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观测到的大规模 TIDs 的性质

华中地区观测到的大规模 TIDs 的性质

一、Properties of large-scale TIDs observed in Central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戚晨彬[1](2021)在《地铁公共空间的叙事性研究 ——以武汉地铁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轨道交通作为新兴交通工具,在城市更迭的背景下以高效、安全、稳定而大量建造,但由于建造周期有限,致使很多类同的“标准化”地铁公共空间饱受市民诟病,同时,也因为缺乏相关理论引导公共空间设计而产生瓶颈。因此,本文以中国武汉轨道交通公共空间现状为例,结合叙事学理论,探索城市可行的“地铁公共空间的叙事性研究方法”,并依据武汉地铁汉阳火车站站公共空间进行实践。本文分为四大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提出问题。该部分针对地铁公共空间研究中存在的“标准化”的问题,引出“地铁公共空间的叙事性”问题域,并阐述研究该问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从而引导“叙事学理论”的植入。第二部分为第二、三章:植入“叙事性”概念。该部分结合叙事学概念、分类、历史及未来发展等层面,确定该理论适用于地铁公共空间的营造中,并解释地铁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结构、叙事组成要素、叙事表现风格等理论。第三部分分为第四章:分析国内外地铁公共空间叙事性问题。该部分分析国内外优秀的叙事性地铁公共空间案例,得出四大前提准则,为下文得出武汉地铁公共空间叙事性营造策略作铺垫。第四部分分为第五、六章:结合叙事性理论与武汉地铁公共空间,解决设计实践。该部分为本文的重点。首先,该部分介绍武汉地铁现状与未来发展;其次,依据前三部分得出的叙事性理论、四大前提准则,依托于现阶段武汉各站点公共空间运用的叙事方式,探索总结出六大叙事系统(营造策略):(艺术背景墙)二维叙事系统、雕塑叙事系统、色彩叙事系统、照明叙事系统、多维度叙事系统及配套设施叙事系统。最后,根据武汉政策选择汉阳火车站站为实践目标,以武汉(归元寺)佛教文化为叙事主题,选择地铁出入口、风亭及地上附属景观为案例,对六大叙事系统进行设计实践,并最终得出可行性结论。

李莎[2](2021)在《交叉持股对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在从快速增长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因为各种因素无法继续促进经济的增长,所以应该帮助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充分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交叉持股有很多优点,比如交叉持股有利于巩固经营权,促进公司进行长期投资,而交叉持股是否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面影响还很少有学者做过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上市国有企业为视角,研究交叉持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手动收集和整理上市国有企业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对上市国有企业交叉持股的行业分布和地区分布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然后构建模型选取相应的指标利用LP法测算了我国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最后选取相应的指标利用建立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交叉持股对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国有企业交叉持股和全要素生产率在行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上市国有企业中制造业存在交叉持股的企业数最多;上市国有企业交叉持股相对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和行政区域;我国上市国有企业总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14—2019年的趋势大体上是不变的;建筑业和采矿业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农、林、牧、渔业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其他十五个行业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高的企业相对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华中地区和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解释变量上市国有企业当期的交叉持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着,上市国有企业前一年的交叉持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也不显着,上市国有企业前两年的交叉持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着,且影响为正向影响,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的被投资金额每增加1%,上市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将在被投资的后两年得到1.11%的提升。控制变量公司规模、资本结构、财务状况、运营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着的,且影响为正面影响;而股权集中度和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着。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从适当鼓励上市国有企业交叉持股行为、保持上市国有企业公司规模的适度扩张、优化上市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深化上市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改革、提高上市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率、改善上市国有企业财务状况、增强上市国有企业运营能力等七个方面为上市国有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建议。

王顺天[3](2021)在《基于Himawari-8卫星火点反演及中国区域生物质燃烧环境效应探究》文中认为露天生物质燃烧是大气中气溶胶和痕量气体的重要来源,卫星遥感是探测生物质燃烧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Himawari-8AHI地球同步卫星载荷光谱,构建了适用于中国区域的火点反演算法,并使用Himawari-8火灾监测数据结合MODIS火辐射功率数据估算了我国2016-2020年多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从排放角度初步评估了我国生物质燃烧的环境效应。火点反演的前提是准确的云掩模信息,本研究基于图像增强方法对反射率进行了校正,基于云的光学特性构建了快速日间云检测算法。本研究通过TROPOMI有效云量反演结果、MODIS云掩模产品验证日间云检测算法的性能,本研究构建的日间云检测算法的命中率约为85%,满足火点反演需求。夜间云掩模信息使用已有火点算法中的处理步骤获取。在获取准确的云掩模信息后,本研究针对陆地晴空像元进行了一系列的时空测试提取火灾像元。在潜在火点提取步骤,本研究测试了适用于我国区域的中红外通道亮温的固定阈值;在背景火点提取步骤,适用于不同尺度、不同规模的火灾事件的背景测试条件被用来进一步筛选疑似火灾像元;在时间序列分析步骤,Prophet模型被首次应用到火点反演算法中,对于长期受云影响的像元,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亮温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的额外测试。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火点像元被最终提取出来。经测试,本研究构建的火点反演算法更适用于我国,以MODIS火点反演结果为基准,本研究在我国的火点反演结果的命中率比JAXA火点产品高出约10%。本研究将Himawari-8与MODIS火辐射功率产品相结合,构建了我国每日火辐射能量的空间分布,并基于火辐射能量进一步估算了我国2016-2020生物质燃烧排放的颗粒物和痕量气体的总质量。本研究从生物质燃烧排放角度评估了我国生物质燃烧的环境效应,我国在2016-2020年由于生物质燃烧向大气排放的年均总颗粒物质量约为225 Tg,CO约为13403.5 Gg,NMVOC约为2015.7 Gg,PM2.5 约为 1619.4 Gg,PM10 约为 2313.8 Gg,OC 约为 709.2 Gg,BC 约为95.1 Gg,CO2约为310016.1 Gg。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秸秆燃烧是生物质燃烧排放污染物的最大贡献源。本研究计算的生物质燃烧排放与GFAS火灾排放清单产品趋势相似但差异显着,同步卫星观测火灾数据在我国生物质燃烧排放估算和环境效应探究等方面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探究。

仇相玮[4](2020)在《减施农药:农户行为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药施用大国,开展农药减量行动,实现农药施用量负增长目标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户是施用农药的直接行为决策主体,研究农户减施农药行为机理是控制并减少农药施用量的关键。农户减施农药而不影响农业生产的技术路径有三种:一是采纳高效施药技术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二是采纳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化学农药;三是种植“节药型”农作物品种以替代高用药作物品种。本文基于对山东省栖霞、蓬莱、海阳、蒙阴和沂源等地苹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探索分析了“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特征”“农户高效施药技术采纳行为机理及效应”“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机理及效应”“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行为及其效应”“农户减施农药激励政策”等问题,以期激励农户减施农药,为实现农药施用量负增长目标提供政策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考察了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变化及样本农户减施农药的行为特征,得出结论:宏观上,在一系列农药减量增效政策引导下,2015年后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均略微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农药安全施用上限,农药施用存在地区差异,华中、华北和东南地区是农药施用最大的三个地区;微观上,对山东省内苹果种植户的调研结果表明,多数农户能够认识到农药过量施用的现状及危害,尤其重视对其自身健康的危害,并表示愿意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减施农药;农户认为减施农药主要从产量、生产成本和劳动投入三个方面影响苹果生产;虽然有83.18%的样本农户表示至少采纳过一种节药型技术,但绝大多数农户主要采纳了科学施药方法和农药助剂技术,对节药效果更显着的高效施药机械、精准施药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率仅为26.47%;技术采纳方式以自行购置设备为主,政府补贴也促使一定比例的农户采纳了节药型技术;异质性农户的减施农药行为存在差异,规模种植户比传统小农户更愿意减施农药。农户选用不同技术属性高效施药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产生了显着的减药增收效应。按照技术属性差异,将高效施药技术分为科学施药方法、农药助剂、高效施药机械和精准施药技术四类,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采纳不同属性高效施药技术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力禀赋、与邻里交流程度和文化水平是影响农户采纳二次稀释技术的关键因素;年龄、与邻里交流程度是影响农户采纳农药助剂的关键因素;资金状况、种植面积、地块集中度、参与技术培训以及政策支持是影响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机械的关键因素;年龄、文化程度、风险偏好、种植面积和地块集中度对农户采纳精准施药技术有显着影响。理论上,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能够从提升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其它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改变农业产出三个方面达到理想的减药增收效果,运用ESRM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的节药效果非常显着,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同时由于节劳、节药、节水效果显着,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的增收效应也十分显着。基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复杂、预期风险高和投资成本大的技术特性,考察了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意愿、持续采纳行为和减药增收效应。运用SEM模型分析了风险感知和技术认知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均具有显着影响,且风险感知的作用程度大于技术认知,技术认知显着负向影响风险感知,表明技术认知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抑制作用;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政府支持和采纳效果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持续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补贴政策、销售支持、感知有用性和生态效果对农户持续采纳绿色防控技术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理论上,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可从要素替代、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三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运用ESRM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节药效果显着,但受苹果价格波动、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和农户采纳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未能产生显着的增收效果,这也造成了部分农户选择弃用该技术。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的作物选择行为对减施农药产生了明显的负向效应。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差距较大,导致部分作物单位面积需药量明显高于其它作物,据此,本文将农作物划分为高用药作物、中用药作物和低用药作物三类。如果能够增加“节药型”农作物的种植比例,便可达到降低农作物整体加权平均用药量的目的。利用2006-2016年农药施用量及农作物种植结构相关数据,运用因素分解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系统测算了“节药型”农作物在种植结构中的占比变化及其对农药施用量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总体呈现出高用药作物占比明显增加,“节药型”作物逐渐减少的变化特征,西南、华中和东南地区增加最为明显,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及大部分地区的农药施用量增长,平均贡献率达到50.10%,在部分年份甚至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可见,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增加高用药作物种植比重的作物选择行为对减施农药产生了明显的负向效应,应对此予以矫正。基于前文研究结论,提出我国农药减施激励政策应结合节药型技术特性和异质性农户偏好进行优化,包括高效施药技术采纳激励、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激励、“节药型”农作物品种采用激励和外部性内部化补贴激励。

聂晓玲[5](2020)在《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研究 ——以青岛和济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气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因其持久性、易迁移性、高生物毒性和高生物富集性等特点,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丰富的汞矿储存加上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我国成为全球人为汞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东部城市地区作为我国人口密度大、工业化程度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人为汞排放量可占全国汞排放量的一半以上,然而目前关于大气汞污染特征和成因的研究却十分有限。由于地理位置、人为活动、污染来源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不同,大气汞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十分复杂且多样。沿海城市地区同时受到密集的内陆人为源和海洋气团的影响,大气成分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沿海地区气态总汞(TGM)的形成和再分配。为了解中国东部地区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本研究选择在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分别开展大气汞的综合观测实验,分析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大气TGM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现状,探讨冬季采暖活动对中国东部城市大气汞污染的贡献,分析海陆风对沿海城市大气汞污染的影响,利用后向气流轨迹模型(HYSPLIT)分析区域输送对大气汞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潜在源区贡献函数(PSCF)分析大气汞的主要排放源区域;结合主因子分析(PCA)和正交矩阵因子分解(PMF),解析大气TGM和颗粒态汞(PBM)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根据事件分析探讨雾霾、沙尘、台风等天气过程中大气汞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特征及海陆风影响研究表明,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范围是0.59~24.46 ngm-3,平均浓度为2.28(±0.87)ngm-3,高于中国邻近开放海域的大气汞浓度,是北半球大气汞背景浓度的1.5倍。从各季节TGM浓度均值来看,呈现为冬季和春季略高于夏季和秋季。TGM浓度对风向有很强的依赖性,在离岸风作用下TGM平均浓度为2.41 ngm-3,相比在向岸风作用下的浓度高约24%。受海陆风以及边界层高度变化影响,青岛沿海大气TGM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清晨出现浓度峰值并在下午15时达到最低值。有海陆风循环的TGM浓度日最低值高于无海陆风循环条件下的最低值。与大气常规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移动燃烧源作为影响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的主要人为排放源,而燃煤电厂是冬季大气TGM的主要贡献者。PSCF分析表明中国东部邻近省市地区人为源排放的区域传输对青岛沿海TGM的浓度变化有着重要影响。(2)济南城区大气TGM浓度特征及采暖影响的研究表明,济南城区大气TGM浓度范围在0.31~46.36 ng m-3之间,平均值为4.91(±3.66)ng m-3,与国内其他内陆城市站点TGM浓度相当,略高于我国沿海城市站点和国外城市站点TGM浓度,远高于北半球背景值和国内高山背景值。一般情况下济南城区大气TGM表现为日出时最高,午后最低,气象条件是这种日变化模式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在空气重污染的情况下,大气TGM主要表现为中午最高,且主要发生在采暖期。冬季采暖是影响济南城区大气汞浓度的一个主要因素,采暖期TGM浓度均值为5.92 ng m-3,是非采暖期间浓度均值的两倍。燃烧排放以及风向风速等气象条件对济南城区TGM浓度影响较大。济南城区大气TGM受局地污染源分布的影响,山东省西南部众多的工业排放源对济南大气TGM的贡献较大。(3)大气颗粒汞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城区大气颗粒汞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上,PM1.8以下的细粒子粒径段颗粒汞浓度对∑PHg总浓度的贡献约为60%,PM3.2以下的颗粒汞浓度贡献约占68%。进一步分析济南大气PBM2.5的污染特征,发现PBM2.5平均浓度为452±433 pg m-3,相比2014-2015年观测的PBM2.5浓度下降了 13%,相比国内其他城市仍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比北美和欧洲的观测值高近两个数量级。此外,济南大气PM2.5中的颗粒汞含量远高于山东省煤炭、土壤等中的平均汞含量,表明大气细颗粒物对汞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同时意味着大气颗粒汞的沉降会加重土壤汞的污染。冬季采暖加重了济南城区的颗粒汞污染情况,同TGM类似,济南采暖期PBM2.5浓度均值为599 pg m-3,是非采暖期间均值(291 pg m-3)的两倍。PBM2.5和TGM在采暖期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在非采暖期,二者并不显着相关。PCA分析和PMF源解析进一步表明,采暖期的大气PBM2.5和TGM具有共同的煤炭燃烧源和工业源,而在非采暖期大气PBM2.5与TGM的来源不完全一样,除工业源外,扬尘和生物质燃烧源对PBM2 5影响也较大。(4)本研究在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大气汞观测研究中频繁观测到雾霾、沙尘、台风等天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城区雾霾期间,大气TGM和PBM2.5浓度显着增加。人为排放和静稳天气条件是导致TGM和PBM2.5在雾霾期间大量积累的主要原因,重污染后的雾天可以为PBM2.5的二次形成提供有利条件,雾过程结束后,GEM氧化形成的Hg2+吸附/溶解在颗粒中从而导致颗粒汞浓度升高。与济南城区雾霾不同,青岛沿海的雾霾主要来源于污染区域或经污染区域输送的气团导致大气汞浓度升高,加剧了青岛沿海大气汞污染。研究发现边界层高度升高以及相对清洁的海洋气团可导致雾霾期间大气汞浓度下降30%。与雾霾期间风速相对较低不同,沙尘天气往往伴随着强风和高浓度粗颗粒物,而台风天气伴随着强风和降雨,因此这两个过程对大气汞浓度的影响也不同。在沙尘期间大气TGM和PBM2.5浓度显着降低,而在10-18μm粗粒径段的颗粒汞浓度显着上升。一方面与汞在细粒径和粗粒径颗粒之间的吸附分配有关,另一方面来源于沙漠等地区的大气粗颗粒经过京津冀等污染较重区域也是导致粗粒径段颗粒汞浓度增加的重要原因。在台风登陆前和台风过后,由于东亚污染地区气团的传输以及台风前缘和侧缘的下沉气流导致TGM浓度急剧上升,而在台风过境期间,由于强风和较高边界层的稀释作用以及相对清洁的海洋气团导致TGM浓度急剧下降,平均浓度仅为1.57 ngm-3,相当于TGM的全球背景值。频繁发生的台风事件是导致青岛沿海夏季TGM浓度高值和低值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青岛沿海和济南城区站点大气汞的观测研究,获得了中国东部地区内陆和沿海城市大气汞的污染水平,阐明了研究区域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发现济南城区的大气细颗粒物对汞的超强富集性及潜在的环境风险。采暖活动对城市大气汞浓度贡献显着,海陆风循环会导致沿海大气汞浓度的攀升。本研究结果为填补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大气汞的研究空白提供数据支撑,对于评估人类活动对大气汞的贡献以及对大气汞污染排放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陈炜哲[6](2020)在《陆地植被的生产力及其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以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和现代为例》文中指出第四纪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剧烈,以多次出现的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和当前的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在距我们最近的极寒冷时期末次冰盛期(~21 ka),海平面降低,冰盖扩张,气候寒冷。而到了全新世中期(~6 ka),全球进入一个大暖期,在非洲的表现为夏季风增强,降雨量显着增加,形成了非洲湿润气候时期。而工业革命以后随着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气候开始快速变暖。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晚第四纪的气候变化对陆地植被和地表过程有着显着影响。气候的变化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改善生态与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科学问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一环,植被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揭开气候变化与植被的耦合关系十分重要。一方面,这有利于理解过去的植被分布和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另一方面,这将是预测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科学依据。然而,目前的研究往往只关注某一时期或者单一因素对地表植被的影响。这制约了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对过去短期和长期的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时期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和现代,期望通过气象站点的现代观测资料、遥感反演的地表参数资料、古气候重建资料和地表过程模型等多种数据资料和分析手段,来探究CO2浓度、气候、火和土壤性质等多种因子对陆地植被分布和生产力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末次冰盛期和全新世中期的植被分布进行的模型模拟重建研究,以及(2)对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现代植被生产力的分析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四点结论:1.重建了末次冰盛期和工业革命前时期的全球植被的分布,揭示了CO2浓度、气候变化和火灾对全球植被分布的影响机理。利用ORCHIDEE-MICT动态植被模型,设计了12个敏感性实验,用于区分CO2、气候指标(气温降水等)和火灾对末次冰盛期和工业革命之前全球植被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纬度地区,CO2的变化对热带树木、温带树木和C4草分布的影响大于气候;而在高纬度地区,气候主导了北方树木和C3草的覆盖变化。CO2升高导致的热带树木总初级生产力(GPP)的增加比温带和北方树木的增加更大,这强调了高纬和低纬树木对CO2变化的不同敏感性。CO2的变化也改变了植被覆盖度和降雨量的关系。随着CO2升高,热带树木覆盖度达到饱和所需的降雨量显着降低。这意味着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和其他限制因素,未来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树木覆盖率有望随着CO2升高而增加。此外,由于草的减少会带来火灾的降低,因此可以进一步扩大树木的覆盖率。2.重建了全新世中期北非植被的分布,并对降雨量和地表碳库进行了估算,发现土壤反馈作用对植被覆盖的重要影响。借助于具有较好土壤过程的动态植被模型ORCHIDEE-MICT,研究了维持全新世中期撒哈拉的植被覆盖度所需要的降水量。通过逐步向模型加入一些土壤作用,来探讨这些过程对植被动态变化和陆地水循环的影响,这些过程包括土壤有机碳持水效应、土壤水导率的影响和土壤蒸发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考虑所有土壤对植被的反馈作用之后,该模型需要400 mm/yr的降水量就能重现孢粉所推断的全新世中期撒哈拉植被覆盖。从全新世中期到工业革命之前,我们推测由于“绿色撒哈拉”的消失,大量土壤、凋落物和植被中的有机物被移除。由此,撒哈拉陆地碳储量减少了约58 Pg C,部分碳被释放到大气中,可能对气候产生影响。3.湖北省极端气候变化事件发生的频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发现极端气候变化事件影响着植被生产力的年际变化。利用湖北省及周边52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日分辨率气温和降雨观测数据,计算出气候变化检测、监测和指标专家组所定义和推荐的21个气温和降水指数。对这些气候指标和三个植被指数进行了趋势分析,以及与厄尔尼诺等海温和大气环流异常指数的相关分析。另外利用了一种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量化了植被对不同气候指数的敏感性。结果发现,所有暖相的气温指标均呈显着上升趋势,例如湖北省夏季日数过去30年增加了约20天。在空间上,极端降水量在东部地区呈上升趋势而在西部地区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对比各个指标在1982-2015年和1961-2015年两个时间段的趋势,发现有18个指标的趋势出现了增加,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加剧。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指数的暖相会导致研究区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夏季日数和平均降雨强度对湖北省植被年际变化有正面影响,而霜冻日数、高温持续日数、暴雨日数和持续干旱日数存在一定负面影响。4.利用一种创新的三维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对比TRENDY模型和Yao-GPP模型的数据,发现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植被受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较大,中国南方植被更容易受到寒冷和热浪的影响。本研究将一种创新的三维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的总初级生产力负异常事件中。利用13套GPP数据对1982-2015年间中国植被生产力的负极端事件的时空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模型的GPP数据和基于观测反演的GPP数据都表明东北和华北的植被最易受极端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山区。对这12套TRENDY模型和Yao-GPP数据的分析发现,过去三十年分别有45%和68%的GPP亏损发生在夏天。九个气候因子当中,降水量负异常是中国极端事件的主要驱动因素。幂律分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干旱的重要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植被生产力对干旱的敏感性是对洪涝灾害的敏感性的两倍。然而,中国南方植被更容易受到寒冷和热浪的影响,这较少被前人报道。综上所述,本文利用动态植被模型重建了末次冰盛期全球植被分布以及全新世中期北非植被分布,并揭示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下,不同因素对陆地植被的重要影响。同时,本文也强调了地表过程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对现在和未来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和其他限制条件,未来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树木覆盖率有望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未来CO2浓度和气候变化以及火灾的耦合效应可能引起干旱热带地区树木覆盖率的显着变化。近50年湖北省极端气候呈现加剧的趋势,极端事件强烈影响着植被生产力的年际变化。近30年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植被受极端事件影响较大,南北方极端事件分别以干旱和极端气温为主。因此,建议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方案来应对未来的全球变化。本研究对于揭示气候变化、植被和地表过程的密切关系,对于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杨晓玥[7](2020)在《中国东部地区2000-2016年黑碳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主要的黑碳(BC)排放源区之一,其中东部区域是中国BC的高排放区。本文基于地面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地区(110°E~123°E,23°N~42°N)BC的时空分布特征。首先基于中国大气成分观测站网(China Aerosol Watching Net,CAWNET)2006~2016年观测数据和2015年飞机观测数据对中国东部典型站点的BC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对MERRA-2(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Vision2)BC资料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2000~2016年的MERRA-2资料研究了中国东部区域BC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子等。研究结果表明:(1)在2000~2016年,郑州、临安和桂林站点的平均BC质量浓度分别为7.53μg.m-3、3.84μg·m-3和3.40μg·m-3。各站点的BC浓度在7、8月份较低,月变化趋势基本为“U”型。季节浓度呈现为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三个城市的BC浓度在2012-2016年间均有所下降,均值分别较2006~2011年下降2.01μg·m-3(郑州)、1.32μg·m-3(临安)和1.00μg·m-3(桂林)。(2)基于飞机观测发现,北京、济南和武汉的BC主要积聚在约1000m高度层以下。从近地面(约70m)往上,BC质量浓度和数浓度总体呈“增加-快速降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各城市BC从地面向上输送的过程中逐渐老化,Dp/Dc(相对包裹层厚度)的数值随高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3)验证结果指出,MERRA-2 BC地面质量浓度在研究区域南部略有高估,在北部略偏低。尽管如此,MERRA-2 BC月均地面浓度与地面观测月均数据之间呈较强的相关性(R=0.83)和较小的平均偏差(0.21μg·m-3)。说明MERRA-2 BC再分析资料在研究区域有较好的适用性。(4)分析2000~2016年的MERRA-2 BC资料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年平均BC地面质量浓度、柱质量浓度和BC/PM2.5分别为3.41μg·m-3,3.78mg·m-2和8.71%。地面浓度高值中心(~6.00μg·m-3)和高速增长区(~0.06μg·m-3·a-1)均出现在北京-天津-河北(京津冀)和河南地区。而柱浓度在北部呈增长趋势,在南部呈下降趋势。BC季节浓度均呈现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的特征。京津冀-河南区域始终是地面浓度高值中心,但柱浓度高值中心的位置会随夏季-冬季-次年夏季的变换而向南-向北移动。BC浓度从2000年开始迅速增长,在2007年达到峰值后下降,在34°N以南的地区下降尤其显着。垂直方向上,BC浓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减小;在2.00km以下,冬季BC浓度最大,夏季浓度最小;在2.00km以上,秋冬季BC浓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迅速降低,春季浓度最高。

徐旭升[8](2020)在《山地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农业灌溉施肥技术的短板逐渐显现出来,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农业现代化已然成为当代乃至未来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技术和先进的农业设备成为促进农业生产力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本文在研究了中国山地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的基础上,以智能减耗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山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针对山区供电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太阳能电板的自动化供电系统。利用单片机实现对各子系统的电能传输。同时采用双电池的蓄电装置,达到充电与放电的分离,不仅延长电池寿命,更增加供电电流的平稳性,使供电系统更加的高效化、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主要由数据信息传输子系统、自动灌溉子系统和太阳能电源子系统与PLC控制器组成。数据信息传输子系统是整个灌溉系统的神经网络,串联整个系统协调运作。自动灌溉子系统负责对控制中心传输的信息作出反应。系统分为灌溉与施肥部分,既可协同工作,又可单独运作。本文中设计了一款肥料搅拌装置,将固态化肥进行充分搅拌均匀。太阳能电源系统以太阳能供电为主,市电为次。最后以茶树为例,进行试验。试验的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具有运行高效、反应迅速等特点,灌溉施肥过程能准确将水分和养料提供到作物的根部,确定了山地自动化灌溉与施肥的可行性。同时对施肥量进行精准控制,在提高农作物产量、节约资源等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

徐梅丹[9](2020)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技术行为及其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国必先强师。作为推动技术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技术教师不仅培育了优秀的技术人才,还影响了学生技术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形成,肩负着科技兴国和教育强国的重大责任与历史使命。因此,技术教师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对技术教师的研究更不可忽视。通过梳理学生技术态度(PATT)研究发现,技术教师对学生的技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偏向于学生技术知识与技术态度的研究,鲜少关注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更不用说对这三个变量开展完整且系统的思考和研究,这显然对技术教育的发展、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技术教学的提升是不利的。据此,提出了以下五个研究问题:问题1:如何定义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问题2: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的整体水平如何?问题3: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会存在何种个体差异?问题4:技术理解、技术态度、技术行为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问题5:研究技术理解、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这三个概念会对技术教师、技术教学及技术教育产生何种启示?以上问题目前尚未有明确答案,前人的研究也较为欠缺,亟待深入研究和思考。因此,本研究将我国高中通用技术教师(下文皆简称为“技术教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从技术哲学的、历史的、教育的、社会的视角去理解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范畴,多维度地阐释了对技术本质的理解,并将其抽象概念转换为可操作性的定义;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知识,参考其他学科对教师专业态度的研究成果,根据态度—行为对等性原则和累积性原则,厘清了技术教师的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的成分与结构。其次,综合前人的研究发现,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假设与结构框架,依据一系列量表设计的原则和标准,自行编制了适用于我国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技术行为量表。在经过量表前测和多轮专家内容效度评审后,确定了正式量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835份,利用信度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验证了三份正式量表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最后,分别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方法陈述了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技术行为的整体现状和个体差异,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解释了三份量表中各变量间的关系。通过与相关文献产生共鸣,本研究反思了整体理论框架和测量工具,分析了我国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技术行为的现状,探讨了不同教师个人基本属性造成技术理解、技术态度与技术行为差异的原因,解释了技术理解、技术态度与技术行为间的影响关系。结论表明,三份量表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维度与理论演绎提出的假设具有了高度一致性,其中,“技术理解”量表由“作为人工物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作为活动的技术”、“作为意志的技术”、“技术的历史”、“技术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的两面性”这八个维度组成;“技术态度”量表由“重要性”、“困难性”、“性别信念”、“愉悦感”、“焦虑感”、“自我效能感”、“外部资源依赖”这七个维度组成;“技术行为”量表是单维的,是对技术态度量表中各维度的高度凝练。就技术教师在技术理解、技术态度、技术行为的整体水平而言,在“技术理解”层面,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对“作为人工物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的认可度较低,对“作为活动的技术”、“作为意志的技术”理解不够深入,对“技术的历史”、“技术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的两面性”的理解甚佳;在“技术态度”层面,高中通用技术教师都较为一致地认为技术类课程是重要的、教学自我效能感较高,教学愉悦感较高,但在准备和教授技术类课程过程中深感其困难性,持有焦虑情绪,缺乏来自学校领导和同事对技术课程的支持,并对两性在技术教与学上的表现持有不同的看法。在“技术行为”层面,高中通用技术教师一致表示会尽最大努力让学生对技术持有积极态度,帮助学生克服技术课程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解决技术难题,但在为技术课程寻求学校领导的支持、在技术教学中试图放轻松、对技术学习中的男女学生一视同仁等行为的倾向却不算强烈。就技术教师在技术理解、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的个体差异而言,性别对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和技术态度存在显着差异,但对技术行为不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男性技术教师在技术理解和技术态度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女性技术教师的得分;教龄对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皆不存在显着差异;培训次数和职前专业对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对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存在显着差异,其差异表现在:技术教师参加的培训次数越多,其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越积极正向,职前专业为“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专业的技术教师在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的得分较高,职前专业为“教育学(学科教育)”和“教育技术学”等专业的技术教师在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的得分较低;学校所在区域对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皆存在显着差异,呈现出乡镇技术教师在技术理解上的得分高于市区和县城技术教师的得分,市区技术教师在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上的得分高于乡镇和县城技术教师的得分的趋势,其中县城技术教师在这三个方面的得分最低。就技术教师在技术理解、技术态度和技术行为间的相互关系而言,技术理解对技术态度、技术行为有着显着正向影响,技术态度对技术行为有着显着正向影响,技术态度在技术理解和技术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据此,从高中通用技术教学、高中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建设、高中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三方面给出了启示。针对上述启示,提出了五个建议:第一,通过适当增加女性技术教师的数量、多渠道储备技术教师师资力量、着重强调技术教师教学专业性来加强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队伍建设;第二,运用“范例+规则”增强技术教学理解、“心灵+身体”加深技术教学体验、“身教+示范”强化技术教学实践以提升通用技术的教学成效;第三,通过破除技术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确保技术教师培训的优质适量、力求培训中“知—情—行”统一以变革技术教师的培训思路;第四,通过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技术教学情境、完善技术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来促进技术教学良性发展;第五,通过赋予技术教师专业协商的机会、树立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导向、加强技术文化建设与人物宣传来营造技术教育健康生态。

许得隽[10](2020)在《电场协同铈基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VOCs所产生的污染日益严重,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危害,VOCs排放治理刻不容缓。催化氧化法具有转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是最有效的VOCs治理技术之一,对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及对辅助催化方法的探索是目前催化氧化VOCs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典型的VOCs气体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蔓延燃烧法制备了以铈元素为主要载体的铂铈锆贵金属催化剂和锰铈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将电场协同催化方法应用于苯的催化氧化过程,大幅提高了催化剂在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m%Pt/CeaZrbOx贵金属催化剂在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Pt/CeaZrbOx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效果,催化剂性能随着Pt负载量及铈锆载体中Ce含量的增加而提升。(2)对m%Pt/CeaZrbOx催化剂在电场协同催化方法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金属催化剂在电场中活性显着提升,其中性能最优的1%Pt/Ce3Zr1Ox催化剂在96.5℃即可实现90%的苯转化效率。低Pt负载量催化剂的活性在电场中受到促进,表现出比高Pt负载量催化剂在传统催化方式中更高的活性,通过电场协同催化方法可在维持较高催化活性的情况下降低贵金属催化剂的成本。(3)对MnaCebOx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aCebOx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Mn/Ce比例对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影响,其中Mn/Ce比例为1:3的催化剂性能最佳。(4)对MnaCebOx催化剂在电场协同催化方法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场与以Ce为主体的催化剂存在较强的协同效应,而与以Mn为主体的催化剂之间协同效应微弱。电场协同催化方法提高了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使Mn1Ce3Ox催化剂在200℃即可实现苯的完全转化;电场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贵金属催化剂的替代。(5)研究了铈基催化剂在电场协同催化中对不同反应工况的适应性,并通过XRD、TEM、XPS、H2-TPR等方法对两组催化剂在不同电场条件下的样品进行了物性表征,观察催化剂活性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场对催化剂结构性质产生的影响;结合in-situ FTIR表面反应实验的结果,提出了电场协同m%Pt/CeaZrbOx催化剂和MnaCebOx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反应机理。

二、Properties of large-scale TIDs observed in Central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operties of large-scale TIDs observed in Central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地铁公共空间的叙事性研究 ——以武汉地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来源与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丰富“叙事学”理论的研究内容
        1.2.2 改善乘客心理与情绪
        1.2.3 地域文化传承与城市精神传播
        1.2.4 扩展地铁公共空间营造方式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田野调查法
        1.3.3 跨学科研究法
        1.3.4 分析归纳法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叙事学理论概述
    2.1 叙事学概念与分类
        2.1.1 叙事学的概念
        2.1.2 叙事学的分类
    2.2 叙事学的背景与发展
        2.2.1 叙事学的起源
        2.2.2 叙事学理论的现代演化
        2.2.3 叙事学在空间中的运用
    2.3 叙事学研究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铁公共空间的叙事性
    3.1 公共空间相关概念
        3.1.1 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界定
        3.1.2 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3.2 叙事性与地铁公共空间的关联
        3.2.1 地铁公共空间的结构与特征
        3.2.2 地铁公共空间叙事的概念
        3.2.3 地铁公共空间的叙事要素
        3.2.4 地铁公共空间中叙事性的主要表现方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叙事理论在国内外地铁公共空间的运用
    4.1 空间主题的运用
        4.1.1 “野性维度”主题——斯德哥尔摩地铁
        4.1.2 “权利美学”主题——莫斯科地铁
        4.1.3 “湖城相伴”主题——杭州地铁
        4.1.4 “红色与清廉下的赣鄱”主题——南昌地铁
    4.2 道具场所的运用
        4.2.1 陶瓷——里斯本地铁
        4.2.2 流浪艺术——纽约地铁
        4.2.3 文物复制——北京地铁
        4.2.4 金沙神术——成都地铁
    4.3 时空序列的运用
        4.3.1 新艺术的时空序列——巴黎地铁
        4.3.2 园林的时空序列——苏州地铁
        4.3.3 金陵的时空序列——南京地铁
    4.4 空间结局的运用
        4.4.1 暂停戏剧性的瞬间——德国地铁
        4.4.2 盛世遗存下的惊喜——西安地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叙事学理论下武汉地铁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
    5.1 武汉地铁现状概况
        5.1.1 武汉地铁线网总体规划
        5.1.2 武汉地铁艺术线路分级
        5.1.3 武汉地铁创作主题定位
        5.1.4 武汉地铁艺术站点分级
        5.1.5 武汉地铁公共空间结构
    5.2 策略一:二维叙事与艺术背景墙
        5.2.1 艺术背景墙的叙事形式与手法
        5.2.2 艺术背景墙的叙事主题
        5.2.3 艺术背景墙的叙事顺序
    5.3 策略二:多维度空间叙事系统
        5.3.1 多维度叙事的复杂性
        5.3.2 多维度空间叙事的秩序
        5.3.3 多维度空间叙事的分形
    5.4 策略三:雕塑叙事系统
        5.4.1 雕塑的空间想象
        5.4.2 雕塑的材质变化
    5.5 策略四:色彩叙事系统
        5.5.1 地铁色彩系统的叙事比较
        5.5.2 地铁色彩系统的叙事层级
    5.6 策略五:照明叙事系统
        5.6.1 地铁照明系统的类型
        5.6.2 地铁照明的空间塑造
    5.7 策略六:地铁公共配套设施叙事系统
        5.7.1 地铁公共配套设施的分类
        5.7.2 地铁公共配套系统的叙事设计方式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武汉地铁汉阳火车站站叙事性设计
    6.1 选址概况
    6.2 叙事文本
        6.2.1 地域文本
        6.2.2 佛教文本
        6.2.3 时空文本
    6.3 叙事主题
    6.4 叙事性设计的应用与方法
        6.4.1 叙事性路线
        6.4.2 叙事性出入口
        6.4.3 叙事性风亭
        6.4.4 叙事性色彩
        6.4.5 叙事性附属景观
    6.5 叙事性设计成果展示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奖项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交叉持股对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交叉持股相关文献综述
        1.2.2 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交叉持股相关概念与理论
        2.1.1 交叉持股的定义
        2.1.2 交叉持股的一般分类
    2.2 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概念与理论
        2.2.1 生产率理论
        2.2.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市国有企业交叉持股与全要素生产率现状
    3.1 上市国有企业交叉持股现状
        3.1.1 上市国有企业交叉持股行业分布现状
        3.1.2 上市国有企业交叉持股地区分布现状
    3.2 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3.2.1 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模型
        3.2.2 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变量
        3.2.3 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交叉持股对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设计
    4.1 提出假设
    4.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4.3 变量的选取及描述统计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交叉持股对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5.1 模型的设定
    5.2 模型的参数估计及结果分析
    5.3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Himawari-8卫星火点反演及中国区域生物质燃烧环境效应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星载火点探测仪器发展现状
        1.2.2 火点反演算法发展现状
        1.2.3 生物质燃烧排放估算方法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章节安排
第2章 云检测与火点反演原理
    2.1 云检测原理
        2.1.1 云的分类
        2.1.2 云的辐射特性
        2.1.3 云检测原理
    2.2 火点反演原理
        2.2.1 普朗克定律
        2.2.2 斯蒂芬波尔茨曼定律
        2.2.3 维恩位移定律
        2.2.4 亮温
        2.2.5 火点反演流程
第3章 云检测算法的构建与验证
    3.1 日间云检测算法的构建
        3.1.1 反射率随太阳天顶角变化
        3.1.2 反射率校正
        3.1.3 云指数判定
        3.1.4 云检测偏差校正
        3.1.5 日间云检测算法总结
    3.2 夜间云检测算法的构建
        3.2.1 时序对比
        3.2.2 亮温阈值判别
        3.2.3 亮温差阈值判别
        3.2.4 红外背景亮温判别
        3.2.5 夜间云检测算法总结
    3.3 高光谱云反演算法的构建
    3.4 云检测算法的验证
第4章 火点反演算法的构建与验证
    4.1 Himawari-8火点探测通道观测特性
    4.2 潜在火点提取
    4.3 背景火点提取
    4.4 时间序列分析
        4.4.1 Prophet模型简介
        4.4.2 基于Prophet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
        4.4.3 基于同时刻亮温统计特性的时间序列分析
    4.5 火点反演结果与对比
第5章 生物质燃烧环境效应初探
    5.1 火辐射功率的获取
    5.2 火辐射能量的计算
    5.3 生物质燃烧排放的估算
    5.4 生物质燃烧环境效应探究
    5.5 与GFAS火灾排放清单的对比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减施农药:农户行为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户过量施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2.2 关于农户高效施药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1.2.3 关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1.2.4 关于调整种植结构控制农药施用量的研究
        1.2.5 关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激励政策的研究
        1.2.6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化学农药减量增效
        2.1.2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2.1.3 高效施药技术
        2.1.4 绿色防控技术
    2.2 理论基础
        2.2.1 要素替代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产业组织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变化及样本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特征分析
    3.1 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变化趋势及现状
        3.1.1 农药施用量变化的时间序列特征
        3.1.2 我国农药施用量变化的空间区域特征
    3.2 苹果种植样本户减施农药的行为特征
        3.2.1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数据特征
        3.2.2 样本农户减施农药意愿及行为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理论分析
    4.1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机理
        4.1.1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经济学涵义
        4.1.2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微观决策机理
    4.2 节药型技术特性对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影响
        4.2.1 正外部性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4.2.2 技术信息不对称性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4.2.3 规模经济性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4.3 本章小结
5 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行为及效应评价
    5.1 不同高效施药技术的技术属性差异
    5.2 农户对不同属性高效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5.2.3 结果与分析
    5.3 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的减药增收效应评价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3.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行为及效应评价
    6.1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特点
    6.2 风险感知、技术认知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
        6.2.1 文献回顾
        6.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3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6.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 政府支持、采纳效果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持续采纳行为
        6.3.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6.3.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减药增收效应评价
        6.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4.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6.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行为及其效应评价
    7.1 农药施用强度与农作物分类
    7.2 我国“节药型”农作物占比变化及地区差异
        7.2.1 我国“节药型”农作物占比变化情况
        7.2.2 我国各地区“节药型”农作物占比变化及地区差异
        7.2.3 我国种植结构变化的动因分析
    7.3 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对减施农药的负效应测算
        7.3.1 思路与方法
        7.3.2 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农户减施农药的激励政策优化设计
    8.1 当前我国农药减施激励政策及优化方向
        8.1.1 当前我国农药减施激励政策
        8.1.2 当前农药减施激励政策优化方向
    8.2 优化农药减施激励政策的建议
        8.2.1 高效施药技术采纳激励政策建议
        8.2.2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激励政策建议
        8.2.3 引导农户选种“节药型”农作物的政策建议
        8.2.4 外部性内部化补贴政策建议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山东省苹果种植户减施农药行为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研究 ——以青岛和济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及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2 大气汞的来源和持续排放
        1.1.3 大气汞的形态对其迁移转化有着重要影响
    1.2 大气汞的观测研究进展
        1.2.1 大气汞监测网络
        1.2.2 大气汞的空间分布研究
    1.3 大气汞的时间变化规律研究
        1.3.1 年际变化规律
        1.3.2 季节变化规律
        1.3.3 日变化规律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
    1.5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观测实验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采样站点选择
        2.1.1 沿海城市站点-青岛
        2.1.2 内陆城市站点-济南
    2.2 大气汞的采样分析方法
        2.2.1 大气气态总汞的监测
        2.2.2 颗粒汞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
    2.3 大气常规污染物监测和气象参数的获取
    2.4 数据处理及模型应用
        2.4.1 主因子分析法
        2.4.2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
        2.4.3 HYSPLIT气流轨迹模型
        2.4.4 潜在源区贡献函数模型
        2.4.5 统计分析
第3章 青岛沿海大气TGM浓度特征及海陆风影响
    3.1 青岛TGM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
        3.1.1 总体污染特征
        3.1.2 季节变化特征
        3.1.3 研究站点比较
    3.2 海陆风对青岛大气TGM的影响
        3.2.1 海风和陆风情况下TGM浓度特征
        3.2.2 海陆风对TGM日变化的影响
    3.3 区域污染源输送的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济南城区大气TGM浓度特征及采暖影响
    4.1 济南大气TGM的浓度特征
        4.1.1 总体污染特征
        4.1.2 季节变化特征
        4.1.3 浓度水平分析
    4.2 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4.2.1 一般情况下TGM的日变化特征
        4.2.2 污染情况下TGM的日变化特征
    4.3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大气汞的污染来源解析
        4.3.1 TGM浓度变化的潜在影响因素
        4.3.2 大气TGM的当地潜在来源
        4.3.3 区域传输对济南大气汞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颗粒汞污染特征及其与TGM相关性研究
    5.1 大气颗粒汞的粒径分布特征
        5.1.1 分粒径颗粒汞浓度
        5.1.2 颗粒汞含量的粒径分布特征
    5.2 大气细颗粒汞的污染特征
        5.2.1 时间序列及浓度水平
        5.2.2 PM2.5中汞含量及影响因素
        5.2.3 冬季采暖对PBM_(2.5)的影响
    5.3 大气细颗粒汞与TGM的相关性及其来源
        5.3.1 PBM2.5与TGM相关性
        5.3.2 大气PBM_(2.5)的主因子分析
        5.3.3 大气PBM_(2.5)的来源解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天气过程对大气汞浓度的影响
    6.1 雾霾
        6.1.1 雾霾事件济南大气汞的变化特征
        6.1.2 雾霾事件青岛大气汞的变化特征
    6.2 沙尘
        6.2.1 沙尘期间大气汞浓度变化特征
        6.2.2 沙尘对大气颗粒汞粒径分布的影响
    6.3 台风
    6.4 本章小结
第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件

(6)陆地植被的生产力及其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以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和现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陆地植被监测与重建的研究方法
        1.2.2 气候变化对地质历史时期植被分布的研究现状
        1.2.3 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性科学问题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气候数据
        2.1.2 植被数据
    2.2 模型描述
        2.2.1 DGVM模型简介
        2.2.2 模型矫正与预处理
    2.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末次冰盛期植被分布对CO2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模型模拟的设计
        3.2.2 计算与分析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模型重建的植被分布
        3.3.2 树木覆盖率与降雨量的关系
        3.3.3 针叶林和阔叶林比例的变化
        3.3.4 火对树木覆盖的影响
    3.4 讨论
        3.4.1 降雨对树木覆盖率和生产力的限制
        3.4.2 生产力和火的变化导致的植被变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新世中期撒哈拉植被模拟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土壤过程模型的描述
        4.2.2 模拟设计
        4.2.3 分析计算
    4.3 研究结果
        4.3.1 模型的验证
        4.3.2 模拟全新世中期北非植被分布
        4.3.3 土壤过程对植被碳水通量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土壤对植被的反馈作用
        4.4.2 地表覆盖变化对碳循环和气候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北省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年际变化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材料和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气候指数的定义与计算
        5.2.3 分析方法
    5.3 研究结果分析
        5.3.1 湖北省的极端气候变化趋势
        5.3.2 植被变化趋势
        5.3.3 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湖北省极端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5.4.2 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植被生产力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极端事件的识别
        6.2.2 极端事件的归因
        6.2.3 幂律分布和敏感性分析
    6.3 研究结果
        6.3.1 极端事件的时空分布
        6.3.2 极端事件的气候归因
        6.3.3 幂律分布和敏感性分析结果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中国东部地区2000-2016年黑碳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数据介绍
    2.2 主要方法
第三章 典型站点黑碳浓度变化特征
    3.1 BC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3.2 飞机观测BC垂直廓线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ERRA-2黑碳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4.1 MERRA-2 BC地面质量浓度的验证
    4.2 BC地面浓度分布特征
    4.3 BC柱浓度分布特征
    4.4 BC/PM_(2.5)变化特征
    4.5 BC垂直分布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学习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参与项目

(8)山地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山地水肥一体化系统相关技术研究
    2.1 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整体架构
    2.2 数据信息传输子系统
        2.2.1 移动网络技术的选择
        2.2.2 无线通讯技术对比
        2.2.3 LoRa扩频传输技术
        2.2.4 土壤信息感知技术
    2.3 自动滴灌子系统
        2.3.1 滴灌类型的确定
        2.3.2 自动滴灌的系统整体设计
    2.4 太阳能电源子系统设计
        2.4.1 太阳能电池板选型
        2.4.2 太阳能电池板阵列设计与布置方案
        2.4.3 太阳能光伏蓄电池选型
        2.4.4 太阳能控制器选型
        2.4.5 太阳能充电装置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施肥系统结构设计与软件控制
    3.1 施肥系统结构设计
        3.1.1 施肥部分结构概述
        3.1.2 灌溉系统工作原理
    3.2 施肥系统的硬件设计
        3.2.1 过滤装置模块的选型
        3.2.2 控制设备模块选型
        3.2.3 土壤EC和PH值感应器模块选型
        3.2.4 驱动电机装置选型
        3.2.5 电磁换向阀装置选型
    3.3 施肥系统多任务程序设计
    3.4 整套全自动施肥系统的实现
        3.4.1 整套全自动施肥系统组件连接
        3.4.2 自动化施肥系统控制中心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灌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研发
    4.1 系统灌溉参数设计与校核
        4.1.1 土壤含水率检测设计
        4.1.2 滴灌的压力分布计算与分析
        4.1.3 系统灌水量参数设计
    4.2 基于PLC控制的灌溉系统硬件设计
        4.2.1 自动滴灌模块硬件设计
        4.2.2 太阳能电源稳压模块设计
        4.2.3 灌溉系统电磁阀模块控制设计
    4.3 基于PLC控制的灌溉系统软件设计
        4.3.1 系统主程序设计
        4.3.2 数据信息传输程序设计
        4.3.3 基于LoRa无线传感的太阳能电源充电软件设计
        4.3.4 土壤含水率检测程序设计
        4.3.5 天气预报嵌入Lab VIEW的设计方法
    4.4 灌溉系统程序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肥一体化在山地茶树灌溉中的应用
    5.1 茶树灌溉系统的研究
    5.2 茶树灌溉水肥一体化结构设计
        5.2.1 试验设计与安排
        5.2.2 茶树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
        5.2.3 应用测试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技术行为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作为推动技术教育发展的核心人物,技术教师这一群体理应受到广泛关注
        二、为促进技术素养的发展,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态度和行为值得深入研究
        三、针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师面临的现实困境,试图寻找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程序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论文章节
        四、研究方法和程序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PATT研究
        一、PATT研究概况
        二、PATT研究发现
    第二节 技术理解
        一、技术的认识与特性
        二、技术本质的相关研究
        三、技术理解的操作性定义
    第三节 技术态度
        一、态度的概述
        二、教师专业态度的相关研究
        三、技术态度的操作性定义
    第四节 技术行为
        一、关于行为的研究
        二、技术行为的概述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框架
    第一节 量表的结构维度
        一、技术理解量表的结构维度
        二、技术态度量表的结构维度
        三、技术行为量表的结构维度
    第二节 研究假设
        一、教师个人基本属性与技术理解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二、教师个人基本属性与技术态度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三、教师个人基本属性与技术行为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四、技术理解、技术态度与技术行为的关系及研究假设
    第三节 模型框架
第四章 测量工具的开发与验证
    第一节 量表开发
        一、量表的设计与流程
        二、题项的开发与生成
    第二节 量表前测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分析
        三、信度检验
        四、效度检验
    第三节 量表验证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分析
        三、信度检验
        四、效度检验
第五章 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与技术行为的现状及差异研究
    第一节 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现状及个体差异研究
        一、技术理解的基本概况
        二、技术理解的个体差异
    第二节 技术教师的技术态度现状及个体差异研究
        一、技术态度的基本概况
        二、技术态度的个体差异
    第三节 技术教师的技术行为现状及个体差异研究
        一、技术行为的基本概况
        二、技术行为的个体差异
第六章 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与技术行为的关系研究
    第一节 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对技术态度的关系研究
    第二节 技术教师的技术态度与技术行为的关系研究
    第三节 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与技术行为的关系研究
    第四节 技术教师的技术态度的中介作用检验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论
        一、对测量体系的思考
        二、对研究结论的解释
    第二节 基本结论
        一、量表的开发与验证
        二、技术教师对技术的理解、态度与行为现状
        三、教师个人基本属性对技术理解、态度与行为的影响
        四、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与技术行为的关系
第八章 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启示
        一、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的研究启示
        二、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启示
        三、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启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量质并重加强技术教师队伍建设
        二、多管齐下提升通用技术教学成效
        三、内外兼顾变革技术教师培训思路
        四、多措并举促进技术教学良性发展
        五、以点带面营造技术教育健康生态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样本
        二、量表编制
        三、研究要素
        四、统计方法
        五、文献选择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技术态度前测问卷
    附录2 :正式调查问卷
    附录3 :内容效度评审的专家名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10)电场协同铈基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VOCs治理技术
    1.3 VOCs催化氧化法
        1.3.1 贵金属催化剂
        1.3.2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3.3 钙钛矿型催化剂
    1.4 辅助催化方法
        1.4.1 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催化
        1.4.2 非法拉第电化学改性辅助催化
        1.4.3 电场协同催化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电场协同m%Pt/Ce_aZr_bO_x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实验研究
        1.5.2 电场协同Mn_aCe_bO_x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实验研究
        1.5.3 电场协同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机理研究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气体
    2.3 实验仪器设备
    2.4 催化剂制备方法
    2.5 催化剂活性测试
        2.5.1 催化剂活性测试系统
        2.5.2 电场协同催化氧化反应系统
        2.5.3 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2.6 催化剂理化特性研究方法
        2.6.1 催化剂晶相结构分析(XRD)
        2.6.2 催化剂微观形貌分析(TEM)
        2.6.3 催化剂表面元素分析(XPS)
        2.6.4 催化剂还原性分析(H_2-TPR)
        2.6.5 催化剂表面反应过程分析(in-situ FTIR)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场协同m%Pt/Ce_aZr_bO_x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m%Pt/Ce_aZr_bO_x贵金属催化剂制备
    3.3 m%Pt/Ce_aZr_bO_x贵金属催化剂性能研究
        3.3.1 1%Pt/Ce_aZr_bO_x催化剂在传统方式下催化氧化苯的性能研究
        3.3.2 1%Pt/Ce_aZr_bO_x催化剂在电场协同下催化氧化苯的性能研究
        3.3.3 m%Pt/Ce_3Zr_1O_x催化剂在传统方式下催化氧化苯的性能研究
        3.3.4 m%Pt/Ce_3Zr_1O_x催化剂在电场协同下催化氧化苯的性能研究
        3.3.5 电场与m%Pt/Ce_aZr_bO_x催化剂的协同效应研究
        3.3.6 不同反应条件对电场协同m%Pt/Ce_aZr_bO_x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探究
    3.4 m%Pt/Ce_aZr_bO_x贵金属催化剂理化性质分析
        3.4.1 m%Pt/Ce_aZr_bO_x催化剂晶相结构分析(XRD)
        3.4.2 m%Pt/Ce_aZr_bO_x催化剂微观形貌分析(TEM)
        3.4.3 m%Pt/Ce_aZr_bO_x催化剂表面元素分析(XPS)
        3.4.4 m%Pt/Ce_aZr_bO_x催化剂还原性分析(H_2-TPR)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场协同Mn_aCe_bO_x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Mn_aCe_bO_x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制备
    4.3 Mn_aCe_bO_x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性能研究
        4.3.1 Mn_aCe_bO_x催化剂在传统方式下催化氧化苯的性能研究
        4.3.2 Mn_aCe_bO_x催化剂在电场作用下催化氧化苯的性能研究
        4.3.3 电场与Mn_aCe_bO_x催化剂的协同效应研究
        4.3.4 不同反应条件对电场协同Mn_aCe_bO_x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探究
    4.4 Mn_aCe_bO_x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理化性质分析
        4.4.1 Mn_aCe_bO_x催化剂晶相结构分析(XRD)
        4.4.2 Mn_aCe_bO_x催化剂微观形貌分析(TEM)
        4.4.3 Mn_aCe_bO_x催化剂表面元素分析(XPS)
        4.4.4 Mn_aCe_bO_x催化剂还原性分析(H_2-TPR)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场协同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机理探究
    5.1 引言
    5.2 m%Pt/Ce_aZr_bO_x贵金属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机理研究
        5.2.1 苯在m%Pt/Ce_aZr_bO_x催化剂表面氧化过程实验研究
        5.2.2 苯在m%Pt/Ce_aZr_bO_x催化剂表面的氧化反应机理
    5.3 Mn_aCe_bO_x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机理研究
        5.3.1 苯在Mn_aCe_bO_x催化剂表面氧化过程实验研究
        5.3.2 苯在Mn_aCe_bO_x催化剂表面氧化反应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Properties of large-scale TIDs observed in Central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铁公共空间的叙事性研究 ——以武汉地铁为例[D]. 戚晨彬.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2]交叉持股对上市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李莎.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3]基于Himawari-8卫星火点反演及中国区域生物质燃烧环境效应探究[D]. 王顺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4]减施农药:农户行为及其效应研究[D]. 仇相玮.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5]中国东部沿海和内陆城市大气汞的污染特征及输送影响研究 ——以青岛和济南为例[D]. 聂晓玲. 山东大学, 2020
  • [6]陆地植被的生产力及其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以末次冰盛期、全新世中期和现代为例[D]. 陈炜哲.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中国东部地区2000-2016年黑碳气溶胶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 杨晓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8]山地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优化设计[D]. 徐旭升.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9]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技术理解、技术态度、技术行为及其关系研究[D]. 徐梅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电场协同铈基催化剂催化氧化苯的实验研究[D]. 许得隽.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华中地区观测到的大规模 TIDs 的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