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我国森林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一、我国森林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张菀庭[1](2021)在《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渐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价格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家庭或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预期,进而改变经济行为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价格型货币政策以间接调控为主,政策传导机制链条较长,外部影响因素也较多,调控效果有时不尽如意。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前面临的国内外问题,运用封闭经济体和开放经济体框架下的数理模型,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多种传导机制,得出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根据外部经济情况发生改变,那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是否也有可能随经济发展而调整?目前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多数都遵循1994年提出的经典泰勒规则,将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作为政策调控目标。但泰勒规则没有清晰的定义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在政策操作中的对应指标。后续文献应用泰勒规则时,大多从统计学意义构建指标,而忽略了其经济学内涵。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入理解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征,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经济含义向“解决不平衡发展、加强自主创新”两项长期经济规划靠拢,重新构建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并刻画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为拓展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提供理论支持。论文具体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第1章对货币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脉络进行梳理,阐释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原因,明确后者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第2章从全局视角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进行了概览式分析,通过拓展泰勒规则的数理模型推导,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两项经典最终目标,产出和通胀。随后,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不同经济波动阶段内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在产出和通胀目标间的权衡与侧重。结果发现,在经济高波动阶段,我国中央银行更侧重对产出缺口的调控,而在经济低波动阶段,则更偏向对通货膨胀的控制。由此可见,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那么,这种规则切换背后的政策逻辑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第3章房地产价格波动、第4章资本账户开放以及第5章美国货币政策冲击三种情境下,分别研究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观察异同,以印证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第3章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本章运用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产出和消费”的传导机制,通过对比DSGE数值模拟结果和VAR实证脉冲图,提出房地产价格会通过“消费品渠道”而非“抵押品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Bernanke的金融加速器模型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契合度并不算高。与美国的次级贷款情况不同,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一直执行较为严格的宏观审慎政策,因此房地产价格上涨不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相反的,由于家庭没有适宜的理财投资渠道,而把房地产当作投资和储蓄的惯常模式,价格型货币政策增加的流动性会进入房地产市场,催生房地产泡沫,降低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流转,使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灵。第4章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本章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首先通过蒙代尔—弗莱明经典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三者间的理论关系,随后运用包含交互项和虚拟变量的回归方程对理论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开放经济体框架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变动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进而造成产出和通胀的变动。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与资本账户开放度关联紧密,但与汇率制度关系不大。因此,我国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应循序渐进,资本账户过快开放可能会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造成经济体不必要的震荡波动。第5章研究“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引入国际货币政策冲击,运用SVAR模型研究美国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美国常规货币政策会引起我国利率政策的联动变化,影响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我国利率政策的独立性,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产出。一方面利率政策不能自由调整,另一方面经济波动加剧,两者叠加,将使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效。因此,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应更加重视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的溢出效应,努力提高政策响应的独立性,进而缓解政策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从第3、4和5章的研究可以看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错综复杂。这能够解释,第2章中,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面对不同领域的经济问题,政策与经济变量间的关联机制和传导链条均有所不同,因此政策调控的偏好系数也会随之改变。第6章和第7章聚焦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中,通胀目标的指标重构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刻画。通过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拓展,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政策调控提供助力。第6章提出用“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替代传统通胀目标,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盯住目标。本章在包含八部门异质性特征的价格扭曲模型中引入价格粘性和劳动收入份额,用以刻画不同部门物价波动的福利损失,并据此估计各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中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其他用品和服务”、“食品”以及“居住”部门存在较强的劳动扭曲,“交通和通信”以及“教育文化和娱乐类部门”存在较强的价格扭曲,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比例高于它们在CPI中的支出份额。核心通胀指标构建的意义在于,不以单一的物价稳定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而是以减少物价波动对居民生活实际影响为标准制定通胀调控目标。盯住这一指标,能使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中涵盖各部门的物价扭曲信息,使政策调控能够真实的改善消费、投资、就业等领域的实际经济问题。第7章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作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本章通过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金融摩擦→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并通过数值模拟与SVAR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比,验证了金融摩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目标的研究与通货膨胀不同,由于潜在产出不存在固定值,其与经济要素间的关联也会随时间而变化,经济增长不应该是结果指标,而应是过程指标。也就是说,从经济学意义上,经济增长目标不应仅关注稳定产出,也应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依赖于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创新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金融摩擦。金融摩擦越大,企业R&D投资就越少,进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经济增长放缓。因此,若想提高经济增速,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应聚焦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张丽[2](2021)在《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文中指出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三个村庄自1958年集体公社时期以来,在生计、文化、空间社会关系三个维度上的社会变迁进程,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要素是如何参与村内各阶段变迁的,其变迁后果又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带村庄的变迁模式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所在。研究以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天祝县为调研地,选择县内金强河流域的三个村庄为田野点,运用多点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描绘三个有着不同特征社区的变迁图景。起初,半农半牧区村庄中“畜牧暖棚大量兴建”但“畜牧数量快速减少”的反常现象引发笔者关注和思考。与半农半牧区村庄相比,处于上游牧区的村庄通过暖棚建设扩大了畜牧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下游农区村庄通过暖棚种植跨入鲜蔬菜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从比较中看出,暖棚扶助政策在三个村庄所在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那么,半农半牧区修建的暖棚为什么被废弃了?在持续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农业与牧业并重的区域,村民家庭生计多样组合,集体时期以来,村民的主要生计经历了“农牧业混合—务工为主—农业为主”的断裂式变迁过程,这与上游牧区在牧业中的持续投入与发展,以及下游农区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农业的生计形态对比鲜明。研究发现,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业资源比重相当,在市场化环境中,虽然有抵御单一生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得域内的农牧业生产难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与附近农牧业资源相对单一的村庄相比,资源的多样性反而使其在发展中相对受限。在文化习俗方面,半农半牧区村庄同时也是汉藏民族杂居的地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吸收了藏族文化元素,但是在村民的文化诉求和表达形式中看到,村民将藏族牧民文化与汉族农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族群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内核在这里打破重组,形成了汉藏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现象。与藏族牧民习俗文化氛围浓厚的上游牧区,以及长期维系农耕习俗观念的下游农区对比,汉藏交融地带形成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这里进行着充分地互融互构。从空间社会关系网的变迁看,因为多元的生计、文化要素在走廊共存,村民的社会关系网也呈现出灵活、扩散的特征,在村庄内外关系网的推拉作用下,也预示着村内的关系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从不同维度比较三个村庄的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国家、市场化、行动者是决定着村庄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动力因素在村内的作用模式有相对的一致性,国家持续的影响力、市场化程度加深、社会关系的松散化是三个村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共享的特征。同时,处于经济、文化交融核心地带的社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尚未能从国家政策、市场引导中找到发展的定位,在当地行动者自发的探索尝试中,从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交错、不稳定的结构性特征,进而也在发展中彰显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政策、市场的发展干预策略,在这个经济、文化、行政、社会关系等多要素交融的区域,相对不易获得预期的结果,较难持续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域内行动者个体虽然作出了很多主动的尝试,但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分散和决策能力的局限,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受限。走出村庄个案,在我国西北民族走廊沿线的村庄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政策、市场环境、文化要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走廊景观,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零散化、阶段性的不稳定形态。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应当重点关注多种生计、文化形态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带。同时,应当尽早走出刺激短期发展的区域治理模式,而是从区域主体性和特殊性出发,给予这类地区相对灵活的选择和扶持空间,发挥地方混合的资源环境优势,共同探索适合地情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李昂[3](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柳畅[4](2020)在《碾子山区全域旅游的公共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水平发展越来越快,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随着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的需求都大幅度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度假、休闲旅游行业的发展。全域旅游这一新兴概念在当下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虽被提出不久但已经深入人心,为中国旅游业新时代的发展提出了新方向、新战略。2016年我国262个市县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单位开始创建,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向大众旅游时代的转型开始。在这一背景下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的旅游业以其所具有的丰富自然景观及独有的特色文化,在国内旅游市场特别是短途旅游中极具潜力,但目前在国内的各个旅游领域中鲜为人知,关注度很低,拥有较大的开发空间。本文通过对全域旅游和公共营销的相关定义概念进行理解和分析,结合对其他地区全域旅游公共营销的经典案例的学习和借鉴,以提出有效的实用对策为研究目的,以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旅游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碾子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碾子山区旅游公共营销情况,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的需求,找准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主要客源群体,重新定位碾子山区旅游市场,找出碾子山区全域旅游公共营销的改进点和提升点,根据当地政府所具有的职能,结合该地区内的自然资源、冰雪资源、历史资源和军工资源等旅游资源优势,配合当地其他行业和经济体系的发展,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四个方向出发,为该地区量身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全域旅游公共营销策略,并提出实施上述策略所必要的保障措施。

张博实[5](2019)在《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试图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来阐释文学审美、文学创作及其作家写作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写作状态或精神品质。批判地、辩证地分析、反思“反本质主义”这一理论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理上的参考、审视的视角。更要通过探讨上述诸多理论与创作之间复杂的纠结关系,考察中国当代语境下文学审美的历史演变和所指范围,以及为何要选择小说这一文学类型作为论述的对象等问题,并且做出自己的理解、分析和诠释。在此为全文界定、确立概念的所指范围,以之作为论述的理论和逻辑起点。我们还对“反本质主义”的相关理论做出综述性梳理,并结合中外学者对“反本质主义”的研究,讨论其如何获得自己的理论视点及其缺失和不足。论述“本质化”“固化”思维对中国小说创作的深度影响,以及作家如何通过其文本自身的审美属性对僵化思维所带来的束缚进行反思和整饬。重点论述自一九八五年前后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之间的互动,小说叙事发生变革的历史过程及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新思维的辩证关系。考量多样化、多元化的历史、现实表象背后,作家在历史观念、美学原则方面发生的根本性和结构性转变。按照这种思维向度进行拓展性思考,分析作家如何以审美的角度,兼及对“反本质主义”精神的认真思辨,重新审视、质疑“本质主义”、固化的历史观,对以往历史叙事的文学观、叙事法则、话语系统重新进行反思、拓展,对历史和现实的文学叙事,做出新的理解和认识。在诸多讨论中,重申“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原则,继续在审美、反固化思维为核心的讨论中,深入地思考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探讨作家如何在历史和人性维度上展开对人的心理、精神、灵魂的探索和表达,解析、发掘社会生活、时代及人的内心隐秘。

吴从新[6](2019)在《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混频数据模型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邹雯[7](2019)在《媒介化语境中的多民族文化共生 ——基于云南维西塔城田野调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共处一地的情况较为普遍,在当前一带一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维持和谐的多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迪庆维西塔城正是一个民族关系融洽的多民族聚集、多民族文化共生、多宗教共存的地区。本文以迪庆维西塔城的启别村为研究地点,以“媒介与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关系”、“媒介化语境对多民族文化共生产生的影响”为主要研究问题,对维西塔城启别村进行田野调查和研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媒介化、文化共生、民族文化传播等概念以及学界相关文献、研究背景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对维西塔城的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共生、多宗教并存的概况进行描述;第三部分先对村寨中少数民族对大众媒介的使用情况进行概括,并选择村寨中不同民族的“人”进行观察与深度访谈;第四部分将研究视角详细聚焦到手机微信,讲述启别村各个民族与微信这一现代化媒介平台的故事,并对微信与当地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呈现与探究;第五部分是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知识,分析媒介与媒介化对当地多民族文化共生格局产生的影响,对现代媒介介入多民族村寨的文化共生后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第六部分是总结媒介化环境与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关系,并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论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以田野调查法和微信民族志为主,在阅读分析大量论着的基础上,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切身体会多民族的文化与生活,之后再利用微信将田野民族志做得更加深入。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来获取更全面资料,以弥补笔者在田野调查中观察的“片面化”“主观化”问题,做到“由面到点”的深入剖析和研究,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理性思考。研究发现,当传统媒介介入到同一个社区的不同民族后,会对各民族的人群、生活、习俗、传统,乃至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整体性影响和社会结构性的转变,现代化媒介更是如此。微信的出现使得维西塔城启别村多个民族的相处更加融洽和谐,民族关系更加紧密,多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区域特点更加明显,使得文化共生的特点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刘子玉[8](2019)在《中国经济周期动态特征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自2012年伊始,经济增速逐渐下滑跌破8%,此前由高速增长遮掩下的结构性问题也逐步浮现,我国正式进入新常态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周期形态出现了典型的“拖平长尾”态势:经济增速温和向中高速换挡、经济波动趋于微波化和短周期的持续期大幅延长,表明经济系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与此同时,股票、房地产等金融市场出现大幅震荡,使得金融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显着影响。在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下,央行在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兼顾调整经济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推行稳健型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并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与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分析。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予以阐述,整理与总结迄今为止的经济周期理论与货币政策理论的相关研究与文献,最后就创新点与文章架构进行说明。通过对已有理论的整理以及对新型典型化事实的分析,并且在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结构考究之后,引出了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在经济周期出现新型波动特征的情况下,已有货币政策框架能否有效平抑经济周期波动;二是随着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机制发生转变,货币政策能否在稳定经济增长长期趋势的同时,兼顾金融市场调控与改革。第二章与第三章主要就本轮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与驱动因素予以分析。其中第二章回顾了我国此前多轮经济周期的长期趋势与波动特征,并通过对比相邻两轮周期之间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异情况,对周期特征转变的原因进行初判,研究结果发现:经济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政策转型是前几轮经济周期波动特征转变的主要因素。同时,在对比相邻两轮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后,本文发现现阶段消费平稳,而投资与进出口协同下行导致经济增长长期趋势放缓。金融市场存在非理性繁荣与结构扭曲提高了金融风险,加大了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宏观经济政策由积极干预向适度微调的稳健型政策转型,大幅降低了经济系统中的波动幅度与频率。第三章进一步考究了本轮经济周期的驱动因素及其转换特征,以期从驱动因素转换的视角剖析当前经济周期更迭的形成机理,也为识别未来经济周期的形态表征予以判断。具体结论如下:首先,短期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正不断趋于减弱,经济周期的期限结构很可能不断拉伸。其次,朱氏周期更迭依旧是此轮周期转换的主导因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下拉不仅仅体现为周期性回落,同时也将会导致周期平面整体下移。最后,自主研发逐渐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自主创新型技术将成为长期内经济增长的核心源动力,然而由于新技术从研发到大规模投产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现阶段的技术溢出尚不足以抵消投资的下拉作用,新型技术成长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尚需必要时间。第四章主要对处于不同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下,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利用MS-VAR模型测度处于不同区制下数量型货币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得到如下结论:经济增长区间可以分为高速增长高波动区间与中高速增长低波动区间。数量型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与敏感度都发生了结构性转变,这与我国当前数量中介与最终目标脱节的事实相符。而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并未发生显着变化,但是敏感度显着提升。同时,由于在扩张区间利率调控具有很强的时滞性,进而使得经济系统超调,因此在扩张区间数量型货币政策是占优策略。反观紧缩区间,由于金融市场化推进与利率解除管制,利率对信贷市场供求的灵敏度显着提高,从而令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随之上升。第五章与第六章主要对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第五章为了能够有效度量我国金融周期的运行态势,使用TVP-VAR模型对经济系统进行模拟,并对我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联动关系予以深入分析与探究。研究结果显示,以国际金融危机为分水岭,两个样本区间的时变特征具有显着区别:危机前经济结构参数在不同经济背景下表现特异性,而在危机后则趋于稳定。同时,经济周期未能有效带动金融周期发展,而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的单向溢出作用较大,原因在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发生脱节,大量资本涌入金融市场,而因为信贷供给错配导致信贷资金在金融市场空转。第六章主要探究了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能否合理抑制非完全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兼顾保持我国经济高质量运行。并着重分析在金融摩擦作用下,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具体影响与传导路径。主要结论如下所示:利率对资本收益率的敏感程度仍处于低位,且尚未能够有效反应金融市场供求关系。金融市场摩擦较大,融资成本过高导致风险溢价容易出现大幅波动。同时,货币政策冲击对于金融市场的调控效果由大起大落向稳定经济转变。特别是风险溢价与杠杆率的上升趋势随着开放程度提高而减缓,并最终在紧缩性政策作用下表现出下行趋势。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调控效果呈快速微调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呈微波化态势,货币政策调控应通过微调平抑经济波动,并主要发挥其调控金融市场的能力。

刘恺希[9](2018)在《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形态模式与系统建构》文中认为

王俊平[10](2018)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业迅猛发展,游客的到来引起了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不同程度的变化并最终通过文化进行综合反映。然而,由于各个旅游目的地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差异,游客类型、行为方式等的不同,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则不尽相同。文化变迁多数都根据“变”抑或“不变”角度来研究并毫无置疑地认为是由于旅游发展推动着文化的变迁。然而,与其它事物一样,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是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种常态,外力的作用有可能引导并改变文化变迁的速度、程度和方向,甚至是性质的改变,旅游产业作为一种和平而独特的产业形式,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的综合效益应该得到关注。论文以西南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旅游产业及其影响下的文化变迁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学、人类学、旅游学等相关的理论为支撑,进行经济学、管理学和旅游学交叉研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政府和旅游部门的档案文件和田野调查,研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背景下中,在旅游业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及旅游业的特殊性对于文化演变的影响。尝试通过模型构建及数据分析,揭示旅游发展与文化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民族文化在遭遇旅游业背景下形成的市场经济、政府管理、异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自我发展、更新及转型的机理,以期能更准确客观地把握民族地区文化演变和重构的性质、维度和程度,为该区域的全面发展提出理论支撑和实践框架。具体来看,论文选取了四川、贵州、云南三省所辖的14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3个地级市为研究的具体范围,通过的“提出问题——理论与定性研究——模型构建——实证检验——结论分析”的逻辑思路,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分析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文化变迁的机理并尝试建立理论模型;采用田野调查方法获取相关数据;通过数据的描述性分析、问卷的质量检验、因子分析对西南民族地区文化变迁测评;运用回归分析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论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文化涵化是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的主要类型旅游进程中的文化变迁通过何种机理来实现?这种变迁有什么特点?最终对目的地及文化本身会带来什么结果?基于文化学、人类学中的“主”“客”关系和文化涵化的逻辑起点,从旅游活动中所产生的现实性主客关系、异文化的“来”向传播给目的地文化变迁带来更深层次的影响切入,分析由此产生的文化涵化实践。文化涵化导致原有文化发生了文化“边缘化”、文化“抗拒”、文化“融合”和文化“同化”的四种结果。由于文化“边缘化”在旅游发展中不具有实践意义,因此,旅游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涵化为文化“抗拒”、文化“融合”和文化“同化”三种不同的结果。2.西南民族地区文化变迁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和非均衡性民族文化的各个层次并不是同时发生变迁的,首先从最活跃的表层的物质文化开始,然后带动其它文化要素变迁。分析数据表明,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来看,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影响下的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迁并且具有非均衡性特征。对287份样本综合分析显示,接近95%的样本表明民族文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横向来看,28测项的变迁程度不尽相同,平均值为2.851,最大值3.516,最小值2.233。物质文化变迁最显着,精神文化相对最稳定。总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迁,但位于表层的物质文化的变迁最明显,变迁的速度也是最快的,而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变迁则要缓慢一些。3.旅游发展以正向影响为主促进民族文化朝现代化方向不断演化旅游发展促进民族文化朝着同质化、理性化和世俗化方向不断演化。文化一直处于不断运动中,旅游发展影响其演化的规律和特征。借助相关理论以及西南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从旅游发展所包含的目的地经济发展、制度环境和居民发展角度分析民族文化及其所包含的7个维度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旅游发展促进民族文化正向发展变迁,以目的地经济发展对其影响为主导,推动民族文化朝着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演化。4.“参与式”发展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具体实践旅游发展影响下文化变迁的综合多元性是目的地居民诉求的全方位体现,他们之于民族文化有着“功利性”和“自我认同”两个基本诉求,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这一基本诉求实现的最终结果,“参与式”发展是这一基本诉求保持平衡并最终实现的有效途径。西南民族地区目的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生存权、发展权处于弱权或无权状态,不仅使得他们在旅游利益主体相互博弈中处于劣势地区,也使基本诉求失衡,从而改变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趋势。基于这一现实形态,借助“赋权”理论,提出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心理“增权”,通过在旅游参与中树立愿景和使命、利益等激励驱动、民族精英的引领形式,实现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再实践。论文主要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有一定的突破。在研究视角方面,一是以旅游目的地居民这一民族文化主体为视角研究,能使对于文化变迁维度、程度的研究结论更加接近客观状态,突出了“我的事情我做主”的原则。克服了基于旅游者、旅游企业或政府管理部门等“客体”角度看待民族文化变迁的片面性和碎片化的不足。同时基于目的地居民的角度提出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实践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二是以文化变迁为研究视角,克服了旅游发展“正面”或“负面”的二元价值判断,能更加全面地评价旅游产业的意义和作用。二元价值的判断隐含着消极意义,而变迁更加客观地看待整个发展过程,同时表达出“旅游发展是目的地居民所期待的、需要的”现实境况,突出了目的地居民在权衡得与失后的判断以及对旅游活动的态度。变迁是在旅游发展进程中的旅游利益主体之间通过网络系统作用下的资本、场域和惯习等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或妥协或对抗。这一过程推动着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生产和再生产,能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起到较好的引导。在研究方法上,在文献资料研究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法获取区域旅游发展进程中文化变迁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对文化变迁进行量化研究,运用回归法分析验证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影响机理。文化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中,旅游发展成为变迁的主要加速器,一直以来困扰人们的是“文化到底变迁到了什么程度”的问题。文章在目的地居民对文化变迁感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专家级学者的打分,尝试了对文化变迁的程度进行了量化研究。在研究结论上,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最终在理论上形成了旅游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实践层面提出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具体措施。在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变化程度和与旅游业的“距离”有关。位于表层的物质文化与旅游发展直接接触并位于“首发”位置,最先发生变迁且变迁程度最深。最稳定的是位于内核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则处于二者中间。在旅游发展诸多因素之中,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影响最为突出,而目的地居民发展的影响最微弱。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影响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趋势与质量,同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与弘扬的具体实践。根据目的地居民目前参与旅游发展的现实状态,结合“增权”理论,提出了通过树立发展的愿景与使命,应用利益等驱动形式,加上社会精英的引领作用实现西南民族地区面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再实践。总而言之,论文以目的地居民及文化变迁为视角,以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民族文化变迁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旅游之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意义,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文化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变迁的规律和特点,旨在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探讨西南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二、我国森林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森林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1.1.2 国内外冲击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1.3 价格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测度
    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货币超发的理论争鸣
        1.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1.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分析
        1.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1.3.1 论文结构
        1.3.2 论文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4.1 论文研究方法
        1.4.2 论文主要创新
第2章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分段调控
    2.1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1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梳理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规则特征分析
    2.2 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与调控规则的理论推演
        2.2.1 约束条件
        2.2.2 福利损失函数
        2.2.3 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方程
    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区制转移特征研究
        2.3.1 价格型货币政策简化方程
        2.3.2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方法介绍
        2.3.3 区制转移的实证结果分析
        2.3.4 稳健性检验
    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特征分析
        2.4.1 非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2.4.2 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2.5 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2.5.1 稳定与非稳定区制的福利损失对比
        2.5.2 严格利率规则反应方程估计
        2.5.3 分段与严格利率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
    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3.1.1 传导机制的理论文献梳理
        3.1.2 传导机制的实证文献概述
    3.2 房地产价格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3.3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及数值模拟
        3.3.1 参数校准
        3.3.2 开启与关闭抵押品渠道的数值模拟
    3.4 房地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关联机制的时变特征分析
        3.4.1 房地产价格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3.4.2 房地产价格与通胀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3.4.3 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的断点检验
    3.5 房地产价格影响利率调控效果的渠道分析
        3.5.1 房地产价格对利率调控效果影响的脉冲分析
        3.5.2 稳健性检验
    3.6 房地产价格、实体经济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
    4.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4.2 二元悖论理论模型构建
    4.3 资本账户开放度指标构建
    4.4 二元悖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4.4.1 回归方程说明
        4.4.2 包含交互项的参数估计
        4.4.3 引入“全球避险情绪”的参数估计
    4.5 稳健性检验
        4.5.1 针对“产出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4.5.2 针对“资本帐户开放度测算方式”的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研究
    5.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5.1.1 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研究
        5.1.2 汇率渠道研究
    5.2 蒙代尔—弗莱明理论分析框架
    5.3 SVAR模型构建与计量处理
        5.3.1 SVAR模型的构建
        5.3.2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期选取
    5.4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影响
        5.4.1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5.4.2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胀目标构建
    6.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6.2 八部门异质性价格扭曲理论模型的构建
        6.2.1 个体的生产与消费
        6.2.2 消费和价格指数
        6.2.3 模型的一阶方程与对数线性化
        6.2.4 社会总福利损失函数构建
    6.3 异质性价格粘性与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
        6.3.1 价格粘性测算
        6.3.2 劳动的收入份额测算
    6.4 不同异质性特征下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估计
        6.4.1 参数校准
        6.4.2 多种异质性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与对比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创新效率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控机制
    7.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7.1.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
        7.1.2 金融摩擦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制研究
        7.1.3 金融摩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研究
    7.2 经济增长目标调控的理论模型构建
    7.3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和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比
        7.3.1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
        7.3.2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7.3.3 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回顾
        一、国外交融地带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二、民族走廊社会变迁研究
        三、天祝汉藏交融地带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论文架构
    第五节 田野调查
        一、田野点介绍
        二、田野资料收集
第二章 农牧业交融社区的生计嬗变及困境
    第一节 雏形:农牧混合生产模式的成型过程
        一、早期的人口迁入
        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
        三、混合税收下的半农半牧雏形
    第二节 延续:去集体化过程中的农牧业困境
        一、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二、农民的困境与选择
        三、新的机遇与尝试
    第三节 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尝试
        一、外来菜商与本地农民
        二、从传统农牧业走向现代农业
    第四节 农—牧业社区生计模式变迁的比较
        一、牧区A村的“资源型”生计模式
        二、农区C村的“市场型”生计模式
        三、生计混合地带的发展特征与挑战
第三章 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及演变
    第一节 汉藏交融:B村文化的成型
        一、汉藏文化相聚
        二、未及重建的再建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复归
        一、仪式的兴起
        二、生命仪式回归
    第三节 现代化过程中社区文化的流变
        一、文化与仪式
        二、现代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第四节 汉—藏族社区文化变迁形态的比较
        一、藏族A村的文化变迁
        二、汉族C村的文化变迁
        三、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与分离
第四章 村落社会交往及关系的演变
    第一节 流域内汉藏民族之间持续地互动与互融
        一、淘金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二、佛事活动中三村的相遇
        三、现代农业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第二节 半农半牧区B村的空间社会关系变化
        一、局限在村内的互助与互动
        二、延伸到村外的社会关系
        三、市场化语境下村庄社会关系形态
    第三节 交融地带空间社会关系变迁的对比
        一、A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二、C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三、社会空间与关系演变的分化
第五章 交融地带村庄社会变迁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暖棚事件的透视
        一、从修建到废弃
        二、B村发展受限的主要致因
    第二节 村庄社会变迁动力与发展路径的比较
        一、三个时期村庄变迁的动力因素
        二、半农半牧区的社会变迁模式
        三、农业与牧业村庄的社会变迁模式
    第三节 村庄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
        一、社会变迁与交融地带的一体化
        二、交融地带的不对称发展
        三、受益与受限:交融的社会效应再讨论
第六章 民族走廊的多元与交融
    第一节 民族走廊的主体多元特性探讨
        一、交融地带的客观性
        二、交融地带的延续性
        三、民族识别与交融地带的特殊性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交融特性与延续
        一、区域的调和与适应
        二、交融维持的动力要素
        三、交融地带的流动性
    第三节 民族走廊交融地带的反思
        一、民族走廊与地图上的贫困带
        二、交融地带存在的表征与建构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交融地带村庄的多元特性
    第二节 交融地带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
    第三节 交融地带主体性的关注
    第四节 交融地带研究的政策应用
    第五节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问卷大纲
附录二:村庄被访者信息对照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碾子山区全域旅游的公共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域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公共营销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综合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全域旅游与公共营销的理论概述
    2.1 全域旅游的相关理论
        2.1.1 全域旅游的概念
        2.1.2 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
        2.1.3 全域旅游的特点
    2.2 公共营销的概念
    2.3 公共营销的意义
第3章 碾子山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3.1 碾子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1.1 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1.2 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1.3 军工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3.2 碾子山区旅游政府管理现状
        3.2.1 合理保护及运用旅游资源
        3.2.2 积极开发体育旅游项目
        3.2.3 加大旅游投资建设
    3.3 碾子山区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3.3.1 旅游需求市场
        3.3.2 旅游产品市场
        3.3.3 旅游客源市场
        3.3.4 旅游专项市场
第4章 碾子山区全域旅游公共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碾子山区全域旅游公共营销存在的问题
        4.1.1 旅游增长方式较为粗放
        4.1.2 旅游产品开发不完善
        4.1.3 旅游要素供给不足
        4.1.4 知名度较低
    4.2 碾子山区全域旅游公共营销的问题成因
        4.2.1 旅游发展方向定位不明确
        4.2.2 全域旅游规划不完善
        4.2.3 营销渠道较少
        4.2.4 宣传力度不够
第5章 全域旅游公共营销案例的分析与借鉴
    5.1 国外全域旅游公共营销的成功案例
        5.1.1 政府主导
        5.1.2 产旅融合
        5.1.3 服务配套
    5.2 国内全域旅游公共营销的成功案例
        5.2.1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
        5.2.2 打造旅游品牌
        5.2.3 建立“旅游+X”的旅游业态
        5.2.4 强化保障措施
    5.3 借鉴意义
第6章 碾子山区全域旅游的公共营销策略制定
    6.1 产品营销策略
        6.1.1 明确产品开发方向
        6.1.2 规划产品体系
        6.1.3 提高产品质量
    6.2 价格营销策略
    6.3 渠道营销策略
        6.3.1 线下旅游营销渠道
        6.3.2 线上旅游营销渠道
    6.4 促销营销策略
        6.4.1 增加节日营销
        6.4.2 开展区域合作
第7章 碾子山区全域旅游公共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7.1 制度保障
    7.2 人才保障
    7.3 资金保障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审美维度”下的文学研究 第一节
    世纪初对审美维度的新思考与溯源 第二节
    文学审美之维的期待与反思 第二章
    “本质化”思维与审美伦理重建 第一节
    “本质化”思维及其祛魅 第二节
    “固化”的思想与审美伦理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的审美“重建” 第三章
    叙事变革与文学审美“回归” 第一节
    小说叙事变革的发生 第二节
    叙事形态与审美新维度 第四章
    历史想象与审美视域的拓展 第一节
    “本质化”历史及其悖论 第二节
    话语真相和历史的“迷踪” 第三节
    历史“起源”的审美考量 第五章
    “人的文学”与人性的维度 第一节
    “大写的人”和“小写的人” 第二节
    人性的“隐秘”与“禁忌”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媒介化语境中的多民族文化共生 ——基于云南维西塔城田野调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社会现实
        二、区位优势
        三、兴趣使然
    第二节 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
        一、相关理论研究概况
        二、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塔城启别村多民族文化共生的概况
    第一节 共存互补:多民族杂居村寨形成的内在动因
        一、村寨与各民族历史
        二、生存环境
    第二节 共生互动:族群的来往情景
        一、语言
        二、宗教信仰
        三、节日庆祝
    第三节 民族共同体: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交叉
        一、民族认同
        二、文化认同
第三章 大众媒介的传播与启别村多民族文化共生
    第一节 磁带
    第二节 广播
    第三节 影像——电影、录像机与光盘、电视
        一、电影
        二、电视
        三、录像机与光盘
    第四节 互联网与手机
        一、互联网与手机的普及
        二、互联网带动乡村文化旅游
第四章 微信传播:多民族共生的参与者与建构者
    第一节 微信群:多民族文化的再融合
        一、启别村微信群的基本情况与传播
        二、少数民族个体与文化共生在自我呈现中的表演特征
        三、微信群中族际关系共生的强化
    第二节 朋友圈:自我书写与多民族村落共同体的建构
        一、朋友圈中的自我书写
        二、剧班与圈子:多民族村落共同体的建构
第五章 媒介环境对启别村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影响
    第一节 媒介环境为多民族文化共生带来的机遇
        一、参与记忆重构
        二、赋权:加剧文化共生的选择
    第二节 冲击与挑战
        一、文化共生的鸿沟
        二、民族文化意义与共生精神的流失
        三、不可抗拒的现代化进程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关于媒介化环境下多民族文化共生的思考
    第二节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启别村各民族使用过的磁带与光盘
附录二 :田野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经济周期动态特征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回顾
        1.2.1 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综述
        1.2.2 货币政策的相关文献综述
        1.2.3 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相关文献综述
    1.3 文章创新点与结构安排
        1.3.1 文章创新点
        1.3.2 文章结构安排
第2章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
    2.1 相关理论与典型化事实
        2.1.1 经济周期类别与划分
        2.1.2 我国经济周期特征回顾
    2.2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与持续期研究
        2.2.1 MS-AR模型与估计方法
        2.2.2 估计结果与区制特征
    2.3 经济周期波动特征转换及其成因
        2.3.1 主要经济变量的波动特征
        2.3.2 主要宏观变量与经济周期的协同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经济周期驱动转换分析
    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3.2 模型设定
        3.2.1 最终产品部门
        3.2.2 中间产品部门
        3.2.3 劳动中介部门
        3.2.4 家庭部门
        3.2.5 政府部门与市场出清
    3.3 数据选取与参数估计
        3.3.1 数据选择与处理
        3.3.2 估计方法
        3.3.3 参数校准与估计
    3.4 中国经济周期驱动因素转换分析
        3.4.1 驱动因素分析
        3.4.2 周期阶段转换分析
        3.4.3 周期驱动因素转换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对比
    4.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4.2 MSVAR模型以及估计方法
        4.2.1 MSVAR模型介绍
        4.2.2 MSVAR模型估计原理
    4.3 不同阶段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4.3.1 数据处理与模型选择
        4.3.2 区制划分与转移概率
        4.3.3 各区制参数估计结果与有效性检验
        4.3.4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动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时变关联机制研究
    5.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5.2 金融周期指标构建
        5.2.1 数据选取
        5.2.2 合成金融周期指数
    5.3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动态分析
        5.3.1 TVP-VAR算法
        5.3.2 TVP-VAR的估计方法
        5.3.3 数据选取与估计结果
        5.3.4 我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实时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6.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6.2 具有金融市场的DSGE模型
        6.2.1 金融部门与企业
        6.2.2 最终产品生产商
        6.2.3 中间产品生产商
        6.2.4 劳动中介部门
        6.2.5 资本生产商
        6.2.6 家庭
        6.2.7 政府与市场出清
    6.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6.4 动态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9)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形态模式与系统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目标
        1.2.1 城市开放空间的定义、相似概念的辨析、分类及本研究的界定..
        1.2.2 模式与建构
        1.2.3 研究目标
    1.3 研究现状与分析
        1.3.1 基于科学计量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开放空间形态研究
        1.3.3 研究现状的结论讨论与分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的提出
    2.1 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的哲学基础:空间哲学的启示
        2.1.1 社会空间角度的思考
        2.1.2 现象学与空间哲学
        2.1.3 科学哲学角度的解释
        2.1.4 空间哲学的启示
    2.2 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形态的理论基础:城市形态的研究
        2.2.1 形态学(Morphology)与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
        2.2.2 城市形态(Urban Form)与空间形态(Spatial Form)
        2.2.3 城市空间形态演进
    2.3 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与建构:涌现理论的方法
        2.3.1 系统论与复杂性理论
        2.3.2 涌现理论
        2.3.3 涌现理论的研究方法
    2.4 研究范式的应用与研究框架的提出
        2.4.1 形态模式的提出
        2.4.2 影响形态模式的因素
        2.4.3 系统建构的方法
        2.4.4 形态模式-系统建构的研究框架
3 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的形态模式
    3.1 团块型模式
        3.1.1 形态特征:自然与规则
        3.1.2 形态单元:核心与外廓
        3.1.3 构成要素:标志物、种植与下垫面
        3.1.4 案例研究
    3.2 连续型模式
        3.2.1 形态特征:空间连续与视觉关联
        3.2.2 形态单元:轴与放射线
        3.2.3 构成要素:袋型界面与路径
        3.2.4 案例研究
    3.3 丛簇型模式
        3.3.1 形态特征:枝干与半网络
        3.3.2 形态单元:范围与离散的核
        3.3.3 构成要素:斑块与节点
        3.3.4 案例研究
    3.4 环链型模式
        3.4.1 形态特征:封闭与开放
        3.4.2 形态单元:路径与边界
        3.4.3 构成要素:自然与人工廊道
        3.4.4 案例研究
4 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4.1 气候变率与稳态调节
        4.1.1 气候因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4.1.2 气候变率:区域气候与局地气候
        4.1.3 主成分分析:热辐射、风环境、湿环境等物理指标的分析
        4.1.4 稳态调节:公园冷岛效应及微气候优化策略
    4.2 生态网络与增效途径
        4.2.1 等级斑块动态方法及应用
        4.2.2 生态网络:景观分析与主要特征结构
        4.2.3 混合利用:生态基础设施与生态安全格局
        4.2.4 增效途径:森林斑块构成与城市绿楔建设
    4.3 行为需求与离散效应
        4.3.1 行为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4.3.2 行为模式:基本行为、日常游憩与假日旅行
        4.3.3 行为特征: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
        4.3.4 离散效应:空间形态与行为尺度的联系
    4.4 文化形态与感知过程
        4.3.1 文化形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4.3.2 城市开放空间的文化形态分析
        4.3.3 “象”的感知途径
        4.3.4 “象”之于城市开放空间形态的感知策略
5 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建构
    5.1 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建构方法
        5.1.1 模式
        5.1.2 指标
        5.1.3 表征
    5.2 “区域-组团-场地”三个尺度的建构
        5.2.1 区域-城市尺度
        5.2.2 组团-片区尺度
        5.2.3 街区-场地尺度
    5.3 “要素-单元-组构-结构”四个层级的建构
        5.3.1 要素
        5.3.2 单元
        5.3.3 结构
        5.3.4 组构
    5.4 “物质空间形态-内在动力机制”两个维度的建构
        5.4.1 “自然-郊野-建成”
        5.4.2 “社会-空间-时间”
6 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建构实证:西安城市开放空间研究
    6.1 西安城市开放空间的自然地理基础与历史文化概述
        6.1.1 棋盘格局的形成
        6.1.2 农耕文明的影响
        6.1.3 防御功能的需要
    6.2 西安城市开放空间现状分析
        6.2.1 80年代后西安城市形态演进与开放空间关系
        6.2.2 空间格局分析
        6.2.3 结构的显现
    6.3 西安城市开放空间的形态模式及其主成分分析
        6.3.1 核心型模式:大明宫
        6.3.2 连续型模式: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
        6.3.3 丛簇型模式: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南湖
        6.3.4 环链型模式:明城墙环城公园
    6.4 西安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建构
        6.4.1 三个尺度
        6.4.2 四个层级
        6.4.3 两个维度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及来源
    图纸目录及来源
    表格目录及来源
附录
    附录1 DBSCAN聚类+metaball的方法拟合边界线
    附录2 地表径流与小流域计算+边界的提取
    附录3 POI核密度反应的业态分布
    附录4 混合利用的程度-信息熵
    附录5 气象数据处理与其空间分布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10)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及范围
        二、研究的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文化变迁理论
        二、文化再生产理论
        三、现代化理论
    第二节 文化变迁国内外研究
        一、民族文化
        二、文化变迁研究
        三、文化涵化研究
    第三节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国内外研究
        一、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影响定性研究阶段
        二、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阶段
        三、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影响研究述评
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及其结构维度研究
    第一节 旅游发展结构维度
        一、旅游发展结构维度的确立
        二、旅游发展结构维度分析
    第二节 西南民族地区区域概况及旅游发展现状
        一、西南民族地区区域概况及特征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三、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
    第三节 西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及人的发展现状
        一、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二、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状
        三、西南民族地区人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结构维度研究
    第一节 民族文化及其构成
        一、民族文化的内涵
        二、民族文化的特点
        三、民族文化的构成
    第二节 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变迁
        一、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交往
        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传播
        三、旅游活动中的文化涵化
    第三节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的结构维度
        一、旅游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变迁
        二、旅游发展中的制度文化变迁
        三、旅游发展中的精神文化变迁
第四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文化变迁模型构建
    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变迁影响分析
        一、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物质文化变迁的影响
        二、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制度文化变迁的影响
        三、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精神文化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理论模型的构建
        三、研究变量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量表设计
    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指标体系设计
        一、民族文化变迁的初始变量
        二、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第二节 量表定义与测评
        一、物质文化变迁量表定义及测量
        二、制度文化变迁量表定义及测量
        三、精神文化变迁量表定义及测项
    第三节 预调研分析
        一、预调研问卷基本信息及描述性分析
        二、预调研质量分析
        三、预调研结论及正式问卷的形成
第六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实证研究
    第一节 正式调研的描述性分析
        一、被调查者基本信息描述性分析
        二、正式调研变量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正式调研问卷质量检验
        一、正式问卷信度分析
        二、正式问卷效度分析
    第三节 正式调研数据分析
        一、正式调研物质文化变迁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正式调研制度文化变迁探索性因子分析
        三、正式调研精神文化变迁探索性因子分析
        四、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因子命名
    第四节 研究假设检验
        一、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变迁关系检验
        二、旅游发展与物质文化变迁关系检验
        三、旅游发展与制度文化变迁关系检验
        四、旅游发展与精神文化变迁关系检验
        五、假设检验结果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维度的综合多元性
        二、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程度的非均衡性
        三、旅游以正向影响为主促进民族文化不断演化
第七章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传承与弘扬
    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
        一、旅游发展与物质文化传承及弘扬
        二、旅游发展与制度文化传承及弘扬
        三、旅游发展与精神文化传承及弘扬
    第二节 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实践
        一、西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面临的困境
        二、旅游发展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影响
        三、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途径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旅游发展在西南民族地区有着特殊的地位
        二、文化涵化是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的主要类型
        三、旅游发展是经济社会居民的综合发展
        四、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的特性
        五、旅游发展促进民族文化朝现代化方向发展演化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一、本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1: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研究调查问卷(预调研)
附录2: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指标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
附录3: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4: 西南民族地区2016年27州市基本概况表
附录5: 西南民族地区27州市革命老区和国家级贫困县统计表
附录6: 西南民族地区2016年27州市人口统计表
附录7: 西南民族地区2016年27州市旅游资源概况表
致谢

四、我国森林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D]. 张菀庭. 吉林大学, 2021(01)
  •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D]. 张丽. 兰州大学, 2021(02)
  • [3]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碾子山区全域旅游的公共营销策略研究[D]. 柳畅. 吉林财经大学, 2020(06)
  • [5]审美的延展 ——中国当代小说的审美变革与“反本质主义”反思[D]. 张博实. 吉林大学, 2019(02)
  • [6]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混频数据模型与实证研究[D]. 吴从新.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7]媒介化语境中的多民族文化共生 ——基于云南维西塔城田野调查的研究[D]. 邹雯.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中国经济周期动态特征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刘子玉. 吉林大学, 2019(10)
  • [9]集聚型城市开放空间形态模式与系统建构[D]. 刘恺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10]西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变迁研究[D]. 王俊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我国森林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