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技术协会2004年工作重点确定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2004年工作重点确定

一、中国印刷技术协会2004年工作要点已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颖[1](2021)在《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文中研究指明1883-1903年,俄国人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斯基(Н.Ф.Петровский,1837-1908)任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期间,利用自己的外交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考察和古文献文物收集工作。他是最早对喀什古城作出研究、最早进行南疆古代手稿收集的欧洲官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建立了完整的古文书搜集网络,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俄国探险家奥登堡、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探险家伯希等欧洲探险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利用哥萨克骑兵每月往来奥什和喀什的便利条件,彼得罗夫斯基轻而易举将古文献文物经中亚大铁路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古文献艺术品重要收藏地之一。在沙皇政府和俄国半学术组织的指令下,彼得罗夫斯基总领事作为古文书发出者与古文书接收者俄国科学院院士罗曾、古文书研究者奥登堡院士三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西域古文书收集研究网络,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有梵文文献、印度文献、藏文文献、吐火罗文文献等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文物计3000余件,最早的文物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手稿及残片总数7000余件,含梵语、佉卢文、婆罗谜文和未比定写本,造成了我国珍贵收稿文物的大量流失。本文研究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古文献档案馆、俄罗斯地理协会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所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给俄国外交部官员、俄国军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方学家、地理学家的信函及密件200余封、俄国探险家考察报告、俄国皇家科学院会议纪要、彼得罗夫斯基发表在皇家考古协会学报上的考察报告等原版资料。文中所用外文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对研究俄国外交史、特别是中俄关系及我国南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齐文进[2](2019)在《《战线》杂志研究 ——以晋察冀边区党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战线》是中共晋察冀省委创办的一份工作指导类党建刊物,在对边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形势教育及党务教育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它以分区党委(含)以上党员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在党内秘密发行,主要出版时间为1938年2月至1944年5月。在此期间,《战线》共出版120期,其中刊载了大量与边区党的工作有关的文件、工作指导文章、基层经验文章,转载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北方分局的重要决定、指示,对基层党员干部起到了教育和指导作用。《战线》是一座研究晋察冀边区党的建设的史料宝库。它的内容,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党务等方方面面,上至党中央、北方局,中至北方分局、区党委,下至地委、县委的言论、报告、经验总结都十分丰富。它基本保持了半月刊的出版连续性,加上期刊所特有的集纳性,形成了一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革命与建设的“全景图”,其中蕴含了十分宝贵的民族民主革命、局部执政、党的建设的理论精髓和精神财富。深入研究《战线》内容,就可发现边区党坚持群众立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英勇奋斗精神;紧紧围绕抗日与巩固根据地两大中心任务,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孤悬敌后、政治形势复杂的晋察冀,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动工农群众、又兼顾地主富农的统一战线政策;坚持不懈地在党内开展既反“左”、又反右的“两条战线”斗争,保证了党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对政权、军队、群众组织的一元化领导,在艰苦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革命实践中,边区党真正把自己锻炼成为边区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边区党在实践中既大刀阔斧开展工作,又注意精雕细刻巩固工作;既注重原则领导,又注重具体指导;既注重反对“左”,又注意反对右;既注重整顿和洗刷,又注重教育和培养;既注重军事,又注重民生;既注重革命,又注重执政;既注重运动,又注重秩序,把边区建设成了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党创造的党建模式、执政模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做了可贵探索,其中经验,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有着很强的启示意义。《战线》的办刊理念,对做好新时代地方党刊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战线》作为一本地方党刊,办刊理念科学,坚持工作指导类党刊定位,不过多刊登理论文章;坚持全党办刊,不只是编辑部成员“同人”办刊;坚持保持权威性,由边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地委及县委主要负责人撰稿;坚持专题办刊,满足基层党员干部对工作指导上的深层次需求;坚持建好通讯员队伍和交通发行网络,确保信息畅通、发行畅通等,都值得互联网时代的办刊人深入研究并合理借鉴。

王晓美[3](2019)在《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是指吴越文化圈各国(本文主要包括吴、越、徐、锺离四国)之人在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从时间范围上说,它涵盖了从西周成王世到楚灭越之际的这一历史阶段;从内容上说,它包括确定无疑的吴越文化圈列国铜器和根据出土地、铭文字体、器型等参考点合理推测其国别属吴越文化圈的铜器铭文。目前已发表的吴越文化圈列国铜器有380件,本文对这些铜器铭文进行了逐一地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编制了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史料索引表,这将爲学界提供一部较爲全面的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汇编着录、铭文释读以及史实考证等方面的参考资料。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吴越文化圈的内涵、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篇章结构、本文的研究方法、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的研究概况。第二部分是对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的整理与研究,主要分爲吴国金文的整理与研究、越国金文的整理与研究、徐国金文的整理与研究、钟离国金文的整理研究、存疑器的整理研究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是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史料索引,主要将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中所见的国名、地名、职官名、人名、铜器自名、战争、通婚情况等史料进行了搜集与整理,并在此基础之上作了史料索引表。

李文[4](2019)在《行动科学视角下教师TPK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数字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泛在技术时代。教育领域也已经从过去的技术辅助教学,步入了技术的融合时代。2018年教育部提出的教育信息化2.0,正是迎接这一新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教师整合技术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水平和教育改革的成果。本文以中小学教师TPACK结构中的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为研究对象,依据行动科学理论,从教师的主观认识和实际行动两个层面,对影响教师TPK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了两者存在的差异及其根本原因。据此提出了教师TPK提升的双路径学习策略并作初步实证,验证了结论的合理性和策略的有效性,最后为教师TPK发展提出了几点实施建议,为同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行动科学认为,人在实施某种行动时存在着两种行动准则,一种是行动者声称的要遵循的价值观和理论,即“信奉理论”;另一种是在行动过程中实际遵循的价值观和理论,即“使用理论”。很多情况下,由于某些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行动者会“不自觉地”改变行动策略,造成两种理论不一致,从而导致了预期和结果的差异。本研究的核心思路就是依据行动科学的上述原理,从中小学教师对待TPK的主观态度与实际行动不一致的现象出发,建立基本问题假设:即教师在对TPK的主观认识和实际应用行动中,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所不同。找到这一差异中的具体因素并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本研究的核心任务,其次是依据研究结论提出教师TPK提升的有效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部分:问题提出与研究现状综述(第一章);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TPK的属性、特征以及基本内容框架,并以此为指导设计研究方案(第二、三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万多个样本作了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教师信奉理论下的TPK影响因素结构(第四章);通过课例分析和访谈法,对比分析24节课堂教学案例,与14位教师作了开放式访谈,综合分析结果,得出教师使用理论下的TPK影响因素结构(第五章);对两种影响因素结构进行比较与整合,形成影响因素综合框架,就比较结果作深度分析与提炼,得出结论(第六章);根据结论提出双路径学习策略并进行了3个案例的实证(第七章);分析了面向教育信息化2.0教师TPK的发展趋势并对教师TPK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八章)。研究认为,在TPACK系统中,教师的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具有独立的范畴和价值,是教育技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TPK在内容构成上不应只是技术与教学法的简单相加,而应是包含技术学的相关理论、学习理论等多种知识的综合知识体;在属性上是知识属性与实践属性相结合,更偏重于实践属性的教师专业通识性知识。因此教师TPK的发展必须重视教师的教学实际行动和实践反思。研究发现,教师在信奉理论下和使用理论下TPK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信奉理论下教师认为自身的技术能力、学生的技术适应水平、环境条件和教育理念等是关键因素,而对教学效果预期、技术理念等关注较少;但在使用理论下教学效果预期却显示出最强相关性,而教育理念、教学法、技术理念等因素则表现出弱相关。这一结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重视是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但也正是这一因素,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转变了行动策略,减少了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应用,减少的原因则是教师没有充分体验到技术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因而对技术存有疑虑。这表明教师在理念上还没有真正理解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在方法上缺少以整合技术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创新思路,依旧将技术视为教学程序之外的附加物,教师的TPK还没有真正形成。对此,研究认为应该有效调整以往的教师信息化提升的策略和方法,在常规的自上而下的培训模式基础上,增加更多自下而上的、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实践模式,让教师在实践中体验技术的真正作用和现实意义,设计多路径复合型的发展策略提升教师的TPK水平。基于分析结论,本研究提出了教师TPK提升的双路径学习策略并开展了三个案例的初步实证。验证结果支持教师在信奉理论下与使用理论下对TPK的认识存在着差异的预测,同时初步证明了双路径学习策略的有效性。最后,针对中小学教师TPK发展,特别是面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要求,提出了宏观设计上的调整对策,强调了完善的顶层设计、开放的程序与标准以及确立教师的中心地位等内容的重要性,同时对教师自身的实践提出了行动建议。总之,本文以行动科学视角开展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TPK在主观认识和实际行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应该针对差异背后所体现的隐性问题制定更有效的行动方案。双路径学习模型为此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参考,它强调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从教学实际需求入手,在实践反思与理论学习中交替往复上升,促进教师TPK的提升,使教师能够适应时代变革,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紫君[5](2019)在《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以郑州市郊6所农村小学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正在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在这种环境下,教育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评估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今天,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该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总结,本研究发现目前对于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多不足。本研究旨在调查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现状,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了解了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村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问卷的数据分析,本研究了解到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教育设备不够完善;教师培训受限;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五个维度发展不均衡;信息技术转变课堂的效果不够明显;教师对计算机的认识和使用不够深入;计算机技术手段传统、单一;教师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等等。其次,本研究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了解到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如下。首先是政府层面: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政府与领导缺乏信息技术意识;信息技术培训机构设置不够完善;缺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审查标准;网络教育资源匮乏。然后是学校层面:缺乏引导与支持;缺乏信息技术学习与交流平台;教育平台与资源库的缺乏。最后是教师层面:年龄和教学年龄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影响;教师使用计算机教学的频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情况;教师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等等。最后,本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首先是政府层面:保证农村资金投入;关注教师培训;开拓丰富教学支持软件等。然后是学校层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教师提供良好学习环境;丰富特色教学资源库等。最后是教师层面:转变教学理念,深入了解信息化教学本质;主动学习,促进发展;多渠道培训,全面提高能力。

王青[6](2019)在《中国碳汇政策文本研究》文中提出通过控制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重要议题。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关注,碳汇功能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限制人类社会中的碳排放源与增加大自然中的碳汇源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两种基本路径。目前,碳排放源控排技术、体系等已经较为成熟,而碳汇源控排在近些年才逐步兴起,但其意义重大。碳汇政策是有关以实现碳汇功能为目标的一套政策合集。通过分析碳汇政策,有助于我们把握碳汇政策的导向是否合理,政策过程是否合理高效,政策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在政策研究领域,政策文本分析是近年来兴起出现的一种重要分支方法。通过碳汇政策文本分析,可帮助我们掌握碳汇政策发文主体的构成及合作情况、政策主题及领域的政策力度、政策工具的搭配运用情况等。目前,我国对碳汇政策文本分析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以全国碳汇政策为背景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基于此,本文以我国2005-2018年间颁布实施的碳汇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根据威廉·N·邓恩政策分析结构模型和彼得·霍尔政策范式理论,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理论、内容分析方法理论、政策工具理论等,构建我国碳汇政策发文主体、政策主题、政策工具三维政策文本分析范式框架,研究分析我国碳汇政策的特点。本文首先利用北大法宝数据库检索并收集碳汇政策文件,依据权威性、相关性和公开性三个原则进行筛选,最终获得有效碳汇政策文本。其次,对我国碳汇政策文本数量特征进行划阶段统计分析,即2005-2008年、2009-2013年、2014-2018年三个阶段,以及对我国碳汇政策主体合作发文网络结构演变进行探析,同时测量网络结构中主体的中心性。再次,运用共词分析法对我国碳汇政策文本所属政策主题及领域进行界定和归类。最后,以政策工具和政策法规类别作为我国碳汇政策文本的两种主要属性进行二维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碳汇政策仍以单独主体发文为主,联合主体发文为辅,各个政策主体之间的合作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我国碳汇政策联合发文主体之间的合作密度在逐步提高,阶段性联合发文主体呈现从“合作中心部门突出于合作领域集中”到“合作部门多元化与合作广度分散”的变化特征;再次,我国碳汇政策可划分为三大主题和8个领域,三大主题分别为碳汇基础能力建设、林业碳汇建设与管理、碳汇能力提升,8个领域分别为碳汇监测体系建设、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林业碳汇建设、森林资源管理、碳汇试点示范、碳汇项目建设、生态系统碳汇、能源结构优化;最后,我国碳汇政策工具数量以环境型工具为最多、供给型工具次之、需求型工具最少,并且政策工具运行具有“重管制、轻市场”特点;政策法规类别属性分析结果显示,林业碳汇建设与管理是我国碳汇功能建设的主要方面,生态系统内碳汇功能建设等尚处于起步阶段。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建立政策主体部门长效合作和沟通机制。目前,我国碳汇事业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未来林业碳汇将辐射带动草原碳汇、海洋碳汇、湿地碳汇等全面共同发展,这对中国碳汇政策主体来讲,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应时代而变、应碳汇发展而变建立我国碳汇政策主体部门合作发文长效机制,对于提高碳汇政策合作发文广度和深度,加强政策工具横向协调性,促进我国碳汇政策整体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加强碳汇主题领域整体政策建设。我国碳汇政策以林业碳汇建设为主,诸如湿地碳汇、渔业碳汇、草原碳汇等领域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其政策研究或是在数量上缺乏及时性和连贯性,或是在性质上缺乏协调性和系统性。未来碳汇事业的发展,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将引起深刻的变化,如果盲目地追随其他国家碳汇研究脚步,则有可能会丧失原有的机会。碳汇各领域的发展依据碳汇本身的特点而言并无先后之分,尽早开拓新兴碳汇领域研究,才能在国际上走在前列,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最后,完善政策工具市场化建设。我国碳汇政策工具特征体现在政府管制力度大,市场和谐度小。未来应当加强碳汇市场运作的政策建设,努力协调政府管制与市场和谐运行的关系,营造健康良好的政策工具运行环境。

王龚[7](2017)在《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调研数据显示,上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各项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均高于国际平均值的,而在促进学生使用信息互联网技术完成学习项目或作业这一方面却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样的,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中也发现上海学生在数学成绩、阅读成绩、以及科学成绩三个科目中均排名第一,但在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却只能屈居第六。显而易见,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与教师对他们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而教师要培养学生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亟待提高。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首次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教育法》。2016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到师范生培养和教师、校长的考核评价体系。”国家从立法层面和政策层面双管齐下着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努力补齐短板。无论是新教师培训还是师范生职前培养,都迫切需要构建出一套适用于培养未来卓越教师信息素养的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在职前培养阶段提高未来教师在未来教学岗位上的信息化教学与科研能力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笔者先通过对基础教育在职教师及管理者的深度访谈,基本梳理了当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建立起了以教师信息素养为母体的师范生信息素养教学的应然目标;同时以S师范大学为例,基于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及师范生现有信息素养课程大纲的研究,对在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发展不均衡,总体水平较差,相较于初入学新生,三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与卓越教师所需信息素养要求(师范生信息素养教学的应然目标)更是相去甚远。接着,笔者又基于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和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等。对师范生目前的信息素养课程进行了质性评价分析。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目前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的有效性存在疑问。通过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滞后于技术发展(观念与技术滞后性);二是课程设置与学科间互不关联(课程及其内容的零散性);三是教师改革自身教学意愿不强(教学经验性)。基于文献研究和现状调研,本研究开始对现有的相关课程(包括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技术课程、学科教学论、教学实践课程等)进行重构,设计开发出了一套系统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实训实践贯穿教学始终,并大大增加了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同时,浸入式的教学手段帮助师范生在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实践、研讨、反思能力均能实现螺旋式上升,让师范生具备在未来课堂教学中自由地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培养出的每一位师范生(未来教师)具备大数据时代“未来课堂”教学能力。同时构建了“师范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对师范生学习情况进行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评价指标”。依托以上两个评价指标,笔者建立了对本文所建构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评价体系。研究进一步提出了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的相关保障措施,并分别从课程内容保障、课程选课保障、课程实施保障和课程环境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在环境保障中创新的提出《“成功课堂”(School University Cloudy Classroom即S.U.C.C.)行动计划》,这一未来课堂教学的合理推断,设计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型,融入并支撑起了课程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本研究从课程实施的可行性与可信性的角度出发,选取了S师范大学中能够代表一个学段未来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进行课程实验研究,对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开发,并且依托于“成功课堂”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的支撑。在2016年11月实施了“成功课堂”第一阶段实验性授课教学案例,基本达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或得了参与教师和评价专家的一致好评。在该课程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对信息素养课程以及“成功课堂”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细化研究在“成功课堂”中开展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并期待“成功课堂”伴随未来的卓越教师走向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引领未来的成功教育。本研究认为,伴随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高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课程已到了需要刻不容缓进行改革的境地。依托于“成功课堂”进行实施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改革的案例,是结合上海本地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与上海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理念和S师范大学的学校自身特色的成功实践案例。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重新构建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水平,将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周武[8](2017)在《张元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元济生于1867年,死于1959年,一生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历史时期,几乎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他没有宣言,没有旗号,也没有太多的理论,甚至也不屑于对自己的选择做任何皇堂的解释,但他开明、稳健,富于识见又长于办事,在激进与保守两极对峙的历史夹缝中适宜地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数十年如一日把商务印书馆从一个简陋的小印刷厂提升到全国最大的出版社。在这个过程中,他本人亦从清翰林转变而为现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家,他的名字标志着中国出版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有关张元济的研究,近三十多年来颇受海内外学术界关注,相关论着层出不穷,单是他的传记就已出版了 20余种,至于散见于报刊的各类文章更多达千篇以上,但由于受资料和视野所限,有关他的研究仍存在不少被忽略或未及深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已有的研究中也有一些论断或细节需要重新检视。有鉴于此,本文力避重复性论述,而选取他学行与志业生涯中若干重大且尚未引起重视或需要重新检视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张元济研究应有的内涵,从而更全面、立体地彰显张元济这一“存在”的独特性及其意义。全文除序引、结语和附录外,主体部分由六个专题研究组成,每个专题一章。第一章综论张元济的学思历程及其毕业志业之所在,并分析他在变乱纷扰的年代领导商务印书馆取得巨大成功背后的原因;第二章探讨张元济在五四前后的时代大潮中的依违进退之道,以及这种依违进退之道给商务印书馆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深刻影响;第三章从《商务印书馆董事会议录》中选取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董事会及股东会历次会议上提出的21个议案逐一进行整理、点校和笺释,藉此展示张元济的另面,即他作为一家大型文化企业的领导者的识见、能力、智慧和良知;第四章以上海市档案馆新公布的张元济与日本友人及公私藏书机构来往书信为核心史料,并参酌其他相关史料,重新梳理张元济1928年日本访书始末及随后复杂的借影交涉过程,进而阐释此次访书在近代中日书籍交流史上的多重意义;第五章依据相关当事人的档案、日记、书信及书籍广告等史料,对张元济终身抱憾的《国藏善本丛刊》从创议、选目、摄照到最后宣布停刊的全过程做了详尽的考索和钩沉,还原出一段尘封已久的书林往事;第六章以台湾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张元济致傅斯年信和张元济哲嗣张树年、张人凤父子所藏傅斯年致张元济信相互比勘,并稍作诠释,从而再现出张、傅两代学人之间过去鲜为人知的学术交往,以及因这种交往而带动的商务与史语所之间的紧密合作。文末附录《商务印书馆董事会议录整理稿》系根据本人所藏《商务印书馆档案抄件》中的相关内容整理点校而成。张元济自始至终参与商务董事会的运作,并在其中扮演关键性角色,因此,这部整理稿对了解和研究张元济与商务印书馆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故附录于此,与正文相互参证。

单作民[9](2014)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以J职业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政府的主导与大力推动下,作为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和在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承担重要使命的高等职业学院,与其它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一样,其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方向。作为其重要载体的校企合作活动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在这种业已推进的改革过程中,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制度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也已成为影响校企合作进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以新制度主义相关组织理论为理解、分析框架,以高职教育的个体组织--J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为“J学院”)为例,以该学院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个案研究为基本方法,综合运用调查访谈、文献研究、实地观察、演绎归纳和量化分析等具体方法,对J学院近三十年来学生管理活动的历史进行了考察,重点从组织和个体层面对该高职学院近年来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制度变革的角度对J学院学生管理的变革举措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研究表明,J学院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深受国家政策影响,尤其是深受校企合作制度影响,同时也受到不断介入的其它内部和外部管理情境因素变化的制约。随着J学院校企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院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不适应问题日益凸显,在组织内部层面主要表现为学生管理职能的模糊性、某类校企合作方式(如“订单式教育”)的特定性以及学生管理形态的分散性。而在个体层面则主要表现为学院管理者和师生因不同的价值信念或不同的利益诉求所导致的,对校企合作中学生管理问题的不同理解。类似这些问题在合作企业一方也同时存在着。学院为了协调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活动,妥善处理学院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政策冲突和矛盾,一方面采取强化学生管理“重心”的移动、加快顶岗实习管理与学生管理的融合、协调校企合作参与方的多重利益关系以及学生管理流程再造等调适举措,使得校企合作中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得到加强,学生管理者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和态度有所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另一方面在J学院变革举措之间又体现了一定的冲突性。J学院在后期又加强了院一级的统筹管理力度和频度,也因此造成了为适应某些校企合作项目而不断地“肢解”着该院相关学生管理制度和政策规定的统一,使合作项目在大多数情景下无章可循,从而延续着“一事一议”的管理模式,制约了下级实习教学单位拓展其校企合作空间的主动性;从整体上看,这种制度变革不仅带有一种冲突性、不确定性色彩,并且也是渐进的。论文根据当代美国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学者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nd Scott)所归纳的论点,分别以社会系统制度化的三种竞争性机制(回报递增、承诺递增和客观化)来理解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变迁;以制度三大基础要素(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的组织合法性观点来解析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运行现状;以组织场域的构成、冲突和协同来解释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推进高职校企合作与学生管理制度变革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深化高职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提出了政策建议。论文在把组织理论运用于中国高职学院内部管理个案研究(组织个体研究)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尝试;论证了当今中国高职校企合作的开展与学生管理制度变革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密切相关:实地研究表明,个案所体现的高职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运行和变革并不是独立的过程,而是个案对象在变迁中所呈现的不同侧面。

彭静雯[10](2013)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学科规训的突围》文中提出我国工程教育按照科学教育的模式来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学科导向建制以后,高等工程教育领域里最突出的痼疾,并在对“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追捧中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历史的进程总是如此相似,早于我国工程教育萌芽之前二个世纪的西方国家,工程教育也曾在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下,走过科学化的发展道路。那么,究竟这种科学化的发展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在大学这个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主要制度性场所中,没有任何的教育实践可以先天地避免权力的染指,个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接受一种方式的规训。“学科规训”这一概念既指向了知识本身,更多意义上在于它的社会建制。学科规训在本研究中具备双重身份:它首先是一种研究视角,因为它本身就是在学科生成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科功能理论,它所关注的正在于解释学科知识生产为何会呈现当前的状况,因此,学科规训理论在塑造“学科人”上具有较好的话语建构力量;其次它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即科学进入大学以后,科学教育的规训方式是如何建立起来并影响整个人才培养方式的。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大学,促进了现代意义上学科体系的形成,并改变了知识的特征——分门别类、标准化与规范化及严谨的理论逻辑体系——成为规训权力合法性来源。正是在科学建制化过程中,知识与权力的共谋以及知识所获得的霸权地位才得以彰显,通过学科规训建立起来的知识生产和个体塑型的秩序实质上就是科学规训。科学规训的主要特征在于“书写中心主义”和“可算度性”。其中,“书写中心主义”的本质就是理论中心主义;“可算度性”则指向了评价标准的简单量化。科学规训的结果是,原有的以人文学科为主导的大学教育体系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科分类为基本范式的学科规训制度。这种新的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很快也成为了现代大学的基本教育制度。自然科学在大获全胜的独尊地位中,反过来规训了产生于它之前的人文学科及后来进入大学的应用性学科。18世纪后半期至今以来的教育体系就是在这种科学规训的方式下被建构起来的。当科学规训的藩篱套住大学场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后,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进入大学的工程知识,也必须借助科学规训才能使经验性、实用性的高等工程研究和教育在大学中获得合法地位。工程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领域源于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但因各国办学传统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例如德国和法国的传统大学坚守它的“纯正血统”,长期将实用知识排斥在外,因而产生了一批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的新机构;而美国的办学模式则比较多样化,较早地在传统综合性大学里建立起了专门的工学院。学科规训让实用工程知识在大学中获得学科建制,从而使工程教育科学化。由此,工程教育的特征表现为:在课程结构设置上,特别重视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比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理性逻辑思辨以及公理化、数学化等学术话语方式的训练;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特别重视对确定性理论知识的考核。它的优点在于能够促使个体建构起完整而融贯的理论知识体系,接受严格的方法学训练,熟知具有普适性价值的研究方法,从而有助于个体理论基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并最终提高个体的专业化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依赖经验和实践总结的“手册式”工程教育,大大提高了教育质量。但是在这种成功背后,也遮蔽了它内在隐藏的矛盾。以理论和学科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模式,日益被导向单维的追求效率的工具,它一味地以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对教育模式作出简单量化及去情境化的非法还原,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被分科教育模式分解得支离破碎,其最后的结果是造就了缺乏创造力、实践力和综合能力的“单向度”人。这种不断自我增强的规训机制的弊端,在20世纪50年代工程学科的高度分化与融合以及大量交叉学科与横断学科的出现中被暴露无遗。工程教育开始反求诸己,“回归工程实践本质”、“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工程的本质特征内在地决定了工程教育的特征。就工程本身而言,它是一个领域,而非学科。但任何知识形式要想在大学中获得传播和生产的合法性资格,就必须以学科的形式出现。故此,工程教育改革的破解点在于对科学规训藩篱的突围,寻求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科为依托、强调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从以理论为中心到以实践为中心的转变。

二、中国印刷技术协会2004年工作要点已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印刷技术协会2004年工作要点已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旨趣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史料概述
第一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动机研究
    第一节 从塔什干到喀什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者”身份
    第三节 俄国学术组织的指令
        一、时代背景
        二、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科学院联系的建立
        三、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考古协会的“合作”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皇家地理协会的协助
        五、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委员会的联系
    小结
第二章 彼得罗夫斯基的新疆考察活动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及其周边古迹的考察
        一、彼得罗夫斯基对三仙洞石窟的考察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古城的定义及“鸽子窝”废墟的考察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汗诺依古城遗址的考察
        四、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库车、库尔勒收获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一、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和莎车发现的古币及研究
        二、彼得罗夫斯基在库车的发现
        三、彼得罗夫斯基在库尔勒等地的发现
        四、小结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和田收集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币及文物
        二、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AI写作本
    小结
第三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探险队的协助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协助
        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探险具有地理考察和军事探察双重特性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地理考察的协助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政治探察的情报协助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格鲁姆·格尔日麦洛的协助
        一、探险目的
        二、探险经费来源
        三、非法入境
        四、彼得罗夫斯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五、结语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及评价
        一、格罗姆切夫斯基——英俄大角逐的重要参与者
        二、格罗姆切夫斯基访问坎巨提的过程及结果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三次亚洲考察的评价
    小结
第四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欧洲探险家的协助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和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死因的追查
        一、杜特雷依探险队的新疆考察
        二、各国政府和探险家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调查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追查
        四、彼得罗夫斯基为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树碑
        五、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协助及评价
        一、与彼得罗夫斯基的初次见面
        二、1894-1902 年间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的多次协助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评价
        四、小结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坦因的协助
    小结
第五章 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学者关于新疆考察的讨论
    第一节 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的指导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罗曾交往的建立——新疆古AI写作本和文物流失的开始
        二、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喀什周边考察的指导
        三、罗曾与彼得罗夫斯基里应外合应对英俄考古竞争
        四、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与奥登堡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一、奥登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佛学研究集大成者
        二、彼得罗夫斯基寄给奥登堡的新疆收集品及二人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三、关于库车考察方案的探讨
        四、关于俄国委员会新疆考察方案的探讨
        五、结语
    第三节 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一、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二、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梵语文献的研究
        三、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代手稿的语言鉴定
        四、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佛教手稿的确定及研究
        五、未完待续工作
    小结
第六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英俄考古之争
    第一节 英俄在新疆的考古之争——以彼得罗夫斯基书信为中心
        一、国家为支撑的考古竞争
        二、保尔获得库车梵文写本——英俄古文书竞争的催化剂
        三、彼得罗夫斯基和马继业的古文书收集
        四、英俄对中国新疆古文书的研究
        五、影响
        六、小结
    第二节 伊斯拉姆·阿訇伪造“未知文字”古文书再考
        一、伪造古文书的出现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三、斯坦因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四、结论
    小结
第七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特点、影响及其手稿收集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新疆考察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影响
        一、打开了欧洲探险家新疆研究的大门
        二、开启了俄国探险家新疆探险的新纪元
        三、掀起了俄国外交官员收集新疆古文书的热潮
        四、造成了我国珍贵文书文物的大量外流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手稿收集品的价值
        一、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的佛教手稿
        二、其他未知语言古代手稿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战线》杂志研究 ——以晋察冀边区党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时间、空间界定
    五、概念说明
    六、框架思路
第一章 《战线》的基本情况
    一、《战线》创办的历史背景
    二、《战线》出版的历史沿革
    三、《战线》装帧印刷与发行
    四、《战线》在党刊中的比较定位
第二章 《战线》的编撰群体与编辑理念
    一、《战线》的编撰群体
    二、《战线》的编辑理念
    三、《战线》的稿件分析
第三章 《战线》与边区党的政治建设
    一、宣传党的政治路线
    二、宣传党的各项政策
    三、宣传党的策略与任务
第四章 《战线》与边区党的组织建设
    一、指导组织体系建设
    二、指导干部审查管理
    三、指导党员发展管理
    四、指导支部建设整理
第五章 《战线》与边区党的思想建设
    一、引导思想教育开展
    二、引导思想整风落实
    三、引导典型作用发挥
第六章 《战线》与边区党的作风纪律制度建设
    一、推动加强作风建设
    二、推动加强纪律建设
    三、推动加强制度建设
第七章 《战线》与边区党建特例
    一、探索完善军队党的建设
    二、探索完善机关党的建设
第八章 关于《战线》的思考与启示
    一、《战线》构筑了边区党建宣传阵地
    二、《战线》呈现了边区党建分期细节
    三、《战线》反映了边区党建基本特点
    四、《战线》昭示了党的建设内在规律
    五、《战线》指引了地方党刊发展路径
结语
附录 :《战线》1-133期发表文章篇目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
后记

(3)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与篇章结构
    三、研究方法
    四、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研究概述
第二章 吴国金文整理与研究
    诸樊及其子
    余祭(句余)
    余昧
    季札及其子
    吴王州于
    阖闾
    夫差
    其他吴国器
第三章 越国金文整理与研究
    句践
    与夷(鼫与)
    不寿
    朱句
    越王翳(不光)
    诸咎
    初无余
    其他越国器
第四章 徐国金文整理与研究
    徐王粮及其子孙
    徐王庚
    徐王子旃
    徐王又
    义楚即其子
    其他徐国器
第五章 锺离国金文整理研究
    锺离君柏
    季子康
    其他锺离国铜器
第六章 存疑器物
    西周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附录
    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史料集录
        一、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中的国名索引表
        二、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地名索引表
        三、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职官名索引表
        四、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人名索引表
        五、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表
        六、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战争索引表
        七、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通婚情况索引表
    着录引用书目简称表
    本文收录铜器索引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鸟虫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後记

(4)行动科学视角下教师TPK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教师TPACK的内涵
        1.2.2 教师TPK研究
        1.2.3 教师TPACK及 TPK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行动科学视角的教师TPACK研究
        1.2.5 教师整合技术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1.2.6 分析与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研究步骤与方法
        1.5.1 研究步骤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行动科学
        2.1.1 阿吉里斯与舍恩的行动科学
        2.1.2 行动理论主要内容
        2.1.3 双路径学习模型
        2.1.4 行动科学对教师TPK发展研究的意义
    2.2 技术哲学与教育
        2.2.1 技术价值论
        2.2.2 技术与教师
    2.3 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理论
        2.3.1 教师专业发展取向与知识内容研究
        2.3.2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2.3.3 教师的技术能力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行动科学视角下教师TPK影响因素研究方案设计
    3.1 研究题目诠释
        3.1.1 概念的界定
        3.1.2 研究题目的诠释
    3.2 研究方案设计
        3.2.1 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
        3.2.2 研究总体框架
        3.2.3 影响因素的确定与假设
        3.2.4 教师信奉理论下TPK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案设计
        3.2.5 教师使用理论下TPK影响因素研究设计
    3.3 研究基础与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奉理论下教师TPK影响因素分析
    4.1 调查问卷设计与前测检验
        4.1.1 调查问卷编制
        4.1.2 问卷的前测检验
        4.1.3 问卷修改与定稿
    4.2 正式调查的实施
    4.3 调查数据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信度与效度分析
        4.3.3 相关性分析
        4.3.4 回归分析
    4.4 信奉理论下TPK影响因素模型
        4.4.1 各因素与TPK相关性的深度解析
        4.4.2 各因素影响程度的比较分析
        4.4.3 信奉理论下TPK影响因素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使用理论下教师TPK影响因素分析
    5.1 教学视频案例分析
        5.1.1 教学视频案例的样本选择
        5.1.2 视频案例的分析因子与编码
        5.1.3 样本采集与数据处理
    5.2 教学视频课例数据分析
        5.2.1 教学行为时间占比分析
        5.2.2 教学行为课堂时序分析
        5.2.3 基于S-T分析法的教学模式分析
        5.2.4 分析结论
    5.3 教师访谈与分析
        5.3.1 教师访谈设计与实施
        5.3.2 访谈文本节点编码分析
        5.3.3 访谈内容分析
        5.3.4 访谈分析结论
    5.4 使用理论下教师TPK影响因素分析
        5.4.1 课例与访谈分析结论的综合
        5.4.2 使用理论下教师TPK的影响因素构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教师TPK影响因素综合结构
    6.1 教师TPK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模型
        6.1.1 信奉理论下TPK影响因素结构
        6.1.2 使用理论下TPK影响因素结构
        6.1.3 教师TPK的影响因素综合结构
    6.2 影响因素综合结构体现的深层问题
        6.2.1 系统的“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尚未真正成型
        6.2.2 教师教学需求的现实性很难突破
        6.2.3 对技术的局限性缺少正面引导
        6.2.4 教育信息化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6.3 教师TPK发展的主体定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教师TPK发展双路径学习策略
    7.1 教师TPK的属性特征与获取途径
        7.1.1 教师TPK的层次性结构
        7.1.2 教师TPK的实践性特征
        7.1.3 基于影响因素框架的提升策略设计思路
    7.2 教师TPK提升的“双路径学习模型”
        7.2.1 教师TPK双路径学习模型
        7.2.2 教师TPK双路径学习模型解读
    7.3 教师TPK提升双路径策略实施案例设计
        7.3.1 研究的目的
        7.3.2 案例设计基本思路
        7.3.3 流程与依据
        7.3.4 研究的实施
    7.4 双路径学习策略实施案例一
        7.4.1 基本情况
        7.4.2 课堂观察
        7.4.3 分析、反思与诊断
        7.4.4 改进方案的实施
        7.4.5 沟通与再改进
        7.4.6 后测与总结
    7.5 其它案例的实施与总结
        7.5.1 案例二实施过程与总结
        7.5.2 案例三实施过程与总结
    7.6 案例实施结论
        7.6.1 两种行动理论下差异的验证
        7.6.2 双路径策略实证结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教师TPK发展实施对策
    8.1 面向教育信息化新趋势的教师TPK发展
        8.1.1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核心思想
        8.1.2 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趋势对教师TPK的影响
        8.1.3 教师TPK的发展趋势
    8.2 双路径学习策略的实施要点
        8.2.1 做好顶层设计
        8.2.2 合理制定程序与标准
        8.2.3 培养高水平的专家
        8.2.4 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
    8.3 对教师的行动建议
        8.3.1 建立适合时代需要的技术理念
        8.3.2 提升自身行动反思的能力
        8.3.3 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主要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研究的不足
    9.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5)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以郑州市郊6所农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评述
    五 概念界定
        (一) 信息技术
        (二) 教育信息化
        (三)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六 理论基础
        (一)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二) 终身学习理论
        (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七 拟创新点
第一章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情况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测评
        一 问卷设计
        二 问卷检验
    第二节 问卷处理数据方法
        一 频数分析
        二 多选题分析
        三 单因素方差分析
        四 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 性别
        二 年龄
        三 教龄
        四 学历
        五 任教科目
第二章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
    一 五个维度现状
    二 基本要求与发展性要求掌握情况
    三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情况
第三章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教育设备不够完善
    二 教师培训受限
    三 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
    四 五个维度发展不均衡
    五 信息技术转变课堂的效果不够明显
    六 教师对计算机的认识和使用不够深入
    七 计算机技术手段落后、单一
    八 教师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第四章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政府层面
        一 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
        二 政府与领导缺乏信息技术意识
        三 信息技术培训机构设置不够完善
        四 缺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审查标准
        五 网络教育资源匮乏
    第二节 学校层面
        一 缺乏引导与支持
        二 缺乏信息技术学习与交流平台
        三 教育平台与资源库的缺乏
    第三节 教师层面
        一 年龄
        二 教龄
        三 教师使用计算机教学的频率
        四 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情况
        五 教师自主学习意识
第五章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第一节 政府层面
        一 保证农村教育资金投入
        二 关注教师培训
        三 开拓丰富教学支持软件
    第二节 学校层面
        一 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 为教师提供良好学习环境
        三 丰富特色教学资源库
    第三节 教师层面
        一 转变教学理念,深入了解信息化教学本质
        二 主动学习,促进发展
        三 多渠道培训,全面提高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碳汇政策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评价
    第一节 国内外碳汇政策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节 政策分析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政策文本分析相关研究述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碳汇政策文本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碳汇政策文本概念界定
    第二节 碳汇政策文本梳理与统计分析
        一、政策文本梳理
        二、文本统计分析
    第三节 碳汇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构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碳汇政策的政策主体分析
    第一节 政策主体概述
    第二节 政策主体发文分析
        一、国务院组成机构成为主要发文主体
        二、政策主体联合发文具有较高广度
        三、单独发文数大于联合发文数
    第三节 政策主体合作网络结构分析
        一、2005-2008:网络中心空缺,联合发文数为零
        二、2009-2013:网络中心突出,联合发文主体集中
        三、2014-2018:网络中心分散,联合发文主体多极化
    第四节 政策主体中心性分析
        一、点度中心度
        二、中间中心度
        三、接近中心度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碳汇政策的政策主题分析
    第一节 碳汇政策文本词云构建
    第二节 因子分析与政策领域划分
    第三节 基于政策领域的政策主题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碳汇政策的政策工具分析
    第一节 碳汇政策文本条款与编码
    第二节 X维度—政策工具量化分析
    第三节 Y维度—政策法规类别量化分析
    第四节 X—Y二维量化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7)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信息时代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变革
        1.1.2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提高
        1.1.3 教师职前职后培养的一体化
    1.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2.1 核心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公民的信息素养
        2.1.1 公民的信息素养及其构成
        2.1.2 公民信息素养教育
    2.2 教师的信息素养
        2.2.1 教师教育课程相关标准的比较
        2.2.2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2.2.3 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研究
    2.3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2.3.1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及特性
        2.3.2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标准
        2.3.3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
    2.4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课程
        2.4.1 课程目标分析
        2.4.2 课程内容分析
        2.4.3 课程实施过程与组织分析
第3章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现状
    3.1 未来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就职需求分析
        3.1.1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对未来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3.1.2 教师信息素养能力建设的不足与缺失
        3.1.3 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的差距分析
    3.2 师范生信息素养认知调查研究
        3.2.1 样本来源与数据收集
        3.2.2 师范生信息素养问卷编制
        3.2.3 调查结果
        3.2.4 分析与讨论
    3.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现状分析
        3.3.1 当前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大纲
        3.3.2 信息素养课程质性评价数据收集
        3.3.3 信息素养课程质性评价分析
第4章 师范生课程体系的建构框架
    4.1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建构
        4.1.1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4.1.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确定的原则
        4.1.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4.1.4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
    4.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模块构建
        4.2.1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4.2.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4.2.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实效性分析
    4.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4.3.1 师范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3.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4.4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
        4.4.1 确立高校中小学联动的开发机制
        4.4.2 指导与加强信息素养课程开发的过程管控
        4.4.3 提升信息素养课程开发的质量保障能力
第5章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实验——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5.1 小学教育专业信息素养课程内容开发
        5.1.1 教师信息素养基础课程单元
        5.1.2 教育技术课程单元
        5.1.3 信息化学科教学课程单元
        5.1.4 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训课程单元
    5.2 小教信息素养课程组织与教学技术
        5.2.1 小教学生学情与特点分析
        5.2.2 小教信息素养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5.2.3 小学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方法
    5.3 小教信息素养课程实施的优化
        5.3.1 校本实训基地及类型
        5.3.2 课程教学与技术整合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6.2.1 转变教育观念
        6.2.2 优化培养途径
        6.2.3 完善课程体系
    6.3 研究展望
        6.3.1 未来展望
        6.3.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张元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引
第一章 张元济的学行与志业
    一、从“通艺”到“南洋”
    二、主持商务编译所与教科书革命
    三、“为古人续命”
    四、创建涵芬楼与东方图书馆
    五、一个人和三个社会群落
第二章 张元济与新文化运动
    一、革新与守旧之间
    二、推陈出新:商务编译所的再造
    三、喜新厌旧主义与依违进退之道
第三章 张元济商务董事会及股东会提案笺释
    一、分派花红须改办法议
    二、保护做工孕妇议案
    三、增股议案
    四、推广保险议案
    五、拟裁减分馆意见书
    六、关于购买政府公债议案
    七、关于设立公用图书馆的议案
    八、股息公积意见书
    九、辞监理案
    十、关于创办同人消费合作社的议案
    十一、关于选任王云五为总经理的议案
    十二、关于酬劳善后期内办事人员议案
    十三、提议总管理处迁移长沙案
    十四、关于预垫股东利息案
    十五、关于升值增资方案
    十六、修改公司章程提案
    十七、关于拟行节约方案
    十八、关于修订总管理处暂行章程案
    十九、关于将公司所藏《永乐大典》捐献政府之提案
    二十、本馆设立节约委员会,励行节约案
    二十一、关于解除常务董事案
第四章 张元济日本访书及其意义
    一、广求善本与日本访书
    二、借影交涉:过程、收获与“雅谊”
    三、多重意义:版本价值与民族记忆的修复
第五章 张元济与《国藏善本丛刊》
    一、傅斯年的“微意”与《国藏善本》景印缘起
    二、选目甄采、商榷与“定局”
    三、“预约样本”的制作与《国藏善本》预售
    四、抗战军兴与《国藏善本》停刊
第六章 从张、傅往来书信看张元济与傅斯年暨历史语言研究所之关系
    一、张、傅交往之始
    二、旧学商量转邃密
    三、关于蔡元培
结语
附录 商务印书馆董事会议录整理稿 (1909-1928)
参考文献要目

(9)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以J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基于对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及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关注
        (二) 基于对高职校企合作及其学生管理问题的思考
        (三) 基于研究者的工作与学习经历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高职院校
        (二) 校企合作
        (三) 学生管理
        (四)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制度背景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适切性
        (一) 关于新制度主义的组织制度理论
        (二) 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二、建国后校企合作制度的演进一案例的制度背景
        (一) 新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兴起与发展
        (二)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与特征
第三章 校企合作与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变迁及运行
    一、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
        (一) 校企合作的端倪与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1982--1994年)
        (二) 学生量化管理与校企合作的初步尝试(1995--2001年)
        (三) 多校区时期的适应与升格后的探索(2002--2009年)
        (四)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变迁的特征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运行考察
        (一) J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基本情况
        (二) J学院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制度运行
        (三)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四)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运行的制度基础分析
第四章 校企合作与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
    一、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基本措施
        (一) 学生管理“重心”移动
        (二) 顶岗实习管理与学生管理融合
        (三) 协调校企合作参与方多重利益关系
        (四) 有限条件下学生管理流程再造
    二、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动因
        (一) 政策导向及政策利益追求
        (二) 学生管理认识的分化和片面化
        (三) 学生管理与教育过程统一性和完整性诉求
    三、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调适效果调查分析
        (一) 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问题解决调查
        (二) 调查结果及调适效能评价
    四、J学院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特征
        (一) 高职学院及其学生管理组织场域
        (二) 高职学生管理场域中的合作与冲突
        (三) 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多层次互动
第五章 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的思考
    一、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与深化学生管理制度变革
        (一)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
        (二) 校企合作的深化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
    二、深化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的政策建议
        (一) 必须加快推进高职校企合作的系统化进程
        (二) 大力推动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机制形成
        (三) 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内部学生管理体制改革
        (四) 依托职业岗位规范共同谋划校企合作育人
        (五) 合理地建构评估高职学生管理成效的标准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学科规训的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工程、工程教育
    1.6 研究思路
2 学科规训的实质是科学规训
    2.1 学科规训理论
    2.2 学科规训的实质是科学规训
    2.3 科学规训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3 西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被科学规训的历程
    3.1 高等工程教育的诞生 职业技术形态
    3.2 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工程学科进入大学
    3.3 高等工程教育被科学规训
4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4.1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萌芽与兴起
    4.2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恢复与科学规训的历程
    4.3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科学化的特征
5 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 对学科规训的突围
    5.1 突围的学理分析 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的辨析
    5.2 西方高等工程教育的突围
    5.3 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突围
    5.4 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 科学规训突围后的去向
6 结语
    6.1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与观点
    6.2 创新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华中科技大学“种子班”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华中科技大学“种子班”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种子班”学生职业能力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4 清华大学电子系课程安排(2010年)
附录5 欧林工学院课程简介(2010年)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中国印刷技术协会2004年工作要点已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D]. 郑丽颖. 兰州大学, 2021(09)
  • [2]《战线》杂志研究 ——以晋察冀边区党建为中心[D]. 齐文进.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3]吴越文化圈列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王晓美. 西南大学, 2019(06)
  • [4]行动科学视角下教师TPK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D]. 李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以郑州市郊6所农村小学为例[D]. 张紫君. 郑州大学, 2019(08)
  • [6]中国碳汇政策文本研究[D]. 王青.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9(11)
  • [7]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D]. 王龚.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8]张元济研究[D]. 周武.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9]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 ——以J职业学院为例[D]. 单作民.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10]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学科规训的突围[D]. 彭静雯.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2004年工作重点确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