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增刊在提高报纸可读性中的作用

文学增刊在提高报纸可读性中的作用

一、文艺副刊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燕[1](2021)在《党报副刊编辑也要有一双“新闻眼”——《塔城日报》文艺副刊创优路上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党报文艺副刊的现实意义入手,以新疆《塔城日报》文艺副刊创优路上的实践为切入点,剖析副刊在新媒体时代文艺性和新闻性的同时兼备,从而阐述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必须要有新闻素养,练就一双"新闻眼"。

姜小玉[2](2021)在《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历史考察(1941-1945)》文中指出战争年代,军事斗争是核心工作,在战场上真枪实弹有时候并不能使人屈服,而往往一份报纸、一张传单就能让人意志衰退,不战自降,这也是宣传的特点所在。战争年代的军事和宣传都是制敌的手段,战场实战和舆论相配合才能从根本上起到瓦解敌人的效果。“军事”副刊作为《解放日报》军事与宣传的结合体,不仅传达着军事方面的方针政策,更承担着动员、武装民众的重任。全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版块,正文主要由五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从动员、武装群众的重要性以及延安时期副刊的创办经验三方面探究“军事”副刊的创办背景。第二部分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整风之前的“军事”副刊,从组织机构、版面设置、语言风格等方面结合初创阶段的历史背景剖析初创阶段的成绩与不足。第三部分探究停刊阶段的“军事”副刊,在全党整风的背景之下主要从《解放日报》自身以及军队角度分析其停刊原因,同时分阶段论述整风对于“军事”副刊创办理念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复刊后的军事副刊,主要通过图表法、归纳法等总结、剖析有栏头和无栏头两个阶段的内容及特征,试图达到以小见大、以点见面的效果,力求展现经历了延安整风之后“军事”副刊全新的创办理念。第五部分在前四部分基础上得出“军事”副刊的历史作用及现实启示,为现今党报及军事新闻提供经验。全文以“军事”副刊的初创、停刊、复刊的三个阶段为骨架,结合时间线索从创办历史考察的角度为切入点意在还原一个立体、多维的“军事”副刊。

朱花平[3](2021)在《军营文化的媒介建构与传播研究 ——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2020)为例》文中认为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的《长征》副刊是1975年为纪念长征胜利而创刊的。截至2020年底,它已跨越45年,出版5000余期,被誉为“军事文化高地”。本研究选取《长征》副刊2020年刊发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借助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军营文化的内容建构、内容特点,以及副刊在传播军营文化中所形成的特点与价值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长征》副刊主要从军事历史、军旅纪实、军旅文学、读书与影评等四个维度建构起了军营文化的内容框架。这个系统性的内容框架以传播红色文化、记录军营生活、反映军营文化活动、传播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突出了以铸造军魂、树立榜样、提升素养等为目的的内容特征。在传播军营文化方面,《长征》副刊又运用多样化与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了以“大副刊”的宽泛视角书写当代军营文化,以新闻化的文学手段记录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以故事化的叙事策略礼赞强军英雄,以独具匠心的版面设计凸显强军文化等传播特征。不仅如此,《长征》副刊作为全军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副刊,其主要传播价值还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一)《长征》副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我军指战员的精神家园;(二)《长征》副刊时刻牢记使命,聚焦部队中心工作、聚焦练兵备战,是展示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精神风貌的媒介窗口;(三)《长征》副刊以“天天有副刊”的传播频率,运用大量的专栏版面,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军营文化进行构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强军舆论氛围。

李佳璟[4](2020)在《融媒体环境下文艺副刊对贵州民族文化的报道研究 ——以《27°黔地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和全球化逐渐盛行。作为拥有丰富民族文化的大国,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所释放的文化光彩逐渐被全世界关注,其中多元丰富的民族文化更是被视作中国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软实力”。作为拥有丰富民族资源的贵州省在面对这一发展情况开始重视民族优势,贵州民族文化传播也走出省内逐步走向国际文化舞台。在这样独特的民族地区,属于贵州的“民族文化名片”——“多彩贵州”已成为极富有代表性的民族品牌,而其中的文艺副刊从其自身文化品牌、文化价值来说也都具有天然的优势和魅力,便成为了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传播载体之一,因此所属《贵州日报》的《27°黔地标》文艺副刊便成为了对外宣传贵州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将地方性民族文化与文化书写结合,打破现有的文化传承方式和传播格局,为贵州民族文化和文艺副刊的新发展做出的新探讨。因此本文以贵州民族文化发展繁荣为背景,以贵州民族文化传播为研究目标,通过对文艺副刊《27°黔地标》的实证调查研究,混合采用文本分析、内容分析、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当前《27°黔地标》在贵州本土文化、民族文化报道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梳理贵州民族文化现有资源、传播利用状况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形式。探寻贵州民族文化与文艺副刊的记录形式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找寻和粗略分析国内文艺副刊在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困境和所面临的挑战,以达到探索文艺副刊未来发展出路的目的。本文的内容框架如下:绪论部分统领全文,从历史发展及现状、学术与研究现状等方面对贵州省民族文化传播、文艺副刊的定义、发展、社会文化语境及现状进行探讨,具体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和对象、研究价值和创新之处,为后文理清思路。第一章,对承载贵州民族文化的文艺副刊发展情况进行概述,为文艺副刊在对贵州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梳理总结。第二到三章,探讨传播贵州民族文化的代表性载体《27°黔地标》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第二章着重对贵州民族文化传播重要载体——《27°黔地标》的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三章梳理在贵州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27°黔地标》所做出的改变。第四章则是对第二章和第三章进行总结及反思,通过分析融媒体环境下,《27°黔地标》在传播贵州民族文化时,纸媒中的困境和所面对的挑战,分析其中《27°黔地标》可能的瓶颈并在一定程度引申至全国范围内的文艺副刊可能受到的发展限制。第五章利用对《27°黔地标》的分析来总结在融媒体环境下包括该刊在内的国内文艺副刊未来的发展策略和改进措施,找寻传承地域文化的较好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民族文化传播效果。

武张胜男[5](2020)在《《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文中提出20世纪30年代以后,久经兵荒与灾害之苦的西安城终于获得一丝喘息之机,开始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西安这一时期在社会各方面都开始涌现出新面貌,发生在此时期的办报热潮就是表现之一。《西北文化日报》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安最具影响的报纸之一,诞生在此时。报纸与城市相遇,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它不仅反映城市的日常生活,更通过对社会公共议题的建构来引领城市文化,是研究西安城市面貌与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料。本文围绕近代与西安产生诸多勾连的报纸副刊,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大量史料,从《西北文化日报》产生的社会情境、报纸的发展脉络、报人的办报实践、副刊对城市生活的书写以及副刊对社会公共议题的建构这几部分内容出发,尝试探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反侵略、求生存与现代化是这一时期西安城市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西安城市文化和《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的主题。在城市日常生活的书写上,副刊展现了城市中各个阶层的生活百态,人们在享受新式资料、体验摩登生活的同时,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是城市发展的另一面,灾民与人力车夫是报人们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城市的休闲娱乐趋向多元,新旧娱乐的角逐体现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复杂图景。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它还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空间,报纸副刊编辑以版面为纽带,联系着知识分子与社会公众,成为妇女争取自身权益、探讨城市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发表爱国言论的平台。副刊在反应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在推动并引领着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发展。《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和展现了西安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安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呈现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概览20世纪30年代西安城市文化的鲜活文本。

郭静[6](2019)在《媒介·文艺·社会:副刊属性再探析》文中提出副刊作为报纸这一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刊载文艺性作品为主要内容。它融报学形态和文学形态于一体,既拥有新闻传播媒介所特有的新闻性、思想性、时代性等特征,也具有文艺作品所蕴含的文学性、知识性、审美性等特征。与此同时,副刊也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记录着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状,是深深嵌入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互融合与渗透。把握好报纸副刊所具有的媒介、文学和社会等多重属性,是保持副刊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陈曦[7](2019)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日本人西片朝三在大连创办的《满洲报》,1922年7月24日创刊,1937年7月31日停刊,历时15年,一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满洲报》前身是“满铁”机关报《满洲日日新闻》的汉文版。《满洲报》独立创刊后,以“民办”报纸的身份存在,却又和日本殖民机构“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力于完成文化殖民的使命。为落实“以文化的力量图两国民众的亲和”的“官方”要求,《满洲报》以副刊为最佳载体,成功吸引读者并将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输出。《满洲报》共创办副刊25个,数量和版面多,内容丰富,且极具影响力,既完成了殖民政治赋予的使命,又带动了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满洲报》的创办获得了极大成功。1937年,《满洲报》基本完成了日本在东北前期文化殖民的任务,在历史潮流中走向终结。《满洲报》的命运紧紧与日本殖民东北的步伐联系在一起,力图实现“中日亲善”的文化殖民目标,为伪满洲国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同时代日本殖民机构的“官报”不同,《满洲报》以“民办”报刊特有的亲民风格,立足报业市场,广受认可。《满洲报》副刊的文字,保存了当时殖民社会的丰富形态,是还原日本在东北进行文化殖民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时期报纸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主要集中在对《盛京时报》的研究,《满洲报》研究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目前,仅有的一些关于《满洲报》副刊的研究,也只限于文学方面。政治文化以媒介为载体传播时,恰恰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视角,给我们从大众媒介中勾勒出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形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政治文化视角下,将《满洲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来揭开日本对东北殖民的“冰山一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殖民东北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日本加速殖民,伪满洲国建立,形成了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殖民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满洲报》的研究时间起点定为1931年。论文对《满洲报》副刊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把每种副刊的办刊详情,进行细致的整理挖掘。整篇论文的章节按照《满洲报》副刊类别和具体副刊展开。文章将针对重点副刊,分析特色、解析内容,从政治文化角度总结其文化殖民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满洲报》副刊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话语表达“去中国化”,割裂既有的国家认同,进而达到让殖民地人民广泛认同“满洲国”的目的;二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以教化手段,将东北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奴化,塑造成合格的“满洲国民”。从政治文化视角看,《满洲报》副刊上有着清晰的政治言论表达界限,政治议题围绕“中日满”三个“国家”的概念展开,在构建“满洲”是“国家”这样的判断上不遗余力,同时,将“满日”关系形成“亲善”、“友邦”这样清晰表达。从对“满洲国”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出发,《满洲报》政治副刊、儿童副刊、妇女周刊、体育副刊,从各自不同读者群体出发,试图塑造殖民统治下不同类人群的共同政治人格,形成个人对“满洲国民”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殖民的政治生态下,《满洲报》副刊总体上折射了特有的殖民政治文化,成功向民众输出权力主导的价值取向。其中,文艺副刊稍显特殊。文艺副刊通过文学叙事,全方位生动展示了伪满洲国的社会形态,其中夹杂诸多世俗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同时也透露出迷茫和消沉的社会情绪。文艺副刊中,有些文学作品已经出现与其他副刊思想主旨相背离的叙事,试图戳破充满希望的“王道”国家的政治幻象,由此生发出对殖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可以说,《满洲报》副刊中唯有文艺副刊显示出疏离殖民政治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殖民的抵抗力量。总之,《满洲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成为当时社会形态的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殖民政治文化在伪满洲国蔓延深入的过程。

阮仲谋[8](2019)在《副刊作品生动表达的思考与实践——以三峡日报文化副刊为例》文中认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在新的历史时期,报纸副刊同样必须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

陈燕[9](2019)在《《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文中提出传承和保护文化是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地方主流媒体做好地方文化报道,是传承特色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履行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同时,深挖地方文化资源、做好文化类报道,也是报纸塑造独特文化品格、增强竞争力的需要。本文聚焦县域媒体《常熟日报》的文化类报道,以之为典型案例,点面结合进行深入剖析解读。2013年,常熟市政府出台《常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并印发《常熟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13~2015》。《常熟日报》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从这一年开始明显加大了文化报道的数量、规模,并创新方式。论文对2013年至2018年这6年来报纸文化类报道进行分类分析,探讨媒体与地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提出媒体对地方文化的传播策略。论文在绪论部分阐明本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主体部分梳理了《常熟日报》2013年至2018年对常熟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归纳报纸对地方文化的呈现方式;同时对《常熟日报》文化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特点;在前面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还深入探讨地方主流报纸对地方文化报道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基本观点,对地方报纸如何做优做深地方文化报道,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作出展望。本文研究认为,《常熟日报》在地方文化报道的选材、制作上有其独到之处,注重将重大事件通过系列化、专题化报道进行议程设置。文化类深度报道能深挖本地文化资源,为受众提供全面视角,引导舆论走向。但《常熟日报》在文化报道中也存在不足,包括新闻报道形式不丰富,开掘度不够;文化专版频次不稳定,品牌力缺乏;新媒体用户粘度低,传播力偏弱;副刊新闻性不高,历史题材挖掘不深等。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并综合对同类纸媒的观察,提出了一些对策:要深挖文化资源,坚持纸媒内容优势,突出新闻要素,强化栏目品牌,做精做强新媒体;要将地方文化报道和本土化的服务充分结合,提高受众粘度;副刊也要从优化题材、调整作者队伍、做优特色版面等方面着手,形成地方特色。

裴丽环[10](2019)在《《人民日报》国际副刊研究(2015-2017)》文中研究表明作家梁衡在谈中国报刊时认为,当我们翻阅中国近百年来的报纸时,新闻版的内容能让我们清楚的看到时代发展的方向,而副刊版的内容则能让我们感受到社会文化的更迭,这种报学现象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存在。副刊在推动我国文化传播与发展、建构公共话语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我国报纸副刊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都有深刻体现。我国的着名老报人赵超构曾说:“报纸的灵魂是新闻,报纸的面孔是副刊,报纸能否得到受众的认可关键还是要看副刊。”由此可见,在报纸发展过程中副刊占有重要地位。副刊出现伊始,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报纸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今,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份报纸要想被受众接受而免于被市场淘汰,获得长足发展,创新副刊形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以我国权威党报媒体《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为研究主体,以其2015-2017年三年来刊载的文章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国际副刊的内容特点。首先从国际副刊概念出发,引出《人民日报》国际副刊的创办背景及其创办目的;其次是对《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三年来的文章进行详细地内容建构分析,阐述国际副刊内容丰富、导向鲜明、紧跟时代的整体特点。并从栏目设置、标题制作、文本体裁、文本规模、版面设计五个方面总结出《人民日报》国际副刊的编辑特色;结合报纸的内容和编辑特色,阐述《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对于读者和整个时代的意义;最后根据《人民日报》国际副刊的特点及优势得出相应的启示,以期为其他党报和地方报纸的国际副刊提供借鉴,提高各报国际副刊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走出属于自己特色发展之路。

二、文艺副刊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艺副刊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党报副刊编辑也要有一双“新闻眼”——《塔城日报》文艺副刊创优路上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塔城日报》文艺副刊创优现状
    1.设立栏目多点发力
    2.更新内容一减一增
    3.作品创优点面结合
二、副刊编辑“新闻眼”的特点
    1.力求“别具慧眼”
    2.力求“画龙点睛”
    3.力求“眼观六路”
三、副刊编辑拥有“新闻眼”就要做到两坚守一拓展
    1.坚守时代背景
    2.坚守百姓生活
    3.拓展副刊渠道,开放办报
四、结语

(2)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历史考察(194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之处
一、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的历史背景
    (一)游击战组织、动员群众的需要
    (二)边区教育、武装群众的重要性
    (三)延安时期党报副刊的繁荣为“军事”提供契机
二、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创建、成绩与不足(1941.10.29-1942.3.20)
    (一)初创过程及组织机构
    (二)初创阶段取得的成绩
    (三)初创阶段的不足之处
        1.题材单一,写法刻板
        2.知识性强,互动性差
        3.报道涣散,注重国际
三、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停刊与重新定位(1942.3.21-1943.3.31)
    (一)停刊原因分析
        1.全党进入普遍整风阶段
        2.初创阶段“军事”副刊的缺点
        3.全军工作重心的转移
    (二)停刊阶段复刊的“再酝酿”
        1.《解放日报》改版副刊重新的定位阶段
        2.“军事”副刊的正式提出
四、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复刊与特征(1943.4.1-1945.12.31)
    (一)复刊的历史背景
        1.更加重视利用报纸指导工作
        2.整风进入“以工作为主”的新阶段
        3.为抗击反共高潮做军事的准备
    (二)复刊后两个阶段的特征
        1.有栏头阶段(1943.4.1-1943.12.2)
        2.无栏头阶段(综合性副刊)(1943.12.3.-1945.12.31)
五、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的历史作用及现实启示
    (一)历史作用
        1.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新闻理论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2.极大程度地动员、武装群众壮大了边区军事力量
    (二)现实启示
        1.为党报大众化的探索提供理论源泉
        2.军事宣传应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军营文化的媒介建构与传播研究 ——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202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军营文化研究
        1.3.2 关于《长征》副刊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内容分析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5 理论基础
        1.5.1 框架分析理论
        1.5.2 议程设置理论
    1.6 创新点与局限性
        1.6.1 创新点
        1.6.2 局限性
第2章 解放军报《长征》副刊概述
    2.1 《长征》副刊的发展历程
    2.2 《长征》副刊的编辑思想
        2.2.1 贴近生活,反映基层
        2.2.2 形式多样,体裁多变
    2.3 《长征》副刊的文化价值
第3章《长征》副刊军营文化的内容构建
    3.1 基于框架理论的内容研究设计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3.1.2 研究样本的采集
        3.1.3 类目的建构
    3.2 《长征》副刊军营文化的内容框架
        3.2.1 军事历史的内容框架:展示现代视角下军事历史发展
        3.2.2 军旅纪实的内容框架:军旅生活的多样化呈现
        3.2.3 军旅文学的内容框架:多视角构建军旅文学
        3.2.4 读书与影评的内容框架:知识与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3.3 《长征》副刊军营文化的内容特征
        3.3.1 铸就军魂,彰显中国军人气魄
        3.3.2 树立榜样,传播强军正能量
        3.3.3 提升素养,培育新时代四有军人
第4章《长征》副刊军营文化的传播特征
    4.1 以“大副刊”的宽泛视角书写当代军营文化
        4.1.1 军营文化的多维书写
        4.1.2 军营文化的多样表达
    4.2 以新闻化的文学手段记录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
        4.2.1 基于新闻价值的非虚构性表达
        4.2.2 真实描绘军营训练与生活图景
    4.3 以故事化的叙事手法礼赞强军英雄
        4.3.1 以故事缅怀革命英雄
        4.3.2 以故事回忆经典战役
        4.3.3 以故事报道时代尖兵
    4.4 以独具匠心的版面设计凸显强军文化
        4.4.1 专栏设置的议程化表达
        4.4.2 版面符号的协调运用
第5章《长征》副刊军营文化传播价值
    5.1 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记忆
    5.2 展示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风貌
    5.3 营造文化强军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容框架主要分类表
附录B 《长征》副刊的内容框架及分布表
附录C 《长征》副刊军营文化的内容特征及分布表
致谢

(4)融媒体环境下文艺副刊对贵州民族文化的报道研究 ——以《27°黔地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副刊、文艺副刊的相关研究
        (二)民族文化传播相关研究
        (三)贵州民族文化传播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研究对象
    四、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贵州民族文化的载体:贵州省文艺副刊的阶段发展与典型代表
    一、缘起:西南联大冬青文艺社与贵州文艺副刊《革命军诗刊》
    二、发展:蹇先艾和他的文艺副刊《新垒》
    三、过渡:80年代的贵州民族文化代表
    四、繁荣:多彩贵州的文艺副刊《27°黔地标》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贵州民族文化的当代阐释:《27°黔地标》的现状描述和融媒体表达
    一、贵州文艺副刊代表:《27°黔地标》概述
        (一)《27°黔地标》文艺副刊的定位和发展界定
        (二)《27°黔地标》文艺副刊的阅读量和稿件渠道
        (三)《27°黔地标》文艺副刊的受众群体及传播效果
    二、《27°黔地标》文艺副刊的纸媒传播内容和形式分析
        (一)内容分析
        (二)栏目设置分析
        (三)文化特色分析:“大文化传播”
        (四)版面设置分析
    三、融媒体环境下的《27°黔地标》专属APP频道—天眼新闻APP文化频道研究分析
        (一)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的定位及内容形式
        (二)天眼新闻文化频道稿件推送情况与受众面
        (三)天眼新闻文化频道与《27°黔地标》报纸版面内容对比及融合创新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播嬗变:《27°黔地标》文艺副刊的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
    一、文艺副刊《27°黔地标》不同时期的阶段性对比分析
        (一)《27°黔地标》阶段性发展定位和发展情况
        (二)《27°黔地标》的阶段性传播内容、定位及效果分析
        (三)《27°黔地标》的阶段性改版对比及原因分析
    二、文艺副刊《27°黔地标》不同时期在贵州省内外的传播总结
        (一)《27°黔地标》不同时期的特色报道与成功案例总结
        (二)《27°黔地标》的省内外传播总结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州民族文化传播再反思:文艺副刊《27°黔地标》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一、《27°黔地标》文艺副刊的困境分析
        (一)策划方式趋于单一,稿件多样性逐渐减弱
        (二)兼顾效益致使定位弱化
    二、《27°黔地标》文艺副刊的挑战分析
        (一)社会环境和互联网的双重压迫
        (二)地域文化的“刻板印象”局限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传播再发展:文艺副刊的改进措施与发展策略
    一、文艺副刊的改进措施
        (一)打造深度优势,做精品内容
        (二)整合优势重新定位
    二、文艺副刊的发展措施
        (一)报网结合多样化传播
        (二)建立地域文化品牌效应
    三、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5)《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缘起
        1.1.2 时间断限的确定
    1.2 研究概述
        1.2.1 关于报刊与城市文化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近代报纸副刊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西北文化日报》的研究现状
        1.2.4 概念阐释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史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局限性
第二章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概况
    2.1 民国陕西报业的成长土壤
        2.1.1 政治纷争下的报业生态
        2.1.2 经济起步助推陕西报业
        2.1.3 现代化建设支撑报业发展
    2.2 宋绮云与《西北文化日报》
        2.2.1 《西北文化日报》概况
        2.2.2 宋绮云的新闻实践
    2.3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面貌
        2.3.1 副刊主体《西北角》与《晨光》
        2.3.2 其他专刊与特刊
        2.3.3 副刊主编曹冷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副刊中的城市书写
    3.1 城市素描:长安居大不易
        3.1.1 流离失所的灾民
        3.1.2 挣扎求生的人力车夫
    3.2 城市休闲:新旧娱乐的角逐
        3.2.1 古调独弹的秦腔戏剧
        3.2.2 逐渐兴起的电影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副刊中的公共议题
    4.1 副刊中的女性形象与妇女问题
        4.1.1 摩登女子不识愁
        4.1.2 逼在眉睫的妇女问题
    4.2 副刊与城市公共卫生的建立
        4.2.1 宣传健康的卫生习惯
        4.2.2 普及防疫与医学知识
    4.3 副刊与国难中的情绪表达
        4.3.1 号召团结抗战
        4.3.2 批判讽刺时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的传播特点
    5.1 副刊的编辑特点
        5.1.1 版面的编排和美化
        5.1.2 稿件的选择和组稿
    5.2 副刊的基本特性
        5.2.1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5.2.2 新闻性与文艺性的统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媒介·文艺·社会:副刊属性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副刊的媒介属性
二、副刊的文艺属性
三、副刊的社会属性
四、结 语

(7)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意义
        二、史料搜集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纸副刊
        二、政治文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报刊研究
        二、伪满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主要方法
        二、框架安排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的《满洲报》
    第一节 《满洲报》十五载兴衰
        一、殖民统治下孕育而生
        二、成长为“满洲第一”
    第二节 《满洲报》的殖民“底色”
        一、西片朝三:为政治利益办报
        二、于殖民政治“功绩尤属匪浅”
    第三节 《满洲报》副刊的政治属性
        一、25个副刊的更迭发展
        二、殖民政治的呈现形态
第二章 政治副刊:建构殖民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内外论潮》:中国与“满洲”的割裂
        一、四种重要的文章来源
        二、中国与“满洲”的对立形象
    第二节 《政海津梁》:“满日”的提携与亲善
        一、“中日满”之间的关系
        二、日本视角下的国际形势
    第三节 《王道周刊》:以“道德教化”美化殖民
        一、为谁的“王道”立言
        二、阐释传播“王道主义”
    第四节 结语:殖民话语下的政治幻象
第三章 儿童副刊:从“王道”到“皇道”的灌输
    第一节 “王道”浸染下的《小友乐园》
        一、纯粹的“儿童化”内容
        二、“王道”全方位的渗透
        三、赋予儿童“王道”品格
    第二节 “皇道”教育在《新小友》兴起
        一、以“科学”名义引导劳动
        二、童话:营造“希望”之国
        三、漫画:描绘“教化”故事
    第三节 结语:塑造爱国的“第二国民”
第四章 妇女周刊:“王道政治”下的“新女性”
    第一节 宣讲“王道”的“妇女观”(1933-1935)
        一、倡导“新女性”追求“解放”
        二、借“旧思想”塑造“贤妻良母”
        三、养成社会需要的“新女性”
    第二节 做战时服务的“后援团”(1936-1937)
        一、渐进式“鼓励”女性生育
        二、“御夫术”背后的思想枷锁
        三、当好孩子的家庭“教职员”
    第三节 结语:培养殖民政治的“女仆”
第五章 体育副刊:借体育礼义施“王化之行”
    第一节 报道内容与话语特色
        一、在殖民统治之下创刊
        二、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
        三、“军事化”的表达特色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诉求
        一、谋求独立的国际地位
        二、对中日态度上的反差
        三、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第三节 结语:殖民与体育“共谋”
第六章 文艺副刊:殖民政治重压下残喘
    第一节 《星期副刊》:初露批判殖民的端倪
        一、开启东北新文学的先河(1931-1933)
        二、批判和描写现实社会
    第二节 副刊更迭期:挣扎着传达呐喊声
        一、选择“抗争”的文学出路
        二、背离“王道乐土”的叙事
    第三节 《消闲世界》:殖民时代的社会图景
        一、连载小说的刊载情况
        二、小说叙事里的现实百态
    第四节 结语:殖民政治的文学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内外论潮》国际事件报道目录
    二、《满洲报》政治副刊时评文章目录
    三、《王道周刊》头条文章统计
    四、体育副刊竞技常识文章目录
    五、《医识》副刊头条文章目录
    六、《星期副刊》传播现代思想一览
    七、《晓野》和《北国文艺》中的社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副刊作品生动表达的思考与实践——以三峡日报文化副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守住阵地,提升报纸副刊核心竞争力
项目带动,提升报纸副刊舆论引导力
融合表达,提升副刊作品的文化传播力

(9)《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内报纸的文化报道相关研究
        二、关于地方文化的媒介塑造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常熟日报》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第一节 常熟地方文化界定
        一、关于常熟地方文化的文献资料
        二、常熟地方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 《常熟日报》新闻版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一、《常熟日报》新闻版文化类报道栏目和做法
        二、《常熟日报》新闻版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第三节 《常熟日报》副刊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一、《虞山》副刊栏目及风格流变
        二、《虞山》副刊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第四节 《常熟日报》新媒体文化类报道管窥
        一、常熟新闻网
        二、常熟日报微博
        三、常熟视点微信公众号
第二章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策划与特色
    第一节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策划
        一、立足地方特色,传承传统文化
        二、抓住节庆活动,弘扬文化精神
        三、跟踪热点事件,放大文化效应
        四、开展新闻行动,注重文化策划
    第二节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特色
        一、选题特色:有细节、挖资源,展现传统遗风
        二、叙述角度:小切口、深内涵,浓缩古城历史
        三、语言表达:本土化、趣味化,弘扬方言文化
        四、报道方式:重民生、有互动,吸引受众参与
        五、副刊:凸显历史文化厚重感
第三章 问题与创新路径探讨
    第一节 地方媒体在传播地方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报道形式不丰富,开掘度不够
        二、文化专版频次不稳定,品牌力缺乏
        三、新媒体用户粘度低,传播力偏弱
        四、副刊新闻性不高,历史题材挖掘不深
    第二节 地方媒体传播地方文化的建议和策略
        一、挖掘文化资源,增加深度报道和评论
        二、突出新闻要素,增强受众吸引力
        三、新媒体完善用户体验,在融合中提升地方文化活跃度
        四、副刊立足地方特色,塑造报纸文化品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人民日报》国际副刊研究(2015-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副刊研究综述
        1.3.2 《人民日报》副刊研究综述
        1.3.3 《人民日报》国际副刊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文本分析法
    1.5 创新点与局限性
        1.5.1 创新点
        1.5.2 局限性
第二章 《人民日报》国际副刊概述
    2.1 国际副刊的概念
    2.2 《人民日报》国际副刊的创办
        2.2.1 创办背景
        2.2.2 创办目的
第三章 《人民日报》国际副刊(2015-2017)文本内容分析
    3.1 《人民日报》国际副刊(2015-2017)文本内容建构分析
        3.1.1 汇集中外名人名家
        3.1.2 重视国际文化交流
        3.1.3 展现多彩域外风情
        3.1.4 欣赏多元文学艺术
        3.1.5 关注社会历史问题
    3.2 《人民日报》国际副刊(2015-2017)内容编辑特色分析
        3.2.1 栏目设置
        3.2.2 标题制作
        3.2.3 文本体裁
        3.2.4 文本规模
        3.2.5 版面设计
    3.3 《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内容的整体特点
        3.3.1 突出丰富性
        3.3.2 坚守文化性
        3.3.3 极具时代性
第四章 《人民日报》国际副刊的意义
    4.1 对于读者的意义
        4.1.1 正确引导读者,不断了解世界
        4.1.2 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国民素质
    4.2 对于时代的意义
        4.2.1 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4.2.2 跟随时代步伐,推进“一带一路”
第五章 《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发展的启示
    5.1 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5.2 打造更加大众化的国际副刊形式
    5.3 增强国际副刊的新闻性
    5.4 加大对人类共同面临问题的报道
    5.5 将国际报道与国内背景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文艺副刊在增强报纸可读性方面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党报副刊编辑也要有一双“新闻眼”——《塔城日报》文艺副刊创优路上的思考[J]. 张洁燕. 中国地市报人, 2021(09)
  • [2]延安《解放日报》“军事”副刊创办历史考察(1941-1945)[D]. 姜小玉. 延安大学, 2021(12)
  • [3]军营文化的媒介建构与传播研究 ——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2020)为例[D]. 朱花平.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4]融媒体环境下文艺副刊对贵州民族文化的报道研究 ——以《27°黔地标》为例[D]. 李佳璟.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5]《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D]. 武张胜男. 西北大学, 2020(06)
  • [6]媒介·文艺·社会:副刊属性再探析[J]. 郭静. 未来传播, 2019(06)
  • [7]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9(02)
  • [8]副刊作品生动表达的思考与实践——以三峡日报文化副刊为例[J]. 阮仲谋. 新闻战线, 2019(14)
  • [9]《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D]. 陈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人民日报》国际副刊研究(2015-2017)[D]. 裴丽环. 河北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文学增刊在提高报纸可读性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