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作品的新闻素养

论新闻作品的新闻素养

一、浅论新闻作品的新闻性与文学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云彤[1](2021)在《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与“中国故事”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的改革开放促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与经济上的改革创新加速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受到改革开放浪潮的影响,中国社会的文化语境转变,报告文学在这种语境下,凭借其自身兼具文学性和新闻性的特征一度成为当时文坛的主流。通过对中国社会的理性审视,塑造一个个鲜明的国家形象,建构了一个个完整且丰富的“中国故事”,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弘扬了新时期的主旋律。同时也引导了中国社会走上了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新时期(1978—1990)这十几年间的报告文学内容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和转变,新时期报告文学建构的“中国故事”出现明显的分界点与社会发展过程有着紧密联系,这是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本论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国报告文学建构的国家形象以及这种建构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联系。从报告文学的特征及其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开始研究,通过研究报告文学在80年代的创作,分析报告文学在80年代建构的“中国故事”的差异,进而研究报告文学在80年代的发展以及报告文学所建构的“中国故事”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报告文学的客观性使得报告文学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报告文学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国家意志,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导向。从70年代末开始,报告文学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新时代的开启促使了报告文学叙事的新变。作家逐渐摆脱了之前模式化的创作,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中。一个个丰富且真实的“中国故事”的建构成为报告文学的主体内容,而“中国故事”建构的目的,则是要打造具有时代烙印和精神导向的国家形象。因此“中国故事”的建构,成为了我们了解80年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绪论部分主要阐释本文研究的意义,综述新时期以来对报告文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对“中国故事”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研究新时期的开启与报告文学“中国故事”叙事新变。时代的转型加速了报告文学创作的转向,这种转向主要体现在题材、人物以及叙事方式上。新时期的中国连接着文革十年的创伤,而改革开放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精神方面。文革后的拨乱反正,使社会由一种盲目性的狂欢逐渐趋向常态化,个人的生存空间和人的尊严开始受到重视,人的生存空间与精神空间得到了拓展,人得以在超越身体的层面上实现自身的价值。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在这一时期得到增强。第二章研究新时期报告文学与国家形象的重构。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一场现代化变革,不仅是物质基础的建设,也是现代文化的建构。新时期报告文学对于个体的描写体现了“人”的意识的回归。知识分子、科学家成为了新的国家形象。现代化所提倡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报告文学建构的中国形象提供了精神内核。徐迟作为新时期报告文学家中的领军人物,他的创作成为研究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主要材料。第三章从探究新时期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产生与中国故事结构的转变。对新时期以来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进行研究,探究新时期“中国故事”精神结构、叙事内容的转变。对“中国故事”精神以及结构转变进行了剖析和价值反思。报告文学建构的“中国故事”蕴含着主流话语对时代的要求和召唤,反映着民族与国家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结语将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中所建构的“中国故事”从文学性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时代烙印深刻的报告文学不仅是时代的镜子,更是文学的宝藏。文学性一直是报告文学不可磨灭的特征,报告文学特殊的文体使得它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创作,不仅是对之前的报告文学的提升,也是对新时期文学史的丰富。因此对报告文学所建构的“中国故事”的研究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学史价值。

黄菲蒂[2](2020)在《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文中研究说明报告文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以来,始终以现实和历史的在场者身份参与着百年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显示着独特而重要的文体价值。报告文学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学参照,不但取得了丰厚的创作实绩,而且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成为时代文学主潮之一。但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却相对缓慢和单薄,未能给如此丰厚的创作提供足够的理论阐释与话语支撑,这不仅使这一特殊文学样式难以获得应有的文学史认同,还使文体在合法性上遭遇危机。现代以来的文学理论话语建构在以小说为主体的文学创作之上,报告文学因其纪实性特征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在文化立场、价值取向、话语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就相对处在这一理论评价体系的边缘。因而,建构起从报告文学自身特性出发的、符号自身创作规律的理论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文学的纪实性、社会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其与虚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尽相同。报告文学对现实的把握主要表现为对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书写上,时代主题和现实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报告文学的写作主题。这充分说明报告文学的主题话语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把握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则是抵达文体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报告文学与时代紧密互动,其主题话语必然随时代语境变迁而嬗变。因而,本文试图从时代语境与百年来报告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以主题话语嬗变为问题意识的报告文学核心价值,同时为认识百年以来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提供一个报告文学的参照系,并尝试为报告文学自身理论话语的建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以上观点,除绪论和结语,本文主体部分设置五章内容。第一章论述近现代语境与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题书写。论文将从文体孕育的前提条件、阶级属性、时代语境、作家主体意识觉醒等方面来考察报告文学的发生。重点论述发生期报告文学以实录和写实文学观为宗旨的创作特征,并以梁启超等代表性作家作品为中心着重考察启蒙主题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有力表达。第二章阐释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对民族救亡主题的深入书写。第一节重点考察“左联”对报告文学的倡导和推动,着力分析1930年代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写作中的多维表现;并以《包身工》等经典文本为重点阐释对象探讨这一主题在报告文学书写中达到的高度。第二节论述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结合抗战背景、文艺政策分别考察解放区与国统区、沦陷区救亡书写的不同情形。另外还要专门论述这一时期大规模群众性写作活动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第三章重点论述建国后十七年及文革时期报告文学以新中国建设和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的主题书写。新中国成立,报告文学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和时代英雄人物,形成了以祖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中心的第一个主题话语。其次,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数以千计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被记录和传唱,形成一个重要写作主题,《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一主题书写的经典文本,值得深入解读。此外,报告文学随时代政治风浪起伏,一方面在“双百”方针短暂的宽松氛围下出现了一些“干预生活”的写作,一方面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中走向文体异化,对这两种主题书写的变奏我们也将单独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新启蒙和史志录为主题话语的报告文学创作。第一节重在阐释新时期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自觉之间的重要关系。文革结束后,一场重新发现人和人道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正在到来。作家重新对现实发声,“文学主体性”观念确立。《哥德巴赫猜想》与伤痕小说、朦胧诗一道成为新时期到来的先声,也是报告文学复兴的标志。报告文学的现实精神和批判意识开始回归。接下来重点阐释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对新时期启蒙主题的宏观呈现。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将启蒙主题推向高潮,一时间成为文学主潮。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家在对问题的写作中体现出对民众启蒙的强烈愿望,以启蒙为目的的问题意识正是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问题意识的核心。赵瑜是这一写作的代表作家,不论从创作时间跨度、作品成就、思想深度还是文体探索上,他的写作都已具备某种经典的意义。第三节论述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主题书写。1990年代启蒙落潮,“人文精神的危机”出现,报告文学一方面陷入沉寂,一方面仍有少数作家坚守现实书写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以历史书写为主题的史志性报告文学出现,一批有历史意识,又有当代价值的文本产生。第五章论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和民生主题书写。2014年,新的文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节点本章分为前后两个部进行论述。第一节重在阐释新世纪初报告文学的国是主题写作。一方面,以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国梦的主题被集中表达;一方面,报告文学对社会问题给出谏言,“为人生”的文体自觉在创作中显现。我们还将探讨国是主题书写上的“歌颂与暴露”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何建明国是主题书写的代表性意义。第二节阐释2014年以来报告文学的民生主题书写。习近平一系列有关文艺的论述最终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报告文学作家积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事关民生的主题书写集中涌现,形成民生文学的报告文学写作现象。

韩隽[3](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廖轩威[4](2020)在《公众号“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媒介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取得长足发展,从而为大众提供了可自由抒发及便利互动之虚拟空间,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信息的堵塞与过载。借着这股契机,“非虚构”具备客观真实又不乏文学美感的行文风格受到了大量读者青睐,并迅速发展壮大。腾讯旗下的“谷雨实验室”公众号作为新媒体非虚构叙事的典型代表,从公共性、时代感、故事性出发,以期通过优秀的作品来诠释“非虚构”的中国标准。论文选取了“谷雨实验室”2018-2019年间共290篇非虚构文本进行研究,在把握“非虚构”兴起的社会语境基础上,分析其蕴含的叙事规律,探究其叙事元素和叙事效果,最后反思“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叙事的不足,并给出叙事角度的改进策略,得出对于非虚构叙事未来发展的启示。“非虚构”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它既综合了文学叙事与新闻叙事的诸多元素,也汲取了特稿、深度报道、纪实报道等体裁的特点,概念上具有模糊性与相对性。其较为突出的几点特征,即叙事内容的真实性、叙事者的亲临性、叙事角度的现实性。在“谷雨实验室”中,公共性和时代感作为其最重要的特质,也被融入进了非虚构文本当中。所以文本生动性和戏剧性的写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引发受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公共性问题的思考。当然,在实践过程中,非虚构叙事不但面临着真实性底线遭到破坏的问题,还面临着写作技巧过于模式化的困境。那么合理设置“叙事断点”、平衡文学叙事和新闻叙事、保持对公共性的关注,则成为了“谷雨实验室”成功与不足背后的发展启示。虽然“非虚构”的诞生伴随着消费性与文学性,但其本质是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且蕴含了公共性的文学性表达。对非虚构叙事的探讨,理论意义在于探究新文体的创作规律,总结其困境、价值和前景;现实意义在于通过“非虚构”的形式去传达社会公义,传播进步思想。从效果层面来看,非虚构叙事的不断完善有益于陶冶公众的阅读情操,有益于主流媒体正确地进行舆论引导,有益于提升文学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初胜男[5](2020)在《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实用类文本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大文类之一,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与鉴赏课程目标中首次提出了实用类文本的概念,要求学生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随后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实用类文本内容做出具体深化,创建了学习任务群,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提出具体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实用类文本的课堂占有率并不高,教师和学生共同忽视其地位,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把精力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的教学中,针对实用类文本,教师主要对考试的考点进行重点讲解,其教学内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此,笔者以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为探究目标,寻找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改善其目前的尴尬现状,使学生从实用类文本的学习中掌握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论文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依据和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研究问题的方法,界定出论文中的主要概念并提出论文的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为调查研究,针对论文所要研究的目标,笔者设计出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调查问卷,企图从学生的角度调查出在学习实用类文本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教师的角度来考察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由此对调查结果做出总结,为后文的原因分析和策略提出打好基础。第三部分为问题分析,以第二部分的调查研究为根据,分析出实用类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几大问题,为策略的提出做好引领。第四部分为阅读教学策略的提出,分为四大方面,一是教师教学时需要重视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依据特征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二是从实用类文本的四种文类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分析方法,实现实用类文本的有效教学;三是从师生两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四是抓住学生的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通过以上内容笔者期待为实用类文本的教学添砖加瓦,更好实现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教学。

倪丹燕[6](2020)在《非虚构在中国新闻界的兴起 ——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文中指出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讨论了新闻业危机背景下非虚构作为一种新文体和叙事方式在中国新闻界兴起,从职业、客观性与非虚构在新闻媒体中的内与外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非虚构与新闻业的互动。非虚构是从报告文学、特稿阶段演化而来的。它有和调查性报道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职业上,转向非虚构的记者通过实践与意识的加强与改变来建构对于非虚构的认同。在客观性上,非虚构拥的主观叙事在与新闻客观性的互动中,两者不断调和,编辑和非虚构作者的在互动中维护客观性。而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客观性作为一种职业规范,作为一种内化的知识,在非虚构的实践互动中传递、维持与重立。从非虚构对于新闻界的影响出发,在新闻界非虚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特稿,由于写作主体不同形成对于解释公共问题的话语权的竞争。同时也形成了对于读者有限的注意力的竞争。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它们的内容也会形成互补关系。而走出新闻界,非虚构走向大众化。写作主体更加丰富多元和大众的第一人称视角是非虚构的一个重要特点。

孙雪[7](2020)在《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的“问题”叙事》文中提出少年报告文学是以少年为主要读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文学形式,及时反映现实生活中与广大少年密切相关的真人真事,直接表现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价,使读者受到教益的一种文体。反映少年问题是少年报告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论文以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中的少年问题叙事为研究对象,绪论对“少年报告文学”的概念进行辨析,再基于对国内外研究的梳理,阐明本文的研究内容、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指出了不同时期少年报告文学反映的少年问题有不同之处。新时期初期少年报告文学多揭批“四人帮”对少年的侵害问题;自1980年代中期起,少年报告文学突破歌颂模范少年的局限,将目光转向普通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1990年代末至今,少年报告文学开始揭示问题少年身上的失范行为。第二章主要考察少年报告文学中恋爱、暴力、死亡三个方面的主题。在反映少年恋爱问题时,偏重教育与认知是其一贯的书写主旨;在对少年暴力问题的书写上,作家在克制化的描写中对人的暴力本性进行了反思;在描写死亡话题时,作家以对非正常死亡的贬斥呼唤少年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第三章则从艺术形式上探究少年报告文学如何书写少年问题。少年报告文学在反映少年问题时,不仅借鉴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文体的表现手法,而且还大量融合非文学文体的表现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跨文体性”。对文学性的过度强调导致了少年报告文学的“小说化”倾向,使作品的真实性受到削损。非叙事性话语是少年报告文学文体的特色所在,它控制着叙述者的叙事,为少年读者的接受提供导引和调节。第四章指出了少年报告文学在反映少年问题时,作家主体走向了自觉,批判与反思精神逐渐彰显。少年报告文学努力介入现实,为少年呈现世界之“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少年生命教育的缺失。但是成人隐含读者的存在使其过度关注问题性,损害了少年报告文学的适读性与真实性。一些作品只见“问题”不见人,造成了少年对象主体性的缺乏;在作家话语的权威下,少年读者的接受主体受到了削弱。少年报告文学需要为少年提供更多思考与批判的空间、更多成人与少年对话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审美和思辨的能动性。

覃建行[8](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以来,在互联网内容创业的浪潮下,非虚构写作由文学期刊、文学出版和传统媒体实践转向新媒体领域,催生出了许多从事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平台。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基础上,本文发现这些平台大多是由新闻媒体或离职媒体人创办,并被视为一种摆脱职业身份认同危机的转型方式。非虚构写作在新媒体传播中野蛮生长,对新闻报道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认为,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体现在内容生产和新闻文本两方面。首先,“非虚构”凭借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影响和改变着新闻生产的固有观念;在大众化和商品化趋势的裹挟下,非虚构写作由于文学和新闻叙事边界的模糊出现了特稿、自述体报道、非虚构故事和整合体叙事等边缘性体裁。其次,本文认为应将非虚构新闻叙事被统摄为对某一类新闻文本的描述性话语,其核心特质是追求内容的事实真实,表达的文学性和形式结构的叙事性;这类文本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新闻报道对真实性的坚守,但作为回应——事实核查通过在文本中对外标识的形式使得事实核查员成为与记者、编辑同等重要的第三人,试图以此重塑新闻报道的专业理念和底线意识。最后,本文以“寒门状元之死”和“甘柴劣火”等热点事件为例,探讨了新媒体中“非虚构”叙事伦理模糊导致的“新闻造假”和“洗稿风波”;“非虚构”的介入还扩展了新闻报道的韧性与空间,部分以监督批评报道等“硬新闻”为主的媒体转而发力非虚构写作,追求非虚构“软故事”记录时代变动和人性起伏的公共价值。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在实践非虚构写作理念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必须处理好“非虚构”与记者职业要求的关系,遵循严格的写作伦理和职业底线,拓宽对“非虚构”的认知以更多元的叙事进行新媒体呈现,使非虚构新闻叙事由浅薄走向厚重。

刘稀玉[9](2019)在《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艺术》文中研究表明为响应国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对外宣传思想的号召,满足精准扶贫政策的传播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告文学家走进贫困地区,走近贫困户和扶贫人物,通过实地考察、调研走访,创作出了不少在叙事及内容上都值得一读的精准扶贫报告文学作品。在距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仅不到一年的今天,研究真实性、文学性、政论性相结合的扶贫主题报告文学十分具有时效性及现实性。本文以精准扶贫主题的报告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讲好中国故事”理论及叙事分析等方法,首先分析了报告文学与“讲好中国扶贫故事”间的内在关系,并梳理了扶贫报告文学的发展脉络;其次,从叙事学角度出发,阐述了精准扶贫报告文学作品如何以叙事视角上的转换视角、叙事结构上的传统逆时序结构与全景式结构为主、叙事话语模式上的以直接引语为主,及非叙事话语上的背景介绍多、分析深入、抒发自然与揭示具有深度的叙事艺术手法来呈现中国精准扶贫面貌的;最后,在对其产生的社会现实效应作出简要的总结评价的基础上,从作家层面、叙事手法、内容创作及传播手段四个层面论述了报告文学如何“讲好中国精准扶贫故事”,更好地呈现扶贫面貌。研究发现,报告文学作家唯有坚持深入扶贫地区,开展田野调查、新闻采访,仔细查询史料;根据所需合理安排叙事视角与叙事结构,运用丰富的叙事话语与非叙事话语,刻画好扶贫人物形象;迎合数字化阅读趋势,坚持传统媒体报道及新媒体营销结合的传播方式,才有可能做到“讲好中国扶贫故事,传播好中国扶贫声音”。

兰茜[10](2019)在《阶段·特征·反响: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实践性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新闻主义的滥觞在美国新闻业掀起了一阵热潮,得到了美国民众的追捧,但在人们发现曾获得普利策特稿奖的《吉姆的世界》中主人翁的形象为虚构之时,美国新闻评议会也正式对新新闻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清算,新新闻主义的热潮也由此逐渐消退。在后来所出现的非虚构写作中对细节的追求、人物对话、场景描写等写作手法却与新新闻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非虚构写作的出现也被不少人认为是新新闻主义的复兴。作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写作”最先进入到我国的文学领域,并逐渐为新闻界所关注。尽管对于何为“非虚构写作”并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非虚构写作所特有的写作理念在我国新闻实践中却早已有之,即人们所熟知的特稿这一新闻文体。文学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写作方式令新闻特稿独具特色,故事性的表达更是非虚构写作在新闻实践中的另一重要特征,这一写作方式也为人们所关注,对于非虚构写作何时在我国兴起,兴起的原因,产生的背景以及所凸显的发展特征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面。本文以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中的实践类型——特稿作为研究对象,从新闻史的角度对它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发现其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受到新新闻主义的影响,同时也与我国的报告文学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以学者刘勇在《新闻与文学的交响与变奏:基于对“非虚构写作”的历时性考察》一文中对非虚构写作的描述,学者曾润喜、王倩在《从传统特稿到非虚构写作:新媒体时代特稿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中的观点以及一些其他学者的对于非虚构写作作发展历程的看法为依据,将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上世纪90年代的《冰点》特稿的产生为代表,当时的新闻业正处于一种改革状态下,推崇一种“平民化”发展浪潮,“信息化”逐渐成为新闻业界所追求,在这一阶段中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摸索阶段,所呈现的是一种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亲历性报道等形式结合的杂糅状态,并未形成一种具体明晰的特稿写作文体;第二阶段则以《南方周末》的特稿《举重冠军之死》为开篇,由于这一篇文章在中国特色、新闻专业主义色彩、新闻价值、故事内核等方面与之前的特稿有所不同,从而拉开了“中国式特稿”写作的帷幕,而“中国式特稿”也被新闻学界和业界称为是非虚构写作在新闻中的具体实践,在这一阶段中,《南方周末》对“中国式特稿”写作的追求,也带动了其他报业集团的加入,并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特稿作品以及优秀的特稿写作者,这一阶段也被很多学者认为是特稿写作的黄金阶段;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进入到了第三阶段,传统媒体平台特别是纸媒受到新媒体浪潮的冲击,收入降低,由于特稿写作的周期性、投资风险等方面的原因,特稿写作阵地逐渐转移到新闻杂志、时尚杂志等平台以及一些利用新媒体所设立的非虚构写作平台上,在新时期的特稿写作中,特稿写作者产生了变化,写作模式、选题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在对非虚构写作在我国新闻领域发展状况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始终与我国媒介环境以及新闻业界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着,尽管在发展中有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冲突、商业模式的不成熟等不足,但这是每一个新生事物都所要面对的事情。本文也期能够通过对非虚构写作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梳理,更进一步为人们展示其的生存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浅论新闻作品的新闻性与文学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新闻作品的新闻性与文学性(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与“中国故事”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的开启与报告文学“中国故事”叙事新变
    第一节 创作题材的嬗变——从拨乱反正到问题书写
        一、历史清算背景下的拨乱反正
        二、改革开放语境下的问题书写
    第二节 创作对象历史蜕变——从自画像到群像描绘
        一、个体书写下的“人”的意识觉醒
        二、宏观视野下的社会群像
第二章 新时期报告文学与“国家形象”的重构
    第一节 新时期报告文学下的“国家形象”
        一、政治制导下的工农兵形象
        二、新时期知识分子形象的回归——科学家形象的书写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延伸与丰富
        一、默默奉献的基层科研人员
        二、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
第三章 问题意识的产生与“中国故事”内容转变
    第一节:中国问题的提出与叙述
        一、中国问题的产生
        二、中国问题的叙述
    第二节 精神结构的复杂化
        一、社会文化语境的助推
        二、“中国故事”精神内核的复杂化
    第三节 叙事内容的多元化
        一、全景式的叙事方式
        二、叙事题材的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报告文学研究综述
    二、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
    三、以主题话语嬗变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意义
第一章 醒世和觉民:发生期报告文学的启蒙主旨
    第一节 近现代启蒙语境与报告文学的发生
        一、在新闻和报刊业中萌芽
        二、在无产阶级运动中获得阶级属性
        三、近现代民族危机对特殊文体的需要
        四、适应启蒙主旨的文体选择
    第二节 以实录、写实为宗旨的文学观
        一、实录:“不虚美,不隐恶”的史传精神
        二、写实:秉笔直书,揭示真相的文体品格
    第三节 发生期报告文学:以醒世与觉民为启蒙话语中心
        一、时代的在场记录与重大题材的即时书写
        二、残酷的真实性与震撼人心的文学表达
        三、严肃的社会批判性和鲜明的政论色彩
第二章 民族救亡的集结号:1930—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时代使命
    第一节 “左联”时期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一、时代的文体:“左联”对报告文学的选择
        二、救亡主题在报告文学中的多维呈现
        三、《包身工》等经典文本:痛与怒的殖民控诉
    第二节 1940年代报告文学的救亡之声与文艺大众化运动
        一、严峻的救亡形势与报告文学的价值选择
        二、血与火的印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救亡书写
        三、悲壮的怒吼:国统区、沦陷区报告文学的民族悲歌
        四、文艺大众化运动:群众性写作及“一日”体报告文学现象
第三章 新中国与抗美援朝战争的颂歌:建国后30年报告文学的史诗性追求
    第一节 以新中国建设和时代人物为书写中心
        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美好图景
        二、新中国的时代英雄图谱
    第二节 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记录
        一、从抗战到抗美援朝:战争主题的精神延续
        二、《谁是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精神的文学呈现
    第三节 时代起伏中的主题变奏
        一、政治浪潮中的主题异化
        二、短暂宽松氛围下“干预生活”的写作
第四章 现实诘问与历史沉思:1980—1990年代报告文学的启蒙话语
    第一节 新启蒙语境与新时期报告文学的自觉
        一、启蒙思潮与“文学主体性”观念的确立
        二、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复兴与主体意识的确立
        三、《哥德巴赫猜想》:新时期到来的文学先声
    第二节 现实诘问:新时期启蒙主题在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上的宏观呈现
        一、在新启蒙语境中成为时代文学主潮
        二、以启蒙为问题意识核心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三、赵瑜:“危险的文学样式”的践行者
    第三节 历史沉思: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书写
        一、启蒙落潮与1990年代报告文学现象
        二、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兴起
        三、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历史意识与现实指归
第五章 担当国是与守护苍生:新世纪“中国故事”的报告文学书写
    第一节 壮阔的时代回声:新世纪报告文学的国是书写
        一、时代新语境与报告文学的机遇
        二、以国是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新世纪报告文学
        三、国是书写中的“歌颂与暴露”问题
        四、何建明:国是书写的典型范例
    第二节 以民生主题为话语中心的时代书写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与积极的报告文学创作环境.
        二、守护苍生:报告文学民生主题的集中表达
        三、黄传会:守望民生的“反贫困作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3)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4)公众号“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有关“新闻叙事学”的研究
        0.2.2 有关“非虚构”的研究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0.3.1 研究方法
        0.3.2 创新之处
    0.4 关键概念界定
第1章 “非虚构”兴起的社会语境
    1.1 不断进取的网络新媒体
        1.1.1 日益增强的新媒体传播权力
        1.1.2 市场驱动的新媒体运营模式
    1.2 不断转变的受众阅读需求
        1.2.1 “碎片化”阅读影响下的故事性需求
        1.2.2 “碎片化”阅读影响下的真实性需求
    1.3 “非虚构”与新闻叙事发展的贴合
        1.3.1 新闻话语的运动变革
        1.3.2 新闻业的危机和转型
第2章 “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叙事特征
    2.1 不同叙事者的转换互补
        2.1.1 异叙事者与同叙事者的互补
        2.1.2 外叙事者与内叙事者的转换
    2.2 独特的叙事聚焦角度
        2.2.1 “上帝式”的零聚焦
        2.2.2 “沉浸式”的内聚焦
    2.3 多种时序的结合补充
        2.3.1 顺逆时序的结合
        2.3.2 非时序的补充
第3章 “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叙事效果
    3.1 文本层面的叙事效果
        3.1.1 叙事者:客观展现故事全貌
        3.1.2 叙事视角:赋予故事生动立体
        3.1.3 叙事时间:提升故事行文层次
    3.2 社会层面的叙事效果
        3.2.1 挖掘事件细节以展现客观真实
        3.2.2 打破碎片化壁垒以引发浸入式思考
        3.2.3 顺应新闻话语变革以体现公共性价值
第4章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叙事的不足和改进策略
    4.1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叙事的不足
        4.1.1 人物形象的再现偏差与故事细节的过度追求
        4.1.2 叙事议题的热点式与写作模式的重复性
    4.2 “谷雨实验室”非虚构叙事的改进策略
        4.2.1 确保叙事技巧的合理性
        4.2.2 挖掘非虚构叙事的丰富性
第5章 “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叙事启示
    5.1 合理设置“叙事断点”
    5.2 平衡好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
    5.3 维持对公共性问题的关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谷雨实验室”290 篇非虚构叙事原创作品一览表(2018-2019)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5)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1.理论依据
        2.实践依据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相关研究述评
    (三)概念界定
        1.“文本”的概念
        2.“实用类文本”的界定
        3.“实用类文本”的文体特点
    (四)研究价值
        1.激发阅读兴趣,有助知识积累
        2.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3.满足阅读需求,适应时代发展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一、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1.问卷说明
        2.数据统计
    (二)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1.问卷说明
        2.数据统计
二、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功利化影响教学质量
        1.教学重点关注考试相关内容
        2.部分教师轻视教学准备环节
    (二)教学忽视实用类文本文体特点
        1.教学重点偏离文体特征
        2.教学内容向文学类文本倾斜
    (三)教法与学法普遍匮乏
        1.教师教法缺少创新性
        2.学生学法低效盲目
    (四)教学轻视社会意识的培养
        1.文本解读的深度不足
        2.学生缺少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把握不同文体特征,恰当选择教学重点内容
        1.精准把握文体特征
        2.恰当选择教学重点内容
    (二)以多样灵活的教法,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1.新闻:分析隐藏信息价值
        2.传记:以读促写,倡导个性阅读
        3.报告:设计教学主问题
        4.科普文章:整合实用性与人文性
    (三)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1.教师完善培养过程
        2.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四)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社会意识
        1.相关拓展阅读,培养社会意识
        2.养成阅读习惯,塑造学科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6)非虚构在中国新闻界的兴起 ——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路径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
        (二)内容分析
        (三)访谈法
第一章 非虚构兴起历史与演化过程
    一、非虚构在中国兴起的历史
    二、非虚构作为一种叙事文体的演化
        (一)报告文学的概念
        (二)特稿的概念
        (三)非虚构的概念
    三、非虚构的否定式命名与新闻业的危机
第二章 在记者与非虚构写作者之间
    一、实践层面:选题与操作
        (一)记者-非虚构写作者
        (二)非虚构的公共性选题标准
    二、职业身份层面
        (一)职业角色的认同与改变
        (二)记者的群体认同
        (三)记者的身份认同,记者职业的延展性。
    三、职业意识
        (一)记者职业意识加强与传递
        (二)职业权威的重构
第三章 非虚构的叙事与新闻客观性的调和
    一、非虚构的主观叙事
    二、新闻客观性的神话
        (一)新闻客观性理念的传递与维持
        (二)在实践中坚守新闻客观性
        (三)重立新闻客观性传统
第四章 非虚构在新闻媒体中的内与外
    一、非虚构与新闻的资源竞争
        (一)话语权的让渡-竞争
        (二)注意力的竞争
        (三)内容互补
    二、非虚构的大众化
        (一)非虚构写作主体大众化
        (二)大众的第一人称视角
        (三)不可持续的大众非虚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访谈名录
附录二 访谈大纲

(7)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的“问题”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少年“问题”类型的拓展
    第一节 模范少年的政治规训
    第二节 普通少年的心灵苦闷
    第三节 问题少年的行为失范
第二章 少年“问题”叙事的主题呈现
    第一节 恋爱:教育与认知的坚守
    第二节 暴力:残酷中的反思
    第三节 死亡:对生命的呼唤
第三章 少年“问题”叙事的构建方式
    第一节 多种文体的杂糅
    第二节 文学技巧与真实再现
    第三节 非叙事性话语的调控性
第四章 少年“问题”叙事的价值与不足
    第一节 批判与反思精神的彰显
    第二节 少年生命中的现实关怀
    第三节 成人关注的问题性
    第四节 少年主体性的削弱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创新及思路
    1.4 研究方法
2.实践概述:新媒体环境下的非虚构写作
    2.1 非虚构写作的起源和概念界定
    2.2 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实践者
    2.3 非虚构写作的大众化和商品化趋势
3.内容生产:新媒体环境下超越新闻的非虚构写作
    3.1 非虚构写作的新媒体转型逻辑
    3.2 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和文学差异
    3.3 非虚构写作边缘性体裁的出现
4.新闻文本:非虚构写作对专业理念的消解与建构
    4.1 新媒体环境下作为新闻文本的非虚构写作
    4.2 非虚构文学化叙事下被建构的新闻真实
    4.3 事实核查的外显对新闻底线意识的强调
5.结论与讨论
    5.1 非虚构写作叙事边界模糊导致的造假与洗稿争议
    5.2 新闻报道从“硬新闻”到“软故事”的公共性转向
    5.3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实践非虚构写作的启示
6.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非虚构写作访谈表
附录2 :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致谢

(9)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相关理论及概念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章 “中国扶贫故事”与报告文学的内在渊源
    第一节 “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要求
    第二节 “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时代使命使然
    第三节 报告文学书写中国扶贫面貌
第二章 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视角转换与话语的巧妙运用
    第二节 叙事结构的合理安排
    第三节 非叙事话语的丰富运用
第三章 报告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第一节 深入基层:呈现真实的扶贫
    第二节 叙事话语:凸显温度和深度的扶贫
    第三节 多角度塑造:全面立体的扶贫
    第四节 数字化出版:延续中国扶贫好声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阶段·特征·反响: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实践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非虚构新闻写作发展史研究
        (二)非虚构新闻写作理论研究
        (三)非虚构新闻写作实践研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五、研究框架
第一章 非虚构新闻写作摸索期:特稿写作的初探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的初现
        一、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的理念溯源
        二、新闻领域中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溯源
    第二节 《冰点》专栏开启的特稿写作
        一、《冰点》特稿专栏的壮大
        二、《冰点》特稿的文本特征
    第三节 特稿写作:新闻改革中的新方向
        一、社会信任:民众的发声筒
        二、业界肯定:社会矛盾的润滑剂
        三、学界探讨:群众连接的纽带
    第四节 特稿写作:新闻改革浪潮中的非虚构写作
        一、非虚构新闻实践中的不足性
        二、非虚构新闻实践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非虚构新闻写作的黄金期:“中国式特稿”的出现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的生长
        一、《举重冠军之死》:“中国式特稿”的开山之作
        二、李海鹏:“中国式特稿”之父
    第二节 《南方周末》带来的特稿写作黄金期
        一、《南方周末》特稿的文本特征
        二、传统媒体特稿部门的崛起
    第三节 “中国式特稿”: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
        一、社会反响:民众对于“中国式特稿”的回应
        二、评奖机构的设立:业界对于“中国式特稿”的赞许
        三、作品研讨会:学界对于“中国式特稿”的理论实践推动
    第四节 “中国式特稿”:非虚构新闻写作成熟的标志
        一、“中国式特稿”出现的必然性
        二、“中国式特稿”带来的繁荣趋势
第三章 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创新期:“中国式特稿”的野蛮生长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中的扩张
        一、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变化
        二、非虚构独立撰稿人的增多
    第二节 非虚构新闻作品的新特征
        一、新闻选题定位的转移
        二、叙事角度的多元化
    第三节 非虚构写作:新媒体浪潮下的新探索
        一、非虚构研讨会的增多:学界理论实践的双向结合
        二、ONE实验室的解散:媒体界对非虚构写作商业模式的探讨
        三、非虚构写作课程的开设:民间写作者的积极加入
    第四节 非虚构写作:新媒体浪潮下的坚守
        一、新闻专业主义与非虚构写作的碰撞
        二、新媒体环境中呈现的新面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浅论新闻作品的新闻性与文学性(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80年代报告文学与“中国故事”建构[D]. 赵云彤.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时代语境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主题话语嬗变[D]. 黄菲蒂.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4]公众号“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叙事研究[D]. 廖轩威. 湘潭大学, 2020(02)
  • [5]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初胜男. 渤海大学, 2020(05)
  • [6]非虚构在中国新闻界的兴起 ——知识社会学的视角[D]. 倪丹燕. 南京大学, 2020(02)
  • [7]新时期少年报告文学的“问题”叙事[D]. 孙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写作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研究[D]. 覃建行. 暨南大学, 2019(02)
  • [9]新时代扶贫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艺术[D]. 刘稀玉.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阶段·特征·反响: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实践性探索[D]. 兰茜. 西南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论新闻作品的新闻素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