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宏观保护的思考与对策

河套地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宏观保护的思考与对策

一、河套地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宏观保护的思路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套地区的乌梁素海、乌兰布和沙漠、黄河、乌拉山、狼山和阿拉奔草原等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使河套地区成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于国家的生态安全、地区稳定、社会繁荣、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以农业发展为核心推动地区现代化建设,成为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重开发、轻保护的发展方式使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沙漠化、盐碱化、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河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生态问题,河套地区进行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生态面貌不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出具体要求,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不断完善,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迈进。本文以河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详细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面临的生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缺乏“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不完善的政策制度是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得出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启示,认为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制度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这对深化区域生态史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对当前我国进行生态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柔木亦[2](2021)在《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村镇聚落与人们生活保持最直接紧密的联系,伴随着自然基底、地形特征、民族文化历史等不同,在聚落布局和景观表现反映中也有所不同,所以当地景观特征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展示了这种独特性。本文以乌梁素海湖区及周边受四种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的湖区聚落为研究对象,着重梳理当地湖区聚落形成过程并总结规律,对构成湖区聚落的自然基地、农田、水利等受自然与人文多方面共同作用下的弹性复合系统进行分层解析,为保证研究的真实合理,本文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图解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样本取样方式对研究区域进行分析与总结。探究研究地区聚落景观的形成模式与空间分布格局,为乌梁素海湖区的生态保护,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挖掘湖区聚落景观,具体而言分为以下三部分:首先,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乌梁素海湖区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传统聚落形成的原因与发展过程。同时,文章针对影响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因素进行分层论述,探究其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聚落景观空间布局依据。其次,从中观的角度,针对影响聚落形成的内在动因——自然山水基底、水利系统、农田格局三大动因进行分层论述,揭示各个因素之间内在联动性,总结对传统聚落发展的影响,反观之,湖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也逐渐影响聚落结构组成因素。最后,从微观的角度,根据自然基底与水利分区治理体系对聚落进行分区研究,从聚落单元布局和典型聚落案例的角度分析不同聚落的形成原因与内在变化机制,通过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总结各区域聚落空间格局特征。总结得出传统人工干预自然的实践经验,从中学习到聚落空间格局的营建智慧,并对城市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保护提供思路。

侯鹏飞[3](2020)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包头北方影视城核心区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伴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影视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影视城的建设同样如火如荼。然而,伴随着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突飞猛进,影视基地的拍摄需求却大大降低。新建的影视城往往缺乏地域性差异,主题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于是,影视城纷纷由单一的影视拍摄模式转向融合影视拍摄和文化旅游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开发模式。这就不可避免要求新建影视城必须要树立符合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本底。与此同时,作为一种较新的建筑类型,影视城规划设计相关研究还相对不足,急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结合本学科相关理论和文化学、传播学、影视学科等相关理论,以包头北方影视城核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础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影视城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案例解析,总结出一般影视城选址、定位、功能构成与空间布局、外部空间、建筑设计等方面普遍使用的策略与手法。然后在包头地域文化资源解析的基础上,运用地域文化叙事结合城市意象理论,展开北方影视城核心区的总体布局和设计的研究工作。首先,提出了地域文化视角下北方影视城核心区的总体设计策略;其次,在策略指导下着力就其主题定位、功能构成、空间布局、文化叙事、建筑设计、外部空间与景观设计等层面展开系统化研究。最后,通过对个案设计研究的进一步提炼,尝试提出一般影视城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议,希望能为其他同类影视城的规划设计提供有用的参考。

窦晓冬[4](2020)在《辽西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聚落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合作的结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辽西北地区处在世界主要游牧文化带及农牧交错带上,基于自然及人文因素形成了与其他游牧文化区有所区别的聚落景观。本文以辽西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及文献搜集之后,运用文献分析及归纳提炼的方法,针对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辽西北地区游牧文化影响的传统聚落景观进行剖析,并为对受地域文化影响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全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主要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再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综述,再有对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也进行了界定,从而提炼出本文的写作框架;第二章概述了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范围内传统聚落的演进过程;第三章对由自然生态区、村落民居区、农牧生产区及游牧信仰区的传统聚落景观格局特点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第四章从内部景观构成要素、内部景观结构及主要景观节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分别论述其特点及所承载的游牧文化内涵;第五章根据前文对辽西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景观分析提出整体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沈阳市康平县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上沙金台村为例,在对其景观特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并依照保护与更新策略对其整体景观风貌进行提升设计。本文一方面系统的梳理出了辽西北地区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景观特点,另一方面,从对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适应提取其景观营建特点,找到适用于辽西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为以后的景观设计进行方向性的指导。

唐由海[5](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贾泽楠[6](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农民基本的生活空间,对农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发展较为缓慢,农村人居环境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是当前农村的当务之急。河套灌区作为内蒙古最典型农业生产区,有着非常完善的农田灌溉系统,而且受游牧与移民文化的影响,其地域特色明显。在城市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河套灌区农村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当前存在的问题与特征,为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策略和建议。论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灌区各类型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找出目前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其次,从自然生态环境、居民点空间布局、社会文化等几方面分析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最后,以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与特征为基础,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提升策略。宏观层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适合河套灌区的农村居民点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 GIS软件对研究地区村庄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优化当前农村居民点布局;微观层面主要根据各类型村庄特征,对村庄内部布局、村容村貌、环境卫生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四个方面提出不同的提升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前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村庄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乡村风貌趋同、地域特色减弱;村庄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缺乏长效运行机制,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合理且使用率低等。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主要特征包括:村庄选址和住宅形式与灌区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多数村庄距离城镇较远,处于城镇最佳服务半径之外;村庄社会结构受移民文化影响较大,以家族、同乡、职业形成的村庄占多数;传统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导致建设用地面积普遍偏大。2)针对河套灌区特征,选取了规模条件、区位条件、经济产业、基础条件四个主要因素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专家打分得出规模条件所占影响权重最大,经济产业中加入耕地质量作为主要指标,以盐碱地所占耕地比例为评价依据。3)河套灌区村庄内部布局应依托灌渠进行组织,根据村庄生产方式变化提出不同布局模式;村容村貌按照一般村庄、传统村庄与特色村庄进行环境改善,并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控制;灌区种养结合的农户适合安装双瓮漏斗式与三格式化粪池厕所,土地流转农户适宜安装粪污合排式厕所;村庄污水处理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式处理适宜使用太阳能微动力组合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构建生活圈的方式配置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以县域为单位建立城乡四级生活服务圈层体系,根据村民常用的出行方式和愿意付出的时间成本划定适宜大小的生活圈。

万峥[7](2019)在《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文中指出近10余年水权转换的实践及制度探索,成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提出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背景下,贯彻新时期治水思路、促进水利工程补短板和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因此,进行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对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生态评估体系机制,构建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调控策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利用多种方法对水资源配置、利用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解决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矛盾突出等问题,引导水资源向高效益流转,促进水资源开源节流,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跨盟市水权转换为例,开展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论文在分析借鉴国外相对成熟并经过实践验证的水市场管理、运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水资源、水权及供给需求的实际国情,在理论层面对水权制度体系、水市场和水权转换的工作模式流程等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研究提炼出了本国水市场的3级市场模式,探索和研究与中国水市场相匹配的水权交易管理运作模式、理论制度框架结构。(2)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作为要素层,确定农业节水效益、增产效益、工业供水效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替代效益、地下水埋深、水面面积变化率、草地和林地面积变化率、盐分排引比、土壤盐渍化率10个与要素层相匹配的指标层,考虑水资源系统的可变性及不稳定风险因素,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估模型。(3)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盟市间水权转换实施区域沈乌灌域作为典型区域,采用了以调度控制指标为耗水指标、以分水系数反算水权相应耗水量、以分水系数反算水权相应耗水量、以分水系数折减初始水权为耗水指标、以初始水权为耗水指标计算五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计算河套灌区现状超用水量分别为3.79亿m3、3.56亿m3、6.63亿m3、5.96亿m3和2.65亿m3。依据计算结果分析确定河套灌区的规划压超水量,参考界定模型指标边界。运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估模型,构造模糊成对比较矩阵、整合不同专家意见、分解模糊成对比较矩阵,经过权重修正、逆模糊化、归一化、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得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权重分别为0.527、0.185和0.288。结合综合效益指标值,界定分析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水平。(4)沈乌灌域实施盟市间水权转换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经济效益指数分别为0.864、0.89和0.988;社会效益指数分别为0.669、0.927和1;生态环境效益分别为1、0.69和0.49,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878、0.816、0.807。结果显示,综合效益处于较高的范围,说明水权转换试点的综合效益较高,具有较好的实施前景。但受灌域内扩灌、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效益逐年降低,导致综合效益指数逐年下降,亟待在下一步水权转换进程中,通过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考虑最优的水权转换量和水权转换范围。(5)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水权水市场建设和交易过程中的拓展领域,对交易规定、流程、时间、方式等方面运用可行性和优势。基于水权转换理论的全面解析、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内蒙古水权转换的实践经验及综合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政策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规范水权指标的初始分配制度,强化水权管理体系建设与提升,积极培育、健全水市场等相应的调控策略,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保障条件,使得水权转换实践工作的综合效益最优化。

贺宇[8](2019)在《黄河岸边蒙古人的歌声 ——内蒙古三部四村音乐生活的考察与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以内蒙古黄河沿岸的蒙古族村落及其音乐生活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与研究。其视角是在“人-音-地”的整体结构中,把蒙古族传统音乐回归到它所生成运用的生活情境里,对村落音乐生活的解释回归到它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变迁脉络中去。全文将围绕“一河两岸,三部四村”,运用六章内容展开讨论:第一章是以内蒙古黄河流域为文化背景,阐述其历史、地理、蒙古部落、蒙古族村落形成以及村落视野下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第二章是以黄河南岸的沙日召嘎查为研究对象,从嘎查与召庙的历史背景、蒙古族家庭的个案表述与阐释以及当地民歌古日道“个体-群体”的关系整体地看待沙日召嘎查民众的音乐生活。第三章是以黄河北岸的阿日齐嘎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乌拉特标志性文化的论述,对民众观念下的乌拉特民歌进行分析,对乌拉特蒙古族婚礼仪式个案的描述与阐释,将民歌文化与地方精英联系起来,展示出乌拉特人的音乐生活与文化象征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是以黄河北岸杭哈地区的杨盖布隆嘎查为研究对象,从部落、地域、文化三维空间下去表述杭哈蒙古族民歌与民歌手,并以民歌大赛为个案去阐释当下杭哈蒙古族群体对自我音乐文化的建构。第五章是以黄河北岸蒙汉杂居区域的杨家堡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蒙汉杂居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的梳理,对杨家堡村蒙汉民众音乐生活的考察,以及农历二月十九庙会的描述与文化阐释,去总体地看待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蒙汉杂居区域的族际文化共享现象。第六章是在“三部四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村落-城镇”音乐生活的对照,去讨论当下黄河沿岸蒙古族的另一文化景观。文中以四胡手扎布家族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父母村落生活、儿女城镇生活、夫妻穿梭于城乡之间生活的考察,对“村落—城镇”双层空间结构下的蒙古族民众音乐生活进行讨论,从时间、空间维度中去关注当代蒙古族音乐生活的社会形态。

包凤琴[9](2016)在《河套地区玉米产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全面了解内蒙古河套地区农业种植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自治区经济发展并为自治区政府农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内蒙古河套地区玉米种植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学、环境学、农学、土壤学及生态学等相关学科内容,以元素的来源成因、迁移途经、生态效应和变化趋势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土壤、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植物的化学成分为依据,运用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技术,研究河套地区元素在土壤、水和植物之间的迁移、循环、转化及其农业生态效应。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河套地区土壤基准值与背景值特征、浅层地下水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农田区大气干湿沉降中元素的分布特征、土壤溶解液中各元素的含量特征、各种化肥中元素的含量变化、黄河及退水渠中水、悬浮物、底泥及雨水的元素含量特征、代表性典型地区的水平土壤剖面和垂直土壤剖面的元素含量特征,玉米籽实、根、茎叶及根系土的元素含量特征,不同土壤类型中玉米根系土的七种相态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玉米种植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根系土元素有效态评价、玉米安全性评价及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通过本次研究得出,(1)研究区以碱性土壤为主,生命组成元素中Na、Mg、Ca和K含量偏高,N、P和S元素相对缺乏;生命必需微量元素F含量高于世界、全国和内蒙土壤平均值;I元素在深层土壤中富集,其它元素均在表层土壤中富集;Cd、Hg和Pb三个元素在表层和深层土壤中位数相近,均低于世界土壤平均值,但是表层土壤含量极差大,部分地区表层土壤中明显比深层土壤富集。大多数无毒稳定性元素含量较低。(2)河套地区表层土壤的99.05%属于Ⅰ类和Ⅱ类土壤,适合种植作物,轻微污染的面积占0.09%,较严重污染不适合种植作物的土壤面积占0.09%。土壤污染与人类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活动有紧密的关系。(3)研究区土壤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的面积占99.7%,处于很强生态危害的面积仅占研究区面积的0.03%,总体来说河套地区受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不严重。(4)河套地区表层土壤中Zn和B元素较丰富,Mo元素比较缺乏,有机质和N、P、K、Fe、Mn和Cu元素分布比较平衡。河套大部分地区综合肥力一般或较低,较高和高的分布面积较少。(5)河套地区浅层地下水主要有As、F和I三个元素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部分超标严重地区已成为地方病区。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得出,研究区优良、良好、较好、较差,极差水分布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0.6%、11.72%、1.9%、20.55%和25.24%。建议,研究区地下水I>10μg/L的地区,食用盐不用加I;在I含量<10μg/L的地区,根据I缺乏程度,调整食用盐中碘含量。(6)6.土壤中大部分元素的分布规律是,从粘土、含少量结核的粉砂质粘土、粉砂质粘土、粉砂土,细砂土的顺序递减。在土壤垂直剖面上,潮土和栗褐土中大多数元素在表层土壤中富集;盐土在土壤深部富集,而灌於土在地表和地表以下80 cm160 cm的地段均有富集现象。(7)大多数元素的全量与残渣相、铁锰氧化物相、强有机相等不易被作物吸收的相态具强相关关系,而与离子交换相、水提取相等易被作物吸收的相态呈弱相关关系,因此,玉米种植区即使土壤中元素含量较高,但由于作物吸收的部份仍较低。(8)在河套地区的灌溉水中,与地表水质标准对比,绝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含量小于一级标准,只有Hg达到三级标准。在乌梁素海退水渠中F、As、Cr含量明显高于黄河水中含量。(9)玉米籽实中主要超标元素有Cd、Pb和F元素,根稀土中主要超标元素有Cd、Hg、Pb和F元素。玉米籽实中和茎叶中有害元素是以低富集为主。(10)河套地区优良种植区面积为7642 Km2、一般种植区面积为15376 Km2、占全区面积的72.32%,适合种植玉米、葵花等农作物;环境综合质量较差和荒漠草原区分别为2589 Km2和6217.58 Km2,占全区面积的27.68%,不宜种植农作物。本次研究系统性地调查了河套地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内蒙古河套地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填补了河套地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空白;为河套地区的环境质量改善、完善土地规划及生态系统安全性的预测预警提供了全新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河套地区浅层地下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及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为地方政府进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地方病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本次研究,获得了河套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中玉米的籽实、根、茎叶及根系土中26种元素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归纳总结了主要土壤类型中元素在玉米的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对玉米种植区灌溉水、土壤、大气降尘、化肥及其它介质中的有益有害元素迁移富集吸收特征的研究,总结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玉米产区环境的初步评价;分析研究玉米根系土元素的全量和七种相态、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关系特征,找出了适合玉米生长的地球化学条件及其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土壤环境质量和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圈定了玉米适宜种植区,对保护耕地进行分等定级、土地利用规划及绿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徐臣攀[10](2016)在《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文中提出汉唐时期是我国农耕区拓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但演绎了传统时期农耕区拓展的重要进程,而且形成了汉唐盛世的重要内涵。汉唐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农耕区拓展的范围极为广阔,涵盖了西北、西南、黄淮海、长江中游、岭南、东南等地区。在讨论汉唐农耕区拓展的过程中,本文认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耕区的拓展呈现出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在拓展空间层面看,黄河流域得以优先开发,长江下游地区紧随其后,相对而言长江中游、云贵高原、岭南地区的开发则显得较为迟缓;在时间层面看,秦汉时期在封建王朝的全力推动下,农耕区得到全方位的扩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丧乱,中原不宁,大量人口南迁,有力的推动南方农耕区的拓展,隋唐时期国家重获统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耕区的拓展在北方和南方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最终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1、农业起源与先秦时期的农耕区。作为汉唐农耕区拓展的基础,这里首先讨论了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问题;然后论述了夏商西周时期的农耕区,主要涉及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水利的起源、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及农耕区的点状分布状况;最后研究了春秋战国时期农耕区的拓展问题,内容包括传统农业主导地位的确立、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发展等方面。本文认为先秦农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先秦时期农耕区的拓展为汉唐农耕区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秦汉时期农耕区的拓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传统农业奠基的重要时期,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结合显示出了极大的能量,在封建政府的主导下,国家以武力征服为先导,全面推行郡县制度、并且注重文化的灌输,封建王朝的疆域范围得以极大扩展的同时,新的农耕区在西北、黄淮海、西南、长江中游、东南等地得以开拓,为后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区的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气候转冷、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整个北方及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同时江南地区农业却因社会的稳定和人口的迁入而得以快速的发展,因此,该时段农耕区的拓展以南方地区的拓展为主,南方农耕区拓展是该时段最大的亮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农耕区的拓展不仅扩宽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地域,促进了传统农业技术的进步,更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埋下了伏笔。4、隋唐时期农耕区的拓展。隋唐时期国家重新获得统一,封建政治体系和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农耕区的拓展在南方、北方均取得突破,其范围涉及到了西北、西南、黄淮海、长江中游、东南、岭南等区域。并且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丧乱之前黄河流域农耕区拓展达到一个阶段得顶峰,丧乱之后,长江下游地区最终成为了国家的经济重心。5、汉唐农耕区拓展的时空差异性。农耕区的拓展呈现出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在拓展空间层面看,黄河流域得以优先开发,长江下游地区紧随其后,相对而言长江中游、云贵高原、岭南地区的开发则显得较为迟缓;在时间层面看,秦汉时期在封建王朝的全力推动下,农耕区得到全方位的扩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丧乱,中原不宁,大量人口南迁,有力的推动南方农耕区的拓展,隋唐时期国家重获统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耕区的拓展在北方和南方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并且就差异性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这些影响因素不仅包括人文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6、汉唐农耕区拓展中的人地关系。在总体把握汉唐农耕区拓展过程的基础上,对汉唐时期农耕区开发几个关键问题新的探讨,首先是农耕区开发中的人与自然问题,从农耕区开发的地理基础,农耕区开发与生态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其次,分析了农牧对峙、农牧关系等问题,针对农耕区开发中的农牧关系,提出了农牧关系的发展深层次体现为一个农牧文明交互影响、交互渗透的动态过程;最后,总结了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的基本经验教训,为当今的经济开发、特别是农业开发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在汉唐农耕区的空间拓展和深度开发过程中,统一而强大的国家才最终得以形成。可以说,中国的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耕区扩展史,历史时期农耕区扩展的意义十分重要。本文认为,汉唐农耕区扩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拓展与巩固了国家疆域、加速了文化传播与交融。

二、河套地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宏观保护的思路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套地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宏观保护的思路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
    (一)河套地区的生态概况
        1.地形地貌
        2.气候
        3.水资源
    (二)主要生态问题
        1.土地沙漠化
        2.土壤盐碱化
        3.环境污染加剧
        4.水土流失加剧
    (三)生态问题的成因
        1.脆弱的生态环境
        2.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意识的缺失
        4.不完善的政策制度因素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过程及其成就
    (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起步阶段(1949—1978)
        1.多措并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发展林业,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3.兴修水利,治理土地盐碱化
        4.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发展阶段(1978—2012)
        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2.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3.完善水利配套工程
        4.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示范工程
    (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完善阶段(2012—2021)
        1.完善地方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2.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工程
        3.绿色发展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相结合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成就
        1.土地沙漠化趋势被遏制
        2.土地盐碱化程度减轻
        3.环境状况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
        4.探索形成产业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模式
四、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启示
    (一)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核心
        1.人是生态问题出现的核心原因
        2.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体
        3.人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最终受益者
    (二)政策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关键
        1.不合理的政策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政策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决定性因素
        3.政策是弥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三)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保障
        1.制度建设不完善是生态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2.制度建设是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效率的保障
        3.制度建设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四)科技进步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驱动力
        1.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科技进步缓解了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3.科技进步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综合治理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的主要方法
        1.生态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
        2.“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3.“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需要多主体共同推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2)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点
一、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溯源
    (一)汉代至隋唐——聚落萌芽期
        1.“河南地”的设制与“通渠灌溉”
        2.“移民屯垦”与“兴修水利”
        3.“五原屯田”与“通渠灌溉”
        4.河套灌溉体系形成与湖区西北部聚落开发
    (二)唐末至清末——平原广泛垦拓与发展期
        1.大规模社会开发
        2.河网体系与沿渠聚落繁荣
    (三)近现代时期——现代水利系统完善与沿渠聚落繁盛期
        1.水利农田全面治理与城镇化建设
        2.人境共荣的生态和谐思想
    小结
二、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布局形成的环境要素
    (一)背山面水的自然环境基础
        1.湖区地形地貌
        2.随山就势的河湖水系
        3.气候宜人的气候条件
        4.畜牧草原
        5.原隰衍沃的土壤植被
    (二)“因形就势,干渠合流”的水利系统
        1.水利系统的构成
        2.河网水系的运行
        3.水利系统分区特征
    (三)“东牧西农”分界线下的地形分类与聚落选址依据
        1.农田分类与分布
        2.平田
        3.山田
        4.丘陵地形
    (四)文化环境基础
        1.河套水利文化
        2.岁时节令
        3.文学艺术
    (五)聚落景观空间格局布局依据
        1.顺应水势地形的范式选择
        2.亲湖而居的适应性抉择
    小结
三、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特征
    (一)向山取田——冲积平原地区聚落景观空间
        1.丘陵地形影响下的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向山取田”聚落空间特征——扇形排布、隔湖护田
        5.向山取田区域现存问题——历史与现代生活差异影响下的传统景观风貌消失
    (二)城镇兴起——经济中心为主的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城镇兴起”聚落空间特征——排布规整、文化盎然
        5.城镇兴起区域现存问题——现代水利农田建设对景观风貌的改变
    (三)以农立本——河套平原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水利农田格局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 “以农立本”聚落空间特征——干渠纵横,安居乐业
        5.以农立本区域现存问题——村落扩张对空间格局的影响
    (四)田园牧歌——游牧聚落景观空间格局
        1.畜牧草场与中心洼地空间格居
        2.布局单元模式
        3.典型聚落取样
        4.“田园牧歌”聚落空间特征——边缘模糊、景色渐没
        5.旅游消费驱动下的传统景观资源利用不合理
    (五)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空间特征总结
        1.营建——顺应自然,保护为主
        2.规制——因势利导,布局巧妙
        3.整合——整体运营,弹性控制
    小结
四、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发展保护与利用
    (一)湖区聚落景观及空间格局问题的对应之策
        1.保护聚落总体形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2.保护水网农田格局体系与农田景观特色
        3.“古今相承”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4.多因驱动、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二)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
        1.延续传统干预方式
        2.留存聚落景观文脉
        3.提升当地居民保护意识
    (三)聚落的营建智慧及当代价值
        1.对生态系统的维护
        2.组建和谐的文化景观
        3.构建地方性认知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设计效果展示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地域文化视角下包头北方影视城核心区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概念界定、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1.3.1 主要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外影视城规划相关研究
        1.4.2 国内影视城规划相关研究
        1.4.3 现状研究小结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2 影视城相关理论研究
    2.1 影视城相关概念及类型
        2.1.1 影视城相关概念
        2.1.2 影视城主要类型
    2.2 国内外影视城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
        2.2.1 国内外影视城发展历程
        2.2.2 国内影视城开发模式
        2.2.3 国内影视城基本特征
    2.3 地域文化叙事与城市意象理论在影视城规划设计中的结合
        2.3.1 地域文化叙事与城市意象理论概述
        2.3.2 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意象与地域文化叙事
        2.3.3 地域文化叙事与城市意象理论相结合研究影视城规划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典型影视城案例解析
    3.1 案例选取的原则
    3.2 影视城案例简析
        3.2.1 镇北堡西部影城
        3.2.2 横店影视城
        3.2.3 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
        3.2.4 白鹿原影视城
        3.2.5 好莱坞环球影城
        3.2.6 案例简析小结
    3.3 案例影视城规划设计手法解析
        3.3.1 选址与定位分析
        3.3.2 功能构成、空间布局分析
        3.3.3 地域文化叙事分析
        3.3.4 建筑设计分析
        3.3.5 外部空间景观设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包头地域文化资源分析
    4.1 包头地域文化元素分析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人文历史资源
        4.1.3 城市建筑风貌
        4.1.4 影视文化与文学资源
    4.2 包头石拐区旅游资源分析
        4.2.1 包头周边影视拍摄外景地资源分析
        4.2.2 包头石拐区旅游资源分析
    4.3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叙事线索分析
        4.3.1 叙事素材分析
        4.3.2 叙事线索组织
    4.4 本章小结
5 地域文化视角下北方影视城核心区规划设计研究
    5.1 北方影视城核心区项目背景
        5.1.1 概述
        5.1.2 策划背景
        5.1.3 区位分析
        5.1.4 用地现状分析
    5.2 地域文化视角下北方影视城核心区规划设计策略
        5.2.1 规划设计理念
        5.2.2 规划设计定位
        5.2.3 规划设计策略
    5.3 规划布局研究
        5.3.1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5.3.2 交通规划与流线组织
        5.3.3 “边界”、“节点”与“标志”景观规划
    5.4 地域文化叙事研究
        5.4.1 区域层面的主题文化编排
        5.4.2 流线组织层面的影视文化叙事
        5.4.3 “边界”、“节点”层面的文化意象叙事
    5.5 建筑设计研究
        5.5.1 游客接待区
        5.5.2 影视接待区
        5.5.3 秦晋风情城
        5.5.4 民国街
        5.5.5 文化创意区
        5.5.6 缤纷游乐场
        5.5.7 西北民居博览园
    5.6 外部空间与景观设计研究
        5.6.1 游客中心广场
        5.6.2 影视接待广场
        5.6.3 中心文化广场
        5.6.4 西北民居博览园前导空间
        5.6.5 秦晋风情城主要街巷空间界面
        5.6.6 民国街主要街巷空间界面
        5.6.7 地景艺术与标志标识设计
    5.7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影视城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议
        5.7.1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影视城规划设计策略及手法探讨
        5.7.2 对新建影视城规划设计的若干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 Ⅰ 全国主要影视城统计表
附录 Ⅱ 镇北堡西部影城总平面图
附录 Ⅲ 好莱坞环球影城总平面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辽西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生态环境破坏:北方农牧交错带界限南移
        1.1.2 文化趋于同质:辽西北游牧文化特征日渐淡化
        1.1.3 景观风貌丢失:辽西北受游牧文化影响的传统聚落景观感知微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诠释
        1.3.1 “景观”与“聚落景观”
        1.3.2 “游牧”与“游牧文化”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关于传统聚落景观研究
        1.4.2 关于游牧文化影响下的聚落研究
        1.4.3 关于辽西北传统聚落研究
    1.5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1.5.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2 辽西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形成背景
    2.1 自然环境
        2.1.1 地形地貌的依托
        2.1.2 气候条件的催化
        2.1.3 自然资源的影响
    2.2 人文环境
        2.2.1 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2.2.2 影响深远的宗教文化
        2.2.3 农牧兼备的生产方式
        2.2.4 文化交融的生活习俗
    2.3 传统聚落演进过程
        2.3.1 原始部落迁徙催生游牧聚落萌芽
        2.3.2 元朝势力扩张引发聚落规模扩大
        2.3.3 游牧部落战争形成聚落三大组团
        2.3.4 移民实边垦荒加速游牧聚落发育
        2.3.5 多民族互融互促引领聚落大发展
    2.4 本章小结
3 辽西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整体景观格局
    3.1 自然生态区
        3.1.1 结合山位聚居—构成层次景观
        3.1.2 亲大水近小水—便于生产生活
        3.1.3 林草相间分布—多果林稀草地
    3.2 村落民居区
        3.2.1 主分散弱中心—民居区域特征
        3.2.2 自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3.3 农牧生产区
        3.3.1 依附草场—作为放牧场地
        3.3.2 顺应地形—生成农田形态
    3.4 游牧信仰区
        3.4.1 萨满教信仰体系下—形成祭祀场所
        3.4.2 藏传佛教信仰体系下—形成宗教场所
    3.5 聚落景观格局特征提取
        3.5.1 背山面水型
        3.5.2 背山过水型
    3.6 本章小结
4 辽西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内部景观特点
    4.1 聚落内部景观构成要素
        4.1.1 农牧结合的生产类景观要素
        4.1.2 特色鲜明的生活类景观要素
        4.1.3 多元的精神信仰类景观要素
    4.2 聚落内部景观结构
        4.2.1 一字带型
        4.2.2 十字交叉型
        4.2.3 分散组合型
    4.3 主要景观节点
        4.3.1 多类型的出入口空间
        4.3.2 多重信仰的寺庙空间
        4.3.3 祈求生产兴旺的古树空间
        4.3.4 祈求风调雨顺古井空间
        4.3.5 多内容的民俗活动空间
    4.4 本章小结
5 辽西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景观保护与更新策略—以上沙金台村为例
    5.1 聚落基本概况
        5.1.1 上沙金台村所在区位
        5.1.2 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特点
        5.1.3 聚落景观现状与问题
        5.1.4 适用于上沙金台村景观保护与更新的文化符号
    5.2 总体思路
        5.2.1 强化保护与管理措施
        5.2.2 建立适宜的发展定位
        5.2.3 回应当代的生活需求
        5.2.4 培养村民的保护意识
    5.3 控制原则
        5.3.1 原真性原则
        5.3.2 整体性原则
        5.3.3 展示性原则
    5.4 具体对策
        5.4.1 延续整体景观格局
        5.4.2 修护传统景观要素
        5.4.3 保育内部景观结构
        5.4.4 传承特色景观节点
        5.4.5 更新村庄景观设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之处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典型聚落与水距离关系一览表
附录 B 典型聚落调研记录一览表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1.1.3 华夏城市选址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念界定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1.2.2 研究对象
        1.2.3 时空跨度
    1.3 相关研究情况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4 研究综述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核心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2.2.1 长江上游地区
        2.2.2 长江中游地区
        2.2.3 长江下游地区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2.3.1 岱海地区
        2.3.2 大青山南麓
        2.3.3 陕东地区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2.4.1 中原地区
        2.4.2 海岱地区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2.6.1 多元化特征
        2.6.2 一体化趋势
        2.6.3 礼制萌芽
        2.6.4 防洪思想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3.1 夏的都邑选址
        3.1.1 夏的社会文化
        3.1.2 新砦城址
        3.1.3 二里头城址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3.2 商的城市选址
        3.2.1 商的政治经济
        3.2.2 偃师商城
        3.2.3 郑州商城
        3.2.4 安阳殷墟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3.2.6 地方城邑选址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4.1.1 宗教思想
        4.1.2 宗法制度
        4.1.3 分封制度
        4.1.4 都邑制度
    4.2 早周都城选址
        4.2.1 豳
        4.2.2 周原
    4.3 周都城选址
        4.3.1 丰镐
        4.3.2 洛邑成周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5.1.1 生产技术
        5.1.2 意识形态
        5.1.3 政治形态
        5.1.4 城邑建设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5.2.1 擅自建城
        5.2.2 扩大规模
        5.2.3 改变形态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5.3.1 楚都纪南
        5.3.2 鲁都曲阜
        5.3.3 齐都临淄
        5.3.4 赵都邯郸
        5.3.5 新郑郑韩故城
        5.3.6 燕下都
        5.3.7 灵岩古城
    5.4 地方城市选址
        5.4.1 晋国晋阳城
        5.4.2 秦国成都城
    5.5 秦咸阳选址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5.5.2 基本格局
    5.6 小结
        5.6.1 从多源到一体
        5.6.2 从一体到多元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6.1.1 “数术”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6.3.1 相土九州
        6.3.2 度地量民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6.4.1 “防水”与“得水”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6.4.3 城墙修筑技术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6.5.1 水土保持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6.6.1 天文观测
        6.6.2 授时而为
        6.6.3 应时建城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6.7.1 政治天文学
        6.7.2 分野说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6.7.4 北斗崇拜
        6.7.5 象天设邑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7.2.1 辩证的阴阳论
        7.2.2 唯物的气论
        7.2.3 运动的五行说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7.3.1 比德山水
        7.3.2 天地大美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7.5.1 “美”“善”的互补
        7.5.2 “主动”中的“被动”
结语
    1.研究贡献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2.1 注重城市安全
        2.2 遵循发展规律
        2.3 合理城市定位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1 研究不足
        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1.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农村人居环境研究
        2.2.1 国外农村人居环境研究
        2.2.2 国内农村人居环境研究
        2.2.3 研究评述
    2.3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实践案例及经验
        2.3.1 国外实践及启示
        2.3.2 国内实践及启示
        2.3.3 经验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调查
    3.1 河套灌区概况
        3.1.1 区位与自然条件
        3.1.2 经济与产业
        3.1.3 历史与文化
        3.1.4 管理体制
    3.2 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3.2.1 调研内容与方法
        3.2.2 村庄规模与形态
        3.2.3 住宅与院落
        3.2.4 基础设施建设
        3.2.5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3.2.6 村民意愿调查
    3.3 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
        3.3.1 村庄规划滞后,内部布局有待提升。
        3.3.2 乡村风貌趋同,地域特色不明显
        3.3.3 基础与服务设施不完善,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特征分析
    4.1 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4.1.1 背山面水的自然格局
        4.1.2 地势平坦,气候适宜
        4.1.3 灌溉渠道密布,与村庄联系密切
        4.1.4 耕地面积广阔,但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
        4.1.5 自然生态环境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影响
    4.2 农村居民点空间特征分析
        4.2.1 聚集与离散分析
        4.2.2 密度分析
        4.2.3 邻近与缓冲区分析
    4.3 社会文化特征分析
        4.3.1 村庄内部社会结构分析
        4.3.2 晋陕文化为主,蒙汉多元融合
    4.4 居住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4.4.1 村庄整体变化
        4.4.2 住房条件变化
        4.4.3 院落空间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目标与策略
    5.1 策略体系构建
        5.1.1 总体思路
        5.1.2 目标导向
        5.1.3 基本原则
    5.2 宏观策略—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5.2.1 优化步骤
        5.2.2 建立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
        5.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4 实证—以五原县巴彦套海镇为例
    5.3 微观策略—村庄内部环境的提升
        5.3.1 村庄内部空间优化
        5.3.2 村容村貌
        5.3.3 环境卫生设施
        5.3.4 公共服务设施
    5.4 长效保障措施
        5.4.1 创新体制机制
        5.4.2 强化技术支撑
        5.4.3 提高村民参与
        5.4.4 拓宽资金来源
        5.4.5 实时监督与反馈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中国水权转换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撑
        1.1.2 水权转换的前提条件及实践支撑
        1.1.3 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权及水市场
        1.2.2 水权转换及综合效益分析
        1.2.3 水权转换实例效益情况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关键科学问题
2 水权转换理论体系
    2.1 水权体系解析
        2.1.1 水权的概念
        2.1.2 水权的特征
        2.1.3 水权体系
    2.2 水市场解析
        2.2.1 水市场的建立
        2.2.2 水市场的类型
        2.2.3 水市场的运作模式
    2.3 水权转换解析
        2.3.1 水权转换内涵
        2.3.2 水权转换特征
    2.4 水权转换的基本问题
        2.4.1 水权转换的主体和客体
        2.4.2 水权转换的模式
        2.4.3 水权转换的基本原则
        2.4.4 水权转换的价格
3 不同层次水权转换模式研究
    3.1 国家水权转换模式
        3.1.1 国外水权转换模式案例
        3.1.2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探索
    3.2 流域水权转换模式
        3.2.1 流域水权模式特点
        3.2.2 流域水权模式案例——以黄河流域
    3.3 区域水权转换模式
        3.3.1 内蒙古水权转换实践及特点
        3.3.2 宁夏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3.3.3 河套灌区水权交易实践及其特点
    3.4 行业水权转换模式
        3.4.1 工业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3.4.2 农业水权转换及其特点
    3.5 用水户水权转换模式
        3.5.1 水权确权
        3.5.2 农村用水户协会
    3.6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权交易模式创新探索
        3.6.1 区块链技术的概念
        3.6.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前景
        3.6.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权交易模式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分析模型
    4.1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的界定
        4.1.1 经济效益
        4.1.2 社会效益
        4.1.3 生态环境效益
    4.2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水权转换经济效益指标
        4.2.2 水权转换社会效益指标
        4.2.3 水权转换生态环境效益指标
        4.2.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4.3.1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标归一化处理
        4.3.2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指标权重计算
        4.3.3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水权转换的综合效益评估与实证应用
    5.1 河套灌区的基本概况
        5.1.1 灌区范围及组成
        5.1.2 自然地理状况
        5.1.3 社会情况
    5.2 河套灌区选取原因
        5.2.1 河套灌区自身特性
        5.2.2 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
        5.2.3 内蒙古水权转换宝贵经验
    5.3 灌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供需预测分析
        5.3.1 水资源分布情况
        5.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5.3.4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5.4 监测方案
        5.4.1 区域引排水监测
        5.4.2 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5.4.3 田间灌溉用水监测
    5.5 试验方案
        5.5.1 渠道输水损失试验
        5.5.2 畦田改造
        5.5.3 畦田改滴灌
    5.6 河套灌区的节水潜力分析
        5.6.1 灌区引水量对照分析
        5.6.2 渠道衬砌工程节水效果
        5.6.3 田间节水分析
    5.7 灌区水权转换能力预测分析
        5.7.1 灌区可节水量
        5.7.2 灌区水权指标
        5.7.3 灌区规划用水量
        5.7.4 规划可转换水量
    5.8 综合效益分析
        5.8.1 经济效益
        5.8.2 社会效益
        5.8.3 生态效益
        5.8.4 水权转换综合效益评价
    5.9 本章小结
6 面向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的调控策略
    6.1 建立相应政策法规,推动水权制度体系建设
        6.1.1 健全完善水法规体系
        6.1.2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6.1.3 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
    6.2 完善水权初始分配,培育水权水市场
        6.2.1 水权初始分配体系的建设
        6.2.2 水权初始分配的关键环节
        6.2.3 积极培育水市场
        6.2.4 拓展区块链技术下水市场交易
    6.3 完善监管监测及公众参与机制
        6.3.1 监管制度体系
        6.3.2 第三方影响评价机制
        6.3.3 利益补偿及保险基金机制
        6.3.4 信息披露与公众参与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黄河岸边蒙古人的歌声 ——内蒙古三部四村音乐生活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相关文献综述
    4.研究方法及基本思路
第一章 黄河沿岸蒙古人的历史语境
    1.1 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史地空间
        1.1.1 自然地理环境
        1.1.2 历史背景
        1.1.3 区域分布
    1.2 黄河沿岸的蒙古部落与移民运动
        1.2.1 鄂尔多斯部
        1.2.2 乌拉特部
        1.2.3 土默特部
        1.2.4 近代历史的移民运动——走西口
    1.3 黄河沿岸的蒙古族村落及村居蒙古人
        1.3.1 蒙古族村落的形成
        1.3.2 黄河沿岸的村居蒙古人
    1.4 村落视野下的族群与族群关系
        1.4.1 蒙古部落群体中的“族群”
        1.4.2 蒙古族村落的族群关系
第二章 沙日召嘎查——民歌、民歌传人、歌俗与村落生活
    2.1 沙日召嘎查与沙日召庙
        2.1.1 嘎查与召庙
        2.1.2 召庙历史与村落记忆
    2.2 村落生活中的古日道
        2.2.1 古日道概念的导入与阐释
        2.2.2 乃日中的古日道:一次蒙古族家庭乃日的个案
        2.2.3 古日道演唱习俗的程式性
    2.3 个人、家族、村落与民歌
        2.3.1 一位民歌传人的故事
        2.3.2 家族与民歌传承
        2.3.3 地方民歌的“国家征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阿日齐嘎查——标志性文化、乌拉特民歌及其象征体系
    3.1 乌拉特标志性文化:梅日更召与梅日更葛根
        3.1.1 梅日更召的历史与现状
        3.1.2 梅日更葛根与“希鲁格道”
        3.1.3 乌拉特标志性文化之阐释
    3.2 乌拉特民歌与村落生活
        3.2.1 村落文化空间下的阿日齐嘎查
        3.2.2 民众观念下的乌拉特民歌
    3.3 民歌、歌俗与文化:以乌拉特蒙古族婚礼为例
        3.3.1 家庭背景
        3.3.2 夜坐
        3.3.3 女方乃日
        3.3.4 送亲仪式
        3.3.5 正宴
    3.4 民歌及其象征体系
        3.4.1 仪式、音乐及其文化象征
        3.4.2 地方精英及其权力象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杨盖布隆嘎查——部落、地域、文化三维空间下的村落音乐生活
    4.1 部落传统与行政区划
        4.1.1 历史与文化记忆
        4.1.2 行政区划与杭哈地区
    4.2 三重文化认同下的民歌与民歌手
        4.2.1 杭哈民歌的“身份”表述
        4.2.2 “杭哈风格”的表述与认知
        4.2.3 杭哈民歌手的身份认同
    4.3 民歌群体与文化认同
        4.3.1 杨盖布隆的民歌群体
        4.3.2 民歌大赛中的“自我”文化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杨家堡村——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村落音乐生活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土默特地区蒙汉杂居村落的形成
        5.1.1 土默特地区的生态环境
        5.1.2 土默特地区社会结构的变化
        5.1.3 蒙汉杂居村落的形成
    5.2 地缘、业缘关系结构下的村落二人台
        5.2.1 村领导与村民的音乐生活
        5.2.2 蒙汉村民的“坐腔会”
        5.2.3 地缘、业缘关系结构下的“打小班”
    5.3 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蒙汉杂居村落音乐生活的文化建构
        5.3.1 个案描述:农历二月十九庙会
        5.3.2 庙会传统与文化重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村落到城镇——城乡关系视野下的蒙古族音乐生活
    6.1 “村落-城镇”:当代蒙古族民众的双层生活空间
        6.1.1 城乡关系视野下的草原小镇
        6.1.2 “村落-城镇”:“推拉”视域下的文化流动
    6.2 城镇中的民歌传承主体
        6.2.1 官方型民歌群体
        6.2.2 民间型民歌群体
    6.3 城镇化进程中的蒙古族音乐生活变迁
        6.3.1 “撕裂”与“重建”:城镇化进程中扎布家族的音乐生活
        6.3.2 城镇婚礼中的乃日音乐:以曹格新婚仪式为例
    本章小结
结论
    1.一河两岸
    2.三部四村
    3.从村落到城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9)河套地区玉米产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的工作量
    1.4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5 国内外农业地球化学调查研究现状
    1.6 国内外玉米种植生产现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交通位置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研究区农业生产、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状况
    2.4 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第3章 工作方法技术及质量评述
    3.1 多目标调查阶段
    3.2 玉米专题研究阶段
第4章 河套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4.1 河套地区土壤基准值和背景值
    4.2 有毒有害元素环境质量评价
    4.3 土壤肥力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套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5.1 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
    5.2 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玉米产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6.1 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6.2 灌溉水地球化学特征
    6.3 玉米不同部位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6.4 玉米安全质量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玉米产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7.1 评价方法
    7.2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选题的目的
        2、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成果
        2、境外研究成果
        3、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农业起源与先秦时期的农耕区
    第一节 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
        一、农业起源的背景
        二、原始农业的产生
        三、原始农业生产工具
        四、原始农业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农耕区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农具与水利
        二、土地利用率的逐步提高
        三、夏商西周农耕区的点状分布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核心农耕区的形成
        一、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农业主导地位的确立
        二、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三、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
        四、春秋战国时期核心农耕区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 秦汉时期农耕区的拓展
    第一节 西北区
        一、黄土高原地区
        二、河套地区
        三、河西地区
        四、河湟地区
        五、西域地区
    第二节 黄淮海区
        一、河南地区
        二、河北地区
        三、山东地区
    第三节 西南区
        一、巴蜀地区
        二、云贵地区
    第四节 长江中游区
        一、湖北地区
        二、湖南地区
        三、江西地区
    第五节 东南区
        一、江淮地区
        二、江浙地区
    第六节 岭南区
        一、岭南中部地区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
    小结
第三章 三国两晋及南北朝时期农耕区的拓展
    第一节 东南区
        一、吴国长江下游地区的屯田
        二、农田水利
        三、北方人口的大规模移入
        四、农耕区的拓展
    第二节 岭南区
        一、东吴对岭南的开发
        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三、农耕区空间扩展的表现
    第三节 长江中游区
        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二、北方移民的加入
        三、水利工程的兴建
        四、农耕区扩展的表现
    第四节 黄淮海区
        一、人口数量变化
        二、农田水利的兴建
        三、农耕区的空间扩展
    第五节 西北区
        一、割据政权的农业开发
        二、农耕区拓展的新亮点
    小结
第四章 隋唐时期农耕区的拓展
    第一节 东南区
        一、人口数量的增加
        二、技术的支撑
        三、水利的推进
        四、东南农耕区的扩展
    第二节 岭南区
        一、社会环境安定
        二、生产环境改善
        三、岭南农耕区的拓展
    第三节 长江中游区
        一、北方人口的迁入
        二、水利建设
        三、长江中游农耕区的拓展
    第四节 黄淮海区
        一、人口的增加
        二、农田水利的兴建
        三、黄淮海农耕区的扩展
    第五节 西南区
        一、人口数量的增长
        二、行政机构的增设
        三、西南农耕区的拓展
    第六节 西北区
        一、政府的大力推动
        二、军事屯垦
        三、西北农耕区的拓展
    小结
第五章 汉唐农耕区扩展的阶段性与空间分异
    第一节 汉唐农耕区扩展的阶段性
        一、秦汉时期农耕区的全方位拓展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农耕区的拓展
        三、隋唐时期农耕区的南北深入发展
    第二节 汉唐农耕区的空间分异
        一、西北区
        二、黄淮海区
        三、西南、长江中游及东南区
        四、岭南区
    第三节 汉唐农耕区扩展的阶段性与空间分异原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技术因素
        四、人口因素
        五、自然条件
第六章 汉唐农耕区扩展中的人地关系
    第一节 农耕区扩展中的人与自然
        一、自然环境对农耕区拓展的影响
        二、农耕区拓展过程中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三、农耕区拓展中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农牧交错带形成与变迁
        一、农牧交错带的形成
        二、农牧交错带的变迁
    第三节 汉唐农耕区拓展中生态问题的审视
        一、客观认识汉唐农区拓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汉唐时期的生态保护思想与政策
        三、汉唐时期生态问题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河套地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宏观保护的思路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史研究[D]. 王鑫.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乌梁素海湖区聚落景观形成与发展研究[D]. 柔木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地域文化视角下包头北方影视城核心区规划设计研究[D]. 侯鹏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辽西北游牧文化影响下的传统聚落景观研究[D]. 窦晓冬.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6]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策略研究[D]. 贾泽楠.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7]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权转换综合效益及生态影响评估研究[D]. 万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8]黄河岸边蒙古人的歌声 ——内蒙古三部四村音乐生活的考察与研究[D]. 贺宇.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9]河套地区玉米产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D]. 包凤琴.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
  • [10]汉唐时期农耕区拓展研究[D]. 徐臣攀.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河套地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宏观保护的思考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