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育种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

杂交育种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

一、杂交繁育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福忠[1](2020)在《肉牛的选配及杂交繁育技术》文中研究说明肉牛杂交繁育技术和选配方法主要是围绕肉牛育种目标,为公牛和母牛选择配偶,促使二者后代基因更加优良。其中杂交繁育技术主要分为杂交改良与育成杂交等,根据肉牛品质、亲缘等进行选配。对此,笔者针对肉牛选配方法和杂交繁育技术进行概括分析,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党树璋[2](2019)在《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肉牛生产国,以本地黄牛为主,存栏数近1亿头,但存在体型小,生产性能较低的缺点。为了改变现况,中国许多地区大量引进生长发育快、屠宰率和净肉率高的国外肉牛品种,对本地牛进行杂交改良以提高生产性能。不同的杂交模式,其杂交优势不同,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有差异。为了探究三元杂交牛的杂交效果,同时为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本试验以夏西本三元杂交牛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长发育指标、屠宰后肉质指标,结果如下:(1)夏西本杂种牛生长性能表现较高,生长速度快,尤其是早期生长速度快,成年公牛体重能达到534.17±45.75kg,体高为129.05±5.95cm,胸围197.63±8.31cm,胸宽45.82±4.71cm,管围21.99±2.03,腿围66.13±8.52。(2)夏西本杂种牛屠宰性能表现优良,胴体重为277.26±35.48kg,净肉重232.6±32.13kg,肉骨比为5.42:1,屠宰率为51.89±4.57,净肉率为43.48±3.97,胴体产肉率为83.84±3.15;而且夏西本杂交牛头、蹄、皮及各种内脏重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夏西本杂种牛肉品质表现较好,尤其是变异系数较小的指标,肌肉pH值为6.59±0.3,肉亮度为29.25±1.9,熟肉率54.47±1.58,背膘厚度为6.94±0.4mm。值得一提的是牛肉的眼肌面积达到了106.17±11.96 cm2,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理化组成来看,夏西本杂种牛肉质营养丰富,尤其是其粗蛋白含量为22.95%±0.4%,符合人们高蛋白肉质来源的标准,肌纤维直径较小,为49.76±6.45μm,肉质适口性好。(4)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试验结果显示,肾周脂肪细胞直径为104.41±25.97μm,而皮下脂肪细胞直径为101.51±18.79μm,稍小于肾周脂肪细胞,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夏西本杂交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均含有33种脂肪酸,其中SFA15种,MUFA8种,PUFA10种。而且,皮下脂肪组织中PUFA/SFA和ω-3/ω-6比值均高于肾周脂肪组织,其中PUFA/SFA差异极显着(P<0.01),而ω-3/ω-6差异不显着(P>0.05)。以上结果都表明,夏西本杂种牛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达到了国内肉牛生产的先进水平,三元杂交模式能明晰那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为提升我省肉牛育种水平和加速产业化进程奠定基础,对于农民致富和草食畜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蒋迎霞[3](2019)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筠连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资源县,煤炭产业曾经是全县经济支柱产业。受宏观经济和煤炭行情下行影响,筠连县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步伐加快,筠连县把肉牛产业作为全县转型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初步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肉牛产业化转型发展道路,肉牛产业已成为筠连调整产业结构、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帮助农户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文章采用文献法搜集国内外研究资料,从实证性调查入手,采用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同时采用描述性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筠连县肉牛产业化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筠连县肉牛产业的”种、养、加、销“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结合SCP范式对肉牛产业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P)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梳理出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低、集群化程度低、品牌建设落后和相关数据体系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针对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同时整合科技、创新、资本、土地等资源,为肉牛产业后续发展提出扩大肉牛产业发展规模,提升组织化水平、优化肉牛产业结构,延伸肉牛产业链、提高供给质量,强化品牌建设、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几点对策建议。

张吉鹍[4](2015)在《我国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文中认为本文就我国肉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张吉鹍,熊焕保[5](2014)在《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文中提出对我国肉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病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李耀东[6](2014)在《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选育效果分析与精准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借鉴国外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先进经验,以动物遗传育种学和畜牧业精准管理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利用优良验证荷斯坦种公牛对我国西北农区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低代杂种、高代杂种和纯种进行试验,开展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和奶牛场精准化管理技术的研究工作:1.采用级进杂交遗传育种方法对以上三个奶牛类群进行改良,评估其在生长性能、泌乳性能、繁殖性能、体型外貌方面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生长性能方面,高代杂种成年体重、12月龄体高显着高于低代杂种(P<0.05),高代杂种、低代杂种15月龄体斜长显着高于纯种(P<0.05);初生重、6、12、15月龄重3世代显着高于1世代(P<0.05);2、6、12、15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3世代显着高于2世代,2世代显着高于1世代(P<0.05);泌乳泌乳性能方面,高代杂种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显着高于纯种(P<0.1),305d产奶量比纯种荷斯坦和低代杂种分别高232kg、418kg;2世代305d产奶量显着高于0世代(P<0.05);2、3胎次305d产奶量显着高于1胎次(P<0.05);繁殖性能方面,纯种荷斯坦奶牛产后第一次配种天数、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显着高于低代杂种牛(P<0.05);第3胎次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显着低于第1胎次(P<0.05);高代杂种初配时间要比纯种早34天;体型外貌方面,纯种总评分、体躯结构评分、乳房评分、乳用特征评分显着高于低代杂种,而低代杂种尻部评分、肢蹄评分高于纯种;2世代体躯结构评分、肢蹄评分、乳房评分、乳用特征评分比0世代高,1世代比3世代有更高的尻部评分;第2胎次体躯结构评分、肢蹄评分、乳房评分和总评分显着高于1胎次,2胎次以后各部位评分呈下降趋势。2.利用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以上三个奶牛类群生长激素基因(GH)部分第四内含子与第五外显子、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第八外显子两个基因位点上的遗传变异,并对其变异位点与生长性能、泌乳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H基因第4内含子2017bp处存在C→T突变。不同基因型奶牛群体GH基因SNP的互作效应对305d产奶量、305d乳脂量、305d乳蛋白量和305d乳糖量有显着影响,等位基因T对泌乳性能具有正效应;GH基因对15月龄体重、2月龄和6月龄胸围有显着影响,CC型显着高于TT型(P<0.05);低代杂种CC型个体在12、15月龄体重、体斜长、腹围,15月龄体高、6月龄、15月龄胸围指标上显着高于TT型(P<0.05);高代杂种CC、CT型个体在成年体重、2月龄、6月龄胸围指标上显着高于TT型(P<0.05);纯种CC、CT型个体在成年体重、2月龄、6月龄胸围、6月龄腹围指标上显着高于TT型(P<0.05)。GHR基因第8外显子4962bp处存在T→A突变,导致苯丙氨酸突变为酪氨酸。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等位基因T对生长性能具有正效应;AT型6月龄、15月龄体重,6月龄、12月龄体高,6月龄体斜长、胸围、腹围显着高于AA型(P<0.05);低代杂种6月龄、15月龄体重,6月龄体斜长AT型显着高于AA型(P<0.05);高代杂种6月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6月龄、12月龄腹围AT型显着高于AA型(P<0.05);纯种6月龄、12月龄体高,6月龄体斜长、胸围,2月龄腹围AT型显着高于AA型(P<0.05);GHR基因SNP的互作效应对泌乳性能无显着性影响。3.针对现代化奶牛场管理的需要,运用计算机语言,本研究开发了奶牛场精准化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包括牛群管理、泌乳管理、繁殖管理、饲料管理、财务管理、预警系统和经济效益分析七大模块。系统通过构建基础数据库,在原始数据及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整合牛场财务数据,通过事先设计的数据规则,依靠计算机语言进行自动整合运算来实现各种统计分析功能,从而实现奶牛场成本分析与经济效益分析。此外,该软件还能够有效地进行辅助选育,提高中小型奶牛场的生产效率。该软件目前已经在甘肃临洮奶牛场投入生产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徐龙[7](2013)在《日粮因子对肉牛的脂肪酸消化代谢、生长效率、胴体品质及牛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五头装有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安格斯肉牛,按照2×2+1日粮因子5×5拉丁方设计,测定肉牛瘤胃的pH值动态变化、VFA产量、氮素代谢、脂肪酸瘤胃氢化、日粮因子在消化通道中的流通和消化率的变化,进行了日粮中玉米DDGS和莫能菌素的含量的变化对肉牛的瘤胃发酵、能量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玉米DDGS的日粮与对照相比,有增加干物质采食量(DMI)的趋势(P<0.1),粗蛋白(CP)瘤胃消化率极显着的降低(P<0.01),但CP的总的表观消化率却极显着的增加(P<0.01)。随着日粮中玉米DDGS含量的增加(0,20%,40%),十二指肠中有机质(OM)的流量显着的增加(P<0.05),并且瘤胃中的OM, NDF和淀粉的消化率极显着地呈线性的增加(P<0.01),但对总的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日粮中玉米DDGS的增加对总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构成没有影响,但是显着的呈线性的降低(P<0.05)醋酸与丙酸的比例。随着日粮中玉米DDGS含量的增加,氮的摄入量,十二指肠总氮的流量,显着的增加(P<0.05),并且微生物氮转化率也显着的增加(P<0.05)。当日粮中莫能菌素含量从28增加到48mg/kg时,极显着的降低了DMI和OM的流量(P<0.01),显着的增加了OM的瘤胃消化率(P<0.05),但并不影响OM的总的消化率。随着日粮中玉米DDGS的增加,脂肪酸摄入量极显着的增加(P<0.01); CLAc9,t11、C18:3c9,c12,c1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十二指肠流量显着的呈线性的增加(P<0.01),然而,随着日粮中莫能菌素含量的增加,脂肪酸的摄入量有减少的趋势(P<0.10);C18:2c9,c12、C18:3c9,c12,c15、MUFA和PUFA的十二指肠流量显着的降低(P<0.05)。通过200头杂交繁育的肉牛,按照2x2+1因子配比,测定肉牛的体重变化、生长指标、胴体参数和牛肉脂肪酸含量,进行了用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替换日粮中的大麦和日粮中莫能菌素含量的变化对肉牛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牛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用小麦替换日粮中的大麦对DMI没有显着影响,但日粮中莫能菌素的增加极显着的降低了(P<0.01) DMI,莫能菌素从28增加到48mg/kg时DMI降低了6%。各处理间,肉牛的最终体重,平均日增重(ADG)和重料比(G:F)没有显着差异。饲喂大麦日粮的肉牛的屠宰率显着的高于(P<0.05)饲喂小麦日粮,其他肉牛的胴体品质并没有受到日粮不同处理的影响。与饲喂硬质小麦的日粮相比,饲喂软质小麦日粮的肉牛具有相对较低的(P<0.05)背脂厚度和较高的(P<0.05)净肉量。用小麦替代日粮中的大麦,并没有影响肉牛肋部横膈膜肌(PCD)中MUFA和PUFA的总量,但显着降低了(P<0.05)PCD脂肪中C18:1t11和C18:3c9,12,c15的组成比例。综上所述,增加育肥日粮中的DDGS能够增加能量和蛋白供给,并且由于增加了肉牛的PUFA的摄入量和十二指肠流量,而增加了日粮PUFA的供应。小麦能够在不对肉牛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牛肉中脂肪酸成分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替代日粮中的大麦。日粮中莫能菌素的含量从28增加到48mg/kg减少了DMI从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但对提高肉牛生产效率的作用却有限。

张吉[8](2012)在《制约肉牛养殖效益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表明1制约肉牛养殖效益的因素1.1良种覆盖面低,牛群品质差1.1.1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水平低。目前,我国农村肉用牛种杂乱,有的为地方牛种、有的为兼用型地方良种牛、有的为引进品种与地方牛种的杂交后代、也有部分为淘汰的役用牛,但支撑我国肉牛生产的主导品种仍然是产肉性能欠佳的地方黄牛品种。我国的肉牛业仍处于以黄牛为主的高数量状态,良种覆盖面低,改良肉牛比例仅为30%40%,与发达国家改良牛比例90%以上的差距很大,牛群整体品质差,个体生产水平有待提高。2005年,我国黄牛存栏

王永康[9](2012)在《世界主要奶业国家奶牛杂交繁育的最新进展》文中认为本文对世界主要奶业国家如美国、德国、新西兰、意大利等的奶牛杂交繁育经验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指导我国奶牛品种改良。

王海霞,苗强[10](2012)在《肉牛杂交利用方式的分析》文中指出文章通过解释杂交的概念以及杂交在生产中的实际意义,从不同的杂交利用优势,阐述了种间杂交、级进杂交、育成杂交、导人杂交、经济杂交等各种杂交的种用目的和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生产者改善其主要想改善的方面,采取不同的杂交式来改善肉牛业的生产,从而生产出肉质好、用料省、抵抗力强、适应性广的优质高产肉牛。

二、杂交繁育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繁育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肉牛的选配及杂交繁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肉牛选配方法
    1.1 品质选配方法
    1.2 亲缘选配方法
2 肉牛杂交繁育技术
    2.1 杂交改良技术
    2.2 育成杂交技术
3 小结

(2)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主要肉牛品种现状及简介
        1.1.1 我国黄牛品种资源现状及部分品种简介
        1.1.2 国外肉牛品种资源现状及部分品种简介
    1.2 肉牛杂交生产现状及趋势
        1.2.1 肉牛杂交生产现状
        1.2.2 肉牛杂交的趋势
    1.3 肉牛生产性能研究现状
    1.4 本试验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2.1 测定指标
        2.2.2 测定方法
        2.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夏西本杂种牛体尺体重性状分析
    3.2 屠宰性能测定
    3.3 肉质性能测定结果
        3.3.1 夏西本杂种牛的肉品质结果
        3.3.2 夏西本杂种牛肌肉理化性状
        3.3.3 夏西本杂种牛胴体分割结果
    3.4 夏西本杂种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3.4.1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质量和组织学差异分析
        3.4.2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3.4.3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33项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夏西本杂种牛体尺体重性状
    4.2 夏西本杂种牛屠宰性状
    4.3 夏西本杂种牛肉质性状测定
    4.4 夏西本杂种牛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
        2.1.2 国内文献
        2.1.3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布局理论
        2.2.2 产业组织理论
        2.2.3 产业结构理论
        2.2.4 产业发展理论
3 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3.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3.1.1 筠连县概况
        3.1.2 畜牧业发展现状
        3.1.3 数据来源
    3.2 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3.2.1 肉牛产业发展概况
        3.2.2 养殖规模
        3.2.3 品种结构
        3.2.4 生产状况
        3.2.5 加工和销售情况
        3.2.6 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3.3 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优势
        3.3.1 迎合产业结构转型契机
        3.3.2 政策倾斜
        3.3.3 养殖成本低
4 筠连县肉牛产业SCP范式分析
    4.1 筠连县肉牛市场结构分析
        4.1.1 养殖结构
        4.1.2 市场集中度分析
        4.1.3 产品差异化分析
        4.1.4 进入和退出壁垒
    4.2 筠连县肉牛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4.2.1 定价行为
        4.2.2 其他行为
        4.2.3 产业组织调整
    4.3 筠连县肉牛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4.3.1 产量变化
        4.3.2 技术进步
        4.3.3 资源配置效益
        4.3.4 经济及社会效益
5 筠连县肉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存在问题
        5.1.1 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低
        5.1.2 集群化程度低
        5.1.3 品牌建设落后
        5.1.4 相关数据体系及管理体制不完善
    5.2 原因分析
        5.2.1 肉牛养殖方式落后
        5.2.2 产业链不完整
        5.2.3 未充分结合市场需求
        5.2.4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6 对策建议
    6.1 依托科技和创新,扩大肉牛产业发展规模,提升组织化水平
        6.1.1 提升科技水平
        6.1.2 鼓励科技创新
    6.2 整合资本与土地要素,优化肉牛产业结构,延伸肉牛产业链
        6.2.1 推进种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调整
        6.2.2 引进和培育屠宰加工企业
        6.2.3 强化冷链、仓储建设
        6.2.4 强化流通环节
    6.3 契合市场需求,提高供给质量,强化品牌建设
        6.3.1 树立牛肉消费意识
        6.3.2 契合消费者需求,丰富牛肉产品
        6.3.3 加强品牌宣传
    6.4 政府加快制度创新,加大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6.4.1 加码培育市场主体
        6.4.2 建立肉牛生产数据体系
        6.4.3 健全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一、个人基本情况
    二、教育及工作经历

(4)我国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品种优化程度低,产业经济效益差
    1.2 生产方式落后,饲料品质差
    1.3 养殖知识贫乏,饲养管理粗放
    1.4 优质饲草缺乏,秸秆利用率低
    1.5 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养牛科技含量不高
    1.6 圈舍简陋,粪污处理意识薄弱,养殖环境差
    1.7 消毒不到位,疫病防控意识差
2 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对策
    2.1 丰富肉牛品种,有序开展杂交利用
    2.2 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提高饲料转化率
    2.3 良种良法,综合集成
    2.4 深化饲草资源开发,保证牧草均衡供应
    2.5 科学育肥,合理配料,实现日粮全价化
    2.6 规范圈舍建设,改善养殖环境
    2.7 强化牛群健康监测,细化牛群保健措施

(5)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品种优化程度低, 产业经济效益差
    1.2 生产方式落后, 饲料转化率低
    1.3 养殖知识贫乏, 饲养管理粗放
    1.4 优质饲草缺乏, 秸秆利用率低
    1.5 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 养牛科技含量不高
    1.6 圈舍简陋, 粪污处理意识薄弱, 养殖环境差
    1.7 消毒不到位, 疫病防控意识差
2 发展肉牛业的对策建议
    2.1 丰富肉牛品种, 有序开展杂交利用
    2.2 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 提高饲料转化率
    2.3 良种良法, 综合集成
    2.4 深化饲草资源开发, 保证牧草均衡供应
    2.5 科学育肥, 合理配料, 实现日粮全价化
    2.6 规范圈舍建设, 改善养殖环境
    2.7 强化牛群健康监测, 细化牛群保健措施

(6)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选育效果分析与精准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奶业发展概况
        1.1 世界奶业发展概况
        1.2 中国奶业发展概况
    2.奶牛遗传改良
        2.1 奶牛遗传改良简介
        2.2 国外奶牛遗传改良现状
        2.3 我国奶牛遗传改良现状
    3.杂交繁育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3.1 杂交繁育简介
        3.2 杂交繁育方法
        3.3 杂种优势
        3.4 研究进展
    4. 体型线性评定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4.1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简介
        4.2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的意义
        4.3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的个体条件
        4.4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的性状
        4.5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的具体方法
        4.6 奶牛体型线性评定的等级划分
        4.7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分子生物技术在奶牛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5.1 基因定位
        5.2 QTL 及其研究进展
        5.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
        5.4 PCR-SSCP 技术
    6. 功能性状候选基因概述
        6.1 生长激素基因(GH)概述
        6.2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概述
    7.奶牛精准管理
        7.1 精准管理理论的提出
        7.2 奶牛精准管理的目标
        7.3 奶牛精准管理的主要内容
    8. 计算机软件在奶牛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选育改良效果分析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试验材料
        2.1 试验动物
        2.2 仪器设备及试剂
    3. 试验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3.3 数据采集
    4. 最小二乘法统计分析模型
    5. 结果
        5.1 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泌乳性能分析
        5.2 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生长性能分析
        5.3 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繁殖性能分析
        5.4 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体型线性评定分析
    6. 分析与讨论
        6.1 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泌乳性能分析
        6.2 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生长性能分析
        6.3 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繁殖性能分析
        6.4 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体型线性评定分析
        6.5 对我国奶牛群体改良和育种工作的建议
    7. 小结
第三章 GH 和 GHR 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泌乳性能的关联分析研究
    1. 研究目的意义
    2. 试验材料
        2.1 试验动物
        2.2 数据测量
        2.3 仪器设备
        2.4 药品和试剂
        2.5 主要溶液的配制
    3. 试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牛血液 DNA 的提取和检测
        3.3 GH 基因和 GHR 基因的 PCR 扩增
        3.4 GH 基因和 GHR 基因的 PCR-SSCP 分析
        3.5 GH 基因和 GHR 基因扩增片段测序
    4. 统计分析
        4.1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4.2 群体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
        4.3 最小二乘法统计分析模型
    5. 结果
        5.1 牛血样 DNA 的提取
        5.2 GH 基因 PCR-SSCP 多态性检测
        5.3 GHR 基因 PCR-SSCP 多态性检测
        5.4 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5.5 基因多态位点群体遗传学分析
        5.6 GH 基因和 GHR 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能关联分析
        5.7 GH 基因和 GHR 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能关联分析
    6. 分析与讨论
        6.1 采样及 DNA 提取
        6.2 GH 基因和 GHR 基因多态位点碱基突变分析
        6.3 GH 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6.4 GHR 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
    7. 小结
第四章 奶牛精准化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1. 软件开发的目的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试验材料
        2.1 试验动物
        2.2 试验数据
        2.3 计算机环境
    3. 试验设计
        3.1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3.2 软件表结构设计
        3.3 数据库设计
        3.4 数据记录与分类
    4. 结果与分析
        4.1 牛群管理系统的实现
        4.2 泌乳管理系统的实现
        4.3 繁殖管理系统的实现
        4.4 饲料管理系统的实现
        4.5 财务管理系统的实现
        4.6 预警系统的实现
        4.7 经济效益分析系统的实现
    5. 讨论
        5.1 体型线性评定与奶牛选育
        5.2 影响奶牛场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5.3 奶牛场精准管理软件的应用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试验用溶液剂配置方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日粮因子对肉牛的脂肪酸消化代谢、生长效率、胴体品质及牛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国内外肉牛生产研究现状
    1.2 肉牛瘤胃营养特点
    1.3 瘤胃脂肪酸
    1.4 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1.4.1 脂肪酸在瘤胃的脂解
        1.4.2 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
        1.4.3 脂肪酸在瘤胃的氢化
        1.4.4 十二指肠不饱和脂肪酸流量
        1.4.5 脂肪在肠道的消化和吸收
    1.5 日粮脂肪的作用与来源
        1.5.1 作用
        1.5.2 来源
    1.6 反刍动物产品的脂肪酸
        1.6.1 人体健康
        1.6.2 反刍动物产品的CLA的产生
    1.7 莫能菌素在牛的生产上的应用
        1.7.1 莫能菌素作用机理
        1.7.2 莫能菌素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1.7.3 莫能菌素对氮素代谢的影响
        1.7.4 莫能菌素对瘤胃发酵紊乱的影响
    1.8 玉米DDGS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
        1.8.1 玉米DDGS的营养价值
        1.8.2 玉米DDGS的作用
        1.8.3 玉米DDGS中的脂肪在肉牛生产的作用
    1.9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
        2.1.1 肉牛瘤胃发酵代谢试验
        2.1.2 肉牛生长试验
    2.2 试验设计
        2.2.1 肉牛瘤胃发酵代谢试验
        2.2.2 肉牛生长试验
    2.3 基础日粮与饲养管理
        2.3.1 肉牛瘤胃发酵代谢试验
        2.3.2 肉牛生长试验
    2.4 样品采集
        2.4.1 肉牛瘤胃发酵代谢试验
        2.4.2 肉牛生长试验
    2.5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2.5.1 主要仪器设备
        2.5.2 主要试剂及来源
    2.6 测定指标
        2.6.1 采食量的测定
        2.6.2 十二指肠流量的测定
        2.6.3 瘤胃pH值测定
        2.6.4 干物质及有机物的测定
        2.6.5 中性洗涤性纤维的测定
        2.6.6 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
        2.6.7 淀粉的测定
        2.6.8 总N和~(15)N的测定
        2.6.9 粗脂肪的测定
        2.6.10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
        2.6.11 粗蛋白的测定
        2.6.12 氨基氮浓度的测定
        2.6.13 Yb的测定
        2.6.14 脂肪酸的测定
        2.6.15 生长性能测定
        2.6.16 胴体品质测定
        2.6.17 血糖测定
        2.6.18 血液尿素测定
    2.7 数据统计分析
        2.7.1 肉牛瘤胃发酵代谢试验
        2.7.2 肉牛生长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肉牛瘤胃发酵代谢试验
        3.1.1 玉米DDGS和Mon对肉牛采食量影响
        3.1.2 玉米DDGS和Mon对肉牛十二指肠食糜流量影响
        3.1.3 玉米DDGS和Mon对肉牛瘤胃中RFOM的影响
        3.1.4 玉米DDGS和Mon对肉牛瘤胃消化率的影响
        3.1.5 玉米DDGS和Mon对肉牛小肠消化率的影响
        3.1.6 玉米DDGS和Mon对肉牛总消化道消化率的影响
        3.1.7 玉米DDGS和Mon对肉牛氮素代谢的影响
        3.1.8 玉米DDGS和Mon对肉牛瘤胃pH值的影响
        3.1.9 玉米DDGS和Mon对肉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3.1.10 玉米DDGS和Mon对肉牛瘤胃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3.2 肉牛生长试验
        3.2.0 饲料营养成分
        3.2.1 小麦和Mon对肉牛采食量的影响
        3.2.2 小麦和Mon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3.2.3 小麦和Mon对肉牛胴体品质的影响
        3.2.4 小麦和Mon对肉牛血液代谢的影响
        3.2.5 原料和日粮中的脂肪酸
        3.2.6 牛肉中的脂肪酸组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制约肉牛养殖效益的因素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制约肉牛养殖效益的因素
    1.1 良种覆盖面低,牛群品质差
        1.1.1 质量参差不齐,生产水平低。
        1.1.2 配种方式落后。一些地方肉牛改良配种体系不
        1.1.3 母牛繁殖力低。
    1.2 养殖方式落后,饲养管理粗放
        1.2.1 养殖方式落后
        1.2.1. 1 养殖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
        1.2.1. 2 能繁母牛基础群体不稳定,规模养殖难以提高。
        1.2.2 饲养简单,管理粗放
        1.2.2. 1 饲喂方式单一。
        1.2.2. 2 饲喂无规律。
    1.3 饲草开发滞后,饲料转化利用率低
    1.4 肉牛肥育体系不健全,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
        1.4.1 肉牛肥育体系不健全。
        1.4.2 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
        1.4.2. 1 规模养殖知识贫乏
        1.4.2. 1. 1 科技意识差。
        1.4.2. 1. 2 规模化饲养配套技术普及率低。
        1.4.2. 2 缺乏规范的饲养管理技术与饲养标准。
    1.5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养殖户疫病防治意识差
        1.5.1疫情监测机构不健全。
        1.5.2不驱虫。
        1.5.3不重视防疫。
        1.5.4卫生条件差。
        1.5.5消毒不到位。
    1.6 环保意识淡,饲养环境差
2 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措施
    2.1 发挥地方良种牛特性,广泛利用杂种优势
        2.1.1 发挥地方良种牛特性。
        2.1.2 广泛利用杂种优势。
    2.2 适度规模养殖,规范化饲养管理
        2.2.1 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2.2.1. 1 种养结合的适度规模养殖。
        2.2.1. 3 适度规模养牛的“度”要与时俱进。
        2.2.1. 4 散养为基础,规模作先导。
        2.2.2 规范化饲养管理
        2.2.2. 1 保持牛舍、牛体卫生。
        2.2.2. 2 夏季防暑,冬季防寒。
        2.2.2. 3 母牛管理精细化。
        2.2.2. 4 定时饲喂育肥牛。
        2.2.2. 5 适量运动。
        2.2.2. 6 治疗疾病。
    2.3 深化饲草资源开发与加工调制,普及全价混合日粮
        2.3.1 提高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降低养牛成本。
        2.3.2 饼粕、糟渣类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2.3.3 当地农作物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
        2.3.4 采用不同种植模式保证牧草平衡供应。
        2.3.5 普及全价混合日粮。
    2.4 健全肉牛肥育体系,强化科技支撑
        2.4.1 良种良法,综合集成。
        2.4.2 组建肉用经济杂交繁育体系。
    2.5 强化疫病防治,发展健康养殖
    2.6 清洁生产,保护环境

(10)肉牛杂交利用方式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杂交的概念
3 杂种的优势
4 杂交方式的分类

四、杂交繁育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肉牛的选配及杂交繁育技术[J]. 赵福忠.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0(01)
  • [2]三元杂交肉牛生长与肉质性能研究[D]. 党树璋.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3]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筠连县肉牛产业发展研究[D]. 蒋迎霞.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4]我国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张吉鹍. 中国奶牛, 2015(02)
  • [5]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张吉鹍,熊焕保.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06)
  • [6]不同基因型奶牛类群选育效果分析与精准管理模式研究[D]. 李耀东.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7]日粮因子对肉牛的脂肪酸消化代谢、生长效率、胴体品质及牛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 徐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2)
  • [8]制约肉牛养殖效益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 张吉.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2(06)
  • [9]世界主要奶业国家奶牛杂交繁育的最新进展[J]. 王永康. 中国奶牛, 2012(10)
  • [10]肉牛杂交利用方式的分析[J]. 王海霞,苗强. 科学之友, 2012(08)

标签:;  ;  ;  ;  ;  

杂交育种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