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粘液性囊腺癌的诊治

胰腺粘液性囊腺癌的诊治

一、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孙力祺[1](2021)在《基于断层影像学和超声内镜评估的胰腺囊性肿瘤危险程度的分析》文中指出胰腺囊性占位(Pancreatic cystic lesion,PCLs)主要包括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和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PCNs)。PCNs主要包括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CNs),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s),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s)和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这4种病理类型占所有PCNs的90%以上。其中,MCNs和IPMNs为粘液性囊性肿瘤(cystic mucinous neoplasm,c MNs),具有恶变的潜能。由于PCN具有恶变的潜能,并且PCNs在影像学上和其他类型的PCLs难以鉴别,因此对于PCNs的管理是临床关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近年来,PCLs的检出率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而逐年升高,并且其发病率在不同人种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关于PCLs在中国人群中的患病率数据仍然缺乏。而在正常人群中存在需要临床处理的高危PCLs的比例,也没有相关的报道。同时,如何在正常人群中通过简便的方法筛查出可能的高危PCLs患者并推荐他们进行高清影像学的检查也是需要探讨的。目前,对于PCLs风险的判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当发现一个PCL有影像学的高危因素时,这个PCL就将被推荐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即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进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Endoscopic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和囊液分析,以进一步帮助判断该PCL恶性可能的高低或者仍然进行随访。但是,目前国际上对于PCLs的管理指南所推荐的高危因素并不完全一致,对于有高危因素的PCLs所推荐的进一步处理方法也并不一致。更重要的是,有一些指南是针对特定的MCN和IPMN的。然而,影像学对于区分PCLs的具体病理类型并不准确,各个高危因素所代表的危险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这些临床指南会存在偏倚,最终会导致进展型PCLs的漏诊和良性PCLs的过度治疗。对于采用哪一个指南进行PCLs的管理最为准确也没有定论。基于以上的背景,我们设计了本课题,采用断层影像学以及超声内镜的图像进行评估,在中国人群中对PCLs的患病率、人群筛查的可行性、影像学高危因素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利于PCLs恶性可能的评估。1.胰腺囊性肿瘤在中国人群中患病率的研究研究背景和目的:由于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胰腺囊性占位(Pancreatic cystic lesion,PCLs)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发现。但是,它在中国人群中的真实患病率仍未可知。这部分研究的目的为估算PCLs在中国人群中的真实患病率。方法:收集1年内因非胰腺原因行MRI检查的患者。重新读片判断患者有无存在胰腺的囊性占位,估算PCL的患病率,并描述PCLs和高危PCLs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内的分布情况。为估算PCL在中国人群中的真实患病率,采用2017年国家人口抽查数据对本研究的数据组成进行标准化转换。结果:共有10987名患者纳入了本究(7344名男性)。共发现了212例PCLs的患者(123名男性)。PCLs总的患病率为1.93%,并且在女性中更为常见(1.74%vs2.31%,P=0.043)。PCLs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r=0.804,P<0.001)。高危PCLs总的患病率为0.12%(13例),性别和年龄分布在高危PCLs中没有明显的差别(P=0.234和P=0.855),但是,胰头部的PCLs相对于其他部位更容易进展为高危PCLs(P=0.001)。在进行数据标化后,PCLs在中国人群中的真实患病率为1.31%,在女性中的患病率更高(1.11%vs 1.5%,P<0.001),高危PCLs的真实患病率为0.07%。结论:PCLs在中国人群中并不罕见,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女性中PCLs的患病率更高。同时,高危PCLs的患病率是不容被忽视的。2.验证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进展型粘液性胰腺囊性肿瘤中的价值背景和目的:早期发现并诊断进展型胰腺粘液性囊性肿瘤(Advanced cystic mucinous neoplasms,A-c MNs,定义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浸润性癌)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作为一项简单而可行的筛查方法,血清肿瘤标志物(Serum tumor markers,STMs)的检测可能可以用于预测A-c MNs。但是,除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以外,关于其他STMs预测A-c MNs的研究很少。这部分研究主要目的为验证5个胰腺癌相关及非特异性的STMs:CA19-9,CEA,CA125,CA724和CA242在预测A-c MNs和区分IPMN及MCN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IPMN和MCN的患者基本信息,并收集每一种STM在这些病人中的资料。将病例资料分为A-c MNs和非A-c MNs组,在两组间如STMs的平均值以及STMs高于界值的例数均有统计学的差异,则认定该STM在预测A-c MNs中有价值。每一个STM都进行了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的分析,用于说明该STM在预测A-c MNs中价值的高低。在STM的联合分析中,任意一个STM高于界值则认为STM联合为阳性。结果:共187名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其中有72例为A-c MNs。我们发现CA19-9预测A-c MNs的敏感性(54.2%)和准确率(76.5%)最高,通过ROC分析得出其预测能力为中等(AUC=0.7666)。在预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IPMN时,CA19-9的敏感性下降至38.5%。CEA,CA125和CA724都有能力预测A-c MNs,但是他们的预测能力都较弱(AUC=0.651,0.583和0.618)。CA242的预测能力没有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多种STMs联合可以将预测的敏感性提升至62.5%。CA125可能更适用于预测进展型MCN。结论:在5个STMs中,CA19-9的预测能力中等,而CEA,CA125,和CA724的预测能力较低。5种STMs的联合可以改善预测A-c MNs的敏感性。3.比较欧洲循证指南和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诊断进展型胰腺囊性肿瘤准确性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欧洲循证指南(European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EEG)和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guidelines,ACGG)是较新的关于PCLs管理的指南。本研究的目的为评估两个指南在术前影像学怀疑为c MNs的病人中预测进展型PCLs(Advanced PCLs,A-PCLs)中的价值。方法:198名术前影像学怀疑为c MNs并有术后病理诊断的患者纳入了本研究。两个指南通过比较诊断准确率和ROC曲线线下面积来确定他们在预测A-PCLs中价值的高低。结果:62名患者被诊断为A-PCLs。断层影像学(CT/MRI)及EUS对PCLs的分型以及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相近。通过ROC曲线比较两个指南的诊断准确率,两个指南的预测能力都不够理想,预测能力最强为采用ACGG≥2个危险因素的标准(AUC=0.763)。在PCLs有1个高危因素的情况下,EEG的绝对高危因素+MCN高危因素(EEG absolute+MCN,EEGAM)以及EEG的相对高危因素+MCN高危因素(EEG relative+MCN,EEGRM)和ACGG的高危因素具有相近的预测A-PCL的能力(P=0.21和P=0.45)。在PCLs有2个及2个以上高危因素的情况下,ACGG的高危因素预测能力比EGG的绝对适应症更为准确(P=0.001),但是和EEG的相对高危因素预测能力相近(P=0.12)。在指南自身比较中,1个以上EEGAM适应症比2个以上适应症的预测准确率更高(P=0.02),而1个以上的EEGRM适应症和2个以上EEGRM适应症的预测准确率相近(P=0.86)。ACGG有2个及以上适应症较有1个及以上适应症的预测准确率更高(P=0.02)。结论:在影像学评估的基础上,怀疑c MNs的病人中2个指南都对诊断A-PCLs有帮助,但是预测能力有限。采用EEGAM≥1个适应症的标准比采用≥2适应症的标准更为准确,而采用ACGG≥2个适应症的标准比采用ACGG≥1个适应症的标准更为准确。4.进展型胰腺囊性肿瘤的高危因素分析以及术前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背景和目的:对于PCLs的管理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我们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来确定和A-PCLs相关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不同病理类型的PCLs中是否有差别。同时,EUS相对于普通影像学的附加诊断价值也进行了分析。方法:影像学诊断为PCLs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建立一个logistic回归模型来确立和A-PCLs相关的高危因素。并通过这些确认的高危因素建立一个风险预测模型,确认每个高危因素在预测A-PCLs中所占的权重,帮助评估PCL恶性可能的高低。EUS的附加诊断价值进行了单独的分析。结果:353名患者纳入了本研究,125名患者为A-PCLs(35.4%)。胰管扩张≥10 mm(优势比,odds ratio[OR],11.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53–89.2;P=0.018),壁结节≥5 mm(OR,11.67;95%CI,2.3–59.05;P=0.003),囊壁有实性成分(OR,30.87;95%CI,7.23–131.7;P<0.0001)和高血清CA19-9值(OR,1.006;95%CI,1.001–1.011;P=0.02)是A-PCLs的独立高危因素。囊内存在分隔是A-PCLs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47;95%CI,0.04–0.6;P=0.008)。男性有吸烟史(P<0.0001)以及有主胰管扩张(P<0.0001)在进展型IPMN病人中更为常见。SPT多见于年轻女性(P<0.0001),大部分都是无症状的(P<0.0001),CA19-9也多为正常(P<0.0001)。根据这些高危因素我们建立了一个风险预测模型,其预测能力良好,C指数为0.843(95%CI:0.7995-0.888)。在124名进行了EUS-FNA的患者中,在影像学之外通过EUS图像发现了5个新的高危因素(4例壁结节和1例主胰管侵犯),同时17名患者有非正常的EUS-FNA细胞学结果(13例异型细胞和4例可疑癌细胞)。结论:基于一个大样本量的回顾性研究中,主胰管直径≥10 mm,壁结节,实性成分以及血清CA19-9升高为A-PCLs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高危因素在不同病理类型的PCLs之间会有变化。PCLs的风险程度可以通过我们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EUS和EUS-FNA可以帮助获取更多的PCLs诊断信息。

熊远鹏,单人锋,万仁华,文武,李小辉,方康,罗来辉[2](2020)在《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文中认为

张波[3](2018)在《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研究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从重庆市荣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52名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征、诊治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所选52名患者中,先天性囊肿3例,潴留囊肿2例,假性囊肿15例,实体假乳头状肿瘤4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8例,黏液性囊性肿瘤11例,浆液性囊性肿瘤9例。其中,18例患者无临床症状,34例患者均表现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等症状。CA19–9检测在胰腺囊腺癌与囊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00%、55.00%,CA125检测在胰腺囊腺癌与囊腺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9.38%、25.00%。CT、MRI、超声内镜检查术(EUS)、B超等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46.15%、63.46%、65.38%、23.08%。52名患者诊断后均接受手术进行治疗,分别采取囊肿切除术、内引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节段性胰腺切除术、胰体切除术等进行治疗,治疗后痊愈率为96.15%。结论:胰腺囊性病变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异度,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常采用CT、MRI、EUS、B超等检查方式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相关疾病,多种影像学方式结合诊断能够极大的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率,治疗胰腺囊性病变治疗的关键为早诊断并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杨尊帅,胡秋根,杨少民,陈海雄,徐锦锋[4](2018)在《多层螺旋CT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胰腺囊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癌的肿瘤位置、分房、钙化情况及CT征象。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为75.0%(18/24),对黏液性囊腺瘤/癌诊断准确率为88.9%(32/36)。浆液性囊腺瘤有6例被误诊为黏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癌被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多集中在胰头颈部位,占75.0%(18/24);黏液性囊腺瘤/癌位置集中在胰体尾部,占66.7%(2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囊腺瘤分房情况、肿瘤钙化灶、囊壁特征、最大囊直径与黏液性囊腺瘤/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癌CT表现不同,可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

孙聪慧[5](2018)在《机器人胰腺肿瘤剜除术胰瘘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胰腺肿瘤剜除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术后胰瘘发生危险因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并建立有效的胰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完成的130例达芬奇机器人胰腺剜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情况、术中情况、术后情况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术前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评分系统预测胰瘘发生。结果:根据四个独立危险因素赋值并建立预测评分系统为糖尿病患者赋值1分,距主胰管距离小于2.5mm赋值1分,肿瘤在胰腺表面截面积大于7.5cm2记1分,肿瘤位于胰腺右侧记1分,其余记0分。本研究选取ROC曲线评估预测系统的有效性,AUC值为0.804,最佳临界点为4分,其特异度为88.9%,敏感度为79.5%,漏诊率为20.5%,误诊率为11.1%。结论:胰腺肿瘤剜除术后胰瘘发生率高,但经过规范化诊疗后预后良好。主胰管距离小,肿瘤截面积大,糖尿病病史,肿瘤位于右侧预示着较高的胰瘘发生率。术前预测评分系统可以较好地评估术后胰瘘发生的可能。

涂华华,陈先祥,程彩涛,冯勇,张林菲,曾天才,蔡庆和[6](2014)在《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分析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断率和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从1997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占23.33%,女性患者46例,占76.67%;患者年龄24岁至88岁,平均年龄57.88±3.52岁。术前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20例,占33.33%。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提示胰腺有囊性或囊实性占位者50例(83.33%),14例确诊为浆液性囊腺瘤(23.33%)。52例患者行CT检查,确诊浆液性囊腺瘤38例,诊断符合率为73.08%。所研究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8例(30.00%),胰腺远端切除术40例(66.66%),肿瘤剥除术1例(1.67%),胃空肠,胆管空肠吻合术1例(1.67%)。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10.00%),主要并发症有胰瘘,内出血,幽门梗阻,胰腺假性囊肿合并肠瘘及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术后随访1至15年,除1例浆液性囊腺癌患者于术后14个月死亡外,其余预后良好,术后无复发。术后对肿瘤进行病理分型,分为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52例(占86.67%),寡囊型浆液性囊腺瘤8例(占13.33%),包括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癌1例。寡囊型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日为(20.11±0.87)d大于微囊型(17.12±6.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按肿瘤大小分为两组,直径≥4 cm组和直径<4 cm组。肿瘤直径≥4 cm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率为76.56%高于直径-<4 cm组临床症状发生率23.10%(P=0.021),其余临床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差异。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检查适用于初步诊断和筛查,CT诊断准确率较高,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肿瘤多发于胰体尾部,胰体尾切除术为主要手术方式。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远期预后较好。

胡俊,黄强,林先盛,刘臣海,谢放[7](2014)在《胰腺囊性肿瘤40例诊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科室200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胰腺囊性肿瘤无特殊临床表现,B超和CT检查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57.5%(23/40)和72.5%(29/40),但不能准确区分其组织学类型。4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患者误诊为假性囊肿而行内引流术,另外38例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浆液性囊腺瘤23例,黏液性囊腺瘤9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癌5例。5例失访,3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为(74.2±12.8)个月(2个月8年);3例囊腺癌患者中1例肿瘤切除者至今存活(已随访8年),2例肿瘤未切除者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7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余32例获访的囊腺瘤患者均存活至今。结论外科切除是治疗胰腺囊性肿瘤最有效的手段,即使是对于无任何症状的患者也应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李骥,王晓乙,李恒超,狄扬,蒋永剑,杨峰,姚冽,郝思介,金忱,傅德良[8](2014)在《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治—单中心病例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分享胰腺囊性病变的外科诊治经验,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外科诊治特点。方法 :2002至2012年收治161例胰腺囊性疾病患者,行胰腺囊性肿瘤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结合病理分类的变革和差异讨论胰腺囊性肿瘤在外科诊治决策上的趋势。结果 :161例中,胰腺囊性病变位于胰头/钩突部74例,颈体尾部8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9例,胰体尾切除术50例,胰腺中段切除术6例,全/残胰切除术4例,胰腺肿瘤局部剜除术18例和囊肿内/外引流术24例。手术标本经病理证实为胰腺假性囊肿、先天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癌)、黏液性囊腺瘤(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样瘤(癌)和实性假乳头状瘤(癌)。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术后胰瘘的总发生率为44.7%(A级19.2%、B级25.5%)。结论 :应充分重视胰腺囊性病变,尤其是胰腺囊性肿瘤。对于胰腺囊性肿瘤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样瘤的诊治已是临床研究热点,而其与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的鉴别诊断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

罗帝林,赵志清,黄春元,张建文,叶定开,陈利庆,彭华荣,莫金潮[9](2014)在《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21例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7例,其特征性的CT表现有蜂窝样囊性病灶(6例)且单个小囊最大直径≤2cm、分叶状(4例)、囊壁及囊内间隔增强后呈轻度强化(7例)、囊壁光整(7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主要CT表现为多房囊性病灶(4/4)、绝大多数小囊的最大直径>2cm、囊壁较厚且厚薄不均(4例)、2例可见壁结节,增强扫描示囊壁、分隔及壁结节有轻度-中度强化。胰腺囊腺癌10例,CT平扫示肿瘤呈囊状低密度影,有壁结节及分隔;增强扫描示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呈中度-明显强化。结论:胰腺黏液性和浆液性囊腺瘤及囊腺癌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童汉兴,靳大勇[10](2013)在《胰腺囊腺癌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文中提出胰腺囊腺癌临床少见,且缺乏典型症状,故术前诊断困难。同时,其生物学特性及预后与胰腺导管腺癌明显不同,术后5年存活率高达50%以上,因此,临床上宜采取积极手术策略。

二、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断层影像学和超声内镜评估的胰腺囊性肿瘤危险程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胰腺囊性占位在中国人群中的患病率
    一、介绍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部分 验证血清肿瘤标志物在预测进展型粘液性胰腺囊性肿瘤中的作用
    一、介绍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总结
第三部分 比较欧洲循证指南和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诊断进展型胰腺囊性肿瘤准确性的研究
    一、介绍
    二、病人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四部分 进展型胰腺囊性肿瘤的高危因素分析和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一、介绍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超声内镜的新技术在胰腺囊性肿瘤诊治中的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病理检查结果
    2.3 实验室检查
    2.4 影像学检查
    2.5 治疗方法
3 讨论

(4)多层螺旋CT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情况分析
    2.2 不同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分房、钙化情况、囊壁特征、最大囊直径比较
3 讨论

(5)机器人胰腺肿瘤剜除术胰瘘风险预测评分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部分
    绪论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机器人胰腺肿瘤剜除术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式
        1.3 胰瘘标准
        1.4 术后处理
    第二章 胰瘘危险因素分析
        2.1 数据收集
        2.1.1 患者一般情况
        2.1.2 术前情况
        2.1.3 术中情况
        2.1.4 术后情况
        2.2 统计学方法
        2.3 胰瘘相关风险单因素分析
        2.3.1 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2.3.2 术前情况单因素分析
        2.3.3 术中情况单因素分析
        2.3.4 术后情况单因素分析
        2.4 胰瘘相关风险多因素分析
        2.5 术前胰瘘预测评分系统
        2.5.1 临界值确定
        2.5.2 评分系统建立
        2.5.3 评分系统评价
    第三章 讨论
        3.1 胰腺肿瘤剜除手术适应症
        3.1.1 浆液性囊腺瘤
        3.1.2 黏液性囊腺瘤
        3.1.3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3.1.4 实性假乳头瘤
        3.1.5 神经内分泌肿瘤
        3.2 胰腺肿瘤剜除术胰瘘风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致谢
英文部分
    INTRODUCTION
    Ⅰ ROBOTIC ENUCLEATION OF PANCREATIC NEOPLASM
        1.1 General information
        1.2 Surgical details
        1.3 POPF
        1.4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Ⅱ RISK FACTORS OF POPF
        2.1 Data Collection
        2.1.1 General information
        2.1.2 Preoperative conditions
        2.1.3 Intraoperative situation
        2.1.4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
        2.2 Statistical method
        2.3 POPF risk univariate analysis
        2.3.1 General information univariate analysis
        2.3.2 Preoperativ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2.3.3 Intraoperativ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2.3.4 Postoperative univariate analysis
        2.4 POPF multi-factor analysis
        2.5 POPF predictive scoring system
        2.5.1 Critical value determination
        2.5.2 Rating system establishment
        2.5.3 Rating System Evaluation
    Ⅲ DISCUSSION
        3.1 Surgical indications
        3.1.1 Serous cystadenoma
        3.1.2 Mucinous cystadenoma
        3.1.3 IPMN
        3.1.4 Solid pancreatic neoplasm
        3.1.5 Neuroendocrine tumors
        3.2 Risk factors of POPF enucleation

(6)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肿瘤情况
    1.4 辅助检查
    1.5 手术方案及并发症
    1.6 术后病理分型
    1.7 随访及预后
    1.8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7)胰腺囊性肿瘤40例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检查方法
        1.3.1 实验室检查
        1.3.2 影像学检查
    1.4 手术治疗
2 结果
    2.1 诊断
    2.2 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
3 讨论
    3.1 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3.2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
    3.3 胰腺囊性肿瘤的治疗

(8)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治—单中心病例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生化检查
    1.3 影像学检查
    1.4 数据收集
    1.5 并发症定义
        1.5.1 围手术期死亡
        1.5.2 胰瘘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1.5.3“胃排空延迟”诊断标准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结果
    2.2 并发症
    2.3 病理分类
    2.4 随访
3 讨论
    3.1 胰腺囊肿的病理诊断与更新
    3.2 胰腺囊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建议
        3.2.1 SCA
        3.2.2 MCN
        3.2.3 IPMN
        3.2.4 SPN
    3.3 手术是治疗胰腺囊性病变的首要安全选择

(9)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结果
    1.胰腺浆液性囊腺瘤
    2.胰腺黏液性囊腺瘤
    3.胰腺囊腺癌
讨论

(10)胰腺囊腺癌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胰腺囊腺癌定义
2 胰腺囊腺癌临床特征
    2.1 发病情况
    2.2 病理组织学特点
    2.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3 胰腺囊腺癌的外科治疗

四、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断层影像学和超声内镜评估的胰腺囊性肿瘤危险程度的分析[D]. 孙力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的诊断与治疗[J]. 熊远鹏,单人锋,万仁华,文武,李小辉,方康,罗来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0(08)
  • [3]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分析[J]. 张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20)
  • [4]多层螺旋CT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J]. 杨尊帅,胡秋根,杨少民,陈海雄,徐锦锋. 中国医学创新, 2018(23)
  • [5]机器人胰腺肿瘤剜除术胰瘘风险预测评分模型[D]. 孙聪慧.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胰腺浆液性囊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J]. 涂华华,陈先祥,程彩涛,冯勇,张林菲,曾天才,蔡庆和. 肝胆外科杂志, 2014(05)
  • [7]胰腺囊性肿瘤40例诊疗分析[J]. 胡俊,黄强,林先盛,刘臣海,谢放.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4(10)
  • [8]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治—单中心病例回顾[J]. 李骥,王晓乙,李恒超,狄扬,蒋永剑,杨峰,姚冽,郝思介,金忱,傅德良. 上海医药, 2014(10)
  • [9]多层螺旋CT对胰腺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诊断价值[J]. 罗帝林,赵志清,黄春元,张建文,叶定开,陈利庆,彭华荣,莫金潮. 放射学实践, 2014(04)
  • [10]胰腺囊腺癌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J]. 童汉兴,靳大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06)

标签:;  ;  ;  ;  ;  

胰腺粘液性囊腺癌的诊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