体育教学大纲情况
        2.初中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现状
        3.初中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现状
        4.学校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情况
    (三)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1.辽西地区初中体育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2.体育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情况
        3.体育教师应用的现代教学设备情况
        4.体育教师现代化教学资源来源调查
        5.体育教师课件制作水平调查
        6.体育教师对于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认识
    (四)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1.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理论课的影响
        2.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实践课的影响
        3.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师工作量的影响
        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影响
二、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滞后
    (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不足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学科融合不足
    (四)体育教师趋向老龄化
    (五)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业务能力较差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效果
    (三)有利学生对运动技术形成完整动作表象
    (四)完善体育学习的评价体系
四、初中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策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体育教学备课的规范性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体育教学资源
        2.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课前了解学情
    (二)建设体育教学课上现代化教学环境
        1.创设现代化教学氛围
        2.模拟比赛情境
    (三)建立线上网络平台、完善线下评价体系
        1.将学生课堂表现可视化
        2.将学生体育成绩数据化
    (四)帮助学生实现体育的“泛在学习”
        1.教师设计体育APP
        2.建立平台实现师生在线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深化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1.1.2 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文件精神,全面提升青少年体质
        1.1.3 发展专业技能,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
        1.1.4 对课堂教学有效组织的研究,有助于中小学开展体育课堂改革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3.1 体育教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3.2 有效组织的相关概念
        1.3.2.1 有效的概念
        1.3.2.2 组织的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4.1.1 有关教学有效组织的研究
        1.4.1.2 有关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研究
        1.4.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1.4.2.1 有关教学有效组织的研究
        1.4.2.2 有关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访谈法
        2.2.4 观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3.2 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现状分析
        3.2.1 体育课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各部分时间分配现状分析
        3.2.2 体育课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练习密度现状分析
        3.2.3 体育课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运动负荷现状分析
    3.3 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3.3.1 体育师资
        3.3.2 教学内容
        3.3.3 学习动机
        3.3.4 师生关系
        3.3.5 场地设施
    3.4 体育教学有效组织的改进策略
        3.4.1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策略
        3.4.2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3.4.3 创设情境,构建良好课堂氛围策略
        3.4.4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策略
        3.4.5 创新教学课堂策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花样跳绳课课练”对水平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海外花样跳绳的研究现状
    1.2 国内研究现状
        1.2.1 花样跳绳的研究现状
        1.2.2 “课课练”的研究现状
        1.2.3 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法
        2.2.5 数据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
    3.2 实验组实验前后各项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3 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3.5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增长(提速)幅度对比分析.
        3.5.1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高和体重测试结果增长幅度对比分析
        3.5.2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肺活量测试结果增长幅度对比分析
        3.5.3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增长幅度对比分析
        3.5.4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50 米跑测试结果提速幅度对比分析
        3.5.5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50 米×8 往返跑测试结果提速幅度对比分析
        3.5.6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结果增长幅度对比分析
        3.5.7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分钟跳绳测试结果增长幅度对比分析
    3.6 经过“花样跳绳课课练”实验干预后学生对花样跳绳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3.6.1 学生对花样跳绳的喜欢程度
        3.6.2 通过“花样跳绳课课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情况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在学前教育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1.1.2 现阶段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1.1.3 构建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教学能力
        2.1.2 体育教学能力
        2.1.3 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
    2.2 关于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体育教学能力相关研究
    2.4 有关幼儿教师体育教学相关研究
    2.5 国外研究现状
    2.6 研究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层次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武汉市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现状分析
    4.2 武汉市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2.1 教学评价理论
        4.2.2 儿童发展的特点
        4.2.3 教育实践的要求
    4.3 武汉市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3.1 科学性原则
        4.3.2 全面性原则
        4.3.3 实用性原则
    4.4 武汉市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4.4.1 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建
        4.4.2 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4.4.3 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指标体系权重的分配
        4.4.4 武汉市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标准表
    4.5 武汉市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内容分析
        4.5.1 幼儿体育教学课前准备能力指标分析
        4.5.2 幼儿体育教学课堂实施能力指标分析
        4.5.3 幼儿体育教学课后评价能力指标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问卷1
    附录二: 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专家问卷2
    附录三: 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权重专家问卷3
致谢

四、浅谈体育教学课中准备活动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院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D]. 徐美园.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2]体育教学课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 谢招福. 当代体育科技, 2021(03)
  • [3]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巧用[J]. 王生龙. 课程教育研究, 2020(39)
  • [4]体育实习生师生互动行为研究[D]. 梁丽娟.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5]武术教育对初中生行为规范影响的实验研究[D]. 姜志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曹萌.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辽西地区13所初中为例[D]. 高邱鹏. 渤海大学, 2020(12)
  • [8]延安市城区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组织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郭忠义. 延安大学, 2020(12)
  • [9]“花样跳绳课课练”对水平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 郝青青.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朱美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