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面对千年的呼唤——“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座谈会综述

中国报业:面对千年的呼唤——“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座谈会综述

一、中国报业:面对千年的召唤——“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座谈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包东喜[1](2011)在《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传媒经济持续繁荣,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传媒集团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是中国传媒业实践探索的深水区和突破点,也是新闻传播理论界和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框架对报业集团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进行研究,并根据对H报业集团的媒介拓展经营项目的考察来解读、阐释,近年来报业集团一般表现为突破或绕过制度约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制度创新实践。文章在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历程的大背景下,努力发掘原始档案材料,梳理了H报业集团经营活动的沿袭和变革过程,以说明它在尔后的拓展媒介经营项目中实行制度创新的起始基础,包括经营活动资产的形成、早期经营体制与财务体制、集团成立前的主业经营与多种经营、“企业化管理”实践、集团的组建和组建集团后的多元化经营及其产权结构。文章随即系统论述了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前者包括新闻出版法规约束、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约束、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约束和产权交易的制度约束;后者包括新闻管理部门的政治纪律、新闻宣传纪律、舆论导向管理,以及集团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财经、人事、新闻报道等各方面的机制惯例。文章分析了H报业集团项目规划原则和据此原则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理念,提出了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三类八种模式。三类就是国资经营类、国资-民资合作经营类,国资-外资合作经营类。八种就是国资经营类下的集团独资模式、跨地区品牌输出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向行政单位租赁刊号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政府委托经营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股份制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三角产权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以及国资-民资合作模式和国资-外资合作模式。作者通过大量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获取宝贵的、鲜为人知的一手材料,系统考察了H报业集团媒介经营的8个拓展项目:《特别关注》项目、《爱你》杂志项目、《家庭保健》杂志项目、“荆楚网”网站项目、H长江崇文国际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H特别书局项目、腾讯·大楚网项目和《爱篮球》杂志项目;它们分别与上述八种模式相对应,是这八种模式的典型个案。文章论述了它们的实施过程和实行的制度创新,指出:上述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模式之间,从纵向上看,基本上是依次循序发展的线性关系,从横向看,各模式之间前后照应,相互学习借鉴;后一种模式借鉴前一种模式或综合前数种模式的制度创新经验,实行诱致性变迁;每一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在论述考察结果时,作者特别对腾讯·大楚网项目中为民营资本提供进入传媒业的途径方面的创新和国资-民资合作的产权配置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深度剖析。鉴于国资-外资合作的突破意义上的重要性,文章专门阐述了作为《爱篮球》杂志项目背景的我国报刊出版领域的涉外合作现状,剖析了实施《爱篮球》项目时处理产权问题的基本思路,处理涉外合作问题的创新措施和实行涉外合作项目创新时的风险控制。文章在H报业集团开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提出处理合作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的配置、涉外合作项目的制度建设及其评估机制,继续拓展涉外合作项目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的对策建议。

蔡敏[2](2003)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进入了媒介社会,无论是作为物质形态的印刷技术、电子传输,还是作为观念层面的新闻理论、大众传播理念、文化理念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更新。中国传媒文化的转型处于整体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中,技术进步、市场战略、传媒理念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共分六章讨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问题。 第一章“现代化进程中的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讨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问题,力图在现代化进程中把握20世纪90年代传媒文化转型,建构认识传媒文化转型的语境。讨论了国家、民族意识和全球化问题。随着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和全球化的出现,以及交往、生活方式和把握世界的方式的转变,中国进入了媒介社会。 第二章讨论了媒介文化转型的三个动力要素,包括: 1、技术进步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在技术媒介(交通及信息传输)、文化媒介(大众传媒)方面的投入迅速增长。交通的改善,电信技术的发展及电话的普及,激光照排和新印刷技术的运用,卫星传输和电视的普及等使时间与空间分离,构建了新的社会和生活空间。从中外传媒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技术的影响具有普遍性。而媒介技术的超常发展,在提升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传媒文化生产。 2、市场动力 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战略,市场经济对媒介提出了体制变革的要求。市场战略的转换标志着中国第二次改革浪潮,促进了中国90年代后中国传媒文化生产新的运行和控制机制的建立。 3、理念嬗变 理念变革促进了传媒文化的革新。传媒理念的三种存在形式,一是主流话语传媒理念;二是学术话语传媒理念,代表学术立场;三是民间话语,代表民间或大众对传媒的兴趣和爱好态度和立场。三者互相影响。 第三章论述90年代传媒结构的转型。传媒结构的转型在这里有三个含义,一是指媒介技术构成,即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以及网络媒体的构成。这一构成决定了各类媒体的社会作用和影响。第二是社会一政治性构成,它反映了不同媒介在社会中的文化和政治权力。第三是传媒组织结构。中国传媒组织结构经历了一个大的转变,这一转变就是“核心—多中心”的新传媒结构的形成。所谓“核心”,是由国家级媒体组成,主要承担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多中心”则由各地域性媒体,主要由省市级媒体组成,重点发挥经济文化功能。单一体制的媒介结构的突破促使了地域中心媒介的崛起和影响的增强。由于这一转变,产生了媒介的复杂的差异性,出现了所谓“强势媒体”、“弱势媒体”、“主流媒体”、“非主流媒体”等概念。由于这一转变,地域媒体的生产力得以迅速扩张,经济文化功能得到释放。 第四章对传媒文化生产机制的建立作了分析。力图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语境下对传媒资源开发传媒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诸环节作考察。伴随传媒文化结构转型的是新的文化生产机制的建立,其结果是解放了媒介生产力,媒介文化产品相对丰富并呈现出多样化形态。出现了大众文化的转向。 第五章分析了传媒话语生产及话语方式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诸领域都进入了转型准备期,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传媒在话语及话语方式上也发生了改变。一方面传媒话语生产由政治学转向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并立,在“发展主义”背景下产生了话语竞争。另一方“面是放弃了话语的泛政治化,传统的“政治”话语权力影响淡化出日常生活领域,出现消费主义文化的话语倾向。 第六章讨论90年代大众文化新形态。新的大众文化形态是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运作的直接结果。媒介文化本身就表征了大众文化,同时它又是诸多大众文化形态的催生者和主导者。中国的文化开放,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跨文化交流,构建了大众文化发展的新语境。除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等文化产品外,其他服务或消费品的消费,如时装、食品、汽车、以及休闲、娱乐、旅游等均带上有传媒文化色彩,某种程度说是传媒文化的延伸。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批量生产与广泛传播使精英文化陷入困境,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失去了独尊的权威和地位,一些传统价值观被弱化乃至消解。 文章结尾部分除对论文作了简要的总结外,重点讨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文化转型所涉及的现代、后现代现象。由传媒文化的发达而导致的文化经济的产生,传媒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传媒文化或大众文化的民主性,传媒文化发展导致的当代文化现代与后现代现象等,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在“入世”和建设“政治文明”的语境下,传媒文化出现了新面貌。

丁时照[3](2002)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报业发展趋势》文中指出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形势已充分昭示,21世纪将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扩张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其中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在传播领域,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和不断升级,新的网络媒体闪亮登台,将逐渐打破大众传媒已有的格局,对包括报纸在内的各种传播媒体形成强劲的挑战和冲击。对此,报业应积极作出反应,大力采用高新技术,在硬件上提高技术含量,在机制上迅速形成现代报业体制。同时,必须在功能、受众、风格上重新定位,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既要看到构成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物理网和逻辑网的作用,也应看到传统信息网的作用。在拥有一个既定的物理网的前提下,传统信息网的作用十分重要。所谓传统信息网,是指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建立的比较健全的新闻信息渠道和相对固定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个网络所具有的信息采集功能,将对推动新世纪的媒体业同商业、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实现网上合作、促进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传统媒体同网络结合具有先天的优势。以图文信息为主的报业向互联网进军,在当前更有其特有的优势。

余彦君[4](2001)在《我国报纸网站竞争策略初探》文中认为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开国内报纸网上发展之先河,随后几年,中国报纸纷纷建立网站。但是,中国报纸网站目前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无论是网站的影响力,还是网站的广告收入都与商业网站有不小的差距。 本文站在竞争的角度,通过对我国报纸网站的现状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比较,提出报纸网站在未来的网络竞争中的可行性策略,为报纸网站调整发展思路提供一点参考。全文共从三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章为现状分析。包括我国报纸网站进入发展新阶段的新现象新特点、我国报纸网站发展历史回顾和西方报纸网站发展状况三部分。这是制订报纸网站竞争策略的基础。 第二章为竞争分析。我国报纸网站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竞争对手不仅有商业网站,也有广播电视网站、政府网站、企业网站等,这些网站都对报纸网站形成直接或潜在的冲击。其中商业网站对报纸网站的冲击最大,也是报纸网站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因此,有必要对商业网站和报纸网站进行优劣势比较。比较从四个方面进行,包括国家政策上的比较、品牌比较、新闻资源上的比较、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报纸网站和商业网站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这对报纸网站扬长避短,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第三章为竞争策略。在前面现状分析和竞争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提出了相应的报纸网站竞争策略。包括定位策略、品牌策略、广告经营策略以及合作策略四方面。在众多网站参与竞争的条件下,准确的定位可以避免正面交锋,吸引更多的忠诚用户;品牌是竞争的最高境界,只有强势品牌网站才能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出来,成为更多网民的选择;广告是网站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我国网站赢利的希望之一,在广告经营上不断创新可以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而合作则是另一种形式的竞争,通过合作,可以实现强强联合,形成双赢局面。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二、中国报业:面对千年的召唤——“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座谈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报业:面对千年的召唤——“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座谈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报业集团管理的一般问题研究
        1.2.2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报业集团管理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2 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历程
    2.1 企业化管理阶段(1978年至1995年)
    2.2 集团化经营阶段(1996年至2003年)
    2.3 资本多元化阶段(2004年至今)
3 H报业集团经营活动的沿袭和变革
    3.1 H报社经营活动资产的形成
        3.1.1 报纸创办
        3.1.2 H报社的固定资产来源
    3.2 H报社早期经营体制与财务体制
        3.2.1 H报早期经营体制
        3.2.2 H报社的财务体制
    3.3 H报社成立集团前的主业经营与多种经营
        3.3.1 H报社发行经营:从"邮发合一"到自办发行
        3.3.2 H报社广告经营:广告经营的拓展
        3.3.3 H报社成立报业集团前的多种经营探索
    3.4 报业集团成立前的H报社的"企业化管理"实践
    3.5 H报业集团组建
    3.6 H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及其产权结构
    3.7 H报业集团的制度设计与约束机制
    3.8 H报业集团处理产权问题的正式制度约束
4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正式制度约束
    4.1 设立媒介(包括报纸、期刊、网络)编辑部受新闻出版法规约束
    4.2 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约束
        4.2.1 媒介的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分开、媒体运作"事企分开"
        4.2.2 引入社会资本与跨地区经营方面的约束
        4.2.3 文化产业投融资路径不断拓展,但传媒业仍属非国有资本的投资禁区
    4.3 国有资产管理的约束
    4.4 产权交易制度约束
5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非正式制度约束
    5.1 新闻管理部门的非正式约束
        5.1.1 政治纪律
        5.1.2 新闻宣传纪律
        5.1.3 舆论导向管理
    5.2 集团运作机制的惯例约束
        5.2.1 财经运作机制惯例
        5.2.2 人事运作机制惯例
        5.2.3 新闻报道运作机制惯例
        5.2.4 其他运作机制惯例约束
6 H报业集团媒介经营项目的拓展
    6.1 H报业集团的项目规划原则
    6.2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
    6.3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模式
7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实施过程与制度创新考察
    7.1 集团独资模式的《特别关注》项目
        7.1.1 《特别关注》项目的实施过程
        7.1.2 《特别关注》项目的制度创新
    7.2 跨地区品牌输出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爱你》杂志
        7.2.1 《爱你》项目的实施过程
        7.2.2 《爱你》项目的制度创新
    7.3 向行政单位租赁刊号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家庭保健》
        7.3.1 《家庭保健》项目的实施过程
        7.3.2 《家庭保健》项目的制度创新:国有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产权合作
    7.4 政府委托经营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荆楚网
        7.4.1 荆楚网项目的实施过程
        7.4.2 荆楚网项目的制度创新:主流网络媒体运行政府网站
    7.5 股份制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的H长江崇文国际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7.5.1 长江崇文项目的实施过程
        7.5.2 长江崇文项目的的制度创新
    7.6 三角产权模式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湖北特别书局
        7.6.1 湖北特别书局项目的实施过程
        7.6.2 湖北特别书局的制度创新
    7.7 国资-民资合作模式的腾讯·大楚网项目
        7.7.1 腾讯·大楚网项目的实施过程
        7.7.2 腾讯·大楚网项目的制度创新
8 国资-外资合作模式:《爱篮球》项目
    8.1 实行国资-外资合作的背景:我国报刊出版领域的涉外合作现状
    8.2 《爱篮球》项目的实施过程
    8.3 《爱篮球》项目的制度创新
        8.3.1 借鉴国资-民资合作的商业网站腾讯网·大楚网的运作经验
        8.3.2 产权制度的创新
    8.4 对《爱篮球》项目所体现的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制度创新的评析
        8.4.1 产权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8.4.2 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制度创新的基本依据
        8.4.3 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配置
        8.4.4 H报业集团开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制度建设
        8.4.5 开展涉外合作项目制度建设的评估机制
    8.5 H报业集团继续拓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原则
        8.5.1 强化涉外合作项目在H报业集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8.5.2 充分估计并着力规避涉外合作项目制度继续创新的风险
        8.5.3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二次修正)》等法律规定为准绳
        8.5.4 高度重视涉外合作项目的交易成本问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节 对传媒文化的体认
        一、 传媒文化与经济
        二、 传媒文化与政治
        三、 传媒文化与全球化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传媒文化转型问题的提出
        一、 文化研究--传媒研究的新视野
        二、 本项研究的资料来源、研究思路及篇章结构
第一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90年代中国传媒
    第一节 关键词: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一、 认识现代化
        二、 理解90年代
    第二节 阶段发展与两极推力
        一、 政治推动力及其限度
        二、 市场推动力
        三、 全球化与文化的处境
    第三节 进入媒介社会
        一、 何为媒介社会
        二、 中国进入媒介社会的理由
第二章 传媒文化转型的三个视域
    一、 转型问题与历史理论
    二、 如何认识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
    第一节 技术:关于媒介文化的第一个视域
        一、 关于“技术”的话语
        二、 90年代中国传媒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关于市场
        一、 市场与“第二次改革”
        二、 市场与中国大众传播体制选择
    第三节 理念的嬗变
        一、 主流话语传媒理念
        二、 传媒理念在学术话语中的扩张与延伸
        三、 受众心中的传媒。
第三章 传媒结构的转型
    第一节 “核心--多中心”传媒结构的形成
        一、 传媒结构转换的历史语境
        二、 危机促动下的改革
        三、 结构转换的有序推进
    第二节 传媒结构转换与功能的重构
        一、 传媒结构转换与功能重构之关系
        二、 差异化发展战略与中心地位的凸现
    第三节 地域传媒的崛起
        一、 充满活力的地方传媒
        二、 走向都市化的传媒文化
        三、 地域性传媒崛起的文化分析
第四章 传媒文化生产机制的转换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传媒文化生产
        一、 认识文化生产
        二、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文化生产
    第二节 90年代传媒文化生产的市场转换
        一、 危机的消解和战略选择
        二、 产业定位
        三、 媒介资本与资源开发
        四、 媒介资源开发进程
        五、 以受众为目标的市场竞争
    第三节 媒介内容的商品化及其限度
        一、 由“记录”时代到“策划”时代
        二、 传媒商品化的负效应
    第四节 90年代的媒介知识分子
        一、 关于知识分子
        二、 90年代中国的媒介知识分子
第五章 传媒话语转型
    第一节 认识传媒话语生产
        一、 关于话语
        二、 传媒话语生产的一般过程
        三、 传媒话语和话语方式
        四、 “话题”与话语开放
        五、 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的“广告”
        六、 传媒话语生产的控制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话语的转换
        一、 90年代中国传媒的话语性
        二、 90年代传媒话语转换诸特征
        三、 中国90年代传媒话语的几种形式
        四、 传媒话语生产的文化之维
        五、 话语生产与新闻策划--一个案例的解读
第六章 90年代大众文化新形态
    第一节 传媒文化的大众化
        一、 传媒文化与大众文化
        二、 大众文化中国化
    第二节 90年代大众文化之社会作用
        一、 大众文化与大众社会
        二、 大众传媒和大众建构
        三、 大众文化的悖论
        四、 大众文化多样形态和传媒文化的延伸
    第三节 90年代主流文化的大众化
结语: 传媒文化转型与现代、后现代现象
    一、 20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是否有现代、后现代问题
    二、 90年代传媒文化转型中的现代、后现代现象
    三、 政治文明与传媒文化新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3)知识经济时代的报业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一、 知识浪潮冲击之下的报业
    1、 传统报业面对的现代挑战
        (1) 两个利器:网络和WTO
        (2) 双重压力:政治宣传和市场竞争
        (3) 生存还是灭亡
    2、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一场真刀真枪的较量
    3、 两只眼睛看媒体
        (1) 历经“战乱”的报业
        (2) 中国特色的报业优先权
        (3) 特殊的国情制约着“第四媒体”
二、 报业面对千年的举措
    1、 走向集团化
        (1) 报业的发展大势——集团化
        (2) 建立新机制存在的问题
        (3) 报业走向市场化
    2、 第三次技术革命
    3、 推出网络版
三、 报业的发展趋势
    1、 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融合
        (1) 历史视角:报业的优势与劣势
        (2) 一体化
    2、 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代
        (1) 报业作为一种产业是历史的必然
        (2) 报业显着的知识经济特色
        (3) 知识经济时代传媒扮演的角色
        (4) 知识经济是更彻底的市场经济
        (5) 坚持报业机制的创新——深圳商报的探索
    3、 未来媒体是一种商业平台
    4、 “一网打尽”
        (1) 报业的扬弃
        (2) 报业的融合
        (3) 共创辉煌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4)我国报纸网站竞争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本次研究的动机和目的
    二. 本次研究的基本问题
    三. 文献综述
    四. 本次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第一章 我国报纸网站发展进程观察
    第一节 我国报纸网站迈进发展新阶段
        一. 报纸网站纷纷独立
        二. 新网站,新特点
    第二节 我国报纸网上发展历史回顾
        一. 起步阶段
        二. 加速阶段
        三. 独立化阶段
    第三节 西方报纸网站发展状况
第二章 我国报纸网站竞争分析
    第一节 我国报纸网站面对空前激烈的竞争态势
        一. 商业网站
        二. 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网站
        三. 政府网站
        四. 企业网站
    第二节 我国报纸网站和商业网站比较
        一. 政策上的比较
        二. 品牌比较
        三. 新闻资源比较
        四. 资金及人力资源比较
第三章 我国报纸网站的竞争策略
    第一节 报纸网站的定位策略
        一. 定位的必要性
        二. 报纸网站如何进行定位
    第二节 报纸网站的品牌策略
        一. 报纸网站要做传统品牌延伸
        二. 报纸网站品牌的推广
        三. 提高报纸网站品牌的忠诚度
    第三节 广告经营策略
        一. 实施联合广告经营
        二. 提供优质的广告服务
        三. 创新广告表现形式
    第四节 合作就是为了更好的竞争
        一. 与母报间的合作
        二. 报纸间的合作
        三. 与电视、广播间的合作
        四. 与商业网站之间的合作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文中部分网站的网址
后记

四、中国报业:面对千年的召唤——“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座谈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D]. 包东喜.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2)
  •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传媒文化转型研究[D]. 蔡敏. 四川大学, 2003(02)
  • [3]知识经济时代的报业发展趋势[D]. 丁时照.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1)
  • [4]我国报纸网站竞争策略初探[D]. 余彦君. 厦门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中国报业:面对千年的呼唤——“跨世纪中国报业与报业集团”座谈会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