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年会代表名单(共328人)

第三届年会代表名单(共328人)

一、第三届年会代表名册(共328人)(论文文献综述)

杨亚超[1](2021)在《大学与国家、地方的互动 ——以贵州国立院校的探讨为中心(1937-1949)》文中指出

何淼[2](2020)在《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Partito della Rifondazione Comunista)的前身是意大利共产党(Partito Comunista Italiano)。20世纪90年代初,在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发展低潮、国内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以及自身因素的“合力”作用下,意大利共产党更名易帜为左翼民主党,走上了改良主义道路。1991年2月,坚持共产主义的党内力量在阿曼多·科苏塔①(Armando Cossutta)的带领下,组织了“重建共产主义运动”,并于同年12月正式更名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既是原意大利共产党共产主义遗产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个革新共产主义政党。本文是关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一项整体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组织结构与自身变革,理论、政策和实践探索,面临的发展困境,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启示。论文在对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背景、历史发展以及现实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从“理论认识”“政策主张”以及“实践探索”三个维度的内在统一上,对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价值定位、目标指向、实践内容和实践形态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从“自身因素”与“政党生态”两个方面对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面临的发展困境作了深入分析,旨在从中得到若干有重要启示价值的认识。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第一章主要梳理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脉络,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问题。论文在分析其前身——意大利共产党70年风雨进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意大利共产党转型和分裂为左翼民主党、重建共产党的背景性因素,进而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论文认为,意大利共产党的转型与重建是国际、国内及政党自身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欧洲特别是社会主义运动陷于低迷的环境之中,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近30年间呈现出“创立新党”“探索发展”以及“艰难前行”的发展态势。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与自身变革,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属性”问题。论文在阐述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较为完整的组织结构和常规化组织运行的基础上,认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到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党的组织原则由最初的民主集中制转变为民主制,党的组织属性由传统的工人阶级政党转变为代表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利益的现代群众性政党,党的组织运行也由传统的单纯靠组织体系运作转变为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组织管理。这是意大利重建共产党自身建设与变革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价值指向。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认识与政策主张,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基本主张”与“价值实现”问题。论文指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认识以及在意大利的可能性实践,在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大体经历了从“激进—温和—激进—温和”的演变过程。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困境,旨在揭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在既定的政治环境中面临的历史性“难题”以及政党自身造成的主要“问题”。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积极参加议会选举、努力开展社会运动、广泛吸纳社会力量、重视开展左翼联合,在内外交困中求生存、谋发展。然而,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重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其发展态势以2008年为分水岭急剧下降。身份定位不明、意识形态模糊,党员数量下降、组织缺乏活力,理论探索乏力、政策可行性低,以及派系纷争不断、组织分裂频繁等问题既是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深陷困境的表现,也是造成选民基础不够稳固、选民对政党认同感下降的原因,进而造成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在议会选举频频失利,政治地位日趋边缘化的后果。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环境依然严峻,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的欧债危机以及2015年爆发的欧洲难民危机加剧了意大利政坛的波动,引发了意大利政党格局变化,传统执政党日渐衰颓,民粹主义政党迅猛崛起,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生存空间狭窄;意大利的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变革挤压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空间。此外,右翼势力对新闻媒体的控制也抢夺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话语空间。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启示,旨在基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个案分析形成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考。论文基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重建”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巩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社会基础、以灵活多样的社会活动拓展党的生存空间、以更加广泛的力量联合求得自身的发展空间等方面,论述了对于身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共产党的复兴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首要前提”“根本要求”“关键所在”“必要条件”和“必由之路”。结语部分评析了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苏东剧变近30年来,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奋斗,但也走了一些弯路,比如:为了迎合多党议会民主制的政治规则而把自己塑造成纯粹的群众性政党的形象,过分强调民主以及放弃民主集中制造成党内分裂和思想分歧不断,政治立场不够坚定和理论政策左右摇摆,造成政党地位愈发边缘化。关于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等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面临的发展困境,我们应客观、冷静、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制度并不会在短期内全面崩溃,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复兴与崛起仍需付诸长期的努力,经历长期的考验。总的来讲,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跌宕起伏的宏观背景下,考察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历史与现实,研究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明晰意大利重建共产党面临的发展困境及蕴藏的发展潜力,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21世纪资本主义环境下共产党生存、发展与价值实现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进行准确把握,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对世界社会主义复兴的探索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行深刻认识与战略考量。

罗超[3](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张晶萍[4](2017)在《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文中研究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门以研究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新型学科——国际关系学在英美国家诞生,英国威尔士大学首先筹建了国际关系学系并设置了国际关系教席,随后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陆续成立,国际关系研究专着相继问世,欧美诸多大学也纷纷效仿威尔士大学,开设国际关系课程。这标志着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随着1920年代国民外交的兴起,外交与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涌现,一批外交及国际问题研究期刊也应运而生,外交研究方兴未艾。这一时期,西方国际关系学着作开始传入中国,本土学人翻译引介了大量最新西方国际关系学成果。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也激励着本土学人自发进行外交学术研究,进而产生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外交学着作,这批着作在分析框架、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国际关系与外交等相关科目的教学在中国本土也相继展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诸多高校在政治学系内添设外交与国际关系课程,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还先后分别成立了“国际事务系”、“外交领事科”和“外交学系”,开设课程既有深厚的政治学烙印,又重点突出外交、国际法、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等内容,这一点与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的课程设置颇为相似。从学科意义上讲,1930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便将政治系外交组独立出来,单设外交学系,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该系才解散,政校也成为国内设立外交学系之滥觞。若以西方国际关系学的诞生条件为参照,可以说,发轫于1920年代的民国外交学已在1930年代正式落地生根。尽管开设外交学专门学系的高校屈指可数,但外交学系已开始从政治学系分离出来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主轴,首先,追溯政校外交学系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历程;接着,还原政校外交学系在教师招聘、学生招生、课程设置、社团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真实图景;继而,分析政校外交学系学生在实习与就业方面形成的悖论,并探讨政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梳理抗战时期本土外交学人特别是政校外交学人在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所关注的核心议题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以期重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外交学生成与发展的基本史实。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得以创建,主要是基于南京国民政府对新式外交人才的需求、该校独特的政治学术资源以及巴黎政治学校外交系的成功范例这三大因素。该校教务主任罗家伦在外交学系的建立和初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的学院式教育理念维系着外交学系沿着学科化的路径不断发展。抗战爆发后,学院式教育理念受到速成式教育主张的挑战和冲击,外交学系一度遭受重大挫折。抗战的持续进行主宰着外交学系的命运沉浮,外交学系在停招两年后再度回到公众视野。抗战胜利后,中央政治学校改制国立,外交学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并因国共内战的结局而注定寿终正寝。教师招聘与学生招生方面,政校外交学系坚持“选聘教员首以学识为重,绝不讲情面;选拔学生应以成绩为准,决不凭保荐”的原则;课程设置方面,外交学系奉行以实用与专精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通过广泛借鉴欧美高等学府的外交课程设置情况,制定出兼顾学术探究与中国外交实际需求的课程,并根据中国内政外交客观情势的发展适时予以调整;教学开展方面,注重“实际的需要”,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参照西式外交人才的培养标准,主动与国际接轨;社团活动方面,外交学系学生以外交研究会、英语演说辩论会等组织为载体,积极开展学术研讨、英语讲演、剪报、壁报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作为正课的补充;国际交流方面,政校外交学系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域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互动十分频繁,尤其在战时该会对政校外交学系的学术支持更显得弥足珍贵。政校外交学系与社会互动方面,本文主要通过政校实习制度的施行与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考察外交学系与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校实习制度的设计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原则,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习环节得以检验和运用,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乃是考核学生成绩的重要标尺。学生们在外交部进行一至四个月不等的实习后,需撰写实习报告,这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必经环节。以实习报告为媒介,外交学系学生就改进国民政府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工作提出许多有益的批评和建议,较为集中的关注于外交机构、外交行政和外交人事等方面。就业方面,大体上说,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形与该系设立的初衷并不十分相符,除了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因外交领事事务的拓展而需扩大中国外交阵容,因而吸纳大量外交学系毕业生外,在此之前入职外交部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受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派系纠葛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的就业去向与外交并无多大关联,遂造成严重的“用非所学”现象。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政校外交研究的开展多以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为平台,以期刊杂志为主阵地,在政校校内有研究部及其发行的《新政治》月刊和《政治季刊》,校外则有以政校外交学人为主体的外交问题研究会及其发行的《外交研究》。《外交研究》是抗战时期最为专业的外交研究期刊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外交研究》中学理性和现实性相对集中的领域,如国际法与国际条约、外交理论、外交实务等议题。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主要关切与我国抗战密切相关的国际法和国际条约问题,如国际法上的中日宣战问题、侵略问题、“不承认主义”等;民国外交学人深刻剖析了一战后流行的理想主义外交理论,对该理论的适用性提出质疑和批评,进而从国际关系史演进历程中提出现实主义外交学说,集体安全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民国外交学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战后世界和平重建问题,即如何规划国际机制以达到长期消弭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和秩序的目的;外交实务研究主要关注外交行政改革、机构调整、情报与宣传、人才培养等议题,在抗战救国大背景下,外交实务研究尤为迫切。总体而言,政校外交学系是中国现代外交学在民国时期产生、发展与变迁的一个特例、一个缩影。外交与政治关系殊为密切,民国外交学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纷繁复杂的政治因素及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民国外交学术留下了较深的时代烙印,外交学学科化进程也受到制约。

何溢诚[5](2014)在《政治传播:台湾选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台湾竞争型选举民主的制度安排下,民主政治必然成为媒体政治,所有的政治都是传播,政党属性,候选人特质,施政评价,都会影响阅听选民的投票选择,选举人多半自认为政见取向,可以理性判断候选人所提的政策纲领、文宣内容,作为投票参照依据。此外,国族认同意识、统独认同倾向与政党认同偏好,不仅选择性暴露、理解、记忆统派媒体与独派媒体,亦与投票行为高度相关。在竞选过程中,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的涵盖率非常有限,所以需藉助大众传播与媒体传播的强大放送能力,传达政治讯息于阅听选民,其中仍以电视媒体政治传播效果最大;然而,台湾选民的政治主观意识特强,大多自认为不会受媒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的影响而左右投票抉择。在台湾竞选政治传播中,目前新媒体的接触面与普及率仍不高,20-29岁年轻选民,新媒体高度使用者,大多只浏览静观,较少行动作为,从网民变成公民再到选民仍有一段距离,在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政治传播情境脉络效应下,进行SWOT分析后,提出优势互补、共创利基的全媒体融合策略,据以极大化各人口特徵与政治认同选民的接触面,发挥合超综效。在台湾政治传播趋同理论的建构上,发现专家学者、政治菁英、选举操盘手的认知与一般普罗大众、阅听选民的戚知并不雷同,这也许是政治寡头铁律的必然,但更进一步以正反合辩证逻辑进行归纳和演译,还是可以解构出虽然台湾经历五次领导人选举,国、民两党相互观摩学习,轮流执政,亦且面对国族认同、统独认同与政党认同已趋稳定的选民结构,为争取认同台湾、维持现状、中间选民的支持,并迎合媒体生态,国、民两党竞选政治传播,在内容、方法与效果上的形式应然趋同,但本质内涵意义与意识型态以及个体主观诠释依然存异。

曹宗敏[6](2013)在《苏共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背离与苏共垮台》文中提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苏共在独掌权力74年之后竟然不但丢掉政权,而且退出了历史舞台,的确令人深思。通过苏共历史研究可以看出,苏共丧失政权的根本原因在于它逐步丧失了领导苏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能力,而这一切源自于苏共长期党的建设的不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缺失和背离。党内民主是列宁的重要思想之一。列宁执政时期,苏共党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党内民主思想理论和党内民主制度,包括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党员的选举权、罢免权等民主权利,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向党员群众报告工作制度、保障党员就党内事务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党的代表会议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党内监督制度体系,民主集中制原则等,这些思想理论和制度构成了苏共宝贵的执政经验财富。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俄共(布)自身的建设、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斯大林执掌政权以后,在集中个人权力,走向专制集权道路的同时,他开始一步步背离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并逐步抛弃列宁时期党内形成的民主制度。斯大林逝世以后,苏共各届领导人由于长期未能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长期的集权专断引发党内党风败坏、各种坏象丛生,比如官僚主义、官员腐败、特权集团、党群关系严重脱离等等。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开始重视党内长期丢掉的“民主”,但是由于没有顾忌苏联社会实际和苏共本身现状,其“饮鸩止渴”式的极端民主化改革一举“恢复”了民主,同时葬送了苏共的执政地位,也将苏联推向覆灭的境地。本选题试图以列宁党内民主思想为基本前提,以列宁党内民主思想为线索,分别从苏共建设的不同时期探索苏共党内对党内民主思想的背离以及背离列宁党内民主思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而从执政党建设角度探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根源。

罗家珩[7](2013)在《从“互为边缘”到“和谐共生” ——云南省勐腊县邦善村族群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傣族是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世代聚居于我国西南边陲,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由于傣族分布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族群迁徙路线不同以及受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傣族内部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不同支系。作为世居族群的傣族各支系,在历史上,文化交流与互动较为频繁。当代,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开始推行一系列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措施,着力改善边境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状况。随着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化和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当地的族群结构和族群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族群文化也在不断地交流与互动中发生变迁。本文以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为研究基础,运用族群相关理论对当代傣族各支系之间的交往互动的时代背景、主要形式、表现内容以及发展过程等方面进行描述,以此来探析当地汉傣与水傣两个族群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对其族群关系的演变所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当地汉傣与水傣两个族群的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景的表述,来揭示当地族群关系变化的根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为傣族内部各族群群体的进一步互动和共生提供参考借鉴。

陈元[8](2012)在《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研究》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大学研究院所不仅是我国近现代科研体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机构,而且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构。它们是在我国移植西方大学制度以及争取学术独立的时代背景下创建与发展的。它们的发展演变过程是我国现代学术研究摆脱殖民化并逐步走向组织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国现代大学学位制度、学科建设、教研结合和学术独立的一个融合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深受我国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们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功能的变化,引发了大学学术研究与交流方式的转变,为大学培养了人才并创新了人才的培养模式,加速了大学学位与学术的独立进程。现将本文大体结构分述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研究范围,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释了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研究的可能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及初创过程。分析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实是探寻大学研究院所出现的历史条件和动因,主要从西方大学制度的移植、书院学术精神的传承、大学学术独立的寻求以及学术研究方式转变的需求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由于对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肇始年代至今仍存有一些模糊说法,故就其肇始年代进行了考证辨疑;同时由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经历了一个由试办、改组到正式创办的探索过程,并为其它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提供了模式并产生了重大影响,故而对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大国学门进行了专门探讨。第三部分为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变迁及发展概况。第一节是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变迁,分别以1934年《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和1946年《大学研究所暂行组织规程》的颁布为界点,将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演变史分为1902-1934年、1934-1946年和1946-1949三个阶段,梳理在此三个时间段里,国家层面上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与职能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制度变迁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第二节是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概况,分别介绍了1917-1934年、1935-1946年和1947-1949年三个时间段里大学研究院所发展规模的变化,并分析其地域分布、学科分布等特征。第四部分为第三章。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此部分以7所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交通大学、南开大学、金陵大学和北洋工学院)为例,具体分析了各校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组织架构、人事管理、经费来源等方面的内容,以此反映当时的总体状况。由于当时大学的特种研究所是独立研究机构,并不开展研究生教育,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也有特殊性,故而将此类特种研究所的分析穿插于各校之中,以利于与其他院校研究院所进行比较分析。第五部分为第四章。主要介绍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情况。第一节分析当时全国高校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以此折射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情况。第二节具体介绍了7校研究院所的学术研究工作,包括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方式、成就等。特种研究所的学术研究情况亦穿插其中。第三节仍以7校为例,介绍了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交流情况,包括学术刊物、学术会议、学术考察等。第六部分为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情况。首先分析了全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主要包括研究生教育的制度变迁、发展规模、学科分布和公私性质等特征。接着用二、三两节分别具体讨论了7校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招考和研究生培养两方面的情况。通过7所大学的比较,可以分析比较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研究院所在招生和培养方面的异同,从而反映出当时的总体状况。第七部分为结语。主要对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所作出的贡献进行总体性描述,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而后结合当今大学研究院所的实际情况,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蒋萍[9](2010)在《民国时期北碚地区的旅游业》文中研究说明学术界对民国时期北碚地区旅游业研究十分薄弱。本文拟从民国时期中国的旅游业、四川地区的旅游业及重庆地区的旅游情况的分析基础上,重点对重庆北碚旅游业情况进行探究,包括民国时期北碚的旅游概况,民国时期北碚主要景点、景区情况,北碚的旅栈、宾馆、饭店情况及其管理特色,报刊对北碚旅游的介绍,中外名人对民国时期北碚的评价等,由此归纳民国时期北碚旅游业的特点,分析民国时期北碚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最后总结民国时期北碚旅游发展给予北碚今天发展的启示。

范铁权[10](2003)在《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文中研究表明1914 年夏,几位留美的中国学生感于中国科学的落后,在康乃尔大学发起成立“科学社”,次年改组为中国科学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学会团体。1918 年,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组织机构日趋完善,既定的各项事业渐次得以实现。1960 年完成历史使命,宣告解散。中国科学社是民国时期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综合性、群众性科学团体。本文全面考察中国科学社的发展历程、科学思想与实践,纵、横结合分析,力求探究中国科学社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国科学的现代化转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中国科学社的发展,经历了酝酿、创立、壮大、曲折、复苏,直至结束的艰辛历程,是挫折中求生存的历史。在宗旨、内部建制、事业规划等方面,中国科学社效法欧美学会团体,引进民主选举程序和学术交流机制。在四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学社积极致力于科学宣传与普及、科学体制化的探索、教育的改良以及中国的学科建设等,从而直接推进了中国科学的体制化。在思想认识上,中国科学社对科学的理解要相对完整、理性的多,在“科玄论战”、“科学化运动”中能够扞卫科学立场,始终保持自身发展的独立性。论文对中国科学社以基本肯定,并揭示其历史经验与教训。

二、第三届年会代表名册(共328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三届年会代表名册(共328人)(论文提纲范文)

(2)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由来
    第一节 意大利共产党“重建”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党内环境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一、酝酿与初创时期(1991年-1995年)
        二、探索与发展时期(1996年-2007年)
        三、低谷与奋进时期(2008年至今)
第二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组织结构与自身变革
    第一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组织结构
        一、组织体系: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
        二、党员队伍:领袖、干部与党员
        三、外围组织:青年共产党与国家担保协会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自身变革
        一、指导思想:从教条化对待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组织属性:从工人阶级先锋队转变为现代群众性政党
        三、组织原则:从坚持民主集中制转变为民主制
        四、组织运行:从单纯依靠组织体系运作转变为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组织管理
第三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认识与政策主张
    第一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认识
        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
        二、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分析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政策主张
        一、经济政策:反对新自由主义和紧缩政策
        二、社会政策:重点保障底层民众的利益
        三、文化政策:增加对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
        四、对外政策:反对欧盟的反共行径
第四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困境
    第一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实践探索
        一、积极参加议会选举
        二、努力开展社会运动
        三、广泛吸纳社会力量
        四、重视开展左翼联合
    第二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环境依然严峻
        一、意大利政党格局变化抑制了重建共产党的生存空间
        二、意大利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变革限制了重建共产党的发展空间
        三、右翼势力挤压了重建共产党的话语空间
    第三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自身实力弱化
        一、身份定位不明,意识形态模糊
        二、理论探索乏力,政策可行性低
        三、派系纷争不断,组织分裂频繁
        四、组织缺乏活力,活动经费不足
        五、党员数量下降,党员结构不优
    第四节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弱化
        一、重建共产党的选民基础不够稳固
        二、选民对重建共产党的认同度下降
        三、重建共产党在议会选举中频频失利
第五章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共产党生存的首要前提
    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共产党团结统一的根本要求
    三、巩固阶级基础和扩大社会基础是共产党坚强有力的关键所在
    四、拓宽活动空间是共产党价值实现的必要条件
    五、实现广泛联合是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资料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二、武器装备因素
        三、宗教复兴运动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二、“国家重葬”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小结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小结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小结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小结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小结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小结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小结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1. 对比可行性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后记

(4)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关键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资料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近代外交学学科的建制化
    第一节 外交专门化:中国近代外交分科思想的萌发
    第二节 传播与移植:西方国际关系学与近代中国
        一、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建立与早期理论嬗变
        二、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移植
    第三节 学科初创:外交学在中国现代学院中的兴起
第二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与沿革
    第一节 以英法为榜样: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一、从中央党务学校到中央政治学校
        二、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第二节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与学制改革
        一、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
        二、“芷江风潮”与学制改革
        三、改制国立与“拒蒋风潮”
第三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一节 教师选聘与学生招收
        一、教师选聘:“以学识为重”
        二、学生招收:“以成绩为准”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开展
        一、课程设置:“倡导实用与专精”
        二、教学开展:注重“实际的需要”
    第三节 社团活动:“补正课之不足”
        一、外交研究会
        二、外语演说辩论会
第四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互动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就业指导与实习
        一、就业指导训练
        二、外交部实习
    第二节 批判与建议:实习报告之审视
        一、实习报告:内容与形式
        二、批评与建议:外交工作之改进
    第三节 准入与排拒:就业去向之考察
        一、用非所学:外交部排拒外交学系毕业生
        二、“入部难”动因之分析
第五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学术研究的开展
    第一节 政校研究部与外交问题研究会
        一、政校研究部与外交研究
        二、外交问题研究会与外交研究
    第二节 《外交研究》主要研究议题与成就
        一、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
        二、外交学说与理论研究
        三、外交实务研究
结语 学科化进程中的民国外交学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政治传播:台湾选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第二节 问题陈述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途径、方法与架构
    第五节 论文结构说明
    注释
第二章 竞选政治传播的人与事
    第一节 候选人特质
    第二节 政绩回顾
    第三节 政见展望
    第四节 公投绑大选
    第五节 综合评价与投票行为
    注释
第三章 台湾政治传播前置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族认同的转变
    第二节 统独认同的选择
    第三节 政党认同的重组
    第四节 三项认同对媒体选择偏好分析
    第五节 三项认同与选举投票抉择关系
    注释
第四章 媒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的结合
    第一节 大众媒体传播
    第二节 分众媒体传播
    第三节 核心组织传播
    第四节 外围组织传播
    第五节 双元传播对投票影响分析
    注释
第五章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第一节 传统媒体在台湾政治传播SWOT分析
    第二节 新媒体在台湾政治传播SWOT分析
    第三节 传统媒体在台湾政治传播效果检证
    第四节 新媒体在台湾政治传播效果检证
    第五节 相辅相成极大化选民接触面
    注释
第六章 台湾竞选政治传播趋同现象
    第一节 社会学习模仿同形
    第二节 政治传播机制趋同
    第三节 专业人士亦然认同
    第四节 选民感知并不雷同
    第五节 形式求同本质存异
    注释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研究贡献
    第三节 研究限制
    第四节 研究建议
    第五节 后续研究课题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附录 三
附录 四
附录 五
附录 六

(6)苏共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背离与苏共垮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确保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一、党内的事务由全体党员决定
        二、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罢免权
        三、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要向党员群众报告工作
        四、保障党员就党内事务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一、定期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代表会议
        二、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结合的制度
        三、建立独立的、有高度权威的党内监督机构
    第三节 要把广泛的党内民主和严格的集中结合起来
        一、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二、党内民主和集中要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侧重
        三、把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和反对派别活动统一起来
第二章 苏共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背离
    第一节 党员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上被虚化
        一、党员的选举权被上级的任命权取代
        二、党的领导干部向党员群众报告工作变成只对上负责
        三、党员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被思想一致的要求取代
    第二节 党内民主制度越来越形同虚设
        一、以党的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会议制度逐步被抛弃
        二、党的集体领导制度让位于个人专断
        三、党内监督机构的职权被弱化并滥用为打击异己的工具
    第三节 苏共对民主集中制的背离
        一、民主集中制在斯大林时代被过度集权所取代
        二、过度集权制在后斯大林时代日趋僵化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走向了极端民主化
第三章 苏共背离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后果
    第一节 背离党员民主权利和党内民主制度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对党内不同意见的排斥使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二、个人崇拜加剧了政策中“左”的错误倾向
        三、大清洗运动对苏联社会主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第二节 干部队伍的委任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带来的严重后果
        一、苏联政治体制丧失了自我更新的内在机制
        二、党的干部和群众关系严重疏远
        三、强大而稳固的特权集团阻碍了改革的推进
        四、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影响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第三节 对民主集中制的背离最终使苏共走向了垮台
        一、高度集权降低了决策的科学性并使偏差难以纠正
        二、高度集权和越来越僵化的领导体制成为苏共垮台的深层动因
        三、戈尔巴乔夫的极端民主化改革最终瓦解了苏共
结语 党内民主是执政党的生命
    一、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二、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集体领导制度
    三、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健全党内民主监督机制
    四、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五、党内民主建设应该以党情为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致谢

(7)从“互为边缘”到“和谐共生” ——云南省勐腊县邦善村族群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本论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一、 “族群”和“族群性”
        二、 国内外族群关系研究概述
        三、 族群关系研究理论
    第三节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结构
    第五节 田野调查过程
        一、 选点
        二、 调查过程
第二章 田野点概述:地理、历史与文化素描
    第一节 人文地理概说
        一、 地理环境
        二、 人文历史背景
    第二节 村庄与族群历史回眸
    第三节 族群构成
    第四节 村民的日常生活
    第五节 性别分工与宗教信仰
        一、 性别与角色
        二、 宗教信仰
第三章 史海沟沉:水傣与汉傣族群关系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互为边缘——迁居建寨时期的水傣与汉傣族群关系
    第二节 相互疏离——“大跃进”运动至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水傣与汉傣族群关系
    第三节 和谐交融——改革开放以后的水傣与汉傣族群关系
第四章 交往互动:变动的族群边界
    第一节 族际通婚的发展与变化
        一、 通婚的基本情况
        二、 婚配现状分析
        三、 族际通婚中的互动
    第二节 社区中的交往
        一、 居住格局
        二、 娱乐活动中的交往
        三、 宗教与民间信仰活动中的交往
        四、 个人社交网络
    第三节 政治领域中的联合
        一、 民主选举
        二、 干部培训与交流
    第四节 经济交往中的关系演变
        一、 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关系
        二、 互助合作时期的交往
        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交往
        四、 市场经济中的交往与协作
    第五节 体育、文化活动中的参与
        一、 民族传统体育赛事
        二、 文艺活动
第五章 文化认同:族群交往观念的嬗变
    第一节 文化认同
        一、 水傣、汉傣文化的相互了解
        二、 水傣、汉傣文化的相互交融
    第二节 水傣、汉傣文化的趋同
        一、 语言风俗——语言式微、风俗趋同
        二、 宗教信仰——相互认同、求同存异
        三、 民族共识——相互交融、和谐共生
第六章 和谐共生:水傣与汉傣族群互动关系模式
    第一节 和谐与交融
        一、 迁徙史源:和谐与交融的肥沃土壤
        二、 生态环境:共同生境下的和谐交融
        三、 文化心理:尊重与包容的族群心态
        四、 民族政策:维系各族群的和谐共生
    第二节 共生与互补
结语
    一、 水傣与汉傣关系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
    二、 水傣与汉傣关系的性质、特征及其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勐腊县政区图
    附录2 本研究相关图片资料
    附录3 邦善村汉傣和水傣族群关系研究访谈资料选录
    附录4 邦善村汉傣和水傣交往互动与族群关系调查问卷
    附录5 邦善村大事记年表
    附录6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决定》的实施办法(2010 年 8 月 11 日)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一) “大学”的概念界定
        (二) “大学研究院所”的概念界定
        (三) 研究范围
    三、文献综述和研究意义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意义
    四、主体研究思路
    五、主要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历史法
        (三) 比较法
    六、创新与不足
        (一)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二)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及初创过程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创设背景及动因
        一、移植西方大学制度的呼吁
        二、大学学术独立发展的探寻
        三、传承书院研究精神的诉求
        四、学术研究方式转变的需要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初创及其影响
        一、蔡元培关于大学研究院所肇始时间的说法
        二、北京大学研究所始创时间的考证
        三、1917-1921年北京大学研究所的初创及其影响
第二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变迁及发展概况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制度变迁及其成因与影响
        一、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草创:大学学制与职能的移植探索
        二、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规范:学位化与学术化的功能分离
        三、大学研究院所制度的改革: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本位回归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概况
        一、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规模
        二、大学研究院所的发展特征
第三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
        一、1917-1934年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
        二、1934-1946年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
        三、1946-1949年大学研究院所的隶属关系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组织举概
        一、北京大学
        二、清华大学
        三、中山大学
        四、交通大学
        五、南开大学
        六、金陵大学
        七、北洋工学院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人事管用
        一、北京大学
        二、清华大学
        三、中山大学
        四、交通大学
        五、南开大学
        六、金陵大学
        七、北洋工学院
    第四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经费来源
        一、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经费制度
        二、7所大学研究院所经费来源例举
第四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制度及特征
        一、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制度
        二、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特征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研究
        一、北京大学
        二、清华大学
        三、中山大学
        四、交通大学
        五、南开大学
        六、金陵大学
        七、北洋工学院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学术交流
        一、北京大学
        二、清华大学
        三、中山大学
        四、交通大学
        五、南开大学
        六、金陵大学
        七、北洋工学院
第五章 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教育
    第一节 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教育的制度演变及发展概况
        一、研究生教育制度演变
        二、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节 大学研究院所研究生的招考
        一、1917-1934年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招考
        二、1934-1949年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招考
    第三节 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
        一、1917-1934年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
        二、1934-1949年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生培养
结语
    一、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做出的贡献
    二、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存在的问题
    三、民国时期大学研究院所办理的借鉴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民国时期北碚地区的旅游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区域界定
    二、选题缘由及意义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四、相关学术研究回顾
第一章 北碚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旅游情况
    2、1 民国时期全国旅游的概况
    2、2 民国时期四川的旅游情况
    2、3 民国时期重庆的旅游情况
第三章 民国时期北碚的旅游情况
    3、1 旅游概况
    3、2 主要景区、景点情况
    3、3 民国时期北碚的旅栈、饭店情况
    3、4 北碚的旅游管理机构——北碚管理局社会服务处
    3、5 当时报刊对北碚发展的介绍
    3、6 中外名人与北碚及其对北碚的评价
第四章 民国时期北碚旅游业的特点
    4、1 旅游业大大提高了北碚这座卫星城镇的知名度
    4、2 通过旺盛的旅游,为北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人才
    4、3、采集标本、科学考察,旅游足迹遍布大西南
    4、4 救国救民、奔走天下成为旅行的目的
    4、5、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北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6 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和文化色彩
第五章 民国时期北碚旅游业发展的原因
    5、1 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勃勃兴起,唤醒了国人的旅游
    5、2 北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
    5、3 卢作孚等人的乡村建设实验,为北碚旅游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5、4 模仿北碚,实业救国是时人的奋斗方向
    5、5 "陪都的陪都",推动着北碚的旅游更上一个台阶
    5、6 宗教文化业吸引着广大游客敬香拜佛
    5、7 重庆、北碚交通的逐步改善使旅游北碚变为现实
    5、8 北碚地区对旅游行业的严密组织和管理,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第六章 民国时期北碚旅游发展的启示
    6、1 以旅游市场为导向进行稳妥的战略结构调整和优化
    6、2 进一步加强景点建设和宣传力度
    6、3 重视交通建设
    6、4 打造特色旅游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三、基本理路与框架
第一章 中国科学的拓荒者——中国科学社
    一、草创时期(1914,6~1915,10)
    二、萌芽时期(1915~1918)
    三、生长和成熟时期(1919~1937)
    四、抗战中的曲折(1937~1945)
    五、恢复时期(1946~1949)
    六、历史使命的完成(1949~1960)
第二章 中国科学社性质与组织结构变迁
    一、中国科学社的组合性质
    二、中国科学社内部机构变迁
        (一) 组织机构的变迁
        (二) 分股委员会的消亡
    三、中国科学社领导层的更迭
        (一) 历届组成
        (二) 具体分析
    四、社员增长分析
第三章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宣传与普及
    一、创办刊物,译着书籍
        (一) 《科学》
        (二) 《科学画报》
        (三) 译着科学书籍
    二、举办通俗科学演讲
        (一) 年会公开演讲
        (二) 定期通俗演讲
    三、创立科学图书馆,举办科学展览
第四章 科学体制化的探索
    一、召开年会,促进学术交流
        (一) 域外时期(1916~1918)
        (二) 国内时期(上)——单团体年会时期(1919~1933)
        (三) 国内时期(下)——联合年会时期(1934~1948)
    二、创建科学研究机构——生物研究所
    三、审定科学名词,推进科学的规范化
    四、设立科学奖金,奖励学术优异者
    五、带动诸专门学会、中央研究院的成长
    六、融入国际科学大家庭
    七、小结
第五章 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教育
    一、关注外人教育言论,参与教育讨论
    二、改良教育的具体举措
    三、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
        (一)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国科学社的早期大本营
        (二) 大同大学——中国科学社早期社所所在地
        (三) 清华大学——中国科学社20 年代的北方中心
        (四) 蔡元培、蒋梦麟等与北京大学
        (五) 与南开大学的发展
        (六) 任鸿隽与四川大学
第六章 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一、数学
    二、物理学
    三、化学
    四、天文、气象学
    五、地学
    六、生物学
    七、农学
    八、工程技术
    九、人文、社会科学
第七章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文化思想
    一、中国科学社的科学观
        (一) 近代国人科学观的变迁
        (二)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观
    二、中国科学社与“科玄论战”
        (一) 论战起因
        (二) 参战科学社社员的主要观点
        (三) 是否“唯科学主义”?
    三、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化”运动
        (一) 中国科学化运动之兴起
        (二)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化思想
        (三) 对科学内涵的再思考
    四、中国科学社的和平建国思想
第八章 中国科学社发展的历史启示
    一、挫折中求生存的创业史
    二、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三、持久发展的成功经验
    四、无法回避的历史教训
附录一 中国科学社社章(1915年10月25日通过)
附录二 中国科学社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第三届年会代表名册(共328人)(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与国家、地方的互动 ——以贵州国立院校的探讨为中心(1937-1949)[D]. 杨亚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何淼. 山东大学, 2020(01)
  • [3]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4]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D]. 张晶萍.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政治传播:台湾选举研究[D]. 何溢诚. 复旦大学, 2014(03)
  • [6]苏共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背离与苏共垮台[D]. 曹宗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7]从“互为边缘”到“和谐共生” ——云南省勐腊县邦善村族群关系研究[D]. 罗家珩. 广西民族大学, 2013(S1)
  • [8]民国时期我国大学研究院所研究[D]. 陈元.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1)
  • [9]民国时期北碚地区的旅游业[D]. 蒋萍. 西南大学, 2010(08)
  • [10]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D]. 范铁权. 南开大学, 2003(11)

标签:;  ;  ;  ;  ;  

第三届年会代表名单(共328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